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31 16:36: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传统文化的建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工科 课堂文化 道德理性 技术理性
一、高职工科课堂文化存在的问题
当今的高职教育已从外延式发展逐步转入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教育内涵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研究课堂教学的改进,而改进课堂教学,就要从根源上改善课堂文化,因为课堂文化是课堂的“土壤”和“元气”,这是教学与育人并重的教育目标决定的。通过对高职工科课堂文化的研究,我们发现主要问题是学习环境和教学管理制度的相对先进与学生被动学习与缺乏自律的学习内驱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再研究下去,就是高职工科课堂文化缺少理性精神,不少学者都赞同“技术理性需要大力提升”这样的观点。
二、对西方理性主义的思考
理性技术、技术理性、工具理性这些名词都来自西方,技术理性精神意味着人对自我和世界秩序性和规律性的坚信与探究精神,它可以是人们在功利性的目的之外认识事物的精神动力。然而技术理性一但掺进了功利色彩,它就自然而然地只重逻辑而背离人文道德。所以“人与机器的关系其实是一个人文问题,也就是一个道德问题,并非是技术的问题,技术理性就是逻辑理性或者一种注重功利而不顾道德的理性,所以当技术理性背离了人文理性的‘最高律令’——道德之后,机器就变成一种冷冰冰的无任何情感的东西。科技本来是要提高效率造福人类的,但当一种功利性超过道德感的时候,技术就没有道德可言了,它会追求有利于自己的东西,而不顾及是否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技术理性过度扩张是导致西方国家后现代危机的主要原因。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要发展科学技术,为避免出现西方的后现代危机,就必须找到遏制技术理性过度膨胀的有效工具。具体到课堂文化来说,课堂文化的主导因素是课堂的价值观,课堂文化的转化或者说良性发展也就在于课堂价值观的转化。从整体上我们不能借鉴已经出现危机的西方文化,以我国传统文化为本,促进传统文化的课堂化就成为我们改革课堂文化的不二选择。
三、传统文化对技术理性发展的借鉴意义
1.传统文化可以为技术理性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理性精神发展的精神动力来自于对世界秩序性和规律性的信仰,信仰不一定是宗教,信仰是对自己还没有达到的原理和境界的一种坚信。由于受教育者没有明确的远大志向,就缺乏发展自身和探索世界的内在动力。传统文化中,求学的目标是志在圣贤,《大学》中更是告诉我们思维的程序步骤: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们现在需要恢复对传统文化的信心,重建我们的道德信仰。深究一步说,技术理性就是人的理性思考研究的习惯,理性思考的习惯养成来源于思考的兴趣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人性中逻辑能力的开发。传统文化提倡从人一生下来就培养他的道德能力,要“吾日三省吾身”,一直到老道德理性都要不断提高。理性也可以说是对秩序性和规律性的信仰,道德理性和技术理性是相通的。道德修养高的人精神能量自然充足,只要有需要有机会接触到技术问题和技术知识,就比较容易研究、掌握和使用,或者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孝”,百善孝为先,“孝”是大理性。在家能孝顺父母,长大之后就能孝忠社会和人民。回顾历史,我们很容易看到有孝心的人精神充实,能够有所作为,而不孝的人往往内心颓废,白白埋没了或滥用了聪明才智。
2.传统文化可以规范技术理性
西方后现代危机的根源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导致的技术理性的无限制的盲目扩张,我们现阶段虽然需要发展技术理性,但一定要有预防后现代危机的保证措施,从这方面来讲,我们也必须依靠传统文化。“内圣外王”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想人格,也就是一个人在内要有很高的修养,在外可以做现实中的事业,成为他人效仿的楷模。内圣是本,外王是末,要重本而轻末,崇本而息末,厚本而薄末。只要培养了本,末只要有机会就能得到发展。做好现实中的事业需要有技术理性,而技术理性是末,道德理性是本,要优先重视道德理性的发展,而后再发展技术理性,这个次序不能颠倒,技术理性始终要服从道德理性,不能本末倒置。要做到不让技术理性来主导人的精神世界,还在于对道德理性的信仰,这也离不开用传统文化来“化”人。
技术理性的过度扩张之所以会导致社会危机的哲学根源是对世界的主客二分法,一开始就错误地把人和外界对立起来,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则认为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的一个整体,人与天合是合乎规律的,人与天分是违背规律的。西方科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宇宙是一个整体,所有生物彼此相互依赖,交流互动。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依据这一思想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社会价值体系,使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三、构建合乎理性的高职工科课堂文化
合乎理性的课堂文化,就是人的合理的本能在课堂教学中的自然体现,是中西优秀文化的集中,即道德理性和技术理性的和谐统一。构建合乎理性的高职工科课堂文化,也就是使高职工科课堂文化要凸显道德理性和技术理性,并且以道德理性来统驭技术理性。
教师是课堂文化的缔造者,课堂教学要求预设,所以教师不仅要预设课程,也要预设课堂文化,并且把教学要求的知识技能融化在理性的文化之中。要做到这些,教师就需要提高自己的理性素养,把自己沉浸在合乎道德理性和技术理性的文化气氛中,充分开显自己的道德理性和技术理性,先把自己化成一个合乎理性的人。自己转化的越充分,就越有能力转化学生,就象一块磁铁把其它的磁性材料磁化成磁铁一样。所以假如一个老师希望改变自己的课堂,能有合乎理性的校园文化推动当然最好,如果没有,不必等待客观条件的改变,安下心来转化自己就好。所谓修身而后齐家,课堂就是一个暂时的家,是为师生开显理性聚到一块儿的家。当然合乎理性是说合乎人性,即人的合理的共同本质规律,并不排斥个性。每个人因自己的资质和经验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一定会多种多样,或者可能丰富多彩。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厚本而轻末,重视合乎理性的共同价值观,不用特别强调课堂文化中的个性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舒扬.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10
