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9 16:36: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微观经济学亏损时的决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粮食经济市场结构粮食流通体制
粮食走向市场化,用市场解决市场中的问题,实质就是要提高粮食经济发展的效率。粮食经济的市场化首先应实现粮食经济制度的市场化。
粮食流通问题的核心,是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用市场化的手段实现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对粮食消费的保障。在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市场结构、市场规则、企业战略、政府职能等方面进行体制性和机制性的改革,建立企业完全市场经营,政府适当调控的运行体制;建立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市场化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粮食产业化引导机制和粮食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是粮食市场的结构设计的重点。
1.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价格弹性小
εP=需求变动%/价格变动%=ΔQ/ΔP·P/Q=LimΔQ/ΔP·P/Q=dQ/dP·P/Q
ΔPo
粮食如果涨价,人们对它们的需求量不会减少很多,如果降价,人们对它们的需求也不会增加多少。粮食的价格比较低,即使上涨一倍,人们对需求量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因为这笔支出在人们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涨价不会影响个人总的经济状况。粮食保护价格在一定时期可以促进粮食经济的发展,一些国家使用这个政策也起到了作用,但它只能是一种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
粮食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比重比较小,价格弹性就小。粮食作为商品,从长期看,其价格弹性就大;如果是短期,价格弹性就小。粮食涨价,短期看,人们会注意节约粮食,但不会节约得太多,从长期看,这种节约对粮食需求量可以进一步减少。时间长,消费者就有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改变他们的爱好和技术条件去使用替代品,其价格弹性就大。反之其价格弹性就小。
2.粮食定价时必须考虑产品的价格弹性
不能把价格定在非价格弹性需求上,如果定在非价格弹性需求上,就不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这个时候应当提高价格,提价不仅不能增加总收入,还能因产量减少总成本支出,从而使企业的支出相对稳定。粮价连百价,粮食价格每涨0.01元,全社会商品价格涨0.20~0.26元,导致粮食经济的马太效应。
恩格尔系数的研究告诉我们:当社会人均达到2000美元时,人们对粮食和食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变化,已趋近等于零,粮食和食品的支出相对稳定。
粮食行业的社会特征和垄断方式,决定了完全垄断的行业和企业的弊端:高价格。完全竞争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完全垄断价格高于平均成本,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产量不足。完全竞争的企业,它的产量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来说,是最优的,在垄断的行业和企业,产量未达到最优,企业产量不足,再增加产量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福利;生产效率低。企业利润最大化,产量并不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规模经济未被充分利用,缺乏竞争,缺乏技术创新和强化企业管理,资源浪费。
粮食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一是行业中的企业数量比较多;二是进入这个行业是自由的,长期看,企业的经济利润会趋于消失;三是各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
3.市场结构的主要类型
市场结构是影响粮食流通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谓市场结构,是指由于市场主体(在微观经济学中称为厂商)数量的多寡和行为的差异而导致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类型。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由于需求曲线的差异,市场供求均衡点与价格的决定是不同的。
微观经济学按照竞争程度这一标准,从厂商数量、产品差异程度、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以及厂商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程度等方面将市场划分为四种结构类型:完全竞争、纯粹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我们假定厂商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独立生产或经营单位。厂商对自己的决策承担风险和享有利润。我们将会发现,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厂商行为和市场均衡点是不同的。
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完全竞争
强控制价格的能力弱
少卖者的数量多
大产品差异程度小
大进入市场的障碍小
3.1完全竞争市场。现代经济学规定,具有以下特征的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①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由于他们单个的交易量在供求总量中占很小的比重,因而任何单个的买者和卖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而只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②任何厂商都可以自由地并且非常容易地进入市场;③所有卖者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是同质的,对买者来说没有任何差别;④生产和经营某种商品的所有资源都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3.2纯粹垄断市场。微观经济学将垄断定义为一个厂商控制一个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垄断市场下,不存在产品相近的代替品的竞争,也就是说,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而又没有其他替代品的竞争对手在纯粹垄断市场结构下,厂商与行业(或市场)是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行业中唯一的厂商就是垄断企业,这个垄断企业也就构成了一个行业或市场。
3.3垄断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是两种极端情况,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是所谓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又叫不完全竞争,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因素又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微观经济学对垄断竞争市场有如下的假设:①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卖者和买者,以致于某一卖者(或买者)可以忽视其他卖者(或买者)的行为对自己利益的影响;②卖者(厂商)的产品存在着差异,但同属一类产品,相互间有着密切的技术替代关系(指它们都满足同样的需求)和经济替代关系(指它们有类似的价格);③一个生产集团中各个厂商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④厂商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或退出市场(生产集团)。
当垄断竞争厂商和其生产集团在短期内获得超额利润时,除了原来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外,新厂商也会进入市场。竞争的结果使价格下降。价格从短期内大于平均成本下降到长期内等于平均成本。同们当厂商在短期内出现亏损时,价格会因为厂商缩减生产规模或退出市场而提高,一直到价格等于平均成本为止。
4.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率
微观经济学认为,不同市场结构,经济效率是不同的。这种经济效率上的差别,源于市场竞争程度的不同。竞争程度越高,经济效率越高;竞争程度越低,经济效率也就越低。因此经济效率最高的是完全竞争市场,其次是垄断竞争市场,再次是寡头市场,效率最低的是垄断市场。
一个行业到底适合何种市场结构,取决于对如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由产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行业对社会化程度的要求。有些产业或行业,如钢铁、汽车工业等,对经济规模的要求较高。在这些行业,保持一定的产量规模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一些达不到社会平均规模的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或兼并,而新企业的进入往往因为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约束而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这些行业适合于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相反,对另外一些行业(如服装、食品加工业等)来讲,对经济规模的要求较低,社会需求变化较快且呈现多样性特征,企业进入的障碍较少,因此适合于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结构。二是社会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不同最终体现为产权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分配关系的差异。显然,在一个倡导公平与效率兼顾或共同富裕的社会里,不会允许垄断者对大部分行业的支配。而在一个单纯强调效率及允许收分配差距无限扩大的社会里,垄断者对经济生活的支配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我国粮食市场选择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首先,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纯粹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频繁而剧烈的市场波动。粮食生产周期较长以及粮食消费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决定了社会无法容忍粮食市场过于剧烈的波动。其次,市场交换关系在我国粮食流通中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粮食市场的发育尚处在较低层次,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放任市场对粮食流通的调节,必然会引发过度的市场投机行为,其结果是少数人从中渔利,而广大的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则深受其害。1993年粮食经营和价格放开后粮食市场出现的混乱局面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第三,完全竞争市场对经营者(厂商)行为和市场信息的传播等方面有极其严格的假设和要求。当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市场的效率将大打折扣。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这些要求现在达不到,恐怕将来也达不到。即使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里也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
