首页 优秀范文 县域发展研究

县域发展研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5 16:54: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县域发展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县域发展研究

第1篇

县域是我国政治经济系统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层次。自古至今,县域始终是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在当今社会,县域经济既处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具有联络城乡、总揽农村经济全局的重要基础地位。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区域经济、块状经济,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县域具有农村范围大、农民数量多、以农业生产获得收入为主要渠道来维持民生的特点。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但是,我们同时需要认识到,县域经济并不仅仅是农村经济。县域经济属于行政区域经济范畴。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内涵,突破农村经济意识,才能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县域经济是“民生经济”、“草根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其内生力量推动的。另外,壮大县域经济需要一整套区域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促进体制改革、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思维。要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前提,而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其坚强后盾。

二、安徽省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安徽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近年来,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并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一个突出亮点。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安徽省县域经济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仍存在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优和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不论是发展的总量还是质量,都有待提升。具体表现在:

(一)县域经济总量不足

安徽省71.2%的人口在县域,县域国土面积占全省80%以上,但2010年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7.77%,安徽省县域GDP不到全省的一半,明显低于周边省份县域经济占全省的份额,与县域人口、国土面积比重很不相称。而东部地区的浙江、山东分别达到65%、80%,中部地区的河南、江西和湖南也分别达到69.1%、57.3%和66.2%.安徽省县域平均GDP为69.5亿元,全省过百亿元的县仅8个。而2008年湖南、河南分别有8个、25个县。安徽省县域GDP平均规模分别比河南、湖北、山东、江苏低41.2亿元、3.9亿元、83.4亿元、198.8亿元。

(二)县域间发展差距较为明显

县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较为突出。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安徽县域经济实证分析与发展研究》分析,安徽省2008年县域综合梯度值大于1的是11个县(市),在0到1之间的是11个县(市),在-1到0之间是27个县(市),小于-1的是12个县(市)。其中,第一、二梯度是经济最发达地区;第三梯度是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处于全省中上发展水平,经济活动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三、四类县39个,占总县域数2/3.从总量看,2010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排名前10位县(市)的合计值分别为后10位的11.3倍、7.9倍和7倍,占全部县域的42.2%、40%和37.4%;从速度看,工业增幅高低相差59.7个百分点;投资增幅最高为2.5倍,最低为下降5.3%;财政收入增幅最高为89.5%,最低为下降2.9%;从人均水平看,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的县只有最高县的42.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最低的县为最高县的30.9%.

(三)县域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2010年县域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全省高10.63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则分别低4.43和6.2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高、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缺乏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腿长,工业腿短”的格局未得到有效改变,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县域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县域工业虽然企业众多,门类齐全,但同样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环境污染也较严重。服务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总量不足、比重偏低、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层次低。第三产业中运输、仓储、邮电业和批零贸易餐饮业等传统行业比重过高,且缺少大型骨干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新兴行业发展不足,远未成为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点。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将严重制约县域工农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2010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为40.5%,比全国低5.2个百分点,低于中部地区的湖南(42.2%)、湖北(45.2%)、江西(41.4%)、山西(45.1%)等省。由于城镇化率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二者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达到共同发展。然而由于安徽省城镇化水平较低,使人口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受阻,进而对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城市功能、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协调城乡发展等都会带来不利影响,论文格式将削弱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稳定性。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安徽省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机遇、重要战略发展平台等空间巨大的重要发展机遇期,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薄弱环节,提高安徽省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稳定性,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三、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全面推行扩权强县政策

全面推行强县扩权政策,使其能集中更多的资源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调动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并依法对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决策权。

(二)建设长效金融生态环境

1.进一步完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扩大县支行自主经营权,发挥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信贷服务功能,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功能,增强对县域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2.抢抓目前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利机遇,建立政、银、企沟通协调机制,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对接。采取银政合作、政府协调、银企对接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设一个长效的融资环境。

3.政府注资、出资建立覆盖全省县域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信贷风险补偿体系,简化手续,降低担保费率,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4.多方配合联动,共同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实施信用工程,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为金融支持营造一个坚固的信用环境;党政部门、政法部门要积极支持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协调司法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强化对违约失信的查处力度,为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建立有效的扶持机制,促进县域金融业加快发展。

5.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扶持十强县做大做强企业。

(三)加速与长三角经济融合

充分利用安徽省的区位优势,促进县域经济融入城市体系,实现市、县、镇联动发展。与东部接壤的沿边县市,特别是省内十强县域,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借助长三角经济实力雄厚和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平台,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的良好机遇,主动承接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加速与长三角经济的融合。

(四)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促进产业集聚

小城镇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把培育县域中心城镇作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使中心镇成为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小城市。同时,坚持将中心镇作为县市域总体规划的战略节点,实行县城、中心镇一体规划,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壮大特色经济,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农村中心镇为主题,有计划、按步骤、有选择地建设一批小城镇,重点投入、重点发展;第二,积极引导,政策配套。将小城镇作为产业聚集地,引导加工制造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向小城镇集中,根据城镇自身所处的位置和特点,发展一批特色乡镇,如工业主导型、商贸推动型、旅游开发型、边界贸易型等。以产业支撑小城镇发展,做到小城镇与县域经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并辅之以户籍管理、土地使用、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民向小城镇流动,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促进要素的流动与共享,实现效益的公平与合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对十强县以外的县域要实行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在交通、通信、能源、环保、流通、旅游、农业、林业、水利和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方面,投资重点要向其倾斜,适当降低其重点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比例,鼓励和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向此区域流动。加速构建省会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建设,做大做强龙头和极点,充分发挥圈带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此区域发展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大力扶持小企业健康成长

1.在规模做大上下功夫。通过重组、兼并、联合等多种方式,培育一批骨干和龙头企业;

2.在结构优上下功夫。应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力度,在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等优势企业的同时,狠抓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带动整个产品结构升级,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3.在所有制改活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放宽政策,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公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民营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以资产重组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中小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造,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工业发展的活力;4.结合镇(乡)工业功能区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采用由政府财政投资为主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集中建造一批标准化厂房,通过厂房低价租赁及提供各种优质配套服务,对小企业实施孵化培育,促使其快速健康成长。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缩短创业周期,降低初创成本,又可使小企业与区域内大企业大集团开展配套协作生产,促进产业链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做大块状经济“蛋糕”.

(七)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

采取立足地方特色和资源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把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县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产品基地建设要按气候资源条件、按区域、流域连片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第2篇

关键词:“三化”;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湖北省县域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4-0956-04

Developing New Industrialization,New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ounty Land of Hubei Province

LIU Chuna,b

(a.Department of Management;b.Business Servic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Wuhan Yangtze Business University,Wuhan 430065,China)

Abstract: Based on problems of the social economy in Hubei province included developing new industrialization, new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system of 19 evaluation indexes was established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s of three modernizations of 80 counties in Hubei province was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egree of three modernizations of 80 counties in Hubei province was low, unbalance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 was low as well.

