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8 16:53: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流行的平面设计风格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CG设计;平面设计;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9-2148-01
在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的今天,数字艺术这个概念被提出,国内外的设计方面的专家都对于平面设计数字化走向提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或者赞同或者保留的态度,但是无论是支持肯定还是否定,这个建立在电子信息和网络基础上的新时代里,这个时代自身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数字化手段,这也是平面设计数字化所存在的大的时代背景[1-2]。本文主要就计算机图形图像(CG)数字手段上的表达相关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
1多元化的表现手段
一般来说,设计师对于设计领悟的不断加深,必然能够体现出设计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同样利用不同的设计软件也同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出设计手段的多元化处理。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不能否认科学技术对于艺术发展的推动性,确保这种推动力量的健康有序发展。正因为上述原因,所以计算机图形学在平面设计的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从网页设计到UI设计,都能完全体现出计算机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所带来的设计变化。一般来说,计算机图形学从简单的二维应用到现在的复杂三维领域的渗透都体现出设计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可以说,平面设计也变得立体起来,但是也不能说平面设计脱离了平面范围,只能说平面设计接受新技术的推动而变的更加立体和丰富。
2 丰富化的设计素材处理
对于一个平面设计师来说,即使拥有多元化的数字手段和丰富的视觉设计语言也不一定能做出非常优异的作品,其本质原因就是设计的素材不一定优异。而设计的素材在选取上比起以往来说有了更庞大的选取空间在网络上有大量的图片库,丰富且详细.此外,设计者也可以自己制作丰富的素材库t甚至可以将自己拍摄的作品作为笔刷使用,PHOTOSHOP中拥有强大的工具栏,而自己的素材则可以更加的丰富它。在传统的角度来看,一个素材的采集是比较困难的,一种就是手绘产生,一种是摄影,但是由于以前技术的限制,这两种素材采集方式往往不能够满足设计者对于素材的要求。但是数字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就是说素材采集方式产生了变化。
这个变化就是平面设计素材可以自己通过在外界拍照片采集,也可以通过电脑上采集,还可以通过在3D素材上采集,而且这些只是一小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还有更多的素材采集方式的出现,而这些素材的采集都带动了平面设计的发展,从文化格局的角度来看,网络世界的文化格局带动了素材采集方式的交流和更替速度。而将设计师从繁重的搜集工作中解脱出来的则是CG设计的发展。目前,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数字技术的合理应用能有大大解放设计师繁重的体力劳动,能够更好的发挥设计师的创造能力,另外一方面一些智能软件能有点燃设计师的灵感火花,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新颖设计。比如,大量的数字设计材料素材,大都可以直接用于平面设计,一些较为常用的动物、植物、人物标志可以大大减轻设计师的工作量,也能促进设计师不断进展,另外也可以慢慢积累属于自己的图形设计数据库。
3 多样化的设计风格
这是一个多种风格的共存和相互影响,各种设计风格不同的,无论是豪华的古典风格或流行的风格的多样化风格的时代。设计工作的多样性导致了多样化的设计,因此设计人员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单一的设计方法没有能够解决日益增长的设计潮流。由于设计师的不同的文化和教育背景,意见和观点形成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些图形设计师们首选的装饰技法,包括先前被遗弃现代装饰图案的传统符号,以新的方式在他们的设计中组合成新的设计风格,以独特的嘻哈音乐点设计质量的风格,但作为艺术风格,不能被归类为复古风格。这种传统的装饰现代设计模式分解,集成和处理技术的融合,将很多工作的细节将设计实践是新鲜的。一些设计师的最新时尚,幽默的风格,在相当大程度上,如果存在反叛精神,一般具有非常黑色幽默的感觉。如果设计是新鲜的,那么一般充满个性的设计。无论是传统的设计批评或继承在其各自领域的设计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无论是简单,抽象的达达支持者或形象化的语言的视觉语言的支持者可以找到共鸣。因此,设计的多样性是完全完整的计算机技术是当今唯一的途径。
4 设计时代特征上的模糊化
由于设计时代的明显特征并不是风格多样性,而是需要考虑设计整个发展历史过程,以及平面设计领域的相关发展过程,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设计时代特征的体现。因为从新艺术设计以及装饰设计时代,从到国际主义设计风格时代再到现代设计时代,再到后现代设计时代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的,在这些过程中强烈的设计时代特征显现无疑,可以说用一两种设计语言就能概括设计时代的整个特征。但是,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存在各种的艺术形态和表现形式,以及各种各样流派的影响,加上它所呈现的图形图像的非常多元化的特点,这样利用信息技术为图形图像的再创造建立的极为便利的条件,也就说在信息时代的平面设计中充满的时代特征的模糊性,也就说说明,不可能用一两种语言来描述整个这个时代的设计特征,而是通过多种设计语言的融合,比如有些设计作品在模仿60年代的设计风格,而另外一些设计作用则体现出更加强烈的时代感。这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设计的语汇更加充实,设计者可以更加自由的设计作品。随着设计时代特征上的模糊化,设计作品拥有了更多的来源渠道。
5 设计作品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目前的设计作品的来源渠道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显得多种多样,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比如,有些设计作品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而有些作品通过印刷制品进行传播,虽然传播的媒介不同,但是不能否认数字化时展极大丰富了设计作品渠道的多元化,数字时代的设计通过网络,不断拓展自己的发挥舞台。另外,由于网络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和视觉冲击力强等特点,这些都对于平面设计带来了深远印象,同时为平面设计增添了新的内容,主要包括页面、界面以及交互设计等等。所以,这就要求平面设计时需要掌握随着时展的新的视觉新语汇,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网络信息时代,平面设计师可以通过多种的渠道将自己的作品很好的传递给自己的消费者。无论在何时,在何地设计师都可以通过电脑上传自己的设计作品。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运用手机发表自己作品的设计师也越来越多,而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都可以吸收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它也促进了设计师之间的沟通。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风格派;招贴设计;蒙德里安;包豪斯
