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计算机在教育的应用

计算机在教育的应用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7 15:03: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计算机在教育的应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计算机在教育的应用

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代教育应用

前言

基于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越加广泛,教育事业发展的与时俱进,在教育领域中逐渐融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教育中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下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多样化、个性化,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在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时,也为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在快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机操作技能,所以说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收获良好有效的教育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一)对教育时间的依赖程度得以降低

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以其强大的互联性,通过联网收集到各类教学信息,以强大的储存功能,加以对类型多样的信息进行整理,不受时间的限制,无论是在课堂时间,还是课余时间,只要是有计算机在任何时刻实现快速获取知识内容。例如在美术教学中,将名家字画存储到计算机网络当中,师生可以借助对字画的欣赏,加之配以文字说明,得到更加鲜明的点评。同时计算机作为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教学系统,摆脱了对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受到计算机系统的吸引,通过受到直接影响与直接利用其技术获取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了学习过程中的动手实践能力,体现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的深度与广度[1]。

(二)不受制于教育空间的影响

传统教育教学的开展只是限制于教室内的教学活动,即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当堂传授,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欲寻求教师的帮助,受到空间的限制,只能无奈等到下次课上询问教师。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不再受制于空间的影响,通过社交网络将师生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即可通过社交网络在任何地方联系到教师,寻求教师以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此外还可以不受空间的影响,实现对教学研究成果的共享,在任何地方通过登录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下载教育信息资料,实现在线交流,通过远程教育实现对课堂内容的深化,以获取有效的教学资源[2]。

(三)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得以真实体现

计算机科学技术以人机界面的形式,实现了人机对话,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通过对话实现师生灵活性的合作。教学内容在计算机系统中呈现出丰富性的特点,更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其能够配合教师具体教学活动的的实施。

(四)更加体现了自由性

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师生之间无时无刻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实现教材内容的共享,实现在线交流,这其实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教育中应用自由性的体现。学生可以通过其技术的使用结合知识点与自身学习实际情况,对学习时间自由选择,教师也可自由教学方法,更好地借助计算机技术为现代教育服务[3]。

二、现代教育中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

(一)在学生独立自主的自学阶段的应用

教材是学生促进学习一种无声的、物质化的良师益友,教辅材料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对于知识的理解一方面是来源于自身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一方面是来源于教材教辅材料对知识点的阐述,而教材与教辅材料由于篇幅有限,对知识点的阐述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是传统教育背景下存在的学生对于知识点理解的弊端,限制于较少的专业辅导的影响,对于学习活动缺乏目标方向性,学生很难在自学活动中约束自己,达不到理想的自学效果。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平台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更加深度地理解知识点,还能扩充知识储备量,有针对性地查找想要了解的知识内容;教师提前设计好课件,在展示课件的内容过程中,提出在自学中学生需要注意的重点、难点,结合课件展示的内容,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了课堂效率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当中的应用实现了静态化的教学知识点与动态化的计算机呈现方式的有机结合。以计算机作为教学设计、展示的载体,将教材上的知识要点融合于计算机当中,呈现在信息系统当中,而且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方法,为学生对于应用计算机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多重选择,把更多的目光关注于课件上,以丰富生动的教学呈现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了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教师减轻了授课压力,有更多的时间通过计算机平台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了解到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哪些意见与建议,便于个性化、有针对性信息化的教学活动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两个方面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展开了论述。第一部分中主要从四点论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优势,正是基于这些优势使得其科学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第二部分是对其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体现,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是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体现,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对现代教育中注入生机勃勃的活力,为教育事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卢唯威.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

[2]沈长银.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3,23:309-310.

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与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已经普及,它改变了教育方式,在教育中的运用和体现也越来越多元化,使教育模式变得更加高科技,内容涵盖丰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还解决了很多教育上多年难以攻克的难关,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以下我们就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的意义以及它的具体应用方式进行初步论述。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普遍应用使教育模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计算机技术在辅助教育中的普遍应用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丰富了课堂教学环境,在职业教育中的为学生在职业学习中的提供模拟教学,规避了教学危险,创造了模拟实际练习的机会,并可以为特殊学生编订特殊教学程序,让教育的普及度更高,教学效果更好。在未来,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还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1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计算机技术的加入,对教育事业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教育由传统的单人能教学模式转变成了多功能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新型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模式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使教育方式更加生动活泼,充满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的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对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也很有帮助。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还加大了资源的利用率,计算机作为一个强大的载体,就像一个资料库。它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方便学生之间的资源互通有无,方便了教育资源在计算机载体上的汇集和流通,为学生在学习资料的查找和翻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也为学生进行反复学习和练习提供了平台。计算机技术让资源共享变得更加便捷,迅速,无时无处不在,使教育变得更加得心应手,教育环境要求也更加的的没有了局限性。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大大节省了教育的费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远程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广泛应用,是教育成本降低,学习费用减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有更多的选择,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教学的覆盖范围得到扩展。

