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7 15:03: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艺术的审美特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影视艺术;综合性;审美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吸收了多种艺术的长处和特点,使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丰富和充实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集于一身,从而具有巨大的美学魅力。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摄影、舞蹈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并把这些艺术元素相互融合同化和吸收,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自身新的特性,使之成为一种时空综合的独立的视听艺术。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美学特征绝不仅限于各种艺术元素的有机融汇,这种综合性突破了艺术学的层次,更加集中地反映在美学层次上的高度综合性,体现为再现性和表现性的统一、纪实性和抒情性的统一、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使得影视艺术成为迥异于其他艺术种类的一门独立艺术。
一、影视艺术与戏剧
影视与戏剧有着密切的关系。戏剧既是一门综合艺术,又是表演艺术,戏剧艺术多年来在编导、导演、表演等方面所形成的艺术规律,为影视艺术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从历史的渊源来看,早在电影诞生之初就出现了以梅里爱为代表的戏剧电影学派;我国最早的电影理论也是“影戏”理论;20世纪40年代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戏剧化电影美学观更是一度风靡世界银幕。影视艺术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在其成长初期,都曾从戏剧艺术中吸取了许多营养,不仅借用戏剧的创作题材和戏剧表演经验,而且将戏剧性矛盾冲突与戏剧性情景纳入作品之中。时至今日,虽然影视艺术更加注重发挥自身的艺术表现力,但影视艺术与戏剧艺术之间仍有着不解之缘。一些影视作品的编导、导演、演员,或者来自戏剧舞台,或者两栖于影视和戏剧艺术,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戏剧式结构方式更适应于大多数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因而在国产影视艺术作品中,它都将作为一种传统样式长期存在下去。但影视艺术毕竟不是戏剧,与戏剧相比,影视艺术自由转换的时空打破了戏剧舞台的时空局限性,影视演员自然、真实、生活化的表演取代了戏剧演员舞台程式化的动作,从而使得影视艺术能够更加逼真地再现现实生活。
事实上,电影是搬上银幕的戏剧,电视是搬上荧屏的戏剧。舞台、银幕、荧屏都是戏剧人物活动的空间和场所;不同之处仅仅是,银幕、荧屏比起舞台的空间更宽阔,机动的余地更大,布景与活动场所可以不受狭窄舞台的限制,能够充分地利用真实的生活环境,它给人物提供的环境和背景,比起舞台布景的人工痕迹更少,银幕、荧屏表现的内容和矛盾斗争的活动场所,更具有真实生活的性质。但是,戏剧影视人物矛盾斗争的基本行为方式及其产生的戏剧性,并不因此改变,甚至由于获得比舞台更有利的施展余地而显得更优越。因此可以说,戏剧的本质特性并不因为活动空间转移到银幕或荧屏而改变,电影、电视并不因为离开舞台而失去戏剧的本质特性。因此,戏剧、影视在本质上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二、影视艺术与文学
影视艺术也受到文学的极大影响。影视艺术从文学中吸取和借鉴了许多叙事方式与叙事手段。文学融入电影、电视,构成了影视艺术深厚的文学基础。影视艺术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剧本,影视文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同时,文学的各种体裁都曾经直接或间接地对影视艺术产生过巨大影响。电影向诗歌学习,产生了富有抒情性的诗歌电影,如《城南旧事》《黄土地》,前苏联的《战舰波将金号》,美国的《金色池塘》,日本的《远山的呼唤》等;电影向散文学习,从而产生了散文电影或纪实电影,如意大利的《偷自行车的人》《罗马11时》等;电影还吸取小说的手法与结构形式,从而产生小说电影,如前苏联的《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等。根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类似于我国的章回小说的优秀电视连续剧,已成为我国广大观众家喻户晓的优秀电视艺术作品。
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与影视艺术基于叙事之上的相通,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和转化,使影视在成为独立艺术之后,仍然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而文学也因借成熟影视艺术的推动,自觉地凸显其“电影性”而日益丰富着自己的叙述手段。文学与影视得以相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就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来看,电影的叙事和叙事技巧最早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至于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在影视艺术成熟之后仍被其广为借鉴。在中外影视作品中,有将近半数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特别是那些伟大的文学巨著,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可见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血脉相通的亲缘关系,对小说的借鉴使影视艺术创作者们获得了灵感。文学与影视作为叙事艺术,都是在流动的时间中连续地描绘事物。正如法国影评家玛格尼所说:“电影和小说二者均为叙述作品,叙事有它自身的规律,与展示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连续性,小说的各种程式和电影的各种常规技巧大抵是为了保持连续性才产生的。”小说是在一个个词语组合的场景的连续中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影视是在一个个画面连接的场景中构成银幕、荧屏形象,在时间的延续中叙事是它们的共同性。这使文学和影视艺术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叙述复杂而连续的社会生活。
三、影视艺术与音乐、舞蹈
