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新一轮的经济危机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8 16:53: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第1篇

本文首先概述对外经济关系与对外贸易,然后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得出外贸易通过促进资源有效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带来经济增长。并且对于资本积累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得长期的经济增长得以实现;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的研究发展活动,提高生产效率,使一国的经济发展得到质变;国际贸易促进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企业经营创新,从制度上保证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关系;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增长

一、对外经济关系与对外贸易概述

对外经济关系是指一个国家同其它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总称。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已经表明,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以国际市场为纽带,与资本主义国家既联系又竞争,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对外贸易是一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包括进口贸易与出后贸易。对外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它的发展又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加速物质财富的增长、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二、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对外贸易促进资源配置和资本积累

对外贸易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由于自然禀赋的差异,各国或地区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闲置资源。由于闲置资源的存在,根据比较优势,将这部分资源出口将为出口国带来要素受益,积累外汇。该资源稀缺的稀缺国则可以通过进口贸易以较低价格获取国内短缺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品以及技术、管理等软要素。

而对于资本积累的作用可以从出口、进口两方面理解。从出口角度分析,出口部门较高的收益水平会引致资金流人,导致出口部的投资增加,其中有一部分来自于新增投资。同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出口的发展还将吸引国外的投资的流入,不仅引入了投资资金,更重要的是促进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经验的引进,对地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从进口方面分析,通过进口相对稀缺要素或产品,相当于国民收人流人投资部分,等同于增加投资。同时,在微观层面上,对外贸易可以促进竞争,为企业带来扩大再生产、促进技术进步的动力。

对外贸易通过促进资源有效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带来经济增长。并且对于资本积累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得长期的经济增长得以实现。

2.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包含合理化和高级化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在现有技术水平下,通过要素流动使投入产出达到平衡。产业结构高级化则是通过生产要素升级,使投入要素在不同产业间流动以达到资源配置合理化和效率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基础,而产业结构高级化伴随经济增长方式质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重大。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力,对外贸易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第一,由于对外贸易而引致的需求总量、结构变化对于产业结构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经济发展。第二,对外贸易使得国家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面临来自世界各国的竞争,在竞争机制下必然会发生优胜劣汰,使得生产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随之调整,使得本国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充分发展,带来经济增长。第三,参与国际贸易可以更多地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包括生产与管理方面,从而促使本国的产业进一步发展。对于国外成熟产业的引进也使得本国的产业结果发生改变,不断优化。

3.对外贸易与制度创新

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相互关联的条件,其中必不可少的是要建立起一种能保证经济起飞的制度。因此,合理的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促进的制度创新主要包括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企业经营机制创新、经营理念创新三部分。首先,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经济制度,节约了制度创新成本。国际贸易中的国际惯例往往对一个国家、政府在管理制度方面与国际接轨提出来较高的要求,能够促使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引进制度并实行、适应相应制度。其次,在微观层面上,对外贸易带来制度变革的示范作用以及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促使企业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机制,从而通过制度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国际贸易加强了国内外信息交流,利于从中学习、引进先进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世平.正确认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经纬,2003年第3期.

[2]李明武.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学术论坛,2004年第3期.

[3]何其春.对外贸易、金融改革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证据.经济学,2012年4月.

[4]张东阳.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年8月.

[5]薛白.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用机理及其测度.管理科学,2009年10月.

第2篇

【关键词】新医改 卫生资源配置 效率 问题 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之后,正式实施新一轮的医改方案。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一、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第一,资源投入方面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不过在卫生资金、卫生人员以及服务机构建设等领域的投入还存在比较大的缺口,特别是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无法有效满足人们要求。部分医疗机构的人力缺乏、设备陈旧并且房屋匮乏。尤其是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虽然数量众多,但是卫生技术人员匮乏,特别是缺少有着高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边远地区部分卫生院缺乏基本的医疗卫生设备,并且医疗环境也无法满足就诊的需求。

第二,卫生组织体系方面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以及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医学服务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服务人群的需求也不断改变,从而导致卫生组织机制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严重影响到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研究人员认为已有的管理机制以及运行体制束缚我国卫生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导致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责任机制、投入机制以及补偿机制等都没能顺利建立起来,使得卫生机构的业务量降低,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卫生工作人员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卫生资源浪费问题。

