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5 16:54: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解决经济危机的途径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整理一份资料的时候,突然看到下面这道久违了的高考题。
(2006年上海卷第38题)观察左图,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回答:
(1)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3)“药方”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医生”指代马歇尔(或杜鲁门、美国、美国总统)。“病人”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2)“药方”指: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计划)。
(3)“药方”的实质是:复兴欧洲经济,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这道题体现了上海高考领先全国卓尔不群的不争事实,很多年过去了,许多地区的高考题都达不到这个水平和境界。它以一幅引人入胜的漫画为材料,创设了一个历史情景,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不但体会到历史无穷的乐趣,而且在愉快的心情中完成了思考、作答和学习,这是真正的愉快考试啊!为什么我们不能真正让学生快乐学历史呢?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完成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提升呢?为什么不能追求快乐、学习、思考的和谐统一呢?
受这道题的启发,在复习中,我把美国比做病人,设计了下面的一张病历,请同学阅读教材,查找相关资料,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复习本课。
设计说明:
学生对这种学习形式感到很新鲜,因而觉得很有意思,在学习前就充满了乐趣,兴趣可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是最重要!结果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事情。
“病史”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历次经济危机,学生想要填好这个项目,必须想方设法去查找一些资料,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查找资料的多种方法,学生在查找的过程中学会选择查找资料的最佳途径;另外,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会频繁发生经济危机?这些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吗?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引起学生探究经济危机原因的欲望和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足够的动力。
“病症”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的填写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和特点,填好这个项目不难,但学生仍然需要一定的概括能力才能做好,要知道“概括”能力可是高考必考的能力之一。
“并发症”要求学生写出美国发生的这场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学生要结合教材从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在归纳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这场经济危机给全世界经济、政治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提高了必须解决经济危机的意识,也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病因”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和现实并阅读教师提供的有关资料深度探究这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刻原因,关于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人教版教材不够全面也不够系统,学生还需借助一定的材料才能够真正理解,在阅读教材和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还能够体会到教材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想得到更多更准确的结论,我们必须占有更多更科学的材料,结论应该从史料出!
“专家建议及理由”要求学生针对美国的经济危机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设计,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研究的习惯,整理有关材料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的研究习惯,一举多得!
学生在填写的过程中,非常感兴趣也非常认真,特别是课堂上对“专家建议及理由”进行讨论评比时,课堂气氛达到了,唇枪舌剑,好不热闹。
刘茜同学说:“……我感觉必须来个彻底手术,革掉美国的命,把资本主义变成社会主义,治标不治本,无济于事!”
周宝圣同学说:“如果资本主义还有自我调节能力,为什么要革命呢?革命的成本远远高于改革的成本,如果都能解决问题,为什么不选成本低的,花小钱办大事吗?”(注:我在谈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时候曾经谈到推动社会进步的“成本”问题)
刘琴同学说:“我同意周宝圣的观点,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期,经过调节还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后的史实不是证明了这一点吗?”
……
这个设计对老师而言突破了常规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浓厚,感受到了快乐学习的魅力,查找资料、分析资料、归纳结论、口头表达等各种能力都得到了有效锻炼,一节课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认为已经足够。当然这个设计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大可以提升的空间,比如如何在这个设计中体现更多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更好的体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效联系,总之,课上完了,思考不能停止。
关键词:国际迁移;成本;经济危机;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284-03
国际迁移是指跨国公司的价值链活动中的一个业务或多个业务转移到国外的经济现象。近年来,国际迁移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成长战略,并且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所接受。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经济预测报告显示,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衰退中。此次经济危机一直被认为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动因,但是对于此次经济危机所波及的范围和持续时间仍然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在许多国家,实体经济的溢出开始导致失业率上升,直接影响了家庭乃至社区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引发了公众焦虑的情绪。在金融体系中,重建公众的信心并扭转这种不利的现状必须被放在首位。纵观各种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国际迁移业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
一、国际迁移的动因分析
跨国公司基于其自身的特点,选择国际迁移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它们所共有的想法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迁移来获取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以下是本文所概括的几点原因:(1)当前的税收法规可能超出了公司管理层的预期,因此他们努力寻找综合条件较好的国家或地区作为迁移的目的地。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使得公司可以更从容地应对经济危机。(2)国际迁移有利于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寻求新的机遇。当公司计划扩大规模时,它往往会致力于寻求对自己的主力产品更具战略意义的市场。新的市场意味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3)为新的产品寻求新的市场。一家公司必定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完善自己,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公司必须不断地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当现有的市场出现饱和时,公司就需要通过国际迁移来寻找新的领域,从而获得长久不衰的生存。
每个公司的HR都有责任来决定何时进行迁移是最佳时机。但是,在这样做之前,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要考虑到进行国际迁移的成本,迁移成本不应该超过公司所能负担的最高成本。那么迁移所需的成本有哪些呢?
二、国际迁移的成本分析
有三个不同方面的成本是进行国际迁移需要考虑的,包括可预见成本、人员流动成本和隐性成本。
(一)可预见成本
可预见成本是指公司管理人员可以控制的成本,如搬家公司需要多少费用、新办公地点的租赁费用等。可预见成本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融资成本。融资成本是企业进行国际迁移的主要成本,当企业选定迁移的地点时,企业会支付一部分费用作为新办公地点的装修基金。与此同时,房屋租赁成本也是其中的重要支出。(2)服务成本。服务成本一般包括水电费、电子通信费用、停车费用、保险费用等。而公司的管理层还需要考虑包括未来业务扩展所需要的费用。根据企业的规模,服务成本的增加范围在几百到几千美元之间。(3)搬迁费用。当公司决定迁移时,搬迁费用必然要考虑在内。如果新的目的地在同一个城市,需要的搬迁费用较少。但是如果是长途的搬迁,则搬迁费用就要考虑很多方面,如卡车租金、人工费用等。另外,公司还要支付员工搬迁的费用。
(二)人员流动成本
企业的迁移对现有的员工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企业决定进行迁移,而本土的雇员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随之搬迁,这就使得公司损失了一部分优秀的人才。要知道,招聘、培训并发展新的员工所需的成本远远高于留住现有员工。劳动力成本代表了大多数组织的经营开支,是不得不考虑的迁移成本。
(三)隐性成本
企业的隐性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真正的隐性成本主要包括迁移后可能的生产损失、员工的离职和在新环境中所面临的压力等。
