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共管理内涵

公共管理内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30 16:36: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共管理内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公共管理内涵

第1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学科定位;价值基础;研究对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49-03

一、学科定位

中国公共管理学专业最早开设于上个世纪20年代,其后经历了80年代的重建与复苏,现已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它包含公共行政学、(新)公共管理学以及公共服务理论等。公共管理学本身是一个由许多学者组成的科学共同体,尽管存在不同的阶段但发展是一贯的。“至于公共行政进展中不断有新知识的注入和创新,是在范式之中的,知识由共同体生产,是秉承信念介入现实的实践中生产出来的,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如果将现今中国学界的公共管理学学科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公共行政学就像是他的年少懵懂期,(新)公共管理学是他的青年发展时期,而公共服务理论则是他开始走向成熟理性的阶段。

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政治学是其母学科。现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况不断地将官僚体制推上统治过程中的杰出位置……结果,业已成为现代国家主要政策场所的不是政党政治,而是官僚政治。公共行政的首要也是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官僚模型。传统的官僚模型始于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它强调以机械的控制手段来提高效率,利用严格的科学原理进行组织设计与管理,却忽视了对人的关怀。逐渐发展的新官僚模型改进其原有的静态结构研究,形成理性的决策模式。同时,也更关注人的需要,以及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公共行政在某种意义上一直又都比政治学的内容要少,因为作为政治学这个母学科的一个子学科,公共行政不仅与其母学科的关系不太融洽,而且它还一直在热切并富有成效地在其他学科中寻找自己的“父学科”。在霍哲等人看来,公共行政=政治+管理。

广泛吸收公共选择理论与管理经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始于新西兰。它强调将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引入公共部门,并充分利用市场的理性选择作用,是一套取自于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的价值观,倡导管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并且强调政府应集中力量“掌舵”而非“划桨”。公共管理要求以政治敏锐和公共服务价值观来平衡责任感。作为一个术语,“公共管理”意味着公共政策与行政的会聚,并确认在公共管理中管理与政治两者不可或缺。在公共管理模式中,政治家与经理的关系比以前更有弹性、更为融洽。不仅如此,公共管理的作用范围较之公共行政阶段的官僚体系也更加广泛。但是当我们急于掌舵时,也许我们正在淡忘谁拥有这条船。正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批判的基础上登哈特夫妇提出了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服务是一套以公民为中心的理论,它所关注的不是“掌舵”或“划桨”的问题,而是如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建立一套“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公共管理要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政府组织已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社会资源的提供者或创造者,政府及其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多种机制和方式的灵活运用,提供各种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公共物品,以不断回应社会公共需求偏好、维护公共利益。

同时,作为统一学科的中国公共管理学又具有双重性,不仅体现在其作为学科的研究性,还体现在它是一个“职业的、实务领域的公共行动”。从理论层面来说,公共管理学将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主题,探究如何有效组织公共部门合理配置资源,综合研究各种理论或学派的理想方案并结合社会现实状况,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公共管理路径;在实践意义上,公共管理学又旨在培养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人才,使其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中能够与所处的政治环境有效沟通并熟练的执行各项政策,运行所处机构。

二、价值基础

选定与夯实合理完备的价值基础是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津要所在。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色、专业内涵以及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均取决于价值基础的价值结构的合理规划、价值秩序的有效构建;另一方面,合理的价值基础不仅在理论上为公共管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合法性、正当性理据,也在实践中成为对公共管理实践做出好坏优劣等评判的基本准绳。考虑到“公共行政是政府的艺术与科学跟管理的艺术与科学的联姻。效率与经济主要属于管理理论的范畴,而社会公平属于政府理论的范畴。”同时,随着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民主参与、公民权也日益成为公共管理学走向成熟的重要理论支柱。因此,公平、民主与效率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基础。

进而言之,正如学人江畅所言,“由于人的需要(欲望)所指向的无非是目的和手段,同时只有当一个事物作为目的或手段时它才能成为满足人的需要(欲望)的事物,因而目的和手段对于人都是有价值的,而且对于人而言的所有价值都无非是目的(性)价值和手段(性)价值这两类。”借鉴上述对价值的分类,公平应属公共管理学的目的性价值,而效率则是手段性价值;至于民主,笔者认为兼而有之。

