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7 15:03: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传统文化综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提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我国公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质,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学界对其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的方式方法、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等作一简要梳理,以促进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集儒、道、墨、法、释等文化精华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宝藏。从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治国之道到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从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到法家“以法治国”以及释家的“大慈大悲”对人性的关怀,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至诚的精神与信念。这种文化在历史上曾推动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对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也有过重大的影响。这些优秀的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文化传统,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我们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有源头活水。
近年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研究硕果累累,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蔚为壮观,然而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与公民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公民道德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研究都不多,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也只是泛泛而谈,有待进一步深入。
很多学者都认同以下观点,即“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是公民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著书立说,呼吁重新审视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内容丰富,东南大学的樊和平教授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和勇毅力行等十大美德,认为它是形成崇高的民族精神,建立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道德人格的重要保证。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潜涛教授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归纳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人际和谐、追求崇高、以德治国、艰苦奋斗等传统,主张大力继承和发扬。[2]
很多学者都主张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民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的新形势下,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3]
传统道德教育以人性论为逻辑出发点和教育前提,是古代先哲对道德教育规律的探索,富有深刻的道德理性内涵,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正是传统道德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一脉相承的原因与关键所在。
比如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恪”[4]的思想,在于强调道德教育对理想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另外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讲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虽讲人性本恶,但强调“善者伪也”,认为人的善行和善良品德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从表面上看,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存在着差异,但实质上在对待人性与人的善良品德关系问题上殊途同归,都十分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性是可以教化、可以塑造的。
关于如何对个体人进行人格培养问题,也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份。有学者认为:对“善”的追求是中国传统道德对个体生命价值和归宿的最终确认,也是作为个体的人不断寻求道德理性成熟的过程。现代公民人格的培养同样不能脱离人性的基础,要结合个体的道德需要,使人格教育出于自然而又归于自然。这就要关注公民的多种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个人利益和个性特征。提出应该从教育规律、认识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出发,通过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道德需求,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道德需要的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教育要求的层次。[5]
学者们还从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以及个人自我修养对造就公民高尚人格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非独丝有染,人亦有染。说明道德教育的环境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本性,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貌和国家的命运。[6]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同其它社会活动一样,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其价值和功能的实现程度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公民道德建设环境是构成公民道德建设过程的要素之一。
传统文化中“以法治国”法家思想,对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也有着指导作用。人性的二重性告诉我们,人是动物,又不是动物。人的自然属性反映的就是所有动物所具有的生物本能,而人的社会属性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取决于后天的教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我认知和环境教化而赋予自己的作为“人”的存在的内在规定性。然而人的动物性决定了人不会主动弃恶从善,所以需要用法律来约束其行为。[7]
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淑芹教授的《论公民道德教育的外在机制》、卫建国在《公民道德建设要注重实效》都提出,基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实情以及当下公民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行为自律意识还不强、特别是现代社会人员流动频繁,交往范围广,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相互之间的监督变得越来越困难的现状,提出在进行慎独教育的同时,特别需要加强外部管理,要把道德教育和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对公民的道德进行养成和训练,以提高道德建设的实效。[8] [9] 道德教育是对人美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只有把追求道德完善的视为快乐之事时,才能自觉自愿地去追求自我完善。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教育也应当把情感教育作为重要的方式方法,使人通过情感体验来形成相应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产生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自觉主动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传统道德教育注重“知行统一”,认为道德认知对道德行为起着理性指导的作用,而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认知的最终体现和实践,主张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实施养成教育。这对我们的公民道德教育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鼓励受教育者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随着实践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发挥自主性、独立性,人格素质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实现现代公民人格培育的真正目的。
