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5 16:54: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交媒体的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G206;G25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0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创新团队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方式和共享手段逐步发生变化,由以往的面对面交流逐步过渡到依靠诸如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新型社交媒体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虚拟创新团队的运作形式逐步取代了实体创新团队,成为当前技术创新团队的主要形式。由于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新型社交媒体刚刚问世不久,部分创新团队成员还不能接受、或不能熟练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本文将对基于社交媒体的虚拟创新团队知识共享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为制定提升基于社交媒体的虚拟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效率和效果提供良好的依据。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与本研究相关的主要概念有社交媒体,虚拟创新团队和知识共享。社交媒体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社会网络关系的用户交流与信息共享平台。在我国社交媒体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这些社交媒体不仅快速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逐步进入到虚拟创新团队工作过程中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逐步得到虚拟创新团队管理者的重视和应用。虚拟创新团队是指在实际科研工作中,为了共同的科研目标所临时组建的以团队成员所掌握的知识为核心资源,以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尤其是新型社交媒体)为沟通手段的分布式、临时性的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是指虚拟创新团队中的个体、团队通过各种交流手段彼此共享知识,通过知识转化、知识创新及知识应用等方式,实现组织知识的增值。知识只有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共享才能得到发展,知识的共享范围越广,其利用、增值的效果越好。
二、基于社交媒体的虚拟创新团队知识共享存在的问题
尽管新型社交媒体对虚拟创新团队知识共享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还存在制约知识共享效率和效果的问题,透彻分析问题并找出原因是利用社交媒体提升虚拟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效率和效果的重要依据。
1.团队成员间缺乏信任
基于社交媒体组建虚拟创新团队,跨越国家和地区搜寻创新需要的成员组建创新团队,由于成员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加之彼此文化、等的差异,使彼此之间缺乏相互的信任。首先,团队成员对这种通过互联网建立起的研发团队运作形式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接受,而且一些无法用语言、符号表示的隐性知识能否在团队成员之间共享导致团队成员对虚拟创新团队是否能有效共享知识产生一定的怀疑;其次,团队成员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会对自己是否能在该虚拟创新团队中获取到自己需要的创新知识有疑虑,因此会对团队成员间的信任程度带来较大的影响。
2.内部凝聚力不足
虚拟创新团队的科研创新必须要有内在动力,而内在的动力来自凝聚力。创新团队缺少深层次的合作理念,减弱了团队的凝聚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创新团队的知识共享。团队合作理念薄弱,导致团队成员缺乏共同的目标,内部缺少知识共享的氛围和学习创新的动力。创新团队缺乏旗帜性的领军人物,成员之间互相合作不够,难以产生具有威信的科研带头人,无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内部凝聚力。
3.激励方式单一
激励机制是科研创新的外部动力,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科研创新团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目前,我国创新团队的激励机制形式单一,主要是建立在团队绩效简单量化的基础上,如论文的篇数,所获奖项的个数,所立项目的个数等内容。这样的考核内容只考虑到了科研人员的外在的研究成果,而忽视了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的隐性成果,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其次,目前奖励机制缺乏多元化,动态化,以物质奖励为主。科研人员属于知识型团队成员,不仅仅需要物质奖励,更需要的是对其价值的肯定。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容易使团队成员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下降,可能导致整个团队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
4.社交媒体需要的技术支持满足不了需求
利用社交媒体组建虚拟创新团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首先是有些虚拟创新团队成员所处的互联网环境较差,网速较慢,Wifi覆盖面不够的问题,无法保证音频、视频等知识的实时传输。其次是新型社交媒体对硬件设备及移动存储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虚拟创新团队成员更新硬件设备和移动存储设备。
5.隐性知识共享难度大
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有利于难于用文字和符号表达的隐性知识的共享,而借助于互联网和新型媒体技术的虚拟创新团队中,有些团队成员由于地域关系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流只能借助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实时交流、演示等,将隐性知识在团队成员间传递和共享。由于互联网环境较差等原因实时传输的数据可能会发生“变形”,传递的信息和知识有偏差,不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同时,隐性知识的复杂性、内隐性和特殊性的特征,也会影响到虚拟创新团队成员之间知识共享的效率和效果。
基于社交媒体的虚拟创新团队上述五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虚拟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效率和效果,需要针对五方面问题及成因制定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对虚拟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的技术支撑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虚拟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向义,邵强,罗洪云,张建华.基于社交媒体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知识共享研究[J].现代情报,2015(3).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关社会化媒体的研究始于2008年,文献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2011年之后,研究成果迅速激增。从文献分布来看,美国贡献了超过半数的论文;其次是澳大利亚,占总数的10%;英国居第三位,占总数的6%。从研究的主题分布来看,超过30%的文献研究的是社会化媒体在商业和经济方面的应用,超过11%的文献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视角研究社会化媒体,从媒介视角研究社会化媒体的文献占到总数的6.3%,其他则分布在信息科学、图书馆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