【中图分类号】 J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242-3
1917年,荷兰《风格》杂志的诞生,也标志着“风格派”运动的兴起,它实际上是以荷兰为中心的许多画家、建筑师以及设计师所组织起来的一个相对而言松散的团体。说其松散是因为比起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运动,“风格派”运动并没有比较系统或者是完整的宣言跟提纲,所有参与到这场运动的人也大多都相互不认识,并且他们很少有机会同时展览他们的作品,而只有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巴黎举行的那场展览是唯一能够展示出“风格派”作品的展览才同时展示出了当时代的“风格派”的作品。
一、统治并被影响着的荷兰“风格派”平面设计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代,是大工业生产的时代,产品批量化生产,工业机器以及科技的发展,使得西方社会的群众和各层社会阶级的关系出现了极大的矛盾。在当时的欧洲社会中人民与人民、人民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开始迅速的展现来。而此时在欧洲大多数的传统的基督教的信仰被上层社会做出伪证、对下层人民的生活给予否定和抛弃,使的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陷入了一种精神上的病态社会,各种各样的假的教义信条和空无主义思想趁机渗入到欧洲人们群众的思想之中。譬如现世短暂,唯有灵魂永生,在世纪的末期人们的病态的心灵跟灵魂开始在冷漠的现实社会中四处游荡。就在此时,在以往收到极度冷落的舒本华以及之前不被人们所认可或者是理解的尼采的哲学思想开始受到了欧洲各阶层的关注。他们开始将意志主义哲学被当作精神的庇护所,借以给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带来极其重要的精神安慰。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救赎题材的平面照贴海报设计就大量的产生,在这其中,荷兰“风格派”恰巧以冷峻刻板的艺术趣味和纯粹理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欧洲风靡一时。
由于“风格派”产生于战争年代,艺术家们看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和混乱,开始慢慢的发掘到了当时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社会以及战争所带来的灾难的不满。因此,这些艺术家们开始对之前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兼并与吸收,试图单纯地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讽刺或者披露一部分社会问题,用最简单的几何图形跟规整的抽象主义的线条跟纯粹的色彩来建立一个所谓的精神至上的王国作为人性的寄托。
(一)“风格派”平面设计对野兽主义的吸收
野兽派是略早于“风格派”的一个在1905年产生的以法国为中心的一个美术的团体。“风格派”与野兽派的相似之处也有就是因为这个所谓的野兽派的社团内,他们并没有建立起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信条或者是目标没,更加没有任何的宣言和理论主张,只是这些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颜色鲜艳、浓重的色彩,甚至是纯色跟原色,然后以极度直率、粗放的笔法,来创造出极其强烈视觉冲击效果。通过这些纯粹的颜色以及粗狂的线条来展现出他们内心情感的极度表现主义的倾向。这些野兽派的画家们吸收了非洲黑色的那种相对粗狂的雕刻艺术以及东方的一些艺术的表现手法,注重纯粹造型的表现。常常用到红、黄、蓝、绿等醒目的色彩作画。这使得“风格派”在平面招贴设计上面,对单纯鲜艳的颜色的追求,通过色彩来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有着重要的借鉴跟吸收。“风格派”平面设计中对三原色与三非色的借鉴也源于野兽主义绘画。
(二)“风格派”平面设计对立体主义的吸收
在20世纪初期,表现主义开始慢慢的兴起并流行于德国与奥地利等国之间。表现主义的抽象招贴不像象征主义一样从表面一眼就可以看出其中的诉求内容,他们采用夸张等表现手法。随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产生了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在当时欧洲的设计团体中,尤其是在当时的招贴设计界中引起了重大的影响。构成主义开始注重几何图形与色彩的使用,并且讲开始将抽象的几何图形与鲜艳的原色进行尝试性的组合,所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紧接着在二十世纪初期,在德国极度流行的立体主义的设计对当时欧洲的招贴设计产生了广泛而深渊的影响,以至影响到了相当于同时展的荷兰“风格派”的平面招贴设计,使得“风格派”的招贴更加趋于理性化、数字化。然而立体主义开始对大自然的事物进行精准的分析和判断,从中提取了精粹的形并将大自然的事物几何化、抽象画,他开始慢慢的改变着传统的绘画模式,同样影响着平面设计的发展,丰富了平面招贴的视觉语言。使得“风格派”招贴设计开始慢慢的像立体主义靠拢跟融合。
(三)“风格派”平面设计对未来主义的吸收
在20世纪初期,意大利开始产生了未来主义,在当时的未来主义的招贴设计的领域中,设计师们开始尝试着利用抽象元素在画面中的穿插、透叠、反复以及“线的力量”来表现作品中的运动感、速度感和力量感,这些设计师用其独具特色的设计语言来诠释这未来主义,从而形成了未来主义的平面设计风格。而这种风格在后面的荷兰“风格派”的招贴设计中也大量的应用,“风格派”对于未来主义的这种抽象元素的吸收跟借鉴在许多的招贴设计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这点也与“风格派”的代表人物蒙德里安在绘画中的观点有所碰撞。未来主义开始与“风格派”相互吸收,两者共同发展。以至于对现代主义平面招贴设计都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二、风格派平面设计的艺术追求
“风格派”在它的平面语言的表达中开始主张从理性出发,用抽象的几何形式来表达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以及探索被事物外貌所掩盖下的未被肉眼所能观察到的规律。这些规律开始慢慢的融入了现代科学的一些原理,以及当时欧洲大生产社会下来表现出来的机械美学以及城市天际线的改变所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在平面设计方面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设计师里特维德、蒙德里安等人。他们主张把纯艺术的风格原则运用在绘画跟平面招贴的设计之中,来表达和创造新的世界秩序。
(二)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
