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高效学习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30 16:36: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历史高效学习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中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复习方法; 地理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41-01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需不断学习、创新、反思、实践,总结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复习方法等,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构建学生的地理知识网络,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趣味性、知识性和功能性相结合,熟练掌握课本重要地图,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探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的研究,是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探寻多种地理复习方法,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地理学科的实效性。

一、地理复习课应注重构建学生的地理知识网络

地理复习课课时一般都比较少,不可能像上新课那样重现全部的知识点,教师应注意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网络,教给学生必要的复习方法,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温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把已学过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应考虑复习内容细致全面的程度,将每章、每单元、每节、每个知识点的不同差异、知识间的联系细致地归纳和概括。互动学习:教师举例讲述、学生记录,思考;针对提纲学习,找出主要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

二、地理复习课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地理复习课应注意突破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利用习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使学生的基础能力全面提高,形成创新和探究意识,应注重读图、析图、填图、绘图等探究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呈现分层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充分利用板书、板图、板画帮助学生巩固复习。例如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师把三个不同问题体现在黑板上:(1)工业的分布大势;(2)沿海地区四大工业基地;(3)工业类型。学生思考问题,教师绘制中国的轮廓板图,第一组回答问题(1),并在轮廓中圈出相应的所在位置,同时由同组同学填出相应铁路线、河流、城市的名称;第二组回答问题(2),并把相应的位置圈出,同时把每个区域内的城市说出并标出;第三组把前两个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说明;第四组回答问题(3),教师利用板画四个工业基地,使学生填出每个区域内的城市并说出相应的工业类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从而知道资源、交通、市场、区域联系等对工业的影响,使学生理解本节的难点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地理复习应注重趣味性、知识性和功能性相结合

1.例如复习长江、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时,首先引导学生看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图,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我编了一句顺口溜:“青藏川云庆南北,西安江上。”然后再看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图,再教给学生这样的顺口溜:“青川甘宁蒙,陕山河山东”,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感到非常轻松快乐,同时也很容易掌握此知识点。

2.例如复习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时,应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回想一下每天到学校上学、寒暑假旅游的出行工具的选择,把此知识点生活化、具体化,使复习内容具有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功能性。

3.在复习铁路线经过的省区时,引导学生复习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轮廓、省会等知识点,使复习内容具有联系性。

4.知识点的复习:推测考试范围,提炼重点知识,课上、课后教师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巩固的时间,采取多种形式,变换花样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比如师问生答,监督指导,答案写在黑板上的自主学习;生问生答,互相评价,答案写在练习本上的合作学习。

四、熟练掌握课本重要地图

复习地理必须复习地图,熟练掌握重要地图,是搞好复习,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

一是中国政区图。政区图是各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基础,要把众多的地理要素落实到地图上,政区图必不可少。要熟记各省、区的名称和位置;要掌握各省、区与重要山脉、大河、海洋、邻国的相对位置。

二是中国地形图。熟悉地形概况,对掌握各区域地形的特征,对了解气候的重要界线,内、外流区域的划分,大河的水文特征,以及农业、矿产、森林的分布,都有重要意义。对地形图要牢记主要山脉的位置,并熟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祁连山分布的省、区及与长江、黄河的相对位置。还要了解地势的三级阶梯。

三是气候图。包括一月、七月份平均气温图、温度带图、年降水量图、干湿状况图。掌握上述气候图,对了解气候的空间分布与主要特征,了解区域地理的水文、农业等差异都有好处。在气候图中,要掌握一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年降水量图中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位置,五个温度带、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范围。其中以秦岭――淮河一线的气候意义最为重要。

四是主要铁路干线、重要城市图。铁路是交通运输的动脉,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两者放在一起,点线结合,学生容易掌握。铁路干线图要求学生掌握重要铁路干线,掌握南北向干线和东西向干线的会合点,南北向干线与长江的会合点,学会利用铁路干线作假想旅行,还要了解主要城市是否临海、临河,是否是铁路枢纽或港口城市。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微课应用;策略

高中历史课堂中微课的使用,就展现了微课与传统教学结合的优势和优越性。虽然微课是新兴起的教学手段,但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显示出了自身的魅力和特点,不但满足了老师教学的需求,更受到了学生的喜爱,越来越成为老师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那么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该如何加以科学合理的应用的呢?本文给出了应用的策略研究。

