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8 16:53: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学理论依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本科教学;教学创新
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大类中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其课程内容与理论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产业经济学本科教学涉及到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其列为必修课程[1-2]。产业经济学涉及到国家经济发展中各个产业的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分析、产业发展规律、企业战略规划、产业政策规制等相关理论和实践内容,与国家经济发展与产业规划息息相关,产业经济学教学要求结合中国经济实践,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产业组织理论,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产业经济学教学方法与内容上的创新[3-4]。
一产业经济学本科教学现状
(一)产业经济学具有较强的应用经济性质,本科教学过程中易强化理论忽略应用产业经济学是相对新兴的应用经济学分支,其起源于美国,是介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作为桥梁作用的中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学科体系起源并建立于上世纪3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梅森与贝恩的理论框架,该理论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即SCP分析框架)为主要理论体系,并由此构成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核心[5]。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并且成熟于上世纪70年代后的芝加哥学派,区别于结构主义者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被称为效率主义者,以自由经济为理论核心,崇尚市场效率的作用。随后还有新奥地利学派等学派的形成,产业经济学在争议中不断更新完善其理论体系。中国经济学学科体系是以前苏联为基础,1998年,原国家教委调整学科设置,整合原有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等专业,设立产业经济学专业。我国产业经济学教材内容大多以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投入产出模型和我国产业发展进程,分析我国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律。但是,我国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呈现了一些独特规律,西方产业经济学理论是以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历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有其一定的普适性,却无法有效解释我国产业经济发展规律。总体而言,我国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无法跟上我国产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分析产业经济理论的同时,更多考虑产业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性,有利于拓展产业经济学理论,解决分析实际经济问题[6,7]。
(二)课程教学方式单一,本科生社会阅历不多,知识面较窄,难以理解产业经济学理论本科产业经济学教学面向的是本科生,虽然在产业经济学课程学习之前已经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基础,但社会经验不足,知识面相对比较窄,如果在课堂上简单直接地讲解产业经济学理论,学生难免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随着互联网的兴趣与普及,“互联网+”概念与各个行业深入结合,引起一些新兴行业的蓬勃发展和传统行业的转型变革,原有的课本上单一产业理论教材和固有授课方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学生无法结合实际理解理论,也提不起对产业经济学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经济发展现实,结合产业发展案例,同时将现实生活融入课堂教学,才能拓宽学生视野,在实践问题中理解产业经济学理论,并逐步学会从现实生活发现经济问题,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8]。
二产业经济学教学创新探索与教学效果
(一)案例法教学
为帮助学生理解产业经济学理论,提高学习产业经济学的兴趣,课堂教学中加入案例分析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比如课堂上分析产业政策时,可以引入2016年下半年我国学术界关于产业政策的大讨论,简要介绍我国经济学家中干预性产业政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的主要观点及其理论基础,同时以日本产业政策为例,介绍日本在不同时期对不同产业的资源配置政策的变化,以支持或者限制不同产业的发展,分析日本“防止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干预政策。帮助学生思考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尝试理解并分析我们政府层面的产业政策规制,产业层面的产业发展规划,企业层面的市场经营战略[9]。
(二)互动式教学
在产业经济学课堂上,摒弃单纯的依赖教材,传授理论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采用Teamwork的形式,给学生四周的准备时间,大约4人一组让学生分组结合产业经济学理论进行产业分析,并要求学生明确小组分工,各司其职分别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制作PPT,最后在全班同学面前上讲台进行宣讲,让学生切实感受分析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产业,通过对该产业发展历史、发展进程、统计数据、产业政策以及过往发展经验的分析,把产业经济学理论从书本中提炼出来,发现产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规律,掌握相关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提高产业经济学的学习热情,全面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三结语与启示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产业经济学教学方式与方法上的创新取得一定的教学心得。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产业经济学理论中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产业政策及产业发展的内容结合产经新闻、产业发展规划、行业研究报告,吸引学生思考分析产业经济学理论来源,强化学生将理论结合实践经济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经济问题并进行探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真正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结合经济实现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对某个产业的思考形成文字,制作成PPT,并上台宣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给学生营造一个充分表达思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实践表明,加入互动式课堂教学方式以后,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与老师交流自己对经济学问题的相关看法的意愿也显著增强,表明互动式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产业经济学自身发展过程中,就有显著的问题导向特征,因此产业经济学教学不仅要注重传统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与解释,还需要将现实经济问题引入课堂,加强产业经济学知识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包容性,提高产业经济学学科的应用性特征,也强化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月友.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J].文教资料,2015(14):174-175.
[2]李志献.我国高校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33):243.
[3]杜传忠.我国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问题探讨[J].山东警官学院学报,2006,(11):124-126.
[4]柯颖.我国高校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68-169.
[5]喻言.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践问题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88-89.
[6]汪芳,赵玉林.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2007(12):101-102.
[7]谭建.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2(32):71-71.
[8]侯茂章,朱玉林.《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80-181.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199-02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但当前专业英语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往往存在费时、低效的状况,难以实现英语教学的预期目标。因此,急需引入语言经济学中的效益理论、效用理论以及费用理论以解决教育各环节中的弊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将语言经济学作为理论依据对英语教学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语言经济学概述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由美国加州大学Jacob Marschak提出,认为除具备基本的媒介功能、信息的获取与交流功能外,语言也体现出一定的经济学属性,在信息领域或其他许多经济活动中均起到重要作用。语言经济学理论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以F.Vaillancourt的观点为代表,认为语言学习的实质在于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而投资的价值具有高低之分。其中的人力资本更体现在母语与所习得的第二语言方面,是习得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另外,在语言经济学理论中,将外语的学习也归因于经济因素,认为语言的学习是一种经济投资并可获取相应的投资效益。由此,相比社会发展规律,语言的预期价值将更快地反映出来,换言之,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当语言能够满足各领域的需求,便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1]。
