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资产负债情况

资产负债情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7 15:03: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资产负债情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资产负债情况

第1篇

1.资产负债表日后相关项在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2月31日为我国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无论国外母公司或子公司怎样确认会计年度,其在国内提供的会计报表都应按照我国对会计年度的制度,提出对应期间的会计报表,而不可以国外母公司或子公司确认的年度会计当作凭据;财务会计报告准许报出日指的是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相同于机构准许财务会计报告报道的日子;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全部有利和不利的事项,即在会计核算中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有利或不利事项采用相同原则实行处理。

2.资产负债表日后相关项涵盖时间资产负债表日后相关项涵括的日期指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会计报告准许报出日之间。在这个期间内对上市公司而言涉及了几个时间,包含注册会计师完成拿出审计报告日、财务会计报告制造日、董事会准许财务会计报告能够对外具体公布日、公布日对外等。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整改相关项的会计处理

1.整改相关项

指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后出于得到全新或更一步的凭据,依据资产负债表日以阐明存有编制状况的会计报表不拥有实用性,对资产负债表日要依据新出现的情况所表现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甚至所有者权益实行整改。

2.税务处理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新准则全都执行会计所得税处理,对于原本核算所得税的方法,对资产负债表日后所得税整改相关项,此法采取会计处理时只需思虑两个层面。同时,资产负债表法可拿出更加实用、周到的会计所得税信息,对所得税费用其核算更是精准和简练。在进行资产负债表13后企业所得税整改时只需思虑两点因素:企业可否汇算已清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文件,企业应按此规定执行;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是否纳税已整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采纳时,在年终依据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企业能够算出应交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和所得税费用,在下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也能够选择计算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和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表作为日后整改相关项。因为只要思虑以上两个层面,资产负债表日后所得税整改降低了会计处理的难度。在会计处理中出于上述两个因素,可能出现下面三个状况。企业未执行年终所得税清缴汇算,未纳税整改。在此种情况下,如涉及计税基础的账面金额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变化等所得税清缴汇算日计算确定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和暂时性差异。企业年终已整改纳税,未执行所得税清缴汇算。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表日后体现的整改相关项如涉及要交所得税的,能够直接整改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科目,不过因年终已确定了暂时性差别,如资产负债表日后整改相关项涉及计税基础的账面金额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变动,应整改原有早已确立的所得税资产顺延或所得税负债和所得税费用顺延。企业年终已整改纳税,已执行所得税清缴汇算。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表日后表现的整改相关项如涉及所得税应交的,不可以直接整改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科目,而应通过所得税资产顺延或资产负债科目顺延体现,和第二种情况类似,因已确定了年终暂时性差别,如资产负债表日后整改相关项涉及计税基础的账面金额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变化,应整改原本已经确立的所得税资产顺延或所得税负债及其所得税费用顺延。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非整改相关项的会计处理

第2篇

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审计;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4-0015-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4.03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特殊的政府机构,既负有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监管金融市场等政府属性,同时又具有经营管理国家储备资产、从事国际金融活动等市场属性。当前,各国经济都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作为宏观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与金融稳定的维护者,各国中央银行在应对这次金融风暴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08年金融危机可看出,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质量直接影响一国金融体系抗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决定着一国是否拥有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实力[1]。自本次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人民银行总行高度重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和健康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探索围绕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开展审计,将维护央行资产负债表健康作为内审工作的目标,是有其必然性和内在合理性的。

本文在分析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及其影响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资产负债表审计试点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开展资产负债表审计的目的,对开展资产负债表审计的必要性和内容等进行初步的探讨,设置了金融机构贷款的评价指标,探索性地对资产负债表的健康性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审计试点的经验,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

一、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及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其资产负债表是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综合体现,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综合反映[2]。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了央行各项活动所引起的资金来源分布状况和资金使用配置状况,它涉及到诸多复杂的经济活动和金融活动,其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对宏观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的规定,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某一特定日期人民银行财务状况的报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式,在每年年末根据当期业务状况报告表各科目的余额归并后编制[3]。依据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等有关规定,人民银行会计科目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表内科目包括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表外科目核算业务确已发生而尚未涉及资金增减、需要记载实物库存数量变化和备忘登记的事项。

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有三类:资产类主要包括贵金属、外汇储备占款、国际金融组织资产、金融机构贷款、再贴现、有价证券、买入返售证券、专项贷款、投资、固定资产、支付清算借方汇差、暂付款项、其他资产等13项以及调整项[4];负债类包括流通中货币、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邮政储蓄转存款、金融机构缴财政存款、金融机构特种存款、中央银行票据、卖出回购证券、支付清算贷方汇差、暂收款项、经理国库款项、其他负债等11项及调整项;所有者权益类包括国家资本、固定基金、总准备金和收益等4项。补充资料有应收未收利息。

(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调整变化的影响

1.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对宏观经济将产生重要影响[5]。一般来说,资产负债表扩张的效果更多表现为国内信贷规模扩张,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资产负债表紧缩则意味着紧缩信贷,收缩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抑制通货膨胀。相应地,货币政策的执行也将改变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规模,并具体的表现在资产负债表的相关项目和科目中。因此,从历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和科目的增减变化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执行的效果等重要信息。

2.重要资产负债的安全性、流动性、增值保值功能将受到影响。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及货币政策的执行,其结果往往会使得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其资产负债的安全性、流动性、健康性以及增值保值功能等都将产生重大变化。如汇率的调整会导致资产负债表中外汇占款项目的变化,而当前庞大的外汇储备资产增值保值以及盈利的能力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党委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监督部门,必须加强对资产负债的安全性、流动性、健康性以及资产增值保值功能的监督。

二、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审计的目的

通常的资产负债表审计的目的是为证实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余额的真实性。通过对资产负债表项目余额的会计记录进行检查,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从而对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做评价判断。而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审计的目的更具有特殊性,是以维护央行资产负债表健康为目标,从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审计评价入手,通过对重要资产的安全性和质量以及各类交易业务风险的审计,对央行资产与损益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提出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改进意见,为维护央行整体运行和促进充分履职服务。

具体的说,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确认资产负债表的准确、完整性。这是编报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求,也是资产负债表审计的基本目的和实现其他审计目标的基础。对不真实或不完整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审计,所得出的任何审计结论都是没有信服力的。因此,审计时,一是要检查、确认资产负债表所提供信息的准确、完整程度。二是确认、评价业务活动的真实、合规性。通过对资产负债表中填列数字所依据的业务活动审计,以确认资产负债表所涉及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并对其合规性、真实性做出整体评价。三是评价重要资产的安全性和质量,提出增加其经济效益的建议。这是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审计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审计特殊性的主要表现。通过对资产负债表中所列示的重要资产(如金融机构贷款、外汇储备占款项目)审计,确认、评价重要资产的安全性和质量,提出增加其经济效益的建议,为维护人民银行整体运行和促进充分履职服务。四是以风险和绩效为导向,促进有关部门强化管理,维护资产负债表的健康。通过对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审计,一方面要发现并确认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各业务活动和交易事项的重要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对重要项目的审计,如金融机构贷款、外汇储备占款、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等项目,对辖区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和金融生态以及对资产的经营状况做出评价等。从而促进有关职能部门加强风险和绩效管理,维护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

三、开展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审计的必要性

(一)开展资产负债表审计是央行内审监督工作的必然要求

内审部门要紧紧围绕人民银行中心工作开展审计。人民银行的中心工作可从两方面来看:从职责形态看,就是通过执行货币政策实现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从价值形态看,就是要维护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保证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完整性,保证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保值增值。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和履行有关金融服务职责,在过程上体现为资产负债活动,在结果上则体现为资产负债表。因此,关注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和损益,是内部审计的天然义务;围绕资产负债表开展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责。发达国家央行都要定期公布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目前我国中央银行还没有完全做到,而有关国际组织一直都有这方面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探索围绕央行资产负债表开展审计,将维护央行资产负债表健康作为内审工作的目标,是有其必然性和内在合理性的。