为了更好地衡量隐性成本在迁移中所占的比重,本文对国际迁移中隐性成本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如下:(1)房屋租赁成本;(2)雇员多次往返的成本;(3)在新的环境中适应新市场的成本,如广告投入、寻找客户资源等;(4)老员工离职后,招聘并培训新员工的成本;(5)新员工在培训期和适应期内导致公司产值降低的成本。
综合以上三种国际迁移的成本,可以看出如何把这些成本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是进行国际迁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以下几点会帮助企业分析其迁移成本和风险/效益:(1)确定迁移目的地的资源环境及当地的就业水平。(2)确定会跟公司共同迁移的员工数量。(3)对一次性搬迁、减员、招聘并培训新员工的费用进行评估。(4)对一定时期内的租赁房屋和雇员花费、设施完善花费等进行评估。(5)根据迁移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对公司的风险和收益进行有效的评估。
在评估了国际迁移的成本和风险/效益后,一个中心问题就被提出来了,那就是,国际迁移的目的地应该在哪?它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否真的有益?本文就这一问题对欧洲、亚洲和非洲三大板块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三、国际迁移目的地的比较分析
(一)欧洲作为迁移目的地
在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并严重拖累实体经济的严峻局面下,欧洲也正在与衰退进行着顽强的抗争。自2008年以来,金融动荡、油价飙升和粮价上涨三大问题给欧盟各国经济造成重创,加上各国都把本国利益置于欧盟整体利益之上,使其难以形成共同应对危机的合力。目前,欧洲经济存在不少问题,如增长率低迷、福利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人口老龄化造成的财政压力巨大等,而欧盟多数成员国仍固守原有的社会经济模式,结构调整进程缓慢。
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说,目前欧洲形势喜忧参半,经济危机依然存在,欧洲形势、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率依然堪忧。而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应对危机的措施和改革方向总体正确。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8年的大约6%降到目前的3%以下,2014年欧盟经济将有望好转。
欧洲拥有庞大的商品和服务消费市场,还有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优秀的品牌,因此是企业国际迁移可以考虑的一个目的地。下面以欧洲的几个国家为例说明欧洲在企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优势。
1.英国:英国国土面积虽然不能排在世界前列,但是这里聚集了来自全世界的170多家顶级科研机构,能够与外国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如华为、香雪制药等中国企业已经和英国的科研机构进行了很好的合作。
2.荷兰:荷兰以颇具竞争力的税收环境吸引着外国投资者纷纷前来荷兰投资移民,这源自其广博的税收条约体系,保税仓储制以及议定预先税务裁决的可能性。荷兰税务体系的某些特点对国际税务筹划十分有利,如广泛的税务协定,减免双重征税、成熟的税务裁决实务、参股豁免、对支出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不征收预提税。
3.丹麦:丹麦在声学领域的研究居全球领先水平,在设计领域也很有影响力,拥有很多高端科研人才和技术储备。另外,丹麦还以其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用工制度著称,例如,企业解聘劳工的成本很低。
当然,欧洲作为迁移目的地也存在一定的劣势。韬睿惠悦咨询公司(Towers Watson,全球四大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发现,过去的两年中,大多数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公司已经裁员47%,冻结工资31%,比全球平均水平37%和24%要高。因此,企业在考虑国际迁移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到欧洲现有企业的发展状况。
(二)亚洲作为迁移目的地
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对于被认为增长最快的亚洲发展中国家来说,危机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金融体系方面、贸易方面和外部资金融通方面。
从金融体系方面来说,由于亚洲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度不高,国内银行与国际银行联系不甚紧密,外资银行的比例较低。因此,金融危机对亚洲各国的金融体系影响不算严重。从贸易方面来说,首先是来自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进口量缩减,导致很多发展中国家依靠出口拉动的高速增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减;其次,贸易品价格下降、美元贬值,使得即使是贸易顺差的国家也不得不面对国际收支恶化的风险。从外部资金融通方面来说,发展中国家需要从资本富裕的国家融资以支持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这些外部融资包括官方开发援助、组合证券、直接投资及贸易信贷等,次贷危机发生后这些外部融资均发生了锐减,亚洲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
亚洲在国际迁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此次金融危机开始改变全球金融力量的对比。亚洲很多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和金融比较稳健的国家在全球金融体系的地位和分量在增加,西方国家对亚洲在金融上的依赖程度增加,更有利于建立东西方衡的金融关系。同时,经济危机推动亚洲的一体化进程步入新的航道。
当然,亚洲作为国际迁移目的地也存在一定的劣势。此次经济危机表明,当今世界各国联系紧密,经济危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连锁效应。亚洲正被西方发达国家的问题所困扰,随着全球流动性的枯竭,亚洲银行更加依赖于国际融资,这将导致亚洲经济受制于全球杠杆化融资,以及美元资金短缺。
同时,尽管亚洲的公司在金融危机后大量地减少了杠杆比率,但是却增大了对于债权、股票以及贷款资金的依赖。
亚洲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全球性的,因此发达国家经济的萎靡意味着亚洲经济的萎靡,进而导致亚洲发展中国家失业率的增加等相关问题,从而引发了社会动荡的风险。
(三)非洲作为迁移目的地
非洲大陆在连续五年保持经济增长率5%以上之后,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率预计只有2%,为二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非洲市场有限,就算没有外国投资者的大笔撤资,即便是有小笔资金撤走也将对市场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危机加剧。
在此次经济危机中,非洲的资本流动明显减缓,金融信贷急剧减少,许多行业受到重创。矿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非洲受打击最为严重的两个领域。赞比亚、刚果(金)、利比里亚、几内亚等国家的矿业项目投资总额面临大规模缩减。其中,非洲开发银行在利比里亚的铜矿项目以及几内亚的铁矿项目的投资总额都较原计划减少了一半以上。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也极度缩水。
近年来,非洲作为国际迁移目的地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工业薄弱,制造业不发达,农副产品缺乏深加工能力,从日常生产和生活物资,到高科技产品基本依赖进口,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商品大市场。外国富余商品不仅可以成功进入非洲国家市场,而且这些商品在非洲的市场价格要高出本国的5~10倍。目前非洲国家正在大力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在建项目众多,投资政策优惠,投资领域广泛,处处存在商机,是外国企业投资建厂、承包工程的理想天地。非洲的石油、木材、黄金、钻石、铁、铜、铬等资源储藏量十分丰富,跨国公司到非洲投资资源开发利润非常可观。
总的来说,非洲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可以看到非洲的发展速度正在提升,已经为买卖双方建立了全球交付网络,跨国公司在非洲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当然,也不过忽视非洲作为国际迁移目地的本身所具有的劣势。非洲经济高度依赖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出口,原因之一在于不少非洲国家科技落后,加工能力不强,产品的加工比例及加工程度都不高。非洲是世界上粮食单产水平最低的地区,原因在于粮食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方式原始。在人类迈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一些普通的通讯和信息产品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仍是奢侈品,有些乡村至今仍“与世隔绝”。然而,这些劣势对于外来跨国公司来说,是可以接受并加以转化的。
四、结论
通过上文的阐述可以看出,非洲大陆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无限的投资机会,是国际迁移的最佳目的地。以下数据说明了把非洲作为国际迁移目的地所带来的发展机会:(1)一些非洲国家(如加纳、坦桑尼亚、突尼斯和卢旺达)的经商便利性和企业管制能力甚至高于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2)非洲拥有超过全世界36%的新兴市场国家、30%的矿产资源,并且到2050年将拥有占全球20%的人口,但却只拥有4%的国外直接投资。(3)非洲的新兴市场国家在此次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过程中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更具有弹性。(4)自2004年以来,非洲在私人直接投资方面的增长比例最高,截至2010年增加了22%。(5)未来十年,非洲在基础设施方面有约980亿美元的需求,如电力和电信行业。
综上所述,非洲无论是在资源方面还是政府监管力度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是此次经济危机中各国企业迁移的最优选择。并且,非洲的投资机构可以帮助跨国公司进行市场调查,并选择迁移的地址,这在很大程度上为跨国公司的迁移提供了便利。因此,企业进行国际迁移的最优目的地就是非洲大陆。
参考文献:
[1] 张向阳,邢华.跨国公司选址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5,(2):91-96.
[2] 吴逸思.新国际劳动分工背景下人口迁移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J].科技致富向导,2011,(32):16.
[3] 陈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区位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12):25-28.
[4] 白玫.跨国公司的国际迁移战略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4-35.
