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文化

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文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30 16:36: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文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文化

第1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审计廉政文化的思想源泉

审计廉政文化既具有职业的特殊性,又具有文化的普遍性,这种既特殊又普遍的文化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审计廉政文化是整个审计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审计机关廉政文化教育的不竭资源

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今天我们审计机关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同样也要善于利用传统文化的道义力量,整理、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其深深地融于审计人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诸子百家博大精深的廉政思想、历代清官廉吏广被传颂的典型事例、不断提炼、升华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都是我们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的丰富资源。

三、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是继承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当前,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发挥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廉政文化传统,增强廉政文化意识,营造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社会氛围,这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个治本之策。因此,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继承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一是继承传统文化,树立依法审计、坚持原则的审计精神。审计人员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时刻怀着“不逾矩”的敬畏之心,坚决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

第2篇

高职院校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必须“以人文本”,重视其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把学生的发展本身作为目的和核心,确立其在廉洁文化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及创造性,将文化教育、价值引领与自主建构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教育内容有形化。

廉洁文化的教育需要克服空洞的说教和枯燥的理论灌输。教育者应该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视角去观察社会中的一些美和丑的现象,在教育案例编写的时候,邀请学生一起参与进来。通过图文并茂和多媒体的方式,通过学生的视角讲典型案例呈献给学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倡导健康、文明和理性的生活方式,引领他们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值得注意的是,廉洁文化不但存在于职场之中,也存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对于廉洁文化的内涵应进行广义的界定,将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同廉洁文化的内涵进行结合,倡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诚信待人、节约环保、努力致学,利用好国家、社会和家庭赋予他们的学习资源,珍惜良好的学习机会,也是廉洁文化的应有之义。

(二)教育形式有形化。

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应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方式进行,可以将课堂教育、心理疏导和认知体验进行结合,充分调动高职学生投入到廉洁文化的学习和实践中来。在进行课堂教育上,一方面鼓励教育工作者利用专业授课的机会,将职业教育的理念同廉洁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可以引领学生创办一些学生社团,鼓励教育者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进行廉洁文化的探讨和实践。例如,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明德学社”,在业余时间聘请教师进行传统文化的讲授,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将中国传统的廉洁思想和故事,同当下人们的思想状态和社会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关于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新理念。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疏导的同时,亦是进行廉洁文化教育的良好机会。在认知体验方面,教育者应利用一切机会,通关参观、座谈、视频观看和专家讲座的方式,使得学生有机会将自身对于廉洁文化的认知和思考、创造同社会实际进行相结合的机会,加深对于廉洁文化的理解。

(三)资源共享有形化。

网络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青年学生对于网络的认可和使用程度更高。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在校园网站上设立“廉洁文化教育”的二级专题模块,将相关的廉洁文化教育的资源进行共享和讨论,共享的资源可以有教育者和学生进行及时的上传和更新,并且开辟专门的讨论区,激发学生对于廉洁文化探讨的热情,引发多维视角的观察和评论。当然,学生在进行评论和资源上传时或许有偏离主题或者偏激之处,需要教育者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引导。

(四)标识有形化。

教育者可以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建立廉洁文化的宣传形象和标识,不断提醒学生廉洁文化和思想的存在。当今世界是一个大众传媒发达的时代,廉洁文化的宣传形象和标识的呈现形式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宜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3D海报、漫画人物故事和雕塑等方式,生动有趣地对学生进行时常提示和教育。此外,高职院校亦可以举办一些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标识设计比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加深学生对廉洁文化的理解。

(五)文化氛围的有形化。

良好的廉洁文化氛围有助于教育的效果,同时教育又有助于廉洁文化氛围的进一步提升和巩固。系统的、有形的廉洁氛围塑造需要从组织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符号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着手。在组织文化上倡导效率和服务精神,在物质文化上提倡低碳环保,杜绝浪费和攀比,在制度文化上以学生为本,在活动文化强调教育者和学生共同参与和实践,在符号文化上做到生动有趣,贴合生活,在精神文化上鼓励自由探讨,兼容并包。应该提醒的是,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者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堪为表率,否则教育者难以取信于学生,教育的效果亦难以形成和巩固。

