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9 16:35: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循环经济产业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

第1篇

[关键词]产业共生;桑蚕产业;循环经济;模式

[基金项目]2009年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广西桑蚕业发展模式研究”(200911LX15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舟,广西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产业升级与贸易发展,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 F12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1-0084-0003

产业共生链运作是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要求不同类型的产业实体以共同利益为引导,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相互交融与竞合,形成资源高效利用、能源节约循环、要素耦合优化的生态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组建一个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取得物质及能量消耗最小的区域生态产业体系。

一、广西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瓶颈

2001年到2010年,广西桑蚕业取得了辉煌成绩,成为全国桑蚕第一大省,业内称之为“中国蚕业发展典范”。但是,广西在探寻桑蚕循环经济模式的过程中,存在主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产业运行模式不合理、桑蚕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循环政策引导乏力等难题,凸显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弊端。

(一)循环主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价值链整合有缺陷

目前广西桑蚕产业以蚕茧丝横向延伸为循环主产业链,辅之蚕沙有机转化、蚕蛹产品研制、桑菇肥培植等资源开发,初步建立了桑蚕生物质多级利用的主副产业衍生模式。但是,在蚕茧丝主产业链上,广西本土加工率较低。以桑蚕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河池市为例,茧的就地加工量在40%左右,丝的就地加工率仅在0.6%左右[1]。有限的茧丝加工能力使得本地所收蚕茧和所产生丝多运回东部进行深加工,形成以广西为原料基地、江浙为加工基地的茧丝绸产业分布现象,导致后续丝绸、印染、服装等产业难以步入精细制造、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2]。而且本地茧丝制品少有自主品牌,市场认同度低,经济效益不理想,弱化了桑蚕主产业链的经济效能,限制了桑蚕循环经济系统的价值增值功能。

其他副产业链工艺流程已走通,但价值链延展不充分。在蚕-蚕沙-叶绿素-有机肥经济链上,由于蚕沙收集难度大,成本过高,产能过小,致使蚕沙处理量极小,资源利用率低。而蚕沙直接生产有机肥的技术仍待进一步探究,大量蚕沙乱堆乱放,造成蚕病交叉感染,带来严重的废弃物污染问题。同时,蚕蛹制品开发单一,整体规模较小;桑菇肥的转换利用率不高,仍需寻找高产优质、方便管理的新菌种。这些因素都加剧了桑蚕产业分级利用循环体系的构建难度,使桑蚕茧生态链出现先天的价值创造缺陷。

(二)产业运行模式不合理,循环经济构建基础不稳固

广西桑蚕产业运行仍以蚕农小作坊式养殖为主。小规模分散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缺乏引入现代生产要素的内在激励,又因交易成本过高,影响了农户及产业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小规模分散经营的自给性和封闭性,难以形成蚕茧加工各环节的强关联性,制约了产业链的延伸和网络产业体系的完成,产业竞争合力严重削弱。而且传统的手工劳作方式,技术含量和机械化水平不高,蚕茧质量无法保证,产品深加工基础受限。虽然“蚕农+企业+协会(基地)”的现代经营模式有所发展,但是蚕农与企业之间尚未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契约关系不明晰,农户仍是市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此外,近年来受国际市场低迷、丝绸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蚕茧价格大起大落,蚕农种桑养蚕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往往在广泛种养和时有毁弃之间徘徊,蚕茧生产波动较大,严重制约了循环桑蚕产业链的稳定发展。脆弱的经济利益,动摇的蚕农桑户,不牢固的产业合作组织,为循环经济在广西桑蚕业的广泛推广注入多重不确定性,阻碍了循环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提升。

(三)桑蚕专业人才缺乏,技术短板制约突出

目前,广西桑蚕技术人才短缺是妨碍循环经济实施的重要原因。2005年,全国蚕业科技人员总数19981人,产鲜茧58.93万吨,万吨蚕茧平均拥有技术人员339人;而同期广西蚕业科技人员仅为1479人(科研单位90人、教育机构8人、推广管理1131人、蚕种场250人),鲜茧产量14.03万吨,万吨蚕茧科技人员拥有数105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仅52人,比重只有3.5%[3]。若按发种每2000张需配1位中专水平人才,每10000张需配一名大专以上人才计算,广西年均450万张的发种规模需大中专人才2250人,技术人员缺口明显。而织造、印染、服饰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几乎为零,更制约了广西茧丝绸的纵深产业化发展。另外,对外引进高技术、高职称人才,也因地理惰性、薪资差别和劳动力流动壁垒等原因,难以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更显现对桑蚕茧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技术人员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引凤筑巢”不力等问题,使广西蚕业科研服务功能受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滞后,无法适应广西桑蚕业摸索循环经济道路的技术创新要求。

(四)政策支持导向不突出,运行环境有待改善

桑蚕业在广西的飞速发展,与广西各级政府对产业的重点扶植密不可分。但是,广西桑蚕产业政策的支持重点主要集中在桑蚕茧主产业链上,针对其他链条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造成了生产过程中蚕沙处理、废水处理、病虫综合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不能及时跟上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桑蚕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河池市,直到2010年才有宜州等地开始重视循环主副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把政策引导重点放在蚕沙处理、蚕丝品牌树立等制约循环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柳州、来宾等桑蚕重要生产基地仍未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仅靠2005年自治区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桂政发[2005]56号)推动当地桑蚕循环经济发展,尤显政策牵引功能缺失。再加上广西尚未出台有关循环经济发展的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有关法令,扶持循环技术研发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不明显,突出了桑蚕循环经济探索中的政策引导缺陷,成为循环经济推进不畅的另一制约因素。

二、基于产业共生的广西桑蚕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模式是延伸产业价值链,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农业食物链和生态工业链交融的产业共生组合,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一种组织创新模式。因此,广西桑蚕产业应从建设桑蚕强省的高度出发,探寻可持续发展的链网互动型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模式。

(一)以农商为基础,培育互利共存的多元桑蚕共生组织

农户、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组织是桑蚕产业共生组织形成的核心要素,是构成链网互动型产业共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改造“蚕农+企业+协会(基地)”经营模式,培育多元桑蚕共生组织,使之适应产业共生循环模式的构造要求。

