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9 16:36: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

第1篇

摘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档案事业的服务。新时期下,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人们对档案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在档案信息化的情况下逐渐满足人们的需要,成为相关档案部门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 :新时期 档案 社会服务功能 拓展对策

一、我国档案社会服务能力的多样化

国家档案的逐渐开放化使人民群众能够对政府的档案信息进行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各个大型企业逐渐完善对档案的管理,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土地承包、合作医疗等相关档案的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加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各个文化宣传部门利用档案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各个地区建立了民生服务档案,加强对民生档案的管理工作,促进当地民生的发展。这都证明了档案事业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证明了我国档案的功能与服务逐渐趋于多样化。

二、制约我国档案社会服务能力的因素

1.缺乏档案管理、服务人才。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档案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这就需要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以及服务人员来满足这些需求。但是,很多人仍然将档案服务工作视为一般的办公室文员工作,只熟悉常规性的办公室软件,对档案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不熟练,导致我国档案管理以及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2.档案管理理念相对落后。面对整个社会以及人民群众对档案服务功能需求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管理以及服务理念已经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的需求。档案管理与服务理念的更新是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重点,只有理念先进,突破局限,才能与不断增大的需求相适应,实现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

3.档案部门馆藏有限且质量不高。各个地区的档案馆是储藏以及利用档案的主要部门,是展现当地政治、经济、文化风貌的主要机构。但是,经调查研究发现,各地区的档案馆的储藏类型比较单一,大多数都是反映同级党政机构的管理工作,很少有反映上级党政机构相关工作的档案,同时也很少有反映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或者是相关科研成果的档案,对于能够反映真实历史的资料、照片等更是少之又少。档案部门馆藏数量的有限以及质量不高都制约了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

三、我国档案社会服务功能拓展对策

信息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对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档案事业继续发展,为其他事业以及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就必须对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

1.培养档案服务的相关人才。对于在职的档案工作人员,要给予专业性的培训,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办公室文员工作,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高校要设置档案管理与服务的相关专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增强后备力量,防止出现关键职位无人可用的情况。档案部门的服务人员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重视与之相关的设计、电子、建筑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增强档案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2.创新档案管理及服务理念。在对档案管理以及服务理念的创新过程中,必须牢记“服务至上”的观念。档案的服务理念不能滞后于人民群众的需求,一定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否则将失去意义。除了重视档案的基本信息服务以外,要与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紧密相连,不断扩大档案的各项服务功能,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另外,对于有特殊需要的档案客户,要有与之相对应的个性化服务,不断扩大档案的服务人群。

3.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引导档案功能的拓展。档案事业要想不断发展,提高其服务功能的多样性,就必须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首先,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要将所有的馆藏资源电子化,实现全部档案的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其次,档案的管理者和服务者也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电子科技,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服务模式,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本领,并加强对档案使用者的引导,使客户也能够逐渐适应信息化以及网络化所带来的改变,为档案服务功能的拓展做出贡献。

总之,随着我国对档案事业的不断重视,各个档案管理以及服务部门不断增强档案的服务功能,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的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服务。要想对档案服务功能继续拓展,就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力培养档案管理人才,创新档案服务理念,丰富各个地区档案部门的馆藏,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引导档案功能的拓展。另外,社会档案服务功能要逐渐向休闲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心燕.高校档案馆服务功能拓展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3

[ 2 ] 李孟女.浅谈我国档案社会服务功能的转变和拓展[ J ] .兰台世界,2013(S1):116

第2篇

【关键词】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89-01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精神支柱和重要依据,同时还是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对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发扬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一个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要根据山西省的战略优势、文化特点以及文化现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展民俗文化的建设与保护工作,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添砖加瓦。

一、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山西民俗文化专业人才体系的建设

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重点在于要引进对民俗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专业人才,以保证山西民俗文化中的技艺能够代代相传。此外,如何让山西民俗文化得以生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专业人才必须将民俗技艺推向市场,体现其经济价值,并获得社会与民众的认可,才能使其得以生存。这就要求由当地政府或部门挑选,或者是经过社会民众推举出来一些擅长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的人才,同时构筑经营管理人才体系,发挥这些人才自身的优势,将山西民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体现其经济价值,并提高经济收益,扩大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解决山西民俗文化与相关技艺人员的传承与生存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建立健全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制度

山西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促进其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提条件。对相关的保护工作者而言,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要开展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主要要做到以下两点:1.成立以政府和民间为载体的民俗文化保护部门;2.加快保护制度制定工作的开展并利用现代设备与技术全方位推进民俗文化宣传[1]。为了开展保护工作,山西省可以成立相关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与专家组,为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山西省还可以成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督促相关部门与机构共同开展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

山西是一个具有多种民俗文化资源的省份,因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山西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山西省民俗文化保护的法规与制度,能够使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文化部门,包括相关的新闻媒体,要在深入了解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加强对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开展的宣传,以增强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及参与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识。

(三)加强政府专项资金对山西民俗文化的投入

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需要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支持,才能开展以下工作:1.民俗文化传承人的补助与补偿标准制度的确立,可以使传承人的基本生活与日常开销得到保障,以促进其对民俗传承与创新相关工作的开展;2.山西民俗文化相关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能够使民俗文化宫、文化馆、文化广场等得以创建和发展,从而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3.山西省政府部门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以鼓励单位、个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作出贡献,并促进该工作的顺利进行。山西省政府只有落实这三项专项资金的投入,并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最大程度促进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

