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商业项目风险分析

商业项目风险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7 15:04: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商业项目风险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商业项目风险分析

第1篇

项目投资将深受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美等因素的干扰,即使公司建立起完善的“首席风险官”制度,但在风险官有限理性的驱使下,仍无法将项目风险完全纳入掌控之中。本文分别做了公权力影响力风险分析、项目商业运营风险分析。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应用层面的讨论。

关键词:公司制;项目投资;风控机制

在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现状下,需要不断增强对公司制项目投资的风控管理。对于国有风司而言,其投资项目大多集中在能源、公共交通、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从中不难知晓:这一投资方向有效克服了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然而,上述项目一般存在着投资时间长、建设规模大,以及具有强的正外部性等特征。这就表明,在不进行有效的资金风险干预的情形下,项目投资将深受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美等因素的干扰。尽管目前诸多投资类公司建立起完善的风控职能岗位,但在风险官有限理性的驱使下,仍无法将项目风险完全纳入掌控之中。因此,现阶段需要重新审视项目投资的风险机制,并在其基础上构建起有效的管控措施。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风险类型分析

以投资市政项目为例,以下进行两个方面的风险类型分析:

(一)公权力影响力风险分析

梳理现阶段的相关文献可知,许多作者都将风险机制的生成归因于财务管理范畴,这一视角将阻碍我们客观认识公司制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笔者认为,由各级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进程中,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公权力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对于投资项目风险引致而言,便是借助公权力影响力来干扰对投资项目的正常风险评估。不难理解,无论是公有还是非公投资公司,都必须以盈利作为首要目标。但目前存在着市政项目的公益性特征与投资公司经济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从而在某种压力驱使下非理性的投资项目仍然存在,而这又植根于国企传统的“委托-”问题使然。

(二)项目商业运营风险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项目投资领域衍生出了大量的合作模式。当前以PPP模式最为抢眼,且也成为了各级政府开展市政项目的首选合作模式。这里就存在着一个风险诱导因素,即政府并不是一个经济单位,因此政府在自身职能范围内引资完成项目建设,其只对项目的外部负责,而难以对项目的经济价值负责。从而,这就使得项目投资存在着资金回收上的风险。尽管目前可以采取债转股的形式来解决应收账款问题,但这仍需要进行机会成本分析。可见,投资市政项目必然需要面对该项目的公益性和外部性要求,那么其最终的投资回报则会因政府官员的行为偏好而显得不确定。

二、风控机制的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风控机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若要规避公权力对业务开展所带来的干扰,便需要切断企业内部人控制这一可能性。前面已经提到,作为国企的一种类型———国有投资公司,其仍然存在着内部人治理的现实问题,且在委托关系下也会淡化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关切。这就要求,需要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来建立权利制衡机制。笔者认为,当前正在尝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在国有投资公司中试点。这样不仅能扩充公司的资本金,还能强化公司建立市场需求导向下的行为偏好。建立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的内部治理结构,在涉及投资项目评估时必然会更加以经济效益为导向。随着一股独大到多元化股东结构,必然会随着利益关切的多样性来削弱传统政企不分的现状。

(二)强化项目风险评估

由于笔者所在公司的投资项目都存在着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工程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这里就需要强化项目的风险评估工作。作为以民生工程为导向的项目投资,必然会面临着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在项目风险评估中应将视野从财务报表拓展到社会领域,如考察可能存在的社会舆论风险,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用地纠纷问题。在新媒体时代底层民意也会快速的在网络上进行传播,这势必会影响到决策层的价值判断。可见,强化风险评估的视野一定要拓展。

(三)完备投资团队建设

在项目制管理模式下,还需要完备投资团队的建设。建设路径包括:

(1)增强投资团队成员的责任意识,特别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实体经济面所出现的发展低迷现状,更要求投资团队的成员能为公司的经营风险负责。增强的途径可以通过专项培训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来完成。这里需要注意,无论是培训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需要使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责任意识”与“切身利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2)建立起学习型团队。通过构建自主、自觉、互助的学习生态,来促使成员能在更加广阔的视域下来完成项目风险评估。这里就需要项目负责人带头践行业务学习活动,并在引领示范作用和帮扶机制下来感染其他员工。

三、应用

以下针对PPP项目投资类型,结合以上风控机制进行应用讨论。应用讨论分别从明确项目产权、强化项目审计两个方面来展开。

(一)明确项目产权

在PPP项目中存在着一个重要内容,即政府在一定时限内给参与建设的企业许可证,来为企业经营该项目提供垄断租金,这也是对企业参与项目建设的一种回报。因此,项目的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使用权属于特许企业。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应严格界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权益和责任,其中就包括谁来承担融资成本的条款。这样一来,投资公司的风险防控便有了明确的对象。为了防止因地方政府换届而带来的融资风险,还需要在明确项目产权上强化政府主体职能。

(二)强化项目审计

PPP项目所具有的融资风险还反映在项目特质上,如建设规模、建设周期,以及项目的外包状况。因此,为了督促项目资金能按期还本付息,还应强化对项目的审计活动。审计活动的实施包括:

(1)审计小组的构成;

(2)审计时段的设置;

(3)审计反馈的整改等。这里需要强调,针对审计小组的构成可以选择异地的第三方审计机构来参与。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在应对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美因素的干扰时,投资公司应首先从强化内部控制入手,遵循制度化风险管控的模式来建立起有序的项目投资环境。

四、总结

事实表明,在不进行有效的资金风险干预的情形下,项目投资将深受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美等因素的干扰。而且本文认为,即使公司建立起完善的“首席风险官”制度,但在风险官有限理性的驱使下,仍无法将项目风险完全纳入掌控之中。本文分别做了公权力影响力风险分析、项目商业运营风险分析。在此基础上,风控机制可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项目风险评估、完备投资团队建设等三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伍贻安.基于公司制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经济师,2008(12):285-286.

[2]伍贻安.构建基于项目公司制的财务控制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24):70-72.

[3]李志华.基于建筑业项目公司制下的财务控制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10):19-20.