Key words: new industrialization, new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county land of Hubei province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报告提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加快实现转型升级、赶先进位两大任务的重点。2010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湖北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都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实现湖北省“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大力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明和谐、城镇布局科学、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湖北省要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应坚持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湖北省县域“三化”进程,是实现湖北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鉴于此,湖北省县域发展需要重新定位,成为“三化”的引导,实现“三化”在县域层面上的协同发展,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发展协调化。

1 国内“三化”研究的现状

胡际权[1]认为新型城镇化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姜永生等[2]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指出新型城镇化在资源配置与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倪鹏飞[3]认为新型城镇化模式是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曾志伟等[4]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株潭城市群进行了实证研究。冉启秀等[5]以重庆市为例,探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徐君[6]建立了“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原经济区18个主要城市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刘静玉等[7]以GIS手段研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张占斌[8]则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中遇到的困境。

目前,国内从县域视角研究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发展不多见,仅有赵润田[9]提出发展城镇特色产业、加大城镇化改革开放步伐,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程必定[10]指出建设新市镇是县域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均为宏观视角。本研究以湖北省80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建立“三化”发展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相关分析法研究湖北省县域“三化”发展水平及其之间的协调程度。

2 湖北省县域“三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湖北省县域“三化”发展水平指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遵循指标选取的科学性、代表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原则,构建了湖北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能有效地反映湖北省县域“三化”发展水平。该体系包括3个层次、19个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该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3方面的指标,即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指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

3 主成分分析模型及数据来源

主成分分析模型是对多维空间实行降维处理,在系统变异信息损失最小的情况下得到线性无关的几个主成分,利用主成分得分对系统中各样本单位进行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这样就排除了各指标间由于量纲不同和信息重叠所造成的影响,不用人为规定权系数,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使得计算结果更加科学、真实可靠。

3.1 主成分分析模型

主成分分析模型步骤如下:①用Z-Score法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②计算标准化矩阵中每两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得到相关系数矩阵;③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④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分个数(本研究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都达到85%以上,可以代表原有的数据量);⑤计算“三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值。

3.2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研究中部分县域的某些指标数据缺失的情况,采用官方网站与社会经济统计公报的相应数据来替代,在模型分析中适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4 湖北省县域“三化”发展水平分析

对湖北省80个县域2011年“三化”指标统计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法的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4.1 新型城镇化水平

根据湖北省80个县域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可大致将其分为4个等级:第一等级涵盖曾都区、鄂城区、黄州区、孝南区、仙桃市等12个县域,平均新型城镇化水平值达0.818,城镇化程度高,从分布来看主要是县级市和城市辖区,城镇化受到中心城市的辐射,曾都区的城镇化率达到64.38%,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3.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 960元;第二等级包括兴山县、恩施市、黄陂区、天门市、新洲区等17个县域,平均新型城镇化水平值达0.225,兴山县属于资源型城镇化发展的典范,依托当地的磷化工业与旅游资源,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 657元;第三等级包括松滋市、京山县、武穴市、石首市、蕲春县等45个县域,平均新型城镇化水平值达-0.219,城镇化水平及经济状况差;第四等级包括郧县、华容区、英山县等6个县域,平均新型城镇化水平值为-0.630,地处鄂西边远地区和大别山区,经济欠发达,城镇化水平低。

4.2 新型工业化水平

根据湖北省80个县域的新型工业化水平,基本上可将其分为4个等级:第一等级包括华容区、宜都市、江夏区、汉南区等12个县域,平均新型工业化水平值达0.764,华容区依托临港优势,大力发展鄂钢工业港、光大船业、三和管桩、华祥水泥、鸿泰钢铁、富晶电子等一批重大亿元项目,工业产值比重达74.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3.71%,人均GDP达62 173元,万元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0.23 kg,环境效益较好;第二等级包括兴山县、枝江市、松滋市、东宝区、阳新县等24个县域,平均新型工业化水平值达0.246,兴山县依托优势资源,实现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促新型城镇化发展;第三等级包括麻城市、武穴市、荆州区、咸安区等34个县域,平均新型工业化水平值达-0.271,麻城市重点建设汽车配件、冶金机械、花岗石材、电力能源等实力型集群,工业产值比重达38.19%,人均GDP为18 215元,但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量达7.84 kg,空气污染水平较高;第四等级包括团风县、孝昌县、大悟县、宣恩县等10个县域,平均新型工业化水平值达-0.585,新型工业化水各项指标均较低。

4.3 农业现代化水平

根据湖北省80个县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基本上可将其分为4个等级:第一等级包括沙洋县、襄州区、监利县、黄陂区等13个县域,平均农业现代化水平值达0.741,沙洋县第一产业比重为29.13%,粮食单产达到9 980 kg/hm2,粮食生产能力较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 048.0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 077.0元,农村用电量23 448万kW・h,农民生活水平较高;第二等级包括大冶市、京山县、江夏区、江陵县等24个县域,平均农业现代化水平值达0.192,大冶市第一产业比重为9.72%,人均耕地面积406.67 m2,粮食单产达到7 405 kg/hm,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却达到8 078.0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 041.3元,该等级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获取较多的收益;第三等级包括潜江市、石首市、崇阳县、安陆市等35个县域,平均农业现代化水平值达-0.263,农业现代化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农业在GDP中的比重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也处于较低水平;第四等级包括房县、秭归县、团风县、恩施市等8个县域,平均农业现代化水平值达-0.631,农业现代化水平较差,农业收入与生活水平较低。

5 湖北省县域“三化”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为线性相关时,它们的相关程度与相关方向,也就是研究两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密切,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本研究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法研究分析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和方向。运用SPSS 20.0软件分析表2中湖北省县域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3组变量,计算出各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表3)。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新型工业化水平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值,分别为0.346和0.384,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弱的正相关。双侧显著性检验出的显著水平即Sig值为0.000,达到0.01的显著水平。说明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呈现弱的增加,反之亦然。

2)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112,表明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极弱的正相关。Sig值为0.000,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说明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提升不显著。

6 结论与建议

1)湖北省80个县域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比较低,且呈现不平衡发展结构。主要表现在新型工业化水平较高地区主要是依托当地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的优势;新型城镇化发展程度较好的县域主要分布于武汉城市圈内,武汉城市圈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发达;农业现代化程度高的县域存在于农业基础较好的江汉平原地区,鄂西山地与大别山区“三化”水平整体不高。

2)从“三化”相关程度来看,新型工业化水平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协调发展水平较低,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协调发展程度基本不相关。

3)各县域应根据自己的“三化”发展特点,提升自身的“三化”发展水平。基本思路是走绿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城镇带动,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突破“三农”困境,走高效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三化”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统筹联动。

参考文献:

[1]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5.

[2] 姜永生,范建双,宋 竹.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基本思路[J].改革与战略,2008(4):32-34.

[3]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88-95.

[4] 曾志伟,汤放华,易 纯,等.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3):125-128.

[5] 冉启秀,周 兵.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证[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2):39-45.

[6] 徐 君.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J].技术经济,2012.31(3):72-75.

[7] 刘静玉,刘玉振,邵宁宁,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5):143-147.

[8]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50-56.