关键词:产能过剩 市场均衡 需求 政府决策
一、序言
近期,产能过剩现象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讨论。自公布钢铁行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以来,水泥,有色金属,炼油,造船,家电,汽车等行业也相继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随之,国家有关部门对此现象做出了回应,短时间内制定出四条“组合政策”积极应对过剩问题,郎咸平,许小年等经济学家也做出了回应,表明中国的产能过剩已经非常严重。
产能过剩,顾名思义,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超过了社会需求。短期内的产能过剩是经济周期的必然过程,但是如果长期延续下去,不仅会导致行业内内的恶性竞争,影响市场运行的良性循环,还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成本。如果产能过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会引起经济萧条危机。下面,我们从经济学原理角度系统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并以此来制定相应的对策。
产能过剩问题长期以来都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许多专家也给出了相应的解释。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从市场均衡角度出发,分析内需和供给的变化以及市场失灵等(尚明,2006;田娟,2008);从微观厂商行为出发,解释厂商经济决策的失衡以及政府政策对厂商的(林毅夫,2010;张维迎,1999)。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需求过剩的原因。但是,持续的产能过剩以及目前多行业都卷入产能过剩危机的泥潭,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内部市场,还需要结合内外环境和的变化全方位分析。
二、产能过剩的经济学解释
1.微观厂商理论
厂商在进行生产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所处的市场环境,即企业在制定价格和确定产量是需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情况以及本行业中其他厂商的行为。如果错误估计了市场规模,高估了了消费者的需求情况或者没有考虑行业内企业内的进出数量,就会造成决策的失误,造成产能过剩。
此外,厂商进行生产需要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短期内,某些生产要素固定在预定的水平上,比如固定的土地数量,固定的工厂规模等。而长期内所有的要素都是可变的,厂商可以根据成本的变化和市场上的需求情况来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但是长期有多长,需要考虑不同要素的不同调整情况,这个是很难确定的。如果企业生产的是钢铁,电力等固定投入很大的产品,那么调整的周期就比较长,本行业利润一旦下降,由于短期内无法调整,企业就会面临亏损。由于前期巨大的投入,即使产能过剩,也会因为已投入的固定成本的限制而不能退出市场。
2.均衡理论
传统的一般均衡理论认为,在完备信息下,消费者总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种作用机制的推动下,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和供给数量相等位置。但是当供给和需求偏离程度较大,诸如产能过剩问题便出现了。从经济周期角度,产能过剩是经济周期的一个必经过程。当某行业出现高价格和高利润时,就会有大量的企业涌入,增加产品的供给。而供给的增加必然会导致价格的下跌,使一些企业出现亏损推出市场,于是过度的资源从此行业推出,最终达到均衡的状态。由于市场达到均衡需要一定的作用时间,且调整的程度依赖于特定的市场环境。在市场机制尚未健全的中国,单纯依靠市场短期内是很难从过剩的泥淖中走出来的。
(2)产能问题原因的具体阐释
1.需求总量不足和结构变化导致供求失衡
(1)国内消费长期不足 从中国内部市场需求情况来看,由于投资强大的拉动效应,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都是依靠投资和出口。对消费性需求的激励不足。而中国居民普遍有较高的储蓄倾向,再加上社会保障的不完善,中国整体的消费性需求一直偏低。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由于不同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收入的不均等会引起社会整体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从而使社会整体消费需求下降。
(2)收入差距导致消费结构变化 收入差距过大还引起了消费结构的变化。在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将成“M”型态势发展,即高档消费火爆,中档萎缩,低挡较好。比如在汽车消费市场上,今年第一季度中档国产汽车下跌3.8%,高档汽车中宝马增长37%,奔驰增长20%,奥迪增长41%。这势必会对中国的汽车行业产生影响,近期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3)后危机时代出口受阻 在外需方面,中国一直坚持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但一个经济体过度依赖海外市场,一旦海外市场萎缩,出口受阻,必然导致出口导向的生产领域产能过剩。全球经济危机尤其是近两年的欧债危机便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了重创。一直以来,欧盟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欧洲政府的紧缩性政策以及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的升值,使得欧洲市场萎缩,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再加上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崛起,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逐渐减弱,对出口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一度以成本优势占据国际市场的中国制造业,在新国的国际形势下,也不得不面临转型的挑战。
2.企业决策
(1)短期内要素调整难度大 我们可以看到,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消费品以及部分大宗消费性商品。原因在于,企业短期内往往无法改变某些生产要素的量。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其最初投入的固定成本非常大,遇到市场不景气,很难通过调整要素规模来应对市场。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在没有收购或重组前,往往继续生产而不会退出市场,这样产量还会继续增加,从而使问题进一步加重。这是产能过剩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2)行业规模过度扩大 产能规模本应有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规模以及本行业内的企业规模来自行决定,但是由于信息不足等原因,企业对市场和行业前景的总体判断往往不够准确。即使是在信息相对透明的行业,由于高回报率的刺激使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也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结果。在市场高涨时期,大量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的企业蜂拥出现,既挤占了市场,又抢夺了资源,很大程度地削弱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2) 技术劣势 在新兴产业方面,如风电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及多晶硅等也出现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国家近年来对高技术产业大力扶持的政策下,大力扩张产业规模的结果。但是这些新兴产业由于很少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主要也是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而进行简单加工,导致产品的低附加值和低竞争力。此外,近年来流动性过剩使得市场上存在大量资金,而这些行业的新进企业融资成本低且易获得贷款,在市场景气时便过度扩张生产规模。如今投资热潮已近退去,加上国外市场疲软,产能过剩也就随即出现了。
3.政策影响
最近几年中国GDP一直保持高位增长。但是在保量的同时却没有保量。在经济发展方式上一直都是采取粗放型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处于上游的农业和下游的服务业一直无法与之配套,这直接对工业品的消化能力不足,同时依靠出口的道路也严重受阻。这是长期以来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
(1)投资浪潮的后续效应
在加快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中,国家大量增加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据统计,中国高铁近些年发展迅猛,至今投入运营的铁路已达到了7000多公里,在建的达到1万多公里。截至2010年底,全球一半的高速铁路由中国运营。分析来看,在基期,投资表现为生产性需求,但到下一期则形成供给,如果供给能力持续地以快于需求(最终需求)l倍左右的速度增长,必然造成产能过剩。由于高铁的快速扩张,目前已出现了供给过剩,许多线路上座率不高也印证了这个问题。由于收益不足以偿还债务,许多在建工程停滞,造成了钢铁,水泥等行业的需求不足。
(2)对国企的特殊保护
国有企业涉及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能源,电力,通信等行业。而这些行业这是产能过剩出现的集聚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国有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和国家政策的保护,在融资方面受限较小,所以在生产能力和规模上都有突出优势,从而造成了资源的过度集中。如今大型国企武钢和鞍钢的巨额亏损,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笔者认为,国有企业要放到市场中去检验,不能依靠政府的特殊保护生存,否则国有企业就像襁褓中的婴儿,永远也长不大。
此外,在其他方面,宏观政策的影响也比较大,国内高额的税率严重压制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海南免税商店的火爆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税负的降低对消费强大的刺激作用。在社会保障方面,政府投入不够。值得一提的是日益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其消费能力还没有释放出来。如果政府在户籍制度放宽,给予其一定的补助和激励,相信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产能过剩的形势下中国的出路
产能过剩问题对我国来说即是挑战也是机遇。自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产能过剩就一直困扰和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其根本问题便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都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粗放型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口号提出多年仍未有太大实际成效,主要原因便是出口的盈利优势比较明显,对外贸易有较强的盈利空间。即使行业规模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的负载能力,庞大的国外市场也可以消化掉过剩的产能。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有动力去改变发展战略。日前出现的产能过剩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挑战,迫使企业不得不转型。