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项目融资 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项目融资风险是指在项目融资整个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成不同的风险类型,如项目融资的项目建设开发阶段风险、项目试生产阶段风险和项目生产经营阶段风险。我国商业银行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是指为了应对可能发生在项目融资全过程中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安全的各种风险而进行的一系列风险管理行为。我国商业银行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有别于一般的项目融资风险管理,它是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安全为中心作出的对项目融资风险的管理。搞好商业银行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不仅能更好地保障银行的利益,而且可以促使项目融资更加规范,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商业银行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一般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管理的评价四部分,这四部分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风险识别是整个风险管理的基础,是指通过对大量来源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了解和分析,认清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并把握其发展趋势的行为。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损失对项目的既定目标的影响程度;通过对由风险识别获得的资料和数据的处理,得到关于损失发生的概率及其程度的有关信息,为选择风险处理方法,进行正确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风险处理是针对各种风险的类型及其可能的影响程度、项目的承受能力、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等,决定采取行动与否,并在认定需采取行动之后,寻找和选择应采取的各种避免和控制损失的对策,分析各对策的成本和后果,确定最佳的风险处理方案。

二、商业银行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特征

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作为一般的管理活动有着一般风险管理的共性,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风险分析的首要前提

项目的风险分析是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需要分析和评价许多与项目有关的风险因素,并通过对项目的原材料供应、技术设备及人力资源的获取、项目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状况、项目的环境效益等一系列因素的分析,对项目做出综合性的技术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一份详实、权威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将有助于项目融资的组织以及对项目风险的识别和判断,因而成为风险分析的首要前提。

2、风险的识别作为设计融资结构的依据

项目融资是根据投资者的融资战略和项目的实际情况“量身订做”的一种结构性融资,其核心部分是融资结构。一个成功的融资结构应当在它各参与方之间实现有效合理的项目风险分配,其前提是对风险进行识别,从而使风险管理的目标明确化,进而找出控制项目风险的方法和途径,设计出风险分担的融资结构,以实现投资者在融资方面的目标要求。

3、以项目的当事人作为风险分担的主体

项目融资风险处理和核心环节就是在项目风险与项目当事人之间以合同形式建立对应关系,形成风险的约束体系,从而保证融资结构的稳健性。为了实现项目融资的有限追索,对于与项目有关的各种风险因素,需要以某种形式在项目投资者与项目有利益关系的其他参与者和贷款人之间进行分担。一个成功的项目融资结构应该是在项目中没有任何一方单独承担起全部项目债务的风险责任,一旦融资结构建立之后,任何一方都要准备承担任何未能预料的风险。

4、以合同作为风险处理的首要手段和主要形式

项目融资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要体现在项目风险的分担上,而合同正是实现风险分担的一个关键所在。在项目融资中,将各类风险具体化,需要以合同的方式明确规定当事人承担多大程度的风险,用何种方式来承担并以合同作为风险处

三、商业银行项目融资风险的识别

新的金融风险伴随着金融创新一起出现,项目融资也不例外。在项目融资中,风险的合理分配和严格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是项目各参与方谈判的核心问题,所以风险的识别就成为了第一个关键点。

造成项目风险的风险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自然环境、法律政治、经济金融、市场需求、不可抗力、设计、施工技术、运营、合同、材料设备、其他。详见下图:

四、项目融资贷款的风险评估

系统而全面的识别项目风险只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在选择风险对策之前,需要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风险量的大小、风险的性质等风险特点,根据风险的特点确定风险处理对策。风险的评估方法有很多,不同的风险定义可以推出不同的评估方法。如果风险被定义成“损失的概率”,则可以采用专家判断法或统计分析法来确定发生损失的概率;如果风险被定义为“损失的大小”,则可以采用敏感性分析法来确定某个参数变化时的损失的大小;如果风险被定义为“预期的损失”,则可以采用期望值法来计算可能损失的加权平均数;如果风险被定义为“风险事件所有可能后果的概率分布的方差或在负方向上的方差”,则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的方法来评估风险;如果风险被定义为“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给定的时间区间和置信度水平条件下,预期的最大损失”,则则可以采用VaR法来评估风险;如果风险被定义为“信用等级”,则可以采用结构化的系统分析法来确定信用等级,如信用评级机构所采用的方法。风险评估的主要作用在于区分出不同风险的相对严重程度,以便根据预先确定的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作出相应的决策。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清晰地了解到商业银行项目融资贷款风险管理的整个流程,只有在这样的流程框架下才能做好我国商业银行的项目融资贷款风险管理工作。搭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是对项目融资贷款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项目融资贷款风险管理水平将得到很大提高,项目融资也会因此在我国得到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Peter.K.Nevitt,Frallk Fabozzi.Projeet Finaneing.1995

第3篇

关键词: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措施

1 电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历史及现状

电力建设项目是关系到我国工业、商业及民用公共事业的持续发展,是我国快速发展中的经济基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用电量随着积极发展持续创新高,2000年,发电设施的装配与电量总和我国排名世界第二名。从文献上查询,我国的在电力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著作最早始于80年代中期,基本都是通过风险的规律方面进行阐述。2001年,(PMRC)正式的推出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一PMBOK)[1],,通过(C一PMBOK)对风险管理做了一个详细规范,此规范体系的推出,对我国学者和从业各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风险的控制管理起到一个标准依据作用。奠定了我国在电力建设项目上风险控制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尽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项目风险管理上能有效的运用,我们还需要不断的通过实际来检验,来完善和寻找新的捷径和方法。

2 现今电力建设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措施

2.1 项目风险的分析

项目风险的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具体项目的实施进行风险度量,从而给出对策进行管控;项目的规模、结构、地理环境和参与人员越大,风险越大,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反之一个道理。大致经常用的项目风险识别来自于不可控风险,比如地质灾害(地震、山洪、塌陷)和社会金融经济风险(政策、社会因素、利率)以及未知因素;还有可控的风险,比如在参与人员上(管理水平、决策能力、施工的个体)和技术(施工、设备和设计)。对于以上的风险,目前采用的方法有专家调查、检查表、蒙特卡洛、情景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故障树分析法[2]。一般电力建设项目都要经过投资到运营等各阶段,而每一阶段性都需要对风险进行识别控制管理,通过识别,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提出应对方法,对投资者进行提供有效的依据和信心。

2.2 项目风险的管理

2.2.1 首先对识别到的风险进行规避。

风险控制是从管理手段人为的减少风险因素出现的机会,是用于杜绝在后期的施工或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具有预防、和超前管理的优势。

(1)对已知风险,从客观因素上实行规避,从而有效实现风险的控制;在电力建设行业,常常会遇到高风险或者会失去控制的高风险项目,也有一是因为企业自身原因而造成的可能会造成重大风险的项目,那么首先考虑的是能否放弃这一项目,不论未来利润如何,如风险过大导致失败,超过自身承受能力,将来得不偿失;其次,风险来自于技术或者政策的影响,那么可以考虑从其他方面进行规避,从而达到风险的控制。

(2)在对一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往往都是高投资高回报的项目,那么对于可控风险来说,实行风险转移也是不错的选择,不如在施工过程中,能参与投保来控制的风险和联合投资建设来进行风险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可以整体,可以分包,也可以项目细分合作;通过一些列的举措,从而减少并降低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可靠性。当然,在回报上,是同等比例的,这就依靠专家管理团队的精诚合作了。

2.2.2 对不能规避可投项目风险的管理措施

电力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在投资预期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管理者在对项目实施中必要的手段,对在电力建设的项目中对项目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从前期开发阶段的风险分析,再到建设期以及经营期等等各个阶段的风险预测管理;确保整个电力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以能实现达到投资预期的效果。