[2]郑航.和谐社会的“好生活”与“道德理性的生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4(2)
[3]刘利.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的困境及出路——对高职院校学习文化现状的思考[J].继续教育与研究,2012(9)
[4]林夕宝.论传统文化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J].教育与职业,2008(29)
【关键词】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思考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architectural ar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Hou Shun-ji
(Hebei sen BaiY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Handan Hebei 056003)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people's pursuit of beauty is further enhanced requirements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and decoration industries also developed rapidly, which is a manifestation of people's pursuit of beauty is the color and the perfect fusion of architecture,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carrying the human spirit and thought, whether in ancient times or in the world today are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corative arts, it is still affecting people's lives, from our décor artistic point of view, its full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showing the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with Chinese media.
【Key words】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Thinking
1. 引言
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他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一个时代的建筑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的特征。只有从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建筑,才能真正理解建筑,才能真正把握建筑的内涵和价值。在我国有很多现代装饰设计就结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展示了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征,成为了一个时代辉煌的象征。
2. 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1)现代建筑装饰现代建筑装饰的功能首先表现为它的审美功能,它和建筑主体共同构成了建筑的主题。建筑装饰能够装饰产品、点缀建筑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美感和心灵上的愉悦。同时,它更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来表现出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感,用现代人的思维去陶冶人们的心灵。其次,建筑装饰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很多建筑装饰往往会成为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从而使得建筑的主题得到升华。最后,现代建筑装饰还有一定的标志和符号的功能,很多建筑装饰往往体现了人们的信仰、道德、技术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
(2)现代建筑装饰的主要手段有以下三种,一是以图案和纹饰进行装饰,如浮雕绘画,文字,适形造型,或者建筑构造的外部构件。二是利用建筑构建的抽象组合来形成装饰。建筑构件往往成为建筑的语言,通过一定的建筑构件,如标准手段制作的柱式,标准手法处理的山墙端部等等。这些构建具有一定的符号功能,能够很好地表达建筑的主题。静电的作品如我国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就是通过钢筋条柱来表现出一定的主题。三是通过不同的材料构的对比。比如,现在用人造石来代替花岗石,用玻璃钢表面饰色来代替金属材料,用壁纸来替代磁砖等,在视觉效果上让人们难以区分它们之间的真伪。因此,发挥材料的特殊性能及质地美,必然成为现代装饰艺术发展的趋势。
(3)在现代建筑装饰中应用传统文化,应当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对现代装饰手段应用的基础上,寻找现代和传统“结合点”。笔者认为,应当从“形”、“意”和“神”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应用。从形的方面来看,应当着重于对中国汉字、龙纹、鱼纹、云纹等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形”的应用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制而应当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纹饰的提炼和改造。比如,北京故宫的隔扇夹纱上的臣工字画使得室内空间显得高贵而优雅,目前很现代装饰中对汉子装饰就有着创造性的应用。汉字装饰的材料不再是木和纸而变成了玻璃锈蚀、金属和陶瓷。在一些现代装饰中,玻璃锈蚀汉字的装饰与灯光技术相结合,形成了高雅的室内环境,同时也形成了空灵和飘渺的效果。