值此契机,政府可以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关闭低效率,高污染企业,通过市场化收购,进行行业重组。同时对高污染行业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实施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困境,主要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过剩,企业可以通过改变企业制度和经营模式,加大对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的投入,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丁世勋,黄旭平.经济危机视角下的产能扩张与产能过剩[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0,26(4).
[2]梁金修. 我国产能过剩的原因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6(7).
[3]闻潜. 经济高位运行中的产能过剩及成因分析[J].经济经纬,2006(5).
[4]郑文,史文胜,付保宗.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商业时代,2007(13).
关键词:个人电脑;并购;博弈;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2004年12月8日,中国联想宣布以12.5亿美元现金加股票全盘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此消息一出,立即占领了传媒的头版头条,犹如平地惊雷,震动了各界。一个中国本土企业“蛇吞象”的“神话”,一夜之间诞生了。
对于这次并购,如何进行解释,各种理论都提供了不同的答案,比较主流的是国际投资理论、国际化理论和并购理论。不过,这些理论往往都是从某一方的角度出发,进行单体决策分析,而对其中有关两方相互影响,甚至多方角逐,没有进行有效的解释。这里,本文将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建立一个博弈模型来描述这个并购案例,从而得到一种多方互动式的描述与分析。
一、博弈论概述
博弈论(Game Theory),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一般认为,博弈论开始于1944年冯•诺依曼(Von Neumann)和摩根斯坦(Morgenstern)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当时,博弈论常常被认为属于数学领域。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博弈论作为其中的主要工具,被广泛的引入了经济学领域,并由此进入到相邻的管理学领域。
虽然博弈论真正在经济管理领域发展的时间不长,但以其强大的威力,已经对经济管理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欧美主流的微观经济学以及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都是以博弈论为核心来编写的。对于博弈论的意义,著名经济学家梯若尔(Jean Tirole)曾表示“正如理性预期使宏观经济学发生革命一样,博弈论广泛而深远的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
博弈论现在已经在经济管理领域有了很大的应用。尤其引起人兴趣的,是博弈论提供了一种互动的视角,即摆脱了传统单体分析忽视相互作用的弊端,从而提供了很多非常有建设性的视角。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更多有启示性的结论。
二、博弈模型的建立
以联想和IBM PC部门的并购案例为蓝本,我们建立一个三方博弈模型来进行分析。对于联想和IBM PC部门并购的细节,在此不再述,本文将着重于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一)博弈的参与人(Player)
依照我们上述的分析,并便于分析,我们在模型中设定了三个参与人,联想(以下简称Lenovo,标号L),也是我国大型企业的代表;IBM PC事业部(以下简称IBM,标号I),发达国家潜在并购方的代表;惠普(以下简称HP,标号H),发达国家潜在竞购者的代表。三个企业都是符合理性人假设,以最大化收益为目的和选择标准。参照事实,我们将这个博弈分为两个阶段:首先IBM决策,然后Lenovo和HP一起决策。
这里并不是说PC市场只有这样三个竞争者,而是这样三个典型的竞争者,就可以代表问题的本质,就像经济学模型中的一个厂商和一个消费者,基于此扩展来增添其他的竞争者也是可以的。
(二)参与人的策略(Strategy)
对于弱势竞争者IBM,其策略有两个,出售(S)或不出售(NS)。对于中国企业Lenovo,策略也有两个,竞购(B)或不竞购(NB)。对于强势竞争者HP,其策略也为竞购(B)或不竞购(NB)。首先由IBM选择出售PC部门,还是不出售。一旦出售,则Lenovo和HP同时决定是否收购。
(三)参与人的支付(Payoff)
由于我们只研究并购的决策,而暂时不关注并购的实际收益量化,所以我们以字母来表示支付变量,并只进行决策前后的支付比较,从而得到并购决策的解释。
RI、RL、RH:分别IBM、Lenovo和HP在并购前的收益。
C:表示并购的价格,体现为竞购方的财务成本,同时也是出售方的收益。
PL:为联想并购的战略资产的收益,即客户关系、技术和品牌这些无形资产,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的潜在利益。同理,我们以PH表示HP的并购的战略资产收益。
(四)一些情况的说明和设定
对于博弈不同策略组合的不同对应支付组合,我们给出如下的一些设定和分析:第一,当IBM选择不出售时,或者当IBM选择出售、但Lenovo和HP都选择不竞购时,其三者竞争势态不变,支付依旧为RI、RL、RH。第二,处于分析的方便,我们这里暂时不考虑反复竞价的情况。我们设定存在唯一的并购价格C,当Lenovo和HP都竞购时,由于HP和IBM同为美国企业,因此HP会赢得美国政府的支持,从而在同样的报价C中获胜。
(五)基于这些分析,形成如下博弈树
三、博弈的分析
很明显,这是一个混合博弈,包含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IBM选择是否出售自己的PC部门。如果不出售,则博弈结束。第二个阶段是如果选择出售,则Lenovo和HP进行同时决策的静态博弈,选择参与竞购还是不参与。而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找到这个博弈的均衡以及结果,看按照博弈模型的演进,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
按照博弈的典型解法,我们可以用逆向归纳法,或称倒推法,来得知究竟何种结果会出现。即先研究在IBM选择出售后的这个子博弈中,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果。
(一)对于Lenovo的分析
对于Lenovo,如果选择竞购,则对应的支付分别为RL(HP竞购时)和RL+PL+RI -C(HP不竞购时)。如果选择不竞购,则对应的支付都是RL,无论HP是否竞购。其原因在上面我们已经交代,因为政府保护方面的原因,同为美国企业的HP将赢得竞争,这里暂不考虑反复竞价的问题。
Lenovo的选择决定于其支付的大小,因此关键就在于RL+PL+RI -C和RL比较,也就是说,比较PL+RI -C和0的关系。若PL+RI -C>0,则联想选择竞购是其优势策略;若PL+RI -C
从联想的现实经营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联想在国内市场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其PC行业的市场份额在25%左右,但在国际市场,特别在北美市场,其状况非常不佳,其全球市场占有率仅在2-3%。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联想缺乏国际竞争所需要的战略资产、典型即品牌、以及技术。
在当今的PC市场上,IBM、HP、东芝和富士通等企业,拥有明显的科技实力,所以在高端市场上优势明显。Dell虽然技术方面有所欠缺,但基于其创新式的订单生产,能够通过供应链管理达到成本领先的优势,也稳稳把握住中低端市场。对于联想,显然无法抛掉历史包袱与Dell同行,但其技术的薄弱,使得其无法跻身高端市场,无法打响国际性的品牌并攻占欧美等主流市场。对此,柳传志及杨元庆都多有表述。
因此拥有蓝色巨人血统的IBM PC部门对于联想的战略资产意义,自然是非同寻常。笔记本顶尖品牌Thinkpad及其包含的先进技术,例如嵌入式安全芯片、硬盘气囊(Air-bag)、Roll Cage抗扭力技术等等,无疑是弥补联想短板的最有效、也是最快捷的工具。同时,IBM PC部门在欧美主流市场上的品牌忠诚度,也是一笔巨大的战略资产。
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认为,对于Lenovo,其PL为正,且会非常大。虽然其竞购价格C会高于IBM的实际财务利润RI,但由于这个很大的战略资产互补效应存在,所以有PL+RI -C>0,即对于Lenovo而言,竞购是其优势策略。也就是说,联想会选择参与竞购,无论HP是否参与。
(二)对于HP的分析
在Lenovo选择策略竞购,即“B”的情况下,HP的决策就是比较在Lenovo竞购下,自己两种策略的支付,即RH+PH+ RI -C和RH的大小。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考察:
UH-B-UH-NB=RH+PH+ RI -C-RH =PH+ RI -C
若其差大于零,则竞购更优;若其差小于零,则不竞购更优;等于零则两种策略无区别。
我们还是来考虑PH,即HP收购IBM的战略资产意义。由于同样是美国企业,且同样定位于中高端市场,所以显然HP和IBM的市场重合度很高,其客户关系的战略意义不是很大。此外,HP同样是一家拥有悠久R&D背景的技术型公司,其PC技术同样很强大。因此,并购IBM PC部门会有技术上的帮助,但这种互补性肯定远不及技术基础薄弱的联想。我们可以认为PH虽然为正,但不是很大。
问题在于负数项C。在对于Lenovo的分析中,我们已经讲到,其竞购的战略资产意义很大。可以推断,Lenovo将能够承受很大的并购溢价,这可以通过战略资产的巨额收益来弥补。因此,虽然我们没有考虑竞价机制,但明显Lenovo会将竞价水平C订得较高。这对于HP来说,意味着并购的成本将相当的大,而且由于HP和IBM战略资产的冲突性,无法通过并购的互补机制来弥补。这种局面非常类似于当年HP与Compaq的合并,两个定位与规模相当的PC企业合并,其内耗大于互补,所以合并后数年间,HP的表现都令人失望。
通过对PH和C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UH-B-UH-NB= PH+ RI -C
进一步,联系Lenovo的分析,一旦IBM选择出售,其局面将是Lenovo竞购而HP不竞购,从而Lenovo收购IBM PC部门。这也是第二阶段博弈的纳什均衡。
(三)对于IBM的分析
一旦IBM选择出售,其局面将是Lenovo竞购而HP不竞购,所以对于选择出售,IBM将明确获得C的支付。问题倒推到第一阶段,IBM是否会选择出售。很明显,决策取决于C和RI的比较。当RI C时,IBM选择不出售。
结合现实案例我们可以知道,IBM此时的PC部门是严重亏损的,也就是说,其收益为负。而且IBM经过多次调整,其PC部门依旧没有起色。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IBM的PC业务累计亏损达9.73亿美元。IBM公司表示:“PC业务连年亏损,营运资本为负值。能够勉强维持至今,依赖IBM持续的资金支持。”
如果能够通过出售PC部门而获得一笔丰厚的收入的话,对于IBM来说无疑是个好结局。同时,PC部门也不是IBM的核心技术,出售不会有其他的影响。所以有RI
(四)博弈的结果
基于上述的分析,该博弈的结论明确了:IBM选择出售,即策略“S”;然后,Lenovo选择竞购(策略“B”),HP选择不竞购(策略“NB”)。最终,IBM将出售的PC部门卖给Lenovo。
四、模型的管理学推论
通过模型的分析,我们从博弈论的角度,得到了理解联想并购IBM PC部门的一些管理学意义上的结论或推论:
第一,IBM的出售意愿是联想并购的前提条件。从模型上来看,就是RI
第二,竞购者特性是联想并购成功的必要条件。从模型上看,就是PH比较小。在这个博弈模型中是HP,实际上这里换成并购传闻中的东芝也是一样,客户以及技术的重叠性使其并购收益较小,从而不愿承担高额的并购成本。如果出现一个协同效应同样很大的企业,则并购结果可能会不同。可以作为比较的是海尔与美泰的并购案例,海尔竞购美泰,就是因为同样寻求协同效应的惠而浦的参与而失败。
第三,战略资产的强互补性是联想并购的最大动力。从模型上看,就是PL非常大。因为并购一个严重亏损的PC部门,并且需要耗费企业巨额的资金,并不是一个财务上合算的决策。但由于IBM品牌和技术上对于联想的极大互补作用,才使得联想选择并购,且有利可图。否则,换一个国内的PC企业,一无品牌二无技术,联想是不会花费大量的成本去并购的。实际上,寻求战略资产的强互补效应,也是中国大型企业跨国并购的一种主要动因。
参考文献
[1]Camerer C F. Does Strategy Research Need Game Theor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6-1998).Winter 1991(12), SPECIAL ISSUE.
[2]Fudenberg Tirole, 黄涛等译. 博弈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 三联书店, 2004.