影视艺术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影视艺术从音乐中汲取了节奏与感染力,使音乐成为影视作品概括主题、抒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影视音乐更是成为影视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的影视主题音乐都是展现本剧主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生动形象地塑造出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和个性,同时它也能让观众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联想到剧情的内容。音乐这一长于抒情的听觉艺术形式,大大丰富了影视艺术的感染力。影视音乐是影视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主题歌、插曲、片头音乐和情景音乐等,与其他形式音乐相比,它一般要从视听统一的角度,考虑与剧情、画面结合的关系。影视音乐是指为影视而作的音乐,影视歌曲是通过画面的视觉形象使歌曲内容更具体明确,更具有感染力。它借助影视艺术的魅力得以传播,并长期流传,而主题歌直接阐述主题。一曲《我的祖国》把人们带入硝烟纷飞的上甘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使人们想起冰山上的来客;《牧羊曲》把人们带进了天下闻名的的少林寺;经典的电视剧插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等更是久唱不衰。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歌曲,这些影视作品是否还会那么流光溢彩,我们是否还会有那么多的感动。没有音乐的影视作品是不可想象的。感谢那些优美的旋律让珍贵的影像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闪亮。近年来,各种大型综合性电视文艺晚会,更是吸收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各种艺术特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民族特色鲜明、气氛浓烈欢快,受到了全国亿万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每年一度的电视春节晚会已成为我国人民春节期间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突出表现了综合性文艺晚会的巨大魅力。这种巨大的感召力也正体现了电视艺术的综合优势。电视艺术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在近年来风靡全世界的MTV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它为音乐作品配上了快节奏的画面集锦,具有极强的听觉冲击力和视觉表现力,体现出现代影视综合艺术的巨大魅力。
四、影视艺术与绘画、雕塑
影视艺术从绘画、雕塑中汲取了造型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使得造型性成为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绘画对光、影、色彩、线条、形体的独特处理以及如何运用二维平面去创造三维空间的艺术本领,尤其是强烈的造型意识,为影视艺术的画面造型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影视画面如同绘画、雕塑、摄影一样,既是以造型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手段,又通过造型性给人以巨大的感染力。如电影《黄土地》采用一种深黄的色彩基调,表达对我们这个民族和这块土地的眷念之情,这部影片的画面上五分之四是黄土地,五分之一是蔚蓝色的天空,天边地平线上有几个小人物正弯腰拉犁,通过这种十分独特的画面造型体现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红高粱》则采用一种大红的色彩基调,影片中的红高粱、红头巾、红绣鞋、红袄、红裤、红酒……大片大片的红色在画面上闪耀,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心灵震撼。以红色为主的基调赋予这部影片生命色彩与酒神情绪,成为抒情表意的造型视觉符号。
五、影视艺术与摄影
影视艺术与摄影艺术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摄影的出现,也就不会有电影和电视的诞生。自从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以来,摄影在技术与艺术两方面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对后来出现的电影和电视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影视艺术中的摄影师是影视画面的主要创作者,是摄制组的重要成员,他的任务是通过运用摄影专业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充分发挥电影摄影和电视摄像的纪录功能、造型功能、表意功能。摄影师的作用除了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人物、描绘环境、烘托气氛、刻画细节外,还通过摄影造型和表意功能直接参与创作。
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影视摄影师的艺术是影视绘画艺术,摄影师是真正的影视绘画艺术家,以非常鲜明、真实而富于表现力的绘画形式来表现影片中各个镜头的思想和内容。优秀影视作品可以做到声画相融,有虚有实,有藏有露,视觉和影视作品设计的关键在于必须具有一个个性化的视觉解读。影视作品视觉化过程的第一步是设计包含有影片思想或剧本精神的画面,为影视作品创造一个整体的画面基调。《英雄》选择的是旖旎奔放的自然景观和沉稳厚实的秦王宫,空间横向调度气势磅礴,场面宏大,浓墨重彩的气氛渲染和造型视觉的张扬,营造了一种历史气度与人物的英雄悲歌。《无极》作为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影片,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时空写意,使得影片带有一种神秘虚无的诉求语境。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形象逼真性等审美特征。影视这一艺术门类的各种形象都是在画面和声音的统一中,通过造型而表现出来的。影片的整体形象结构、情节发展的顺序、在具体环境中进行的动作,都是由导演构思而形成了一套连贯的绘画处理。形象的各个场面在胶片上构成画面,乃是摄影师艺术创作的成果。摄影师,这个掌握着一种新的造型形式、活动的电影绘画的表现手段的艺术家,其任务就是把影片的内容作为许多活动的绘画构图――肖像、室内景物、战斗场面以及群众场面,在胶片上表现出来。现代影视编导在构思时,不仅要善于汲取美术、戏剧的特长,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要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声画可融性传统艺术如绘画艺术等,也要借鉴影视艺术的这一特点,进一步用画面和声音来塑造和完善绘画艺术,形成视觉和听觉统一和谐的优秀绘画艺术作品。
总之,影视艺术通过综合性美学特征吸收了各门艺术的精华,并将这些艺术元素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声画结合而获得新的特质,展现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钟友循.影视与影视鉴赏[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唐卡艺术具有神秘深厚的数理内涵和艺术欣赏价值,其绘画风格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明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藏族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图像表现内容。本文从探讨唐卡的艺术概貌入手,对唐卡艺术分别进行了装饰特征研究与形式审美研究,继而对唐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唐卡艺术 装饰特征 形式审美
中图分类号:J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082-02
一 唐卡的艺术概貌
装饰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不但是审美的形式,而且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感情和文化意识。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唐卡(Thang-ga)系藏语“卷轴画”的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唐卡运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的起源历史悠久,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唐卡至今已经有1300年多的历史,唐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盛衰,融合,传承后,从地域上形成了四大主流画派,即:勉唐画派,噶玛噶孜画派,热贡画派和青直画派。
