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5 16:54: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级审计培训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校篮球训练队;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培养
篮球是球类同场对抗的集体项目,团队团队精神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无论是比赛还是训练,都要求全体队员和睦相处,队员间有非常高的协作能力。在现在的高水平篮球比赛中,各球队之间除了比技术、战术及队员的身体,心理素质外,最重要的就是球队队员之间的团结,即球队的团队精神。高校篮球训练队的团队精神,是一种动力过程,它反映出一个群体间实现其目的和目标而甘苦与共、齐心协力的倾向。团队精神强的高校篮球训练队其成员的“归属感”强,内部人际关系融洽、和谐,能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和强大的战斗力。本文就团队精神对球队的影响及如何提高球队团队精神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
一、团队精神对高校篮球训练队的影响
(一)团队精神对球队队员的相互交往和队员自信心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心理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的心理状态。运动队集体中领队、教练员、运动员能否相互团结、协作,互相理解、体谅,造成一种相容的心理气氛,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心理指向,将对运动队队伍建设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团队精神是实现运动队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运动队的奋斗目标的确定与实现必须是运动员与教练员的齐心协力,忘我投入,才能众志成城,勇夺桂冠。团队精神是运动水平正常发挥的前提,通常在其他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团队精神越强的运动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就越大,成员的向心力也就越强。
(二)团队精神对球队工作实效的影响
团队精神是提高运动队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离不开集体的密切配合与相互间的协调默契,而团队精神能有助于消除内耗,增强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工作和训练的责任心,群策群力拧成股绳,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团队精神对工作效率的影响要以群体的规范、目标和要求为中介,群体要求成员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那么高团队精神的群体工作效率就高,反之工作效率就低。这就要求领导者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积极的训练内容与方式,提高团队精神。团队精神高的球队。成员之间相互依赖都愿意在一起,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球队和队友,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势必刻苦、认真、投入,全队队员齐心协力,即团队精神高的球队,工作效率就高。
(三)团队精神对球队运动成绩的影响
尚格对篮球项目的研究表明:球队与球队的成绩呈相关,这一研究也表明了球队的团队精神对球队的重要作用:即运动队的团队精神越强,球队的成绩也越好,尤其像篮球、排球、足球等集体性的项目。强大的团队精神会产生好的运动成绩,而好的运动成绩又能促使运动队团队精神的增强。即运动队在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之后,队员之间会呈现出良好合作的情感,队员之间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这种循环关系也为运动成绩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在团队精神较强的运动队中,队员之间由于相互支持,关系融洽,队员们对于所属的运动队以及对自我的评价都会提高,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并更加热爱所属的运动队。因此,作为运动队的领队和教练应注重对运动队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发展。
(四)团队精神影响球队队技、战术的学习
一个运动队的团队精神强,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就大,领队、教练员、运动员之间的意见比较一致,团结、协作精神好,运动员之间思想统一、目标一致、齐心协力、配合就更加默契,在比赛中对技战术的运用将更加熟练。运动员思想境界提高了,训练必然更刻苦,投入,技术的掌握必然更迅速。运动实践表明:同样的队员、同等的技术、结构相似而思想水准不同,训练的功效差异显著。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的竞技运动,运动队技、战术的提高是与运动员之间的齐心协力,配合默契成正比的。全队的队员凝聚在一起,团结友善、相互了解比较深,在赛场上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直接让队员知道下一步的思想和行动,在比赛中,能充分发挥其威力。球队的技术、战术配合的默契取决与教练员与队员之间、队员与队员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团队团队精神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
二、提高球队的团队精神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球队的生活管理,提高球队的交往团队精神
高校篮球训练队,教练员不仅要对运动员的训练负责,还要管理队员的生活和文化教育及伤病治疗等一系列的问题,教练员要对运动员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事业的认识,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习惯和顽强的训练作风;还要对运动员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及业余爱好等方面进行管理,使队员意识到身体对运动员重要性,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们的行为朝着良性方向发展,训练起来全心投入,刻苦努力,疲劳恢复迅速;教练员还要善于应用管理制度以外的“软管理”手段,多与队员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与运动员以心换心交朋友,在管理过程中还要善于处理队员与自己,队员与外界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通过协调教育、批评等手段,培养队内团结、友善、和睦的气氛,增强队员的归属感,提高球队的交往团队精神。
(二)增加队员的相互了解,提高交往团队精神
合理安排全队的训练计划,指定合理的训练目标,提高球队的集体效能感,能增强球队的任务团队精神。教练员通过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良好表现和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及时的评价与表彰,既满足队员一定程度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运动员的自我实现需要,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的奖励制度,把运动员的实际利益,合理需要与运动成绩结合起来,可强化运动训练目标。教练员通过训练来处理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及队员之间的各种关系,通过策划、组织、指导、协调和落实对内的各种活动来加强队员之间通过相互交往,通过给队员更多参加机会,增强队员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他们责任和使命感,增强他们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增强球队交往团队精神。
(三)加强球队的实力,提高任务团队精神
实力是球队自信心的坚强后盾。教练员通过科学地安排运动量、运动强度、间歇时间等,合理地安排身体训练与技术、战术训练,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技术结构,选择不同的训练手段来提高运动员运动技能,增强队员个人实力。不断地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将会更加适合队员的发展,教练员通过与运动员协商来提高比赛战术及训练目标,更能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更能因材施教,增强队员的参与意识,提高其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队员有的放矢的去比赛,更好地完成训练目标,增强球队的任务团队精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篮球训练队团队精神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然而球队团队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球队教练员花大量时间去培养,本文就提高球队团队精神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高校球队教练员训练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文红为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团队文化[J];体育学刊;2005年02期
[2] 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孙亦峰.我国少年篮球运动员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8.
