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村产业发展状况

农村产业发展状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8 16:53: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村产业发展状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村产业发展状况

第1篇

关键词:宁波市;服务业;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2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服务业借助其较强的辐射性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对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也具有指向性作用。宁波市作为我国长三角五大经济区域的中心以及长三角南翼经济枢纽中心,也是我国少数几个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宁波市服务业的快速、多元化发展将为本地区(甚至是本区域)内的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本文研究中,将从多个角度统计分析最近几年宁波市服务业发展的发展状况,为宁波市地方政府制定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一、宁波市服务业产业的规模及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宁波市服务业产业发展状况

自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以来,宁波市的服务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宁波市服务产业发展总体呈现“低开稳升”态势,全市服务业运行形势总体好于年初预期,对全市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强,2012年宁波市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达到2738.0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23.02%,实现年度总产值15803.37亿元,与2008年服务产业年度生产总值(5033.08亿元)相比增加了2.14倍。

(二)宁波市服务业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完善,促使服务产业的比重随之不断提高。截至2012年底,宁波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2.0%(全年全市GDP为6524.7亿元)。在宁波市2008年至2012年产业发展总值统计中发现,服务业的产业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增长率明显高于第一、第二产业,有效促进了宁波市产业机构调整进程及提升GDP水平[1]。(详细统计数据见表1、表2)

表1 2008-2012年宁波市CDP中不同产业比重分析(%,亿元)

注:资料来源:宁波统计信息网

表2 2008-2012年宁波市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统计分析(亿元)

注:资料来源:宁波统计信息网

二、宁波市服务业结构发展特征

(一)服务产业整体规模呈现扩大趋势

由于受到服务业快速发展趋势的影响,2012年宁波市服务业企业的经营业绩也相对于2011年出现明显增长,全年限上服务业企业(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及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750.2亿元,增长7.7%,实现利润总额591.5亿元,增长4.9%。从2012年全年宁波市服务产业增长情况来看,服务产业一直保持较高的运行态势,与往年相比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2]。

从2012年宁波市服务业增长统计情况来看,全年十四个行业表现出“两降十二升”发展格局,其中年度产值最高产业为批发与零售业,同比增速达到13.1个百分点,其次为金融服务业,同比增速达到12.4个百分点,其余多个行业全年产值增加均持续低速增长。(详见表3)

表3 2012年宁波市服务行业发展统计分析(统计前五位)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宁波市的服务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仍然为批发与零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而增速最快行业为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由此可知,宁波市服务产业结构尚不完整,而部分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宁波市服务产业仍然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宁波市不同地区服务产业结构趋于平衡

通过对宁波市不同地区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发现:宁波市的不同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其中前三名占据全市服务业生产总值的50.7%,而后三名仅占全市服务业生产总值的19.4%,而增速前三名(镇海市、宁海县、慈溪市分别为15.6%、14.0%、12.4%)与其它地区差距较小,整体增速比较平稳。详细统计数据见表4。

表4 宁波市2012年各个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速统计分析

(三)宁波市服务产业企业规模、效益实现快速增长

2012年,宁波市服务产业企业中大型企业的规模与效益发展最为明显,而中小型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截至2012年底,全市服务业企业大型企业达到242家,年度总产值达到9750.2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7.7%;但是企业经营成本也表现出明显的上升,增长率达到18.4%,从而导致部分企业增速减缓,尤其是中小型企业[2]。

综合统计数据分析,宁波市服务产业总体发展良好,但是需要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而促进全市服务产业实现良性发展目标。

(四)宁波市服务产业新兴产值增长明显

从2012年宁波市全年服务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其中新兴服务产业增长速度到达21.5%,实现经济产值1254.74亿元,高于全市服务产业平均增速的3.1%,发展规模占据整个服务产业42%以上。

2012年,在全市新兴服务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商务服务业,据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宁波市商务和租赁服务业实现经济效益183.14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加28.29%。截至2012年底,宁波市劳务派遣企业达到57家,劳务派遣总数达到17.8万人,实现经济效益84.24亿元,实现税收2.1亿元,有效促进了宁波市的经济、社会发展[2]。

三、促进宁波市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措施

(一)创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地方政府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构建高效、廉洁、透明的政务及法制环境,积极建设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次序,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在积极发展工业基础上加大针对服务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法律法规、经济投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从而形成工业、服务业同步、协调发展的优良格局[3]。

(二)进一步增强服务业的辐射范围

一方面继续深入发展传统服务产业(如:餐饮、零售、交通等),从而增加城市人口的就业率;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服务产业的覆盖范围,借助最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农村基础设施,将经营覆盖范围拓展至农村地区,充分利用自身完善的市场机制加快构建服务产业企业利润的新增长点,从而增强服务企业的市场风险抵抗能力。

参考文献:

[1]2008-2012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宁波统计信息网.