关键词:收入分配 均衡增长 经济历史 企业生产
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一般历史脉络
“市场的自发调节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一结论最早见诸于亚当・斯密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后超过一百年的时间里,这一思想不断得到系统化的完善与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一般来讲,微观经济学领域关于“完美市场”的阐述多建立在以最大化为基础的假设条件下,以供求和边际分析作为工具,得出市场自我调节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以及得到均衡价格的结论,然而,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循环使得完美市场假设迅速得到抨击,针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的经济大萧条,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支持国家干预经济”学派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认为经济处于供过于求是一般均衡状态,由此引发失业等问题,政府应以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为导向,提升社会有效需求,实现供求均衡。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以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经济“滞涨”现象迅速使得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局促无力,新出现的供给主义学派登上历史舞台,提出了“供给曲线垂直情况下,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物价上升而不会带动国民收入增长”的观点(图1-C),认为只有增加供给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弗里德曼主张通过制定稳定货币增长率使得需求和供给同步上升,进而实现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宏观经济理论以“AD-AS”模型为基础的调控时代到来(如图1),政府以税收、公共支出、转移支付、货币供给以及调节利率等措施作为手段,增加总供给和总需求,在稳定物价的同时实现国民收入增加和促进就业。
针对资本主义世界频繁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则在剩余价值和唯物史观视角下论述了危机的根源及解决方法,从所有制改革出发,认为生产力必须要适应生产关系的改变。不断发展的经济理论在完善经济问题解决途径的同时,却始终没有根除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失业等社会问题依然时有发生,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代表的经济问题再一次显示了在开放的世界中经济危机具有跨国、跨地区传导性的特质,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流向和人民币远期升值问题始终活跃在经济前沿,大量文献集中于讨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内在关联,而对于收入差距加大对于经济增长的阻碍效应讨论较少,因此,本文提出以企业作为核心经济体的收入分配问题要通过了解企业收入的宏观效应来进行解释和研究,并据此探究根本原因和政策建议。
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
(一)供给过剩
企业家在提供生产资料的同时,产品和劳务收入分配以企业家作为决定核心,员工需要基本生活支出对应最低工资水平,通过工资的递增而选择工作地点和工种,而企业家从相反的利益考虑出发,总是希望留存更多利润,双方间的博弈使得全社会工资水平不会低于基本生活开支,这种较低的收入分配比例就会造成社会生产过剩或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家留存大部分利润,再生产水平扩大,社会供给进一步上升,伴随企业家个人收入扩大,支付能力增加,而企业家人群数量的较小规模使得其有效需求增加水平并不足以对全社会需求水平构成冲击,员工人群数量的庞大在构成全社会有效需求的绝大比例的同时,却始终受限于低收入水平带来的较小支付能力,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就构成了全社会有效需求不断萎缩而产品服务供给循环上升的局面,全社会产能过剩,下一步便是企业产品无法变现或无法产生现金流而导致的破产,社会失业水平剧增,进而导致经济危机。
(二)供给不足
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如果从相反的方向出发,相对于前一种情况而实现较多提升,即企业家收入降低、利润留存率降低、员工收入水平上升,经济就会陷入供给短缺的局面。由于企业家生产积极性下降,其对于再投资的热情也会削减,一方面,企业家前期为生产而投入的显性资本包括厂房、机器和资金等都会丢失机会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家在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也都无法得到补偿,并且无限制的承担企业的生产风险。一般来讲,由期望收入而不是实际收入决定的企业家生产积极性在循环经济均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投资的实际收入并无法通过预期而完全实现或吻合,如果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有所提升,企业家期望收入便会下降,进而丢失生产积极性,生产规模萎缩,而员工却由于较大比例收入而具有了较强的支付能力,全社会有效需求上升,增加的需求与减少的供给便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供需矛盾从而产生。
(三)宏观经济常态化特征
一般来讲,宏观经济总是保持供给过剩的特征,即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维持较低水平,而通过剩余产品内耗转出口的方式则可以缓解生产过剩,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内耗转出口也并不是最终解决方案,长期来看还会造成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以及更为复杂的经济问题,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掩藏在金融体系危机表象下的是房地产经济的供给过剩和过度金融创新,其符合自然状态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偏低的特征,金融机构以利益诱导而推出的房地产次级贷款拉动有效需求,而衍生化金融资产的发展更是将信用链条进一步扩大,购房需求的增加进一步倒逼供给,表面繁荣的美国房地产经济得以产生,而潜在源头的贷款本金利息偿付危机则实现了逐步的积累,偿贷压力削减社会有效需求,当供给过剩重新走上台前的时刻,日积月累的供求矛盾便使得链条式经济危机产生,全球相关经济随之缩水,而不断上涨的美国利率则引发了危机的导火线。
(四)中国的企业出口创汇和人民币升值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内需不足问题是长期积累的历史问题,因此创立出口导向型经济符合国情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企业产品和劳务的国内销路流通不顺畅、出口产品的外部需求旺盛这两方面因素都使得出口经济一度迅速增长,长期性的贸易顺差在创造巨大外汇储备规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我国巨大的外汇储备规模和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加深使得资产缩水严重,严重依赖出口的企业收入模式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加剧贸易失衡,从而使得人民币陷入升值循环。另一方面,强烈依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旦面临外部需求下降,便会出现经济危机,进而引发社会危机,据统计,汇改后,我国人民币升值累计达到20%,对整个国内经济增长都造成巨大影响。
均衡性经济增长的效果实现
通过分析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可以发现构成宏观经济运行个体的企业事实上在收入分配比例方面与经济运行整体态势存在较强的因果对应关系,如果经济处于均衡性增长过程,既没有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也没有出现供给过剩,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依然很高,稳定的经济增长模式得以实现,此时对应的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便是均衡性增长分配比例,任何小于这个比例数值的分配方案都会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供给过剩,任何大于这个数值的企业收入分配比例方案都会造成社会产品供不应求,出现经济萎靡,物资短缺的现象。对于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主动调节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向一般均衡靠拢,实现动态的供求平衡和稳定增长,在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偏低的常态化经济现象下,生产过剩现象出现频繁,因此对于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人为调控提升是使经济走出库存压力的有效途径,伴随这一过程,企业员工收入持续增加,支付能力加强,社会有效需求在前期较小的情况下向供求平衡过渡,企业产品价值实现。对于企业家而言,收入分配比例的提升造成企业留存利润下降,企业家个人收入下降,而前期库存商品的价值实现又反过来提升企业家收入,因此从总体上看对企业家的利益影响较小,企业家有理由进行再生产,这整个过程实现了扭转供给过剩和经济均衡增长的双重效果,是良性的经济发展结构转移。
应该注意到,如果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增长超过了经济均衡增长需要的比例范围,经济就会重新陷入供不应求的怪圈,短期的困境重新来临。一方面,决策者要求员工的收入水平提升,社会有效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企业家二次收入增加的部分弥补这种收入分配比例增加效应造成的企业家收入减少,从而使得企业家生产积极性增加,再生产和再投资热情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加,使得有效需求和供给重新回到均衡水平。此外,在全社会生产过剩的条件下,企业家调控收入分配比例并不会使得全部员工的支付能力得到平均和一致的增加,有时小范围核心员工的支付能力增加对于全社会有效需求的提升作用可能是很小的,因此就难以使得社会产品价值迅速实现,国民收入整体水平变动较小,企业家就会丧失收入分配改革的动力。
从企业家的视角观察,国民经济似乎难以自行从产能过剩中得到逆转,经济自发调节作用不强,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是必要而且符合经济逻辑的,社会经济职能部门必须依据详实的统计数据和宏观经济信息对经济运行进行把握,建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和社会经济增长状态之间的双向关联参考,主动对经济均衡的背离进行及时纠偏,即对于产能过剩或物资短缺实行状态相反的作用力冲击,人为启动经济增长的均衡靠拢模式,既避免经济增长对于动态均衡的大幅度偏离,又要始终维持一定自由幅度的波动空间,使得供求矛盾在双向间都有缓冲空间,将其对经济的负面冲击维持在可接受的最低范围内。
结论
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宏观调控是解决全社会供求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化解供需矛盾的积累作用对于防控经济危机和维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目前存在的内需不足问题,单一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根本解决之道,增加国内居民的有效支付能力是重要的应对方案,因此提升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并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可以消除目前全社会产能过剩的局面,并且附带效应还包括解决依赖出口造成的贸易顺差负面效应,维持外汇储备实际财富额。从长远来看,以调整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措施可以实现我国经济由依赖外部出口向平衡内外需求战略转变、稳定人民币汇率以及外汇储备保值等经济效果,并且为人民币进一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作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增长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宁光杰.自我雇佣还是成为工资获得者?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选择和收入差异[J].管理世界,2012(7)
2.刘文朝.财政分权、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J].金融研究,2012(4)
3.李绍嵘.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J].经济研究,2007(5)
4.黄鑫.金融资本与科技产出关系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3(6)
5.邓绍建.国民收入分配与宏观经济均衡[J].商业时代,2010(28)
6.周肇光.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趋势-以马克思的私营企业管理劳动二重性为视角[J].管理学刊,2012(3)
[关键词]跨国虚拟企业;风险;成因;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7-0026-03
[作者简介]李梅,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方法;
李翠翠,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方法。(甘肃兰州730000)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经历全球性经济危机。我国由于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以及经济危机发生后我国政府积极采取对策,通过宏观调控应对经济危机,因而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还不是很严重。但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蔓延全球,对各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虚拟经济、风险控制的有关问题受到极度关注。
一、跨国虚拟企业概述