一、微课的内涵应用分析

1.传授学习方法微课作为新的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手段,微课主要的应用特点是怎样的呢?根据应用的实践和对微课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可知,在我们应用微课前,一定要先理解和掌握微课的概念和本质。每节微课就是对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而对知识点的讲解不是微课的价值所在,微课的真正价值在于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和理解老师的授课方法,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和老师的授课方法,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不但学习历史可以提高效率,就是学习其他学科也会把这种能力迁移过去,并能掌握解题的技巧和解题的思路,从而自然而然地提高各科的学习成绩。2.分享与传授经验高中的历史老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各自的教学优势和特色,归纳和总结出了宝贵和有效的教学经验。而高中历史老师的教学经验的谈论与交流,是提高老师自身教学水平和促进历史教学高效的有效和必要的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达,使得高中历史的教学手段、高中老师的教学交流平台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产生了。老师可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录制成微课上传到公共微课平台,随着各个老师录制的微课增多和上传到微课平台上的微课的增加,更多的老师可以看到具有不同教学特色的微课,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从而提高高中老师的教学效率,特别是能够很快提高新历史老师的教学质量。高中历史老师可以把高中教材中的知识点录制成微课,录制好后可以上传到学校的微课平台。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且有针对性的微课内容进行学习。对于自己的薄弱历史知识可以反复的多看几遍,以提高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没有微课辅助的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的在课堂上问老师,如果老师不在,这个问题就不能顺利的解决,久而久之不理解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这样的结果就会降低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效果。但是有了微课,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但没有了空间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也没有了,只要学生有需要就会得到满足。

二、微课的应用策略探索

微课是新型的教学手段,在中学的教学中应用的时间还不长,但却能得到快速地发展,并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欢迎与喜爱,说明微课是非常适合应用于中学教学的。经过微课的录制和实践应用,我们可以发现微课不但能够提高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更能促进历史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和发展。其应用的策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微课与教材内容结合高中历史老师在应用微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录制微课,微课录制的内容仅仅和教材相符合,学生看到微课的内容就能熟悉教材中的知识点,而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而录制一些与教材不相关的内容。例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历史老师可去互联网上收集一些与一战相关的素材,根据教材的内容录制成微课,学生看过微课后就能大概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如果能把教材中提到的战争场面再现,就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一战,理解战争的本质。2.利用微课构设教学情景微课是被教师提前录制的微视频课堂教学,无论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还是在课堂的教学中,历史老师都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和课堂的需要录制成微课。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可事先根据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课,而微课的内容可构设出一定的教学情景,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的内容就能了解课堂将要讲授什么,从而从心理上做好上课的准备。3.强化微课的方法教学传统教学中历史的学习紧靠死记硬背,学生对此确实不感兴趣。因此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应该突出微课的优势和特点,多利用微课讲解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例如,可把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制作成微课,然后让学生认真观看,学生掌握了这个解题方法后,经过解题实践,就能很快地提高这类题的得分率。总之,微课是新兴起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老师应把微课应用到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微课的教学辅助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的应用要做到科学合理,要以学生的方便使用和有效使用为前提,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并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这样的微课应用必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俞月丽.例谈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5年16期

[2]王春波.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5年04期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问题;对策

高中历史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其内容贯穿古今,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要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更要具有超强的业务能力。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效率,认识到自己教得好是学生学得好的前提。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解决现存的教学问题,开发创新的教学方法。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冲击了历史教师的传统教学思想,也让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更丰富。在改革过程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传统教学理念与创新教学理念矛盾突出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在考试制度没有改革的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左右着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思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控制者地位没能,许多学生并不能积极地学习历史知识,也没能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认识到历史学科的趣味性。许多教师认可素质教育理念,但并没有认可它,不能将创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活动。传统教学理念与创新教学理念矛盾的存在,影响历史教学有效性。

2.历史学科教学内容编排不合理

历史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是以时间为线索安排的,许多教师也因此在课堂中采用通史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专题讲解及模块讲解。在以历史进程为线索的课堂中,学生会更重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点,而忽视其他内容。教师与学生都偏向于以时间轴为去梳理历史事件,理清历史脉络,影响历史学科特色的突出;教学内容编排不合理,影响历史教学方向。

3.历史教学思想与方法单一

单一的教学模式与落后的教学思想,不利于高中学生积极历史学习态度的培养。许多学校的历史教学内容与当地的教学能力不尽相符,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也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历史能力的整体提高。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方法