第2篇

【区位分析】

上洋镇隶属于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地处粤西中部,位于阳西县东南部,背山面海,交通便利,区位优势较为明显。

上洋村委会位于上洋镇中部,毗邻镇区,距离县城约18公里,东邻白石村,北接上洋镇区、西连南堡村,南毗双鱼村。

【自然环境】上洋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季风气候明显,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条件优越,雨量充沛,地势较为平坦。

【区划人口】

共有5个自然村:上洋一村、上洋二村、上洋三村、上洋新村,上洋圩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705户2778人,其中男性1499人、女性1279人,人口较多的姓氏有:姚姓。

常住人口1926人,其中60岁及以上459人,占16.52%;青壮年劳动力1725人,占62.09%;16岁及以下568人,占20.44%。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770公顷,建设用地22.32公顷,非建设用地0.87公顷,水域0.33公顷,农林用地0.54公顷。

【配套设施】

1.道路交通:村庄主要通过X747与镇区和外界相联系。进村主要道路宽8米,水泥路面。目前村内道路基本实现硬底化,村内缺少公共停车产,现状主要为沿路停车。

2.公共服务设施:目前上洋村公共服务设施有祠堂,健身广场、幼儿园、小学,文化广场,村庄已全部通水通电通宽带,道路增设路灯。

【经济组织】

现有5个经济合作社分别是:上洋一村经济合作社,上洋二村经济合作社,上洋三村经济合作社,上洋新村经济合作社,上洋圩村经济合作社。

2017年换届以来新上的较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

1.村道硬底化工程项目 ;

2.村巷道硬底化工程项目 ;

3. 污水管网铺设工程项目;

4. 上洋一村,上洋三村,2个自然村的公厕建设项目;

5.污水处理设施工程项目;

6.上洋村文化广场工程项目;

7.农田高标建设项目。

【产业发展状况】

目前上洋村的村民收入来源为外出打工和西瓜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种植。

【产业发展方向】

根据上洋村的产业发展状况,资源条件,地理区位,环境优势等,以现代农业以及配套的农贸商业、产品初级加工业以及乡村旅游业为主导产业。

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升级村内传统农业,发展现代规模农业(西瓜、荔枝、龙眼等),并积极发展新型农作物,农村电商,实现产品产销结合。

鼓励农户与广东省、阳江市或者其他地区的龙头企业、加工配送企业和宾馆、饭店超市等流通服务企业加强合作与对接,为期提供农产品初级加工和分类包装,有条件的可以发展精细加工、分级包装盒标识上市,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

乡村旅游业正成为重要的乡村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突出田园风光及人与自然和谐特性,注重旅游设计建设,打造特色乡村旅游项目,推动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为游客提供既有乡土特点的,又有城市生活的现代、便捷环境。

2、要发展传统农家乐、养生游、休闲观光采摘游、节庆游的同时,顺应乡村旅游新趋势,适时推出乡村旅游在第二住宅、分时农业、节会、等休闲度假和康体娱乐等方面的产品。

3、是突出乡村田园景观和村落印象。结合上洋村现有的姚宝光大屋,姚氏宗祠等历史文化遗留产业加快顺应产业发展。

第3篇

城市色彩及其规划设计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对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道路的探讨

和:法文化的思考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再认识

媒介规制建设中的和谐价值观研究

霍夫曼斯塔尔的象征主义戏剧论

先锋的延续、转变及其历史认同——苏童、毕飞宇比较研究

从山东方言俗语看齐鲁文化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促进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研究

企业战略评价的综合性研究

中韩科技政策比较研究

县域产业集群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现状及启示

从大学自治到大学自主管理从大学自治到大学自主管理——西方大学管理传统的现代更新

来稿须知

无居民海岛可持续发展的法治保障研究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犯罪的死刑适用限制——一种宏观路径的考察

