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7 15:04: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劳动教育核心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劳动教育核心概念

第1篇

劳动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本文着重论述劳动技术课的德育功能问题。

一、德育不能离开劳动教育

我们说,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实现都会有适合它的表现形式和载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德育同样需要新的育人方式。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堂教学还是最主要的德育方式。课堂教学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活动,其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学科地位以及德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了人,成就了人的发展。教育的起源在于劳动的社会分工。而德育则起源于对人的态度,对劳动分工的态度。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劳动技术课承载着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基础作用。而德育需要贯穿到学科教学中,挖掘学科本身的德育价值,并在实践中得以深化、升华,这是德育有效性的理性选择。而劳动技术课便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德育需要多元化的实践形式,也只有在多元化的实践中才能深化,才能升华,才会更加具有实效性。

二、“以劳育德”理念的时代性

(一)劳动是人的第一实践活动

“以劳育德”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技术课的长期教学中形成的重要理念和经验结晶。劳动承载着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塑造着人的勤奋、责任心、诚实、正义、纪律、严谨、自信、向善、创新等品性和德性。劳动是社会肌体的最好防腐剂,是人生经验积累、成长、成熟、成功的端点,劳动的过程是锤炼人意志的过程。每个人需要学会欣赏劳动的美,感悟劳动中的文化,深刻体味劳动对人格的完善和历练。正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的劳动教育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二)素质教育,德育为先

德育是对人的品德的一种教育行为和实践要求,德育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对“真、善、美”主流社会价值目标的认同教育,是对“温、良、恭、俭、让”人生文明态度的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德行是做人的基础,劳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纳什也曾认为:“当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劳动而解决问题和参与民主过程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在理性地学习道德德性。”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道德孵化”、“道德养育”的功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以劳育德

目前,劳动技术教育缺乏制度性规定,没有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的实施遇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阻碍,从而导致学生只知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忽视劳动技能方面的培养。而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认为:“在‘劳动素养’这个概念里,不仅包括完善实际技能和技巧,掌握技艺,而且包括劳动活动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劳动素养还指一个人达到了这样的精神发展阶段:他感到缺少为大众谋福利的劳动就无法生活。劳动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鼓舞力量充实着他的生活,并且从精神上丰富着集体的生活。”著名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与事业发展咨询中心主任钱焕琦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指出:如果不给今天的孩子进行普通劳动者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孩子既缺乏吃苦的经历,又缺乏遭受挫折的准备,他们是很难具备良好的素质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济先生认为:“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又对启智、育德、健体和益美有着重要作用。从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又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当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中的德育作用

(一)正确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

“德育是人全面教育的核心”是指德育居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核,其他各育则围绕它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的教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德育为人的精神成长承担着“种子”的作用,其他各育则是人精神成长的养分,德育则渗透在其他各育之中,引领其他各育的精神方向,其他各育又深化着人的行为培养和精神发展。怎样理解“五育”的关系――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陈桂生指出:“我们不能忽视教育的核心问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即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l展。反思当前学校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学校培养人的目标大多不是成‘人’,而是成‘材’、成‘器’,这无疑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成‘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即使他资质不够,能力平平,但倘若他能够通过教育从生活中获取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那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样的学校教育就是成功的。”张承先先生认为:“劳技教育是影响人的素质的根本问题。”顾明远先生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动脑与动手的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虽然从理论上把人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或人的教育就是按照这几个方面独立进行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人的每一种活动都是人的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

(二)劳动技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劳动技术课程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社会主义劳动原则,现代劳动技术课是融知识性、实践性、技能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它蕴涵着勤奋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劳动的快乐、学习的方法、智慧的启迪以及劳动美感、技术思维、工具意识、规则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劳动素养教育的内容。所以,它最能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在教织物洗涤,烹饪,花卉与盆景课程时,积极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劳动来服务自己,服务他人,将来更好地为让会创造财富,为人类服务。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总结: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缺少和淡化了劳动技术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了科学文化的品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及技术文化、技术思维和人文精神。劳动技术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潜在媒介,具有传播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我们需要优先发展教育,需要科学发展教育,所以必须重视劳动技术课的德育作用。

参考文献:

[1]纳什.德性的探询: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M].李菲,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第2篇

关键词 培训师;能力要求;“双制制”职业教育;德国

中图分类号 G719.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4-0078-05

在职业教育领域,德国能够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强大的职教师资队伍功不可没,特别是以企业培训师为核心的企业职业教育人员更是德国职教师资的主体和特色所在。对于德国企业培训师群体,国内学者虽有较多关注,但往往聚焦于培训师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又或者其结合具体的职业教学活动上,而对作为德国培训师能力标准及培养参照的《培训师资质条例》[1]① (以下简称为AEVO)则没有给予太多重视。即使在德国,为增加培训企业② 并进而提高培训岗位的数量,《培训师资质条例》也曾一度中止生效,但随着增量效应的减弱以及企业培训质量的下滑,AEVO于2009年重新回归。如今,国内众多中德合资企业在推进自身员工培训及参与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时,也在尝试引进德国的AEVO,以保障企业培训师的能力水准。因此,深入探讨AEVO的核心要求及其在企业培训师能力建设中的作用,对于我国“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培训师的概念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企业培训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主体是著名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即受训者既在企业里接受企业职业教育,同时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理论知识学习,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职业学校主要负责文化课教育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而企业则重点负责实践技能训练和职业经验的获取。工业企业内的职业培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工业教学车间培训,多数在大型企业专门的培训中心进行;二是非系统的工业培训,主要在实际生产车间和工作岗位进行。传统的手工业企业培训则全部在生产现场进行。此外,跨企业培训在各个职业领域也都有着广泛分布,弥补了企业在培训设施设备及培训师资源上的不足。基于企业培训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企业培训师也相应成为德国职业教育及其师资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企业培训的实施及培训师的作用

在具体实施中,企业培训要根据培训职业③ 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向学徒系统传授包含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及个人能力在内的职业行动能力。培训企业必须向受训者无偿提供必要的教材、仪器、工具、机器及其他设备和培训用品。同时,培训企业还必须拥有合格的培训师。企业培训师的任务是根据企业内部、相关行业以及职业要求的培训内容,独立组织、实施和监控学徒培训,企业培训师还肩负着促进学徒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任务,积极、正向推动学徒的个性人格发展。