(二)开展资产负债表审计是与国际社会接轨,逐步完善央行资产负债表等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需要

人民银行作为我国重要的行政部门之一,法律赋予其经营国家储备资产、经理国库的特殊使命,其经营成果直接关系到我国政府的信用[6]。人民银行的会计信息和资产负债直接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执行和金融稳定状况,更加完善、透明,更加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标准的建立和使用,能提供更加准确的会计报表信息,能更好地促进人民银行职能的发挥。

(三)开展资产负债表审计是维护央行银行资产负债表健康的重要手段

本次金融危机,各国央行在应对危机中采取了多种手段,扩张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救助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恢复和稳定[7]。而各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状况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国人民银行党委高度重视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郭庆平行长助理多次提到要围绕资产负债表开展审计,将开展资产负债表审计作为维护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资产负债表审计,一是可以对资产、负债及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出全面准确的鉴定;二是能够对人民银行资产管理的能力以及重要资产的状况和安全性做出客观评价;三是可以对辖区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辖区金融生态状况做出客观评价。因此,开展资产负债表审计,能够促进促进有关部门强化管理,切实维护资产负债表的健康。

四、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审计的内容

(一)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常规审计

资产负债表的常规审计,主要是审查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填列的内容是否完整,表内数字计算是否正确平衡,有关项目填列是否准确等[8]。

1.审查资产负债表填列内容的完整性。一是检查填报日期是否漏填;二是审查表内应填项目是否填列齐全;三是审查有关人员签章是否齐全。

2.审查资产负债表内相关数字的准确性。一是复核表内小计数是否正确;二是复核表内合计数是否正确;三是将表内左右两方项目数字分别相加,看资产负债表的总额是否平衡。

3.审查资产负债表内综合项目的填列是否准确。对与各有关台帐的期末余额、发生额相对应的项目,应与各有关台账账户的期末余额、发生额相核对;资产负债表“年初数”栏内各项数字应与上年末资产负债表内“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相核对等。

4.检查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方法是否合理。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具有特殊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的规定,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当期的各项收入和支出按当期实际发生的收支金额确认。通过审计确认编报部门编制资产负债表采用的方法是否合理,使其能够真实反映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体规模和结构。

(二)围绕人民银行交易业务和重要项目、特别是重要资产项目进行审计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近三年年初、年末数的审查,重点是各项目的期末数据,了解前后会计期间各项数据的连续性,并通过与前期会计信息的比较、分析,确定变动异常项目,作为重点进行审计,以确认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主要项目有再贷款、再贴现、固定资产、外汇储备占款、其他资产、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权益项目下的收益等。

1.再贷款、再贴现及应收未收利息。可能存在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一是要对各科目下发生的再贷款、再贴现业务及还本付息情况逐一进行审计,审查各项再贷款的合规性和真实性。二是对再贷款、再贴现的风险及健康性进行审计分析,确认可能形成损失的项目数量和金额,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2.固定资产。由于在建工程未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存在安全风险,其安全性应成为审计重点。固定资产折旧与净值存在质量风险和效率风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固定资产在表内不计提折旧。因此,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为购入时的实际成本,即原值,而(表外)实际已计提的折旧、固定资产净值情况却没有反映,导致资产价值不能得到真实反映,从而产生固定资产的质量和效率风险,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健康。

3.其他资产。各分支机构融资中心及自办经济实体的挂账情况都在该项目的“166待清理资产”科目下反映。通过审核融资中心及自办经济实体各挂账审批、挂账明细账、有关部门台账等资料,核实相关科目数字,对融资中心和自办经济实体的清理收尾及市场退出工作进行审计,特别要关注处置过程中潜在的法律纠纷和风险等。

4.外汇储备占款(本项目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专用)。在当前汇率制度下,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着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和被动增加流动性问题,如何保证其安全性,做到可测量、可监控、可回收,并在此基础上避免汇率风险,减少可能的损失,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可通过对其进行审计,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5.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主要审查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法人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缴存情况的审核、日常管理监测和账务核算情况。营业部门是否每月初对存款准备金报表进行审查,按旬考核,每日监督法人金融准备金存款情况,对缴存存款准备金不足情况及时移交货币信贷部门查处,确保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6.权益项目下的收益。收益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仅仅为一个数字,但也是资产负债表审计的重点,可看作是对资产负债表审计的延伸。从审计损益明细表着手,确保收益科目列示真实、合规。此外,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损益往往为负数,如何从实际为亏损的收益科目中体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工作业绩,也应是资产负债表审计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内容。

五、基层央行围绕资产负债表开展审计的实践与经验总结

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内审工作部署,人民银行海口中心内审部门于2010年9月开展了资产负债表审计试点工作,对基层央行开展资产负债表审计进行了初步探索,以下对试点审计取得的进展和经验进行简单介绍。

(一)确立审计目标,把握审计方向

围绕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开展审计,是人民银行总行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海口中心支行内审部门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在全国人民银行省会中支以上单位中,最先探索开展资产负债表审计。以维护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为审计目标,并做为审计的探索方向,通过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审计,为更好地执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履行有关金融服务职责提供审计监督和保障。

(二)理顺审计思路,明确审计内容

考虑到对资产负债表全部项目进行审计的难度、深度和审计成本,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内审部门按照“先个别、后整体”、“先重要、后一般”的原则,围绕资产负债表部分重要项目进行审计,并根据各项目的特点分别确定审计侧重点。经对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调查,并从重要性、可行性、必要性进行研究分析,最终确定重点对资产负债表中的“金融机构贷款”项目开展试点审计。

(三)转变观念,创新审计方法

资产负债表的审计,是一项新课题,也是一个新挑战。在审计理念上,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内审部门努力实现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合规性审计分析向业务运作、管理活动以及体制机制上拓展,由以揭示问题为主的监督型审计向提供增值服务型审计转变,凭此作为审计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标准,稳步推进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发展。在审计方法上,一方面高度重视审前的调查研究,比如在项目选择上,通过调查发现金融机构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高达47.95%,而固定资产、暂付款项、其他资产所占的比重都较小,仅有4.16%、0.01%和6.99%,因此该部门将金融机构贷款作为本次审计试点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综合运用核查、计算、统计分析等的审计方法:一是继续运用传统合规性审计的思路和方法对资产负债表的有关数据进行查证和核实,检查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对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下发生的再贷款及还本付息等交易事项逐一进行审计,并对再贷款的还本付息、是否展期、贷款人经营状况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三是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对再贷款的风险及健康性进行审计分析评价,提出审计意见和改进建议。

(四)根据审计内容对影响资产负债表健康性的科目进行审计分析

1.对资产负债表“金融机构贷款”项目的状况及变动情况进行审计。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金融机构贷款”项目对应4个一级科目,分别为110流动性贷款、111专项政策性贷款、112金融稳定贷款和120质押融资。本文以对金融稳定贷款审计为例进行说明。

(1)对再贷款的审批、合同协议、展期等进行审查,检查计息是否准确,免息罚息是否符合规定等。

(2)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期初期末余额进行对比,检查审计期内的变动情况,并以此为线索深入检查余额变动的原因。

(3)对每笔金融稳定再贷款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进行审计分析。设置评价指标,如是否逾期、是否展期、本金归还率、利息支付比率、还款人经营状态、再贷款预计损失比率等。现场审计时可设置金融稳定再贷款统计评价表对再贷款逐笔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2.对表外应收未收利息变动情况进行审计。根据人民银行基本会计制度,外应收未收利息未列入资产负债表,而是作为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放在表外进行核算。但金融稳定再贷款利息的支付情况可以反映出再贷款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此项内容也应是审计的重点。