一方面,建立规范的桑蚕技术培训机构,对蚕农进行科学系统的技术培训,重视蚕农的经贸理念培育,强化蚕农的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打造懂技术、有技能、会经营的新型蚕农。加强蚕农的产业转移培训,为部分蚕农向非农产业转移,有序退出竞争提供技术与技能支持,降低阻碍产业转型升级的劳动力退出壁垒。另一方面,发展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组织,打造“龙头企业+蚕农”、 “桑蚕合作社+蚕农”、 “中介服务组织+蚕农”等多层互利共生组织。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着力培育企业茧丝绸的经营主业,促进企业绿色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形成契约联结式的合作社模式,以立法形式明确合作社的法人主体地位,明确其职责和义务,规范其内部管理,督促其代表并维护全体社员的共同利益[4]。完善桑蚕中介组织的服务职能,强化行业协会的自组织功能,为会员及企业提供全面、准确、快捷的技术推广、市场预测、资金融通、职业培训等服务支持。

(二)以园区为载体,形成企业间互动能效的链网型共生模式

生态产业园区是在区域层面通过废弃物交换,形成企业之间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极利用的产业代谢和共生关系的新型园区模式,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应着力打造“绿色制造”的桑蚕生态产业园区,依靠企业间的互动能效,构建互利共生、联动互补的区域产业生态网络。

鉴于广西现有的桑蚕产业链架构,主副产业链衍生模式应成为生态桑蚕园区发展的首要之选。即以茧丝绸产业为主轴,利用蚕沙、蚕蛹、桑枝等副产品发展多种副产业,通过对上游企业生产废料的合理利用和为下游企业以排放物形式提供廉价原料的方式,使园区企业形成“变废为利”的资源互补关系,促进主副产业配套发展,实现产品链和价值链的整合,建立互补产业驱动共生化演进的园区发展机制。同时,结合企业间的同类相关性探索产业集聚式共生模式。桑蚕生态园区建设需要以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相似性形成区域内的地理集聚,合理共享基础设施、市场信息及销售渠道,集中开发清洁生产、生态包装、资源循环利用等共有技术,共同培育茧丝绸国内外市场,培育稳定、持续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更好”的良性循环。生态产业园受企业数目和类型的限制,产业共生网络具有一定刚性,通过和园区外企业的技术经济合作,可以建立内涵更丰富、结构更稳定的产品代谢网络,打造开放式动态产业联盟,推动共生关系的多样化,提升链网互动共生模式的柔性。

(三)为科技为支撑,建设桑蚕产业共生模式的智力支持平台

实施广西桑蚕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探索,科技创新是手段,人才培养是关键。因此,要突破广西桑蚕产业循环发展的技术瓶颈,必须积极推广环境无害化技术,加大对清洁生产、标准化生产、能源综合利用、生态包装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引导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桑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强优质、高产、高效的种桑养蚕技术,完善桑蚕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加快蚕种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蚕种管理和质量检测,确保蚕种供应的高质高量;制定对桑蚕科技人员的扶持政策,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稳定蚕业技术队伍。

同时,困扰桑蚕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可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建立服务本地的蚕桑丝教育培训平台,恢复停办的蚕桑专业本科教育,新办丝绸服装专业本科教育,开办大中专的蚕桑丝职业教育[5];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苏州大学、广西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办班培训等方式,培养大批茧丝绸急需的技术、管理和营销人才;采取柔性人才引进策略,以“关系不转、户口不迁、双向选择、择优流动”打破地域、户籍、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的刚性制约,采用咨询、讲学、短期聘用、技术承包、合作研究、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尤其吸引既懂桑蚕养殖、加工技术又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服务广西,为桑蚕产业共生循环模式的探索提供多层次的智力支持。

(四)以政策为保障,营造促进桑蚕产业循环演化的共生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桑蚕产业共生循环模式的发展,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产业共生服务环境:一是实施区域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税收、信贷和贸易等政策,特别对生产资源节约型产品的桑蚕企业和用循环技术改造传统桑蚕产业链的投资项目,给予财政贴息、税收调节和信贷支持等方面的优惠,增加在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病虫统防统治、标准化技术推广、蚕丝品牌树立等关键环节的资金投入,促进桑蚕主副产业链条的协同发展。二是规范产业市场,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制订科学、合理的蚕茧收购、烤烘管理制度,推动蚕茧资源顺畅流通;加强蚕茧价格监督,健全交易规则和市场管理机制,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加快循环经济有关法规和桑蚕行业协会建设,利用法律手段和协会自律规章引导、规范、调节蚕茧流通市场,形成有序、和谐的桑蚕产业支持环境。四是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文化,利用现场会、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宣传渠道,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提高广大蚕农的“循环意识”,营造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孙伟峰.河池桑蚕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8上).

[2]徐瑞,陈有禄.东西部茧丝绸产业对接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9).

[3]唐涛.应对金融危机做强广西桑蚕业的思考[J].广西蚕业,2009,(2).

第2篇

摘 要: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再制造是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再制造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是符合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宁波发展再制造产业,应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为突破口,依托原设备制造商的支持与参与,建立汽车生态园区,引进国内外先进再制造企业,实现制造业与再制造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再制造产业 循环经济 对策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再制造是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再制造产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它是一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能源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符合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我国极具发展潜力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节能环保”类产业。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宁波制造业基础雄厚、资源再生业规模庞大、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集聚等特点使其获得了发展再制造产业优势,饱受资源与环境制约的宁波发展新兴再制造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循环经济范式下的再制造内涵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其本质为生态经济。它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是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又不危及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循环经济倡导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行为准则。减量化原则重在输入端,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再利用原则重在过程,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再循环原则重在输出端,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是循环经济理论的灵魂和核心。

20世纪50年代,欧美企业出于利益驱动,将废旧产品回收和再利用,逐渐产生了再制造行业。美国波士顿大学再制造专家、再制造研究先驱伦德(Robert Lund T.)在1984年从技术规范上将再制造定义为:在工厂里,通过一系列的工业过程,将已经报废的产品进行拆卸,不能使用的零部件通过再加工技术进行修复,使得修复处理以后的零部件的性能与寿命期望值达到或者高于原来零部件的性能与寿命。国际再制造工业委员会主席、美国汽车零件再制造协会会长卡柯将再制造定义为:再制造是一个将废旧产品恢复到如新品一样性能的过程。它能够节约能源、自然资源和填埋空间,还能通过减少材料重熔而减少再循环过程中造成的空气污染。我国再制造工程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滨士将再制造定义为:以机电产品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指导,以废旧机电产品实现性能跨越式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对废旧机电产品进行修复和改造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