德国企业培训人员(即广义的企业职业教育人员――betriebliches Ausbildungs-personal)可分为三类:培训岗位提供者(Ausbildender)、培训师(Ausbilder)、培训专员(Ausbildungsbeauftragter)。培训岗位提供者(对外的职业教育提供者)负责与学徒签订培训合同以及按合同规定进行培训,通常即为企业主。培训师,即本文重点探讨的企业培训师资,他们受雇于企业,负责传授特定培训职业所要求的技能、知识和能力(计划、领导、指导、管理控制),是教育提供者的人和培训的具体负责人。培训专员则是支持、协助培训师完成培训任务的技术人员和办事员,其往往在特定设备和具体工作岗位上为学徒提供培训。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要求,教育提供者和培训师都必须通过《培训师资质条例》的考核,必须具备培训师资格证书[2]。

二、《培训师资质条例》的相关改革

(一)AEVO简况及2003年中止生效的背景

1972年4月,德国联邦政府颁布《培训师资质条例》,对企业培训师应具备的个人能力、专业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拥有合格的培训师是作为企业提供“双元制”职业教育必须满足的资格门槛。此后,由于具有培训资质的企业所提供的培训岗位多年呈下滑趋势,致使培训岗位市场供需失衡,德国年轻人接受企业培训的机会不断恶化。为此,20世纪末德国国内各界就一直在讨论如何放宽企业门槛,提高培训岗位数量,以缓解培训岗位市场的严峻形势。作为这方面的一个具体举措,2003年5月,德国联邦政府宣布《培训师资质条例》暂停生效五年。6月,德国劳动与职业研究所(IAB)专门通过其面板数据企业调研了此项政策的影响范围,详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AEVO中止生效的确使德国拥有培训资质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即培训师门槛的降低,使部分此前没有资格提供“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企业有了资格。

表1 2003年AEVO停止生效所带来的有资格培训的企业增量[3]

(二)2009年AEVO恢复生效的原因

2006年,受德国政府委托,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BIBB)着手对AEVO中止生效期内企业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调查表明,AEVO中止生效确实带来了培训企业和培训岗位数量的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数量效应逐渐减弱;另一方面,AEVO的暂停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企业培训质量下滑现象,如,中断培训的人数上升、学徒考试成绩和考试通过率下降等,且培训师和培训生之间的冲突也呈上升趋势[4]。评估认为,AEVO中止生效所带来的数量上的正面效应不断弱化,质量上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鉴于此,联邦政府与行业协会达成一致意见,重新恢复《培训师资质条例》的应用。自2009年8月1日起,修订后④的新《培训师资质条例》正式生效。

AEVO以新版形式恢复生效,除了得到相关评估的直观数据支撑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和逻辑: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自身的变革,对培训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进一步强化了培训师的地位和作用。在以全球化、信息化为核心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竞争程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只有不断革新工艺、变革工作组织形式、提高产品质量,具备良好的客户关系与快速的客户响应、前瞻性的环保理念等,企业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内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已不能仅仅局限于职业技能、知识等专业能力,还必须具备独立性、责任感、灵活性、终身学习能力和意愿等非专业能力[5]。德国《职业教育法》中明确提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行动能力(berufliche Handlungskompetenz),也正源于上述背景。所谓“职业行动能力”,指的是个体“在职业情境中从事熟练而职业化的、个体深思熟虑的以及承担社会责任行动的本领和状态”[6]。“职业行动能力”体现了德国职业教育界对职业能力的系统理解,体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的变革。这种培养理念和目标的变革引发了德国职业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对包括培训师在内的职教师资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鉴于此,以前的《培训师资质条例》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对培训师的要求。新《培训师资质条例》更加强调以能力为本、以工作过程和业务过程为内容指向及以学徒为中心,强调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培养学徒的职业行动能力。

(三)新AEVO的理念和内容变化

新《培训师资质条例》以能力为导向(Kompetenzorientiert)、通过四个行动领域(Handlungsfelder)描述了对培训师的要求。培训师的资质可分为专业能力(Fachliche Eignung)和人格素养(Pers?nliche Eignung)两大维度。所谓专业能力,指的是培训师既要具有自己负责培训的职业所要求的技能、知识和能力(Fertigkeiten, Kenntnisse und F?higkeiten)――称为职业能力(berufliche Eignung),也要具有基于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的教育教学能力(berufs- und arbeitsp?dagogische Eignung)[7];所谓人格素养,指的是培训师背景良好,无违反《职业教育法》的行为,能够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良好行为模式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培训师资质条例》中,特别着重描述的是培训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

表2 培训师的资质要求

从内容上看,与原有的七个行动领域不同,改版后的AEVO将培训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知识和能力划分为四个行动领域[8],更加适合当前对培训师的要求。四个行动领域依培训师的工作过程依次展开,具体为:检查培训条件和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的准备和协作参与招生、培训实施、培训完成。联邦职教所在对此法规的细化解读和实施建议中,给出了培训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课程的时间框架,总课时为115(可借助合适的自学手段,但面授不得少于90课时),四个行动领域所占份额分别为20%、20%、45%和15%。与此同时,建议中也具体描述了基础能力的细节,给出了相关技能、知识、能力的举例。这些做法不仅直观呈现了完整的培训过程,有助于培训师掌握培训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也能够提示能力构成和要点,促进培训师的培养培训。

从理念上看,新的AEVO特别强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强调培训师在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培训时都应该充分考虑职业工作过程。如:行动领域3(培训实施)第三点关于培训师的要求中指出,培训师要能够“从企业培训计划与典型职业工作过程中开发并实施企业培训任务”。这就要求培训师必须熟悉企业的整个工作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向受训者传授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在培训师自身的能力要求和能力养成中,也延续了这种工作过程导向,这突出体现在对培训师的能力描述上――依据培训师的工作过程展开行动领域和具体环节,依次描述培训师的工作和应满足的能力要求。

三、培训师的资质要求和成长路径

(一)培训师的资质要求

德国《职业教育法》第28条规定,只有人格素养和专业能力符合要求的人才允许作为培训师[9]。就人格素养而言,所有培训师自身此前的经历中不能有违反《职业教育法》相关规定的行为,也不能有有关青少年的犯罪经历等。就专业能力而言,则有以下多种可能:对于工业、手工业、农业等领域,通过师傅考试者,即被认为已满足了培训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其他人员,如完成特定职业学习的人、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在相关培训机构参加国家认可考试者,以及在国立学校通过相关专业的毕业考试者,如想从事培训师工作,则必须按AEVO规定接受培训师资质培训并通过考试(主要培训和考核教育教学能力)。对于自由职业者,如法官、律师、公证人、经济师、税务顾问、医生、牙医和药剂师等行业人员只要具有相关就业证书和任命书就能担任该行业培训师,无需专门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也无需通过考试。

