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趣味性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趣味性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30 16:36: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如何提高语文课堂趣味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趣味性

第1篇

一、别致新颖的导入。

好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扣住学生心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导入应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上《谈笑》一课,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我笑着告诉学生:“同学们,我们班上一节语文课在这次市教学大检查中被评为了优秀课。”学生热烈鼓掌,笑。我继续说:“为了庆祝我们的成功,老师决定将用作道具的板栗分给大家吃。”学生喜出望外,大笑。我接着说:“因为数量有限,所以每位同学只能分到一颗。”学生颇感讶异与有趣,再次大笑。最后我说:“正因为只有一颗,所以更显其珍贵。相信同学们会懂得珍惜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学生心领神会,会心微笑。于是各组组长领了板栗去,大家笑着分吃了。最后,我用不同的词语将不同性格学生的笑态进行了描述,水到渠成地引出课题《谈笑》。上《狼》、《从三到万》等可用故事导入。此外,还可用图表引入、引用导入、介绍背景导入,使导入能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课堂表演。

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以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编演课本剧。演《宋定伯捉鬼》时,学生主动一致地把教室的灯全熄了,制造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在这种情境下,由一胖学生扮演的“宋定伯”和一瘦学生扮演的“鬼”出场了。当轮到“鬼”背“宋定伯”时,他吃力而哆嗦地说道:“卿太重,将非鬼也。”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学生在《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等课本剧中的表演,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给师生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片段表演。语文课文中许多精彩的语言

描写、动作描写片段,也可让学生积极表演,激发兴趣。如《傻二哥》中傻二哥吆喝前的准备动作及吆喝的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朗读时的动作、神情、语调,《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等片段,都可让学生仔细揣摩、表演,加深体会。

三、开展竞赛或游戏。

通过竞赛或游戏,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亢奋感,使其注意力更集中,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擂台赛。如教《变色龙》一课,根据课文情节制有七张幻灯片,要求学生叙述画面的内容。男生与女生实行擂台赛。

辩论赛。如教《杨修之死》,可就“曹操该不该杀杨修”这一论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分析与把握曹操与杨修的性格特征。

接力赛。教语法中的诗词、短语、句子等知识都可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

四、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不妨将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的滋味,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常有意注错音、写错字等,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批改,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模拟教学。

第2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趣味性;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修改更加有利于小学语文课程质量的提高。新的标准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改革方向。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趣味性,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小学教师要在新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注重方法革新,从多个角度出发,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提升的工作。

一、灵活运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规范下,合理选择教材。合适的教材,正确的教材内容对于提高课堂趣味大有裨益。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来看,教材的灵活运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提升课堂趣味的方法。汉语拼音是低年级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然而枯燥的字符使得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会对此缺乏兴趣。其实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教材,并且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也可以让本应该枯燥乏味的东西充满新奇和乐趣,使孩子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并且喜欢学习。例如在韵母“a o e”的学习过程中,小学老师就不能单纯的教学生发音,而是结合教材中相应的的插图,让学生通过图片更加生动形象的掌握汉语拼音。学生看图说话: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初升的太阳意味着全新的一天的来临,一个小妹妹张着嘴巴,开始练习“aa a”。除了图片帮助记忆外,小学教师也可以通过编儿歌,用音乐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太阳升起红通通,张大嘴巴a a a;红红小脸扎小辨,嘟起小嘴o o o。”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汉语拼音的学习充满乐趣,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字母的记忆更加深刻,从而很好的提高了课堂的趣味。

二、恰当引入故事

孩子往往对于新生事物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对于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应该基于孩子的特点,引入合适的故事,利用这种教学方式,使孩子在课堂上保持长时间集中的精力。孩子对于未知的探寻欲望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互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究竟教师如何实践,可以分为以下的两个方面。

第一,课堂实践中故事的引入,要考虑与教学是否相关。小学课程教授的内容大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数情况下,小学语文的课文就是一则故事。这种故事的设置,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到为人处世的基本常识和准则。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合理的引入与教授内容相关的故事,同时引入故事的环节,可以是教师教授的形式,也可以是学生分享的形式。通过这种互动的课堂教学,促使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接触到课本之外的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增强了语文的魅力,使课堂充满了趣味。