在“风格派”平面设计的观点中,有一个极大的共性就是要用抽象的手法去诠释事物。这些设计师们认为艺术应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是运用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来进行组合或者是构成整个世界跟宇宙,然后使的世界万物想融洽和谐。而这种追求正是“风格派”所恒定的目标。但这种几何因素不是自然物体的特定形式,而是高度抽象的形式。蒙德里安认为,应当把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进行抽象化,用抽象的构成事物的简单的结合图形来表述事物本身才是最真实最本质的的表现手法。“而绘画是由线条和色彩构成的,所以线条和色彩是绘画的本质,那为什么不能允许他们独立存在,只有用最简单的几何形式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是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绘画。”对于“风格派”的艺术家而言,线条以及色彩是平面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所要做的是将这些线条以及块面色彩进行均衡化处理然后组成一副完整的作品。而实质就是“风格派”可是将理性的绘画以及作图形式与当时代传声的机械美学进行紧密的结合,追求那种机械产品所带给大家的标准化与精准度。蒙德里安所画的开花的苹果树,就是用简单抽象的几何图形来对正在花开时节的苹果树进行诠释。
(二)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
“风格派”喜欢运用高度抽象的几何图形理性地表达对客观对象所潜藏的内在本质。这也体现了“现在研究着把我们想象中的现实转变成可以为理性所控制的结构,以便随后在‘一定的’自然现实之中重新发现这些相同的结构,从而凭借造型视觉去洞察自然。”这一抽象的理性思想。因为讲几何结构进行拆分或者是对所表现的对象进行高度的抽象处理是“风格派”作品最重要也是最显著的一个特点。
《红黄蓝的构成》一作中蒙德里安用粗重的黑色线条讲整个平面版式分割成七个大小不同的矩形,来体现简洁的结构。画面主导是右上方那块鲜亮的红色,不仅面积巨大,且色度极为饱和。左下方的一小块蓝色、右下方的一点点黄色与四块灰白色有效配合,牢牢控制住红色正方形在画面上的平衡。使平面抽象成为一个有节奏、有动感的画面,从而实现了他的几何抽象原理。而全矩形的运用也是当时“风格派”平面设计构成里面的一个重要的亮点。
(三)色彩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
“风格派”的平面设计并不是很喜欢粉色系,大多数的作品非常特别地反复应用横纵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以及黑白灰三非色。对于“风格派”的设计师们而言色彩不仅赋予了图式的视觉意义,还更赋予画面以精神意义。而实际上三原色具有精神象征的意义和视觉上饱和而稳定的倾向,因其符合“风格派”作品追求精神性的特点,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艺术以足够的明确、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格,进而达到表达作品的内在精神追求以及自然的高度神秘。《进化》是蒙德里安的一副油画作品,从这幅油画作品中不难看出,在色彩的运用上,大胆的运用纯蓝色系加上明黄跟鲜红的纯色系来表达“进化”这一主题。
(四)对非对称性的研究与运用
“风格派”认为设计不再应该单纯的追求对称性而应该在乎一种和谐的平衡。他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视觉艺术应该是通过有机的构成而达到和谐的高度平衡,即所有的平衡对抗原则并不代表将画面进行平均的处理,要在这种不平均的平衡对抗关系中找到他们的平衡点。运用理性的思维模式,对艺术进行平衡点的寻找,对人类审美的思维而言有着重要的转折意义,也代表着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诞生,成为艺术表现真实的关键。
三、风格派平面设计对欧洲其他设计流派的影响
荷兰“风格派”以几何抽象美学原则在设计领域中具体化的方式推动着现代主义艺术流派中纯粹理性主义造型美学的发展,促进了德国“包豪斯”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奠定了“包豪斯”基础理论课程体现制定的基础。对现代主义设计的美学品格的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风格派对包豪斯教育的影响
包豪斯学院的创立初期,其贯穿的宗旨就是应当打破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的界限,建立起一个可以使建筑、雕塑、绘画三位一体的新颖的设计师的团体,使这些艺术进行科学的结合与统一。纵看包豪斯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想,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与“风格派”对追寻的理念是相通的。因此包豪斯在设计上的发展路线其实是一种高度理性主义以及完全功能主义相结合的设计风格(后人称之为“包豪斯风格”),而且这种思想理念也影响着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包豪斯的教学成果除了建筑意外,还包括家具、灯具、招贴、摄影、服装、扎染、陶瓷、机械工具等等,舞步成为现代设计的成功的典范。以至后期包豪斯的这种纯粹理性主义风格的教学方式左右着整个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设计风格,同样成为了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中最为基本的特征,并贯穿了整个现代主义工业文明审美风格。
(二)风格派的平面设计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
在“风格派”看来,如果想使得未来的社会或者是人类理想社会中形成一种全面整体的艺术化的生存方式,那么这不仅仅需要知识与技术的进步,同样应到富于设计以人类的感情。
“风格派”在平面设计中的语言表达对于现代主义设计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为之后设计的活动者打开了一种新的构成的思维方式,以及空间的拓展想象方法,并开始探索之前平面设计语言中所未涉及到领域,进而从中找寻出更加饱满的设计形式以及方法――观念设计或者概念设计。
荷兰“风格派”与俄国的构成主义、德国的包豪斯构成了现代主义设计的三个基本支柱。其艺术表现的手法本身是将自然的丰富多彩进行一定的压缩,使他们成为一种有关系的造型构成的表现形式,因此,在“风格派”的大多数的构成作品中的这种“数的和谐”的思想对于世界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形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它创造了一个秩序与理性的完美结合。它这种纯粹理性主义的思想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以及产品设计影响深远,并且积极的通过设计实践活动来对现实事物的世界进行数字性、科学化、秩序化的改造。“风格派”始终相信艺术的表达形式是由科学理论、机械化生产、现代都市生活的节奏组成,而这些元素的本身就是艺术形式规律的基础。因此“风格派”通过设计实践活动,来参与到对现实物质世界的改造,是自然进行人化的处理,这样就使得和谐的社会有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功能,为人类生活艺术化的生存方式提供可能性。
四、小结
综上所言,平面设计抽象化、纯粹化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以及设计发展的必然的趋势,在快节奏的工业社会大生产中,抽象、纯粹具有高度理性的哲学意味,而这种理性化的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趋于成熟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因此,“风格派”这种极度理性主义表现的平面设计是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前提下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深刻的影响着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展,开始慢慢的改变社会人看待事物的思想意识以及思维方式,以至于后面的欧洲各个设计流派的发展。在荷兰,风格派发展到今天近百年的历程中,为人类创造了许多的精神财富,这都需要我们去反思、理解跟重新认识。
参考文献:
[1]张红雷.略论荷兰“风格派”艺术对德国“包豪斯”设计的影响[J].齐鲁艺苑,2009,(2).
