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怎么提高初中化学

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30 16:36: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怎么提高初中化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怎么提高初中化学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人教版;探究实验;重要意义

现阶段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普遍遭遇学生兴趣不高、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不少教师没有认识到探究实验的重要意义,轻视探究实验教学,致使教学质量低下。探究实验在初中化学课堂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如何更好地开展探究实验教学呢?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深思,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初中化学教学经验,进行简要分析。

1初中化学加强探究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能够对初中化学课程产生兴趣,他们就会在兴趣驱使下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探究实验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在生动活泼的探究氛围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将会极大提高。当通过亲身探究得出实验结论之后,学生内心深处会油然而生出成就感,他们体会到了化学探究的快乐和学习知识的乐趣,学习兴趣的激发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1.2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传统灌输式教育最为人诟病的问题就是将学生变成了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实践能力薄弱。“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切切实实的参与,学生才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新课改反复强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历程。探究实验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只有真真切切参与到了实验过程,学生才会知道化学实验是什么,才会知道试管怎么用,才不会闹出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笑话。教学实践证明,经常开展探究实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显著提高,还养成了严谨的学习作风,可谓一举多得。1.3加深知识记忆印象:初中生初次接触化学,到九年级学生才正式了解这门新的学科。对于绝大多数初中学生而言,化学还是一门陌生的学科。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合价等内容让学生倍感负担,怎么也记不好、记不牢。九年级两册人教版教材涉及到大量化学概念、化学规律和化学定理,对于刚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情理之中。探究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纷繁复杂化学知识的记忆印象,能降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难度。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学生需要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多个感官感知事物,这一过程中他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化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学习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了。

2初中化学课堂开展探究实验应当注意的问题

探究实验对于初中化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加深知识记忆印象。组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引入探究实验,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探究实验教学时,教师应当注意如下几个问题:2.1提高探究实验的参与性:探究实验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只有动员全体学生切身参与到探究之中,探究实验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以往的探究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普遍遇到了两个棘手的问题:(1)学生探究能力存在差异,课堂上后进生“袖手旁观”问题突出;(2)实验设备有限,学生逐一进行实验面临实验设备不足、教学时间有限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普遍存在,打击了学生探究实验的参与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效果。为了全面发挥探究实验的积极影响,教师应当努力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参与性。新课改主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应该从这一方向切入,提高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例如以合作探究形式组织实验,学生以4—6人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同一小组之内成员可以互相帮助,共用同一套实验设备,这就有效解决了学生参与性不高的问题。九年级上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探究实验开展过程中,考虑到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化学实验,笔者便将学生分为6人小组。要求他们合作探究。学生通力协作,一起研究教材上面给出的实验步骤,讨论实验计划应当怎么制定、需要准备哪些实验设备。等到实验正式开始,组员互相配合,积极展开了探究。每一小组的探究氛围都尤为浓烈,学生全部投入极了。当看到通过合作得到了一瓶纯净的氧气,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课堂气氛非常好。2.2提高探究实验的生活性:课程标准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问题。”课程标准非常关注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育理当回归生活,初中化学不是要培养未来化学领域需要的科学家,而是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眼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意识。开展探究实验教学时,教师应当注意体现探究实验的生活性,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角度切入实验话题,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探究实验导入时,笔者先在课件上出示了一组图片:升空的火箭、燃烧的蜡烛、潜水员携带的氧气瓶、重症患者戴着的氧气罩。我请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这些事物,简单分析一下氧气的应用。根据图片提示,学生很快又发现了更多氧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内容。趁此时机,我提问到:既然氧气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应用,那么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是不是非常重要呢?空气中含有大量氧气,只要同学们掌握了制取氧气的方法,今后就能提取更多纯净的氧气。这不仅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还能造福整个人类社会。一听这话,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大大调动,参与实验探究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探究实验是初中化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现阶段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力度有待加大,教师应当及早认识到探究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对探究实验教学引起重视,切实促进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研究[J].汪玉铭.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02)

[2]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阶段性策略[J].马书蕊.化学教学.2012(06)

[3]化学探究教学中的拓扑变换智慧[J].王开科.化学教育.2012(02)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生成性 教学资源 捕捉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28