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英语教学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原因在于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弊病,不仅使学生的多元需求被忽视,且与语言经济学理论中关于语言的投资效益等内容背道而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忽视对英语教学资源的利用
研究语言经济学理论发现,教育的兴办也应注重效益的追求。作为现今具有产业性质的英语教学,在进行课程设置过程中应注重英语教育资源的挖掘与运用。以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实行的学分制度为例,所体现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总学分的压缩以及选修制的推行。其中对总学分压缩的目的是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此实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实践中总学分的压缩需通过课程的合理设置来完成。然而在本科院校160分左右的总学分中,英语必修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的10%,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学分比例相比,差异较大。所以需要对英语课程设置进行一定的调整压缩,这是与当前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相适应的。另外,除总学分的压缩外,选修制在推行过程中需要做好师资结构的调整。目前,高校英语选修课的开设大多不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存在着有些院校以师资力量不足等为借口使许多选修课的开设难以实现。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很难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如果英语课程的设置更具有选择性与实际性等特征,许多教师便可摆脱以往繁重的工作,开设符合自身特征的实用性课程,这样可使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的兴趣得以提高。
(二)英语学习预期收益难以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对英语人才的数量以及人才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英语人才使用密度方面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科学家对英语的应用都可做到游刃有余,以英语为主的邮件大约占85%左右,并且利用英语进行信息存储的电子检索系统高达90%。因此,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了解国外先进成果以及其他信息的处理,英语的应用性与工具更是得以体现。对于现阶段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英语的交际及相关知识,将很受市场的青睐。《北京晚报》的相关调查表明,相比英语掌握熟练程度为“一般”与“中等”水平的学生,英语应用熟练程度水平较高的学生的月薪至少在一万元以上。由此可见,从语言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英语学习将获得更多的预期收益。但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学生发展要求的问题,缺少可供学生选择的英语课程,因而无法促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例如,当前大多数院校专业英语课程中,将听、说、读、写等基础课程设置于前两个学年,而后两个学年更倾向于自主学习。即使部分院校开设一些口译课程,如商务英语或高级英语等,但由于受有限的课时和班级数量的影响,学生很难从课堂中获益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他们为了使自身在未来就业过程中具备更多的能力,获得英语学习的预期效益,不惜再花学费去学习校外的英语辅导课程。
(三)对学生多元需求的忽视
在语言经济学理论中,语言的学习是一种经济投入,而投资的成本在于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精力、实物以及时间等,所获得的收益则体现在语言习得后是否能够在应用过程中获取一定的效益与效用。大多数语言学习者更倾向于以最少的投资实现语言习得并获取效益。然而,从目前高校设置的英语课程中不难发现,所采取的模式大多以听、说与精读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对所有英语学习者采用统一的分级教学方式,偏离了教学大纲中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种整齐划一的方式很容易导致语言基础功底较好的学生重复学习已掌握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容易懈怠与自满,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学生多元需求的忽视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更多的经济投入,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目标。
三、基于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英语教学策略分析
针对前文中提及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注重教学过程中将语言经济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最大程度地保证经济投入与预期收益成正比,确保英语教学整体水平以及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注重教育资源的优化
语言学习是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并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英语本身具有实用性与工具性等功能,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对市场需求以及英语自身功能特点的分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挖掘现有师资队伍的潜力,利用英语将世界上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军事等知识融进教学活动中,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市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另外,由于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结构主要为语言学、文学和翻译,如果对课程仍采用“一刀切”的设置方式,教师专业特长的发挥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为解决此问题,建议课程设置注重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特征以及所掌握的语言应用经验,构建更具思想深度以及理论高度的双语课程,如经济学双语课程或其他民族学、经济学等双语课程,以此实现语言学习预期收益提高的目标[2]。
(二)注重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
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师对语言的传授往往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知识,讲授中更侧重于语法、词汇、篇章以及语音等,而且对学生的训练内容也集中在听、说、读、写等方面。但完全采用这种语言讲授方式,很难让学生获得语言中所涵盖的信息内涵,失去语言原本的特性。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确保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投入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应有的效益。因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进行交际,通过语言中所体现的文化思想与价值观完成编码与解码的全过程,所以,高等院校课程设置应结合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市场需求来实施,教师可依据自身专业特长增设一定的选修课程。在具体的实践中可借鉴许多国外的先进教育模式,如罗马尼亚大学专业英语课的开设,其选用的教材完全以英语原版为主并适时举办研讨会,为英语学习与研究营造浓厚的氛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是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保障,英语的实用性与工具等也将成为未来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3]。
(三)采用分类教学管理方式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类教学管理可根据相应的考试成绩进行学生的编班,以此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课程设计可借鉴国内许多大学采取的课程模式,如清华大学的英语教学模式,英语语言教学的重心需在基础阶段进行,在此阶段合理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以此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具体要求。这样将语言学习成本浪费降至最低程度,促进预期收益的提高。
结语
以语言经济学为理论指导,英语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必然事半功倍。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必须正视语言经济学的经济投入与预期收益,根据现阶段英语教学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以及难以实现预期收益目标等问题,注重采取资源优化的措施,确保课程设置能够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并采用分类教学管理的方式,以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慈君.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58-160.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借鉴参考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506-00000114-0102
当前国内许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工作者掀起了一股齐力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大浪潮,其目的:一方面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建设中有所参考;另外也可在国内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中有所借鉴。笔者此次探讨也即为研究西方经济学,即为能够有效吸取其有用成分,选择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价值核心来进行借鉴和学习。并在以后的经济工作中,做好指导作用。
一、简单概述