第三,卫生资源结构方面的问题。我国卫生资源的投入结构不够合理,也是资源配置效率重要的影响因素。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投入较快,从而出现设备以及房屋闲置的问题,病床的使用率比较低,未能达到理想的产出规模。除此之外,卫生资源投入的结构不合理,同样反映在卫生人员专业结构方面。部分卫生机构医护人员以及保健人员的比例失衡,甚至缺乏专业保健人员,从而导致预防保健服务的产出低下并加剧重医轻防问题。

二、新医改环境下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措施

第一,规划调整医院布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镇地区的居民聚集密度越来越高,同时伴随区域的扩张发展,区域内部的卫生规划也需要适应新的发展趋势,调整医院卫生资源,重点协调医院的类别以及数量,从而方便人们就医,改善卫生资源利用的效率,进一步减轻患者的负担,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除此之外,在城市区域的规划当中,也需要包含卫生规划的内容。卫生行政部门需要主动摸清家底,从而有效进行预测,并且协同有关的部门,制定区域的卫生服务发展计划,严格根据计划内容执行落实。根据当前医院的布局情况,尤其是部分地区医院布局过多摈弃给类别不够合理的问题,相关部门要重视区域卫生规划工作,从而在改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第二,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在医疗改革引入市场机制的初期,因为缺乏政府监管以及合理监督,导致各级医院间互相协作分工的关系破裂,最终陷入到了无序竞争的境地当中。国外相关经验表明,要想有效利用医疗资源,需要构建完善的医疗服务梯队,同时各级医疗服务间需要明确分工并且相互合作,从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充分发挥财政补偿的杠杆调节作用,主动引导不同的医院主体确定自身的定位,努力培育发展竞争有序的医疗服务市场。各个行政区需要根据医院的布局情况,来实施相应的引导战略。一方面需要在综合医院布局密集的地带,改变财政支持的领域,重点引导中小医院想着特色医院以及专科医院发展,综合医院则着重发展内涵。有条件的医院则可以考虑跨地区发展,建立连锁医院。在综合医院匮乏的地区,则需要强化扶持的力度,并培植发展专科医院,从而构建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力度引导中小医院并开发细分市场,鼓励它们向着特色医院以及专科医院的方向发展,摆正自身的位置,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除此之外,政府也要引导各个专科医院以及中医医院不断改善技术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在理顺医院主体关系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医疗保险机制、医疗服务价格机制以及医院级别的考核评价机制,从而更好培育医疗市场,为各种医院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创新投资融资机制。公立医院应当建立资产经营公司,这也是我国公立医院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医疗卫生系统可以借助于资产经营公司,明确公立医院产权关系以及投资主体地位,规范划分医院经营权与所有权。通过hey举措,有利于医院活用产权交易、资本运作、兼并剥离以及资产重组等投融资的手段,从而盘活不良资产,增加优质资产,筹措社会闲散资金。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医院可以借鉴相关经验,由国资办组建资产经营公司,财政局、卫生局、人事局以及审计局等部门广泛参与。公司的所有权属于国资办,公司的经营运作则应当进行社会招聘。这样一来医院的集团化机会迈上新的台阶,同时卫生资源配置也会进一步优化,并且推动新型卫生投资融资机制的形成。医院的资产经营公司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清产核资,确定医院的资产存量,并且分清产权归属。其次是要推动医院建立现代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再次是进行有序的资产运作。最后是建立健全资产退出机制,最大限度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保健意识的改善,人们对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虽然我国的卫生服务事业持续发展,但是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等问题的影响,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卫生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文辉、黄小平.基于DEA方法我国各省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4,12(3):44-46.

[2]韦英婷、覃家盟.运用RSR和DEA法评价广西卫生资源配置效率[J].中国卫生统计,2013,10(4):277-280.

[3]陈小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卫生资源配置的若干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11(6):404-406.

[4]韩曦.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12(7):106.