(五)围绕资产负债表的健康性,做出审计评价

根据审计情况,对金融稳定再贷款呈现的特点及其安全性、健康性进行结论性审计评价,以及由此反映出辖区金融生态的状况、金融风险的程度等进行探索性评价。如本次审计中发现,自2002年以来,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辖区就再也没有发放新的金融稳定再贷款,由此可知辖区金融生态已得到逐步优化,金融高风险的状态已得到缓解的审计结论。

(六)结合辖区实际,提出针对性审计建议

一是对1993年以前的老贷款以及几笔违规发放的再贷款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维护资产负债表的健康;二是对部分已破产清算完毕的承贷人的再贷款提出审计建议,研究如何对其进行核销,确保资产负债表能够真实反映人民银行资产负债情况,确保资产负债表的真实与健康;三是对金融稳定再贷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六、推进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创新审计方法

在审计理念上,努力实现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合规性分析审计向业务运作、管理活动以及体制机制上拓展,由以揭示问题为主的监督型审计向提供增值服务型审计转变,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审计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标准。探索形成一个审计项目包含“合规+内控+管理+绩效”的审计思路,并扩大信息渠道,由内部审计检查和外部延伸调查并存的多样化转变[9]。在审计方法上,一方面继续运用合规性审计的思路和方法对有关工作进行查证和分析评价;另一方面从内控视角和管理绩效视角进行查证和分析评价,积极引入统计分析、对比分析等现代内部审计方法[10]。

(二)积极探索,逐步深化,围绕资产负债表审计重要项目开展审计试点

考虑到对资产负债表全部项目进行审计的难度、深度和审计成本,应按照“先个别、后整体”、“先重要、后一般”的原则,围绕资产负债表部分重要项目进行审计试点,并根据各项目的特点分别确定审计侧重点,不断探索、深入研究开展资产负债表审计的主要内容和资产负债表健康性的评价标准等。

(三)从细处入手,抓住高风险的领域进行审计

对于资产负债表的资金使用效率审计,应以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确定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集中优势资源对高风险和关注度较高的领域进行审计,例如外汇储备是否真正做到保值、增值,向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是否产生预期的效益等。

(四)加强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和审计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说,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审计的水平。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是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综合体现,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综合反映。一方面,资产负债表体现了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结果;另一方面,资产负债表又体现了人民银行在行政运行和履行职能过程中所发生的财务配用。因此,资产负债表审计既涉及到财务知识,又涉及到经济金融知识,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金融、审计、财务等多学科的知识,才能在资产负债表审计时进行准确、高效的研判,最终得到正确的审计结论。因此,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将为资产负债表审计的有效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任康钰.次贷危机以来中央银行的作为――对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考察和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9(8):11-19.

[2]刘居照,彭振江,屈松.货币政策对央行资产负债表影响的实证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09(9):16-20.

[3]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银发[20

05]309号)[R].2005.

[4]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人民银行新会计科目的通知(银发[2007]394号)[R].2007.

[5]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课题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及其危机应对能力研究――中央银行应对危机的理论概述与举措[J].金融发展评论,2010(9):109-119.

[6]尹月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完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0(2):25-27.

[7]刘胜会.危机中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视角[J].财经科学,2009(10):31-35.

[8]叶忠明.论资产负债表的审计策略[J].财务与会计, 2003(10):17-18.

第3篇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 风险; 计量

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5-0086-02

中国和越南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促使中越两国企业的财务报表尤其是资产负债表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贸易等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中越两国资产负债表存在的差异,给双方报表信息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只有明确中越两国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差异并理解其运用时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能更好地使用资产负债表进行决策。

一、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相关理论

在财务报表列报中涉及到两种不同的理论:资产负债表观和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认为,资产负债表是第一报表,应主要关注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收益则被视为企业在某一期间内资源的净增加额,即收益是根据资产、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入费用观认为应首先对收入和费用进行确认和计量,收益计算的关键是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和配比,然后再以此计量资产负债的变化。这两种理论其实原本是对收益计量的理论,但不同理论的选择会对资产负债表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资产负债表观下,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表的核心,利润表等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说明,而在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是财务报表的核心,资产负债表则成为利润表的补充。由于资产负债表观是通过交易对财务状况的影响来确定损益,更能体现交易的实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也更可靠更相关,因而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大部分国家都采纳资产负债表观。我国在2006年以前比较倾向于收入费用观,2006年之后主要采纳资产负债表观,其中典型的体现就是所得税会计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早期的越南也主要采用收入费用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引进,越南财务报告系统逐渐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变,主要表现是小部分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

二、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情况

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体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资产和负债项目按照流动性进行列示,先列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后列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资产项目都是以扣除备抵科目后的金额列示。在计量属性上,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主要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但同时对一些项目引入了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项目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2014年准则修订将这两个项目名称分别变更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项目也是按公允价值计量。也就是说,资产负债表上的相关项目计量属性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计量属性的组合。因此所计算出的合计数实际上就是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等的合并数。

越南《第21号准则――财务报告列报》要求企业披露的财务报表包括会计平衡表、经营活动成果表和资金周转报表。其中的会计平衡表实质就是资产负债表。与我国要求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需遵循统一格式和规定不同,越南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只是做指导性的说明,因此企业选择的空间相对大些。实务中常有企业使用报告式的资产负债表,也就是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越南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列示顺序与中国的大体相同,资产项目是先列示短期资产后列示长期资产,负债项目则先列示短期负债后列示长期负债。资产项目具体包括短期投资、短期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不动产投资等,负债项目具体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对于应收款、固定资产等项目是将原值及备抵项目金额分开列示的。在计量属性上,越南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计量主要以“原价”(即历史成本)为主,2003年越南开始在少部分准则中适当引入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例如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可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企业实际上执行的仍然是单一的“原价”计量模式。

三、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异同比较与风险分析

(一)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异同比较

对中国和越南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者主要存在以下差异。第一,在报表结构方面,中国企业对外公告的资产负债表要求必须采用账户式结构,而越南没有强制地进行统一规定,实务中企业有的采用账户式结构,有的采用报告式结构。这主要是越南为应对经济业务复杂性和多样性而形成的一种政策安排。第二,在报表内容方面,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包括了金融工具、递延所得税资产等项目,越南资产负债表里则没有这些项目,这可能与其经济发展程度有关。此外,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都是以扣除备抵项目后的金额列示,而越南的资产负债表则是将备抵项目金额单独列示。第三,在报表项目计量方面,中国的资产负债表虽然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但同时涉及多种计量属性,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金融工具的广泛应用以及类似于余额宝等新型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的运用将会更多。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颁布就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规范。由于市场经济发展限制,越南资产负债表计量属性则相对比较单一,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的运用比较有限。从以上差异可以看出,中越两国的资产负债表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两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致。当然,越南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起步比中国稍晚,国际化速度比中国稍慢,这也是造成两国资产负债表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运用风险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和越南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差异是报表内容及其计量,而这也是我们运用资产负债表进行投资等决策时可能产生风险的来源。

1.由报表内容不全面而带来的运用风险。由于越南的会计确认目前还处于核算型会计确认为主的阶段,因此对于市场上可能存在的衍生金融工具等新兴经济体产物并未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因而报表也就无法反映与此有关的经营风险。尽管越南新兴经济体产物还不多见,但如果以资产负债表来对越南企业进行评价进而作出投资或贸易等决策,就必须关注由于报表内容不全面可能带来的运用风险。而我国的会计确认已经进入以经营管理型确认为主的阶段,衍生金融工具等已经纳入资产负债表进行核算,因此我国的资产负债表相对越南资产负债表更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