“西方经济学” 指西方国家不同时期所呈现的主流经济学,当前“西方经济学”特指为美国经济学说以及相关研究教材。它是西方国家经济学者对其国家市场的经济运营方式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所做出的一种理论概括。并历经200多年的深入讨论和探索,使经济学的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基础理论体系和基本规范。“西方经济学”目前是西方各国家在制定其经济政策中最基础最根本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西方经济学众多分支学科当中的理论基础。但这一成熟的西方经济理论基础,同时也存在着资产阶级形态意识的说教,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予以识别。从而有效吸取其有用的成分,舍弃其资本主义宣教的内容。目前国内经济学家早已将其形成了共识。其不同的认识方面为“西方经济学”到底在哪些层次或哪些方面上可以为我国经济体制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从发展我国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一)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经济学中的逻辑起点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展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时现时隐贯彻始终。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应以个人为起点,个人是最基础的单元同时也是研究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个人形成了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决策单位。任何的经济活动也均是由个人进行发动的,其经济活动后果也将由个人进行全权负责。因此个人对他所参与的经济活动能够达到的经济目的以及他所想要的预期效果最清楚。所以,个人自己的选择应是他自我看来最优化的抉择。由此得出,个人也就是组成经济活动的最佳单位。经济学的本身也即是一门抉择性学科,因此经济学必须将决策者、选择者个人作为经济学逻辑的基本起点。这一点在国内经济学中也应注意。国内提出过公有制起点说,企业起点说等,但这些起点均离不开个人。因此中国经济学也应以人作为最基础的逻辑起点。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必须以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为主。
(二)经济学的研究规范
无论是表述方式还是研究方法,西方都有一套成熟的规范。这种规范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做出假定、建立模型、形成假说、计量检验、得出结论。因为经济现象是很复杂的,因此研究过程中必须对现象进行抽象。而在抽象研究过程中,通常采用“建立模型”方法。理想条件下建立模型,可将研究的经济理论表述的更明确、简洁、直观。一些经济模型可用几何、代数、高等数学来表示,有些也可用语言进行表述。西方现代经济学广泛采用数学形式,具有逻辑性和间接性。经济学研究中的逻辑推理,即可借助数学这一工具。
目前国内经济学却是另外一种情形,大多舍弃数学形式的应用,“舍简从繁”。然而通过数学形式建立经济模型,是经济学研究中的抽象方法的一种体现。由于我们中国有注重综合的思维特点,但如果没有好的分析,也变不会有好的综合。因此在经济学研究中,我们赢重视演绎的推理法,并建立必要的数学经济模型,一边使我国经济学的研究更加规范化。
(三)以若干基本理论为纲
当前西方经济学在历经了200多年的研讨和修改完善后,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经济体系。尤其是经济学理论中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它主要包括消费(需求)、生产、市场、分配四个部分,是经济学理论中的典范。表现为:找不到理论体系的纲,没有理论基本线索, 同时也没有逻辑起点。存在的根本问题也即是理论偏离实际,往往理论和现存的实际偏差较大,理论不但不能有效解释实际,而且对具体的实践也不能很好的进行指导。因此我们应极力呼吁政治经济学的的重建工作。
(四)长期的演变过程
“西方经济学”从初创发展到当前较为成熟的状态,经历了漫长演变的过程。中国经济学要想成熟必然也应经历这一逐步完善的过程。
二、研究方法
由上文不难看出中国经济学在其发展中,必须深入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参考他们成熟的思路和方法,以便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更快更早的成熟起来。
(一)观察和实验
观察和实验是对经济学科学研究的开始。“观察”也即是在不进行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对周围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的一种详细记录。“实验”则是在经过一定控制条件干预下,进行的小范围的经济现象模拟,并以此对经济现象的发生进行的推断和分析。
通常这种经济现象被我们认为是一种不可逆的经济随机过程,经济现象本身就是一件不可逆的事,因此对其研究观察法将很受用,且往往不予选择实验法。例如一个村其经济发展与周围形成了显著差异,无论是很快或过慢,都应引起我们的及时对其进行研究,它的发展为什么与别人有如此大的差异?只有善于发现经济现象问题的存在,才能为科学的研究做好铺垫。但最主要的还是要保持大胆的质疑和独立的思考,不迷信权威和他人。
(二)文献研究以及个人探索
观察与实验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下一步就可以对其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查找其原因及内在的相关机制。这可能需要靠个人去探索,并以此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个人探索并不是要讲独立的个人封闭起来单独闯天下,它强调更多的是“个人探索”。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有前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资料文献,只需要我们后人在此基础上有效的进一步研究。因此,我们首先应在查阅相关资料文献上下功夫,深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目前这已成为现代经济科学深入研究的基本范式。
(三)理论模型
从形式来看,科学的研究也即是对通过实验或者是一些经济现象的观察得到的数据,进行抽象或者概括,并以此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这一过程必须抓住现实对象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同时舍弃其他非本质的细枝末节,同时将现实对象予以理想简单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建立数学理论模型,有效实现问题的简化,同时提高研究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理论模型建立的同时往往会与现实脱节,因此这种研究结论不宜直接套用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之中。
理论模型可以用数学公式进行表达,或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描述。上文也提到了,西方经济学中一般更倾向数学公式的应用,也即是将研究对象作为“变量”,在此基础上做出假设,通常除少数要研究的变量外,其他外部条件和变量都不变,并在此假设的前提下,将相关的数据材料作为研究的基础,通过统计检验和逻辑分析,建立经济变量之间有效的逻辑关系。建立数学理论模型时还必须注意其合理性,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四)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试图摒弃一切的价值判断,同时只将经济现象中的各变量之间存在的规律和联系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预测各经济行为将带来的后果,并以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所谓规范经济学,也即首先确立一个价值判断标准,并以此来评价经济活动结果是否能够符合标准,同时研究经济活动如何才能达到预先确立的标准,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目前西方经济学家更倾向于运用实证经济学方法,但不完全排除规范经济学的存在。
所谓实证经济学,也即是试图通过摒弃一切价值判断,同时将经济现象中变量之间存在的各种规律及联系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同时分析、预测各经济行为将带来的经济后果,以此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所谓规范经济学,也即首先应确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并以此作为经济活动结果的评价方式,却是其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标准,同时研究经济活动通过何种方式才能实现预先确立的标准,并以来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者更倾向于通过运用实证经济学法来进行研究,但并非将规范经济学完全排除在外。
(五)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也即是假定经济变量始终趋向于均衡的状态,并以此来研究经济对象如何才能实现平衡。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变量对象并非完全趋向于均衡,均衡只是一种偶然行为,而非均衡才是经常的,目前在西方经济学中,以均衡分析法为主导。如微观部分的消费者均衡、均衡价格理论、厂商均衡,再如宏观部分过敏收入的均衡等,都贯穿于整个均衡的分析思路之中。社会经济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体系,其内部诸多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均衡分析法作为经济学方法中的一种基本法则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社会经济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又是松散的,且时常处在变动之中,数量比例的关系往往不停的发生变化,因此非均衡分析思路也必须高度重视才行。
(六)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也即是在假定其他条件均不变的前提下,将经济对象中某些经济变量作为自变量,研究作为函数的另一些经济变量随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它属于组合选择分析,经济变量中的自变量和函数之间呈现出一种并列的关系,且二者之间不存在前后演替或是时间先后顺序的关系。
动态分析以时间作为经济对象中的自变量,主要研究各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呈现出的规律。主要从过程的烟花进行分析,且不同变量的状态之间呈现出一种演替进化、生长生成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前后因果以及时间的顺序等联系。
一般情况下,静态分析结论不能通过动态的资料进行证实。但在文字描述方面,静态分析往往呈现给人一种动态分析的错觉,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辨别,目前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主要采用静态分析方法,例如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等,都是静态分析法研究的结论。
(七)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经济学家“工具箱”中,最重要的工具。目前,这种方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经济学分支,称为计量经济学。截止到2003年,全球共50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其中1/3以上与计量经济学有关,可见数学方法的重要性。
总之,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西方经济学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但其中的资本主义宣教我们应果断舍弃,其研究方法没有统一的定式,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发掘和总结,以便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凭证。
参考文献:
[1]宫敬才.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伦理性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32(11)
[2]郑吉伟.“西方”与经济学——-兼谈我国西方研究体系的逐步完善[J].教学与研究,2010(5)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外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趋势,欧美企业成功的人力资源外包案例使我们看到人力资源外包在中国发展的美好未来。本文从经济学理论层面探析人力资源外包,希望可以给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以理论支持。