[4] 李海峰.团队精神的文化渊源与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
摘 要 高尔夫球是一项具有特殊魅力的体育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高尔夫球、网球和足球并称为三大体育运动项目。近几年,我国体育经济、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产业化的领域也不断拓宽,中级层次的运动训练应在国家保证学习、训练的基本条件下,加大有偿训练的成份。今后,体育运动学校培养人才目标的选择,要按照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为青少年高尔夫球训练市场的开发及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沈阳 培训中心 室内高尔夫 可行性
随着沈阳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休闲体育也逐步走进大家的视野,特别是像高尔夫这样的高雅运动受到广大爱好者的追捧,推动了高尔夫运动在重庆的迅速发展。开设青少年室内高尔夫练习场,培养青少年高尔夫球运动,能提高下一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很有必要的。
一、项目背景
高尔夫球在西方国家至今己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全世界高尔夫球场已多达三万以上,其中美洲有二万六千多个,欧洲有四千多个,日本有二千多个。全球高尔夫运动最为发达的美国在过去的6年中,平均每年新增500多个高尔夫球场。
二、辽宁省高尔夫球场现状
从中国高尔夫球场网站上可以很精确的查到目前辽宁省(共14个市)高尔夫球场的数量及名称如下:
沈阳(6家):干湖国际高尔夫、沈水湾高尔夫、盛京国际高尔夫、江南高尔夫、沈阳世纪高尔夫、陨石高尔夫。
大连(7家):长兴岛高尔夫球场、西郊乡村高尔夫、大连金石高尔夫、大连湾山高尔夫、棒棰岛高尔夫、夏丽国际高尔夫、大连红旗谷。
营口(3家):红溪谷乡村高尔夫、远大高尔夫、金泰悦高尔夫。
丹东(1家):五龙高尔夫。
铁岭(1家):龙山高尔夫。
辽阳(1家):太子河高尔夫。
从辽宁省高尔夫球场目前的整体分布来看,沈阳、大连两个地方的球场数量最多,从而可以看出这两个地区是辽宁省高尔夫球运动最普及和发展最成熟的;其他城市则相对较少,还有少数地区没有高尔夫球场。从它的占有数量及分布状况可以看出,辽宁省高尔夫球场的分布几乎与该地区的该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辽宁省高尔夫练习场的数量达到30家。在场地方面,分室内、室外、内外结合三种形式,这是由北方的天气所决定的,从11月份到来年的3月份,辽宁的气温下降,室外的高尔夫球场封场,使得高尔夫球会员转战南方或转到室内球场打球。在建造形式方面70%的是自己建造,还有部分是与企业联合建造,共同使用。在管理模式上也存在不同,有极少数会所是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只针对自己的会员开放,大部分的高尔夫练习场是对外开放的,只要喜欢高尔夫运动的爱好者来到会所都可以打球。在经营项目上存在不同,83.3%的会所在经营高尔夫球场的同时,还会经营与高尔夫球相关的项目,例如,餐饮、宾馆、洗浴、高尔夫服装和装备销售、旅游等相关项目。这就使得高尔夫练习场需要大量的相关专业人员来为之服务。
(一)学生参与动机
学生参与训练的8个动机因素中,得分最高的前两位是为了锻炼身体和出于兴趣、消遣娱乐,后三位的是为了利于考上大学、为学校争荣誉和向高尔夫运动员发展,并对这几个因素是否具有显著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得分前两位的动机因素与后三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大部分学生把高尔夫训练活动当成一种提高身体素质及消遣娱乐的手段, 小学生和中学生各动机因素选择方面,除了在为了减轻学习压力这个因素上有较大的差别外,其他各个因素均没有明显差别。
(二)影响学生参与训练因素
影响青少年参与高尔夫球训练的因素不是单一的,是多层次的。第一,父母的态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更何况自己在经济没有独立,做什么花钱消费的事情要考虑家长的意见,因此收费多少的因素在学生中间也有相当份量。第二,老师态度对学生的行为选择很大,这一点在小学生中间更为明显,小学生年龄较小,纪律性强,自己尚未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对于老师有依赖感、信任感,也符合学生崇拜权威的心理特征,所以在针对小学生的培训组织中,要充分考虑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因素。再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参加人数多少的因素,原因是中小学生行为选择受外界影响较多,喜欢赶潮流,这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高尔夫训练市场的规模越大,吸引的青少年会更多。相比较而言,中学生的选择倾向相对理性、独立一点,经统计检验,“家长支持与否”因素在中学生和小学生之间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
(三)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锻炼态度
家长认为孩子非常有必要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4%,认为很必要的为36.1%,显示出家长对于孩子身体健康的关注,也深知体育锻炼对于增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益处。在对家长支不支持孩子参与高尔夫训练的调查中,有1.42%的家长选择支持,其中男生家长支持率显著高于女生家长。小学生家长支持率也明显高于中学生家长。虽然家长在支持率上有一定差别,但是就对于单单一个高尔夫训练来说,总体支持的比例还是很高的,有了家长的支持,就意味着有了经济后盾,高尔夫培训市场就有了需求,有了发展的动力。
三、结论
发源于西方的高尔夫运动一向因场地要求高、器材昂贵,被人们称为“贵族运动”,在中国,这项运动属于部分“精英阶层”的消遣,在开展针对青少年高尔夫练习是否合适呢?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尔夫运动也将从“贵族运动”中走出来,学生及家长对开展高尔夫课程很感兴趣并且非常支持。只要充分发挥教育部门,进而解决场地和师资不足的问题,即可促进高尔夫运动在沈阳的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一、主要目标
(一)能够直接从事审计业务工作的审计干部比例
审计机关、下属事业单位审计干部执行审计业务,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并不断提高与其从事业务相适应的职业胜任能力。到2013年,能够直接从事审计业务工作的审计干部比例保持在85%以上。
(二)专业技术资格比例
到2015年,我局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审计干部比例争取达到50%,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审计干部比例争取达到20%。通过AO认证考试人才比例达到50%以上,审计署中级计算机考试人才比例达到10%。
(三)专业结构比例
审计干部队伍的专业结构要适应审计工作需要。到2013年,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经济类、管理类以及法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审计干部比例应保持在85%以上。其中法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审计干部比例,应在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四)文化程度比例
局机关45岁及以下的审计干部,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到2013年,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审计干部比例达到90%以上。
(五)审计专业领军人才和审计业务骨干人才比例