(1)成立风险控制管理机构[3],对前期的所有识别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并出具风险分析报告且进行可行性的研究分析,从理论上设计处理方案,一般用多种,从技术上实现风险的减小或者消除;对于出具的方案,是否采用,是否在其他项目运用过,如未采用过,可对方案进一步的完善和讨论验证,夯实方案基础,确保方案可执行性。

(2)对可能发生风险或者往期电力建设项目中发生或发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风险解决预防方案。对风险控制管理机构没有完善的风险问题,进一步在以后的施工或运营中发现问题,能第一时间解决和预防问题,从而达到风险管理控制的要求。

3 结语

电力建设项目在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电力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项目种类繁多,输电线路、变电站和电厂等设施的建设,都具有各自的项目特色。在投资电力建设项目环节,风险是无可避免,但是就怕不能够重视起来,因忽视造成重大损失的项目比比皆是。所以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才能在风险来临时,简单化解。现今从风险识别到化解好的管理方案也是层出不穷,风险管理也是日新月异,同时也更高的要求我们能将不确定的风险化为可度量和控制的风险,使其更具有可预见、可化解、更系统,从而使投资者的每一次投资都能最大限度的获得收益。

参考文献:

[1]房开建.电源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硕论[J].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4(08).

[2]王信茂.我国电力投资体制改革30年回顾[D].电力技术经济,2008(06).

第4篇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project is an extremely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it is from feasibility study, design, construction to completion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is a process full of risk, therefore, the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isk identification, assessment, control and decision making, they can better into project risk to the project profit.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project; Project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风险是由于从事某项特定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或财务的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就是在项目管理活动或事件中消极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工程风险不仅包括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也包括技术性、管理性问题引起的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国际工程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根据工程风险环境和设定的目标对工程风险分析和处置进行决策的过程。包括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估,工程项目风险防范和控制和工程项目风险决策,其目的在于通过对项目环境不确定性的研究与控制,达到降低损失,控制成本的目的。

二、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一)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找出影响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这项工作相当重要,它是整个风险管理系统的基础。缺乏这一基础,任何风险管理都是空中楼阁,毫无实现之可能。

识别风险的过程包括对所有可能的风险事件来源和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识别风险必须系统、持续、严格分类并恰如其分的评价其严重程度。

风险辨识过程通常分6个步骤(见下图)

确认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

这里强调的是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这项工作包括两项内容:即首先要辨认所发现或推测的因素是否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是确定无疑的,则无所谓风险。众所周知的结果不会构成风险。确认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的第二项内容就是确认这种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还是确定无疑的,而不是凭空想象的。辨识风险的第一步工作就是确认不确定性和它的客观存在。

建立初步清单

建立初步清单是辨识风险的操作起点。清单中应明确列出客观存在的和潜在的各种风险,应包括各种影响生产率、操作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人们通常凭借企业经营者的经验对其作出判断。建立清单可采用商业清单办法或通过对一系列调查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而制定。

初步检查清单通常作为风险管理工作的起点,作为确定更准确的清单的基础。多数情况下,清单中必须列出有分析或参考价值的各种数据。

确立各种风险事件并推测其结果

根据初步风险清单中开列的各种重要的风险来源,推测与其相关联的各种合理的可能性,包括盈利和损失、人身伤害、自然灾害、时间和成本、节约或超支等方面,重点应是资金的财务结果。

制定风险预测图

风险预测图采用二维结构(如下图)

上图第一维中,不确定因素的评价与其发生概率相关,第二维中,风险的评价与潜在的危害相关。这种二维图形是一种重要的图形表示,通过这种二维图形评价某一潜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鉴于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并且与潜在的危害性密切相关,因而可通过一种由曲线群构成的风险预测图表示(如上图)。曲线群中的每一曲线均表示相同的风险,但不确定性或者说其发生的概率与潜在的危害有所不同,因此各条曲线所反应的风险程度也就不同。曲线距离原点越远,风险就越大。

进行风险分类

对风险进行分类具有双重目的;首先,通过对风险进行分类能加深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其次,通过分类,辨清了风险的性质,从而有助于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

风险分类有很多种方法,注重于开列清单,不管概率大小和轻重程度,统统罗列;或根据其造成的影响的严重程度分类列举等;但这样往往忽视了不同风险事件之间的联系。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依据风险的性质和可能的结果及彼此间可能发生的关系进行风险分类。这样的风险分类能更彻底地理解风险、预测其结果,且有助于发现与其关联的各方面的因素。常见的分类方法是以由若干个目录组成的框架形式,每个目录中都列出不同种类的风险,并针对各个风险进行全面检查。这样可避免仅重视某一个风险而忽视其他风险的现象。

建立风险目录摘要

这是风险辨识过秤的最后一个步骤。通过建立风险目录摘要,可将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汇总并排列出轻重缓急,能给人一种总体风险印象图。而且能把全体项目人员都统一起来,使各人不再仅仅考虑自己所面临的风险,而且能自觉地意识到项目的其他管理人员的风险,还能预感到项目中各种风险之间的联系和可能发生的连锁反应。当然,风险目录摘要并非一成不变,风险管理人员应随着信息的变化和风险的演变而及时更新。

风险分析与评估

风险分析与评估是在风险识别之后,对工程项目风险的量化过程。它是指用定性、定量或者两者结合的方法处理不确定的过程,并将经过分类的风险按照其权重大小给予排序,综合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引起损失的后果。对于不同权重的风险,管理者应该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风险分析和评估是风险识别和管理之间的纽带,是决策的基础。

风险分析可以从整体出发弄清楚各个风险事件之间确切的因果关系,以便制定出系统的风险管理计划,同时可以考虑各个不同风险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研究如何才能把威胁化为机会,进一步量化已经识别了的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减少这种估计的不确定性。

风险分析具有以下好处:

使项目选定在成本估计和进度安排方面更现实、可靠。

使决策人能更好地、更准确地的认识风险、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及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助于决策人制定更完备的应急计划,有效地选择风险防范措施。

有助于决策人选定最合适的委托或承揽方式。

能提高决策者的决策水平,加强他们的风险意识,开拓视野,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分析与评估包括以下三个必不可少的主要步骤:

采集数据

首先必须采集与所要分析的风险相关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从投资者或者承包商过去类似项目经验的历史记录中获得。所采集的数据必须是客观的、可统计的。

某些情况下,直接的历史数据资料还不够充分,尚需主观评价,特别是哪些对承包商来讲在技术、商务和环境方面都比较新的国际项目,需要通过专家调查方法获得具有经验性和专业知识的主观评价。

完成不确定性模型

以已经得到的有关风险的信息为基础,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的结果给以明确的定量化。通常用概率来表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能的结果体现在项目现金流表上,用货币表示。