(4)传统文化中“形”的应用,从根本上讲应当是“意”的传承。比如,将传统的云纹样式应用于现代建筑装饰中,则是表现了现代人对于“吉祥”意蕴的追求。在现代建筑装饰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在现代装饰中应用古典装饰的例子。比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他在设计香山饭店时,没有设置玻璃瓦屋顶而是将传统的江南民居、传统的庭院等装饰元素和现代形式融合在一起,很好的将中国的传统和现代建筑融合在一起。
3.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地位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设计要有所突破,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就必须在传统中汲取营养,进行发展,开拓创新。
现在人们都在呼吁要传承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而传统建筑装饰元素是传统建筑文化的亮点之一,因此现代的许多设计师都喜欢在其作品中运用传统建筑装饰元素,那么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对现代的设计到底有何意义和作用呢?
3.1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形象丰富,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素材。如传统的斗拱、雕梁、画栋、隔扇等等建筑装饰元素,不仅具有极强的文化延续性,也是人们所熟知的文化符号,是较好的设计素材,设计师们可以用这些传统的元素与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进行设计。
3.2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贴近人们的传统生活,易于被人接受。现代人的生活紧张而节奏较快,冰冷的混凝土建筑也比较缺乏人情关怀。传统建筑装饰元素渊源流传了数千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因此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一些传统的建筑元素,如一些传统的材料、装饰纹样,营造出一种平和、安静、易于交流的生活氛围,作为现代人繁忙、快节奏、激烈竞争的生活方式的补充,使人在在工作之余较好的放松心情。
3.3 传统建筑元素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可为现代设计提供借鉴。传统建筑元素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具有极强的地域文化色彩,符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不仅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会让我们了解这些形态背后的文化寓意,现在设计中如果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韵味则更受人欢迎。
4. 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4.1 传统装饰语言的直接选用。
中国传统装饰语言的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吉祥图形符号,它是中华文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典籍”。如:龙、凤、麒麟、朱雀、玄武等图案,意纹、回纹、水纹、太极八卦、中国结等纹样,在现代设计中将其逐步挖掘、变化,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传统装饰艺术从装饰内容到装饰技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创作时可将其好的装饰形式和处理手法,应用到现代设计中。传统图形里有许多的极其高度况、艺术性强的图形,我们可以直接挪用,这种直接应用必然有个选择的过程,不是任何的传统装饰元素都可以直接照搬的,我们更多的是对其部分装饰图案、造型的吸取,装饰技艺上的采用,以及装饰内涵、装饰风格等进行采纳。直接使用传统装饰元素的做法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量要适度、手法要合理,讲究文脉,尽量不要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装饰元素同时堆砌、一拥而上。二要注意现代装饰对象和装饰题材上的吻合,要考虑其暗含的文化寓意,在造型装饰、色彩装饰中选用切合主题。
4.2 传统装饰元素的提取和重构。
(1)对传统装饰元素中的造型、图案、色彩等进行装饰形象上的概括,设计者运用各种设计元素、造型规律、文化内涵和艺术设计法则,将传统图形元素加以提炼、组织、整合,融入现代的审美理念,最终创作出现代设计作品。在设计时,需要按照现代设计法,将部分传统装饰图案进行现代形式感的抽象与变形,再按照传统图案设计手法进行组合。我们可以从传统装饰图案中,挑选出可以被现代设计所吸取的图案元素,再将其重构。这种方法在将传统装饰艺术进行现代创新性设计中是非常有用的,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运用得比较广泛。但是它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拼接与罗列,而是在理解对象的前提下进行有机的组合。
(2)因此,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分析原图案造型的形式特点、组合方式,保证提取的元素具有独立性和代表性,合理将传统装饰元素提炼出最符合现代审美倾向的装饰元素,在设计里体现一种传统性格。
5. 结语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建筑室内的功能复杂而又多变,人们对自身周围环境的需要除了能满足使用要求,更注重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质量等精神功能的需求。建筑装饰从材料、设施设备,甚至门窗等构件的更新换代也日新月异,建筑装修的更新周期日益缩短,“无形折旧”更趋突出,人们对室内环境艺术风格和文化氛围的欣赏和追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改变。为此既要改造传统,也要改造现代,使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装饰艺术风格高度融合,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史亚丽.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2] 葛颂.浅谈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08).