第3篇

我们要认识到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深刻变化的结果,其中最深刻的变化就是增长速度由两位数左右的高速增长回落到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如果不能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上取得积极进展,要在“十三五”保持6.5%―7%的增速也不容易。而要在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上取得进展,关键要更多依靠中国广大的企业。

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挑战的压力和机遇把握的难度都可能有增无减。

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会催生重大科技突破进而引发产业变革,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从而带来更高层次上的新一轮经济繁荣。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全球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目前,随着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融合,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这种变革,不是单纯地发生在某一国家、某一领域,而是水银泄地般地在全球范围内渗透蔓延,正在不可逆转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第4篇

关键词:通货膨胀 机理 货币 经济政策

新世纪伊始,我国的经济即进入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周期,经济形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也为决策部门治理通货膨胀带来了压力。本研究综合分析了此次通货膨胀形成的机理及其表现的复杂性,为科学治理通货膨胀提出了建议。

一、我国新世纪通货膨胀机理分析

1.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以新的科学技术为发展动力的经济全球化,正在以跨国公司全球运作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商业部,2013),如今正处于发展的第四阶段:即生产过程在国际之间更加细分,国际分工日趋专业化,不仅带动了贸易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这就是我国最新一轮通货膨胀发生的时代背景。

2.国际国内通货膨胀现象。2001年始,全球范围内开始出现能源等价格持续快速上涨,2007年之后全球CPI出现显著上涨;我国自2003年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也先后经历了房地产、股市以及CPI、PPI的轮番上涨, 继之出现了“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都形象地描述了各农产品轮番上涨的情况。随着原材料、农产品等价格的大幅上涨,随之而来的是物价总水平的明显上涨。

3.通货膨胀机理分析。通货膨胀是指整体物价水平的持续性上升,而不是相对价格变化和价格水平的一次性跳跃。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各国经济刺激政策频出,我国为了尽快促进经济复苏,也加大了财政支出和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出现了货币供给增加和货币供给失控,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最终推升了社会总需求,导致了通货膨胀。本研究认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经济学家弗里得曼认为,一般物价或特殊物价,在短期内的上涨, 可能由多种原因产生。但一般物价的长期持续性上涨,则无论何时何地总是由于货币量增加速度过快而产生的货币现象,并断言这是高通货膨胀唯一的原因。

4.对新一轮通货膨胀机理争论的分析。在此轮通货膨胀的发展过程中,学术界对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分型和形成机理的争论始终都没有停止过。学者们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次通货膨胀的类型及机理作了分析和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即分别认为我国最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及输入型通货膨胀等等,并从理论与实证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证。本研究认为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1)研究选择的基期问题。物价指数是一个动态指标,即某一时期的价格水平与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对比计算的相对数。因此在进行研究系统的设计时对基期和报告期选择的不同,必定会对研究结论产生相应的影响。对于试图提出和检验是物价先提高还是工资先上涨的问题,有研究将这类争论形象地描述为如同在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

(2)选择研究的角度及研究方法的问题。在一次通货膨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通货膨胀现象的更迭与变化。如有研究试图力争对本轮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型”还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作明确区分,对此有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区分仅仅是理论性的, 没有人可以找到一种方法对其进行清晰地分类;对于结构型通货膨胀,有研究者认为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的问题主要是运用了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回答宏观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没有考虑货币因素;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汇率所致)。输入型通货膨胀与经济开放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开放的程度越大,发生的概率越大。显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将目前的通货膨胀单独归类为输入型通货膨胀是不够全面的。

二、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对于应如何有效治理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学习和借鉴经典经济理论。当前在国际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资本流动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弗里德曼在消费分析和货币历史与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越,同时他还严密地论证了稳定经济政策的复杂性(张卓元,1998)。弗里德曼主张经济理论的价值,应该以它能否有效作为对未来情况的预测为基准,不应该是以它对现实的描述作为衡量标准。在经济学方法论方面他赞同实证经济学,认为实证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创立一种能对现象提出正确的、有意义的预测的理论或假说。这些经济学思想的精华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制定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1)消费者对于自己支出的安排,不是根据他们的现期收入,而是根据长期的或已成为惯例的恒久性收入来安排的,所以政策制定部门应采取措施保证未来通货膨胀稳定在目标水平, 使公众树立未来通货膨胀率的平稳预期。经济学实践也说明,价格管制不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反而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扭曲。

(2)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使货币增长符合经济增长的长期需要,从根本上克服通货膨胀现象。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消费过快增长,控制社会总需求,综合治理通货膨胀。

参考文献:

第5篇

摘 要: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绿色能源为核心,世界各国都在发展和利用绿色能源方面争先恐后,欧美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对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的研发投入,试图抢占工业革命制高点;中国能否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中,抓住机遇,力争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过程中,通过产业转型,倚重技术,从制度和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从而在新技术革命中成功占领应有的一席之地。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绿色能源 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型

当下的中国,无论是城市或是乡村,电动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之一,这正是体现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的最好写照。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领域的革命昭示着以绿色能源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引领中国的产业转型呢?