(六)激励评价的有形化。

廉洁文化的养成不是朝夕之功,缺乏激励和评价的廉洁文化教育必然是难以为继的。为调动高职学生参与廉洁教育的积极性,引领和激励他们自我完善、不断进取,让更多的学生在廉洁教育活动中人格和心理得以完善,创造一些评价和激励机制必不可少。例如可以设立“廉洁奖章”,对于在廉洁文化学习和认知体验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在学生和社团干部中,进行廉洁考核,通过学生评价其服务精神和效率,监督和被监督的同时存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廉洁文化意识。

二、地方高职院校廉洁文化教育有形化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廉洁文化教育的有形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应有之意,高职院校在推进廉洁文化教育有形化的时候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确认高职学生在廉洁文化教育有形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高职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但首先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服务对象和依靠对象,不研究、不服务、不依靠,就不可能让廉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以学生为本的标志是:让高职学生享有愉悦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学会当家作主,让学生能够快乐发展。以学生为本,就是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保护学生和解放学生。所以,在高职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强加于人,善于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烦恼,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

2、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体现高职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参与廉洁文化教育有形化建设、实践活动。

3、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学会激励人,对学生在廉洁教育活动中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评价,引领他们他们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最终实现我们的育人目标。

(二)实施廉洁文化教育有形化应坚持文化为先

正如瑞士学者荣格所说:“文化是一个民族集体人格的沉淀。一切文化都沉淀为集体人格。”从文化角度来认识高职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有形化,对于整体提升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和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推进高职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有形化时,既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同时要有效利用现代传媒来传承廉洁文化。要善于汲取各地各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把廉洁文化有机地融入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特色文化、乡土文化之中,让高职学生能时时刻刻呼吸到清廉文化的气息。

(三)实施廉洁文化教育有形化应坚持不断创新

第3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英语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

1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自从进入中国近代史以来,就开始了“西学东渐”,然后开始的开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国也随之开始了派遣一批又一批的幼童前去留学,就不断的进行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教育。后面紧跟着的是要求“打倒孔家店”和提倡使用白话文的“德先生、赛先生”的“五四”运动和的,国人就开始渐渐地接触到了英语。掀起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也掀起了国人学习英语的大潮。中国近代史的一百多年和中国近代化的一百多年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英语教育从无到有、从抗拒到欣然接受的一百年。我们国人在接受英语教育的过程也就选择接受了西方各国先进的经济、文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更是间接或者直接的为我国培养了许多开明的新式人才做出了大量贡献。这一切都得益于西方的主要语言―英语作为一门学科走进国人的课堂是密不可分的。但从1949 年,尤其是从1978 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工业、农业、经济、科技、教育、军事、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综合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奋力拼搏,民族自信心、文化自信心、道路自信心空前强大,我们需要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英语作为世界各国进行沟通的主要语言无疑是最便捷的工具,这就引发人们对英语教育的思索:英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应如何定位。

2.当前英语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重视技能,轻视文化

现行英语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能力,方式是分块练习,缺乏整体性思维,不利于学生英语表达体系的建立。即使经过反复练习建立了英语表达体系,但由于文化背景知识教育的缺失,学生会表现出无话可说。从文化和语言的角度来看,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整体与部分,树干与枝叶的辩证关系,文化需要语言来当做它的变现形式,虽然由于人类数亿万年进化的原因,一些人仍然可以顺畅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即使他本身对文化也不太了解,但是就像来自美国的享誉全球的著名人类学家古迪纳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阐述的那样:“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是人们学习文化的最主要的工具,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语言的特殊性表现在: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全部的整个文化。”所以这就很明显的提示了我们在当前的英语专业学习中存在严重的重技能,轻文化的问题。

2.2教材相关内容存在不足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传承西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语言要有相应的语境,而英语语境的设计多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所以要想学好英语就得了解西方文化、风俗习惯、逻辑思维、表达方式等。在此种英语教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英语专业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有较大的西化倾向,从而导致他们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例如,我国英语专业的学生越来热衷于过西方的二月十四的情人节,而非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七夕情人节,类似现象越来越严重了,也需要引起警惕。同时,学生进入职场或社会后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交际障碍,不适应本国环境。

2.3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繁荣和传播远远离不开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缺乏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所以他们身上的责任任重而道远。文化软实力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如果当代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承担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那么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势必会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也将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缺失也将影响国家形象的树立。

3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分析

传统文化是人类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精神,是创造力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传统文化的价值已得到当今社会的公认。我们应当牢牢记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3.1文明传承,国家永续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经历了几多朝代更迭,社会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社会主义社会。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是中国的根本,是中国生命力之所在。