首先,公平应当被确立为公共管理学的目的性价值基础。“社会公平强调政府提供服务的平等,强调公共管理者决策和项目执行的责任,强调公共管理的变革,强调对公民需求而非公共组织需求的回应……新公共行政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公平的对待公民。社会公平就包括旨在增强这些少数群体政治权力并改进他们经济福祉的一系列活动。”在《正义论》中,罗尔斯针对正义分配提出了著名的“差别原则”,即:“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诚然,社会公平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不平等都会消失,但是每个人的基本利益都应该得到起码的尊重与保障。公平价值赋予了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容,强调了公共组织提供的服务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每个人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权利。公共管理学研究如何合理有效的配置社会资源,如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其次,民主既是一种手段性价值也是一种目的工具性价值。就前者而言,不论是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目的都在于追求一种公平、正义、自由、幸福的生活。近千年的人类政治实践历史已经揭示了如下政治学公理,即:相对于其他政治范式,民主是实现优良生活的最有效手段。就后者而言,民主本身已然成为一种可欲的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民主生活中所充盈的平等的理念、自由的氛围、尊重的品格、人道的魅力甚至参与的乐趣等待,已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个人与民族矢志不渝地将民主作为上下求索的价值目标。在当代共和主义思潮、尤其是公民资格理论的深度影响下,民主即参与、“民主意味着参与”,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思想背景。民主价值、公民参与等依然成为作为公共管理理论重要补充的公共服务理论的观念圭臬。因为公共服务中公民参与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公民的参与来保障公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不论是公民参与还是享受公共服务,都是公民权的重要体现。公共服务是政府运用公共资源,根据社会公共需求,为社会福利最大化而提供的社会产品和服务。公民的参与能迅速高效的反应社会需求,从而为政府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求提供有力参数。

最后,作为公共管理学的手段性价值,“效率”是一个颇具歧义的概念。通常而言,效率可分为经济与社会两个层面,经济学效率“强调的是以最少投入取得最大产出”;社会性效率“以社会价值观念为目标,规范的予以衡量的效率”。从行政学本身的应用属性来看,对于效率的一定追求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由于实际操作中对于“效率至上”原则的过分夸大,原本的“工具合理性”变为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公共管理学在合理吸收西方价值工具的同时也要警惕工具的目的化,尽量规避效率原则的弊端。不可以简单的将绩效作为评判组织优劣的标准,还要防止效率异化而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以致出现公共权力的滥用现象。西方传统的科学管理所追求的效率原则是建立在工具理性的操作程序之上的,而当代社会的公共管理学在研究其效率的同时更应关注“人”――效率的创造者;毕竟,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效率,它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中国公共管理学早期深受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影响,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并以此指导社会实践。单纯的追求效率让社会陷入两极分化动荡不安,中国饱尝效率至上之苦。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公共管理学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其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认识到行政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务;亦即,公共管理要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政府组织有先天的官僚特质,在参与社会利益分配时不仅会降低效率更会损害其公平性,因此公共管理学要做的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秩序,满足公共需求。

三、研究对象

众所周知,确定研究对象不仅是划定学科分类的重要依据,也是界定研究任务、创建学科体系的观念前提。就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学科建设而言,确立妥当的研究对象是其立身之本与发展之源。人类是在对利益的不断追求中发展进步的,然而人的社会性又决定人类对于利益的追求不能离开社会,也就是说面临着公共利益的分配。公共管理就是要满足社会需求,合理分配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公共管理学以公共部门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其核心是政府部门管理。公共利益的现实表现形态是公共资源。政府组织要做的是有效地组织公共资源,使其能够有效增值;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使其能够依据社会需求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政府保障对于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前提。但与此同时也要防止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对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破坏。对于中国来说,政府以官僚组织的形式运行,在官僚体制中人治现象突出缺乏法制规范。同时,臃肿庞大的官僚机构也容易使得信息在收集、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效率低下。这就容易导致政府对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反映迟缓,也就不可能有效地组织、合理地分配公共资源。权力过分的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权力有限。但我们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21世纪,长长的信息传递链条不仅容易使信息失真,而且往往会错失良机。公共服务理论认为现代政府组织的角色是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而不是“掌舵”。因此,行政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力求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专心处理公务减少闲杂事务,加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为政府的尽职尽责带来美誉。”这也要求政府组织在进行政策制定、执行时要鼓励公民参与。民主不仅有利于公民的主人公意识、公民精神的培育,也会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流动。