社会化媒体的基础理论研究
社会化媒体的基础理论研究是一个尚不成熟的领域,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甚至在一些基本概念、特征、范围等问题上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概念与特征研究。2007年,Antony Mayfield 在《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What is Social Media》)一书中为社会化媒体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即“社会化媒体是一系列网络媒体的总称,这些媒体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的特点”。他认为,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并将社会化媒体的基本形态分为七大类:社交网络、博客、维基、播客、论坛、内容社区和微博。Mayfield的定义成为学者们认识社会化媒体的重要起点。Kietzmann等人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超过了社会交往的内涵的社会化互动媒体,随时随地、门槛低和广泛的传播技术能使社会化媒体改变组织、群体和个人沟通方式”。他们观点的共性在于强调互动,因此暂时称之为“基于互动角度的概念”。
之后,后继学者又对社会化媒体提出了不同的定义:第一种是基于技术角度的界定,如Kaplan和Haenlein 提出社会化媒体是在 Web 2.0 技术的基础之上,允许人们交换自主创造内容的应用;第二种是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提出的,认为社会化媒体是指支撑网络的那些工具和服务;第三种是基于网络结构的界定,如Toni Ahlqvist等人提出社会化媒体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人际关系网,人际关系网反映了社会化媒体不再是所谓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漫无目的的传播,而是要依附于一定的关系网络,这也使得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有了本质的区别。
此外,还有基于传播特点或者应用形态的界定,如认为社会化媒体具有内容碎片化、传播时空碎片化、受众碎片化、人们心智和生活方式碎片化的特性;还有一些学者将社会化媒体应用形式定义为博客、维基、播客、BBS、社交网络、内容社区和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就是由这些工具构建的社会化网络及其服务平台。
分类及类型研究。随着网络应用形态的丰富,社会化媒体所指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然而,仅仅依据应用形态来分类显然缺乏学理依据,且难以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跨越。
Kaplan和Haenlein 运用媒介研究中的社会临场感理论(Social Presence)、媒介丰富度理论(Media Riches)以及社会过程理论,构建了一个二维表,根据表格将业已存在的社会化媒体分为不同的类别。在该分类方式下,就社会临场感和媒介丰富性来说,协作项目(如维基百科)和博客的程度是最低的,因为它们基本是基于文本的,因此交流空间较小;高一个层次是内容社区(如YouTube)以及社交网络(如Facebook),它们在文本交流之外还可以分享图片、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内容;最高层次的是虚拟游戏世界和虚拟社交世界(如“魔兽世界”“第二人生”),它试图在虚拟世界中复制面对面交往的所有维度。就自我展示和自我披露来说,博客比协作项目的程度高,因为后者主要聚焦于某一领域的内容;同理,社交网站比内容社区的自我披露程度更高;虚拟社交世界比虚拟游戏世界的自我披露程度更高,因为后者的用户是要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并以特定方式行动的。
Lietzmann和Hermkens等对社会化媒体的分类建立在对其功能性的区分上。他们首先提出了社会化媒体应该具有的七个基础功能模块(Functional Building Blocks),即认同、交谈、分享、存在、关系、声誉及群组:“认同”功能块表现出用户的社会化媒体设置在多大程度上透露他们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所在地以及其他信息;“交谈”表现用户在多大程度上使用社会化媒体进行交流;“分享”是指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来交换、、获取信息;“存在”是指用户可以在何种程度上与其他用户取得联系,这包括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情况;“关系”是指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联系,具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通过某种方式来相互交谈、分享社会事务、面晤或者仅仅是将对方加入好友列表;“声誉”是指用户如何识别他人及自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地位(声誉在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有不同的含义,有时声誉是一个信任问题,社会化媒体只能依靠机械判断,通过用户所提供的信息来判断何种关系是值得信任的);“群组”是指用户组建社区和子社区的功能,一个网络越是“社会化”,其朋友、“粉丝”、联系人的群组就越大。
大多数社会化媒体在这七个功能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没有哪个社交媒体只聚焦于其中一种功能,但又各有侧重,有的偏向身份认同,有的更关注分享,不一而足。
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研究
相对于理论研究的薄弱,应用研究的发展非常迅速。相关研究涉及到个人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情况,社会化媒体在企业、政府、媒体乃至非政府组织中的应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商业与经济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商业与经济视角下社会化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口碑影响、推广宣传、公关策划乃至组织管理等方面。值得指出的是,社会化媒体在上述诸方面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它还包括媒体、非政府组织乃至政府部门相关的行为。
首先,公共关系方面。社会化媒体在公共关系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通过对公关从业人员的调查,发现社会化媒体在其工作中的重要性。例如Alikilic等人对于土耳其的公关从业者进行了一项在线问卷调查,运用UTAUT模型,研究调查了土耳其公关从业者是如何对内和对外使用社会化媒体的。二是具体研究公共关系人员如何使用社会化媒体,以及社会化媒体在公关应用中的效果。例如,Eyrich等人调查了公关从业者对于18种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情况,探究他们如何通过社会化媒体操纵“想象的受众”,如何以不同受众为目标,如何隐藏目的以及如何保持真实性等,并由此探究在公共关系领域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发展趋势。
其次,危机管理方面。对社会化媒体参与危机管理的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注重社会化媒体在危机事件传播中的作用;另一类关注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反应以及对危机处理手段的反馈。例如,Liu BF等人通过一项针对162名大学生的实验研究,测验了一个以社会化媒体为媒介的危机传播模式(the Social-Mediated Crisis Communication Model,SMCC)。这项研究聚焦于SMCC模式的两个部分:危机信息形式的效果(传统媒体,社会化媒体,口碑传播)和公众对于危机回应策略的接受以及公众危机情绪的来源(第三方组织)。结果表明,有策略地将危机信息的形式和来源匹配起来对于危机回应尤为重要。