[4]王则柯, 李杰. 博弈论教程[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关键词】行为金融;投资行为;金融异象;投资心理;投资策略
一、行为金融产生背景
19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从个体的一系列严格的公理化理性偏好假定出发,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发展了期望效用函数理论。阿罗和德布鲁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决策的分析范式,进而构筑起现代微观经济学并由此展开的包括宏观、金融、计量等在内的宏伟而又优美的理论大厦。这些理论并不认为投资者的心理会妨碍他们做出正确的投资抉择,因此,传统的经济学建立在以下两个假设之上:1.人们的决策是理性的。2.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是没有偏差的。
然而,一些非主流的经济学家却发现,期望效率理论存在严重缺陷,现实别是金融市场里人们的很多决策行为,无法用期望效用函数来解释。行为经济学家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悖论”向主流经济学家发难,像“阿莱斯悖论”“股权风险溢价难题”“羊群效应”“偏好颠倒”等,经济学家开始修补经典理论,修改效用函数、禀赋、技术和市场信息结构等,但迄今没有满意的答案。期望效用理论开始受到怀疑,经济学家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行为本身的重要性。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和分析方法被引入经济分析。从2001年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Clark奖被授予行为经济学家拉宾,到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行为心理学大师丹尼尔·卡尼曼,反映了主流经济学对行为金融学分析方法的反应和认可。
二、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异象分析
(一)投资者群体行为异象之羊群行为
传统金融理论还包含一个重要的假设:投资者之间的随机交易。行为金融认为投资者之间的交易并不都是随机的。”根据李心丹在其《行为金融学—理论及中国的证据》中的定义,“羊群行为”是指由于受其他投资者采取的某种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即投资者的选择完全依赖于舆论(随大流),或者说投资人的选择是对大众行为的模仿,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是基于自己所挖掘的信息。
(二)投资者个体行为异象
1.过度交易
在经典的Merton模型中每个投资者购买个股票都是市场投资组合,此时,市场中应该不会发生任何交易。在理性预期模型中,如果投资者不存在异质性,交易同样不会发生。即便假定投资者拥有不同的信息,但只要“投资者是理性的”这一信息是公共信息,交易同样不会发生。因为,一个投资者不会购买另一个投资者出售的股票。然而,现实中人们却看到,无论是成熟的证券市场还是新兴的证券市场,股票交易的年换手率都相当高!而行为金融学家对过度交易行为的解释是:人们在决策时存在过度自信倾向,而过度自信导致了投资者意见的分歧,从而产生过度交易。Barber和Odean(2000)实证结果证明,过度交易会降低投资者的收益率,其根源在于投资者存在的过度自信倾向而导致过高的交易量和交易成本。
2.处置效应
大量文献证明,投资者在处置股票时倾向于卖出获利的股票,而持有亏损的股票,Shefrin和Statman将这一现象称为“处置效应“。具体来说,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出售资产时的表现:投资者更愿意在盈利时卖出他们所持有的资产,而不愿意卖出那些比他们购买时价格低的资产;投资者总是过长时间的持有那些持续下跌的资产。Shefrin和Statman认为,投资者很厌恶去承受与损失有关的遗憾造成的伤痛。而均值回归的非理性理念是对投资者处置效应现象的另一种解释,Shiller的调查研究证实了投资者普遍认为在下跌之后,股价很快就会上涨。
3.投资者分散度不足之本地偏好理论
大量的研究表明许多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组合时,其投资的分散度大大低于传统投资组合模型所要求的程度,具体表现为“本地偏好”(大部分投资者将资金投资于国内金融市场),而经典理论则认为应跨国投资以分散风险。French和Poterba(1991)在对美国、日本和英国的投资者研究中发现,美国、日本和英国的投资者分别以98.3%、98.1%和82.0%的比例持有本国股票,而这三个国家股票市场的市值占全球的总额远远低于这样的比例,这表明投资者愿意将绝大部分资金投资于本国市场。这种本地偏好理论不仅存在于全球金融市场的国家之间,还存在于国内的地区之间。行为经济学家将其归因于投资者的“模糊厌恶”。即在模糊的情况下,人们感觉不能明确一个赌博的可能性分布,进而对这个赌博没有信心,因此人们总是试图回避模糊。
三、总结
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造成的行为偏差导致了市场价格的偏离,而若能合理利用这一偏差将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这就形成了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策略。由于人类的心理决策特征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某些行为是稳定的和跨文化的。相应地,行为金融投资理念的交易策略也就更具有相当的持久性。对于投资者而言,行为金融学的指导意义在于:可以采取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目标,即在大多数投资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前,投资那些定价错误的股票,并在股票价格正确定位之后获利。目前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中比较常见且成熟的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有:反向投资策略、惯易策略、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
经济学自把人类决策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一天开始,就已命定,经济学永都不可能仅仅是经济学、数学,他还是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和美学,它是对人类心灵和灵魂永无止境的求索。
众多学者对我国股市的实证研究都证明了证券投资者投资偏差的存在,一方面证明了行为金融学的基本假定即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另一方面也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规范的结果,此结果又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行为偏差。更为严重的是,证券市场的违法违规者利用投资者的行为缺陷恶意操纵市场,严重危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损害了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从而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对此,应建立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机制,倡导正确的投资观和投资理念,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中国的证据[M].上海三联书店,2004.
[2]罗航,张萍.中国股市惯易策略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5).
[3]陈野华.行为金融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张谊浩,陈柳钦.中国行为金融研究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2004(6).
中国期货市场的建立归因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经历了30余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期货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逐渐规范与开放的艰辛历程。从改革开放以来,期货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行业实力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生产贸易商,证券公司,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以及普通个人投资者认识了解了期货市场,参与期货交易,为他们的生产经营服务。在这个“高风险,高收益”的领域,投资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金融专业知识和有效的情绪管理能力。在期货交易中,任何交易行为都是受投资者当时的交易思维控制的。一系列的交易思维构成了一个交易体系,只有在不断实践与总结中,优化交易思维,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交易体系,让投资者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处于优势地位。在长期的实践与总结中,怎样把几大交易思维修整,做到扬长避短,是每一个投资者都需要关心的问题。
二、几大交易思维与优化
(一)超级短线思维
超级短线思维的理论基础于奥斯本在1964年提出的“随机漫步理论”,该理论认为股票短期价格变动的方向是不可以预期的,投资者无法用已有的价格走势来预测未来的价格变动趋势。而期货交易,由于其合约不具有永久性,投资者更注重的是中短期价格走势。在中国市场上的期货品种,主力合约的交易是非常活跃的,价格变动每秒都在进行,从长期的日内行情中发现,似乎价格就是在随机漫步。该思维在交易中的具体操作就是:国内市场每张合约的交易费用约等于两个同向变动最小变动价位的盈亏,以超级短线思维进行交易的投资者在每天交易最活跃的时间段重仓位开仓,不去过多关心开仓时的方向,价格点位,以及其它技术面和基础面的相关消息,持仓时间往往在三分钟以内。价格在下一时刻的变动方向是随机的,价格也许会往开仓方向的相反方向波动,但价格还会在短时间内回来,只要价格在开仓方向上变动四五个最小变动价位就迅速平仓出局,进行下一次交易。
根据上面我们不难发现,超级短线交易在理论上是盈利的,而且资金在市场中停留的时间极短,又有效地控制了风险。但是,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超级短线思维凸显出它的弊端:1.超级短线交易策略更适用于盘整行情,而从长期的日内价格走势来看,日内价格波动在数个最小变动价位之内的盘整行情很少,也就意味着超级短线交易机会很少。2.超级短线思维往往会出现亏多盈少的局面,该思维认为价格也许会向相反方向波动,但短时间内还会回来,投资者就容易容忍亏损,一旦出现单边行情,由于重仓交易,交易就会出现亏损远大于盈利的情况。3.超级短线思维大量减少了技术分析和基础分析的工作量,甚至投资者不用去关心基本面和技术面的信息,认为该交易模式是一件很简单轻松的模式,而且不需要太多的金融相关知识。但是,要真正做到不受市场信息,投资者情绪影响是很难做到的,而且对超级短线交易的快速,精确操作的把握是早期交易者的难题。
(二)抢回调思维
抢回调思维的理论基础在于行为金融理论的部分思想,投资者信息处理能力的有限和心理偏差等因素导致有些不理性的获利平仓和规避风险平仓,这时这些投资者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市场交易的价格,虽然这些行为对价格的影响是有限的,对于抢回调思维短线交易者确实一个不错的交易机会。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的投资者常常表现出不理性,对信息反映过度,这时回调似乎是一种潜在的要求。该思维在交易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的操作:
(1)在市场盘整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突破盘整局面的情形,发生上攻或则下跌。在市场上攻或下跌一段距离后,抢回调思维投资者以低仓位做空或则做多介入市场,赚取前期多头平仓或空头回补所引起价格回调利润。
(2)在内盘跟随昨夜外盘上涨或下跌到相当幅度后,这种情况有两个时间段强回调思维投资者可以介入,一是在开盘的时候,开盘时价格高开或低开到昨夜外盘涨跌幅度,这时前期投资者获利平仓所造成的价格回调利润;二是在当日盘尾前期短线投资者获利平仓所造成的价格回调利润。
从上面我们可以发现抢回调交易能够较大几率地盈利,能够在投资获利平仓的时候抓住价格回调利润,但是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难以操作的情况:
(1)当市场在盘整后出现的突破行情,对行情的回调的点是难以判断的,这是该思维投资者的难题。
(2)内盘跟随外盘进行相当幅度的涨跌过后是对隔夜外盘的价格认可的行为,或许会加强现有的多头或者空头的气氛,一旦形成趋势,抢回调思维投资者会面临较大的亏损,这要求对盘面把握较好才能运用好抢回调。
(3)抢回调思维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亏损平仓出局的力量,而过多的在于获利回吐,这会涉及到市场氛围的问题,从而加大了投资者的投资分析工作量和降低“抢回调”的成功几率。
(三)多品种趋势跟踪思维
多品种趋势跟踪思维投资者的理论基础在于趋势理论,其主要观点在于市场一旦形成了上升或则下降趋势,价格波动就会沿着趋势的方向上涨或则下跌。从投资者交易的心理活动上分析,该品种处于较为明确的多头或则空头氛围中,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都在等待价格回调时买入做多或则卖出做空,价格即使会回调但迅速被新进入的资金拉回原来的趋势中从而沿趋势进一步上涨或则下跌,因此就出现了我们经常看到的波浪式上涨和下跌趋势。该思维在实际交易中的运用是:同时关注多个上市品种的走势,通过对基本面和技术面的把握,找出当期市场热点,然后对空头氛围或者多头氛围最为明显的一两个品种进行较高仓位的持仓,追踪市场趋势,获取利润。多品种趋势跟踪思维持仓时间一般短于市场热点的持续时间,因为在一段趋势中,要去除趋势形成期和趋势衰竭期,成熟的趋势跟踪思维投资者往往能在该趋势的价格运动的中间时段获利。
多品种趋势跟踪思维被许多投资者使用,其拥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盈利几率,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我们不难发现它所存在的负面影响因素:
(1)多品种趋势跟踪思维的交易程序在于从整个金融市场到大宗商品类群再到个别市场热点所在品种,然后再根据该品种的多空头氛围进行趋势跟踪。其涉及的信息面广,要求投资者有较高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这使得普通个人投资者难以全局把握和准确追踪趋势。
(2)趋势追踪投资者要对趋势把握有比较成熟的判断,特别是要具备趋势形成期和衰竭期的识别能力,市场氛围变化的分析能力,宏观经济信息筛选和分析能力。过早的介入市场无疑会加重投资者的心理负担,过迟的平仓出局会造成前期累计利润的减少甚至亏损。
(四)基本面决策思维
基本面决策思维的理论基础在于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市场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着价值波动。从短期来看,市场供求是决定市场价格的直接因素,它使价格围绕着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从长期来看,市场价格调节着市场供求,调节着生产要素的流入或流出。该思维在交易中的具体应用就是:投资者综合当期所有有关于交易品种的信息,通过供给与需求的规律,来判断未来该品种期货价格的涨跌,从而来指导自己在交易中是持有多头还是空头,持有多空头的时间。
基本面决策思维有一种公认的正确性,市场的价格总是围绕着其内在价值波动,而且供求变化必然主导者价格的变动,但是它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
(1)要准确的掌握供求规律以及正确的运用对专业素养要求很高,而在金融教育还处于初期阶段的中国,普通投资者往往是没有办法准确理解与实际运用的。
(2)进行供求分析,必然要有全面的当期有关于供求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之上的分析才具有可信度,才具有指导价值,信息不完全下产生的分析结果反而会让投资者在交易者产生诸多困惑。在信息交流发达的今天,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想要全面的掌握关于一个行业,一个品种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基本面决策投资者虽然信奉基本分析的科学性,但却困惑于基础分析难于操作的特性上。
三、结论
通过以上几种交易思维的利弊分析,我们会意识到期货交易不只是简单多空判断活动,它涉及到金融的,实体的,心理的以及投资者性格方面的复杂因素。在市场中永远没有也不会有完美的交易体系,必然盈利的操盘手法,投资者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学习,实践,思考,总结中不断优化自己的交易体系,提高自己在期货交易活动中胜的几率。
参考文献
[1] 墨菲 J.丁圣元,译.期货市场技术分析[M].地震出版社,1995(05).