另一方面,随着公共管理学的推进,公民社会自治网络的形成,公共管理的主体趋向多元化,不仅包涵政府组织也包括为社会公共利益提供服务的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管理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一条路径,同时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也是对于政府组织管理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对于维护公民权利有重要意义。俞可平先生认为:由民间组织独自行使或他们与政府一道行使的社会管理过程,便不再是统治,而是治理……治理和善治的本质特征是公民社会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独立管理或与政府的合作管理。当前中国社会非政府组织发展极不健全,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中国公共公共管理学未来的发展中,应探究如何应健全法规从制度层面保障非政府组织的合理存在,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应有作用。

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研究虽不似西方的百家争鸣但也已然走在途中。然而理论的发展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研究当前社会公共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将公共管理学结合国家社会实践,并逐渐探索适合中国基本情况的学科体系,是中国公共管理学发展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池忠军.公共管理考辨与范畴[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64.

[2][美]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M].丁煌,方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

[3]张梦中.论公共行政(学)的起源与范式转变(上)[J].中国行政管理,2001,(6):24.

[4]张梦中.论公共行政(学)的起源与范式转变(上)[J].中国行政管理,2001,(6):25.

[5][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6.

[6]陈振明.公共服务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3.

[7]池忠军.公共管理考辨与范畴[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85.

[8][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5.

[9]江畅.论价值的基础、内涵和结构[J].哲学原理,2000,(11).

[10][美]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M].丁煌,方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

[11]Max Wolff,“Democracy Means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Education sociology,Vol.23,No3,1949:129-134.

第2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内涵;目标;内容

水利工程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支撑,是水利工程从传统向着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标志。水利工程管理就是结合相应的工程项目,按照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对系统不断进行完善和强化管理。当前在我国各个领域现代化飞速推进进程中,也需要水利工程领域积极应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形成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

1 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内涵分析

水利工程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需要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显示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从传统模式向着现代化模式转变。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水利领域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要想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就需要我们建立和时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管理体系。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作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可以涵盖为以下几方面内容:能够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水利工程设施,同时结合水利领域发展需求能够制定科学的、先进的,适应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建设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素质过硬,具有现代化思想意识和管理理念的工作队伍。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尽管能够带来多种好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我们循序渐进的开展,其是一个漫长的动态化过程。

2 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目标分析

2.1 对水利工程管理方式进行大胆革新

首先,要尽快改变过去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管理方法和手段,逐渐向着现代化管理方向转变;其次,结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特点、趋势,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水利领域发展规律的水利工程高效运行管理的管理体制,确保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行下去。

2.2 促进先进技术的应用,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

首先,促进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水利工程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为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其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同时还能够保证水利工程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进行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我们重视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为实现一个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保证水利工程项目能否实现安全运行对于确保居民正常用水、农业和工业正常用水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社会秩序稳定和人民群众团结。所以,水利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需要我们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确保项目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确保工程运行安全高效的前提下,进一步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更长久的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2.3 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

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涵盖了丰富的现代化管理学理论,其中就包含精细化管理理论。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积极应用精细化管理理论,能够保证整个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该以相关的规章制度为指导思想,制定出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确保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3 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内容分析

3.1 坚持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该种理念才能体现出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服务性特点。要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好水利工程在供水、发电、防洪抗旱的功能,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同时,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还要避免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尽可能降低这种危害程度;其次,要全面坚持安全为中心的管理目标。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直接威胁到周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一定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安全性。只有全面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水利工程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要猿忠钥蒲Х⒄构畚前提,为社会稳定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既符合时展潮流,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能更好体现出水利工程的公益性。

3.2 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手

首先,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体现出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在管理体系中引进信息技术设备,构建完善数据整理、储存、传输和分析系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效率;其次,积极应用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在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过程中应用智能化设备能够提高管理的自动化水平,确保对水利工程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管理,同时,在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中还可以应用实时监测设备,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中国与日本的水管理及其比较研究(一)――水管理体系的评价系统[J]. 陈菁,水谷正一,後藤章.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5)

[2]水利工程公益性耗费补偿的状况及难点――建立良性水利工程公益性耗费补偿机制探讨之二[J]. 董文虎.中国水利. 2000(02)

第3篇

3月25日,*公司主要领导带队走访了安徽省政府,向省政府汇报皖电东送实施情况,并就加快特高压建设、促进皖电东送后续项目建设等方面与安徽省政府进行沟通交流,取得了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与皖电东送相关的发电企业举行了座谈会,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为发电企业服务,进一步推动皖电东送战略的实施。

通过调研,*公司不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同时也更加深化了对建设特高压电网、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的理解,极大地鼓舞了战胜当前经济困难、化危为机的信心和决心。

