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学计数法的要求

科学计数法的要求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9 16:36: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学计数法的要求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学计数法的要求

第1篇

【关键词】统计数据;企业;解决途径

随着当前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包括建筑工程在内的企业对数据统计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科学的数据统计成为企业信息决策的主要依据。统计数据质量作为企业统计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和科学的决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而随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当前的建筑工程领域也呈现出利益多元化、统计现代化以及格局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企业的统计数据工作在为企业的工作提供全面、准确以及真实的信息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统计数据工作的相关阐述

企业统计主要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相关的统计信息,进而为企业的信息决策和信息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价值。由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发展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性等特点,准确可靠的数据统计对企业决策者客观地剖析企业发展的问题、正确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的统计人员必须要以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科学把握建筑工程市场以及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形势,提高企业统计数据的质量。具体来说,科学的企业统计数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第一,完整性。完整性指的是统计数据必须要完整地体现统计信息。第二,及时性。及时性指的是统计数据的质量在时间价值上的重要表现。第三,准确性。准确性指的是统计数据的质量要具有客观的真实性。

二、当前企业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

1、对统计数据的重视度不够高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对企业统计数据重视程度不够高的表现主要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企业领导对统计数据不够重视,没有加强对企业相关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在企业数据统计工作上的投入也不够高;其次是企业工作人员对企业的统计数据工作的不够重视,这主要表现为当前企业的统计人员大多是由财务人员兼任,人员的变动性相对来说比较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统计数据的失真。另外一方面,统计人员往往会认为企业的统计数据只需要符合企业的发展就可以,导致虚报数据以吸引更多的客户以及投资者现象的发生。

2、统计数据工作人员素质的不够高

由于当前建筑工程企业的统计工作人员主要由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兼任,导致企业的数据统计人员存在两种分化:一种是财务人员,其具有比较良好的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但是对建筑企业的相关认识还不够,导致企业的数据统计难以符合建筑工程的特色要求;其次是建筑工程人员,这部分人员具有良好的建筑工程专业知识,但在财务、统计等方面的技能却相对不足,也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的数据统计系统。因此,从整体上来讲,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企业数据统计的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都不是很高。

3、统计工作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统计工作的管理模式是:统计管理部门对下级的统计工作的任务进行布置、业务进行指导,但是却不能对相关统计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行支配,难以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另外,在统计工作的核算上面,也存在统计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的现象,缺乏一个完整规范的数据质量的控制体系。同时,在数据统计的考核与评价方面,当前企业弄虚作假以及数据失真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4、统计数据的源头难以得到保证

在当前的企业数据统计中,相关的统计人员往往都是凭借着之前的工作经验或者运用不恰当的工作方法来对原始的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和加工,而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来严格进行。这样就导致了企业统计数据的原始数据的混乱,再加上统计数据后面工序的不健全,导致了统计数据整体质量的下降。

5、数据统计工作的法制意识比较淡薄

当前我国包括建筑工程在内的企业数据统计工作在违法统计上的相关惩罚方面还不够严格,没有发挥出法律在统计工作的规范作用。企业的相关统计人员往往法制意识比较淡薄,没有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则来进行数据的认真填报,导致报表的不规范性以及随意性。同时,还存在着主观上的谎报、瞒报以及迟报的现象,这些都在严重影响着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发展。

三、提高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途径

1、正确认识统计数据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对企业统计数据的不够重视往往会影响统计数据在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当中决策作用的发挥。因此,包括企业的领导以及相关的统计人员都要认识到企业统计工作的性质,即企业的统计数据主要是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搜集、汇总以及计算来对企业的真实面貌以及企业的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反映,企业的统计数据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宏观和微观的环节,不但可以对建筑工程的发展进行相关的定量分析,同时,还可以对企业的不同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进而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科学的预测。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说,企业的统计工作是企业计划和决策制定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对企业的活动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

2、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加强统计队伍的建设

建筑企业的工作人员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关的实践工作经验,同时,还要根据企业内部发展的要求以及建筑工程市场发展的整体要求,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不断地更新。因此,建筑工程企业首先要在企业的内部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培训机制,对数据统计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进行严格的理论培训,加强对工作人员计算机技能、业务知识以及统计资料整理能力的训练。同时,也应该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要求与市场变化的趋势,不断地组织企业统计人员的学习,提高他们与时俱进的工作能力。最后,企业统计队伍的建设还需要提高相关人员法律教育、职业道德的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水平的教育,最终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3、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指标体系

