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9 16:36: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

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诗歌 文本解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如何对诗歌进行更好的解读成为目前教学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针对目前在学习诗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的解读能力不足,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新颖,本文将对这一课题进行如下探讨。

一、诗歌文本的含义

诗歌实际上是一种文学体裁,既有诗的隽永又有歌的韵律。是一种形式短小,语言精练、感情丰富、意境优美的文学体裁。从内容上说,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表现形式。[1]诗歌也不例外,高度凝练了生活中的情感。从题材上来看,诗歌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有描述事件的,有反应自然田园生活的,有描绘祖国山水的,有缅怀古人古迹的,有描写战乱民苦的,有抒发儿女情长的有写鸿鹄之志的等等。情感丰富,内容广泛。在形式上,语言短小精练,言辞优美,韵律和谐。诗歌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有很高的文W鉴赏价值。

二、高中语文教学诗歌文本解读的意义

通过对诗歌的基本了解,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诗歌的文本解读的意义显而易见。首先,教学中正确解读文本,有利于师生互动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诗歌是一种智慧的凝聚,在诗歌的解读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达到情感共鸣,抛开客观限制因素,身心完全融入到诗歌的气氛中,平静的感受诗歌的意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主观意识,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次,良好的诗歌文本解读有利于提高诗歌的教学水平。良好的文本解读状态,教师不但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够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与文学素养。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的方法

诗歌文本解读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那么,要想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提高诗歌教学的水平,必须要讲求方式方法,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具体的方式方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诗歌解读能力

教师要想带领学生更好的解读诗歌文本,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养。注重文学积累,多看好的书籍,特别是古诗词,在阅读过程中认真感受,仔细鉴赏,也是为教学打基础,在不断地阅读过程中,文学感受力,文学审美力都会得到很大提升,这样本身文学底蕴就很深厚,在教学中自然如鱼得水,游刃有余。[2]在诗歌的教学中,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教师的文学魅力,受其影响,自然会对诗歌文本解读产生兴趣。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引导。这样诗歌的文本解读才能顺利展开。

(二)诗歌教学注意细节解读

所谓“细节就是一切。”[3]在诗歌的解读中,这一点也非常重要。诗歌的情感表达细腻,往往一个字,一个词,一处景,一件事…都会表达出强大的意蕴,这就需要注意细节。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教学案例:如刘永的《雨霖铃》有这样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意境凄凉。一个“晓”字一个“残”字一写出酒醉一夜,然后通篇,作者并未写酒醉,这就是细节之处,需要我们解读。体会,感悟。所以说细节往往是解读诗歌情感,意境,神韵的关键。

(三)开阔学生视野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对诗歌文本的解读,学生当然也是主体。所以要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诗歌的解读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而要想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就要努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想象力。学生要多度书,读好书,只有拥有大量的文学知识,受过良好的文学熏陶,对文字的敏感程度才会增强,文学底蕴深厚,学生对文化的感受力才能增强,这样在解读诗歌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从诗歌的背景、内容、形式、意境、内涵等各方面去欣赏,能够切实在诗歌中感受到其蕴含的魅力,这样才能把知识与情感相融合,完全领悟诗歌的美感。情感达到共鸣,诗歌文本的解读自然完成,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文学品位自然上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育中,诗歌的文本解读不只是知识的学习,更是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这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关注学生能力提升,思维发展是关键。通过转变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拼读诗歌,让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走出来,提高主体意识,切身感受诗歌的魅力,提高文学修养,真正愿意走到诗歌的意境中去,真正认识到诗歌的价值,这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曹文生.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探究[D].渤海大学,2012.

[2]张华.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J].语文建设,2014,(20).

第2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教学现状

(一)学生阅读指向存在偏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学生对语文阅读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在课堂上却不愿意参与阅读学习活动,导致学生阅读效果相对较差。这部分学生阅读指向存在偏差,他们将阅读作为打发时间的方式,但是却不愿意进行文本细读,参与阅读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差,严重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效果。

(二)教师过多的解读文本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文本细读环节对教学存在错误的认识,将文本细读作为教师的细读,在自身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解析,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教学效果,但是不利于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对阅读能力也无法得到显著地提升,同样对文本细读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二、逐步提升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有效性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正是接受阅读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正是塑造良好阅读习惯的时期,这些都为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要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老师不应该马上给学生讲解,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尽可能的自己理解课文的主旨。第二,老师应该教育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在课余时间认真研读课文,也可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本进行阅读,拓宽自己的视野,为了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老师可以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解疑答惑,对每天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进行奖励,增强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细读欲望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激发学生的细读欲望,促使学生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升文本细读教学效果。

(三)整体把握,局部细读

文本细读并不意味着对全篇文章进行深入解读,而是应该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文本精彩处进行深入的解读,促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等,并且让学生基于整体和局部的层次性阅读,对文本的结构和语言风格等形成系统的认识,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四)深入浅出,把握阅读规律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成长空间巨大,因此教师每一次教学解析对学生来说实质上都是文学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和引导,能够逐步完成χ识的学习、整合和内化,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深入浅出进行阅读引导设置,循序渐进的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促使学生逐渐掌握阅读规律,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保证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能够得到逐步的提升。