唐卡艺术早期受印度、克什米尔艺术风格影响,整体构图简练,在画面构成上,因受造像量度经的规范,而显得严谨细致程式化,常以几何形对画面进行分割,在几何形里画上与主尊相关的形象,整体风格偏于暖色调,渲染了更加浓郁的宗教气氛,更注重装饰性。唐卡艺术的发展一直与中原内地、中亚、印度、克什米尔、尼泊尔等地的佛教艺术息息相关。在一些古代寺院的壁画中可以发现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曾经在的许多时期并存,甚至来自不同地域的艺术家也有可能在同一所寺院留下不同风格的作品。直到今日,在不同地区的藏传佛教艺术作品中依然可以看出其早期所接受的来自某些地域的艺术风格的影响。
二 唐卡艺术的装饰特征研究
(1)唐卡艺术的线条装饰
线条是唐卡绘画艺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展现其绘画的主题思想最主要的途径之一。线条装饰本身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像抽象线纹,能够匀称、流动、曲折地表达出万物形态与生命,而且更能凭借它的节奏、刚柔、明暗,写出心情和意境。线条的粗细长短、顿挫急缓充分表达了力量感与节奏感,为绘画的形神合一、气韵生动提供了典范。当我们对一副唐卡绘画艺术进行审美感知的时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由一系列的变化着运动着的线条构成的画面,那生动的行云流水,庄严的刹土,纯净的莲花草木。线条把想象中的千姿百态都充分自如地挥洒在一副画面上,足见唐卡绘画艺术大师们对线条的运用自如。
在表现密宗诸本尊的画面中,艺术大师们大胆而充分地运用了线条的动感,从而勾勒出诸本尊自身幻变过程的千姿百态,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在表现显宗诸佛及其弟子传承的画面中,画师们却又以线条的稳健在画面中展现出慈祥、安然的形象。线条勾勒的细腻入微也是唐卡艺术运用线条的独具特点。人物的神态、体态;服饰的飘动感、甚至衣物上的绸缎,花纹也勾勒得维妙维肖。如,《上师供奉图》中,从大海中生长起来的如意树上画了三百五十七位喇嘛与菩萨像,每一位人物的姿态和表情都各有千秋,其人物之多,画面之复杂世所罕见,但画师在构图造型时,周密细致地运用线条,清晰地交代了每一位人物,他们那种洗耳恭听,急切成佛的心情跃然画面。整个画面,笔气如流水急风,贯彻到底,浑然一体,真是有如众僧济济一堂,几乎能听出他们屏息静气的微声,有如身临其境,如闻引人人胜的道法之感。女性神女佛母的柔丽舒展;甚或是兽首人身,怪异面目,都是画师们根据人物的地位、特点、性格、门派等,恰当地运用线条的多样性来达到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效果。作为整个画的背景装饰,如行云流水,宫殿、花草树木、佛光等都运用线条的直曲表现出来,灵活多变的特点得到最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运用,整个画面凸显线条美,视觉效果震撼人心。
(2)唐卡艺术的结构装饰
唐卡艺术构图的装饰性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平稳,威仪的神像所表现的不单是宗教教义,更是人们精神的寄托与灵魂的归宿,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遐想。而从视觉角度上来看,唐卡艺术装饰构图的“稳”不仅表现在盘坐、站立、静止、舞动的画中主体形象的平衡,而且画中主体周围上下左右都有规律,有秩序地安排处理各种形象,整个画面布局平稳。它的艺术语言是程式化的,即是从生活原型中提炼加工而成的美的格式去表现一种理想化的世界,具有强烈的节奏感、韵律感,再加上深奥的宗教内涵,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二是全面,使形象完整地展现出来,是唐卡艺术组织画面的一大特点。它不管是表现密宗的内容,还是为人物画传,其构图取景的视角都取乌瞰全局的手法,给人一种视野广阔,人间世事尽收眼底的感觉。唐卡艺术的构图多采用二维空间样式,平展均衡地铺满各种物象,使画面呈现出更丰富的物象,更加丰满耐看。自然界中的物象纷繁复杂,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都完整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前后远近都会产生遮挡。但唐卡艺术在构图上,往往把形象整个地描绘出来,特别是主要形象更要求完整,既能更好地达到图释宗教教义的目的,又可以满足藏族人民的精神需求,充分地表达了现代装饰艺术中构图的审美法则,满足了人的全面的艺术享受。
唐卡的构图形式十分丰富。中心构图在唐卡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构图形式,以主要人物为中心,四周展开故事情节,以达到画面主次分明,饱满均匀的效果。如《大白伞盖佛母唐卡》,中心人物占画面统治地位,周围的人物布置均衡,所以画面既有磅礴的动势,又无杂乱之感。这类构图在绘制各类金刚、护法诸神中常用。风俗画构图在唐卡中应用相当广泛,这种构图多用于绘制连环形式的传记或故事。它不受时间、空间及透视的影响,往往把一个故事或故事情节集中于一个画面,如布达拉宫、哲蚌寺、扎什伦布寺的巨幅唐卡《释逸牟尼传》、《佛本生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传记唐卡等都用这种构图绘制。
三 唐卡艺术的形式审美研究
(1)规律性形式美
唐卡艺术构图简练,在画面构成上,受造像量度经的规范,因此比较程式化,常以正方形、圆形等简单的几何形将画面进行均匀分割,在几何形里画上与主尊相关的形象,并运用直线与曲线概括地提炼出入物的轮廓与动态。画面的正中心位置基本安放主要人物,周围有秩序地排列围绕着其他象征性图案。整体画面追求对称与均衡、有序与圆满,人物与动植物井然有序地跃然纸上,画面丰满,不留大面积空白,不追求透视感与空间感。在绘画技法上,淡化了印度的凹凸晕染,更注重装饰性。这种绘画风格具有很强的原始绘画和装饰绘画的特点,与古埃及壁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上众多细节被处理得有序化、平面化,融为一体,艺术语言凝练概括,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
(2)造型的韵律感
线条的运用对于造型风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微型细密还是大型巨幅的唐卡,从人物的造型、到动植物等其它配景的造型,其线条的勾勒都十分细致生动。在唐卡艺术中,不同风格及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均是通过运用线条的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时而坚实有力,时而圆润敦厚,时而生动活泼。然而在人物衣纹的处理上以简练居多,运用线条表现出肢体的起伏、转折等变化,以疏密来确定其虚实关系。一般来说,唐卡艺术常采用高古游丝描、兰叶描,铁线描等多种技法,运用线条的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感,来加强线条在唐卡艺术造型中的装饰效果。唐卡艺术各种造型所表现的秩序感既符合自然结构的基本规律,又符合装饰造型的形式结构规律。如,人物的舞蹈是运动的曲线形秩序,行云与流水的结构是流动的线的秩序,花朵的结构是环绕式的秩序等。这些在唐卡艺术中呈现出来的秩序化,是透过万物的生命表象,从大自然的结构中探索发现、精心提炼出来的,而并非艺术家们主观想象出来的东西。在秩序构成中,就人物形象而言,画面上就产生了主次、高低、大小、明暗、虚实等多样化的结构秩序,使画面更具有条理性及形式美感。这种外在秩序是装饰造型的现实基础和生命源泉,以生动有序的线条反映出唐卡艺术内在的精神世界。
四 唐卡艺术的未来展望
唐卡不只是一种绘画艺术,更是一种民族文化,因此,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吸取传统唐卡艺术的精髓,运用到新的艺术创造中去,表现新的内容,表达浓厚而独特的本民族色彩,发挥出自身的艺术特质优势,这样才能促进唐卡艺术的发展,才能促使藏民族艺术繁荣昌盛,才能更加绚丽地绽放在世界绘画艺术的舞台之上。
关键词:敦煌舞蹈;造型艺术;审美特征;《闻法飞天》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123-01