    2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2.1计算机技术在辅助教育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基本概念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对利用计算机工具,按照科学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这种新的教育技术就称为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大体分为两个部分: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管理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老师利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介帮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现代化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老师可以将教学程序装入计算机之中,利用计算机像人类一样完成一定的课件内容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获取知识,这是一个知识内容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提供信息,进行操作和练习,指导问题,教育游戏奖励以及课程模拟等六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这些形式的应用和分配,帮助教育质量的提高。计算机管理教学广义上是指计算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和操作,狭义上是指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应用。它能切合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需求,形成大量的教学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方便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和优化,是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更高级应用,是对教育工作进行管理和规划,并根据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

    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已经普遍在各学校和教育机构中使用,是计算机技术在教学活动中最普遍的应用方式。计算机技术给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方法和途径,为老师开展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更现代化的条件,方便了老师的教学活动开展。计算机管理教学也已经在学校教学中初步形成,对学校行政工作和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规划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还处于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探索阶段,还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管理教学两个方面作为计算机辅助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之间既有相通的地方法,也相互区别而存在,只有做到教学内容和和教学管理的双相结合,才能使计算机技术在辅助教育中的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和实现,更好的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2.2计算机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化远程教学中的应用是指利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应用以及网络技术等诸多现代化的信息传输手段,通过音视频播放形式将优秀的教学资源传输给广大学子的一种远程教学模式。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软件课程,课件素材库,视频点播,时时视频传输等几大部分。其中软件课程是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编写的教学课程并通过对网页源代码的修改,保护文本不受更改和损害。课件素材库是指对教学的媒体素材形成一个文件库的形式,进行管理和储存,需要专门的软件支持。它方便老师对自己的素材进行使用和管理,方便随时增加,删除和下载使用,也方便学生的查阅和下载。视频点播是指通过媒体流技术将影像和声音压缩处理放在网站上,供大家下载观看的文件,方便学生对已学课程进行点播和再次学习。实时视频传输是指通过网络技术连接,帮助学生随时随地的进入一个真实的课堂环境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控制。

    计算机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教学工作的局限性,不在要求需要学校和教室,也不需要请专门的老师,只靠一台电脑便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随时的进入学习状态,大大的节省了课程学习的开支。计算机对素材库的管理也方便了学习者对资源的共享和使用,影音视频的下载和播放是原景重现,全国各地老师的教学全过程都可以进行视频播放,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选择和再次学习。总的来说,一台电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予了学生无负担的更多学习机会。

    2.3计算机技术在其它教育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多种多样,除了我们常见的计算机辅助教育和远程教育之外,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长用领域还包括:职业教育中、和特殊人群教育等等。

    职业教育是与一般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具有专一性,是进行专门的单一技能的系统化深入教学形式。它在教学过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模拟教学。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和应用前文已经提到,我们这里对模拟教学进行具体介绍。模拟教学方法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出一种仿真的学习环境,学生根据模拟的界面进行实际学习和实验操作,并通过电脑综合处理得出结论和可能出现的状况,从而达到学生情景交融的学习效果。模拟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广泛运用是因为职业教育中,有些技能培训存在很大的危险性,模拟教学很好的避免了这种危险的产生。而且,模拟教学给学生在职业技能的训练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训练机会。因为是模拟操作,还降低了训练过程中的经费和花销,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能过在模拟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观察和研究,可以深入理解和学习。