完善的建筑工程统计数据管理机制包括专门的统计部门的设立、明确的统计工作职权,同时也包括对各个职能部门责任的明确。在企业的各个部门都确立起相应的统计责任,确定统一的口径、明确统计工作的范围、严格规范统计资料的的整理与统计分析的报告形式,进而保证建筑工程数据统计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完善的企业统计数据体系还包括完善的数据指标体系的设置,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设置一整套完善的企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以满足企业数据统计的全面性、规范性以及准确性的要求。

4、利用科技手段,加强数据统计的网络系统建设

随着当前网络、科技以及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数据统计工作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管理水平,利用科学先进的手段来对企业的数据统计进行纵向与横向的对比,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水平来对统计资料进行效果好、速度快的整理,建立一个符合本企业发展的数据库,提高相关数据的整理水平,加快数据系统的更新,进而提高企业数据统计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由以上可以看到,针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对统计数据的重视度不够高、统计数据工作人员素质的不够高以及统计工作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只要相关人员能切实做好正确认识统计数据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加强统计队伍的建设以及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指标体系等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能有效提高企业统计数据质量,进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平岩,孙钺.对发挥企业统计职能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09).

[2]尹治萍.论统计工作重要性[J].现代商贸工业,2011(12).

第2篇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 统计数据质量 评估方法 必要性就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状况来看,国家宏观调控正向着预期的方向不断发展,但就国际形势来看,国内的经济运作还存在不确定和一定的复杂性。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一个以质量为中心,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对涉及的产品质量对象、过程以及人员管理的方法,以实现服务与顾客、满足与顾客并使得社会受益,长期有效的一种管理活动,以使得统计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一、我国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虽然国家统计部门对数据质量评估方法不断改进,但实际的效果仍旧不理想。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对于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还较为落后,对于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相对薄弱,再加上我国统计工作缺乏全面性的质量管理措施,缺少综合性、全面性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多多。

首先,因统计数据的质量管理方式滞后,在以GDP为中心的我国统计制度上,GDP数据质量成为了掌握重大国情国力、掌控国家经济运行,制定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就现行的政治体制来看,各级政府对于下级政府的标准与尺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问题,这就直接导致一些地方政府或者部门不正确的政绩完成情况,片面的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其他实际数据;其次,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对于事前的分类防控不足,对于某些项目缺少一定的科学统计调查方法。不仅如此,对于很多项目我国的统计核算缺乏科学性,常常出现统计部门与业务部门口径不一,数出多门现象严重。对于项目的统计范围不全面,覆盖面也明显有不足之处。与此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没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进行采集、加工和汇总数据,因此也不能保证最终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1.加强全域管理

全域管理的特征就是全方位的管理,包括对统计数据的定性与定量管理。一直以来,我国官方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对于定性都有要求,而定性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准确性要求。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常常要求统计数据要有可靠性、适用性以及时效性三重标准;有条件的可以扩大数据质量评价标准到国际公认的范围内,加强其可比性、系统性以及完整性。另外,按照统计手段和条件,要进一步综合用户、统计者以及被调查者的需求,通过数据统计学原理来确定误差,并进行定量控制管理,以保证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2.促进全程管理

所谓全程管理就是对统计数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活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统计设计、调查、整理以及传输、和分析众多内容。在全面的质量管理实践中,我们应首先加强设计规范,制定出科学的内容,以夯实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一方面,通过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构建必要的周期性普查,并通过经常性的抽样调查,加以综合性的统计方法运用,不仅能够互相补充,更能提高统计数据的整理、传输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在硬件上减少行政干预,预防应用的过程中出现错用和误用的现象,最终起到避免滥用统计数据而造成质量问题的目的。

3.提倡全员管理

作为统计数据质量体系中最关键的一部分,人的因素对于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非常重要,人的因素主要包括统计人员、被调查人员和用户。而这其中,统计人员的素质对于全面质量管理非常关键,因此,要适当对统计人员进行重点培训,针对其资格进行认定以激励其主动去提高。而作为决定统计数据的来源,被调查者的极力配合和支持也很重要。而用户则是数据的主要来源和使用者,被调查时应积极配合,在应用时则要尽量避免错用和误用的情况,以确保全面质量管理的统计数据质量。最后,管理的重点就在于对统计人员的素质培养,积极鼓励被调查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处理好两者的配合权与保密权,并通过统计立法维护两者的切身利益。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我们应高度重视统计数据工作,构建基于科学的统计数据质量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各界对于统计数据的需求,进一步强化全面数据质量管理,创新审核技术与管理,建立健全的统计数据产品质量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元三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统计数据质量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11,64-69。