[3] 汪田明《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再设计》,中州学刊,2002.
关键词:企业文化;儒家思想;市场经济;义利观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0日
一、引言
概括地说,企业文化是指用于指导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一些思想理念和基本原则,也是企业制定各种具体规章制度和实施各种具体经营行为的基本指南。企业能否取得长期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企业文化是否先进与适当。然而,企业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一种企业文化的发展、形成都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背景。每个国家的企业都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那么企业文化自然也会受到这个国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脱离了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企业文化就像没有根的树,不可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儒家文化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东亚一些国家也有着广泛的传播。这是因为一方面儒家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品格和社会生活活动,而这种影响至今也或多或少地依然存在。如果将儒家文化的这种影响有效地运用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使我国企业形成既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又具有现代精神风貌的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点和理念,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也仍然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因此,吸收儒家传统文化中那些积极、有价值的内容,将其应用到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实践当中去,不仅有助于我国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平稳发展。正是基于上述的原因,本文在此选择一些儒家文化中具有积极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的理念加以阐释,就是希望其能够从传统文化中为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当然,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这里很难将其进行全面地论述,所以本文只是选择其中的一些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的重要理念予以阐释。
二、义利统一、先义后利的理念
儒家的“义利观”在历史上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其重义轻利的理念也曾经被认为是抑制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因素。但是如果加以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就会发现在儒家学说里,义与利并不总是全然对立的,也并不总是非此即彼的排他式选择。它提倡的是人们在面对“义”和“利”的选择问题时,应该先“义”后“利”,需要首先考虑公众的利益而不是只顾及自身利益。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尽管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但是孔子同时也说,“富而可求也,虽持鞭之士,吾亦为之”。由此可见,即使在非常强调义的重要性的孔子看来,义与利也是可以并行不悖,统一结合的,合理的利也是应当求取的。所以义与利,在儒家学说里并不总是冲突和矛盾的,只是在获取利益的过程中始终要把义放在优先的位置加以考虑,需要“见利思义”、“见得思义”。所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是大众的天性,没有人想要过贫穷的生活,因此人们才会努力去追求金钱与利益。追求利益在孔子看来是人的正常需求,但是如果用不正当的方法去获取,这种利益就是不应当获取的,不要也罢;贫困卑贱的窘况是每个人都厌恶的,但是如果以不正当的方法去除,不去也罢。所以在儒家思想里,“义”和“利”可以是统一的,只是想得到的东西应该用正当的方法获得,自己讨厌的东西也不应该用不正当的方法去除。也就是说,君子取财,要取之有道。无需否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是以追求利益为目标的,但是不能为了获得利益而不择手段,无所顾忌,不能因为受到利益的驱使,对社会道义不闻不问。企业只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社会公民,所以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有悖社会公德,对社会、消费者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一个有责任心、有道义感的企业,应该是把“义”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企业在赚钱实现“利”时首先要考虑“义”这个基本准则,在不违法、不失德的前提下,以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利润。这才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取财之道,也是实现儒家思想中义与利的结合与统一的取财之道。不义之财、不当之利,在任何情况下,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不应当谋取的。因此,儒家文化中义利统一,先义后利的理念,对于建设现代企业文化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成为指导所有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基本行为准则。