再制造产业以废旧产品高科技维修为主要活动,再制造出来的产品是新产品,其质量与原产品相当或高于原产品。在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中,只有再制造能够赋予废旧资源最高的附加值,其作用也最为显著。再制造完美地体现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宁波发展再制造产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高速发展,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愈演愈烈。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发展节能、节材、环保且优质高效的再制造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宁波作为制造业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其环境承载力已经到了极限。宁波发展再制造产业是必然的选择。

再制造产业是一个资源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著、环保作用突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宁波发展再制造产业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发展再制造产业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第二,发展再制造产业是破解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需要。宁波经济外向性突出,出口产品屡受发达国家“绿色壁垒”限制。欧盟先后实施的《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废弃电气电子设备指令》和《能耗产品生态设计要求指令》对宁波制造业尤其是家电、机电、电子行业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基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的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对于破解发达国家“绿色壁垒”意义重大。第三,发展再制造产业是废旧设备信息化再制造升级的需要。我国作为装备使用大国,设备资产已达几万亿元,每年因磨损和腐蚀使设备停产、报废所造成的损失逾千亿元。宁波作为制造业大市情况尤其严重。废旧设备信息化再制造升级对于宁波的意义尤其重大。第四,发展再制造产业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长期以来,宁波出口产品以其劳动力成本低廉带来的低价格冲击着国际市场。在新劳动法实施、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不利因素下,再制造产业为“宁波制造”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再制造产品因节能节材带来的低成本及比传统制造业更高的产品质量形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新的竞争优势。

宁波发展再制造产业也是客观可行的。第一,发达国家再制造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零部件、重大机械设备、废旧计算机和家电的再制造,以及过时产品信息升级改造等。宁波制造业发达,汽车及零部件、机电、家电等产品制造是其主要产业,发展再制造的基础良好。第二,宁波经济富庶,汽车、家电、计算机等保有量及增幅均居全国前列。随着保有的增加,每年淘汰、报废的电子产品、计算机、汽车等也相应增多。一方面,这些废弃物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将给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这些废弃物又为发展再制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第三,宁波再制造产业虽尚处萌芽状态, 但是在再制造的两个重要环节——废旧物资回收和拆解上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第四,国外实践表明, 与传统制造企业相比, 生产相同产品的再制造企业通常需要雇佣 3—5倍的劳动力。发展再制造业可以充分发挥宁波乃至我国劳动力充足的比较优势。

三、宁波发展再制造产业的对策建议

宁波发展再制造产业应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为突破口,依托原设备制造商的支持与参与,引进国内外再制造企业,打造宁波汽车产业生态园,实现制造业与再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1.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为突破口,培育宁波再制造的特色和优势。宁波发展再制造产业应坚持国家产业导向与发挥特色优势相结合,立足宁波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产业基础,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宁波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围绕区域经济和主导产业,在汽车关键零部件、机电设备、废旧计算机和家电的再制造以及过时产品信息升级改造等领域逐步形成宁波再制造的特色和优势。

2.依托宁波汽车产业良好的发展基础打造宁波汽车产业生态园。在汽车产业集聚的杭州湾新区、北仑区建立宁波汽车产业生态园。园区应体现汽车的全寿命周期“从设计到再生”,即汽车使用到报废后通过回收、再制造得到再生或改进提高,使废旧汽车的寿命成倍地延长。在园区建设中应整合废旧机电拆解企业进入汽车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管理系统,积极争取有更多企业列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引进国外与国内的汽车再制造企业,形成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汽车制造与再制造互动的生态工业园区。

3.以中国特色的表面工程技术作为再制造的支撑技术,引导再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宁波发展再制造,应以中国特色的表面工程技术作为支撑技术,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应鼓励企业与“表面工程研究所”、“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我国再制造工程的核心研究机构加紧合作,对纳米表面工程、纳米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等深入开发,抢占再制造技术的制高点。

4.引导原设备制造商支持并参与再制造。在目前再制造商和原设备制造商大多各自独立的情况下, 再制造工业的发展对原设备制造商能够产生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再制造工业的性质,使得加强再制造商和主要的原始制造商之间的联系非常必要。宁波发展再制造产业,应注重引导越来越多的原设备制造商支持并参与到所生产产品的再制造中。这样不但可以得到优质稳定的配件供应,还可以利用汽车制造厂的分销网络将再制造产品推向市场。

5.引导企业加强产品设计过程中面向再制造的设计。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将迫使政府和制造商制订措施,在产品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产品的再制造性。当前政府应引导行业协会和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提出再制造性的指标并进行量化的评价,以指导产品处于末端时得到最优化的再制造保障。随着原设备制造商逐渐地参与自己产品的再制造, 他们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再制造性的积极性会得到很大的调动。

参考文献:

[1]Robert T Lund. The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 Hidden Giant[R]. 1996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Department, Boston University).

[2]凌维,邱久生,孙郁瑶. 优势明显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亟待产业化[J].机械工程师,2009,(8):8-10.

第3篇

关键词:汽车产业 循环经济 价值链

一、引言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1.68亿辆,汽车保有量达到了6289.3万辆,相当于改革开放前的35倍多。汽车作为一种复杂的现代工业产品,其制造、使用以及报废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汽车产业资源消耗非常大,同时报废汽车的可回收资源也相当多,但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再利用、再生利用率远低于国际水平,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汽车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笔者认为,汽车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让其中的每个成员都得到相应的利益。

二、基于循环经济的汽车产业价值链模型

(一)模型建立

汽车产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供应,经过生产制造形成产品,再到商和消费者手中,最后报废回收处理,都要经过一系列价值活动,从而构成了整个价值链。正向价值链是从原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到汽车生产企业到分销商再到消费者的正向流动。逆向价值链是从报废汽车回收,分类测试,然后再利用、再生利用。报废汽车进入回收拆解厂是价值投入的过程,回收拆解厂对其拆解,对有价值零部件和原材料进行分类这是一个价值增值的过程,当拆解厂把分类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输送到4s店、零部件供应商、原料供应商。对拆解工厂价值得到了实现。这些零部件和原材料又以价值的形式投入到了相应的企业,也就完成了价值从消费者到拆解厂到供应商的逆向流动,减少了很多资源的浪费。

(二)可行性分析

发展循环经济,应该以价值增值为基础,让价值链中的企业从中得到效益。汽车报废回收存在大量利润,可以保证循环经济的发展,即可回收资源经再生产后的价值大于回收再利用过程中添加资源的价值。