不少国内专家学者对学校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在学校里进行的公民教育,主张用普世的、合乎现代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教育学生,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前普遍接受公民道德的培养,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因为学校有着社会上所缺乏的教学资源优势、时间优势,学校里不但可以开展直接的公民教育课程,而且还可以依靠多种学科和活动,发挥其间接教育的作用。另外学生正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时候如果能把优秀的为人处事规范和原则传授给他们,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有学者对我国公民道德水平低下的现状和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认为是中国30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人们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道德选择上出现困惑、社会道德心理失衡。[10]
关于把传统德育运用到公民教育之中,有学者提出了德育目标问题,认为公民教育必然是主体性教育,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为其基本的教育取向, 而且是区别于“圣人教育”的“平民教育”。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目标定位太高,缺乏对不同层次公民的水平、能力分析等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1]王颖在《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历史性复兴的现实反思》中强调培育公民应该以公民拥有独立的人格为前提,避免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封建臣民观念对公民民主自由的影响。[12]
相对大陆而言,台湾对教育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问题研究比较系统、集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当属田培林先生。台中师院王财贵教授发起的“儿童读经运动”也是学者针对传统文化教育所做的贡献,让孩子从小养成温良恭让,品行端正的习惯。
总的说来,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公民教育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至今为止,对公民教育的许多基本问题,理论界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从实践上讲,公民教育在我国开展得也很不够。特别是有关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不多,相关研究多限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发扬与光大以及公民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如何把两者相结合,结合过程中可能出现些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缺少有力的研究。这种情况既同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很有必要。以上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3] 吴潜涛.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古代优秀思想道德传统[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3).
[4] 论语·为政
[5][6] 李莹.“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思想对公民道德人格培养的启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7] 邹顺康.道德:是在压抑人性,还是在提升人性[J]. 道德与文明, 2005,(6).
[8] 王淑芹.论公民道德教育的外在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8,(1).
[9] 卫建国.公民道德建设要注重实效[J].道德与文明,2002,(6).
[10] 王东.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
【关键词】传承;宗法;血缘
结果与分析
1中国传统武术传承方式
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其随着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的变迁而不断变化,表现形式主要是血缘传承和师徒传承,由此衍生的业缘传承和地缘传承是其异化的形式。作为传统武术主要传承方式的师徒制传承和家族式传承,其传承方式的形成深受中国古代宗法观念,宗族血缘意识的影响。思维方式、观念意识贯穿了整个武术传承方式的始终,对未来武术传承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观念意识发生了许多变化。原来从事家族技艺的血亲不愿再继续传承家族技艺,血缘传承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家族中人谋求以外的发展,这样就给家族技艺的延续带来了许多局限,因此家族血缘以外的传承方式就不适应技艺传承的需要,这一时期模拟血缘式的传承浮出水面。这种血缘制度传承向家族外延伸形成了师徒制传承这一影响中国百年的传承模式。这其中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对于有血缘关系的师徒形式;二是没有血亲关系,非亲非故的师徒关系。表现在择师授徒,拜师学艺的形式上。
2中国传统武术传承方式与宗法血缘
亲缘核心、尊祖敬宗、家国同构三个名词构成了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缩影。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根深蒂固于人们的心中。心理学中讲人们的行为活动受心理的支配与影响。古代社会的发展也正遵循这一历史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制逐渐产生,影响人们了观念意识。私有制一产生,宗法就随之而来了。
中国古代社会以血缘为核心、父族为主导的文化内涵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宗法制度。血缘的维系,氏族家长家族制度使得宗法制度由宗法分封制到宗法君主制。形成了两千年来的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
氏族制向宗族制的转变是宗法形成的两个阶段,宗法制是宗族制在政治上的最高体现。氏族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社会组织。宗法制到殷商时期发展到了完善的阶段,宗法离不开宗族,宗族在社会制度的构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宗即是整个家族中长族之人,奉家中一人为首;族即是家族中全体有血缘关系的人。尊祖故敬宗,祖宗,祖宗二者是不分家的,宗者尊也。中国古代宗法制度有大宗,小宗之分。大宗率小宗,小宗领群弟。由此形成了以血缘、宗族、伦理、政治的社会构造体系。
3中国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的发展
中国传统武术传承方式发展到现在,又形成了迥异于古代传承方式的特色特点。无论其发展方式为家族式传承、师徒模拟血缘式的传承,还是地缘传承、业缘传承、拳谱传承等等,一直到近代的武馆、武术学校的建立,包括现代学校教育中武术的教习,已经不同于古代的传教模式。但有些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是深受过去思维观念方式的影响。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我们要承前启后,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发扬做一份贡献。
结论与意义
在对中国传统武术传承方式梳理的过程中,因循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的演化,发现各种传承模式的出现与淹没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而转变的。探究中国宗法血缘文化对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的影响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方面:在对传统传承方式的研究上我们可以以古为鉴。懂得两种传承模式形成的文化内涵,探究形成其模式的演变形势和过程。对于跨学科跨领域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文化包罗万象,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周围,对我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究传统文化与武术技艺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是作为一名民族传统体育