第三,品牌与营销方面。社会化媒体在品牌和营销方面的研究包括影响和使用两个方面,即研究社会化媒体如何影响品牌和市场,以及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广告和营销活动。例如,Christodoulides等人的定量研究为用户生产内容(UGC)对品牌的影响提供了例证。研究者建立了一个模型,为用户生产内容的驱动力和以消费者为基础的品牌价值之间的连结提供了新的洞察。研究表明,关于协同创造、集体和自我概念的消费者洞察对于用户生产内容有积极作用,从而对以消费者为基础的品牌价值产生影响。
第四,内部组织管理方面。如何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组织内管理和组织外沟通,也同样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Rybalko等人通过对《财富》的世界500强公司以及个人的Twitter信息随机样本的内容分析,研究了这些公司如何使用Twitter促进与股东的对话交流。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用Twitter进行对话倾向的机构来说,具有此倾向的机构更重视与访客沟通。
政治与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以政治和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社会化媒体的应用,普遍关注效果和影响。研究通过理论推理论证社会化媒体可能引起的各种影响,和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存在的现实效果。
对于用户通过社会化媒体参与政治活动的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关注群体的行为特征,例如,Jiyeon考察了2009年Facebook上联合抵制Whole Food公司的事件,研究发现在社会化媒体上非计划性但效果有力的行动主义有可能激起拥有共同道德观念的中产阶级的进一步行动。他认为尽管许多人担心网络空间的群体极化,但是社会化媒体提供了一个相对包容的空间,反对者在此也会仔细审视自己的观点。
微观层面从个体用户切入,考虑个体在上述问题上的差异。例如,Homero等人对社会化媒体用于获取信息和个人社会资本以及用于公民参与和政治参与等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首先检验了当人们利用社交网站获取政治事务或者集体事务的信息时,其民主愿望和行动会不会提升。结果表明,没有任何证据能够将社交网站的使用频率同公民参与行为和社会资本的增加联系起来。研究还发现,通过社交网站进行的新闻消费与人口统计变量之间有关系,如年轻人、少数民族、低收入者和低教育程度者可能更倾向于用社交网站获取信息。
媒介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以及受众的媒介使用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利用智能手机来收集和社论内容,Mills等人通过四个国际智能手机的案例,研究了移动媒体在新闻生产中的使用。这项研究探讨了群体、学生和专业记者整理和媒体传输的潜力,并且提供量身定制的平台,并考察这个平台是否可以达到智能手机的内容制作和编辑部业务之间的无缝连接,同时探讨了未来的平台开发和潜在的设计方法。
除此之外,对于非营利机构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也被研究者提上了日程。例如,2010年,Rowena L. Briones等人以《跟上数字时代:美国红十字会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建立关系》为题,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社会化媒体如何被有效地用在公共关系中进行客户资源的维护、开拓,建立与客户或公众的联系的问题。研究认为,社交媒体似乎为促进交流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在这里组织与公众分享相似的价值观、信仰和兴趣。此外,研究还指出了美国红十字会社会化媒体的现状、问题和前景,还对美国红十字会社会化媒体的使用策略提出了建议。
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的情况可见一斑,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有利于新兴学科的发展。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与其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密不可分。包括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商学、政治学等在内的社会学科,在国外有良好的研究基础,这为社会化媒体研究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一方面表现为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另一方面是学术素养的延续。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仍缺乏这种宝贵的历史财富和学术积累。仅以传播学为例,进入互联网阶段后,网络传播研究成为传播学重要的分支。围绕网络传播的新问题,西方理论界迅速展开研究,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成果,包括社交现场感理论、媒介丰富度理论、信号理论、电子亲近理论等。相比之下,我国的网络传播理论研究还滞留在对传统传播学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验证阶段,这样的现状制约了理论创新,从而进一步制约了新兴学科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从根本上强化基础研究,才能弥补不足。
基础研究与理论研究亟待强化。对于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而言,尽管基础学科内的理论创新有着很好的发育土壤,但是本研究领域内对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研究还很薄弱。现有的为数不多的成果对概念、特征、分类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往往陷入顾此失彼、厚此薄彼的境地,尚未形成共识。例如,一些研究中将电子邮件等与Twitter、Facebook等相提并论,一概算作社会化媒体。可见,概念体系尚未成形,对本质问题的规律性认知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也有待深入研究。
应用性研究成果丰富。相较于理论研究的“门前冷落”,应用研究可谓“门庭若市”,而且这些面向应用的研究为西方企业和组织带来了实际效益,在这方面非常值得我国研究者学习。西方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研究导向明确,研究问题的规模控制得当,便于研究的深入和成果的创新。此外,不得不说的是,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对理论创新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去年底,Facebook资助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 Consulting实施了一项调查研究活动。该研究结果显示,很多市场营销人员认为社交媒体很重要,但是却没有充分利用它。因此,这个社交网络巨头了两本白皮书,并统称为“社交业务蓝图”(Social Business Blueprints),以便与营销人员分享利用社交媒体的成功做法。这两本白皮书的名称分别为“建立网络品牌”(Building Brands For The Connected World)和“在网络上谋求成功”(Organize For Success In The Connected World)。
根据这份研究报告,76%的营销人员认为,社交媒体对于品牌建设非常重要;72%的营销人员认为,它对于培养用户忠诚度也很重要。而且,59%的营销人员相信,在将来不支持社交媒体的公司将难以生存。71%的营销负责人相信,公司能够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竞争力;仅有33%的营销负责人现在拥有打造社交企业的长远战略。这项研究活动对101名副总裁和营销人员进行了网络调查,并采访了12名CEO、CMO和营销副总裁。
Facebook还罗列出了一些基本的概念来定义社交性:
社交影响力:建立让品牌用户影响其朋友的战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通常会向他们的朋友寻找建议,从而决定如何安排时间、精力和资金。