(五)教师积极转变课堂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高效率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良好习惯。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原有大家一起回答、一起讨论的模式,转而采用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在仔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与学习,并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其次,在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后,教师要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在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后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与文本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观看之后表达自己的观后感,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影片,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六)合理拓展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活动的合理开展也是增强文本细读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课外阅读,能够为课堂文本细读作准备,进而提升学生的文本细读成效。如在对《植物妈妈有办法》讲解前,教师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不同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针对诗歌进行文本细读,学生必然能够充分调动自身原有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对神奇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可见,课外阅读活动的合理设置也能够为文本细读教学提供相应的辅助,促使文本细读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七)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深入思考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比较感兴趣,并且思维能力比较活跃,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还没有正确的辨识能力,因而,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引入一个正确的轨道,提高学生正确辨识新鲜事物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小学生对阅读文本深入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思考不仅能够让学生精准的掌握文章的主旨,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细读文本是小学生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结语

文本细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保证文本细读的质量,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进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当前文本细读教学现状,提升文本细读教学有效性,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肖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3(6):141-141.

第3篇

【关键词】高中 英语阅读 课堂教学 文本解读

高中英语阅读实际上就是挖掘那些在文本当中不易发现的信息和情感以及文化内容,其是学生的启蒙思维,也是挖掘潜力的主要手段。想要加强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加快学生心智方面的发展,应该在高中英语阅读时弄清阅读的实际以及种类。对于文本实施解读,同时在针对学生学习情况不一样的情况下,将高中英语培养目标当作核心,提升学生高中英语文本解读的能力,即达到由文本书面知识转变成语言综合能力。因此,下面将进一步阐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决策略。

一、 重视体裁分析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若想实施高效的阅读,有关教材体裁构造的知识是一个必须关注的要素。将课文体裁当作出发点,可以将文章分成几种类型,分别是记叙文和说明文以及新闻报道等,内容关系到经济和文化以及科技,还有文学等多个方面。在教学工程中,帮助学生弄清文章体裁构造,整篇文章的模式,对于作者创作的特点和方式进行分析,设置对应的问题阅读条件,让学生能够学会多种阅读方式。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第四单元 Making the news这一课程的过程中,阅读部分讲述的是一则新闻报道,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由新闻报道题材当作切入点,对于文本实施解读,应该先要求学生在课文当找出写新闻的五个关键点,一次是标题和导语以及主体和背景,还有结束。还有六个要素,分别是时间和人物以及地点和起因,还有经过和结果。同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交流写新闻报道应该注意的内容,比如标题尽量简洁化,吸引人们的眼球。报道必须要具备真实性和时效性,搜索文章当中的细节部分,让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进而掌握比较稳定,能够参考的体裁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理解文本的自信。

二、 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想要实现高效的阅读,必须要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站在整体视角理解文章。同时还需要按照下面的流程阅读文章,阅览课文的编排设计,其中包含大小标题,图片,段落构成等,让学生通过阅览之后可以预测出文章讲解的内容,这样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略读,实际上就是使用较短的时间浏览整篇文章,找到课本的主旨句大致意思,确定作者的态度,弄清作者的意图。寻读,实际上就是在较短时间里找到某个具体的信息,读的过程中可以一目十行,无关的内容一带而过即可。精读,也就是仔细的阅读课文,理解全部句子的含义,对于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感受课本深层次的含义。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当中书信方式写的游记这种类型的文章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经过浏览标题或者是观察插图的方式对于文章的内容进行预测,之后让学生进行略读,找到每段主旨句或者是关键词,培养学生在阅读时有意识的判断主题句的能力。针对这个文本游记题材的特点,对于学生寻读技巧进行培养。比如主人公在旅游过程中到达的地方实施搜索,让学生清楚文本关系到的专有名词,还有主人公处于的具体地理位置。最后让学生进行仔细阅读,将主人公旅游路线画出来。站在体裁分析这一视角,对于文本进行解读,能够引导学生基于体裁这个特点出发,感受阅读材料拥有的范文作用。有针对性的渗透阅读技能到其阅读当中,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阅读效率,加强学生获取和整理文本信息的技能。

三、 重视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只有用心挖掘文本,才能够感受到文本精彩的地方,实现思S方面的启发,让情感感受更加丰富,促使阅读教学进一步深入。在教学时间过程中,针对由文化和艺术以及生活当作主题的文本,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单鼓走目标,引导学生对于教材进行解读,建立富含丰富文化情感渗透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已经,体会作者的思维,同时经过推理和评价这些方式,进一步拓展提升学生思维,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言素养,由于语言欣赏重视语篇当中语言模式和内容的融合,这种阅读可以塑造学生心灵,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意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优点,积极和同学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格,进而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解读。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闫慧.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4.