到2015年,符合审计业务骨干人才和审计专业领军人才条件的高层次审计专业人才的比例达到10%以上。
二、具体措施
(一)坚持标准,严把进人关
1、通过考试录用的审计干部,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执(职)业资格的人员,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用。
2、通过调入方式进入审计机关担任副职领导职务及以下的审计干部,特别是从事审计业务工作的人员,除应具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资格外,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审计业务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以及5年以上与审计工作相关的财经、法律、计算机、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历。
3、根据审计工作需要,积极争取审计干部聘任试点工作。经审计干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工程审计、资源环境审计、计算机审计等专业性较强的职位试行聘任制,按照审计干部法和聘任合同管理所聘审计干部。
(二)切实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1、新录用的审计干部,应自进入审计机关3年内通过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届时不具备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审计干部,一般不得从事审计复核、审理工作。
2、审计机关担任项目主审的审计干部,一般应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3、审计机关年龄在45岁及以下的审计干部,符合审计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但未取得审计师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执(职)业资格的,应自本办法下发之日起3年内取得审计师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执(职)业资格;尚不符合审计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应在符合条件后3年内取得相应资格。在上述规定时间内不能取得审计师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原则上不担任审计组组长、主审。鼓励45岁以上的审计干部报名参加审计师等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执(职)业资格考试。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审计人员每年至少担任一个项目的主审,多担任项目主审、业绩突出的,在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创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三)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1、鼓励和引导审计干部参加学历学位教育,特别是审计硕士等专业学位教育,充分发挥学历学位教育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审计专业人才方面的作用。
2、完善取得审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实施分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加强中、高级审计师研究能力培训,着力提升审计专业人才从审计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理论高度系统地进行归纳总结、科学阐述的能力。
3、认真参加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任职和初任培训、领导能力培训。
4、加强审计业务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选送业务骨干参加上级审计机关各类业务培训,鼓励年轻审计干部参加审计署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根据工作需要,适时组织业务培训、审计项目培训。
5、加强业务交流。参加审计讲座,定期参加投资、企业、计算机等专业审计交流。认真总结审计经验,组织案例交流。
6、加大网络教育力度,培训内容涵盖政治类、公共类、法规类、审计类等多个门类,充分利用“干部在线学习网”、“审计署在线学习网”平台,倡导审计干部自主学习。
7、拓展培训方式方法。采取集中轮训、专题培训、在线学习、以会代训等方式,开展特色化、专题化的各类短期培训。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方法,确保培训实效。
(四)加大在实践中发现、培养和使用审计专业人才力度
畅通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干部挂职锻炼渠道,让人才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可选派年轻审计干部到上级审计机关挂职锻炼。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要认识到加强审计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和合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和力量,在人员和经费上予以有力保障,努力做到统筹安排、整体部署、形成合力。审计机关审计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接受省审计厅、市审计局指导和检查。
一、指导思想
2011年局机关教育培训工作总体要求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审计机关教育培训工作要点》,以培训一批核查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为目标,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拓宽培训途径、提高培训效果,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教育培训内容
(一)做好十七大精神学习培训工作
按照市委组织部制定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轮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党校的调训通知,加大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培训力度。除分级培训、集中学习外,还要组织广大审计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学习十七大精神,以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真组织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培训工作。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深入理解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用科学的理念去审视和研究审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进取意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和工作水平、管理水平。
(二)做好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工作