    计算机技术在特殊人群教育中的应用是指针对一些特殊的人群,可能因为身体原因或者接收能力的原因等而无法加入到正常学习队伍中的特殊学生,通过计算机技术的高端应用和制作而量身定制的特殊教程,通过计算机广泛的传输到每个角落。让身体上有残疾或无法活动自如的学生拥有自己的老师,例如聋哑学生的视图教学和盲人的音频教学,也让无法正常交流和沟通的学生沟通无极限,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编程,这些教育上的难题都将被攻克。

    3计算机技术在教育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的加入是教育界的福音,它让教育变得丰富多彩,知识环境不再单调乏味,更加的多元和立体,但是计算机技术不是万能的,正确的使用它辅助教学才是提高教育的方法,完全依赖于计算机教学,将失去老师的主导作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固定性和不敏感性,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不适应的地方不能及时发现和改善,也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它只是客观制定的一套具有固定模式的教学系统,不具备主观思考和辨别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时时保持自己的主导地位,借助计算机技术丰富自己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使教育的效果达到更佳。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涉及的教育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是因为具体的科目和研究方向不同,在选择计算机作为辅助教育工具时,应当根据教学类别的自身特色结合计算机技术使用,而不应该采用普遍使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程序本身不具备这种因地制宜的能力,这需要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创造性思维,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制定出适合本身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辅助教程,实现以人为本。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应当是方便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教学手段,方便教育者更好的表达和讲解知识。只有实现计算机辅助与老师教学完美的结合才能对教育成果的提高起到真正的效果。

    4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给教育界带来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它让不可能变成无处不在,它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在未来的发展中,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涉及面会更加广泛和深入,跟教育事业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但是,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不是万能的,这正体现在它在教育方式革新的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这告诉我们,在计算机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教育也不应当过分依赖于计算机的功能,应当做到老师、学生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才能面面俱到。。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现代教育;应用;有效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大范围地应用在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和建设当中。通过在教育行业全面深入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以计算机技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又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扩大教学信息的传递量

在计算机技术教育教学中,可以扩大教学的信息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计算机技术的信息量扩充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其可以将一些分布于不同课程上的知识汇聚起来,形成知识网络,组成系统后展示给学生。这种优势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某些教材内容比较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如在总结课上,把相关知识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计算机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创新精神

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以为,教师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肯定是有所帮助的。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训练和练习,无疑可以使得学习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并提高了学生的智力及创新能力。在具体练习时,可以采取一题多变的形式,并进行一题多解和举一反三的训练。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其思维得到锻炼,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有利于教学活动中的沟通与交流

交互性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活动的一大优势,符合现代教育良好沟通、人机对话的要求和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沟通和交流,不必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以及各种教育问题的及时处理。同时,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沟通与交流上的优化,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变传统、静态的教学模式为动态、交互式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积极转变。

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贯彻落实

为了更好地发挥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扬长避短。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示范启发教学

由于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加,但是教师资源和学校的硬件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且教师的自身水平也参差不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要,进行示范教学这种形式,把一些有经验老师的教学过程录制起来,利用多媒体系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几个甚至十几个班同时接受计算机授课,这时剩下的师资队伍,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与经验在课堂上对那些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答疑解惑,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提高授课的效果。

(二)课件制作求精

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时,为保证制作课件的科学性并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课件的主要内容完成制作后,应请专家或富有经验的老教师来把关。实践证明,只有精益求益,才能出精品。这样制作的课件才能显示出高科技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和生命力。

(三)追求美学效果

在教学施教过程中,课件制作上求精求实的同时,还要力求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所以在在制作课件时,课件的画面安排要比例协调,要既能突出教学主题,又可给学生以良好的视觉享受。当制作的课件背景为冷色调时,课件的主体应安排为暖色,易于吸引人的注意。另外,文字的静与画面的动或文字的动与画面的静应有机结合,达到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的美学效果。

(四)操作简单方便

从实际出发,辅助教学课件不可能要求软件使用者均掌握全面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因此,在课件制作时,应充分考虑到其通用性,操作要简单,使用要方便,便于教师实施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提高制作水平,总结点滴经验,大胆创意,并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思想和手段的结合。

结 语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推进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但与此同时,笔者认为计算机技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希望今后在教学方面,能更好地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思想和手段的结合,将教学质量提升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耿蕊,于晓敏,邓文新.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2011(9).

[2]谌新年,何宏,王宁.导向型自主学习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9).

