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30 16:36: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效灌溉工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不合理在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设计时,为确保其能满足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就须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来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规划措施。而就目前的规划设计现状来看,有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会过分的依赖资料,从而忽视了现在农村的发展,其设计的节水灌溉工程规划便不是那么的合理,不是那么的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再者就是,有的工作人员对工程的规划设计完全依靠自身的经验而进行设计,这同样也会对设计人员的设计造成不利的影响。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不合理不仅不能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还会增加工程的成本。
1.2重建设轻管理现象随着对节水灌溉工程重视程度的提高,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设计和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当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成功并投入使用的之后,便会出现无人管理无人负责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极为普遍。正是这种现象,导致节水灌溉工程自从投入使用之后,其所发挥的作用便会迅速降低,最后无法正常使用。无人负责、管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节水灌溉工程的责任不明晰,相关部门缺乏管理方法与配套资金。如果想将这种现象有效的解决,各地的相关部门必须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在以后的管理中严抓落实。
1.3种植结构的不合理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便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因此高效的节水灌溉工程便应运而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也为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人们对种植的方式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方法上,虽然有些地方已经了进行高效农业生产,但是其覆盖面仍然较小,致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本身的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各地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当地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真正改变农民传统的种植结构,将种植结构彻底优化。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现在的农村地区已经建成了很多的水利工程,特别是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虽然量多,也已经发挥了部分的灌溉作用,但依旧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为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顺利实现,就必须对目前节水灌溉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解决。
2.1把农业发展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结合由于我国目前水资源匮乏,使得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保证水资源的持续性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前必须对当地的水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尽可能优化水资源配置,达到科学化、合理化供水,避免对水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也要加大周边自然环境保护力度,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基本建设原则,将优化水资源配置与农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对灌溉区进行科学管理,树立节约用水意识,实现高效用水,促进农业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2加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一个优秀的灌溉示范项目可以一定程度的推动当地水利项目建设的进步,也同样有利于整体水利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的建设中,要突出高效节水灌溉的特点,对各项指标严格控制,实行农业分区,促进农业增产以及农民增收,促进与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在进行选址的时候注:①选择缺水情况严重,且农田地势不平使得灌溉难度大的地区;②选择在经济方面发展较好,且该地区大部分种植经济作物的地区,综合上面两个方面的考虑是为了能够更加突出表现地出示范项目的优越性。最后要选择治安情况较稳定的区域,治安情况好的地区可以有效的保护示范项目的顺利建成和以后的投入使用。
2.3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先进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呈现,我国农村经济也在不断的提升,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的高效节水灌溉,引进技术便成为了必要的工作,做好相关技术的引进对于提升节水灌溉效果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建立在生物技术上的调控灌溉技术;②建立在3S技术上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③利用最新的智能技术提高节水灌溉的效果。上述三种技术都能很大程度的地提高节水灌溉的效果,能够满足现在农业的灌溉需求,不断引进新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用以促进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必须实施的工作。
2.4加强管理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基础,而管理则是高效节水灌溉的关键。为保证已完成的节水灌溉工程能长期运行,必须对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保证工程管理落到实处。如此,才可保证节水灌溉工程能长期的发挥作用。能源•水利
3灌溉模式
人们依旧习惯于利用传统的土渠漫灌方式进行土地的灌溉,这种灌溉方式会造成本来就严重短缺的自然水资源和电力的浪费,也会导致农民辛苦施在地里的肥料和洒在土地里的农药流失,甚至污染整个地区水域的环境。现代高效的节水灌溉是对除传统上的土渠和漫灌之外所有输水、灌水的方式的一种统一称呼,人们现在能够大致掌握的成熟灌溉技术有以下几种:喷灌技术、滴灌技术、微灌技术,这些新型的高端灌溉方式能够尽可能地减弱对资源的浪费和对水环境的污染。可以通过教授农民掌握现在成熟的高效的灌溉技术,并鼓励和督促他们使用已经掌握的高效灌溉技术,让他们养成一种使用高新灌溉技术的意识,来彻底改变传统的灌溉模式。
4结束语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运用
