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9 16:36: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治理方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指导思想
以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为目标,围绕"六点六化"(围绕"抓"点,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化;针对弱点,保持严打整治常态化;破解难点,推动矛盾化解法治化;做实支点,构建治安防控立体化;打造亮点,实施平安创建精细化;凸显高点,促进网格服务社会化)工作主线,创新综治工作方式方法,积极适应社会形势新常态,创建特色亮点,打造新品牌。
二、主要内容
1.建立完善群防群治机制。坚持"预防为主、专群结合"的原则,落实群防群治队伍,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搞好人防物防技防,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
2.全面实施平安细胞工程。加强平安创建力度,深化平安社区(村)、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家庭等一系列平安细胞工程建设,积极发挥"五老"、网格员、中心户、楼栋长、志愿者骨干作用,营造平安创建大氛围,不断提升"一感两度两率"。
3.加强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着力提高信息化运用能力,加快视屏监控探头建设,实现街道和重点部位全覆盖。
4.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推动建立完善信息化、精心化、法治化、动态跟踪、多元化解、整体联动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法律顾问制度。
5.大力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社区矫正对象、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管理,加强学校、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危爆物品寄递物流专项整治,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加强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严厉打击"黄赌毒"、"两抢一盗"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6.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加强网格化平台规范化建设,落实基层综治队伍建设,加强综治干部业务培训和法律专业教育培训,提升工作水平。
三、组织领导
为保障综治"双创"活动顺利开展,特成立镇"双创"活动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汤敏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谢国清和党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李珍任副组长,成员由综治办、宣传办、派出所、司法所、学校、卫生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双创"活动办公室挂靠综治办,由苏在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工作要求
(一)提升认识。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双创"活动,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性,把"双创"活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深入推进。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福利制度;转型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1)06-0074-05
收稿日期:2011-07-18
作者简介:江治强(1976-),男,山东安丘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全体国民的福利水平。推动社会福利转型是培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生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及今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点,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应当在增进国民福利的过程中创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福利制度转型两者之间实现最佳的平衡和协调。
一、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条件分析
经济发展方式是从经济增长方式发展而来的一个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东欧一些专家曾对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作过研究。60至80年代,国内学者刘国光提出应通过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来发展生产。1995年中央在“九五”计划建议中首次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我国实际出发,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正式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概念。相比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和宽泛。一般来讲,经济发展方式反映经济的运行体制、产业的结构形态、要素的配置机制、产出的分配格局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一定阶段上实现经济发展的理念、手段和模式的总称,也是一个衡量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范畴。从这种意义上看,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基础,并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和发展目标的调整而不断地演进和发展,当与经济增长的条件和社会对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时,改变原有的过时的发展方式就成为新的约束条件和发展目标下的必然选择。因此,所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指促进经济发展从落后的、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向高效的、合理的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转变为“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同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出,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的变化,我们对过去的经济增长及其实现模式的反思、调整和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创造了奇迹,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经济发展仍然没有摆脱技术优势缺乏、创新能力不足,过度依赖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如果说过去的发展模式是一种立足于我国劳动力低廉、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国内市场尚未饱和等优势的传统模式,那么在后工业化、全球化迅猛发展、国内发展和国际竞争双重压力不断加剧,随着过去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以及发展约束的不断强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模式的弊端将不断显现,从而对经济发展能否可持续、能否全面协调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索出一条增长与发展相协调,具有发展后劲的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无疑是我国现阶段不容回避的重大战略抉择。在这方面我国仍然具有很多优势和有力条件。首先,中国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潜在的人力资本大国,过去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优势,如果我们能够把提升劳动力素质放在首位,加强对劳动者的就业保护和职业投资与扶持,必将使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优势。二是中国过去依靠扩大投入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工业化向中后期发展,降低了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并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如果我们能够积极适应工业化中后阶段工业贡献率逐步下降的趋势,变压力为动力,利用现有产业提供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面向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主的社会服务业,培育经济增长点,必将极大地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三是目前我国已经初步达到小康水平,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8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7.6倍,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同时,我国农村还有4000多万贫困人口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镇常年有2300多万贫困人口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即使是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地区,仍然有大量的特殊困难群众需要政府的救助,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看病、就业、住房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广大的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普遍较高,有着潜力巨大的消费意愿。如果我们有效实施以扩大消费需求为重点的内需战略,切实增强中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对于扩大社会即期消费、稳定社会消费预期,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协同拉动经济增长局面的形成必将十分有利。四是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呈加速发展态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已经刻不容缓。如果我们能把养老服务事业作为一个能够创造产值的产业来认识,积极引导和扩大社会参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增强社会的养老服务功能,对于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五是我国的发展理念正在由如何“做大蛋糕”向如何“分配蛋糕”转变,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在深入贯彻,这是执政和发展理念上的重大创新,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观,真正实践分配正义的原则,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可避免的社会成本最小化,并使之在不同阶层和群体的社会成员中合理分担,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就不难形成良好的社会基础。