[3]季林,邢振民.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0(9).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英语教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

毕业十几年来,我一直从事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同时又兼代英语,对计算机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深有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从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谈谈计算机技术是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起来的。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情境中获得全面的发展。而且把网络引进课堂和课外,开阔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并且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一、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根据人类交换信息的特点,将图形、文字、声

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综合于一体进行编排处理的技术。采用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在课堂上教师加以引导,并且可以在课下进行交互式学习。

1.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许多语言素材,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这就为英语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比如在讲解pollution(环境污染)这篇文章时,我就自己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我先给学生放映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边看图片边听《低碳贝贝》这首歌,把学生从情感上引入课堂。然后通过放映一些有关环境污染的英文演讲,让学生用英语讨论如何减少

污染等话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丰富了课堂教学

内容。

2.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达到学生发展的目标。就如上面所举的例子一样,多媒体为我在教学“环境污染”这一课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语言环境。它既保留了计算机的交互特点,又具有视听设备完美地呈现图像和声音的优势,具有非凡的表现力、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生动的图像。

3.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践证明,通过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学生对以往记不住单词这一现象有明显改善,我通过制作一些交互式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猜词、练习、举例等,学生可以无意识中扩大自己的词汇

量。而且通过提供一些语言教学素材,学生的听说能力也能得到

提高。

二、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互联网上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已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尤其是英语教学,因为学生日常生活是处于一个非英语文化的环境中,很多英语文化他们不能理解,所以通过网络,比如看一些英语电影,或者是英国的自然风情片,学生慢慢就能习惯了用英语进行思维,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1.网络技术辅助进行英语教学丰富了教学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

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及不受时空限制的交际空间,弥补了英语资料单一、缺乏语言环境、缺少交流对象等传统教学的缺陷。网络技术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使英语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封闭”模式走向“开放”。而且,在教学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我在讲授“节日”这一话题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在网络上搜索有关国内外各个节日的特点,然后针对自己喜欢的节日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这样我通过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沟通平台,从而实现师生课后交流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思想动态。在教学之余,我鼓励学生用电子邮件或者聊天工具与我进行英语交流,通过回复学生的邮件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真实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并且指出他们在邮件中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通过邮件交流,既可以解决课堂上遗留的问题,也可以探讨其他的问题,而且拉近了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在无意识中提高了学生用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

除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使用电子邮件与一些外面同龄人交笔友,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纯正的英语,更加直接地了解世界各国的国情、民族风情、风俗习惯等,从而加深对英语的理解。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英语教学教学辅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40-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将各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技术手段用于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是这众多手段中的一种,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其巨大的教学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一、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现状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如网络辅助英语教学、电子邮件、电子投稿、利用互联网收集教育教学信息资料等,将这些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应用于英语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态教学环境,开阔学生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

1.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教学强调情境的创设,一堂课准备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而计算机则恰到其分地解决了情境创设的问题。计算机提供了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仅仅靠几本教科书去传授知识,资源十分有限,无法满足教学和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的特点,开阔了学生视野。并且计算机以其强大的存储能力、快速便捷的检索功能等,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英语教学视听说的环境,它通过集中的画面提供丰富多彩的情景,如重历史画面、展示日常风情、特别庆祝节目等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得以实现[1]。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掌握语言,最终达到能独立进行用言语交际的目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运用,使学生的认识沿着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正确路线前进,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参与认识活动,增强了认识的动力和能力,缩短了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时间,加速认识进程,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2.文字处理

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文字处理, 其效率之高, 速度之快, 效果之好, 是无与伦比的。作为外语教师, 最常接触与使用的就是文字处理。以最典型的考试试题为例, 每学年每位教师至少要出四五套试卷, 文字处理量很大。利用计算机只需录入一次, 便可永久保存, 下次需要, 只需从磁盘上调出来加以编辑修改即可使用, 省时省力[2]。还可以随意增删内容。对于输入计算机的任何一套试题, 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随意增删其内容。利用计算机处理试卷则可使工作量大为减少。

3.试卷评阅

考试是外语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检查和改进教学的重要环节, 无论对教还是学, 都有着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以往测试结果都是靠人工评定的。这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在准确性、客观性等方面也存在问题。利用计算机与阅卷机连机, 再配备必要的辅助软件, 便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计算机阅卷。它具有客观、准确、迅速等特点。