3.2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文化的概念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家代表着团结、互助及凝聚力,在社会保障不健全的情况下,家庭、家族的力量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3.3提升全民素质,指导行为准则

《管子・牧民》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以此为准,则全民素质将得到极大提高。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应聘者在世界500 强企业招聘面试时时,如果应聘者在信仰一栏空白不填或填“无”的,将无条件被淘汰。这很好理解,因为一个人没有信仰就没有什么可以约束他的,那将是很可怕的。“礼、义、廉、耻”就是中国人几千年传下来的朴素价值观,丢掉它就会走向违法、无信、贪污、。所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升全民的综合素质。

3.4点明工作态度

儒家经典《论语》里仁篇有言,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人应该少说多做。这同主席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一致的,告诉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工作,这也是战胜浮躁风气的不二法门。

3.5创新源泉

随着时代巨轮的滚动,科学技术发展呈现迅猛之势,很多领域都遇到了发展瓶颈问题。如何突破瓶颈将科技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在“飞天”梦想实现基础上如何对宇宙空间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需要发展哪些技术及如何发展等等,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突破这些难题的钥匙就隐藏在传统文化之中。我们现在正在进入一个用科学来解释优秀传统文化和古代先进慧的时代,就像一些科学家所说的那样: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就愈能发现隐藏的其中的巨大能量。所以,以创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4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文明的传承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只有拥有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才足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想赢得他人的敬重的民族,就必须要有本民族的文化支撑,那些内心充满惶恐和迷惘的民族往往是那些犹如浮萍般的失去本民族文化之根的民族。而英语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之基,所以它们有融合的必要性。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改良现行英语教育,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它给英语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立足于本土文化,赋予英语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培养更具“中国味”的英语人才。随着英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国人将更具传统文化内涵。同时,用传统文化来规范国人的生活,个人素质将得到极大提高,社会会呈现廉洁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此外,这对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也是有益的。21 世纪世界各国的交往会更加频繁,国人将更多地走出去,他们所拥有的中国气质、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外国人。这无疑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间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再则,社会能否持续进步,关键在于创新能力,而创新的基础是本国文化的传承。对中国古老智慧进行深入的探究,会让中国古老智慧在新世纪迸发出更耀眼的光芒。正如1988 年,全球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感悟:“人类必须要学习和吸收2500年前的孔子的经典智慧,如果人们想要在21世纪更好的生存下去的话。”

5英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路径探究

在明确英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必要性的基础上,如何融合就是一个新的问题。下面从教材和教学方式两个角度来进行路径探究。

5.1教材内容创新

在教材方面改变思维,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优秀中国文化作品为蓝本进行英语教材创作,或直接翻译,或加工后翻译,从内容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5.2改革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上可采用课下发现、课堂讨论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形式。首先,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表层现象进行英语表达及意义解释。然后,在课堂上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学习成果,同学间也可以相互提问、解答,通过质疑与释疑培养思辨思维,提高学习效果、理解深度。最后,要求学生用学到的传统文化来规范自己的学习、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从而通过习惯影响行为,行为的反作用力又促进学生学习,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及英语表达能力。

6结论

现在的中国正处于民族自信心空前强大之时,相对于美国里根政府时期提出的“美国梦”,我国提出了“中国梦”,一个属于中国人的民族复兴之梦。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国学热潮,各阶段教育都相应地增加国学内容,从基础性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到更深入一些的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家经典《道德经》等。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栏目也更侧重国学内容,如阎崇年的《明亡清兴六十年》、《大故宫》,易中天的《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的《王立群读史记》,钱文忠的《三字经》等。各地的地方性文化讲坛也更注重深挖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源流,如湖北讲坛的《荆楚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方面,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了众多孔子学院,培养了很多外国学生,加深了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掌握,更以孔子这样的代表人物形象为品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化一面。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发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趋势。英语教育是立足于英语人才的培养,而培养英语人才的目的在于让中国人了解世界,也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所以,英语教育理应顺应时代潮流。

总之,英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融合的必要性及内在价值。只有通过英语专业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我国英语专业人才能具有良好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才有利于传播和不断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不断推进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熊小红.浅谈英语教学应渗透传统美德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20)

[2] 王菲.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选择与配置――以两套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02)

[3] 刘长青,张秀梅.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4] 黄辉.试论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及其途径[J].东岳论丛.2009(04)[5] 蒯冲.大学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第4篇