第4篇

一、以线索为核心“立骨”

抓住文章的线索可以更好地从结构层次上理解文本。文章的线索有很多,明线、暗线,单线、复线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找出和文章内容紧密相关的线索,“顺藤摸瓜”,以之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来进行挖掘探究,必然能更好理清文本层次,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笔者在执教杨绛的散文《老王》时,就抓住文章的线索“钱”,以“钱”作为文本教学的核心词汇来探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性,以展现底层人物的光芒。这样教学比较接地气,也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在具体教学中我以“钱”字为核心,设计了以下问题:

问题一:老王有没有钱?缺不缺钱?从文中哪些情节可以看出来?

问题二:老王对待钱的态度怎么样?试着结合文中情节加以说明。

问题三:老王没有钱,生病了又缺钱?那么为何几次三番却不要钱或者少要钱?

问题四:“我”一家是什么身份?在这个特定背景中有没有钱?缺不缺钱?从文中哪些情节可以看出来?

问题五:“我”一家人(包括钱先生、女儿圆圆)对待钱的态度怎么样?试着结合文中情节加以说明。

问题六:“我”一家在中也因为知识分子的特定身份受到不幸,也很缺钱?那么为何几次三番非要给钱或者多给钱,以及无偿付出帮助老王?

问题七:“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可以丈量一个人灵魂的高度的,从文中,你觉得体现了老王怎样的特点和品质?

问题八:“我”是因为给老王鸡蛋钱而歉疚、愧怍么?

可以看到,以上问题的设计都是围绕文中的重要线索“钱”来发问的,这样在理顺文章情节和人物情感中,就能有效以之为核心来探寻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外乎就是以最现实的“钱”来表现老王身上的可贵光芒,彰显其纯朴人性,进而揭示自己愧怍情感的真实原因。从这个角度,围绕“钱”字设计问题就使得文本教学更加深入、更加立体了。

二、以细节为核心“立骨”

作者在创作时,常常有意识地通过一些特定细节去塑造人物形象,抓住这些细节的特点加以概括,围绕这些特定细节来进行教学往往事半功倍。要注意在具体教学中,善于对这些细节加以概括,使之呈现特定内涵,以便分析。如在执教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时,就结合小说的细节,以小说结尾中“他是个怪人,但他做了顶好的靴子”中的“怪”字来概括小说主人公格斯拉先生,就很好地将小说情节抽丝剥茧出来。在具体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格斯拉的怪:

一是长相怪。“含讽带刺的红胡根”,“像皮革制成的”,“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蜷曲的”……相由心生,而这怪怪的长相不也正说明了格斯拉的忠厚老实么?

二是手续怪。定做靴子的哪怕是老顾客,只要是做另一种样式的,都要“照手续办事”――脱下靴子,“以立刻变得又批评又的眼光注视靴子”,接着量脚,甚至“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摸我的脚趾” ,这手续表面上怪,其实不正是说明其热爱职业,追求完美么?

三是脾气怪。不肯提前收钱和预付金,不把靴子修好就不收工钱。这怪脾气一方面显示其诚信,另一方面也表现其对手艺和所做靴子品质的绝对自信和自负。

四是价钱怪。多年过去,原材料价钱、生活开支都长了起来,可是格斯拉的靴子却不涨价。“单子上所开的价钱与过去的完全一样”,表面上写其不懂变通,实际上说明其恪守职业尊严,坚持一贯做人的原则。

五是死因怪。“慢性饥饿”而死,宁可饿死也不偷工减料,用最好的皮革、最慢的手工做最好的靴子,在彰显靴子的品质时也彰显了灵魂的品质。

在人物形象分析中,我们就抓住“怪”这一人物评价来从细节入手,探寻作者写其表面“怪”的背后,真正目的何在,真正意义何在,这样就很好地将人物形象的内涵对比中凸显出来,从而扣住了文章的脉搏。

三、以情感为核心“立骨”

好的文章能够真实反映作者的真实情感,作者的情感往往是解读文本的终极密码。抓住作者在文本中体现的情感往往更加接近作者的写作意图。文本中作者流露的情感有表层次的、有深层次的,需要我们加以甄别。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就作者的情感特征加以探寻,探究作者的真意。如在教学老舍《想北平》一文时,我们就可以抓住“平常”二字来进行解读情感,以之为核心进行文本教学。

一是语言平常,情感不平常。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但这篇文章的语言却很平常,口语化、京味十足,显得十分质朴平常,没有华丽的词句,没有炫目的铺陈,有的只是口拙的“说不出”、“我没办法”、“我真爱北平”等普通字眼。但是于平常处见奇崛,对待北平,作者并不想用语言技巧来进行渲染,只是质朴地、最直接地表现一片赤子深情,所以这种情感是儿子对待母亲的情感,虽无花哨,却足够真诚。