根据全市审计机关“五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要紧紧围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深入学习修订后的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审计准则;关注与审计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立法动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对一些新颁布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时进行学习培训,以提高审计机关干部的依法审计能力和水平。
(三)做好公务员行为规范学习培训工作
继续深入学习《国家公务员法》及其配套的法规、政策,依法规范公务员管理工作。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做好对《公共政策》、《公共行政管理》、《公务员能力建设培训教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的培训,依据培训提纲,把握学习重点,掌握有关公务员的法律法规和现代公共管理知识,增强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能力。
(四)做好计算机技能学习培训工作
按照审计署提出“五能”要求,市审计局将进一步加强全市审计机关计算机培训力度,推动计算机审计由基础培训转向中级培训,认真选拔和落实参训人员,努力培养更多的适应审计工作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促进计算机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继续做好审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考试工作
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评审工作,是健全和完善审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机制,加强审计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审计干部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应予以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没有专业技术资格的审计干部参加初、中级审计师考试,积极推荐、支持符合条件的审计人员参加审计署组织的高级审计师考试和评审。
(六)做好审计干部学历上台阶工作
积极鼓励支持审计干部参加国家承认的各类学历教育,全面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文化水平。要推荐优秀审计干部参加公共管理硕士MPA考试,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七)做好审计业务培训工作
要围绕审计工作重点,结合年度审计工作需要,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举办各类审计业务短期培训班专题研讨会、座谈会和业务讲座等。鼓励审计干部利用空余时间自学审计业务知识;鼓励审计干部撰写审计业务专业性论文,积极参与省审计厅的课题招标和审计理论研讨活动;继续坚持集中学习制度,利用年终岁尾一段时间进行集中整训。
(八)做好组织参加有关部门开展的各类培训工作
市审计局将按照审计署、省审计厅、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机关工委、市人事局等有关部厅、单位的调训工作要求,积极安排和选派相应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班,从多角度、多层次,提高审计干部队伍素质。
三、几点要求
(一)要做好新一轮大规模高质量培训审计干部工作,进一步深化“大教育”的理念,紧紧围绕审计工作发展的大局,服务于审计工作发展的中心,把普及学习,骨干培训和高级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以教育培训的丰富成果推动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审计工作的深入发展促进教育培训工作的开拓创新。
(二)审计干部要努力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觉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积极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启发新思维,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推动审计工作的深入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审计 职业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着力提高审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这在我国审计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由此可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当前中国国家审计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未来审计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现代审计体制的必然要求。但当前审计队伍建设及职业化的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和困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和加强,才能保证审计职业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开端于1980年代初,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来说,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审计规定(暂行)》、《审计条例》、《审计法》、《审计基本准则》、《国家审计准则》等系列法律规范的制定和颁发,将国家审计的功能不断拓宽;助理审计师、审计师、高级审计师三个技术级别确定及相关考试及评估工作的有序推进,确保了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在职称考评方面的落实及完善。就特定地域来说,国家审计职业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实。但是,目前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的程度及其有限,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存在上述问题及不足,既有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有审计管理体制机制上的客观原因,有审计机关组织实施上的困难,也有审计人员自身的思想行为的主观问题。经调研分析,主要有以下这么几方面。
从当前审计职业化发展程度的分析来看,要加快推进审计职业化发展,关键是加快审计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过程。具体操作来说,应选择从易到难,从审计机关内部管理变革到外部审计体制全面变革的方式,逐步推进。
(一)建立完善国家审计职业准入制度。这是当前推进审计职业化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步骤。目前全国统一的审计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已经建立多年,但并没有和审计人员的准入建立严格的联系。因此应当在进一步完善审计职业考试制度,提升其权威性、专业性的基础上,严格规定取得审计职业资格证书是审计机关现有人员从事审计工作的必备条件,也是社会人员报考审计机关、由其他单位调任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前提条件。审计机关现有的在职人员,也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取得国家审计职业资格证书,才能继续从事审计业务工作。在规定期限内未能取得国家审计职业资格的在职人员,可随岗学习、从事辅的审计工作,但不能作为审计组正式成员,应当调整到其他岗位或调离审计机关。