三、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局限性和前景

综上所述, 计算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起着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 其准确性、客观性以及效率、速度等都是人工难以比拟的。但在使用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了它的局限性。比如, 计算机的一切功能全靠教师事先精心编制的程序, 软件才能发挥作用, 而程序的编制是非常费时费力的; 再如, 试题库用起来非常方便, 但是建立试题库却需要进行大量录入、编辑、排版等繁重劳动; 又如, 计算机辅助教学还要求操作教师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熟练的键盘操作技巧等等, 否则很容易误操作。

应当看到,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以及全国高等学校基础课程系列课件的研究开发, 计算机一定会在英语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英语教师经过短时间训练完全可以自己编制课件, 来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

总之,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广阔前景已展现在我们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前面, 愿我们大家一道共同学习, 早日掌握并把计算机有效地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与科研当中, 使我们的教学与科研能够有一个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计算机;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当今时代是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化并存的高速发展时代,计算机与信息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本文主要讲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本质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评价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将国家信息化作为主要的建设内容之一,并将其定义为: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应用现代化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那么信息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实现信息与知识的共享。从社会的范围来看,是实现社会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并提高社会的智能化。从网络技术的层面来讲,目前网路的发展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信息共享这一阶段。实现知识共享是网络技术的重要发展目标,也是信息化的本质。

二、信息化教育及人才

1.信息技术是培养信息人才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和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保障,相应的,信息化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跟往常也是大为不同的,其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创新精神以及道德情感等方面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作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信息化人才其有两次含义:一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要有为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做贡献的人才。二是,教育系统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信息化人才的含义更为深入。

2.特征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学科,它不仅只是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还具有其他特征:基础性,它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是与其他系统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等一样的文化基础教育;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有效开发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建立专用的联网的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等,以及相应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环境,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师及相关的管理人员;高速发展性,信息技术是高速发展的,其硬件设备、软件环境、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工具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必须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上机、上网等实践活动,并注意在相关的教学活动中从生活中选取事例,再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综合性与变革性,信息技术是综合了人类最新的科技技术,并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促进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新的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加速了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三、现状

1.在课堂设置方面,涵盖的内容虽然十分广泛,但是缺乏主要的核心。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包含了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程序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虽然知识面是十分广泛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缺乏相关的核心和重点,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容易失去平衡,无法有效的掌握相关知识。

2.教师的教学任务较多,但是教学的效率不是很高。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普遍普及,几乎是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是,在师资建设方面,却远远地落后于课程的发展速度,因此当前的教师教学任务很重,但是却缺少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因此无法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学质量也就没有获得有效的提高。

3.现代科学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就导致了课程知识更新速度较快,但是教材的更新速度较慢,很多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很多当前较为流行的技术和理论,教材中却没有体现,很多教材中也存在着过时的部分,因此,无法保证学生获取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知识。

4.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大多数地区的中学生都开设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课程,因此,许多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但是,由于受到了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制约,也有许多地方没有开通这么课程,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会出现有的学生不懂的情况,对教学效果产生了教坏的影响。

四、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需要进行改革

1.教师需要以教学大纲为基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只有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具有较好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没有重点,毫无头绪。想要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根据教学大纲明确知识点,并将关键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完整的教学目标,并按照教学进度进行相关的安排,将其具体化,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有着力点,学习的效果也会获得较大的提升。

2.在学习理论课程的时候,要与实际结合,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计算机信息技术包含了许多代有抽象性的知识,紧靠老师的理论教学,很多知识都是无法理解的,因此,需要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添加实践课程,这有利于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的硬件时,如果只是凭借教师进行描述,学生很难想象主机箱的构造,无法有效的认识硬盘、驱动器等硬件,如果教师能将一台拆开的电脑,并将相关的部件结合教材进行讲解,学生就会很容易的理解这个硬件概念。

3.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是很快的,知识的更新也较为频繁,各种新技术不断出现,这对于教师的知识体系就会产生一定的压力,这此种情况之下,教师就要注意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课程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为教师,学生在日常与计算机的接触中会获得许多教师不知道的新知识,因此,教师需要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一起学习,不断开拓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五、总结

信息素质是信息时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修养,要通过合作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理论,使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具有良好信息素质的公民。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我们走了较长的路程,开始过于强调计算机技术,而现在我们又过分淡化计算机学科本位,这将不利于教师把握信息。