二是手法平常,情感不平常。老舍是人民艺术家,如果不是因为过早去世,也许就成为第一位华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了,其创作手法、写作技巧自然是熟练而丰富的,但是本文中只是将北平和欧洲四大名城及上海、天津加以对比,手法却很平常。不过就是这平常的手法却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北平的独一无二,这种细腻的情感蕴含其中,可见作者对北平的熟悉与眷念,这是不平常的。

第5篇

【关键词】 解读角度 解读实践 教师先行

1. 引言

前不久去成都七中听了一节高一的英语课,评课时老师的一句话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那位成都七中的老师说到,“一节高效的阅读课离不开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阅读,英语课同样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阅读文本,感受文本,体验文本,质疑文本”。我曾经以为解读文本,是语文课的专利。作为母语,学生没有文字方面的困惑,老师和学生一起品读文章,越品越有味道。学生们可以就某个话题某个观点激烈争论,从而体会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美的韵味。英语作为外语,阅读的功能就是了解信息和学习英语知识。老师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扫清阅读中的障碍,如词汇语法、长难句等。但在最近的教学中,笔者尝试用解读文本的方式,让文本直接和学生对话,学生似乎在感受语言,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学生学有所得,得可用之,最终成为独立的读者。

2. 文本解读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操作

文本解读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除了参与方的多元化外,更具有多重性特征。文本解读的对象不仅仅是内容,同时也是对情感态度的感悟。从根本意义上说,成功的文本解读是简化教材和活化教材,让教材更有生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建构在自己能理解范围的基础上的。因此,文本解读,让学生感受文本,体验文本,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意义。

2.1 解读文本结构

解读结构是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把握全文。语篇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强调语篇结构和语意的完整性,这就要求读者在阅读中超越句子层面的理解,走向以语篇为单位的整体阅读理解。学生在细读文本时,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才能理清文章的脉络,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阅读时要教给学生对文章具备博观约取的能力。对段落要点的提示,一般放在文章开头;对文本主旨的揭示,一般放在文章结尾。依据这些特征,教会学生提取长句要点,概括段落要点,快速把握文章大意。解读文本内容时,要一线贯通,一定要梳理出文本的主线,并善于借助图形、树形、表格、等去清晰地勾勒并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对作者的行文形式一目了然。

案例:外研版必修一Module 4 A Lively City 中主要介绍了厦门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及城市概况,旨在使学生了解厦门市的概况并掌握介绍某个城市的方法。但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在阅读时学生可能会首先着眼于文中两个朋友见面时的寒暄,而易忽视此文本的主线,学生的理解容易存在偏差。因此,笔者在教学时,为呈现此文本的主要线索,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设计以下内容:

Location: (on the southeastern coast of China)

Climate: (pretty hot and wet in summer; cold in winter)

Tourists: (a lot of tourists; a nuisance in summer)

Business district: (1. huge Apartment block; high rent 2. high-rise buildings 3. shopping malls)

Western district: (the most interesting part)

Gulangyu Island: (gorgeous island; interesting architecture)

Impression of Xiamen: (attractive ;lively; friendly)

用几个关键词就将整篇文章的处理变得干净利落。

2.2 解读文本的语意

文本解读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解读文本信息时,教师要灵活地处理各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既要呈现文本所赋予的语意,又要鼓励有新鲜思维的激活。既要为学生创造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训练,要引发学生思维交汇的着火点,让学生尽情燃烧思维的火花。不管拿到什么英语阅读文章,教师的问题只是着眼于“写了什么”或”“文中哪里写了这个”,而学生则围绕“什么”或“这个”满世界地忙乎开,一堂课以找到“什么”或“这个”而告终。真正意义上的走进文本,不应该只是满足于文本“原来是这样的”,还应该感悟“不这样会怎样”或“不这样还可以怎么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案例:外研版必修一Module 1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文化角介绍了英语国家中学教育的大致情况,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除了让学生了解文本细节外,还设计了如下表格。通过对比,让学生思考我国的中学教育有何值得改进与完善之处。

案例:外研版必修三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笔者安排学生讨论:How can we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the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 但由于话题太大,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在第一次上时,学生长时间沉默不语。虽说目的是让他们产生火花,可因为设计不合理,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反思后对设计做出了如下调整:在提出问题之后,通过共同找出一些关键词来化解难点。

How can we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the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

improve people’s education make laws

cre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s

reward and punish

2.3 解读文本的语言

真正意义上的解读文本,应该知道文本“是这样”,生成出我们“该怎样”。这是由文本所具有的“对话”功能所决定的。这里的“该怎样”,不仅仅体现在文本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还体现在文本在大到谋篇、小到细节上的种种特点对我们的写作所具有的启示。解读文本的语言时,尤其需要充分的对文本的细心体味。通过对文本反复揣摩,学生可学会就近考察上下文来寻找可助理解的语言信息,注意文本中指代、替代、重复等一些衔接语篇的常用手段,领会一些关联词在文本中的纽带作用。