对风险影响进行评价

在不同风险事件的不确定性已经模型化后,紧接着就要看评价这些风险的全面影响。通过评价把不确定性与可能结果结合起来。

风险分析全过程如下图所示

(三)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风险是基于客观存在的分布,而防范则是基本主观的判断。如果主客观一致,即可判定预测风险,从而可以有效地防范之。既然风险是在给定情况下存在的可能结果间的差异,那么人们就有可能凭经验推断出其发生的规律和概率。虽然这些规律和概率并非一成不变,但通过一定时期内的观察,可推断出其大致规律,从而可以有意识地采取一些预防手段来防范。

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是指利用某些技术来设法避开或控制风险,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风险控制的重点在于消除风险因素和减少风险损失。管理者可以采用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风险分散、风险降低和风险抵消等方法来进行控制。防范和控制有多种方法,主要有:

⑴回避风险。即绕开风险事件,放弃有风险的活动。例如放弃承包有风险的工程或者停止任何有风险的业务。毫无疑问,这是消极的办法。因为风险与利润并存,没有风险的利润是不存在的。回避了风险,也就回避了利润,停止了谋取利润的活动。而作为企业,没有利润是无法生存的。因此回避风险只是特殊情况下的权宜之计,而不是根本办法。

⑵控制损失。既然风险事件难以避免,回避风险不如迎着风险上。但迎着风险上不等于赤身上战场,以肉体挡枪眼,而是要准备好各种应对措施,见机行事,千方百计减少和控制损失。控制损失的办法通常有以下两种:

分离风险。即把风险源与其他可能受其影响的事项隔离开,使其局部化。例如项目施工,原拟流水作业线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为避免影响全局,只好牺牲出问题的环节以保全局。

分散风险。即增加风险承受体或者将风险化整为零,例如联合承包或工程分包。

⑶转移风险。即将自己无力承受或者不愿承受的风险转移给他人。转移风险包括非保险转移如转包工程、实行担保制度等和保险转移即投保。当然,风险转移给他人,自然潜藏的利润也就转给了他人。因此转移风险应该有一个前提,即风险属于自己无力承受或者经过比较认定不值得自己去承受的风险。当然有时候则是强制要求转移的风险,例如工程强制保险。

⑷自留风险。有些风险是无法转移给他人的。例如保险公司不承接的险种如战争险,承包商无法向他人转移,只好自留。另一种情况则是承包商经过认真的分析,觉得留下由自己承担比转移给他人更为合适,因为转移给他人要付出较大代价,而这种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本来就不高,即便发生了自己也能承受得起,或者可能造成的损失不会太大,如果事先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避免其造成损失。这类风险如果向保险公司投保,不淡缴纳的保险费高,而且保险公司的赔付态度不能令人满意等等。经过认真比较之后决定不予转移,自己留下。这种情况下,承包商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预留一笔应计费,或者参加保险互助合作社。决定自留风险前,应认真权衡利弊。

⑸利用风险。有些风险,特别是投机风险颇有利用价值。例如政治风险或者金融风险。这些风险虽然很可能使承包商蒙受重大损失,但如果承包商能因势利导、巧妙利用,则很有可能使承包商得到意外利益。

风险的决策

风险对策多种多样,不同的风险,应采用不同的对策,有如医生治病,必须对症下药。每个项目应该在风险面前临危不乱,应对有方。这就要求认真研究各种可行的管理措施,制定正确的管理决策。

选择风险管理决策不能凭空武断,也不能想当然或一厢情愿,应该尊重客观实际,按照客观规律,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逐一比较、逐一论证。制定风险管理决策时,尤其不可忽视对危险的发生概率和频率以及对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许多关键因素。

选择风险管理决策应该多种手段并用,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不能依赖于单一方法或仅重视某些众所周知的因素和现象。

实施一项工程无疑会遭遇多种风险,承包商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说针对不同风险采取相应对策。高层管理人员要走在风险的前面,对风险应预先制定对策,而且要对症下药,不能消极防御。

为了有效的管理各种可能的风险,国际工程项目高层管理人员应该首先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分类排列,进而对各项风险的保障予以分类,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避免风险或减轻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甚至利用风险扩大收益之目的。为此,国际工程项目部应该有针对性地、有步骤地采取相应的对策。

第5篇

关键词:电网项目 工程造价 风险评价

引言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电网项目投资成本日益增加,许多业内人士对电网工程项目风险因素等多方面研究极其重视。文献[1]从项目风险因素分析定性角度进行阐述,并未进行量化分析。文献[2]从定量角度,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但缺乏客观数据的支持。另外也有学者采用熵权法[3]、风险价值法[4-5]等来研究电网工程造价风险问题。文献[6-7]建立基于风险评估理论电网工程造价预测模型,但是由于缺乏实际算例论证,其结果需要完善考证。

综上可见,目前研究集中体现在发电项目的风险因素分析方面,而对电网工程方向上的工程造价风险分析研究还不够广泛和深入。依据电网工程概算与结算费用历史数据的对比情况,对影响电网工程造价的土建工程费用、通讯工程、电缆工程、架空线费用等模糊因素进行分析,采用蒙特卡洛方法确定模糊风险因素服从的概率分布,以及计算出其期望值以及方差,建立电网工程造价风险评估模型,并提出规避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计算方法,为电网项目投资方提供决策支持,提高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规避的效率和精度。

一、电网项目工程造价及风险评价

(一)理论基础

电网项目工程造价是在建设全周期进行工程造价的确定及控制,使得电网项目取得最大投资收益。基本内容如下:

1.提高电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编制制定的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以及其他生产经营要素消耗的数量标准,反应施工生产和生产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

2.保证工程造价基本费用构成的科学性。

3.确定基本建设各阶段合理的工程造价。

(二)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分析

电网工程实施者如果不能在投资规划的时间内把项目造价完成,就会遇到造价风险。因此,我们定义电网项目造价风险为:由不可预测性性因素使项目造价未达到预期估算目标,或者由于不可预测性因素影响项目造价精确性。

电网项目一般都是复杂繁琐的,且投资巨大,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超出预算的现象,因此在工作中应该以下问题:

1.不同电网工程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工程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地完成,包括材料价格、人力资源价格,设备费用等都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2.电网工程项目投资的主体较多,其中包括类型种类繁多。不同主体的的目标、利益不同,因此对风险因素考虑方面也不同,风险防范及规避措施重心均不同。

二、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法在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分析

(一)蒙特卡洛法

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其本质是一种模拟概率的方法。其思路是:为求解某个问题,建立起随机过程及概率模型,使参数等于问题解,通过对过程及模型的观察,抽样实验最后计算出所求参数统计的特征,以及给出所求问题解的近似值,解的精度误差。通过多参数概率分布抽样模拟,可以得到不同方案项关指标的统计特征。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电网工程造价风险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确定风险源