调研的主要收获和启示

一、苦练内功,提升精益化管理能力,促进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浙江远东化纤集团拥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装备,单线生产能力是国际上最大的。在外部环境不利的状况下,远东化纤集团苦练内功,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内部精益化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了应对危机的能力。

注重提升核心业务竞争力和企业内部管理的企业,在危机到来时能够先于其他企业稳住阵脚,迅速复苏。*公司要争当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排头兵,就必须将国家电网公司“四化”战略部署转化为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着力把精益化管理融入到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中去,优化管理流程,规范管理程序,完善内控机制,强化风险防控,促进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创新发展,加快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建设,促进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

**集团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发展,利用中央酒仓库和*博物馆地下酒库两个基地,为企业和个人搭建一个集现货交易、期货交易、个人收藏及投资在内的原酒交易平台,从作坊式酿酒企业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生产、经营、出口企业。

创新是在同业竞争中领先、占优的关键因素。*公司将在特高压电网规划指导下,坚持强化协调发展观、现代安全观、网络市场观、节能环保观,主动融入“一特四大”发展战略,打造以特高压为核心、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主网架。同时,*公司将不断创新、持续实践,完成好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等重大科技创新的专项任务,加大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建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

三、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实施皖电东送战略,促进电网和电源协调可持续发展

20*年1月~11月,皖电东送已投运的10台机组累计完成上网电量254亿千瓦时,有效地实现了区域能源的优化配置。淮南—沪西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将进一步为皖电东送战略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网架支撑。

结合调研活动,*公司董事长帅军庆和总经理贺锡强一行专程拜会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就加快推进国家电网公司与安徽省人民政府签订的电网发展会谈纪要的进一步落实等有关情况进行了汇报沟通,并提出了加快推进特高压工程建设、同推进皖电东送后续项目建设、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王三运表示,*公司提出的建议与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想法不谋而合,安徽将全力支持,提供一切便利。

双方商议将依托淮南—上海特高压工程建设,开展皖电东送二期工程和后续项目建设。据悉,远期规划皖电东送规模将超过4000万千瓦。下一阶段,*公司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部署,紧紧抓住特高压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机遇,提升企业在构建区域能源平台和促进电网、电源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打造*“东西畅通、南北互济”的坚强核心网架。

四、构建和谐网厂关系,促进企业经营效益和履行社会责任能力的全面发展

*公司主动听取各发电企业对“三公”调度和电力市场交易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研究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用电需求下滑的新形势下,深化网厂合作,共渡难关。各发电企业纷纷表示,一定认真履行好新签订的购售电合同,坚决服从电网调度,切实管理好、维护好发电机组,共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网厂合作,继续发扬团结治网的优良传统,是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的有效措施。*公司将进一步深化对地方政府、省市电力公司、发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加强网厂协作,促进电网和电源的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地推进电力市场建设,规范“三公”调度交易管理,在搞好皖电东送的同时,积极开展省际双边交易,更好地为发电企业服务。全力保障电网安全。

五、以人为本,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促进*“3T”文化培植于心

**集团长期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该集团的成功运作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这包括企业与员工的和谐、企业与环境的和谐、企业与社会的和谐。**集团已将企业文化打造成企业竞争的软实力。

第4篇

 

引言:基本建设的核心使命在于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满意度,最大化满足建设单位的使用需求是针对基建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目标。虽然近些年来,诸多建设单位加强了对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但是“豆腐渣”工程依然大量存在,这些“豆腐渣”工程给社会各界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对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内涵的把握,深入强化基础建设质量管理,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基建工程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应该以保证工程质量为核心目标,将我国现有的关于工程质量管理的各项技术标准,以及施工规范和施工技术要求作为指导依据,组织所有部门管理技术人员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条理、有监管的各项活动。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主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程质量,即工程建设的核心价值所在,关系到人民生活、工作需要以及国家建设。二是工序质量,即人力、机器、材料、施工技巧、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在生产过程中起综合作用所体现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三是工作质量,即建设单位的经营管理、技术组织对施工单位或施工企业起综合作用的过程。工作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建筑质量,是建筑质量的保证。

 

工程、工序和工作这三个质量因素具有紧密的联系。工程质量是进行施工管理的最终结果,同时又取决于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使整个基建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二、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

 