1、以绿色为先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1.1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标志和五大支柱

以绿色能源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世界范围酝酿之中,与此同时,也在中国悄然兴起。尽管人们对它其的争议颇多,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风靡全球,趋势已不可阻挡。当然,也正是因为它仍旧具有不成熟的因素,所以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与探索。

正如杰里米·里夫金在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所描述的那样,第二次工业革命日渐式微,眼下的经济危机陷入金融危机,很难抽离出来。但是他对于发生在21世纪的几场局部战争却绝口不提,这些背后无一不是由于石油能源引起的——虽然表面是在传达反恐的态度,是输出世界警察的价值观,但是在其面具背后,全部都是为了那最后一滴石油。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绿色能源。它有五大支柱;第一是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第二是可再生能源的采集和收集;第三是使用氢或其他存储技术,储存间歇式能源;第四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智能电网实现能源共享;第五是将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氢燃料电池动力车,推动新型的交通和物流网络的形成。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每个建筑物都是一个能源工厂,而不单单只是一个能源消耗者。通过发明新型建筑材料,同时对建筑物的设计进行革新,在消耗常规可再生资源(像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时,制造许多新能源。从而使单个的建筑物变成一个微型的能源工厂。在新技术的帮助下,每个能源工厂所产生的新能源都能够得到最大效率的保存。同时,国际电网能够保证每一份新能源都有去处。

而我们现在要进入的绿色能源为先导第三次工业革命,绿色能源加云计算就是它的最基本标志。在生产模式上它实现的是3D打印技术,生产模式朝着数字化制造发展。

1.2 第三次工业革命起源于美国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与可再生能源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相辅相成的是三维打印(3D Printing)技术的崛起和垄断整个制造业。

传统的制造业是个什么样子?机器轰鸣,浓烟滚滚;各种原材料、零配件堆满制造车间;工人们穿着工作服,满手油污,汗流浃背;工厂嘈杂,听不清对方讲话……所有这一切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下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三维打印机。

三维打印机与传统打印机类似的地方,在于他们都使用“墨盒”。三维打印机能够通过将产品生产原材料摆放在墨盒中,然后结合电脑发出指令,其内部预装好的软件能够控制墨盒如何工作。与传统的打印机不同的是,三维打印机最后打印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三维实物。三维打印机轻轻按下“打印”按钮,就代替了传统制造业中繁琐嘈杂的工艺流程。

1.3 德国要做领头羊

欧债危机给欧盟国家和欧洲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曾强调,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帮助欧盟战胜经济危机。历史上有很多案例,例如以电气革命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使全球摆脱了1857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技术革命让全球进入二战后的高速发展阶段;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战胜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危机。而在这场持续了两年多的欧债危机中,德国经济能够独善其身,一枝独秀,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德国很早就开始调整经济结构,向创新型经济转型。

早在1999年1月,德国就在全国范围内实施“10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为此提供了总共约4.6亿欧元的财政预算。2000年,德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在法律上为发展新能源提供了支持。根据环保部提供的数据,2013年德国对清洁能源的直接财政补贴达到180亿欧元。现在太阳能电池板覆盖了德国100多万个家庭、农场和仓库的屋顶。在2006年通过的《高技术战略2020》规划中,德国联邦政府计划在投入20亿欧元之后,再追加20亿欧元,用于支持和奖励企业在新兴能源领域里的创新计划。

德国环保部部长阿特迈尔在谈到能源转型的问题时说,新的工业革命归根结底是一场能源革命。在传统能源走向枯竭之前,抢占新能源市场,占领经济制高点,就是世界各国所期待的“革命”。德国希望能在绿色能源革命中成为全球第一个“绿巨人”,以总理默克尔为首的德国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计划,打算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其它可再生能源取代油气燃料。到2050年,德国80%的电力将来自绿色能源,成为能源利用模式转型的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2、中国要牢牢把握历史新机遇?