1.更新高中历史教学思想

教师要对个人角色进行重新认知,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积极接收教师传递的信息。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组织者,更新自身的思想,才能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多给学生留一些自主学习的空间,尊重高中学生的个性化想法,并对其进行引导。比如在讲解《“人是万物的尺度”与人性的复苏》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就“人的价值”进行讨论。一些学生说“自然应该是高于人的存在”,这与教学主旨是相悖的。但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这样想的原因,通过课堂的引导,让学生认可人的价值,以此营造和谐的氛围,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探究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得以更新,知识框架也有所不同。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变重视内容传授,忽视方法传授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历史学习方法,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共同梳理历史知识,开发不同的线索去建立历史知识结构,打破时间线索对学生历史学习的限制。比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在复习阶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到六人的小组,让学生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建立知识体系,为每一个小组安排合理的任务,规定时间,促进学生高效学习,自由学习。

3.引进信息技术实施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高中历史教学又多了一项教学技术。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提高,需要教师正确应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用全新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促进学生进步。比如在讲解《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和血与火的征服》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文明交往航线图,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航线的发展过程,以图片中的航线为线索记忆相关知识点,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丰富。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在网络上搜集相关史实,丰富历史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结语

高中历史学科是基础学科,也是高考的必考学科。高中历史学科内容涉及面广,难度较大。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让教学活动的设计更合理,满足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水平进行授课,解决教学模式死板与氛围严肃的问题,以此保障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作者:刘辉 单位:赤峰市敖汉旗箭桥中学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探究精神;指导思维能力;学习主动性

随着高中历史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认真探究,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探究式教学中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促进他们历史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利用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学习,使他们的历史思维在积极思考和探究中获得发展,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和思考,加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构建高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时,教师要从传统教学方式中走出来,融入到学生中间,和他们共同讨论历史教材中的问题。在良好的师生交流过程中,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才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课堂教学取得了较高的效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同步提高,他们能运用有效的方法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构建起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在学习新的历史知识时,学生能快速从构建的历史知识体系中提取出相关知识,并快速理解和掌握,不断提高自身的历史探究能力。

二、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让他们在积极的思考中进行学习。在历史探究式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多种感官分析知识,增加他们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并主动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到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和背景中,让他们和历史人物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交流,从而产生共鸣,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观点创设辩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辩论。在热烈的探究和辩论中,学生的思路不断明朗,深刻理解了教材中的内容,并能利用历史发展中得到的规律和现象来分析现代社会中的现象,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要摆脱形式主义的影响,根据教材内容来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遇到问题时能积极进行思考和分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提高探究能力。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进行历史教材的阅读时,就能保持思维的活跃。在问题教学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初期阶段,教师对于敢于大胆提问的学生要进行表扬,让其他学生学习他们的做法。通过提问,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思维障碍,使他们更深入的进行历史知识的探究,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教师先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自主阅读,然后对他们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日本发动这场是蓄谋已久的?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再次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找到爆发的原因,顺利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接着教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把在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通过和教师、同学的讨论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让学生大胆提问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使他们的质疑能力不断提高,在课堂上敢于把自己的疑惑和问题提出来,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使历史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四、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高探究效率

第5篇

关键词: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推广,要求教师主动摒弃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对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积极进行创新,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水平,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面对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等现代教育观点的各项要求,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如何更好地展开自己的教学工作呢?这是值得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认真思考与探究的问题。要实现新课改下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理念、策略的改变

1.从重视知识到重视教学方法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侧重于对学生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在新课改理念下,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习方法的传授。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找准方向、自主归纳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掌握基本史实和观点,加强运用能力训练以及学会探究新知识。

2.从重系统到重专题

原来的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对历史的各个阶段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其优点是注重历史知识的连续性、全面性、系统性,但过分地强调政治史,对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知识讲解不够,知识点太大、太繁琐。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则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缺憾,将历史细分成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几个专题模块,学生能够针对不同专题,展开有效学习。

3.问题式教学

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以及合理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搭建有效性的问题式教学模式,通过提出合理的历史问题,鼓励学生对历史和历史人物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此外,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还要注意使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多是以教师的口头讲授为主,而在新课改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中心”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优化课堂教学,如通过排演历史剧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历史情境,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1.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趣点往往是课文中最吸引学生眼球的地方,“文似看山不喜平”,历史课本文章中正是有了这些趣点,才显得跌宕起伏,学生们阅读起来,比较有情趣,而不死板无聊。被历史里面的人物、事件所吸引,学生会不知不觉想象出当时的画面,更好地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趣点,为理解提供动力。以前的教学模式,学生大都是在课堂中被动地听课、学习,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使许多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构思每节课的教学环节,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通过生动的讲解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情趣。例如,教师用课本上没有讲到的精彩的故事导入课堂,吸引学生对历史人事的好奇心,抓住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认真学习相关的知识,或者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历史教育视频,借用一些有名的诗词从而结合历史事件来带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主动去思考,主动去探索,真正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角”,摆脱单一无味的老师单独教学的局面。

