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0 11:59: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民歌艺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民族通俗歌曲很好地体现了现代的通俗音乐与民歌的内在联系,正是因为民歌中也出了比较脍炙人口的歌曲,但歌曲形式还是属于民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而才使得通俗音乐与民歌的界限越来越明显。就民歌的体裁而言,它主要以山歌、小调、民族歌曲为主,通俗音乐最初也是借鉴这种体裁逐步发展起来的,二者之间的创作风格还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信天游》、《黄土高坡》、《众人划将开大船》、《天路》等通俗音乐是借鉴民歌的风格演变而来的。甚至一些通俗音乐直接就是用民歌进行翻唱的,歌词内容完全一样,只是唱的曲调变了,给人的感觉也会有所不一样,有的人会比较喜欢改唱之后的通俗音乐,但是还有一大部分仍然坚持喜欢之前最原版的民歌。换句话说,翻唱也是一种老歌新唱的形式。“老”指的是歌曲之前的韵律不变,“新”则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节奏的变化上、配器上、表演上、风格上,都会有很大的不一样,通过这样的一个转变,给人的感觉就是完全不一样,这样的歌曲听起来不仅可以让人欣赏到民族歌曲的甜美之处,又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强烈的现代感气息,很好地契合了大众的需求。
二、音乐艺术中通俗音乐的发展
一般来说,通俗音乐指的是那些富有个性的自然的嗓音演唱为主的,主要表达的就是一种普通人的思想感情,贴切的反应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状态,旋律优美、易于弹唱,具有一种强烈的现代感气息。通俗音乐最早是由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歌曲,这些歌曲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通俗音乐由此诞生。这是早期通俗音乐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的。随后在改革开放之后,通俗音乐的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通俗歌曲包含的种类包括现在比较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影视音乐、校园歌曲、流行歌曲等。每一种不同种类的通俗音乐都有着不一样的发展特点,因而发展过程也是不一样的。影视音乐是人们在欣赏影视剧的同时欣赏的一种音乐,由于剧情的需要,借助音乐可以更好地传达某种需要表达的情感,来强化艺术感染力,从而调动观众的情绪。而校园歌曲是以校园中的小故事为题材,深刻地展现出校园生活的一面,校园歌曲的内容一般而言都比较新鲜、曲调优美、形式简单,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在人欣赏这种校园歌曲的同时,也容易让人会想到自己的校园时光。现在的流行歌曲,唱起来比较脍炙人口,容易被人所接受,这也是它流行的主要原因。
三、音乐艺术中民歌的发展
民歌历史悠久,具有形态特殊、曲调优美以及内容丰富等众多特点,是各个民族不可获缺的珍贵财富,它可以表现爱情、体现生活、戏说故事,拥有丰富的题材,但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使得更多的艺术形态相继而出,因此为了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不断更新声乐教学模式,这也使得传统民歌的生存空间发生了转变,民歌不仅仅局限于民间,也不仅仅局限于口头相传,而是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因为随着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汉语普通话的推行和流行文化的冲击,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不仅让一些传统民歌失去了演唱环境,也让一些民歌的功能丧失,进而导致附着在这些功能上的文化随之出现萎缩,这使得民歌生存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需要加强对民歌艺术发展、传承途径和空间进行探索,而教学课堂则可以成为其传承空间之一。因为在课堂空间中,可以通过声乐教师的传授和学习者的学习来对其进行主动传承,虽然不能完全符合原生文化空间的各个方面,但是在经过完善和系统教育的促进下,也能使其具有较为突出的新优势,进而实现民歌的传承和传播。
二、课堂教学延续民歌艺术文化
在民歌中,不仅仅包含着民族文化的特征、民族历史以及精神风貌等记忆,同时也包含着民歌艺术的特有信息,因此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还是音乐创作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民歌具有独特的调式和特色音,但是在我国的音乐教学和演奏领域中,基本都使用十二平均律的律制,音乐作品中也是以西洋大小调式记谱整理为主,而且在民族记谱中还会有“”“”符号出现在音符旁边,表示在演唱中该音应该音高偏高或偏低,这样才能与作品的要求相符。但是在当前很多音乐作品中这样的标准符号却被替代为倚音,这是对民歌本身音调特色的曲解。民歌的体裁主要是对其作品内在形式方面的特征进行过多的考虑,也就是基本表现方法的当面的差异,在汉族民歌中,主要分为小调、山歌和号子。因为其体裁不同,民歌音乐的表现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其特点都是由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思想以及地域环境共同影响而形成的,其风格的形成也受地域环境以及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作为地方文化的结晶,民歌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方言烙印,甚至是对民歌身份加以表明的符号。因此在进行声乐教学和演唱的时候,首先要求对民歌所述民族和地域信息进行辨识,其次再进行所涉及特性方言字词的表明,这样才能更容易地将方言的韵律与音乐旋律紧密配合在一起,使得演唱与本土的演唱效果更为接近。而且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声乐的标准要以大众审美和接受度为准,但是教师水平和教学的不同,以及学生条件的不同,使得声乐演唱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针对性的运用方言进行演唱,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民族的独特性加以体现,进而展现出民歌的特点。而且在教学中,将民族代表的地域、人文和语言等信息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习者更专业、更全面恰当的诠释民歌作品。而且声乐教育配备有专业的师资资源以及完善的课程设置方案,个别课程还能更集中的对民歌艺术进行教学,在这样传承的环境氛围中,学习者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民歌演唱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对特定原生态民歌的艺术特质进行系统、专业的了解并形成深刻认识,进而实现民歌的学与唱,这样不仅仅是对民歌艺术的传承,也是让学习者的情感更加丰富,扩展其视野,并体验到民歌的多元价值。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