[2]曾嵩 加强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3。

第3篇

【关键词】基层统计工作数据质量因素对策

基层统计工作是获取经济运行的客观数据,进而分析和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态势,即是发现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又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制定正确地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从这一意义上说,就要求我们掌握真实而准确的、详实的基础统计资料。可以说,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真实、详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对切准经济发展及其未来趋势的脉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当前统计工作中,基层统计工作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制约统计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笔者结合县级统计部门基层工作的实践,就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做一些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1.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统计岗位落实不到位,统计人员多数为兼职,而且变动频繁,稳定性差。调查表明,大中型的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相对比较规范,有专门的统计机构与专职的统计人员,而一些小型单位,特别是私营、个体企业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多数统计人员身兼数职,统计工作只是附带性的工作,而且经常变动,稳定性差,统计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二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原始记录不全,未建立规范的统计台帐和统计制度,一些私营、个体企业,对统计工作不完全配合,填报的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统计数据的质量存在较大偏差;三是基层开展统计工作所必须的经费和保障条件不能得到保障;四是部分基层单位分管统计的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重视,对统计数据审核不严把不好关。

2.统计方法制度不够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与指标设置不够科学。统计调查方法相对滞后。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全面调查在基层工作中有时难免存在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在搜集资料单位的上下左右之间,往往容易引起矛盾,在层层上报过程中,容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所以全面统计的结果有时并不全面。对基层的统计抽样工作来说: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私营、个体经济等抽样工作,基层统计人员由于对抽样调查认识不到位,往往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确定抽样的样本点,抽样调查缺乏科学性导致调查样本的随机性、代表性难以保证,影响了调查样本数据的准确性,扩大了抽样误差。现有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第一、二产业品种繁多,而满足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的第三产业报表资料相对较少,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在指标设置上存在专业之间个别指标重复上报的现象,同时个别指标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存在指标理解上的偏差。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不够健全。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如GDP已经建立数据联审评估制度,但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存在与GDP相关主要数据评估不够配套、同时数据评估制度还存在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3.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统计数据来源把关不严。首先,由于统计体制不科学、统计工作地位和待遇不高,基层统计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加之身兼数职,任务重,对日常的统计工作基本上是疲于应付,统计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次,县级统计人员存在对统计数据的来源把关不严。由于统计部门长期受一无权二无钱、求人的事情多、自己说了算的时候少的认识的影响,对基层上报数据缺乏严格要求,加上评估论证不完全到位,有的专业存在下面报多少是多少、怎么报怎么算的问题,同时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统计执法不严的问题,使少数企业多存侥幸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第三,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基层统计人员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其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滞后于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是影响基层统计数据的质量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提供高质量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是统计事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亦是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对统计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统计数据质量不仅受统计工作各环节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关领导、统计人员素质以及数据采集处理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统计数据质量实际上是多方面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针对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1.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各级统计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统计部门关于加强统计“双基”工作的要求,督促和帮助调查单位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机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及各项统计管理制度,促进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要建立健全和严格实施分级负责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要真正提高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认真做好在职人员的的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目标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职业道德。针对基层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统计人员存在对统计指标的理解不到位、大多数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层次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培训时应注意:培训对象上向县乡两级及基层调查单位倾斜;培训内容上主要是开拓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知识,特别是现代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效果上注重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学以致用,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只有加大培训的力度,县乡及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才能克服专业范围与自身水平的限制,真正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2.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坚持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凡适合抽样调查的,一律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本着“准确、简化、系统、高效”的方针,本着减轻基层负担的原则,对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调整。完善统计调查体系要以经济普查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第一、二产业的调查体系,加强完善服务业的调查制度。其次不断推广抽样调查在工业、批发另售贸易餐饮业、劳动、社会、信息、服务等范围。再次在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完善统计制度。在指标设置上,淡化经济指标,强化社会指标,以方便基层填写为原则。对现有统计指标的使用价值(适用性)进行甄别,坚决清除过时的或使用价值不大的统计指标,可以通过加工整理或推算以及本该由统计部门核算的指标也从报表中删去,适当增加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相关的统计指标。

3.加强统计法制宣传,依法开展统计工作。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既是统计工作自身建设的本质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着眼于推动统计工作不断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实现依法治统、依法统计,要坚持把普法、执法、队伍建设和优化执法氛围四个轮子并驾齐驱,强化统计法制建设,促进统计事业的全面发展。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新的统计法,使各级领导和统计调查对象增强统计法制观念,深刻认识按时、如实地报送统计报表与统计资料是每个统计调查应尽的义务,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乃至伪造、篡改统计资料均属违法行为。使每个统计调查单位对统计工作的支持、配合落到实处。同时建立经常性的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制度。统计数据质量的检查要与统计执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频率、加大力度。

4.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可在政府统计部门内建立权威的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心,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数据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对统计数据生产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完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时要围绕党政领导关注的主要经济考核指标加大审核、评估的力度,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审核评估。对与相关部门统计有联系的指标,加强与部门的联合审核力度,其他指标要加大与主要经济指标相关联的指标的审核力度,使统计数据真实反映客观经济的运行情况。

参考文献:

[1]张秀丽.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J].辽宁经济统计,2009,(3)27.