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及应对

辛守臣教授山水画作品

区域开发战略下辽宁县域经济的特征

中国小城镇发展概述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矿业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资源型区域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研究∶基于山西的实证

青岛市现代服务业人才现状及需求预测

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徐州都市圈空间重组分形研究

中国文化与中国外交

贵和求和的司法文化——以“《春秋》决狱”为例

一道五德:儒学核心价值观的新表述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新农村建设评价与启示——以山东省胶州市为例

关于创意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战略评价的信息要素与手段要素研究

科技企业创业环境研究综述

青岛市专利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更替问题国外研究综述与动态分析

崂山茶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美洲民族构成及地域分布

学术自由与大学教师的主体地位探析

来稿须知

基层政府“征地”行为与城市安全

论沿海经济地带城市群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广佛都市圈:城市区域合作的探讨

风水包含着科学成分——国内外风水研究述评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经验及启示

仁和之道—时代的呼唤

论“和”与“全球化”

携手共建繁荣和谐世界

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研究述评

我国区域减灾基础能力建设的需求分析与对策探讨

基于技术预见的青岛家电产业创新系统建设研究

来稿须知

论浙江省的“指数经济”

青岛市企业商标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青岛市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

青岛农产品出口品牌战略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透视及应对思考

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第八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综述

第4篇

一、非自愿迁移背景下移民安置区“空心化”的基本特征

(一)返迁现象历史悠久,且存在地区差异

移民返迁造成的“空心化”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移民返迁特征表现为:第一,移民返迁历史悠久、规模大,且不同时期受不同因素影响返迁移民数量不同。第二,远迁移民返迁现象较为严重,且远迁移民再迁或返迁人数较多。第三,远迁移民表现为整体返迁和零散户返迁两种类型。

(二)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不平衡,“空心化”地域分布存在差异

以三江源生态移民为例,通过移民工程的后期产业发展状况看,乡镇集中安置的产业发展形势比市郊安置型的产业发展形势好。与乡镇集中安置相比,市郊安置的后续产业发展条件较差,因为市郊安置地没有发展农业、畜牧业的条件,同时移民不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只能通过一些补助和打零工所得来维持生计,移民的返迁愿望急切。所以安置区的地缘条件不同,后续产业发展的条件不同,导致移民的收入来源、生活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这样安置区返迁或再迁的结果也会不同,安置区“空心化”的地域分布也不同。

(三)移民安置区劳动力就业不充分

搬迁安置后的移民,因受经济格局调整、生产条件改变等影响,在新的安置区和新的生产条件下,原有的生产技能、职业技术和经营能力基本作用不大,甚至丧失作用,急需改进其就业能力、生产技能,才能尽快恢复其生计。从三峡库区移民的劳动力就业情况来看,劳动力数量与就业岗位的矛盾依然突出,目前就业岗位不能充分吸纳剩余劳动力,具体表现为:第一,库区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农业吸收劳动力的空间有限,需要转移大量的隐性失业劳动力;第二,目前库区第二产业的产值增长,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移民搬迁和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建筑业快速发展,库区现有的工业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容量已趋饱和,难以提供足够数量和稳定就业岗位。第三,库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十分松散,且流动性较大,将第三产业看作是“副业”的思想在库区移民中依然普遍存在。

(四)安置区基础设施的“空心化”

为了让移民在安置区更好地生活,地方政府努力改善安置区各方面条件,加快移民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移民选择返迁或再迁,造成基础设施的空置,浪费基础设施资源和国家资金。以湖南省资兴市为例,该市共筹集2.698亿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基础设施项目共1296个,大力改善移民住房、用电、饮水、交通等条件,该市部分移民依然选择返迁或再迁,造成安置区基础设施的“空心化”。

(五)安置区人才流失、环境受损

移民安置区的“空心化”首先表现为人口的空心化。很多自身条件优越的移民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选择返迁或再迁,这样直接导致了安置区人才的流失,人力资本的撤离,使得移民村面临人才短缺的危机。此外,政府给部分移民分配了耕地,但这些移民选择返迁或再迁,会造成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直接导致耕地大面积抛荒,农业资源严重浪费。