“外包”就是资源外取,最早应用该战略手法的是世界最大的IT承包公司——EDS的创始人罗斯·佩罗,其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初因外包其他公司的信息系统,而使公司迅速崛起。同时其有效地代替客户,完成客户的原内部职能的经营手法,也在信息产业内部迅速流行起来。此后,外包战略逐渐在生产、物流、营销等众多领域内被广泛使用。人力资源外包是各种业务外包现象中的一种,随着人力资源部门由行政性角色向战略性角色的转变应运而生。它是指企业把一些重复的、事务性的、不涉及企业机密的工作,如员工招聘、培训与教育、福利、工作分析与岗位描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外包给从事该项业务的专业机构,而对其他一切涉及企业机密的职能依然由本企业内部的相关部门来完成和管理。
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P.德鲁克曾指出:“在10年至15年之内,任何企业内只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任何不提高向高级发展的机会和活动、业务也应该采取外包形式。”
如今,人力资源外包风靡了整个世界,这一当前国际流行的思潮也影响到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本文从经济学理论层面探析人力资源外包,希望给时下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以理论支持。
一、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通过制度和合约的安排,企业内的某些职能工作也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完成,当然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些职能。这就为人力资源外包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交易成本经济学为理解人力资源外包在何种情况下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在获得资源投入时,必须对治理结构进行选择。当企业依赖外部服务商时,则把市场合约作为治理结构形式。当依赖内部员工时,则把组织等级制度作为治理结构的形式。当获得投入的质量相同时,企业将选择总的交易成本最小的治理结构。上述交易成本包括:单位价格,与形成和维持合约及雇佣关系有关的预期成本、与监督质量以及绩效相关的成本。交易成本还包括服务商的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的成本。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认为,治理结构不同,产生的交易成本也不同。
通过外包获得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与企业自身履行人力资源职能产生的交易成本是不同的。当市场治理结构能够更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而且给组织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小时,通过人力资源外包就更有可能达到期望的结果。
二、资源观经济学理论
安德鲁斯在关于战略理论的论述中提出了企业资源的概念,开启了资源观经济学的先河。“资源是在特定时期构成企业强势和弱势的任何有形和无形资产”。首先,资源是针对特定的企业而言的,不同的企业资源是有差异的,某种资源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是一种资源,但对于另外一个企业却不一定。其次,资源可以是任何有形和无形的资产,例如,机器设备、资金、品牌、专利技术等。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过程也就是发挥资源选择机制的过程,企业应该确定哪些资源是要自身经营的,哪些资源是要向外界寻求合作的;企业获得和控制这种资源的可能性和成本;以及这种资源能否为企业带来长期的利益等问题。如企业和专业的人力资源提供商合作,利用专业人力资源公司的人才库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理念和绩效考核体系。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
1990年,GaryHamel和C.K.Prahaoad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文章,发明了“外包”这个词。所谓“外包”,即组织把某个项目或者工作内容交给专门从事这种工作的公司。通过外包那些企业自身缺少核心能力或能力不强的部分,企业可以专注于能创造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业务,而将其他业务委托给比自己更具成本优势和专有知识的企业。
通过人力资源外包将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外部的服务商,与服务商的联盟与合作,从而可以集中企业有限的资源发展核心业务,以增强人力资源管理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四、相对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了“相对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理论。以通俗的例子来说,中国生产的纺织服装的单位成本小于美国生产同类产品的单位成本,同样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波音飞机比较中国有更小的单位成本。则中国可以凭借相对比较优势向美国出口纺织服装等产品,而美国可以向中国出口波音飞机。中国和美国都实现了资源最优配置,从而提高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比较优势规定了不同地区或国家进行专业化分工的结构和贸易方向,解释了世界贸易发展的原因和方向。以自己所长,换自己所需。人力资源外包战略正是这一理论在企业资源分配方面的实际应用,也就是“只做自己做的最好的,其他交给别人去做”。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也是如此,更多企业其比较优势在研发、生产、市场等,而专业的人力资源提供商其比较优势在于人力资源。因而借助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则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五、战略管理理论
波特战略管理思想的基本点是对产业结构进行分析,他提出用于进行产业结构分析的模型,即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卖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决定了一个产业的结构以及该产业的平均利润率。一般来说,企业的战略包括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和协同作用四个因素。经营范围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资源配置是指企业过去和目前资源和技能配置的水平和模式。资源配置的好坏极大的影响着企业实现预定目标的程度,因此,资源配置是企业的特殊能力。企业资源是企业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支持点。
采用人力资源外包可以通过合理的运用外部资源,取长补短,促使企业对内部资源进行最合理、最有效的配置,从而发挥企业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的协同作用,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六、“木桶原理”理论
“木桶原理”指出,木桶的最大盛水量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要增加木桶的盛水量,必须增加短木板的长度。将该原理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则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将会影响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有效性,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由于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成本的限制,企业要将每个薄弱的环节都做到最好是不太现实的。实施人力资源外包,就是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木桶中的短板,将短板抽出来,然后利用外部的专业人力资源提供商的长板替代短板,这样木桶的盛水量就有了提高,企业整体就提升了竞争力。人力资源外包就是企业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弱势环节外包给该领域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七、供应链管理理论
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组织和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和信息以及从最初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及消费的整个业务流程,这一流程连接了从供应商到顾客的所有企业。供应链包含了企业内部和外部为顾客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各职能部门所形成的价值链。其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实现了以客户需求为原动力,将企业内部所有的经营业务纳入到一条供应链内,使得企业内部各种业务和信息能够实现集成和共享。
人力资源管理也可以看作是一条供应链。通过人力资源外包,可以将供应链中最薄弱的环节交给外部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运营,从而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更加合理,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以上是从几个方面的经济学理论探求人力资源外包的依据。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被人认识到,它已经不再是过去单纯的人事工作,还包括薪资体系、绩效考核、员工关系、团队建设、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力资源战略等诸多领域。因此企业对于人力资源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层面去参与其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根本,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这就要求企业如何资源外取,充分利用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商来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当然,人力资源外包也面临诸多风险,如核心机密泄漏、内部人员的抵触情绪、信息不对称、员工流失、文化冲突等。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北京、上海等经济前沿城市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成功案例说明人力资源外包可以真正帮助公司实现真正的、长远的战略规划。当然这必须建立在外包体系相当规范的基础之上。建立外包计划、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服务商、积极参与和沟通、监督与控制方面做好规划,企业就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实现人力资源外包的高效运作,从而为企业自身获取并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GaryHamel&C.K.Prahaoad.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哈佛商业评论,1990
2.周树清.管理—企业管理1001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