[2]杨大昕.浅谈招贴设计的发展[J].文艺生活,2011,(7).
[3]王宁.蒙德里安抽象绘画理念对现代设计的影响[D].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关键词:借鉴;传统文化;融合
一 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出现了前所未有地生机,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凸显出来。融入了现代气息的传统文化既不是对中国传统图案纯粹的模仿、简单的挪用,也不是完全拘泥、沉迷于传统设计理念中,是从内在本质上为现代生活中有机的一部分。
设计要表现设计者之意、理、思想、情趣,这样才是真正的有生命的设计,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仅一人之力不可能全盘兼顾,只能立足一点,兼顾其他,对于民族文化的继续应立足于透过其形式把握其精神,民族传统艺术丰富多彩,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艺术和中国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个性鲜明,千姿百态,对于设计者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二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传统图形来表达某种意趣、情感和思想;或是把传统图形元素进行变化、重组和出新,使其既有传统图形的形状和神韵,又有现代设计的意味。或是将传统的设计手法渗透于现代设计的图形之中,体现出某个民族的精神和理念。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进行碰撞的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整合现象,是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现代设计中传统的、民族的元素,应该也必须融入流行的、时尚的理念,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当然,“现代”一定带有“流行”的因数在内。所谓时尚,一般指当时的风尚,当时的流行样式。在某些人眼里,流行的、时尚的都是过眼云烟,没有历史的、传统的东西耐看、厚重,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在流行与时尚中,传统的审美意念和传统的设计元素也一直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两者结合一起,给人以民族化的感觉。以现代设计的观念衡量传统和时尚,两者并没有冲突,结果必然是相得益彰;传统通过时尚得以继续流传,时尚通过注入传统而增添文化感和厚重感,增强其生命周期的可延续性。
三 现代设计引入传统文化
设计在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征,这是对各国文化的一种反映,一种诠释,中国虽然设计还没有形成一种民族风格,但是中国文化对设计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近年来,这些中国特有的审美精神被再度挖掘,成为了激发现代平面设计创作灵感的不竭源泉。同时,许多传统的视觉元素也是现代设计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价值。面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平面设计也在不断地得到改善和发展,同时传统文化也在渐渐融入到国际设计地风格中。
北京奥运会的申奥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可以说是现代识别中的一个经典之作。设计将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运动元素巧妙结合。该作品整个外形是一个“中国结”的形状。中国结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有“四环贯彻、一切通明”之称,“结”取“连绵不断”之意。借用奥运五环色组成的五角星相互环扣,象征着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五星则形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代表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在这个标志中,运用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法,从而使得整体形象更加形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同时也表达出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还有象征着“舞动的北京”的“中国印”。“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为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地运动人形。它似印非印,似“京”非“京”,潇洒飘逸,充满张力,认得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地神韵,蕴含着浓重地中国韵味。将中国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地国际设计风格相结合,将二者有机融合,创造出一种鲜活灵动的艺术感。中国印传递的是一种中国文化,是文化的浓缩和中国艺术的精髓,是一个以小见大的东西。这正式集中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特色。
四 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传承的关键
中国现代设计不同于国外。国外的现代设计完全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起来的。我国建国60年以来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年才走完的道路。而现代设计思想在中国的形成则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大量西方现代思想的涌入开始的。一时间,身处现代设计思想荒漠的中国设计师们可以说是“饥不择食”,将各种理念全盘消化吸收,这其中难免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多数现代设计师,仅仅是从历朝历代的残卷画册中,这里提取一个符号,那里截取一段线条,东拼西凑,就自以为是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传统设计”。但是,事实上他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像学外语只记得几个单词而不懂语法一样,说出来也让人不知所云。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不仅仅是“中国红”和“祥云”。设计应该从精神财富中体会到什么,吸收些什么。应该努力将设计中的“中国符号”变为设计的“中国神韵”,而不是用大红大紫的颜色和层层叠加的祥云来疲惫大众的眼睛。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 北京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陈瑞林.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
关键词:家具设计 几何形态 探究
家具,在我的理解它们是各式各样的、不同空间性质的,在样式上他们就像自然世界的动植物一样具有着各自应有的形态。实际上,家具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工作、休息、娱乐等活动中所需要的物质器具,又或是依据人体尺度和人的审美结合的艺术创作。“不要在你家中放一件你认为实用,但是难看的东西”,家具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艺术文化的综合产物,它不仅能满足人们某种特定的直接用途,还是一种广为普及的大众艺术品,使人在接触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审美和引发丰富联想的精神需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家具的形态也产生巨大变化,大约从现代主义大师密斯的钢管椅和开始,人们所见到的家具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不在只是以木材为主要材质,原来的那些丰富装饰也逐渐减少。家具设计师大多会以抽象的视觉形态元素作为其设计的语言,除了去追求新奇独特的家具形态意外,他们还会追求精神的表达,有着更深远广博的艺术韵味。家具形态是家具外观特征的综合描述,包括家具的形态、功能、色彩、材料等形态元素的总和,当然家具形态设计并不只是单纯的外形设计,它不仅包括产品形态的艺术设计,而且包括与实现家具形态的有关的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性设计。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样在认识家具时也是如此,外观形态是左右消费者作出购买决定的第一步,所以一件家具的外观形态对于家具设计师而言是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1 现代家具设计中几何形态起源
