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7 15:03: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1篇

关键词 行政管理 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我国原有的传统教育提出了诸多要求和转变。从宏观上看,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体制的改革等;就微观而言,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仍在于学校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在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上严重偏离了教育的本来目的,发生了扭曲,产生了异化,逐步失落和丢弃了它最主要和最核心的主体——人。因此,让教育返璞归真,回归本原,把人作为主体是教育变革中的重中之重。从教育本质的认识出发,涉及到学校职能的转轨、师生角色的转换,课堂功能的转变等一系列问题,是一次深刻的变革。

如何在学校行政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操作和把握:

1 学校行政管理要具有合乎规律的科学取向

(1)遵循客观的教育发展规律。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而长期以来形式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行政管理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出诸多的非科学性,比如片面强调远景终结性管理而忽视阶段性的过程管理,忽视人的主体以及主体的价值选择,把社会的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对立起来。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更谈不上综合素质的提高。鉴于此,学校应在管理实践中将远景终结性管理与阶段性过程管理相结合,尤为突出传统模式下易忽视的阶段性过程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学校行政常规管理模式,即:德育常规、教学常规、总务常规、校务常规、教务常规等体系。如:德育常规环节紧扣班主任的落实及学生会的反馈,在动态中修正学生的德育偏差,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从而弱化终结性的德育“双差生”。教学常规环节紧扣备、教、批、复,一周一检查教案及听课笔记,一月一反馈教师教学状况,加大了学校行政对过程管理的可控性。

(2)遵循教育对象身心发展及素质形成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素质形成规律具有多环节、多因素以及不平衡性和个性的独立与互动性,使得素质教育下的行政管理应体现全面性和整体性。在素质培养上既要求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又要引导学生其它良好的社会综合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学校在按照课程标准设置开足开齐各门学科的同时,以此为依托在遵循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个性的独立和互动性基础上,成立各学科兴趣小组,并配以专门的指导教师,专门的时间、地点给予小组活动的保障,初步具有了研究性学习的倾向。同时,针对当代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成熟性和矛盾性。校团委特设学生心理咨询室,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及心理医生定期为学生服务。在管理机制上,把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与学校的整体教育功能结合,再辅之以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型的学校行政管理机制,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健康形成和合理发展。

(3)适当引入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素质教育下的学校行政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体系,其改革和完善必须符合我国当前的教育实际及特点,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其一是树立市场观念,面向市场对“商品”——人的素质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向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观: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为此,就要转变传统模式下以培养单一型的人才——升学人才的学校质量管理体系,构建适应“市场”管理模式。其二是介入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源的整合作用,又可以形成特色的利益驱动机制、激励机制、风险机制、供求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实现学校管理规律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2 学校行政管理要具有真挚的人本取向

(1)对教师的人本管理。教职员工是学校各项工作中起决定作用的物质资源,加强对人的管理,合理组织学校的人力资源,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是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一方面注重培养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把学校荣誉归功于集体智慧的结晶,把个人成就植于集体的“沃土”,饮水思源。另一方面发挥工会、教代会的“家庭功能”,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解除教职工的后顾之忧,淡化领导管理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界限,减少和消除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产生融洽的心理气氛,增强凝聚力、自觉性和义务感。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学校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的人本管理功能,做到“三重”:第一,偏重两地的参政职责,审议学校重大决策。第二,学校成立经济审查委员会等,确保学校校务各类事务的公开,体现教师的学校主人翁地位。第三,由向学校提建议偏重于协助学校行政调节政群关系,把发动教职工落实学校的行政决策作为两会的重要义务。

(2)对学生的人本管理。学生管理以人为本的精神集中体现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和学生的主动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主体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此乃教学以人为本,而管理以人为本则主要把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既学生也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并非纯粹的管理客体。在管理实践中,要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坚持正面教育,使学生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最后达到学生的管理自治,将学校非实质性的管理放权于校团委和学生会,充分发挥校团委和学生会自治功能。学校在实践中,具体区分校团委和学生会的职能和功能:校团委负责学生的思想管理自治,用团的纪律约束学生,用党的思想理论武装和激励学生。学生会负责学生日常管理的自治,充分利用学生会与学校管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素质,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益和活力。