2.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的活动,也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史学的基本观念出发,对学生循循善诱,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最终形成基本的分析历史人物、解读历史时间的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可以采用多角度思维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思考,主动动脑,去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当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产生疑问时,说明他们主动地去思考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就调动起来了,他们的思维就会更加灵活,学习起来也就愈加轻松。疑点是思维的火种,疑点看似与事实相矛盾,实则统一。由于学生浅层思维及现代观念的影响,不能一下子判断出子丑寅卯来,必定会心生疑窦。这些疑点常常是文章的重要部分,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发现疑点,然后再一次阅读分析,解开疑惑,最后通过讨论得到合理而清晰的答案,培养其探求真知的好品质。

三、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

在历史学习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事半功倍,例如在涉及的时候,教师可以依据历史事实讲述“台湾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后结合现在的时事新闻,更好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感。这种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小组、专题辩论、社会调查以及历史知识竞赛等,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把实际中学到各个方面的知识与课本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历史课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适量的课外活动会把课内和课外学到的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并加以创新,从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多元综合的教学评价

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不再是单一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首先,在评价主体上,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互相之间的评价,甚至可以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其次,在评价内容上,除了历史学习成绩以外,还要综合评价他们的德育教育、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在关注他们学业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课堂不再是沉闷乏味的,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应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和教师有效互动,使学生在快乐、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掌握历史知识,使学生和教师的默契达到最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史料;史书典籍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主要的就是教学内容单一,可用的历史教材也比较单一。现在我国的基础教学大多是围绕考试来进行的,主要是为了升学。在高中阶段的教学就更加是如此了。课堂教学都比较单一乏味,都是比较枯燥。在长期以来都是教师进行讲解现在的教学多是为考试服务,历史课同样也不例外。学生可以使用的教材比较单一,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也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师在台上讲解,然后学生进行背诵和记忆。长期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慢慢的学生会越来也反感对历史的学习,缺乏对于历史课程的研究以及学习的兴趣。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现代科技技术已经引入到了校园教育中来,但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模式还没有和现代技术接轨,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这不仅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进程,影响教学质量。

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历史学科被忽视是常见的事情,很多人认为历史学科是一门副科,应当先把语数外等主科学好。但是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特殊性质的学科、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表面,还要学习历史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而现如今的历史教育方式,仅仅只是为了高考服务,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样久而久之会让学生觉得学习历史知识需要背诵,而对于其它的不在关注。

二、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学具体高效教学方法

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上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物或一个事件。对于在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中,教师要保证学生在学习时要对相关的历史知识清楚明白的了解,不能知识知道表面。教师在对一个知识点讲解的时候要从相应的历史背景开始,综合的分析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意义等对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任务做一个全面的了解。除了课本上的知识点外,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除了课本以外,多阅读相关的历史速记,现在历史考试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很多是课本以外的史料,但是考察的知识点是学习国的,用到的史料是从来就没有过的,很多学生可能没有见过类似的材料,在考试的时候就会心慌,不知道考察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多进行一些拓展,多阅读一些和历史相关的史书典籍,来拓宽学生的学习知识面。

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办法就是用好图文史料。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提供了新教材。新的历史教材里有更多的史料,而且图文并茂,整体的可读性比以前的教材强很多,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在其它方面对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教对于历史教材的讲解要从史料的学习,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学习历史,评价历史人物,更好的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帮助学生从历史教材的史料中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积极的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还要对所学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比较、概括、解释,让学生能够清楚明了所学历史的脉络。所以说历史教师要在新的历史教材下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在给学生选择史料的时候要根据课本上原有的史料,再进行有机的整合。在运用史料设计问题的同时要注意难度。要遵循有简单到困难的一般性原则。这样可以兼顾到不同阶段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讨论和学习的空间。历史资料运用的恰当,不仅仅是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同时还是学生锻炼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好办法。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学习效率。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也要有很大的转变,让学生思维得到启发,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新课程标准下,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新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比如说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收集到更多的和历史相关的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学习到历史知识的同时更能够让学生拓展到课堂上的历史知识以外的更为丰富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知识网络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与自主交流,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第7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

高效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伴随着教学理念的变化,使历史课堂教学发生本质的变化,由以往的“师说生听”变成了师生的“互动的交流”“,被动接受”变成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然而,经过反思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高效”,同时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高效性?

