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影视制作发展趋势

影视制作发展趋势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30 16:36: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影视制作发展趋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影视制作发展趋势

第1篇

关键词:网页设计制作;DreamweaverCs5;功能;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4-5428-02

网站开发工具的出现是在1997年,随着时代的不断改革与变化,网站开发工具也有了新的突破。DreamweaverCs5网站开发工具为使用者进行网站设计制作提供了方便,节省了工作时间。它新增了很多功能,为广大使用者展现的是一种可视性网站工作界面,其操作性极强,有丰富的站点管理,它的出现提高了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水平,丰富了网页设计的表现形式。

1 DreamweaverCS5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DreamweaverCs5在现今网页设计与制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网页设计制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网页设计制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首先,DreamweaverCs5中的ASP功能较为强大,它是微软公司通过不断研发,开发出的一种代替CGI脚本程序的新程序。ASP主要在服务器端使用,它能够实现与数据库以及其他相关程序的交互工作,其编辑程序较为简便,减少了网页设计制作中的复杂程序,是网页设计与制作编程工作中的一大进步,提高了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水平。

其次,ASP在网页运用中没有过多的局限性,它的文件格式为asp,在动态网站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它不限制在哪个网站中能使用,在哪个网站上不能使用,在使用中有较大的自由性,这也是它在网页设计与制作中常被用到的原因之一。

再者,ASP程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能够在VisualInerdev\UltraDEV等多种编辑器中使用,另外,客户端在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前期可以采取所见即所得的网页制作软件,对所要制作的网站进行整体框架设计,整个网页模板成型后再利用DreamweaverCs5中的JavaScript等多种脚本语言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与修整,使网页设计更加精美。

DreamweaverCs5软件在网页设计与制作中的运用,实现了设计制作与网页观看的同步,它支持客户端在编辑网页的过程中及时查看效果,有利于客户端及时发现网页设计制作中的错误与不足,从而有效的进行改正,确保网页设计制作的质量,提高客户端网页设计制作的水平。

2 DreamweaverCS5的新增功能

DreamweaverCs5相对以往的网页制作编程软件有了明显的改变与突破,它又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支持多种编辑器的交互使用,是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好帮手。以下列举的就是DreamweaverCs5推出后的新增功能。

2.1 FTP程序的性能能到进一步完善

FTP是一种上传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网站文件传输到网站上。DreamweaverCs5中的FTP程序支持大型文件的上传,并且改良后的多线程FTP程序在传输文件时,速度较快,节省了大量时间。改良后的FTP传输工具性能极好,提高了FTP传输工具的上传速度,大大缩短了网页制作及上传的时间。

2.2 BusinessCatalyst 集成面板

新增的BusinessCatalyst 集成面板其主要作用是利用BusinessCatalyst 集成面板及AdobeBusinessCatalyst的有效连接,从而编辑建立网站,此集成面板进行电子商务的网站建设时,采用的是较为完善的托管解决方案,使网站的建立工作进一步完善。

2.3 自适应网格板面

DreamweaverCs5新增功能中实现了自适应网格板面,运用CSS3自适应网格版面,可以快速的建立网站交流平台,并支持多种浏览器查看网页设计,具有一定的兼容性,为客户端查看网页作品提供了方便。另外,运用CSS3自适应网格版面,确保了代码的正确性,将设计用简单且符合标准的代码表示出来,有利于客户端的随时查看,简易的代码客户端能够轻易的发现网页设计与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效率。

2.4 jQuery 移动框架

新增的jQuery 移动框架功能在DreamweaverCs5软件编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为iOS 以及Android网站平台提供性能良好的本地应用程序,为各网站之间的交流与共享提供了方便。

2.5 AdobePhoneGap 支持

AdobePhoneGap功能与jQuery 移动框架功能较为相似,它们都是为iOS 以及Android网站平台创建本地应用程序,而不同的是AdobePhoneGap功能创建起来更加轻松,简易。并且它不仅能够创建本地应用程序,还能够对本地应用程序进行封装。它创建本地应用程序主要是依靠改变网页中原有的HTML代码来实现的,另外,采用PhoneGap模拟器还能够对自身所设计的网页进行检查,提高了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质量。

3 DreamweaverCS5的发展趋势

Dreamweaver是一种所见即所得的网站开发软件,客户端在网页编辑的过程中能够随时查看网页设计的状态,它支持多种浏览器预览网页设计作品,为客户端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提供了诸多方便。

最早Dreamweaver网站开发工具的出现是在1997年,这一年Macromedia公司推出了Dreamweaver1.0,它的出现为网页设计制作者提供了方便,引起了网页设计者的使用风暴,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青睐。随着网络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Dreamweaver在2002又有了新发展,2002年5月Macromedia公司正式推出了DreamweaverMX编程开发具,DreamweaverMX与Dreamweaver1.0的不同点在于它能够对HomeSite中的重要程序代码进行编辑整合,从而形成Dreamweaver开发工具的核心环境,摆脱了以往单一的开发环境,它支持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来选择建立网站及应用程序的方式,使用者在使用中有了一定的选择自,是DreamweaverMX的一大亮点。后来,Macromedia公司合并后加入了Adobe 公司,两个公司共同在2005年5月研发出了新型的网站开发工具,也就是DreamweaverCS5,它的出现引起了客户端与使用者的轰动,原因在于DreamweaverCS5新增加了以往网站开发工具中所没有的功能,它能够运用CSS样式表进行网页设计,减少了编辑代码的繁琐,部分设计可以在CCS样式编辑器中进行代码编辑,避免了代码错误而导致的网页制作错误。它的出现使网站开发工具步入一个新台阶,不仅为使用者的网页设计制作工作提供了方便,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网页设计制作中的失误。此外,它支持所见即所得,是一种可视化的开发界面,符合现代网页设计制作的流程,是网站开发工具的一大创新。

4 结束语

DreamweaverCS5在网页设计与制作中的广泛应用是当今的网站发展形势所趋,它相对于以往的开发工具而言,其新增功能较多,并且功能性极强,适应了网页设计与制作的需要及发展。DreamweaverCS5打破以往的局限,以一种可视性所见即所得的界面呈现在设计者面前,使设计者能够及时查看网页设计中的效果,有利于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畅.DreamweaverCS5在网页制作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1(32):220-221.

[2] 邓文达,武国英.DreamweaverCS5网页设计与制作[J].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9):277-278.

[3] 孙印杰.DreamweaverCS5的新增功能与改进[J].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3(3):62-63.