一、敦煌舞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古代舞蹈姿态,就是敦煌舞蹈的源头。敦煌舞蹈属于对整个敦煌莫高窟内壁画舞姿进行提炼和发展的结果。以“敦煌”进行舞蹈命名,表明了舞蹈是根据敦煌莫高窟内大量的舞蹈姿态进行研究并与现代舞蹈艺术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的。我国舞蹈工作者,对敦煌壁画艺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创造性的获得了敦煌壁舞蹈中“腾踏旋转”、“弹指移项”、“扬眉动”、“扭胯蹶臂”等动人舞姿,并通过与现代舞蹈的融合,创造出敦煌舞这一种新的舞种。
二、敦煌舞的重要性
敦煌舞在探寻并重现中国古典舞蹈的时候,不一定非要选择从戏曲、武术、民间舞蹈等方面进行探寻,还可以利用莫高窟内十分丰富的壁画、雕塑,文物、文献等。敦煌舞的出现,综合了壁画中存在的各种舞姿,提炼出具有创新意义的动作并形成体系,推动敦煌舞蹈的进步。
三、敦煌舞的发展
戴爱莲先生《飞天》《丝路花雨》作为我国首部直接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内容的民族舞蹈,一经上演,便获得巨大成功,开启了敦煌舞借鉴敦煌壁画与创新结合的时代。
四、敦煌艺术特征的分析
(一)敦煌艺术的丰富象征性内涵
在敦煌艺术中,丰富的象征性内涵可谓是最为突出的审美特征。在敦煌艺术图案设计中,出现了单纯整一却又复杂规整的现象,包含着丰富的内涵,特别是宗教的内涵十分的鲜明。在研究敦煌艺术的时候,需要将敦煌艺术的内涵作为出发点去分析敦煌艺术的魅力。
(二)敦煌艺术中结合了简约美与繁复美
无论是敦煌壁画,还是敦煌塑像,都可以发现众多的敦煌艺术品的原型是提取于生活之中,通过简约与抽象的艺术手法,依靠一定的形式美方式,勾勒出繁复装饰图案。这点在敦煌壁画中人物的造型上可以很鲜明的体现出来。如在北朝壁画中出现的纹饰忍冬纹,其造型设计自由活泼,变化多姿,简洁朴实,并通过忍冬纹组成单叶波状、四叶边琐样式等,叶状上结构脉络完整而清晰,做到了简约美与繁复美的结合。
(三)敦煌艺术中蕴含音乐美
敦煌雕塑或壁画中,都可以看出一些关于韵律的音乐美之处。表达着艺术家的丰富精神世界。其中壁画中的图案装饰最可以体现音乐美,如忍冬纹修长舒展的枝叶,随风飘动的云纹,仿佛燃烧跳动的火纹,还有长袖飘然,舞动长天的飞天,自由的状态,舒展的情怀,洒脱的张扬,让整个的艺术具有着深深的音乐美的存在,让人感觉到了律动。
(四)敦煌艺术融合了人间美与天国美
敦煌艺术,是包含着浓重宗教色彩的艺术。在敦煌艺术进行创造神或佛世界的同时,还将人的因素融入到其中,做到了人间美与天国美的融合,营造了人神共存的意境。由于敦煌艺术受佛教文化影响很大,其壁画或雕塑美术艺术方面,都可以看出世俗观念与佛教观念的融合,如莲荷纹在佛教之中代表着净土,蕴含了清净的意义。
五、敦煌舞蹈《闻法飞天》审美趋向分析
(一)敦煌舞蹈《闻法飞天》中存在的内在美
在敦煌舞蹈《闻法飞天》表现形式中,选择由三人化为一体,表现出一种神仙的意境,隐隐中透出大道无形,若隐若现,让观众在虚实之中,感受《闻法飞天》独特的内涵魅力。
(二)敦煌舞蹈《闻法飞天》中存在的形式美
在敦煌舞蹈《闻法飞天》中,选择长绸作为艺术表达的道具,可谓是《闻法飞天》中最具灵魂感的道具,与舞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种方式取材于敦煌壁画中的长袖善舞,通过这种抛收动作,将观众引入虚幻而飘渺的意境之中。
(三)敦煌舞蹈《闻法飞天》存在的风格美
在敦煌舞蹈《闻法飞天》也充分的利用S型体态来完善整体舞蹈的风格。S型曲线的营造,需要舞者将自身的气、力连贯于一体,使之看起来十分的娇媚动人且不失流畅感,有些S型曲线更是表达出了西域之中飞天的活跃之感,豪放而干脆,让人感觉刚柔并济、紧慢相宜的风格之美。
(四)敦煌舞蹈《闻法飞天》存在的手势美
在敦煌舞蹈《闻法飞天》中,手势的运用,让众多的观众惊讶不已。《闻法飞天》中手势是根据佛的手印演化而来,寓意与佛祖想通,不同的手势,表达着不同的含义及内涵。如六壁风动的目的是拯救世人,消灾并祈福的含义。
六、结语
本文对敦煌舞蹈《闻法飞天》的造型艺术审美特征进行了探讨,希望敦煌舞蹈可以在敦煌艺术的基础上,可以获得更巨大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经典作品并流传于世。
【关键词】《魔笛》;西方歌剧;角色艺术;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53-01
一、《魔笛》作品分析
《魔笛》作为莫扎特生命最后一年写就的歌剧作品,深度应用了音乐素材完成了对于人物形象以及审美特征的衔接与转化,从序曲到终章都以不同的生命内涵完成对于性格的刻画,保证了人物以及故事之中的冲突性能够被其结构形式以及音乐体裁突出出来。
总体来说,在《魔笛》这部艺术作品之中,西方歌剧艺术的基本审美特性以及人物塑造方式都被深度地诠释出来,其丰满的艺术效果保证了剧情能够与音乐设定进行结合,人物的情感以及性格冲突能够在深度的艺术内容中被展现在观赏者的面前。对《魔笛》的人物角色以及审美特征进行分析,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西方歌剧艺术的内涵。
二、西方歌剧中的审美特征
西方歌剧艺术的人物角色以及情节艺术的设定都需要符合西方艺术发展的基本审美特征,无论是强烈的音乐情绪还是特殊的演唱技巧,都需要以角色为中心,以审美特征为基本设定,保证其演唱的旋律以及线条都能够与故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相契合。本文从《魔笛》这一西方经典歌剧入手,从其不同的创作背景、题材风格以及故事内容简要分析歌剧审美中所具有的戏剧美、形象美以及情感美,深入探究其不同的审美特点对于不同的歌剧角色来说所具有的艺术性。
(一)戏剧美。在西方歌剧艺术中,所谓的戏剧美,就是指在表演者情感以及心理发生巨大变动的过程中对于其行为引起的戏剧性变化,意志力从内心展现出来而对于外界产生的影响表现了戏剧性的重要特点。在《魔笛》中,戏剧美展现得最为明显的地方就是第二幕中帕米娜以抒情性的咏叹调来诠释故事剧情,在音乐曲调的配合之下,无论是无奈而又伤心的感情还是纯真而又执着的自我情感都被进一步释放出来,歌剧以戏剧性的艺术冲突来完成对于人物的塑造,而最后戏剧性的悬念设置更为这部作品之后的冲突性发展埋下了伏笔。从整体上来说,这样的戏剧美主要展现在人物塑造的情感冲突之上,戏剧的悬念设置更加能够增加歌剧艺术的神秘感与艺术感,帮助观赏者深度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基本特性,从角色艺术的角度展现基本的歌剧艺术审美。
从戏剧美的角度来说,歌剧艺术中所具有的冲突性和叙事性也能够表现西方歌剧艺术对于审美的需求,无论是在情节铺垫还是在冲突设置的过程中,戏剧美都能够保证人物角色的塑造更加丰满,根据歌剧内容的主要线索来激化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品格,以此保证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转折性。
(二)形象美。从人物角色设定的角度来看,形象美更加能够符合西方歌剧艺术中对于角色特点的设定要求,保证了能够根据一定的故事情节设定标准来完成具体的人物特点转化,以此来保证角色具有更加生动的特点。在歌剧《魔笛》之中,其个人角色的形象美主要是以音乐的方式表现出来,音乐形象能够以深度的概括性来展现角色的个人情感及其内心思想,保证欣赏者在了解歌剧独特风格的过程中还能够在心中深度刻画出其基本的人物性格以及丰满的艺术形象,保证形象美这一艺术审美特点被全面性地展现出来。
在《魔笛》中,形象美被演唱者不同的声音特点完美地诠释出来,以萨拉斯特罗为例,其所拥有的男低音,将《魔笛》中太阳之神的角色进一步地展现出来,其宽广浑厚的声线塑造了光明、正义的艺术形象,保证了人物角色在艺术演唱的过程中与基本的审美特征进行了衔接与转化,而歌词对于角色形象的设定能够将艺术角色与歌词特点完成基本的统一,角色的基本定位就这样在音乐形象性中体现出来。
(三)情感性。对于歌剧来说,音乐以及情感是必不可少的艺术元素,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直接决定了歌剧艺术中的不同情感,能够作为歌剧的基本标志之一对于歌剧作品进行一定的分类。所以,情感性在歌剧艺术中的展现主要从音乐中人物形象设定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题材、种类以及格调设定完成对于情感内容的表达。