基建工程质量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参与者责任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与者对基建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明确各方在基建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责任。建设单位应该成立相关的基建项目管理机构,比如基建处或是项目建设指挥部,并为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各部门管理人员需明确其岗位职责,全程进行质量管理,并充分发挥其质量管理潜能。勘察单位应该将勘察设计文件递交或者委托给相关部门进行政策性和技术性审查,以此确保勘察设计文件的质量。实践证明,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是进行建设活动的客观规律,可以有效落实政府部门在各个环节上的监督管理,从而使基建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建设单位必须确保施工单位具有相应等级的资质,必须通过公开的招投标来确定最终承包单位,并签订合同,实行合同管理。监理单位则负责各单位是否依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设计文件等执行的监督管理工作;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同时,监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客观公正地执行监理任务。

 

(二)加强材料与工序管理

 

基建工程的质量控制本质在于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材料、环境等因素的有效控制。

 

首先,要想满足建设单位的需要,必须提高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工程质量意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使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通过精心规划、施工和管理,建成更多的具有现代特色的优质工程。

 

其次,基建工程质量的核心是材料质量。因此,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必须贯穿整个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验工作,从源头上杜绝劣质材料进场,严厉禁止使用不合规范的建筑材料。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最后,在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受到技术实施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作业环境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根据基建工程项目自身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不利因素;在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生产环境,保证建筑所需物料的有序堆放,保证项目场地的各个通道畅通,创造良好的安全施工条件。

 

(三)强化监督管理

 

基建工程的监督管理主要体现在政府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两方面。在基础建设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相对应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为强化基础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单位可以委托本地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代表当地政府来行使监督权,对涉及到建设项目的各个有关责任部门的行为进行依法监管。在基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邀请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到施工现场参加地基、基础、主体等部分工程的验收。并在整体施工结束后,强化对整个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发表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意见,从政府监督的层面上确保基建工程质量。基础建设部门要积极与各个监督管理部门保持有效沟通,主动办理相关监督手续,自觉接受配合管理和监督。工程竣工后,在得到质量监督部门的核定认可之后,才能交付使用。

 

另外,为了增加基建工程建设透明度,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社会舆论公布基建工程的建设进展情况,接受社会大众的公开监督;二是建设单位在项目现场须设立工程建设标志牌,标注清楚参与建设的各方单位、法人、姓名和联系方式,方便社会大众的监督,确保基建工程质量合格。

 

三、结论

 

工程质量是决定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基建工程建成后的交付使用,也直接影响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信誉。对基建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是参与建设的各个部门的工作重点,也是参与建设的各个部门的共同职责。作为建设单位,应以质量把控为核心,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第一位,自觉接受相应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积极协调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控制项目规划、招标投标、审定重大技术方案、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达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

第5篇

唐口煤矿是淄矿集团公司的龙头矿井,于2006年1月正式投产,现有职工3140人,女职工165人,占全矿在册职工的5%。近年来,我们在各级工会及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立足企业实际,把握工作重点,优化队伍,提升素质,创新形式,安全协管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为唐口煤矿的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构筑了第二道防线。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任何一项工作想要做精做优,必须要具备勇于创新的精神,只有善于创新才能走出新路子。近年来,女工委扎实开展协管工作同时,不断在创新中求突破,抓特色、出亮点,得到了上级工会组织的一致认可,多次被集团公司和省煤矿工会评为“安全协管会先进集体”称号,荣获全省煤矿矿(处)际女工家属协管安全工作先进荣誉。

一、推进素质提升,激发安全协管工作活力

安全协管队伍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安全协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是搞好安全协管工作的关键点和支撑点。为进一步加强协管队伍管理,增强整体战斗力、凝聚力,使协管员在煤矿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历年协管工作的实践基础上,不断摸索协管新路子,探究协管新方法,根据全矿的安全工作形势和需要,确定了协管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的具体内容和重点。在实施“素质提升”工程过程中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推行岗位描述,提升业务能力

安全协管员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在协助矿井安全生产方面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进一步提升协管员业务能力,更好发挥协管员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我们以安全作业自我岗位描述为载体,让协管员根据自己的协管经验,撰写岗位描述材料,并在工作中加强练习,在干中练,在练中干,人人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工作创新等内容,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双向补充,不断融会贯通,提升个人业务素质。

自推行安全协管员“岗位描述”以来,我们共组织协管员开展了6次大赛。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结合自身实际,运用多媒体、实物道具、人员模拟场景、多人配合等形式,对岗位情况、协管员工作行为规范、帮教对象、帮教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形象直观的描述。由于竞赛中增加了创新性描述,选手可以根据协管工作实际,创新描述形式和表现内容,为选手提供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去年,我们选派两名代表参加了集团公司举办的协管员岗位描述大赛,分别获得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二)实施心理培训,提升沟通能力