作为信息时代制造业的主导生产方式,跨国虚拟企业以市场机会为契机,将众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整合在一起,以共同完成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实现一般企业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跨国虚拟企业的实质是将若干在各自专业领域具有卓越优势的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沟通技术将它们编成一个网络,打破地域限制,共享技术与信息,共同分担费用,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从而取得竞争优势,抓住市场机遇。
(一)跨国虚拟企业的形成
跨国虚拟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信息高度发展,信息的瞬息万变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而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大大缩短了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单个企业或简单的国内企业重组已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为了抓住这些市场给予,适应市场的竞争环境,许多不同国家的企业便联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实现短期合作和资源共享,以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节约成本,实现最佳收益。
跨国虚拟企业产生的动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的灵敏性成为获得竞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在这种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传统实体组织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地暴露了出来:实体组织大量资金占用在了固定资产上,而这些固定资产一般专用性比较强,使得其生产能力和业务的转换较为困难;实体组织的管理层级结构及专制性领导关系,导致其决策滞后,使企业“输在了起跑线上”。二是单个企业的资源有限,只考虑企业自己的内部资源无法快速响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种情况下,企业自然会考虑利用外部的可用资源,以资源优势互补的强强联合组织来达到获取竞争优势,赢得市场份额的目的。三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跨国、跨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了手段和条件。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使得企业间可以自由联合,以增强竞争能力;企业间交流的快捷、便利使得企业实现了并行作业。同时,全球信息的高速网络也使企业可以快速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有利于企业对市场机遇作出迅速反应。
(二)跨国虚拟企业的特点
1 企业联盟网络化。跨国虚拟企业是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以后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其建立、运作、终结等均需要强大信息网络的支持。网络使得企业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打破时空约束,信息共享,互惠互利。跨国虚拟企业没有明确的界限,成员单位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参与多个跨国虚拟企业,尽可能的发挥企业的竞争力,抓住更多市场机会。网络的不断发展是跨国虚拟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2 人力资源虚拟化。跨国虚拟企业是多个成员企业的网络联盟,因此他一般没有专门的生产及管理人员,其员工都是来自成员企业,他们在网络基础上同时进行日常工作。企业建立时,他们可以迅速投入跨国虚拟企业的工作;任务完成后,他们即回到原公司岗位继续服务;而在有新的市场机会再次组建跨国虚拟企业时,他们又可以快速进入跨国虚拟企业的工作状态。这样,既保证了虚拟企业的快速投入运营,又充分发挥了这些人员的潜力,而且,在跨国虚拟企业最终解散或经营失败时,也不会造成大量员工失业。
3 企业运营柔性化。跨国虚拟企业可以看作是一个针对特定用户需求而建立起来的柔性组合。跨国虚拟企业的成员企业相互合作又相互独立,在市场机会出现时他们可以迅速组建跨国虚拟企业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在合作结束后他们又重新回到本企业的经营中。企业和员工可以快速调整和重组,以跨国虚拟企业高度的柔性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同时也避免了大量固定资产的闲置,减轻了经营风险。
二、跨国虚拟企业面临的风险及成因
要实现跨国虚拟企业的经营目标,就要对跨国虚拟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有效地实施控制,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跨国虚拟企业作为一个基于网络的柔性组织,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合作伙伴虚拟化,其存在具有短期性、动态性,跨国虚拟企业的存在以市场机会的出现为前提。这些特点都使得跨国虚拟企业面临的风险增多,而且表现出其特殊性。
(一)不同国别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差异。跨国虚拟企业的成员单位涉及多个国家,而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法律、文化以及教育等都会有所差异,所以跨国虚拟企业在选择成员时就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有些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可能在跨国虚拟企业成立之前没有影响的I习素,会在企业成立之后给企业运营带来困扰。这就要求跨国虚拟企业要预见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并且要有系统、及时的风险控制体系,以保证跨国虚拟企业能尽快发现和控制风险,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二)汇率风险与外汇管制。由于跨国虚拟企业的成员单位可能来自使用不同货币的地区,这就使得跨国虚拟企业面临着外币兑换及处理的问题。汇率风险及利率风险是外币业务中常见的风险形式,直接影响着跨国虚拟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在人民币升值的今天,中国的企业在参与跨国虚拟企业时应尽量用人民币出资,而不要将它兑换成外币后再出资。外汇管制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外汇政策,对跨国虚拟企业的筹资融资、资金调度及利润分配等均有直接的影响。
(三)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而道德风险指的是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跨国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大多是基于网络进行的,虽然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信息的传递,但由于无法保证信息质量而合作又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易产生
信息不对称,这就增加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的几率。
(四)筹资风险与投资风险。跨国虚拟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内部筹资来源于跨国虚拟企业成员企业间的融资,而由于跨国虚拟企业社会信誉度较低,外部筹资往往需要通过成员企业的担保等来实现。也就是说,跨国虚拟企业的筹资途径都依赖于成员企业,所以当跨国虚拟企业信息披露不够充分时,极易出现筹资风险。
跨国虚拟企业成立的基础是市场机遇的存在,但这种机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旦跨国虚拟企业成立而未抓住合适的机遇或抓住了机遇而投资失败,都将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关于跨国虚拟企业可不可以对外投资的问题也还存在争议,如果跨国虚拟企业对外投资而投资失败也会动摇跨国虚拟企业的存在。
(五)契约及协作风险。跨国虚拟企业以契约为纽带将众多成员单位组合在一起,它本身不是企业法人,这就使得其协作风险加大。再加上跨国虚拟企业跨越了不同国度的时空限制,不同成员单位可能来自有着较大文化差异的地区或企业,而跨国虚拟企业本身又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与人员,这些因素都可能直接导致管理的失控和跨国虚拟企业的解体。
(六)核心技术外泄风险。跨国虚拟企业的组建具有动态性,在其目标实现或市场机会消失后,跨国虚拟企业即要进行重新组合或者予以解散,因此,由于机遇的不同,跨国虚拟企业的合作成员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跨国虚拟企业需要的是成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有竞争力的重要资源,这时,成员单位就面临着跨国虚拟企业成员间的资源共享与保护其核心竞争力的矛盾。
三、跨国虚拟企业风险控制对策与措施
企业理财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要实现跨国虚拟企业成员利益的最大化,必然要对跨国虚拟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风险控制是跨国虚拟企业经营效率与效果的重要保证,它在充分认识和分析跨国虚拟企业面临的风险的基础是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适度控制这些风险,以使跨国虚拟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抓住市场机遇、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各成员单位利益最大化。
(一)跨国虚拟企业组建阶段的风险控制
1 协调差异,规避不可控风险。跨国虚拟企业的成员单位面临着跨国合作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协调其在文化、教育及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对于企业要面对的各国政治、经济、税收、外汇管制等一系列不可控因素,跨国虚拟企业就只能尽量去寻找合适的合作者,以尽可能地减小因为成员客观选择的不慎带来的损失。所以,跨国虚拟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就要选择所在国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及税收政策比较有利,外汇管制宽松不至妨碍企业内部资金调度的成员单位。
2 成员选择及核心技术外泄风险的控制。由于不同合作单位有着不同的背景,具体情况也不相同,所以应该充分考察和了解各单位的经济实力、竞争能力、信誉状况等相关情况,在洽谈之后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在准备工作就绪以后选择恰当时间成立跨国虚拟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协议中要应该有保障成员单位核心竞争力不外泄的条款,以解决各成员单位的后顾之忧,使其全力配合跨国虚拟企业的发展。
3 契约及协作风险的控制。契约是跨国虚拟企业成立的基石,也是保护合作者的重要依据。对于不同的成员单位,协议具体的内容就会有所不同,侧重点也会不同。但每份契约都必须清晰、公正地标明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有具体的违约责任。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契约风险。对于协作风险,跨国虚拟企业应在成立后,设置适当的专门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机构及人员应独立于所有成员单位,以保证其工作的公正性。
(二)跨国虚拟企业运营阶段的风险控制
1 降低筹资风险,增强跨国虚拟企业凝聚力。跨国虚拟企业的筹资除在企业建立时各成员单位的基本出资外,在企业运营阶段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合作协议上已经标明的各成员单位的出资金额可能无法满足跨国虚拟企业运营的需求,那么企业就面临着再筹资的问题。由于虚拟企业的特性,企业自身无法独立完成资金的筹集,而必须依靠或直接来源于成员单位。所以,在运营阶段筹资时,跨国虚拟企业必须要谨慎、适当的选择筹资方式,使跨国虚拟企业的筹资风险降至最低,以激发各成员单位为跨国虚拟企业筹资的热情,增强跨国虚拟企业凝聚力,实现企业与成员单位的双赢。
由于跨国虚拟企业“跨国”的特点,其筹集的资金往往又要考虑外币的汇率风险与外汇管制问题,以便以更合理的方式和代价取得需要的资金。所以,在筹资时必须要全方位了解世界外汇市场以及各成员单位所在国此时的外汇管制政策,通过汇率的比较、汇率风险的规避及外汇管制政策的分析来最终决定筹资的对象、计划等。
2 投资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跨国虚拟企业是基于某一市场机遇而组建的,在企业成立后即要迅速投资以抓住早已看好的市场机遇。市场机遇的识别与选择攸关企业的成败。因此,在选择市场机遇时一定要考察其可能存在的风险,以便在把握市场机遇时尽量将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识别和分析投资的风险,并与收益相比较,将在风险可接受范围内的投资机会纳入企业的运营进程中。
3 合理分配利润,降低跨国虚拟企业协作风险。跨国虚拟企业的会计核算很简单,一般以每个市场机会为一个核算周期,所以在每次投资成功完成后必然要对盈余进行分配。而利润分配的合理与否往往会关系跨国虚拟企业的发展或再次合作的问题。因此,利润的分配在以合作协议为依据的基础上,还要考虑成员单位的具体贡献。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必须遵循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同时还要结合个别成员的特殊性来合理考虑,不能以偏概全,搞平均主义。
(三)跨国虚拟企业事后的分析与总结
对跨国虚拟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不管当时是否已经解决,都要重新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哪些是企业应该预见的,哪些是突发的不可预测的;对于可以预见的风险,要找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以便在以后遇见时可以迅速处理并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对于目前不可预见的风险,要加强其预警研究,尽量将其纳入可预见范围内并寻求其解决方法,为以后新的合作积累经验教训。
四、结束语