在《魔笛》中,其审美特征的抒情性主要可以通过诗、曲、声这三种基本的要素展现出来,由演唱者以极度抒情的效果来丰富人物形象,以此来完成对于作品主题和形象特征的诠释。在人物特征以及形象的设定之中,无论是历史背景、人物地位还是人物关系,都能够在抒情性的情节中被情感细化出来,保证歌唱性与抒情性的紧密相连,以此来完成对于歌剧艺术的二度创作是演唱者所具有的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艺.论莫扎特歌剧音乐的戏剧性――以歌剧《魔笛》为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03).
[3]刘双.抒情性和戏剧性在威尔第与普契尼歌剧中的比较[J].艺术百家,2009(S2).
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它是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同其他艺术一样,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也具有审美性,教师应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并不断认识不同种类的艺术各有不同的审美特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审美意识;情境教学;艺术美;功利性;综合性;同一性
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它是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同其他艺术一样,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也具有审美性,教师应在学科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不同种类的艺术各有不同的审美特性。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功利性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审美是以效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它有着十分明确的目的性,为突显课堂教学目标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没有美,当然就谈不上教学艺术,但如果只有艺术的美,而没有了实际效益,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只有既具有艺术性又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教学艺术。有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舍身炸暗堡》一棵的第四段时,让学生上台表演炸碉堡时“站”、“托”、“顶”、“拉”的动作,模拟的神态和竭尽全力的高喊,还安排了几个学生端着“机枪”对准“”扫射。然而,学生表演时拖拖拉拉、羞羞答答、装模作样,滑稽可笑,远远未能表达出课文应有的思想感情。这段课文则是故事的,也是全篇的最为重要部分,集中表现了为革命而英勇献身的高贵品质。教师采用“以演助读”的方式,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促使他们深入体验角色的情绪变化,这似乎也符合情境教学中“形象性”与“情感性”的特点。但是,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表现形式的机械套用,致使课堂表演效果失“真”,最终事与愿违,学习中学生不仅没能感到愉快和兴奋,甚至感觉课堂教学是在作秀。同时,失真的表演也违背了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审美性的特点。
二、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表现手段本身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的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涉及面很广。它可以调动其他种类艺术的表现手段为自己所用,包括线条、色彩、语言、教学副语言、音响节奏和造型等。特别是在近年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巧妙运用,使得课堂教学表现手段的高度综合性达到一种新的历史水平。人们感知教学艺术的器官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觉等。因此,它对学生美感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包括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等。如在教学《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课时,我事先在网上下载了“桂林山水”的一段配乐视频,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欣赏“桂林山水”之美,看着桂林那如诗如画的美景,听着那令人陶醉的音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新课作了必要的情感准备。
三、同一性
这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统一,即审美主体的对象化、审美对象的主体化。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同生产活动一样“,不仅为主体产生对象,而且也为对象产生主体”。但是,教学又与生产不同,它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这种同一性,既适用于教师,又适用于学生。由此才成为教学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最重要的审美特征。教师既是创造、实施教学艺术的审美主体,同时又是学生审美的对象,成为审美客体。在课堂教学的大多数情况下,教学艺术主要是通过各项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从而成为实施教学艺术的创造主体;与此同时,它又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使教学艺术的审美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取得美育的艺术效果,从而使教师成为审美客体。小学语文教师在对教学艺术的长期不懈探索追求中,既创造了教学艺术的风格,又不断发展了自身和学生的审美感。
在审美主体与客体协调作用下,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以不断发展,审美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学生是审美的主体,各项艺术性的教学活动是他们审美的对象、审美的客体。通过审美对象,才能给学生以特定的审美感受,才能培养美感。学生在参与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积极投入听、说、读、写的实践性活动,必然要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反映审美意识。这时,学生就成为教师的审美对象,教师从中获得信息和反馈;他们也成为其他学生的审美对象,让其他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开拓思路。学生从审美的主体转换为审美的客体,也就推动了各项艺术性教学活动的深入发展。
使学生领悟了这样的审美能力,拥有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学习中不断地接受美的熏陶与洗涤,幼小的心灵不断地得以净化与充实。其学业必然会蒸蒸日上,其品行也会谦谦上乘。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所应该承载的道德使命,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神奇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
[2]《新课堂-新模式》.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
[3]《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9.