三、重诚信的理念
诚信的理念在儒家的学说中是经常提到的,它也被称作“修身之本”,因此孔子说“人无信,则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由此可见,诚实守信在孔子看来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失去了诚信,一个人将一事无成。因此,诚信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规范,一个人只有讲诚信,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才能够建立起自己的事业根基。同样诚信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市场经济大规模、高效率地运行是建立在有效的信用制度基础上的。如果完全依靠面对面的钱货两清的交易方式,那么无论是交易的规模数量还是交易的地理空间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样商品交易可能就只能停留在较小的数量和较小的地理范围内了,也就不可能产生规模化的现代市场交易体系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愈发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交易的规模和范围早已超过地理空间的限制。那么怎样才能让企业和企业之间便捷高效地进行交易和合作?其中的答案就是讲诚信。一个不讲诚信的企业,很难有长期的合作伙伴,当然就更谈不上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诚实守信”是企业必须遵守的经营信条。企业要取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在合作伙伴和顾客中建立良好的信誉。这样对方才有可能将企业视为长期可靠的交易对象,企业也才有可能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如果企业不讲诚信,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轻则损害个体顾客和消费者的利益,重则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良性发展,甚至引起系统性的经济风险。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每年在我国因为合同双方毁约或诈骗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五六百亿元,而每年因为企业不讲信用而产生的不良贷款坏账更是高达上千亿元。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交易信息公开透明、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下,重诚信、守信用,更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立业之本。一个失去了消费者信任的企业,将会失去在市场中的立足之地。因此,儒家文化中重信义、守信用的理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应当成为建设现代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仁爱的理念
儒家文化强调“仁爱”的理念,一部《论语》共一万多字,“仁”字被提到了一百余次。可以说,整部论语都是以主张和宣扬仁爱为宗旨的。尽管对于“仁”的含义,在不同的论述里,有不完全相同的解释。但是如果加以全面、概括地理解,孔子所说的“仁”,其本质含义就是“仁爱”。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儒家的另一位先贤孟子也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儒家学说中所强调的爱人、敬人的理念,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很早的先秦时期就突出了人的重要性和对人的尊重、关爱,这也是中华文化进入到一个新的文明高度的重要标志。尽管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但是不论在任何国家和任何时代中,关于仁爱的理念,始终是各种伟大的文明中一个居于重要核心地位的主题。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人的地位在进一步地上升,人的重要作用也在进一步地显现。在一个现代企业里,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的人是管理者,有的人是普通员工,但从基本的文明理念来说他们首先都是人,因此只有工作职位的区别,并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许多企业也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但是却少有企业真正地理解以人为本的实质含义。如果要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就需要将儒家文化中的“仁爱”理念真正贯穿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真正地做到仁者爱人,真正地从内心去关心和爱护企业的员工。企业也是一个大家庭,企业的员工就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如果企业把员工当作家庭成员一样对待,企业员工也就会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一样,愿意为它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企业应当把“仁爱”的理念融合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对企业的员工施以仁爱,真正地关心和爱护员工,这样企业才能保持长期健康的发展。在后工业化时代,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很多公司的竞争其实追本溯源是人才的争夺。企业如果要留住人才,首先就需要怀有“仁爱之心”,从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重视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需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样才能让员工觉得在企业里工作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此外,也应该在企业大力提倡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的互助精神,这样才能让员工有对集体的归属感,因此也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共同促M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儒家文化中强调的仁爱观念,对于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五、反求诸己的理念