(二)培训师的基本成长路径

德国企业培训师的成长路径和培养过程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灵活性三个特点。在人格素养之外,要获得培训师所要求的专业能力要求(职业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阶段、应用与实践阶段及资格获取阶段[10]。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阶段是企业培训师能力与知识积累的初级阶段(专业基础形成阶段),经过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未来的培训师将初步具备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工作能力。但与一名合格的培训师相比,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还不够娴熟,还不具备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还存在脱节的现象。这些问题只有靠长时间的反复实践和经验积累才能解决。应用与实践阶段主要解决的是经验和熟练问题,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未来的培训师已经可以较好地掌握培训职业完整的工作过程和熟练的职业行动能力。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培训师,他们还必须具备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能力。这一能力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获得:其一是参加师傅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得师傅证书;其二是根据AEVO规定的学习领域进行自学,或者参加相应的培训,最终通过行业协会组织的培训师资格考试,取得培训师资格证书。无论是师傅考试还是培训师资格考试都把基于职业教育学与劳动教育学的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一个重要考核内容。

四、对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

《培训师资质条例》及其变革,直接反映的是德国对培训师的能力要求变化,也深刻反映了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的变化,对于正在着力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我国职业教育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完善职教师资能力定位,推动“双师”素质职教师资培养

针对职业教育对教师专业实践与教育教学复合能力的要求,我国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作为引领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迄今为止,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结构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和准确的界定,很多职业院校仍片面强调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忽视教育教学能力,致使教学陷入简单的灌输和机械性演示,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德国《培训师资质条例》所明确约定的培训师能力结构,也包括培养过程和成长路径,为我国明晰“双师型”教师能力结构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参照和借鉴。

(二)培养高素质企业培训师,促进“双师型”结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理实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呼吁并实现行业企业更多参与职业教育的同时,单纯依靠职业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一方面,“双师型”素质教师毕竟只能是职业院校教师的局部;另一方面,单纯依靠职业学校建构“双师型”教师队伍,永远存在与行业企业的脱节问题,存在教师能力追赶行业企业发展问题。鉴于此,建设企业培训师队伍并将其纳入整个职教师资队伍范畴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培训师能够全方位促进校企合作,直接提升职业院校学生企业实践的质量。除此之外,企业自身的员工培训等人力资源建设也对培训师群体有着直接的需要。因此,学习和借鉴德国经验,从明确能力要求、规范培养过程等视角进行制度建设,建立一只高素质企业培训师队伍,无论对于中国以学校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还是对于企业自身来说都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8]Bundesregierung. Ausbilder-Eignungsverordnung (AEVO) [Z]. 2009-01-21.

[2][9]Bundestag. Berufsbildungsgesetz (BBiG)[Z]. 2005-03-23.

[3]Hartung S. Die Aussetzung der Ausbilder-Eignungs-Verordnung (AEVO) [EB/OL].[2014-02-28].http://doku. iab.de/betriebspanel/ergebnisse/2005_01_14_03_Ausbilder-Eignungs-Verordnung_2003.pdf.

[4]Ulmer P., K. Gutschow. Die Ausbilder-Eignungsverordnung 2009: Was ist neu? [J].BWP, 2009(3):48-51.

[5]Hauptausschuss des Bundesinstituts für Berufsbildung. Empfehlung des Hauptausschusses des Bundesinstituts für Berufsbildung zum Rahmenplan für die Ausbildung der Ausbilder und Ausbilderinnen[Z]. 2009-06-25.

[6]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基于比较分析的角度[J].江苏高教,2010(1):131-136.

[7][10]陶扉.德国企业培训师制度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35.

On the “Qualification Regulations of Trainers” in Germany and Its New Developments

WANG Ji-ping, HUANG Yi-xin

(Colleg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fication Regulations of Trainers” in Germany makes clear requirements for the abilities and qualities of trainers in enterprises by the mode of legislation, and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rainers. In order to increase training places, the “regulations” has been suspended for some times. However,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the “regulations” has been revised and put into effects in 2009, and it made material requirements for trainers in the aspects of basic abilities, qualification and growth pathway, which has reference mean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ual-qualitication teaching staff in China.

Key words trainer; ability requirements; dual-vocational education; Germany

收稿日期:2013-12-29

作者简介:王继平(1970- ),男,黑龙江绥化人,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治理与管理,职教教师教育;黄怡心(1988- ),女,福建福州人,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职教师资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开发》(VTNE093),主持人:王继平。

① 德文为“Ausbilder-Eignungsverordnung”,国内曾译为《实训教师资质条例》《企业培训师资质条例》《企业教师资质条例》等。虽然作为企业雇员的“实训教师”、“企业培训师”所承担的任务远超出“实训”或“培训”的范畴,要从事基于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但其与严格的教师要求仍有区别,因此本文译为《培训师资质条例》。

② 除非特殊说明,本文中所谓的培训,均指“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企业培训(亦称企业职业教育),是一种严格意义的职业教育,而非狭义的、以单项技能和单一目标为目的的短期培训。此处的培训企业,指的是提供职业教育的企业。

第3篇

论文摘要: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

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

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

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正常的心理健康的表现是:动作发展正常、认知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它的发展取决于周围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以及良好的教育影响。

良好的环境少不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组成,形成合力,开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环境包括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它们是按照教育目的为幼儿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备、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调整环境时,也要经常丰富,补充和更替交换设备、材料、玩具、物品以激发幼儿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促进幼儿与物质环境之间有益的相应作用,为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服务,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个幼儿感到安全,欢乐,被尊重,为集体所接纳,自尊、自信,获得成功,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变化。

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同时,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要全面认识幼儿素质教育的结构,明确幼儿素质教育提高的核心和根本是心理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就要普及和推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老师及审判长的一项艰巨任务。这样去实施呢?老师必须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健康良好的个性。首先要教幼儿学会尊重别人,学会爱、学会关心别人、学会礼貌待人;其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自制能力,学会宽容别人、善待别人,从而让幼儿的心理健康正常发展起来。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

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是幼儿园工作的主要任务,正确的健康观念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然而大多数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却考虑不多,甚至忽略。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孩子智力的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素质。那么,如何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时间,谈谈这个问题。