二、非自愿迁移背景下“空心化”形成的原因

(一)迁移者个人因素

移民搬迁前后的收入差距是移民返迁的重要原因,这体现了经济因素在人口迁移中的主导作用。在社会心态及认知方面,非自愿移民的迁移本身就面临着迁入地与原居地地区文化的差异,受区域文化、生产生活条件差异的影响,移民离开故土的心态较复杂,普遍存在着恋旧心理,且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矛盾性。移民的个人素质也会影响其迁移行为,最终的迁移行为导致移民安置区的“空心化”。

(二)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

移民工程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移民安置,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水平对移民安置、重建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产业布局环境、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为移民提供良好的后续生产生活保障是移民长久留在安置区的一个重要拉力。倘若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发展前景不好,就会成为移民返迁的推力。此外,移民单一的劳动技能决定了他们再就业的可能性较小,为了保障基本生活,移民选择再迁到接近原有环境的地区或者是就业机会、渠道更多的地区,最终形成了安置区的“空心化”。

(三)地方政府的移民安置政策

移民工程不是一项简单意义上的人口迁移,而是一项浩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相应安置政策,地方政府根据国家规定给予移民优惠政策,初期工作普遍进展顺利。但经常由于地方政府安置工作执行政策不到位、地方官员工作失误或者移民政策本身的缺陷等原因导致后期难以顺利进行。

三、非自愿迁移背景下“空心化”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迁移者个体层面

首先,移民安置区出现空心化的部分原因是迁移者在安置区没有挖掘资源的意识。非自愿移民具有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所以在安置区后续发展中要加强迁移者的进取意识,提高其主动挖掘资源的能力,转变迁移者的被动思想,树立自主创业的精神,使其在安置区逐渐适应并开拓新的生活环境。

(二)地方政府层面

政府机构必须着力改善安置地移民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移民村公共服务范围和质量,提高安置区对移民的吸引力、减弱推力。要创造有利于移民发展的政策环境,开展“开发性移民”政策,为移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为移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针对移民的迁居地,因地制宜地对村镇建设进行规划,完善安置区管理制度。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实施农村宅基地有偿转让制度,允许安置区“空心化”家庭转让宅基地,以缓解宅基地的供给与需求矛盾。

(三)安置区企业层面

鼓励、引导和支持乡镇企业发展,为移民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迁居地拉力,控制安置区“空心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应该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结合所在区域及周边条件、特点为移民拓宽就业渠道。同时,为移民开展技能培训,提高移民素质和个人技能,既为企业提供了劳动力又解决了移民就业难的问题。

第5篇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发展现状 创新 瓶颈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046-02

祁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农业基础条件优越,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山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先后荣获中国辣椒之乡、中国酥梨之乡、中国梨产业十强县、全国水果建设百强示范县以及三晋养牛第一县等称号。长期以来,我县一直是全省主要产粮区和大太原都市圈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是农业部确定的小麦、玉米、水果、肉牛等品种的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曾经被时任省长张宝顺寄语“执山西农业之牛耳”,袁纯清书记对我县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也给予高度评价,这一切都印证着我县农业的凸显优势。

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粮食生产稳中有升

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农业基础条件优越,粮食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2013年我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8.8万亩,粮食总产2.23亿公斤。

2.水果产业发展强劲

产业发展上:全县果树面积19万亩,其中梨树面积15万亩,苹果面积3.7万亩。现有恒温冷库200余座,土窑洞2.3万余孔,总贮藏能力达到20万吨,水果贮藏量10万吨,水果贮藏增值1亿元。

经营机制上:全县现有果树专业合作社组织65个,从事果品流通营销经纪人达到3000余人,贮藏运销大户达30余户,并有耀华、麒麟、华裕、源凯、新晋川5家果品贮藏营销龙头企业取得了自营出口权。作为“一县一业”的水果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3.畜牧产业蓄能增势

产业规模上: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5.8万头;奶牛存栏2.19万头;猪饲养量达到42.72万头;鸡饲养量达到830.5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0279吨、49734吨和53674吨。

发展后劲上:奶牛养殖业实施奶业“1135”工程,建成全省最大的奶源基地县和全国重点奶源基地。肉牛养殖存栏千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3个,存栏2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42个。

4.设施蔬菜蓬勃发展

蔬菜产业特别是设施蔬菜近两年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园区建设、标杆示范等措施积极推进,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截止2013年全县蔬菜播种13.1万亩,总产达到39.4万吨,累计发展设施蔬菜2.7万亩。城赵、贾令依托华祁食品有限公司推行公司加农户模式的订单农业,辣椒种植面积突破3万亩,产品行销八个省市,获得了“中国辣椒之乡”称号。