关键词:建筑;建筑艺术;审美特征
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根本条件之一,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就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的要求,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实体;同时又在这个加工改造中,运用了美的规律,注入了审美理想,显示了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就其物质性而言,建筑是人类抵御风雨烈日的使用生活设施,人类与他朝夕相处,生老与共;就建筑的精神性而言,建筑又使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最庞大的,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建筑由于他的耐久性和社会性而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1]。 建筑的发展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建筑是人类文明史诗中最辉煌的篇章。建筑艺术作为"石头写成的史书"无处不在,它组成了大城市、小城市和乡村居民点,是人们最常见的艺术品,具有广泛的社会审美意义,因而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审美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建筑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有着自身的审美特征。
一、建筑的艺术性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和,建筑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巨大的工艺"可见在人类早期,建筑就与艺术有密切的关系。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黑格尔《美学》一书说"就存在或出现的次第来说,建筑也许是一门最早的艺术"[2]。他认为建筑是艺术的起源,是艺术发展的第一阶段--象征型艺术的代表。认为要找到建筑美在内的建筑艺术的全部意义,关键在于找到建筑本身的自有意义。这是"打开建筑的多种多样的结构秘密的唯一一把钥匙,也是贯穿到迷径似的建筑形式中的一条线索"[3]。
在西方美学视域里,建筑是一门与雕刻、音乐、绘画相提并论的艺术。当然,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建筑作为一种广义的艺术,也是从人类劳动生活中起源,并发育成熟于"实用"这一母体--即"待风雨""避群害"的实用性。同时,建筑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其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仍然是追求艺术的普遍性、和谐性、确定性和明晰性。
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比其他各种实际活动更专一无二地服务从美感要求。在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静态的、固定的、表现性的、综合性的实用造型艺术,内容表现上的正面性、,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从而可知,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故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历代建筑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的制约。建筑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最直接的最表象的反应者。建筑是不仅仅是一种居住空间、活动场所,更是艺术的一种。从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到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洛可可建筑,再到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建筑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的发展,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反应着社会思想。
二、建筑艺术是审美与实用的统一
建筑艺术是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建筑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有着自身的审美特征。
建筑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根据物质材料的性能和规律,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去造型,创造出一个既适宜居住和活动,又具有一定观赏性的空间环境的实用艺术。建筑是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静态的、固定的、表现性的、综合性的实用造型艺术,同时,作为审美对象,建筑和其他文化一样,他的审美功能鲜明地表现为社会功能。只不过建筑艺术突出了它的实用性。建筑艺术一方面具有实用功能,是一种符合人类物质生活的技术活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审美功能,使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它在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过程中,积淀着人类的审美感受,物化着人类的精神体验过程。建筑艺术是实用与审美、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它既具有物质的功能,也发挥着精神功用.实用功能是建筑的基础. 建筑首先是满足人类需要的、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生产活动,建筑的最初目的完全出于人类本能的需要,具有直接的功利性和实用性.淡水着人类社会发展,人类队建筑的审美处理越来越自觉和显著.王振复先生曾经总结道,建筑之美,是一种以一定物质材料与结构建造,再与一定自然环境结合,使一定社会人生内容抽象地展现于时空,具有实用与审美,认知,有时兼崇拜的褚种社会功能,一般地渗透着艺术因素的科学技术。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建筑是一个综合的整体,从科学的意义上的理论来说,就构成建筑学的全部内容。而从美学意义或艺术意义上的理论来说就构成了建筑美学的全部内容[4]。但总的说来建筑艺术的"美"都很难完全独立它的实用性。现在的建筑作为一种实用技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是建筑最根本的审美特征。
三、建筑的造型美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空间造型艺术。它的审美特性体现在它的建筑造型或空间形式上。建筑艺术虽然是实用与审美、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但如果建筑造型缺乏形式美与表现力,建筑也就不可能成为一门艺术。建筑的形式问题一直是建筑设计考虑的重要问题。