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拥有广阔的土地,但是水资源却比较匮乏,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结合我国农业和种植业的具体状况,解决农村经济长远发展中存在的水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通过对更加高效智能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合理运用,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和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土渠输水与地表漫灌之外其他全部灌溉方式的统称。推广和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够较好地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较好地解决各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甚至将一些戈壁或是荒漠改良为农业用地,从而有效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该技术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1)在社会效益层面,相较于以往的灌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够节约更多的水量,一般可达到30%~40%,还能够提高单位水产值。例如,在新疆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对于漫灌方式的应用,要求农民提前进行挖渠和打埂,最多只有90%的耕地得到利用,但通过应用滴灌等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最多能够利用99%的耕地。由此可见,我国通过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大力发展和运用,能够有效促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2)在生态效益层面,通过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以有效应用,可以极大程度地节约水资源,提高区域内植被的覆盖率,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同时,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等问题,防止了水土流失。(3)在经济效益层面,相较于以往的灌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更好地节省水量、人力和肥力,促使人工管理效率的显著提高,农民也无需投入更多的人工、水及肥料[1]。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农田水利灌溉设计存在不足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设计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这就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针对农田灌溉工程的设计,相关人员并没有对农田具体地形进行全方面的考察。我国南方地区的大部分农田较为分散,且形状和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田水利灌溉设计和相关灌溉技术使用的难度。(2)针对农田灌溉工程的设计,相关人员并没有充分利用专业的勘探信息,尽管其在设计之前已对当地农田的地质条件等进行有效勘探,获得了相应的信息数据,但并没有将这些信息数据应用到具体设计之中,从而造成后续施工的实际情况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大大降低了灌溉技术施工的质量和应用效率[2]。
(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我国拥有非常广阔的土地面积,且经纬度跨幅大,包括亚热带、温带、寒带等,故而拥有多种气候条件。环境因素的多样性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灌溉设施的应用。同时,农田灌溉设备的设计也极易受到气候条件、空气流速、阳光照射等因素的限制,加上在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也存在很大区别,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对应的灌溉设备,从而无形中增大了农田水利灌溉设计和相关灌溉技术的应用难度。
(三)灌溉技术与使用对象不匹配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应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作物更好地吸收水资源,以此来确保农作物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然而,大多数农田均在农村,由农民负责耕种和种植,有的农田应用了节水灌溉技术后,因为农民综合素质偏低,并不能够充分了解耕种的作物和相关节水技术,这就导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无法得到充分应用[3]。
三、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重视设计前的信息收集
农田土壤结构情况、栽种农作物需求等,将会对实际水资源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保证农田水利灌溉设计更为高效合理,在设计前,应对规划设计区域做充分的调查,如调查农村地区历年来的降水情况、灌溉用水保证率、渠道引水流量确定等,基于地区农田种植生产的实际需求展开设计,合理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从而确保设计高效性、节水性。
(二)优化节水灌溉技术配置,降低环境因素影响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相关政府部门依据区域内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和气候环境等因素,对水利工程进行合理规划,秉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对农业用水和人们的生活用水进行科学安排。积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用水制度,进一步优化水资源的配置,使之实现标准化与科学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出用水制度的作用,提高农民对节约用水的认识程度,树立起节约用水的意识[4]。在节水灌溉技术设置应用的过程中,也应当充分考虑到地区环境的差异,采用合适的灌溉技术和灌溉设备,尽可能在满足农田灌溉需求的过程中,降低水资源的损耗。如在以往的农田灌溉中,由于水资源的运输流动中存在渗透或是蒸发等情况,会消耗很多的水量,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而通过对水资源运输的高效节水技术进行有效利用,相关人员可以强化水渠的防渗透功能,借助渗透材料开展水渠建设工作,并强化输水管道的建设,这就能够对水资源运输流动过程中水量的消耗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实现高效节水。
(三)科学选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在设计过程中,应掌握当前各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和缺点,然后结合农田环境进行合理的选用。
1.喷灌式节水技术
该技术主要针对大面积的农田灌溉,可首选喷灌式节水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原理为:在实际农田灌溉过程中,以水的压力作为动力,让卷盘进行旋转,从而实现以卷盘为中心对周围土地进行灌溉。该技术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只需将喷头设置在喷灌机上,使之在得到充足的水压后,即可进行稳定灌溉作业,从而实现农田的大面积喷灌。在农田喷灌节水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充分明确现阶段该区域农田的具体情况,对满足其农田灌溉需求的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然后合理安装和妥善固定相应的喷灌设备,以此来达到灌溉的目的。当前在农田灌溉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喷灌设备为移动喷灌机,该设备可以确保作物获得全面的灌溉,操作简便,且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可适用于各种地形的农田灌溉作业。通过有机结合这一设备和机械自动化设备,能够更好地保证灌溉效率。然而,移动喷灌机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需要消耗很多的资源、占地面积较大以及需要借助一些辅助设备才能够完成灌溉作业等。
2.微灌技术
该技术属于一种滴灌技术的衍生技术,能够很好地节约水资源。现如今,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微灌技术种类主要是渗灌、滴灌、小管涌流灌、微喷灌。在实际农田灌溉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结合具体的生产需求,选择最为适宜的微灌技术。例如,对于气候较为湿润的区域,可选用微喷灌技术,不仅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还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地农业生产需求;对于气候较为干旱的区域,应避免使用微喷灌技术。同时,微灌技术能够在控制灌水量的同时,实现短周期灌水;通过有机结合水分和养分,让土壤根部对所需营养成分进行较好的吸收,从而获得与施肥同样的营养效果;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水资源利用率,相较于传统的灌溉方式,这一灌溉方式能够节约50%~80%的水分,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从而较好地改善土壤结构。
3.渠道防渗漏技术
渠道防渗漏技术大多应用于土渠输水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渗漏而导致的水量流失。针对这一技术的具体应用,相关人员应注重防渗漏材料的合理应用,包括混凝土、沥青及塑料膜等,还应注重沥青护面、土料施压等技术措施的有效使用,从而显著提升渠系水利用系数,大大提高渠道输水的安全性。
四、结语
面对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困境,我国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应用,通过有效发挥该技术的应用价值,来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赵海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分析[J].新农业,2020(20):61.