上述基础和条件的存在,正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优势,但是要将此转化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以往经验表明,单纯在经济领域谋划改革往往难以从长远和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不持续的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长期缺乏社会政策的协同,过于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指标,弱化了社会发展指标,导致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割裂。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举措不能仅局限于经济领域,需要在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结合最为紧密的领域即社会福利领域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政策措施。
二、发展社会福利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结合上述分析,从长远看,应把发展社会福利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点。社会福利是社会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连结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两大系统的基本政策,是国家和社会旨在增进和改善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一种基础性制度。一般而言,社会福利制度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为社会成员免遭各类原因导致的收入损失,降低社会成员生存风险,从而确保社会合理收入差距,为社会经济转型提供基本的安全网;二是提供教育、医疗和其他社会服务,改善社会成员生活质量,从而增进社会资本,确保社会再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福利制度所发挥的积极功能不仅维持着社会的常态发展,对于社会风险管理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西方国家二战结束之后的社会恢复建设对此已作出了证明。中国社会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正经历着从匮乏社会向丰裕社会的转变,以及国家竞争力由资本和劳动力为主向以知识和技术为核心的转变过程中,提出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从宏观上看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和人口老龄化深刻变化的必然选择,从微观视角看是适应生产要素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就业方式转变、家庭规模缩小、社会流动加剧等诸多影响发展方式转变因素变化的必然要求,是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远目标所决定的,是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的优势和条件转化为内生动力的必然选择,也是能否巩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果的关键所在。
其一,从价值导向上看,发展社会福利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之所以等同于GDP增长,偏重总量和规模,轻视资源、环境代价,带来了“有增长、无发展”、“先发展、后治理”的局面,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缺乏科学的价值导向,没有理解发展应是增进社会净福利的发展。社会福利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既包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人们衡量和判断发展成果和发展绩效的社会标准,在全社会普及这种理念并使之付诸实践,就易于树立和坚持全面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经济发展中就必然会对长远利益和短期目标作出合理规划,并兼顾数量和质量、总量与结构确定发展指标,会把减少损失看得比增加福利更为重要,从而真正使经济发展成为以全体社会成员福利的改进为最终目标的发展。
其二,从扩大内需来看,发展社会福利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基本拉动力。据研究,我国在2000年就已实现了温饱型小康[1],绝大多数家庭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之后,而总体消费率却呈现连续下滑态势。2009年我国最终消费率由80年代初的67%下降到48.6%[2],从2000年到2008年的8年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57.5%下降至34.7%,消费需求拉动国内生产增加值的增速低于投资和出口拉动6-8个百分点[3],消费不足已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就长远看,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提高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重心在于提高消费性投资的增长率。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相对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公众承担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所带来成本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公众对未来支出普遍持有不确定性预期,这两方面原因又与我国总体社会福利事业供给不足、发展滞后有关。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保障和投入直接涉及居民消费,不仅能够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从而直接增加即期消费,重要的是有利于稳定消费预期从而促进内需驱动机制的形成。
其三,从经济结构调整看,发展社会福利服务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而我国服务业发展却明显滞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远没有得到释放。应该说通过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产品短缺问题,但是随着资源约束的加大,偏重工业和低层次的经济结构使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逐步暴露,特别是造成了资源使用效益低下,资源环境代价过高,低水平建设、低层次竞争的现象难以根本遏制,很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低层次的产业结构不能提供高层次就业岗位,进而又固化了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导致投资和消费结构的失衡。有关研究表明,如果我国的服务业在今后10年内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就可以有效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可以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4]。在这方面,养老服务业是朝阳产业,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不仅是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形势所迫,也具有极大的需求拉动效应。因此,必须优先考虑发展养老、社区服务等社会服务事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以此带动价值形态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其四,从人力资本角度看,根据有关研究,目前对“人口红利”将进入拐点的认识已渐成共识,这很可能意味着从“十二五”以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将会低于总人口增长率[4],劳动力供给将加剧呈现下降趋势,人口红利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逐渐减弱,必须加快培育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新的竞争优势,同时,随着人口供养比的提高,劳动人口的负担程度将会不断加重,对家庭提供相关服务和扶持必将逐渐提上日程。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大量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这部分人口享有的社会保障与其贡献极不匹配,并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亟待给予特殊关爱。因此,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福利政策,加强对家庭和劳动人口的保护和扶持,扩大对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对特殊困难人群给予关爱,对于我国加快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看来,社会福利政策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升民生保障的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优势和条件转化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突破。