第2篇

关键词:影视制作;非线性编辑;影响

0引言

对影视节目而言其核心环节就是编辑制作,当今是影视制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非线性编辑技术因其自身优势在节目制作中较为突出,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应用更是对过去传统线性编辑的深度创新。非线性编辑就是借助计算机平台为前提而实现的一种新兴的编辑方式,在影视制作中以硬盘作为存储的媒介。如今,非线性编辑与影视制作已经成为一种联动关系,对于我国影视制作的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第一,编辑手段灵活。在对节目进行制作的过程中,运用非线性编辑技术时,可以应用几百种多媒体软件,进而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影视效果,不会被影视自身所带的效果所限制,使得影视节目制作可以更加灵活。另外,由于非线性编辑的对象是一些数字化的视频信息,所以在进行编辑时不会将这些信号的质量给减弱。第二,存取素材方便。在影视制作中应用非线性编辑对于影视素材的存取是非常方便的,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这是由于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影视素材是以文本的形式储存在硬盘媒介中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址码,对于影视素材的存取主要就是利用硬盘上的磁头依据非线性的手段来存取信息。因此,访问不同的信息所消耗的时间是一致的,可以对素材进行随意调用,以此来增加影视编辑的效率与质量。第三,降低制作成本。非线性编辑只需要一个含有视频卡与编辑软件的计算机就可以对其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影视编辑过程中应用设备的成本。并且非线性编辑所需的软件在升级方面是十分方便的,甚至还可以对多台计算机进行联动处理,给一些直播类或是异地采访类的节目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除此之外,非线性编辑还降低了影视制作过程中的各项费用。

非线性编辑的储存时常受到硬盘的制约,对于储存成本要求比较高,同样也增加了性能需求。非线性编辑在完成编辑之后以及在素材读取时都要耗用很长时间,因此,导致影视制作的时间有所延长,这对影视制作的流水作业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在人力应用上也是一种浪费。非线性编辑是一种以计算机平台为基础的影视编辑,对计算机的要求比较高,计算机的稳固性对于整个编辑过程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特技计算时,因为影视编辑的整个过程都是通过软件来完成的(一般的数据通过普通的计算机就可以完成),所以若是计算机的内在运行满足不了实际处理的数据,就会造成电脑出现死机或是卡死的状态,从而造成整个编辑系统出现崩塌,这对于影视制作的整体流程是一个极大的不利影响。

2在影视节目制作中运用非线性编辑的意义

2.1非线性编辑满足了影视数字视频的输出

首先,在对影视进行制作时,可以运用非线性编辑技术对视频对象完成透明或是不透明之间的叠加,当视频的对象完成多层叠加以后,才可进行对其因级别来划分层次,同时,每一层次的视频对象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韵味以及特技功能。其次,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还可以对多个视频进行多样化的编辑,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所要编辑的对象合成为数字视频,将静态化的图像呈现动态化的效果。

2.2视频特技的实现以及视频素材的剪定

对视频素材的剪辑是影视制作中极为主要的环节。在对视频素材进行剪辑时,需要应用非线性编辑软件来实现视频特技的出现,以此确保视频出现的状态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当今的人们对于视觉效果的要求逐日增加。除此之外,非线性编辑系统还能以计算机技术为前提条件,对视频实现三维立体效果的制作,进而满足观众对影视节目的要求。

3非线性编辑技术的运用对影视节目制作带来的影响

第一,在影视节目制作中应用非线性编辑技术,可以使影视节目的展示达到最佳效果,使其不单单拥有传统编辑技术的功能,还具有与当代计算机技术的有效融合达到的编辑效果。通过对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影视编辑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便捷,还突破了传统的编辑技术带来的制约,对影视节目的制作起到了推进作用。第二,应用非线性编辑技术可以对影视节目的声音部分进行有效处理,将影视素材中的多种声音进行结合,以此达到在影视节目播放时的画面与声音的有效融合。因此,在对影视声音的素材进行整合之后,务必要对影视画面进行匹配。有效的音频处理一定是根据处理音频的程序而进行的,基于此,才可以确保影视后期在节目制作中录音的质量。第三,在传统的影视素材进行编辑时,很难对其完成编辑的重复化,若是多次对影视素材进行编辑,还会对影视资源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非线性的编辑技术则可以对影视资源进行重复编辑,还不会影响影视资源。非线性编辑技术通过对影视作品中不同的地方进行多次调整,进而优化影视节目的质量,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影视编辑人员的编辑效率。第四,应用非线性编辑技术,为影视资源的剪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编辑人员在影视处理中的失误率。所以,非线性编辑技术对影视制作而言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为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与革新,在应用非线性编辑技术对于非线性编辑系统发生变化有重要作用。比如,当前我国影视节目编辑应用的技术最为广泛的是压缩算法,但在我国影视市场内,应用压缩算法已经渐渐地呈现出了饱和的趋势,因此,非线性编辑系统在计算机上将实现数字化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容易完善的基础下,对非线性的技术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影视节目应用非线性编辑是要基于网络化为发展的基础,以此来实现影视节目制作的稳固性与有效性。最后,提高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全面发展,不单单增加了对影视制作的编辑质量与效率,也对影视节目制作的经济效益带来了一定影响,开辟了我国影视产业走向高效数字化的发展道路,进而保证了我国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

5结语

非线性编辑具有联网能力强、集成度较高的特点,其基于计算机的平台来与影视节目制作相结合,是将影视资源放进硬盘中实行存储的方式,也是对过去传统线性编辑的深度创新。非线性编辑不单完成了数字化视频的输出,其对于视频素材的剪辑也有一定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在视频特技的生成上也有一定的推进作用,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小了节目制作人员的失误率,将非线性编辑技术为影视节目制作带来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

参考文献:

[1]刘洪波.基于非线性编辑软件EDIUS6.5的影视后期制作技术应用探究[J].广播电视信息,2015(07):42-43.

[2]邹静静.非线性编辑与影视后期合成制作技术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13):211-212.

第3篇

高清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影视节目画质的需求,也是体现了人们在精神文化和艺术修养层面的提升。高清技术在实际影视制作中的应用,对影视节目的质量是一个质的改变,然而提高这项技术在图像、画质等方面的完善与提高,需要综合很多方面的技术支持不断探索与尝试。SONY公司是最先推出高清摄影机的,其为高清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现代影视剧中,精彩的剧本与强大的演员阵容是影视剧一大卖点,而另一大卖点就是其画质感,现在电影拍摄都会采用3D等高清技术,使观影者置身于电影画面中,这无疑是高清技术发展与进步的具体表现。虽然高清技术给观众带来极强的视觉享受,但是在拍摄过程中,传统的服装道具以及化妆技术都满足不了高清技术的要求,这也增加了高清影视制作的难度。随着图像分辨率提高,影视剧中的人物和细节部分都放大化,对这些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否则影视作品的质量就会打折扣。因此,高清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使得拍摄前期的造型设计技术要求发生转变,对化妆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采用高清技术进行影视剧拍摄,对实地场景设计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往的场景设计都是采用泡沫板来满足场景需求,而在高清技术中,就会出现场景设计问题,使得观众一眼就能够辨别真假。高清技术在影视制作中对造型设计、场景设计等方面的要求甚高,提高造型技术水平,从细节技术与实际效果上得到提升,这样才能拍摄出真实的影视剧,才能给观众呈现漂亮的造型、美丽的场景、精彩的剧情以及高清的画质,从视觉上为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精神享受。