第3篇

一、县域现状比较分析

(一)地域与人口。*、苍南、文成、景宁等四县位于浙江省西南端,区位比较特殊,是边界山区、革命老区,同时,也是我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弱辐射区,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欠发达区域。四县经济区域面积6264.5公里,总人口212.05万人,人口密度为338人/平方公里。四县中县域面积景宁县1950平方公里,列第1位,*次之;苍南县*年未人口123.11万人,人口密度976人/平方公里,列第1位,*县*年未人口34.74人,人口密度197人/平方公里,人口数和人口密度略低于文成县,比景宁县高。

(二)资源现状。*、苍南、文成、景宁等四县处于瓯江、鳌江、飞云江源头,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四县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优,景宁森林覆盖率为79%,列第1位,*县森林覆盖率74.9%,次之,文成县和苍南县分别为70.3%和51.3%。旅游资源丰富,根据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四县旅游资源总数1173个,其中五级8个,占总数0.68%,四级36个,占总数3%,主要旅资源景点,有乌岩岭国级家自然保区、玉苍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铜铃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飞云湖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氡泉省自然保护区、滨海—玉苍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九峰省风景名胜区、九湾省级熔岩遗迹景观地质公园、草鱼塘省级森林公园以及廊桥和仕水碇步、时思寺、刘基庙、蒲壮所城等国家级文保单位。*旅游资源总数295个,其中五级3个,四级13个,分别占全县旅游总数1%和4.4%,五级和四级旅游资源个数位四县之首。矿产资源丰富,*县有锡、银、铜、钼、花岗岩、叶腊石等19种,其中叶腊石储量大,在1亿立方米左右,龟湖镇有“世界腊都”之称;苍南县有明矾矿石、高岭土、叶腊石等10多种,明矾矿石储量为1.6亿吨,占全国储量和80%,占全世界储量和60%,矾山镇有“世界矾都”之称;文成有锰、铜、金、铅、高岭土、叶腊石等13种;景宁县有铁、锰、铅、钼、钨、金、高岭土、石英、大理石等20余种,钼的储量占全省首位。水电资源丰富,*县预计水电蕴藏量66万千瓦,仅次于景宁县,已开发19.2万千瓦,发展潜力较大。

(三)交通条件。该区域除苍南外,基本上远离铁路、港口和铁路,尤其是*、文成、景宁远离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福温高整公路圈,远离港口,经济社会发展完全依靠公路,区域内公路等级低,尚无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高级公路贯穿境内,交通落后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至温州约190公里,至福温高整公路分水关接口约86公里;文成至温州约80分里;景宁至丽水约80公里。苍南县区位相对比较优越,福温高速公路和在建的福温铁路均穿境而过,境内有高速公路23.55公里、一级公路29.28公里、二级公路37公里,全县陆域海岸线长达168.8公里,沿海有霞光、巴曹、炎亭等多个深水良港,是山海相连、水陆兼优的沿海城市。

二、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分析

(一)经济综合实力比较

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综合实力,一般以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标准,为了使比较更加客观、科学,还选用了财政总收入和金融存款两项指标。

可以看出,由于苍南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活跃的民营经济及丰厚的民间资金,发展速度快,地区生产总值达135.3亿,人均生产总值达11000万元,财政总收入达10.3亿元,*年未金融存款达97.4亿;*县经济综合实力基本与文成接近,略高于景宁,但是文成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景宁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等指标高于*。

(二)经济与产业结构比较

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看,一般是从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一、二、三”结构,发展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二、一、三”结构,进而由于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超过了农业而形成“二、三、一”,最终演变成“三、二、一”经济结构目标。

从表面现象看出,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已达到“三、二、一”产业结构发展目标,但与各县现实经济发展阶段不相符。从表4与表3相关性分析,苍南县三产业的比例为10.4:44.4:45.2,二产与三产的比例相近,工业增加值占二产比重为94%,即将向工业化中后期演进阶段,*、文成、景宁三县经济总体特征表现为向工业化前期的发展阶段。

(三)投资与消费比较

社会投资和消费与一个地区的经济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社会投资和消费水平。一个地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消费与不能带动经济发展。从表5分析看,四县五年投资和消费增长速度基本高于当地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以投资和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类型,苍南投资和消费规模均列第一。*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外度超过地区生产总值50%,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特征明显。

(四)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地区经济综合实力、产业结构和居民收入的渠道有关密切关系,这里主要是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进行比较。从表6可以看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四县水平最低,*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66元。

综合比较分析,*县的区域经济实力和综合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与文成相近,略高于景宁,但是文成、景宁许多指标都高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三、*县与其他县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成因分析

(一)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推动经济发展能力不强。

*年,我县GDP占全省GDP13365亿元的1.4‰,占全市GDP1600亿元的1.2%。*年我县GDP在四县中仅高于景宁,位于倒数第二,在全省25个欠发达县中排名倒数第四,仅比云和县GDP16.3亿元、庆元县GDP15.1亿元、景宁县14.7亿元高,在全市排名倒数第一,比文成GDP19.7亿元、洞头县GDP19.3亿元低;*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81亿元约占全省2262.5亿元的0.8‰,占全市204.9亿元不到1%,在四县中排名倒数第一,在25个欠发达县中排名倒数第二,仅比庆元1.2亿元高;*年人均GDP5574元只有全省GDP平均水平27552元的1/5,约全市GDP平均水平21384元的1/4,在四县排名倒数第二。由于经济总量小,发展实力不强,化解宏观调控影响能力弱;财政实力薄弱,政府投资有限,难以形成大投入促进大发展的格局。

(二)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科技投入不足,缺乏品牌优势,总体竞争力弱。

我县工业主要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资源型产业为主,企业规模小,*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其中有10家国有或小水电企业,属非生产加工制企业),苍南县297家,文成县31家,景宁县47家,都高于*,而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不到0.5%。产业层次低,*年,我县工业总产值为10.9亿元,苍南县为308亿元,文成县14.4亿元,景宁县为12.8亿元,四县排名位于最后,且我县传统四大支柱产业小水电业、竹木制品加工业、矿产品加工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也不高,竹木制品加工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至*年总产值仅为1.4亿元,矿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为1.9亿元。同时产品档次、科技含量不高,缺乏主导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强,主要靠低价竞争,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年全县科技三项经费支出仅为90万元,在全市位于倒数第二,且我县竹木制品加工业、矿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对科技投入意识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主要以粗加工为主。因此,*县企业科技水平、规模与层次偏低,缺少一批有较大要素整合和产业联动的大企业,缺乏品牌与产品核心竞争力,是导致*县经济发展与其他县差距的主要原因。

(三)基础设施落后,外贸规模小,经济外向度不高,制约经济发展。

“十五”期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40.8亿元,其中交通投资达8.5亿元,一批交通、电力、水力及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从侧面分析看,近几年我县加大以基础设施为主的投资力度,主要是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和解决经济发展瓶颈,这也说明*县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投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要滞后于其他地区。从与之相关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外向度看,*县的出口、外资利用规模和出口依存度偏小。目前,我县自营出口权企业8家,有业务往来的5家,尚无外贸进出口公司(原有1家已改制);*年以来,全县引进企业34家,协议利用资金26亿元,但是合同利用外资仅为110美元,比例低;*年,*县外贸出口额为317万美元、苍南县为12942万美元、文成县为3279万美元、景宁县为772万美元。可以看出,我县出口对经济推动力不大,经济的外向度不高,也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区位条件、土地资源的制约,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县域经济发展。

区位条件欠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环境就是生产力,我县处在全省西南端,难以融入大交通网络,信息闭塞,受大都市经济辐射度小,边缘化趋势明显。根据统计,*年全县人均耕地为0.41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四县中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均列第三,在全市仅高于洞头,用地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同时根据调查,全县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水平占全县劳动力文化水平的50%以上,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7.3%,其中高中以上仅占5.4%,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不高,高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者人才相当短缺,难以快速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四、“十一五”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及对启示