(二)实行国家审计岗位分类设置和等级划分制度。要破除原有审计行政体制的惯性影响,首先要变革对审计人员的行政管理方式。因此应当根据审计工作需要,对审计机关人员的岗位实行分类设置。一是对于行政领导职务,可设置为正职领导、副职领导、总审计师、处长、副处长五类;二是对于大量的审计职业人员,实行等级设置,可分为首席审计师、主任审计师、高级审计师、审计师和助理审计师,每个等级又可以根据工作年限、业务能力、业务实绩等因素,细分为若干等级,并明确享受相对应的行政级别待遇,如审计师可享受副科至副处、高级审计师可享受副处至正厅、主任审计师可享受副厅级以上待遇。三是设置少量的综合服务保障类岗位,可以由人事部门按照综合类公务员标准统一招聘录用,由审计机关使用和管理。
(三)推进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目前,全国审计机关已经着手推进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有望在提高审计机关独立性上走出更大的步伐。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从而推进审计职业化的发展。一是在审计机关行政领导的选用上,采取由上级审计机关提名、本级人大任免各级审计机关正职行政领导的办法;相应地,副职领导、总审计师、主任审计师等,由审计机关的正职领导提名,报请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免;中层正副职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下人员,由审计机关的正职领导任免。二是对基层审计机关录用人员,实行省级统考,且考试应突出专业特点,由审计机关会同公务员管理部门单独组织。报考条件除学历和国家审计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外,还应具备一定年度的相关行业、岗位工作经历,并突出专业实务考核。三是保障基层审计机关工作经费,彻底消除基层审计机关工资待遇、福利条件等与地方利益甚至投资建设审计项目审减额相关的情况,提高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四是对于优秀审计人员的选用,应不受地域、层级的限制,根据审计业务工作的性质,实行灵活调用。
(四)建立国家审计职业人员的终身管理体制。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化水平是关键。一是根据审计实践发展的需要,建立审计从业人员终身培训机制,将职业技能的培训贯穿审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生命始终,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审计实践经验和技能,实现审计工作的专业化分工。二是建立和完善国家审计人员的考核评价、奖惩激励机制,将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质量与其职务晋升、工作待遇挂钩。三是实现国家审计人员与审计机关的相对分离,可以考虑引入外部的审计职业认证评价体系,促进审计人员在不同类型的审计组织、不同层级的审计组织间的自由流动。
(五)立法提升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审计职业化的发展需要审计体制向纵深改革,这种改革并非是行政系
统内部的权力微调,而是国家权力的重大调整,需要立法的支持和保障。这也是推进审计职业化发展的最根本举措,是审计职业化发展路径创新的最终动力。一是推进宪法的修订,使现行的行政型审计体制向立法型审计体制进行转变,彻底改变国家审计就是政府“内部审计”的现状,从根本上提升审计的独立性;二是进一步完善国家审计法,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三是制定审计机关组织法,将最高审计机关和地方审计机关从各级政府中脱离出来,单独立法规定其组织程序和机构设置等。参考文献:
1.刘家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J].中国审计.2011(16):3-11
2.刘恋.论我国政府审计职业化管理[J].长沙大学学报.2010,24(4):34-35
3.彭新林.审计职业化思考[J].中国审计.2004(12):62-63
关键词:
一、计算机审计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活跃和开放,审计质量正面临着来自信息化的三大冲击:一是被审计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电子化日益普及;二是以审查纸质账目为基本手段的传统审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活动信息化和一体化的形势发展;三是审计风险复杂化,由此带来的审计风险难以避免,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大力推进先进审计技术方法,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新的审计方式,促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实施审计电算化已是当务之急。
二、提升审计质量为什么要推进计算机审计
(一)计算机审计是现代审计的必然之路
首先,计算机审计既突出了审计重点,又丰富了审计手段。运用计算机的自动筛选、汇总、分析等功能,改变过去手工逐笔分析的做法,使审计思路更为清晰,重点更为突出,发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线索更为可靠。同时,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的特点,使得全面审计成为可能。特别是利用数据分析进行计算机审计,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计算机审计拓展了审计空间,提高了审计效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把社会经济各方信息汇集起来,及时地进行综合和分析,完整地把握被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实质,为国家审计在拓展审计空间、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和监督服务等方面构筑有利的作业基础和信息平台,达到审计信息的资源共享。
(二)利用计算机审计,可以有效加强对审计项目的管理,规范审计作业的规范化
计算机技术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软件系统提供的操作权限控制功能,并在各审计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实行适时监控,从而有利于审计质量的跟踪检查,同时也使得审计质量的控制更加实时有效。此外,对审计人员收集的各种电子数据,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技术,高效、准确地进行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的审计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建设性作用。
三、如何推进计算机审计,提升审计质量
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正深刻地改变着审计工作的理念和行为。“账打不开,门进不了”,即将失去审计资格并非危言耸听。提升审计质量离不开计算机审计,同时审计质量的提高对计算机审计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针对提高审计质量和计算机审计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要以提升审计质量为核心,转变观念, 高度重视计算机审计,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进一步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