3 学校行政管理要具有鲜明的特色化取向

第2篇

1.“知信行和谐发展”教学模式的形成

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过程是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统一。它既是基本常识的学习认知过程,又是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其本质是以学习基本常识为先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要解决“无知”和“有知”、“认知”和“情感”、“认知”和“行为”等三对矛盾;这三对矛盾的依次解决,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呈现“明理”、“笃信”、“力行”等三个阶段性变化(即知、信、行等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把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思想信念,进而又外显为品德行为,从而实现知、情、信、意、行等品德要素的相互转化与和谐发展,全面达到思想政治课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三项教学任务的要求。这个规律描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知、信、行等要素相互转化与和谐发展的基本过程,因而称之为“知信行相互转化与和谐发展规律”。它揭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内在的顺序结构,说明了教学过程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转化关系,从而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改革实验的方向和道路。

依据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针对其教学的主要矛盾,东北师范大学洪俊、吉林抚松三中宿俊等老师构想并提出了思想政治课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知信行和谐发展”教学模式(简称“知信行模式”)。其基本结构为“入心——明理——解惑——力行”。

所谓“入心”,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接受并积极参与教学,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这是针对中学生普遍不愿学政治课的情况,为扭转课堂上的消极心理定势而设计的教学环节。这个环节通常采取“创设情境”教学方式,主要运用活动情境法、故事情境法、演示情境法、诗歌名言法、榜样示范法、问题情境法等教学方法。

所谓“明理”,指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明白道理,形成观点。这个环节主要解决常识的认知问题。“明理”是思想政治课的突出特点之一,它是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这个教学环节通常采用“自学指导”教学方式,运用自学阅读、讨论、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第3篇

一是高校德育评估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所谓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高校德育评估要受社会发展等诸种因素制约,另一层是高校德育评估对培养社会的人起作用,以推动社会进步。高校德育评估实质上是对德育的社会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高校德育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提高德育成效,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高校德育评估既“受制约”,又“起作用”。两者之中,“受制约”是前提,“起作用”是目的。所以,高校德育评估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德育评估的目的,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二是高校德育评估必须与高等教育评估相适应。作为教育评估的重要分支,高校德育评估必须遵循教育评估的一般规律。当前的高等教育评估实际上存在宏观评估、中观评估、微观评估三个目标层次,这是由高等教育目标的系统性及其服务对象的层次性决定的。我国的高等教育目标管理体系中,高等教育的目标通常分为国家层面的宏观教育目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层面的中观教育目标以及学校层面的微观教育目标。这三个层面的教育目标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相应的高等教育评估也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分别进行。从当前的教育评估情况看,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核心,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在内的系统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通过高等教育评估,我们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作出判断,以实现教育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高校德育评估必须与高等教育评估相适应,要根据中央16号文件及《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的要求,依据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评估的一般原理,分解德育目标,科学制定高校德育评估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在德育方面的基本规格要求。

三是高校德育评估必须与高校德育相适应。高校德育评估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环节,是对高校德育的现状及其结果的评估。高校德育有其周期性的特点,德育方案的制定是德育的起始阶段,而德育评估则是德育的终端,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评估,可以得出“量值化”的德育结果及定性描述相辅的德育结论。这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结果”,更加科学地反映德育本质。在这里,科学的德育评估至关重要,只有合目的性、合规律的德育评估,才能正确把握和认识高校德育,才能正确反映高校德育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才能把握当前高校德育改革的趋势与方向。

高校德育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多变的教育过程。高校德育有诸多规律,如“接受规律”,就是“高校德育要尊重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充分进行科学进而富有艺术性的德育渗透,使学生乐于和能够接受德育,并自觉进行思想政治实践和道德实践”。“合力规律”就是“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其诸要素在空间上要保持一致性,在时间上保持连续性,实现诸要素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德育工作”。“层次规律”就是“在德育过程中,既要注意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统一起来,又要注意把一元性的价值导向和多元性的思想意识结合起来”,取得德育工作的最大成效。要使高校德育评估成为“科学的德育评估”,作为“系统”的高校德育评估必须遵循“母系统”的德育原理,遵循德育的“接受规律”“合力规律”“层次规律”等,必须遵循大学生成才发展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高校德育评估必须与高校德育相适应。

二、高校德育评估要素耦合律

“耦合”一词被用来表述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它是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通过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高校德育评估要素耦合律指的是德育评估主体要素使其他评估要素纳入自己的轨道,耦合到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德育评估系统和谐有序运转。高校德育评估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其内部包含着一定的结构与要素。高校德育评估的要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从其“共时性”的视角,德育评估可分为德育评估主体、德育评估客体、德育评估介体等三个构成要素。德育评估主体是德育评估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主导者,他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制定德育评估方案,借助一定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对德育评估客体的德育价值作出判断;德育评估客体是评估对象,是特定的评估对象领域;德育评估介体是连接德育评估主体与德育评估客体并使二者发生双向互动关系的媒介。高校德育评估的这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存在于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在德育评估的诸要素中,德育评估主体起着主导的作用,德育评估客体的确定、德育评估介体(方案、方法)的选择、德育评估环体的营造都是由德育评估的主体决定并付诸行动的。也就是德育评估主体利用其主导地位使德育评估的其他要素纳入自己的“轨道”,“耦合”到自己的评估观中,耦合到自己的“轨道”中,从而使德育评估系统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并使之协同运作,保证德育评估有效运行。