纵观人类建筑历史的发展,建筑艺术从古典主义建筑到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建筑师们一直在探索建筑的结构造型与美的关系。如:古典主义的古希腊的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古罗马建筑,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建筑表象形式就是力求向上空间发展的,给人以震撼的美感。到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建筑的造型和美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筑材料的创新和发明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如: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庇斯设计的包豪斯校舍,根据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功能要求及环境地段的特点,决定各部分的形状、大小和布局位置,并按照使用特点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在设计上吸取抽象美术的构图手法,突破对称的格局,注重自由活泼的体积组合,讲究动态和对比效果.使校舍具有高低错落、多向伸展、优美灵活的建筑形体,给人以极强的形式美的愉悦。后现代建筑语言,更是追求造型美,具有"触目惊心"的美感效果。如法国建筑家勒.柯布西埃设计的朗香教堂,以其怪诞的形式与独特的魅力为世人所惊叹。同时建筑艺术除了强调建筑的造型上,作为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建筑的审美特性除了它自身的空间形式外,还包括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中。建筑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固定的工程形态,它一旦建成,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整个城市机体的一个部件,成为周围建筑物和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因而处理好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构成建筑的审美属性的重要条件。因此建筑家在创作时不向一般艺术家那样自由,必须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整体构图。如果建筑能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融为一体,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就会拓展建筑的意境,增强它的审美特性,使建筑艺术境界更为广阔和深远。如北京的颐和园、美国现代建筑家莱特的"有机建筑"等等。处理好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仅包括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上,还应和周围的建筑群协调一致,要把社会人文景象纳入建筑的整体空间构型中。从而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在更深的层次上加强建筑的审美特性。
四、建筑艺术抽象性和象征性
建筑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反映,建筑不是具体地描慕客观生活,而是用物质实体,几何形体,去抽象地象征、隐喻某种宽泛、朦胧的精神观念和社会生活的某些真实本质。一座建筑物并不能具体地反映生活内容,它只是以建筑的空间形式、体量规模、色彩装饰等方面的处理,创造出一种整体氛围,从而激起人们或庄严、肃穆、爽朗、神秘等情感反应,引起人们的联想与共鸣。因此,有人把建筑艺术称作抽象艺术、象征艺术的代表。如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祭天的天坛用圆形,祭地的地坛用方形,就隐喻了天圆地方的观念。古希腊建筑用轮廓刚劲挺拔的陶立克柱式象征男性的雄健,用外形修长轻盈的爱奥尼亚柱式象征女性的温柔。欧洲天主教堂用十字平面象征基督耶稣的受难。在现代后现代建筑中,象征与隐喻运用得更为普遍。如纽约的TWA候机楼、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勒.柯布西埃设计的朗香教堂、我国的"鸟巢"国家体育场等等。都是运用象征、隐喻的杰作。
建筑艺术是永恒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利益,满足人的生理心理、物质精神、实用审美、认知甚至崇拜等多种要求。尽管建筑艺术的历史发展道路曲折而漫长,建筑美富有更多的审美特征,但是建筑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反映的是人类对自身的审视和超越。当代建筑将会更全面深刻的表现和反映人类的审美能力,人类也将创造出更多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的建筑!
参考文献:
[1]陈超南,姚全兴.走向新世纪的审美文化[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0:169.
[2]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7.
[3]唐孝祥.国外建筑美学观的变迁:从黑格尔到后现代主义[J].南方建筑,2004,(1).
【关键词】艺术语言;构成原则;审美特征;秩序结构
在平面设计艺术的具体创作过程中,对于不同视觉形态结构的组合、编排,目的是要创造出合规律性的艺术语言的秩序结构,即形的秩序、色的秩序、质的机理秩序、明度的层次秩序与空间的分割秩序等。所谓的“秩序”,是指画面中各个视觉形式要素,能够激发人的审美情感的种种体验。这种对“秩序”的组织、运用与表现的过程,不仅注重情感的艺术表现性,而且更为强调画面中秩序的合理性,这是创造出合规律性的艺术语言构成形式的核心因素。平面设计艺术创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空间界面规格设置、文字的选择、空间形态的组织、色的配置、层次关系的划分、图形图像的组构与运用等,都要讲究其形式结构的严谨性、形态的可视性与美感中的合规律性,平面设计艺术语言的构成,无论是线形态的构成、或是点形态的构成,或是色块的构成、或是空间界面分割的构成等,都不能偏离平面设计艺术语言结构的内在秩序,否则,就会导致视觉形态审美关系上的失调,既失去了形式构成中的和谐性,也不符合视觉心理的知觉规律,因为对艺术语言的审美知觉把握,凡符合秩序的结构,便能够呈现和谐的状态,并予人以愉悦的感觉,否则,就无法构成具有审美情感表现力的整体意象。
因此,平面设计艺术语言的构成,必须以符合“秩序结构”为原则。具体地讲,在平面设计艺术的创作实践中,对于秩序结构的“意味”追求与审美形式特征的构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审美把握方式:
1.“同一律式”审美把握方式
在平面设计形式构成中,强调艺术语言之间的共性因素,目的是创造一种统一中的和谐性,如“一致性”与“重复性”,黑格尔称其为“符合规律”的初级形式美,同时,又超出了“一致性”与“重复性”,而成为“自由的自然线形”的、使“一切高级生动复杂的形式都服从这种‘符合规律’的规律”。在平面艺术语言的构成中,如“对位”的构成形式,就是同一律式的主体形式内容。所谓“对位”,是针对在形式要素之间,通过位置上的某种秩序结构关系来寻求艺术语言的统一,常见的有:直线的对位构成,即把视觉形态的重心都保持在同一直线上;间接的对位构成,即把视觉形态的中心线都交接在一点上;单项的对位构成,即把视觉形态进行趋于一个方向的整齐编排;双项的对位构成,即把视觉形态的上下或左右方向进行整齐编排;以及比例的对位构成,即把视觉形态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行编排。
2.“对比律式”审美把握方式
对比律的审美形式是指平面空间中视觉形态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异性。即在艺术语言的整体构成中去寻找相互对比的规律,如大与小、多与少、明与暗、显与晦、疏与密、高与低、粗与细、冷与暖等。对比律的形式因素十分丰富,其美感的形式效果可以使画面的“趣味”中心得到生动地体现,能够引起视觉的高度注意,产生对视觉的“冲击力”,从而使画面富有生动性、鲜明性。在平面设计艺术创作中,运用对比的形式规律,目的是突出主题,使受众对象获得“知情达意”的视觉审美效果。
3.“均衡律式” 审美把握方式
均衡律式是指人的视觉对于平面空间中的视觉形态构成要素,保持着力度的平衡感。对于人的视觉审美心理而言,有静态的均衡美,如形、量、质的同等大小,具有严谨性、庄重感;也有动态的均衡美,如形、量、质的非同等大小,具有灵活性、多变性,产生出对比的形式效果。均衡律式在平面设计艺术语言的构成中,蕴含着强烈的视觉形式的心理效应,是不可或缺的形式因素。
4,“节韵律式” 审美把握方式
节奏、韵律是构成形式美感的主要因素之一。节奏,是有规律的反复,具有单纯性、明确性和带有一定的机械性,富有理性的形式意味。韵律,是使节奏的构成形式深化,富有极为丰富的情感特性。情感一旦介入理性,必然要打破形式秩序的“纯化”规律。富有情趣性、抒情性,具有刚柔相济的形式效果。它对于艺术语言的秩序组织,能够增加形式美感的魅力,如渐变、起伏、旋转等形式的构成都具有这一审美特征。