2前期拍摄的影响

高清技术给影视制作带来技术革新,这不仅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是推动影视传媒往更高处发展以及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高清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影视制作不论是从拍摄、画面感、分辨率等都给观众带来一种真实感和完美感,影视制作向着高清标准发展成为必然。在前期拍摄过程中,清晰的画质提高了影视剧的观赏质量,但是也会引发虚焦的问题。受标清拍摄的影响,摄像师在接触和运用高清摄像机拍摄时,都会出现虚焦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相关专业人员还进行了相应的试验,并提出了一套降低虚焦的方法。第一,可以根据拍摄现场具体情况调整焦距、物距和光圈,提高取景的深度;第二,使用超焦距,也可以使用测试卡,尽量减少画面出现虚焦的情况,进而为观众呈现精彩的视觉效果。高清技术对拍摄方式的要求很高,不仅只表现在虚焦这一方面,还影响画面的视觉中心点。高清技术在画面视觉中心点的控制是存在优缺点的,相对于标清画面来说,高清摄像机在较大场景进行拍摄时,其细节部分的画面感要强于标清很多。虽然这种效果很好,但是却在总体效果的支撑下,失去视觉效果的中心点。针对这一问题,高清技术的调整能力是非常强的,通过在设计过程中加人多个快速变焦的浅景深画面,能够使画面视觉中心点的缺陷得到弥补,还能提高影视剧的艺术感。

3后期制作的影响

现代影视剧不仅只有电视机这一个播放平台,更多的播放平台相继出现,例如,网络播放平台、手机播放平台等,实现高清技术良好的播放效果是影视制作最关键的环节。其要为观众展示良好的画质感,还要受到观众的欢迎,提高收视率,这是现代影视制作最主要的目的。但是,在高清节目后期制作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制作过程与标清节目制作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例如,取景、聚焦的准确度、场景镜头滤色片与光圈的掌握、灯光效果以及造型设计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只有通过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传媒给影视节目提供了更多、更大的播放平台,这样给影视制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对推动影视制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提高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以及艺术欣赏水平,洗礼了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对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高清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与进步,高清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作为数字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往黑白的年代电影到现在高清影视节目的热播,影视产业在不断的革新与转变过程中得到全面进步与发展,高清技术的出现又一次提升了影视制作的技术水平和效果。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技术更新与提升的速度越来越快,高清技术未来发展将朝着3D高清的方向发展。近年来,3D电影拍摄与播放掀起一股3D热潮,3D高清的应用与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加快,很多电视台都开始开设3D频道,提高3D频道播放时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3D高清将得到全面应用与发展,也会给影视产业带来更多的惊喜。影视制作就是对艺术的一种渲染,也是给观众带来视觉与听觉上的享受,高清技术的发展只要敢想、敢做,没有不可能发生的,就现在影视传媒发展来看,高清技术的发展将势不可挡。

4结语

第4篇

【关键词】网络小说;IP;影视剧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166-01

“IP”是英文词组“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意为“知识产权”,一般可以引申为“原著”或者“资源”。因此,“IP改编剧”具体来说就是影视制作公司通过购买某个热门网络资源的版权,将其改编后的电视剧或者电影。而由于现在网络媒介的发达,网络小说有着其固定的粉丝群和稳定的市场表现,所以针对名气、口碑较高的网络小说进行影视剧改编,已经成为中国影视剧剧本的重要来源。

一、网络小说IP改编影视剧的现状

从这几年在国内各大电视台、网络视频平台热播的国产影视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今最热门的便是“IP改编剧”。电视剧方面,前些年热播的有《仙剑奇侠传》《甄执》,到近几年大火的《花千骨》《琅琊榜》《欢乐颂》等;电影方面,也有《左耳》《道士下山》等;甚至还有同一网络小说“IP”被多家影视制作公司改编播出,比如《何以笙箫默》、《步步惊心》等。可以说,“IP”剧占领了国产影视剧的“半壁江山”。

网络小说越来越受到业界青睐,这是由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所决定的。特别是各大互联网公司介入影视业以来,网络上更是兴起了网络剧、网络电影的风潮。而对于网络小说“IP”的争夺也让改编剧版权的价格水涨船高,因为这些“IP”剧的热播离不开原著小说的功劳,例如2015年口碑和收视双丰收的国产电视剧《琅琊榜》,便是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2007年,《琅琊榜》原著便在起点中文网进行连载刊登,成为2007年“九届网最热门点击”的作品,庞大的读者群成了电视剧收视率的重要保障。

二、网络小说IP改编影视剧的题材

网络小说的种类非常丰富,其中适合改编成为影视剧的作品题材则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历史古装题材。一般可以分成历史正剧、架空历史剧和穿越剧三种。历史正剧主要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架空历史剧一般以一个大的历史阶段为背景,主要故事情节却是以虚构为主;穿越剧主要讲述主人公因机缘巧合回到过去,在古代后宫中勾心斗角的故事,剧中主人公的努力奋斗和成功故事可以成功打动观众的内心。第二类,都市情感题材。这类作品以城市生活为主要背景,将男女主角的情感通过复杂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来,反映了当代青年恋爱中的心理状态。第三类,家庭伦理题材。这类作品聚焦家庭,展现了家庭成员日常生活中的冲突矛盾和感情变化。这类改编剧充分肯定了家庭的重要性,大多能够真实反映出严肃的社会现实问题,深受观众喜爱。

三、网络小说IP改编影视剧的不足

近几年,网络小说“IP”改编剧的飞速发展,为影视剧市场注入了新的血液,但是,在其创作过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演员片酬过高。根据调查,在韩国或者好莱坞,明星演员参演影视剧的片酬一般会占总投入的百分之三十,而国内明星演员的片酬竟然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这样一来,制作方只能大幅压缩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经费,导致剧集的整体质量下滑。不仅如此,投资方为了追求项目快速变现,在影视剧制作时尽可能地缩短制作周期,因此而产生的“五毛特效”“神剧情”比比皆是,降低了国内影视市场的整体水平。

另外,网络小说IP改编剧的“植入广告”现象也已屡见不鲜。广告植入本身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过多生硬的植入却会使得观众产生抵触情绪。例如《古剑奇谭》中的“58同城”,《诛仙青云志》中的“康师傅”及“999感冒灵”等,突兀且生硬,让人难以认同。