让幼儿学会尊重别人,是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首要条件。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学会重别人良方。教师和家长应尊重孩子,作孩子的表率,让孩子长在天长日久的受尊重的潜移默化中养成尊重别人的好习惯。

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管束而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更不是没有原则,失去理智的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

注重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和家长应从自身做起,在有意识地对哈子进行爱心教育时,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孩子。作为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教师之间也应该互相关心和尊重,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家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多使用爱的语言。

培养幼儿形成助人为乐、关心社会、热爱公益事业的良好思想品质。

如组织幼儿给灾区小朋友捐献衣服、图书、玩具等物品,组织幼儿想希望工程捐款活动,参加为残疾儿童献爱心等媒体力量引导幼儿观看以关爱、善良、正义等内容为主题的作品把民主管理在身边相互友爱的事迹讲给幼儿听,培养孩子的爱心,从小给孩子的心灵拨下爱的种子,是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可从一个人说话用词、语调口气、止态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如谦逊文明的语言、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举止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礼貌教育呀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重要条件的环境,使孩子从小就学会礼貌待人。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承认。能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得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

2、教育孩子当自己不注意影响别人时,会主动诚恳的道歉,当别人影响了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

3、教育孩子当别人在谈话时,不插嘴、不妨碍,成人对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听,不要打断别人说话。总之,教师和家长要做到孩子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说话要做到温和有礼貌。

一个人有无劳动的兴趣和习惯,将影响自己的一生。无数事实证明,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热爱劳动、勤奋好学者。相反,懒惰往往使人愚昧无知而无所作为,热爱劳动,不仅使幼儿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树立了幼儿自信、自立,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第4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s syst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explores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and professional skill system optimization, puts forward that optimizing the course system has become the fundamental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ir professions and that strengthening the extension of optimiz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can further enhance to professional service level.

关键词: 高职教改;系统优化;旅游;核心技能;延伸技能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system optimization;tourism;core skills;extension of skill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169-02

0引言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每一个构成要素均表现良好,在整体上系统也未必就能表现良好,系统需要整体优化。对于高职教育的课程系统也是如此,每一堂课单独合理,并不意味着这一门课程就能做到整体最优,必须从整体上实现课程系统的优化,才能实现培养专业优秀人才的目的。系统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②系统中各要素具有独立的功能,系统同样也有整体的功能,即系统的贡献;③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处于紧密的联系状态,且系统各要素和的贡献(则系统贡献)大于各要素贡献的和,即常说的1+1>2。

在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背景下,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我国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1]我国的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新的突破性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工作刻不容缓且已经从宏观层面发展到中观和微观层面。[2]宏观层面指的是全国、省市地区的整体布局,中观层面是指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规划,而微观层面是指课程系统的优化,则课程的教学内容系统的优化问题。

高等教育的任何教育行为其最基本的行为载体,或者说是教育行为的最小要素单位就是课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式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战略所亟待解决的核心性和根本性问题。本文以《导游业务》课程为例,针对高职教改的微观问题,抛砖引玉地提出高职课程系统优化的基本思路。课程系统其实包括两个子系统――教学内容系统和专业技能系统。

1教学内容优化

教学内容优化首先是课程模块优化。高职课程模块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所确定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按照标准合理编排的课程模块。一个专业的课程模块一般由三个模块组成,即:注重人文素质的公共课程模块;作为职业方向通用部分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根据各个专业方向要求的不同而设置的专门化课程模块。[3]

教学内容优化其次是课程模块细分。在对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后,还要针对性地对专门化课程模块里所涵括的课程模块进行细分。笔者也曾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深层次的研究,首次将专业专门化课程体系模块进一步划分为:专业特色课程模块、专业优势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辅助课程模块等四个部分。[4]并不是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有必要进行细分,细分出来的课程模块为了不与前者混淆,陈晴称之为包裹。[5]

2专业技能优化

对于专业技能系统的优化研究,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的《导游业务》课程为例。《导游业务》课程是基于导游服务过程来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系统的,是一门教导、指导、引导和辅导学生从事导游职业的技能应用型课程。该课程把职业标准引入课程教学内容系统之中,体现高职教育以职业技能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其实,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系统设计时,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设计组织教学,已经形成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6]既然高职教育的课程是以专业技能为教学内容重点和核心的,那么课程系统优化的重点就是课程所涵盖的专业技能的优化。

本文认为专业技能系统优化在过程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技能层级化、模块化和项目化。

技能层级化是将专业技能划分为初级技能、中级技能和高级技能三个层级。初级级技能也可以称为一般技能,是告诉导游人员如何开展导游服务日常工作的,因此也称为导游实务;中级技能也可以称为特殊技能,是告诉导游人员如何应对问题、事故和游客个别要求的;高级技能也可以称为核心技能,因为该层级所包含的五项技能――组织技能、交际技能、照顾个体差异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构成了导游人员为游客提供服务的核心服务技能组合。

技能模块化,《导游业务》课程可以分为29个技能模块。全陪服务技能模块;地陪服务技能模块;散客接站服务技能模块;散客参观游览服务技能模块;散客送站服务技能模块;漏接、空接、错接的预防和处理技能模块*;活动计划和日程变更的处理技能模块*;误机(车、船)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技能模块;遗失的预防和处理技能模块*;游客走失的预防和处理技能模块;游客患病、死亡处理技能模块*;游客越轨言行的处理技能模块*;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技能模块*;救护技能模块*;逃生技能模块*;心理服务技能模块;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个别要求的处理技能模块;要求自由活动的处理技能模块;要求转递物品的处理技能模块;组织技能模块;交际技能模块;照顾个体差异技能模块。

技能项目化,这个问题相对简单一些,因为在上述优化出来的技能模块里,有些模块(标*号)还含有多个技能项目,需要进一步的细分,使技能项目进一步明晰。

①漏接、空接、错接的预防和处理技能模块可以细分出三个技能项目:漏接的预防和处理技能项目,空接的预防和处理技能项目,错接的预防和处理技能项目。

②活动计划和日程变更的处理技能模块可以细分出两个技能项目:主观原因要求变更计划行程的处理技能项目,客观原因要求变更计划行程的处理技能项目。

③遗失的预防和处理技能模块可以细分出三个技能项目:遗失证件的预防和处理技能项目,遗失钱物的预防和处理技能项目,遗失行李的预防和处理技能项目。

④游客患病、死亡处理技能模块可以细分出三个技能项目:游客患一般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技能项目,游客突患重病的预防和处理技能项目,游客因病死亡的预防和处理技能项目。