1.1 几何形态家具风格的萌芽阶段
在西方中世纪和东方的封建社会晚期,纯粹的几何形态的家居设计还不存在。一直到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的时候,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改变,从这个时期开始家居设计的风格开始转向简洁化和抽象化。
1.2 几何形态家具风格的成长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段时期,世界上涌现出多种设计风格和流派,几何形态得以在这种环境下发展壮大。这时的传统家具设计被设计师归纳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对元素进行简单的新结构组合,依然保持单体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观性。
1.3 几何形态家具设计风格的成熟阶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现代主义风格在包豪斯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的影响下逐渐的形成,并成为了那个时期最具有世界影响力,最流行的设计风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
1.4 几何形态家具风格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家具设计几何形态设计风格开始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局势。在这种背景下,“国际主义设计风格”所推崇的目的性设计被逐渐的抛弃,年轻的设计师们做为“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批判者,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就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2.1 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对于家具设计方面的文章和研究很多的,但是提出关于家具形态设计中空间创造研究的理论,相关论著却不多,家具形态相关的只有在家具期刊杂志上登载过几篇由中南林学院环境艺术设计学院的刘文金教授撰写的文章,如《形神兼备一一家具形态设计》、《丰富多彩——家具形态设计》、《“匠”心独运——家具形态设计中的结构形态设计》、《天人合一——自然形态向人造形态的转化》等,专门讲解家具形态的论著有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刘文金教授撰写的《家具造型设计》。这类论著填补了原来在家具几何形态设计领域没有专门的理论研究的空白,对家具形态设计有了极大的理论提升。但是随着家具形态设计实践的不断深入,设计师能力的不断提升,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又提出的更高更深入的要求。目前还很少有涉及到专门对家具形态设计中空间的论著,大多只是从家具形态的整体设计去研究且没有提出具体的空间创造方法。国内很多对于三维空间形态的分析是建立在平面美学法则上的。美学的形式法则是将平面设计中的经验沿用到立体设计中来的,人们当时只把立体简单的理解成由几个平面构成的,而忽视了立体形态的多元性和不同面之间的有机联系,很自然带来了平面的概念。在这种意义上是无法建立正确的空间形态的概念的。通过形态元素从空间上去研究家具形态,可以建立较为系统的家具形态空间的观念和方法。
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视觉形态的研究最早的就是抽象主义绘画大师康定斯基的论著《点、线、面》,这也是国内大多研究视觉形态元素的重要学术参考专著。另一位是美国著名的艺术心理学教授鲁道夫.阿恩海姆,他的《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也为视觉形态认知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与家具形态空间相关研究的还可以从建筑空间方面得到启示,美国建筑学者程大锦的《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他从建筑学的角度对空间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还有一本重要的论著是由美国普拉特学院教授罗伊娜.里德.科斯塔罗建立的形态研究方法《设计元素》,她从三维空间的基础入手,探讨视觉空间中各个元素的关系,以及所形成的空间情感。
3 现代家具设计中几何形态的造型方法
在现代家具设计过程中,几何形态的应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杂志《Families》的标识是赫布•卢巴林设计的,是以家庭的形象取代了字母i、l、i,诠释了家族的概念。这个标识的创意点是来源于字体和形状的相似性,从图形表现可以一目了然字体的形象,它运用了表面的形象从而强化了内在的信息传递的这种手段。运用哪种图形对笔画替代、归纳、添加、简化都是需要设计不断的推敲实验的创意过程。在日本有位著名的字体设计师小林章先生,在接受中国网络媒体采访的时候,提到了他的字体设计的灵感来源“我的灵感通常来自很古旧的材料,如报纸或其他作品,很像16、17世纪的历史比较久远传统的一些东西。我设计的一款字体灵感来源于15世纪的时的一款意大利字体,叫做Conrect,还有一款字体的名字叫做Cliberd,这个灵感源于18世纪的一款英文字体。”
现今的字体设计的风格有的是把字体的边缘做了粗糙的效果,或者将字跟字间排列出高低起伏的,或者大小不一的变化,呈现出了一种复古的感觉。还有一些是对曾流行的字体设计风格的现代化演绎。2008纽约字体指导俱乐部最佳字体设计揭晓,共有20种字体荣获奖项,风格都偏向于古典的手写的拉丁字母,从中吸取优美的部分,再加之变形、夸张,在可读性的基础上,表现出了特有的形式美。
用视觉冲击力很强的歌德体代替了笔画简洁的,醒目的,变化不多的等线体,还有一些把早期新艺术运动的曲线字体进行了夸张,强调了线的形式美感和粗细的变化,形成了光效果的艺术视觉效果。还有的在字与字的距离上进行了调整,间距变的越来越没有规则,笔画可以连接甚至可以重叠。在设计方面拉丁字母的感觉是回归了传统和手写体。
在今天,电脑的软件和硬件已经不断的在更新,在设计领域中电脑已经是重要的制作表现工具,在早期设计师用电脑进行设计,追求的是机械感和统一,而现在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对于各种图像的处理功能的增多,设计师便开始了回归,运用不同的软件对字体进行处理,比如边缘和肌理的处理,这样会形成手绘自然的效果,使字体有图形化的变化。还有的使用不同的软件对字体进行位移、分解、重组、交错、叠加等,最终目的是让观者看上去画面是复杂的、变化多样的,形成视觉上的噪音,用字体设计的变化形成肌理。
何为视觉肌理?设计师运用绘画、电脑、拍摄等一系列的手段去获得的视觉图案,可以称为视觉肌理。这种肌理既拓展了视觉和想象的空间,并且更体现了亲和力和人情味。只要是用手去触摸能感觉到的,都属于触觉肌理。平面设计中,运用立体的材料进行的设计,还运用了拍摄的手法把设计体现在画面上,这种就是触觉感受的体现。《罗•瑞德》这幅海报的作者是施德明,他在阐述创意构思的时候说“这个设计是为了庆祝新唱片的发行,这个歌词是很个人化的,为了能更好的体现这个特点,所以将歌词写在了演唱者的脸上。”不论什么立体的东西都可以是设计师的素材,奥蒂德•埃泽尔是以色列的字体设计师,他以聚集的,悬挂的钉子形成字母的形状。在字体设计中肌理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出设计师所追求的变化,创新的设计,打破了纸质媒介的约束,在新的素材的应用中我们应该继续去探索和不断的实践。