二、把脉产业发展现状,会诊现代农业发展瓶颈

1.现代农业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纵观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基地生产相对发达,龙头企业不强,导致产业链条未能充分延伸。如我县果菜牛均形成一定优势规模,而48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无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如我们的酥梨远销美国、东盟、港澳,鸡蛋直供香港,但我们的农产品没有一个驰名商标;产业化机制缺位,各产业的产、加、销,仍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状态,导致各产业一体化的组织机制和互利机制仍未全面建立。

2.土地流转、资金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瓶颈

发展现代农业,实行规模经营,土地、资金是关键要素。纵观我们园区的发展,土地的流转,都不是轻轻松松实现的,流转土地不一定都难,难就难在连片流转;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纠纷仲裁机制两大服务体系,加快全县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步伐,促进规模经营良性发展。再说资金,现代农业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资本农业,投资强度大,而经营实体普遍反映资金周转困难,融资难,贷款门槛高,更无法实现大规模扩张发展。

三、理清发展思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举措

1.抓基础,持续做强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要有良好的生产条件,良好的发展规划,良好的配套体系,所以必须紧紧抓住条件建设,为优势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1.1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要继续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不断提高全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继续高标准推进水利建设、设施农业建设,促进设施农业集中连片形成区域优势;要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大力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充分把新技术应用于产业、转化为效益,确保我县农业的基础优势。

1.2着力抓好板块农业。要按照“108综合发展廊带”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要以园区、市场为抓手,持续推进“四个十”工程,积极建设六大农业基地打造农业五大市场,树立产业标杆,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具有明显特色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优势产业带。

2.抓改革,激活发展现代农业的各类要素活力

2.1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稳定农村承包关系基础上首先要给农民确权,尽快把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集体持有的建设用地等资源以法律凭据的形式确定下来,才能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第二要积极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必须建立县乡村流转服务体系、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并规范运作,然后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心的实践基础上,探索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规范的农村产权交易办法,稳妥有序盘活农村产权要素。第三要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在严格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让市场在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此外,还应创新更多的制度机制,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等等。

2.2引深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业生产的特点是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见效慢,现行的金融政策和农业产业发展存在不匹配因素。应逐步推进面向农业农村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或实体,增加农业融资途径。积极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探索推进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木资产、牲畜活体等形式的抵押贷款,让农业加工企业、农民融资有方。从而不断释放农民相关财产权活力,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金融机构盈利的新路子。

三、抓机制,生成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大动力

1.建立项目整合机制。继续加大项目整合力度,明确重点项目后,将财政、发改、农、林、水、牧等各类资金统筹整合,实行多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办法,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树立产业标杆,真正发挥出财政资金、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

2.建立农业招商引资机制。政府要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多层次开展农业大招商、大引资活动,吸引社会资本、有识之士投资现代农业,围绕高效设施农业、生态休闲等开发建设,占领新兴产业的制高点,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和领域。通过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引导公司农业、资本农业在农业大格局中占有一定比例,形成多元化投资、多主体经营、多层次发展的局面。

四、抓投入,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保障

1.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县级财政:要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为原则,保证全县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幅度逐年增长;直补资金;要严格管理规范落实各项支农直补资金,确保钞票进入农民的口袋;项目资金:要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积极发挥财政性投资的引导作用,

2.加强信贷支农。现有金融机构应把信贷投放重点放在农业农村,加大对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让农业加工企业、农民借贷有门。要创新信贷支农办法,加强政银合作,应由政府牵头开展银农对接活动并形成机制,由农业部门筛选一批现代农业建设重点项目,与各金融单位进行有效对接合作,增加涉农信贷投放。

五、抓支撑,优化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持条件

1.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大力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对农民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使受训农民每人至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每户有一名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2.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在农业信息化应用上,以农廉网为载体,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信息系统,全方位打造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3.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继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继续责任到人,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建立乡村两级监管体系,建设覆盖生产、储运、销售各环节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农业产业安全,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第6篇

农业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优势与应用

水田耙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浅析

对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探索

浅谈农业机械的安全规制改革策略

微耕机安全管理及对策建议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机推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农机在现代农业中的发展思路