社交媒体:利用社交网络为渠道来品牌信息,激励人们参与其中并分享信息。
社交营销:将社交媒体和技术融入到规划营销战略和提供品牌体验的过程中。
【关键词】社交媒体 移动GIS 新闻报道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人们对空间信息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空间信息服务、无线移动服务和社交网络服务的结合,使得移动GIS(地理信息系统)与社交媒体呈现了融合趋势。在此背景下,实时信息、地理空间和社交网络的融合,成为传媒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2年5月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74%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手机获取基于地理位置的实时信息服务。报告同时指出,18%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使用Foursquare等地理社交服务网站。这一趋势对传媒业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在新闻生产和方面,公民新闻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一、社交媒体与移动GIS的融合
“跨界、融合、变革”是2012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的主题,寻求跨界合作、媒介融合和实现变革已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对上届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关键词“So Lo Mo”模式的一个延伸。“So Lo Mo”模式是著名IT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提出一个概念,这个概念融合了目前互联网领域最为热门的三个关键词——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他认为这三种模式的结合可给互联网发展带来全新的景象。在此背景下,移动GIS与社交媒体也呈现融合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移动GIS的媒体化趋向:移动GIS越来越趋向为社会化媒体
所谓移动GIS是指用户(终端设备)处于移动情况下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它是伴随PDA、智能手机、车载移动终端等智能移动设备的出现而产生的。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移动GIS逐渐成为了社会化媒体的代名词。另外移动GIS的不同用户通过互动交流与信息沟通,已在地图网站形成了自己的虚拟社区。谷歌地图,必应地图,雅虎地图,成为了吸引数百万用户的虚拟社区。通过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机制,在线地图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进行公共信息交流的平台,各地公众公开表达他们的意见,关注实时新闻,共享感兴趣的事件。这也很好地说明了移动GIS作为社会化媒体的角色。
2、社交媒体的空间化趋向:社交网络越来越离不开地理位置服务
社交媒体越来越多地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突出表现就是基于位置社交服务的兴盛。位置社交服务是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无缝衔接的社交网络服务,可以帮助用户寻找朋友的位置信息和以及一些相关性信息,同时也可以不断激励用户分享他们自身位置信息等内容,逐渐成为一种可提供社交网络服务、位置信息服务以及游戏元素的平台服务等,并成为以此为基础创建聚合用户、软件开发者以及广告主的产业链生态系统。基于位置服务的社交媒体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社会签到网站;社会评论网站;社会事件网站。目前一些社会化媒体巨头如MySpace、Facebook、Twitter都在涉足这一领域,由此可见社交媒体的空间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
移动GIS的媒体化倾向和社交网络的空间化倾向,使得二者之间的融合正在逐渐加剧。在此背景之下,如何做好具有创新性的新闻报道,将成为当前我国新闻业务领域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二、社交媒体与移动GIS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模式选择
1948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传播过程最基本的五要素,即“五W”传播模式,包括谁(Who)、内容(Says What)、渠道(In Which Chanel)、对象(To Whom)和效果(With What Effect)。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出发来看包括了信息采集、传递和反馈这三个过程,具体可分为新闻报道内容的生产、传播渠道创新和新闻报道的反馈。
1、新闻采集方式:多信源与全信息
“信息源”是新闻报道信息的来源,“信息源”的改变是新闻报道模式创新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社交媒体与移动GIS融合的背景下,“信息源”结构包括多信源的采集与全信息的整理。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多是以单一的技术手段为主,逐渐形成了单一的信息采集及传播流程,不同的媒介之间合作和协同报道的机会缺乏,而在融合背景下,与GIS融合的社交网络成为人们广泛获取信息的来源。为此则要求记者要从多角度发现信源,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移动社交网络和GIS发现信息,寻找信源。只有在保证多信源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全信息,新媒体报道模式不断创新是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大力开发来实现的,新闻资源的开发则成为了新闻报道模式创新的关键,为此记者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多信源采集,全信息整理。
2、新闻呈现方式:多媒体与全景化
如果说近期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取得不错成绩的电视剧,要属《离婚律师》这部剧了。《离婚律师》视频网站播放量突破15亿,在开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刷新了视频网站电视剧独播播放纪录。这部“剧王”,在播出期间,电视台单台收视率就达到了1.547%,持续坐稳收视冠军宝座,并多日创下三台收视同时破1的奇迹。且不论姚晨和吴秀波个人所带来的粉丝效应,单就这部剧本身的营销手段也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
互联网思维做社交营销
纵观《离婚律师》这部剧的整体传播,我们发现,该剧的营销是一套组合拳。在影片推广方面,从传统的新闻会、路牌广告投放,到新媒体营销都有投放,新媒体主要注重创意,传统媒体比较注重渠道能力。但其中在社交媒体上的投放尤其重要,具体来讲,一是用电影宣传的方式来做电视剧,二是用互联网思维来做营销。
据葛鸣介绍:“首先,我们在对《离婚律师》做定位时,明确了它是‘2014剧王’,由于我们的卡司(演员阵容)和我们的拍摄设备都是电影级的,所以顺着这个概念,我们在全国七个大型城市做了《离婚律师》的点映,在电影大银幕上播放电视剧,观众的招募则通过微博进行,同时也找到各个城市的KOL,然后我们要求到场观众在观看后发表评论赢取奖品。说实话,在第一场南京的点映会开始之前,我们一度担心观众会填不满场子,毕竟是很新的尝试,很多电影院甚至都要打电话去询问主管部门这样做是否合规。但社交媒体发挥了很大的能量,到最后一场北京的点映会时,我们甚至在考虑是否像真正的电影那样,在北京各个区的主要电影院都做放映。8月4日当这部剧开播时,#离婚律师# 已经是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了。”
此外,电视剧本身好看,是该剧收视热潮最重要的因素。实际上在互联网时代,产品是1,营销是1后面的0,如果《离婚律师》本身达不到电影的标准,那整体的营销概念也无法实行。只有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才能有更多的植入话题的机会,从而借助社交营销去精准地触达受众,引发用户关注和讨论。
借情景式话题引发热议
就社交营销来说,植入的关键是制造出话题。广告主应如何进行社交传播,将话题影响扩散,实现营销最大化?