[2] 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投资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01).
一 博弈理论简介
(一)博弈论的名称
博弈论,英文名称为Game theory是研究各方策略相互影响的条件下,理性决策人的决策行为的一种理论。博弈论刚被介绍至我国时,曾有过多种译法。有的学者根据其英文名称,直译为游戏理论;有的学者则从该理论本身的研究对象出发,转译为对策论或对策运筹论。近年来,学术界越来越多地接受了博弈论这一名称。这除了由于博弈这个带有文言味的词本身的学究气浓郁而给人的第一印象较为深刻外,更重要的是博弈一词能更准确、全面地体现策略选择、依策而动以及最终结果三者的统一。
(二)博弈的要素
一个完整的博弈应包含如下四项要素:1,博弈的参加者(player)。也称局中人或博弈方。是指博弈中能独立决策、独立行动并承担决策结果的个人或组织。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跨国公司乃至一个国家,只要能独立决策和行动,都可视作一个博弈方。比如柯达与富士公司的竞争,就可看作一个有二个博弈方的博弈。一般说来, 博弈的参加者越多,情况就越复杂,结果越难预料。2,策略空间(strategy space)。是指各博弈方可选择策略的集合。strategy直译应为战略,不过战略一词对大多数博弈来讲显然过于抽象和宽泛了。每一个策略都对应一个相应的结果。因此每个博弈方可选的策略数量越多,博弈就越复杂。3,进行博弈的次序(the order of play)。博弈中各博弈方行动的顺序对于博弈的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博弈方、同样的策略空间,先后决策并行动和同时决策行动,其结果是大相径庭的。 4,博弈的信息(information)。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见信息对博弈的重要性古人早已知之。博弈中最重要的信息是有关对手策略以及各博弈方得益的信息。例如,在各博弈方同时决策的博弈中,必须保证不能让对手知道自己采取何种策略,否则自己将永远是博弈的输家。得益(play off),也称支付,是指博弈方策略实施后的结果。有关得益的信息是促使某博弈方选择某种策略的关键参考值。理性的博弈方总是选择能使自己获得最大得益的策略。一旦确定了以上四要素,一个博弈也就随之确定了。值得注意的是,博弈论特别强调“理性人”的前提假定,即参加博弈的各博弈方始终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惟一目标。除非为了实现自身最大利益的需要,否则不会考虑其他博弈方或社会利益。
(三)博弈论的结构
由于一个完整的博弈需具备上述四要素,因此博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成不同类别:1,按博弈方划分,可分为单人博弈和多人博弈。单人博弈因为只有一个博弈方,所以它已退化为一般的最优化问题。经济学中常见的求最优问题,实际上是博弈的特例。多个博弈方的博弈较单人博弈复杂,而且两人以上的博弈会出现合作博弈问题。这样,多方博弈又将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因为在社会与经济关系中,竞争与不合作是基本方面。所以当前的博弈论主要研究的是非合作博弈。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得主的主要贡献,即在非合作博弈方面。2,按策略空间划分,可分为有限策略博弈和无限策略博弈。因为每一种策略都相应地对应一个得益结果,所以从理论上讲,有限策略博弈的结果必然是有限的,而无限策略博弈的结果则有无穷多种可能。3,按进行博弈的次序划分,可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各博弈方可同时决策并行动的博弈称为静态博弈。当然,严格讲各博弈方在非常精确的同一时点同时决策是不可能的。因此,同时决策是指可近似地看作同时作决定的过程,如乒乓球团体赛的出场顺序,虽双方决策可能有早有晚,但一旦敲定便谁也不许变更,因而可看作同时决策。各博弈方不是同时决策,而是先后、依次决策、行动的博弈叫动态博弈。弈棋就是一种典型的动态博弈,双方的每一步都将取决于前面的情势。4,按信息划分,如按得益信息分类,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complete)信息,是指各方对自己每种策略的得益情况完全清楚,否则是不完全信息;在动态博弈中,如按博弈进程信息分类,可分为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与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完美(perfect)信息,是指博弈方在决策前对其他博弈方的行为完全了解,否则是不完美信息。5,按得益情况划分,可分为零和博弈、常和博弈和变和博弈。一方收益必来自另一方的损失,这样的博弈叫零和博弈,零和博弈的博弈方始终是对立关系;各方都会有收益,但收益总和是一固定常数,这样的博弈为常和博弈;各方不同的策略组合会有不同的收益,这样的博弈称变和博弈。显然,零和博弈是常和博弈的特例,常和博弈是变和博弈的特例。6,综合分类。综合分类是将博弈次序与博弈信息结合起来的一种分类方法。按这两个标准,可将博弈分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但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完全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以及不完全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针对不同特性的博弈进行研究和求解。
博弈论 (Game Theory),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因此,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比如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的人、其他企业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博弈理论又译为“决策理论”。博弈论创立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博弈论的研究达到了顶峰。博弈论研究的决策不仅包括经济学领域,而妾包括政治学、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公共选择等各个领域,因而博弈论又被称之为方法论。本文拟将这种方法引入到反垄断法领域,具体分析反垄断法规则的制定过程。
二、反垄断法的博弈分析
(一)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1, 政府和企业博弈的根源
企业,作为市场运行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强烈的追求利润的理性意识;企业的理性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以这个目标为指导。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指导下,企业必须研究市场上其他主体的战略并确定自己的战略,从而市场上各个经济主体都是企业博弈的对象。企业决策往往具有局部性、个体性和短期性的特点。与之相对,政府作为市场运行的监管主体,是社会理性的当然代表,其决策往往带有全局性、整体性和长远性。由于政府制定的各种市场运行规则客观上限制了企业理性的发挥;尤其是当社会理性和企业理性发生冲突时,作为被管理者的企业只能寻求“次优方案”。当然,企业也并非只是一味地妥协,也可以与政府进行博弈从而影响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由政府所代表的社会理性和企业理性的冲突及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政府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与企业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矛盾,决定了二者都将对方视作自己的博弈对象,从而使具体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反垄断法的制定过程,表现为政府和企业的博弈过程。
2,政府和企业参与博弈的目的
企业,作为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其根本宗旨的;并且在这一根本宗旨的指导下组织各种经济活动。只要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企业都不惜一试,包括采取垄断的方式。但是,垄断的存在,不仅侵害了广大的消费者的利益(具体表现是通过垄断价格,将相当大的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超额利润。),而且凭借其“市场势力”阻碍了有效的竞争,打破了市场竞争的均衡状态。政府,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具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市场有效的竞争秩序的当然职能;其可通过制定法律影响着企业决策的“可选择集”,即企业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选择。显然,“可选择集”越大,对企业越有利;而决定企业“可选择集”大小的恰恰就是政府。因为政府通过确定其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相互关系,影响认定垄断的界限,并通过反垄断立法决定了企业可选择范围的大小,从而间接地决定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企业参与博弈的目的就是通过影响政府的反垄断法规,实现对企业行为的有效规制,进而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3,反垄断法的博弈分析
反垄断法指的是国家为了保护竞争,针对一些限制竞争行为所规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就是政府通过法律的手段限制企业有碍于竞争的经济行为。政府在决定是否将一种企业的经济行为列入受限制之列前,政府要作如下的博弈分析:保持企业退出
政府面对一种限制竞争行为有两种选择:干预,即将其限制于合理的范围之内;或者放任自流。政府要进行干预需要支出相应的费用,设费用为5,占总收益10的一半,那么经政府干预给社会带来的净收益是5(总收益10减去干预费用5)。此时,企业针对政府的干预政策有两种策略:其一是保持原有的状态不变,继续从事具有垄断性质的经济活动。但是,由于法律的强制性,如果企业采取此策略无异于自取灭亡。此时,企业不但不会盈利,相反还会被强制清除出场。其二是企业选择退出。此时,企业只需要付出沉淀成本,设其为收益的一半为5;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收益为-5.政府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放任自流。这样,如果企业保持原来的垄断状态,就将获得全部的利润所得,社会公共利益为0;如果企业选择退出,那么全部利润将自动流向政府所代表的社会公众,此时,企业还要支付相应的沉淀成本。由于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垄断利润”返还给广大的消费者,(0,10)所代表的状态正是政府介入的原因,并且是政府所要竭力改善的初始状态。(10,-5)所代表的是企业自动放弃高额的垄断利润,并且还要为此承担相应的前期投入,即沉淀成本。这是不符合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目标的,因而是不现实的。由此,政府只能选择干预策略。企业根据其对政府选择的分析判断政府介入的可能性,然后在(5,-10)、(5,-5)和(0,10)三种状态中进行选择。由于(5,-10)的高成本和(0,10)的不现实性及由此决定的高风险性,迫使理性的厂商选择(5,-5)所代表策略。这样,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低。政府经过上述博弈分析,最终决定将该经济行为纳入禁止之列;而企业也会选择放弃该垄断行为。至此,反垄断法的目的得以实现。
4 对反垄断法进行经济分析的意义。
对反垄断法进行博弈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反垄断法的制定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政府和企业的博弈的过程,反垄断法律规范的具体规范则是政府和企业的博弈结果在法律上的认定。所以,在反垄断法的制定过程中,应该站在企业的立场上考虑企业可能做出的策略选择,然后再确定法律是否对该行为进行规制及如何规制。这样,才能保证制定出的法律能有效地规制企业的行为,有效地保证竞争。
(二)企业间通过价格等垄断协议的博弈分析