案例:外研社必修3 Module 1 Europe 本模块以Europe为话题,Reading and vocabulary部分通过阅读对Paris, Barcelona, Florence和Athens四座欧洲名城的介绍,让学生学会相关词汇,并了解如何写城市介绍。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四个环节来解读语言⑴寻找地道的优美的句式,⑵赏析,推敲这些句子,⑶在读后活动中利用填空的形式凸显核心词和短语,⑷用仿写的形式来体味用词、句式、关联等手法。在仿写时,结合必修一Module 4 A Lively City 让学生学会从地理位置、历史、人文等多个角度来介绍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笔者在读后活动设计中,以2006年的四川卷高考书面表达为题首先安排了这种文章结构的仿写, 第一段描写四川的地理位置及历史, 第二段开始介绍名胜古迹,引出最具吸引力的还是九寨沟。第三段 介绍四川的气候及便利的交通,并表达欢迎大家到四川旅游。其次再从句式进行仿写,把握课文要点。

案例:外研社必修3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在Reading的最后笔者设计了Retelling环节,

3. 开展文本解读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后的思考

文本的意义是作者和读者共同赋予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解读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情感,分析结构,梳理文脉,咀嚼文字,品味语言,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酝酿教学设计的过程。文本解读,应从教师的读做起。总结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笔者也发现以下两方面的问题要引起重视。

首先,教师应该真正意义上的走进文本,对文本进行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情感态度的解读。不能把?教师用书?或者他人如网络对文本的解读等于教师为教学做的文本解读。教师本来就应该是思想者。

第二,教师要尽可能读出文本最深刻的东西来。英语阅读课堂并非意味着自由放纵地随意阅读,也不是琐碎孤立地肢解文本。它需要教师凭着自己对文本的独到解读和感悟,去引领学生走向有效阅读的过程。作为教师,只有自己把文本理解透彻,才能去冷静的分析,区分出主次,切入点才会准。这样在课堂教学时,才可能有效提问,训练学生的思维。所以,作为老师的解读首先有一定的深度。而这个深度是必需的,深入的目的是浅出。不同的课堂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群体,他们对文本解读的深度要求也是不同的。要带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教师应先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够流畅地、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活动。

我们要将英语的有效性课堂探索到底,教师只有多视角解读文本、全方位分析教材,让文本直接和学生对话,让学生感受语言,最终成为独立的读者,才能充分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阅读能力,才能把有效的英语课堂探索进行到底,才能达成有效的英语课堂。

[1] Grellet, F. 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 戴军熔.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的基本框架与策略[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2(04).

第6篇

摘 要: John Schumann 于20世纪70年代末创立了文化适应理论。该理论从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角度探究了二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语言休克和洋泾浜化现象。而之后Anderson又进一步提出二语习得要经历本土化和去本土化的过程,即本土化模式。本文着重阐述文化适应模式以及本土化和去本土化的基本内容,并试图探究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休克现象及对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文化适应;语言休克;本土化和半本土化;教学启示

一、 文化适应理论和本土化模式

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是“对一种新文化的适应过程,是对新文化的思想、信仰和感情系统及其交际系统的理解过程,是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 社会和心理结合” 。早在1978年,社会心理学家Schumann就提出:二语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标语社团的适应程度决定了其二语习得的水平。所谓社会距离,“就是学习者作为特定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与目标语群体接触时所产生的影响因素”(武英杰、张玉双,2010)。而心理距离是指学习者作为个体的情感因素。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决定了学习者接触目标语的量以及面对语言输入时的接受程度。

此外,Schumann还从文化适应角度探究了二语习得中的“洋泾浜化现象”。当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较大时,学习者就会停留在语言学习的早期阶段,语言也出现洋泾浜化趋势。而Anderson在此基础上,从认知角度提出了“本土化模式”(the Nativization Model)。他将二语习得视作本土化和去本土化的结果,进而形成了本土化模式。

二、 本土化阶段、半本土化阶段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休克现象

根据文化适应理论,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决定了学习者接触目标语的量以及面对语言输入时的接受程度,从而深深地影响了二语的习得水平。在目标语环境下习得二语时,社会因素的影响是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因素只在社会距离无法确定时才发挥作用。而在外语教育环境下,情况就另当别论了。本文中所指的语言休克主要是指本土化阶段、半本土化阶段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