另一方面:在研究传统传承方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面向未来。为武术事业更好的发展探究新的道路,其中就涉及了武术传承方式的转变。社会发展到今天,武术在大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已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传承模式需要新的发展,制约发展因素的一方面需要去除,适合武术技艺传承的有待保留。在此就需要广大武术传承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程大力.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12-18,25-38
[2]田孝亮.浅论中国的宗法制[J].文化广角,2008(11):59
[3]方国清.中国武术――一种浓郁的宗族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7(11):18-21
[4]许结.亲缘核心――中国古代家族――宗法制[J].文化常识,2008(1):115-116
[5]范海彪.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9:120-122
[6]宋海滨.中国武术传承过程中的嬗变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07.9:12-13
[7]薛欣,薛扬.武术的传承方式浅析[J],体育学刊,2009(2):106―107
[8]王林,赵彩虹.传统武术传承的社会人类学解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2):26-27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广大青年要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探析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中的作用 微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经典阅读与大学生通识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的断层问题研究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对策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促进作用的研究综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当代文化认同视阈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郭鹏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基础研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视角[J].学理论,2015(16):256-258.
[3]雷雪芹.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创新――基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J].宿州学院学报,2015(9):1-3.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文化传承研究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文化创意产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模式研究 地域文化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金源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以人为本”原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初探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壮族嘹歌的保护与传承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研究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陕北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 依法保护与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豫剧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汾酒的发展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江西地方特色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陈怡琳.藏戏近几十年来的变迁-以自治区藏戏团为例硕士学位论文,2004(5).
[6]中国新闻网 http:///guonei/2012-12/15/content_1131965.htm
[7]田丽.我区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J].日报,2006(12).
[8]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330.
[9]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330.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契合;共通性
一方面,在理论的共通性上,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契合之处;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可融合性上,和中国传统文化亦存在契合之处。对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人要懂得仁义礼智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等方面,二者存在很大的契合。这种契合让在传人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指导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1 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具体体现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的根本职责在于用所谓的理论来改变这个世界,绝非只是解释世界。基于此,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契合点的根本意义应该在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活动,探索其在未来发展中,对于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探索以及适合社会发展文化的实现途径。
一是对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的契合。认为,认得本质在于其在特定的历史活动中所具有的一种作为人的实实在在存在的价值。它区别于动物的自然性,而又必须依赖于自然界生活的一些物质表现。在这种区别的过程中,人的劳动和依存社会的能力成了人的本质属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沿袭过程中,也提出人对于自然欲求的节制或适可而止的理论,关于“过犹不及”“无过无不及”等原则的阐释,从很大程度上来讲都是与的论调一致的。
二是对于“人要懂得仁义礼智信”的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仁、义、礼、智、信的论述,有孟子论述中的“人性善”论,有荀子提出的“人性恶”论,有孔子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论述,这些都是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提升,不外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做到友爱,讲道义,有礼节,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要表里如一等等。这些也是人社会性的一个表现,这样的道德或者伦理要求的体现也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在理论中,也有笼统的社会规范的概括,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恰恰是从更为具体、全面的层面上对其做出了很好的补充,这种对于我们现代人的教化作用,二者是存在很好的契合点的。
三是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方面的契合。哲学在肯定物质第一性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它将最终的落脚点直接指向并最终改变现实,在肯定环境和教育改变人的同时,认为首先是人改变了环境和教育,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与之相契合的地方,譬如在《论语? 先进》中,孔子的弟子季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的事情,孔子回答说连人都侍奉不好,怎么去侍奉鬼神呢?《中庸》开篇就有论述,说道是不可分离的,而分离开来的东西,就不是道了。它就是告诉我们“道”这个东西并没有离开我们,它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东西,那就是对世界本源的探究,人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发挥。