四、网络小说IP改编影视剧的发展

面对当前网络小说IP改编剧的各种问题,影视剧制作方应当做出怎样的改变呢?首先,整合资源,多方参与。通过多家影视制作公司、网络小说网站合作的方式,强强联手,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其次,通过网络等新媒介方式,充分调查市场和受众。例如通过大众投票方式,确定剧集的制作人员和演员等,在播出时广征民意,以观众的需求为主导。另外,广告植入要适度。好的植入广告,是建立在保全剧情完整合理的基础上的,要把握广告和剧情质量之间的平衡。最后,网络小说IP改编剧如果要保持原著的精髓,就要充分考虑原著受欢迎的原因,充分尊重原作者的意图,让原著作者作为核心编辑与监制,才能完整表达原著所要表达的内容。

如今,明星演员在网络小说IP改编影视剧中的作用被一再放大,影视制作方往往更看重明星的粉丝效应,忽视了剧情内容本身。如果观众能够回归理性,更多地去追求高质量内容,而不是对明星的追捧,才能让制片方更侧重于剧集创作本身,制作出高质量的电影和电视剧作品,才能让整个国内影视行业形成良性循环,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影视动画;后期制作;发展;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F932 文献标识码:A

1 非线性编辑促进了影视后期制作的发展

利用实际拍摄所得的素材,通过三维动画和合成手段制作特技镜头,然后把镜头剪辑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影片,再为影片配制声音,这就是影视动画后期制作的原始意义。影视动画后期制作发展到今天也有它不算太长的历史,目前,中国导演开始使用数字非线性编辑。

传统的电视编辑是在编辑机上进行的。编辑机通常由一台放像机和一台录像机组成,剪辑师通过放像机选择一段合适的素材,然后把它记录到录像机中的磁带上,然后再寻找下一个镜头。此外,高级的编辑机还有很强的特技功能,可以制作各种叠画、调整画面颜色、制作字幕等。但是,由于磁带记录画面是顺序的,你无法在已有的画面之间插入一个镜头,也无法删除一个镜头,除非把这之后的画面全部重新录制一遍,所以,这种编辑叫做线性编辑,它给编辑人员带来了很多限制。传统的剪辑手段虽然各有特点,但又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大降低了剪辑人员的创造力,并使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繁琐的操作过程中。

计算机的数字非线性编辑技术使剪辑手段得到很大的发展。这种技术将素材记录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进行剪辑。它采用了电影剪辑的非线性模式,但用简单的鼠标和键盘操作代替了剪刀加浆糊式的手工操作,剪辑结果可以马上回放而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它不但可以提供各种编辑机所有的特技功能,还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扩展,提供编辑机无法达到的复杂特技效果。数字非线性编辑以高科技手段综合了传统电影和电视编辑的优点,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发展,是影视剪辑技术的重大进步。

从80年代开始,数字非线性编辑在国外的电影制作中逐步取代了传统方式,成为电影剪辑的标准方法。我国利用数字非线性编辑进行电影剪辑才几年,但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大多数导演都已经认识到其优越性。对于数字非线性编辑,随着影视制作技术的迅速发展,后期制作又肩负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特技镜头的制作。特技镜头是指通过直接拍摄无法得到的镜头。早期的影视特技大多是通过模型制作、特技摄影、光学合成等等传统手段完成的,主要在拍摄阶段和洗印过程中完成。计算机的使用为特技制作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手段,也使许多过去必须使用模型和摄影手段完成的特技可以通过计算机制作完成,所以更多的特技效果就成为了后期制作的工作。

2 节奏创新赋予影视作品丰富的表现力

“运动”是电影和动画的核心问题,节奏所表现的就是事物的运动与静止之间相互的变化发展状态。有人说节奏是事物运动和生命的表现形式。当艺术表现中表情动作的节奏控制与人们心中的生活积淀发生冲突时,传情效果就实现了,节奏也就具有了传达情感的功能,剧作的节奏和影视叙事元素一同达成观众对影片主题的理解,并在这种理解中获得艺术的享受,这就决定了控制影视节奏的前提条件就是对影片叙事的整体特点要有明晰的认识,对观众生理、心理作用机制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在生活节奏和电影节奏之间应形成一种默契与共识。

节奏一词源于音乐,是乐曲抒感的运动形式,后来被一切艺术表现作为一种形式美感的手段,是各门艺术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元素之一,其作用在于保证艺术作品的生命活力,创造完美的艺术形式,激发欣赏者的审美热情,保证艺术信息的传递宜于感官和心理接受,实现艺术作品创作者和欣赏者思想与感情的顺畅交流。一切艺术的最高原则都是表现美,营造节奏的目的也是表现美,只有在真正理解美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利用节奏创造出高品位的影视作品。所以,音乐中的节奏理论成为画面节奏把握的基础,影视的发展将是在运用音乐节奏规律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突破。

3 影视动画后期制作的大众化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的影视动画后期经历了较长的历史,顺应现代的动画产业起步虽晚却发展迅速。随着国家对动画产业的重视和扶植力度的加大,动画产业的发展在中国快速形成。

国产的优秀动画影片大批涌现,如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影院动画片《小兵张嘎》、州宏广动画公司摄制的影院动画片《红孩儿大闹火焰山》、中央电视台动画部制作的52集系列片《梦里人》、上海电影制片厂和上海文广集团联合摄制的100集系列片《中华美德》、我国首部三维数字动画片《魔比斯环》等,这些作品的出现证明我国的影视动画行业正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研究影视动画产业的风气已经发展到全国,全国各地的动画产业研讨会接连不断,吸引了各所高校、动画企业、制作公司、国家有关领导部门,并不断成立各种联合社团群体,中国动画协会、各省级的动画联盟、亚洲动画制作联盟等,这些团体对动画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各种门类的动漫节也层出不穷,国家组织了两届国际动漫节,为各省的动漫发展起到了宣传和动员的促进作用;每年一届的北京电影学院的“学院奖”,已经成为展示动画片“学院派”舞台,并成立了亚洲动画同盟,为发展亚洲动画提供了一个联络、交流的平台。

国家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不断壮大。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动画系或动画专业,在校人数不断扩大;各地方公司举办的各种培训班,也更大地给了普通人学习影视动画的机会;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支持,各地方都将动画、影视当作经济增长点。杭州凭借当地丰厚的民营企业,率先举办了两届国际动漫节,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人士观看,这些都大大推动了我国的影视动画的发展。影视动漫产业被划为服务业,也就是第三产业。广播、电视、电影业伴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革命的进程,从单一的社会媒体,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兴产业,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业界在数字化的潮流下,深刻了解到广播影视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到创新的引领作用,将国际最先进的数字影视动画引人国内影视行业中来,并为整个影视动画行业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培养和引进高端科技实用人才。