2.确定各种风险源的概率分布

根据历史统计资料及分析概率分布拟合,确定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源的概率分布。

3.基于规划方案各风险源的概率分布产生各种风险变量的随机数

确定各种源的概率分布后,基于蒙特卡洛模拟产生一定概率分布随机数的方法,产生各种风险源的随机数。

4.通过模拟分析得出规划方案风险模拟值

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分析,基于规划方案的计算公式,得到风险的概率统计值。

5.进行多次模拟

反复进行步骤3和步骤4,重复N次,就得到该电网规划方案的N个风险模拟值。一般而言,N值越大,模拟的概率分布越接近真实值。但是重复计算次数N的值,在理论上尚未证明,一般相对误差满足允许误差的要求即可终止计算。

6.分析模拟结果

(二)蒙特卡罗模拟法在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分析中的优势

相比较其它方法,对于不可预测性因素分析,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有运用广泛且具有应用上优势,该方法是通过对不可预测性因素的模拟,量化电网工程项目评价各个的指标特征值及累计概率曲线。该方法不但可以比较清楚分析指标期望值的数据大小,而且较直观的呈现出方案的风险值程度,这就有效提高决策的准确及科学性。除此之外,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目前可以通过电子数据工具计算完成,这使得计算过程处理过程相当严密。该方法可以定性确定评价指标,并且在此基础上定量确定项目所承担的风险值,因此,本文选择该方法进行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的计算。

三、案例分析

(一)项目概括

某市康南变电站位于凤凰大道南侧,距康南路与凤凰大道交汇处约100m,距市区中心约5km。10kV出线最终规模为24回,一期出线22回。本期出线11回,备用11回。建国商务区内负荷性质以居住为主,商业为辅。随着南绕城路城市拓展带、凤凰大道快速交通带、以及各具特色的居住区陆续建成,前期开发建设用电量将激增。到2014年负荷水平预计达到55.07MW,到“十三五”末期达到饱和水平。用户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希望除自身原因外造成其它原因停电。综上所述,为满足新增负荷用电需求、优化供电分区和网络结构,实施康南变10kV配出工程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基础数据收集困难,存在别数据空缺,依据上述基础数据采用德尔菲法,利用专家丰富的经验和对风险识别的能力,对所需的基本数据进行预测。

(二)确定分布概率

本文应用decision tool-@risk软件确定电网工程项目风险指标的概率分布。

表3-1 各子项目的造价项分布参数表(元)

项目 分布形式 最小值 最可能值 最大值

电缆沟(1.5*1.5) 三角分布 5419 5820 7998

顶管DN1500 三角分布 4567 4681 4789

电缆竖井(3.0M 3.0M 1.8M) 三角分布 28766 29298 30129

分线井(4.0M 4.0M 1.8M) 三角分布 28769 29050 29886

通讯设备 三角分布 3399899 3491153 350199

配电设施环网单元 三角分布 17179806 17640913 1778998

10KV电缆线路 三角分布 26433415 27142888 2899112

10KV架空线路 三角分布 650704 668169 678212

其它费用 三角分布 1309889 13152198 1334899

(三)蒙特卡洛模拟计算

按第二章给出的方法和程序对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指标进行模拟。

图3-1电网项目造价分布频率图

图3-2 电网项目风险造价分布

通过计算机数据模拟 10000 次后,可以看出所累计频数呈现如图3-1收敛性。通过分析该项目工程各子项目的单价样本特征值,得出这些样本工程子项目单价的最可能值、最小值及最大值(见表3-1),在考虑引起电网项目造价变动的主要因素(电缆沟、顶管、电缆、竖井、分线井、通讯设备、配电设施、环网单元、10KV电缆线路、10KV架空线路)差异的基础上预测出各子项目造价累计成现三角分布。

通过计算及图3-2示该电网项目风险造价累计样本也成三角分布,可以得出:频率波动最大的区间为 564.6.5-746.8万元,其概率大致为 90%左右,根据大数定律,该电网工程项目各风险分析指标单个造价累计结果确定在该区间是较为合理的。从图3-2及计算分析可知,估计出现造价为 600万元可能性较大,因此定义为基准造价(不可抗力等无法识别的风险的费用除外),并定义在90%处造价与基准造价的差值为不可预见费,如图可见在90%处的造价为 650万元,所以根据上述理论计算得不可预见费为50万元。

四、结束语

本文系统的阐述了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分析的常见问题,在介绍工程造价基本理论以及电网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相结合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分析,与其它文献相比,本文在造价风险分析确定上更加科学合理化,这就为电网项目工程造价精度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雪铭,吴瑞明.评价方法的发展与体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9(2):351-356.

[2]徐建新,闫旖君.基于变异系数法的灰色关联决策模型在城市供水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水资源与 水工程学报,2009,18(4):9-11.

[3]朱吉超,耿弘.江苏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管理论坛,2009,(2):34-37.

[4]郭亚军,姚远,易平涛.一种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27(10):154-158.

[5]马赞福,郭亚军等.基于增益水平激励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9,24(2):243-247.

第6篇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软件外包项目的生命周期,研究了项目风险管理过程,重点对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以期能够提升软件外包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 :软件外包;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4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14-03

根据商务部服贸司统计,2013年中国共签订承接服务外包合同167424份,合同金额954.9亿美元,同比增长55.8%;执行金额638.5亿美元,同比增长37.1%.软件外包(software outsourcing,简称SO)产业作为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超50%,且处于上升趋势.中国软件企业是世界软件产业分工中的重要成员,但是软件开发失败率却一直都很高.根据Standish Group对超过8000个软件项目的统计表明,失败原因中管理与技术问题分别占65%和35%[1],因此要提高软件外包项目的成功率,风险管理是关键.

软件外包活动中涉及到委托方和承包商,两者都面临着外包风险,中国企业作为承包商需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对软件外包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本文从承包商视角在分析软件外包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探讨,并对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为项目承包商进行风险管理提供借鉴,以期能够提升项目风险管理水平,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1 软件外包项目的内涵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它包括商业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外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软件外包作为服务外包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企业为了专注核心竞争力业务和降低软件项目成本,将软件项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发包给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完成的软件需求活动,涉及以软件为载体的BPO、ITO和KPO,主要包括企业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测试与维护以及应用系统的数据服务等.

软件服务外包有在岸和离岸之分,在岸外包(Onshore Outsourcing,也称为境内外包),是指外包商与其外包供应商来自同一个国家;而离岸外包(Offshore Outsourcing)指外包商与其供应商来自不同国家,外包工作跨国完成.境内外包更强调核心业务战略、技术和专门知识、从固定成本转移至可变成本、规模经济等;离岸外包则主要强调成本节省、技术熟练的劳动力的可用性,利用较低的生产成本来抵消较高的交易成本.目前,中国企业从事的软件外包绝大多数为离岸外包业务,凭借人力成本优势作为外包“接包方”,从日本和欧美等国企业(“发包方”)承接软件外包项目的技术工作.