汽车的报废并不意味着其中的所有总成和零部件均已失去使用价值。统计数据表明,一辆汽车的报废,真正失去原有效能的零部件不到总数的5%,其余的各部件完全可以经过适当翻新、再制造重新使用。其经济效益高。且价格比新的零部件便宜很多。报废汽车上大约有75%(按重量计)的材料是可以再生的,汽车上的钢铁、有色材料零部件90%以上可以回收、利用,玻璃、塑料等回收利用率也可达50%以上。对报废汽车进行科学的工业化处理。可以使有用的物质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据测算,每报废一辆汽车可回收2.4吨废钢铁和45千克有色金属。这些金属和橡胶、玻璃都可以作为原材料回收,而且回收技术并不复杂,回报率很高,对回收企业来说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

三、我国汽车产业循环经济价值链分析

(一)价值链上下游专业化分工不明确,零部件自制率高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仍然存在。由于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业务活动的专业化分工不明确,导致了我国汽车企业的零部件自制率一直高达70%左右。汽车产业价值链的畸形发展直接导致了零部件工业的技术水平落后,很多核心的零部件依然依靠大量进口来获得,且进口额逐年递增。零部件进口导致大量外汇消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更制约着零部件产业乃至整个汽车产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发展。也就无法支持循环经济发展。

(二)回收环节断裂,不能保证足够的价值投入

由于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之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拼装车和低价零配件仍有一定的市场。我国的报废汽车回收率只有40%,有近60%的应报废车辆游离于政府的监管以外。这非常不利于建立和发展与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相适应的汽车回收和拆解行业。

(三)再制造几乎空白,价值增值少

一个零件制造时的成本,由原材料成本、制造活动劳动力成本、能源消耗成本和设备工具损耗成本构成。其中,后3项成本称为相对于原材料成本的成品附加值。以汽车发动机为例其成品附加值高达85%。再制造过程中,能源消耗只是新品制造中的50%,劳动力消耗67%,原材料消耗11%~20%。

拆解企业规模小,拆解技术落后,科技投入少,一直是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的。截至2004年、国家专利机关共收到与汽车回收相关的专利申请102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占申请总数的50%,而近50%的专利申请于2001年后。中国汽车回收技术专利主要与废旧轮胎再利用有关,在与汽车回收相关的102项专利中有97项是关于废旧汽车轮胎再利用的,占总数的95.1%。

从标准角度考察,目前国内与报废汽车回收、零部件再制造方面的标准更是乏善可陈,除《汽车报废标准》(国贸[1997]456号)外,技术规范标准仅2份:GB/T7037―1992翻新和修补轮胎(斜交)、GB/T 3799―1983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除再生轮胎及其相关技术是目前国内相对最为成熟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领域之外,其他零件的再制造技术几近空白,价值增值很少。

(四)再生利用存在浪费,价值流失

很多报废汽车除了轮胎、玻璃、车灯等一些部件被拆解,玻璃进行熔融回收,车灯送去维修厂作为维修零件,剩下的就直接挤压,不采取有效的分离手段,最后融成铁水。而这样的铁水不纯,价值不高,基本没有市场。而且,一些回收价值极高的材料如镁等严重流失。

(五)汽车制造企业没有参与逆向价值链

汽车制造企业是汽车产业价值链的主导企业,但我汽车制造企业本身并没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再利用中来。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对外《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提出从2010年开始,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总商要负责回收处理其销售的汽车产品及其包装物品,也可委托相关机构、企业负责回收处理。其中,所有国产及进口的M2类和M3类、N2类和N3类车辆的可回收利用率要达到85%左右,其中材料的再利用率不低于80%所有国产及进口的M1类、N1类车辆的可回收利用率要达到80%,其中材料的再利用率不低于75%。

但至今为止而是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并未采取相应的行动,没有进行自主研发从而满足回收需要,委托相关机构、企业回收。而现阶段有回收资质的企业技术非常落后,在拆解过程中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对环境是二次污染。

四、发展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一)近期战略

完善法律法规、标准并严格执行,提高报废汽车回收率。我国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处在初期,面临的问题众多,近期要解决的而且能短期改善是提高报废汽车回收率,以确保逆向价值链的价值投入;建设规模化回收拆解厂,采用磁铁兼人工方式分拣金属,减少价值流失,提高拆解企业的利润;建立可回收零配件的处理、销售体系,提高拆解企业利润:培养该行业人才。

(二)中期战略

实现配件梯级利用。在报废汽车中,有不少零配件是可以再生利用的。这些零配件的再生和梯级利用,既可以减少再加工的社会成本(如金属零件的再冶炼、再加工),又可以节省资源消耗,同时也可降低维修、制造的成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梯级利用有两层意思:一是从等级高的车种流向等级较低的车种:二是从消费层次高的用户或地区流向消费层次较低的用户或地区。为对后者负责起见,保证再生利用的零配件质量,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十分重要。从零配件性能和功能的角度出发,建立相应的检验标准是建立有效的零配件再生利用体系的基础。制造厂商具有设备、技术等的优势,在不增加许多成本的条件下就可以开展检测工作。回收拆解企业应与零部件生产商联合,利用生产企业的设备、技术降低成本。

(三)远期战略

远期战略要开展绿色设计。发展再制造业,引进和自主研发回收拆解技术,让汽车生产企业逐步进入到循环经济价值链中。

第4篇

[关键字]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经济学

从20世纪产业集群现象产生以来,集群以其聚集优势在为区域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负效应。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解决集群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促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建立,而且对加强集群自组织能力、构筑成本优势、提高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化程度以及集群创新能力等具有促进作用。

一、定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把传统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灵巧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产业集群是大规模工业生产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本质在于,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在相关产业链或其部分环节上的企业或机构聚集在特定的地理空间,既竞争又合作,既分工又协作,在集群内形成一个关联互动机制和企业网络,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集群由集群内节点级企业、网络级产业链、平台级辅助机构三大要素组成,其合理的组织结构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实现资源循环和高效利用的最有效组织形式。

二、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了的影响

由于近年来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发展中最为强劲的一个板块。虽然他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很多的不利因素也逐渐的暴露出来,比如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这样的问题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因此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衰退点。到底产业集群的发展到底给我们带来的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环境上,产业集群具有区域集聚性,大量的中小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相对的企业废弃物排放速度必然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使得排放污染的总量超过环境容量,造成了产业集群内的水污染、垃圾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污染治理制度建设滞后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若没有制度约束,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必然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必然会把污染治理成本外在化,因此环境问题与制度建设密切相关。科技力量相对滞后是产业集群生态恶化的客观制约因素。由于我国科技力量不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业集群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