第二,学生能够叙述课文,是掌握课本知识的一个重要的体现。让小学生以第一身份,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将故事讲述出来,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调动课堂的气氛。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本,单纯的教授达到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只有让学生参与进来,才能使课堂更加有活力。让孩子自己讲述课文故事,锻炼了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使学生在把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意图。学生通过讲述课文的课堂活动,能够从中获得成就,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三、合理安排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是乏味的,因此增强课后作业的趣味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堂内容丰富的同时,也要将精力用在课后作业的合理分配中。一次比较好的课后作业的设计,不仅不会让孩子将课后作业当成一种负担。相反,这种结合孩子爱玩的天性的作业布置,能够使孩子能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那么究竟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笔者主要谈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课后作业是为了使学生巩固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同时也是为了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因此,明确课后作业的作用和目的是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课堂趣味的必要条件。

第二,教师在优化课后作业设计时,要课外注重课后作业的内容的选择,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他们喜闻乐见且能够接受的形式,使他们能够积极接受并完成课后作业。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也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从而促使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高。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改革中,要清楚教学趣味性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课堂质量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结合孩子自身的特征,不断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策略,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探寻出更加有效的提高课堂趣味性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元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0年29期

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 趣味性 平等对话 生动形象

“趣味性”乃语文课程活的灵魂。离开趣味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新课程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学生的反应是多元的;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应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语文教学应适应并挖掘这些特征。《新课程标准》同时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文教育的趣味性,给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育趣味教育的环境

情感熏陶目标是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有众多因素,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正确的情感示范。以情感的课堂,动情的教师来牵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实也就体现了一种趣味性,有了这样的前提,进行深层次的趣味性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语文课堂具有趣味性。

现代教育认为课堂教学首先不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的发展过程;首先不是教师的教授过程,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不是教师教会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会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个性的特长。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单一的组织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1、大胆放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宰者,让学生教学生。

低年级的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几位“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教师角色。

2、 教师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

新教材有利于应该从重分析、重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教师精讲重导,学生多思善疑。我们应该让学生在预习、自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感悟,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3、 提供讨论平台,让课堂焕发创新活力。

教师以其搞“一言堂”将结论直接塞给学生,不如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和自由辩论的舞台。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合乎情理就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培养、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三、运用独特的语言训练,强化学生人格的养成

“工具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训练与趣味教育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工具训练与趣味陶冶的综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首先,要求教师在常规的听读训练中锐意革新,要将学生从有限的所谓“重点”篇章束缚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不断吸取传统民族文化精髓,感受时代改革的惊涛骇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而这一切都应该在听、说、读、写中去落实。这一段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们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与他人的心灵的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无闻的工作在大街小巷的“当代雷锋”;有的想起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环卫工;有的想起了战斗在玉树第一线的武警战士;也有人说起了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老师……学生们在学习文本、积累文本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以及心灵的洗涤。

四、建立师生的平等对话,提高教学的质量

教师也是普通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些教师往往会把这种情绪带到教学当中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自己的工作。还有些教师为了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望,成天板着脸让学生有一种恐惧感,久而久之便与学生疏远。《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更为典型,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首先,教师注意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你的脸上清楚地写着真诚与善良,你已经品味得相当不错了,老师真的还没有想到这些呢!”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另外,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意义建构活动,在对话中应该学会欣赏他人、鼓励他人。“我想对你的要求提得高一点,因为你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吗?”教育在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师的教育密不可分。趣味教育是精神的,同时也是智慧的。

第4篇

近几年,国内各方面发展十分迅速,为了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对当代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是中华民族传统学科,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小学生语文能力是当代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应该把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本文就“教育性”与“趣味性”结合,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做了简要的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

教育性 趣味性 高效语文

随着国际上出现一个又一个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国内对小学生的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在很多学校普遍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了从根本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很多教育方面的工作者提出把“教育性”与“趣味性”结合,进而构建高效语文的教学课堂,提升当代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而为培养21世纪综合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下文就“教育性”与“趣味性”结合,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展开相应的讨论分析。