影视现在已经成为当前最大众的,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随着家用电脑、DV等电器的普遍化,人们在工作生活之余,也纷纷拍摄起属于自己的电影。随着各种影视动画后期制作软件的普及,影视动画后期制作正朝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影视后期制作是在摄像机多方位的拍摄完成后,对其镜头用最好的衔接进行镜头组合,是影视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影视创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编辑思维贯穿整个影视的始终。影视编辑是影视创作的后期工作,它是根据影视节目的要求对镜头进行选择,在那些镜头中寻找最佳的剪接点进行组合、排列,使之很好地把创作者的意图传达给观众。所以,好的影视后期制作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影视的成败关键就在于后期的制作。从虚幻世界到现实世界,从远古世界到当代世界,还有那到处可见的电视广告,都无不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电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把现实社会很好地在电视上表现出来却是对人类智慧的考验。在影视制作的过程中,影视制作人员都会思考:怎样才能制作出更吸引观众的节目?如何解决创意、选题、拍摄等一系列的问题?之后还要在后期编辑的时候思考怎样对镜头进行合理的运用;怎样使拍摄回来的画面很好的衔接,让观众很好的明白里面所说的内容;怎样把观众带到节目中去;声音和画面的组合怎样才能给观众带来冲击力等。

制作影视动画后期作品时,主要运用的软件是Photoshop、premiere、After effects、illustrator以及一些专业人士会用到Maya和3D Max等三维软件制作三维模型。影视媒体已经成为当前最为大众化、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形式。过去影视节目的制作是专业人员的工作,对大众来说似乎遥不可及。但随着PC性能的提高,各种专业软件大幅降价,随着影视动画后期制作软件的出现和普及,大众也可以用自己拍摄的素材制作出自己想要的作品。

第6篇

从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成绩与经验来看,以网络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业态是现代经济中增长最快、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符合当前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产值高、容纳劳动人口多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网络游戏、网络电视、手机动漫、手机电视发展非常迅速。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我国正在形成融网络游戏产品研发、新媒体影视制作、人才培养、产品运营、产品展示、产品出口、电子竞技等于一体的新兴产业链,而且效益越来越可观,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影视传媒娱乐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它能创造新的就业市场,容纳数量庞大的劳动就业人口,并且在较小的土地上,创造出比传统产业更高的产值。随着网络和手机的迅速发展,网络、手机与影视传媒娱乐相互结合,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打造数字影视传媒娱乐业,实现提升文化形象,推动经济的转型,已经成为许多政府、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纵观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我们不难发现,电信业(Telephone)、因特网(Internet)、传媒业(Media)、娱乐业(Entertainment)相互融合而形成的“TIME”生态正在成型。这种产业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新的经济活力和创造财富的契机,孕育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发展。目前,这种“TIME”生态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我国今后特别要注重这种生态的发展动向,发展以信息服务业、广播影视娱乐业为龙头的产业群,特别是要发展数字影视传媒娱乐业,打造数字文化产业。未来十年,我国要紧抓新兴业态,打造融电讯、手机、内容于一体的信息服务和影视娱乐业,实现文化强国,提升软实力等目标。

我国具备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的条件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迅速,数字信息业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2%,初步形成了规模效应。互联网产业保持了用户和市场规模的双增长。2009年,中国互联网经济规模达743亿元,相比2008年的569亿元增长30.6%,远远高于2009年中国经济8.7%左右的增速。在网游产业方面,产业规模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扩张。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267.6亿元,同比增长36.9%。

在手机方面,我国用户数量超过7亿,且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对影视娱乐作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形成了具有亮丽前景的新兴文化产业。研究数据显示,手机上网越来越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而这一代恰恰是社会最活跃的一群人。他们追求时尚,思想活跃,信息需求量大,注重影视娱乐,为数字文化产业提供了大量的消费人群。2009年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有相当规模的用户把网络视频当做视频消费的唯一渠道。电影、电视剧是网络视频用户最为喜爱的内容类型,分别以77%和70.5%的比例位居前列。这些数据反映出数字、网络影视将成为今后人们主要索取的信息,说明数字影视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于2010年6月25日出台了有关三网融合的政策,并公布了一批试点单位,这意味着三网融合正式进入我国的新兴产业规划中,从而形成了新的就业市场,创造出至少5000亿元的信息服务市场。当前文化娱乐、网络(包括手机)、影视逐渐走向融合,形成了新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趋势,而三网融合将为推进媒体融合提供动力。电视与手机、网络的融合将是必然趋势,以网络电视、手机电视为新兴的信息服务,将成为人们寻找娱乐内容的主要形式。

当前,由于电视、手机和网络的参与,娱乐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世界小姐竞选、奥斯卡颁奖礼、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等一类造星、娱乐活动,由于电视的传播和网民的参与,其社会关注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吸引了大量广告的投入,影视传媒娱乐业的收入直线上升,如每年一度奥斯卡颁奖礼的广告费,每秒钟达到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美元。2007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经济效益高达5000万元。影视传媒娱乐业的发展,既可推动影视制作水平的提升,满足市民的娱乐需求,推动数字传播平台的发展,催生新的传播媒体,又可提升和塑造中国的文化形象,是一个具有诱人前景的产业。

当前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发展新兴产业上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是就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而言,我们也要冷静地看到其在紧抓新兴业态,发展文化产业的新亮点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文化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小。虽然我国文化产业总值每年均有大幅增长,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十分明显的差距。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7630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2.43%,但是同期,美国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英国占10%,日本占30%,意大利占25%。这些国家的文化产业大多生产高端、附加值高的上游文化产品,而把低端、附加值低、污染环境、大量损耗资源的下游产品放到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来生产。事实上,我国文化产业所取得的成就当中,不乏许多低端、帮他人贴牌的产品。加强自主创新,密切关注信息服务业和创意设计业的新动向,致力于发展上游产品和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影视娱乐业,认真保护知识产权,是我国文化产业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缺乏知名文化品牌。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新兴文化产业方面难以找到更多在世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品牌。目前困扰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自主创新的文化品牌和企业,没有涌现出类似谷歌、华纳等这样的大企业,更没有形成日本动漫、美国好莱坞、韩国韩剧等规模和集群效应的文化产业群,因此准确概括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现状就是“大而不强”、“全而不专”。

转贴于

对新兴业态的扶持力度不够。以网络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将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是各国今后发展的焦点,但是就我国的创新环境而言,既缺乏政府政策的实质性扶持,又缺乏前瞻性的规划。由于在税收和资金扶持上缺乏吸引,无法形成人才洼地,吸引国内外影视制作人员专心从事文化精品的生产。

影视产业不强。我国文化产业中制造业的比重过高,内容产业比重过低,反映了自主创新、影视产业相对落后的事实。在电视剧、电影的制作方面,虽然数量不少,但高质量的产品比较稀缺,海外票房不高。当前,国家极力推进三网融合,希望以此推动中国影视业与网络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三网融合只是实现信息传播渠道与内容产业相互融合的形式和过程,其最终结果仍然取决于数字内容产业,特别是数字影视业的发展。影视产业存在诸多不足,如不加快发展,将影响三网融合的进程。