伴随着新媒体的产生和全球性的语境变化,字体设计已经不是单纯的“纸上谈兵”,在各种媒体和网络中也应用的很广泛。据调查,很多字体设计师都是从事数字屏幕媒体和纸质印刷媒体的,这二者中,字体设计仍是很主要的传达方式。伴随着字体设计应用的领域不断扩大,新型的数字感字体已经产生。主要是将光和影加入字体,是字体的可读性和造型上的新挑战,但这种光影效果很适合运用到数字媒体中,会突出现代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关键词:混搭;生活;设计;个性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17-2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文明的进步,必然带动审美情趣的变化。单一的设计风格已经不能满足于人们的审美需求,各种风格开始混合搭配,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在当下社会中,人们常常会喜欢富有创想的事物,这些事物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视觉盛宴,不断袭击人们的眼球,混搭就是这样一种现象。混搭已侵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在,而人们也在津津乐道地享受着混搭带来的如此魅力。混搭已成为时尚和流行的代名词,它是一种特异的表现形式,可以摆脱沉闷,符合了当今人们追求个性、随意的生活态度。
关于“混搭”这一词汇的出现,作为专业术语目前一般的说法是来自近些年的服装界。在2001年的日本时尚杂志《ZIPPER》中写到:“新世纪的全球时尚似乎产生了迷茫,什么是新的趋势呢?于是随意搭配成了无师自通的时装潮流。”已经无从求证是谁将Mix&Match翻译成“混搭”这一词汇,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将这种随意搭配的时装潮流称为“混搭”,它混合了传统的时装类型,消融了流行与古典、活力与成熟、奢华与纯朴、繁琐与简洁之间的界限,经由自由个性的随意搭配将不同时空、阶层、文化、风格的多种因素融合于一体。混搭已经充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服装、家具、餐饮、娱乐、影视,无一幸免。混搭音乐、混搭情感、混搭文化、混搭营销,到处都与混搭相关,可见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了混搭时代。
混搭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18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使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多功能用途的家具。例如,梯子会藏在书房桌子的下面,化妆台下面可以抽出隐藏的脸盆架。这种功能上的嫁接与现代的混搭有些相似。
19世纪中期,各种历史风格被不断地模仿,各种风格组合而成的折中主义风格盛行,满足了产品商品化的社会需求。维多利亚风格就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盛行的一种折中设计风格,涉及建筑、家具和装饰艺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工业技术十分发达,各种工业建筑兴起,工业建筑的单调、刻板为新型的资产阶级所厌恶,他们将传统的历史风格元素和工业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建筑形式。所谓折中主义是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的建筑形式,他们不讲究固定的模式,只注重形式美。据资料显示,1866年米尔沃德在伦敦申请了一项专利―一架多用途的钢琴。这种钢琴有椅子隐藏着,隐藏的椅子上有轮子,可以方便拉动,有助于演奏者在演奏过后可以休息。混搭不是折中主义,折中主义的发展为混搭提供了前车之鉴。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是一场从根本上否定现代主义设计为基本原则的运动,后现代设计表达了年轻与灵动、开放与幽默,常将来自各个流派、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样式堆砌到一起,进行混搭。后现代艺术没有明确的美学主张,其表现形式极其自由,带有相当的“破坏性”,它破坏了现代主义建立起来的审美标准,消除了“中心”,将艺术的意义扩大到“多元”的范围。后现代艺术重视混杂着其他不相干的因素,将这些因素重新排列组合就形成了一种“折衷的形式”。混搭在形式手法上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形式基本一致。后现代主义的拼凑、混合、自由为混搭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借鉴。没有历史上这些混搭的前身,没有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的文化背景,混搭就失去了土壤,也就没有现在混搭风潮的盛行。下面就从人们最常见的服装、室内设计、影视产品来看看混搭的表现形态。一、服装
服装是人们最基本的物质要素,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混搭是新世纪人们对服装的更高的追求,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大家以不随波逐流来展现自我,独一无二已经代替了趋同。服装的混搭有无限量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最先沿用混搭风潮的莫过于“朋克风”和“日韩风”,重叠,穿出层次感是最基本的要求。还有目前很流行的波西米亚风格,波西米亚风格的服装主要采用艳丽的色彩、厚重的面料、蜡染的印花,西班牙风格的折叠裙,印度的手工亮片,符合了时装界把各种元素混搭在一起的流行趋势。我们众所周知的像Dior、Chanel、D&G等国际品牌也开始引用混搭,最引起关注的是将经典款式加入运动元素,使传统服饰摆脱呆板和乏味。在服装混搭中,有色彩混搭、面料混搭、风格混搭、季节混搭等等。色彩是服装中最为引人注意的外观因素,色彩混搭就是互补色以及对比色的搭配,频繁出现在T台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前最忌讳的红配绿,现在也可以配出最抢眼的视觉效果,强烈的对比造成规矩的突破。面料混搭,它以直观的方式通过面料的肌理与质感传达给人们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这种混搭打破了传统的模式。不同质感,不同材质组合在一起会有与众不同的效果。皮草搭配蕾丝尽显妖魅,男装混搭女装尽显两性之美。“土豪金”搭配中国古典服装旗袍,并不显得多少土气,反而有了富贵气场。风格上的田园风、休闲风、复古风、民族风也可以任意混搭。四季混搭也是现在较流行的一种模式,夏天的雪纺裙,真丝裙都可以穿在冬天的皮草里,而且也是当下很时髦的穿法,过去臃肿的毛衣在冬天的厚重外套下已经很少看见了。
二、家居设计
家具混搭的盛行源于人们对美的要求到了极致,人们从对简单的物质需求转到了精神追求。家是人放松自我的空间,家居设计关注的当然不止是生理舒适性,更深层次的关注到消费者的心理层面。混搭的出现丰富了室内设计的语言,使室内设计走向多元化。室内设计的混搭风格展现了多种历史,多种文化的兼容。室内设计的混搭包括家具的混搭、配饰的混搭、色彩的混搭、风格的混搭等。传统的中式风格虽然古色古香,但难免古朴沉闷,而加入现代装饰元素的新中式风格后会显得简单大气,素雅自然。单一的欧式风格富丽堂皇,但过于矫揉和做作,如果加入一些中国元素的装饰,势必会有增添几分高雅的味道。在色彩上,撞色混搭使家居风格大胆的令人瞠目结舌,以前不敢用的对比色在家居设计中体现了独特的魅力。一些家具和织物是现代的,但配些田园风格的藤椅,顿时有了休闲的特色。墙面的装饰不再仅仅局限于壁纸,一些玻璃,木质都可以作为装饰。陶瓷花瓶配上中式花架,中西结合,相得益彰。欧式厚重的窗帘上,繁琐的花纹样式变成中式的国画图案,立马会觉得时尚个性。老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展现永恒的优雅和现代美感。看似不经意的组合,却使古典的含蓄,现代的张扬相互糅合,东西文化的碰撞使混搭成为了新宠,迎合了人们多元化的审美情趣,使家成了可以欣赏的艺术品。