[2]文云霞.刍议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思路与应用策略[J].农家参谋,2020(20):117,145.
[3]王苗,吴玉秀,张晓炜.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18):39-40.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高校建设工程 合同管理内容
一、高校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基本概念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是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对相关合同的策划、订立、履行、变更、索赔和争执解决的管理。
高校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高校作为管理主体,在对以自己为当事人一方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合同中,依法进行策划、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索赔、争执解决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管理。
二、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目标
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为学校建设项目总目标和学校总体目标服务的,它保证学校建设项目总目标和学校总目标的实现。所以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不仅是具体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也是高校管理的一部分。具体地说,合同管理目标包括:1)保证整个工程项目在预定的投资、预定的工期范围内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质量和功能要求。2)保证整个工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3)尽可能避免争端的产生。
三、高校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内容
(一)高校建设工程合同总体策划
在项目的开始阶段,学校必须对工程项目中一些有重大影响的合同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合同总体策划决定着项目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决定合同各方责任,权利和工作的划分,对整个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过程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合同总体策划的具体内容有:
1、进行项目的总目标和战略分析,确定学校对该项目的总体要求,包括整个工程的功能、造价、工期和质量要求等等。
2、确定项目的实施策略。该工程项目准备采用的发包模式、对该项目实施的控制程度和对材料和设备所采用的供应方式等等。
3、确定学校对该项目采用的管理模式。是学校自己投入管理力量还是采用学校代表与工程师共同管理;是将该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分阶段委托分别委托招标、设计监理、施工监理、造价咨询,还是将整个工程项目委托给一个项目管理公司。项目管理的模式对整个项目的组织形式、风险的分配、合同内容和合同类型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决策。
4、确定项目的管理组织的设置、确定项目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和确定项目管理的规则和制度。将整个项目管理工作进行分配,划分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范围,分配职责,授予权利,进行协调。
5、对招标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针对招标,要确定资格预审的标准和允许参加投标的单位的数量,高校要保证在工程招标中有比较激烈的竞争,则必须有一定量的投标单位的参与,这样才能取得一个合理的价格,选择性也会很大,但如果投标单位太多,则相应的管理工作量就会很大,随之影响招标期会很长。同时还要确定评标的标准,确定评标的指标对整个合同的签订和执行影响很大,如果仅选择低价中标,又不分析下报价的合理性和其他因素,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的争执难免出现很多“扯皮”现象,所以选择什么样的评标的标准非常重要。
6、对工程项目合同中的重要条款要进行研究和决策。⑴确定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是仲裁还是通过向法院提讼,选择哪个仲裁机构哪个法院,这都要进行充分的研究。⑵确定付款的方式,如采用进度款、分期付款、预付款或由承包商垫资承包。这要根据学校的资金来源保证情况等因素决定。如果承包商在工程上过多垫资,会对承包商的风险承担能力、财务状况、报价和履约的积极性有直接影响。如果学校超过实际进度预防工程款,在承包商没有出具具体履约保函的情况下,又会个学校带来风险。⑶确定合同价格的调整条件、范围、调整方法。⑷确定对承包商有无激励措施,对提前竣工或者质量达到全优等有无奖励、给予何种奖励。
(二)招标阶段的合同管理
工程招投标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招投标这种措施可以选出优秀的施工队伍和企业,可以选择出能够保证工期及质量的社会信誉高的企业,有能合理的控制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1、招标文件必须清晰、系统、有条理,不能存在遗漏、错误、矛盾和歧义,对于技术要求和技术参数一定要准确。经可能如实和详细的描述拟建工程的情况和条件。尽可能提供准备的图纸和各种地质资料。对于招标人和投标人的工程范围、风险分担和双方责任也应该明确。
2、在合同签订前必须了解合同主体是否具有履行义务的资格和能力,核准投标人的资质和履行能力,有条件的要对入围的企业进行逐个的考察。
3、要审查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合同条款的表达必须是明确的,文字的表述必须是准确和严谨的。对工程的工期、造价、质量和违约责任的约定一定要重视。一定要避免边施工边签合同和先施工后签合同。
(三)合同实施阶段的管理
合同履行阶段的管理非常重要,要认识到合同的严肃性,要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合同,规范合同管理程序,严格规范工程变更管理、规范工程量签证审核,防止承担违约责任。
1、做好合同交底。所谓合同交底就是组织甲方和乙方一起学习合同、对合同组要内容作出解释和说明,使大家都明确合同的内容、规定、管理程序,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工作范围,及行为后果,避免在合同履行中出现违约行为。
2、协调会议制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协调会议制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协调会议可以检查合同实施进度和各种计划落实情况,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对后续的工作作出合理的安排,对目前已经发生的问题和以后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解决和讨论,对合同变更问题进行讨论,形成会议纪要。各方签署的会议纪要可以作为有约束力的个同变更,是合同的一部分。
3、建立档案管理体系。由专人负责各自合同资料和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建立工程资料的文档系统。
4、养成文字交往的习惯,且不可相信“一诺千金”。合同实施过程中的所有的协商、意见、请示、指示等都要落实在书面上,相信“一字千金”而非“一诺千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双方的工程活动,如各种验收,场地、图纸的交接,各种文件的交接都要有相应的手续,必须有签收证据。
5、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验收和检查。每道工序结束后都要有严格的验收和检查,对于验收不过关的要有书面的通知和签收,为索赔提供依据。工序和工序之间,工程小组和工程小组之间有交接制度。材料进场前要严格的检查。由于工程质量引起的返工、窝工损失,工期的拖延由承包商自己承担责任。
(四)索赔
合同中明确规定索赔条款,可以对施工单位起到威慑作用,增强施工单位的责任,保证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的规定按要求完成工程,保证质量,保证进度。通常对于高校来说有以下几种索赔情况:
1、工期延误
施工单位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如果非因甲方的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甲方有权按照合同约定的延期赔偿额度向施工单位索取工期延误的损失赔偿。
2、工程质量缺陷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单位所使用的材料、设备或者工程质量没有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或者出现缺陷而没能在缺陷责任期满前完成修复工作,甲方均有前追究施工单位的责任,并提出由施工单位赔偿由于工程质量缺陷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向施工单位提出工程质量的反索赔要求是,往往不仅包括工程缺陷所产生的经济损失,也包括该缺陷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
四、高校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作用
(一)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扩招以后,高校的各类办公办学用房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口,高校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很大,这使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学校发展的关键。而在高校的大力发展基本建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其中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问题尤为突出,出现了不少因合同条款不明确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所以必须加强合同管理。