3.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陈德铭,周三多.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张晔林,陈万明.人力资源外包探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弄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对于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十分重要。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这种关系贯穿于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并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来实现自己。比如,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在生产中就处于支配地位,同时占有劳动产品。和生产关系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生产力。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那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所以,对经济规律的研究同样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就是从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入手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调整,适合了我国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改革从理论上说符合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的结果。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就是这一规律的体现。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建立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对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论述,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商品二因素理论。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社会物质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社会、为他人的;商品使用价值一定是通过交换才能获得。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个历史范畴,价值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比较关系。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他关心的是商品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他关心的是使用价值。生产者之所以也关心商品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抛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所特有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并论证的,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商品价值量理论。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叫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形成的比列关系不同对商品生产者影响不同,只有当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才处于有利地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基础,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所以在现实生产中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得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中获得价值差额。无论是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还是在现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都是如此。价值规律理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格除了受商品价值决定之外,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商品的供求关系。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到价值以上;反之,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降到价值以下。商品价格总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首先,它可以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其次,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当然,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克服价值规律对经济生活调节的这种消极作用,所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都缺少不了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现代经济的调节机制是价值规律调节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结合。的货币理论。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是和商品紧密联系的一个重要经济范畴。通过对货币产生过程的分析,马克思指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即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产生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商品与货币的外在对立。商品生产者必须想方设法将商品换成货币。商品到货币的转化,马克思将之称为商品的惊险跳跃,这个跳跃完不成,摔坏的不一定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马克思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市场销售对于商品生产者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于货币的职能,马克思认为它是在商品流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论文关键词:并购动机;并购理论
一、常见并购动机简介
(一)扩大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型并购动机,顾名思义就是指以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实施对目标企业的并购。这种并购动机在企业并购浪潮的早期较为常见。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值市场经济发展成熟期,国外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种资本已找不到更好的投资去处,于是各种外资纷纷涌向中国。此时我国的市场发展不完善,尤其是资本市场不成熟,在这种背景下,外资很快在一些行业找到了合资对象。这是典型的以市场占有率为导向的并购动机案例。
(二)追求规模经济,以期低成本优势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企业可以通过吸收式并购或控股式并购,达到规模内部经济。并购可以给_企业带来更大的生产规模,更多的销售渠道。:能一旦扩大,根据规模经济理沦,成本优势也就突显出来。并购形成的规模内部经济也同样符合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市场是不完全的,各种交易障碍和机制的缺陷妨碍了许多交易及大量贸易利益的取得,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籽交易活动改存公司所属的企业之间进行,从而形成一个内部市场部分地取代外部市场,借以克服市场交易障碍和机制缺陷,以获得更大的贸易利益。内部化理论是交易费用经济学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应用,对跨国投资产生的市场内部化做出了很好解释。
(三)价值低估观点
“价值低估观点”认为企业并购的动因在于目标企业价值的低估。除外部因素外,目标企业价值低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内部的低效率。该理论指出,当目标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因为某种原因而没有能反映其真实价值或潜在价值,或者没有反应出在其他管理者手中的价值时,并购活动就会发生。该理论还认为,由于通货膨胀也可以造成资产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的差异,导致企业的市场价值低于重置成本,企业价值被低估。
价值低估观点可以用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的Q理论来解释。Q值是企业的市场价值M V与企业的重置成本RC之比。当Q>1时,股票价值被高估套利空间形成。当Q:l时,套利空间消失,资本将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Q
(四)政府引导型动机
政府引导型动机可以理解成由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导致企业决定并购。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大力引进外资,外资具有财力、技术、品牌等各方面的优势,外资的注入可以带动我国国有企业改制、提高管理效率、加快迈向现代管理型企业的步伐。事实证明引进外资这一举措确实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契机,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实力。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是被动接受外资,导致了目前部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由过去的国内企业主导变为现在的外资主导,这多少为我国的经济安全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面对这~明显变化,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国内企业的政策,耶就是鼓励企业走出国门,走海外扩张之路。且不说这项政策的效果如何,但是这也确实体现出企业并购有时候并不是完全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政府的引导在并购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
(五)战略发展型动机
基于战略导向的并购动机可以理解为企业实施并购行为并不是出于短期利益,而是考虑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从企业长期战略规划角度出发实施的并购行为。笔者认为这是相对来说比较理智的种并购动机,它反映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是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是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后做出的并购举措。2005年初,联想并购IBMPC业务的案例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动机。联想之所以做出这一并购行为,我们可以从联想的战略规划来考虑。联想当初的长期目标是在20l0年之前以一个高技术企业的形象进入世界5O0强企业之中,然而国内的市场此时竞争激烈,发展空间非常小,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联想做出了并购IBM PC业务的决定。PC业务是联想的核心业务,要想实现自己的长期目标,收购IBM PC业务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联想可以借助IBM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价值、市场容量来弥补自己在国际市场的缺陷,也可以更快的实现它的长期战略目标。