(四)推动山西民俗文化基础配套设施的创建

要想真正实现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要加快创建其基础配套设施。具体的做法有:1.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展览馆的建设,以增加民俗展览馆的数量。民俗展览馆建设的目的是要加强对珍贵民俗文化的收集与保护,并且在修复、还原民俗文化时,民俗展览馆也能发挥一定的功效;2.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表演厅的建设,定期进行民俗文化的表演。民俗表演厅的建设能够吸引民众定期到固定的地点观看表演,长期如此,民众就会形成习惯,这样就可以扩大民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3.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广场的建设,可以为民众的娱乐活动提供场所,也可以为以单位或个人组织的民俗文化活动提供场地,或借助民俗文化广场的平台为民俗文化作品的展览提供便利。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西民俗文化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其的保护与开发是传承与创新山西民俗文化的重要前提,虽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全社会民众的重要责任与义务;对此,社会各界应联合起来,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第3篇

首先体现出中国民歌特质的,应该说是民歌特有的旋律,即音的流动。民歌对旋律开展都很敏锐。如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其旋律上的表现并不复杂,是一种单向的旋律叙述,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层层递进,令人听后热血澎湃、忧愤感思。同时,由于演唱者的音质及表现手法的不同,使听者得到的感受大不相同。同样是《嘎达梅林》,腾格尔演唱出来的,给人一种激烈的感情宜泄,而朝鲁的演唱,却多了一些历史的厚重,更多地使人感动。

蒙古族一代歌王哈扎布演唱的《圣主成吉思汗》,韵味深厚,感情真挚,自然和谐,听之绝无媚俗轻浮之感。听其歌咏,感受到的是一种心灵的倾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歌手以充满丰富情感、音乐特质的演唱,把一首声情、词情并具的优秀民歌完美展现出来。即使听者无法确切理解歌词的含意,但那充满韵味的天籁之音仍让我们动容。这也正是这首已流传数百年的歌曲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唱的原因。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声乐文化传统。由于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地理语言环境特点、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不同,所以各民族各地区的原生态民歌和基于这些原生态民歌和戏曲唱腔改编和创作的歌曲,其风格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从大的方面来说,我国北方的声音高亢嘹亮、跌宕起伏,音程跨度大、音域宽广;南方的声乐秀丽婉转,细腻流畅,音程跨度小,音域较窄。

如果我们周游湖北各地,聆听当地的音乐,就可感到其色彩丰富,或具南方韵味,或带北方风味,或有西南巴蜀色彩,或染上江东吴音韵,境物变迁,音乐亦异其趣。真是五光十色,绚丽缤纷。据湖北民歌专家杨匡民教授研究,湖北民歌可划分为五个色彩区,湖北五个地区都流行一首《十绣荷包》小调,各地的唱词都一样,但因地方文化不同的影响,旋律形态如调式、旋法音调等都相应形成了不同样式,体现了五区的地方色彩,真是五音杂处,色彩缤纷。

在民歌的演唱过程中,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演奏是必不可少的。

中华民族对音色的重视古已有之。古人将传统乐器依音色分为金、石、丝、竹、匏、土、木、革八音,这是依不同材质产生不同音色而分之。中国传统乐器大多具有音色变化丰富的特点。如古琴,就有泛音、散音、按音的区别;笛子,在低音区,竹膜的声音明显变强,到了高音区,则几乎听不到竹膜声,这在听觉上给人的感觉大不相同。因而,传统乐器的表现力就显现出立体的效果。这些传统乐器用于民歌演唱的伴奏时,丰富的音色同歌手独具特质的婉转歌喉有机结合,就会产生动人的力量,使歌曲的词情得以充分表达。

不同风格的民歌总是伴以不同的乐器,如江南地区民歌多以丝、竹伴奏,而内蒙古的民歌则往往以一把马头琴伴奏,歌手即可将一首蒙古族民歌演唱得如泣如诉,充满了民族特色。如果在演唱蒙古族民歌时以其他地区乐器伴奏,则会因音质的不同,而使歌曲顿失其个性。

当今,有许多音乐人在追求民歌表现的现代化,这本正常,但在处理歌曲时,却往往忽略了歌曲的内涵,忽略了对声情、词情的真正理解和合理表达,一味迎合市场需求,由此导致因音色的变化(包括在乐器伴奏上的西洋化、歌者对歌词的随意演绎,等等)而产生的声情、词情并失,失掉了民歌的根。其后果,将会使民歌在中国音乐中地位降低,长此以往,则会消失无踪。

民歌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而丰富的音色表达形式,真切地反映了各民族丰富文化的真谛。民歌蕴含的特质和多样性,是中国音乐发展中的瑰宝,它需要我们去研究、继承、发展。

歌手对民歌声情、词情的演绎方式是多样的,但本质是统一的。只有将充满特质的歌喉、丰富多彩的演唱方法同民歌中独有的音乐、文化特质相结合,使风格同艺术达到和谐,才能真正展示民歌真谛,使其更具生命力,从而流传百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民歌的发展也要跟随时代的潮流,不断创新,注入时代元素。今天,人们随便走进哪家稍大一些的音像店,总能看到醒目地摆在货架上的各种新民乐唱片和音像节目。从“女子十二乐坊”、“冯小泉曾格格”、“林月冉冉”等等,到超豪华发烧音碟《阿姐鼓》、《苏武牧羊》、《云之南》、《东方大峡谷》等等,新民乐的节目在传统民乐的地盘上正占据越来越显眼的位置。