(二)合同管理是高校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保证
关键词:高校 公共音乐课程 教学改革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开设公共音乐课的规模是依据本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而定的,这种情况是造成现行国内各大高校音乐教学质量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这严重的制约了各大高校发挥公共音乐课程所具有的教学功能。就现在国内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而言,各大高校都在探索公共音乐课程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高校只有规划好公共音乐课程的改革方向,那么公共音乐课程才能够在校园里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我国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落后
现在,各大高校实现现代音乐的一个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公共音乐课程。公共音乐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最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各大高校音乐工作的核心。就目前而言,在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教学方法落后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学校教师研究音乐教学法之前必须要了解音乐的特点,而且根据音乐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材进行教学,以陶冶学生优良品格。可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老师没有深刻理解音乐的真谛,在教学方法上没能抓住重点,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公共音乐课程的现代化教育的发展。
(二)教学资源不足
随着现行教育体制改革,教育部下发了很多关于高校发展高等音乐教学的文件,这直接引发了一波公共音乐教育的热潮,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为主的高校开设了公共音乐课程,并且在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上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现在很多新建的高校教学资源不足,可是为了“赶时髦”,也纷纷开设了公共音乐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高校管理者以及课程制定者在开设公共音乐课程的时候总是捉襟见肘。另外,高校现有的音乐教师在上课安排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学模式单一,课时安排随意,范围狭隘等等问题制约了学生对于公共音乐的追求。
(三)缺乏制度的保障
在一些新建的高校之中,公共音乐课程的管理非常的混乱。由于它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来管理,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没有一个现行的制度能够保障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样的,一些高校只是在口头上开展公共音乐课程,并没有为开展公共音乐课程做准备,连一些基本的教学设施都不齐全,更别说专业器材了。高校缺乏制度的约束,导致了学校在开设公共音乐课程上的随意性,师资结构设置不合理,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教学,而因此影响了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不能起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二、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国内各大高校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所以纷纷在校园内开设公共音乐课程,并大有将这门课程作为必修课的趋势。本文在在总结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改革经验上,阐述了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优化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体系
国内大部分高校在公共音乐课程的安排上,出发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现在,公共音乐对于培养大学生音乐素养、创新能力的作用有目共睹,所以在国内各大高校开设公共音乐课程的规划中,高校应该给学生时间以及机会,让这些学生有机会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然后,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公共音乐课程的实践活动。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所以应该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由发挥,可以自己演奏乐器,自己谱写曲子、能够大胆的改编世界名曲。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对于公共音乐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突出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特色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在公共音乐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应该突出公共音乐的教学特色,根据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开设具有本校音乐特色的公共音乐课程。对于有实力的高校,可以定期开展与公共音乐课程相关的专题讲座,以此满足学生对于公共音乐课程的学习需求。另外,学校应该将公共音乐课程纳入学分管理之中,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设置适当的学分。学校设置公共音乐课程可以包括:交响音乐赏析、中国音乐简史、合唱艺术等。同时,国内高校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以及兴趣,开设一些地区所特有的公共音乐课程,比如说,北京的京剧,苏州昆山的昆曲等等。
(三)加强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多媒体网络建设
国内高校现在都已经逐步完成了教学多媒体化的改革,还有师资管理的网络化进程也已完成。正是由于网络的高速发展,很多学生的日产生活已经与网络密不可分,所以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网络平台,将公共音乐课程的名称、任课老师、考核方式等等相关信息挂在网上,向所有的学生共识,为学生在网上选择公共音乐课程提供参考、借鉴,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心仪的课程来学习。另外,各大高校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利用视频、音频或者是远程教学等等现代化的手段来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公共音乐课程的时候,可以从这些优秀的资源中获取美妙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于公共音乐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鉴赏音乐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方便老师教学,又方便学生学习世界上优秀的音乐课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各大高校为了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学校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加速公共音乐课程的改革,不断的加大公共音乐课程的改革力度,提高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概预算;工程造价;质量;途径
工程概预算是控制建筑工程总投资的依据,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系统化的工作,科学合理的概预算不仅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而且还是综合衡量工程总体经济效益的基本指标,伴随着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建筑工程的发展规模也日益壮大,建筑项目的投资也日渐增加,为了能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需要对工程的概预算的管理提上日程,所以要不断提高概预算编制人员的整体素质,以便编制科学合理的概预算文件,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以实现整体工程的效益最大化。
一、工程概预算的内涵及意义
1、工程概预算的内涵
工程概预算指的是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有关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依据有关的定额标准、指标及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整体建筑工程全部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