根据历史经验,我们发现工业革命的发端地国家往往都是制度、技术、环境等多方面的创新之地;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也会随着每一次工业革命发生重大变化。英国凭借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头牌经济大国,美国依靠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领先近半个世纪。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都失之交臂。在第一次机遇错失后,中国被西方列强工业革命下的坚船利炮打垮;幸运的是,第二次机遇中中国抓住了工业革命的尾巴,进入世界产业链的末端。?

我国经济当前存在诸多内外不平衡的因素,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技术层次呈现低端化;另一方面,经济和社会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严重,发展的成本逐步提升。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30年的旧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根本手段,在于依靠科技和产业创新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充分展现了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1 与机遇结伴而来的必然是挑战

当前形势下,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危机以来不断加大对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的研发投入,试图抢占工业革命制高点。另一方面,我们的制度构建、人才储备、技术攻关等仍然不适应新技术的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全球制造中心,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在传统工业领域竞争力受到一定的制约。而在新兴领域中,由于技术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迎头赶上的难度很大。?

在科技体制上进行持续创新,实现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要改革和调整相关教育制度,培养新工业革命所需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要培育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普及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创新教育,加大对创业的支持力度和对创新创业失败的宽容度;要转变政府角色,支持企业创新,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

在今后的20年,也就是世界基础设施的大转型在未来的20年之间要完成。谁做到了谁就引领新的世界潮流,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要特别注重打破筒仓效应,鼓励协同发展。为了实现这种转型,动力是创新。创新也有几个方向,一个方向是从宝塔式的创新模式转向了扁平化的创新,第二个方向创新链要全面链接,第三个方向是知识加工和组织体系要发生深刻的改革。这种新的格局里有三个关节点,一是技术创新,二是管理创新,三是体制机制创新。

2.2 欧、美、日弯道超车的历史经验

回溯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就有一批新兴国家崛起,像美国、德国和日本都曾利用这次契机“弯道超车”超过了英国。美、德、日三国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中国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今日之中国更有必要利用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出现经济危机“弯道停车”的难得机会,在新能源、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生物工程,以及航天、海洋等新兴技术和产业化各方面超越过去。中国既需要在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全面突破,更应培育一批能够引领产业革命的企业。

3、实现中国的弯道超车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现实是政府调控能力强,而市场创新能力弱。科技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资本”的孵化与支持、“产业”的培育与扩张和“市场”的占领与稳固三大驱动力要素的紧密配合。而就中国的金融行业而言,当下最紧要的就是更加去行政化、立足于市场,不能将金融视为政府的附属品,要给予资本市场和开发性金融以更大的空间,使后者从商业银行业中独立出来。一些在目前被其他商业银行视作不作为的领域,让开发性金融机构来做,并让其处于基础和骨干地位。比如,电动车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普及,首先要解决的是诸如加电站这类基础设施的产业化,这种超前的和铺底的新兴产业项目的培育就需要开发性金融来做。

基于此,中国必须牢牢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期,以全新的姿态把握和应对全球战略性产业可能重新定义的机遇与挑战。要实现中国的弯道超车,必须在创新环境、金融服务、政策配套以及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实行深入的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技术创新积极性,使其在未来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产业领域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并形成产业化,在各行业打造一批能够支撑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且具国际竞争优势的跨产业集群。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时刻,我们不仅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方针,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大举措,分析和吸取中国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更需要全面分析危机后工业化的历史趋势,以创新思维发展新兴产业,释放基础设施建设的潜力。

面对渐行渐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已做了一系列必要的准备。但对于广大中国企业而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角不仅仅是技术,制度和管理创新同样重要。企业在加强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要积极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才有可能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立于不败之地。无论第三次工业革命最终以何种模式呈现,新一轮产业革命必将以跳跃式的进步与创新为内核,中国企业唯有厉兵秣马,迅速向“创新型战略”转变。而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企业的集结,才有可能摆脱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附属地位,并超越趋从者的身份,以引领者的姿态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转变发展方式是中国的时代需求,创新是根本驱动力,中国的改革势在必行。“第三次工业革命”必将引领中国产业转型,中国产业也必须转型。

3.1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充电设施与车的配置一般是公交车1:3、乘用车1:5。充电设施未来需求巨大。