第4篇

关键词:茶道;文化传承;高校教育

中国茶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茶文化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韩国、日本等国家都具有自己的茶道文化,而所有的茶道文化都是在中国茶道文化的基础上演变而来。高校是茶道、茶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教师讲授、茶文化专家的讲座,来传达茶道知识、茶道传统与茶道技艺。因此茶道文化对现代人的意义并不在于学习茶道技巧,而在于继承、传播茶道文化,推动茶道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1茶道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茶道起源于唐朝,《茶经》是第一部有关茶叶的文学著作。而中国也是最早发现茶、饮茶的国家,从唐朝以后茶作为一种饮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传播开来。《茶经》是唐朝陆羽所做的有关煮茶、饮茶的文学文献,它不仅仅是介绍煮茶、饮茶等茶叶知识的学术著作,还包含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佛家一切皆空的深厚茶道文化思想内涵。自唐朝以来,宫廷、民间、寺院、市井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饮茶品茶活动,茶道茶文化已成为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宋代以后逐渐出现点茶、斗茶等活动,茶道也由原来的高雅文化逐渐向市民文化转变。各个阶层的民众都能够用茶道文化招待朋友、拜访亲友,以完成日常的交往活动。明清以后的饮茶品茶活动更为简约,而茶叶的选择、生产也更加的精细化。市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进行饮茶活动,茶道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目前中国茶道并不拘泥于煮茶、饮茶形式的选择,而更加关注茶产业附加产品的生产、茶产业经济效益的增加。自唐代以后茶道开始向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各个地区的茶道交流活动往来不绝,其中茶道文化得到最好继承的国家为日本。茶道在原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四大皆空的思想上,又增加清寂的禅学思想。因此茶道思想融合宗教、哲学、艺术、伦理等多方面学科的知识内容,形成自身独有的清、柔、圆、寂的文化氛围。如今的茶道一方面承担养生的作用,普通民众从茶道中获得心灵的升华;另一方面也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作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茶道内涵能提升国民的思想素质,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2茶道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国茶道融合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宗教的文化思想,形成独特的清寂和美文化理念。我国地域辽阔、茶叶种类众多,因此在煮茶、品茶等形式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各个地区的居民都有一套自身独有的饮茶方式,也形成不同的茶道思想。当前茶文化领域尊崇的茶道思想为“廉、美、和、敬”,廉洁清廉、追求美向往美、心态平和安定、心存敬畏成为茶道所尊崇的主要思想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茶道正在逐渐往商业化、大众化等方向靠拢,休闲娱乐成为茶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道专注于煮茶、饮茶、茶产品方面的探索开发,提倡茶叶平心静气的养生作用。但相比于日本茶道而言,我国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茶道礼仪规范。由于我国的茶叶种类众多、茶道流派复杂,煮茶、饮茶等茶道方式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与此同时政府也没有从制度层面对茶道文化的传承方式、传播特色进行规范,所以我国的茶道发展呈现出较为混乱的特征。目前我国专注于茶叶产业建设,包括茶叶生产、茶叶附加产品生产、茶文化景区建设等,通过建立茶叶品牌来提升茶叶品质,促进茶叶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通过开展各种茶文化交流活动来吸引游客,增加本地的茶叶收入,提升地区的茶叶知名度。茶道的传承主要通过茶叶的经营销售来完成,现代居民通过煮茶、饮茶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各个高校还设立有茶文化、茶学专业,传授给同学们茶叶理论知识、茶道的理论知识,使同学们自觉培养自身的审美情操。茶道还能够与茶叶科研结合起来,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要的茶叶产品;有些学校还开设茶产品营销课程,教授给学生茶产品营销技巧。而社会中也出现茶艺师培训等课程,主要向现代居民传授茶道的礼仪文化,以及煮茶、倒茶、饮茶等方面的技巧。茶道文化传承方面的间断问题,应该在茶道制度、茶道传播形式、茶道传播程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茶道传播制度、方式、程序方面的规范,能够建立起完整的茶道文化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茶道文化主体。同时茶道的传播要贴近普通群众,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茶道文化的推广宣传,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还要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进行茶道文化课程的设置,争取每个学期都能开设一门茶道文化课程。茶道行动规范、礼仪的培养,能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3茶道在高校教育管理思维中的运用