三、影视及其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三网融合趋势明显。电影电视在新技术、新理念的带动下不断的寻求突破。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使大多数的电视节目开始从国外原版引进或改良。一些普通的节目也在吸收和借鉴其他电视节目的元素,多个元素的混搭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一些综艺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吸引更多观众和话题关注,更是搭上了混搭的列车。2010年江苏卫视推出的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将谈话类节目、真人秀、娱乐性进行混搭,使收视率一路飙高,更是使节目耳目一新,成了江苏卫视的王牌节目,引起全国范围的高度关注。2013年天津卫视推出的音乐类模仿节目《天下无双》,将选手混搭、形式混搭、歌手混搭、评委混搭融合在一起,“草根明星、跨界、模仿、色彩”等多个元素混搭,使这个节目区别于其他类,成为一大亮点和特色。其他的领域像陶瓷设计、平面设计,首饰设计等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搭。金属、玻璃和陶瓷的新鲜组合打破了单一的陶瓷材质,从过去以功能为主的陶瓷设计转向具有美学特征,有欣赏价值的设计,带来视觉和审美上的突破。首饰混搭不再只是贵重珠宝钻石的相互搭配,其搭配材质更宽广,反差更大,上至钻石宝石,下至普通云石、皮革、木质,将诸多流行元素杂糅其中,使珠宝的雍容华贵增添了时尚个性的空间。
各个门类,各个领域混搭的涌现,成为时尚和流行的代名词,打破常规,制造出位,必然成为时尚界的一道风景。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 立体化 视觉语言 表现形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信息化社会及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平面广告设计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的革新。传统的平面广告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剧烈冲击和挑战。我们从事设计的人员不能固守原有的设计方法和表现形式,为了适应新的社会条件、新媒体技术的支持,我们必须对已有的设计方法和元素进行分析、类比,研究其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综上所述,本文把“立体化”表现形式置于平面广告设计中,着重对平面广告设计“立体化”这样一种新的视觉表现形式进行研究与探讨,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丰富平面广告形态的表情。
一、“立体化”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
所谓“立体化”表现形式就是从二维跨越到三维空间,跳出平面二维的框架,以三维或多维形式展示,扩展到立体、动态的视触听嗅感受。
“立体化”视觉语言的出现使平面广告设计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以二维平面传递信息的表现形式被打破,利用多维空间,立体化的表现形式成为传达信息的主流,这种立体化的表现形式超越了我们以往的想象,丰富了我们的视觉感受。立体化的视觉语言是在现代科技水平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理念日益多元化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和流行的,是信息化、消费审美文化的时代产物。
1.寻求对传统平面广告的突破
早期的平面设计主要是以二维空间为载体,局限在四条边线之内,采用印刷、喷绘等媒介手段,向大众传播信息的一种平面视觉表现形式,如招贴、报纸、杂志、书籍装帧、画册、宣传单等,媒介手段较为单一。传统平面广告只能以静态的图片配以文字表现,在“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中只有视觉,而其余的四感却被忽略了,缺乏生动的形式。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唯有生动,才能更易引起受众思想感情的共鸣。有了共鸣,才有深刻的印象,达到广告传播宣传,打动消费者,引起消费欲望的目的。
2.审美需求
中国在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已不满足“实用”,对美的追求也日益迫切,人们生存方式、生活理念日益多元化。在思维的引导和情感的表达上,以往贯穿于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的规律正逐渐被打破。广大受众对平面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创意手法和视觉语言等的需求越来越高,仅仅是依靠有限的平面视觉符号来表现显然已无法满足消费大众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心理的需求。而“立体化”这一表现形式在当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实际运用中的优势日益体现。极大地拓展了平面广告的表现空间,使表现形式显得更为丰富多彩、风格各异。这样才能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中脱颖而出,既兼顾大众的审美情趣,又要体现独特的设计风格。谁能打动受众、吸引观众,谁就有长久的生命力,赢得市场竞争。
3.科技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设计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平面广告设计的表现形式不断扩大。传统平面广告的单一表现语言也开始了新一轮的革新。在多媒体技术的驱动下,传统的平面广告设计的平庸化、程式化正受着强大的冲击,设计师不得不思考着新的设计理念和思维,让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思维与时俱进。平面广告“立体化”表现形式的出现是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平面广告呈现出交叉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们要依靠敏锐的创造性直觉,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成果,为现代平面广告服务,追求更完美‘更能传达信息的平面广告表现形式,在新的技术中发现新的表现可能。
二、“立体化”表现形式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
平面广告设计“立体化”的表现形式,为平面广告设计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创造了更为广泛表现的可能性,促进了当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通过“立体化”这一新的表现形式,使受众调动全身的感知器官感受设计作品,并融入其中,成为设计作品的一部分,达到人与作品合二为一的境界。
1.利用空间环境
平面广告设计由传统的二维向三维、多维空间扩展;它在环境、空间的展示和应用更为广泛。平面广告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向受众准确的传达产品信息,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换的桥梁。而在传统的平面广告设计中常常忽略了受众与广告设计之间的关系,只是利用平面设计元素单向的向受众强迫式的传达信息,这样的作品往往被人所忽略,淹没在茫茫的图像之中,无法吸引受众的眼球。
户外广告是其与三维空间环境创造立体化视觉语言的一种较为代表性的方式。平面户外广告突破二维平面的表现空间,融于到自然环境之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依赖,形成一个整体,巧妙地将创意表达出来,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视觉效果,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给人以深刻的记忆。
2.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交叉艺术产生新的火花及表现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立体化”表现形式的平面广告正不断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冲击着我们的视觉。作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的表现形式,多媒体广告极大丰富了平面广告设计的领域与内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二维平面,把广告创意和产品价值很巧妙的结合起来,造成强大的视觉冲击。
3.利用视错觉表现形式