初中化学是一门具有实践性和科学性的学科,是初中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初中教学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资源,实现对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捕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实现了化学的教学效果,为初中化学的发展奠定了有效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 初中化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捕捉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一些因素,致使教学出现一些特殊的错误或者问题是教学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从学生的角度看,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对错误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改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一些道理进行感悟,学会了一些新的方法,增加了学生的知识。从教师的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进行处理,沉着应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中出现的错误资源进行正确的对待和处理,会在这些错误资源中发现一些新的现象,为教学过程增加了一些趣味。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项任务进行实验,在猜想之后,判断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实现对错误信息的有效纠正和更改。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实现对错误资源的捕捉。例如,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任务。当教师为学生布置了“硫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质量、反应物硫和氧气的质量的和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的实验任务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这个任务的内容,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某初中学校的学生,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接到化学教师布置的这项实验任务的时候,先进行猜想和假设。一些学生认为,反应物质的质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反应物质质量总和小于生成物质质量总和;另外一部分学生认为二者是相等的。根据这些不同的意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来验证。

2 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资源的捕捉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针对化学这一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现对生成性资源的捕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实现对问题资源的捕捉。教师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不明白或者不理解的时候,勇敢地向教师进行提问,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之后,教师才可以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直到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实现对问题资源的捕捉。

例如,某初中学校的化学教师在讲解“物质的变化”这一化学内容的时候,让学生对“如果食盐遇水之后,会溶解形成盐水。那么,再次对盐水进行加热,在盐水蒸发之后又形成新的食盐。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新的化学物质?”这个化学问题进行讨论,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因为,他们认为食盐在水中溶解之后,水和食盐的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而对盐水进行加热,在蒸发之后分离出的水和食盐也同样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反复对学生进行引导,一个学生开始大胆进行提问“盐水在加热之后,蒸发分离出来的物质,如何判断它还是食盐呢?”教师根据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大概的解释,因为初中生刚开始接触化学,不能用已经学习的化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表扬,然后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所涉及的一些相关的化学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继续的讨论,教师可以进一步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海水晒盐”这一事件进行讨论。最后,向学生解释通过海水蒸发之后所制取的盐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盐,从实质上说海水晒盐就是盐水蒸发的过程。因此,在盐水蒸发之后形成的物质还是食盐。

3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捕捉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思维很重要,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实现对生成性教学资源中学生思维的捕捉。教师成功的捕捉到学生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以此作为教学的基础,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快乐,营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

例如,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鉴别”的时候,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对氯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这些无色溶液进行鉴别的时候,如果只能用一种试剂,应该怎么做?”,学生根据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制定有效的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后得出结果。有些学生认为可以在这三中无色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盐酸会变为红色、氢氧化钠会并为蓝色,而氯化钠会变为紫色,根据不同的颜色可以进行区分;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可以利用PH试纸对三中无色溶液的PH值进行测定,氢氧化钠的PH>7,盐酸的PH

4 总结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生成性教学资源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需要化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发挥教学智慧,及时对不同的生成性教学资源进行捕捉,才能保证生成性教学的顺利实施,发挥生成性教学的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宁莉.探讨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2,28(2):141-142.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注意问题

化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应该重视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仅告诉学生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些基本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搞好初中化学教学呢?笔者认为,要搞好初中化学教学,关键是要在教学中注意“两面三到”。

一、“两面”即“教师面”和“学生面”

(1)“教师面”。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永远是不可或缺的“主导者”,那么,初中化学教学又怎么可能不注意“教师面”呢?

注意“教师面”首先要求每一个初中化学教师要有丰富的本专业系统知识。正像某位哲人所说的“要想给学生一勺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在教学中及时、快速、有效地获得知识。否则,初中化学教学要搞好也就没有了可能了。注意“教师面”其次要求每一个初中化学教师要有超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是说教师拥有了丰富的本专业系统知识就能很容易地让学生将你拥有的知识变为他们的拥有,只有在教师具备超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懂得采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法,将具体的知识“调和”得适合自己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口味”的前提下,才会有这种可能出现。

(2)“学生面”。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的接受者,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要从“学生面”得到体现,所以,要搞好初中化学教学也就一定得注意“学生面”。而注意“学生面”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教师了解清楚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他们的学习成绩怎样,甚至他们生活的环境怎样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环境等认知程度怎样等,总之,要从多个方面去深入了解学生,为有效开展初中化学教学奠定基础。注意“学生面”其次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的种种“表现”,包括课堂言行、阶段性检测成绩、名次升降变化等,并及时根据学生“表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或修正教学法。这样的教学,才是最大程度关注学生的教学,这样的教学也才有可能是高效的。

二、“三到”即“趣到”、“味到”和“理到”