在新形势下,协管组织要更好的开展工作,必须站在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立场上,强化服务观念和沟通技巧。为此,我们本着以职工情绪为第一信号,以职工愿望为第一需要的原则,加强沟通交流,实行安全协管工作的“情理”交融。我们先后聘请了上海EAP公司朱晓平博士、郑日昌教授来我矿对协管员进行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讲座和培训,共培训8场次,协管员的沟通能力和技巧有了大幅提升。

除此以外,我们还购买了《行为心理学》、《煤矿安全心理学》、《沟通技巧》等一批专业书籍,供协管员日常学习提高。积极鼓励协管员通过自学,取得心理咨询资格。目前,全矿16名协管员中,有5人取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11人取得了矿级心理辅导员资格。

二、创新帮教形式,增强安全协管工作实效

贴近实际,创新形式,是体现安全协管工作特色的重要途径。新颖的帮教模式,不仅能让违章职工易于从心理上接受,从行动上配合,而且能够让他们入脑入心,增强安全协管工作的实际效果。今年以来,围绕创新安全协管模式,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 借助员工帮助计划,发挥心理帮扶优势

自2010年起,员工帮助计划在我矿已实施3年之久,对于职工快乐生活、快乐工作、快乐学习,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我们把这项成果引入安全帮教中,在消除违章职工的心理困扰,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帮教效果,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在工作中,我们注重对职工进行心理疏导,重点解决过去帮教工作单调,缺乏创意的老做法,特别针对80后职工工作不扎实、心气浮躁开展了疏导工作。同时,深入区队、宿舍、虚拟社区,及时掌握违章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帮助他们消除因违章产生的思想压力和家庭矛盾,使他们能够放下思想包袱,保持正确的心态投入工作。自引入员工帮助计划以来,协管员累计心理帮扶、走访谈心职工28人次。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以往协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整理了针对违章职工意识扭转的“五步沟通法”,即通过事前了解、利益解读、攻心说服、改善倾听、适时回访五个步骤,对被帮教职工实行全程跟踪帮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借助“1+1”帮教,发挥融合帮教优势

开展安全帮教工作由来已久,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因性别上的差异,个别性格内向的职工,在面对女工协管员时无法打开心扉,给有效沟通带来了阻碍。但男协管员不同,他们来自一线,和职工朝夕相处,彼此了解,帮教中能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基于此,我们让男女协管员结成“1+1”帮教小组,共同参与协管活动或对违章职工进行安全帮教。这样的组合模式,既能发挥女性特有的细腻、认真的态度,用真情打动职工;又可以借助心理帮扶的优势,让受教职工入脑入心,达到相互补充,提高安全协管质量的目的。

三、健全完善机制,提供安全协管工作保障

多年的协管工作经验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科学有效的机制是安全协管工作健康开展的根本,只有极探索创新协管工作机制,寻求协管工作与安全生产的最佳契合点,保证协管组织规范运作,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协管工作机制,保证了协管组织规范运作。

(一) 优化队伍机制,擦亮协管工作品牌

自2006年我矿成立女工协管组织以来,各女工协管员按照要求,分别挂靠到基层区队开展亲情帮教工作,在协助抓好一线职工安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近年来的协管工作开展我们发现,随着职工思想日益向多元化发展,单纯靠亲情优势已不能满足当前安全协管工作需要。今年以来,矿协管会围绕集团公司“创新年”主题,一是对协管员实行竞聘上岗,在竞聘过程中,我们按照竞聘演讲占30%、理论考试30%、相互打分占40%的比例进行严格选拔,将思想进步、作风扎实、工作主动、责任心强、热爱协管工作的职工调整充实到协管队伍来。二是在深入调研,对上级积极申请,对职工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基层单位选拔了8名既熟悉井下现场实际,又具备心理辅导员素质的井下一线职工,充实到协管队伍里,为协管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队伍调整后,不仅保留了原有的亲情优势,而且具备了心理辅导素质,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升。对此,我们撰写的相关报道被《中国煤炭报》、《中国经济网山东频道》、《新淄矿》等多家媒体采用。