三、循环经济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一个调整手段

循环经济作为国际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具体强调的是运用生态学规律进行物质闭环流动,使绝大多数污染物内化于生产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减少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界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减轻环境污染,有效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是其活动的行为准则。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绝不是20世纪初崛起的“工业城市”的克隆体,也不是现代城市环境污染的制造者,而应成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因此,坚持发展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的循环经济是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必要手段。

1、可以避免企业末端处理的弊端。解决产业集群的污染问题一般是实行末端处理,即关停并整顿企业、统一排污处理、征收排污费等。但是末端处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如政府的监督成本和治理投资费用过高,资源、能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企业环境保护行为不持久等等。循环经济它使污染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和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使原料和能源能够循环利用,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从而大大减少需要末端治理的污染物总量,减小治理设施的建设规模,减少由于末端治理产生二次污染的机会,进而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2、在企业层面上推行循环经济,尽管也可以减少污染排放,但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较小,被丢弃的资源数量不多,很难产生在企业内部彻底推行循环经济的动机。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是产业集群建立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产业集群的优势所在。通过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分工,可以促使物质和能源的重复和多级使用,通过建立互利共生的产业网络,可以尽可能地使产业集群不向外界排放污染物,有利于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的解决,产业集群也在与循环经济的结合中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3、企业分散布局地区的生态问题比产业集聚地区更加严重,并且循环经济也只有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实现。因为循环经济的根本思想是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而企业分散布局难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很难推行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项目的关联配套互补,可以把产业链上的企业连接起来形成类似于自然界的“生物链”,通过副产品、能源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的生态网络关系,对于最后不可避免的剩余物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后再进行排放,从而形成具有循环特点的产品链和废物链的产业集群,使集群区内物质、资源达到共生与平衡,把对外污染物的排放降到最低,实现园区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样,循环经济的推行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且还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费用,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企业之间建立起生态链系统,充分利用集群内其他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通过贸易的方式把上个企业的废弃物整合成为下个企业的原材料,然后又把它的废弃物整合成下一个企业的原材料,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利用,形成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业衍生和代谢生态链,从而可以促使企业对产业集群产生依赖感和认同感,加强产业集群的稳固性,促使培育出集群协作与合作乃至集体生存的文化,从而也使产业集群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与吸引力。

四、建设循环经济型的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

能获得外部经济效应,节约企业成本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的“3R”原则,可以减少输入端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并且通过资源化处理,使垃圾、废物又一次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了物质能源的多级、层次利用,提高了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物质能源的需要。同时在产业集群层次实行循环经济对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染实行集中治理,减少了企业的成本负担。从传统产业的以产品为媒介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向生态产业的以对社会服务的功能为经营目标,使产品整体效益最大。循环经济的发展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同时,实现了外部经济。同样,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成本,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增强了议价能力、节约运输成本、加大信息共享、共担产业风险,以集群弥补个体企业的不足,降低了集群内企业的各种运行成本,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提高自身竞争力、增加收益的同时,也提高了集群内其他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了它们的收益,实现了外部经济。

加大了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产业集群在特定地域内将多数企业集中,不仅可以使企业克服分散经营的劣势,分享集群的集聚优势,而且,在集群内部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原料,建立工业衍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这就不仅增加了物质资源的利用环节,也延长了物质资源在系统内的流动链条。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自然减少了废弃物一污染物的排放。这样,不仅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费用,而且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塑造集群品牌新形象

集群品牌具有地域性、产业性两个特性,是一个集群区别于其他集群或企业的标志,代表了集群内企业的一种潜在竞争力与获利能力,是集群内企业长期规范经营,通过良好的质量、周到的服务等积累起来的良好声誉,导致消费者对集群内所有生产同类产品、厂商的信任和忠诚。集群品牌会产生品牌效应,使人们将产品和区域联系起来,如西湖龙井、嵊州领带、永康五金、宁波服装等。区域集群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具有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

提高集群创新能力

集群内专业化分工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有利于各种技能、知识、信息的沟通交流,形成累积效应。同时,生产企业、供应商、用户在地缘上的聚集,创新费用和压力就可以分散到集群的各个组织中去承担,缩短了新的创新反馈回路。循环经济中的技术创新集中在关键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生态无害化技术、循环物质性能稳定技术以及闭路循环技术等方面。利用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通过对循环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在生产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或潜在的创业者及时了解到相关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信息。可以说,产业集群本身就是循环经济良好的技术支撑体系。

自组织能力的加强

自组织理论来源于人类对复杂性适应系统的认识,复杂性适应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自组织性,即它具有明显的自我形成、自我发展、自我进化的特征,体现出很强的目的性。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有完善的专业化分工,系统,中多样化、趋异化的企业、机构等实体间形成了协作共生的关系。系统实体间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使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集群生态系统内一个企业的变化必然受到集群中其他企业、机构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并通过自身的进化作用于其他实体的选择,引起其他企业和机构发生适应性变化,最终整个集群作为一个整体自发产生对于环境的动态调整,实质上集群生态系统具备了自组织能力的适应性和动态调整性。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种自组织能力——内生发展力。

五、促进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结合的途径

循环经济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等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参与,需要资金、技术以及法规、制度等软硬环境的强力支持。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1.进行循环经济改造。包括三个层次,即企业层次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和社会的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层面,要对不同的产业集群进行分析,对传统的产业集群进行循环改造,吸引更多的同类企业与相关企业进驻,并补偿性地迁移出一些非相关企业,较快地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对新兴的产业集群,要利用不同产业或企业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关联和互动关系发展工业生态园,通过园区内集中式的供热、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促进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使之建立起工业生态链,对于最后不可避免的剩余物进行集中、无公害化处理后再进行排放,从而形成具有循环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在社会层面,要把产业集群内的循环经济与集群外的循环经济统一起来,建立社会再生资源回收和再生产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产品生产消费过程中和生产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建立社会生态网络,提高社会再生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社会、环境与经济的统一、协调发展。

2.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大力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尤其是进行资源重复利用技术、废物回收和再循环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生态无害化技术、闭路循环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预防污染的工艺技术等循环技术创新。

第5篇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基本内涵与主要原则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就与环境的关系而言,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模式,即传统经济模式、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1] 传统经济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环境的自净能力削弱乃至丧失,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短缺的危机愈发突出。在“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下,人们开始注意环境问题,但是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由于末端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不但治理成本奇高,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循环经济模式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冲突的最佳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物质循环过程。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3][4]

1.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2.循环经济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的经济。循环经济强调“环境友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求在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中要高度重视生态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和相互协调。