参考文献

[1]谭永浩.计算机教育丛书[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第7篇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 导向型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 Blog

一、前言

人类正在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信息社会,而计算机技术则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在信息社会中,无论从事什么专业,除了要熟悉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掌握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对的是占全体大学生95%以上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它的目标就是在各个专业领域中普及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使所有大学生成为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一项任务艰巨而意义深远的工作。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高校计算机教学已不再是“零”起点5£) ywWW.JinGShOP.coMá^=k!5£) ywWW.JinGShOP.coMá^=k!,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需要有新的提高和突破。为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和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创新教育势在必行,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够有效培养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人才。

二、导向型自主学习理论为创新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

在信息时代,师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活动及其角色定位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角色有时是组织者,有时是指导者,有时是观察者和活动的参与者。目前,需要建立“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既能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导向型自主学习理论,以提高学生导向型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是学习者个体基于自己身心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借助同伴与教师的帮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社会、学校的教育要求,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提出目标和任务,进行有意识地计划、调节、监控与评价的学习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采取各种有效策略和方法实现一定的知识获得、技能形成和人格健康发展,并孕育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直以来,教师工作在“导向型师主学习”传统教学中,而现今的信息社会应创新多种多样的导向型自主学习的具体方式,如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突破传统教学中时间、空间的限制,促进从“导向型师主学习”向“导向型自主学习”的模式转换。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性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是引导、诱导、开导、疏导、指导、辅导等。千方百计使学生自求自得,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协调一致,相互默契,主体与主导的积极配合,最佳结合地形成教与学的合力,教学才有高的成效,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课堂中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都是片面的和错误的。由此可见,改革我国现行教学中的弊病,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在学习中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教育理论家曾明确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式中学习”。

三、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为主,其他教学方法为辅,教学方法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三部曲: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新的教学三部曲: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出必要的概念。任务驱动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其显著表现是: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围绕着一个目标,基于几项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生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产生新任务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比如,在学习Internet基础章节里给学生布置的研习任务:(1)请找出中国发往国外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内容,并将你所搜集到的有关“第一封电子邮件”报道的网址发给指导教师。(2)请说明今年全球的Internet用户人数是多少?用户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占人口总数比例最高的国家或地区是哪个?我国的Internet用户人数是多少?(3)请找出一部网络化的电子百科全书,书名是什么,URL是哪个?

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接受能力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积极开发学生第二课堂,将计算机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在充分运用任务驱动、分层教学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和否定其他教学方式,因为学生不同,内容不同,环境不同,教学方法应灵活运用,只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能让学生施展才华的教学,同样是成功的教学;从某一方面来说,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在某些方面的培养上,肯定是比不上多样化教学的,因此,教师应该进行多样化教学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四、结合专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

由于当今的信息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的人才和创造型的人才,即需要能够应用计算机创新地、高效地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人才,因此,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是面向应用的,服务于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这一总目标。计算机教学必须以应用作为出发点,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网上练习和网上实验增加学生的上机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综合能力。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应根据具体的专业增加一些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练习,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比如,财会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经常用到办公软件excel来处理财务报表,在这章学习中,相对于其他专业加深了excel的高级应用学习,如增加了VBA概述,宏应用,模板应用,筛选、分类汇总、分组及数据透视表的应用等内容的学习。在excel模块上机实验时,先给学生演示财会专业人士制作的电子表格,在此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大胆创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动手热情,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申请Blog平台,激发学生兴趣,开展网上辅导

Blog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网上学习契机,不但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笔者2004年在校读教育硕士时,就对Blog这种新的网络交互形式产生浓厚的兴趣,被它零技术和独特的教育特性所吸引,它蕴涵了建构主义、过程学习、自主学习、反思性学习等先进教育理念。Blog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平台,也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转变,以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强有力的网络平台。同时,学生要参与Blog教学就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比如,要学会使用搜索引擎、BBS、在线留言,学会交流等,所以也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有力工具。