(二)健全制度机制,促进协管工作落实

第6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

G642.0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旺盛,工商管理专业已成为各高校设置率最高的专业之一。专业的大发展导致了该专业的培养对象及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却未能及时跟进,这使得本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直接导致了高校的“就业难”现象。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解决目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人才缺乏核心竞争力、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各工商管理专业院校都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但从实践来看,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一些理论问题尚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在许多研究中,教育教学实践者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的理解还不够具体。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探讨了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具体内容。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进展

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所导致的人才培养效果也截然相异,因此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及构成要素理论的研究进展

在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研究中,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近年来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出发,形成了不同认识。如朱晟利(2005)[1]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样式),它合乎一定的准则,使人可以照做;成中梅(2008)[2]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概念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狭义论、泛化论、中介论、状态论等四种观点。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即“两要素说”――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三要素说”――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法;“四要素说”――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多要素说”――培养目标、选拔制度、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与学科设置、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校园文化、日常教学管理等多个要素。以上四种观点,“两要素说”和“三要素说”没能包含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部要素,而“多要素说”只是对有些要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所以,“四要素说”的观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认同(成中梅,2008)[2]。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进展

不少学者通过对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分析,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应可福等(2004)[3]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协同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岑丽阳等(2007)[4]以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为视角,从创新能力的要求、存在的问题等入手,分析创新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提出了工商管理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若干途径和措施,以上的研究都从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不同侧重点或视角,提出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创新点。

在关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中,阎军印等(2002) [5]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新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从知识型转向了能力型和素质型,尤其是对于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更是如此;张正堂(2004) [6]认为目前各个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都体现为宽口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但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值得商榷;蔡月祥(2006) [7] 指出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应当将职业经理人作为其目标。他认为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当满足社会需要、学术需要和个人需要三个方面。

二、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及其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纵观理论及实践界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理解,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稳定的人才培养的方式与风格,它体现着一定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为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和评价制度,形成的实施人才培养的一种特定方式。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因此笔者认为四要素理论能较好的区分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及培养评价四方面可以体现一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

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在以上培养模式的构成四要素中,其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在四要素中,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要求的纲领性表述,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内容及方向;不同的培养目标不仅定义了学生今后的培养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包括明晰人才培养的层次如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基层、中层及高层管理人才;还明晰了人才具有的知识、技能、培养的口径大小、工作的去向及培养特色。这些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尤其关键。一是由于目前在专业设置中,一级学科工商管理类下设置了作为二级学科的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这使得作为二级学科而存在的工商管理具有较宽的口径,例如我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与其他相并列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比,在求职的针对性上较弱,因此如何体现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特色,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体现异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优势,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必须明确的问题;二是由于目前全国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及其类别专业的学校众多,因此如何寻求各学校的特色,走差异化的办学之路,这些都是各校工商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确定中的重要问题。

2.培养过程的设计

培养过程包含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法。培养过程是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而设计的一系列知识、技能教育的环节和实现途径。不同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及排列顺序,不同的培养方法和实现途径,会决定学生最终所拥有的知识类型和技能水平;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的限制,不同环节设置的比重,不同的培养方式会决定着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侧重,从而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包括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要求,选择适宜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内容及学时的选择、课程的设置顺序;课内与课外培养过程的安排及学时、培养方式选择;授课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及培养方式选择等。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口径比较宽泛,因此在有限的校内时间里如何选择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侧重点,形成培养特色非常重要;此外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对人才的高复合、强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如何通过一定的培养途径与教学方法实现这一目标,也是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设计的重要内容。

3.培养制度

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基本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模式。学年制高度结构化,课程有严密的层次划分及先后顺序,课程修习以学时、学年为计算单位;学分制弹性化,以选修制为前提,以学习量为计算单位,其变化样式有学年学分制、计划学分制、全面加权学分制等。组合制度原先只是一种权宜性的计划外安排,意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课程,如双学位制度、主辅修制度等。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正常运转而制定的各种规章、规则等制度体系,如教考分离制度,补考制度及各种惩制度。

在目前的高校中,培养制度受学校整体的培养制度选择的制约,例如对我校工商管理专业而言,由于目前学校的培养制度处于从学年学分制向学分制的转变过程,因此培养制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在学分制和学年制两种制度安排下,保障培养计划的实现;并在条件允许时(如培养制度改革后),进行两种培养制度下培养效果的评价。

4.培养评价

培养评价是对培养目标、制度和过程进行监控,并及时对前几种因素进行反馈、调节与优化的行为。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的研究中,一是应从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以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特点为基础,研究目前对于学生培养过程质量的评价标准及方法,包括人才评价的理念、评价方式:一是关于学生课程学习质量的评价;二是学生培养目标整体实现的内部及外部评价。

参考文献:

[1]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教育评论,2005(3):28-29.