儒家文化非常重视自省、自强和自律对于提高个人修养的作用,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主要从自身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另外还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儒家所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源自于自身的修养和德行,而不应当依赖于外界。企业的发展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很多企业管理者在分析挫折的原因时,往往把责任归咎到外部环境,而没有意识到自身原因往往是根本症结所在。有些企业负责人认为企业停滞不前、缺乏创新是员工水平低、人才平庸导致的。结果企业管理者就对已有员工不加重视,另外又大量招聘新员工进入公司。然后又由于新员工对企业业务不是非常熟悉和了解,进而导致公司业绩发生下滑,由此产生了企业经营的恶性循环。最后原本公司的人才流失了,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管理者没有发现由于自己的一些原因,导致企业没有一套完善的机制、制度实现物尽其才、人尽其用,这样企业就会遇到一些经常性、反复性出现的问题。企业发展过程中也肯定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如果这种问题是经常性、反复性出现的,企业管理者就应该先思考自己身上或企业制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而不是一出问题就去责怪外部环境、怪罪企业员工。这样非但于事无补,而且可能会使问题恶化。如果出现问题时采取儒家文化中“反求诸己”的理念,遇事多从自身寻找原因,从改善自身因素和制度设计的角度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将会更加有助于问题和矛盾的化解。而且由于上行下效的影响,员工在自己平时的工作中也会学习上司“反求诸己”的做法,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反求诸己”不仅是一种引导我们正确地认识问题的方式,也是一种指导我们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儒家文化中反求诸己的理念,对于建设现代企业文化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也具有非常有益的现实借鉴意义。
六、结束语
从对儒家文化中一些重要理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儒家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仍然是具有非常有益的现实借鉴意义的,本文只是选择了其中几个基本的理念进行了阐释和分析。儒家文化源远流长,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的重要精神力量。当然其中某些部分的内容与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不相适宜的,尤其是其中强调封建专制部分的内容。但是同时也应当看到,儒家文化中也存在着一些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普遍实用价值的有益成分。只要我们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扬弃的方式,择其有益成分而用之,择其无益成分而弃之,就能够发挥儒家传统文化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促进作用。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指引,文化的发展也需要现代经济的载体。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形成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意识、自觉地吸收和利用儒家传统文化中对于企业经营有着积极作用的有益成分,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而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并不仅仅是全部依靠其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同时也需要依靠其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儒家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的内容,是我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文化标志。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儒家传统文化这个宝贵文化资源,将儒家思想中符合现代文明的有益成分,比如重道义、重诚信、重仁爱等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将会使我国企业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单纯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而且也成为一个造福于社会和广大消费者的贡献者,进而使我国企业成为真正令人尊敬的企业。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会让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找到现实的传承载体,进而重新找回其原有的文明价值,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再次显示出绚丽的光彩。由此在伴随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我国在精神文明领域的软实力,最终实现国家综合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文松.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2.