⑤游客越轨言行的处理技能模块可以细分出四个技能项目:对攻击和污蔑言论的处理技能项目,对违法行为的处理技能项目,对散发宗教宣传品行为的处理技能项目,对违规行为的处理技能项目。

⑥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技能模块可以细分出四个技能项目:交通事故处理技能项目,治安事故处理技能项目,火灾事故处理技能项目,食物中毒处理技能项目。

⑦救护技能模块可以细分出十个技能项目:晕机(船、车)的处理和预防技能项目,中暑的处理和预防技能项目,高原反应的处理和预防技能项目,溺水的处理和预防技能项目,冻伤、晒伤的处理和预防技能项目,扭伤、骨折的处理和预防技能项目,毒蛇咬伤的处理和预防技能项目,心脏病发作的处理和预防技能项目。

⑧逃生技能模块可以细分出三个技能项目:地震的逃生技能项目,海啸的逃生技能项目,泥石流的逃生技能项目。

本文认为,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除此八个技能模块之外,其余的技能模块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因为其余的技能模块里仅含有一个技能项目,技能模块名称即是技能项目名称。由于《旅游保健与救护》和《景点讲解》两门课程分别分离了十个和一个技能项目,所以《导游业务》课程一共包涵有42个导游服务技能项目。

至此,《导游业务》的技能项目名称和数量非常具体清晰,为项目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全面展开,为高职高级人才培养提供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得高职教改的目标更加明确,有效避免了高职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实现了课程系统的系统贡献。

3延伸技能研究

笔者认为,本文的研究工作还没能结束。本文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解决一个一直以来困扰着业界的关于“谁是导游服务核心技能组合的核心”的问题。前文在专业技能系统优化中,已经界定了“核心技能组合”的概念,在组合中包括了五个技能项目:组织技能、交际技能、照顾个体差异技能、语言技能和讲解技能,在这五者之中,到底是讲解技能是导游服务的技能核心还是组织技能才是导游服务的技能核心?对于这个问题业界一直存在分歧,还没有定论。有人认为讲解技能是核心技能,也有人认为是组织技能。笔者支持后者,认为组织技能才是导游服务核心技能组合的核心,其余四项技能都是围绕组织技能展开的,属于延伸技能。

组织技能是导游人员带领旅游团队或散客游客,落实并完成旅行社和游客之间约定的旅游任务,最终实现双方目标的工作能力。组织技能是一项综合技能,要求导游人员从心态管理开始,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和良好的服务形象,合理安排活动和引导游客审美。[7]要组织好团队开展好旅游活动,就必然需要和游客进行有效沟通――需要语言技能和交际技能,团队之中如果有特殊的人、老人和小孩、伤残人士等,还需要导游人员掌握照顾个体差异技能。众所周知,旅游其实就是一项寻觅美、欣赏美和享受美的综合性审美活动,“祖国河山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所以,要引导好游客审美,就必须提高语言技能和讲解技能。因此经过对高级技能组合的优化处理后可以看出,交际技能、照顾个体差异技能、语言技能和讲解技能都是依赖于组织技能的,所以组织技能才是导游服务核心技能组合的核心。

延伸技能和核心技能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延伸技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以导游服务技能为例,狭义的延伸技能仅包括交际技能、照顾个体差异技能、语言技能和讲解技能。广义的专业延伸技能包含的技能更为宽广。比如导游词的创作技能、文艺表演技能都属于导游专业延伸技能范畴。这两者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升导游服务的水平,增加艺术性,属于超常服务范畴,不容忽视。延伸技能的优化要视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个人特长决定,广东女子学院在近期组织学生分别参加了广东省、广州市和番禺区政府举办的各级金牌导游大赛,在比赛规则里面,延伸技能得分所占比例相当大。参赛之前指导老师作了科学的规划和安排,有唱歌、跳舞、诗词朗诵、手语表演和乐器弹奏等,充分发挥了学生本人的特长,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杨卫武.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杨卫武访谈录[N].中国旅游报,2008-12-17.

[2]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编写说明.

[3]吴群力.高职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模块化与多样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8):28-29.

[4]余一明.刍议高职教育旅游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调适[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38-40.

[5]陈晴,杨旭东,朱雄军.全面启动课程包体系探索网络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6):17-18.

第5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内涵 作用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冬日夜长声静,宜于读书运思。挑灯泛览偶有所得,如:知名诗论家、诗人兼教育家杨叔子院士的名言“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打就垮;而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打自垮”。这句名言,时至今日仍掷地有声,放于当下语境有极强的启示意义。由于职业的敏感性,便想起职业教育。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心灵内涵,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对时代呼唤所作出的有力回应。

1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作用

1.1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素质指的是一个人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的本质不在于知识、技能、活动,而在于人格、气质、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就是人性化教育,是通过人文的濡染与涵化,从而使人学会做人的教育形式。人文素质培养的任务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进步和终身学习打基础,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并实现和谐发展。人文素质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不注意吸收新的人文知识,不加强自我修炼,人文素质就可能退化,甚至变质。发展人文素质就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

人文素质包括的内容有哲学、语言、文学、音乐、艺术、历史、法律等,还有许多交叉,例如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管理素质都与人文素质水融。可以说人文素质如同人之血液,渗透在人的各个方面。只是有的人人文素质优秀,有的人人文素质低劣。一个人人文素质低劣或缺乏就像患了贫血症,最终会影响人的发展。所以,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为职业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目标内涵,指明了前进方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高技能,另一方面强调高素质。前者主要靠专业技能教育来达成,后者主要靠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准确理解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

1.2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人文素质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普遍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偏低、学习主动性不足,加之学校过分强调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在对培养目标的理解上,出现了以就业率为导向、单一注重实践、轻理论,注重技术、轻人文的功利化现象,容易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明确反对纯粹出于“经济目的”和“实用利益”进行职业教育,反对职业教育演化为获得某种专门职业技能的手段的“工艺教育”,主张职业教育应立足个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而不是仅仅具有某种职业技能和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人文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突出人的发展。那么,高职院校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人文素养是后天的,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主渠道。高职学生群体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成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人文教育是关于“做人”的教育,是解决“价值观”的教育,是追求“善”的教育。以人的精神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对于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升华人生,最终提高人文素养,作用不言而喻。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的技能外,同时还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说是一名合格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才能为将来有“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积聚正能量。