二、常见并购动机的理论依据
(一)古典经济学理论
在上面介绍的5种并购动机中,扩大市场占有率、追求规模经济以期低成本优势是以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为依据。古典经济学理论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假设前提,在利润驱使下,企业并购动机表现为占有更大的市场,追求低成本,降低税收成本等。在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下产生的并购动机表现出企业在并购方面追求短期利益,这在企业并购初期比较常见,表现出的企业并购动机比较单纯,这也折射出企业并购规划做得不够周密。
(二)X效率理论
价值低估观点以x效率理论为依据。在X效率理论下,企业之间在管理效率上是存在差别的,是有可比性的,并因此产生了优势企业井购劣势企业的动因。在x效率理论下,除了前面介绍的价值低估观点以外还有其他的并购动机诸如管理协同观点,财务协同观点,战略重组观点等等。这些观点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高效率管理的企业去并购低效率管理的企业,这里的管理效率可以表现在企业的管理机制大功夫,充分利用人的自私、白利、自主、自我成就意识,将其转化到自动、自觉、自我、自主管理的境界,以建立一个适合于你这一群“复杂的自主人”的企业文化。
我们的一些民营企业家之所以会产生“没有一个好员工”的哀叹,是因为他的理想模式、理想人格与现实的“复杂的自主人”发生矛盾,他在用自己的模式来套现实,希望每一个员工都放弃自我,象他一样忘我为企,这怎么可能呢?在“复杂的自主人”假设面前,我们宁可假设没有一个人是完全与我同心同德的,而不能假设他们跟我都是一样的,更不能要求他们都得跟我一样。不要说我国的劳动者素质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是比较低的,就是在发达国家,在任何企业,“复杂的自主人”都是一种普遍存在,这种普同性是人性的现实。期望人人都是王进喜,个个都是罗文,是不现实的,同样,希望每一位员工都像企业家本人一样,或者说都能达到他理想的模式,也是不现实的。这一点,老板只要从人性的角度推己及人地想想就会明白。面对现实,面对这一群“复杂的自主人”,我认为有三点值得我们的企业去做。
邓德雄(1971-),福建宁德人,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学。
摘要:文章从现实中反倾销的频繁使用情况出发,以反倾销功能的实现路径为主线,从倾销产生的经济学理论、倾销影响和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效果、法学视角以及反倾销规则的产生及其实施中的政治考虑等方面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和解释,认为反倾销在现阶段不仅能够生存,而且拥有很大的市场,其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反倾销;贸易保护功能;产业竞争力:自由裁量权
中图分类号:F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10-0043-05 收稿日期:2008-08-05
尽管国内外不少文献主张反倾销不具备经济学上的合理性,但是,现实中反倾销的使用却不断蔓延,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亦如此。如果从反倾销行动――不论是否基于不公平倾销而开展的反倾销行动――的功能来看,应当承认反倾销行动对于进口国国内产业而言具有相当大的保护功能;如果能有相应的机制可以灵活运作,有一定的经济或非经济动力加以推动,则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反倾销对进口国国内产业的保护功能。本文拟从现实中反倾销的使用情况出发,以反倾销功能的实现路径为主线,从不同角度探寻对这种现象的理论解释。
一、WTO成立后全球反倾销不断蔓延的基本状况
据统计,WTO成立后至2007年6月30日,全球反倾销立案数量总计高达3097起,其中,除了1995年反倾销立案为157起之外,1996~2006年各年的反倾销立案数均超过200起,2001年甚至高达364起。全球共有42个国家和地区发起过反倾销调查,印度、美国、欧共体、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立案数最多。分别为474起、375起、363起、220起、203起、189起和141起;有98个国家和地区在反倾销调查中涉案,涉案数量最多的是中国、韩国、中国台湾、美国、日本、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分别为551起、235起、178起、176起、138起、132起和129起。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到反倾销的行列,且这些国家和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根据笔者的统计,在全球42个发起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中,有36个国家和地区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和地区总数中所占比重高达85%。WTO成立以来的全球反倾销情况表明,反倾销已经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且在发达国家继续使用的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进行反倾销(邓德雄,2005)。这说明,不论是否具备经济学上的合理性,反倾销已在现实中被广泛使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发达国家青睐它,发展中国家也频繁使用它。
二、从有关倾销产生的理论对反倾销蔓延的解释
根据WTO反倾销协定,倾销包括国际价格歧视型倾销和低于成本型倾销。对该两种倾销的产生,经济学理论均分别做了解释。根据这些解释,倾销――不论经济学家认为是否应当采取抵消措施的倾销――是必然存在的,而且还可能在很广泛的范围内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全球反倾销,不论经济学家认为是否合理的反倾销会如此之多。
(一)国际价格歧视型倾销的产生
经济学有关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将价格歧视定义为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具有相同成本的产品,并将价格歧视区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其中,三级价格歧视以不同市场(或消费君羊)为定价的基础,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当不同市场分属两个国家时,三级价格歧视就成了国际价格歧视,如果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外市场价格,则国际价格歧视型倾销就产生了(高鸿业,2001)。导致国际价格歧视型倾销产生的原因在于,出口厂商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以及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分割状况(Paul R・Krugman et a1,2000)。只要厂商在国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没有被打破,市场分割的状况未消除,则倾销就可能发生。而现实中,垄断和市场分割并非不存在,根据Thomas R・Howell(2005)的分析,即使是欧盟和日本等配备了较为完善的竞争法律和机构体系的国家和地区也不例外。
(二)低于成本销售型倾销的产生
经济学理论(主要是厂商生产成本理论)解释了低于成本销售的产生,有关成本销售型倾销的产生可以此为理论依据。
短期低价销售的可能情形如下:(1)经济萧条或市场不景气。在经济萧条或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如果厂商自己又无法从固定成本中解脱出来,则进行低于平均成本的销售(雅各布・瓦伊纳,2003;沈瑶,2003;Frank Wiehler&Frank Schiermans,1993;TivigThusnelda&WaIz Uwe。2000)。(2)短期刚性和不确定性。短期内出口厂商产量所具有的刚性和出口市场上需求的不确定性也可以导致低于成本的销售(沈瑶,2003;Tivig Thusnelda&Walz Uwe,2000)。(3)追求销售量最大化。厂商可能会为了实现管理上的目标,比如短期内增加现金流量等,而选择追求销售最大化,这一过程中,低于成本销售就不可避免(Frank Wiehler&Frank Schiermans,1993;Tivig Thusn-elda&Walz Uwe,2000)。(4)将价格作为争取和扩大市场份额的营销手段。如果企业当前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对于其今后长远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甚至直接决定着企业日后的市场份额和生产成本,则厂商就有可能通过低于成本的价格来销售产品以扩大市场份额。厂商对“实验性产品”和具有“学习效应”的产品的销售即属此列(Frank Wiehler&Frank Schiermans,1993;Tivig Thusnelda&Walz Uwe,2000)。(5)“替罪羊”产品的销售。厂商生产多种产品或在零售业中,把其中某种产品的价格定得较低甚至低于成本,以便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他能赢利的产品;这种“替罪羊”产品起了广告的作用,其亏本损失相当于间接的广告费用(沈瑶,2003)。(6)掠夺性倾销。如果厂商追求的是长期利润最大化,且希望通过低价获得今后在进口国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则厂商可能会在短期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大量出口产品,放弃短期利润,并在获得这种垄断地位之后再提高价格。
以上经济学理论有关低于成本销售的分析说明,短期内低于成本的销售并不少见,有不少还是较为普遍的商业现象。如果这些低于成本的销售符合规定的条件,比如,成本回收期超过规定的时间,则就构成了可以采取抵消行动的倾销行为。更极端的情况是,只要发现低于成本的销售,就有可能被进口同同类产业指控、遭进口国主管部门调查甚或采取反倾销措施。实践中,“凡低于成本的出口,几乎都会遭到进口国的反倾销制裁”(沈瑶,2003),且越来越多
的反倾销集中在对低于成本的销售上(TivigThusnelda&Walz Uwe,2000),尤其是现实中发达国家以低于成本销售为由对发展中国家厂商模仿生产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十分常见(沈瑶,2003)。
然而,根据经济学理论的分析,不论是国际价格歧视型倾销还是低于成本型倾销,多数是厂商的正常商业定价行为,即使是掠夺性定价行为,在现实中也会因存在相同产品厂商的增多和国际市场的扩大等原因而难以实现,因此,把倾销当作一种特别有害的行为,这在经济学上并不存在正当的理由(Paul R・Krugman,2000;沈瑶,2003)。迈克尔・波特(2005)也专门指出。由于许多结构条件,新兴产业经常发现单位成本高于产品最终会达到的成本水平,这种情况有时会使企业最初定价低于成本,否则会严重地限制产业的发展,这一问题造成成本一销售循环。日前全球反倾销的不断蔓延,显然与这些理论分析不相一致。
一方面,经济学理论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倾销为什么存在,说明了倾销的存在及其形成原因,这能够解释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部分反倾销行动;另一方面,规范经济学的分析显示,多数倾销是厂商的一种正当的商业定价行为,可以采取抵消措施的倾销情形应当不多见,因此,反倾销的蔓延在经济学上没有正当的理由,倾销及其危害性是一个被放大的现象。实际上,正如前述,低于成本的销售很容易诱发反倾销,而不论这一低于成本的销售是否符合倾销的条件。
三、从倾销的影响及反倾销的保护效果上进行的解释
(一)倾销的客观影响是反倾销的直接诱因
不论经济学上认为倾销是否是一种正常的商业定价行为,它给进口国产业带来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影响还相当大,进口国实力较弱的一些生产商甚至会被挤出市场。即使是单纯的未构成倾销的低于成本的销售,其对进口国产业的影响也可能很大。尽管这些影响从经济学角度上看也许是正常的。但进口国产业不一定能够容忍这种结果。此外,有些经济学文献在倾销的影响及是否应当采取反倾销方面的论述也是不同的,比如Frank Wiehler(1993)就认为除了掠夺性倾销以外,周期性倾销和过渡性倾销均可能给欧盟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因此,决不相信只有掠夺性倾销这一种倾销行为才应受反倾销措施制约。