四是关于“禁欲主义”观点的契合。相比较主义文化,倡导的绝非用物的东西来满足人内心的贪欲,而是强调一种节制、禁欲主义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沿袭至今的时代,虽然是以消费为主导的商业文化对人的思想、观念的东西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但是这种物质层面的追求并没有盖过精神层面对人的影响,从“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到“安贫乐道”,这些论道都足以说明。正是这种契合的有力表现,时下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才会做得如此有声有色。
2 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现实意义表现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一方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影响,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精华的沿袭,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他们的契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是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国家积极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只有充分了解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意义所在,才能更加深刻地解读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将精神层面的空虚加以补充。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过程。
二是对于发挥传统文化的伦理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沉淀下来的精华,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丰盈和调整、对于人更和谐地与世界相处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过程中,可以将二者中对个人、对社会有益的、积极的伦理因素提取出来,这对于当今危及社会稳定的众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是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在实现这一梦想的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紧紧把握中央关于未来改革与发展的精神,并与之保持高度的一致。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恰恰有助于地方政府或个人能够从更多层次去紧跟中央的步伐,对自己的行为作为当否的衡量。
总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是深度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代化过程中绕不过去的话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让其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伍文彬.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7).
[2]格勒.文化现代化60年[J].社会观察,2011(09).
[3]任培秦,杜涛.浅析与中国传统文化互动关系[J].理论月刊,2011(08).
[4]徐稳.传统文化现代化与中国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1(08).
[5]杨志超,李向晖.论中国化的四大根基[J].理论导刊,2011(02).
[6]刘先春,杨志超.中国化支撑体系的结构性分析[J].理论探讨,2011(0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底蕴分析
前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灵魂,可以引领社会的发展,凝聚社会之间的共识,决定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轨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因此,在倡导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就要不断的汲取营养,提高影响力与创造力。
一、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其发展的价值目标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上的振兴,而中华传统文化则是实现这样价值目标的重要力量源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仅提供了思想以及文化上的资源,同时也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所共同坚守的理性信念。对于民族与国家来说,只有达成了相应的认识才能形成有效的合理,从而实现万众一心,促进我国的发展,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就要将56个民族集中在一起,这样才能演变成为我国的民族精神,共同坚守理想与信念。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所凝聚成的民族精神以及理想信念可以促进我国实现持续的发展,就今天来说,依然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一)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与民族之间的团结
对于国家的统一与民族之间的团结来说,是保证社会和谐以及国家富强的基础,而中华传统文化则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就我国民族来说,分裂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国家的分裂是短暂的,民族上的团结与统一则是长期的。在我国古代出现了如同汉代、唐朝以及明清等人口多、地域辽阔的帝国,在全球的许多地方中还是相对较少的[1]。从实际上来说,世界上的各个地区中,大部分的时间依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中,但是都不能不把原因归结到文化上。在文化上的影响下,可以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在孔子所著的《春秋》中,维护周天子的巩固地位,反对混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孟子则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主张“定于一”。尤其是对于“独尊儒术”来说,对达到思想上的统一,促进国家大一统则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样也就使得儒家文化逐渐演变成为了我国文化中的主体。孔子的这一思想刚好满足了当时的国情以及民意,所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尤其是得到了少数民族政权上的认同。中华民族也正是保持了长久的统一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中华文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与认同,人们也自觉的借助这种思想来抵制分裂,从而维护好了整个社会的发展[2]。
(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是在特殊的地理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下所发展起来的,其形成经历了较长的过程,通过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与磨合,达到了系统化与规范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蕴含着这一情感与智慧,极大的促进了民族的发展,根植与中华儿女的思想与意识等方面,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所以也就使得其具备了极强的民族性。也正是在这一文化的影响下,使得我国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治理模式等方面一直处于世界上的领先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华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是其他民族文化所不能比拟的。中华民族也正是借助这一优势奠定了在世界民族中的地位。就现代来说,中华文化再次彰显了它的优势,并促使了广大中华儿女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3]。