[2]罗天彦.从统计角度看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丹江口统计信息网.

第4篇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统计数据由于本身具有重要性、权威性、客观性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结合当今的社会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而真实有效的统计数据的采集离不开各个环节和各部门的共同监控和努力,我们要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方法来加以解决,从而,达到从根源处控制统计学质量的目的。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几个问题

在企业或者政府机关上报的统计数据中往往存在虚报、伪造、漏报数据的现象,用来达到表现形势大好的繁荣景象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相关的数据和指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的现象。统计工作本身的弊端和复杂的现实造成了统计数据存在着种种质量问题。而这些原因在总体概括上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种,由于统计数据体系还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相关影响,因此采集数据的方法和制度的改进需要一定的时间,新的统计方法与新的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着种种摩擦。统计部门的各种统计任务和本身力量的悬殊,导致了各种统计方法和程序都出现了极大的变动,这也让统计数据的质量随之降低,而在基层中的各种统计工作,这种表现更加突出。

二、建立良好的监控统计工作质量的体系

对于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其实就是对原始统计资料的质量控制,而如何保证原始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往往要从统计的调查方案和方法入手,因此在进行统计数据工作之前,一定要在客观分析统计数据的群体和各种综合条件的基础之上进行统计,在保证统计范围准确合理的前提之下,还要让数据的收集工作严格按照之前设定的调查方案和方法来执行。确保所得数据的准确无误。在做好这些前期工作后,我们要针对统计中的种种信息和数据进行筛选,筛选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将统计数据依据各种原则进行分类和分组,一旦出现各种漏洞或者错误,及时上报,并立即修改加以说明。针对统计所得的数据,与个人利益或者个人荣辱息息相关的这部分,一定要进行重点监控,落实各种统计数据的真伪性,防止出现人造数据。在统计的调查阶段,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将统计单位的名录库进行健全,从而不出现调查对象在其他行业中的遗漏或者重复。在调查过程中,要统一管理调查单位,还要使用统一的单位名录库作为抽样框和单位库。还要根据统计数据的工作程序及时做好更新与维护工作。还需要注意的是,要及时地将统计台账做好完善,其指标设置应满足于统计报表需要的基本内容,让它达到准确、连续、完整和查询方便的目的。若在完善过程中使用到计算机,一定要时刻做好备份工作,防止因为机器故障或者人员变动出现数据不能正常衔接的现象。为了让统计工作减少不必要的繁琐工作环节,尽可能的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和各种信息化技术,这不仅能保证数据分析过程中的准确和科学性,还能减少数据统计分析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使数据统计工作更加便捷。

三、从法律和市场角度对统计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在对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中,法律监控是十分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统计法》就是控制统计数据质量强有力的后盾支持,法制监控一定要强化,让统计道路程序化、法律化,让统计人员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对于统计工作人员中出现无视法律或者触碰法律等行为一定要加以严惩,使他们形成严格控制统计数据质量的观念。对于统计法中,不符合现代统计工作的法律法规,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保证统计法的科学性。由于现行的统计法中忽略了民间统计这一部分,因此,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统计法的适用主体。对于统计调查者来说,一定要用法律法规来对其所有行为做到规范,让被调查者的人身安全得到保证。加强统计的普法教育是控制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内容,对各级领导进行普法教育,让他们起到领头作用。

市场监控也是控制统计数据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协调好各个统计机构的关系,让他们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各个统计部门改进自己的统计方法,更新自己的统计理念,吸收和使用新设备新技术,从而满足各种用户的要求。统计机构在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过程中,会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种种制约,而统计所得数据只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其自身价值才会更高,因此,在各个企业和统计数据之间会形成不同的关系,只有企业和客户的要求标准提高了,统计数据的质量才会有所上升。

四、从其他方面控制统数据

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与统计工作人员的种种业务素质密不可分,为了让统计数据的质量得到更高层面的提高,统计单位要求统计人员的上岗培训这一做法十分有必要,对于那些不符合上岗要求的工作人员,一律不准上岗,还要针对统计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定向化培训。对于统计数据的各个环节,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无论是统计前、统计中还是统计后,只有在加强统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基础之上,才能保证对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

结语:

对于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是整个统计工作的重点,如果,我们不顾统计数据的质量,只一味地强调统计的速度和结果,很难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而控制统计数据也不是一个单方面的措施,我们只有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前提下,才能让统计数据的质量得以控制和提升,从而提高统计工作的意义。(作者单位:承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孔杰.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策略[J].现代商业,2010(14)

[2]魏天玉.浅谈如何构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22)

第5篇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质量体系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当前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

收录日期:2012年4月29日

当前,社会对统计数据的诸多质疑经常性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比如2012年4月国家统计局数据称:2012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某门户网站有相关调查显示,63.7%的网民对此无感或者表示有出入并表示质疑。在我国已算高度严谨的统计数据尚且遭受质疑,可见统计数据当前存在有诸多的问题。其首要问题就是统计数据的质量可靠性。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数据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统计分析的可信程度主要决定于统计数据所具有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程度。由统计数据对比分析出来的结论要具有说服力,就必须要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统计数据时要在范围及口径以及计算方法上、在时间层面上能够有机地进行衔接,要建立可靠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来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一、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关理念

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统计机构为满足用户需要,确定了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关理念。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关理念主要指的是统计数据信息对用户要求满足的程度,主要是指准确性、可比性、适用性、可衔接性、方法专业性、及时性、客观性、可取得性、可解释性、有效性、健全性等。

二、当前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计调查与数据汇总过程存在的问题。在统计数据分析体系的各个阶段中,统计调查与数据汇总阶段存在着诸如错报瞒报、漏报、虚报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于在基层统计数据时会发生数据篡改乃至伪造的现象。另外,由于手工记录的数据在进行计算机录入处理的时候,也会出现计算机数据处理水平低导致录入数据文件和打印时产生误差。这对当前统计数据分析结果的可信性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二)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调查方法存在的问题。统计调查方法需进一步改进,过分依赖全国统计报表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于抽样调查与各级政府管理经济的体制不相适应,容易形成层层搞抽样调查或上面搞抽样调查、下面搞全面报表的局面,影响抽样调查优越性的发挥及统计数据的质量。抽样调查尚不能满足调查内容指标繁多和多重分组的要求,这也会影响到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关性与有效性的要求。

(三)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数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数据质量管理中仍然以单项数据质量管理为主,缺乏全面的、综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统计数据质量内涵的理解相对来说仍较为狭隘,在实践中主要围绕着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估,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其他方面重视不够;在评估过程中没有让社会公众和用户充分参与进来,当前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数据质量管理评估机制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和有效性,缺乏明确的数据质量管理目标,未能取得社会各界对数据资料的充分认可。

三、统计数据分析体系管理对策

针对当前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急需的管理对策是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其设置原则要基于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比性的原则。从而使得评价指标数据规范、涵义明确,统计数据能够正确反映待评统计数据整体和内部相互关系的数量特征。

四、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一)对质量体系进行总体设计。在质量体系总体设计阶段,首先应该制定统计数据质量方针,确定统计数据质量目标,然后进行统计数据质量现状调查,并与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进行对比,找出管理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对统计资源(包括统计人员及物资设备)进行配备,建立数据质量组织体系结构,确定每个工作人员的数据质量责任和权限。

(二)编制质量体系文件。编写质量体系文件的原则是“写你所做”,即写下在统计数据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到的。具体来说,就是按照质量体系的要求将统计信息生产过程文件化,建立起三个层次的质量体系文件(作业、程序、质量手册文件)。

(三)执行质量体系。执行质量体系的原则是“做你所写”,即按照质量体系文件中所写的特定科学程序生产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数据阶段产生的全过程环节进行全面控制,对统计数据产生全过程确定控制标准并设置必要的控制点,通过对控制点进行检验或验证并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统计数据执行质量体系控制标准的确定不能因人为因素而降低标准或做过高的苛求,要客观且具有可行性。

五、结论

在当前统计数据分析体系中数据质量管理中,由于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没有明确的评价数据质量原则与标准存在诸多的缺陷,尚且没有卓有成效的控制理论及方法,控制方法与技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中国近30年的一系列成功经验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统计数据实施全面管理,当前统计数据分析体系公信力差的现状一定能得以提升,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客观性、可解释性都必将得到有效改善。统计数据也将能够正确反映待评统计数据整体和内部相互关系的数量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建.在推进统计科学发展中提升统计法制保障力[J].中国统计,2009.7.