三、以适度普惠为取向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打破了依托集体和单位的传统福利体制,逐步建立起以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等贫困群体为主要对象的社会福利制度,为促进不同阶层和群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供了基本制度保障。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社会福利发展水平还不高,不适应满足人们对不断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只有加快社会福利制度转型,才能充分彰显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好地兑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承诺,也才能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持久的内生动力。
着眼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发展理念、经济结构以及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我国社会福利制度转型应当以适度普惠为方向,以扩大覆盖范围、拓展制度体系、完善保障功能为主要内容,推动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社会化的社会福利体系。为此,需要立足实际,加快把以补缺性、救为主要特点的现行社会福利改造升级为制度健全、功能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为此,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整合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社会福利的制度功能。我国在概念上用“社会保障”而不采用“社会福利”来统括制度利体系,专指以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和困境儿童等贫困群体和特殊群体为主,以提供收入保障、物质援助和社会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制度政策体系,这是一个典型的狭义概念。在此框架和范畴之下,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内容上侧重于保障基本生活,具有救,在制度定位上主要为弥补市场和家庭保障机制的不足,具有补缺性。这种狭义的福利制度界定对实际社会福利供给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人单纯把民政福利称为社会福利,诸如免费教育、就业扶持、住房保障等领域的政策有福利之实却不被冠以社会福利之名,这些反映了我们在打破了单位福利体制和集体互助式福利体制之后,我国的国家福利缺乏体制上、制度政策上的整合,社会福利实践存在着严重的“狭义化”和“碎片化”问题。而实际社会福利供给由于缺少以社会福利为范畴的统计指标和运行体系,又限制了社会福利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必然要求以改善民生为取向的社会福利有一个大的发展,因此,需要在社会福利的概念界定上将狭义概念向更为宽泛的概念转换,在此基础上,通过把社会保险以及其他相关民生政策整合纳入社会福利制度范畴,为更广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功能提升提供制度框架。应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为社会成员生存提供底线性保障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与应对新社会风险相适应,有利于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梯次性制度结构,使社会福利制度功能从保障收入安全为主向以改善社会成员的人力资本、提升社会生活质量为主转变。
第二,由特定对象向普惠公众拓展,逐步扩大社会福利覆盖面。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面对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事业,积极推动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实施高龄老人津贴、补贴制度,初步建立了儿童福利制度,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出台使我国城乡570万“三无”老人纳入集中和分散供养制度,扶持了61.6万残疾人在福利企业集中就业并获得了相关福利服务,使17.7万孤残儿童得到了收养和院舍教养服务,社会福利事业朝适度普惠方向大为拓展。但是,从覆盖率上看,社会福利服务对象仍然以城乡“三无”贫困老年人、残疾人和困境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为主,社会普惠面还不广,一些需要关照的社会公众缺乏必要的福利服务。要提升社会福利的制度功能,首要任务是拓展社会福利覆盖范围,应在巩固传统民政福利对象的基础上,逐步将福利服务的对象延伸到所有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及问题家庭等困难人群,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和平等参与权利,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推行福利项目和政策向一般社会成员延伸。大力发展以机构养老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事业,通过政府补贴、机构运营方式,针对不同经济状况老人提供低偿、有偿和无偿的养老福利服务;为居家养老对象提供补贴和养老护理、医疗服务支持。对农村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实施就业导向性和保护性的福利服务,加快实现劳动保险、医疗、教育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和救助制度向流动人口全覆盖,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关爱体系。建立面向经济困难家庭和特殊问题家庭的就业扶持、生活援助计划,实施针对儿童的营养、医疗和健康福利项目,以困境儿童福利制度为基础,加快建立关爱儿童的福利服务制度。
第三,以适度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为目标,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需求相适应的社会福利资源投入机制。西方福利国家对超出经济增长速度的福利支出增长水平颇为恐惧,作为新公共管理运动重要内容,掀起了全球性的福利国家收缩计划,但是福利支出的总水平仍然占到GDP的20%左右。一方面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足以支持这一规模的福利支出水平;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关乎生活质量问题上选择以政府税收来支撑公共开支仍然被广泛地接受,最重要的是体现了西方福利国家在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发展转型交叠时期,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金支付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面临很大压力,加之扩大对公共卫生、公共教育和社会服务的投入也将日益紧迫,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协同的目标必将依赖于建立稳定的社会福利资源和投入机制。以税收为基础的政府财政既体现政府职责也是发展社会福利的基础性资源,应按照经济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增长率的一定比例,建立并实施基本社会福利项目财政预算制度,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稳定预算机制,确保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困境儿童福利所需资金。在客观评价地方财政支出能力前提下,中央财政发挥均衡地方财政支出能力作用,完善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方式,资金分配重点向财政确有困难的地区倾斜,强化对中央专项资金的地方财政资金配套。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运营管理,切实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自我保障能力。建立政府财政扶持社会力量运营福利服务的制度,完善和落实鼓励社会资源投向社会福利领域的政策,使更多社会资源投资兴办社会福利服务事业。规范发展慈善捐赠事业,完善福利彩票公益金的管理使用,使慈善公益金全部用于福利事业,推进公益金购买社会福利服务。
第四,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合作机制。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福利模式极为重视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发挥,同时政府曾经一度承担无限责任,而市场化改革极大地弱化了市场主体责任,也放大了家庭责任,总体上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有效合作不够。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发达、社会组织愈趋发育,政府的公共服务转型也在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合作机制的条件日益成熟。政府发挥主导责任将是拉动社会福利转型关键因素,要在政策制订、规划、资金投入以及动员市场、社会参与方面发挥主导职能,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基本政策体系,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性和支撑性作用。要运用调控政策和优惠政策,引导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福利事业。要通过市场机制优化福利资源配置,增加社会福利服务效能,推动社会福利领域实现政府与市场、与市民社会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结 语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长期任务,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有助于促成经济发展方式内生动力机制的形成。当务之急应加快社会福利向适度普惠型方向发展,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协同发展提供基础性制度保障,从而使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终目的与提升公众生活质量的目标相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12):71.
[2].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11):3.
[3]任泽平.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内外需双轮驱动[J].发展研究,2010(12):38.
[4]王一鸣.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宏观经济研究,2010(12):3.