中国茶道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强烈的现代意义。茶道首先讲究现代居民对茶的理解,讲究茶文化的发掘与传播,以及茶道产品的开发创造,主要围绕茶叶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附加价值等方面展开;然后茶道讲究现代人对自身的理解,通过煮茶、倒茶、品茶等一系列的活动,人能够从自身灵魂中发掘到更多的东西,将身体与灵魂进行融合。茶道的内涵是以自然为基础,进而上升到人文精神领域。茶道中的“真、善、美”是相互联系的,茶道讲究真善美,提倡清寂廉静和美的文化品位。所以,茶不仅具有缓解口渴、陶冶身心的物质滋润作用,而且有着洗涤心灵、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茶道也成为居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煮茶、倒茶、品茶的茶道活动,能够带给人心灵的陶冶、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茶道的清幽、廉静、和美是传统茶道追求的至高境界,也应该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幸福目标。茶道分为两个部分:茶和道。茶涵盖所有的茶叶种类,道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属于哲学的范畴,是由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佛教的《金刚经》等一系列的宗教经典组成。茶与道的结合也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茶道文化涵盖我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茶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特征、以及茶本身的清幽,揭示茶叶与环境存在的紧密联系,也能够从侧面提升人类的环保意识。茶叶具有“和善美丽”的特性、茶道主张“精行俭德”的品德与信仰,告诫世人应“德博而化”。这表明通过茶道文化和善品性的熏陶,能够逐渐提升世人的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茶道还具有天道人伦的道德思想,天道人伦的思想主张万事万物都要按照其自然规律进行运转,不能违背天道人伦进行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茶道以和、天人合一作为人道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下大同所依从的理论依据,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茶道专业讲师专注于对茶道的文化、精神、艺术特色进行详细讲解,以提升大众的艺术水准与文化修养。茶道与其他专业课程有着紧密的连接关系,茶道通过煮茶、倒茶、品茶的演示活动,进行茶文化的传播;还能够通过茶道书籍、茶道自然生态景区进行茶道文化的传播。自然科学、文化艺术、民俗民风共同构成完整的茶道文化体系,才能促进茶道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才能使人们深入了解茶道文化的精髓。通过利用茶叶博物馆、老茶馆、茶叶生产加工基地、茶文化景区等现实资源,开展茶道文化传播活动。茶叶基地参观考察、茶文化景区游览、茶道社团活动的结合,能够促进茶道文化的深度传播,也能够使大众了解茶、感悟茶,品位茶道的独特美感与深厚的文化哲思。我国在古代已经有茶道教育方面的课程,茶道教育大多以家庭授教为主。传统上社会的茶道交流、煮茶、饮茶,也以男性为茶道交流的主要群体。现代社会也允许女性从事茶道学习、交流活动,大多数茶馆酒楼有着男性茶道传授师,也有女性茶道传授师,他们主要从事茶道表演、煮茶等一系列茶道活动。我国也逐渐增设茶艺师资格考试、茶道师技艺欣赏交流活动,用以培养大量符合国家要求的茶艺从业人员,提升全民族的文化修养与精神境界。茶道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在高校教育中主要起着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作用。虽然说各个高校也开设茶道课程进行茶道的交流,但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与陌生人、合作伙伴的交流能力,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要按照一定的规矩来履行各自的职责。茶道具有严格的动作规范、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经过茶道的学习以后,能够增强学生与他人的心神交流,拓宽自身的文化视野。茶道中的动作规范也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茶道的教授活动能够促进茶道文化的传播交流,能够逐渐提升自身的审美品位与道德素养。对那些非茶叶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茶叶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传授茶道煮茶、倒茶、品茶等方面的技能与规范。通过茶道知识的通俗讲解,使学生初步理解茶叶方面的知识技能,理解茶道传播的人文思想。对那些茶叶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专业的茶叶、茶具、煮茶标准动作、品茶心态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茶道文化的深邃内涵。

4结语

茶道不仅仅包含茶叶、茶文化的内容,更涵盖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的哲学与艺术思想。因此茶道包含茶文化的所有内容,同时也包含哲学、美学、自然科学、艺术学等方面的内容,已经成为社会居民的精神寄托与文化归属。所以高校的茶道教育管理,最重要的是传播博大精深的茶道文化。高校可以通过茶道专业教学、茶叶产地参观游览、茶道实践等方式,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茶道文化体系,推动茶道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作者:刘大勇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庄爱兰.高校教学管理中的理念与制度关系探讨[J].才智,2015(36):124-125

[2]岳淼.高校的教学管理现存问题与应对措施[J].科技展望,2016(3)

第5篇

[关键词] 民俗旅游 可持续发展 民俗

民俗旅游资源就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现象的总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俗旅游资源就是我国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民俗旅游资源的核心内容是民俗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俗风情,是民俗旅游资源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因其受到不同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民族传统、科技水平等的作用,在生产和生活各个方而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民俗现象。民俗旅游良性发展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湖南少数民族民俗为例,分析民俗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

1.民族风情丰富多彩,风格惟湘独有。湖南少数民族全省有51个民族,各族风情有别,部分土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如湘西规模宏大,场面热闹的苗族节庆日等。湖南无独有的少数民族,却有颇多惟湘独有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如吉首苗家的“跳香”等,几乎都是国内闻所未闻、别开生面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

2.历史源远流长。湖南少数民族除回、维、蒙、满为外来迁徙者外,苗、土家族、侗族、瑶族等都是土著少数民族,其生息繁衍史源远流长。湖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发祥地之一。川、鄂、湘、黔部分地方土家族主要来自湘西土著人与巴人、汉人组合而成,由于湖南境内少数民族活动历史悠久,因而风情旅游资源史也源远流长。永顺祖师殿是土家族年代最悠久的宗教活动场所,江永县千家峒是瑶族原始居住并发脉之地。

3.地域差异明显。表现在两个方面:(1)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全省约占85%的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在湘西、湘南、湘东一带的边远山区,以湘西自治州、通道、江华、城步等地为主。(2)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地区特色明显,武陵山、雪峰山以西以苗、土家族风情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西晃山和天子大山以南侗族风情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南岭地区瑶族风情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这些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多分布于自然资源丰富但落后的山区。

二、湖南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过度开发使民俗旅游资源破坏严重,结果造成许多民族文化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度的旅游开发,是以牺牲民族文化特征换取部分人的经济利益;脱离传统,民俗旅游出现舞台化、商品化。外来文化加速了旅游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导致当地的居民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发生转变,进而影响其行为习惯。旅游开发打破了原来的文化封闭氛围,加速了服饰、语言、建筑以及生活习俗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最后将导致某些传统民族文化特征被同化或消失;不少民族地区为了增加旅游的吸引力,缺乏认真研究,从形式上照抄照搬一些民俗活动,呈现在游客面前的民俗表演和旅游文化产品与该民族的原生文化相差很大,体现不出自身特色,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