《离婚律师》是一部题材较为新颖(律政题材)的电视剧,通过一系列的离婚官司,去挖掘人性、表达情感。两位主演话题十足,自然会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对于要进行植入的品牌来说,这部剧先天具备了很大数量的观众关注,品牌可以借力来制造话题,从而实现向品牌关注的引流。
如何才能制造相关具有广泛讨论价值的话题,从而在社交平台引起热议呢?在该剧中植入中国平安品牌的世纪鲲鹏相关负责人告诉《成功营销》记者:“相较而言,品牌投放的传统广告,很难引起如此巨大的话题性和关注度。中国平安借助剧中相关场景进行品牌植入,从而实现话题聚焦点。比如,中国平安的金融产品,是服务于个人,服务于生活的,而且很多时间是可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的,比如为家人购买保险等。中国平安的系列产品,使中国平安在金融业内首推的‘简单’金融生活概念已深入人心,专业让生活更简单。在《离婚律师》中,除了银行卡、ATM取款机等道具和场景植入,还通过情节植入介绍了平安手机银行客户端、平安车险微信自主理赔平台、平安信托三个产品,从剧集的情节中找到话题突破点,击中观众内心。”
社交营销需要以情感为核心,关注人性的话题可达到吸引受众关注,就像剧中罗骊(姚晨饰)使用口袋银行的手机号转账功能一样,观众看到用手机号就能给对方转账,觉得新奇又方便,大量观众对中国平安进行主动搜索和关注。同时,中国平安也通过自己的社交平台活动和营销信息,形成话题再造,对接剧情详细介绍产品功能,最终很多观众都下载平安口袋银行客户端,实现了从观众到用户的转化。
情感因素是社交营销的核心
品牌广告主都注重影视剧对于观众的吸引力,究竟如何营销才能达到润物无声却又创意十足?在葛鸣看来这两者不应该是对立的,他说:“只有情感因素才是社交营销的核心,因为好的广告创意一直以来都被消费者津津乐道,只是我们在影视剧中寻求怎样的切入点合作,创造出怎样的剧情,后续又如何发酵形成病毒式的营销也是品牌和片方一直在努力探索的。”从耀客的角度,只有把剧集内容做到极致,把产品做好了,才会有后续的各种跨界的合作,内容永远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为了保证剧的品质我们的“几条硬性规定”迈向了专业标准化的第一步。而在剧外整合营销方面品牌和耀客都将自身的宣传平台做到了充分的结合,在剧内植入的情节基础上配合新媒体的营销方式让观众在关注剧的同时也关注到了品牌,而在品牌的宣传渠道也为《离婚律师》转化了粉丝。
做社交营销最重要的是要有内容,有创意,有话题,有引爆点。而这些都需要在剧本阶段就和制片方有一个特别信任的合作基础才能做到。因为这是目前比较新颖的营销手段,有很多品牌方还是没有跳出原先的思维模式,按照一些老的套路和做法来做,但事实证明,怎样让观众在观剧过程中有记忆点,不仅需要片方的努力更需要品牌方可以实现自我颠覆,摒弃传统媒体的营销方式,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以内容为根基,打开娱乐整合营销的新局面。
二、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基于一种新的社交方式提出的,在互联网领域,新媒体与粉丝是相伴出现的,有了庞大的粉丝群体,就有了社交的最基本的场景,所以新媒体的新在这个层面上讲就是一种社交场景的媒介。
当然,支撑新媒体发展的技术支撑源自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以,新媒体同时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通过某种技术终端能够向用户提供信息或者其他服务形态,严格地讲,新媒体应该更适合称作数字化新媒体。当然,新媒体的形式肯定是多种多样的,并且相互之间不断的借鉴和学习,最终形成了一种以用户体验和社交为主的新型沟通方式。同时,新媒体带来的巨大的信息流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其他行业形成了变革。预期收是一场变革,倒不如称之为一种最时尚的交流工具,对于每个行业来讲,新媒体是现阶段最有效的交互工具,这对于每个行业意味着是一种社交红利。
三、新媒体融合下新闻传播的特征和趋势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也逐渐加深,新旧媒体传播形式在最开始的对抗转变成目前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为广大受众提供了最具新闻价值的信息。
1、新媒体融合下新闻传播的特征
(1)高效性
新媒体融合下的新闻传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效性。这种高效性是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单独无法爆发出来的能量。在过去,传统媒体对于突发新闻的播报是具有时效性的,新闻有可能就不再是新闻,失去了作为突发新闻播报的价值,而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这种突发新闻播报会以几乎同时的速度想广大用户进行推送,能够在段时间内聚集大量的受众,新闻编排上,新媒体并不需要很复杂专业的编辑方式,往往通过几张图片就能把新闻时间阐述清楚,省去了传统媒体下各种编排耽误的时间。
(2)多元性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跨媒体融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多元化也就成为跨媒体合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分析多元性,我们就需要从新闻的呈现形式谈起。在传统媒体时代,对新闻时间描述主要以报纸和广播的形式呈现,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图文和语言,这其中除了时效性带来的缺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不足就是无法提供真实的现场还原,这样并不足以使整个事件对公众产生更加强烈的感知。相反,对于新媒体融合下的新闻传播,其传播方式和传播维度都有了巨大的突破,人们在获取新闻事件的时候,往往都是以动图、视频甚至直播的方式,更加真实的反映客观的新闻事件,这样会使新闻报道更加的真实。