从德育评估“历时性”的角度,高校教育评估可以划分为德育评估项目的明确、德育评估的准备、德育评估的实施、德育评估的结果四个构成要素。无论从德育评估“历时性”的角度,还是从现实中的每一个具体的德育评估环节,德育评估都是根据德育评估主体的目的,通过一定的评估手段与方法,从而获得一定的德育评估的结果。而一定的德育评估目的、德育评估方法与手段和德育评估结果之间也总是处于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方面,同样是德育评估的规律。德育评估主体的目的“耦合”着德育评估方案的制定、德育评估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并使得高校德育评估和谐有序运转,以期取得高校德育评估的科学结果。

高校德育评估要素耦合律具有必然性,存在于德育评估“共时”与“历时”之中,既限制德育评估活动自由的规律,也是德育评估活动自由展开的规律。高校德育评估要素耦合律表明:德育评估主体在整个德育评估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在德育评估过程中,评估主体总要引导其他评估要素按照德育目标所确定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去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评估主体通过自己的评估活动决定评估客体等其他要素的行为,也就是德育评估主体要素对德育评估其他要素有制约作用。反之,德育评估其他要素对德育评估主体要素也有制约作用。要使德育评估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成效,仅有一方面的制约是不够的,还应有另一方面的反制约作用。这种“反制约”作用通过德育评估的准则、规章制度来实现,通过对德育评估主体的监督来实现。“耦合”就是“主导”与“制约”的动态平衡。高校德育评估耦合律保证德育评估活动沿着科学化的轨道进行。

三、高校德育评估量质统一律

所谓“量质统一”表示德育评估系统内“量”与“质”的关联与统一。“高校德育评估是评估主体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标准、程序与技术手段,对高校德育这一特殊事物进行评述与估量,是对德育活动的过程及结果作出某种意义下的价值判断。”总体而言,高校德育评估是以“量值”为主要特征的评估。

高校德育评估是以高校德育目标为依据,通过评估指标对德育评估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事情。德育评估指标的制定是以具体的、动态的、切合实际的德育目标为依据。评估指标就是这个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德育目标。“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是从德育评估目标中分解出来的若干评估指标所组成的集合体,以及各项指标的权重和评估标准。它规定了评估的范围、内容与尺度。”是进行德育评估的基本依据。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在功能上,必须具有与德育目标相一致的导向意义,它既是德育评估工作的依据,又是引导评估客体的规范;在评估内容上,必须具有合理的测量间距,能够对评估客体的德育现状依次进行等级划分;在评估范围上,必须涵盖德育任务和内容的各个方面,并使各项德育任务和内容占有合理的权重、构成完整的体系;在评估表达上,各项评估指标必须明确、清晰、便于描述,并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评估实施上,各项德育评估指标必须具有可测量性、可区分性。

由此可见,我们在高校德育评估中,通过一定评估方案得出的评估结论是以“量值”为主要特征的。通过这个“量值”反映高校德育的现状,反映高校德育目标的达成程度。高校德育的“质性”评估是针对“量化”评估范式而产生的逆向思维运作的评估模式,以改进“量化”评估的因果决定论、德育预定目标与统一标准的方式,主张自然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德育评估客体的性质。“质性研究力图追求解释理解以及对情景的推断推知,质性分析是一种不同于量化质询的知识类型。”德育“质性”评估弥补“量化”评估价值单一的取向,把评估的目光从德育的“现状”转向德育的“过程”;“质性”评估弥补“量化”评估过分依赖科学范式下的数据测量,强调“质”的探索,重视真实情景下对生动的、丰富的德育的解释与理解。德育“质性”评估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地将德育评估客体进行高低优劣的区分,而是树立发展性的德育评估体系,它要求不仅是最基本的检查、评估,更重要的是激励发展的功能。德育“质性”评估关注学校德育的特色、尊重差异与个性特点。德育评估的结论是重要的,而德育评估客体思考评估的过程更为重要,能够进一步激发德育评估客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及学校德育的丰富性、多样性。