三、湖南民俗旅游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

1.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阻止“商业化,少庸俗化”。高品位开发是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准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现出来。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可持续发展民俗旅游的关键。

2.采取相对封闭措施,防止被同化。对于旅游地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来说,极易遭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被削弱。相对封闭措施,保持民俗旅游民众办,这是抑制民俗同化的有效办法。这样保持以地方习俗为主要对象,当地群众参加经营的相对封闭性,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体现民俗旅游真正的民族味、朴实感、亲切感,又能造成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来刺激民俗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客源。

3.强调民族地区个人参与,维护居民利益。地方发展旅游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地方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由于过分强调投资方的利益,导致民族地区居民的利益常常被忽略,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建立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机制尤为必要。这样,既可防止民俗文化被庸俗化或商品化,又能造成当地文化、经济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来刺激旅客旅游动机的产生,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尊重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居民积极献言献策。其次,要充分照顾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维护其经济合法权益,并尽可能多地为社区居民创造旅游就业机会。最后,要为当地居民提供充足的公共设施和娱乐设施,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4.树立民俗旅游品牌意识。品牌就是一种能够持续给消费者带来利益的符号,是由一种保证性徽章创造的无形资产。加强品牌建设,实行品牌化经营,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随着国内旅游竞争的加剧,众多企业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纷纷走上了品牌经营的道路。可以说,品牌化既给民俗旅游开发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又能有效防止后来者的刻意模仿。

参考文献:

[1]龙梅赞:湖南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探讨[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28~29

第6篇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彝族传统文化 转型

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型,都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整个社会的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彝族传统文化进入了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阶段,这种历史性的文化变迁,必然冲击了彝族传统文化,影响着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

一、社会经济发展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

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从而使社会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促使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竞争性和规范性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竞争机制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整个社会的富裕水平。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有效发挥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不仅要有健全的市场结构,而且要制订一系列严格的经济法规,确保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预定的经济目标。

2.成熟的市场经济观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经济观念已经成为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支点。资源配置的主体由过去的政府转变为现在的市场。其优点就是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社会范围内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并给予每个经济主体以经济选择的自由。亚当・斯密把市场称为“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以价格为杠杆最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

二、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彝族传统文化的转型

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

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必然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特别是冲击着数千年来产生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彝族传统文化。

1.经济体制的转型改变着彝族民众的价值取向

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的分配方式,人与人之间不再靠掠夺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是靠创造财富来增加自己的利益,于是整个社会的财富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市场经济是在社会进步的曲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秩序,这是一种具有巨大财富创造力的社会制度。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对中国式的集权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从1978年起,党的总结了中国农村走过的曲折道路,克服各种阻力,使得到普遍发展,富有生机的新型农村体制使中国80年代初的农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初步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此后的近30年,我国的GDP总量不断增加,并以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空前提高,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的上升了。市场上的商品数不胜数,商品的质量和品种比30年以前提高了几个档次,只要有钱就能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中国富强了,百姓富裕了,银行里的存款翻番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条件改善了。这样的经济发展成就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中从来没有过的。经济基础的改变,中国民众的价值取向在悄然发生改变,这种变化也渗透到彝族民众之中。

在市场经济出现之前和之后的社会,是两个极其不同的社会。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每个人都愿意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中,都希望自身的生活得到改善,财富得以增加。这种选择,这种希望,也同样是彝族民众的追求。当彝族同胞走出他们原有的天地,他们会发现,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发明、应用新技术并从发明成果中得到巨大的经济回报,消费者的欲望、需求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得到满足,人们的消费方式是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是丰富的,人们身上所释放出的现代化因子,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氛围,都在吸引着彝族民众,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吸引他们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中,学习新的事物,并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硕果,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最初可能是从某个彝族人、某个彝族地区的某种变化开始的,然后扩散到越来越多的彝族人以及彝族地区,慢慢地影响着彝族民众的价值取向,这必然动摇了彝族传统文化的根基。

2.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外来文化碰撞着彝族传统文化

随着国际间的商贸往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企业跨国购并之风的兴起,使不同国家企业之间能够通过强强联合,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规模效益,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争夺全球市场。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之间在经济生活各方面形成日益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他们都作为世界经济这一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存在。经济的全球化,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全球化。于是,技术、信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彝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别的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这必然会打破楚雄彝族传统文化机制原有的封闭性。

第7篇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客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有着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发掘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德育资源和德育价值,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审美品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文章从资源和途径两个方面,论述如何将德育和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提高美术课堂的德育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实效;客家文化;美术教育;民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6;G621;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06-02

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学校在新时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美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美术课程具有独特的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认识,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了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传统文化本身所象征的文化精神,意识到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让学生以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来获得对民族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对民族文化的基本信念,从而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美术教师还可以利用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精神内涵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审美品位。因此,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客家传统文化丰富美术课堂的德育资源