二、为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智力上的支持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经历了百年耻辱后,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励志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以及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而这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最高利益所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没有促进工业革命的首先发展,但是却对工业文明的发展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可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实现现代化[4]。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挑战的影响下,其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就今天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的真理,尤其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来说,其中所包含的现代元素不仅可以适应好现代文明,同时还可以反思好西方价值观主导的现代化进程汇总所存在着的弊端,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一)传统文化可以满足现代化的挑战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在西方所主导的现代化中,主要是从西方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可以看做是外来的全新事物。面对社会的不断转型,一些传统社会开始陷入到了长期的混战中,因此,在面对这种挑战的影响下,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彰显出了极强的适应性。其次,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促进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使得海外华人在欧美以及东南亚等地区中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甚至还主导了当地的经济活动。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可以促进社会变革的现代化因素[5]。
(二)可以为反思西方主导的现代化提供思想资源
在进行西方现代化反思的过程中,一些学者开始将目光放在了东方,并发现了中华文化在反思西方现代化的弊病中有价值的东西。且对于西方所主导的现代化来说,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给世界的发展产生出了相应的影响。但是对于中华文化来说,这种价值观恰恰可以转变成为对现代化危机进行反思的重要思想。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中,包含了众多的和谐因素,也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就要求人们之间要与相互尊重。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普遍比较热爱和平,其中所蕴含着大量的和谐因素,所以也就可以有效的构建出一个和谐的世界[6]。
三、为人们提供了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其中有许多的标准就是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演变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快速发展的基因,并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中,深入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理论体系是源远流长的,通过对天、地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思考,中华传统文化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这样也就可以有效地评判好人们行为的非曲直,及时纠正好不良的行为,实现稳定与持久的发展。
(一)规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中华文化中,注重血缘与亲情上的关系,因此,也就比较注重祖先与子嗣方面,通过对已逝的亲人进行追忆与几年,可以实现亲族上的联络,增强血缘上与文化上的认同。其次,在中华文化中还要求要做到以礼待人,尊重好他人,遵守礼仪。对于这些规范来说,可以实现协调人际关系的目标[7]。
(二)形成良好的统治秩序
想要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仅要具备忠君与以德治国的思想,同时还要具备反对杀戮的思想。在孔子的理念之中,一直认为要实现“为政以德”,也就是说,要坚持运用好道德的力量来提高人们的信服程度,只有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就“仁”这一思想来说,其实是一种极高的境界,要求人要具备“仁爱”之心,统治者则要具备“仁政”[8]。
四、传统文化与理论上的结合
想要培养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坚持以为指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且对于文化的自我更新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逐渐演变成为了自己的体系。尤其是在近代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自我更新的历程不断被打破,为了满足时展的需求,就要及时吸进先进的文化与思想,以此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9]。一般来说,内因直接决定着外因,文化自身所具有的成分决定了可以快速吸收什么东西。因此,在文化的更新中,原有的部分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传入到中国后,以极快的速度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接受,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建设成就。正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与理论之间具有了想通性,所以也就使得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了指导的位置,在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后,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0]。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从中华传统文化出发的,并且不断的吸取营养,这是由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凝聚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经受住时间与实践的考验,具备了顽强的生命力,所以就要不断吸取其中的精华,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杨雨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142-142
[2] 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03):11-15
[3] 黄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亲密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1-5
[4] 祁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研究[J].学理论,2015,(07):189-190
[5] 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03):4-6
[6] 刁生虎.王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15,(28):88-93
[7] 刘晓欣.高翔.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耦合关系研究的综述[J].中国民族博览,2015,(18):13-14
[8] 闫坤.段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38):118-122
Abstract: In the world of English study, autonomous-learning is a practical way to improve the study efficience.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however, Chinese students usually don’t have a good autonomous-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study.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negative effe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brings to students in learning English autonomously and discusses the possiblility of eliminating the negative effect with affective education.