第4篇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蕴涵德育教育内容

物理学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内涵,在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辩证的自然科学方法论。下面从物质观、方法论谈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物质观

定义: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1)客观世界的物质性。以“低级高级”这条主线贯彻始终,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地认识到“物质是世界的本质,而其存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基本观点。有形实物是物质。基本粒子及由它们构成的物体是物质。电场、磁场等“场”也是物质。

(2)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的不同形式及其规律,是整个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机械运动:在宏观世界里(飞舞的流萤、奔驰的骏马、刺破夜空的流星、角逐在绿茵场上的足球健儿)在做机械运动。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桥梁、树木、山岭,都跟随地球自转,也同时绕太阳公转;整个太阳系,以至整个银河系,也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在八年级下学期接触到微观运动。在微观世界里,物质由看不见的分子组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物理过程中,物质三态(气、液、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无论宏观还是微观,世界上都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各种不同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转换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客观载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方法论

辩证法规律是物理学本身就具有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也遵从对立统一规律、量变与质变规律等。

(1)对立统一规律。一切事物都由既对立又统一的不同方面组成,事物就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它“承认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在初中物理教学范围内有许多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生动事例。例如: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了,它们的大小总是相等的,这是矛盾双方的共同性,即矛盾的统一性。它们相互对立,相互制约,总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方向又总是相反的,这反映出矛盾的对立性。在马拉车这个实例中“马拉车”和“车拉马”就是作用和反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它们处于统一体中,但又总是马拉车前进,车拉马使其劳累,这就是因为它们之间是互相依赖,互相排斥的。

(2)量变引起质变规律。定义: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是一种不显著的、非本质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有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是一种显著的、根本的变化。二者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发生在新旧交替点。内容: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由于矛盾的作用,事物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量变超过度的界限必然引起质变,旧的量变过程结束,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它揭示事物、现象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而实现的。在中学物理范围内有许多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生动事例。例如: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中,若对冰加热,则在温度升高到熔点以前,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量变在不断积累。当温度升至某一数值(熔点)时,若继续吸收热量,分子力不能把分子束缚在固定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分子间有规则的排列发生变化,冰就逐渐溶解成水,直到冰全部溶解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一直不变,发生了由固态到液态的质变。

二、物理教学中体现的美学教育

1.自然美

物理教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在讲机械运动时,在幽静的操场上,两个学生并排前行,一边散步,一边闲聊。如果选篮球桩为参照物,两个学生就是运动的;如果选其中的一个学生为参照物,又是相对静止的。真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既体现了意境美和运动和谐之美,又体现了自然的美。给人美的享受,令人陶醉。

2.对称美

人们在生活中总是追求对称的美。比如:左手和右手,左耳和右耳,轴对称图形等。在物理教学中平面镜成像,河中的倒影,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是对称之美。在物理学史上,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能否利用磁场产生电流呢?后来法拉第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就显示出电生磁、磁生电的思维对称之美。后来在物理学中创立了左手定则、随后又创立了右手定则,体现了在物理教学中的对称之美。

3.平衡美

在讲杠杆平衡一节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在教学中左右平衡体现每个过程都有它内在的配合得当,体现了对等和均衡,体现了外在的形式美。

4.简洁美

物理学揭示自然界物质的存在、组成、运动及其转化等规律的简单性而产生美感。物理学的简洁美主要体现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上。

(1)物理学理论整体的简单美。自然界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然而自然界本身却是简单和谐的。例如:一切物质都是由简单的粒子组成的。光沿着最简单的直线传播。人类用高度概括的理论描述世界。例如:牛顿定律就概括了物质世界纷繁的运动现象等。

(2)组成物理理论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表达上的简单美。科学家们用最精练的语言、最少的符号、最简单的形式表达知识。例如: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3)物理方法的简单美。随着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它们已构成了物理学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物理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也展现出了物理学的简洁美。例如:理想化处理方法。简单的物理模型,如:质点、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电场线、光线、薄透镜等,这些优美的理想模型,变复杂为简单,既简洁又合理,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给人带来研究物质世界美的享受。