(一)发展战略选择比较

“十一五”是各县经济发展的重在的战略机遇期,周边县根据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结合区域特征,制定符合自己发展的战略目标。实践证明,某一区域制定了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就能够比较有效地运用县内外资源,有效地调节经济运行,县域经济就可能获得较快、较好的发展。

苍南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席草之乡”、“中国印刷城”、“中国塑编之都”、“中国礼品城”,家具、不锈钢、新材料、超细纤维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临港产业蓄势待发,商贸流通和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时期,充分利用全县海洋及港口岸线资源、旅游资源、土地后备资源、沿海交通公路网络等优良条件,将资源潜力有条件转化为现实优势,着力构建“一个中心”,打造“三个基地”的战略目标,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一个中心”是构建温州南部经济中心。“三个基地”,打造临港产业发展基地、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基地、打造山海协作示范基地。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3亿元,年均增长13.3%,人均生产总值超过*0元。

文成县,是著名侨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十一五”期间,主要是充分利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华,侨等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旅游县”发展,实行“生态立县、工业富县、旅游兴县、人才强县、开放活县”的战略,加快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进程,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0元左右。

景宁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中国农村水电之乡,全国食用菌先进县,中国香菇之乡,全国最大的厚朴林基地。“十一五”时期,充分依托“神奇畲乡、风情景宁”的独特人文优势和良好的自然优势,努力打造中国畲乡,建设和谐景宁,着力实施“畲乡风情名县、特色产业兴县、绿色生态立县”。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6亿元,年均递增1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0元。

*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廊桥之乡、中国农村水电之乡。“十一五”时期,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和经济发展良好机遇,构建“一县四基地”,“一县”为建设生态小康县,“四基地”,构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产业转移应接基地、特色生态产业基地、优质劳务培育基地。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600元。

(二)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四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研究,借鉴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功做法及经验,对*今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各县都着力于创新推动和产业比较优势推动,重视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重视产业层次的提升。立足县情,努力发挥比较优势,选择和确定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子,有效推动县域经济竞争力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启示二:各地都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与区域环境优势,加快区域资源开发,积极凸现强势区域和强势产业,实行差异化发展,努力实现区域经济量的更大的扩张。

启示三:各地都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加快投资建设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步伐,努力创造有利要素集聚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启示四:各地都着力开放带动与城乡统筹发展带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交流,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提高经济外向度,努力实现借力发展;积极推进农民下山转移、向外转移、转产转业,重视新农村建设,全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五、加快*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国内外政策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美国、欧盟、日本等三大经济体发展态势良好,国内政策有局部调整,但总体保持稳定,今后经济仍将处于较快增长轨道,尤其是中央作出的建设社会新农村的重大部署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为我县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省、市统筹发展力度加大,随着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省、市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和谐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发展更加关注,使欠发达地区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省委、省政府把欠发达地区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139富民攻坚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我县加快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区域合作不断加强,沿海发达地区工业经济扩张明显快于资源供应,出现工业产业的“溢出”,工业经济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已成客观事实,有利于我县开展招商引资,与发达地区接轨,实现借力发展目的。我县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民经济运行内在扩张动力加快,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运行的后劲增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区域性特色产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持续较快的增长势头,我县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周期。面对有利条件和存在的困难,要积极借鉴经验,加快发展。

(一)着力推进四基地建设

构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实施“大旅游、大产业、大提升、大发展”战略,完善旅游规划,做大产业规模,做强旅游经济,初步建成旅游大县,使旅游业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构建58省道新产业基地。以新58省道建设改善交通条件为契机,加快道路沿线的彭月、泗溪产业基地和三魁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等产业平台建设,组成新58省道沿线工业走廊,推进基地项目尽快形成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来料加工等家庭型工业,使基地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构建特色生态产业基地。以竹木制品加工、矿产加工、绿色食品加工、小水电和橡胶制品业等本土产业为重点,鼓励企业应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为重点,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大县,积极培育特色突出的生态产业基地。

构建优质劳务输出基地。继续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快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民收入增长,健全劳务输出人员返乡创业机制,促进劳务经济与县域经济良性互动。引导和支持农户发展商贸流通、来料加工等,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农民就业方式、经营方式和增收形式的多样化,加快脱贫致富进程。

(二)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

按照“点、线、面”梯度开发和差异化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明确产业发展定位,构建“一核两轴三区”的产业发展布局。罗阳核心,要依托人口密集、设施较完善等优势,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新58省道、52省道发展轴,引导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向轴线的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集聚,形成全县对接外部的前沿阵地和产业、人口的集聚洼地,形成综合发展优势;适时开辟龙丽温高速公路*段新发展轴,充分发挥区位和生态优势,着重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农业。东南综合产业区,加快构建应接型工业基地,发展制造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南部特色资源产业区,合理规划矿产品开采加工,着重发展水电工业和特色农业;西北生态产业区,着重发展竹木加工等资源型工业和以休闲度假为主的生态旅游业。

(三)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心支持本土企业发展,继续壮大小水电、竹木制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本土资源工业总量,加快培育橡胶等非本土资源工业发展。坚持抓大促小,在完善和落实重点骨干企业优惠政策,大力培育骨干企业的同时,建设标准厂房,加大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竹木制品等产业挖潜升级、增产增效,帮助做大做强。进一步鼓励本土企业通过“以民引外”、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彭月产业转移加工基地等基地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引进企业加快投产。积极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投入产出率。

大力推进旅游主业化。突出“山、水、泉、桥”主题,以弘扬“廊桥文化”为灵魂,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加快发展温泉度假、濒水度假、高山避署度假,积极推进旅游主业化。完善旅游总体规划,加快编制重点景区的控制性详规,完善有关专项规划,做到有序有效开发。加快重点景区和配套设施建设步伐,争取开工建设氡泉旅游休闲文化中心等项目,加快氡泉欧洲小镇等项目前期工作,提升旅游开发总体水平。加强旅宣传促销,针对潜在的客源市场,主动参加各类旅游交易会、展销会、博览会。积极做好建“网”和连“线”文章,在做好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整合的同时,按照布局优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要求,充分利用浙南闽东旅游资源互补性,加强与周边县市合作,加快推进通景公路建设,拓展客源市场,壮大旅游经济。

(四)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难中求进,努力缓解要素制约。土地方面,创新思路,把工作着力点由新增建设用地为主、转到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上来。加快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合理调整用地布局。加快供地速度,简化手续,尽快供出已批未供土地。拓宽用地视野,盘活土地存量,加强土地管理,处置闲置土地,加快村庄整治、旧宅基地整理。抓好土地集约利用,鼓励企业建设标准厂房和多层产房,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坚决杜绝“圈而不用,圈多用少”。加强政策研究,争取部分项目由省直接“戴帽”下达土地指标。资金方面,加强和改进政府对金融工作的服务,促进银企合作。政府和企业推出一批项目,以获得贷款支持。各商业银行加强指导,挖掘项目,拓展新客户,主动向上级行推荐好的项目,争取信贷规模、授权授信等方面支持。按照“非禁即入、有需则让”的原则,放宽投资门槛,吸引民资和县外资金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同时要积极向上级争取国债资金和各项扶持资金,不断拓宽筹资渠道。