1. 客家文化

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汉族地区,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迁汉族移民群体中的一类,该民系在发展及变迁过程中,具有自身的明显特点,逐渐形成自身刚毅的性格特点。惠州具有悠久的历史,从隋唐时期起一直是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阶段仍然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具有多种多样的文化。因此,惠州被称为“岭东雄郡”。惠州地区有大量的客家人,在迁移及发展过程中,客家人吸收和融合各个地区的优秀文化,不仅具有惠州地区的文化特点,而且含有福建、江西等地区的传统文化。客家文化在语言、音乐、民俗、建筑、饮食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例如平海楹联、客家山歌、客家围屋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当时南方土著文化,具有寻根意识、重教观念、开拓精神,以及奇特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2. 发掘客家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优势

在日常生活中,惠州地区的美术教师可以接触到很多客家文化,受到客家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这些奇特而丰富的客家传统文化,能够为学校美术课堂教学提供大量的形象生动的素材,同时这些客家传统文化也是对该地区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资源。因此,美术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挖掘客家传统文化元素所蕴藏的德育资源和德育价值,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 发掘客家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意义

客家文化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客家文化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客家优秀文化应用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把美术学习提高到文化学习的层面。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文化实践和体验来深化美术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还可以通过客家文化中所蕴藏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审美品位,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学生开发心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使客家优秀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二、客家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引入美术课堂的有效途径

1. 发掘传统文化中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部分青少年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对自己祖先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却感到陌生。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让学生深刻了解、认识中华民族文化,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能够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德育资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关注自己民族的现在和未来。

作为惠州本土的美术教师,要注重发掘惠州本土客家建筑文化元素,探究本土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中的德育价值。例如,教学湘版五年级上册“家乡古建筑”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惠州本土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屋”引入课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初步认识客家围屋整体造型、布局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相关寓意及深刻内涵。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围屋的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合族聚居性等方面了解其建筑特点,认识到客家围屋的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在技术和功能上臻于完美,显示出客家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最常见的围龙式围屋整体呈圆形,犹如阴阳两仪的太极图,寓有天圆地方的含义,在造型上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反映出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要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理解客家围屋的文化内涵,明白客家围屋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多专家誉为民居建筑中的奇葩。这样,可以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做一个发愤图强、有内涵、有朝气的中国人。

2. 发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传统节日含有浓厚的文化内涵,渗透着强烈的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美术教师要了解惠州本土的客家传统节日文化,认真挖掘并利用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探寻节日文化内涵的过程中感受它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及其活动方式,开展相关的设计、创作与展示,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例如,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寄托着伟大的爱国情感。教学岭南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家乡的节日”一课时,教师可结合惠州本土的节日文化资源,围绕端午节文化,设置“话说端午、诗诵端午、端午倡议、端午创意”四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话说端午”环节中,要让学生说一说端午节的文化习俗,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诗诵端午”环节中,要让学生寻找有关端午节的古诗词作品进行诵读,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让学生传承优良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素养;在“端午倡议”环节中,要让学生提出对端午节的建议,创新端午节的人文色彩;最后,在“端午创意”环节中,要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对端午节文化的情感和畅想。学生在“话说端午”“诗诵端午”这个过程中,通过查找和阅读历史文献资料、优秀诗文作品,经历了一次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在“端午倡议”“端午创意”等活动中,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学生纷纷融入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收获,抒发自己的爱国、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情感。

3. 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资源,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和带动学生进一步深层次地发掘客家文化中“美”的精髓,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分辨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确立科学的审美标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崇高的审美理想。例如,在“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教学中,美术教师可借助客家民系相关的特色服饰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认识到服饰并非局限于保暖功能,还含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在色彩、组成、造型设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首先,客家服饰具有朴素简洁美。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服饰相比,客家服饰具有简洁及朴素的特点。在色调方面,客家服饰主色调是白色、蓝色及黑色三种颜色,具有优雅的特征。同时,深色、素净的暗色给人素雅严肃的印象,也反映当地人内敛的性格。颜色比较深,也比较耐脏,比较方便客家人进行农耕活动。其次,客家服饰具有实用经济美。在功能方面,客家服饰具有经济性及实用性的特点。就客家妇女蓝衫服饰来说,蓝衫大襟上直扣的配置止于腰线上,方便哺乳,与此同时,在干农活过程中,可将前身折短塞于腰带。在袖口设计方面,袖口比较宽大并可翻折,方便放置一些随身的物品。这完全体现该种服饰的实用特征,同时也体现出当地人朴素及勤劳的特点。再次,客家服饰具有自然和谐美。在原料方面,客家服饰主要来源于大自然,蓝衫服饰材料多采用棉质天然材料。在染色方面,当地居民所采用的染料是天然的,绿色环保,对人体健康不构成危害。这也体现客家人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点。这样的美术教学,能让学生感受服饰的美学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 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美术学科是现代W校教育的常设学科,具有明显的人文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及价值观,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健康人格。美术学科并非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它其实是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学习,更注重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中蕴含的人文情怀,这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美术素养,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在“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一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客家服饰往往通过象征的符号表达人们美好的理想与愿望,其图案的象征、寓意及色彩的装饰与审美功能均集中体现客家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客家服饰常常绣上一些表示生存与繁衍、情与美、乐观与繁荣的纹样,如寿字纹、鱼纹和牡丹、百合花样,这些纹样常采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寓意。谐音达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质朴的乐观主义,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也正是当前美术教育应该强化和弘扬的。

三、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丰富的道德文化内涵。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担当起复兴民族优秀文化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任,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教师要让学生在继承和发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感受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和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秦瑞芬(1975-),女,广东惠州人,小学一级教师,从事美术教育、德育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景艳,黄小华.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1(06).