所谓视错觉,就是我们知觉判断的视觉经验,与所观察物实际特征之间存在着矛盾。当观察者发觉到自己主观上的把握和观察物之间不均衡时,就产生了错觉的混乱。人们往往被错觉所欺骗,但有时又追求视觉上的特殊的刺激,甚至为超越视觉上的紧张和均衡所具有的限度而兴奋。对于错视所造成的“可视性”障碍,人们不断尝试,正越来越多地被利用,以达到提高视觉注目率和增加观赏趣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何洁.平面广告设计[M].北京:中南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J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107-01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全世界各方各面都已经开始处于信息化时代,电脑也从过去的“时髦”代名词与奢侈品变成了今天某种意义上的“必需品”,尤为重要的是,电脑的普及范围已经不再只局限于数值以及引申与波及到的文字、文本等领域,而是已经扩展到视图、影像的多维角度。平面设计既是现代视觉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又因为其与当今处于普及进程中的数码化革命密切相关,收到了广泛的重视,而电脑所带来的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不仅能够极大的帮助和丰富设计的构思和表现,更可以为整体的排版、大批量的印刷乃至日前最流行的互联网交流提供便利条件。
一、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平面设计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一)可能性
1、信息时展大背景为平面设计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可利用的手段。信息时代到来之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大部分的人开始主动或被动置身于信息技术乃至互联网络所形成的“网状”大背景。在此大背景下,人们可以享受到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众多数字化成果:数据、文字、资料以及丰富的图形动画。然而平面设计本身就是信息的载体,承担着传播信息的重任,如果说这些为平面设计提供了创作工具和素材,网页则是平面设计的一个很好的实验场所,正是这样的双向结合,使平面设计的数字化应用愈加可能。
2、信息技术的产生及发展使平面设计数字化从不能成为可能。信息技术是人工智能的表现,这首先为其与平面设计这一依靠人的力量进行的行业提供了关联的可能性;然而,信息技术的产生及发展所带来的新内容如多媒体技术等使得文字、图形、影像、音响和动画数字化的融合为一体,不仅将信息技术的数字化与平面设计进行技术上的关联,同时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复制和储存,使平面设计从编辑、排版,图形处理,插图创作,一直到制版印刷等过程方面也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且设计的形式也就与以往有了不同,这就使得平面设计的数字化从不能成为可能,且能进行有效实施。
(二)必要性
1、平面设计向高水平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平面设计已经逐渐显得有些过时,无论是画面的美观谐调,还是视觉信息传播的效果。然而,在这些方面数字化技术却可以对其进行弥补,电脑和数码技术不仅可以使信息传播更为准确、迅速,同时更为关注美观和其他针对性等因素,它们利用形象、逼真的影像技术,使平面设计以其传统的方式彰显出立体型的效果,发展水平更高级。
2、平面设计广泛应用的高效助推器。以往的平面设计基本上都是在二维平面状态中进行创作的二维平面方便创作,较为直观,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各项事物的视觉反应越来越敏感,原先还较为局限的平面设计已经普遍的进入人们的视野。
二、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方式与表现
(一)个性设计
设计不仅需要适应美学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必须顺应科技的步伐,个性化就是信息广泛普及下首当其冲的要求。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行业从业人员通过对设计内容、版式等设计元素的重新组构,在演变中寻找个性,倡导新的设计风格,施展与众不同的造型语言,不断寻找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效果”。如果说个性化是平面设计普遍要求的话,那么信息时代对个性化的要求就变得更为迫切,因为只有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才会使平面设计的道路上更保生机活力,更能激发平面设计者的潜在能力。个性化在数字化技术指引下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重点内容的突出方式。在传统的平面设计中,设计者往往只能用单纯的约定俗成的方式进行对文字符号以及图片等的涉及内容进行创作,这就使得突出重点内容的方式更加少而又少。而数字化技术出现之后,突出重点内容的方式就变得愈加多样化,不仅色彩突破了以往的24色,有成千上万色可选,即使标注的符号、字等也可以通过艺术字以及不同的字体来设计,这样,重点内容便会形象生动地跳跃在页面、屏幕等平面媒体上,体现了设计的个性化。
2、形式的个性化。如果说由于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传统平面设计的形式仅仅局限于平面绘图――借助尺规等工具划出基本确定的有限图的话,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数字化技术就可以使其形式更为个性,互联网上所包含的大量信息总有适合设计者之意的,这些内容完全可以为其所用,无论是剪还是贴都可以随自己的意,这就是其形式变得愈加多样。
(二)环保设计
环保设计是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当代被普遍应用的新式设计方式,它所涵盖的部分是十分广泛的。
1、形式环保。信息时代,电脑网络的普及使数字化产物开始代替纸张颜料,一些不须用书面展示的设计材料大多一开始转化成电脑频幕上的“虚拟纸张”, 这必定会形成相应的环境效益,潜在的避免和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在形式上做到了设计的环保性。
2、内容环保。以往的平面设计由于参照的内容较少,使得个人的因素在内容上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就使得其内容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性,甚至缺乏环保。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网络环境带来了可供参考的大量设计内容,并且往往直接指出其优势及不足,使得设计者能够很好的对比进行设计,这样就有效的确保了设计的健康及环保。
(三)超时空设计
1、扩空设计
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使空间在平面设计中得以无限放大,数字化技术当中所蕴含的各种不同的符号使设计者动动手指敲敲键盘就可以将其要设计的内容从二维在平面上向三维到四维空间延展,这使得平面设计的空间性得以扩充,能够更加真实的展现设计的实际内容。
2、延时设计
延时不仅指的是往未来延伸,也可以是追溯过去。平面设计者历来极为乐意想象未来性的内容,也经常结合过去的优秀素材,但是由于传统平面设计形式有限,想要真正做到在设计中穿越时间往往只是停留在脑中。数字化技术的多维性、多符号性使得设计者在创作中很容易就能够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容吸纳到设计内容中,它将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与不同时间段的内容紧密结合,不仅能够丰富平面设计的表现能力,更能使其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感。
三、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的发展趋势及意义
(一)平面设计进入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下,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平面设计者拥有了越来越大的创作和想象空间,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数字化技术的瞬间利用性也使得电脑能够迅速的提出设计方案,大大缩短设计时间;并且在原稿的修正方面,数字化技术以其独特的“撤销”法使平面设计变得更加干净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