紧中求活,健全项目工作机制。一是强化前期保后续,树立前期就是投资、前期就是投资理念,完善项目前期工作考核办法,强化分工与合作的前期项目攻关机制,落实前期任务、责任单位、进度计划,配强力量,加强上下、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抓好项目审批、用地等方面对接,按进度要求完成项目前期各阶段的工作目标。二是完善制度促推进,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项目决策机制。巩固完善审批制度的改革成果,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健全重点工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协调制度,加快落地速度。继续推进重点项目领导联系、例会协调和项目推进激励机制的落实,及时化解项目推进中的予盾和阻力,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三是加强跟踪优服务,完善重点项目考核制度,落实项目责任制,实行全程跟踪督查,确保后续服务到位,促使项目早落地,早出成效。

好中求快,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抓紧项目实施进度,确保一批项目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确保一批续建项目加快实施进度,确保一批项目如期开工。交通方面,力争动工建设龙丽温高速公路温州(*)段,全面完成58省道(分泰线)改建工程和58省道连接52省道县城过境段(新城大道)建设,逐步推进重点集镇连接新58省道公路建设,全面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县乡道硬化工程,构建较为完善的县乡公路网络。水电开发方面,重点推进交溪流域水资源开发,建设龟湖、甲家渡、洋溪等水电站,继续做好温州(*)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电力建设方面,建设110千伏月湖变电所和35千伏新城区变电所,适时启动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实现电力供给适度超前。市政建设方面,加快县城新城区开发进程,抓好城关引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建设科技文化中心、公共卫生大楼和人民医院迁建工程,不断完善服务功能。

(五)着力推进招商引资

坚持选商引资。由全面招商向重点招商突破,变引资为选资,坚持把利用县外资金与引进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引导支持企业围绕产业链条和发展战略,筛选论证项目,主动与外地大企业合资合作;围绕骨干龙头企业,搞好上下游项目的招商,特别是鼓励外来企业引资兴办配套项目,延长生产链条,努力形成“引来一个,带动一片”的集聚效应。

强化招商载体建设。由遍地招商向工业基地承接转变,根据已有项目和企业区域分布特点,按照功能分区、相对集中、与新58省道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快彭月产业转移基地、罗阳特色产业加工基地建设,做好三魁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各项筹划工作,搭建招商引资良好平台,使工业基地成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加快建设招商信息平台,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建设重要客商资源库和在谈项目信息库,围绕重点招商、重点客商有效开展工作,提高招商成功率。

改善招商环境。由政策效应向环境创新转变,探索推行人性化服务,用真感情吸引投资者,完善投资项目申报手续全程制、服务承诺制。深入开展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全面落实招商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和项目审批全程制度,对引进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尽快帮助新引进项目落地建设。要善待客商,善待项目,做到服务人性化,切实营造“亲商、重商、安商”良好氛围。

拓宽招商渠道。继续通过“走出去”招商、组织项目推介会、参加各类洽谈会、开辟网上招商通道等方式,全方位推介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等项目。加强与在外*人的联系,利用企业家联谊会积极做好对外招商,鼓励他们回乡投资创业。加强与沿海发达县市区的交流,积极参与跨区域协作,主动应接产业转移。

(六)着力建设新农村

一是发展新农业。按照特色、生态、高效、安全的要求,立足资源特色、区位特色和产品特色,大力发展茶叶、竹笋两用林、蔬菜、食草动物等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做大做强做响“三杯香”茶叶品牌,建设茶文化城,树立*茶叶整体形象;引导和支持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入开展把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等组织联合在一起“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组织化程度。

二是建设新农村。按照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和有利生产生活的原则,加快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小城镇、中心村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聚。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结合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三是培育新农民。全面深化“农民知识化”工程,以增强农民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中心,完善按需施教、因人施教的多层次培训体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培训后的输出工作,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转移就业。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减少未来农民。

第4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工业化;民营经济;城镇化

 

 

 

引言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其主要是以县(市)级行政区划所规定范围为管理对象,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可见县这一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是城乡统筹和基层政权巩固的关键点,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县域发展在“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大战略下,已经形成了“东部y,北一中部—西部”的格局。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与山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四川、重庆、河南、湖北接壤。自然地理特征把陕西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县级行政区划历经多次变动,县域经济的发展非常缓慢,已经成为整个陕西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 

根据专家、学者的研究,制约陕西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区域文化相对落后。陕西地处西部,长期以来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较深,农民多数思想封闭、保守,他们固守着“八百里秦川”,随遇而安,得过且过。(2)县域创新能力弱。东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创新是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3)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化是指配置资源方式由计划为主体向由市场为主体的转变,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企业行为、政府职能与上述转变相适应的过程。 

 

一、以特色农业为基础 

 

发展县域经济要将发展特色农业放在重要位置,这既是增加农民收人的需要又是保障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总体上看,陕西省乃至中国大部分县域经济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准确地说还是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特色农业特别是经济农业的发展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1.确定重点产业和产品。由于各县之间经济发展基础、优势资源条件不同,因此,发展特色农业一定要从县情、乡情、村情特点出发,确定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产品。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协会式服务,转变运作模式,依托项目抓发展,按照“政府引大引强、农民靠大靠强、结构调优调强”的运作思路,用大项目带动大产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培育特色农业的品牌,用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提升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并不仅仅只是生产单一产品的单一产业,成功的集群包括位于同一地点的许多关联产业、供应商和机构。各个县市要以自身有特色的产业,特别是特色农业为基础,使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进而促进产业集群的产生。国内外的实践都证明,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组织形式。 

 

二、以工业化为导向 

 

县级财政的来源绝大多数是县域内工业企业,尤其是支柱性企业。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大力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人工业部门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按教授20世纪80年代总结“苏南模式”时的提法叫“无工不富”。根据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所处的阶段,工业化仍然是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1.调整好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调整好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运输业,鼓励和引导城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重组和合作。积极促进城乡产业的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 

2.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的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合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经营规模和经验指标上达到一定规模,并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的企业,是县域经济中重要的市场主体。

三、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县域经济一个突出特征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应按照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体的思路,大力推进国有或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走民营化之路,使企业获得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形成创新的联动效应。陕西省与全国省际之间的情况不同的是,越不发达的县区,非公有制经济占当地国民经济的比重越大,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进一步解放思想。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人手,理清思路,明确定位,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动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经济来抓。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再讨论活动和组织干部、企业主到浙江温州、义乌等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参观学习,借鉴“温州模式”和“义乌经验”,彻底地统一思想认识。

2.扩大招商引资。各个县市要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重点,狠抓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拉动民营经济发展和促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树立“干部抓项目,群众跑市场”的工作理念,积极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为陕西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以城镇化为支撑 

 

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50%,到2050年,全国累计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5.5亿。陕西省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问题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1城镇化建设必须致力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加速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不仅有利于工业本身利用要素聚集形成规模效益,而且可以带动商贸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业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搞好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 

2.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陕西省是著名的旅游大省,各个县域的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县级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风景名胜及人文景观,发展观光旅游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到非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更多的机会。 

第5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金融支持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此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日益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和政策推进的重点。在我国县域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金融支持弱化等问题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深入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于促进县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为以县为行政区划的这一区域内的经济,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网络性、开放性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系统单元。