[2]成中梅.学习型高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2008,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3]应可福,石兴国,宗蕴璋.工商管理专业“协同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4(12):42-43.

[4]岑丽阳,黄河,魏格坤,黄媛.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创新篇[J].高教论坛,2007(4):52-54,67.

[5]阎军印,孙班军,郝英奇.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6):648-650.

第7篇

主题词:公共管理 内涵

一、什么是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1、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 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 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

2、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3、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理解把握公共管理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8篇

[论文摘要]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推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逐渐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这种嬗变,开启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著名行政学者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说: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生态学是各种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J·W·别斯指出生态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ikos,意为房子或家,经济和经济学也有相同的词根,经济学和生态学有许多共同点,但生态学的含义更广泛。它涉及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全部相互关系。”〔1〕美国著名学者利格斯(Fred 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开创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并为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条件。故此,我们应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传统行政学历经了向现代公共管理学范式的重大转变。迈入21世纪,区域行政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这种转变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处理好和解决好了系列区域公共性问题,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就不再遥远。”〔2〕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陈瑞莲认为,在我国有关区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著述尚较为零散,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无疑,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学者说,“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术语。对于了解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词的正确含义,就尤为重要了”。〔3〕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其中“区域”和“公共管理”是其两个核心概念。

一、“区域”概念众说纷纭及其公共管理视角的界分

区域(region)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区域。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同,对于区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会科学丛林中,最早研究区域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牛津地理学词典》中,“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单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别于周围的地区”。〔4〕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埃德加·M.胡佛说,“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把区域作为一个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5〕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者对区域的解读,往往侧重从一种更为宏观视角来讨论区域的内涵和外延。米特尔曼提出三个不同层面“新区域主义”分类法:宏观区域主义、次区域主义和微观区域主义。在“区域”的多种释义中,可以看出:区域有多种分类,系统性或整体性是区域的共同特征;区域的概念是相对的,可以依据不同视角有多种划分;区域是变化的,应以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它。实际上区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是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来进行研究,基于此视角,区域应如何界定?有学者认为:区域是“一个基于行政区划又超越于国家和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6〕另外,从四个纬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区域”做类型学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和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区域”和“边缘区域”。〔7〕笔者以为,不论对“区域”进行怎样的界分,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看,区域实际上是按照公共物品为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是拥有相同一领域或多领域公共物品的域场。在这里区域不是一个地理范畴而是一个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公共利益)为标准形成的同质性域场,并不绝对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

要讨论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的转变,首先要了解区域行政的发展背景、内涵等基础知识。区域行政问题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学者刘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概念,并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我国的行政学界,宋月红在国内首次使用“区域行政”的概念,作者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域与区域行政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但这是一种狭义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范畴。〔8〕陈瑞莲、张紧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广义的“区域行政”概念。〔9〕随着实践的推动和理论的发展,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在学界,最早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的刘锋和中山大学的陈瑞莲,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论述。刘锋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10〕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她在此领域的论述,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内涵、理论支撑

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前文已经界分了公共管理视阈中的“区域”。对于公共管理的概念,无论是对其内涵把握还是基本体系的构成,都还在探讨中。王乐夫教授认为,“所谓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的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11〕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公共管理主体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同时,它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无庸讳言,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行政随着实践的需要,在治理范式上不断成熟的产物。笔者认为,所谓区域公共管理,即是指以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非政府组织为主的多元主体(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了解决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或其它方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应运而生”,从根本上说,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或者说,除了实践的需要外,理论的发展和推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外,还有公民社会理论、现代治理、网络治理理论和善治等理论。公民社会,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或民间社会。关于公民社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公民社会定义。这些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和国家、经济与公民社会的三元结构。关于公民社会的结构要素,不同学者对其强调的重点不同。就中外学者取得的共识来看,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私人领域;二是志愿性社团;三是公共领域。除了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外,公民社会还具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原则,大体说来,这些基本的价值原则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法治原则。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以来,“治理”概念被广泛使用。在治理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有失败的可能,为完善该理论,随后善治进入学者的视野。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有如下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区域善治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一个战略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6.

〔2〕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序言)1.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4〕梅休.牛津地理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354.

〔5〕胡佛,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0.

〔6〕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7〕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8.

〔8〕宋月红.行政区划与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区域行政类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9,(4).

〔9〕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