5.和谐美

第5篇

【关键词】爱 教育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140-01

一、和谐德育中爱的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内涵

和谐德育是以满足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协调相应、配合得当,形成合力,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将和谐德育与爱的教育相结合,爱的教育具有激发智慧性、交互承认性和持续发展性的特征。“爱的教育之所以能激发智慧,是因为能以美生智、以情生智、以爱生爱,乃至以爱生智。爱的教育是主体间的灵与肉的智慧交流活动,主体间的相互承认既是教育的目的之一,又是重要的手段。此外,爱又是教育主体间的主要承认模式,因此,爱的教育具有交互承认性的特征。持续发展性是爱的教育的第三个基本特征,这是因为爱的教育是一种爱的传承的活动,这种活动既能培养学生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从而保证了教育、自然、社会、人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的校园里,构建和谐德育已成为当前校园建设的主命题,在这种背景下,爱的教育不再是单纯地为了满足教学的道德教化工具,而是一种自觉的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平台。笔者认为爱的教育有以下三个要素:首先是师爱,要关怀学生的生命与健康;关心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必须首先树立平等的观念,即人格平等,要具备更好的文化素养和更成熟的心理,要尊重学生。没有平等,没有尊重,没有理解就不可能有爱。尤其要把爱更多地关注于基础差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其学习信心,用爱去感召他们;其次是培养友爱。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品质和相互合作的精神,提高他们人际交往能力;最后是自爱。自爱包括自尊、自强、自律、自护四个方面的内涵:自尊即自身人格尊严的维护,自强即对实现自身价值的不断追求,自律即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和遵守,自护即对自身生命价值的理解和珍惜。自爱是被爱的基础,是进一步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基础。一个对自己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去爱社会、爱祖国?教会学生自爱,首先让学生珍爱生命与健康,还要帮助他们努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改进方法、培养毅力等,为他们将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一个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教师、爱学校的人,更懂得去爱祖国、爱社会、爱人类。

二、和谐德育中施行爱的教育的思考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和谐校园成为学校德育的目标。在和谐校园与和谐德育的相互感染层面上,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和谐德育的构建中,施行爱的教育的积极意义和广泛价值,同时社会的发展及校园管理的改革要求我们要创造性地施行爱的教育。

1.施行爱的教育的意义

“爱的教育的思想有两层含义:一是把爱作为手段;二是把爱作为目的。作为手段,爱的教育着重运用爱的情感作用来促进认知教育;作为目的,爱的教育把培养爱心,健全人格作为教育的目的。爱的教育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教育方面的要求和体现。”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人的生存、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在教育中,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架构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就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有无爱心还是衡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因此,爱的教育施行是考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标准,可见,在和谐德育的构建中施行爱的教育的广泛意义。

2.师爱是爱的教育的精髓

教师的爱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是教育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萌发学生善良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教师的爱可以使学生情绪稳定,心理平静。情绪心理学认为,人在心情舒畅时,才思敏捷、妙语连珠、幽默机智;反之,如果情绪低沉、沮丧、忧郁,那就会思维迟钝、记忆衰退、语言呆板,各种能力下降。如果一个学生能经常感到教师对他的爱,他就会对人生充满希望和愉快,教师以真诚的爱滋润学生,可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为学生情感的升华打下必备的基础,从而使他们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人。

3.多元开展活动,倡行爱的教育。

第6篇

一、读书明智,厚底蕴强内涵

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质量,而读书则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源泉。

我校将“读书悟”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遗余力打造书香校园,构建和谐人文环境。大力建设图书馆和教师阅览室,投资125万元选购了一系列教育名著和反映教改最新动向的书籍供教师们选择阅读;开展了“引领发展・幸福人生”、“同读一本书”等主题读书活动,每学期向全体教师赠阅《名校师资团队建设力》、《做一名幸福的教师》等图书,引领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著作,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每年为每位教师发放购书补贴,引导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购买书籍、订阅刊物;定期举行读书成果展示、读书征文活动,充分展示教师读书的风采和取得的成果,促进其相互学习;定期举办教师读书人物评选活动,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读书的热情,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借脑引智,转观念促提升

教师观念不转变,教育改革不会取得成功,然而观念的转变却又是最难的,农村中学更是如此。教师观念的转变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我校把握这一规律,让教师在广泛学习他人经验的时候,结合校情,深化认识,不盲目照搬,从而促进了教育教学观念的提升。

请进来讲,即学校先后邀请了程红兵、程翔、李卫东、李俊和、陶继新等名师来校做专题讲座,并且月月有专家,让教师与专家、名师互动交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走出去学,即分批次组织教师到南京金陵中学、诸城一中等100多所名校校园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为了更好地发挥“走出去”的辐射作用,外派学习的教师返校后都要以汇报课或专题讲座等形式向教师汇报,共享学习资源。坐下来谈,即每学期组织干部论坛、班主任论坛、学科教研室等各个层面的论坛,开展教学研讨,碰撞思想,聚合智慧,达到了资源共享,学以致用。