县域经济的内涵理解为:“1、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集合体,具有二重性;2、县域经济史典型的区域经济,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3、县域经济以农业、农村经济为基础,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其发展方向。”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1、县域金融机构功能萎缩,数量大幅减少。

国有商业银行从1998年起,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增加效益目的而大规模撤并了县域金融机构。同时,实行高度集中的信贷管理体制模式,严格授信管理制度,使得县(市)级支行基本丧失了实质贷款权。

县域资金短缺,信贷资金外流。

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每年吸收的资金运用到县域经济的比例越来越少。县域金融体制在转换过程中忽略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程度的认识, 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对接不够, 协调发展方面不足。而且农村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上划资金等渠道陆续被抽走, 使资金不断由农村等落后地区流向城市发达地区, 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信用环境不佳,制约信贷投放。

县域中很多企业信用度不高,会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入。国有和集体企业转制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导致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大量贷款本息被悬空和逃废,这严重挫伤了银行信贷再投入的积极性。 转制后,由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信息的不规范和不真实,使得银行很难把握贷款企业的信用度和还款能力,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防范,导致银行不愿意为其提供融资服务。

三、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县域经济具有弱质性。

县域经济发展中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水平比较低,由于发展起步晚,相对于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县域的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不完善,存在着较高的信贷风险,制约了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规模效益的发挥。银行金融机构,认为县域经济存在弱质性, 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例很低,在遵守安全性、流动性原则的情况下追求最大的收益,导致了信贷在县域地区的集中投入。

2.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

县域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县域金融体系不健全以及其运行效果不佳,加剧了县域金融市场的供给抑制状况。他认为主要原因是:1、商业性金融供给缺失;2、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3、合作金融支农乏力;4、邮政储蓄分流, 加剧县域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失衡。5、民间金融的“非合法化” 难以填补县域资金供给缺口。

3.信贷投向集中,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由于县域经济中企业整体的资产质量不高,形成有效的信贷需求比较困难。其表现为一是县域企业的发展不规范;二是县域经济中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缺乏稳定的经营;三是不规范的内部管理,不健全的财务制度以及不透明度的监督;四是县域企业的信用意识普遍较弱,存在很高的道德风险。

四、推进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健全县域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县域金融支持问题,应从县域经济中融资的供给与需求方面考虑,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县域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以满足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和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

应加大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力度;建立地方性中小银行,以填补因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收缩而出现的金融服务空白;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提高其对县域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质量;建设县域金融配套设施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贷款压力。

2.加大对县域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

地方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和配合,将各种政策落实到位;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金融扶持制度;改良现有的扶持政策,创新财政支持县域金融方式;加快建立更为有效的政策扶持体系,切实做好“三个统筹”;稳步落实好“三个区别对待”;兼顾各时期农村金融发展的重点和农村小金融机构的问题,出台具有阶段性特点的扶持政策。

3.健立信用担保机制,创建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应尽快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信用担保公司,通过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各种互助基金,来分散信贷风险,以解决中小企业和农业的贷款难等问题。同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加强支持央行整合跨部门信用信息工作,完善征信体系建设。

4.引导信贷投向,促进县域经济与金融平衡发展

央行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使商业银行的有效信贷投入增加。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利用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促进商业银行开展多种企业融资方式;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的工作,促进项目与资金的衔接,实现县域经济和金融的共同、平衡发展;制定合理的县域商业银行上存资金利率。(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小三、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2]陈泽浦、秦宏,《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齐鲁学刊,2008年第4期

[3]曹洪军、马雯,《关于县域金融姜缩若干问题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2)

[4]徐云香,《金融支持江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3年第8期

第6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框架

一、县域经济发展任务

(一)县域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县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运行的综合性经济单元,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广大乡村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系统,它处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特定形式,是中国经济殊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除了具有一般区域经济共有的特征以外,还具有它自身的基本特征,即县域经济具有综合性经济特征;县域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中小工业为支柱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基本利用本地资源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种中观经济;县域经济是市场开放型经济;县域经济是市场化程度较低,资本、技术和人才较为稀缺的经济。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因地制宜地寻求同时实现夯实发展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发展这5大目标。

二、县域经济发展宗旨

(一)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相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强调的不仅仅是城乡共同发展,而且是城乡相互融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互动式发展。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真正希望所在。只有工业发展了,才能真正解决农业问题;只有城市发展了,才能真正解决乡村问题;只有非农产业发达了,才能真正解决农民问题。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是县域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域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网络。县域处于城乡结合部,是城乡汇合点,因而应该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实际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考虑,县域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作为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在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开发重点等一系列发展重大问题上,县域都具有相对的、更大的自。其次,作为承上启下的行政管理层次,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职能,能够有效地调整县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关系,统一各部门的力量,兼顾县、乡、村3个层次,履行统筹、协调、组织、服务功能,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同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而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县域内的工业化进程和服务业的发展,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发展县域经济的着力点是加快城镇化进程

发展县域经济是指在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全面地发展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县域经济具有2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农村在县域内占据绝大部分的地域,造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据主要的地位。二是农民占县域内居住人口的绝大多数,使得农民的文明、富裕程度对整个县域经济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决定,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应把着力点放在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上。当然,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还须跳出“三农”抓“三农”,即加快城镇化进程。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四)发展县域经济应该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所谓因地制宜地发展县域经济,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要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可将各地的县(市)区按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分为先进县(市)区,中间县(市)区,相对落后县(市)区3种类型,然后对这3种类型的县(市、区)分别从宏观层面进行指导。二是以资源为导向,构建县域特色经济,创造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一个地区只有发展优势、特色经济,才能在当地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五)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依然囿于传统观念和思路来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环境,跟上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步伐。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应扩大视野,充分考虑全球经济和市场格局变化,确立参与全球分工的定位,更好地利用县域之外的生产要素,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来发展自己。同时,在思考县域经济的发展时,不仅要重视发展产业和建设基础设施,更要重视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尤其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三、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发展经济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的,因而对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一)以科技进步推动“新型工业化”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从欠发达走向发达的最重要的手段。对于欠发达经济来说,应通过建立和扩大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产业部门,使欠发达经济内部处于隐性失业状态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来,进而促使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工业部门占主导地位的一元经济结构,这对经济增长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强调科技进步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和提升,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欠发达经济宜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

推进工业化进程战略,有平衡增长地大推进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应该说,平衡增长的大推进战略是最佳的选择。然而,对于欠发达经济和地区,从影响经济增长的除“劳动”和“结构变迁”之外的5个要素来说,它们都是稀缺的资源或不具备的条件。从主要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利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适宜大多数欠发达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达到“联系效应”,作为欠发达经济,其主要稀缺资源是资本,若实行一揽子投资,则无法突破资本稀缺这一瓶颈。应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投资,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应把社会基础设施投资视为己任。其次应把有限的投资投入到具有战略意义和“前向联系”较大的产业部门优先发展,以牵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增长,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三)沿交通线扩散的城镇化