(1)“趣到”即初中化学教学要突出“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最终实现教学的高效。例如,在实验室里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过程为“通氢气――加热――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直至试管冷却”,这一操作过程不好记忆,这时候,如果教师能巧用拟人修辞,将这一过程概括为“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的话,学生一定会感到特别有意思,所以他们也便会一下子就将这个实验的操作过程记忆下来。

实践证明,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注意“趣到”,那么,教学成绩也就没有提高不了的事情。

(2)“味到”即初中化学教学要突出学科特点,也就是说要有鲜明的“化学味”。我理解的“化学味”就是说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实验与操作。教师只有通过实验与操作才能给学生形象地把有关的化学理论、观点予以“展示”,同时,学生也只有通过实验与操作才能深入理解和很好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技能。所以,初中化学教学要重视实验与操作,使其具有鲜明的“化学味”应该成为所有化学教师的共识。

(3)“理到”即初中化学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要让学生懂得一些日常的化学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要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指导学生的生活。例如,在教学“自然界中的水”这一单元时,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大量污水排入水体直至超过了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就会使水质发生恶化及使水体周围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道理。为了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查看有关的新闻报道,特别是因水体污染造成的一些地方江河湖海中鱼类大量死亡,水体周围环境遭受严重影响,甚至出现了多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癌症村”等新闻报道。这样,学生在学习了本单元知识之后,自然就会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在生活中自觉成为一个善于保护水资源的“环保小标兵”。再如,今年多地出现了空气严重污染的社会问题,因而,在教学“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应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化学知识预防空气污染等方面的理论,这样,学生也就会在生活当中运用自己所学尽最大可能地减少自己在无意识中造成的空气污染现象,或找到在空气污染环境中如何“安全”生存的好办法。

总之,笔者认为,要搞好初中化学教学,关键是要在教学中注意如上所述的“两面三到”。

参考文献:

[1] 吴运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2版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教学;发展动态;问题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压力的增强,人才的培养被提到了一个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人才的培养上与一些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教学,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又是教学中必须要注重的一环。下面我将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为例进行探究。

一、高效教学的发展动态

(一)要进行高效教学,首先要使教学有效

20世纪初,国外的一些教育家就已经开始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追求有效的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或者称为好的教学(good teaching)。其核心是研究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分析究竟什么样的教学才算是有效的,怎么样才算是高效的。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取得的进步与发展。教学有没有效果,对学生有没有帮助,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去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以往的教学忽视了这一根本点,只一味地追求升学率等表面成就,以致使教学活动僵化,出现了很多问题。

(二)国外高效教学的发展

国外从二十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高效性问题的研究,二十世纪六、七年代开始研究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高效性的关系,并提出了三方面的看法:

1.关注学生的学习

国外的研究表明,高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高效教学的前提。其中布鲁纳教授强调应该广泛应用“发现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保留一些使人兴奋的观念”,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

2.关注师生关系

教学分为“教”与“学”,这是告诉我们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好坏不再只被看成是由教师决定,而是被认为取决于师生双方,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高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就是彼此之间的交往与沟通,这种交往永远是教学的核心。

3.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

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教师而言,仅仅掌握零碎的教学技能是难以真正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高效性的,必须将具体的方法、技巧上升为策略。当然,对于学生,也要掌握合理的学习策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科学利用时间,要学有所得,学有所思。

(三)国内高效教学的发展

我国在高效教学上的探究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主要以探索“教师如何教”为主,9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主要探索“学生如何学”,当前,我国主要在研究“实施如何精”。教育工作者们也逐渐认识到进行高效教学的必要性,近些年来提出了大量的教学经验,我国在高效教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随着对化学教学要求的提高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的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水平的高低,现在的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对于化学方面的涉猎明显不足,其掌握的知识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相对落后,对于初中化学内容的理解过于肤浅,甚至有部分老师采用边自学边教学的方式,对快速有效的教学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二)师资力量不足

研究发现,目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农村初中,一名教师担任多个年级化学课和一名教师担任多个班级化学课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部分学校由于缺乏专业型的化学教师竟然随便地委派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师任教,对实现良好的教学产生了很差的影响。化学教学的工作量很大,专业知识的要求很严格,要实现高效教学就必须改变这一现象。