关于语言错误的探讨并不少见。然而,这些探讨多从语言学和跨文化角度进行分析,却很少从认知角度出发。事实上,“语言并非是独立的自然现象,语言意义与人类的一般认知能力和方式具有密切的关系”(李颖,2013)。正如王文斌转引Humboldt所言,“每一种语言都是民族思维的历史积淀,折射出一个民族观察、感知和理解世界所独具的思维范式”(王文斌,2013)。因此,中英文缘于各自不同的人文历史递演,衍生出殊异的表达方式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是这也成为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根据Anderson的本土化模式,二语习得要首先经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想方设法使输入的目标语符合“内在规则”(内在的语言知识系统),即不断地通过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构建语言假设。在语言学习的早期阶段,内在的语言知识系统主要是在母语思维模式上构建起来的,母语和目标语之间认知和思维模式的相似程度影响了二语的习得水平。这也就从认知角度解释了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现象。当相似程度高时就产生正迁移,母语语言系统就有助于二语的习得;反之,当相似程度低时就产生负迁移,母语语言系统就妨碍二语的习得。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本土化和半本土化阶段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思维模式迥异引起的问题和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困扰。

1、 思维模式迥异引起的问题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不同,社会历史演变也各异,所以不同民族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也不同。这就造就了各民族思维模式的迥异,而这种差异也进一步体现在语言上。因此各民族描述同一个事物时的表达方式就会有所差异。

汉语思维模式体现了整体性的特点,而英语思维模式则具有分析性的特点。中国人自古就对“现象”有着特殊的兴趣。因此,也就有了“格物致知”一说。对于中国人来说,各种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事物有着密切联系且富于变化的。故而中国人的思维倾向于整体性和辩证性。所谓整体性就是将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置于一个整体中来考虑问题,因此事物所处的背景和环境不容忽视。汉语就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大多数时候,词语、句子和片段无需通过各种连接手段就可以自然地放在整个语篇中。通过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可以实现行文意义的连贯。这也就是常说的汉语是“意合”语言。与此相反,英语思维模式则更具分析性。古希腊人喜好哲学,乐于探究事物自身的特性及其永恒不变的本质,故而,一元性、分析性思维更加突出。所谓分析性是指将一个完整的对象看作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属性、特点。因而,英语中的每个语言元素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相对完整的部分,各个部分之间通过连接词等手段标明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英语“形合”的特点。

2、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困扰

除了思维模式迥异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之外,在英汉语码转换时,中国学生往往也会面临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困扰。这些困扰分为两类:其一,“文化空白”;其二,“文化陷阱”。

首先,来看“文化空白”。顾名思义,“文化空白”就是指在一种文化中存在,在另一种文化中却不存在。

其次就是“文化陷阱”。 “文化陷阱”实质上就是一个一个的雷区,所描述的文化现象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物,表面看起来是差不多甚至是一样的,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内涵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如果在学习语言时,仅限于语言表面的对应,那么就很容易踩到“地雷”。 一旦掉入这些 “文化陷阱”,就会导致语言休克。

“红色”在汉语中象征着喜庆、吉祥,那么英语中“see red”和“in the red”是否也象征着喜庆呢?事实上,英语中红色常常代表着血腥、危险、生气和亏损。所以,“see red”是生气、勃然大怒的意思;而“in the red”表明一个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如果想当然地忽视英汉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那么英语学习中就会遇到许多语言休克现象。

三、 给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文化适应理论是针对二语习得提出的理论模式,对我国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时,必然会经历一个本土化和半本土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无法有效地缩短心理距离,克服语言休克,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就很有可能出现洋泾浜化现象,进而阻碍学生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交际。而如何帮助学生调节心理距离,缩短本土化和半本土化的时间,尽快做到去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去本土化呢?Schumann的文化适应理论和Anderson的本土化模式为我国英语教育工作者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

(一) 心理调适

为了更好地掌握一门外语从而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交际,必要的心理调适是不可或缺的。根据Schumann的文化适应论,二语习得同文化适应一样,都要受到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制约.但是由于中国英语教学基本上与目标语群体没有直接接触,因此社会距离的影响就微乎其微。看起来问题似乎简单了。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缩短心理距离。根据Schumann所述,从影响心理距离的四个因素着手即可:克服语言和文化休克,选择合适动机,提高语言的自我透性。以往对如何克服语言和文化休克,怎样选择合适动机的研究较多,却对如何提高语言的自我透性谈及较少。

所谓心理调适就上要在宏观上要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语言是一个民族思维的历史积淀。了解到这一点,就不难承认英汉两种语言折射出的是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演变和思维方式。因而,在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时就能理性对待,从而减少困惑、 焦虑和恐惧等语言和文化休克现象。本土化和半本土化中对待英语输入也不会一味地朝着汉语语言系统靠拢,而是尝试着去了解英语语言系统,逐步构建起目标语语言系统,从而达到去本土化的效果。而教育工作者就需帮助英语学习者形成这种意识,在英语学习的初期阶段就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概念。

(二) 跨文化知识学习

心理调适让英语学习者找到一种积极良好的心态,就好比磨好了刀,接下来就要“砍柴”了。所谓“砍柴”就是一点一点地积累跨文化知识。跨文化知识至少是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

1. 英语语言学知识。语言学知识涉及语言的各种属性、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与心理、语言与文化、语言习得等。从微观的构词法到宏观的社会语言学,语言学知识可以有效地帮助英语学习者构建起英语语言语法规则,形成一整套相辅相成的英语语言系统。