其次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有责任,并且要大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绝不仅仅是简单劳动技能的培养,它与起源于中世纪的“劳动教育”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提高劳动者群体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其中人文素质的提高,社会道德和职业伦理水平的提升则是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他们实现不同思维方式的交叉与互补,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体系,这将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党的十精神要求,也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无疑迫切需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等等。基于人文理论知识中的一些成功案例、文化现象、关注热点、主要事件等等,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经验、思想、智慧、品质等规律性要素,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都得通过学校的阐述和引导,启迪大学生去思考,使学生获得一种价值取向、一种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和感悟,促进学生追求自我超越,最终形成一种内在的高尚精神。

2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路径

(1)注重利用显性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拓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尤其是随着当今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对学生全面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充分发挥了人文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高职院校在课堂上讲授人文课程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避免照本宣科,要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融合起来,做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避免空洞说教。同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积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能够让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将人文精神真正传递给每位学生。

第6篇

关键词:道德教育;困惑;价值取向;传统道德现代化;实施

一、道德教育概念的困惑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德育究竟是什么,至今人们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概括起来在我国对德育通常有以下几种理解:一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二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三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四是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这四种理解都是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这是第五种理解。道德教育包括的内容如此之多,真是一个“大德育”。有人形象地说,德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到头来,德育什么东西都不像。就连我们从事德育研究的人员也最终不知道什么是德育,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践的第一线,他们大多数没有德育理论的功底,理论上的困惑使他们在实践中茫然就不足为怪了。

由于对道德教育概念的模糊,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更是一个难解之谜。有人认为“德育的实质是育德,是培养人的品德,是将社会思想道德、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人的品德,是促进人的品德社会性发展”;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有人认为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还有的学者认为“信仰:德育的真正意蕴”,“德育实质即信仰及信仰教育”。如此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困惑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突出特点是一元化、理想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同时又缺乏层次性,忽视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在德育中过分强调按照社会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培养规格和设计培养过程,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人在“德”的发展中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把学生“德”的素质培养局限在一个狭窄的空间中,学生主体精神的弘扬受到一定抑制,再加上目标统一,缺乏层次,没有选择自由度,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比较符合社会共性道德规范要求,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批判精神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被忽略。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大锅饭”、“平均主义”的产品分配方式,也影响到教育界,从而产生了教育上的“平均教育”模式,甚至忌谈个性。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恰与知识经济、创新教育目标相悖,与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人才的目标相悖。

我国的社会转型始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改革以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单一制,在经济方面是一体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也是以国家组织形式下的“行政一体化”的结构体制。在单一体制下,人们的观念也比较单纯,思想容易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单一制,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多样化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突出特点。

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人们价值取向的根本变化,一元化价值取向让位于多元化价值取向。一元化思想在价值观上就是整体本位,服从组织的观念。现在这种价值观在逐渐淡化,因为社会的发展已走向多元化,因而出现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这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人们的价值取向浸染上浓重的经济色彩,经济观念深入人心,功利性价值取向突出,利益意识强化,这就势必引起青少年学生从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向“重利轻义”观转变,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四个突出特点:即兼容性、主体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这些特点是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在个体中的反映。

社会的变革引起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道德教育模式就要变化,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个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仍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就势必造成道德教育的困惑。我认为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道德教育,其价值取向是:生活化、个性化和社会化。即首先是有生活能力的人,再到有个性的人,最后是社会需要的人。这种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出这样的几个特点:一是强调学生品德培养的统一性和独特性相结合。即强调在共性基础上发展个性,促进多样化的个性社会化,使个性有深厚的根基;在发展个性时,重视学生个人起点阶段的优势潜能,充分展示个性的丰富内涵,同时,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所规范制约,要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沿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二是突出了对学生的主体性精神的培养。只有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才可能是富有远大理想、宏伟抱负的现代人,才可能对社会、国家、民族富有使命感、责任感、义务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如果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积极发挥,其独立思考、开拓精神、创造能力便可能受到压抑,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固守教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徘徊观望,成为时代大潮中的落伍者。其三,德育目标充分体现个体发展水平的层次性,学生的个体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决定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应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不能过高、理想化,也不能迁就学生。其四,道德教育应有适应性、超越性和创造性价值取向。不可否认德育既有为社会培育适应性人才,并为社会服务,具有工具价值的一面,但从本质上讲,德育应是一种人的主体性活动,是一种以发展人、提升人为宗旨的活动,德育不仅应根据现行社会需要来设计教育活动,还应根据人的发展要求、未来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因为教育的周期长。德育不仅要求学生从前人那里去继承传统美德,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强调开拓未来的新质,真正实现发展人、提升人、创造人。

三、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困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跨;而如果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历史,又是人类优秀历史文化不断继承发展的历史。道德教育更是如此。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国家,在传统文化中,传统道德经历千百年的积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把传统道德的精华现代化,做到“古为今用”,又是当代道德教育的一个难题。

传统道德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发扬光大。这是因为传统道德教育是驾起一座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梁。通过传统道德教育,使青少年学生继承、发展和延续我国优秀的道德传统,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的源泉和动力。同时,还可通过传统道德的展示,为学生提供一种深邃的价值体系和人生启迪,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传统道德的内容很多,主要有爱国、反抗外族侵略、反对民族压迫、心忧天下、持操守节、威武不屈、勤劳俭朴、勤奋好学、修身养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区分义利、提倡忠孝、刚正不阿、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办事公道、尊老爱幼等等。传统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立志乐道、自省自克、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等。然而,我们所弘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剔除糟粕后的精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再也不存在丝毫的封建阶级的烙印,也并不是我们无需加工的现成快餐。相反,它仍然需要联系实际,在内容上进行积极的转换,把传统道德现代化,以此当作我们时代精神的源头,发展我们的时代精神,但目前这项工作我们做得还不够。

四、道德教育内容的困惑

由于对道德教育含义和本质认识的分歧,造成道德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据我们对《教育学》和《德育原理》教材和著作有关德育内容部分的初步统计,涉及到的道德教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五爱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情操教育;人格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国力国情教育;科学无神论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等二十多项。真可谓名目繁多,目不暇接。还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公平;叶澜先生认为,针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道德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道德教育的内容究竟有哪些,各项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这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五、道德教育实施的困惑

在道德教育实施方法上,我国以说服教育法或说理教育法为主,实际上是强制灌输。灌输教育法指向性十分明显,其基本前提是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价值观等方面是一元的,它是一定社会、阶级培养人的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人们价值观念的一元化逐步让位于多元化,传统的说服、灌输方法不能满足学生价值取向多元的需要,这种方法在教育中很难使学生做到心服、口服。再加上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的不一致性,教师说的与社会上人们做的不是完全相符,中小学生在道德两难中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道德教育实效差就不难理解。