所谓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政治和文化的有机融合,与同志提出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廉政文化的核心内涵;以人为本的追求、诚实守信的操守修养、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则是使社会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的必要条件。我们只有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理清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才能使廉政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到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目标,从影响和谐社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从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评价等层面,扎实有效地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做到廉政文化与和谐社会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同频共振,达到异曲同工之效。

第一,价值取向上,要着力解决“三观”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廉政文化建设要求全体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现实生活中,利益的驱使、权力的失控、地位的诱惑,是影响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主要因素。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其根源是价值取向偏离了正确方向。在权利观上表现为私权意识膨胀,地位观上表现为追逐个人名利,利益观上表现为崇拜金钱。正如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反腐倡廉必须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因此,着力解决“三观”问题,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摆正主与仆的位置,常存公仆情怀。要使领导干部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视人民为父母,把群众当上帝,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为自觉行动,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二是坚持权与责的统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要教育广大干部走出“官本位”误区,强化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要使领导干部牢记“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不在迎来送往中乐此不疲,不在灯红酒绿中流连忘返,不在升官发财中煞费苦心,不在文山会海中虚度光阴,真正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三是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大力弘扬奉献精神。要通过宣传、教育使每个干部都能做到以民为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为杂念所扰,不为亲情所困,不为私利所动,让正确的利益观在人们的思想上扎根,在实践中闪光,在奉献中升华。

第二,生活方式上,积极应对“三大挑战”。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廉政文化的重要支撑。今天我们建设廉政文化,面对着来自中西文化相互激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和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三大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设廉政文化,一要以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为突破,积极应对来自中西文化碰撞过程中文化变异的挑战。坚持以德治廉,通过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与我国传统的小农意识的侵袭,消除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给生活方式带来的不良影响。二要以养成高雅的情趣爱好为突破,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折射出的文化阴影的挑战。教育和帮助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处理好工作与休闲、劳动和享乐的关系,把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运动健美等作为兴趣爱好,在娱乐和运动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脱离低级趣味,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和谐的生活方式。三要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为突破,积极应对来自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挑战。把好“交友关”和“人情关”,摒弃任人唯亲、攀附权贵的陈腐交际方式,近贤人、远小人;把“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为人际交往的基调;克服“官贵民贱”的观念,通过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确保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根本好转。

第5篇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深远的凝聚功能,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强大的整合功能,具有持久的精神激励性与动态的延续、创新功能等独有的特质和优势。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和熔铸的优秀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践行和可操作性,要将其生活化、通俗化、大众化,应重视全面的社会治理,形成健康向上、崇德向善的正风正气;应重视家风教化,让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生动“落地”;应注重立德树人,学校教育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血脉和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精神纽带和心理归宿。我们应挖掘好、保护好、弘扬好、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财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目标。

关于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着重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重点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这些论述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南。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美德的当代价值,2015年11月26日,到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参观考察孔府,与孔子研究研院专家学者座谈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发展作为繁荣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书记的这段话实际上就是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和积极价值,那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有什么样的时代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 影响,其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历史的不断推移,时代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是否还与当今社会相适应?应当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这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显著特点,从总体上科学地回答了“传统文 化有何当代价值”的问题。党的十以后,反复强调:“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 的丰厚滋养。” 在曲阜考察时,他更是明确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他进一步指出:“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 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在看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不仅要坚定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更重要的还必须坚持和发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中华优秀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伟大复兴的需要,这就是我们说的一个观点中华传统道德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的总结,提炼和概括中国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不仅可以树立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能促进人们形成振兴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感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德力量。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富贵不能武不能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传统中国文化所展现出来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刚直不阿,舍生取义的高尚品质仍是我们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需要得美德。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美德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需要 1940年初,抗日英雄杨靖宇被日军包围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里,支撑着杨靖宇与日寇顽强战斗的力量就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可以超越民族 宗教的界限。产生巨大而又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特别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思想通^人们价值上的认同情感上的接受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文化繁荣。在2013年10月11日,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的历史大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民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在今天改革开放新时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即是优秀文化的精髓更是增强民族团结文化凝聚力量的源泉。

中华优秀美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邢二平是河南水利职业学院2012级的学生他因三次跳入黄河成功救起了3名落水人员,荣获河南省“感动中原”年度人物。因孝敬父母荣获鹤壁市尊老爱幼特别奖,并获得2015年“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在邢二平的身上体现了中华优秀美德的积极作用。他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自强不息孝敬父母等品德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而且是因为他践行了这些中国传统美德才成就了他乐于助人的品行。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些美德和成就 也会对社会今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他更好的成长成才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敬业、廉洁自律。