3.2 充电桩建设

2014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地方政府掀起充电桩建设。以国家已批准的两批新能源车试点城市为例,北京市将在中心城区打造服务半径平均为5公里的充电圈;天津市将新建6700个充电桩或充电接口,新建66个充换电站;广州到2015年底,新建10座新能源公交车充电站和300个充电桩;上海2015年充电桩数量将超6000个;深圳到2015年建168座公交充电站,50座出租车充电站,526个快速充电桩,39000个慢速充电桩。

3.3 成批“3D打印房”亮相上海,油墨来自建筑垃圾

2014年4月,张江高新青浦园区内的3D打印建筑正式揭开神秘面纱。在园区内的一片空地上,10幢一至两层的毛坯新房错落安置。据悉,这10幢200平方米有着方便面式外表纹理的房子,并非由工人一砖一瓦砌出来,而是由一台3D打印机,在24小时内打印出来的。

3.4 千户光伏扶贫到户电站

2014年6月18日,远在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金寨县,这个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宣布千户光伏扶贫到户电站全部并网试运行发电。这是该县县委、县政府今年实施的精准扶贫重点工程,旨在通过光伏发电项目帮助1008个贫困户建立稳定、长久的增收脱贫项目,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截止到6月17日上午10点,随着梅山镇最后一户光伏电站并网接火,全县千户光伏扶贫到户电站全部并网发电试运行,绝大多数户前期日均发电量都在10度以上,光照条件、调试状态好的日发电达18度。

以上这些政策的出台和采取的措施,正是在各国争相发展和利用绿色能源的大背景下,中国力争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过程中,通过产业转型,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倚重于技术,制度和管理的不断创新,从而在新技术革命中,成功实现占领应有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Jaremy Rifkin 著;张体伟 孙豫宁 译. 第三次工业革命[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 李河君. 中国领先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 中央政府门户网,2012-07-09.

[4] 充电桩模式. 历经5年仍处迷茫期.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4(10).

[5] 时培甫. 我县千户光伏扶贫到户电站全部并网试运行发电. 金寨人民政府网, 2014-06-18

[6] 李佐军 赵西君.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别掉队. 环球网,2014-08-12.

作者简介:

第6篇

网络经济一季度同比增长15.4%,二季度增速或加快

09Q1网络经济同比增长15.4%,环比下降4.7%。在世界经济危机、中国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国互联网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环比出现小幅下降。但相较其它行业,互联网一季度15.4%的增速依然突出,表现出新经济持续的活力和朝气。

艾瑞预计互联网经济第二季度增速将触底上扬,以上判断取决于以下几点理由:

1、剔除季度性因素影响,09Q1个人付费收入增速稳定,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于网络消费,无论是娱乐消费、生活消费,还是商务消费;

2、剔除季度性因素影响,09Q1企业端收入环比降幅放缓,U型底成型可能极大;展望09Q2,广告主年度预算计划完成,将开始新一轮投放;房产市场3月显现小阳春,营销需求扩展。

3、中国诸多经济宏观指标三月回暖,整体经济形势较为乐观;与宏观经济联系密切的人力资源市场有回暖迹象,网络招聘降幅放缓,有望Q2环比增长。

个人端收入同比高涨29.2%,企业端收入同比微涨0.4%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09Q1个人端收入77.3亿元,同比上涨29.2%,环比上涨3.4%,剔除季度因素影响,增速极其稳健。以网游为代表的个人端收入项目多为内需,经济危机对其影响极为有限。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09Q1企业端收入为56.4亿元,同比上涨0.4%,环比下降14%。经济危机对互联网企业端收入影响较为明显,网络广告继08Q4后继续深度调整,电子商务B2B也受外贸的影响增长率有所下滑。但需要注意,剔除季度因素影响,企业端收入下滑幅度已经放缓,显露筑底迹象,二季度有望回暖。

网络游戏营收环比增长6.9%,网络广告收入环比减少22.6%

第7篇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人们自然而然地关心这样一些问题:哪些产业可能引发全新需求,引导整体消费需求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并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起到龙头作用?

由于各个产业的需求特征不同,其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促进内需举措对其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时效也各不相同,进而其走出危机的过程也必然不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谁是能把经济从危机带出、走向复苏的龙头产业?