一、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无味效率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当代学校的教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很多学校现在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走不出定势思维的圈子。教师大都是站在讲台上单一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语文,对学习的很多方面都不太了解,一些教师用传统的方式讲起来,学生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感觉。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与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进而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如果一贯的运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育,就偏离了综合性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效率低的现状也得不到改善。

(二)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

对于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在教师布置完作业后觉得只要在老师检查的时候完成作业就好,不会考虑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什么。缺乏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认为即使语文学习的效率不提高对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在语文课程的学习方面,教师不仅要对语文教学方式有正确的认识,更要讲教育目的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从根本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二、语文教学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具体方式

(一)增加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课堂上刚刚接触语文知识的学习,在完成作业或课堂练习的过程中,往往找不到头绪,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进而就会对语文的学习失去兴趣。对于教师应该在课下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爱好,进而将兴趣与教学方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在语文课堂讲解过程中应该注意每一个部分学生的反应如何,讲解哪一部分学生积极性较高,进而尽量多的采用该方式教学。

例如:某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在讲到六年级下册《三亚的落日》这节课时,干巴巴的讲解该地的景色有多么美,多么值得人去游玩,学生很难体会到该处的美景。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兴趣,在讲解课文的同时加一些三亚的风景图片,甚至放一些三亚落日美景的视频,这样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即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结合趣味性,开创新型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可以在课堂学习教学中,进行一简单的趣味游戏教学活动, 就是与汉语成语接龙相似的游戏。每一学生说一个与某一主题相关的诗句,最后一个字,就是下一个 学生诗句开头的字。

例如:在苏教版的语文教学中,有很对关于写长江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把过去的诗句重新复习一遍,还能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多加思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文的兴趣。发散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其重要,一般而言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新奇事物的好奇心会慢慢减弱,在小学时期,结合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助于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开展多样化语文课外文化活动

在课下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一些关于语文知识的活动,对于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关于语文科目的文化活动,比如对刚刚学习过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角色扮演,进而在角色中完成对语文字词作者情感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整个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一些语文知识的考验,由教师评选出利用语文知识角色感情表演最到位的同学,进行相应的奖励,用这种方式激励其他同学参与与语文相关活动,进而培养其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关于语文的活动,比如说语文句子撕名牌游戏。规则是上下句诗句分开贴在两个人身上,其中一个率先把另一个撕掉则胜利。在该游戏中教师把学生随机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成功撕掉另一组的句子则得一分,否则不得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有奖励。该游戏可促进学生开动大脑,复习学习过的诗句,结合学生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结 语】

要使学生真正地学好语文这门课程,就要对学生平时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进行提升和改善。在了解学生自身学习特点和兴趣的基础上,找到真正适合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学方式,利用结合学生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在一定时间内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提高学生语文的教学效率,进而将其培养成为21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趣味性学习 小学低段 语文课堂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听到同学们说:“语文太难学、太深奥、也太无味了。”尤其是低段的教学。老师们感觉到语文课不好上,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那么如何让语文课活跃起来,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老师。在笔者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产生强大的内部推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考虑照顾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学习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略作阐述。

一、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语文教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良好的教学语言可以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提到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趣味性统一的,彼此相辅相成。语言文字是趣味性教学的躯体,而趣味性教学是语言文字的灵魂。要知道识字、写字是低段教学的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趣味性的语言,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汉字。对于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中的笔顺规则,笔者恰当地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生写“回”这个字时,笔者风趣地说:“谁把衣服穿反了,先穿了外衣,再穿里面的衣服。”这样做既指出了学生们喜欢先封口再写里面的部分错误,而且也让他们心领神会。