倾销,甚至有些时候并未构成倾销的一些销售所带来的客观影响,难免挑起进口国国内产业希望借助外力进行干涉的欲望。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有学习效应的产品,如果能在产品成本还没有降下来的时候就采取反倾销行动或者进行反倾销威胁,则有可能削弱这一竞争对手,或者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因为具有学习效应的产品,它终究还是要降低成本从而给进口国同类产业带来竞争压力。由此可见,倾销对进口国国内产业所存在的客观影响,是诱发进口国产业提起反倾销的直接的原因。如果进口国国内产业对不是倾销的销售或者尽管是倾销但本不构成可抵消的倾销提起反倾销行动,则倾销无疑就成了被放大的现象了。
(二)反倾销相当大的保护功能是反倾销的直接推动力
笔者认为。反倾销的保护功能至少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1,反倾销措施(包括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影响即时见效。有些时候反倾销调查刚满两个月即可采取临时性反倾销措施,即使是简单的反倾销申诉以及调查本身也可以给进口带来相应的影响,比如对出口国出口厂商起到威慑作用和袭扰作用。2,通过反倾销,能够短时间、高水平地为国内产业提供保护。实践中,反倾销措施包括从价税的水平往往非常高,如征收50%、100%甚至1000%的从价税。这与关税减让谈判所能达到的单个产品的削减幅度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3,反倾销不仅能够立即保护,有些保护还是长期的。一项反倾销程序持续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在欧盟截至2004年仍然有效的30余项对华反倾销措施中。有2项反倾销措施已经实施了将近20年。4,反倾销在保护国内产业的同时,还能够削弱国内产业的国外竞争对手即出口国出口厂商的竞争力。5,对于出口厂商而言,反倾销措施一旦实施之后,就很难了,即使可以,通常也得等到措施实施一年以后才能就此提出临时复审申请。而且通常再过12~15个月进口国主管机构才能做出可否该措施的复审调查结果,这种制度设计对于以出口学习效应型产品等商业上需要超前定价(forward pricing)且更新周期短的产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由此可见,反倾销对进口国国内产业所具有的相当大的保护功能是进口国进行反倾销的直接推动力。如果进口国对不是倾销的销售或者尽管是倾销但本不构成可抵消的倾销进行反倾销调查并采取反倾销措施,则反倾销无疑就蔓延了。
四、从法学视角所做的解释
前文述及倾销的客观影响是进口国国内产业寻求反倾销的直接诱因,反倾销对进口国国内产业具有相当大的保护功能是进口国反倾销的直接推动力,然而,如果没有从法律上、机制上找到可以运用的工具或者相关规定,则反倾销的前述功能也是很难达到的。
根据WTO《反倾销协定》,进口国可以对损害性倾销(1njurious Dumping)即造成进口国国内产业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反倾销措施。协定具体设定了认定倾销和损害的实体和程序规则。在采取反倾销措施过程中需符合相应的实体和程序规则。这些规则赋予了进口国主管机构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协定还特别规定在出现反倾销争议时,如果WTO审理争议的专家组认为协定的有关规定可以做出一种以上允许的解释时,如进口国主管机构的措施符合其中一种允许的解释,则该措施应被认定为符合本协定。除了有关进口国主管机构开展反倾销调查及采取反倾销措施的自由裁量权的规定之外,协定还对发起反倾销调查做了规定,但这些规定显然不能完全阻止进口国主管机构对并没有造成损害的倾销或者对根本没有倾销的销售发起反倾销调查。值得注意的是,在从法学视角理解反倾销时,需要将程序性问题纳入考虑,因为它们往往会影响相关利害关系方的实体权利和义务,比如,在反倾销程序中,如果调查机构认定某出口厂商系不合作,则该厂商被征收的反倾销税通常会比没有被认定为不合作的厂商要高,尽管该厂商也许根本就没有从事倾销行为。当然,WTO所设立的争端解决机构对各成员履行其在《反倾销协定》项下的义务的监督,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各成员对其自由裁量权的不适当运用。但是,另一方面,争端解决机制在解决反倾销争端方面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邓德雄,2003)。 此外,倾销通常被视为是不公平贸易行为,甚至与出售假冒商品、盗用商业机密、虚假广告等行为一起被纳入不公平竞争手段的行列(查尔斯・R・麦克马尼斯,1997)。有些国家的反倾销立法还区分不同国家,对某些特定国家采取歧视性做法,这些歧视性做法既有实体方面的,也有程序方面的。其中最为突出
的是美国和欧盟等采取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或转型经济国家的做法,这些做法通过实体和程序的紧密结合,能够产生与实际情况并不相同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并不违反各自的国内立法,或者说这是其各自国内立法的目的所在,起码是受其各自国内立法所纵容。GAO(2006)对美国25起既对中国又对市场经济国家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做了对比分析,指出适用于中国的统一税率的平均数比适用于市场经济国家的“所有其它”税率(all others duty rate)的平均数高出了61个百分点(98%~37%)。需要指出的是,这是在中国出口厂商并没有完全放弃应诉,有些时候甚至极为积极应诉并积极配合调查的情况下得到的税率,这种税率与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所有其他”税率相比,差距尚且如此之大,更不用说其与在同等水平上应诉并合作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相比的差距有多大了。Cliff Stevenson(2005)也认为欧盟委员会目前非市场经济国家/转型经济国家的反倾销做法可能会存在替代国价格和成本较高的情形;但同时指出欧盟委员会非市场经济国家/转型经济国家的做法没有进行改革的任何有力的理由。对于出口国而言,只要非市场经济国家或者转型经济国家做法存在,则很难在反倾销应对中取得客观真实的结果。
可以说,WTO规则及各国反倾销立法为进口国实现通过反倾销保护国内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法律上和机制上的依据,同时也较容易被进口国及其国内产业不适当利用甚或滥用。近年来,有关反倾销领域的双边和多边摩擦不断、争端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种不适当利用甚或滥用。实际上,据统计,反倾销争端的数量超过了在任何其他WTO协定项下发生的争端的数量(Edwin Vermulst,2005)。
五、反倾销规则的产生和实施中的政治考虑与反倾销的蔓延
如前所述,反倾销规则的产生和具体内容并不完全是建立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在反倾销规则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夹杂着很多政治方面的考虑。艾尔・L・希尔曼(2005)等人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将贸易保护政策内生化,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进行了研究,认为自利行为或称为利己行为的原则同样也适用于政策的制定者(或者是潜在的政策制订者,如政府中职位的竞选者)。政治支持的动机成为了保护主义决定的基础。胡方(2001)专门对日本和美国经济摩擦的理论与实态进行了研究,认为日美经济摩擦及其激化正是日美经济实力相互消长的表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直到目前,美国的对外贸易赤字一直都处于十分高的水平,这不仅使美国对其国际经济地位感到忧虑,而且还成为世界经济动荡不安的一大根源。”由此可见,经济摩擦包括运用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在内所导致的摩擦,并不必然就是简单的倾销与非倾销、公平与不公平贸易的问题,它应当说有更深层次的经济和政治原因。
实际上,世界上首部反倾销立法即1904年加拿大的反倾销立法其产生就具有深刻的政治背景,该法被加自由党用来缓和加国内制造商对更普遍地降低进口关税的不满(雅各布・瓦伊纳,2003);多边反倾销规则也是各主要国家讨价还价的结果,往往被视为是对贸易自由化的一种交换,其存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安抚贸易自由化的反对者。考虑列国际贸易问题的政治敏感性,如果没有反倾销等机制的存在,在强大的反对贸易自由化的压力之下,很难想象贸易自由化能够取得普遍进展(Thomas R・Howell,2005)。由此看来,各国和多边反倾销规则赋予了进口国主管机构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显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如果各国主管机构在实施反倾销规则的过程中,运用反倾销规则所赋予的自由裁量权片面迁就某些利害关系方,则可能导致反倾销的过度使用甚或滥用。而现实中,进口国基于保护国内某些产业的需要,如培育高科技产业、规模经济产业以及具有学习效应的产业等的需要,都有可能通过反倾销来达到这一目的,此时消费者的短期利益、对国内产业是否因为受到保护而懈怠培育竞争力的努力的担心等均有可能为其让路;此外,进口国产业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对有利于提高壁垒的政府政策进行鼓励就成了非常有力的选择,其中就包括当碰到竞争者时,为贸易筹资并对自己有利的贸易政策而进行游说(迈克尔・波特,1988),其目的在于借助国家强制力(如征收关税和设置其他贸易壁垒的国家强制力)来相对提升竞争力。
六、结语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第三次工业全球化浪潮的到来,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加剧,矛盾凸显,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暴露使得现代政府在作为政治组织的同时还必须作为经济组织承担起管理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职能。传统的以政治学和行政学为理论基础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难于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西方本文由收集整理公共管理学界出现了一股称之为“新公共管理”的思潮,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其最大特点就是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主张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来提升政府绩效,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调整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作为一种政府改革实践,新公共管理模式在西方国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向市场的转轨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的现实,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一个灵活、高效、廉洁的政府,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正在于此。而改革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如何进一步划分公共事务治理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的角色,促进我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公共管理的现代化。[1]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国的公共行政改革显然可以借鉴“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经验。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塑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对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经济理性与“新公共管理”