机制有待创新,人才紧缺。新媒体领域的人才培训和文化机制改革,对在充满竞争的全球市场造就我国数字影视业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然而,对于如何解决不同部门分头管理、政出多门、业务交叉等问题,还未看到我国政府的实质性行动。此外,我国在新兴文化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也存在问题。客观来说,我国缺乏高水平的影视策划、制作团队,以及大量专业的工作人员等,很难形成影视产业的集群效应,这样就必然受到欧美影视业的围攻。

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的措施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40%,是文化消费快速增长的时期。2009年,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对文化的需求将呈现井喷现象。正视在发展新兴产业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现有的产业状况,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在众多产业当中选择一些比较有优势的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将极大推动我国数字影视传媒娱乐业今后的发展。

政府要把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影视娱乐业提升至与发展实体经济一样的高度。政府要紧抓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要增加投入,加强对文化产业的规划、指导、管理和政策扶持,鼓励民间资金和外资对营利性文化产业机构的投入,增大政府对非营利性文化产业机构的投入,按照建设软实力的思路制定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纲要,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提高文化资源配置的效率,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经济环境,要为新兴产业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要对文化产业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家的文化和管理素质,加强文化产业相关行业间的相互联系和促进。要通过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组建有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型影视娱乐集团,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和现代化的文化产品生产和组织方式,培养懂文化产品、影视娱乐产品生产规律的管理人才,通过技术创新,以现代信息技术文化改造和提升文化产业,提高影视产品的科技和信息含量,增强娱乐色彩,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加规模经济效益。

要加快人才的培养。要在重点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意文化集团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扶持中小型创意文化公司,推进创意产业团队的组建和人才培养工程,为影视娱乐企业提供大量人才;政府要加大力度扶持中小型创新文化公司,加强人才培养,推进创意产业团队的组建和人才培养工程,加快文化创意公司特别是影视娱乐公司上市的审批,可以尝试建设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建立文化公司创业板,为文化公司的股份交易与融资工程提供便利,激励创意人才努力工作,创作文化精品。

重组和合并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影视产业。影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日益紧密结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娱乐化将进一步主导未来影视传媒产业的发展。产业集约化和集团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发达国家的影视娱乐业采用了大工业发展、大规模经营、大产业运作模式,呈现出高科技手段、高投入资本、高产出效益的发展特征,取得了丰厚回报。如美国是世界上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影视产品的出口国,具有工业化、高科技化、数字化等影视制作特点,为美国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润。美国影视娱乐业被称为“以版权为基础”的知识制造业。1998年,它的电影、电视、录像带、音乐出版总收入是600亿美元,居美国各行业出口的第一位,其中120亿美元是由影视业所创造的。

我国影视娱乐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无论是电影生产的数量还是质量,以及经济效益都无法与美国匹敌,至今还没有进入大规模生产的阶段。因此,借鉴美国影视业发展的经验,重组和增强文化企业的实力,特别是扩大影视娱乐公司的实力,对于在短期内壮大影视传媒娱乐业的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重组与合并,才能培育出中国的“好莱坞”,也才能推动传媒业的发展,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7篇

广告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以其为技术支撑的诸多行业之间的边界正在由清晰走向模糊。许多新的业态应运而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直接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结构’以顺应行业边界模糊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广告产业正在吸纳一切具有生命力的新兴媒介技术优势,对各类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并打破与促销、公关、CI等营销传播产业之间的界限,朝着一种高度整合的大广告产业方向发展。大广告产业就是指“基于营销传播领域的产业融合麻成的跨越传统广告产业边界的产业形态。”[1]传统广告产业结构在向着大广告产业进行调整与优化的过程中,广告产业的外延不断地集聚与规模化,产业内部却进一步细分,从而产生很多新兴的服务部门,如管理咨询公司、公关公司、媒介购买公司、促销公司、市场调查公司、互动营销公司和事件营销公司等等,这些新兴服务部门要求对专业化与技术化的比以往高得多。

广告学者张金海从集中度与规模的角度对我国广告产业进行研究,提出我国广告产业当前存在“高度分散弱小”与“泛专业化”的产业特征,而这个问题已严重影到我国广告业的发展,并威胁着我国广告产业发展的主导权与控制权。所谓泛专业化,就是很多广告公司或营销传播公司在形式上已经开始提供全面营销传播服务,但是在每个方面的服务水平都较低,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张金海提出广告产业顺利转型与升级的关键途径是产业集聚与专业化。也就是在产业规模集聚化的同时,服务技术的高度专业化成为广告公司必须坚守的核心优势与保证其生存空间的必然手段。因此,大广告产业的发展趋势对广告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就具体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要求广告专业教育打破原有专业框框,朝着更多新兴的知识领域辐射漫延,扩展广告专业的人才种类,培养更多不同营销传播领域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产业规模化与集聚化的发展要求;其次,通过设置集约化开放式的广告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各类广告人才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以保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模与总量发展迅猛。据统计,目前开设广告专业的院校已超过300所,每年向广告业输送的广告专业毕业生数以万计。但是,从广告产业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我国高校广告教育仍然存着较大问题。

1.专业性不强,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明显。

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针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各类广告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在各种管理困境的排行当中,缺乏广告专业人才一项位居榜首,占77.9%。

但是,广告业界一方面自身面临着“泛专业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接受高校广告专业的毕业生,认为他们专业能力不强。这反映出我国高校广告专业教育不够专业,毕业生出来竞争力不明显,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广告业发展的瓶颈。

高校广告教育缺乏专业性的根本原因在两个方面:

首先,学科属性与学科性质不明确,专业方向不明确。广告学学科性质与学科属性直接关系到广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因此是广告专业教育的核心问题与首要问题。广告专业边缘性综合性的学科特性极易使大学广告教育走入方向不明的误区。再加宽口径复合型通才教育的倡导,为大学广告教育综合性有余而专业性不足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广告学学科的归属问题,各个院校与广告学者之间都存在着较大分歧,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当前我国广告专业被设在综合性大学的商学院、新闻学院,工科院校的人文学院、经济学院,艺术院校、师范院校等等。如此复杂多样的学科门类,充分体现了广告专业方向的模糊。

其次,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庞杂。各高校都过多地考虑了广告学科的综合性质以及广告运作环节的多样性,设置的课程体系过于庞杂,找不到专业教育的核心知识与研究对象。广告作为一种营销传播,从决策到实施,其运作过程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多,如经济学、市场营销、传播学、心理学、统计学、美术设术、影视制作等等。因此,很多院校都将所有涉及到的相关学科列为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却没有弄清这些课程的具体教学目的与方法,更没有深入挖掘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课程与专业培养的关系。这么多杂乱的课程不仅极大地耗散了学生的精力与注意力,也使学生感到迷茫,把每门课当成必学的任务而不是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学生似乎什么都学过了却又什么都不精,专业基础不扎实、专业能力不强,最终造成边缘化倾向与广告业专业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2.粗放型的课程体系,不适应产业融合趋势。