笔者从2006年开始,创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Blog平台,把教学大纲、电子教案、CAI课件,课后作业布置等上传到Blog上,并根据不同专业分类上传了一些适合相应专业的优秀实习案例,并建立了相应的资料链接:如关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网站、介绍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网站等,并且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在Blog上留言。在进行Blog教学时,指导学生自己申请Blog并自己管理,学会从网上搜集资料丰富自己Blog,并且每一章课程结束时布置研习任务:比如,word章节结束时让学生综合利用word的知识(字体和页面设置,文本框、艺术字和图片的插入及他们之间的排版等)制作电子贺卡,并上传到自己的Blog上,期末根据Blo击量以及同学的留言进行统一评选优秀Blog网站,挂在教师Blog网站的优秀博客栏目里展示,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

学生有了自己的Blog并自己管理,也有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就随时在Blog上留言,老师通过回复留言进行网上答疑,同时把笔者的QQ也挂在Blog上,每周设定两个小时的在线答疑时间,以便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全新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实践证明,这个博客平台对于辅助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学生由原来单纯知识获取转变为综合技能的提高,由原来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认知水平,从而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他们将来适应学习型社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打下基础。

六、结束语

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创新教育促进传统的“导向型师主学习”向“导向型自主学习”的模式转换。把学生看成主体,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余地,有利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并激发学生去努力获取应具备的才智和能力。它符合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和要求,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需要高校教师长久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谌新年.导向型自主学习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7,(3).

[2]赵慧.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探索.计算机教育,2007,(16).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文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2-0000-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越来越高。在要求大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希望大学生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加之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日益全面的普及,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也成为各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这就对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样一门计算机入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落实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将人文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的指示精神,保证《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做了一些探索。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双重作用

(一)强化动手能力培养,训练学生过硬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科功能主要是在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发展历史、工作原理等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与操作系统的管理,并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等常用的office办公软件。此话题各类研究已有深入探讨,不再赘述。

(二)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偏向于理工类的技术性学科,加之对社会需求的片面、极端的理解。致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容易出现将重心向基本技能培养偏移的倾向,从而导致其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及素质培养的缺失。

学科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服务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实现技术传授与素质教育的同步。《计算机应用基础》也不例外,其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已经普及到高等教育的各个专业,并且多在学生入校第一学期开课。故此,在其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对于端正学生的观念认知、引导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二、转变教育理念,强化人文教育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至关重要。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健全、完整的人,而不是缺乏“灵魂”的技术“工匠”。故此,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人文教育是不可以从教育教学中抽离出来的。要想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的相互统一、协调发展,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首先,正确地认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并不是仅仅指以人文学科为基本内容的教育,而是指引导受教育者通过对文化知识、艺术修养、人生体验的反思、领悟,进而树立健全独立的人格、形成正确的观念认知、具备理性严谨的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处事能力的教育。简单地说,就是促进受教育者综合素养全面成长的教育。从这种意义上讲,人文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以个体的心智完善为最高目标、以个体发展需要为标准的人性教育。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多重转变。不仅要传知授技,更要传道弘毅;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阐理明德,在自身角色的转变上实现从“教师”到“导师”的转变。不仅是制度约束,更要树立愿景,不仅是明确规范,更要激发动力,在教育方式实现从“要求”到“引导”的转变。从外在延伸到内在,从事物延伸到事理,从“修行”延伸到“修心”,在教育内容上实现从书本到心灵的转变。

其三,进一步坚定深化课程体制改革的决心,加快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探索的实践创新步伐。

三、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原则

以智解惑,以德育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欲正人,先正己。教师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甚至不经意流露出的言谈举止、思想倾向、精神追求都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人文教育的基础是学生对老师的接纳、认同与信任。这就要求教师在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广博的知识储备、独到的眼光见解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方能将丰富的人文素养蕴含其中。

(二)有效互动,情理结合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多媒体设备的引入还是面对计算机的实践练习在某种程度上都弱化了师生的情感交流。要想实现良好的人文教育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要能够有效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三)因势利导,水到渠成

在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需要在阐明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自然延伸出一些重要的人文知识或者思想认知,引发学生在对相关学科知识已经产生一些认识和体验的前提与背景下进行自动自发的关注、反思与觉醒,而不是通过说教灌输给学生一些道理式的观点。

(四)主次分明,简洁高效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要把握好技能培养与人文渗透之间的主次关系,既要让学生认识到相应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认知,但又不能喧宾夺主,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堂变成了思想教育的课堂。

(五)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层次水平、所学专业等各种因素,依据学生的成长需求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进行适当的延伸与引导,做到灵活机动,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