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30 16:36: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教学

第1篇

一、创新乐理知识教学方法 形象而有趣

1.变枯燥知识为动手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为使小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把do、re、mi、fa、sol、la、si七个音符以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展示,通过有趣的游戏,轻而易举地认识了各个音符的名字及位置,解决了识谱难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认识五线谱还编了如下的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形象记忆: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四个手指缝,就是四个间;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好像爬楼梯,越爬音越高。这样的儿歌,朗朗上口,易懂易记,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变音乐记号为形象比喻,激发直观记忆

在学习延长音记号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这个记号像什么?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再进行回答。之后,教师进行启发想象:这个记号多像一条长长的眉毛下有一只小小的眼睛呀!这个音乐记号叫延长音记号,接着讲延长音记号的作用和用法,最后让学生边拍手边朗读口诀:“2/4 延长 记号|长 长得|眉 毛|小 眼 |睛 ―|”,让学生学会并记住延长音记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复习或又见到这些记号时,很快就联想到这个记号的形象,说出它在音乐中的作用。

二、创设声乐教学情境 高效而生动

1.启发想象融入情境

音乐课是小学生最喜欢上的艺术课之一,例如在《放牛放到小河边》一课教学时,学生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便会了,但绝大多数是机械、面无表情地唱。我便启发他们理解歌曲:“你们去过小河边玩吗?谁说说当时的心情?”小朋友一下子来劲了,学生大部分是在小县城长大的,都很有感受,讲得眉飞色舞;我又说:“大家闭上眼睛,老师今天带大家去小河边放牛!想象一下,在美丽的春天里,蓝天白云,桃红柳绿,莺歌燕舞,春意盎然,现在我们已经来到美丽的小河边,你们每个人都是可爱的放牛娃,骑着牛儿喝水吃草,拉犁耕田……”同学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歌声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

2.图画、录音再现情境

在歌曲教学中,适当给学生设置情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得非常认真,曲调掌握也非常快。有的同学还能伴着音乐边歌边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角色表演体会情境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大鹿》这首歌曲,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了歌曲的内容,然后找两个同学分别扮成小兔和大鹿,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表演。扮演小兔的同学充分表现了兔子为了逃命的那种急切心情,扮演大鹿的同学也表现出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让一部分同学加入碰钟、串铃等打击乐器进行伴奏,游戏表演进行得顺利而愉快,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分组表演后,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随后教师在同学们情绪高涨时进行歌词教唱,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

三、创造与合作,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在音乐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如《山谷回音真好听》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大自然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桥洞下也有回音,行吗?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呢。”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改一改、画一画。”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弹的弹、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敢干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合理有效的发展性教学评价

第2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氛围;教学情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是依靠教育,而课堂教学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主要的渠道。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创新教育。文章结合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工作,指出了进行创新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小学音乐教学进行创新教育的意义

(1)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教育。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潜力,通过教学工作,采用相关策略,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是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学习,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3)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相关教学策略的采用,而采用这些教学策略,能够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小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师生互动,活跃小学音乐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教学中基本上都开设了音乐课程,这对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师资、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师生互动,往往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难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氛围凝滞,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学生难以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中,难以把握音乐的内涵和主题,学习效率差。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改进这种方式,进行创新教育,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策略

(1)为小学音乐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要想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解除小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小学音乐教学当中,鼓励师生进行交流。例如,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设计思考题。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敢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还能够训练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2)根据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在欣赏音乐之前,可以利用与音乐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情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音乐的状态,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第二,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重视多媒体、图画、乐器的运用,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与学习,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3)改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式。 第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对于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生理解音乐的中心主题,创作背景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对歌曲进行重新填词,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积累素材,为进行创新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今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观念模式结合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方向如何通过音乐课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每个音乐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是幻想世界的载体,是创造力的“乳汁”,是生命和情感的艺术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技能,更主要的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丰富想象和创新能力,音乐作品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要善于挖掘,巧妙设计,精心构思,才能带领学生去开启智慧的大门。

二、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引导发散性思维

“最杰出的艺术木身就是想象”孩子们的最大乐趣也在于幻想以往的音乐教学只限于你教我唱的固定方式,课堂结构显得单调无味,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比如听了《军队进行曲》脑中出现了什么场景?是跑步的镜头,还是游泳的场面?是走路的动作,还是跳舞的身影?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人脑皮层形成立体型网络兴奋区,促进学生的认识从自观上升到抽象思维,再回过来,创造性地运用到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这样可以深化学生的思维层次,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学生音乐能力,坚持“器乐进课堂”实验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赛尔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在欣赏教学中,经常让学生用乐器演奏那些动听的旋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感受乐曲的情感:在进行旋律创作时,乐器无疑又给他们对音乐旋律的感知提供了帮助:在掌握和弦时,学生可以利用器乐去尝试哪些音放在一起是和谐的,哪些音放在一起又是不合谐的通过课堂器乐的帮助,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