第6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 统计数据 质量控制 研究

统计数据来自于对企业发展中的基本数据汇总与采集,统计数据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着统计工作的成效,如果数据不准确很可能导致决策上出现失误,而且数据信息的不及时也会失丧失参考价值。因此,保证煤炭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煤炭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要影响因素

煤炭统计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的影响因素非常的多,统计数据经常会与实际数据不相符,因此很难客观的反应出煤炭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因此失去了参考价值。总结之,主要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为因素。从实践来看,煤炭企业所统计的数据采集与企业及个人的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实行目标责任制以后,政绩、效益以及升迁等都和统计数据相关,因此各个层面的人为因素都严重影响着统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进而导致了统计数据质量下降,模糊不清。

(2)煤炭基础数据统计的准确性比较差。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基层单位统计工作中存在较多不太让人满意之处,尤其是原始数据记录和台账的统计不够健全,而且也没有做好统计核算工作;基层统计数据报送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统计数据经常是想报多少就报多少,对于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根本无从考证。此外,缺乏一套科学完善的统计资料汇总与报送责任机制,在这样的条件下,将会导致数据统计的口径不太一致,衔接性比较差。

(3)煤炭统计信息存在着严重的失真现象。据调查显示,一些煤炭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可以完成任务,经常会多报信息数据;经营销售部门也会因平衡销售与产成之间差距而虚报、假报销售数据;为减亏造盈,财务部门会编造一些虚假的数据;生产管理部门会根据实际进度计算数据,地质勘测部门也会根据收尺测算数据,统计部门再根据它们提供的这些数据进行汇总与报表制作。从实践来看,往往会因基层上报的数据不准确而导致最终的统计信息数据失真。

2、提供煤炭统计数据质量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对煤炭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煤炭统计数据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思想重视,树立服务理念。从实践来看,造成煤炭统计质量问题的多数原因在于思想不够重视,因此加强思想重视,树立服务理念非常重要。一般而言,煤炭企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主要利用了一套科学控制体系和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统计数据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在这一过程,统计部门是数据质量控制的核心,要求全员参与,并以煤炭总部的满意作为服务目标,从而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实际上它是一种经营理念的体现。在这一服务思想理念的指导下,成果地将煤炭统计数据变化成一种新的产品,该产品的价值在于为总部提供准确、完整的生产与销售数据,同时也为总部正确地做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进一步提高煤炭统计数据的分析深度,明确煤炭统计数据的质量标准。对于煤炭统计人员而言,应当以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自身特点为基点,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努力去发现、预测企业领导和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焦点和难点,从而有的放矢。煤炭统计人员要对原始信息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对统计数据信息加大其科学预计量,在经济形式上进一步加强预测与分析,并自觉地投身到煤炭企业的实际经济管理过程中去,从而为煤炭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管理提供更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煤炭统计数据的质量标准,主要是指根据煤炭企业的不同统计目的,对统计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所提出的一个要求,那些能够满足统计目的,并且精确度非常高的统计数据即时准确的和高质量的,先放则不然。作为煤炭企业的数据统计人员,应当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努力收集市场与用户们所反馈的信息数据,深入到实际去了解真实的情况;对过去的统计数据也要进行定期的研究,从中照常最近几年或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从中找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主要施力方向,并对其进行反复的论证。

(3)将统计职能进行分散,加强煤炭企业的统计制度建设、加大执法力度。通过这一措施,可以保证统计工作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对其发展至最为重要的统计信息不只是局限于统计部门的内部,它还涉及到其他的部门,比如基建部门、劳资部门以及销售部门等,这些部门所掌握相关数据对企业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鉴于此,为了保证煤炭企业统计数据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应当将统计工作分散开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并要求其严格按照统一的口径、时间和范围提供统计资料和分析报告。从实践来看,统计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它具有全局性、规范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统计数据一定要有权威性,否则就会缺乏执行力,形同虚设、流于形式而已。同时还要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监控,上级统计部门可以组织下级统计部门之间进行相互的监督,并通过这一活动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煤炭统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同时它也关系着煤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对当前我国煤炭企业数据统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只有加强思想重视,建立科学完善的数据质量保证体系,才能保证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红霞.浅谈煤炭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1).

[2]张素秋,夏中扬.煤炭企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探讨[J].煤炭科技,2010(01).

[3]巩丽.对于煤炭企业统计的数据质量控制的分析与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0(18).