计算机审计准则是对电算化审计的标准化,是衡量审计工作的标准、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环境下,不能仅以出具的纸质资料为依据,还必须对其生成的信息系统及数据库和财务软件的可靠性、电子数据的准确性等进行鉴证,否则,就会形成假数真审,审计风险自然加大。所以非常需要完善审计准则,有针对性对计算机审计工作做出全面系统的补充。在制定标准和准则时要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主管财政部门在评审某会计软件时应同时规范、指定与之相适应匹配的审计软件。在制定具体准则时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电算化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的电算化审计准则应逐步向国际审计准则靠拢,使我国的审计工作与国际审计工作协调一致,更好地为对外开放服务。
(二)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审计能力,强化培训电算化审计的专业人才
1、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要强化对计算机审计的意识,培养计算机审计兴趣,“不懂审计,将失去审计的资格”,要认识到单纯拥有审计专业知识和简单的计算机审计知识已经远远不够,必须提高运用计算机审计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让他们在具体审计过程中,采用以帮代教、边审边教的形式,培训和带动其他审计人员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审计的具体操作规程、程序和审计技术,从而实现全员计算机审计技术的运用和提高。
2、加强电算化审计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为计算机审计储备一批高素质人才。第一,要加大对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普及培训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向中级、高级的培训延伸,将培训的内容深化并拓宽。第二,要突出重点,培养骨干,以点带面,在搞好全员计算机基本技能普及培训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强审计业务骨干计算机中高级培训,将其逐步培养和锻炼成为推进计算机审计的“带头兵”。第三,要注重开展后续培训,灵活培训方式。采取“审训结合”的新方法,把组织学习与“审计实战演练”融为一体。这种培训方式突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参训人员将计算机知识与审计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实现审计思路与审计人员综合技能的良好结合。
论文摘 要:随着审计对象经营管理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内部审计由传统的手工查证逐步转变为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的方式,内部审计人员与审计对象的沟通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该文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下内部审计沟通的主要变化进行了分析,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下内部审计如何实施有效沟通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和内部管理的全过程。面对审计资料无纸化、审计数据海量化的新挑战,内部审计对业务的监督逐步由现场手工查证的传统方式过渡到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与现场核实结合的新方式,内部审计人员与审计对象的沟通方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情况简述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和审计管理活动中,以计算机为工具,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审计作业和管理手段,全面、及时、有效地检查和监督经营管理信息,维护资产安全,更经济、有效地履行审计职能的活动过程。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推广有赖于企业内部网络化和计算机软、硬件投入程度的加大。近年来,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税务、财政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创建完善了财务收支和各种内部管理的网络系统。这些机构的内审部门也基本实现了与内部其他相关部门的网络互联,为实现信息交换网络化开辟了快速通道,为开展网络审计、实现实时监控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这些较大行业和系统积极推动计算机辅助审计建设,硬件投入和更新较为及时,软件开发也初见成效,使内部审计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引起沟通的主要变化
沟通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是审计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1 号——结果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人际关系》,以及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等,均给出内部审计活动如何进行沟通的指引。审计沟通的技巧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审计方式对比,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沟通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增加了与业务主管部门和一线业务人员的日常沟通。近十年来,各种业务电算化建设速度非常迅速,业务处理大集中模式已经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面对着繁多的平台模块、各不相同的数据表定义,内部审计师不可能具备业务主管部门和一线人员所具有的相关系统知识和技能。为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类业务系统功能模块的具体用途和数据关系,有针对性地使用审计软件创建审计模型、查找审计疑点,内部审计师必须加强与业务主管部门和一线业务人员的日常沟通。
(二)增加了与审计软件开发人员的沟通环节。传统审计以现场作业为主,审计人员主要面向业务经办的一线业务人员及其管理者,通过审阅、核对、复算、盘点、观察、鉴定、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进行取证。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下,对审计软件应用的需求逐步加大,开发适用的审计软件对提高审计效率和保证审计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参与设计审计软件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与技术开发人员进行良好沟通,才能将成熟的审计方法和技巧融入审计软件中,建立适用的查证疑点模型,有效建立业务系统与审计系统之间的关联,提高查找疑点的准确性。
(三)增加了远程沟通审计业务疑点的机会。受审计资源的限制,传统审计是在本系统内部选取某几个分支机构作为具体抽样对象开展现场审计,内部审计人员主要在审计对象的工作场所内进行查证。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下,借助审计软件,运行适当的审计模型,可以广泛地发现系统内存在的重大风险以及普遍性问题,不受地理范围的限制,真正实现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审计软件的运行,可以得到几十条、几百条、甚至上万条需要核实的疑点,除少数存在重大风险的疑点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到现场进行重点核实外,对中等风险的疑点可以通过系统追查业务的具体流向以确定问题所在,其他大部分低风险的疑点可以通过远程沟通方式进行核实:如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询问疑点的情况,移交被审计单位的上级主管协助核实,对风险轻微的可以移交审计对象自查。由于远程沟通并非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审计对象可能会由于不了解审计工作而抗拒配合对问题的核实,又或是随便应付了事,因此,远程沟通需要审计人员更多的沟通技巧。