2、工程概预算的意义
工程概预算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其实和工程造价是相同的涵义,工程的概预算编制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工程概预算以整体建筑项目为前提而展开的,是由建筑工程总概算、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工程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分项综合单价等构成的价格计划体系,概预算编制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据资料表明,占工程建设整体费用1%的设计费,却产生了超出75%的价格影响度,所以一定要加强概预算工作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使编和管有机结合,是合理科学的降低投资,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最直接的方法。
二、影响工程概预算的主要因素
1、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在工程项目中,原材料与土地成本是重要成本,因为土地成本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原材料的成本也就成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成本。在实际中,建筑所需的原材料种类繁多,往往同一规格的材料价格也不一样,因此如果工程预算与实际建设相差较大的话,就会对相关采购决策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中三分之二的费用花在设备、人工费以及原材料上,准确预测这些成本,对制定合理的工程造价有相当大影响,这就要求相关工程概预算编制人员要及时准确的掌握原材料价格,对原材料的价格变动趋势做出预测。但是对于大多数建筑工程来说,由于工程概预算编制的时间的滞后性,会对工程造价具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建筑期限较长的工程,因此要做到大致了解工程造价成本,对工程进度、建筑质量进行有效管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2、定额的影响
由于社会的进步,在建筑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不断涌现,造成我们现在编制概预算时,需要经常进行定额换算,或者需要自己编制补充定额。而往往采用原来定额进行换算或者编制补充定额时,其定额水平并不具有代表性,精确度也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虽然在编制概预算时只有少数项目定额依据不足需要换算或者编制补充定额,但在最终汇总形成工程造价时就会形成比较大的偏差。
3、初步设计的影响
在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过程中,通常会受到诸如地质情况变化、设计技术规范、设计标准、建筑材料等客观条件影响和制约。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设计也要相应变更,以适应建设需要,而初设概算对这些情况的考虑通常深度不够,从而导致投资误差的增大。
4、工程量计算不正确
工程量计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对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熟悉是准确计算工程量的关键。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才能做到该扣除的部分要扣除,不该扣除的部分不能扣除,该增加的部分还要增加。比如钻(冲)孔灌注桩的超灌部分,如设计图纸未注明超灌长度,工程量计算规则按每根桩的超灌长度为500毫米计算。很多新手往往把这部分给漏算了,这就造成了工程总造价的减少。
三、提高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的有效途径
1、加大对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加大对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创造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杜绝各种不良行为。对概预算编制部门,要加强对概预算方案设计的监管,运用价值工程理念对工程的概预算进行评估,找出功能与成本的最佳位置。对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招标投标制度,选择合格的施工队伍;对于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对于概预算的改变应该进行严格的核算;对发现的问题应该进行严肃的处理。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建设环境。
2、提高编制人员素质
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尤其是我国当前推行工程量清单制度,对编制人员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要注重借助提高编制人员的能力确保预算编制的质量,以达到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一个专业的编制人员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具有较广阔的知识面以及相应的实践经验。②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节约成本放在首位。③熟悉概预算编制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与其相关的消息,确保准确、高效的完成概预算编制工作。
3、提高工程设计工作的管理
图纸的设计是建筑工程实施中影响投资的最大因素。这就要求编制人员要熟悉工程设计图纸,明确各定额册的总说明、章说明以及定额包含的内容。要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推行限额设计,使得技术与经济有效结合,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对占地面积、建筑标准以及工艺设备选择等方面的设计,是否合理。在此基础上,要正确对待设计图纸、说明以及两者的关系,合理套用定额,力争避免重大漏洞的出现。
4、实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概预算定额表中的设备、材料价格反映的是编制年份的价格水平,编制概预算使用定额时,其价格水平是按市场价格来确定的,需要进行价差调整,也就是所说的动态管理问题。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往往需要历经数年,期间设备、材料价格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动,为使概预算起到控制投资的作用,必须建立工程造价价差预测系统。首先预测出未来设备、材料价格的演变情况,然后预测出与之相关的各项工程造价指标的变化趋势,合理确定价差,适时地调整价差,使概预算的编制在动态中进行。
5、运用计算机编制概预算,提高概预算编制的效率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现象,导致了多算、漏算现象层出不穷,再加上编制人员要经常在大量的定额条目间反复校对以及抄录,花费时间过多。计算机的使用,则可以较好解决这些问题。另外,咋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时候要使每一位数据处理人员明确自身的岗位与职责,防止越权操作以及非法操作,保证计算结果的严密性,当前出现的很多计算机软件对于概预算的编制也有重大影响,能够减轻编制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概预算编制的效率。做到将工程项目的投资、招标与完工决算以及其他环节通过应用软件实现有机结合,然后借助无缝接口技术将其集成于项目投资控制系统,深化集成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以及合同管理控制系统,设备交易系统,形成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网络化与电子化,确保概预算编制的准确合理。
四、总结
关键词 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改革;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32-0033-03
收稿日期:2013-10-05
作者简介:王秀方(1963- ),女,吉林双辽人,四平职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决定了其教学必须注重实践性,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应用能力为主,使学生将来在社会上既会做人,又会做事,同时会运用公共关系的各种工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四平职业大学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对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实质性改革,改为以突出实践技能训练为主的《公共关系实务》课程。
一、确立突出“三性”的课程新理念