两年来,学校派出400多人次到北京、上海、河北、江苏等10余个省市参加专题培训和学习考察,其中一线教师占总人数的87%。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正是广大教师善于学习,勇于突破自我,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观念的体现。而观念的转变,更多地体现在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教研提质,课堂增效,大幅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此,我校牢固树立“教育质量是立校之本,教学管理是质量之基”的教学观,做到两个坚持、两个充分,实现三个逐步、四个推进。即坚持抓常规管理不动摇,坚持以多媒体为抓手促常态集体备课不动摇;充分发挥学科教研室主任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逐步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优化,逐步完善课堂评价制度,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推进教师备课环节的转变,实现学为主体的目标;推进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大阅读活动的实施,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推进德育活动与教学工作的融合,实现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学习斗志的目标。

同时,学校围绕教学管理“2234工程”的实施,努力把科研兴校落到实处,实施教研负责制,聘任了14个学科教研室主任,有效推动了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组织开展同课异构、教师教学素质大赛、和谐备课组创建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为教师创设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大大提高了全体教师研究课堂、提升课堂的热情。新课程需要新课堂,学校以开发课程资源,打造有效课堂为目标,实施“课堂瘦身”行动,要求教师授课前在备课、研究上下工夫,课上在精讲、精练上求质量,课后在辅导上要效益,探索践行“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引领课堂教学抓精华、讲精彩、练精要。同时,积极推进多媒体课堂教学常态化建设,通过视听结合、声画并茂、动静相宜的多媒体教学,提升了课堂实效。四、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构建特色德育模式

德育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道德践行的热情,才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作用。我校反思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坚持德育“五重”,即重正面引导、重学科渗透、重策划规划、重精心组织、重情感体验;德育活动“三要”,即要有效、要序列化、要课程化。积极探索鼓励学生争优、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的活动载体,通过开展能真正调动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活动,让德育主动触摸学生的心灵,给学生终生难忘的教育,促进了学生的道德成长。

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军训改革、开学典礼、成人礼、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等精品活动,力促让德育活动成为一场场道德盛宴,让体验打动学生的心灵世界。同时,把开发学生潜能和综合素养作为教育的着力点,引导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教育活动面向学生公开招标,由学生自己组织,锻炼了学生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五、文专并举,创新突破,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高中教育不是只有考上大学才算成才,不是只要高分就是素质,而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学校立足学生实际,遵循认知规律,放低教育起点,坚持艺体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学校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坚定“进步不分先后,成功没有早晚”的教育理念,确定了德艺双馨、文专并举的发展思路,拓宽教育渠道,着力挖掘学生潜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第7篇

[关键词]和谐教育 时代主题 失衡 基本路向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4-0127-05

在我国,教育是一项公共产品。按和谐社会理想构建教育,要从教育事业的公益性特质出发,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首先,从认识引发根源上看,要对教育产业化的观点进行历史性反思。近年来,关于教育产业化的激烈争论已蔓延到了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对教育决策、理论与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引发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从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国情出发,对教育产业化的理念进行深刻批判,对其逻辑前提进行理论考查,对教育产业化的事实进行深入的检讨,坚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正确道路。其次,问题解决的基本原则上看,教育要依据其社会主义的性质要求,从国家、民族发展的持续稳定的大局着眼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于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要看到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历史过程出发,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重大客观事实出发,从改革开放的全局出发,科学、理性、冷静地处理。再次,从问题解决的基本手段上看,要明确教育的公益性决定政府在举办教育过程中要承担的主导责任:义务教育阶段,政府要承担全部责任;非义务教育阶段,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最后,从问题解决的目标上看,要学生、家长、社会都从教育中受益;都能享受公平的、合符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发展规律的、适应自身发展需求的优质教育服务。

以下我们从现实问题出发,研讨相应的教育发展路向。

一、必须研判的四大失衡现象

当前,教育的不和谐普遍存在,我们认为,着眼于大处,由宏观、中观以至微观,都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有四大失衡。

(一) 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有学者对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表明,“普九” 覆盖率与第三产业总值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率紧密相关,高等教育发展总量及质量与第二产业总值及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紧密相关。[1] 近2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毛入学率达到22%,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大批现代化劳动者,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义务教育还没有高质量地完全普及,不少儿童不能享受基本的、免费的教育;中等教育的规模和培养的人才规格、结构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距离;高等教育还缺乏足够的适应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与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多脱节和滞后的地方。教育部的一个专项调查显示:立体比较东部三个地区北京、天津、上海和西部五个地区广西、贵州、云南、甘肃、青海的城乡经济和教育发展,教育支出差距大于居民整体消费支出差距,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距大于人均财政支出差距,因而表明:在我国经济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教育差距比经济差距拉得更大更快。[2] 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的诸多不协调现象,使得教育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存在很大距离,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与人才需求存在很大距离,教育发展与生产力提出的科技创新要求存在很大距离,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中的人文关怀要求存在很大距离。