(三)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不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主观作用,然而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初中生对化学课的兴趣不足。化学是一门知识点非常丰富的学科,彼此之间的衔接多样,需要学生全心地投入,很多知识比如分子公式、元素组成等比较难以记忆,因此造成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较低,甚至有许多中学生对化学课产生了抵触情绪,越来越不想学习化学,恶性循环,最终放弃了化学,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四)实验教学问题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更具教学作用,是学生学习化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直接起到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作用,因此,进行实验教学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和学校的重视。但是,由于化学实验很多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操作不当会产生难以预料的事故,经常会有学生受伤或中毒等情况的发生。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学校实验设施不完善、学生操作不规范等。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很多学校及教师不愿意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相关实验,这就使得所谓的实验教学成为空谈。

(五)教学管理不完善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相当大的欠缺,在教学管理上往往不够精细,研究发现,初中化学教学管理状况有待改善,教学计划的制定缺乏有效的指导,教学过程的开展缺乏有效的监督,教学评价的进行欠缺科学化、客观化,课外辅导的质量也有待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管理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高效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城乡交流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首先要提高化学教师数量,解决化学教师数量缺乏的问题,减少教师的工作量,降低教师的疲劳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安全度。

提高教师素质就是要对教师及时进行职后教育,比如培训、进修、在职学习、脱产学习等。只有教师自身的能力上去了,才有可能进行高效的教学。

整合优质资源,实现课程信息和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工作的覆盖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城乡教师教研交流协作体。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内在动力,是学生产生求知欲的关键因素。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如下手段: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兴趣。目前已经有不少学校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并取得了满意的成效。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地学到知识。

3.设计趣味实验,保持学习兴趣。相比枯燥的课堂听课学习,学生更喜欢自己动手,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4.开展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合作探究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与原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交流能力与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将来有很大的帮助。

(三)改革实验教学

1.让学生走进实验。实验就要有人的参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得到直接接触化学实验的机会,不能因为怕出事故就束手束脚,锻炼出真知。

2.敢于创新,实现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都是严格按照教材要求,缺乏灵活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比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就可以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又便于控制反应速度,防止了事故的发生,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3.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往的好多实验事故都是因为实验室的相关设施不够完善造成的,如,防火措施不全、通风窗随意打开等。可见,为学生提供安全、良好的实验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制定明细的教学计划,改变教学评价模式

初中化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性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技能,作为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明细的教学计划,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及时注意学生对教学特别是重点知识的反馈。

原有的靠成绩来评价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的初中化学教学了,如果想要提高教学水平,就必须重新制定一个符合时展的教学评价模式。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方式、能力以及最后的效果。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更好的提升。

(五)精选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有很鲜明的特点,内容相对分散,系统性不强,考虑到初中生形象思维较强、逻辑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师应精心选择合适的方法教学,以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值。比如,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如何判断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一章,我们便可以用实验教学结合生活现象来分析。而一些基本概念性知识,则可以通过放视频、做模型、电脑模拟等辅助手段进行,让学生形象地去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总而言之,要达到高效的教学还需要做出很多的工作,我们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要多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对比中发现问题,虚心进行改革,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成为高效教学探究的先行者,须知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文艳.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26):157-158.

[2]张志超.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05):123-124.

[3]朱玉霞.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科建设,2012(10):165.

[4]成长义.解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 2012(32):188.

[5]盖明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青春岁月,2013(4):290-291.

[6]张云.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设想[J].考试与评价, 2013(11):98.

第5篇

初中化学新旧知识体系本身就不具备完整性,基础理论中除了部分基本概念外均未涉足,教与学本身又缺乏认知上的完整性,所以,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不必从化学学科上一味追求知识面面俱到的完整性,或造成教学内容主次不分,详略不当,甚至把选学内容当做必修,或补充某些课外内容。

由于“一纲多本”体制的实施,作为教师使用哪种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吃透新大纲,严格按新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将课时集中到“是什么”、“怎么做”,以及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为什么”这些方面。

二、不能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而盲目拔高教学要求

新大纲对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提出了4种不同层次的要求,这些层次及其比重(用知识要点数表示)分别为:常识性介绍17、了解36、理解8、掌握13。对不同内容所规定的不同层次的要求是师生教与学中在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上的限定,也是为了从根本上避免盲目拔高。

当然,对学有余力的优生,从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出发,提高一点要求是允许的,但必须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实际。

三、不得以新增知识内容为借口,任意加大课时量

鉴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等实际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新增加了18个知识要点,它们分别为:选学6个、常识性介绍6个、了解5个、掌握1个。不难看出,新增加部分并没有给教学增加很多困难,实际增多的课时量也很少。当然,必要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仍需占用一定的课外时间,这当然是允许的。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高中化学;衔接3