三、如何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有效沟通
(一)加强与管理人员和一线业务人员沟通,加深对业务系统的熟悉程度
在信息化时代,内部审计人员只有熟悉审计对象业务系统、了解审计客体信息的构造和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专用技术,实现应有的监督作用。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应以制度形式,制定与驻地审计对象的日常工作联系制度,要求审计对象定期将业务系统的发展状况、功能扩展、优化更新情况,以及新业务流程等文件报送审计机构。其次,日常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应关注业务系统发展的新动态,可以根据专业方向定期与业务管理人员联系讨论业务发展的新动态,参加业务主管部门的培训班,保持业务知识的更新。再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短期跟班工作等方式加深对系统实际操作的了解,实地向一线业务人员了解具体业务流程,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通过不断的知识更新与深入研究,内部审计人员才能尽快深入了解业务动态及相关系统功能,为有针对性地将审计技巧融入审计软件打好基础。
(二)加强与软件开发人员沟通,实现审计技巧与审计软件开发的有机结合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组成审计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结合的研发小组,开发合适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首先,需要高级管理层重视,以内部审计章程的形式,要求所有业务系统的开发必须留有审计系统的数据接口,为获取完整的业务数据提供条件。其次,内部审计专家应从审计实务出发,将审计原理和内部审计程序转变为流程图的形式,以便开发人员理解审计作业流程,编译出符合审计规范的软件。再次,内部审计专家应针对本机构业务系统的具体特点,研发各类查证和分析技巧,并与开发人员一同选用适当的统计工具和常用的审计函数,使软件开发人员开发出简明易懂、符合审计人员工作习惯的软件。
(三)增强远程沟通的公开性与透明度,顺利获得审计对象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在进行远程沟通时,首先要取得沟通对象的信任,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注意将审计目的、测试的范围、疑点核实的反馈方法等具体事项向每个审计对象进行详细说明,并取得审计对象上级管理部门与审计对象机构负责人的配合,以消除双方的误解,提高沟通的层次。其次,必须与审计对象声明审计工作的严肃性,明确核实工作中的审计联系人和提供核实材料的责任人,避免审计对象敷衍了事、避重就轻、无端否认事实等情况。再次,必须要保证远程沟通过程的信息交流通畅,内部审计应公开查证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定期公布审计工作进度,让审计对象理解和自觉配合审计工作,及时提供完整、真实的信息。
(四)重视内部审计软件应用的培训,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目前,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依然秉承传统的审计技术,只会使用审计对象的管理系统进行简单查询,对审计软件的使用也只是处于查询、编制工作底稿的初级水平,远未达到掌握数据库和灵活使用审计软件进行模型编制、多纬度分析的高级水平。内部审计机构应注重加强对审计软件的培训,使所有内部审计人员熟练掌握操作知识与技巧,培养一批既精通审计业务,又了解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一是制定经常性的培训计划,编制从基础级到提高级的各等级培训教材,鼓励员工参与培训,逐步提高应用水平;二是推行应用水平等级考试,将考核成绩纳入内部审计职业准入的条件之一,并结合激励措施引导学习和应用的自觉性;三是要注重对业务查询、模型编制、疑点核实等使用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不断提高和加深对审计软件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索耶.内部审计:现代内部审计实务(第五版)(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合伙人的能力结构
由于合伙人的利益和整个事务所的兴衰成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其目标和行为导向都是长期的,涉及事务所战略方面的。合伙人的自身素质和执业理念直接影响到事务所的质量控制。
(一)合伙人执业的质量理念和整个事务所“质量文化”的形成
一个事务所的“质量文化”是建立在其核心团队的质量理念之上的。核心团队就是合伙人的团队,有时还包括高级经理在内。质量的理念是指对质量控制的态度,对质量与事务所长期的重要关系的认识程度。它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如事务所的发展阶段,客户群的情况,事务所的性质是合伙还是有限责任,注册师行业的整体状况等;内部因素包括合伙人的道德取向,理想追求,对事务所的发展规划等。核心团队的质量理念通过沟通和制度等方法传达到整个事务所,并且通过制度和相互牵制等手段保证其有效的实施,这样就形成了每个事务所不同的“质量文化”。
(二)合伙人的能力框架
项目经理在晋升到合伙人时或新的合伙人加入事务所时除了具备管理方面的能力和更高深的执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对质量控制来说很重要的能力。
1.对变革和发展的应对能力
的CPA行业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各种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也直接影响到事务所,有的时候甚至不得不在生存还是质量之间作出痛苦的选择。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执业环境中维持质量和收益的平衡是合伙人考虑的之一。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包括:审计案例的逐年增加;保护事务所利益的环境并不健全;不诚信所带来的赔偿成本不高而导致一些同行的短视行为;整个行业的诚信系统尚在建立中;政府行为对事务所的影响;等等。而这些问题随着法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的不断规范、政府行为的不断调整以及审计判例的增加,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过程中。合伙人必须具有充分的应对变化的能力,有前瞻意识,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确保事务所的发展战略优先于同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2.与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协调能力
在与政府部门的协调过程中,合伙人必须致力于逐步使双方在质量方面的期望值相互接近,使得会计师行业质量的专业规范能为政府和大众所接受,或使审计的质量规范能适合于政府和社会大众的期望,从而树立行业的诚信形象。在与行业协会协调的过程中,合伙人承担着诸如支持协会在行业自律、质量控制、信用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方面提供合理化的建议,支持协会在协调行业与社会各部门关系的方面发挥作用等职责。因此合伙人协调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
3.决策能力