一般来说,“新公共管理”不仅指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于西方国家公共管理领域的改革,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在改革实践中,这种政府管理模式已经逐步形成一种弥补传统行政模式缺陷的新的理论范式。无论以哪一种形式存在,“新公共管理”都是经济理性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渗透和传播,是公共管理部门依托经济理性对传统体制进行的一场具有深刻意义的改造。[2]
作为一场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引入“企业化政府”的概念,即在公共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对公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造、政府的权力分散与下放、公共业务的合同外包、政府的绩效考核和评估等。[3]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包括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员工参与决策与管理过程、放松管制并推进绩效目标管理、信息技术的利用、顾客服务、使用者付费、合同外包、取消垄断性管制规定等主要内容。[4]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新公共管理”以现代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不仅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还借鉴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等。休斯认为,经济学,特别是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融合到新公共管理中,取代了官僚组织中高层人员信奉的传统公共行政观念。[5]
总之,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新公共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它不仅对“新公共管理”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还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经济学教学的目标定位
在当今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可以借鉴吸收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背景下,经济学对于公共管理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凸显。然而,长期以来,作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经济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原因在于:首先,经济学通常在低年级开设,因此学生习惯于把经济学当成类似高等数学、英语等的公共基础课,而没有认识到经济学和公共管理之间的关联及其对公共管理专业的指导性作用;其次,从教学内容上看,经济学具有理论抽象、图形多且复杂、数学知识运用频繁等特点,对于文科生占大多数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对经济学的惧怕多于兴趣。在这种心理下,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对所学知识感到既混乱又茫然,根本搞不清楚经济学究竟要研究什么和解决什么,更不要谈经济理性的培养。最后,由于经济学教学内容多,教学中往往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沉闷枯燥,教学效果并不好。
为此,必须重新审视公共管理专业的经济学教学目标,合理地定位对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尤为重要。[6]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考查经济学课程的定位。
1.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学科建设的影响
英国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先驱,以1979年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上台为标志,其改革主题曾被有关学者概括为:私有化、分权化、竞争机制、企业精神、非管制化、服务质量、对工会力量的限制。[7]这场改革给20世纪20年代已经诞生的公共行政学科带来了很大冲击,以政治学、法律、社会分析等社会学课程为主的传统组合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的需要,英国各大学的公共行政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始转向以经济学为基础的课程组合,随着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的进入,公共管理学科逐步取代公共行政学科,成为培养未来政府公务员的基础学科。
2.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管理实践的影响
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管理实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官僚制弊端的分析和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设计两个方面。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官僚制的存在使政府组织的供给具有垄断特性,造成政府面临组织机构规模的不断膨胀和效率愈发低下的困境,解决出路就是打破政府垄断,引入市场、准市场机制,通过服务签约外包的方式建立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竞争,提高公共物品及服务供给的效率。委托理论被用于分析政治家和下级官僚之间的科层关系,作为委托人的政治家和作为人的官僚之间存在着利益的不一致性,人有可能为追求个人利益而牺牲委托人利益,而政治家为监督双方利益上的不一致则需付出更多的成本,为此,需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官僚组织垄断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模式将会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从而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应引入市场机制将公共产品和服务转由非官僚组织承担,以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经济学还借鉴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提出了基于市场的公共政策设计。
综上,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为“新公共管理”实践开创了思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又催生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形成。因此,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经济学应该定位在经济理性思维的培养以及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学习上,这样的课程定位既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基于以上认识,为实现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教学目标,需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在借鉴国内外大学应用能力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现尝试提出“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1.设计体现“公共管理”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
对公共管理类专业而言,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应在保持其基本内容体系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增加和删减处理,从而突出“公共管理”特色。适当增加公共政策分析、公共产品的供给、公有资源的管理、税制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在讲述各经济理论的同时,加大对政府出台的各类经济政策的分析,从而阐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同时,对于较难的理论模型及数学推导部分则可以进行简单化处理。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调整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政府公共政策,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采用引导—互动式教学法,实现讲授和自学相结合
“引导—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采用互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实现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教师的引导主要通过讲解要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归纳问题、设计练习等来实现,学生的互动参与主要是通过自读自学、问题质疑、展开讨论、答题写作、迁移创造等形式完成。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把经济学理论分成基本理论和由基本理论推演而来的扩展理论两类。以弹性理论为例,需求的价格弹性部分属于基本理论,教师需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而需求的收入弹性、交叉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等,则属于扩展理论,教师完全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或学生自学方式进行。
3.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增加辅导课环节
在不增加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课程总学时的基础上,在每一章结束时,增加两学时辅导课,用于课程重点、难点、习题的讲解及案例讨论。利用辅导课,教师就可以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投资、政府税收、政府转移支付、进出口等因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案例讨论是辅导课环节的重要内容,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选择案例,学生采用小组讨论、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
4.建立多手段的综合考核体系
针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考核采用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综合评定,平时考核包括日常作业完成情况、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读书报告(经济学领域的名著)的撰写等项内容。在各种考核形式权重的设置方面,要增加平时考核的权重。建立多手段的综合考核体系,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5.建立突出“公共管理”的特色的实用性的案例库
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交融贯通以及实际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独立思考、主动求知和应变能力。目前,各类经济学教材中虽然包含很多案例,但较少涉及公共管理部门。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经济学而言,相应的案例选择就应契合学科和专业背景,多采用公共部门的管理事件和场景作为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