二、课堂情境的趣味性

一个好的课堂情景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在低段教学中,笔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平时的朗读中接受美的熏陶。读得多了,才能真正理解文中的意思。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吧。例如,在教《江南》这课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配乐,教师描述并张贴“江南”的图画;学生闭上眼睛按照图画的描述做动作,想象)让我们一起跟着小姑娘,坐着小船,荡漾在江南美丽的水乡,鱼儿在水中嬉戏,伴随着优美的古筝乐曲孩子们的头脑中不时出现一幅美丽的采莲图(贴上小女孩像)。师说:小姑娘看见了嬉戏的鱼儿,说话训练:我坐在小船上,看见(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后,反复指导朗读课文第二句。在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读读练练;诵读感受语言美,学生读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说话时想象意境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鱼儿,青蛙,莲花,鸭子一一出现在他们眼前。这样做既扎实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情景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课堂氛围的好坏。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习者来说特别重要。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比如,在讲授《望天门山》这首诗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提前找好了与这课有关的资源:高峰、树木和小船等。首先让同学们把诗先读几遍,再结合多媒体上的事物增加同学们的想象力。利用多媒体,让同学们在视听兼备的环境中学习,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此诗的理解,而且还能陶冶他们美的情操。

三、课堂游戏的趣味性

在低段的教学中,拼音是学习的重难点。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力,笔者在教拼音时设计了变魔术的游戏。b、p、d、q几个声母的区别是学习的难点,学生容易混淆。让学生准备一个半圆环和一根小棒,然后把半圆环随意摆放在小棒的左上方或者左下方、右上方或右下方,分别组成这四个声母,先自己边摆边读,再同桌之间互相考问,反复几次,这一学习的难点便得到了解决。

儿歌和绕口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儿歌和绕口节奏明快,有一定的情趣。在教学中运用儿歌和绕口令能克服拼音学习中的枯燥和单调。例如“月儿圆,树叶绿,大家一起吃月饼”就把韵母ie、üe、er包含进去,既练习了韵母的发音,又联系了儿童的生活,使韵母富有实际的含义。读绕口令比读儿歌的难度要大一些,但注意激发儿童读的兴趣,采取比赛等方式,学生还是能很快读会的。例如,“三月三,小三练登山。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小三站在山上又大声喊:‘这里离天只有三尺三’。”通过这样的儿歌和绕口令的练习,学生对分清平翘舌有了较深的体会。

再如有这样一道题:把动物与表示它们名字的音节用笔连起来。我们创设了一个“把动物带回家”的活动。先让一部分同学戴上动物的头饰,再让另一部分学生拿着写有音节的卡片,根据卡片上的音节,去寻找相应的动物,找到了就把它们送回“大森林”。我们以故事为背景,学生在活动中投入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仅复习了相关的音节,而且渗透了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此外,我们还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找朋友、插花、摘果子等游戏,让学生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而且使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课堂上练习后,老师们还要在学生们的作业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那么作业的设计就十分必要。例如,学习古诗《鹅》时,笔者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把鹅在水中游的动作、神态用画展现出来,这样做是为了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落实特别重要。如何在教学中增强趣味性是目前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描述总结了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的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6篇

要想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成为大家的课堂,而不是少数人的舞台,关键是要让语文课堂成为生活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觉得语文课不再离我们遥远。与生活实际联系,让语文知识穿越时光的隧道,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才能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对学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觉得语文就在我的身边,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语文水平才会得以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不管教材本身的生动性如何,都应该联系生活实际,深刻理解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认真地研究和探索寻求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就以本人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打造趣味课堂。

一、联系生活知识,唤起兴趣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距离太远,学生自然兴趣不高。当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在生活中运用时,学生觉得学可以致用,学习的劲头自然就会被鼓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和使用语文的习惯。

如《气象物候》专题布置课前作业,我让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搜集关于气象的谚语。因为这些知识是从生活中来,又能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气象的谚语,课后再向家人、邻居介绍,学生觉得自己俨然成了一个小博士,可以指导大人们劳作、出行了。于是人人动手记录整理,学得兴趣盎然。

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语文课上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审视生活中的各种美,这样学习语文,我认为是“还学生以自由”的深刻表现,可以“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甚至让学生从此“爱上”语文。课上可以调动视觉看与课文相关的图片、作品、影视资料,可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看校园风景,看蓝天白云、绿树红墙,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各种活动,表演课本剧与小品来亲身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如教学《气象物候》专题中关于“梅雨”的诗词,了解各地入梅期的特点。课上出示地图,讨论各地“梅雨”的入梅期有何特点?由于有了形象的地图视觉,学生很容易说出各地“梅雨”入梅期的特点。