5.“数比律式” 审美把握方式
所谓数比律式,是指形式要素之间的某种数理逻辑关系,是比例关系中的基本形式规律。如通过黄金分割律,可以得到最佳的空间分割面或是最佳的直线分割点,运用黄金分割律分割构成的形式,能够呈现平面空间的均衡性、谐调性,具有平稳、安定感。又如比率式分割,是形式构成中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充满着“数的秩序”性,能够产生节奏、精确、整体统一等富有理性的美感形式效果。现代艺术中风格派的几何造型,就是运用数理逻辑的语言秩序进行艺术创作。平面设计作品的空间界面分割,即对平面设计空间的比例关系确立,亦有不同形式规律的审美特征,如将1:1.236、1:1.414、1:1.618等等以不同的数比律构成多种空间分割形态,其中将1:1.618称为最佳空间分割,即“黄金分割律”。由此可见,数比律在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创作中,是艺术语言构成的重要内容。
平面设计艺术与其它门类的造型艺术一样,是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物化形态,它存在于对审美意识、审美评价与审美表现这三个要素的把握之中,但是,就平面设计艺术语言形式的审美特征而言,除以上所述,我认为,还包括着对平面设计家实践创作中审美价值取向的认识、追求。对于艺术语言进行抽象的或纯粹的视觉表现,是构成现代平面设计艺术语言独立样式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其进行审美把握中的主要形式特征。平面设计艺术的创作,无论是倾向于绘画艺术的注重形象的思维方式,还是倾向于设计艺术的注重逻辑的思维方式,无不蕴含着注重情感的表现性与强调画面秩序结构的合理性。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戏剧舞台;舞台设计
中图分类号:J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32-0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播媒介的种类也在日益增多,科学与艺术在此种环境下相互融合的现象日渐凸显出来。新媒体艺术是艺术门类中最具先锋性和前沿性的。新媒体艺术在戏剧舞台设计中的运用可以提高戏剧在现代艺术中的竞争力,同时使戏剧在现今社会中更具有生命力,使两种不同的艺术类型从相互竞争的关系转化为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新媒体艺术与戏剧的简述
(一)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性。新媒体艺术是不同于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成品艺术等现代艺术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一种以电子媒介和光学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它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基础的,也叫做数码艺术。新媒体艺术已经深入到艺术的各个领域中。新媒体艺术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新媒体艺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综合性是指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和艺术媒介的多元化。新媒体艺术的发展重点一直都是对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综合的运用。新媒体艺术综合运用了多重媒介和现代艺术手段,把舞蹈、表演、音乐、影像艺术、数字虚拟技术和行为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与最新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特性的高度综合性的特征;第二,新媒体艺术具有互动性。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表现在人与人、计算机与计算机、人与计算机之间的相互交流。互动性的特点使它打破了空间和时间对艺术传播的限制,使艺术作品不再只局限于一个封闭的环境内,为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适合交流的空间;第三,新媒体艺术具有非线性叙事性。“非线性”是指剪辑技术的模拟化转向数字化的过程。它是区别于线性叙事而言的。新媒体艺术的非线性叙事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叙事手段在技术层面的运用;另一方面是整个作品在结构整合上的构思。非线性叙事性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增加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第四,新媒体艺术具有虚拟现实性。虚拟现实性在新媒体艺术上的表现主要是指数字化技术创造出来的虚拟的审美艺术空间。科技发展技术日益成为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为戏剧或其他艺术作品的表现构建一个更为适合的审美空间[1]。
(二)戏剧的审美特征。戏剧是用动作、舞蹈、语言、木偶和音乐等形式以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统称。戏剧的表演形式很多,其中常见的表演形式有歌剧、话剧、音乐剧、舞蹈剧和木偶戏等等。戏剧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决定了戏剧的一些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戏剧具有综合性。戏剧把音乐、舞蹈、动作等融于一体,一部戏剧包含了剧本的创作、舞台的布景、人物的妆容、道具和装饰灯等;第二,戏剧具有程式性。戏剧里的音乐剧、歌剧、话剧等的吐字发声、表演身段、音乐唱腔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和章法;第三,戏剧具有虚拟性。戏剧的虚拟性是因为戏剧源于民间却更加地理想化。戏剧的虚拟性主要表现戏剧形式和内容上。
二、新媒体艺术与戏剧的异同
新媒体艺术与戏剧有很多的相同点:第一,它们都是综合艺术。它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有很高的综合性;第二,它们都具有参与性。戏剧的创作思想来源于生活,尽管更加理想化,但还是会让欣赏者有亲身参与的感觉,这也是新媒体艺术与戏剧可以永葆活力的原因。尽管有相同性,但戏剧与新媒体艺术之间毕竟还有着不同点:第一,它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相较于戏剧,新媒体艺术更加依赖于现有的科学技术;第二,叙事方式不同。戏剧更加倾向于线性叙事,而新媒体艺术则更多地是非线性叙事;第三,写意与写实程度不同。戏剧的程式化和剧本的偏理想化使得戏剧更注重写意。
三、新媒体艺术对戏剧舞台设计的影响
新媒体艺术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更加受到大众的喜爱。而传统的戏剧形式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尽管还是有很多人欣赏传统的戏剧,但单一的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代消费者的欣赏需求。将新媒体艺术与戏剧相结合成为戏剧能够继续并更好地发展的决定因素。通过新媒体艺术对戏剧舞台的完善,可以更好地创造出剧本所想要表现的环境。通过声音、灯光等在戏剧舞台上的应用可以使欣赏者更加身临其境地体会戏剧的意境。通过国内外对新媒体艺术在戏剧舞台设计中的应用的相关调查显示,应用了新媒体艺术的戏剧表演更受到观众的喜爱,对剧本的表达更加到位。
四、结论
新媒体艺术能够受到大众的喜爱,是因为它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好地使欣赏者感受到艺术所要表达的意境。戏剧的来源是生活,虽然有些理想化,但其根本还是源于生活的,理想化使它更加适合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新媒体艺术在戏剧舞台设计中的应用更加符合我国的艺术发展趋势,能够更好地使传统戏剧在新的形式下进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