3.循环经济是绿色循环型经济,它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消耗、低排放”为核心理念,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反馈式流程。物质和能源在这个反馈式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持久的、最大化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

4.循环经济是清洁节约型经济,它将清洁生产、生态设计、资源综合利用、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注重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减量化,要求尽可能减少生产中的废弃物产生量,甚至实现“零排放”。循环经济强调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自然资源开发量,保护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再生能力。

5.循环经济是公众经济。首先,循环经济考虑的是整个社会的福利问题,它将关注点放在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上,而不仅仅是少数企业或局部区域的利益。其次,循环经济实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了企业利益与公众利益的统一,将原来外部性的问题内部化了。更为重要的是,循环经济的整体出发点是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和保护环境,而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涉及到整体利益、人类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公众性问题。

第6篇

(一)企业层面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是基于技术、管理、环境保护和社会监督的系统工程。

我国在企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都是基于压力――响应模型,随着外在压力的减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也就减小了。在实际中表现为:企业缺少创新,资源利用率低下,主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不强。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自觉走上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二)生产业

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生产服务的服务行业。生产业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我国生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生产业最重要的发展条件是生产规模化。根据科斯交易费用理论,如果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大于外部交易费用,企业会选择外部交易方式进行生产。当前最关键的问题是找到为生产业提供发展的土壤和平台。

二、企业层面循环经济与生产业耦合分析

(一)理论耦合

目前,我们对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还不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对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研究还不够。从整个产业链条上看,由于生产是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资源和能源能得到综合利用,总的来说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就会减少。从这个角度看,生产业能从各个角度促进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发展,从中可以系统地,整体地分析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各种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生产业是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理论的一个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理论扩展了生产业的内涵。第二,对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相关理论建设不够,表现为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主要还是局限于对循环经济理论本身的研究。循环经济会涉及很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生产业角度研究循环经济将是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理论一个重要补充,而生产业也会因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理论扩展其内涵与外延。

(二)主体耦合

从单个个体来看,生产业是为企业服务的,但是从整个产业链条上看,生产业和企业层面循环经济主体是统一的,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发展。更确切地说,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重要趋势。随着大规模生产日渐普遍,纯制造业过程已不能产生更多的附加值,只有更多的服务渗透的生产过程才能获得竞争上的优势,二三产业的融合顺应了这样的形式。由于专业化分工日益清晰,原先依附于制造业中的生产开始壮大,并逐渐脱离制造企业独立出来,形成了融合二三产业特性的生产业企业。但是他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是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即实现效率和效益,在这之中,生产业推动了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生产业的发展。

(三)市场机制耦合

企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市场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市场机制才具生命力,但是企业层面循环经济不是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也不是以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目标,这是市场机制自身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当前而言,推进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利益共享机制还没有普遍形成。由于生产业的存在,企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时,市场机制还是起作用的,只不过转移到生产业。但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和生产业主体耦合,就可知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和生产业市场机制也耦合。

(四)技术耦合

技术是制约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一个瓶颈。企业缺乏科技创新的动力。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是循环经济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主体。但是目前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都不高,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必须加快建立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另一方面,即使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企业在选用循环经济技术时,也会按照期望投资与期望收益最大化的准则,对采用这类技术的可行性加以评价。而大多数这类技术与一些效益型或资源消耗型的技术相比,其期望收益较低而期望成本较高,因此企业宁愿交排污费甚至罚款,也不愿意采用此类循环技术。生产业能够为生产企业或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知识的服务。企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缺失可以由生产业来补充,这主要是由于生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可以使其规模报酬递增。另一方面,生产业比生活业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生产业就有创新动力。总的来说,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和生产业技术是耦合的。

三、耦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从认识上看

人们认为生产过程创造价值,而服务过程不创造价值。因此在实际中的表现为重生产、轻服务,重视工业发展,忽视生产业发展。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制约了生产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应充分认识到,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它包含了大量的服务性内容,在现代企业生产网络和营销网络形成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服务需求,而生产业的发展又为制造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

(二)从体制上看

由于体制、政策的原因,生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普遍高于工业,管制过多、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另外基本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不分,行业垄断问题还比较严重,以及服务行业标准不完善、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等。

第7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能力;空间自相关;地域分化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66-04

1 前言

环境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传统的黑色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代价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社会或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已为传统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代价。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历经改革开放的发展之后,经济发展速度持续走低,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激烈,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制约我国人均GDP向经济高速发展大国迈进。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呼之欲出。

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起始于西方国家,21世纪初引入我国,在经济责罚、法律层面、区域引导规划、税收等方面国外循环经济已经开展多方面实践,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借鉴意义。与此同时,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无论从规划的实施角度,还是从问题的诊断角度,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为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 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宇宙飞船经济观》一书中,“循环经济”概念初露头角,而后国内诸大建等人对国外生态效率、生态产业园区、静脉产业等理论的总结归纳,我国的研究已经对循环经济的概念、原则、内涵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介绍说明,国内研究认为,清洁生产、生命周期评价、产业共生与产业生态学、生态工业园、零排放和逆生等研究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提升3R原则为5R原则的生态经济模式,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

在循环经济政策路径研究上,国内学者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①加强政府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主体作用,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监督(赵云君、文启湘,2011);②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改善原始经济发展弊端(李兆前、齐建国,2012);③规范建立循环经济评价体系,为政策决策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缺乏针对特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与评价,通过利用我国31个省份经济社会生态数据,构建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发展能力测评指标,创新性的评价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并从时空两大角度分析研究我国循环经济地域性、时序性特征,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科学指导。

3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3.1 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构建指标体系是此次研究的核心,通过参考各类文献以及专家咨询等途径,综合认定将产业与社会发展、资源减少投入、资源循环利用、污染减少排放以及资源环境安全等5个方面作为构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主要考虑如下要求:①3R原则,循环经济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核心在于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大准则。②水平指标和垂直指标相结合原则,指标体系中既要反应时序发展指标,又要反映空间状态变化的指标。③相关性原则,循环经济发展能力指标的选取,需要努力贴近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与实践,结合循环经济理念、原则选取与循环经济发展能力水平关联最强的指标。④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原则,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是指针对不同的时间空间的影响程度结合不同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⑤数据可得性原则,选取的数据需要具有市局真实性与可得性。

3.2 数据来源和标准化

为了评价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能力,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理念、5R原则,遵循上述指标选择五大原则,我们从产业及社会发展、资源减化量、循环利用、污染减排以及资源与环境安全等方面设置5个二级指标。从上述领域分辨设置若干三级指标,这三级指标体系构成一个立体的指标体系,从多维度、多层次全面衡量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能力。