2 软件外包项目的生命周期

国内外相关学者对软件外包管理过程做了不少研究,如:Mahnke Volker将软件外包全过程划分为10个阶段:外包决策,外包管理,合同前,合同签订,合同后,活动识别,承包方选择,合同执行,监控和测试,关系管理[2].Kliem提出的软件外包过程包括外包决策、寻找承包方、承包方的选择与评价、与承包方谈判、签订合同、合同的执行及产品过程验收7个阶段[3].雷吉川,袁清清认为IT外包项目包括立项阶段,启动阶段,实施阶段,收尾阶段四个阶段[4].

目前,对软件外包项目管理过程的研究多数是从发包方的角度出发,从承包商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少.国内学者曹萍等从承包商视角,将软件外包项目过程划分为4个大的阶段:项目投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合同实施阶段,验收和评价阶段,但其划分还不够全面.

本文通过对软件外包项目的特点和关键过程进行分析,将项目生命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如图1所示):项目选择阶段(S1)、项目投标阶段(S2)、项目签约阶段(S3)、项目执行阶段(S4)、项目交付阶段(S5).

在项目选择阶段,企业要积极的寻找外包项目来源,综合考虑备选项目所需资质、人力、进度和质量要求,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初步确定需要进行投标的项目.在项目投标阶段,企业要成立项目投标小组,积极与发包方进行沟通,并根据发包方要求编写项目投标书,参与投标、讲标和答疑等环节.若能中标,则进入项目签约阶段;否则,回到上一个阶段继续寻找新的项目.在项目签约阶段,要与发包方进行洽谈,重点围绕商务和技术层进行谈判,双方共同确定项目的功能和技术要求、开发进度计划、项目质量要求及项目费用等相关事项,最终形成书面合同进行签订.项目执行阶段,是软件外包项目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所有的项目成果均在此阶段产生,包括了软件开发服务的大部分环节,绝大部分工作任务由承包方企业完成.承包方在此阶段,要认真做好项目需求获取与确认,以及项目计划与实施方面的工作,加强风险管理,严格把控项目质量、进度和成本.项目交付阶段,作为软件外包项目的收尾工作,要根据签订的合约,制定项目交付计划,准备项目交付物,接收发包方和第三方的审查和验收.

3 软件外包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过程

Boehm[5]和Chaette[6]最早将风险管理引入软件项目管理,二人提出了各自的风险管理框架,为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两个基本步骤,其中风险评估包含风险识别和分析等工作[7].结合软件外包项目生命周期,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软件外包项目的风险管理可操作性,从而增强抗击风险的能力.

软件外包项目风险管理贯穿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随着项目的推进每个阶段的风险管理的侧重点和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均不同,但在生命周期每个阶段都应加强风险管理.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的风险管理都包括风险因素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策略及风险监控处理等过程,如图2所示.

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项目产生影响,主要任务包括识别并确定项目的潜在风险有哪些,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以及项目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在充分识别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后,进入到风险分析过程.风险分析包括风险估计和评价,风险估计是对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给项目所带来的损失大小进行量化分析.风险评价是在风险估计的基础上,对各风险事件后果进行评价,并确定严重程度顺序,最终得到各种风险因素和项目总体风险水平.风险应对策略是指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已识别的风险和总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整体策略.风险应对策略主要有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4种方法.风险监控是对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并根据需要进行应对策略的调整.风险监控跟踪已识别的危险,监测残余风险并识别新的风险,保证风险计划的执行,并评价这些计划对减轻风险的有效性.

4 软件外包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因素识别

4.1 项目选择阶段风险因素识别

作为项目承包方项目选择是企业运营的首要任务,选择合适的项目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前提.该阶段主要风险包括:①外包项目内容的不确定性.明确外包项目所涉及的工作任务、技术要求和生产成本等内容,以免项目不合适带来的损失.②外包项目发包方的不确定性.在选择外包项目时,不仅要看项目本身,还要对发包方进行评估,以免因发包方的财政能力薄弱、管理现状不良等,造成承接项目受损.③投标项目选择不当.因为信息不充分或判断失误等原因,选择了不当的项目,很可能导致在项目投标环节失败,即使投标成功也会使承包商面临较高的风险.

4.2 项目投标阶段风险因素识别

通过项目投标成功获得外包合同是软件外包承包企业生存的根本,项目投标阶段的风险主要是项目不能中标及可能导致不中标的关键因素,该阶段主要风险包括:①项目报价不合理.项目报价偏高,发包方可能不能接收,在投标中失去竞争优势;报价偏低,虽有利于中标,但可能会影响项目的开展和质量.②项目投标团队组成的不合理性.项目投标团队组成不合理,将不利于投标过程中的竞争.承包方应组建由技术人员、项目管理专家、财务人员及设备采购人员组成的专业投标团队.③项目投标分析的不全面性.项目投标分析不全面,将会导致投标过程判断错误或不准确.投标团队应对发包方、竞争对手、市场信息等因素进行收集、分析和评价,并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标书.

4.2 项目签约阶段风险因素识别

成功与发包方进行项目签约,对于承包方至关重要,但项目签约阶段同时也是风险来源和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该阶段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①项目服务范围和要求描述不清晰.外包合同双方都期望项目签约过程中合理规避风险,项目服务范围和要求描述不全面、不清晰,都不利于项目的推进,并很可能导致项目最终失败.②付款进度和金额不合适.对于承包方来讲,资金是项目执行阶段的保障,如果进度和金额不合适,很可能严重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③合同缺乏柔性.因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外包环境是一种动态环境,因此应签订柔性的合同,以适应技术进步、行业变动等外包环境的变化,从而提高外包成功的概率.

4.4 项目执行阶段风险因素识别

承包商是外包项目的实施方,用户方希望实施方做得更好,但实施方却想做得更少.在软件外包关系中,虽然在追求软件外包项目的成功上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发包方和外包商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都在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在项目执行阶段,承包方将面临更多可能发生的风险.该阶段主要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①需求风险.如:客户需求的不断变更,需求或表述不准确,发包方对需求分析支持不够等.②进度控制风险.如:由于承包商的自身管理、技术水平偏低及其他因素,可能导致项目进度延误.③开发工具和技术风险.如:选用的开发工具和技术手段不合适,导致项目返工或功能实现达不到合同要求.④人力资源风险.如:团队人员流失,成员能力不足,整体协作不力,导致人员不能满足项目需求等风险.⑤财务预算风险.如:由于经验不足或估算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财务预算不足,影响到项目的完成.

4.5 项目交付阶段风险因素识别

项目交付阶段作为软件外包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和确认项目成果的过程,顺利通过项目验收,完成项目交付,收到合同规定的款项是承包商的目标.但要实现该阶段的目标,可能面临以下风险:①项目验收风险.由于合同条款表述不清晰,项目任务完成达不到要求,与发包方、客户沟通不畅等,都很可能导致项目验收过程缓慢,甚至不合格;②财务收款风险.项目即使交付,也可能由于发包方或客户财务状况不佳,或者对项目的完成不满意,导致付款拖延或不能足额支付.③客户评价风险.项目完成后,客户心中对承包方都会有一定的评价,如果项目完成过程不顺利,让客户感到承包方能力不足或不用心等,很可能会对今后是否继续与承包方合作产生影响.客户评价太低,会导致承包方商誉受损,严重影响今后外包任务的开展.