关键词:英语自主学习 传统文化 情感教育
Key words: autonomous learn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ffective education
作者简介:张建凯(1978- )男,河北栾城人,讲师,学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高职英语专业自主学习策略研究”(SZ2010866)的研究成果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就是鼓励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决定学什么和如何学,并且通过不断自我评价实现学习目标。英语学习属于非英语民族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在研究英语自主学习时有必要深入探讨传统文化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对英语自主学习的负面影响
第一,传统文化讲究等级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少数上层的人统治着大多数的下层人。而下层的人就习惯了被统治。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是课堂上的统治者,学生处于被统治的地位。这导致学生大都相信教师的权威,而不会进行独立的理性思考。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会主动就自己不明白的语言问题进行提问,只是被动接受教师讲的内容。这些都是学生没有进行独立思考的表现。
第二,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学生对集体有依赖感,很难做到展现个性,发表独立见解。心里本想做的事,往往由于个性的束缚而最终选择放弃。这导致学生一方面渴望能够独立学习,但又在学习上放不开。表现在英语学习上,在组织课堂讨论时,这本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英语口语的机会,可是学生们往往不会主动提出见解,而是寄希望于其他同学能站出来或让教师指定学生。
第三,传统文化下的“避嫌心态”。就是遇到不确定因素时倾向采取回避的方式。人们不愿意做没把握的事,或者在面对新事物或不可预知的事情时往往消极处理。具体的表现就是学生往往不愿意去挑战自己,不敢去突破障碍,所以很多学生因为英语基础不好就错误地断定自己不可能学好英语,进而选择主动放弃英语学习。也有的学生因为某种担心而不愿意在课堂上锻炼自己的英语实践能力。
二、以情感教育化解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对于教学而言,情感因素不仅对学生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和调节作用,而且还对学生形成以学为乐的良好态度起着推动作用。要化解传统文化给英语自主学习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情感教育。
第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教师应该从导师的位置上走下来,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相互信任的新关系。这样才能改变学生心目中教师即权威的思维定式,他们才愿意和教师进行坦诚的交流,才不担心表现自我时会出错,同时才会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而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突破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
第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决不能在课堂上板起面孔,表情严肃只会加大学生的紧张和恐惧心理。相反应倡导微笑教学。教师的微笑能给学生以信心,减弱学生的防卫心理。教师的言谈举止应充分体现亲和力,要创造一种开放、自由的英语课堂氛围。另外教师评价应注意语言艺术,所以要多表扬少指责,使学生以一种积极放松的心态来学习英语,这样学生才能享受英语,才有利于能够养成自主学习英语的好习惯。
第三,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会使英语学习者产生一些消极情感,如害怕、羞涩、紧张等。要消除这些消极情感,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要使学生认识到学好英语只需要多接触英语,多进行锻炼,模仿好即成的英语表达就可以了。同时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所处的位置。考虑到学习英语的时间以及效率问题,他们只是相当于英语本族语国家儿童的英语水平,所以在使用英语时出现表达错误或遇到不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情况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只要坚持练习,这些问题都能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争的事实。要化解这些不利因素,应该基于情感教育。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寓教于情,寓情于教,注重情感投入,使情感教育得到充分的应用与发挥。
参考文献:
[1] 高吉利,国内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状况分析综述[J] 外语教学,2005(1): 60- 63
[2] 刘天放,影响中国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文化因素探究――对比中美大学生在外语自主学习上的差异[J] 皖西学院学报,2010 (4): 124-129
【关键词】大学英语 文化传播 中国文化失语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75-02
近年来,我国物质硬实力的增长令人欣慰,但文化软实力仍然是一条短腿。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充满信心。
“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是不可分的。”语言和文化水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地位。一门外语的学习,是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学习,其核心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目的语言,更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外语语言能力,也要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肩负起作为中华文化承传者的历史使命,传承并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承担起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任。
一 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
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把英语作为向其他国家表达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进行跨文化交流。但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集中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上,对我国传统文化鲜有涉及,这使得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中处于尴尬的境地,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被忽视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许多学者针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我们自己的母语文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过分重视英美文化而忽视本国文化
许多英语学习者过分模仿和尊崇西方文化,忽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沉淀,在西方文化输入上大做文章的同时,忽视了母语文化的英文表达,背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初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他们能够对柏拉图、莫扎特侃侃而谈,但不知道中国四大名著的英文名称;他们能够对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的典故娓娓道来,却很难把清明节、中秋节记在心上。