合伙人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质量问题往往是比较棘手的。因为一般的问题在较低的层面都应该已经解决了,而一些没有先例的,没有案例可以借鉴的,属法律未规定的或是灰色地带的,需要高难度的执业判断的问题就集中到合伙人那里了。合伙人必须有良好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作出决策。
4.谈判和说服能力
在管理一些重大的客户关系时,有时必须说服客户接受质量方面的观点。就需要一些谈判和说服的技巧和能力,包括使用一些战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从而使其采纳自己的建议等。
5.领导和管理能力
合伙人对高级经理和项目经理进行领导和管理,通过他们来实现质量控制的目标。合伙人可以用培训和沟通的方式,指导并鼓励属下在涉及重大质量和风险的情况下必须报告合伙人或向合伙人进行咨询;还可以充分利用相关资源来解决问题,必要时可以向外部专家进行咨询。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合伙人可以作出独立的决策或报合伙人会议决定。
合伙人团队的管理
合伙人团队一般由志同道合的专业人士组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对于质量控制,合伙人团队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和相似的风险容受度,以确保能形成统一的高质量的文化和对外统一的质量品牌。如果有的合伙人的质量和风险意识与整体有较大的差别,整个团队就要通过相互交流沟通等方式将他同化到群体中去,否则很可能导致合伙的分化。
(一)合伙化的管理方式
1.有限合伙化的内部管理方式
合伙制使得个人的命运和公司的存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得“不诚信”的成本非常高,因此事务所会自发地重视质量,在这些方面有限责任制的作用就弱一些。如何弥补这个缺点呢?有限责任制的事务所可以在合伙人团队的管理方式上选择“合伙化的管理模式”,即通过合伙人内部的约定、协议等,规定每个合伙人的责任,使得合伙人更注重自己管辖的项目的质量;或者,也可以由高级合伙人授权给每个普通合伙人在自己管辖的项目报告上签字,因为这种签字制度对个人的信用有影响,容易激发合伙人的责任心。这种管理方式在实行时要注意公开公平的原则,责任和权利要对等,否则难以实施。合伙制的事务所在内部也可以采用该种管理方式,以减轻非直接管辖的合伙人的责任,有吸引人才的作用。
2.合伙人层次的独立复核
三级复核中,合伙人层面的复核一般都由直接管辖的合伙人复核。但在大型的事务所中,为了保证质量,可以由与项目无关的第二个合伙人进行“四级复核”。不过,由于此举成本较高,一般只在大型的必须出具保留意见的项目中实行。这种独立复核的好处在于,使合伙人有相互牵制的作用,加强合伙人之间有关质量问题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合伙人之间的风险和质量意识。
由于合伙人非常忙碌,所内可以设置合伙人的助理机构,如稽核部或专业标准部,帮助合伙人完成一部分的复核工作。独立的复核机构有利于所内质量标准的统一,可以在忙季时分担合伙人的一部分工作。但独立的复核机构的复核责任需要有很明确的规定,否则容易造成其他复核层次(如项目经理和高级经理)的心理松懈及责任的推卸。另外,并非每个报告都须途径独立的复核,以免在业务旺季时成为复核的瓶颈所在,降低了报告出具的速度,影响了客户服务的质量。
3.合伙人轮换制度
事务所可以建立审计项目的合伙人轮换制度,规定合伙人轮换的条件和应注意的事项。不过,执行中合伙人之间要密切合作,才能将发生的成本降到最低,使该制度在质量控制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合伙人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合伙人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必须畅通,才能保证合伙人团队的活力。内部提升的合伙人必须符合职业发展框架中的能力目标和事务所的各项考核目标,并愿意长期为事务所服务。外部进入的合伙人要对整个事务所的文化有认同感,愿意以注册会计师行业为自己的事业,符合事务所合伙人的条件,并比相同层次的内部候选人更优秀。
在合伙人退出事务所时,由于其所承担的风险并不到此结束,事务所可以采取签订协议或预留保证金等形式,以防止该合伙人辖下的项目出现风险。
(三)独立性对质量的影响
由于最终的决策权归于合伙人,合伙人对项目是否存在独立性就显得相当重要。合伙人团队要制订事务所统一的独立性条款,避免独立性的缺失影响质量控制。合伙人对该制度的实行要以身作则,并且所内还要有相互牵制程序或其他制度,以免合伙人逾越独立性的规定。
客户的选择、和维护
客户的选择、发展和维护,对事务所的质量和风险控制有非常大的,负主要开拓责任的合伙人团队对这方面应该有统一的政策。
事务所对主要的客户在承接以前要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客户及其所属行业的情况,以及事务所是否有能力承接该业务。在新客户评估中主要考虑的一些可能对质量有影响的因素包括:客户管理层的稳定性、正直性及经营理念;客户所处行业的风险程度;客户的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客户对服务的要求;前任师事务所解除委托的原因;客户是否存在持续经营的以及事务所是否具有独立性和胜任能力等等。如果承接的业务超过了授权的范围,还需提交合伙人会议决定。
事务所对重要的客户应该建立评估记录档案,并对其进行连续的评估。档案中应该对客户的重要风险领域及可能采取的解决进行详细记录。在连续审计时,每年对自上次评估以来客户发生的重大情况进行记录并评估其对质量的影响,如果其风险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事务所应该考虑采取措施缓解风险,甚至是解除委托。
事务所对客户进行评估,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可以减轻风险。如对内部控制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可以降低审计风险。但在提供服务时,要密切地评估其对独立性的影响,以免对质量控制产生负面的影响。
合伙人的薪酬计划和职业发展计划
合伙人的薪酬计划和职业发展计划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合伙人作出与事务所长远发展相符合的决策。薪酬计划应大部分由完成目标的奖金和股利分红组成,职业发展计划应该提供合伙人完善其职能所需的技能的培训机会。
(一)合伙人团队的活动和交流
互相交流和沟通在合伙人层次显得特别重要。在国外,如果一位候选合伙人被邀请参加合伙人的定期聚会意味着基本已被合伙人团队接受了。合伙人团队需要以统一的态度对外,特别是在一些“软性”的政策上,比如质量控制方面。如果两位合伙人之间的意见不统一,对相同的风险出具不同的意见的报告,会打击执业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影响到事务所对外的信誉。
(二)合伙人对项目经理和高级经理的督导
合伙人与项目经理和高级经理的关系也是息息相关。合伙人对事务所的管理很多时候就是建立在对这些中层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上。如在事务所的培训中,由合伙人为项目经理和高级经理进行培训,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交流和沟通的效果,合伙人自身也因为培训讲课的机会得到提高。
合伙人对具体审计项目的领导和管理
(一)审计任务的分派
合伙人在分配审计任务时,要考虑专业人员的胜任能力和职业发展计划。在任务分配中要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如为项目经理提供适合其能力的客户和能够增长其能力的机会,是合伙人努力的目标。换句话说,要实现客户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匹配,既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又为事务所的发展和留住人才发挥作用。
(二)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
在具体项目计划和实施阶段中,合伙人必须对项目负责人进行监督和指导并随时为其提供咨询。合伙人对审计计划的制定及修改要实行批准程序。要定期听取项目负责人的工作进度汇报,并关注审计中的重大风险领域和项目负责人在这方面的审计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