加强农机推广策略研究

浅谈水稻机插秧的优势及工厂化育苗技术

车用发动机代用燃料技术发展状况

低碳减排对促进绿色农业农机的贡献和意义

浅谈绿色制造理念为指导的废旧农机再利用

铀矿资源勘探智能电极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液压支架压力传感器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dsPIC30F5011在煤矿风机监控分站中的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的研究

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设计

服务新农村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省市州农机局长永州座谈会发言摘要

农场主将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角——从中阳村调研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农业县必须重视农机抗旱能力建设

以农机化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衡阳县安邦公司促进土地流转的调查

农机购置补贴须严守两条“底线”

桂阳农机抗旱现状与能力提高

衡东农机抗旱减灾成果及高效灌溉设施发展

农机化发展结构性不平衡问题及优化措施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新农村建设

水稻生产已向全程机械化迈进

宁乡64支农机义务维修队服务“双抢”

省长希望农机部门抓好农机产业发展

慈利县农机部门使“三招”抗旱救灾

益阳农机企业共商产业发展大计

石门柑橘打蜡机享受购置补贴

新宁种粮大户引进大型谷物干燥机

安乡国兴村粮油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通道县政府赋予农机监理机构行政处罚权

山区农用车辆载客问题诊断与标本兼治之策

怎样当好乡镇农机管理员

生物柴油农业机械新燃料

对《湖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修订的建议

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村土地流转

以农业机械化推进湘乡新农村建设

农用车辆购置税征收的负面效应——对贫困山区农用车辆购置税征收的调查与思考

以项目为支撑推进水稻插秧机械化

水稻机械化插秧推广尝试

农机监理工作的难点及困惑

执法与救助——美国交警的双重责任

绥宁县农业机械管理局绥宁县教育局绥宁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关于加强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意见

从社会学角度看农用机动车超载的危害性

刊中报

BH170F1型柴油机研制开发

稻草还田切割机研究

稻谷加工整米出米率影响因素及对策

第7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及问题

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在农村再生产过程中各经济部门之间和部门内各专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数量比例。农村产业结构的研究对象,则指在农村地域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工业、商业等在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以1949――1978年为时间段的缓慢变动时期,在这一时段内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农业部门主要以农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基础薄弱,主要以小手工I和农村的作坊构成,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分布极度不合理;第二时期是以1979――1990年为时段的逐步完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改变了过去以农业为主导的农村产业体系,转而形成以工业为主体,农业并举的全新发展格局。在此期间,第二、三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第三个时期是1990年以来的产业结构全面调整是阶段,为适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产业结构也要随之个改变,第一产业产值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利好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不再过分依赖于农业。

无数的的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在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动态演进过程,由前工业化时期,向着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以及后工业化时期不断进化,而农村产业结构体系的发展也需要遵循这一规律,才能跟上现代经济发展的节奏,虽然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正在不断合理化,但依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农村“三次产业”间的结构比例依旧不协调,第一产业、种植业比重较大的现象经过几年的调整没有从根本上改观。

(二) 第二产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存仍然在着困难且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三)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 农村生产力不够发达,农产品加转化增值率低。

二、产业结构的与优化调整升级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三次产业结结构由低级向着高级发展的各阶段具有依次替代的性质,只有在前一阶段产业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后一阶段产业才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当一种产业在某一时期快速发展的时候,确实会给经济注入强大的活力,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特质,也会给其他发展带来一定的“后遗症”。因此为了经济的良好发展,就需要政府通过有关产业政策来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而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重要因素便变包括对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调整,主要内容包括:(1)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以这种供应关系为连接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2)在一定收入水平条件下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所能承受的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例,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连接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机理便是以下四步过程:(1)调整影响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2)产业结构得到优化(3)产业结构效应发挥作用(4)经济的快速增长。这几步的核心便是产业结构在经过调整之后,显示出一个合理,协调的架构,使资源的利用率的达到最优,激发各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现代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与发展建议――以安徽当涂县为例

农村经济有史以来便是国家重点关心的对象,“三农问题”也一直是政府着力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发点便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在此我们对安徽省当涂县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以及政策调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用典型的个例揭示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当涂县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以及政策措施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东部,是马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002平方公里,总人口47.3万人,自2003年起,当涂县连续八年位居安徽省综合“十强县”前列,并且拥有着历史悠久的“大青山文化”和太白碑林及李白墓园等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而近年来,其产业模式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地被调整。当前该县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如下:

近六年当涂县三次产业占当年GDP比重

第8篇

一、文化与经济融合的重要性

(一)潮州市委市政府一贯重视发展文化经济。一段时间以来,潮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经济。先后制定了《潮州市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潮州文化建设重点工作的意见》,这些政策措施都是市委市政府为推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文化经济所作出的战略决策。

(二)发展文化经济是潮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一向是潮州的比较优势,文化经济是潮州经济的重要支撑。2013年我市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全省所占比重(4.84%)高0.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178.8亿)的12.56%,略高全省平均水平(12.1%)0.45个百分点,这说明文化经济占我市经济发展的可观比重,反映出它在潮州经济中的重要支撑力。

(三)发展文化经济是潮州经济腾飞的升级版。最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的文化事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表现在传统文化传承及合理利用、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的领域拓宽、文化产业多点发展、文化民生普惠民众等众多特点。

一是文化氛围好。十二五以来,我市的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文化惠民工程逐步向基层社区及农村推广,图书馆、纪念馆、文化馆、电影院等公共文化场所得到完善,形成文化服务网络;优化基层文化馆站设施设备;建设和完善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公共设施;因地制宜建设流动文化设施;推动户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既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又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二是文化品牌化。潮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种类繁多,例如潮剧、潮州音乐、潮绣、潮州木雕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在本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承载着潮州的文化精髓。经过市委市政府的努力,目前我市共有非遗项目42项,其中省级的28项,国家级的15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的有机融合,给我市经济发展找到了新亮点,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为木雕、陶瓷、刺绣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开拓了新路径。

三是文化产业优势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优势明显,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是演艺业。全市有潮剧表演团体4个,年演出1400场,营业收入500多万,据不完全统计,市区共有约83支业余文艺队伍,有演出人员约2520人。有演出场所4家,总投资过亿元;二是娱乐业。全市共有娱乐场所99家,投资总额超亿元;三是互联网上网服务业。共有互联网服务场所143家,投资额约6000万元;四是出版印刷业。包括公开发行报刊3种,报社1家,出版发行经营单位146家,各类印刷企业732家。光盘复制企业2家,生产线总量21条48头,年生产能力近2亿张。2014年全市印刷包装产业规模以上实现增加值13.3亿元,比增24.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五是广播电视业。我市有市级广播电视台1家,县级广播电视台2家,年总收入1.3亿元。由此可见,我市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市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四是文化旅游特色化。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众多的文物古迹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发展潮州文化特色旅游的独特资源。我们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着力打造潮州非遗文化旅游品牌。一是配合我市的旅游推广工作,做好非遗的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电台、网络和宣传栏等媒介、园地,广泛宣传能有效促进整个旅游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有关情况,提高人民群众对非遗工作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组织我市各门类非遗项目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打造潮州文化品牌,不断提州非遗的知名度。二是鼓励非遗传承人开设传习馆(所),扩大非遗的覆盖面。鼓励传承人积极申报各类非遗保护基地,提高非遗影响力,让广大游客感受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是认真做好市政府提出“坚持文化旅游带动,着力推进文化经济融合”的战略部署要求,将非遗项目融入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中。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认真组织发动,组织一批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的非遗项目,进驻到市区各文化旅游景点,丰富了文物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我们还争取政府扶持,在“牌坊街”创建了与传统戏剧和传统音乐相关的“潮州戏苑”、“潮州曲社”等活动场所,定期举办培训、展演活动,利用节假日在“牌坊街”举办非遗项目的展演展示和文艺节目表演等活动,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推动地方传统工艺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014年1至12月份,全市接待游客人数达758.1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8.4%;全市景区景点接待游客954.12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5%;全市旅游收入达到115.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

二、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存在问题

我市文化经济有固有特色和亮点,文化产业发展资本规模不断壮大,文化经济在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文化经济总量仍较小,提高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不足。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文化是生产力、竞争力,是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但很多人对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还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发展文化只是一个政府投入的公益性事业,对文化产业所蕴藏的经济价值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没有足够的认识,对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深入研究,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不够。