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尚未见底,各国仍在积极采取政策共同应对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而应对经济危机的最好办法是在当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共存的情况下有效控制风险、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跨国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颖的企业组织形式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其不断完善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对跨国虚拟企业的特殊风险与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促进跨国虚拟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对其风险问题的预测及处理对策还需不断研究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胡江,经济危机与地方实体经济、政府干预[J],现代商业,2009,(2)
[2]王晓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施工企业规律,2009,(2)
[3]江资斌,高阳,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虚拟企业产生动因分析[J],2008,(4)
[4]易东波,邓丽明,虚拟企业的风险及其控制[J],企业研究,2005,(11)
[5]邢红艳,虚拟企业的形成动因解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3,(4)
[6]谢自建,虚拟企业及其财务[J],经济问题探索,2000,(6)
关键词:资本批判理论;经济;政治;文化;人的发展
一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资本主义的批判史。作为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思想理论,生态学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把生态学与相结合,充分吸收借鉴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思想,以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为核心,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集经济、政治和文化批判于一体的生态批判,开辟了资本批判理论的新维度。
一、生态学资本批判理论的经济维度
生态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自毁其发展根基的趋势,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形态,其理由有三。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资本积累,其手段是扩大生产和剥削劳动,其后果是经济的危机与生态的危机并存。生态学认为,资本积累、经济危机以及生态危机之间是有着内在关系的。至于资本与经济危机的关系,马克思已做过论述。在资本与生态危机的关系上,由于资本的自我扩张在经济的维度上没有限制,并且资本低估自然界的存在价值,因此,资本只有通过经济危机的形式来触及到生态维度上的局限性。在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的关系上,奥康纳认为,经济危机可导致生态危机,反过来,生态危机也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其二,资本存在新形态对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加剧。生态学认为,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的存在形态出现了新的变化,比如石油资本、金融资本等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带来的破坏性更大。奥康纳就认为,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不仅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也加剧了国际社会的不稳定;而建立在消费信用或抵押信用基础上的金融资本,“在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会带来债务、金融投机以及金融结构的不稳定,这些因素很可能会引发一场金融体制的危机。”[1]261奥康纳的这一观点也为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所证明。其三,资本的全球化带来了生态危机的全球化和全球性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学认为,资本为了克服其自身扩张带来的生态危机和发展限制,必然会突破地域的限制,走向世界,把世界范围的资源纳入其生产体系,并为了实现由扩大再生产带来的剩余价值而抢占世界市场。因此,生态学认为,资本通过操纵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消费,把全世界都纳入到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之中,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机遇就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和技术,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挑战就是资本通过全球化也把自身造成的生态危机进一步全球化了,并且由于资本全球化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因此,进一步造成了南北的不平衡发展和世界环境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二、生态学资本批判理论的政治维度
生态学从其独特的生态危机视角来审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并将其提到与整个生态系统以及人的发展相联系的高度,得出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反生态本性及其根源于资本逻辑的结论。阿格尔在《西方概论》一书中对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反生态性有过详细的描述,他说道:“资本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的结构上的弱点导致了人们在其中不得不通过个人的高消费来寻求幸福的环境,从而加速工业的增长,对业已脆弱的生态系统进一步造成压力。”[2]486生态学认为,生态危机的问题不应该仅仅放在资本的维度上来加以审视,国家与自然界的危机之间也存在着非常深刻的内在联系。
为了说明资本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奥康纳提出了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的理论,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其生产条件之间的关系。其中,生产条件是一个关键概念,它包括劳动力、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空间以及外部自然界或环境。奥康纳认为,生产条件“它不是作为商品,并根据价值规律或市场力量而生产出来的,但却被资本当成商品来对待的所有东西”。[1]229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条件能够在政治上获得保证。但奥康纳又认为,从生产条件的这种政治化视域中来看,如果生产条件被忽视了即它们的生产性能力遭到了破坏,将会出现的不仅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问题,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危机或者执政的党和政府的政治危机问题。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市民社会中得以运行的,它身上还负载着意识形态的、社会的以及政治的冲突与妥协。同时也就意味着,国家保护资本家的利益的功能的实现必然会引发市民社会内部的各种复杂的斗争和运动。生态学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条件,以及生命本身的条件。所以,国家政权无视甚至保护资本对其自身的生产条件进行有计划的损害或破坏,致使经济危机及其引发的生态危机和社会运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将不可避免。
三、生态学资本批判理论的文化维度
生态学认为,资本在积累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资本对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领域的支配从而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来实现,而且受求利性的驱使,资本必将突破经济领域,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等社会领域的依赖、渗透和控制等来实现积累。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逻辑也从经济生产领域扩张到了意识形态和精神生产的部门中去。因而,人们的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也全部渗透着交换原则的资本运作逻辑,马克思的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形式的文化整体也在资本逻辑的侵蚀下逐渐被肢解。资本逻辑通过操控科学技术和人们的消费来为资本增殖服务,这必然会会对人们的社会心理、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层面的内容和要素造成冲击,以致技术文化、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等在资本的推动下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生态学认为,在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里,不但人们头脑里只有可供销售的商品,而对人类的历史、道德、文化、科技和环境的知识一无所知,并且资产阶级政权为了满足个人通过高消费来追求幸福的异化需求,必然会扩大工业生产规模,以生产尽可能多的消费品。这必然会带来对自然剥削的加强,从而给业已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更大的压力。由此,生态学得出结论:在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也成了资本剥削自然、追求价值增殖的工具,具有反生态的特征。
很明显,生态学把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也作为自己资本批判理论的内容之一,并试图通过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和重构来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例如,莱斯和阿格尔就试图把人们的幸福追求从消费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来消除消费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奥康纳试图赋予人类的社会劳动以文化的和自然的特征,致力于探索一种能将文化和自然与传统的的劳动范畴融合在一起的方法论模式,从而使作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中介的社会劳动具备一种文化维度和自然维度,构建起文化、劳动、自然三位一体的自然观和历史观,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生态学资本批判理论的人文关怀维度
生态学认为,由于资本主义不能克服资本逻辑所导致的危机,又需要依赖危机确保资本逻辑实现,因此,其不得不采取扩大生产规模与操纵消费市场的途径。而其带来的结果却是人的进一步异化和生存危机。首先,资本所创造的大规模产品必须要销售出去才能实现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便通过制造人们的需求、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改变人们的消费观,以达到实现剩余价值的目的。资本所制造出来的需求是与人的真实需求相异的虚假需求,因此,生态学认为,在劳动异化的基础上,人的虚假需求进一步加深了人的异化。其次,资本扩大生产规模的手段之一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生态学认为,作为人类解放手段之一的科学技术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已经成了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工具,从自身解放的手段转变成了资本压迫人、统治人的工具。最后,资本扩大生产规模的另一个手段是全面加大对自然的开发,使自然全面资本化。生态学认为,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自然从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前提转变成了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水龙头”和倾倒废料的“蓄水池”。只不过是“这个水龙头里的水是有可能被放干的,这个污水池也是有可能被塞满的”。[1]296这样,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人类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了,人从异化的困境走到了生存的困境。在此,生态学认为,受资本逻辑的支配,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消费、科学技术、自然界等都发生了异化,在这种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了资本逻辑的附属品。
生态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充满危机的社会,而且其依赖于危机而存在。在生态学看来,资本为追求剩余价值所采取的一切手段,不仅不能很好的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社会危机和人的生存危机,而且会使危机形势进一步加剧,因为资本具有自毁根基的趋势。所以,从生态维度出发,生态学提出了构建具有生态理性的、可持续的生态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模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科学发展观;比较研究
Abstract:TherearemanyconsistentaswellasdifferentviewsbetweenecologicalMarxismand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Thispaperanalyzestheirconsistenciesanddifferencesfromthefollowingaspects:theideologicalbasis,essence,theoreticalcore,basicrequirement,andfundamentalapproach,andpointsoutthat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candrawlessonsfromtheecologicalMarxismsoastobetterservethesocialistconstruction.