第7篇

关键词:统计数据;安全;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一、统计数据的概念

统计数据是指我们在进行统计工作时所调查到的有效数据,主要是反映社会发展现状和国民经济的数字资料,或者是其他相关资料的总称。主要包括:在统计工作过程中收集、分析、萃取的有效数据。用以表现研究现象特征的各种形式的数据。如果统计要去研究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就需要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是计量客观现象的结果。

二、统计数据安全的概念

统计数据安全,主要体现在统计数据的安全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统计数据的安全性是统计工作的关键,因为统计主要是用数据体现,一旦数据被盗窃、破坏或非法使用,将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待统计数据安全问题,防止我国统计活动及统计数据不受威胁,统计数据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三、统计数据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数据大量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统计服务领域更加广泛。当前统计职能部门为了满足统计数据需要,不断拓展统计工作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增加新的统计调查项目,使得原本就很繁忙的统计工作任务加重,要求也有所提高。同时基层统计力量及基础工作薄弱,统计机构没有专职统计人员,不具备综合统计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对统计工作的要求。

(二)统计数据的作用突出

当今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及相关领域中,获取数据时不再依赖经验和直觉,决策行为主要依靠统计数据及其分析。这些被获取的数据具有很高的预见参考价值,可以帮助和指导相关业务流程进行有效运营和优化,为明智的决策作好服务。而成功的预见和决策可以获取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

(三)统计制度建设薄弱

基层单位填报数据时,虚报瞒报数据是导致统计数据失真的重要因素。由于为了维护个人利益或是企业的利益,企业领导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了偏差,经常采取瞒报或者虚报数据,致使企业账册有很多套。那些不真实的财务报表,一旦成为统计报表上相应财务统计指标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就很难得到保障。

(四)统计法治意识不足

由于企业相关负责人思想偏激,统计法制观念薄弱,严格守法意识不足,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上报不真实的统计数据,违反统计法律。同时一些统计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个人信息或者商业秘密数据泄露事件时有发生。如:内部人员使用移动设备存储数据后转借他人,在社交网络分享中透露需要保密的信息,还有内部人员出于利益目的监守自盗等等。目前内部工作人员所构成的数据泄露威胁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统计数据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管理统计数据安全的内设机构

根据实际情况,在统计部门增设统计数据安全的内设机构,建立健全内设监督机构,加强对统计系统自身的监管监督,加大对统计数据安全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落实相关统计法律法规,防止统计内部统计数据安全事件发生,对违反统计数据安全制度的人员进行严厉查处。

(二)加大统计制度改革

目前基层统计指标不断增加,统计报表种类越来越多,统计任务日益加重。

相关统计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统计技术手段不先进、指标分类不科学,设置不合理,个别统计指标与单位实际经营生产情况不相符。因此,必须进行统计指标体系改革及完善,将统计调查方法进行更新,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指派统计调查任务方式,按照市场经济的思路结合抽样调查。同时,减少基层报表工作数量,删减不常用或已经过时的报表和指标;对不常用或变动不大的报表、指标,延长报告期,不要按月统计,可以适当延长,改成每年报一次。

(三)改革统计数据制度

如果统计机构公布统计调查数据,就要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并且这个统计机构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主要是统计分析调查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统计调查结果误差是否在可控范围之内,统计调查结果是否真实有效。只有这样的统计调查结果公布后,才可以为公众提供正确的信息导向。通过统计数据制度的改革,建立完善的统计数据定期公布制度,充分显示统计数据公平公开透明。

(四)切实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为提高统计人员的法制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切实加强对统计人员的法治理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统计职业道德教育以及统计人员职业形象教育。同时要切实增强统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工作能力,不断加强对统计调查与财务核算等知识的学习,确保统计工作安全、顺利、平稳进行。

(五)积极开展统计执法巡查工作

统计巡查是当下加强统计执法力度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快速提高社会公众对统计权威的重视及认识,强化统计数据的安全性。在统计巡查工作过程中,要努力体现统计巡查的政府行为性质,提高统计巡查的实效性,及时向社会公开统计巡查结果。可以将统计数据安全作为统计巡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引起各级统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六)建设数据安全体系

要确保统计数据安全首先建设完备的信息安全体系,配备完善的各种安全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要严格落实,安全和运行要实现相对集中管理,提高统计数据整体的安全保障能力。严格规定统计人员对所有资料均应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计算机和 U 盘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通过建设信息系统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物理安全,以及科学地划分网络安全域,充分考虑到各种技术的组合和功能互补,不断完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完善身份认证、访问控制、信息流控制等网络应用安全防护系统,提高统计信息系统对病毒入侵的防范能力,保证信息化设备与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切实保障统计数据安全。建设统计数据的存储备份系统,完善存储备份机制,保证重要数据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备份。(作者单位:黑龙江共青农场机关政研室)

参考文献:

[1]李国荣.中国统计制度创新研究[F]吉林大学学报,2012(06)。

[2]陈秉超.《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性质和作用[[J].统计,1987(02)。