在经济发展的空间中,一个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或一个城镇的形成,往往会成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发展极。发展极缘于其“支配效应”和“创新”特征,具有吸引作用和扩散作用。发展极理论的应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自身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是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区域金融中心,可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注入资金和活力;生产要素高度集中,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不过,发展极也存在“回波效应”,会导致周边欠发达经济的发展更加滞后,使周边欠发达区域处于贸易和竞争的不利境地,使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弱化“回波效应”的对策主要是:对欠发达地区给予特殊政策和采取优惠措施;利用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点轴开发模式是发展极理论的一个创新。所谓点轴开发模式是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面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各种交通轴线,并使产业有效地向增长极及轴线两侧集中布局,从而由点带轴、由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带是区域经济学中一种典型点轴开发模式,是一种地带式发展,它认为:除种植业以外的社会经济活动,大都集聚于大小不等的城镇,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向各个方向平均辐射的,而是沿着交通线扩散的。这就形成了以小城镇为“点”,交通线为轴的产业带或发展轴线。这一模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

(四)以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是用来定义围绕某一特定产业,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即在一定领域内,以某个主导产业为核心,有着大量的相关企业与辅助机构,依靠一定的分工形成的有利于专业化生产的组织协作形式,使得产业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集群内企业依赖于集群形成一定的强劲的、持续的竞争优势。结构变迁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由于不同的产业结构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增长优势,所以,对于尚处于欠发达经济状态、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的经济来说,改变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

(五)解决“三农”问题必需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经营制度是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针对家庭小规模经营和市场之间的矛盾对经营体制的创新。它的实质是合理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使3者之间的关系由原来单纯的买卖关系变成以利益为联结纽带、以契约为联结方式的新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目的是通过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合作与联合形成的集体组织力量抵御市场对农业产业的冲击,并使农户与企业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进而达到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和维护农民权益的目的。

(六)制度创新可以促进合作减少成本

第7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耒阳市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257-02

湖南省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促进“两型”社会建设。而耒阳市作为试点单位,探讨其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耒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耒阳市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经济实力明显提高,GDP由2007年的130.0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00.87亿元,年均增长12.38%;财政总收入由2007年的8.1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0.17亿元,年均增长19.75%,成为长株潭地区外第一个财政收入过20亿元的县市。

2.产业结构调整卓有成效,但仍不合理

近几年来,耒阳市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稳中有进,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也在不断的发展波动,变化趋势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相一致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2007年的22.8:42.4:34.8调整为2013年的16.6:42.2:41.2,但第一产业仍占有较高比重;反映出耒阳市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同时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资源性加工企业以煤炭采掘为主,规模小,能力弱;另一方面,高科技企业起点低、数量少,还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虽然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较快,但以个体工商户贡献为例,社会经济还需发展的旅游服务业、保险和会计等行业发展十分缓慢。

3.城镇化进程加快,但水平较低

耒阳市已成功跨入中等城市行列,建成区面积由2007年的33.2平方公里扩大到2013年42.1平方公里,农村人口61.10万人,城镇人口55.78万人,城镇化率达44.73%,较2007年提高14.86个百分点,但同比2013年衡阳市城市化率48.74%低了4个百分点,比湖南省城市化率46.65也低了将近2个百分点。

4.环境保护取得实效,但形势仍严峻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明显,二氧化硫排放量为8 848吨,削减率为1.69%;工业企业废水排放量507万吨,削减率为10.27%;工业企业烟尘排放量2 990吨,削减率为3.11%。但尚未达到国家下达的控制目标,且工业污染严重损坏了城市空气质量;污水处理设施滞后,污水、废水处理能力较弱;煤炭过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地面沉陷、区住房皴裂、水利设施损毁、人畜饮用水减少;废气、废水、废渣带来空气、植被、水流严重污染。

二、耒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1.耒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1)区位优越、交通发达

耒阳市区位优越,交通发达,通讯便利。水运、陆运、空运形成网络,四通八达。京广铁路、京深公路(107国道)、耒水和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耒吉(1817线)公路和耒常(1811线)公路相连,横穿东西,并在市内交汇,耒水、舂陵水四季通航,枫冲大型机场可利空中之便。

(2)资源丰富

耒阳市资源富集,物产丰盈。已探明的物产有45种之多,煤炭可采储量达5.1亿吨,为全国产煤百强重点县(市)之一,年产煤量达500万吨,居湖南省各县(市)之首;湖南省最大的火电厂耒阳电厂、遥田水电站及耒中水电站装机,总容量达130万千瓦,丰富的资源为耒阳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耒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劣势

(1)整体实力不强

经济总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3年耒阳市GDP为321.4亿元,但在湖南省十强县市中的竞争力较弱,比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和醴陵市分别低654.6亿元、602.9亿元、513.6亿元和119.6亿元。

(2)工业化程度低且环境污染严重

耒阳市的工业经济主要是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导向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缺少强有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团,尚未形成高效益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煤炭的大量开采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013年,耒阳市实现全部工业产值135.55亿元,增长4.5%,但相比较而言工业化程度较低。其工业总产值低于长沙县560.45亿元,比浏阳市、宁乡县、望城县和醴陵市分别低528.4亿元、442.47亿元、178.9亿元、413.12亿元和159.05亿元。

(3)资金缺乏

耒阳市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而小企业经营成本高、受市场和原材料的影响大,对信贷的需求量也较大。目前,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机构的收缩政策以及农村信用体制自身发展的局限,银行一般将资金投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和优质客户。资金缺乏使企业没有能力再投入以扩大生产规模,无法取得规模效益,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积累,发展速度缓慢,发展资金的缺乏已经严重的影响到耒阳市经济的发展。

3.耒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

中央和省市政府的决定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湖南省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且强县扩权改革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耒阳市作为四个强县扩权试点县之一,必将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注入更多的政策动力。另外,耒阳市作为资源枯竭城市之一,除获得国家专项扶助资金外,还将在培育接续产业、解决就业、矿区地质环境灾害治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享受更多的政策扶持。

4.耒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挑战

耒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是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国际经济发展模式进入一个艰难、曲折的调整过程。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问题依然突出。二是节能减排压力巨大。耒阳市COD指标已经超标,脆弱的环境已不堪重负。三是区域竞争日益加剧。耒阳市及周边县市产业结构类同,可能会出现争政策、争投资、争项目等现象。

三、加快耒阳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需要通过创新改革,增强县域经济发展自主能力、竞争力和保障力,全面提高其综合发展能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产业支撑,提升县域经济增长力

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撑,包括工业、农业和服务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支持体系。(1)形成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一要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能源、冶金、建材、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积极支持东兴水泥、韶能耒阳板块、东冲煤业、开元煤业、绿海粮油等骨干企业发展壮大。二要扶持接替产业。鼓励本地民营企业特别是煤炭业和以建材、电子、轻工制造、有色冶金、精细化工为重点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及生物医药、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等新型替代产业发展壮大。三要培育新兴产业。全力支持以东锆新材料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山河智能高新配套产业园、迅通提速道岔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润涛生物、流一乳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以博多电子、立诚电子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2)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切实加大对温氏、新五丰、绿海粮油、金拓天油茶、日森源菇业等龙头企业,对蔡伦现代农业科技园、石仙农业、东方牧业、观音阁生态农庄、泉水湾生态农庄等规模农庄的帮扶力度,促其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3)发挥生产型服务业的配套支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围绕工业产成品和原材料以及大宗农副产品,抓好物流中心建设,推进运输、仓储、配送、营销、中介服务一体化;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按照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的标准,加快蔡伦竹海风景区项目开发;抓好蔡伦纪念园的提质扩容,加快纸博物馆建设;启动东湖汤泉水厂建设,引资开发汤泉旅游度假村。