Keywords:ecologicalMarxism;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comparativestudy
“生态”(EcologicalMarxism)一词来源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本•阿格尔。他在1979年《西方概论》中第一次运用了“生态”这个概念,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建立了与生态学之间的关联。生态是西方的最新流派之一,也是当今最有影响的十大流派中较为活跃的一派。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社会内部的“和解”两大主题,研究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的解放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嬗变等问题,揭示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并通过重建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哲学,进行技术批判与消费主义文化和生存方式批判,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实现社会制度和道德价值观的双重变革,从而最终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化的,其中心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于,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表面上看,生态与科学发展观并不基于相同的现实基础,产生的理论背景、发展脉络和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应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两个理论体系之间,观点的契合是主要的,即使有些观点有明显的差异,却可以相互为用,并不矛盾。
一、思想基础的比较
生态,也称生态学的,其理论基础在于和生态学的有机融合。如生态的代表人物福斯特和佩珀所认为的那样,历史唯物主义内在地包含了生态学和生态思维方式。应该说,在马克思那里,生态思想并不具有重要的地位,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谈论与生态问题息息相关的生产问题,却很少在纯粹意义上谈论生态问题。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马克思有意还是无意的,他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如“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批判了黑格尔关于人居于超自然的地位的观点,提出了‘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统一体’的思想,并指出‘自然是人类的生命,但不是生活的手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以及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等问题上,‘生态学’与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1]。另外,生态继承了以作为理论基石的西方,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批判传统,像莱斯和阿格尔就受到马尔库塞相当大的影响。只不过与他们的前辈相比,生态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相对温和,也更富有建设性。
科学发展观则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及作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处处渗透着立场、观点和方法。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主要是基于中国化的,面对的现实是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与科学发展观对于关注的点不同,偏好的理论也不一样,面对的现实情况也有明显的差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二者都是以作为理论的来源和基础,都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开放性,掌握了活的灵魂。
二、第一要义的比较
生态代表人物之间的理论并没有太多联系,应该说,不能形成一个系统,但在第一要义上却是基本相同的。如阿格尔断言,“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经转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因此,当务之急是“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见解出发,努力揭示生产、消费、人的需求和环境之间的关系”[2]。阿格尔转变了人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看法,认为传统的经济危机已经转向了生态危机,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原罪,即利用环境代价换取财富,已经导致了经济增长的瓶颈,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无限性和环境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缓解矛盾,那么经济增长就会停滞,甚至会倒退。可见,阿格尔关注的决不仅仅是对于资本主义危机的解释和分析,问题在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这说明,他始终是以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的,这是他逻辑分析的前提。高兹认为:“‘对我们的经济从产品设计到消费和物质的再循环进行生态学的重建,……对能源、化工、运输和农业进行生态学的重建,……技术上的发明不仅必须有助于生态学的重建和理性化,而且还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缩短劳动时间成为可能,把我们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使生产和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标准服从于社会——生态标准’,走向基于自我约束、更节俭、生态上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生态社会主义,达到真正的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统一,实现生活得更好、劳动与消费更少的社会。”[3]高兹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归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明确了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生态社会主义,发展是第一要义。从阿格尔和高兹的观点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生态学者无论给生态危机开出什么样的处方,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发展这个第一要义。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认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由此可见二者之间观点的相似性。应该说,生态与科学发展观所提的“发展”概念并不完全等同,前者更多的是在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意义上使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增长,当然这种增长不能以生态为代价;二是,正如高兹谈到的那样,发展不仅是经济理性的,还应该是价值理性的。总的说来,生态关注的比较多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建立在人的解放基础上的人与社会的关系调整,而较少涉及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所使用的“发展”,强调的是一种和谐,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个层面基础之上的。与生态相比,概念的内涵扩大了;作为一个分析系统而言,也更加全面和完善。
三、理论核心的比较
“生态考察了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提出了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的论断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问题,它研究的方向符合人类的健康发展趋势和美好愿景,它的研究目的是力图从制度层面探索生态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它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建立和发展,力图通过制度转变解决人与自然的对抗。”[4]由此可见,生态在谈及异化概念时,是以人为核心的,只有人才有异化;在谈及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时,将社会系统放在首位,因为只有以社会系统中的主体——人,作为分析的核心和逻辑的出发点,其他的分析才有意义,换句话说,此岸世界的真理探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而彼岸世界是遥不可及的;在趋势和目的方面,无论是通过制度还是其他手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都是为了人性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相比之下,科学发展观始终明确地将“以人为本”作为理论核心。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15从以上论述中可以明显看出,二者之间的观点趋同是主要的。当然,生态强调的“以人为本”,是从纯理性的角度说的,在他们的逻辑中,不分析人,其他的分析就抓不住重点,是徒劳的,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带有功利性质;另外,他们过多地强调人的解放与个性张扬,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维度,所以,很多时候不过是空批判而少建设,在很多方面往往容易被细节所迷惑,坠入就事论事和抓小放大的泥潭。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不仅源于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把握,还具有伦理层面的考虑。无论是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都是追求人之善,是人全面发展的应然。所以,生态与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在总体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差异只在于对人的伦理态度和侧重点上,而这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四、基本要求的比较
很明显,生态认为,仅仅局限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是不够的。在高兹那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物质丰富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地位有所改善,然而,这种改善不过是资本主义缓和阶级矛盾的一种手段。并且,无论资本主义采用什么方式给予无产阶级多少施舍,实质上,并不见得会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今日付出了一百万美元,是为了明日的一百亿美元。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是不会泯灭的,相反,越是要提高资本主义的成本,资本主义就越是要加紧攫取,换取更多的财富。于是,自然成了牺牲品,这种牺牲到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就会达到发展的极限,而出现衰退。所以,利润动机同生态环境相冲突是必然的,利润最大化驱使人们破坏生态环境,把降低成本看得比保护生态环境更加重要,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按照奥康纳的总结,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一切社会的发展,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结构及态势的“不平衡的和联合性的”发展过程。[6]奥康纳还指出,资本主义积累导致一定程度的生态危机,由生态危机可能会引发经济危机,同时生态危机所导致的环境运动有可能会加重经济危机的程度。总的来说,在生态者看来,资本主义的危机就是人、社会和自然失衡的危机,就是片面发展的结果,就是资本运行的现实性危机。根据反向调节的原则,可以明显地推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样是会被生态所认同的。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5]15-16应该说,在基本要求方面,如上述分析的那样,生态和科学发展观在基本观点上能够达成一致。然而前者强调的不过是“平衡”二字,即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就社会的复杂性而言,这种关系只是众多关系中的一种,所以分析的结果难免流于片面,或者不过是空洞的说教;后者则强调四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由于科学发展观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思想的部分,在中国社会中能够寻找到现实基础,并为现实世界的革命化起到促进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所以,科学发展观的实际影响要远远大于生态的“乌托邦”,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五、根本方法的比较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5]16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强调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要求用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生态学者全方位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批判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自然资源垄断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对自然界所进行的掠夺行为;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批判了资本主义等级森严的管理体制及其破碎的劳动分工;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及其生活方式。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批判纳入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视野之内,与资本主义制度紧密联系起来考察。”[7]由此可见,在方法论意义上,统筹兼顾是二者认可的。生态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统筹兼顾的思想,但是从其关注的对象,包括制度批判、等级批判、异化批判和工业文明批判等维度考察,它并没有刻意突出资本主义的某一个部分,而是更加突出几者之间的联系。再如,生态的代表人物克沃尔认为,要实现生态社会主义,在所有制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经济制度方面,要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在实现条件上,要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全人类一起实现。从这里,生态的统筹兼顾思想也可见一斑。
虽然同样在方法论意义上坚持了统筹兼顾,所关注的视域却截然不同。科学发展观以中国的现实国情为基础,站在整体的高度审视各个部分的协调与平衡,是一种治国的理论。生态主要是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因为其所秉承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传统,所以,在思想上侧重于批判,而建设性的东西受到限制。同时,由于生态的相关理论并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机制,这样一来,无论其有多么丰富的思想,也不过是一种值得参考而不具有指导性的理论而已,当然也就不会像科学发展观一样,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基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又为实践所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的真理性价值也要大于生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态作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派,其主流学者遍布在加拿大、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视野广阔,科研环境优越,尤其是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的理解和批判、对生态危机的本质分析等非常到位。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开放性的体系,与生态有较多的契合,这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和借鉴生态的思想。在观点契合的方面,应该说生态在有的方面研究得更为细致,这与其血缘关系和研究传统等因素密不可分;在观点分离的方面,对于科学发展观而言,合理的可以借鉴,不合理的可以作为警示,两者之间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
参考文献:
[1]曾文婷.“生态学”与[J].学术论坛,2005(10):34-37.