(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功能合理分担的失衡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成长来源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作用,当三者呈现一致性和互补性时,学生才能获得健康成长。当前,在教育实践中,往往过分夸大和张扬学校教育的功能,把原本应由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承担的功能转稼到学校教育上,这是一种新的“学校教育万能论”的表现。

1. 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与缺位。每一个人在家庭中出生、成长,并且依托于一个家庭来发展。父母的启蒙教育、家庭生活的人格示范、人伦氛围的性格熏陶、亲子教育的学业扶助,对家庭每个成员,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家庭的这四个功能还没有被家长充分认识,而且自觉实践的太少。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推进,社会的不稳定性增加,家庭的规模缩小,家庭的人文关怀多变,家庭的交流弱化,家庭存在方式变化多样,使得由家庭问题引发的教育问题在今天日益突现。家长在确认自己的教育责任和学校的教育责任时,往往对学校的教育责任和自己承担的教育责任分不清,从而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存在很大偏差,导致家庭教育上的无知、缺失、随意、失责、推诿、偏倚或扭曲。

2. 社会教育功能的认识与缺位。社会要着力尊师重教氛围的营造,着力教育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的设计,关注教育绩效的责任评估。这三个方面是社会自身教育功能具体发挥的表现,但是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社会教育功能还是不到位的。(1) 教育发展的舆论宽松环境提供不足。近年来,对教育的负面报道存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现象,极大地损害了教育的形象,伤害了教育参与者的积极性和教育事业的尊严。(2) 从法规政策上看,教育发展对公平要求的阶段性把握不到位。教育发展应该在保障公平方面,在不同教育层次、类别进行合理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但当前这个问题解决得不理想。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强调义务教育的公平性,要对高等教育公平性做合理的调整。例如,对高校贫困生问题必须注意三个点。第一,大学贫困生问题要放在整个高等教育公平性层面来解决,放在制度设计层面来解决。如果将公平性强调过头,把其它问题的重要性降低,公平性就肯定会存在偏差。第二,必须注意到学生的贫困是历史造成的,学校要关注和扶持,但是学生的贫困不能因此成为一种特权,否则又会产生新的不公平。大学贫困生就读困难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在学校制度设置内通过学生自身的奋斗来解决,通过全面启动奖、贷、助、减、免的综合机制来解决。否则,不利于学校公平的真正建立,不利于学生成长。第三,贫困生问题的解决要与全面的国家奖学制结合起来,让全体学生争当品学兼优的学生,让全体贫困生感到发展的约束和压力,感受到富裕而优秀学生的感召和公平竞争。(3) 教育评价的科学的政绩观还远未确立。当前对教育的评价往往更多地注重学校的硬件设施和高考上线率。实际上,硬件设施只是一种教育资源和教育教学手段,高考仅仅是对一个人的学科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的考察,不是人的全面素质的考察,更不是教育的全面考察。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就没有教育的健康发展。要弥补教育制度的缺失,教育评价还需要建立起科学的政绩观。

3. 学校教育功能的认识与超载。学校具有公益性、公共性、文化性、开放性、传承性、创新性等六个特性,这六个特性决定了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园地、教师育人的阵地、学校发挥教育功能的基地,是知识传承、技能传授、品行养成、精神锻造的场所,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良知上,是服务社会的中坚。目前,由于家庭和社会教育功能的缺位,学校的教育功能严重超载。学校成了孩子成长的保姆,成了家庭责任的逃避所,成了社会教育偏见的承担者。很多对教育的偏见都强加到学校方面去,使得学校许多教育功能难以启动和发挥。为此,端正学校功能的认识,减轻社会压力和偏见的重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当前学校的一个必然选择。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强有力需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城镇化的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都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队伍。当前,职业教育存在中职是普多职少且职弱,高职是职、普相当而职弱的格局,因此,必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当前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政府应将职业教育放在更重要的工作位置上去领导他的发展。特别是改革管理体制、创新办学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符合职业发展规律的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要有更大的工作力度。(2) 职业教育应着力塑造自己的特色。职业教育是自成体系的、独立的、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别。普通教育培养的是研究型、探索型、创新型和设计型人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技艺型、操作型人才,强调所学知识的针对性、技能性、实用性,二者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式上存在较大区别。因此,职业教育应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着力于竞争教育、证书教育、技能教育、就业教育,办出特色,走出与普通教育同构的陷阱。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技能为核心”。要使中职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教育有基础”。要使高职学生“练就高级技能,提高文化素养,获得觅岗能力,奠定创业基础”。(3) 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应有正确认识,大力支持。要端正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认识,消除对职业教育的蔑视,确立和宣传职业教育是主流教育、国民教育的观念,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心理氛围。同时,社会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力量及机构,要在制度建设、标准构建、合作模式、支持体系等方面加强职业教育的支持、引领和配合,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以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深化对德育的认识