在公共关系教学实践中,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全新课程理念。即从过去按照学科系统性建立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改为按照公共关系职业特点、工作岗位要求建立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突出“职业性”;从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改为现在的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切入点,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从强调知识本位,改为注重与企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突出开放性。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上,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做到既传授专业知识,又培养职业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二、建立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内容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技能性特征,决定了其课程设置必须始终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核心问题,把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1],在强调“必需、够用”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构建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在《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初、中级公关员职业标准为依据,进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设计,将公关员职业资格培训内容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让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有相应的任务或项目来支撑,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设计了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专题活动等8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下又设计了若干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对应相关的能力点,彻底打破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体系,将所学理论知识系统地融入实际操作之中,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三、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教、学、做合一,即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学习中实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理论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学习理论,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课程以往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程式化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缺乏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无法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为此,针对公共关系工作的程序,设计了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活动实施等项目任务,教师在介绍相关的基本知识之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如在学习公共关系策划理论基础上,要求学生课后自己撰写“开业庆典策划方案”,并在课堂上讲述,最后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点评,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由于这种训练要求学生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查阅资料,认真策划每一个活动细节。学生在项目任务引导下,打破封闭、保守的思想框框,把书本知识变成了操作技能,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重大改变,由传统的教师“教学”变为学生主动“求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2]。
四、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方法设计
(一)情境模拟训练法
情境模拟训练是针对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某个工作或职务,制定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模拟项目,将学生安排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学会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3]。具体做法是:针对专题活动中的一项具体工作任务“新闻会”,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模拟,教师帮助学生布置工作任务,分配角色,并协助学生理解新闻会活动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查资料、做准备、组织实施。这种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并把所学的公关知识、礼仪知识、沟通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模拟实践中,其潜能和创造力得以激发。
(二)学生团队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每个教学单元的内容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公关调研报告的撰写,公关活动方案的组织与实施。包括每个小组自行搜集公关活动素材,共同制作公关活动方案,小组派代表对公关调研报告、公关活动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陈述,对其他小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口才、学识和风采。学生团队教学法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自信心和表现欲,增强了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并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带领学生进入仿真的“任务”环境,让学生面临一个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对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进行交流、讨论,搜集并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提升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一教学过程收到了三个效果:第一,有助于学生确立诚信的价值观。第二,能激活学生思维触发点,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学生迅速产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三,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信心,锻练了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社会实践教学法
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设计“工学结合”校外实训项目,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学做人、学做事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校外实训项目中,学生以“职业人”身份参与实际工作,既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成长,又能将自身的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到校外合作基地四平宏泰房地产公司实习,在部分学生的参与策划下,由宏泰第1城营销中心主办并实施了“宏泰第1城·荣域”家庭趣味运动会。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既体会了基础知识的重要,又学会了运用公共关系策划等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考核体系
在公共关系课程改革与实践中,通过探索和总结,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两个结合”的原则,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而有效的开展。一是教师考核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考核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关,及时记录学生在学习和操作方面的表现,同时,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考评,通过小组之间的比赛评分、活动点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学生要学会自我管理,学会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二是期未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打破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考核重心转向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索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俊.基于能力本位的“6+1”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以精品课程《公共关系学》建设为例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12-13.