The Transformation of Both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Welfare System
JIANG Zhi-qiang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721)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季下降,人们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担心在不断增加。CPI和PPI的缺口,部分反映了这一压力。
从CPI和PPI的缺口看,2013年7月达到5%,比6月份的5.4%有所下降,但仍然是这几年比较高的水平。从2012年的情况看,CPI与PPI的缺口一直处于4%~5.5%的比较高的水平。一般来说,CPI反映了申下游行业的景气情况。而PPI则反映了上游行业的景气情况。两者之间的缺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经济结构扭曲程度。如果结构扭曲进一步加剧,宏观经济总体表现很难好转。
在这个背景下,要求加大投资的呼声在增加,但同时又加大了各方对产能过剩的担忧。尤其是地方政府的“稳投资”引来了诸多争议。
事实上,过去十多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在投资上一直面临着两难的悖论。
一方面,经济转型的方向是尽快改变投资依赖的增长方式,使消费尽快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短期内投资又不能过快回落。而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的经验和教训看,要走出这个悖论。既促进转型,又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最需要的是实现投资体制改革的突破。
通过投资体制改革,可以加快释放有效投资需求,使投资增速不至于回落太快。
相比于政府投资,社会投资更强调投资回报,对社会需求的变化反应更为灵敏。当前我国社会资本存量巨大,而且投资需求也很旺盛,但投资空间有限,制约了这种有效投资的释放。
怎么办?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垄断行业改革,两大改革释放的社会投资规模,完全可以弥补或者大大超过政府投资缩小的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投资出现了数次,都与当时改革的突破直接相关。
第二,通过投资体制改革,可以有效化解当前过剩产能,并且防范新的大面积产能过剩。
当前庞大的过剩产能怎么化解,对宏观经济走势有直接影响。如果仍由发改委下文,强制淘汰落后产能,恐怕仍然是计划经济的思维。解决过剩产能的问题。恐怕更需要依赖投资体制改革的突破,通过市场力量来消化。
例如,尽快建立以市场化方式为主的过剩产能清理政策框架,推进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过剩产能的并购重组。除此之外,更要看到当前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行政主导的投资方式,为了防范新一轮全面、绝对的产能过剩的出现,关键在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逐步改变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方式,调整投资结构,纠正资源的错配和扭曲。
第三,通过投资体制改革,可以稳步提高投资效率,防范增长的潜在风险。
我国投资的一个主要挑战在于投资效率的明显下降。从投资产出率这个指标看,1997年,我国每1元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产出3.17元GDP,到2011年只能产生1.51元的GDP,10余年里投资产出率下降了近一半。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仍然沿袭传统的发展方式,即便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也需要更大的投资。但在投资供给上。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高FDI与高储蓄很难持续。低投资效率下的强资本约束将把经济强行下拉一个台阶。
这才是我国经济潜在风险的真正来源。而投资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仍在于政府主导的投资方式。对社会投资来说,它有一个投资回报的底线,低于这个底线,市场主体将不会再扩大投资。
对政府投资来说,这个底线基本上是不予考虑的。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社会 管理工具
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它把个人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以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的系统规划和组织,有计划地建立起个人专业知识体系,从而可以持续地学习、更新、提高个人专业知识和工作竞争力。
一、个人知识管理及其重要意义
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念、方法论在个体中的应用。它需要收集、分类、存储、检索个人知识,是一种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方法。
Dorsey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做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Frand和Hixon认为:“它是一种概念框架,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我们知识基础的一部分。它还提供某种将散乱的信息片段转化为可以系统性应用的东西的(个人)战略,并以此扩展我们的个人知识。Skyixne认为: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制定一个(知识)获取战略;设定信息的优先级,确定哪些信息可以丢弃,哪些信息可以收取;确定如何和何时处理信息;为需要归档和保存的知识建立规范;创建个人的文件系统,可以兼顾(管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其他知识活动;为不同用途建立信息目录(书签)和索引;经常评估/评价所存储信息和目录的价值。
综上所述,个人知识管理是用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帮助个人有效地管理信息,是把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且将成为个人知识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框架,它那些零散的、随机的信息转换成可系统利用的和可扩展的个人知识提供了一种策略。它注重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共享、利用和评价的过程。
个人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知识收集、整理、应用习惯
随着所需管理知识资源内容的增多和类型的复杂,有计划地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系统地收集、加工、整理相关的专业知识资源,选取改变物质世界的知识,挖掘因做某事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技术、技巧和能力方面的知识,可以养成收集、分类、整理、加工和应用知识的良好习惯,使个人知识网络更加科学化、条理化。
2.有利于提高个人工作绩效
充分利用信息资料库,快速搜索专家、专业机构、服务机构和资讯网站等个人知识网络,“知道谁能做的知识”和“知道哪里有的知识”,让思维得到最大的连续性,有效地提取、组织、利用所需专业知识资源,可以提高实际工作技能,提高个人实际工作的绩效。
3.有利于提升个人专业知识和竞争力
通过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充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源,对个人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并对自己的重要知识行为、活动进行记录,有利于个人更好地认识、运用事物的规律、原理等知识,掌握“是什么的知识”和“为什么的知识”,帮助个人有效地运用个人拥有的经验知识实现可持续性地学习、更新,提高个人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提升自己个人价值和竞争力。
二、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
在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会涉及个人知识的获取、组织、加工、交流、评估、创新等。
以下几种个人知识管理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习者高效率地整合自己的知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1.检索信息的方法
检索信息时,首先要确定个人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合适的信息检索技巧。在个人知识管理中,检索信息的技巧既包括技术要求很低的提问和倾听回答的技巧,也包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电子图书馆的数据库和其他相关数据库查找信息的技巧。为充分掌握检索信息的技巧,个人有必要掌握搜索的概念、布尔逻辑等搜索的技能。
2.评佑信息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指个人可以判断信息的质量,而且指个人必须能判断这种信息与自己遇到问题的相关程度。评估主要从可信度、准确度、合理性及相关支持等方面来进行。可信度一般根据作者的可信度、质量保证依据、元信息等来判定。准确度可从时间界限、综合全面性、信息面向的对象及其使用目的、合理性等方面来确定。相关支持则是指信息文本的索引目录、参考文献等。
3.组织信息的方法
组织信息需要过滤无用和相关度不大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存储信息,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方便以后的查找和使用。有效组织信息的原则是:无论环境怎样,组织起来的信息应该便于有效的利用。这种方法会牵涉使用不同的工具把各种信息组织起来。在手工操作的环境中,可用文件夹、抽屉和其他方法来组织信息。在现代高科技环境中,可用电子文档、数据库和网页,或者用专门的知识管理软件来组织信息。
4.分析信息的方法
常用的分析信息的方法是建立和应用模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从而得出信息间的关系。电子表格、统计软件、数据挖掘软件等提供了分析信息的方法,但在建立各种分析软件模型的工作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5.表达信息的方法
通过表达信息,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个人知识在交流、共享中得到升华。信息的表达,无论是通过PowerPoint、网站还是通过文本,大部分工作应该围绕如何让他人理解、记忆、能与自己互动等来进行。
6.保证信息的安全
保证信息的安全涉及开发与应用各种保证信息的秘密、质量和安全存储的方法和技巧。常用的密码管理、备份、档案管理都是保证信息安全常用的方法。
7.信息协同的方法
车间认真贯彻学习集团公司制定的《有限公司基础管理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管理部分)》。车间紧紧抓住《方案》中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展开对基础管理建设工程方案的学习。