大学生继承和弘扬这些传统美德,不仅可以增强热爱祖国,热心公益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而且还可以促进我们道德意识合作意识的增强,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仅如此,良好的道德和修养还可以帮助我们改善人际关系,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将中国传统文化逐步融入高中历史课程是历史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弘扬中华文明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纷繁复杂,我们应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遴选。每个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因此所选择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只要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原则,以有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成长和传播社会正能量,就应当被给予肯定并大胆尝试。据此为根本,通过“先成人再成才,努力成为一个新时代下合格的社会人”的教育理念,将高中历史教学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核心是儒学。而儒学原意是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进道家、法家、兵家等思想,经历两汉儒学、魏晋玄学、隋唐儒学、宋明理学等发展从而形成的有助于封建统治的思想体系。其中虽不乏一些落后的封建思想,但富强和谐、法治平等,和谐融洽、忠孝节义,敬业诚信、爱国友善等思想作为其核心理念与思想精髓,则应被发扬光大。如今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其一脉相承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将这些思想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在掌握本节内容的同时接受传统思想的熏陶与教育。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

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应当基于课程本身的内容,适度适当地融合而不易过难、过深;否则,既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又容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结果适得其反。

自必修一始,由于内容多而课时紧张,教师在课堂上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讲解,加之内容的时空跨度大,很多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教”与“学”的效果不好,因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无用、枯燥乏味,不爱学、不想学的情绪逐渐出现。针对于此,教师不妨根据实际,将相对简单的课本内容留给学生自读自学,并适当加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这样既可以避免因赶课而导致的“满堂灌”,又增强了学生的新鲜感。加入的传统文化内容给学生的感觉是“听过,但不是很清楚”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改进是大有益处的。

必修二亦可如法炮制,在总结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时,需把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分工、“自给自足”的特点、“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形式等内容讲解清楚透彻,为了能帮助学生理解到位,教师可以与市场经济的相应内容进行对比讲解,效果甚好。例如,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了诸多负面效果:寅吃卯粮式的借贷、一切向“钱”看的功利、“扶不扶”的道德滑坡,此时正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勤俭持家、量入为出、扶危济困的思想以及由此形成的国人内敛谦和、善良朴实、乐善好施的性格特征等内容适时地融入其中,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同时也为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做了积极引导,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

必修三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相对增多,这更加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开拓创新。教师在讲授汉字演变、国画发展时,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的“诗书画印”“书画同源”等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明白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汉字,而书法正是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艺术形式。做合格的中国人,就从书写规范汉字做起: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汉字的结构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我们的生活学习也应按照主次、轻重、缓急之不同而合理安排;汉字外观四四方方、疏密合理,笔画多寡因字不同而略有区别。有些字笔画虽有倾倒斜出,但字体本身却是不偏不倚、立身中正,而这正是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对国人言行的要求:为人正正规规、做事踏踏实实、立身诚信为本、处世宽厚最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讲授戏曲、影视内容时,教师可以巧妙加入典型代表,如,昆曲《牡丹亭》、京剧《西厢记》《穆桂英挂帅》、电影《芙蓉镇》等,通过对典型代表的分析使学生明白除了国粹京剧外,还有很多地方戏曲“百花齐放”式地繁荣发展;无论是戏曲还是影视都是赞扬真善美,批判假丑恶,弘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追求善良和睦、美好幸福,讴歌正义、爱情、和平、公正、廉洁等。

总而言之,这样的历史课堂不仅生动活泼,而且能让学生慢慢地喜欢历史课。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了解与掌握,学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绵延了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继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韩丽群.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J].网络财富,2009(11).

第7篇

关键词 山海关区 教育基地 廉政文化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1突出创造性――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开辟史鉴阵地

山海关历史文化厚重。为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山海关依托李自成兵败山海关这一史实,创造性地启动了“山海关甲申史鉴纪念馆”工程。纪念馆为四合院式建筑,座落于山海关古城内,占地面积81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平方米,包括正房12间、东西厢房各3间。截至目前,区政府已经投入141.8万元,用于一期工程建设。纪念馆分为:石河大战、甲申史鉴、中华古训、警钟长鸣、时代召唤五个方面的主体陈列内容,采取电子挂图和实物陈列相结合,辅以影视设备、复原沙盘等现代手段进行陈列展示。纪念馆一期工程现已初步完工并免费开放,成为党员干部接受廉洁从政教育,普通游客陶冶情操的专题教育场所,进一步扩大了廉政文化的影响力。