2.英语语言发展史。正如前面所说,每一种语言都带有历史的痕迹,英语亦然。英语语言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古英语(Old English),中世纪英语(Middle English)和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尽管85%的古英语词汇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但一些常用词汇还是保留下来。中世纪英语(11001500)时期,法语一直是英国的官方语言,成为统治阶级用语,而平民百姓说的英语被认为市低等语言。在近四百年时间里,诺曼人给英语带来了近一万的外来词,深深影响了英国人的社会和生活。英语语言在这一时期借用了较多法语中的派生词缀。当然也有一些拉丁语直接进入英语,而且多用于书面语。由于贸易的发展,还有少量的荷兰词语在这时期融入英语中。 现代英语(1500至今)时期词汇拼写开始趋向规范化,标准化,固定化,读音和拼写之间的差距扩大。另外,随着探险、殖民、以及贸易等各方面走向世界化,给现代英语带来一定的冲击。超过50种语言的外来词涌入英语,如阿拉伯语,法语,德语,荷兰语,俄语,希伯来语,西班牙语,汉语,意大利语等。另外,一些外来语仍保留了原来词语的复数形式。还有一些更保留了当时的拼写和发音。

英语语言发展史有关知识的输入使得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的各种现象,譬如大量不符合英语构词法的外来词的输入等等。

3.英语国家社会历史文化。

英语国家社会历史文化涉及对方的政治、历史、社会和文化,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了解语言背后的故事,对于揣摩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是大有裨益的。此外,这类知识的补充对于英汉语言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及俗语、谚语的习得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这些跨文化知识的补充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青少年来讲,这些知识可以是循序渐进,即需即学的;而对于年龄较大、思维较成熟的成年人来讲,这些知识的补充可以是集中的、系统的。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 李颖.学习者“错误”的认知与思维形态研究[J].外语界,2013.

[3] 钱月琴.五颜六色辨心情――论英语中颜色词的内涵[J].职校论坛,2011.

[4] 王文斌.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

第7篇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文本的解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何解读文本才最有效,学生的收获才最大?文本的解读是指向文本本身还是文本以外的东西,这些都需要每个语文人深入思考。时下因为人文论严重泛滥,语文教学没有深入挖掘文本,对文本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A。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都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无论什么样的活动,无论什么样的教学,都应该围绕文本来进行,都应该直指文本而去。离开文本的教学,必然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其必然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不清,定位不准,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因为,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探究,离不开学生对文本深层次东西的挖掘。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把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方面。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本无非是个例子。作为一个例子,就有着让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达到能够举一反三的作用。

但是,就目前的语文教学来说,文本的这种例子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人文而论的提出,使得许多教师不重视发挥文本的作用,他们只是重视了形式的革新,而没有重视内容的革新。他们不知道课改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不是忘掉语文教学的根本。

作为语文教学来说,语文教学一方面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需要通过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的培养得到。许多时候,教师领着学生学习文本,阅读文本,看起来很重视文本,但是许多时候教师根本就没有引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内部,将文本内核性的东西挖掘出来,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这既激发不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很难有所收获。学生为什么对语文课没有兴趣,原因就是语文的繁琐教学,浅陋分析破坏了学生的情趣。

首先,发挥好文本的作用,使学生通过最节省的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而这需要教师对文本有很好的认识,需要教师有很高的解读文本的能力。他们能够根据文本,根据自己的解读结果,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特别是生本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有高屋建瓴的认识,能够通过巧妙合理的方式和方法,将自己的解读结果传导给学生。对学生的认识不深入、不细致的地方,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发挥文本的例子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充分重视学习策略的传授,特别是要通过自己的解读,通过自己设置的一些问题,通过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充分掌握一些基本的解读文本的方法。目前许多语文教师不重视这种策略的教学,他们只是为了学习文本,理解文本,但是不知道让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去思索,去探讨与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思路要适时地引导,让他们明确自己的短板在哪儿,明白自己的欠缺在哪儿,特别是明白自己为什么没有进一步思考。又是教师在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或者是认识上不到位的地方的时候,可以将自己的思路,将自己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以及问题的来龙去脉给学生理清楚,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答案。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明白思考问题的方向,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不是加以否定就完事,而是让他们思考他们为什么会犯错误,他们在思路上出了哪些问题,他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等,时间长了,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认识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解读文本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再次,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读者反映文论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文本的学习都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永远也不能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因此,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自主感悟文本,并且把课堂教学的基础建立在学生学习文本的基础之上,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师先入为主、主观臆断的被动局面。

过去谈合作学习,大家都是让学生简单地看一下文本然后就合作交流,学生对文本的思考还不深入,对文本中的问题思考得很不深刻,教师就急于让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教师常说新课改很难,难在什么地方,就在教师的观念不能转变,在于教师不能放手,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引领着学生在文本中走动,很少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学习。教师始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很难有主体性可言。