[3]侯秋霞,何尚武.客家文化对人格塑造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4]王建刚,刘运娟,甘应进.客家服饰与色彩浅析[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第8篇

【关键词】研究现状;SWOT分析;保护和传承

一、关于汉语方言保护与传承的研究现状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方言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1986年我国将推广普通话作为国家语言工作的首要任务,自从这个任务开展以来,方言的发展就受到了诸多限制。除此之外许多论文研究的重点均在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对于方言保护和传承方面的研究较少。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方言对于传统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传播起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又将眼光转向了我们的方言保护与传承。例如:我国汉语方言保护方面开展了一项规模巨大的国家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学校内进行双语教学(方言+普通话);实行非遗传承制度,对一些掌握方言的传承者进行津贴支持等。由此可见,方言保护和传承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于此。

二、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方言的优缺点以及方言发展的外在机会和威胁

自古以来,汉语方言对大家的生活和发展都是很重要的,它体现了方言区人们生活的方式、思考的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更新,普通话的不断推广以及新兴的网络语言、饭圈语言的冲击,汉语方言遭到了人们的忽视。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方言,本文将借助SWOT分析法来分析汉语方言的优缺点以及方言发展的外在机会和威胁,以便于做出最有用最恰当的方式去保护方言和传承方言。

(一)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指综合考虑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情况,再进行系统评价,最终选择最佳经营战略方式的方法。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中的威胁(Threats)。

(二)方言的SWOT分析

将SWOT分析法运用在保护和传承方言的过程中有利于大家更加精准有效地认识到方言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以及外界所存在的机会和挑战。这样就有利于大家在保护方言和传承方言时对症下药,获得最有效的结果。1.方言的优势(S)(1)方言本身具有的文化价值。方言是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并且方言本身也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考察一个地区的文化离不开对当地方言的考察。例如考察遂宁的观音文化那必然是要学习遂宁当地的方言,只有这样才能明白用方言诵读的佛经是什么意思。(2)方言具有多样性。一般地说,存在历史比较长,分布面积比较广,使用人口比较多的语言可能会有较多的方言,我们的汉语就以方言众多而著称。这也就形成了方言多样性。在不同方言区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叫法不一样,这就增加了方言的多样性、趣味性。这种趣味性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普通话在通用的基础上也造成了单一性。2.方言的劣势(W)(1)方言的排外性。方言的语音、词汇具有各自地区自身独有的特点,这在表现地域特色的同时也造成了对外来人口的排外性,方言区以外的人在听方言区群众述说时会因方言语音、词汇的特性无法明白别人在讲什么。(2)方言的意义与普通话的意义存在差异,具有不定性。由于方言的多样性,在不同方言中不同词汇可以表示相同意思,相同词汇也能表示不同意思。因此非本地区的人如果根据普通话的意义来解释就会导致话语意义的错误。例如:在遂宁方言中的“毛的”,对应普通话是“头发”的意思,而不是有的人理解的长毛的意思。(3)方言缺乏系统性。虽然方言从语音、词汇以及语法上面来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是通过实践可知方言的系统性并不如普通话的系统性完整。在词汇方面有的方言选择词条系统性不够,例如:有的方言“天文”类关于各种“雨”的说法搜集很齐全,但是却没有“下雨”这一词条。3.方言保护和传承的机会(O)(1)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给予了优秀传统文化更多的发展平台。方言的发展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而国家大力提倡保护传统文化,这也为方言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2)国家对汉语方言的机构扶持。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方言,国家也开展了各种专项,加大对汉语机构的扶持。我国汉语方言保护方面开展了一项规模巨大的国家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这项工程为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途径,更加有效的保障。(3)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元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言保护的工作也得到了一个有利的发展条件。例如在200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就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来记录当代中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以避免随着时间流逝个别方言也消失不见。4.方言保护和传承的威胁(T)(1)普通话的大力推广。自从我国将推广普通话置于国家任务重中之重的地位,方言的发展便受到了冲击,生存空间也受到了限制,甚至有的方言在这种冲击下最终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也导致方言的多样性逐渐减少。(2)社会发展以及人际流动导致方言的使用频率降低。由于生存发展的需要,方言区的青壮年外出求学务工,方言在本地区的传承遭到了中断。除此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话向各方言区的渗透也导致方言的使用频率降低。同时新一代青少年对方言的了解越来越匮乏也造成了方言的使用率下降。因此随着长者的逝去,本地的方言也失去了其原汁原味,并且随着这种趋势的增强,方言的使用范围也会缩小,更多的使用只局限于家庭团体中,对外仍然是使用普通话。(3)强势方言的侵入。随着各种人群的流动,不同的方言进行了交流、融合。但有一些弱势方言也随着这种方言之间的交往被强势方言逐渐给吞并以至于最后消失在方言的历史长河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语言的渗透速度就比较快,例如客家方言,这就会导致弱势方言逐渐走向衰亡。(4)网络语言、饭圈语言等新兴语言的兴起。各种“新语言”的兴起更是压缩了方言的生存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追星人群的扩大,网络语言以及饭圈语言得到了迅速发展,使方言的存在感更为削弱。

三、方言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方言是各个地区不同的思考方式、生活方式的体现,是方言区内部人民群众认同的情感纽带。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强势语言的侵入以及人际流动,方言的发展空间缩小,甚至于有的弱势方言、使用群体较少的方言已经消失了。基于这些情况,大家应该做出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方言,保护文化传承的载体。