首先,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德育、智育以及体育、美育等,是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各个要素在教育中的延伸和要求,把它割裂开来,只是为了便于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一个整体,不存在把各个要素剥离开来的人。教育是一种价值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要从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寻求两者的平衡。为此,基于我国的教育现实状况,学校必须牢牢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教师必须认真履行“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责任;学生必须践行“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的成长、成才、成人的目标取向。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与智育工作配合起来,两者共同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全面,富有创造性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从新的时代高度深化对德育的认识。(1) 对德育内容必须作出新的历史性选择。今天,我们在重视政治和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要更多地强调道德和心理教育。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点转折,没有这个转折,就不能适应我们社会转型理论上的更新;不能适应现在新一代青年学生的行为特征,就不能真正落实“十六大”提出的社会分层教育的理念。(2) 德育工作要将非智力因素的培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敏锐性、意志力、社会适应性、团队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德育就悬在现代社会对现代人提出的要求的外层空间,学生也得不到全面发展,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3) 德育应该是形而上者立意,形而下者落实。当前,更多的要吸取前苏联的教训,从固本强基的根本战略取向上,落实物质上、制度上的保障。

以上我们按社会和谐理想构建我国的教育,我们称这种教育为和谐教育。

[参考文献]

[1]林勇. 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及实证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3,(6).

第8篇

关键词:德育渗透 运用数学史料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挖掘德育素材 紧密联系实际 提供数学欣赏 提倡竞争合作

数学是普通教育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他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但是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不像文史科那样集中,而是蕴藏分散在各章节之中,教师如何挖的准,渗透得不露痕迹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运用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1.数学是最古老的科学,是古今中外无数数学家及数学工作者和仁人志士不畏艰辛,努力探索,刻苦追求而形成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历史,就如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它以“读一读”的方式编入了初中数学教材,是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唯一显性德育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应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悠久历史,正确评价我国优秀数学家的伟大成就,这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教材和有效途径。

2.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和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除了用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外,还应注意通过教科书的引言、插图、例题和习题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的有关内容,并随时收集有关资料、数据,编拟数学题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有机的插入爱国主义素材,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其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在数学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贡献的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及从事数学研究的辛勤劳动、刻苦钻研、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引导学生克服满足于现状的思想,培养和训练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懂得为人类进步做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从而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与此同时,数学是有理性的艺术,充满理想精神,它教人诚实、正直,从数学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只要一个命题没有被证明,它就不能纳入到真理宝库中,而不管命题提出者的资历和声望如何。倘若命题得到证明,那他的真理性便得到认同,不存在人微言轻的现象,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二、利用数学本身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的教育。

1.初中数学充满物质的观点

数学学科充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办法,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三个基本特点。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往往掩盖它来源于客观现实的物质性,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不注意提示他的物质性,就会使学生陷入唯心论形而上学的迷惘之中,误认为数学不是来源于客观现实,而是由少数“天才”数学家在头脑中臆造出来的。

2.初中数学充满对立统一规律的因素

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也是辩证法的核心。中学数学中充满着对立统一的因素,如,已知和未知、现象和本质、绝对和相对、特殊和一般、准确和近似、曲和直等都是对立统一的。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对立统一、矛盾转化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就技能达到渗透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又能使学生掌握处理数学问题的转化思想和技能,有助于提高数学质量。

三、提供数学欣赏,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受阅历、知识水平、审美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很难体会出数学美的真正含义。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运用美学原理,深入挖掘、精心提炼中学数学中蕴含的数学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例如讲轴对称图形、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时,引导学生欣赏对称美;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时,让学生欣赏简单美;再讲三角形的三条中线、角平分线、高线、三边的中垂线的关系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点拨学生欣赏奇异美。

四、提倡竞争合作,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人

学做人,就是要学生铸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要,时代需求的人。为此,我们必须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