在寡头市场上,当寡头数量很少时,从理论上说,他们很容易通过谈判实行勾结定价,即像一个垄断者那样用高价格来宰消费者。这样做,交易费用(寡头进行价格勾结谈判达成协议所需要的费用)并不高,而勾结定价可以为参与者带来共同的利益。但为什么这种勾结定价在现实中成功的很少呢?尽管许多国家“反垄断法”中有禁止勾结定价的条款,但实际上这个条款的作用极为有限,因为寡头之间可以采用不易被发现的隐蔽性勾结——默契。我们可以用博弈论的分析来说明现实中的勾结定价难以成功的原因。
我们假设某地牛奶市场由两家寡头瓜分,这是寡头中最简单的寡头——双头,也是最容易达成价格勾结协议的寡头市场。如果这两家寡头(A与B)之间没有任何勾结,各自按成本最低时产量进行生产,各生产3000磅牛奶,成本为每磅6元。这时,市场总供给量为6000磅牛奶,价格为6元。各家都没有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为零)。
现在这两家寡头达成价格勾结。要实现高价必须减少产量。现实中寡头之间的价格勾结总是以限产为前提的(以后要谈到的欧佩克就是这样)。如果这两家寡头把产量确定为 2000磅牛奶,这时成本为每磅8元。市场总供给量减少为4000磅牛奶,需求并没有变,价格上升至每磅9元。在这种价格时,每家寡头可获得经济利润 2000元。当然,勾结起来对双方都是有利好的。
如果达成协议方有一方违约会有什么结果呢?如果一方违约,生产3000磅牛奶,它的每磅牛奶成本约为6元,另一方守约生产2000磅牛,每磅牛奶成本为8元。这时市场总供给量为5000磅牛奶,价格为7.5元。市场价格只有一个,是整个市场的供求总量决定的。违约的一方,成本仅6元,价格为7.5元,每磅牛奶的利润为 1.5元,总计经济利润为4500元。守约的一方,成本为8元,价格也是7.5元,每磅牛奶亏损0.5元,2000磅牛奶共亏损1000元。
这两个寡头的价格勾结协议的实施并没有法律保障,因为这种协议是非法的。守约的一方无法对违约的一方提出诉讼,即缺乏有效的惩罚。是否守约完全取决于各自的意愿。他们是否会守约呢?一方守约与否的结果还取决于对方是否守约,协议并没有保证对方守约的硬约束,因此,各方都有守约与违约两种选择,而对方到底会选择什么,无法确定,这时就可以用博弈论来分析各自的决策了。
我们来看A的决策过程。A要分析在B不同的选择下,自己的选择会有什么结果。A先假设B是守约的,这时A选择守约可以赚2000元,如果选择不守约可以赚4500元。两者相比,A守约时,B的占优战略是不守约。A再假设B不守约,这时A选择守约要亏损1000元,如果选择不守约可以不赔不赚(经济利润为零)。两者相比,A不守约时,B的占优越略也是不守约。A的结论是,无论B守约还是违约,对自己最有利的还是不守约。B的分析方法和结论与A完全一样。结果A、B都选择了不守约,价格协议成了一张废纸。
在这种情况下,A、B如何才能实现勾结呢?研究者发现,如果就是这两个寡头,同样的博弈会多次进行。双方最终会发现,达成勾结的条件是采用一报还一报的策略,即对方这次守约,我下次也守约,如果对方这次不守约,我下次也不守约。这种情况下,双方会发现,从多次博弈的结果看,违约是不利的,从而自觉守约。这种一报还一报就成为有效的惩罚。但在现实中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只有两个寡头,而且多次重复同样的博弈。在常见的多头博弈,而且同样的博弈很少反复进行的情况下,价格勾结就难以成功了。
这种分析与现实一致吗?一个最常用的例子就是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价格勾结。欧佩克是一个限制产量并提高石油价格的寡头价格联盟(又称“卡特尔”)。他们在70 年代的成功更多的是共同的政治动机。但经济利益在长期中是高于政治的。随着时间流逝,博弈论分析的情况就出现了。各成员国都想,无论其他国家是否守约,我违约对自己是有利的,于是纷纷打破限产规定,增加生产,结果到80年代,石油价格就大幅度下跌了。以后的石油价格上升不是价格协议起作用,而是供求关系变动的结果
在任何一种市场上,决定价格的最基本因素还是供求关系。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任何价格勾结都不能长远地提高价格。在供小于求的情况下,无需价格勾结,价格也会上升。在价格决定中,价格勾结是无用的。过去我国出现过的汽车行业自律价和民航的禁折令等形式的价格勾结,哪一个实现了?人为的价格勾结当然阻挡不了供求决定价格的客观规律。博弈论分析的结论与现实是一致的。企业还是不要玩这种小权术,老老实实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
三、小结
本文通过对反垄断法的制定过程进行简要的博弈分析,旨在说明法律的制定不仅是立法机构的单方行为,还是一个规制者与被规制者——政府和企业相互博弈的互动的过程。如果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就很容易导致法律对于现实生活的无效和“无能为力”,从而不能有效地实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冯涛。程瑜。微观经济学[Z].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首先,财务管理目标应着眼于企业的总目标。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这是企业的重要本质属性,也就是说企业的生产经营应以提高经济效益、确保资金的保值增值、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为总目标。而要实现企业的总目标,就要对财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才能具备继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只有及时筹集到所需资金,才能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只有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企业才能获利。
其次,财务管理目标应协调各契约关系主体的利益。随着经济学界契约理论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赞同把企业视为一个契约网络的观点,这种契约关系主要有:企业与所有者、企业与债权人、企业与职工、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契约关系的形成改变了企业要素所有者的地位,现代企业不再仅仅属于股东,而应归属于各利益关系主体,如债权人、股东、员工等等。企业是各种要素的所有者达成的一个契约,企业的利益是所有参加签约的各方共同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另外,从“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关系看,各契约关系的主体都为企业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他们的收益大小与其承担的风险高低相对称。所以说财务管理目标应力求使契约关系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第三,财务管理目标应充分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考虑社会责任。企业在采用正当、合法的手段谋求利益的同时,更应担负起其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企业只有考虑其经济行为对国家、社会、公众的影响,才可能把“蛋糕”做得更大。也就是说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必须为此作出经常性的努力。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应是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它的内涵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出资者权益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共同发展,从而达到企业或企业财务管理在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上保持平衡。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也是适应我国国情的财务管理目标。
一是符合我国企业理财目标模式的三项基本要求。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最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这一目标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利益。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同样充分考虑了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而且它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1)这种经过企业努力所达到的“最大化”目标,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个终极的静态过程;(2)创造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的股东;(3)关心本企业职工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的认同感;(4)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重大财务决策请债权人参加讨论,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5)关心政府政策的变化,努力争取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以便争取出台对自己有利的法规,但一旦立法颁布实施,不管是否对自己有利,都应严格执行;(6)关心客户的利益,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7)讲求信誉,注重企业形象的优化,持续发展能力的增长等。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真正在企业中倾注心血的其实还是企业的经营者和广大职工,而许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作为企业的股东常常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投机者”角色,他们只关心市场上资本价差蕴涵的套利机会,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并着意。
二是从产权理论分析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目标。从产权理论角度可以推出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财富最大化目标的逻辑过程。一则非人力资本不仅易于观察和度量,而且具有可抵押性。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通过非人力资本抵押显示自己的信誉,而人力资本如人的知识、技术、能力等不经过使用过程,通常难以被准确观察和认可,而且人力资本与其主体天然不可侵害的特性又决定了人力资本是不能抵押的。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这些差异,决定了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必然目标。二则人力资本与人非人力资本的产权差异决定了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初始缔约时成为雇主,而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雇员,为了激发雇员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雇员人力资本的潜力,雇主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可能通过分享的方式使雇员的个人收益与企业的利润挂钩,并鼓励雇员参与多种形式的管理与决策。此时,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必然要兼顾相关者的权益。如果雇员参与分权的要求达到雇主对企业失去控制的情况下,雇主可能关闭企业。可见企业的财务活动必须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但出资者的权益要求仍占主导与决定地位。因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必然选择是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这个目标的关键还在于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均衡点的度量。从以上的逻辑分析可以看出,出资者对其权益的让渡是以其总体效用的增加为目的的,如果分权导致了其总体效用下降,出资者必然采取策略应对直至关闭企业,使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都将受损。因而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均衡点由股东的边际效用决定,其边际效用为正值,呈下降趋势,并以零为极限。从这个侧面也同样说明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应是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权益最大。