2.忽视我国国情而单纯讨论英语问题
掌握英语基本技巧要求我们对目的语国家的基本国情有足够的了解,但归根结底,我们面对的是中国的国情,需要结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Taoism(儒/道)的真谛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1.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根本目标实现的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英语课程要“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那么这个需要指的是什么呢?一方面,国家急需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的传播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承担的义务,英语作为国际语言,使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国情与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会的现象屡见不鲜,要满足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求知欲,消除他们的误解,除了官方的宣传介绍之外,更要依靠国人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他们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不仅增加了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2.培养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水平的定位是综合应用能力,要能够听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文广播,要能读懂China Daily和专业综述文章,要能表述中国国情和文化。英语教学虽然是在学习外国的语言,但是同时也不应忽视我们的母语。在与外国语言的比较中,更能感受到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发现影响交际的主要因素,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促进学生进行跨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3.提高大学生对中西文化辩证认识水平的需要
大学生大多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又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在学习英语文化的过程中如果不善加引导,他们很容易疏远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辩证认识。另外,文化鉴别能力也是英语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对象在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自己突出的扬弃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和交际能力,而且对于整个人格的完善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4.提高语言学习兴趣的需要
据调查显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引入一些时下热议的话题进行讨论,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且还会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了解一些新兴词汇如何用英语表达。将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母语文化与抽象的英语语言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无形中促进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5.适应四、六级考试改革的需要
2013年8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做了局部调整。翻译部分“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迫使教育者与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势在必行。
三 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建议
1.在词汇和翻译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词汇和翻译在语言教学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词汇和翻译可以作为很好的切入点。选择词汇作为切入点,在于很多词汇都有着浓郁的本土文化特色,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些词所表达的文化内涵相去甚远。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应一味迎合,抛弃传统,而应该在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知道如何用英语去表达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清晰地传递中国文化内涵,消除外国人对我国文化的偏见和误解,将中国文明推向世界。选择翻译作为切入点,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更多地强调汉译英的学习和训练。选择优秀典型的中国文化材料进行翻译,无形中向学生灌输了中国文化,提高了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扩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2.在教材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教材是教学的依托和基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以教材为切入点。目前高校采用的英语教材多强调文化输入,所选文章都体现原汁原味的英语国家文化,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极少,老师只能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文化积累向学生传递信息,专业性、系统性严重缺乏。因此,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内容已是刻不容缓。
3.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
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身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在有深厚语言功底的基础上,更需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传播意识。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也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文化平等交流的意识,避免崇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使学生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前真正做到不辱使命。
四 结束语
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语言不仅仅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更是创造文化的先决条件。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不仅是以一门语言的形式而存在,它更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素养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不仅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同时也满足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当代大学生应当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