这样的课堂比起单纯的读书讲课而言学生更感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情经验,拓展学生视野,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激起兴趣

初中生的身理、心理特征,决定他们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提出问题,可以引起他们好奇心,诱导学习兴趣,处于积极思维状态。

如《气象物候》专题一课讨论诗歌中的物候现象时,首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提出问题“提出诗歌中令人费解的地方”。学生经过仔细的观察提出了:1.为什么五月下雪?2.玉门关外为何有黄沙?3.月黑如何见雁?4.春江水暖为什么要写鸭先知,而不是其他动物?接着让学生就自己提出的问题讨论,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把生活与文学自然而然地练习起来了,并能很好地理解诗歌的文学性。

三、重视课堂互动,引起兴趣

课上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成为一个看客。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全体参与课堂,是课堂高效的关键。课堂互动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行之有效的课堂互动可以诱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者可以把生活知识设计到互动环节中来,让学生人人都可以参与。互动方式各种各样,可以是游戏、故事,也可以唱歌、讨论,例如:“《气象物候》专题在练习讨论古代诗歌中的物候现象时,用游戏(比赛)的形式出示一组诗句,说出诗中所含的季节、时令、处所。”出示游戏的规则,如果说错,就要说一句关于天气的谚语或介绍一首含时令的古诗词。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时注意做到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课堂上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第7篇

关键词:传统弊端 教学策略 民主的课堂氛围 生动的教学情景

语文课一直给学生的感觉都是枯燥的、古板的,使学生学之无味。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让学生更好地表现自我的课堂环境,使机械、沉闷的课堂变得宽松、自然、愉悦。然而,如何才能更好地优化我们的课堂,让课堂“趣”起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得到发展呢?这首先要认识清楚“趣”的主体是谁,即让谁感到有趣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学生便是这“趣”的主体!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中,主动地与教师、同学、教材的意义交往,全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实现目标的达成:人的全面发展。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可见,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课堂上教师要解开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自己合理的要求,满足学生的内部需要。心理学家认为,当某种事物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能立刻创设这种能满足学生兴趣的情境的时候,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会充满激情的。是的,从事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怎么会觉得枯燥和乏味呢?学生没有束缚了,自由起来了,而现实的情境又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课堂能不活跃起来吗?因此,在课堂中,我经常鼓励学生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或者有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积极的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在目标达成上,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制定出自己能够达到的目标,让他们都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情绪;在能力训练的活动中,我常常创设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体现课程的选择性,适应或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尽量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的基础上,配以教师的价值引导,让其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而自由的构建、快乐地发展!

二、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创设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学习,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事。因此,要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应该带上甜美的微笑走进教室,让微笑感染每一个学生,带给他们一个好心情。课堂上,学生大多怕老师,对老师存在胆怯的心理,因而不敢大胆发言,畅所欲言。因此,老师应该把话语说得亲切些,和蔼些,富有感染力,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亲近你。这样,学生就能克服胆怯心理,敢于大胆发言了,令课堂更富生气。如果学生发言不正确,教师千万不能指责他,否则,课堂上也许再也听不到他发言的声音了。如果学生上课违纪,教师最好能用眼神制止他,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最好课后找他单独谈,问清原因。如果学生回答问题虽然不是很准确全面,但不乏独到之处,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学生稍有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另外,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最忌讳的就是教师把坏心情带进教室,动不动就对学生发脾气,没有耐心。这样的课堂,只会令学生讨厌,更谈不上什么趣味了。

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语文课堂的趣味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因而,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语文课堂的趣味,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去吸引学生,调动形式的情感体现,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从情中品味。依据教材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去的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学习的趣味。

四、借助教师口语,让课堂更富趣味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书中提到: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的实质就是交往。教学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交往,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境中“生产”着教育,推动着教育的发展。而要怎样更好地实现这种能推动教育发展的交往,从而让这种交往活动变得有趣呢?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口语是沟通这种交往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要让这种交往活动充满趣味性,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那种平淡的语言,转而运用一些规范且带有幽默性的、富有激励性的、能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语言。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尽量使用富有趣味的口语组织教学,让学生一直保持着那种良好的学习情绪,课堂的趣味性便会从一而终,甚至在课后都会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呢!