许多院系为了适应广告市场的需求与广告业的发展,不断调整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但仍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根本原因就是课程体系设置方式不正确。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是依据广告运作环节而进行的粗放式课程设置,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使得各高校广告教育方式与课程体系趋于同化,难以形成特色与差异。结果大家都在进行重复建设,犯同样的错误,走入同样泛专业化的误区。虽然广告涉及众多环节,但是几乎没有哪一个广告项目是由一个人全盘完成的。也没有人既做企业广告管理者又做广告执行者,媒介部门与广告公司的广告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也不一样。面对大广告产业的发展趋势,这种课程设置方式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因为随着广告产业的细分化与复杂化,这种专业化不但不会减弱反而会增强,每个领域都需要知识结构完整的专才。例如,随着媒介种类、内容、技术的提升,媒介的广告经营管理变成了高度复杂与专业化的领域,而创意人要在无限多样的媒介类型与符号类型中创造出有效的广告,这些都对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将广告的所有环节与知识门类放在一起,横向设置课程体系,旨在培养从理论到实践到技术都精通的全才,是不现实的。

此外,随着广告运作环节的增多或新兴领域的产生,很多院校在原本已经很庞杂的课程体系中加入了很多新的主干课程,如符号学、经济学、哲学、数学、网络广告,整合营销传播等等。随着新媒体的增多,很多院校又开设各种基于不同媒体的设计制作课程,如影视制作、广播电视广告制作、网络广告设计等课程。很多院校包括新闻类与市场营销类从美术基础到平面设计到影视制作等几乎把所有的美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完了。这种课程设置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认知障碍,使之缺乏学习方向、动力与热情。最重要的是这种课程设置既不能在短期内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设计人才又偏离了传播专业方向,使业界用起来很不顺手。

围绕广告运作环节设置课程,看起来符合广告产业的综合性特征,但本质上是与产业特征及其融合趋势相矛盾的。因为,它虽然考虑到了广告学科的综合性质,却不能解决广告专业化问题。而且以广告运作环节为依据设置的课程体系是封闭与机械的,使广告教育相对于产业发展而言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它只能被动地把新兴项目与环节加入教育体系,而不能找到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本质共通性,无法做到新知识与传统知识的有机整合。结果,不断增加的课程使整个课程体系越来越庞大笨重,让广告专业教育更难以掌控,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广告产业发展。

如何解决当前的广告教育问题

1.明确广告学的学科性质。

广告学的学科性质,指的是广告学到底是学还是术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看起来很明显,如果广告学只是一种操作性的“推销术”,它就根本不用走进高等教育体系,耗费大量教育资源,更不会呈现出如此繁荣发达之势。高等教育本质上是要培养能从事知识与思想的创造性探索的人的科学教育,而技术培养只要依靠社会培训或工作实践就可以实现。因此,高校的广告学教育应该是一门科学教育。

既然广告学是一门科学,它应该归属于哪个学科门类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我们可以从美国广告学的教育发展历程中获得一些启发。美国广告学教育开展了一个多世纪,在其开展之初也存在着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即广告学科归属不统一以及教育层次低的问题。但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卡内基报告”和“福特报告”发表之后,美国广告教育经历了一个学科归属从多样到集中、学科性质从混乱到明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来设在商学院的以市场营销为背景的广告学教育大大缩减一如今,全美只有四家商学院开设了广告专业,同时,各新闻类的广告专业增多。此夕卜,新闻学院不断探索着对广告专业教育进行“去边缘化”,却去掉原本包含过多的“跨学科”特征和“实践性”内容,把广告教育重点集中于媒体和传播科学方面,最终通过对广告课程科学性和原理性的加强,将广告从简单的操作性技能教育提升到传播科学教育的层面,完成了广告教育由“术”到“学”的提升与转换。

我国的广告教育发展路径与模式跟美国很相似,而我国当前高等广告教育发展的迅猛态势也不亚于当时的美国。因此,借鉴美国,将我国高校广告教育定位于“传播科学”,专门进行营销传播的原理、规律、效果与策略等科学知识教育应该是合理的。此外,这样的学科性质与归属划分也是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台湾广告学者黄振家在《广告产业的未来》中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生活者(消费者)仍是广告产业最需用心经营的所在。如何与生活者站在相同的基础上进行商业沟通与营销对话,成为广告产业的新课题。因此,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发展有效的传播策略仍然是未来广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建立以“传播科学”为核心的开放式课程体系,增强广告专业能力培养。

围绕着“传播科学”的核心设置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同时结合产业融合趋势以及各院校的自身特色与资源优势对不同专业方向有所侧重,能够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专业人才。为了适应广告产业在新媒体技术推动下的发展,美国广告专业的课程开设充分体现了学科的集中性与目标性,又突出产业发展要求以及自身的培养特色。例如,各高校广告专业课程除了广告原理、导论以外,大多集中在调查、写作、媒体等方面。在此基础之上,专业特色培养导向非常明显,如强调公关的专业会增多公关媒体类课程;强调策略性传播的专业则加强广告同其他传播工具的共性与整合运用;整合营销传播专业则增强其它营销传播知识与数据库营销的比例,降低单项广告课目的比重与重要性。

在大广告产业中,“各分散的广告公司或营销传播服务公司可以专注于某领域或某市场的业务,形成自己核心的专业优势。因此,我国各高校可以打破传统大而全的模式,从专业优势的角度进行广告教育,使各种专业人才能适应广告产业发展的集聚化与专业化的要求,推动我国产业转型与发展。

目前,我国已然形成了三个主要学科类型的广告教育,即商学院的营销类广告专业、新闻学院的传播类广告专业与设计院校的广告专业。虽然,已经形成的体系要立刻改变不太容易,但这三种类型的培养方式可以做出明确的区分,做到各有侧重。例如,商学院着力培养具有经济学与营销管理知识的战略营销传播人才,着重为企业培养营销传播管理人才或者为营销咨询公司培养战略人才;新闻传播类则应着重培养精通传播策略与传播科学,能够运用各类营销传播信息实现营销目标的专业人才;设计类院校则应着重培养各类媒体的设计制作专门人才。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规模较小的院校,则可以以上面三个层面为基础,围绕各自特色以及所具备的资源优势,发展专业特色培养,为各个领域输送专业较强的人才。在这个方面,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的做法值得借鉴,该院根据广告市场的人才需求、自身的工科背景、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未来就业意向等,确定了两个培养方向,一是广告策划与客户服务,一是影视制作网络广告,并设置了不同方向的相应主干课程。

3.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注重素质与能力培养。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广适应”的通才教育是现代广告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是广告教育的必然趋势。但是,需要首先解决专才与通才,能力与适应性的辩证关系。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较强的专业能力应该是前提与主导方面,在此基础之上兼顾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与素质培养,满足学生与广告业界发展后劲的需求。