在道德教育实施的途径上,我们过分重视思想品德课(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甚至有人认为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这是不对的。道德教育应该贯穿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之中,提高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应该充分发挥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整体功能,说服教育法、价值澄清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此外,榜样示范法、观察学习法、道德实践活动法、自我修养法等也要广泛应用。其中,道德实践活动法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根本方法。这是因为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德育本质是育德,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若缺乏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学生的道德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无法养成。所以,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由知到行转化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根本方法。

注释:

[1]持该观点的资料很多,如鲁洁等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88页;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15页;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9页。

[2]这种观点多见于教材:《教育学》和《德育原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230页;睢文龙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45页;王道俊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333页;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97页。

[3]鲁洁等主编:《德育新论》,92页;胡厚福著:《德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12—113页。

[4]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216页;国家教委1995年2月27日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

[5]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86页。

[6]胡厚福著:《德育学原理》,105页。

[7]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3页。

[8]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12页。

[9]扈中平等:《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0]刘忠勋:《信仰:德育的真正意蕴》,《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1]余玉花:《社会转型期观念的变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第8期。

[12]蔡永莲:《社会转型与德育的有效性》,《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第8期。

第7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发展观;高校;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28-02

艺术教育领域从狭义上讲, 是指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或艺术家们的专门工作, 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就是如此。从广义上讲,它是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艺术教育的受众目标有学生、老师、业余爱好者、未来艺术家、家庭、社区以及其他行业等;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有音乐、戏剧、电影、诗歌、美术、舞蹈等;学习形式多种多样,有艺校、培训班、多媒体网络、交流演出、艺术活动等。它的最终目的是激发艺术 “创作”灵感 , 鼓励“亲身”进行艺术创造和艺术实践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为繁荣中国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有关专家则认为,艺术教育是人们掌握认识本民族和人类文化艺术的过程,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创造性个性和智力财富潜能意识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艺术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在中国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和独特的地位。

而高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面对同一审美对象,由于审美能力不同,人们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不同。目前,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仅仅停留在欣赏水平上是不够的,还应重视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审美创造并不只是指专业的艺术创造,而是有着广泛的内涵,像个人的穿着、寝室的布置、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而审美创造活动能使大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2.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艺术教育最大的特点是非功利性,高校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塑造健康的人格。艺术教育通过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存在价值的不断探索和对于生命意义的最高阐释来引导人突破自身局限,优化自身的情感生活、文化素养、价值取向、精神生活等,从而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大学生成才的诸多因素中,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决定性意义,而艺术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性,艺术教育还具有形象性和愉悦性,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对人起了激励作用。

4.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艺术教育为培养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审美、艺术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艺术家的生命就在于他的独创性,而艺术欣赏也要求接受者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前文提到的审美能力就是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与一般逻辑思维的创造力不同,它是偏于感性的、综合性的,往往在瞬间发生;它是一种诗化的哲思,是一种顿悟,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谛。就象郭沫若同志曾经要求科学家“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不要把幻想让诗人独占了”,因为“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2007年10月20日的《光明日报》发表了张葆冬的题目为《确立科学的艺术发展观》一文,提出并确立了艺术发展观这一概念。科学的艺术发展观要求弘扬主旋律和发展多样化。这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矛盾的两个方面主次分别的科学认识。辨析和判断一定社会形态的艺术的进步,主要看它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的程度。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那些透露或把握了历史运动的艺术实践。总书记指出:“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深刻体验人民前进的准确信号,敏锐发现时代变革的风气之先,自觉响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把文艺的生动创造寓于时代进步的运动之中,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升起更加昂扬的理想风帆,描绘更加美好的生活蓝图,激励更加坚定的奋进信心,满腔热情地讴歌时代主旋律,努力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功立业。”

而科学的艺术发展观应当具有以下四个层次:一是艺术在历史的积累和接受的过程中的丰富和发展。二是艺术在思想品位上的提升和发展。而艺术与思想之间的联系不但相互促进,而且是本质性的。因此,承认思想的进步,就必然承认艺术的进步。三是艺术在艺术表现能力上的不断丰富和提高。四是艺术在技术基础上的飞跃和发展,因为艺术的技术进步,必然会影响艺术整体的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基础和重要指导思想,以的哲学思想为理论导向,结合艺术的发展规律,将是高校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实践理论的重要保证。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教育是一个系统,教育中各个要素的相关性是教育得以发挥特定功能的桥梁。许多理论工作者都认识到“五育”的一致性和相互联系。各育既可独立地自成体系,又可渗透于“他育”之中起强化作用。艺术教育对于其他诸育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表现在:艺术教育渗透于德育,道德教化更易于被接受;艺术教育与智育相结合,有利于发展全面思维,促进创造力的培养;艺术教育在体育中运用,可以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地健康发展;艺术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可以养成个体劳动的习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艺术教育对其他诸育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也说明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已受到人们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培养目标不太明确,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充足的师资等等。可以说,高校进行艺术教育仍是任重而道远。那么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高校艺术教育的要求,按照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呢?

1.转变观念,坚持整体教育观。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有全面的教育。艺术教育通过培养“会审美的人”在整体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最基本的就是他必须具有对美和善的鲜明的辨别能力。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对人的个性、心理、人格的要求不断提高,艺术教育作为促使个体素质提高、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大。

2.规范教学管理。艺术教育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严格的教学要求是其关键的环节。艺术教学应和其他教学一样,列入教学计划,有一定的考核,并计入学分。国外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某些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如在美国,不少综合大学中的艺术院系所开设的部分课程都面向全校,各系学生可以自由选修,得到学分,而有些大学则将艺术列为必修课。

3.重视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有其多样性、丰富性、时间空间随意性的特点,它是目前高校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占据重要的位置。高校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举办校际的具有鲜明主题的大型文艺活动,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教育;二是加强对学生文艺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同时鼓励各院建立文艺社团组织,不断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4.加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对外交流。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对外交流也很活跃,多年来,通过各种渠道与很多国家进行了艺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并且多次参加国际性的艺术教育活动。这一系列具有成效的艺术教育活动,对中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艺术是最能影响人心灵性情的一项活动。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心灵涵养、人文陶冶、塑造现代 人的灵魂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应该在不同层次上发展我们的艺术教育。高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担负着历史的重任,而艺术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核心是艺术审美。

总之,在整个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的今天,认识到了包含艺术教育在内的各种文化活动,正在承担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加强和改进学校艺术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我相信,通过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一定会呈现出新的局面,让我们共同努力,来开辟艺术教育百花争艳的大花园!