第8篇

【关键词】全社会 粮食统计 数据质量

当前粮食统计范围由国有粮食企业逐渐向全社会粮食行业进行转变,粮食统计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需要落实好相关相关政策,做好粮食统计调查工作,健全粮食统计数据体系,使粮食统计数据工作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实现粮食宏观调控。现今阶段,粮食统计数据工作面临着很多困境,统计方法不科学,管理体系落后,无法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准确性等,这一系列问题丢制约着粮食数据统计工作的进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提高全社会粮食统计数据质量。

一、全社会粮食统计数据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数据不完整

相关规定要求粮食经营企业与以粮食为生产原料的饲料企业、工业企业以及养殖企业等,必须向当地粮食行政部门上交粮食统计资料,当前来说所收集到的粮食资料还不能完全反映全社会粮食的整体情况,导致统计数据不合理。

(二)统计数据缺乏真实性

由于国有粮食企业长期处于直管企业,统计的数据反映着企业的运营状况,也是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但是部分非国有粮食经营加工企业与转化用粮单位考虑到自身利益,上报的数据与实际存在不符,没有根据企业真实的运营量核对并上报,只是与上报税务部门数量相同,通过调查得出,上报的统计数据一般占实际数据百分之三十左右,对粮食的来源以及使用等也无法及时上报[1]。

(三)缺乏监督机制

相关统计法已经实施了较长的时间,因此可以为粮食统计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但现今阶段粮食行政部门没有制定监督部门,也没有相应的执法人员,也缺乏执法手段。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导致统计数据工作容易存在失误无法保证统计数据工作正常进展。

(四)统计数据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全社会粮食统计单位缺乏专门的统计人员,而且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统计台账、统计档案等最基础性的资料也没有,还有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没有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相关配套设施也不先进。统计队伍中没有掌握统计基础知识,购销存平衡表经常存在问题,而且实践技能比较薄弱,计算机技术能力还不够。统计人员没有积极参与购销活动,无法了解具体的政策与业务,不能将统计数据与粮食购销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及时分析,无法发挥统计的功能,限制了统计数据工作的有序进行。

(五)粮食统计数据体系不完善

现今阶段,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但粮食统计数据体系还有待完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全面报表制度收集全社会粮食统计数据的难度越来越有难度,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还有通过抽样调查以及重点调查等方法获得的数据之间的不能够达到衔接;由于调查方式不全面,存在不规范性,导致随机抽样方式过于随意;定案上报的统计数据缺乏评估体系[2]。

(六)思想意识存在问题

非国有零食企业在上报统计报表方面缺乏思想意识,粮食销售呈现市场化,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与转化用粮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实现了粮食供需平衡,因此被得到了高度重视。但企业还存在思想意识方面的顾虑,担心多征税,也担心同行的竞争,不利于经营。因此提供的数据与实际不一致,无法保证粮食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提高全社粮食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粮食统计数据体系,改进粮食统计调查方法

粮食统计数据体系与调查方法是粮食统计书序数据信息准确性的保证,因此需要不断的完善粮食统计数据体系与调查方法。根据粮食的购销市场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统计数据工作,对于国有粮食企业而言,可以延续采用层层汇总以及定期报表流程,在指标规划方面应考虑县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实际情况;对于非国有粮食经营加工企业而言,才运用全面调查方法的同时也可采用非全面调查的方法。另外可以安排统计人员专门记录粮食运输车辆的货量、品种以及货源地等数据信息。对转化用粮企业而言,可以通过转化用粮企业的产量来分析实际的数据

(二)完善粮食统计数据评估机制

完善粮食统计数据评估机制需要组建质量监督与评估小组,还应制定汇审汇编机制,由专业人员上交报表,参与人员共同协商,达成共识在上报,建立数据质量检查制与责任追究制度,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定期对下级部门进行抽查,并且对检查的结果做好数据统计记录,对因工作失误而造成损失应当追究其责任,保证粮食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提高全社会粮食统计数据的质量。

(三)提高统计数据人员的素质

统计数据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对于粮食统计数据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了确保统计数据工作的正常展开,就要不断的提高统计数据人员的素质,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对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学习,在培训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人员的技术实践能力,其中理论知识包括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档案知识等,技术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相关操作技能,保证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接受到培训,为其建立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为人员发放相应的上岗证书,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还可引进社会高素质人才,加强人才的投入力度,为组建高素质的队伍做准备,只有提高统计数据人员的素质,才可以提高全社会粮食统计数据的质量[3]。

三、结语

粮食统计数据部门应认识到统计数据工作的重要性,保证统计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根据当前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提高全社会粮食统计数据的质量。实现粮食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郭丽果,蔡海燕,郑佩佩等.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5,(28):332-334,362.

[2]马尚杰,易湘生,娄径等.基于统计数据的安徽省粮食直补机制建设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发展,2015,(2):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