(二)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我市文化产业管理存在继承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多,创新管理方式少,管办不分离,政事不分开,文化运行机制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问题,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国有文化资源与民营文化资本未能有效结合,难于形成整体和合力。另外,文化投入资金紧缺,历年来文化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低于省人大要求的1%水平,文化事业单位融资能力弱,经费自给率低,自我扩张能力差,多数文博单位门类不全,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文物得不到有效抢救保护,文化基础设施滞后。总的来说,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从产业发展目标定位到政策扶持及领导措施,当前的领导体制与文化体制改革,尚未较好应对我市发挥地方文化经济特色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体制改革力度,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优良环境。

(三)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尚未形成产业优势。除陶瓷、潮绣服装、印刷复制业在全市形成一定规模外,音像、报刊、文艺娱乐尚未形成产业优势。部分传统工艺业面临人亡艺绝危险,如麦稿画、潮绣、陶塑等。传统工艺由于产品制作复杂,发展中缺乏必要的扶持和政策保护,传统工艺创新不足,缺乏创造力和生命力,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单一,水平明显下降,打造不出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品牌,无法更好地开拓市场,大多数工艺美术业企业投资规模小,自我发展能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小,产业发展存在“小、散、乱”,龙头企业少,经济总量仍不高,开拓市场准备不足,开发与流通没有形成良性循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地方丰富文化资源未能真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未能真正发挥。

三、促进我市文化与经济融合的若干对策

大力发展我市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用新的思维、新的措施增强文化经济特色亮点,擦亮名城文化品牌,提高文化的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一)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当前,文化对一个城市的持续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后劲的决定性要素,文化产业也成了新世纪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转变把文化作为政治附属物和意识形态化的观念,树立文化资源只有通过流动,资产转换,增加附加值,才能实现其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观念。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组织领导成员学习文化产业理论,了解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了解我市文化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当今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树立正确的文化产业观念。特别是文化部门,要懂文艺,懂管理,也要懂经济,逐步实现从“等、靠、要”到“自觉、自立、自强”的转变,使我市文化资源在运动变化中实现它的价值与意义,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引领作用。

(二)建立健全文化产业领导体制。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工作重点,纳入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大局进行规划、决策和部署。要立足资源普查,结合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和工作重点,分门别类制订文化发展规划和扶持的政策、措施,构建宏观调控机制,

(三)制订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措施。首先,要根据我市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公益性文化、产业化文化等多个方面促进文化创新,制定与本地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为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提供政策保证,积极引入项目,把文化发展纳入市场体制,激活文化发展的活力。其次,加强农村文化方面的投入。把本市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基层农村,把农村文化发展纳入到整个城市文化发展的体系中,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四)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改革是文化发展的动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要破除文化管理体制上的障碍,用新观念、新思维、新手段开拓新的天地。要结合当前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坚持党管喉舌、管理干部不改变,政府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以政府为主导,对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各级政府要重点扶持,加大资金投入,给予财政保障,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进一步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大力营造有利于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和选拔环境,还要改变文化单位机关化、从业人员干部化、管理工作行政化的状况,增强文化事业单位活力;发展经济性文化产业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对经营性文化产业,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盘活国有文化资源,打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现状,将释放国有文化资源的存量潜力与放开民营文化资本的增量实力结合起来,通过进行股份制和兼并重组,构建区域和城市文化产业链,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组合,打造一大批面向市场、面向群众、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使之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五)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目前我市具有一定基础、规模、潜力和优势可发展的文化产业,主要有文化旅游业、包装印刷业、工艺美术业和演艺娱乐业等,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潮州实际,加强对我市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整合、提升,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吸收融合当今先进文化发展成果,紧跟行业发展前沿步伐,以市场为导向,依靠企业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擦亮潮州文化“金字”招牌,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要突出抓好构建一个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机制,主要是建立一个高层次、有权威、能决策的新领导体制,加强文化旅游专项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行文化、文物、旅游景点统一管理的机制,大力发展民营文化旅游,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实施多元投资,全面推动潮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是做大做强包装印刷业。要加强印刷复制行业的领导,成立行业协会,加强统计分析工作,引导企业调整发展思路,鼓励扶持企业兼并联合,优化资源配置,引进改造生产设备,紧跟行业发展科技前沿,形成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实现行业发展从数量增长为主到以质量效益提高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培育、建设印刷企业链条,提高印刷产品档次,争取潮州成为全省印刷产业的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