5 结语

作为软件外包项目的承包商,需要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在识别项目风险因素的基础上继续采用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价.同时根据风险分析评价的结论,确定各种风险因素和项目总体风险水平,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并实时对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并根据需要进行应对策略的调整.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软件外包项目进行管理,能够提升项目风险管理水平,可以及时地发现并减少项目风险,提高软件外包项目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The Standish Group.Extreme chaos[DB/OL].[2010-01-20].http//: standishgroup.com.

〔2〕Mahnke Volker,Overby Mikkel Lucas,Vang Jan.Strategic outsourcing of IT services,theretical stocktaking and empirical challenges[J].Industry and Inovations,2005,12(2):205-253.

〔3〕KLIEMRL.Managing the risks of outsourcing agreements[J].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1999,16(3):91-93.

〔4〕雷吉川,袁清清.基于生命周期的IT服务外包项目风险控制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1(12):70-72.

〔5〕Boehm B W.Software Risk Management[M].Washingt on DC: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1989.

第7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和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项目的风险、风险的形成过程、风险潜在的破坏机制、风险的影响范围以及风险的破坏力错综复杂,单一的管理技术或单一的工程技术、财务、组织、教育和程序措施等都有局限性,都不能完全奏效。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和措施,才能以最少的成本将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随着建设项目规模的日趋扩大、技术工艺复杂性的提高以及项目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日益多变,各类风险明显增多且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风险管理已成为决定建设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一、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从工程项目本身具有的特性角度来看

工程项目投资巨大、工期长,从其筹划、设计、建造到竣工后投入使用,整个过程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并且由此产生的风险损失金额巨大,后果严重。因此将工程项目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实施全局的、综合的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内在特性所决定的。

(二)从工程项目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来看

无论是工程项目投资商、承包商、监理商,还是建筑设计商、供应商等,都面临着不可回避的风险。各利益主体都趋向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因此一项工程项目的实施就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利益与风险的分配与衡量问题,风险管理能够达到工程项目总体风险的最小化,实现不同利益主体风险人配的均衡状态,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从国际建设环境来看

近年来,在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承包商以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优质的工程施工技术在国际建筑舞台崭露头角。但由于我国建筑企业涉及国际建筑工程项目的时间较短,在风险管理和合同管理方面往往略显不足,影响了最终的盈利,因此如何认识和避免风险对于从事国际建筑工程项目的中国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风险管理的对策

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及其总体目标,通过程序化的决策,全面识别和衡量工程项目潜在的损失,从而制定一个与工程项目总体目标相一致的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体系,是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项目风险的最佳对策。在管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规避或减轻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风险回避

如果风险评估出来的风险因素对项目威胁太大,风险量和发生的可能性都很大,企业难以承担和控制风险,便应当在承包之前放弃承包或在实施之前毅然放弃项目实施,以免造成更大的风险损失。制定并执行企业制度,禁止实施某些活动,依法规避某些可能造成风险的行为,也是风险回避的有效对策。风险回避具有简单易行,能将风险的概率降低到零,但回避风险的同时也放弃了获得收益的机会。

(二)风险降低

这种对策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少风险发生后的损失量。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一旦风险事件发生尽量降低其损失。如项目管理者在进行项目采购时可预留部分项目保证金,如果建设材料出问题则可用此部分资金支付,这样就降低了自己所承担的风险。采用风险控制方法对项目管理是有利的,可使项目成功的概率大大提高。

(三)风险分散

是指增加承受风险的单位以减轻总体风险的压力,从而使项目管理者减少风险损失。可以把建设项目中的风险分散给其他单位,包括业主、分包人、合伙人、投资人、供应商等,但采取这种方法的同时,也有可能将利润同时分散。

(四)风险转移

经营实践中有些风险无法通过上述手段进行有效控制,经营者只好采取转移手段以保护自己。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风险转移是工程风险管理对策中采用最多的措施,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是风险转移的两种常用方法:

1.工程保险

工程保险是指业主和承包商为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向保险人(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人根据合同约定对在工程建设中可能产生的财产和人身伤害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工程保险一般分为强制性保险和自愿保险两类。

2.工程担保

工程担保是指担保人(一般为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其他金融机构、商业团体或个人)应工程合同一方(申请人)的要求向另一方(债权人)作出的书面承诺。工程担保是工程风险转移措施的又一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许多国家政府都在法规中规定要求进行工程担保,在标准合同中也含有关于工程担保的条款。

(五)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即是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不予转移。这种手段有时是无意识的,即当初并不曾预测到,不曾有意识地采取种种有效措施,以致最后只好由自己承受,但有时也可以是主动的:即经营者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若干风险主动留给自己。这种情况下,风险承受人通常已做好了处理风险的准备。主动的或有计划的风险自留是否合理明智取决于风险自留决策的有关环境。不过应指出,风险是否自留,这是一项困难的抉择。风险自留在一些情况下是惟一可能的对策。有时企业不能预防损失,回避又不可能,且没有转移的可能性,企业别无选择,只能自留风险。

对于以上所述的风险管理控制方法,项目管理者可以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风险管理者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使用。

三、实现项目风险管理的现代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用计算机来管理工程项目的信息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对于具有参与方地域分布广、专业分类杂、信息量大特点的大型工程项目而言,项目的信息沟通和协调特别重要,决策者需要提供及时、有效的项目信息,而各参与方也需要迅速地了解各自的进度,同时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减少项目信息沟通和传递的费用。

建立项目风险管理计算机系统,包括以下方面:

(一)信息管理子系统

在该子系统中储有项目内外部与项目有关的科技、经济、市场和社会方面的各种信息;具有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和辨伪的功能,系统中的信息可以随时更新。

(二)风险评估子系统

主要对项目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发生时间、持续优化、造成的后果、可控程度做出估计。

(三)风险对策子系统

它可以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风险处理决策,供决策者参考使用。此外,采用计算机模拟辅助工程风险分析可以有效地解决复杂工程投资分析所带来的大规模信息处理问题,给风险分析与投资决策带来了新的突破。

第8篇

关键词:EMC项目 风险特征 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MC,是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节能服务公司不仅从这种特殊的商业服务模式中获取了巨大节能效益,同时也承担了较高风险。本文在归纳EMC项目风险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风险评估模型,为节能服务公司量化管控风险提供了参考。