2.由计量带来的运用风险。由于越南资产负债表项目目前主要还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在价格波动的情况下,按历史成本反映的资产负债表信息预测性较弱,难以有效地预测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及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因此当越南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时,运用资产负债表进行预测就可能会出现偏差甚至会误导投资者决策。此外,两国相同的报表项目可能会存在计量属性不一致的情况,这使得使用者在对报表项目进行比较分析时面临口径不一致的问题,降低了两国报表信息的可比性。当然,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金融工具的广泛应用以及向国际会计准则的不断趋同,未来越南也会和中国一样,资产负债表项目将会更多地运用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然而,混合计量模式的报表又会产生新的使用问题,即拥有金融资产或承担金融负债的企业,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数字不再代表主体的资产和负债总额的真正含义,也就是实际的金额(按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和负债)和估计的金额(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相混淆。根据这样的报表金额来对企业进行评价和预测,自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不过这一问题无论是中国、越南还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

中国和越南在制定本国会计准则时都采用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策略,但是两国都没有完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而是根据本国国情对相关报表项目进行了调整;此外,两国经济发展程度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中越两国资产负债表的差异只可能是减少而不会完全消失,上述所提到的由差异而产生的运用风险也会一直存在。

四、建议

鉴于以上所提到的运用风险,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在运用越南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投资和贸易等决策时,首先应明确资产负债表不可能全面反映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特别要关注企业是否存在金融工具交易或者其他未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经济业务,如果存在这些交易或业务,需将这些交易或业务与资产负债表相结合进行风险分析。其次,在越南出现物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应结合物价指数变动等信息来对越南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在出现相同报表项目计量属性不一致时,如果有必要可以考虑转换成一致的计量属性再进行比较分析,如果成本较高或不可行则无须转换,但需要谨慎使用比较分析的结果。最后,由于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也就是说未来对资产和负债的混合计量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未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越南都必须面对混合计量模式下资产负债表所带来的使用风险,这也是我们未来研究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 池昭梅,周知.中越企业财务报告准则比较评析[J].会计之友,2012(2):126-128.

[2] 蔡明荣,徐泓.资产负债表列报之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2013(12):20-21.

第4篇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销售退回 核算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及其内容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用指南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解释是: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的事项。其实,要真正理解这一概念,还要对另外两个概念有所了解,那就是“资产负债表日”和“财务报告批准日”。资产负债表日是指会计年度末和会计中期期末。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则是指公司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通常是指对财务报告的内容负有法律责任的单位或个人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

例如:某上市公司2007年财务报告于2008年2月18日编制完成,注册会计师签署审计报告的日期为2008年4月5日,董事会批准可以对外公布的日期是4月10日,实际对外公布日期是4月12日,股东大会召开日期是2008年5月10日。

根据定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区间是2008年1月1日至4月10日。如果在10日和12日中间又发生了重大事项,则需要对报表进行调整,调整后,如果重新批准报出日是23日,实际报出日是25日,则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期间是1月1日――4月23日。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1)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进一步证据的事项。例如,某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前售出的产品因严重质量问题而导致全部产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退回就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事项能对资产负债表日的存在情况提供追加的证据,并会影响财务报表的最终报出数据。

(2)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例如,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使企业资产发生重大损失就属于非调整事项。相对于调整事项,非调整事项的发生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仅仅说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了某些情况,用以帮助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估计和决策。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销售退回的会计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销售退回按其发生时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的销售退回,第二类是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的销售退回。因此会计人员在对其进行会计处理时要分情况处理,不可一概而论。具体核算方法如下:

1.对于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的销售退回,如果日后调整涉及损益的,则企业可以直接对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报告年度的应交所得税进行调整,同时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科目调整报告年度的所得税费用。会计分录为: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2.对于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的销售退回,企业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中的收入以及成本,但是按照税法有关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交所得税,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则就不能调整报告年度的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而只能调整发生当期的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会计分录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上述两种情况的会计处理如下图所示: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销售退回核算举例

华美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为25%。

2007年10月向东方公司销售一批产品,销售价格是180000元(不含增值税),产品成本为120000元,华美公司已经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2007年12月15日华美公司收到对方通知,东方公司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而要求全部退货。截至12月31日,华美公司未收到货款和退货,并按0.5%计提坏账准备。2008年3月5日,华美公司收到了退回的产品以及退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该公司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为4月20日,期末按净利润的10%提取了盈余公积。假设华美公司已经按税务部门批准的应收账款余额0.5%的范围内计提的坏账准备可以在税前扣除,除应收东方公司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1.假设2008年3月15日华美公司完成了20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即销售退回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则该公司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为:

(1)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0600

贷:应收账款 210600

(2)调整坏账准备余额

借P坏账准备1053(210600×0.5%)

贷P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53

(3)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12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0000

(4)调整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4736.75[(180000-120000-1053)×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4736.75

(5)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4210.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4210.75

(6)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

借:盈余公积 4421.08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421.08

2.假设2008年2月15日华美公司完成了200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即销售退回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此时该公司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除了涉及所得税调整的会计处理和第一种情况不同之外,其他的会计处理均同第一种情况相同,即把上述第四个会计分录改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4736.75[(180000-120000-1053)×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4736.75

参考文献:

[1]尹 芳: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几个特殊会计处理[J].财会月刊,2003,12

[2]中华会计网校.新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精读精讲[M].北京:东方出版社出版社,2006

第5篇

加快政府会计制度改革

目前,中国还没有比较完整的政府会计体系。从国外的经验看,一般而言,政府会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政府预算情况的政府预算会计,二是反映政府财务活动的政府财务会计。中国目前只有反映政府收支状况、资金使用情况的政府预算会计,尚未建立政府财务会计。

完善政府会计制度,不仅是进行会计制度改革,更要有相关支撑和配套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作保障。中国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实施统一适用于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及其他政府组成主体的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准则。这两年随着预决算、“三公经费”的公开以及中央政府对地方债风险的越发重视,为未来政府财务会计的建立与权责发生制的引入提供了契机。没有科学的政府会计体系作为基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监控,以至于整个财政风险的监控都失去了判断的依据。所以,需要尽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政府会计准则。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政府会计准则》,以规范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

中国政府会计改革的首要任务和关键点,就是弄清楚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关系。这两者不应是替代关系,未来的改革趋势不是权责发生制去替代收付实现制。

政府会计改革提了很多年,实际取得的成效很少。在目前地方债的压力下,或许可以加速推动政府会计改革。现在关注地方债,不能只看资金的流量,不能只考虑现金流会不会断裂,它只影响短期的偿付能力,更核心的指标是资产负债率。

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确认范围、计量基础和报告类型等不同方面的改革,要做好统筹规划。由于政府债务种类复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需要合理的估算方法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权责发生制的采用成本。在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下,结合不同债务的特点,逐步、有针对性地推进权责发生制。

界定资产负债表范围

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并不存在一个确切的定义,这是理论界和政策界的一个疏忽。这使得其覆盖范围也存在一些争议。政府资产负债表的覆盖范围是公共部门,一般包括政府、政府机构(如铁道部)、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国有非盈利性组织(如国有医院、国有高校)等。

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不仅应覆盖政府部门的资产,还应覆盖地方政府的全部下属法人,包括企业法人、事业法人、机关法人、特设机构等,最终形成县、(地)市、省三级政府财政部门出具的完整的地方政府财务报告。就全国改革方向而言,目前试编工作仅限于接受预算拨款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没有覆盖“企业化”的事业单位,也没有覆盖国有金融企业和国有非金融企业。从可操作角度考虑,可将各级地方政府所属政府部门、行政单位及其行政职能的派出机构(包括垂直管理的下属机构)、目前列入决算口径的事业单位纳入政府财务报告的具体列报范围。国有企业、未纳入决算口径的其他国有事业单位、有严格限定用途的基金等暂不纳入具体列报范围。