一、课前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备课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运用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去主动、积极地学习,强调教师运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促进学生知识的有效积累、能力的最优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同步提高,最终达成课程目标、实现与素质教育的完美契合。为此要深入研究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备课充分,教师对教材、对学生有了充分的认识,上起课来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教材是教学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既要关注教材的知识体系,还应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及教学思路等。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只有把教材解读到位,才能实现由用教材教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转变。教师在钻研教材时,不能只就事论事,还要适当提炼,多些理性认识;要注意知识的阶段性,善于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教材蕴含的思想凸现出来,帮助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把握知识的内涵。只有如此解读教材,才能揭示历史的本质,彰显历史的魅力。

二、做好问题情境创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历史课的基本理论是抽象而枯燥的,如果课堂上只有抽象的理论,没有具体生动的实际,如何让学生喜欢呢?创设问题情境,使历史课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显得格外重要。“问题”是学生探究的方向和动力,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源头所在;“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式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情境是把问题放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体会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要本着三个原则:贴近学生、贴近教材、贴近生活。例如,在学习中外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时候时,我通过播放近几年大学生找工作的视频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这一情境中,让学生在这个实际的情境下去感受,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了解了知识要点,使学生理解并牢记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的重要性。

三、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教学媒体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教学媒体的应用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因此,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教学手段的选用是非常必要的。课堂要更多地呈现学生的精彩,同时教师要对相关知识胸有成竹,准确的把握教材和学生,才能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类问题。当课堂上出现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应加以指导并做出相应答案。

四、坚持经常性教学反思

没有总结就不可能有进步,教师应对每堂课的教学进行回顾,写出课后反思,只有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将教师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再来指导实践,反思后要通过同学帮助、小组合作、请教老师等渠道把问题解决好,不留“后遗症”,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五、用好学习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高中历史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历史课教学评价要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应特别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学习评价要因人施评,因人施评的前提是因人提问,因人提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分析学情。那些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如果让他们回答非常简单的问题,他们会觉得缺乏挑战性,之后的学习评价也达不到好的效果。如果让他们回答一些有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这一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对这些学生,教师要选择带有赏识性的语言对他们进行评价。那些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困难的学生,应让他们回答一些较简单、基础性的问题,教师要选择带有激励性的语言对他们进行评价,有利于增强这些学生学习的信心。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很重要,某同学问题回答得好,课堂表现很棒,其他学生可鼓掌对这些同学进行鼓励,这种方式也能起到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让我们明确了素质教育这一教育原生性目标、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实质,强化教学效益观念,以高中历史课堂的鲜活、精彩与灵动,吸引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在师生共同构建的高效课堂上自主探究、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高军利,《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反思》,《神州(教育教学)》2011.12.

第8篇

历史学科在大的原则上和其他学科相同,但历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可从历史中找到教育理念和方法,为今天的新课改服务。历史上也有很多教育家对如何有效的教育进行了论述,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描述了一种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脚步。”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说明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于教育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还是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的。我们安徽著名学者戴震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高效课堂就有非常好的参考作用。

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是我国18世纪一位以实事求是著称的学者,是著名的皖派学说代表人物之一,大半生从事教育事业,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思想,特别是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注意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主体地位,并付诸实践。这与我们今天提出的建设高效课堂、着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现就高中历史课堂的高效化如何进行并结合戴震的思想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 在历史的教学中注意知识的衔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历史印象,这应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前提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非常着重知识的积累,而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建立在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升华。戴东原先生早就注意到了这点,在段玉裁著的《戴东原先生年谱》中说:“先生……治经必分数大端以从事,各究洞原委,始于六书、九数,故有《训诂篇》,有《原象篇》,继以《学礼篇》,继以《水地篇》,约之于《原善篇》”,从中可以看出,戴东原先生早就注意到了学习连续的重要性,强调知识的积累,并且把这一理念贯彻到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去,使知识先后不脱节。我们今天要想做到知识的衔接,保持体系的完整性,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温故而知新,对于初中的历史知识,由于中考开卷,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在高中专题教学中难以理解,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时注意随时帮助学生回忆基本的初中历史知识,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做到难易结合、深入浅出,减少学生对高中历史的畏惧,增加其兴趣;第二,对于高中历史理论化的知识尽量还原成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讲,也就是说高中历史教学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随意拔高知识点,帮助学生在初中已有的知识里构建体系,有目的地降低难度,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信心。