2.推进城镇化,拓展县域经济发展潜力

积极开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一是打造城市新名片。抓好武广耒阳新城水循环景观系统和欧阳海灌区生态景观带建设,抓好投融资交易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进驻,实施组团连片开发,切实创新和加强城市经营管理,建设宜居宜游的新城。二是打造城市精品。进一步加大城中村的提质改造力度,加强城中高档小区、高层建筑以及安置房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三是打造乡镇亮点。加强示范乡镇建设,改变小城镇建设落后局面。认真抓好新农村示范片区规划建设,加快村镇民居改造,推进中心村和中心居住点建设,打造乡镇亮点。

3.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

改革县域财政管理体系,增强县域财政实力和统筹能力。一是坚持财税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独立自主管理县域内的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财政体系,合理配置财税资源,明确县的主体税种。二是实行核定收支加激励的模式。采用“核定收支,定额补助,结余留用,超支自补”的包干体制,一方面,中央和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财政资源的配置向县域倾斜;另一方面,对超额完成的进行奖励。三是大力发展金融经济。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来耒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实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工程;探索组建村镇银行,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加快保险市场发展;完善信贷征信体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4.经济生态相协调,提高县域经济可持续能力

县域经济要实现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一是实施节能减排。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着力抓好冶金、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重点扶持润涛生物科技、阳光金属再生、诚松金属再生、南玉有色冶炼等循环企业发展。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强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综合治理。积极推进耒水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切实保护好生态安全;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快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配套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加大对工业园区及重点河道的污染治理,加快武广新城,余庆、遥田、仁义等重点乡镇以及工业集中区供水、节水、污水及净化回用处理系统建设;严格控制全市废气排放总量。加强城镇环境噪声功能达标区建设。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加大水源、风景区、河道、水库等生态区保护和监管力度,加强重点资源开发区域的生态保护,强化对土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遏制生态破坏,大力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和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 丁剑飞.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低碳模式研究――以耒阳市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耒阳市201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2013年)[R].

[3] 耒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

第8篇

关键词:保定市;阜平县;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保定市县域经济对策研究――以阜平县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1日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是功能较为完整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党的十六大首次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鲜明的提出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阜平县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属于国家级贫困县。2012年12月,到阜平县考察,在听取了扶贫开发工作汇报后,指出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为数不少的困难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因此,如何发展阜平县经济,如何按地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阜平县发展战略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以此为契机,对阜平县经济发展情况做了一番调研,针对阜平县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阜平县经济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阜平县全县经济实现较快增长,GDP增速保持在10%以上,2010年生产总值完成23.4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1.59亿元,比“十五”末增加0.79亿元。2012年1~4月份阜平县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3.2亿元,同比增长31.5%,工业增加值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22%;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在林业方面,阜平县2012年根据保定市提出的“创建森林城市”、“构筑三大生态屏障、建设两在基地”的要求制定了造林绿化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到2012年底全县13个乡镇完成人工造林5.5万亩,完成封山育林4万亩,完成义务植树90万株,并强力推进大枣特色产业,适当种植核桃。在农业方面,阜平县借助中央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枣产量突破亿斤大关。在旅游业方面,近几年阜平县旅游业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相得益彰的局面,被游客誉为“太行山深处的香格里拉”。近几年来,全县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门票收入近5千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4亿多元。

二、阜平县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近几年来,阜平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从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业产值比重小,企业结构单一,流动资金匮乏。近年来,阜平工业总产值虽然处于上升阶段,但其对全县国内总产值的贡献率远低于保定市的平均水平。2012年保定市工业总产值为4,122.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8%,阜平县工业总产值对全县国内总产值的贡献率不足30%。目前,阜平县入统工业企业有13家,其中10家为铁选企业,这些企业产品单一,受市场因素的制约较大。另外,石材加工产业为阜平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县有500多个厂点,企业规模小,效益低,流动资金匮乏。

第二,森林覆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林业方面科技含量较低。阜平县属于土地条件差、人工造林困难的偏远山区,在保定市政府的号召下,近几年开始实施封山育林,严禁牛羊上山和人为破坏。但个别乡镇执行力较差,没有达到“三年草满坡,五年灌成林”的效果,甚至个别农村开山种田的现象严重。林业方面科技含量低主要体现在:一是大枣栽培中无公害管理措施不能全面实施,能按无公害管理的面积点总面积的不足50%,对提高大枣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二是优质品种大枣推广力度不够;三是枣疯病发病率高,发病率高达3%~5%,年损失枣树40~70万株,使阜平大枣资源受到严重威胁;四是枣缩果病、枣裂果病还没有得到有效防止,严重影响了大枣的产量和质量;五是在核桃栽培上表现为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

第三,农业内部结构水平较低,产业化进程滞后。近几年来,阜平县农业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是农产品质量较差,综合产出效益较低,农业内部结构虽然也有了较大改善,但是结构档次仍然较低,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龙头企业规模较小,不能起到带头作用;信息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对农业指导的机制。

第四,旅游业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阜平县位于太行山内部,自然环境优越,适合旅游业的发展。但是,旅游业作为阜平县的新兴产业,相关配套措施发展较为缓慢,如交通、购物不便;住宿、娱乐发展滞后;通讯设施、游览安全设施不完善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阜平县旅游业的发展速度。

三、解决对策

第一,增加工业企业产值比重,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阜平县应稳步推进三大支柱产业的产业规模,提升三大支柱产业的产业品质,增强三大支柱产业的带动能力。如,对于石材加工产业,大部分企业规模校小,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给予政策支持,扩大其加工规模。贯彻好、落实好保定市政府《加快推进工业技术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挥好省、市、县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努力增加技术投入,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减少市场因素制约的影响。另外,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阜平县要努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与国内知名大企业合作,提高本县的竞争优势。

第二,加大政策实施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高林业科技含量。从政策实施层面上看,保定市政府和阜平县政府均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个别乡镇政策执行力度较差,因此在政策如何落实方面应有所加强。如,加大宣传力度,对不遵守者加大处罚力度,将政策实施效果和乡镇领导、村干部业绩考核挂钩等。针对林业科技含量低的问题,阜平县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果品质量。一是全面实施果树的无公害管理,加快优良品种的发展速度。在果树管理技术上,每个乡镇设点进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在枣树发展上可推广选育优质品种――河北沟大枣、狼窝沟大枣等。在核桃发展上选用农大专家开发的薄皮核桃等;二是加快果品高效化、商品化栽培过程,进一步加强与省科研机构和各大专院校的合作,研究枣疯病、枣缩果病、枣裂果病等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大枣的产量和质量,不断引进新的管理技术,应用于林业发展;三是加快果品采收后的商品化处理,健全果品营销体系,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第三,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以特色农业为先导,培育主导产业,加大经济作物如马铃薯和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力度;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优质粮食产业基地。在土地肥沃、耕作方便的乡镇建立优质粮食产业基地,并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市场体系,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加强与省科研机构和各大院校的合作,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第四,完善旅游业相关配套设施。为了使旅游业成为特色产业,阜平县应着力强化基础工作,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营造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如大力发展交通,改善住宿条件,完善通讯设施和安全游览设施等。

主要参考文献:

[1]郄佳国.阜平县林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北林业,2010.5.

[2]赵丹.阜平县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