四、开展音乐活动课,拓展学生视野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和补充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地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又对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开展音乐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在现当代的教育背景和教育形势下,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要善于更新教学观念,以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教师要认清当今的音乐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教师在音乐的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全面了解音乐的学生,要更新教育观念,不要向以前那样认为只要教会学生唱歌就完成了音乐教学任务,要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学生美育的全面发展。更新教学观念,在时代经济的指引下提高我们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六、教师要善于实现新的教学模式

时代在发展,艺术形式也在不断翻新和变化。我们都知道生活是一门艺术,现在,音乐的艺术越来越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和现代音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教师要善于研究教学模式,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音乐教学策略。众所周知,以往的音乐课上几乎就是“唱歌课”,也就是教师利用音乐课教会学生唱几支歌就完成了音乐的教学任务。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学了音乐,只回唱自己永远都会唱的歌曲。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教师进行深思啊,尤其是在当今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实现新的教育模式,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一堂有实际意义的音乐课,无非是让学生面对枯燥的知识也会感到有兴趣听,更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那也就体现了音乐课的生动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七、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所谓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和因特网进行教学。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于多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能激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外,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因特网,我们可以获得更多良好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课件,以丰富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内容。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的接受现代最新的音乐歌曲和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视野,以提高我们的音乐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利用音乐课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音乐教师只有多为学生创设环境,把音乐学习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创新音乐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裴清品.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五性”[J].校园歌声,2008,(07) .

[2]蔡泉.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怎样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J].音乐生活,2007,(06).

[3]丁媛媛.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三个方法[J].魅力中国, 2009, (13).

[4]华兴明.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05).

[5]洪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探讨[J].新课程(教师),2009,(01).

第4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创新教育;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创新教育也越来越受关注。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出综合能力高、创造力强、具有个性风采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地位、潜能、利益、发展置于核心地位。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音乐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也需要进行新的改变。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给音乐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如何通过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笔者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课程具有很强的艺术性,需要学生深入体会,才能深刻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如何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呢?音乐教师应注重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目标,提高其研究音乐的主动性。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聆听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是美好的享受。如何保持音乐课程的独特魅力呢?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改善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固有印象。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从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课堂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宽松的课堂气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相反,沉闷的教学课堂使人昏昏欲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教材进行适当调整,如设置专门的“音乐剧赏析”单元、观看流行音乐视频等,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课堂上提问学生喜爱的歌手、歌曲名、歌曲流派等,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真正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消除对音乐课程的抵触情绪。例如,笔者在教授各个年级学生时,因为生活环境、地域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也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在器乐方面也小有成就,有钢琴考级六级、古筝四级水平的;还有一大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音乐常识知识也没有,仅仅只是会唱歌,或者爱好唱歌。对于这样的情况,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传授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教学中笔者采用游戏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利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为学生营造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同时发挥创新主动性。

二、教师应不断实现自我突破与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音乐授课以班级为单位,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并施教,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以“你教我唱”的固定方式唱“独角戏”,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单调无味,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探作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听众和机械的模仿者,成为学习的机器和知识的容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音乐慢慢失去了兴趣,甚至丧失了自主学习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是要“给学生一把猎枪,而不是给学生一袋干粮”,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就要积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实现自我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参与探究知识、获得知识的同时,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因此,教师要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把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转变成音乐实践的主导,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思考与展示,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为教学服务,对于创新教育的开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每个学生的水平与基础不同,为了使每一堂小学音乐教学课都能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应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改革和完善,不断探索和创新,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增强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音乐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授课,学生会慢慢地失去学习兴趣,致使音乐教学成为音乐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教材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对音乐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广泛收集更多的教学素材,将更多受学生喜爱的音乐作品引入教学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四、创新意识应贯穿音乐教学始终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学生不能有不同的观念,禁锢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探索与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强调教与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获得新的发现,实现共识、共享、共进,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大胆地创造和实践,将创新意识始终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并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体现这一教育思想。教师应将创新思维穿插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去探索与发现。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小学音乐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创新思维,同时还应当注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以此达到创新音乐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音乐课堂创新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和创造,改变了学生接受模仿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教师只有多为学生创设情境,把音乐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紧密联合起来,才能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

作者:刘丽丽 单位:博爱县教师进修校学校

参考文献:

[1]俞莹.创新教育理念在现代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64.