(3)娱乐化
这里指的娱乐化并不是指的是网友热衷的跟帖或者评论,而是站在丰富新闻类别的层面上阐述的。在过去,人们获取新闻事件往往是被动发生的,这是因为报刊杂志的版面有效,无法加入更多的新闻维度,但是在互联网告诉发展的今天,信息的流动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其实仔细观察每个新闻门户网站就不难发现,他们都对新闻进行归类,比如时事类、经济类、体育类、国际类、国内类、本地类、生活类等等,并且在每个分类下的新闻素材是非常众多的,采集的范围也是非常的广泛,并且,基本上每位访客都能够在网站上找到自己喜欢的板块。最重要的是,新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编改变了原来字正腔圆的风格,在扭曲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都运用了下的流行用语,一下子拉进了与读者的距离,这种略带娱乐性的风格是传统媒体根本无法想象的。
(4)互动性
互动性,可能是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最具社交属性的一个特征。无论在历史的哪个时期,大众对于表达诉求的愿望都是非常强烈的。随着媒介资源的越来越丰富,不少媒体,甚至新媒体对于用户社交这块早已非常看重,并且作为运营优先处理的工作之一。而在新闻传播领域对于社交的开放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媒体的发展,伴随着受众的关注度,也就使得新闻媒体在对于网络舆论的监控下有了更多的挑战。在某些新媒体平台,用户表达观点是极其活跃的,这使得用户评论成为新闻媒体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一些新观点新看法时常被提出,这也是在以往无法想象的,这也就是更加增加了新闻的价值点和真实性,同时也保障了网友言论自由的基本权利。
四、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趋势
前文提到,新媒体的发展源自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撑,所以要通过当前预测未来新媒体环境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其实质就是探讨互联网技术是怎样通过新媒体改变未来新闻传播的方式的。
1、新闻传播全球化程度更深
新媒体其实也就是社交媒体,在国外,社交媒體的发展规模和程度都远远超过中国,并且他们并没有在的明显限制,所以在内容丰富性上看,中外社交媒体的差距还是挺明显的。当然,这并不影响新闻传播的全球化趋势。单就目前新闻传播的广度而言,早就已经实现了全球化,只是在传播的规模上看,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中外企业也正在推动这一进程而努力,中外互联网企业不断通过合作,推出更加方便的体验,实现越来越多新闻的共享,从而在不断融合做产生新的媒体形式,推动新闻传播全球化的发展。
2、互联网技术推动新闻传播进一步发展
新旧媒体形式的合作与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两种技术的融合和发展,现在的新闻传播已经不能按以往的经验进行,当然,传统业态下的报纸技术并未走向消亡,它会在未来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献给读者,比如时下非常流行的虚拟显示技术,就如同开始新媒体刚好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争先去研究他的发展形式,虚拟现实就是也是如此,如果说从传统的纸媒到现在的新媒体,已经是一种巨大的进步,那么未来在虚拟显示技术推动下,新闻信息的流动就更加智能化,新闻事件的代入感也就会大大增强。
3、理性互动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
目前的新闻阅读体验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对于读者互动这块的监管是相对比较薄弱的,这也是新媒体与新闻传播融合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在平台自我监管和调整的过程中,文明上网,理想留言逐渐成为一种准则,只有针对新闻本身做出理想的判断,才能引发更大的思维的碰撞,这才是新闻传播希望看到的。相反,一些哗众取宠的言论会越来越没有时常,最终被平台所抛弃。当然,这种健康的网络环境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随着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这样的网络健康环境正在慢慢形成。
基因决定前路坎坷
微博对于营销而言,本身更像是一个信息广场,其媒体属性远远大于社交属性,而媒体属性的建立来自于新浪过去操作新闻门户和博客积累的娴熟运作模式。
然而这种媒介的特征,严重影响到了它介入商业化。受众可以接受在传统媒体或是门户网站上看到广告,却很难接受在微博上被广告干扰。微博用户本身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在140个字的狭小空间里,如何将商业信息与人们关注的人的信息之间做出一个自然的融合与平衡,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因此,微博依靠广告的商业化很难做大规模,因为能够显示的广告位置和空间有限,既要关注用户体验又要平衡广告商实现广告价值,这是两难的事情。
在个人用户方面,由于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不愿意为内容付费,只愿意为服务和具体的产品付费,互联网行业真正建立起的收费模式只有网络游戏和增值服务,例如腾讯的QQ平台上的各种虚拟道具等售卖。微博降低了人们信息分享的成本,导致大量的信息流涌现,人们更加感觉到信息的低价值化,因此建立付费机制就没有真正的支撑力,新浪微博的会员服务就很难得到个人用户青睐。