[2]阿格尔.西方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86.
[3]吴宁.高兹的生态学[J].研究,2006(8):99-104.
[4]唐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资本主义到生态社会主义——西方生态的启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07(5):76-81.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营运资金的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中,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尤为重要。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如何面对金融危机是一个挑战,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着手,提出了改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对策,并借鉴了一些走出金融风暴困境的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方法,目的是让企业成功渡过金融风暴,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益,尽快走出经营的困境。
关键词:
金融危机;营运资金;收益;风险
企业受融资环境不断变差,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显著地表现出来,流动资金少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对企业的生产运营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通过共性和个性特点属性的合作伙伴是一种灰色的系统,我们可以凭借这个系统的一些理论研究去选择合作伙伴。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资金
世界经济在遭受巨大的经济危机后,对世界经济不仅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还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企业应该严格管理现金和应收款项。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资金的运用效果不断提升,现金配置科学并且确定合理的现金流量,存储合适数量的物资材料。因此,如果企业想在百年不遇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正常运作,首先要使营运资金能够正常使用,同时还要避免资金的闲置导致经济损失;其次,在考虑企业偿还能力的同时要保证负债比例是合理的,让企业能够最佳化的利用资金。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周转资金不足,融资较困难
目前,国内的一些企业刚刚开始建立起比较独立,有很多渠道的融资体系。一些地方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分别给予中小型民营企业财政方面和信贷方面的支持。这些支持使一些民营企业的困境有所缓解。但是,金融机构还是有一定的缺陷,比如:信贷方面的调整和金融服务的改正等方面。总的来说,融资难对于企业来说还是最重要的问题。
2.现金管理的不严格导致资金的闲置或者不足
首先,一些民营企业还存在着现金越多越好的观念,由此导致了现金闲置的问题;其次,许多企业对闲置资金的利用不到位,主要是因为没有编制现金计划;最后,一些小规模企业由于对资金的使用很少有计划和安排,风险加大的同时贷款投资也比较多,对此,他们几乎不考虑规模的扩大而是尽快的收回投资。
3.只重视钱财导致资产浪费严重
一些企业库房的管理制度不严谨,负责库房的人对管理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不认真,导致库存的数量不对等不好的现象出现。无人深入追究,资产浪费严重。
4.不重视现金流量管理导致营运资金浮动大
当前,许多民营企业由于不重视日常现金流量的管理,常常出现注重销售轻视理财的现象。在经济繁荣时期,在没有正确预估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情况下,不理性的扩大生产规模。当企业的外部环境有变动的时候,成本的提高,经营现金流入量的减少,都会使问题暴露出来。因此,掌握好现金的流量管理势在必行。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资金营运短缺的原因分析
1.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资金营运短缺的原因
企业内部资金营运管理不善。营运资金的管理缺少一些有用的措施,企业对于营运资金的管理也缺少统一的计划,即使企业编写了计划,相关的基本都是销售和利润方面,对于系统的资金使用计划几乎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资金使用效率低的情况就很容易出现。企业外部融资环境的恶化。多年来,我国的融资途径一般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内部融资。就是自己赚钱,中国的中小型企业绝大多数都是这样。二是外部融资。即上市或者吸引别的投资者入股以及向银行借款等。企业缺少营运资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融资方式较为单一。
2.融资环境的恶化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资本市场缩小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的融资成本在逐渐地上升。由此,我们分析,导致陷入资金短缺的企业无法得到需要的资金的原因如下:许多银行及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都采取了相对谨慎的贷款政策,这就导致了一些陷入资金短缺的企业无法达到这些银行及金融机构更高担保条件的要求。
3.资金营运外部环境的恶化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对外出口、劳务输出等方面。对外贸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企业的损害是很大的。而且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在没有调查付款人资信度,没有评估风险的情况下不断地扩大销路,盲目的追求高利润而忽视了赊销策略所带来的弊端。
4.企业资金营运管理的内部因素
一方面,我国的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看重的是销售业绩是否上升,利润是否增长,忽视了有关营运资金的效率和安全性,再加上管理措施和策略的不健全,资金周转的速度不快等问题,这些都导致了营运资金管理的落后。另一方面,经济危机中企业最关键的是需要充足的现金流来支持平时的生产经营。但是在经济危机下,市场购买力不断下降,客户偿债能力也在下降。这就导致产品很难卖出去,企业还要提高信用条件,种种原因使企业积压的商品越来越多。
5.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低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客户对自己资金不充裕的处理方式一般是通过延期付款来解决,这就导致了企业的资金回收速度降低。一些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大量的赊销,盲目的扩大销售市场,没有合理的规划并缺乏对客户的信用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坏账损失的风险正在慢慢增加,应收账款的周转周期也在变化,减缓了企业营运资金的循环速度。一些数据中显示,一些企业应收账款大幅度增加,应收账款余额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而且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下降。对于这一现象,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的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在个别企业中,只是片面的将工资报酬和销售任务联系起来,考核体系中没有纳入应收账款,这就忽视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一些单位和个人,因为个人利益而忽视了集体利益,为了达成从应收账款中营私舞弊的目的,有意造成应收账款失真,增大等现象。深入追究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债务和资产的结构性错配,另一方面是资产结构的不合理。这会导致企业潜在的支付危机会随时爆发,最终破产。
四、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对策
在金融危机期间,企业应该从多方面了解环境,深度的发掘优势,各个方位的盘点资源,收缩开支,搞好资金的节约。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强化有效的资金流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当前我国企业的资金流管理的水平比较低。因此,为了能在金融危机下让企业立足,有以下几种方式:
1.积极创造融资渠道
与银企保持良好的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企业与银行之间建立起诚信,合作的良好关系,争取银行的商业信用政策支持。多种融资渠道并举。一是股权投资。如果企业有优秀的销售业绩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引进新的外部投资者会给企业带来好处,注入新鲜的血液。二是债券融资。随着金融市场的日趋完善,债券融资方式出现了很多种形式,而且债券融资的优势有很多,比如期限长,流动性好,费用低等。除此之外,不断丰富的金融衍生工具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新的选择。首先,要确立“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资金管理以现金流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其次,现金流管理的基本前提是企业领导层具备良好的现金流管理意识,来源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创新的意识代表着最新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2.现金管理
对策金融危机时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谨防资金链的断裂是尤其重要的。在进行生产的这段过程中,现金流量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资金使用率,减短现金的循环周期,保证生产经营资金的安全。许多优秀的企业家都已经认识到,只有在生产流程和生产工序上创新来控制成本才是正确的选择,而不应该以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所以,企业应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发动员工主动提出建议并对提出建议的员工进行奖励,使企业在产品质量、款式、性能和工艺装备上不断改进,达到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流和物流周转速度的最终目的。
3.应收账款管理对策
建立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应收账款催收责任制度,这样使应收账款落实到了相关人员上,相关人员的工资奖金和应收账款相联系,让其全面监控客户的偿债情况。合理的信用政策。在经济危机大背景下,强对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是必要的。延长信用期是把双刃剑,一方面,销售额增加了,另一方面,应收账款,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同时也在增加。所以,在降低坏账损失率的同时也要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现款的折扣。经济危机下,主要理财思路是通过折扣让客户主动地拿出资金,“现金为王”。现金和利润相比较而言,现金更为重要。现金是基础,关乎生存问题;利润是延续,关乎发展问题。在金融危机阶段,生存比发展更为重要。如果一个企业的账面上现实有很高的利润,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这家企业就没有破产的危险,因为很多应收账款的存在会使现金不能及时的收回,所以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不能从企业的账面利润反映出来。在金融危机下,企业对于现金管理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主要体现在结算与账户管理、网上银行、收付款管理、现金集中管理、现金流动性预测、投资管理、融资管理、理财等服务。对于在金融危机下企业的资金困境问题,商业银行提供的差异化、个性化管理服务是缓解企业这种问题的有效途径。
五、结论
在金融危机时期,每家企业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升企业的现金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资金管理风险,保障资金运转。如果企业能够保持现金运作是高效,安全,流畅的,有充足的现金流,降低财务风险,那么企业将会远离金融危机的威胁,显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总的来说,企业强化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在考虑风险的前提下,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本质就是提升资金的运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林松池.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J].2011,(11):59-60.