五、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语文课的趣味

第8篇

关键词:快乐教育理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快乐教育理念得到提倡,其对于教学工作的积极作用也更多地突显出来。快乐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感受,也更加重视教学氛围的转变。

1快乐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现状

1.1小学语文课堂有失趣味性:“灌输-接受式”教学方法,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教师是语文课堂中的知识传递者,学生是无条件接受者。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讲台上兴奋地讲解,学生在下面平静听讲的场景。在听课与记笔记类型的课堂上,小学生能够接触许多语文知识,却不一定能够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这样的课堂过于死板,没有活力,小学生从内心里并不希望参与其中。出于省时省力的目标,很多教师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仍然只利用黑板与粉笔,让课堂显得过于单调。

1.2教师忽视学生课堂学习感受:小学生活泼好动是天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一些小学生会无意间违反了课堂秩序。很多教师认为学生违反课堂秩序就是与自己作对,会对学生发脾气,甚至用不恰当的言语批评学生。消极的课堂评价,无疑伤害了小学生的自尊心,也打消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一次不愉快的记忆,会影响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在提出问题时,总希望学生给出自己期待的标准答案,一旦学生说出个性化的答案,教师就会很不满意。教师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快乐教育理念的落实。

1.3语文课堂师生关系不尽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落实快乐教育理念的重要前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并没有达到人们期待的和谐水准。一直以来,教师都是课堂中的权威,这就使得一些教师将自己视为课堂的主人,处理不好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教师过于重视自己的主导作用,就会喧宾夺主,抢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风头。一些教师不讲究民主,过于强调自己的权威性,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正常互动。还有教师教学过于随意,完全放手让小学生自主探究,最终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师生距离越来越远。

2快乐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方法

将快乐教育理念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全面理解快乐教育理念,积极处理语文教学中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方法:

2.1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在快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实施小学语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让小学生于课堂中快乐学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让学生快乐学习最直接的方法。趣味化的课堂,就是能够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师要关注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小学生兴趣入手,设计与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小学生爱语文,乐于学习语文。将游戏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能让小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不一样的风采。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讲,识字虽然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但仍然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如果教师一直引导小学生拼读拼音去识字,分解偏旁部首去记字,必然不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例如在学习《小草之歌》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渺小、惭愧、气馁、微不足道、奉献、索取、幸福、锁住、天涯海角”这些词语。教师可以将每一个汉字都制作成一张卡片,引导学生去寻找词组中的另一个汉字。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会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更加轻松。

2.2改革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方法:考虑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感受,是快乐教育理念的精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可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评价,都要尊重小学生,认可小学生。关注小学生的内心感受,尊重小学生的人格,才能让小学生具有快乐的学习体验。小学生虽然心智不成熟,但内心十分敏感,能够体会到教师对于他们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评价去表扬小学生,给他们语文学习的动力。比如语文能力较弱的小学生在课堂中掌握了全部生字,教师要对他们说“你们这节课学得很认真,老师都比不上”,让小学生有成就感,有喜悦感。

2.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轻松化,更能让小学生积极地与老师互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奉献的重要性,将自己的爱与情感投入到语文教育事业中去。教师喜欢自己的工作,才能向学生传递快乐的情感,带动小学生快乐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民主,鼓励小学生说出心中所想,不能一味寻求标准答案。教师更要在教学中做到一视同仁,用不同的标准去对待不同的学生,不要只重视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比如在讲解《枫桥夜泊》这首诗时,这是一首感情基调悲伤的诗歌,但有一些学生特别喜欢诗中描绘的情景,认为这样的情景对自己来讲意味着快乐。教师不能一概否认学生,要与学生进行积极地互动,在学生表达完想法之后,再引导学生与作者、诗歌本身互动,理解作者要传达的情感。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小学生快乐思考,快乐参与。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大快乐教育理念的推广力度,鼓励小学语文教师利用快乐教学法落实新课程标准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要求,有利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用快乐的学习方法引导小学生接触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快速实现。让小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夙愿。

作者:刘敏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沿江路人民小学

参考文献:

[1]谢国芬.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上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及其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