在权重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类指标中各个指标的权重,而操作指标的权重则用等权的方法赋权。在构建判断矩阵时,传统的赋值规则容易导致最大权重与最小权重之间差距不合常理的大,因此,在同一层次内的两两元素比较,以重要程度依次定值为1.0、1.3、1.5、1.7、1.9等。使用此赋值规则进行赋值后得到的判断矩阵见表1。

对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类指标权重采用均分的方法分配给各个操作指标,最后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见表2。

本次评价涉及31个省会城市,采用这31个城市在2014年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提供的数据。

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如下:对于正项指标,标准化为各指标值除以最大指标值所得比值;对于反项指标,标准值为最小指标值除以各指标值所得比值;对于适度指标,区别情况进行处理,第一步:相对化,即指标相对值=(指标最小值-指标值)/指标最小值;第二步:标准化,即指标标准值=指标相对值/最大指标相对值。

4 我国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的基本情况

4.1 总体情况

2014年,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能力为0.198,最高值为0.439,最小值为0.105,最大值/最小值为4.181,标准差仅为0.076.可见,我国31个省会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能力整体数值不高,且城市之间差异不明显。从二级指标来看五大方向城市之间的差距均较大,最大值/最小值均大于5.0,标准差也基本大于0.1(表3)。

4.2 主要特征

中国省域循环经济能力评价中宁夏省、山东省、湖北省、江苏省位居前列,宁夏资源与环境安全、环境减排程度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产业及社会发展程度位居全国第一,省区分布中广东省、云南省、北京市排在后列,主要因为污染气体排放以及污染水排放比重较高(表4)。

4.3 东西部状况

31个样本城市中,东部城市12个、中部城市10个、西部城市9个,从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能力看,东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能力并驾齐驱,优越于中部地区,从循环经济发展能力二级指标来看,也基本上呈现东西部优于中部地区的特点(表5)。

但是,循环经济发展能力的地区差异远没有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那么大。2014年,东部地区的城镇化率分别为中西部地区的1.0倍、0.95倍,地区差距比较明显。

4.4 不同人口密度对比状况

从循环经济发展能力来看,如表6所示,人口密度在小于等于0.01万人/km2和0.05~0.1万人/km2的省份,循环经济发展能力最好,分别为0.21和0.25,人口密度在0.01~0.05万人/km2和大于0.1万人/km2的省份,循环经济发展能力相对较差。

从循环经济发展能力二级指标来看,各二级指标的人口密度特征差异很大,产业及社会发展指数和循环利用指数与省份人口密度正相关,人口密度越大,产业及社会发展指数和循环利用指数越大;资源与环境安全指数与省份人口密度负相关,人口密度越大,资源与环境安全指数越小。污染减排指数与资源减化量指数恰恰相反,在人口密度为0.05~0.1万人/km2,污染减排指数最低,相反资源减化量指数横向比较最高。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考核指标体系

传统黑色经济发展模式,片面追求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实现经济的最大化发展,经济量的盲目追求彻底破坏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的平衡,片面盲目的追求人均GDP的增加致使我国进入十二五规划以来经济增速放缓,资源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性因素。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目标成为时下经济发展探讨的热点问题,绿色GDP强调将资源环境消耗纳入经济发展水平之中,通过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才能真实评价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从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议在适当时机在全国实行绿色GDP核算体系,作为衡量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参考,在全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全国热潮。

5.2 统筹东西部发展,安排均衡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的布局要统筹点、线、面的协调,并通过循环经济建设的合理布局,将循环经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关于点、线、面布局的主要设想如下。

(1)从点的布局来看,通过人们衣食住行接触的生产、生活网点设立循环经济模范、宣传点,不断增强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与自我约束作用,进而为循环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基础。

(2)从线来看,要借助沿海、沿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带。

(3)从面来看,建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圈、带、面。以经济区、城市带为依托,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或城镇的建设。

5.3 选择符合各局省域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全国范围来看,各省份循环经济发展能力水平各异,东中西部呈现较大的发展差异性,我们需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主要通过建立清洁生产模式,科学减排高能生产体系,在生产、企业领域建立循环有效发展体系。根据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客观情况,同时结合地区工业产业体系特征,及时进行工业区的优化升级,建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考虑到经济发达地区收入水平高,同时对于农产品市场存在多元化需求,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高效绿色农业发展体系,建立绿色产业园试验区,创新绿色农业科技水平。

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考虑到经济起步较晚,收入水平偏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资源、环境,要求大力建设新型能源产业,诸如绿色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再生能源产业。在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创新发展共生型企业,加快建立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实现高效利用,循环排放。

5.4 加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激励制度体系建设

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科技政策的建立,实现区域产业经济循环发展的终极目标,例如,通过征收化工业污染废弃物排放税的方式,控制化工业生产过程中固体、液体、气体废弃物的过度排放,从而实现产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对于废弃污染物进行回收,我们将给予合理的税收优惠,以实现废弃物循环优化和产品的再回收等等。

5.5 建立废弃物回收的产业化运行机制

一方面可以建立一个社会化的回收渠道,如废纸、塑料、玻璃、钢铁等;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产品必须建立专业化的回收渠道。通过建立类似具有促进利用价值或污染损害大的废弃物回收的制度,可以实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标。

5.6 建立资源环境价格体制

完善的资源环境价格体系必须包括环境资源本身的价格成本以及环境服务价格、人工产品环境价格三个方面,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类型环境产品价格的特征,来确定其价格实现的途径。例如对于休闲、旅游、高档商品房等具有享乐性意义产品的环境价格,可以通过测算生态环境补偿成本、环境质量维护成本,通过环境补偿税、环境清洁税、环境享用调节征收税。

5.7 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积极开展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试点工作,并根据不同产业企业的特点,建立企业环境影响挂牌制度,在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的同时,必须建立严格的、科学的环境动态监测制度,推进信息公开中介机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陈德敏.资源循环利用论:中国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经济分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陈之泉.人类呼唤:循环经济[J].广东经济,2002(2):11~16.

[3]诸大建,臧漫丹,朱 远.5C-模式: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6[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05(6):21~25.

[4]戴备军.循环经济实用案例[M].北京:中国环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冯之浚,张 伟,郭 强,等.循环经济是个大战略[N].光明日报,2003(6).

[6]李惠明,王军锋.加强物质流分析和调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J].经济纵横,2006(2):41~45.

[7]曲格平.探索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J].产业与环境,2003(1):12~15.