这个现象也说明,依靠网络媒体与用户建立的关系注定很难紧密,信息不是刚性需求,碎片化信息的聚合最终也很难产生用户付费的模式。这也是微信为什么改版要把自媒体账号折叠的主要原因,微信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社交和服务平台,而不是一个媒体平台。
因此,从新浪微博的自身产品属性上看,商业化不会是坦途,无论是媒体+广告的模式,还是用户付费的模式,微博都面临瓶颈,对其寄予较高的期望不现实。
微博、门户必须协同
讨论“微博商业化”,其实是在讨论新浪这个中国门户模式的开创者如何在社交媒体时代获得新生。
4月1日新浪网正式启用新版首页,是新浪继1998年成立至今15年来的一次重大变革。门户全新页面的改版,核心逻辑是将社交属性嵌入到门户当中,更加强调资讯聚合的个性化。
新浪微博的产生和发展,在另一方面延缓了新浪门户的“衰老”,让新浪依然能够在这个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保持独特的江湖地位。这和此前的新浪博客极其相似,新浪博客也并没有商业模式,但却让所有的博客网站最终销声匿迹,同时还让新浪门户依靠博客继续保持了其受众的持续关注度。
因此,新浪真正的基因,永远离不开“媒体”。媒体的商业模式,本质上依靠的还是免费向用户提供内容,然后依靠二次销售卖给广告主的商业模式。但是,有了微博以后,这一切都需要被重新定义,重新定义并非完全颠覆,而是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可行的融合性解决方案。
这最终指向一个在互联网上的行得通的商业模式的逻辑,影响力的平台,必须与技术和产品以及用户数据结合。将技术转变为产品,转变为真正的用户黏性和流量,才可能变现。以往门户最大的优势是通过媒体影响力来建立用户黏性和提升用户价值,从而实现商业转化,但是,今天,黏住用户不再是资讯本身,因为用户有了更多的入口去获得资讯。因此今天对于用户而言,有用性、关联性、自主性成为核心,所以,新浪微博商业化的未来,本质上是新浪门户与微博的协同的商业化,两者唇齿相依,不可割裂。
融合是最优选择
当然,新浪门户与微博的打通,核心是用户行为逻辑。但是,商业逻辑是否能成立,两个不同属性的东西融合在一起的商业化,是否能够突破单纯一个属性的产品的商业化而带来叠加价值,这是新浪微博商业化的重点。
支撑这一切的实现,依然是大新浪的概念,也就是现在新浪正式对外的数字媒体平台战略,核心关键词包括平台覆盖、大数据、个性化营销、社会化营销以及电子商务转化。
平台覆盖,就是将微博的受众,与门户的受众进行打包销售,以实现广告的更大范围的曝光,这是新浪推出的受众覆盖购买的概念,这个思路借鉴的是传统电视媒体的思路。
大数据,则是社交数据与阿里数据的相互融合,这样可以有效地将用户行为数据结构更完整,从而为品牌带来更精准的营销。
个性化营销则是和内容高度相关,无论是门户的浏览还是微博的内容,新浪可以将用户进行更加细致地切割;社会化营销,则是新浪需要重新定义的市场,也就是说新浪微博今天需要重新在大V后时代,重新利用自身微博的后台技术,让更多品牌的社会化营销效率更高。
电子商务转化,这也和阿里巴巴的介入有关,此前我们看到门户广告尽管有很多效果营销,但是真正实现转化其实是很有挑战的。因此,利用微博的平台,结合人们的兴趣图谱和信息图谱,来向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和淘宝导流,将天猫和淘宝的广告平台与新浪微博进行协同,可以为那些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传统品牌和线上品牌提供新的营销模式。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传播;公众号;社交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71-02
作为一种在线信息的新来源,社会化媒体反映了“消费者为了相互增进对产品、品牌、服务、个性和其他问题的了解,而创造、发起、转发及运用这些信息”的沟通及传播过程。①由于国内部分外网或者国外社交软件的限制使用,中国本土的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在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下,社会化媒体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与沟通交流、商务金融等应用融合,借助其他应用的用户,形成强大的关系链。
一、移动端的热潮
根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了92.5%,较2015年底增长了2.4个百分点,使用率远远超过电脑等其他常见设备。网民向移动端聚拢的趋势加快了部分主流社交媒体的发展,如微博、微信、QQ。具备社会交往功能的社交软件成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桥梁。社会化媒体的社交性表现在赋予用户创造内容并进行传播的权利上。
二、微信公众号:微信与媒体的功能结合
微信公众号共有三种类型,即服务号、订阅号、企业号。服务号主要偏向于服务交互,现在多将服务号与电子商务结合,每个月可群发4条消息;订阅号主要偏向于向用户传达资讯,是重要的宣传渠道,每天只可以群发一条消息;企业号主要用于公司内部通讯,需要先有成员的通讯信息验证才可以关注。根据2016年腾讯用户数据报告,截至2016年2月,微信已有公众账号超过1000万,公众号日提交超过70万的群发消息,获取资讯是用户关注公众号的第一需求,其次是了解企业动态和商家优惠。
(一)公众号是一种社交型内容平台
公众号的社交性让用户有更多参与感。公众号为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承载了新媒体传播的逻辑拓扑结构(环形),将双向交流的频率增多,交流更深入。用户与传播者地位平等,用户不再轻易受转播者摆布,而是可以通过媒体以及与其他用户的互动发出更多声音,影响信息传播者。
(二)公众号是一种内容融合型媒体