车间领导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将其主要精髓通过例会和班组活动的形式传达给车间的每一名员工。让大家真切的了解《方案》在实际生产中产生的有效作用。并在班组活动中与员工积极讨论、学习,联系现场操作,制定出提高现场标准的质量要求,完善生产过程中计量与自动化系统,仪表与控制系统的检定,进一步加强了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
车间作为产品的最终质量控制工段,根据方案中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出版报宣传,对生产装置严格按照工艺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平稳操作,确保表活剂产品一次性合格率。生产工段的特点就是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注入反应釜,这对每种原料的质量要求更是严中有细。操作人员对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质量事故,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按照分公司的要求,车间出色的完成了公司安排的生产任务,截止2012年9月24日,生产128批次,756釜,累计生产15521.94吨。其中使用5#酸替代B段烷基苯生产63次,累计消耗5#酸12358桶(平均每天抽取50余桶),生产成品4780.59吨,创历史新高。
为强化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技术员及安全员制定工程质量培训教案,对每一个班组进行质量培训,考核指导活动。今年车间多处检修同时展开,车间领导确定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制定并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每一名现场监护人,认真把握质量控制点,要求与措施,严格监督施工程序,确保施工建设质量。
通过开展本次方案,车间从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两大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开展质量管理,技能提高、安全知识等培训,提高队伍操作水平,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平稳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 中学生,心理危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
分类号 B844.2
1 问题的提出
心理危机在国外一般译为危机(crisis)。Caplan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的明确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心理危机是“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时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他指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时,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处境超过了他的应对能力时。个体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的心理失调状态就是心理危机。Mitchel和Resnik认为危机是一种情感紊乱状态:也可以认为是情感上的重大生活事件,该事件可以作为人生变好或变坏的转折点。
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关注心理危机,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蔡哲等人认为,危机是个体运用寻常应对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发生的一种反应。史占彪等人认为,危机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无法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事件和遭遇。危机往往是突发的,出乎人们的预期。如果不能得到很快的控制和及时缓解。危机就会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以及社会的混乱。
Kanel认为不管哪种方式的定义,心理危机实质上都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即(1)危机事件的发生:(2)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3)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较突发事件发生前降低。Kanel的这一定义比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心理危机的过程和实质,因而得到了许多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认同。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心理危机的本质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
自我压弹力又被译作“心理弹性”、“压弹”、“复原力”、“抗逆力”等,其本质是个体在困难情景下的正常发展,具有良好压弹能力的个体不仅能忍受逆境或者应付逆境,而且还能够“弹回(bounceback)”所遭受的逆境,并且在持续的危险情境面前仍然能维持良好的功能水平。在逆境中表现出积极的发展状态。
若个体具有高自我压弹力(high setf-resilien-cy),则他们有充分的资源和能力,能灵活使用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策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随时的遭遇。相反,若个体危机脆弱性(self-brittleness)高,则表明缺乏适应灵活性,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不能对变化的环境要求及时作出反应,当面对环境改变和外在压力时,总是表现出心理和行为的混乱无序状态,很难从挫折经历中恢复过来,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危机脆弱性是描述个体危机承受能力的一个概念。健康心理学在研究危机脆弱性时,通常从其反面一自我压弹力进行研究。为什么有人会在生活压力下崩溃,而有些人却能成功逃脱像重大疾病、失去亲人、自然灾害或战争这些创伤事件的影响,这就涉及到不同个体的危机承受能力(basic be-havioral science task force)。危机承受能力强的个体更容易保持心理平衡,危机承受能力弱的个体比较难保持心理平衡。
通过整合心理危机、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个体自我压弹力与危机脆弱性的高低与个体维持心理平衡的能力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认为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可以作为预测心理危机的关键性指标,心理危机的实质是个体在面对重大生活事件时所出现的低自我压弹力、高危机脆弱性。并伴有一系列不良生理心理反应的不平衡状态。
心理危机是应激源与个体易感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心理危机的个体易感因素有很多,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系统、应对方式等是引发个体产生心理危机的重要易感因素,因此,研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危机的关系对预防心理危机有重要意义。
关于应对方式与心理危机的关系,应激理论强调,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引发不等的应激反应水平,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心身症状;应对不当会加重应激反应。Brian指出,积极有效、接近问题的应对和良好适应密切相关,而消极无效、回避问题的应对则可能导致抑郁、焦虑、不良适应等。Kimberly研究发现问题解决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与悲伤、PTSD显著相关。Jane等研究发现不良应对方式在“自我中心”人格特质与心理危机之间起调节作用。国内学者刘取芝研究发现,应对方式中的处理问题、控制情绪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负相关,逃避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正相关,期望和寻求支持与危机脆弱性不相关。曾洁发现,大学生危机处理方式中处理问题、寻求支持、控制情绪、期望与危机脆弱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社会支持与心理危机关系方面,“缓冲作用学说”认为社会支持本身对健康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提高个体对日常生活中伤害性刺激的应对能力和顺应性,从而削减应激反应,直到缓冲生活事件的作用。Windle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中学生的抑郁和过失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缓冲作用。Car-ol等人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国内学者刘取芝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总分及社会支持三个因子(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均与危机脆弱性成负相关。刘春梅、邹泓发现社会支持,特别是父母支持对青少年自尊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王雁飞发现社会支持与个体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缺乏与社会惰性、焦虑、担忧、压抑有着显著负相关。
社会支持对心理的维护作用已经得到很多研究的证实,但社会支持对心理的作用机制却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主要存在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和缓冲器模型之争,有的研究支持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有的研究支持社会支持的缓冲作用模型,有的研究证明社会支持既有主效应,又有缓冲效应,迄今研究者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回顾国内对心理危机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对心理危机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临床研究,实证调查研究比较少,研究对象上主要选取大学生,基本上没有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而实际上,处于“风雷激荡”时期的中学生是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另外,社会支持对心理的作用机理仍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证调查了解中学生心理危机状况,通过探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关系来验证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和缓冲器模型。同时,本研究结果将对