第8篇

关键词 虚拟技术;现代传媒;演播室;影视编辑;影视制作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6-0051-02

1 概况

1.1 虚拟演播室的发展概况

虚拟演播室(Virtual Studio,VS)是一个集创意、场景设计、制作、调试、录制、包装于一体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 1 ]。虚拟演播室以其在多领域的高科技性和高便捷性成为如今电视影视制作(体育、娱乐、访谈、教育、新闻等)多领域的重要技术和必备技术。其应用方式主要体现在虚拟重播、数字重放、虚拟广告、虚拟访谈、移动化的场景、虚拟人物表演,还有在火箭等太空飞行仪器的虚拟直播等。

1.2 虚拟演播室的主要技术特点

虚拟演播室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例如摄像机跟踪技术,色键抠像技术、空间结构。

1.2.1 摄像机技术

在虚拟演播室的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关键技术便是与摄像机相关的――摄像同步/跟踪技术,这是依靠一些传感技术,帮助真实摄像机能够准确地捕捉演员或者节目主持人的位置,控制好两者之间的距离。目前在这个技术方面最常用的是红外线、超声波、机械等几种较为实用的技术方式。

1.2.2 赶窦际

色键抠像是一种键控抠像技术,可以实时地使背景透明化,然后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场景代替原虚拟演播室场景[ 2 ]。相信用过Photoshop的人应该更好理解这个技术,这应该可以算作是PS的动画升级版。通常在现实录制过程中,主持人或者演员的背后的背景是一块绿色或者蓝色的背景布,要求主持人或者演员所穿着的衣服颜色不能和背景相同,在后期用色键抠像将主持人和纯色背景分离,加入虚拟的背景。现在我们每天看的天气预报就是使用这样的技术。

2 虚拟演播室和传统演播室优劣势对比

虚拟演播室是在传统演播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技术特点方面有着同步性、自由性的优势特点。

2.1 技术特点的差异性

其实,在传统演播室中也有蓝背景演播室,但是如今虚拟演播室能够代替传统蓝背景演播室而存在和广泛运用,是因为在技术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传统蓝背景演播室在进行影视录制和制作的过程较为的繁琐,在录像完成后,由人工进行抠像和添加背景素材,在时间上和人力上的消耗都很大,有些影视制作与新闻有关,这种操作方式严重影响着新闻的时效性,如果在保证时效的情况下,由于人工的抠像和制作有着很大的误差性,节目制作的质量不是很高。

在虚拟演播室中,拍摄的现场环境与传统蓝背景演播室没有任何的不同,但是虚拟演播室在传统演播室的基础之上,加设了摄像同步技术、同步渲染技术,从这些技术的名字便可以一目了然其中的差异性。虚拟实验室更强调和注重的是同步性,也就是说,节目在拍摄的过程中,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的抠像、渲染、后期制作等等,由于是事先设置和很多参数,所由电脑系统操作完成,因此在误差方面相比较传统蓝背景演播室能够降到很低,节目的制作者质量和时效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很多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完全可以凭借虚拟实验室的诸多同步技术,达到高质量“现场直播”的效果。

2.2 功能性的差异

传统演播室的背景只有一个平面,相对较为固定,即使是蓝背景演播室也是如此,于是造成空间感的局限性,无论是摄像角度的变换还是演员和主持人的位置都被严格的限定在一个很小的区间范围内,这严重影响了演员和主持人的临场发挥能力和摄像录制角度的多样性选择。这种传统的方式在拍摄一些静态事物的时候劣势还不明显,一旦节目内容需要有一些动作的时候,这种劣势暴露无遗。

如果说传统蓝背景演播室是二维的,那么虚拟演播室就是没有过多限制的三维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无论是摄像机还是场景中的事物都能够做相对较大的动作,如今我们看到很多电影的动作场景或者科幻场景,很多都是在这样的虚拟演播室蓝箱中进行,这些都是传统演播室所无法企及的。在我国早年间的家庭情景剧中,场景基本上只有那么一两间屋子,这就是传统演播室技术条件限制下造成的,如今的家庭情景剧数量越来越多,制作水平上越来越高,场景设置也愈发多样化,场景转变也更自由流畅等等,这些都归功于虚拟演播室的空间相对自由化。

2.3 投入成本的差异

前面所提到的传统演播室和虚拟演播室之间的技术差异和功能性差异,更多的是在褒扬虚拟演播室技术的便捷性和先进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虚拟演播室技术的绝对最优选择性,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影视拍摄制作都必须要使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在前期技术投入和成本投入比较中,虚拟演播室的设备、技术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传统演播室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投入相比而言较少。在演播室技术的选择上,应当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有些节目的录制和后期制作并不是很复杂,要求不是很高,传统的演播室技术完全能够制作出符合要求的节目,那么盲目选择虚拟演播室技术就是一种对于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制作影视作品和选择演播室技术的时候,要考虑到制作具体要求,让产出比保持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虚拟演播室技术只是我们影视制作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并不是影视作品拍摄和制作的必然选择。

3 虚拟演播室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

3.1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虽然虚拟演播室在技术层面和制作后期的效果层面上有着很强的优势性,但是在实际的运用和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以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为例,演播厅的实际空间是固定存在的,我们没有办法更改,所以在节目录制的场景设置方面,可能略显得单一;主持、摄像、灯光、导播等各方面人员的配合性需要更多的磨合和培训。

3.2 不断丰富化的场景设置和内容编排

其实,虚拟演播室的技术对于目前的录制要求而言已经是足够的了,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和开发。虚拟演播室的一大特征也就是其虚拟性,这种虚拟性的创造力更多的来源于使用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用者的主观想象力能够通过虚拟演播室的技术来呈现,但是如果缺乏想象力,即使有再好的技术,都没有办法呈现出高质量的效果。因此在未来的虚拟演播室的发展中,我觉得更多的关注点不是在技术的发开,而是团队中使用人员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加强人员的创造力和形象力培训,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影视作品的质量,让节目效果更加的逼真、场景更加的丰富化和生动化。在未来,新媒体与虚拟技术结合,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3 ]。这就是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下的一个发展方向,在这种结合方式下,可以出现更多的虚拟主持人和更多的播放方式和平台,让播放渠道更加的多样化。

4 结论

虚拟演播室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传统演播室的技术基础之上发展和优化而来的升级版影视作品拍摄和制作技术系统,其在制作过程中具有空间自由性、摄制实时性的技术特点和优势,能够满足影视作品制作的场景多样化和生动化的制作要求,能够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影视节目作品。但是由于其前期的高资金和高技术的投入,在选择节目制作的技术时,应当考虑投入产出比,选择适合演播室技术方案,而不是盲目选择最好的。

参考文献

[1]毛雯萱.虚拟演播室在节目包装艺术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