[2]裴志军.浅析应收款项的管理[J].2009,(07):63-64.
[3]刘海娟.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相关问题的研究[J].2014,(35):86-87.
[4]江梅.浅析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问题[J].2011,(31):75-75.
[5]贾欣,鲁小丽.民营企业资金短缺的成因及对策[J].2013,(24).
[6]罗翠平.营运资金管理浅析[J].2010,(10):62-62.
[7]陈占凤.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2008,(01):82-83.
关键词:金融危机 企业 融资途径
中图分类号:F83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164-01
我们目前存在三种企业,一种是特大型企业,包括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国有大型企业等现金充足的企业;另一种是大型民营企业,属于计划通过金融危机崛起的企业。还有一种是中小企业,包括现金流较小的小工厂、小企业。作为中小企业来讲,如果体制比较小,销售额和利润非常低的时候,这时候只能节俭,因为资金来源的方向可能有亲友借款、银行贷款,民间企业或吸引个人股东。相比特大企业、大企业,中小型企业是这次经济危机中受冲击最大的群体。因此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来扶持,银行业也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让中小企业尽快拿到资金去重振信心!但能否尽快通过审批,关键在于信用资料准备的充分,证明企业整体的信用水平,偿贷能力以及畅通的融资渠道。
1 减轻企业负担,确保轻装前进
一是建议国家出台政策,在金融危机期间,适当减免中小企业的税收,休养生息,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二是规范政府检查收费活动。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实行联合检查制度,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的问题。规范收费程序,落实非共有制企业“收费检查卡”登记制度。三是司法部门要公正执法,依法追究侵占企业财物、知识产权等损害合法权益的行为。四是要规范企业办理员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切实维护好企业和职工两方面的合法权益。总之,必须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使中小企业轻装前进,度过难关。
2 拓宽融资渠道
融资渠道选择。融资决策是任何企业都需要面临的问题,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企业融资主要是满足投资和用资的需求,根据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可将企业的筹资活动分为权益资金筹资和负债资金筹资,从而形成企业不同的资金结构,导致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各不相同。融资租赁又称财务租赁,是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提出正式申请,由出租人融通资金引进承租人所需设备,然后再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长期租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承租企业通过支付租金可迅速获得所需设备,不用承担设备被淘汰的风险。对所租赁的固定资产,企业可将其当作自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折旧计入成本费用,且支付的租金费用也允许在税前扣除,使企业计税基数减小,从而少交所得税。同时,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改良支出也可作为递延资产在不短于5年的时间内摊销。可见,融资租赁作为企业重要的筹资方式,其税收抵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3 减少非核心产品投资,减少资金量
企业应当考虑调整投资,特别是对于非核心、盈力能力不强、发展前景不明朗的产品减少投入,淘汰旧设备,以保证核心产品的资源、资金需要。同时,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适当投入,增加培训项目,为下一步新市场与新客户的开发做好充足的准备。
4 减少成本、对大的设备购入多采用融资租赁的融资方法
改革开放时间短暂决定了中国企业发展史大多较短,企业普遍缺少直面经济危机的经验,主动避险的意识比较差。历史经验证明,经济危机的发生总是出乎意料而且短期内难以规避的。这些经验早以为世界知名的百年老店式企业所熟悉,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这些企业始终应用包括租赁仪器服务模式在内的各种方法来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反观中国企业,往往是投资时盲目乐观,忽略风险,大量购入生产设备,一旦发生经济危机,购入的昂贵设备只能闲置甚至当成破铜烂铁处理掉。金融危机教育了中国企业,即使资金充裕也不能盲目乐观地采用粗放式投资方式,应该时刻关注节约挖潜,警钟长鸣。
(1)节约成本。对于个人来说,节约是很容易的事,但却常常被忽略。经济状况好时,节约好像作用不大,但如果收入不断减少,你就会一分钱分成两半来用。比如:节省用水用电、减少娱乐消费、减少外出改善生活、减少浪费等等。节约下来,你就会有一笔可观的可支配现金,来确保生活持续。 对于企业来说,节约成本,也就是减少支出,在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可以确保利润维持在一定水平上,这样企业才能可持续经营下去,对于公司来说,活着就有机会。企业怎样节省成本呢?如:下班后全部电源关闭,节约养车成本、电费、打印纸两面都使用、大家使用玻璃杯减少纸怀使用、减少其他浪费等等。
(2)增加了筹资的灵活性。融资租赁可以避免长期贷款筹资所附加的多种限制性条款,手续更为简便。购置资产的速度更快、更灵活;租金的支付额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灵活分布在各个租期内,从而相应增加了流动资金,可以获得使价值的超前增值。
(3)设备要及时更换,就避免了陈旧和过时的风险。在高科技不断发展,自行购入资产的损耗不断扩大。预估设备的残值大于实际设备的残值。融资性租赁可以避免资产提前报废造成的资金浪费,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将残值的风险转嫁给出租方。在这点上,由于融资性租赁期限远长于经营性租赁而更具优势。
(4)企业最符合资金所需的特点是租赁时间要很长。其显著特点就是时期越长,量就越大,一般是承租方自己根据租赁期和资产方面所需要有效的寿命基本相同,且资金所需的量很大而就是融资性租赁,还可以根据租赁期满等情况来选择续租和退组,这样就转移了部分风险又节省了一笔新租赁手续费。
5 金融租赁一种新型融资租赁
所谓金融租赁,是指金融机构作为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出资购置技术设备,承租人按约定条件支付租金,取得设备的使用权,租赁期满由承租人按残值购买该设备或无偿取得所有权的金融业务。在发达国家,金融租赁与融资租赁是同义词,而在我国,因为监管者的不同,大致被分为金融租赁、企业融资租赁和外资融资租赁,金融租赁公司由银监会监管,大都是为银行系投资建立;企业融资租赁由商务部监管,为实体企业出资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审批流程与银行中长期贷款相似,每一笔业务都需要经过审核,严格控制风险。融资租赁业务属于风险投资,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资产流动性弱的特点,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损失。对于企业而言,可能会出现租赁标的物无法按期到货使用的风险,也可能出现由于财务规划不合理而造成租金无法按时支付的风险,这将会对租赁双方造成损失。因此,必须建立融资租赁风险防范体系,要从制度建构的高度去消除风险,构建融资租赁公司、企业、供应商“三位一体”的融资租赁风险防范体系,以制度化去防范和化解企业融资租赁风险。融资租赁作为一种融资渠道,对于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来说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使用价值,可以作为银行贷款的补充。通过融资租赁缓解当前的资金困境,尤其是新设备购置资金压力,是企业可以采取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