目前需要统计核实的政府负债有下列类型:第一,政府显性负债。从2008年底开始,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已发放各种形式的地方债,这些显性债务并没有完整系统的统计数字;第二,乡镇的隐性负债。中国许多乡镇债务累累,日常运转难以为继,这些负债中的大部分没有被反映在乡镇的资产负债表中。第三,地方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积欠的工程款。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搞“形象工程”,举债上项目,积欠了大量施工单位工程款,这些负债也没有被如实反映在预算会计报表中。第四,地方政府的或有负债。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企业或下属融资平台提供担保事项时有发生,这些或有事项形成的或有负债也没有予以充分披露。

要编好政府资产负债表,还要区分清楚政府性债务和政府债务。目前政府下属的有公共投资消费性的事业单位和融资平台公司,从严格意义上说属于政府性债务,而非政府债务。对地方政府拥有的土地、自然资源、旅游资源、房产等可以纳入统计范围。此外,要做到准确有效,资金流量作为资产评估和洞悉财政状况的重要参数一般表现得比较清楚,这也是地方债务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应配套做好地方政府现金流量表,配附于相应的资产负债表。这个定期统计地方政府现金流动性的数据表,可以与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形成动静结合的评估体系,更全面地反映地方负债情况。

编制国家和地方资产负债表

现在通过审计署组织的审计,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情况己经清楚,但地方政府的资产情况还不清楚。资产情况不清楚,对风险的判断还会存在很多模糊的地方。就像企业一样,企业风险的评估要看资产负债率,是资不抵债,还是资产抵除负债以后富足有余。下一步,要进一步摸清楚地方政府的资产情况,并让地方政府编制资产负债表,这对控制债务的风险和整个财政风险会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怎样才能够保证债券的发行是安全的?现在最首要的就是要构建、编制中国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让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更加透明,这样也有利于对它进行信用评级。针对那些债务情况比较严重、还款能力差的地方政府,不应该允许它过度放债。而对于财政状况比较好,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政府,可以量力而行。总体来讲,中国政府应该建立统一的、政府性的债务管理制度,对政府的财政预算、债务预算进行更加明细化的归类,或者叫归账、分类管理。针对一些还款困难或者债务性风险、违约率风险比较大的地方政府,应当重点加强检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实际上是整个构建大的风险管理的前提或基础。

国家和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被认为可以摸清“家底”,提高财政管理透明度;可以分析政府资产与负债的结构、比例、期限,揭示政府债务风险;可以借由资产负债表的可持续性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应定期公布资产负债表

通过资产负债表引入一系列债偿能力指标有几个好处:一是这些指标可用于判断当期政府债务风险;二是可以提供未来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分析;三是可以帮助判断预算的赤字(增加政府的净负债)对政府偿债能力的影响;四是可以帮助判断资产的下降(比如土地卖掉或价值缩水后)对政府今后偿债能力的影响。中国的地方政府应该编制和公布资产负债表,作为其增加透明度、防范财政风险的一项重要改革。在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过程中,一些城市可以先试点起来。如果公布出一张相对比较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其实可以显著降低地方债的融资成本,尤其是证明相关城市在长期上有更强的支付与偿还能力。同时,它还可以提高财政与政府的透明度,有利于社会公众对财政问题的了解,有利于人大在预算制订过程中发挥更大的监督作用,也有利于推动政府预算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如果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做出来了,就可以根据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给出的存量指标,更加科学地提出三年到五年期的滚动预算,使财政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地推进。在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工具完善方面,如果独立发行市政债,不但可以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通过市政债来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和金融工具。

上海是中国较早实践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地区之一。目前已开展并完成市级政府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政府资产负债表的试编工作。下一步上海可以率先试点公布政府资产负债表。事实上,在过去五年中,如果光看经济增速的排名、财政收入占比,上海的数据都出现了一定下滑,而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一些内涵式和质量性的指标。同时,地方政府的资产和负债情况的公开,或者负债的披露,本身就可以改善上海的投资环境,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发挥对财政的预测作用

截至目前,所有的试编地区都未对外公布政府资产负债表。预计“十二五”末期时机成熟时,有关部门和地区会有较明确的说法,使资产负债表与各地区财政形势的总体判断基本相符,并形成长效约束机制。

事实上,社会公众关注的不仅仅是一纸政府资产负债表,更关注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以及其所反映的相关问题。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陷入债务泥潭,而一些地方政府正在试编资产负债表,以方便评判地方举债能力。就具体的风险而言,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极低,但是,包括养老金缺口在内的或有负债风险需要引起警惕。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近期风险体现在房地产信贷和地方政府债务上,中长期风险则为对外资产负债、企业债务和社会保障资金欠账。债务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债务的风险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总是会有债务。我们的目标不是消除债务,而是把债务用好。同时,把债务的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债务就可以进入良性循环。积极推动地方政府编制资产负债表,这对于控制债务的风险和整个财政风险将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意义非常重大。

土地储备和地方国有资产是地方政府资产的主要来源,银行贷款则是地方政府负债的主要渠道。目前尝试编制的政府资产负债表只限于行政事业单位,今后应当包括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国有金融企业和国有非金融企业,这几块加起来也称为公共部门。为公共部门的每一部分都编制资产负债表,这样分子部门编制的地方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可以帮助政府判断债务产生的来源;哪些子部门是可以有利润来源和现金流入来支撑债务,从而把金融和债务关系看得更清楚。除了编制所谓“静态”的资产负债表外,政府还要提供滚动的长期财政预测,也就是除了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存量之外,还要提供未来几年的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部分。在当年资产负债表上还可以增加预测未来几年的资产负债,尤其重要的是未来的负债水平。这用于辅助滚动的长期财政,将预测从三年推广到五年,甚至更长。通过中长期的财政收支预测,可以建立各个不同的预算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在政策上某一本预算是不是能持续。如果这一本预算不能持续,是不是需要另一本预算中的资产来加以弥补。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帮助政府未雨绸缪地采取一些防范长期财政危机的改革措施。

加强对资产负债表的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要通过“同级审”和“上审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政府资产负债表进行审计监督,重点对地方政府公布的资产负债表的偿债能力数据进行真实性审计。政府资产负债表审计内容和重点:一是政府性债务规模,以及债务人、债务来源和债务资金投向等结构情况。二是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明确归口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数据是否真实、完整,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是否建立完善。是否按照国务院要求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有无将机关办公楼、学校、医院、公园、市政道路等公益性资产和储备土地等作为资本违规注入融资平台公司,注入融资平台公司的土地有无经过法定出让或划拨程序,以出让方式注入土地的,融资平台公司是否足额缴纳土地出让收入等。三是政府性债务举借情况。有关单位在政府性债务举借过程中,有无以虚假或不合法的抵(质)押物、高估抵押物价值违规贷款,弄虚作假发行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券的问题;各级政府及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无违规提供直接和间接担保等问题;乡镇政府有无违规举借政府性债务的问题。重点关注有关单位有无以信托融资、融资租赁、集资、回购 (BT)、垫资施工、延期付款,以及向非金融机构和个人直接借款、以个人名义借款等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提高融资成本等情况;融资平台公司有无违规通过财务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保险公司等举借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有无违规承诺将储备土地预期出让收入作为偿债资金来源等。四是政府性债务资金使用情况。有无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将政府性债务资金违规投向“两高一剩”(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违规进入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投资建设“形象工程”、楼堂馆所,未按合同规定用途使用债务资金等问题,有无债务资金闲置浪费等问题。五是本级财政和预算部门、单位结余资金,留存未用资金,包括预算净结余资金、预算结转类资金、各类财政专户结存资金,以及其他财政存量资金的规模、结存期限结构、项目构成、资金结存形态等情况。重点关注财政资金有无长期沉淀、闲置,未发挥应有的效益,以及财政管理不细化、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约束软化、公共资金管理效率低等问题。