预防和干预中学生心理危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随机选取广州市的五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或高二学生各两个班,共795人进行施测,其中,男生404人,女生329人,被试年龄平均在13~17岁之间。回收有效问卷734份,有效问卷占总问卷的约92.3%。
2.2 工具
2.2.1 危机脆弱性问卷
采用心理学家G・帕里编制的“危机脆弱性”测验问卷,该问卷主要用来揭示个体是容易被危机事件伤害,还是具有较强的免疫力。问卷由15个项目组成,每一项目有“是”、“不确定”、“否”三个选项,其中第2,5,8,11,12,14,15项答“是”记0分,答“不确定”记1分,答“否”记两分;其余项记分相反。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在面临危机时更加脆弱。具体来说,低于5分表示个体在面临危机时很少有明显的表现,即几乎不受危机的影响;5~10分表明个体能成功地面对大多数危机:11~15分表明有时候个体在危机事件的冲击下无法保持平衡;15分以上则表明个体在面临危机时可能非常脆弱。本研究中a为0.638。
2.2.2 自我压弹力量表
采用由Jack Block编制的自我压弹量表,陔量表一共由14个自呈条目组成,每一条目分四级记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不符合”记2分,“符合”记3分,“完全符合”记4分。本研究中a为0.825。
2.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包括10个题目,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评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社会支持越好。考虑中学生实际情况,对量表中的一些项目进行了修改,如将“同事”改为“同学”,将“工作单位”改为“学校”等。其重测信度为0.92。
2.2.4 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
采用黄希庭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该问卷由30个题目,包含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忍耐等6个维度,采用5级评分制,分数越高表示越高采用某种应对方式,本研究a为0.857。
2.3 施测及数据处理
研究者在班主任的帮助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在规定的时间(45分钟)内收回问卷。收回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在个人电脑上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之间的相关
3.1.1 社会支持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的相关分析
表1数据表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均与自我压弹力成显著正相关,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负相关。其中主观支持与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的相关系数最高,其次是对支持的利用度。这表明,个体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越高,个体在困难情境中更容易保持心理平衡状态或更容易从心理不平衡中恢复过来。
3.1.2 应对方式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的相关分析
表1数据同样表明,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退避、发泄、求助、忍耐因子与自我压弹力成显著正相关:问题解决、求助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负相关;发泄、幻想和忍耐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正相关。
3.2 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维度对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的逐步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的预测能力,分别以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总分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各维度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见表2。
在危机脆弱性上有5个因子进入了同归方程,5个因子共解释危机脆弱性的联合解释率为20.8%,这5个因子包括问题解决(10.3%)、幻想(7%)、社会支持总分(1.6%)、发泄(1.2%)、忍耐(0.7%)。其中,问题解决、社会支持和退避对危机脆弱性存在负向预测作用。在自我压弹力上有3个因子进入同归方程,3个因子对解释自我压弹力的联合解释率为19%,3个因子包括问题解决(14.9%)、主观支持(2.5%)、退避(1.6%)。
3.3 社会支持在应对方式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中的作用分析
为考察社会支持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危机间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分别以应对方式各个因子为自变量,以社会支持总分为调节变量,以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为冈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由于在相关分析时发现应对方式中的退避与危机脆弱性、幻想与自我压弹力不相关,因此,本研究采用4(自变量)×1(调节变量)×2(因变量)来检验社会支持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8个模型中,社会支持只在求助和自我压弹力这1组模型中有调节作用,而8组模型的社会支持的主效应均显著,这充分证明了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
4 讨论
4.1 社会支持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之间的关系
影响自我压弹力的保护性因素主要包括个体自身因素和个体外部因素,个体外部因素主要是指来自学校、家庭等的社会支持,这些都是中学生阶段非常重要的外部保护性因素。在本研究中,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各因子均与自我压弹力成显著正相关,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也证明了社会支持对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的保护性作用,该结果也与刘取芝、骆鹏程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预防与干预中学生心理危机时可通过增加社会支持来帮助中学生提高自我压弹力,降低其危机脆弱性。
4.2 应对方式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之间的关系
以往研究表明,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与良好的社会适应密切相关,而消极无效、回避问题的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不良适应等密切相关,由表1可知,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求助与危机脆弱性成显著负相关,与发泄、幻想和忍耐成显著正相关;而自我压弹力与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忍耐成显著正相关。罗杰斯认为当个体预见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的时候,个体会运用各种防御机制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效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而所有应对方式,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在客观上减轻了个体急性应激反应,是维护心理平衡的重要措施,因此,所有应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应与自我压弹力成正相关,本文的结果也正好反映了这一情况,虽然幻想与自我压弹力的相关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但它仍然与自我压弹力成正相关。同样,该结果也表明,当发生心理危机时,暂时对危机情境采取退避、忍耐或是发泄是有助于预防个体产生心理危机的。
4.3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自我压弹力、危机脆
弱性的预测作用
当研究者以危机脆弱性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总分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时发现。问题解决、幻想、社会支持总分、发泄、忍耐六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其中解释率最高的是“问题解决”,这表明“问题解决”与危机脆弱性的关系最密切,当个体采用更多的问题解决方式时,个体的危机脆弱性越低,危机承受能力越强。该结果与刘取芝、肖计划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同样以自我压弹力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总分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时发现,问题解决、主观支持、退避进入回归方程,其中,解释率最高也是“问题解决”,另外,“退避”也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退避”与个体的自我压弹力关系也是很密切的,当个体面临危机情境时,暂时的回避危机情境是有助于维护心理平衡的。
4.4 社会支持在应对方式与自我压弹力、危机脆弱性间的作用
社会支持在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方面存在主效应模型和缓冲效应模型,以往研究存在很大分歧,为了进一步检验社会支持在心理危机中的主效应和缓冲效应。本研究分别以应对方式各个因子为自变量。以社会支持总分为调节变量,以自我压弹力和危机脆弱性为因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采用4(自变量)×1(调节变量)×2(因变量)共8个模型来检验社会支持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显示,8个模型中,社会支持只在求助和自我压弹力中存在调节作用,其它7个模型中社会支持都起主效应作用,因此,本研究验证了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即社会支持对预防中学生心理危机存在普遍的增益作用,而不仅仅只在应激条件下才发挥保健作用。