三是这一理财目标更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我国虽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但国有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在国有经济中,企业的行为主要受国家利益与公司社会责任的双重制约,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符合国家利益的要求。另外,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有着独特、复杂的发展历程,我国企业更注重职工的利益和权利,强调社会财富的积累,强调各方利益,从而实现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符合我国经济改革与建设的基本要求,而股东财务富最大化符合这些要求。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评价
(一)利润最大化。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通常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财目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析也往往建立在这一前提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更具适用性。一则实现利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长期亏损,势必导致资不抵债,从而陷入破产、倒闭境地,所以追求利润必然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二则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三则利润的获取,不但可以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还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所以人们一度把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表述为“企业利润最大化”。在这种观点下:利润代表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企业的财富越多,越接近于企业的目标。然而,这种观点片面地将利润理解为企业的财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考虑利润取得时间、所获利润与投入资本额的关系及获取利润所承担风险的大小。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与利润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相比,由于它考虑了不确定性、时间价值和股东资金的成本,无疑更为科学和合理。另外,股东(所有者)财富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充分考虑了利润取得的时间性、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以及获取利润所承担的风险大小这几个关键因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企业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但同时,衡量股东财富的股票价格不稳定,不利于处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不利于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仅适用于上市公司。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对企业资产的影响,因而许多企业将它当作最佳的财务管理目标。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假说在理论上还不成熟:(1)“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十分抽象且很难具体确定的目标。所谓企业价值就是指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而市场对企业价值的评价,不仅仅是根据企业目前的获力能力,更注重的是企业未来和潜在的获利能力,在实际中较难操作,实用性不强。(2)企业价值的概念模糊,其与股东财富的关系未理清。有观点认为“股东财富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要领的两种表述方式,但有的学业者认为企业价值不能等同于股东财富,企业价值指的是企业总资产的价值。而股东财富指的是企业对股东的回报,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利益主体是企业,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利益主体是股东,由于理论界对企业价值的评说不一致,造成了其目标假设的理论也无法确定。(3)企业价值难以计量。由于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的界限模糊,因而其计量指标也不确定。“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也可能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他们共同参与构成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只强调一方利益忽视或损害另一方利益是不利企业长远发展的,而且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加强调职工的实际利益和各项应有的权利,强调社会财富的积累,强调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不符合我国国情,在我国当前还只能是一个理论公式和理想的发展目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指导作用并不大。
————
参考文献:
[1]王光远:《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2]朱翠兰:《论股份公司财务管理目标》,《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3期。
[3]刘惠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新思考》,《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5期。
所谓行业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范畴,是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企业群体组成。由于同一行业内的企业成员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着相同性或相似性,其产品或服务具有很强的替代性,行业内的企业成员彼此间处于一种更为紧密的联系态。行业兴衰决定了行业内部企业生存的条件的发展状况,进而影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因此,行业分析应作为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与信贷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商业银行需要的行业分析框架,包括5个分析模块
(1)行业环境特征评价: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运行环境两方面。其中,经济周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主要变量,而从中观层面看,还需进一步考察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体制转轨、WTO因素和重大事件等因素。对上述要素作综合分析,可以判断行业所处环境的整体水平。
(2)行业经营状况评价:主要从市场供求、产业成熟度、技术风险、行业垄断程度、产品替代和产业依赖度等评价行业自身经营状况,据以判断行业内部所有企业的整体运营状态、预测行业发展趋势。
(3)行业财务数据分析:在行业动态数据库基础上,建立量化分析模型,对行业平均违约概率、预期损失率和外部影射评级进行一致性和系统性的分析评价。
(4)行业信贷质量评价:通过分析该行业信贷结构、信贷资产质量和信贷风险成因等,以期更加深入地反映各行业信贷资产在不同地区、信贷品种、担保方式、贷款期限的风险差异及变化趋势。
(5)风险评级与组合分析:综合上述因素,对各行业进行统一的风险评级。银行依据行业风险评级结果,确定进入或退出基本策略,并依靠定量分析模型对所有行业做组合分析,借此确定各行业风险限额。
随着我国进入WTO,各行业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国外同业的竞争压力,有时会对行业发展形成直接冲击,导致行业整体信用风险上升。由于开放的速度和顺序不同,各行业面临的风险也有较大差别。一些垄断程度较高的传统行业,如电力、铁路、建筑等,受WTO冲击较小;而那些开放程度较高、竞争较充分的行业,如电信、汽车、金融等,在中国入世后的较短时期内面临严峻挑战。如汽车工业,长期以来发展水平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在今后几年内,国内技术落后、规模不足的汽车生产企业将被大批淘汰,少数基础比较雄厚的国内集团在不可避免地面临兼并重组。总体上,我国汽车行业在外部冲击条件下运行,发展不确定性增大,信用风险呈上升趋势。
在进行外部冲击分析时,要认真审视国家产业保护政策及其变动趋势,同时准确估计行业保护政策发挥作用的特定时期和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行业内部的重点企业做深入研究,考察其综合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行业经营状况评价
市场供求关系
市场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决定产品价格的基本变量,也是决定行业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其中,行业需求分析应考虑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收入和支出水平、社会心理预期、消费习惯、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供给则应考察行业内部主要竞争者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产品结构等因素。可采用回归模型对产品需求变化趋势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大量历史数据描述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供求联立方程组,作动态的、组合式的分析与预测。
2.行业发展阶段
行业发展包括四个了阶段:初创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通过行业销售量增长情况,可判断行业所处阶段。一般,行业销售量年增长大于100%为初创期行业,20%-100%为成长期行业;0%-20%为成熟期行业;销售量增幅小于0为衰退期行业。处于初创期的行业,技术上不够成熟、创办成本较高、行业利润和风险都相对较高;处于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的行业,产品和服务都比较标准化,企业经营比较规范,市场状况较好,行业的系统风险相对较小;衰退期行业面临萎缩,行业系统风险较高,银行在对这类企业的信贷把握上,应在全系统限制新增信贷资金的进入,研究存量贷款的尽量退出策略,规避可能出现的信贷风险。信贷投入一般应侧重于那些处于成长阶段后期和成熟阶段前期的行业,处于这一时期的行业收益水平较高,而信贷风险相对较低。
3.行业技术水平