很多高一新生无法适应高中新课程,特别是化学科,初中的要求较低,评价用的是等级制,考前可以临时抱佛脚,进入高中,要记的特别多,要理解的知识更多,教师的教法也截然不同,学法也不同,加上暑假遗忘,许多学生自己无法调整、无法适应。面对新形势,如何在教学中迅速帮助学生搞好初高中衔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重拾记忆,做好初中化学复习

利用两周的时间,复习初中的相关知识,在帮助学生重拾记忆的同时,教师可以借机好好研究初中化学教材,熟悉初中化学的知识脉络、知识体系,对初中简单提到但高中加以拓展和延伸的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加以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复习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初中仅要求能识别),化合价的应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电离;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酸的通性、H2、O2、Fe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通过做好初中化学复习,重拾记忆,从知识层面上解决初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

二、学法指导,授之以渔

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关键。初中化学教育属于启蒙阶段,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化学原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了解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因此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

对高中学生来讲,他必须掌握最基本的、核心的化学知识,树立化学观念和运用化学方法以及培养实践能力。而化学观念、化学方法以及实践能力的掌握又是在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落实。如金属元素极其化合物专题就是通过钠、镁、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为例,在性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对比、归纳、递推的思维,能运用分类法的观点,利用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基本原理来指导对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方法就是通过代表物的学习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从官能团的结构学会预测有机物的性质,从碳链、官能团、同分异构体或一氯取代物的多少最终确定分子结构,利用顺推逆推法推断、合成有机化合物,最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训练学生学习习惯,扎实终身学习的基础

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化学各项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比如,在听课前先做好预习,知道要学什么;在听课时抓住重点认真听讲,调动一切感觉器官,眼到、耳到、口到、心到,认真做好笔记,课后认真复习,及时练习和巩固。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勤练善问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四、娴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主阵地

第7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化学教学 应用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逐步推进,面临着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的新形势,教育教学方式和媒介也必须与时俱进,以便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水平及学习效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初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述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乏味,较难突出化学教学中尤其是实验中的重点、难点,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教学质量。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使抽象变具体,动态地展示化学实验过程,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1.1 最大限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将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较为有利的教学情境,让化学知识能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与价值。这是因为化学知识并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而应该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某种含义。因此,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将可以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增强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动机与热情。

1.2 通过实验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来克服教学难点

作为一门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学科,化学也有着实验课教学环节。可以说,初中化学中的实验课教学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这样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将可以进行化学实验模拟化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学习习惯,提高实验技能,并巧用化学学科软件,提高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的效率。

1.3 可以进行演示化教学来优化评价

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进行演示性教学,减轻他们的认知负担,尤其是针对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上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阶段学生群体,初中化学教学中更应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加深学生对于抽象化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并通过优化评价来记录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来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总结与反思,有利于形成最终的教学评价目标,以评价促发展。

2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存在的问题

和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许多初中化学教师都想多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不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也容易出现很多问题。

2.1 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演化成“PPT 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整合了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学方式,而目前我们的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出现偏差,不管什么学科,不管什么内容,提及多媒体教学,就将黑板、粉笔、挂图等传统教学媒体拒于课堂之外,就想当然地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PPT 教学”,一个PPT文档主导一节课,教师变成机械的“放映员”,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工具单一,媒体表现形式单调,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2 多媒体教学方式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新课改要求下,为了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课堂上要转换师生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有些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但并不信任学生,依然坚持讲解全部的知识点,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僵化了课堂气氛。相反,有些教师以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就退到二线,只在课堂上提问,问题都由学生自己解决。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时无所适从,不清楚需要掌握的内容,很容易走错方向。

2.3 多媒体教学太注重形式

多媒体教学能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和熏陶学生的情感。然而,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片面地注重和追求课件的表面效果,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缺乏关联,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本末倒置,教学效果不佳。

2.4 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缺乏对教学活动的关注和组织

多媒体教学速度过快,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信息,而在部分教学内容、知识点的讲授和学习过程中,需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学生一步步去思考和探究,因此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决定其在此类教学过程中难当重任。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缺乏教学活动组织的意识和能力,认为多媒体资源的线性播放和呈现就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不利于知识建构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进行。

3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对策

3.1 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在听、看、考融为一体的过程当中,将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从而确保学生对于化学表象及本质的深入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学科学习的兴趣。