艺术教育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因此,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确立科学的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观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张葆冬.确立科学的艺术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7-10-20.

[2]坚持科学艺术发展观 用进步文艺引领文艺多样化[EB/OL].中国经济网,[上传时间:2007-12-06 11:19:07].

[3]安然.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EB/OL].中广网,2007-07-20.

[4]邵晶.艺术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中国高教探讨,2008,(150).

第8篇

关键词:班级现状 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196-02

班级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良好的班风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过程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当前大学班级建设的情况不容乐观,“班级”在很多大学生的意识中概念不强,“班级文化”的建立不够细致和完善,缺乏班级活动,从而降低了“班级作用”的效率。

1 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计划意识淡薄,生活无规律性

大学的学习生活对于人生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高度以及将来的成就。然而,很多学生在高中以前的目标较单一,即考上理想的大学。到了大学以后,计划和目标的选择面变广,而且较高中而言缺乏了家长和老师的约束,从而自己的学习、职业规划变得不明确,缺乏了学习计划意识,生活变得无规律,逐渐养成了懒惰、做事无条理的坏习惯。

1.2 学生自我意识太强,集体主义思想逐渐淡化

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主要被统称为“90”后。由于当今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愈加充实,很多父母对于子女的思想教育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使得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学生有较强的“自我主义”观念。他们喜欢标新立异追求独立。部分学生在从小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集团主义观念,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情况,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1.3 学生对电子产品依赖性较强,从而减少了同学间交流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随身携带有手机、MP3、平板电脑等高科技产品。这些高科技产品所带来的各种新鲜游戏、歌曲、电影等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课余消遣项目。于是,他们开始沉浸其中,一下课就开始玩游戏、看电影、连续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宅男宅女。他们越来越沉浸在这些虚拟的网络环境,有的甚至已分不清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从而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1.4 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活动形式主义大于行动主义

在部分高校中,一些活动组织者往往不会非常认真地组织开展一场课余活动,而只是应付了事,对于活动本身的意义的理解较为缺乏,认为开展活动都是为了应对活动本身,而不是去研究活动开展带给大家的真正价值。这样一来,对学生的吸引力就有所欠缺,学生的参与性也大大降低。

2 解决班级建设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加强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加强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要从班级和学校两方面入手。以班级为出发点,更要以整个学校为出发点。从领导做起,从老师做起,以切身的实际行动来影响、感化学生。好的大环境能塑造好的小氛围,同时,小小的班级环境也是学校这个大环境的组成元素,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班级干部也应该响应学校号召,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带动身边的同学。

除此之外,班干部同时也应该着力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是一种以价值、心理等为特征,对班级特定的教书育人目标产生匹配作用的柔性战略管理手段。”如班级群体文化、寝室文化、集体的价值取向等,都能够促进班级文化的开展和建设。可以鼓励同学以寝室为单位,建立自己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寝室文化,从而再以寝室为单位共建和谐、积极、进取的班级文化。

2.2 健全班级体的学习规划制度,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

学习是每个班集体最核心的一项内容,也是每个人在学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但是为了高效率地学习,学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班级学习计划是将每个同学的学习计划融在一起,共同为了学习目标前进的根本依据。

2.2.1 分组讨论,互帮互助,建立“多帮一”、“一帮一”体制

以寝室位单位,将本班同学分若干小组。每组各设一个组长,组长负责对该小组内的成员进行管理,包括上课考勤、作业完成情况统计及小组成员的思想工作。对于作业的完成,在做题之后组织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及疑难解答,做到充分集结小组里每个人的智慧,组内不能解决的再在小组间进行讨论与交流。组长实行轮流担任,这样既可以激励每个人更加认真的学习,真正弄懂每一道题目,又可以提高每个人的领导组织与沟通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理念。

另外,在班级体中建立“多帮一”、“一帮一”体制。以班级中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同学为龙头,对成绩相对较弱的同学开展帮扶活动。首先,确定成绩交为优秀者,然后制定其对成绩相对较弱者开展帮扶行动。对于成绩提高较为明显的小组,实行奖励制度,这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对班级成绩整体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2.2.2 集体自习

设立集体自习。在学校规定的自习教室中,每一个星期进行二到三次集体自习时间。由于大学课堂异于中学课堂,老师授课内容较快、较多,很多同学课堂上无法全面掌握。对于老师在课堂中讲解到的知识点,有疑惑之处可以提出来,自习时间可以一同讨论。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其目的是给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监督大家做好预习、课堂、复习巩固几个环节,将学到的知识及时吸收消化,并且及时做题巩固,同时监督一些不太爱自习或者自习时做其他事的人可以高效率的学习。

2.2.3 组织各项知识竞赛活动

针对不同的学科,每一个月组织班集体进行一次知识竞赛活动。知识竞赛可以较好的使大家更深刻的掌握书本知识的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对大家的知识面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扩充作用,同时也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2.3 增加课余活动的开展,增强班级成员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2.3.1 课余活动开展的目的

开展班级课余活动,是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主要形式,也是班级建设的重要载体。辅导员和班干部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深入了解班级成员的需求,围绕学校主题活动来设置班级活动的议题,找准班级成员的兴趣,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增长知识,提供能力,使班级成员获得充实愉悦的体验。通过开展班级成员感兴趣的活动,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活动,促进班级成员互动、增强班级成员彼此了解,建立和谐的友谊关系,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直接的密切联系,逐渐形成团队概念,促进成员在合作中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体会团队的温暖,提升班级情感,以加强班级建设。

2.3.2 如何增强班级成员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开展班级课余活动固然重要,但是如何提升班级成员参与课余活动的积极性却是保证课余活动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要取得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让学生自愿参加活动。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表现学生的创造精神。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

第二,活动要具有教育意义。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要引导学生参加健康的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防止和克服学生对低级趣味的兴趣倾向。始终坚持活动育人的指导思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文明行为教育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协调发展。

第三,开展有趣味性的活动。要让学生们消除紧张和厌烦感,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快乐中进行情感体验。

目前,在高校班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高校班级建设的方法和策略远不仅如此,建立好系统、积极的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班级建设应该是大学思政教育和团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坚持全面育人,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级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