[2]金悦.探讨音乐教育的追求感悟——音乐教学模式创新对素质教育的提升作用[J].求知导刊,2015(19):147.

第5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 心灵 相融

一、前言

小学音乐教学是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就目前来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从本质上讲,音乐是一种陶冶人心的艺术。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实现音乐与心灵相融,至关重要。

二、创新教学,促进音乐与心灵相融

(一)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引导者,其对教学模式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担心影响课堂进度和秩序,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给学生相互交流、提出问题的机会,原本应当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音乐课堂变得沉闷。因此,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遵循开放性的原则,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通过一定的问题来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体会音乐,实现音乐与心灵的相融。

例如在“节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认真体会,思考哪一种节奏比较难唱,如何把握音乐节奏等,并让学生提出对控制节奏的意见,在互动过程中给课堂注入活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投入到音乐学习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音乐与心灵相融。以《小雪花》这首歌曲教学为例,这首歌曲节奏特点鲜明,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模仿力强的特点,采用谜语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谜语活动和游戏活动中,启发学生通过具体的游戏动作来配合音乐的节奏,掌握连音和顿音的唱法。

(二)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音乐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积累音乐知识的过程。尤其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来说,小学生的音乐基础相对薄弱,正处于音乐学习的初级阶段,许多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比较片面,单纯地将学会唱歌为学习目标,不注重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从而难以实现音乐与心灵的相融。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音乐背后的故事来体会音乐、感受音乐。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真正爱上音乐,对音乐产生情感,实现音乐对心灵的浇灌,实现音乐与心灵的相融。

以《金孔雀轻轻跳》这一歌曲教学为例,这首歌曲有着浓浓的傣族风味,歌曲中能够呈现出孔雀舞的美感。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不注重对歌曲的体会,感受不到歌曲中蕴含的美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段孔雀舞蹈供学生欣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孔雀舞的美感和乐趣;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对傣族孔雀舞的学习来了解傣族音乐风格,掌握二拍子节奏特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受歌曲的过程中真正爱上音乐。

三、提升教师素质,促进音乐与心灵相融

(一)教师应当有爱心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思维活跃,思想跳脱,渴望受到关注和鼓励。因此,教师应当充满爱心,真正热爱学生。小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爱,感受到教师的鼓励、信任和期望,才能够对学习感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许多小学生都有改歌词的习惯,教师应当对此保持宽容态度,合理引导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可以选取一首积极向上的歌曲让学生自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歌曲作为班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实现音乐与心灵相融。

(二)教师应当用心

小学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音乐家的教育。小学生音乐基础基本为零,因此,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目的是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精神,使学生从内心感受音乐的美,实现音乐与心灵相融。

以《嘀哩嘀哩》这首歌曲教学为例,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曲调流畅,基本所有学生都能够哼唱这首歌曲,但少有学生能够完全唱对,特别是歌曲第二乐段的一二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应当想方设法让学生完全唱对歌曲。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黄鹂鸟唱歌”的形式将学习难点展示出来,让黄鹂鸟来“教”学生歌唱,吸引学生投入到歌曲学习中怼U庋不仅解决了学习难点,还促进了音乐与心灵的相融。

第6篇

1“.音乐游戏”的力量

例如在教学“音符”这一内容时,学生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分辨音符,所以教师可让学生扮演“音符”。当唱到某个音符时,扮演那个“音符”的学生就动作示意。扮演“音符”的游戏将抽象的“音符”具体化,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音符”的记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课堂的教学。“音乐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旋律的魅力、节奏的跳跃和音色的变化。“音乐游戏”是将音乐与审美相结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2“.音乐欣赏”的魅力

“音乐欣赏”是将音乐与审美相结合的另一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可采用不同的鉴赏音乐的形式,让学生体会音乐中蕴含的独特之美。首先,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音乐教学。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将视觉、听觉等熔于一炉,使学生获得直观而形象的音乐感受。例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提供一些比较有趣的教学视频供学生欣赏,或让学生比较同一作品以不同音乐形式呈现而产生的不同效果,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音乐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更涵盖与实践相结合的各种音乐知识。因此,教师可将音乐鉴赏、视唱练习和乐器了解等内容有机结合,使音乐教学变得丰富而有趣。