第6篇

一、反映资产负债状况的常用指标

反映资产负债状况的常用指标有衡量总负债水平的“资产负债率”、体现真正债务融资水平的“有息资产负债率”以及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鉴于上述指标各有侧重,本文将它们均作为资产负债状况的代表指标。各指标的涵义与计算公式如表1所示。

二、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状况统计

结合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根据表1的公式计算2000-2011年沪深A股9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其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1)2000-2011年衡量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状况的资产负债率、有息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均值分别为0.614、0.266和2.232,均大于全行业上市公司的指标均值(0.536/0.228/2.102)(2000-2011年全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值、有息资产负债率均值和流动比率均值是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计算而得),这意味着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负债水平、债务融资水平和短期偿债能力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2)有息资产负债率均值(0.266)不足资产负债率均值(0.614)的1/2,这表明在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负债中有息债务所占的份额较少;(3)流动比率均值(2.232)大于1,说明房地产上市公司流动资产对偿付短期债务的保证能力较强;(4)2000-2011年有息资产负债率最小值均为0,这意味着每年都有公司完全不进行债务融资;(5)资产负债率、有息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0.988/0.008、0.966/0.000和55.921/0.001,极差较大,说明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状况差异较大;(6)对比中位数与均值的情况可知,各指标的中位数(0.593/0.243/ 1.548)均小于均值(0.614/0.266/2.232),表明大部分公司的总负债水平、债务融资水平和短期偿债能力低于样本公司的平均水平。

三、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状况产业内对比

本文从所有权性质、地域和主营业务三个角度比较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状况。2001-2011年不同类型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指标均值如表3所示。

表3显示,当以资产负债率、有息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均值衡量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状况时:(1)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的数值分别为0.610/0.618,0.265/0.269,2.046/2.349,前两个指标差异不大,流动比率差异较大,表明这两类公司的总负债水平和债务融资水平基本相同,而国有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低于民营公司;(2)东中西部公司的数值分别为0.612/0.661/0.625,0.268/0.284/ 0.245,2.193/1.443/3.719,说明总负债水平、债务融资水平和短期偿债能力最高/最低的公司分别为中部公司/东部公司、中部公司/西部公司及西部公司/中部公司;(3)主营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和其他业务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数值分别为0.628/0.523/0.636、0.259/0.236/0.336,2.087/2.338/ 2.913,这表明总负债水平、债务融资水平最高/最低的公司为其他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最大/最小的公司为其他公司/土地开发公司。

四、房地产上市公司与其他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状况比较

第7篇

关键词: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2-0003-05

一、问题的提出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既是表示自身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也是中央银行法定职责履行情况的综合反映。通过观察分析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可以有效地衡量和判断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以及由此导致的对中央银行财务实力的影响程度。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银行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实施了一系列灵活有效的救市措施,央行资产负债表表现出明显的规模和结构变动,面对相伴而来的资产风险敞口扩张,各国央行又通过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保全央行的财务实力,保障资产负债表的持续健康。金融危机后,各国均加大了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关注和研究。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目前居各国央行首位,近年来也开展了很多基于资产负债管理的创新实践和有益探索,但从整体来看,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较大,结构相对单一,风险控制措施也未能涵盖全部资产。基于此,我们跟踪分析了2006—2012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和日本银行3家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对资产负债表的管理情况,以期为人民银行开展资产负债表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情况

(一)资产负债表变动情况

截至2012年末,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分别为29171.34亿美元,29627.12亿欧元和164.81万亿日元,较2006年分别增长234.01%、157.40%和42.64%,结构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上述3家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扩张和结构的变化,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大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推高资产负债表规模。欧央行传统上主要通过期限为1周的主要再融资操作(MRO)及期限为3个月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向市场提供流动性。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后,欧央行推出了期限为6个月的LTRO,并在2009年下半年进行了3次1年期的LTRO。2011年末和2012年初,在欧债危机急剧恶化的情况下,欧央行连续推出两轮3年期LTRO,向市场注入了超过1万亿欧元的流动性。日本银行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扩大了电子贷款规模,尤其是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日本银行通过发放大量共同抵押品贷款等措施向市场紧急注资,使得电子贷款项目(包括日本银行通过资产购买计划、贷款支持计划、援助灾区金融机构等发放的再贷款和再贴现)规模在2010财年末(2011年3月31日)达到56.12万亿日元的历史高位。

2. 创新设立直接融资工具,丰富资产项目构成。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央行开始根据经济体金融危机的程度和信贷市场紧缩的具体情况创立新的融资工具,美联储在这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积极性也最高。主要包括:一是面向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政策工具,如定期拍卖便利(TAF);二是面向一级交易商和证券持有与发行机构的政策工具,如一级交易商融资便利(PDCF)。同时,由于危机期间银行业金融机构谨慎放贷,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向存款机构提供的资金无法真正释放到企业和个人手中,难以满足经济实体对流动性的需求,美联储还创设了直接面向货币市场的政策工具,如商业票据融资便利(CPFF)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AMLF)。这些资产项目的规模随着美联储救助力度的升级而不断扩张,最高曾达到约1.5万亿美元的水平。

3. 扩大持有的证券资产规模。自2008年11月25日起,美联储先后推出了4轮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购买美国国债、联邦机构债和机构抵押支持债券,向市场稳定注入流动性,以帮助经济复苏。截至2013年9月,美联储累计购买了超过3.2万亿美元的证券资产。欧央行在资产负债表“持有的欧元区居民的欧元证券”项目下增设了“为货币政策目的持有的证券”二级项目,集中反映买断式购入的资产,以欧元区重债国的国债和资产担保债券等为主,并将其持有至到期。截至2012年底,该类资产规模达到2771.53亿欧元,占欧央行资产总规模的9.35%。日本银行于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实施了长达31个月的“资产购买计划”,买断式购入以政府债权、公司债权、商业票据、与指数挂钩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J-REITs)等为主的各类金融资产,并将该计划总额由初始的35万亿日元分9次上调至最后的101万亿日元。截至2012财年末,日本银行总计持有政府债券125.36万亿日元,占总资产规模的76.06%;持有的公司债券、商业票据、ETFs、J-REITs等金融资产合计5.80万亿日元,占总资产规模的3.52%。

此外,发达经济体央行还通过实施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向重要金融和非金融机构注资以及提供债务担保等方式,扩大了资产负债表规模。

(二)风险控制措施

2006年以来,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银行通过承担“最后贷款人”角色和购买金融资产,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在推高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同时,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为此,3家中央银行主要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

1. 通过抵押担保及证券化方式覆盖和转移贷款类资产风险。一是收取全额的抵押品。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银行均对合格抵押品范围进行了限制,只收取安全性相对较高的资产作为抵押品,并采取折扣计价、补充资产或现金等方式,保障抵押品价格覆盖风险隐患。二是要求对某些资产作为抵押品实施额外的担保。三是加强对借款人的日常监管。如美联储本身拥有对存款类金融机构和货币市场的监管职能,并向一级交易商和证券持有与发行机构等交易对手派驻了现场监管人员,保障可以及时掌握接受援助的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以及贷款的使用情况,并通过限制高管薪酬等方式规范其行为。四是增强贷款资产的流动性。包括信贷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例如,美联储在对AIG保险集团实施救助的过程中,将对该集团的贷款转为对特殊目的实体Maiden Lane LLC的优先权益,Maiden Lane LLC直接或间接持有AIG保险集团的普通股。这样,美联储通过债转股持有了对美国国际集团子公司的股份,部分救助成本可通过股权升值和红利来弥补。