关键词:消防建筑消防设施三化管理长效机制
悉数建筑火灾后果严重的致灾因素无非四点:一是建筑内部立体防火分隔不到位,火灾蔓延快;二是建筑内部疏散途径设置数量少、达不到疏散安全标准;三是建筑内部消防设施故障,未有效发挥防灭火及阻火功能;四是外援专业力量少造成救援时间滞后。本文仅就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管理因素加以分析阐述。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逐年加大了消防队站建设和装备购置的步伐,公安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战斗力得以迅速提升。但随着火灾形势的发展变化,促使公安消防部队扑救建筑火灾的重点逐步由外向内转变,努力实现第一时间依托建筑内部建筑消防设施将火势控制和消灭在有限区域内的原则得到了普遍认同,“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战术原则更加明确。集自动报警、消防栓、自动灭火、防排烟、防火防烟分隔、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七大功能为一体的建筑消防设施体系成为社会单位自身消防安全的保护神。一个消防管理规范、设施运行正常的场所通常具备了“早期预警、自动灭火、防火分隔、诱导疏散和辅助内攻”功能,而建筑消防设施故障、重要部位无人值守或因安保人员业务技能低导致设备的误操作俨然成为绝大多数恶性建筑火灾发生的三大“帮凶”。
众所周知,建筑消防设施安装施工质量的好坏及日常维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率。随着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地逐渐规范及消防产品领域专项整治力度地不断加大,建筑消防设施及产品的质量得以进一步地提高和保障。设施的专业维护水平和安保人员业务技能的好坏逐渐成为掌握建筑消防设施是否完整好用和有效运转的“任督二脉”。 配电控制设备、消防泵、喷淋泵、防排烟风机的状态是否良好更是确保建筑消防设施能否发挥防灭火效能的前提。无疑,控制室地规范管理和设施正确地操控则成为消防设施发挥功能的重中之重,自然也是建筑消防设施“三化”建设的核心。
一、“三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方面暴露出的几个深层次问题
(一)消防设计与建筑实际使用功能不匹配。具备一定规模以上的建筑普遍采用框架结构,换句话说就是大空间建筑,其主体施工往往不设置分隔。这种工程的最初消防设计通常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但施工完成之后,使用单位通常按其使用功能需要而不是根据最初消防设计配套的消防设施功能区域划分来对使用场所进行分隔,往往容易导致最初的消防设计不能满足场所现有功能的消防要求。
(二)消防设施管理责任不明确、安保人员业务技能缺失。建筑消防设施通常由消防控制室和设备组成。一般情况下,控制室配备有相应值班人员,负责管理并操控建筑内的各种设施。限于安保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及设备点多面广的客观因素,对于设备尤其是消防水泵房、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等关键设备管理责任往往未给予明确和分工,安保人员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的技能不掌握、关键设施设备的应急操作规程不熟悉现象时有发生。
(三)检测维保流于形式,质量上“短斤缺两”。其一,合同期短,履约不到位。为了节约资金和应付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监督检查,部分社会单位与专业检测、维保机构讨价还价,所签专业合同大多是一年的“临时”合同。期限短、价格廉将直接导致检测、维保机构不愿意下功夫了解并掌握单位建筑消防设施真实性能状态,发现问题也不认真加以解决,而是采取能拖则拖,能骗则骗的方式,消极应付各级监管单位地检查。应付方式通常有伪造检测维保合同、临时替换故障设备、临时更换“两房两室”的安保职守人员等。其二,检测维保良莠不齐,服务不保质、保量。面对检测、维保市场的急剧扩大,为了眼前既得利益,部分检测、维保企业不顾及自身业务能力水平,盲目扩大分支服务机构,大肆“招兵买马”。从业人员未经专业系统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评定,就匆匆上岗,加之相关部门监管缺失,造成检测维保服务的质量、频次根本达不到保障消防设施正常运行的底限要求。这也有悖于《消防法》引进消防设施检测、维保专业要求,从法律层面上保障建筑消防设施质量的初衷。
二、扎实推进三化建设工作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齐抓共管,突出行政干预,把好消防产品质量源头关。笔者建议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早日完善出台《自治区消防产品联合执法管理办法》,将质检、工商等相关部门监管责任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消防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领域的监管和制衡,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真正促成各部门共同做好消防产品质量确保工作的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的“斥力”。为质量优、信誉强的产品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切实从根本上保证消防设备、器材的使用寿命。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基层监督部门要认真执行消防产品现场取样抽检(送检)而不是为了追求送检任务而由社会单位“主动”提供样品,真正保证现场使用与送检的样品保持高度一致。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单位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消防产品的质量。
(二)把好消防工程的设计审核(备案)、施工监督、验收(备案)关口,软硬兼施,夯实建筑消防设施质量确保及管理规范的基础。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的好坏是场所投入使用后整个建筑消防安全能否得以保障的先决条件。为适应消防审验变革新形势,建议从源头抓起,全面实行消防设计自审、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建立健全消防设计资格证书、施工人员上岗证和质量倒查及退出机制。确实落实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工程验收审、验分离,纪检参与等硬性规定,确保对消防工程质量的验收结果评判的客观真实。利用验收及公众聚集场所开业检查机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提前规范验收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标识和管理方面的建章立制工作,真正把验收场所的消防日常管理软硬件投入与消防设施质量把关置于同等地位,使场所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软硬件同时达标,逐渐改变场所先开业(使用)、后规范的不健康状况。对于审核、验收发现的问题不能仅填写《验收不合格意见书》、口头责令改正消化或是简单移交了事,应在填发《违法通知书》同时,提请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吊销或降低其施工资质。
(三)发挥消防协会效能,规范检测维保市场,做好建筑消防设施的体检治病工作。如果检测是定期“体检”,维保则是“吃药治病”,二者是在设施投入使用后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由于检测和维保服务涉及公共消防安全与人身安全,必须实行资格管理和市场准入并将其纳入政府严格的监管之下。基于此,笔者建议早日出台《自治区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维保实施管理办法》,对于检测、维保企业的资质办理、复查、备案登记、从事业务的范围、频次、质量以及违规处理等方面予以规范。而对于分支机构的设立、服务范围、签约最低年限、收费标准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社会单位借助检测、维保专业技术服务活动手段地开展,从而达到进一步提升建筑消防设施的质量和效能作用。
(四)扎实推动“两房”、“两室”安保人员职业化发展进程。针对“两房”、“两室”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业务能力良莠不齐,难以正常发挥建筑消防设施效能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依托消防协会平台,在对“两房”、“两室”职业安保人员的管理模式、社会单位收费标准、技术等级评定及晋级标准、培训及复训要求、福利待遇等方面内容进行充分调研基础上,出台《自治区社会单位消防安保人员职业管理规定》地方法规,作为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监管、社会单位配备职业安保的法律依据和执行标准。
(五)突破传统监管模式,实现信息主导消防警务,实时保障建筑消防设施良性运行。当建筑消防设施得以保证之后,对于设施设备的良性管理就上升成为主要因素。由于设施运行过程中其自身的状态具有动态性,除了社会单位安保人员日常巡查、维护外,为了对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尤其是人员密集、高层、地下及易燃易爆场所)的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况信息及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和管理,自治区科协和消防协会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立起完善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完成了社会单位对火灾防控的关口前移,实现了信息主导消防警务,革新了传统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革命性地提升了公安消防部队实战效能。为了给社会单位“三化”建设加把“保险锁”,笔者建议依据《消防法》第三十四条之相关规定,出台《自治区消防安全监测管理设施办法》地方规定,作为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监管、社会单位安装、使用的法律依据。
如果说检测、维保工作是保障建筑消防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节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社会单位开展不定期防火监督检查是构成保障设施正常运行的线,而社会单位包括“两房”、“两室”在内的安保人员日常巡查是使设施运行管理的面,那么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则是将各场所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形成一个立体而实时的监控网络。远程监控系统的建立真正实现并保障了对社会单位(特别是一、二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建筑消防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监管的无缝隙连接。
关键词: 理科高复生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1.引言