二、创新教学内容,寻求内容的多样性

创新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创新的重要步骤,教师必须在这方面努力探索。为此,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1.合理引进流行元素

针对音乐教材中的音乐内容,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音乐教材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音乐很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小学生不具备足够的文化知识和高深的艺术修养;二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大多是流行音乐,音乐教材中的民族音乐与小学生熟悉的流行音乐截然不同。因此,小学生较难接受音乐教材中的音乐内容。基于此,教师应将流行音乐的元素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旨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达到教育与时俱进的效果。把流行音乐的元素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音乐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使音乐教学更受小学生的喜爱。例如王力宏演唱的《龙的传人》,这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流行歌曲,将西方电子乐器的节奏与东方旋律的中式说唱巧妙结合,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一大创新,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音乐教学价值。可见,教师在引进流行音乐元素时,要特别注意所引进的流行音乐元素是否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音乐教学价值。

2.音乐器材的学习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设备的局限,学生很难接触到乐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辅助教学的工具一般比较单一(只有钢琴、录音机等),使音乐课堂教学索然无味,令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了应有的沟通和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教师可在音乐课堂上相应加入一些乐器的教学(包括对乐器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对乐器弹奏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渐渐有机会接触自己喜欢的乐器,为音乐教学内容的创新提供条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乐器,开展教学。例如竖笛相对于其他乐器而言具有三个优点:一是竖笛价格较便宜,学生家长能够接受;二是竖笛体积小,便于学生携带;三是竖笛易于教学,便于学生学习。因此,音乐教师在进行乐器教学时可以选择竖笛。此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专门设定学习乐器的时间,进行教学。当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掌握能力,乐器教学的内容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乐器演奏的曲目应难度适宜。

三、创新课余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7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提高;教学调整;创新

0前言

音乐的美在社会意识形态里主要是体现出“愉快”,它能够在精神层面给人带来快乐,使人们得到满足。音乐是通过自己的艺术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灵魂,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家,也不是为了让学生真的能够创作音乐,它主要是让学生学会音乐相关的基础技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具有初步的音乐能力,提高审美品位,这是美育和教育结合的情感教育渗透,能够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音乐课程新标准指出,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美好的音乐是学生获得美学思想的源泉。鉴于上述情况,本文通过阅读有关音乐教育书籍和相关信息,掌握丰富的材料,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等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说明音乐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希望能从知识和对音乐的理解这个角度,使每位老师的音乐课都与众不同。音乐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它还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载体,通过人类特定的声学成为情感的组成部分,是人不可或缺的精神生命。音乐创造出基本的人文素质、能力和艺术时代,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今音乐教育的主题。创新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特征,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是国家发展进步和繁荣的核心。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为祖国的建设培养大批人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之一。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我国基础音乐教学的创新可以推动艺术史和整个社会人才的进步和更新。音乐创新最重要的是要实现教育功能和价值。音乐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教育,但长期以来,落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往往是被动接受训练,基本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音乐语言和音乐想象力严重缺失。在几年的学习中,笔者试图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激发他们潜力的方法,目的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取得最大的成效。

1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全面到来,为了提高我国音乐基础教学的创新水平,学生和教师都要转变过去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合理调整音乐课程,学校的艺术教育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传统的技能知识教学中,音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艺术生,这种教学理念已经不符合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作为一门艺术学科,音乐教育需要将基础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但音乐的特殊性质使艺术审美教育难以深入,在教学中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现代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要求师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和谐地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并能够对这个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随时进行交流与讨论,双方是完全平等的关系。音乐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脱离出来,从“教师”到“设计师”,成为学生艺术教育上的“促进者”和“伙伴关系”,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研究音乐,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经验和独立的思想。创新教育应体现出民主意识,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尊严和自信,在这样自由开放的音乐教学课堂中,学生更容易形成创新的思想意识。我国基础音乐教育长久以来一直处于技术含量较低的水平,学校和老师往往轻视音乐课堂上的理论学习,音乐课的内容也是以教学生唱歌为主,主要的形式就是让学生听老师的讲授,这种学习方法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更不用说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创新发展了。新课程改革给教育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许多教育培训都要求将教学的创新精神作为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创新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核心内涵,因此,更新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是音乐教育的当务之急,教师必须以崭新的姿态适应新时期音乐教学。