二 着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今天的新课改中,格外注意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充分施展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戴东原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方法,也特别重视启发式教育,主张学贵启发其心智,开通其愚昧,增益其德性,才能使愚者变明,柔者变强。但学又必须自求自得,然后入而能化。在其所著《与某书》中说:“学以牖吾心知,犹饮食以养吾血气。‘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可知学不足以益吾智勇,非自得之学也,犹饮食不足以增长吾血气,食而不化者也。”又说:“苟知问学犹饮食,则贵其化,不贵其不化。记问之学,入而不化者也。”(《孟子字义疏证》卷上)这种学贵启发,心知、自求自得、入而能化的学习方法,是非常可贵的。著名教育家斯卡纳金也曾说:“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可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高效课堂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教师就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将课堂由“讲堂”变为“学堂”,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关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的广度、形式、时间及效果;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开放性思维、创新和合作精神。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视作学生知识迁移、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是教学程序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体味学习带来的乐趣,最终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三 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前进的最大动力,但兴趣是可以靠后天培养的。由于历史在初中是开卷考试,学生可能对历史不太重视,仅靠后期的死记硬背来实现基本历史知识的记忆,难以产生兴趣,同时遗忘的速度较快,很难长时间记忆。故要想让历史教学取得高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才能帮助学生培养起学习兴趣。戴东原先生根据《中庸》“修道之位教”来说明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修道”即修人伦日用实事之道,使行之无失,即为“仁”“义”与“礼”故道不可不修,修道即所以为教。由于有教就必须有学,他便把学譬诸人生饮食,不可一日忽缺,他说:“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食以养其生,充之使长;学以养其良,充之至于贤人圣人,其故一也。”(《孟子字义疏证》卷下)又说:“形体始乎幼小,终乎长大;德性始乎蒙昧,终乎圣智。其形体之长大也,资于饮食之养,乃长,日加益,非复其初;德性资于学问,进而圣智,非复其初,明矣。……然人与人较,其材质等差凡几?古圣贤知人之材质有等差,是以重学问,贵扩充。”(《孟子字义疏证》卷下)可知,他所主张的是强调教育在人后天成长中的重要性,认为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的。具体到历史学科上,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对其以后成长的积极意义,坚定他们学习的信心,才能意识到历史的重要性,才有学习的动力,高效课堂才有实现的可能。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给予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挖掘学生的优点,实行鼓励教育,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戴东原先生曾说:“才虽美,譬之良玉成器而宝之,气泽日亲,久能发其光,可宝加乎其前矣。剥之蚀之,委弃不惜,久且伤坏无色,可宝减乎其前矣。”(《孟子字义疏证》卷下)而陶行知先生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这说明鼓励和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四 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养成

学生的学习习惯应包括正确的价值观、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在新课改的条件下,历史教育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不仅是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历史观,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应是历史教育的目标,更是高效课堂应达到的目的。戴东原先生认为:“天下古今之人,其大患,私与蔽二端而已。私生于欲之失,蔽生于知之失;欲生于气血,知生于心。”(《孟子字义疏证》卷下)他以为救欲的偏失,莫如强行恕道,对人须有同情心,对己则须自节于内,然后能由多欲而变为寡欲。救蔽的偏失,莫如求学。由学而进于明便可解蔽。故曰“去私莫如强恕,解蔽莫如学。”这里所谓的“解蔽”亦不同于记问之学、专事强记,他主张“学贵精不贵博,吾之学,不务博也。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这是一种贵精不贵多的学习方法,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而且他对宋儒往往以己意妄断是非进行了批评,可见戴东原先生对于学习方法是主张实事求是的。只有教会学生各种学习方法,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有自己的观点,他们才会渐渐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解决问题,也就达到了我们经常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点拨,我们的课堂教学想要不高效都不可能。

所以,在思考高效课堂的实现时,可以到历史中去寻找有益的经验。同时任何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诞生,都应该是前人理论的总结或创新,在历史上都可以找寻到其蛛丝马迹。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建设高效课堂,我们应吸取历史上有益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从而使我们少走弯路,更好地推进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