2突出品牌性――融入以莲倡廉文化,打造主题公园

为增强廉政文化的品牌性和趣味性,进一步寻找廉政文化与大众文化特别是民间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山海关区将莲花湖公园确定为廉政主题公园,并对公园进行了重新定位和完善。园内两亩多的水面遍植莲花,宽敞的廉政广场四周12根巨大的浮雕石柱上,锲刻着李自成甲申骄兵败石河、王烬美山海关艰辛播火等场景。爱莲亭、吟莲桥以及隐现于花草丛中的吟莲咏廉景观石次第入目,让人在赏莲思廉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教益。为进一步增强廉政主题公园的品牌效应,今年以来,该区分别以“清塘・荷韵”、“传承・弘扬”、“新风・正气”为主题重新命名、打造了 “莲沁园”、“德润园”和“城华园”,增立了多块反映传统美德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文化刻石,特别是新设立的集传统和现代元素于一体的包公脸谱大型刻石,成为了公园的标志性景观。

3突出群众性――借助乡村旅游旺势,完善廉政景观

近年来,乡村旅游日益走俏,今年仅该区石河镇新建村望峪山庄就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为借势用势,扩大影响,更好地发挥新建村这一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山海关区对新建村望峪山庄廉政景观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在清风文化园知节林、清风亭、憨牛台等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增建了“崇德碑”和“梅兰竹菊主题景观”。“崇德碑”以“廉、俭、忠、孝”为主题,配以相应的8副传统美德故事图,镌刻在环形浮雕上永久展示,倡导人们弘扬美德,见贤思齐。文化园内种植的“梅、兰、竹、菊”等寓意高洁的植物,也配以相应的名言警句,寓廉于景,让人们在游玩休憩中受到廉政文化的浸润,使廉政文化较好地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4突出导向性――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培育文明风尚

在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山海关区主要采取了“抓典型、带全面、求实效”的工作方法,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廉洁教育进校园工作。一是抓典型,发挥山海关一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从打造环境入手,在校园内设置自省思齐长廊、崇德槐、景观石等文化景观,开辟校史陈列室,深入挖掘市级保护文物――季大夫楼的历史文化价值,形成了富有个性特色的一中校园廉政文化氛围。二是带全面,充分发挥校园主阵地作用。在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广泛开展廉政故事赛、廉政漫画展和廉洁电教示范课活动,专门为小学生编发图文并茂的《反腐倡廉“三字经”》,开展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学生论坛”、“主题班会”,使学生在学习参与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润物无声的渗透中树立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的观念。三是求实效,把握规律讲方法。为切实克服生硬说教的弊端,该区坚持正面引导、循序渐进和整体协调三条原则,以“廉”为核心,以“洁”为表象,多渠道多角度开辟廉洁教育途径,把廉洁教育活动纳入学校德育教学计划,渗透到学校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正确向上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8篇

关键词:戏剧元素;动画;应用

1 动画发展概况

动画的发展一直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动画作为外来文化传到中国,在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氛围下,与本土文化结合,产生出举世闻名的“中国学派”,从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部动画电影《铁扇公主》开始,到后来的《大闹天宫》《三个和尚》《天书奇谭》等一系列动画,都是充满浓浓的民族特色;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元素都为动画提供了很多养分,如民间故事、年画、皮影、水墨画、剪纸、戏剧艺术等,以及中国传统的思想也在动画中有所体现,但是,从90年代开始,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外来文化的冲击、动画人士放弃了我们一直坚持的民族特色之路等原因,我们的动画走出了世界动画强国,之后,我们也一直在致力于动画的探索,但是,我坚信只有在传统文化的指导下,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动画艺术结合,坚持走我们的民族道路,我们的动画才会再次屹立于世界动画强国之林。

2 戏剧艺术

戏剧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包括绘画、舞蹈、音乐、杂技等元素,用几米舞台表现人生百态、悲欢离合,对人类社会进行概括、夸张,表现出每个时代的特色,也传达出人们想要表达的迫切情感。经过历史的考验,戏剧留下的精华对我们的动画非常有指导意义,动画的综合性决定了它要向成熟的戏剧艺术?去学习。