2以音乐审美为新课程核心鼓励创新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音乐学习还是采用传统套路,学生们在老师的教导下坚持学习,教学手段单一,信息少,活动量小,缺乏艺术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不能充分与创新教育整合,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力也不足,严重阻碍了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音乐艺术能够带给人美的享受,人们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感情,给人一个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力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态度是教育学生审美文化的关键。音乐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上使学生和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艺术独特的魅力。教师要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下学习,培养初步的创新能力。基础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和选择教育,它致力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因此教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使他们享受音乐课。课堂不再只是面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简单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探索和实践,以平等的态度与课堂中的各个成员交流艺术研究方法,以促进教学方法创新和提高音乐课的价值,创新教育教学中的音乐创造力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创新中小学的音乐课程以培育和发展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教学设计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新的思想。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开展创造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并形成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和创作评价,是音乐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内容,对创作活动的结果和过程的追求也是提高能力的过程。此外,音乐教育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序,动态的音乐教育过程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原则,但从根本上说,目前的音乐学习过程仍然充满了模式化的标准程序,这意味着学生学习音乐的感受和体验都有固定的“结论”和“答案”,正是这一基本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对音乐学习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多样性产生了很大影响。

3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展音乐艺术想象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以简单的教材、资源和工具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最大的帮助,因此教师的课堂设计问题和预留作业的答案一般是开放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这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具有重要意义。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相同的音乐,学生也会因为多方面的差异造成理解和感受的不同,这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在欣赏过程中每个人的主客观因素的差异和听音乐程序的不同等综合因素共同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判断。我们接触音乐的同时获得审美的愉悦感,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美感逐步形成。教师应该根据这个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每个人在体验欣赏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和创造性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音乐水平,这个过程也能够促进学校拿出更高水平的音乐教学。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个性空间,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欣赏各种音乐时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并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这些学生的创造性的想象力是不可估量的。

第8篇

关键词:教学策略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225-01

音乐是一门以欣赏、鉴赏为主的学科,主要锻炼与培养的是学生性情与情感,激活其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音乐是小学阶段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来看,绝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教育下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缺乏艺术性与创造性。可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选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将提出以下几个教学策略,以期帮助广大音乐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

1 转变课堂形式,创新教学方式

课堂管理不仅只是简单地管理课堂纪律,而应当有效地将其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境、教师教学态度以及与音乐管理技巧等相关因素进行结合。有机地将这些因素进行结合,并巧妙地运用到音乐课堂管理教学中来,以更好地优化音乐课堂管理。

大部分教师认为音乐这门学科在小学教学中隶属副科,认为没有教学的必要,在其教学课程的设置过程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给学生一个心理暗示,认为音乐课可以随心所欲,学习态度也就不端正。教师每每走进课堂,都需要较长时间去管理班级纪律,甚至连吼带叫,整堂课下来,难免身心力疲,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瞬间化为乌有。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过于单一死板,应当随时跟随学生以及教学进度灵动进行变化,并掌握多种教学方法与管理技巧。例如,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当成一场比赛;一场秀;一档节目,这样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学生注意力也得到集中,学生学习情绪也会被调动起来,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此以往,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还有助于教师操控课堂,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纪律,优化教学管理的目的。

2 创设音乐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正常交流与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心理认知能力有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语言教学情境,用生动的话语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音乐情境中,引导他们深入感受与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值得注意的是,用语言创设音乐情境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2.1 语言表达准确有序

教师在运用语言创设音乐情境时需要紧绕课堂教学内容而展开,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如果在音乐情境创设中,未能合理地组织语言,模糊不清或者语无伦次,就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与想象,从而是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中,更别提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此,在音乐情境创设中,教师要确保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有序性。

2.2 语调语速以及课堂节奏应当与音乐情境相一致

通常而言音乐作品会在旋律、速度以及节奏等方面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创设不同的音乐教学情境。在音乐情境创设过程中,为了能真实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情感,需要借助语调语速与节奏来进行表现。例如,《七个小兄弟》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并体验音乐,在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减缓语速,运用轻松的话语引导学生进行歌唱,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3 贴近学生生活,加强学生体验

艺术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随处可见音乐的存在,如鸟的歌唱、风的呼啸。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富有生活气息的音乐作品带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与鉴赏,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有效注意力。小学音乐课堂要善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主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音乐课堂教学具有多元化与灵活性,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些心理特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合理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实例来诱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能在教师所营造的轻松、愉悦、宽松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学习,并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学生的表现提供舞台,让学生勇于参与,勇于表达。例如,在教学《我的朋友》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找朋友”这首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引起他们的注意,让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实践中来,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是一门以鉴赏为主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走进课堂,从而有助于实现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范培.探究巧用教学策略激活小学音乐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213.

[2] 毕静.巧用教学策略激活小学音乐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3,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