(一)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方言保护置于法律保护下

方言是一种极具个性的地域特色,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推广,这种地域特色慢慢地被削弱直至消失。面临这种危机,国家应该做出有效的措施来抵御这种危机。例如建立健全方言保护条例,像推广普通话一样制定相关的法律,将方言保护置于法律的保护下。开展重大的语保工程,制定一个专项来进行语言保护。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在结合各地总体规划进展、研究力量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汉语方言调查项目2019年立项计划》。

(二)政府做好保护与传承方言的意识引导,扭转公众对方言的错误认识

公众对于普通话和方言二者之间存在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现在应该大力发展普通话而轻视方言的发展。但是在很多文化宣传中只有依靠方言才能将本地特色韵味表达出来。如果使用普通话来宣传地区特色文化有可能会丢失其中的韵味。除此之外,很多外出者会认为方言“土”而对方言产生一种排斥念头。对于这些错误认知,政府应该利用好自己的职能,发挥自身独有的作用开展极具地方特色的方言文艺活动,让民众认识到方言的魅力,认识到方言和普通话可以是双轨制运行,扭转公众对方言的错误认识。

(三)媒体发挥自己的宣传作用,建设起方言传播的有效渠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言的保护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立。除此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传播媒介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效。在方言面临危机的情况下,媒体也应该发挥好自身的作用,通过媒体宣传,建设起有效的传播渠道。做方言的专题节目,开设以方言为主的情景剧等,例如四川本土情景剧《幸福耙耳朵》以及四川方言版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也可以通过现有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等渠道做好方言的传承和保护,例如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阮桂君老师所做的以“留下方言,记住乡愁”为宗旨的公众号《方言与文化》;或者通过电台节目传播和保护方言,例如《方志四川·音频电台》等。

(四)教育部门发挥好自身的教育功能,开展具有特色的方言课程

教育部门在方言的传承与保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育部门应该加速行动起来发挥自己的作用。由于方言的地域独特性以及方言的多样性,在与不同地区的人交流时只能选择共通的普通话,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的年轻人渐渐对本地区的方言产生了一种陌生感,对许多本地区方言不再熟识也不能做好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因此教育部门可以在中小学、大学内开设行之有效有趣的方言课程,让学生重拾方言增强对方言的乐趣进而更加深刻地了解方言。浙江省教育厅提到方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和辽阔土地的一种见证,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积淀。为了保护这种见证和历史的积淀,浙江省教育厅鼓励学校和老师积极探索富有地方特色、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以便于保护和传承方言。

(五)社会公益组织借助群体优势,发挥集体力量做好方言保护

群体的力量一直是很强大的,通过群体的力量去传承和保护方言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社会公益组织一直是整个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醒目且非常具有话语权的组织,它凝聚了来自社会各方的力量并且掌握了各种有效资源。所以可以通过社会公益组织,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做方言的保护者和传承者。通过红十字会提供资金和资源来投入到弱势方言区,尽集体的力量去扶持当地有关方言项目的发展;再例如像支付宝里面的公益项目,每天捐献一元钱就能积少成多用于资助方言保护。

(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齐发力,为方言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是方言保护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两者性质的差异使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去促进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在文化事业方面可以通过编撰更新地方方言志,将本地区的方言集中记录下来形成文字材料。例如《四川省志·方言志》。或者建立方言类博物馆,将方言的历史作用以更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在文化产业方面,可以依托如今红红火火的旅游业,在旅游创收的过程中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方言。依托旅游业为载体,在旅游活动中添加方言评谈、快板、民歌小调等极具地区特色的活动,这样既丰富了旅游内容又能推广各地区的方言。

(七)社会个人树立正确的意识,做方言的保护者与传承者

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许多人接触到的都是普通话,以至于造成了在年轻一代生活中方言的流失以及对方言的错误认识,所以个人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方言是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语言,大家应该喜爱它传承它,不能因为它“土”就抛弃它。在人际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也可以将自己的方言传播给其他地区的朋友,让他们领略不同地区方言的魅力和特色,做方言的保护者和传承者。

四、结语

建国初期在汉语方言方面的研究很少,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推广普通话成为一件重中之重的事项。为了更好地推广普通话,人们调查研究各地的方言,找出学话的相关规律。由此可知即使推广普通话给汉语方言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限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项任务也提供了一些契机让人们去研究汉语方言。而前人的研究也为后来的研究者积累了大量弥足珍贵的资料和文献,为如今的汉语方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资料与文献也让大家了解到汉语方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方言的语音、词汇以及语法方面,而在汉语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方面相对较少。这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可能,让后人可以从汉语方言的保护和传承角度来继续探索我们的汉语方言。对于个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方言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而如今方言的发展受到了普通话以及新兴网络语言的限制,逐渐走向衰落。所以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通过现有的资料、资源以及科学技术对方言进行保护和传承。方言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各地区情感联系的纽带,保护和传承方言也是对传统文化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一种保护。新一代青年即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对于这项工作是责无旁贷的,行动起来做方言的传承者和保护者。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詹伯慧主编.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3]邢向东.关于深化汉语方言词汇研究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117-122.

[4]吴福祥.汉语语义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古汉语研究,2015,(04):2-13+95.

[5]金玉卓.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方言保护与传承——以四川遂宁为例[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3):45-50.

[6]贺巍.汉语方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语文研究,1991,(03):1-10.

[7]马启俊.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背景下的汉语方言俗语活态保护与开发应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6):57-61.

[8]王雪纯,杨睿,何倩文,何丽丽.方言保护与传承的调查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7,(0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