3 戏剧元素在动画上的应用

3.1 戏剧的矛盾冲突对动画剧本有启发作用

矛盾冲突是戏剧的一大特点,动画创作首先要创作剧本,其中,矛盾冲突推进剧情的发展,所以矛盾冲突的设置是剧本的关键,否则,观众只会觉得平淡无奇。丰富的戏剧题材为动画提供的了丰富的内容指导,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剧本取自西游记的前七回的内容,故事内容本身就是表现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孙悟空与玉皇大帝之间的矛盾,在用动画表现时,加入马天君这一角色,加剧了矛盾冲突,表现孙悟空的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参照戏剧矛盾冲突,让动画更有故事性,才会足够吸引观众。

3.2 戏剧的人物造型艺术对动画角色具有指导作用

戏剧、戏曲中的角色造型是对现实人物的写意化处理,主要表现在面部与服饰,中国大大小小有几百个戏曲剧种,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面部的脸谱和服装都变成程序化,戏剧中的生旦净末丑都有比较固定化的造型,不同的角色造型代表不同的形象,黑色的脸谱表现刚正不阿,红色的脸谱表现忠义,白色则表现奸诈,不同的颜色已经固定为不同的性格。戏剧的服饰以明朝服装为基础,同时吸收各个朝代的特色,服饰色彩与式样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地位、性格等,很多动画中都采用了戏剧服饰的特点,来表现角色的性格。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面部就是多种颜色的集合,白色为底、红色的桃心、绿色的眉毛等,对比强烈的颜色表现出角色叛逆的形象,符合戏剧中的净角的特征。《天书奇谈》中,有着红色的络腮胡子、细长的丹凤眼和两道粗长红眉的袁公是典型的武净的关羽形象,脑门上的月芽又是文净的关公形象,代表公正廉洁,忠义与公正共存。还有几个角色明显代表戏剧中的丑角特征。《葫芦兄弟》中的葫芦娃是典型的生角造型。在红色动画《定军山》里,夏侯渊的形象在京剧脸谱的基础上,将局部强化,表现勇猛的形象。在近代,有人用福娃来表现生、旦、净、末、丑的形象,非常有创意,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宣传奥运,又再现了戏剧艺术。戏剧对角色面部的处理已经是程序化的设计,运用到动画中,非常符合大家固有的审美方式,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原有的形象,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动画会将角色的局部特征更加强化,达到戏剧所不能表现的高度,戏剧的固定化造型对角色有指导意义,同时,角色赋予了戏剧新的活力,增加了表现形式。

3.3 戏剧的动作表演对动画的作用

国外的角色动作是向哑剧学习的,而中国的角色动作的发展,初期是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动画,由于夸张的表现力不够,逐渐发现戏剧中的动画更加适合动画,之后,动画的表演和戏剧结合在了一起,在20世纪,很多戏剧艺术家现场为动画创作做指导,戏剧中的亮相、开门、跑马等动作非常有代表性,《大闹天宫》里,孙悟空与天兵天将交战,人未到声先到,就是采取了戏剧中的经典亮相,孙悟空耍金箍棒的动作确是参考武生耍枪的动作,等等,蚓缍作本来就是对现实生活中动作的提炼与概括,所以它更加符合动画的形式,用夸张或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将角色塑造的活灵活现。

4 戏剧艺术与动画的区别

戏剧为动画提供了很多适合的营养,但是,我们也不是生搬照抄,第一,是现实与想象的矛盾,戏剧是真人表演的艺术,动画的夸张的表现,动画的想象成分更重,我们应该吸取适合表现的戏剧形式,用动画展现不一样的风采。第二,表演与绘制的形式不一样,戏剧的动作是真人表演,而动画是绘制或者三维表现出来,肯定没有真人表演自然,但是它能表现更多现实社会中不能存在的动作等的表现,各有所长,我们应该合理的处理他们的关系。

5 结语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为动画提供多样的选择,不管形式怎么变化,我们的传统思想都包含在其中,花木兰虽然是中国的题材,但是美国做的动画还是表现本国的精神风貌,我国的传统艺术为动画提供了多样的题材与内容,我们只有与本土文化紧密结合,特别是吸取戏剧艺术等元素,坚定地走自己的民族道路, 发扬传统艺术的同时,又能提高动画的表现,重新定位传统艺术与动画的关系,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正确组织传统文化与现代动画艺术的关系,创作出中国特色的动画,让中国动画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 运梅园.戏剧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J].戏剧文学,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