选择复读的学生称之为高复生即“高四生”。长期以来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广泛的关注,但较少有研究者针对复读生在复读期间的某个阶段进行考察。另外,理科高复生在这个特殊群体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几乎没有研究者针对这个群体进行研究[1-3]。因此,本研究选择理科高复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在开学初期这一阶段进行考察。
高考失利的严重打击,对高复生来说为重要的应激源是毋庸置疑的。有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心理损害的危险程度就会达到43.3%,为普通人群的2倍[4]。国内外不少学者已经从多个角度探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5,6],以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6,7]。有研究者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应对方式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5]。因此可以认为以往对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这三者关系的研究大都从两两关系进行考察,将三者结合起来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高复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几乎没有。
本研究以理科高复生入学初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切入点,探讨理科高复生入学初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三者的关系问题,并分析社会支持是否会通过应对方式来间接影响心理健康,以期为理科高复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性的建议。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60学生接受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241份(应届高三理科生有100名,复读理科生有141名),有效率为92.7%。
2.2研究工具
研究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四部分。(1)个人基本情况调查采用自编问题,包括性别、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2)MSSMHS由王极盛编制,该量表共有60个项目,包括10个维度,采用1―5五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在本研究中的内在一致性A系数为0.91。(3)SCSQ由解亚宁编制,该问卷共有20个项目,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采用0―3四级评分。在本研究中的内在一致性A系数为0.78。(4)PSSS由Zimet等编制,共有12个项目,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三个维度。量表采用七级评分,1表示极不同意,7表示极同意。在本研究中的内在一致性A系数为0.81。
2.3统计工具
统计软件包括SPSS11.5、Amos5.0,统计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路径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理科高复生与应届生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显著性差异检验
对理科高复生与应届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从总体状况来看,高复生在MSSMHS上的得分大于应届生且具有统计学意义(t=-2.11,p
对理科高复生与应届生的应对方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理科高复生与应届生在SCSQ得分上,积极应对差异不大,而消极应对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5),且应届生状况好于高复生。
对理科高复生与应届生的社会支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PSSS得分上,理科高复生与应届生差异不大。
3.2理科高复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
由图1可知,理科高复生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都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中的其他支持和家庭支持可以通过积极应对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4.讨论
4.1理科高复生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应届生的差异分析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状况上理科高复生与应届生相比是较差的。但只是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情绪不平衡四个因子上差异较大而其他因子差异不大。与采用SCL-90问卷测得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差异都较大的结果是不相符的[1-2]。可能的原因:一是所使用的问卷不同,影响结果。二是其他研究对文理高复生都进行了施测而本次研究只针对理科高复生进行。理科高复生更多的是理性思维,不像文科高复生更多的是感性思维,所以理科高复生在遇到问题时更多的是理智对待,以解决问题。三是高复生在复读的这一年里,各个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同的。本次研究针对高复生开学初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开学初期,高复生处在一个动荡期,主要面临复读与否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等问题。这与复读中期主要的是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和复读后期将再一次面临高考的压力是不同的[8]。
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情绪不平衡四个因子上差异较大原因可能是:一是高考失利的严重打击使得高复生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他们还自觉不自觉地把高考失败的影响泛化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表现为反反复复检查自己的作业,总担心考试考不好等。二是对于刚踏入复读之门的学生来说,可能还没有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因此彷徨、无助、感到抑郁。理科高复生处在新的学习环境中,面对新的老师和同学,他们不仅要处理当下遇到的问题,还要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和不确定性,再加上过高预估复读压力,使得他们情绪不平衡,表现为:情绪忽高忽低,忽好忽坏,学习劲头时高时低。三是家长过高期望给孩子带来的无形压力和外在的种种舆论,使得高复生过于紧张、焦虑,总担心自己要是复读一年又考不上怎么办。
社会支持上理科高复生与应届生相比差异不大,说明理科高复生和应届生在遇到问题时都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寻求社会支持,同时也得到来自家庭、朋友、其他等方面的相近的甚至等同的支持。理科高复生和应届生在积极应对上差异不大,而在消极应对上应届生状况好于高复生。这说明理科高复生在遇到问题时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而不是积极面对。这可能也与高考失利,打击了他们的自信有关。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就躲在自己的碉堡里,不愿站出来面对问题,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再一次经历失败带来的痛苦。
4.2理科高复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分析
路径模型表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家庭支持、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其他支持和家庭支持可以通过积极应对间接影响心理健康。路径模型说明理科高复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三者的关系符合假设模型,也符合理论依据。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个体时时刻刻都与自己的家庭发生着联系。因此,对于高考失利的高复生来说,若父母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怀、理解和支持,而非不断地施加压力;与此同时,如果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支持,更好地利用社会支持并且多采取乐观、求助和问题解决等方式对待生活事件和遇到的问题,可以促进心理健康。这个研究结果对理科高复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具有一定启示作用:教育者在对高复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积极应对调整学生的应对方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另外,学校还应重视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与运用。
参考文献:
[1]罗润生,李长庚,王孟成,蒙希.高复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7(5):115-117.
[2]封永昌,丁林.174例高考复读生考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5):389-391.
[3]彭春妹,罗润生,王孟成.高三复读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江西教育科研,2006,(10):25,30.
[4]Burns,RA.,&Machin,MA.Identifying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independent effects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n two broad affect component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ces,2010,48,(1),22-27.
[5]牟宏玮.社会支持对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第十届全国心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705.
[6]刘瑶,张永雷,乔瑜,李玲.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283-285.
[7]彭虎军,魏书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