2. 强化审慎管理,降低金融资产购入及减值风险。一是将买入的资产限定在信用度较高的品种。例如,美联储购买的证券资产为美国国债、联邦机构债和机构抵押支持债券,日本银行对买入的商业票据要求有A以上评级。二是限定了资产购买计划的实施期限和规模。例如,美联储开展的4轮货币宽松政策和日本银行实施的资产购买计划,对合计购买或每月购买的资产规模有明确的控制。三是购买前对外公布实施方针,并通过拍卖等方式实施,保持购买过程的公正透明,防止出现道德风险。四是计提减值准备。例如,日本银行每半个会计年度末,对持有的证券等进行价值重估,对于市价下跌幅度较大的商业票据、公司债券、股票等资产进行减值处理,对风险较高的ETFs、J-REITs等资产计提专项减值准备。

3. 权益风险的防范。一是提高准备金提取比例。例如,日本银行为应对“3.11”大地震后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幅扩张导致的风险水平急剧上升,在分配2010财年利润时,将准备金的提取比例从5%增加至15%。二是寻求资本注入。例如,欧央行为了防止因购买成员国国债而导致亏损,于2010年12月紧急要求欧元区成员国的央行,通过3次额度相等的年度缴款,将欧央行的认缴资本金从58亿欧元提高至108亿欧元。

三、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情况

(一)资产负债表变动情况

人民银行分别于2004年6月、2005年9月和2006年1月超过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银行,成为资产负债表规模最大的中央银行,并保持至今。从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来看,2006年至2012年间,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增长了129.08%,其中,持有的国外资产规模增长量占同期总资产规模增长量的93.78%。除此之外,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扩张主要源于以下3个方面:

1. 加大再贷款、再贴现力度。人民银行积极运用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审慎要求、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总量和进度比较稳健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此外,通过运用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12年末,人民银行再贷款和再贴现余额为2367亿元人民币,支农再贷款余额为1375亿元人民币。

2. 扩大公开市场操作规模。2012年,人民银行全年开展逆回购操作60380亿元人民币,是2002—2011年10年累计逆回购操作金额的9倍,推动“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项目余额较2011年增长62.98%,达到16701.08亿元人民币。此外,2013年初,人民银行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实际情况,创设了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O)和常设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通过开展短期回购和向金融机构提供1—3个月期的抵押贷款或信用贷款,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为人民银行开展宏观调控提供了新的途径。

3. 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余额增长明显。2006—2012年,先后2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7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双向调节,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以及金融机构稳健性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对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有关参数进行调整,鼓励信贷政策执行较好且头寸较为充裕的地方金融机构适当增加贷款投放。截至2012年末,“金融性公司存款”项目余额占总负债规模的65.08%。

(二)风险控制措施

1. 贷款类资产风险的防范。一是采取限额控制。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各分行、分行对中心支行、中心支行对县(市)支行逐级下达再贷款限额,并以此控制再贷款量。二是严格规定贷款用途。例如,支农再贷款要求专项用于借款人发放涉农贷款和适当解决临时头寸,并要求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及时掌握借款人新增贷款的投向。三是对部分采取权利质押方式发放再贷款的,规定可作为质押贷款权利凭证的有价证券仅包括国债、中国人民银行特种存款凭证、金融债券和银行承兑汇票等安全性较高的资产。四是主要开展回购式再贴现,防范买断式再贴现可能带来的票据不能到期兑付的风险。

2. 公开市场操作风险的防范。一是限定交易对手和交易品种。通过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抗风险能力强、信誉水平高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手,交易品种主要限定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等安全性较高的资产。二是坚持以质押式回购为主的操作。由于相应债券的所有权并没有发生实际转移,而是由中央结算公司进行质押冻结处理,待交易到期正回购方履行了资金本息还款义务以后,再由结算公司实施质押券解冻处理,有效避免了资产减值损失的可能。三是享有强制偿还措施。当一级交易商无法按照约定完成回购业务时,人民银行有权从其准备金存款账户扣收款项及罚息。

3. 权益风险的防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银行每一会计年度的收入减除该年度支出,先提取一定比例的总准备金,然后再上缴中央财政。净亏损由历年提取的总准备金弥补不足的,剩余部分由中央财政拨补。

四、比较与启示

对比2006—2012年美联储、欧央行、日本银行和我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管理情况可以看出,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扩张主要源于外汇储备的增长,结构上没有大的变化,项目上除了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有所创新外基本维持不变。而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扩张主要源于救市所进行的交易,包括传统的资产购买、针对个体的救助和广泛的流动性支持信贷计划等,资产负债项目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对于支持资产扩张的资金来源,人民银行主要通过从金融机构中吸收存款获取资金,与2006年相比,2012年末“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项目增幅较大,占同期总负债规模增长量的86.31%。这一方面反映了人民银行连续多年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人民银行需要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金额可观的利息,获取资金的成本相对较高。相比较而言,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更加灵活。例如,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初期,美国财政部滚动发行了70天期限的特别国债,将筹措到的资金转入财政部在美联储新设立的“补充融资账户”中,为美联储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在风险管理措施中,人民银行市场化措施运用较少,大量金融稳定贷款形成坏账,且没有有效的处置机制。与之相比,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银行通过广泛的抵押担保、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最大限度确保资产安全。例如,美联储金融危机期间采取的大量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不仅没有明显影响到资产质量,反而为其带来丰厚的利息收入,尤其是在2009—2012年,平均每年利润达到760亿美元,远高于以前年度约200亿—300亿美元的水平。

由此可见,及时有效开展资产负债表管理,通过扩张、收缩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优化和控制资产负债表结构,既能够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目标,也能够维护中央银行财务健康,操作有效甚至可以为中央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资产负债表是中央银行财务状况的综合反映,研究、分析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状况,通过主动管理保持适度的规模、合理的结构、可控的风险以及灵活的管理和退出机制是保障资产负债表持续健康的必要途径。人民银行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从以下方面积极开展资产负债表主动管理,维护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

(一)创新管理工具,丰富资产负债表管理手段

2006年以来,尤其在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时期,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银行通过灵活创设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有针对性地向市场及特定的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有力的流动性支持,对稳定市场信心、降低融资成本及实体经济复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的过程中,人民银行应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资产负债表结构,提升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可操作性。一是进一步发展多层次的融资体系。例如,可借鉴美联储的“定期拍卖便利”及日本银行“电子贷款”项目下的各类贷款支持计划,在市场发生流动性紧张的时期,通过设立特定的融资通道为各类市场参与者提供流动性支持。二是提高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灵活性。在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合理把握现有货币政策工具的力度和节奏、适时适度加大货币政策工具预调微调力度的同时,简化现有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办理手续,提高金融机构办理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对货币政策工具有关信息的披露,强化货币政策工具的信号传递效应,引导社会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二)评估资产风险,维护资产负债表安全

从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银行的实践经验看,在金融危机等特殊时期,为了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缓解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中央银行不断扩大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范围和规模,虽然资产负债表的风险敞口大幅扩张,但是科学合理的风险防控措施又有效实现了风险转移,保障了央行资产的安全性。鉴于此,从维护人民银行自身财务实力的角度出发,应对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潜在的资产负债风险进行统一管控。一是建立跨部门的资产负债风险评估与监测机构,结合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及时对人民银行资产负债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风险状况适时调险管理方式。二是逐步建立并完善人民银行资产负债风险计量体系,探索开展货币政策措施成本核算,防止因宏观调控造成人民银行重大财务实力受损,进而影响公信力。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风险应对措施,依据风险的计量和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抵押、担保、风险资产分类管理等措施,降低风险对资产负债表健康的影响。