[2]周爱荣.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1):68-70.
[3]刘月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公共关系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4):232-233.
Stud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of “Public Relations Busine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Xiu-fang
(Sip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 China)
市民生办对金安区开展20xx年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后,区水利局严格对照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举一反三,认真查找原因,进一步梳理问题不足和薄弱环节,抓好整改工作。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1、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1、项目公示方面
管网延伸项目(主体工程系水厂,但不在本次绩效评价范围)公示牌原在路边,因道路畅通工程、加宽工程等,部分已被清除。
2、工程管护方面
有相关管护的文件或其他资料,有相关管护内容,但没有针对农饮水具体每一个项目的管护协议,并明确管护内容,明确管护责任人。
3、其他问题
(1)xxx乡(xxx村)管网延伸项目:室外管道未做保温处理,个别表箱放地面上;入户费非贫困户收700元。
(2)城北乡(xx村)管网延伸项目:入户费贫困户收600元(含一年水费120元)、非贫困户收1030元(含一年水费120元)。
(二)水利薄弱环节治理三年行动
1、张母桥河防洪治理工程
施工方施工日志填写不规范;日期填写不规范;单项工程已验收,未进行竣工财务决算,没有办理资产移交。
2、张家店河防洪治理工程
监理日志不规范,部分登记日期不完整;单项工程已验收,未进行竣工财务决算,没有办理资产移交,。
3、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郑大塘水库、郭大塘水库完工约80%左右,郑大塘水库1标、郭大塘水库3标设计单位履约金未付,中标通知书暂未发放;暂未签订设计合同;1标、3标施工日志内容较简单,无记录人员签字;因未完工,未办理资产交接和登记手续。
2、整改措施
(一)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1、项目公示方面
20xx-20xx年,我区农村饮水安全管网延伸工程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为全面完成金安区“区摘帽、村出列、户脱贫”的目标任务,全区“十大工程、领域”皆同步实施,因畅通工程、林荫工程、乡村振兴和三线三边整治工程建设,造成部分与前期安装的项目公示牌被清除。经市民生工程检查发现后,我局及时落实对全区291个行政村制作安装永久项目公示牌,计划于20xx年4月底前完成。
2、工程管护方面
20xx年,xx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金安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金政办【20xx】xx号),《管理办法》明确了管护内容和管护责任人。自20xx年以来,金安区水利局与各供水企业签订了运行管理协议,并约定双方责、权、利,要求各供水企业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进行运行管理。20xx-20xx年,我区291个行政村农村饮水安全管网延伸和入户安装工程已实现全覆盖,并移交至各供水企业,目前供水运行正常,得到群众认可。
3、其他问题
(1)对xx乡室外管道部分未做保温和个别水表箱放在地面上的问题,金安区水利局已落实横塘水厂按照入户安装施工要求于20xx年xx月xx日前整改结束。
(2)对城北乡鲍兴村非贫困户收取入户费用1030元的问题,金安区水利局已责令城北水厂进行整改,城北水厂承诺将多收取的30元退回(承诺书附件附后)。
(3)安徽省物价局、水利厅联合出台《关于完善农村自来水价格管理的指导意见》(皖价商【20xx】xxx号)后,省未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入户管网配套费进行调整,因近年物价上涨,入户管网配套材料费和人工工资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对我区以投资为主的农村饮水安全管网延伸和入户安装工程入户管网配套费的收取咨询省市相关部门意见后,金安区物价局和水利局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金安区农村安全饮水入户安装收费统一标准的通知》(金价业【20xx】xx号),明确了收费标准:1、安装机械表贫困户为300元/户,非贫困户为700元/户;2、安装智能表提倡用户自愿,但每块表补差不超过180元,即贫困户不超过480元/户,非贫困户不超过880元/户;3入户安装建设内容:“五个一”;一个水龙头、一个闸阀、一块水表、一个水表井和20-30M的管线;4、境内学校、村部、养老或敬老院等社会公益单位按实际成本收取。收费标准符合我区实际。
水利薄弱环节治理三年行动
1、xxx桥河防洪治理工程
(1)项目建设单位于12月29日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召开专题整改会,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民生工程督察组整改意见,对填写不规范内容及日期进行完善,监理单位全程监督整改过程,目前施工单位已整改完毕,监理单位已进行审核,并通过建设单位验收。
(2)该项目已于2017年10月30日通过单位工程完工验收,12月28日督查组检查时,竣工决算审计单位正在合肥进行审计,目前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已结束,区水利局计划近期组织竣工验收,待竣工验收合格后,资产移交运行管理单位。
2、xxxx河防洪治理工程
(1)xx月xx日建设单位组织召开的专题整改会上,建设单位要求监理单位严格按照民生工程督察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对监理日志进行梳理,对不规范的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对登记日期不完整的进行完善。目前监理单位已整改完毕,并通过建设单位验收。
(2)该项目已于20xx年xx月xx日通过单位工程完工验收,xx月xx日督查组检查时,竣工决算审计单位正在合肥进行审计,目前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已结束,区水利局计划近期组织竣工验收,待竣工验收合格后,资产移交运行管理单位。
3、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1)因近期雨雪较多,小水库施工受天气影响较大,水库完工情况达80%,已经通知施工单位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2)截止报告日,郑大塘水库设计单位已经交纳履约保证金,已经通知郭大塘水库设计单位限期交纳履约保证金,待履约保证金缴纳完毕即发放中标通知书和签订合同。
(3)1标、3标施工日志目前已经完善。
经济法教学改革工商管理专业