内容融合就是将不同媒介形态的生产,依托数字技术形成跨平台、跨媒体的使用,利用数字化终端,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内容融合型产品。②在互联网推动作用下,新媒体发展日盛,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转型成为传统媒体共同的出路。如今,大部分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杂志,积极开拓新媒体道路,其中一种就是开设微信公众号。公众号所体现的包容性为传统媒体开拓新媒体市场提供了渠道。
(三)多媒体阅读模式
在移动端,微信公众号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图文,音乐、视频的插入增加了公众号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公众号的图文排版形式也在改变着用户的阅读习惯,区别于纸质文章,在移动端阅读的时候用户是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去仔细钻研文字的。点开文章,影响用户第一印象的是排版,用户是否愿意继续往下阅读则是由内容的价值与质量决定的。
三、社会化媒体传播模式分析
社会化媒体传播具有个性化、交互性、即时性、碎片化的特征。首先,内容个性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订阅公众号或者关注不同的信息,自由选择接收地点、时间以及媒介表现形式。其次,交流互动性强。用户与传播者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及时交流,用户意见在第一时间让传播者知晓。再次,信息传播即时性强。去掉复杂的后期加工程序和审核,社交化媒体在网络的帮助下实现了咨询传播“零时差”。最后,信息碎片化。社交媒体的快节奏传播模式是导致信息碎片化的主要原因。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颠覆了媒体的概念,提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这一概念是对新兴媒体的重新诠释,也是社会化媒体最形象的表述。社会化媒体将人际交往发生的场所移向了云端,受众接收信息、受众间交流都由现实转向虚拟。在研究社会化媒体传播的时候借助媒介延伸理论能够让研究人员更好理解“社会化媒体”本身。
下面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对社交化媒体进行深入分析。
(一)网状传播
从图1.0可见,公众号流量的持续提升最重要的一步是用户转载而形成网状式传播。在此结构中的每一个用户作为一个中心原点进行线性扩散,接收到信息的人又成为新的传播中心,传播效果就像核裂变一样产生出强大的传播影响力,信息的传播效率大大提高。用户由过去的被动接收,变为主动参与。
据2016年微信数据化报告,促成用户分享的三大要素为价值、趣味、感动。对于热点的追踪,由于微信公众号内容推送条数的限制,导致了公众号时效性不如微博。所以要构成网状式传播需要一定条件,只有当公众号内容能够引发用户产生转发的行为,传播过程才能持续不断。霍夫兰“刺激-反应”理论提到,在新态度的传播过程中,注意、理解和接受三个变量的重要性。基本假设用户只有在采取一种新的反应能带来更大的利益,用户才会改变他们的态度。在公众号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从如何引起用户注意,让用户对内容一目了然,再到引起用户共鸣,这是一个成熟的公众号传播过程。
(二)传播的相对封闭性
微信自媒体更突出的特点是相对的封闭性。微信群体受众是“物以类聚”的细分,每个使用者的内容都只能在自己的微信好友圈中看得见,不同于在微博上发送的消息,是可以选择向全网公开的。公众号是只有当用户选择关注该公众号之后才会接收到公众号推送的消息,这时候的传播很难形成体系和大范围的再次传播,导致的问题就是推广难。所以很多运营者的策略是在活动中要求用户转发至朋友圈获得奖励,以此来鼓励用户形成二次传播。
(三)强交互性
在传播过程中没有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都可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成为信息源,而且任何两点是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信息交流,交流的途径不止一条。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用户在接收公众号推送的信息的时候是受众,当受众要将内容转载并附上几句感言的时候,又成为了新一轮的传播者。
微信的功能设定决定了公众号强交互性的特点,具体功能体现在自定义菜单、自动回复、文章留言。在成功关注公众号之后会进入主菜单页面,一般的公众号会在下方设置一些基本资讯的查询选择,也可以选择直接发消息给公众号后台,传播者与受众能进行及时沟通。文章留言类似于文章评论,但是公众号留言是经过工作人员筛选后才会在文章末尾显示。公众号留言区成为了用户交流的“社区”,评论的开放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
注释:
①MANGOLD W G,FAULDS D J.Social Media: The New Hybrid Element of the Promotion Mix[J].Business Horizons,2009,(52):357-365.
②宫承波,庄捷,翁立伟.媒介融合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1,22.
参考文献:
[1]杨佳昕,谷悦.社会化媒体对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启示――从微信公众号谈起[J].编辑之友,2014,(10):55-57.
[2]詹恂,严星.微信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2):112-117.
[3]宫承波,庄捷,翁立伟.媒介融合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