[8]于丽英,冯之涣.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中国软科学,2005(12):11~15.

[9]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10]吴季松.循环经济综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第8篇

毋庸讳言,在给社会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安阳西部也和其他传统工业基地一样,长期的高负荷经济运转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传统的、依靠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和牺牲环境来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之路,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质疑、摒弃。为寻求出路,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应运而生。两年来的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和发展,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探索了一条符合安阳实际的经济发展之路,可资亟须寻找改造传统工业突破口的安阳市其他相似地区为鉴。

一、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是河南省第三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已列入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现辖安阳县西部12个乡镇,296个村(居委会),面积717平方公里,耕地51.2万亩,总人口48万。

根据自然资源分布和产业发展状况,试验区内规划了“两带六园”的产业格局。“两带”指以西部山区丘陵为主要区域形成的“南北生态建设带”和以试验区内的曹操高陵、马氏庄园、唐塔、万佛沟与市区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名胜景点组成的“精品旅游观光带”。“六园”包括水冶精品钢基地产业园、铜冶煤焦化产业园、曲沟铁合金新材料产业园、许家沟新型建材产业园、伦掌蒋村装备制造产业园、水冶现代物流产业园等六个特色园区。

辖区内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电力水利充沛,是河南省最大的新型煤焦化产业基地、全省规划建设的钢铁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铁合金生产、集散基地,也是全市工业经济的核心区域。现已形成了以钢铁冶炼为主导,以煤焦化工、水泥建材、冶金辅料、机械铸造等为辅助和支撑的产业结构,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二、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主要做法和主要成效

(一)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真正实现规划先行

聘请北京大学和中国煤炭综合利用集团公司,按照“突出资源特色、强化技术创新、培育优势产业、实现循环发展”的要求,高标准编制了《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产业和阶段目标任务,为循环经济发展绘制了美好蓝图。同时,成功举办“2010年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高层论坛”,邀请经济日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各界专家200多人齐聚安阳,共商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科学发展之路。

(二)重视环境保护,加强区域整治

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连续12年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共淘汰关闭“十五小”企业693家,停产治理企业108家。关闭120m3以下炼铁高炉243座,淘汰生铁产能700万吨;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5700吨,烟粉尘6180吨;关闭水泥机立窑生产线33条,彻底告别了水泥机立窑时代。2010年,全市开展了以安林公路、大白公路、安姚公路和水冶镇、铜冶镇为重点的“三路两镇”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共拆除企业205家,停产停建企业44家,大幅度消减了污染物排放,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同时,建立了新上项目预审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前后将总投资8亿元的35个“两高”项目拒之门外。

(三)倡导循环理念,延伸产业链条

紧紧围绕产业优势和特色,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向节能减排企业转变、初级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推动主导产业向两头延伸,着力打造四条特色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在钢铁方面,先后建成了沙钢永兴200万吨精品棒材、汇丰管业20万吨无缝钢管等项目,实现了由“钢”向“材”延伸,逐步形成了“采矿―炼铁―钢坯―板材、线材、铸管―精密铸造、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在煤焦化工方面,实现了由“焦”向“化”延伸,逐步形成了“原煤―洗煤―焦炭―煤气收集―煤气发电和焦油提炼―化工产品”产业链条。在水泥建材方面,逐步形成了“水泥生产―余热发电―水泥生产的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循环产业链,“工业废渣―水泥―新型建材”的固体废弃物再利用循环产业链条。在铁合金方面,逐步形成了“城市垃圾、工业固废―建材产业”产业链条。

(四)实施项目带动,推进节能减排

以项目为载体,实施了总投资19.7亿元的24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推动主导产业循环式发展,实现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高效利用和梯次利用。如利源焦化公司总投资3.6亿元,新上直燃式联合循环发电项目,建成后可年发电5.3亿度,节约标煤7.4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6万吨、二氧化硫1230吨、粉尘1.8万吨。

(五)突出横向联合,强化科技创新

树立“资源有限,创造无限”理念,充分发挥大型企业集团资源优势、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把技术链、产品链、资本链、利益链统一起来,构建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体系。鼓励支持重点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加大技术和产品开发力度,推广应用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

(六)搭建重组平台,促进产业耦合

加快区域内优势企业整合重组,促进企业间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集成,推动企业之间的产业耦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今年试验区内的沙钢永兴钢铁公司、华诚特钢公司和汇丰管业公司、利源煤焦集团公司共同组建成立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形成了焦、铁、钢、材的完整生产链,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

两年来的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探索与实践,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改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家不等不靠,积极化传统发展之“危”为科学发展之“机”,主动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延伸产品链条,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的循环经济发展良好局面。

带来了发展方式的根本改变。试验区已初步形成了钢铁、煤化工、建材、铁合金等四条产业链及产业互动、产品关联的循环经济内在融合,企业内部的资源、能源小循环和产业间的中循环已初步形成。

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变。通过开展环境集中整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试验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排放强度逐渐递减。2010年区内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减少299吨和4251.8吨,空气质量、城镇污水处理率等环境指标逐年趋好,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并持续提升。

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根本改变。循环经济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过去钢铁厂、热电厂的水渣、煤渣由付费外运变成现在的有偿使用,昔日无人问津的工业废弃物,今日变成了“香饽饽”;企业也由过去的“排废大户”变成了“吃废大户”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三、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战略思考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管理体制。科学制定《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责任考评办法》,将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工作任务细化分解,纳入发改、环保、科技、国土、财政、税务等部门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力支持服务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工作,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合力;研究制订《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安阳县产业集聚区、水冶试点镇机构“三套合一”工作方案》,把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的重要平台。

二是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构建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动力机制。积极落实国家、河南省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和收费等优惠政策,参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研究制定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资金、技术研发、信贷、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三是进一步加快示范推广,提升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整体水平。以“3255”行动计划为抓手,组织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全面启动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

四是进一步鼓励科技创新,健全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支撑体系。充分利用科技三项费用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组织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合作和联合攻关。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服务体系,鼓励开展信息咨询、技术交流、宣传培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和科研单位的作用,向社会提供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务。

五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搭建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良好平台。加强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和人口向城镇转移“四集一转” ,推进产城互动发展。要把水冶镇建成约3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主动融入安阳中心城区建设。打破乡镇行政区域和地域界限,高薪聘请全国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高标准编制水冶未来发展规划。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体制,通过政府性资金引导,形成多层次、社会化、市场化的投入机制。把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支持园区内道路、供排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整合园区各种要素,促进园区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实现产业集聚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