高职教育的教学应以理论够用,实用为主为原则,经济法作为学生了解经济法律知识和解决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的课程,更应该体现出这一原则。经济法讲授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及密切接触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把工商管理活动中涉及的常用法律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该门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上进行全面改革,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法的实质,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并举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服务。
一、经济法课程特点与定位
明确经济法课程在工商管理专业与法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不同作用和目标,对于把握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其他课程相比,经济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内容广泛而丰富
大多经济法教材内容都涉及极广,几乎覆盖了所有经济管理工作的全部业务范围。它的基本内容涵盖民法、商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部门。具体来说,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基础知识,包括法理学基本知识、民法基本知识和经济法基本知识。二是市场主体部分法律,包括公司法、企业法、企业破产法等具体法律基本理论。三是市场行为规制部分法律,包括合同法、证券法、票据法、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知识产权法等内容。四是国家宏观调控部分法律,包括税法、金融法、价格法等一些内容。
2、经济法更新速度快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当今社会变化很快,从而规制人行为的法律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因而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的补充和修改;对于教授经济法而言,需要随时了解经济法内容的更新,更要不断地掌握经济立法的最新动态,根据发展变化动态,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并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吸收量,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始终是紧跟时代脚步的,为增强学生毕业后对经济管理活动的适应性打下基础。
3、经济法理论比较抽象
相对于其他经管类课程,经济法本身的法律术语难懂,分析思路和以往大不相同。针对这一特点,经济法的教学要注意适当补充一些学习法律所必需的知识,适当介绍各种法律制度制定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而且课程设计要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状况,在教学内容上有所选择和侧重,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鼓励学生阅读课外参考书、积极开展课堂实践教学,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经济法基本知识,而且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而言,应该着重研究经济法课程建设如何与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相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应该以配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导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
1、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经济法的范围非常广泛,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内容基本涵盖了法学专业课程所包含的具体子部门法,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而作为高职的学生,学习时间有限,课程学习时间有一定的约束。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择合适的内容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体现出实用性,考虑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未来参与社会工商管理活动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应当以商法制度为主要内容,全面讲解公司法、合同法、票据法等商法制度;考虑到学生的法律知识状况,有必要事先介绍部分民法知识为学生提供应当具备的基础法律知识,最后再辅以民事、行政及仲裁等法律知识;同时设置相应的财税、金融等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2、多种教学手段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实际教学效果,必须将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成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具体手段如下:
(1)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来示范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可以更形象和生动地理解经济法律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准确理解与掌握,而且能够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保证。
(2)专题讨论:组织学生对经济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可以事先拟订讨论题目并将提前一次课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下搜集资料、撰写实践报告,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做典型发言,教师最后做出点评和总结发言。实践证明,专题讨论使用的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
3、实行全面合理的考核方式
考核环节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考核中,经常采用教师划范围,给复习资料等方式,学生考前突击记忆知识点和复习题,考试结束后知识就所剩无几。这些不全面的考核方式不利于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真正掌握,更谈不上运用。所以应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全面衡量学生学习状况。在综合评定中应体现出学生出勤、作业、课堂讨论、实践报告等情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