(三)改善资产负债表结构,降低外汇资产占比

与国外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相比,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最大的不同在于资产方的外汇资产占比过高,这是由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强制结售汇制度决定的,虽然这种制度有利于拉动经济发展、维护汇率稳定,但也导致了人民银行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从而带来一定的通胀压力。目前,人民银行主要通过大量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收缩货币乘数,削弱商业银行派生货币的能力,这一方面提高了人民银行开展调控的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人民银行对资产负债表的自主调节能力。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应当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外汇资产的管理。一是减少国外资产增量,可以通过加强资本管制、缩减贸易顺差、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去”等方式,缓解外汇资金流入我国所形成的种种压力。二是实行更加灵活的外汇制度,促使各类实体通过各种方式更有效地使用外汇资金。三是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寻求从根本上解决外汇资产占比过高的难题。

(四)建立并完善央行成本补偿机制,促进资产负债表持续健康

中央银行面临较大的亏损风险,一方面会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力,另一方面也会对市场信心造成沉重打击。近年来,各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为了运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承担了大量额外风险,纷纷通过提高认缴资本金、提取准备金、计提专项准备等方式,夯实资本基础。人民银行依法承担“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职责,承担了大量的货币政策操作及金融稳定救助风险。尽管《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人民银行的亏损由中央财政拨款弥补,但在实际操作中,财政部门对人民银行履职过程中形成的部分历史损失却未进行过资金支持或成本弥补。人民银行虽然在利润中可以提取总准备金,但目前总准备金使用方面的限制较多,难以覆盖可能的损失。除此之外,由于人民银行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制度,无法根据资产负债的实际状况计提相应的准备金,因此,部分金融稳定类再贷款、历史遗留损失历经多年已成为呆账、坏账而没有及时核销,也没有计提专项准备金进行弥补。基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一是人民银行应引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审慎的会计制度,定期对资产负债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计提相应准备。二是结合自身资产结构,有针对性地建立风险拨备、分担或转移制度,弥补期间亏损和经营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从而强化人民银行自身的资本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课题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及其危机应对能力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0,(12).

[2]黄文菲.美、英央行危机救助措施的财务影响[J].金融会计,2010,(5).

[3]杨华强.从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J].西南金融,2011,(11).

[4]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资产负债管理[J].金融发展研究,2011,(8).

第8篇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应用探讨

资产负债表是用以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一般是在月末、季末、年末)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主要会计报表之一,是格式化的会计信息,它表明企业在这一特定时日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及潜在的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它是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将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根据会计账簿日常记录的大量数据浓缩整理后编制而成的。它反映的是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活动静止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需偿付的债务及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它是一张静态的时点报表。

通过对该表,可了解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的规模及构成、资产质量状况、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所有者权益构成及财务稳健性和弹性、企业资本金保全及增值情况等。同时,通过资产负债表揭示的信息,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资产负债表反映的信息

1.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基本情况。通过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 栏数据,可以一目了然知道企业的资产总数的多少;同样,可以通过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栏数据,可以知道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数是多少。

2.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企业拥有的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左边“资产”项目中“流动资产合计”和“非流动资产合计”栏列示的数据了解到。其具体的有关项目的数据,可以查阅相关项目,详细了解其具体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3.企业的资本来源的分布情况。企业的资本主要是来源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通过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和“所有者权益合计”栏列示的数据,可以直接了解到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其中流动负债有多少、长期负债有多少;长期负债中有多少需要用当期流动资金进行偿还等,如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可以查阅相关项目,详细了解其具体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同时了解到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数量是多少。其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相关项目的数据,可以查阅相关项目,详细了解其具体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4.企业资本的结构。通过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查阅,不但可以了解到企业资本的来源情况,还可以分析资本结构情况,可以识别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及企业财务稳定性。负债总额中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相对比例,所有者权益中投入资本与留存收益相对比例,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相对比例,直接关系到债权人和所有者的相对投资风险,以及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负债比重越大、债权人的风险也越大,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也越弱。相反,负债比重越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风险也越小,企业财务也越稳定。

5.企业资产与资本之间的对应关系。

(1)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流动资产约为流动负债的两倍,资金占用结构相对就比较合理。从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与流动负债合计数,可以判断企业资金占用是否合理,资金的结构比例是否恰当。企业利用负债的水平的高低。

(2)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关系。企业的资产与负债之间,同样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一般认为,企业总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比例为1:0.5-0.6之间比较合理。因此,通过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栏的数据与负债合计栏的数据的对比,可以判断企业的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比例是否合理。

(3)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的关系。企业总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的关系,一般为2:1的关系。通过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和所有者权益合计数的对比,就可以判断企业资金结构是否合理。

(4)企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企业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般认为,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为6:4比较合理。因此,通过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栏的数据与所有者权益合计栏数据的对比,可以判断企业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是否合理。

(5)非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负债的关系。企业的非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负债,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相关项目之间应相对应。如长期借款,指借款期超过一年或超过一个营业周期的借款,主要是用于固定资产的购建,应与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等相对应。

6.企业的财务弹性。财务弹性指企业应付各种挑战,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包括进攻性适应能力和防御性适应能力。所谓进攻性适应能力是指企业有财力去抓住突如其来的获利机遇及时进行投资;防御性适应能力是指企业在经营危机中生存下来的能力。财务弹性强的企业不仅能从有利可图的经营中获取大量资金,而且可以借助债权人的长期资金和所有者的追加资本获利,万一需要偿还巨额债务时,也不至于陷入财务困境,或遇到新的获利能力更高的投资机会时,也能及时筹集所需资金。财务弹性来自于资产的流动性或变现能力;现金流入的能力;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筹集资金的能力;在不影响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变卖资产取得现金的能力。可见通过对资财分布状况及资财权益分析、有助于识别企业财务弹性。

二、运用资产负债表信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阅读资产负债表的过程,实际上是财务分析的过程。从资产负债表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财务状况,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作出正确的决策。

1.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它的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表示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元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担保,反映了企业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这一比率越高,则债权人的安全程度也越高,但过高的流动比率却降低了企业的资产利用率,表明企业过于保守。而流动比率过低,则表明企业短期负债偿付能力较弱,财务风险较大。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 :1比较合适。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在流动比率的基础上,将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剔除,使此财务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更准确。速动比率一般为1:1比较合理。

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成现金,实际坏账可能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要多。因此可以采用保守速动比率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即:

保守速动比率=(库存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中除存货存在不确定因素外,还有一些流动性较差,如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等。因此,将这些项目扣除后的速动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更准确。

(3)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其计算公式为: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营运资本是以绝对额来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显然,流动比率大于1,才可能有“营运资本”。也可以用营运资本与流动负债或负债总额对比来反映偿债能力。

2.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企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融资的。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判断标准,该指标不论对企业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十分重要,适度的资产负债率既能表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的投资风险较小,又能表明企业经营安全、稳健、有效,具有较强的筹资能力。资产负债率是公认的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该指标一般在50%-60%比较好。实际分析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定。

(2)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权益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企业资产总额中有多少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其计算公式为:

股东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偿债安全性。该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该指标一般在50%左右比较恰当。

(3)负债股权比率。负债股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总额的比率,也称产权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负债股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这个比率实际上反映了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与股东所投入资金的对比关系。因此,它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及股东权益对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该指标一般在50%左右比较合理。

3.固定资产净值率

固定资产净值率是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该指标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生产能力,该指标一般应超过75%为好。该指标对于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5.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 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06.5.

[3]尹莉:《财务会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