毫无疑问,先进技术是保证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技术发展速度过快或重大技术更新过于频繁,容易给行业内现有企业带来巨大生存压力,相应行业运行的稳定性降低,如果技术发展前景不确定还可能酿成重大风险。例如,一段时期以来被传的沸沸扬扬的3G技术曾令许多企业动心,纷纷投入巨资进人该领域,银行贷款也趋之若骛,但结果3G技术并不很适合当前移动电话发展需要,随着该技术逐步淡出,世界电信行业一度陷入窘境。
4.行业垄断程度
根据行业垄断程度,市场结构可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是资源完全由市场配置,经济效率最高,但行业内竞争最为激烈,行业内企业只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而完全垄断行业则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但却能获得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的超额垄断利润。通常,垄断行业掌握特殊资源,因而经营风险较小,如石化行业,电力行业历采是国内银行贷款追捧的对象,但也要看到,具垄断程度正在降低,随着我国加速开放进程,以及行业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传统的垄断格局将被逐步打破,该行业面临转轨过程中的特有风险。
5.产业依赖度
产业依赖度指行业经营状况受其上下游产业的影响程度,主要表现在行业原料供应商和产品客户群的集中度,分为对上游产业的依赖性和对下游产业的依赖性。上、下游行业的集中度越高,该行业对其依赖性越强。根据波特模型,该行业讨价还价能力相对较弱,行业风险相应较高。正因如此,近年来,产业依赖度成为行业风险评级与分析的重要因素,长期积累的行业数据资料可以支持这方面更为深入的数量研究。
6.行业替代性
产品替代性是指其他行业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相同功能或满足近似需求。来自其他行业的产品替代性越高,目标行业风险越大,反之则风险越小。例如,公路、铁路、民航之间,煤炭和石油之间都存在行业替代关系,在行业风险评级时应重点考察它们之间此消彼长的风险关联。
三、行业财务数据分析
财务数据分析能够从微观层面客观地反映行业风险状况。行业风险评级所使用的财务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等政府职能部门。根据Moodys评级指南,行业初选财务指标为46个,经主成分分析模型过滤,进入风险评级主模型的指标共8项,分别为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资本增长率,企业亏损面,企业亏损度,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增长率。
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指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是衡量行业整体赢利能力,尤其是自有资本获益水平的关键指标。销售利润率是一定时期内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值,旨在显示单位销售收入能带来的利润总额,反映了行业营销效率和基本获利能力。资本积累率是评价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行业评级模型中该指标显着性较大,表明行业积累速度在行业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利息保障倍数是行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支出的比率,用于衡量行业整体偿付银行借款利息的能力。应收账款增长率着重衡量行业运营效率,它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下游企业的运状态。尽管该指标在解释单个企业违约时可能并不显着,但就行业整体而言,应收账款总额大幅度增加,意味着其运营状况可能发生了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亏损面和亏损度这两个观测指标也进入了主模型,在西方国家几乎所有行业都不会出现如此大规模利润亏损,而中国该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反映亏损广度和深度的指标具有更强解释力。在上述指标基础上建立综合分析模型,计算财务压力值,以此判断行业偿债能力和经营风险风险状况。
四、行业信贷质量评价
银行进行行业风险评级的最终目的是判断各行业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盈性利,因此信贷质量评价就成为该项评价的主要内容。通常,可从行业信贷规模、信贷结构、信贷资产分类等三个角度反映行业信贷质量。
(一)信贷规模分析
信贷规模是考察行业信贷风险的基础指标,主要包括:信贷余额占比、信贷扩张系数和行业信贷集中系数等,反映银行对目标行业的资金投入规模、增长速度及规模适合度。
信贷余额占比是一个定位功能指标,单纯由该指标无法准确判断行业风险状况,必须与期他指标配合,才能发挥风险评估作用。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各行业最佳信贷余额占比,这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技术问题,须借助运筹学非线性规划模型,在对所有行业风险指数做通盘分析基础上作一体化运算。
信贷余额占比超过一定限度时,行业风险将会因信贷过于集中而趋于上升。行业风险集中系数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评价指标,其基本方法是将行业信贷投放占比与全国行业投资额占比进行对照。当信贷集中系数等于1时,说明行业信贷占比与国家产业结构的发展取向基本一致;当比值大于1时,说明银行信贷资金相对集中于目标行业;当集中系数超过2时,信贷资金因过于集中在目标行业而使整体风险上升
(二)信贷结构分析
可从贷款期限、发放方式、信贷品种、客户评级以及信贷区域分布等角度入手,对银行在各行业中的信贷投放情况进行全面考察。行业信贷结构不仅可作为深入考察结构性资产质量的基本步骤,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变动速度和波动特点体现出行业信贷经营活动中的潜在风险。有些信贷结构指标本身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行业信贷结构中的潜在风险。如贷款发放方式主要分为:信用、保证、抵押和质押,各发放方式对应不同的风险水平。按照一般概念,信用方式没有第二还款来源做保证,其潜在风险而抵押和质押有较为确定的还款来源,贷款风险相对较低。事后统计数字往往不支持这一观点,其中一个因素是当前信贷经营的外部环境差,抵押或质押资产的变现力低,造成有担保方式贷款的实际风险依然很高。
此外,行业信贷的期限结构、区域结构等都可设置类似指标进行深层剖析。对于信贷结构变动幅度,可通过各时点间差异系数加以反映。如果在目标行业中某种信贷结构发生突变,就应深入分析原因,及时发现风险隐患。
(三)信贷资产质量
首先要考察相对不良资产比率。相对不良率表示为行业不良率与全行平均不良率的比值,该指标大于100%,说明行业信贷质量低于各行业平均值;指标越大表明行业风险越高,反之则相反。当该指标超过一定界限时,应在信贷政策上应予以必要限制。
其次,考察行业不良信贷增长率,目的在于监控行业不良贷款的上升趋势。该指标大幅度上升意味着行业发展中出现某些突变因素,导致许多贷款无法按期回收;而当该指标在连续两个季度呈上升走势,则可判断行业信贷质量下降并非由偶发因素引起;如目标行业不良资产增长率高于全行平均不良资产增长率,则认为该行业风险处于较高水平,应考虑控制信贷投放。
第三,信贷平均损失率。该指标是建立在五级分类基础上,是各等级信贷资产事后损失率的加权平均值。日前,许多国内银行单纯依靠信贷不良率评价行业质量,实践证明这种分析方法过于粗糙,难以准确反映信贷资产组合的真实状态,在许多情况下还可能产生严重偏差。通过考察行业平均损失率,可以建立时间序列方程,用以动态分析所有行业的信贷质量状况。
上述三项指标是分析行业信贷质量的主要工具,除了对指标本身做统计研究外,还要进行针对各行业中不同的信贷品种、贷款期限、发放方式及地区分布等方面做结构性分析。
五、行业风险评级模型的建立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建立行业风险评级模型,对银行业务所涉及的全部行业进行完整的系统性评价。模型分析流程如图所示。
首先,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环境特征评价”和“经营状况评价”两个模块中的所有变量进行权重计算,层次分析法通常每年举行一次,参加人员包括信贷业务专家和行业技术专家,预先设计的二元比较矩阵应简明易懂,所得分析结果须通过一致性检验;如进行多重层次分析,还须保证计算结果具有一致收敛特征。实践中,可采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AHP-12.0应用分析软件,参加分析评价的技术人员应接受专业化培训。
其次,针对“财务数据分析”和“信贷质量评价”两模块的特点,建立时间序列方程,数据年限应大于5年,尽量使用季度数据,并作季节调整。应确保导人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特点,例如,在对1999-2000年间信贷质量价时应剥离和债转股因素,从而使前后各年度具有可比性。
第三,在违约概率模型下,将上述四个模块进行系统整合,根据国外经验,行业风险评级涉及到风险粒度(Granularity),因此所建模型应属于非线性回归范畴,其被解释对象应定为行业平均违约概率(APD),违约损失率(LGD)可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2001年版)中规定的参数列表确定,回归分析中应注意将方程系数转化为标准化权重。
第四,在得到各行业风险评级结果后,进行风险组合(Portfolio)分析。应用奥特曼(Altman)最优化模型,确定各行业最佳信贷额度占比和风险限额,使全行平均风险调整收益率(RAROC)达到最大化,由此确保各行业经济资本达到最佳配置。
六、建立行业风险管理体系
根据行业风险评级和组合分析结果,制定和建立一套系统化、动态化、具体化的信贷政策体系,实现行业风险评级的管理目标。
建立行业风险评级制度
应积极推进行业风险评级体系的建立,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1)建立规章制度,明确行业风险评级的目标、范围、功能、方法、技术标准等,银行指定专门机构负责行业风险评级工作;(2)定期收集内外部数据,通过风险评级系统讲行统一的风险评价和分析,并向全行有关行业的风险分析报告(3)建立一套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使行业风险评级结果直接作用于信贷业务决策过程,同时广泛应用于信贷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以有效发挥风险指引作用。
2.深化对重点风险行业的研究工作
目前,各银行正在加快信贷结构调整,逐步从传统弱势行业退出,并涉足许多新兴优势行业,而新兴优势行业一般技术复杂、发展不确定性大,行业风险研究工作急需加强和深化。应明确分析重点,集中研究力量,尽可能提高投入产出比率。可根据行业风险价值(VAR),确定重点监测的行业范围。对那些风险大、余额多、损失敏感度高的行业加强风险预警和专业化分析,并组织专门人员,深入调查和了解该类行业的内部结构、技术特点、产业政策等,制定更为明确和具体的信贷政策,为基层行经营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3.制定系统化的行业信贷政策
目前,国内许多银行只对行业风险做单独的静态研究,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无法形成矩阵式风险评级体系,也就形不成行业信贷政策组合。应建立量化的行业风险评级模型,对所有行业的信用风险进行全景式连续监测,不仅要确定各行业风险等级,还应对行业风险变化趋势、风险预警状态、信贷余额最佳占比、信贷扩张力度、行业风险限额、行业授信额度、区域差异系数等进行完整的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综合指标的风险判别作用,建立系统化、动态化、数量化、差别化的行业信贷政策体系。
4.建立以行业风险为依据的弹性授权体系
集约化的信贷授权体制是控制行业信贷风险、优化投向结构的重要手段。应建立以行业风险为主要依据的差别化授权体系。对于风险评级为D级和E级的高风险行业,可考虑在基本授权额度基础上分别下浮10%和20%,以达到上收审批权限,加大信贷审查力度,控制投放规模或逐步退出的目标而对风险低、前景好、评级为A级和B级的低风险行业,可在基本授权额度上分别上浮20%和10%,以实现扩大审批授权,提高信贷经营效率的目标;对于中等风险的C级行业一般不调整基本授权额度。新晨
5.在行业评级基础上,开展风险限额管理
在行业风险评级基础上,确定行业授信的最高风险限额,是强化系统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所有行业都应设立相应的风险限额,并建立风险快速反应机制,一旦行业信贷余额突破额度上限,应立即上收信贷审批权,并在行业内部通过“回收移位再贷”方式调整和优化客户结构。风险限额每年调整一次,当行业风险进入蓝色预警状态时,应加强跟踪监测;一旦发生红色预警,则应立即重新进行行业风险评级,调整行业授信的风险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