从国际历史经验来看,把经济从危机带出、走向复苏的龙头产业,往往并非是既有产业的复兴,而只有那些能够引发多数民众新需求的新兴产业,才有可能通过迅速扩张的需求、密切的上下游产业联系等方式,推动投资、就业、收入、消费的全面繁荣。具有这一特质的产业,在当前阶段来看,最可能出现在电子信息产业、与新材料新能源相关的产业,某些新兴形式的服务产业也有一定的可能性。

而对传统产业而言,面对新的挑战,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不失时机地进行产业升级,才有机会从经济的泡沫状态中走出。当前的产业升级应着重于产品升级、市场升级和服务升级,终极目标还是扩大需求。产品升级是指企业不断推出换代产品,以新产品带动新需要;市场升级就是扩展市场范围,既扩大消费者群体(如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也提升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如从高收入群体扩展到中低收入群体);服务升级,就是从简单地提品转向提供多方位的增值服务。

哪些产业近期能够成为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消费、投资、出口这三大带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来分析,哪些产业近期能够成为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方面的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中央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为刺激内需而新增的基础建设投资支出,受益于此的必定是其产品直接用于投资的产业(并非是资金投向的产业);消费方面的需求增长主要来自那些受收入变化影响不大(即需求收入弹性小的产业)的消费支出以及各地刺激内需的消费支出,受益于此的必定是其产品直接用于消费的产业(即最终需求型产业);出口方面则普遍地大幅减少,相对而言,出口依存度大的产业受影响很大,短期难以复苏,而出口依存度较小的产业受影响较小,短期复苏的可能性较大。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钢铁业、建材及建筑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及信息通讯业、农业及食品制造业等,或许能够实现相对较快的增长;而回暖较慢的,一种类型是那些产品主要用于生产需求的中间需求型产业和中间需求型基础产业,如石化、物流、电力等产业。另一种类型是出口锐减的产业,如纺织业、轻工业、部分制造业。必须强调的是,与上一发展阶段更多地依赖投资型最终需求诱发和出口型最终需求诱发的经济特征相比,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和危机的复苏过程中,都不得不更多地依靠消费型最终需求诱发,各产业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格局也必然随之有所改变。

汽车制造业,作为消费型最终需求产业,通过政策的支持而实现需求群体的扩张。加之道路建设的强化、能源价格的合理回归、购置等方面税费政策的调整等因素,可能成为消费诱导复苏产业的一个典型。“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如能快速实施并得到市场良好反应的话,汽车业及其关联产业的振兴或许能够先行一步。

新一轮经济增长,外国资本最先进入的会是什么产业?

从国际产业转移的态势来看,产业转移趋势尚未结束,但转移的方式不再是简单地转入低要素成本(低工资、低地价、资源价格低)地区,而是产业转移加以适当创新的过程。鉴于国际资本普遍对中国率先走出危机有相对较强的信心,因此,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可能依然会伴随新一轮的外国资本进入中国的浪潮。那么,最先进入的会是什么样的产业呢?一方面,它们与国内产业相比必须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它们的产品市场相当比例还是中国之外的国际市场,所以进入的产业必须是国际市场中需求增长潜力大的产业。笔者认为,综合而言,国外资本最可能率先进入的领域是电子信息产业等具有产品研发创新或更新换代空间的产业。

总而言之,扩大内需举措也好,产业振兴举措也好,尊重市场机制是前提。形成新的市场需求是各产业振兴的原动力,对就业、对税收的带动,都是其发展的结果。在需求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将大量资金投入一个产业未必能够真正振兴这一产业,更不能奢谈对其他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

所以,产业振兴的根本还在于产业需求的振兴,政策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都应在此。内需刺激政策应能产生持续的影响(不应是一次性的或暂时性的),应实现政策激发的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激发中间需求、进而带动就业和收入、进而带动下一期的消费需求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产业资金的投向必须以市场潜力为依托,在需求增长得以确认的前提下,去讨论生产领域的振兴才有意义。即使短期的市场需求难有起色,其生产领域的调整和振兴,如对低档生产能力的淘汰、对低端产品的更新升级、对主要产品方向的转型,仍然必须着眼于中长期的目标需求和未来阶段的产业竞争力。