3.2 模拟实验,优化整合实验教学

在多媒体技术作用之下,应用模拟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讲授,能够起到对一般实验加以辅助与补充的意义。例如有些实验由于毒性较大而不适合在课堂上予以演示;部分实验由于突发性危险因素比较大也无法在课堂上进行;还有部分实验由于反应过程及实验结果不够明显,学生对于化学信息的接受不够彻底与具象,因而无法在课堂上予以实验。然而在多媒体辅助下的模拟实验当中,以上诸多无法展现的化学实验均能够直观、安全及反复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3 分类对比,促进化学概念和原理的进一步系统化

化学概念和原理是化学基础知识的精髓。如果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不清楚,他们获得的化学知识就必然越来越模糊,造成进一步学习的困难。全面促进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有益于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物质的构成与组成”这部分内容较抽象,许多学生学习困难大。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概念间的联系,并通过大量的举例训练,突出各粒子之间的联系,达到“巩固知识,训练能力”的目的。

3.4 扩充容量,增强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提供了强大的交互功能,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运用多媒体设计闯关题、抢答题,把枯燥的练习变为游戏,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练习,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8篇

关键词:培养; 学生; 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重视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侧重于学生智力发展、个性发展及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多种环节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初中化学教学中,依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索来获取新知识.

1.生活情境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生活中选取实例,作为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素材,能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化学,对探究化学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学习“碳酸氢铵”时,笔者设置了一个生活情境:气温较高时,水稻对碳酸氢铵这种肥料的吸收较好.一天,中午12点,王大娘要去给水稻施碳酸氢铵肥料,可是,王大叔坚决不同意,让她到下午3、4点钟再去施肥.两人为此还发生了争执.对这件事,你怎么看?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时间去给水稻施碳酸氢铵化肥.为了能切实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2.谬误情境

生活经验不全部是正确的.利用人们的错误认识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他们探究化学的兴趣.

学习“分子”时,我问学生50+50等于多少?学生异口同声“100”,我追问:“任何情况之下都是这样吗?”,学生不敢大声回答,悄悄地言语“应该是吧!”我出示了两瓶液体:1瓶是50mL的水,另1瓶是50mL的酒精.o学生看清楚了他们的体积,然后将2瓶液体倒在一起,再拿给学生看,学生发现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放在一起,其总体积小于100mL,看看周围一滴也没有.再让学生走到前面自己操作了一番,仍是这个结果.新旧知识的矛盾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3.实验情境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主干线,教学中,通过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如,初中化学“导言”第一节课,课前我在一张白纸上用酚酞写了“同学们好”四个字,然后把它与另一张白纸一起贴在黑板上,上课的时候,我向其中写有字的一张白纸上喷上无色的碳酸钠溶液,“同学们好”立即呈现在大家面前.神奇的现象,激发了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兴趣.

4.故事情境

初中化学教学,通过讲故事,提出相应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时,我讲了一个故事,并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寻宝者牵着一只小狗来到一座少有人去的山洞.走着走着,牵着小狗的绳子牵不动了,低头一看,小狗已经没有生命迹象,就在低头的过程中,手上燃着的火把突然熄灭了.寻宝者很害怕,边走边喊…….故事讲完,笔者提出2个问题:(1)你知道狗是怎么死的?(2)火把是什么原因熄灭的?

二、借助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对实验现象充满好奇,对实验结果充满期待.借助实验,特别是学生自主实验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重视实验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注重设计一些操作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探究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设计时,学生自己操作往往是实验中间的一部分,如果做好了,下面的实验就能顺利进行,否则,实验结果就不会如愿,从而促使学生认真反思.

2.学生自主实验

初中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不满足于知道实验的现象,更迫切想知道出现实验现象的原因.实验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实验兴趣,也让学生亲身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如,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笔者打开一瓶啤酒,这时啤酒泡沫溢出瓶外,笔者随即问学生,这能确认这是二氧化碳吗?如何验证?学生通过讨论,自己设计出了验证该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的方法.接着,笔者抛出新的问题,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学生设计了对比实验――一瓶装着空气,另一瓶装着二氧化碳,向两瓶注入等量的水,充分震荡,观察现象,以此证实.

3.家庭实验和生活实践

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

如,学习“酸和碱”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对本地土壤的酸碱性进行调查,然后让学生说出治理这种土壤的最佳方案.学习“水的净化”时,笔者带了一杯被污染的河水到教室,上课前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司空见惯.笔者提出一个问题,你想使河里的水变得清澈吗?如何才能使之清澈呢?学生自主设计了一些方法,相互间进行了讨论,方法逐步完善.

三、正确评价学生,增强学生探究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