一、EMC项目的风险特征

(一)节能服务公司承担项目绝大多数风险

为激发用能企业的节能积极性,在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下,用能企业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只涉及项目改造成果的使用,部分用能企业存在少量项目资金投入,整个项目的实施风险大部分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而用能企业几乎不承担风险。

(二)项目风险因素多

由于商业模式特殊,节能服务公司经营EMC项目面临诸多风险因素。例如:国家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不健全,财政补贴落实不到位;利率波动带动财务成本不稳定,企业效益难以保障;设计、施工存在失误率,项目收益率无法达到预期;客户存在失信可能,或是客户无法持续经营;节能量监测计量技术不成熟;能源价格变动不可控等等。总之,节能服务公司较一般施工企业和服务企业存在更多的风险触发因子。

(三)项目各阶段风险不同

与其他服务类项目风险较为集中的特征不同,EMC项目的风险分散在项目各个阶段:能源审计、节能项目评估、合同谈判与签署阶段主要面临节能量预测准确率的风险;节能项目融资阶段主要面临融资风险;设计节能改造方案阶段主要面临节能技术非标准化的风险;项目施工、人员培训及设备运维阶段主要面临运营风险以及节能设备质量风险;节能效益分享阶段主要面临客户信誉度、能源价格变化等风险。而政策风险则贯穿项目始终。由此可见,项目的每个阶段均有不同的风险特征,需要采用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

(四)风险可变性强

由于项目履约周期长,政策变更、技术进步、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均可能改变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或是改变单个风险因子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因此,EMC项目的风险可变性较强。

二、EMC项目风险评估模型设计

显著的风险特征决定了节能服务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其中最核心的技术问题是建立适用的风险评估模型,对各EMC项目风险展开定量分析。本文认为处于发展初期的国内节能服务公司在构建风险评估模型时,应充分考虑简单高效原则及模型数据的可获取性,因此,建议综合应用风险矩阵与波达方法构建项目风险评估模型。

(一)模型构架

首先,进行风险矩阵的构建。其次,应用专家评价法对风险致损程度和风险发生概率进行评级。然后,使用波达(Borda)序值法量化每个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出次序,将全部风险因素按照两个一组的方式进行所有可能性的组合,对每个组合中的两个风险因素进行对比后构成一个判断矩阵,以便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得每个风险因素相对项目整体风险的权重。最后,根据每个风险因素的风险致损程度和风险权重综合评估一个EMC项目的整体风险,形成量化的风险评估结论。

(二)设计风险矩阵

风险矩阵最早产生于美国国防采办风险管理工作,根据EMC项目风险特征和风险度量需要,可将风险矩阵设计如图1-1所示,其中,风险因素列根据具体项目的项目风险因素清单填列。

(三)确定风险因素的致损程度和发生概率

由于EMC项目在国内行业市场很难收集到历史数据,国外行业市场数据的适用性不确定,且EMC项目的风险因素大多为定性指标,故一般以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为基础,同时利用现代模糊数学和统计分析工具,获得风险致损程度和发生概率的量化数据。专家打分工作开展的具体方式是:通过风险因素评分表获得专家打分结果,并根据打分结果构建风险因素致损程度矩阵、风险因素发生概率矩阵。设收集到n个专家的风险因素评分表,得到评价矩阵如下:

式中dri――第r位专家对第i个风险因素的致损程度评分;

tri――第r位专家对第i个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评分;

m――已经识别的风险因素数量;

n――收集到的专家风险因素评分表数量

在简单算术平均法或加权算术平均法中选择一种方法,计算评价矩阵中每个风险因素的平均分值,获得致损程度评价综合值di、发生概率评价综合值ti。若不考虑专家打分的权重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公式如下:

式中di――风险因素i的致损程度评价综合值;

ti――风险因素i的发生概率评价综合值。

若考虑专家打分的权重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评价综合值公式如下:

(四)确定风险权重

应用波达方法计算风险矩阵中每一项风险因素的波达数,并根据波达数对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同上,设m为项目风险因素的总体个数,设i为某个风险因素,设k为某一标准(k=1,表示风险因素致损程度标准,k=2表示风险因素发生概率标准),风险i的波达数表达公式如下:

其中rik的具体计算方法说明如下:如果根据致损程度标准,在总计m个风险因素中,有5个风险因素的致损程度高于风险因素i的致损程度,则风险因素i在致损程度标准下的风险等级ri1=5。

在确定每个风险因素的波达数后,需要排列各风险因素的波达数,以确定每个风险因素的波达序值。波达序值的确定方式:找出所有波达数高于风险因素i的风险因素,计算这些风险因素的数量即风险因素i的波达序数。例如,风险i的波达数在m个风险因素的波达数的降序排列中排第1位,即有0个风险因素的波达数大于风险i的波达数,则风险i的波达序值为0,以此类推。

确定各项风险因素的波达序值,排列出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后,需要确定每个风险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即项目总体风险的相对重要性,即权重。具体方法是:邀请专家根据重要性程度对所有风险因素进行每两个因素为一组的对比评分,并依据一定的判断尺度确定判断结果对应的量化值,将判断结果排列成比较判断矩阵。判断尺度表见表1-1:

每位专家根据两两比较打分结果建立判断矩阵,然后对所有专家的判断矩阵中的元素求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综合判断矩阵的相应元素,随后进行一致性检查,形成修正后的判断矩阵,作为计算权重的依据。m个被比较风险因素构成一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

式中 aij――风险因素i与j对于准则层C(项目综合风险)重要性的比例标度。

完成判断矩阵构建后,需要通过数学计算求得矩阵的特征向量ω=(ω1, ω2, ω3,…, ωm),特征向量表示该项目所有风险因素对项目综合风险的影响程度大小,即风险权重。

对判断矩阵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保障结论基本合理。一致性检验的方法是:首先,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其次,按以下公式计算一致性指标CI。

式中λmax――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

若CI=0,则表示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否则需要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相关计算方式及参考数据在此不作详述,RI值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可查相关数学用表,见表1-2所示。当CR

(五)综合评估项目风险

综合评估项目风险等级的方法是加权法,具体方法是:将项目各风险因素的致损程度评价综合值与相对应的风险权重相乘,并将乘积累加,得出项目的综合风险。设风险因素致损程度评价综合值为R=(d1,d2,d3,…,dm),根据上文得出的权重ω,项目的综合风险Z可通过以下公式求得:

ω――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的特征向量。将求得的项目综合风险Z与既定的风险等级标准进行对比,判断项目综合风险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将项目各风险因素的致损程度综合评价值与项目综合风险进行比较,若某个或某些风险因素的致损程度综合评价值高于项目综合风险,则当项目实施时需要特别关注这个或这些风险因素。

三、结束语

本文以风险管理工作程序为主线,针对EMC项目运作的特点,系统地探讨了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对策与控制的内涵及常用技术手段,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EMC项目风险控制框架。

此外,本文还对EMC项目运作中风险管理的特征和实践进行了分析,在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将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定量化和模型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