延伸阅读

为何选择十大产业拉动经济

从经济总量看,2007年,除物流业之外的九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占GDP的比重为三分之一。

实际上,十个重要产业在确保国家产业、金融、社会就业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税收贡献

2007年我国税收4.56万亿,其中以九个产业(除物流业)为主的企业上交的税金就达到了1.7万亿,约占37.4%。

促进就业

从就业看,即使不包括农民工,九个产业(除物流业)的直接城镇从业人员也达到了3615.6万人,占30%。

三农问题

轻工的食品、造纸、家具、家电等行业,涉及2亿农民市场。仅轻工产业就可吸纳2000万农民进城务工。

第8篇

汪同三:在该书中我们预期08年是9.7%,09年是9.3%。第一次做预测是2007年底,那个时候预测中国08年是10.4%。因为03年经济过热,某些部门投资过快增长,比如,电解铝增长70%到80%。03年底进行了新一轮宏观调控,这次宏观调控接受以前的教训,没有搞“一刀切”。所以,03年及以后各年份经济增长速度没有下来,而是年年上升。然而,经济有自己的周期,不可能持续经济增长速度上升。所以,到07年的时候,下半年出现膨胀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预测2008年是10.4%,肯定比2007年明显低下来。到了2008年八、九月份预测的时候,觉得肯定会进一步下降,因为大家看到,所有做经济预测的机构,不管预测哪个国家,都是不断往下走。

2003年的中国经济就像是一个小朋友上滑梯,上到了2007年的11.9%了,要慢慢滑下来,这时候忽然有一个家伙从后面推了他一把,这个小朋友就叽里咕噜地往下滚了,推他的这个人就是美国。

现在看来,数据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原因是,07年如果是原来公布的11.9%,则我们的预测08年为9.7%,09年9.3%。现在07年调整为13%,08年最新数据公布数为9%,那么09年可能应低于9%。2009年最终GDP是什么样?我们的预测正在根据统计局最新的数据进行调整,4月份会给出新的预测结果。虽然结果还没有最终出来,但是就目前来看,保住和超过8%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人民论坛记者:对于普通公众来说,经济学是很高深的一门学科,尤其是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更是复杂,但是大家都很关注这个结果,因为增长速度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想请您谈谈,预测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该怎么看待数据各不相同的经济预测?

汪同三:我们做这个预测,叫做模型与时政分析相结合。就是用数学方法建立起一个宏观经济运行的模型,这个模型里有若干的数学方程来反映部门的生产、价格变动的情况、投资、消费、对外贸易等等情况。通过这个模型的运算,可以得出一套对未来的一年、两年经济运行数据的结果,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分析,也就是要加进一些人的思考的因素,人的判断的因素,也就是说模型运算结果给我们提供一个框架。那么时政分析加上实际情况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来。

任何一个预测都是有条件的,都是概率性质的,比如,如果我说8%,或者说8%左右,或者说是8%的可能性大概是60%、70%,就好像大家看天气预报,降水概率一样,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现在处在很困难的时期,要想预测好2009年的中国,恐怕很多人不具备这样高超的能力。我们只能分析它的可能条件是什么。一个是外部条件,一个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我们也无法确定。我们想办法怎么把自己事情做得更好一点。假设外部环境不变,内部条件显然是一个趋好。所以,我说现在看起来保住8%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人民论坛记者:抛开数字不谈,您对09年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有何看法?

汪同三:09年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取决于外部的条件和国内的条件,外部条件是美国金融危机会不会继续演化。2007年的时候我们叫它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涉及范围只是房屋次级抵押贷款,到2008年我们叫金融危机,就覆盖整个金融部门了,再往下发展是经济危机,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叫经济危机,美国人也没有叫。如果美国演变为经济危机,比如,三大汽车公司某一个破产了,就是美国经济危机的开始,现在破产的基本都是中小企业,还没有大的企业。这是第一个条件,就是国际经济环境,如果演变为经济危机还会带来新一轮更严重的影响,中国也会受到影响。

第二个条件就是国内扩大内需政策,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做得怎么样。到目前为止看到的消息,只有贵州定的是8%,其他都在9%以上,包括北京是9%,还有不少省是两位数。所以,从地区信息来说、地区可能性来看、地区决心来看,超过8%可能性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