孔子曰“不愤不悱,不启不发”,语文其实就是为了解决学生心中的愤与悱,教师的作用就是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只要教师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语文其实很简单,也很有趣。

第8篇

误区一:文本解读的深度不够导致语文教学普遍简单化

一位教师执教老舍的《想北平》:先通读全文,找出文中描写北平的段落;然后要求学生分析这些段落分别描写了北平的哪些具体内容(建筑、环境、果蔬),并进行归纳;最后明确作者描写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在文中的作用(对比或反衬)。应该说,教学思路是清晰的,主题也作了观照。但这些还仅是文本的表象,而作者通过这些描写真正想表达什么,即作者“想北平”到底想念她的什么,却是隐性的东西,是文章的实质,教学始终没有挖掘出来,以上教学只能是一种表面文章,未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沟通、交流,并进而产生共鸣。

这种课较多见。这是一种低位化教学:在没有读懂读透文本的基础上,只预设几个简单的问题作为主体教学内容;文本解读满足于文字表层信息的简单化梳理和概括,这也可称之为扁平化教学。因为教学内容呈平面排列,没有立体感,没有逐层推进和螺旋深入;而且设计的问题也是局限于文章表层内容的概括分析,没有思考的空间和探究的价值;更没有语言的品味和赏析,没有感动和感悟。这种简单化教学是一种“伪语文”教学,是一种负能量教学。

语文教学的成功来自教师自己的文本阅读和阅读发现。文本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通过解读文本而预设的教学内容。一位优秀教师能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使其教学更接近理想的课程追求。语文,文本背后作者的人生的丰富经历、社会的独特认识、情感的个体体验、人生的深刻感悟都是千差万别的,语文课,教师应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对文本的阅读感悟进行教学提炼,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输送给学生。高中生不同于初中生,高中教材的思想高度也是初中教材难以企及的。如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寒风吹彻》,曹文轩的《前方》,沈从文的《边城》,的《雷雨》,周国平的《直面苦难》,帕斯卡尔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汪曾祺的《葡萄月令》等,这些文本的思想高度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也要达到高位化的认识要求。

几位名师就表达了同样的教学思考:

于永正说:“教学上这法那法,研读不透教材就是没法。”

曹勇军说:“教材的解读能力是一个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

李泽厚说:“应该在自己的阅读中发现问题,找到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空白点,自己又有某些知识和看法。”

但遗憾的是,本人曾带领课题组对百名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做过专项调查:在教学文本之前,教师能够静心阅读文本1遍的只有80%;能够阅读2遍的,只有50%;能够阅读3遍以上的,不到10%。

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厚度是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它不仅决定着语文课堂教学的厚度和高度,也决定了一个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气场。文本阅读不足,教材解读不够,浮光掠影,语文教学也就只能浅而不深,华而不实!

误区二:工具性语文元素的缺失导致语文教学普遍人文化

20世纪80年代以前,语文教学是清一色“政治化”;80年代,语文教学是清一色“知识化”,语文课堂是知识课堂,以知识为本位。后来工具性和人文性逐渐统一。但现在,《语文课程标准》在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基本理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提到非常重要地位的同时,明显弱化了工具性,致使语文教学开始不重视语文基本能力,而是跳过语文知识,以人文为教学核心。其结果就是:语文教学工具元素明显缺失,人文元素过于泛滥。

这固然是因为课改理念的不对称引导和部分教材的主题组元编排模式,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材解读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工具观”和淡化知识与技能这一工具性目标定位。

主题组元教材其编排模式打破人教版教材长期以来的以文体特征为语文知识支撑点的结构体例,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以人文话题为教材组元的中心指向,在此基础上,甚至教材的专题导读和课后的练习设计,均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以致有些语文课堂紧随其后,不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而是跨过文本语言、跳过语文知识,仅把目标聚焦于主题内涵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光环上,从而对专题的人文内涵进行大肆引申和发挥,忙于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

不是夸大事实,本人对百名一线高中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课堂教学偏重文本主题挖掘而忽略文体技法等工具性内容的,超过80%。

目前的语文课堂,的确彻底转变了工具理性主义的教育思想,但教学内容普遍以人文为核心,以生命关怀为支点,过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和情志发展,使语文课彻底走向了人文课。矫枉不能过正。人文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语文在传道之余,不能无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教学反对知识本位,但绝不是淡化知识。

语文课,应该落实语文知识技能,在落实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开设语文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如果丢了这个目标,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过犹不及。工具和人文性应是二元统一,不可偏废,这个度一定应把握好。

误区三:偏重结论式教学导致语文教学普遍去语言化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主要原因就是“结论教学”,也就是学习过程的缺失。所谓结论式教学,即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接受一个结论,而不是让学生参加和经历一个学习活动。其主要做法有三种:一是结论传递,二是结论推导,三是结论印证。这种教学法的最大弊端就是忽略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语言本务和过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