[2]牟浴.论儒家文化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3.13.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意义
引 言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加剧、多元化文化和价值冲突加深,导致人们面临的压力增大,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不仅是接受高等教育、具有高自我价值感的群体,还是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承受高压力的群体。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心智成熟的重要阶段,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社交与封闭等矛盾与冲突交织在一起,使以增强心理调试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人格完善为内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为大学生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历经被认识、受重视再到加强和完善的过程。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来自国外,如何使这些科学理论及方法适应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对于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社会发展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系统的心理健康的理论体系和构架,但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道家在对许多问题的论述上均涉及到了心理健康的内容。其中的积极因素经过长期熏染、潜移默化和传承,使整个中华民族在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等方面,造就出了特有品格和精神。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使其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同时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自强不息,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实现自我价值。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的运行,是刚劲强健的,有道德的人应当效法天道,自强不息。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要想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的一切弱点。只有坚忍不拔、强力而行的人,才是一个有志气的人。“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些品质,无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还是对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都具有非常好的启迪作用。
注重“中庸”,维护心理平衡,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儒家学说中强调的“中庸”,就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不偏不倚,折衷平常,中和适度,不主张“过犹不及”。此外,《论语》中还描述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及“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人格特征,认为“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也就是说,作为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外界各种刺激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体验,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即保持心理的平衡。
从心理健康的状态来看,处于中庸状态的个体比处于两个极端的个体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中庸作为心理健康标准,表现为心理平衡的状态和适度的原则,即控制调节自己对外界各种刺激的心理体验,最终达到适中平衡。这种防止偏倚、适度中庸、保持心理平衡的原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有效的借鉴价值。适度的自信,既不自负、也不自卑,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面对挫折,过于悲观沮丧会丧失意志,而毫无所谓则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只有掌握好尺度才能成为前进的真正动力。因此,要想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中”,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以坦然、平和的健康心理状态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
增强适应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孟子》强调“人皆有仁、义、礼、智之心”。所谓知天命,就是能理解并实践仁、义、礼、智,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以礼义适应社会,适应自然。强调“君子不器”。孔子十分钦佩颜回,曾说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不仅如此,儒家还认为耐挫是一种美德, 《论语・述而》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①,强调面对挫折、遭受冷遇也能坦然接受而不是耿耿于怀。《孟子》中的“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现于世。穷则独普其身,达则兼善天下”②,反映的是儒家的积极入世的人生理念,表达了得志则造福于黎民苍生,不得志也要洁身自好积极豁达的态度。不仅如此,还要能“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③同时,儒家思想还强调“小不忍则乱大谋”④,对一些不顺利、小挫折要善于忍让、忍耐,以顾全大局,要有善待挫折的坦然心态,提倡“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匹夫不可夺志”、“自强不息”等人格品质。
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挫折、失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良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儒家思想强调的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百折不挠、追求进取的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思想对促进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增强适应社会的良好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知足常乐,顺其自然的乐观心态。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生不要刻意去强求不现实的功利或物质需求,而要重视心理的满足。在获得这种心理满足的基础上实现“常乐”,由此可以看到国人乐观的生活态度。无论多么辛劳,只要有希望,便能知足常乐乃至以苦为乐。道家思想主张“顺其自然”,提出人类要“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⑤做人的德行要重视“自然之德”。老子强调“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⑥,倡导人不要勉强去做有悖于自然规律的事情,要顺其自然,保持心境的平和旷达,即不故意做作,目的就在于不扼杀事物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庄子主张不刻意追求个人生活中现实的东西,而应顺其自然,强调“天然”;超越一切功名利禄,做到“无功”;忘记一切荣辱毁誉等虚名,做到“无名”。“无为”而最终“无不为”,从而实现“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境界。
尽管乐观知足的心态可能会影响人的上进与追求;但从健康心理的角度看,“知足常乐”与“顺其自然”却是大学生自我保护、自我保健的健康心理和行为的反映。
修身养性,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儒家学说中包含着深刻的心性修养思想。孔子积极主张修身养性,提出“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强调“心正而后身修”,进而达到“德润身,心广体胖”⑦。就是说人只要具备了较高的修养,就能心怀善,心无愧怍,进而感到舒泰宽阔。孔子还提出:“所谓修身养性在正其心者,身有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与心理平衡的关系。
传统中医文化也积极提倡修身养性,提出“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⑧张仲景提出了“人体平衡,惟须好将养……”“悦爽志,以资血气”,⑨形成了我国医学上较全面的养生学。其主要内容是恬淡虚无,颐养精神,即精神上的乐观,生活上的知足,而最重要的是要能“于危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危非利,亦若存若亡。”而且要“习以成性”,去除危利,不妄喜怒,不近声色,不贪浓味,不神虑精散,这就是治未病之病。
可见,倡导修身养性,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更好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增强自信,并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结 论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从未成熟到成熟、未定型到定型的变化时期,各种因素的作用往往容易使他们中的一些人会被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左右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不良情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要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广泛及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健全人格,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注释
①《论语・述而》
②《孟子・尽心上》
③《孟子・告子下》
④《论语・卫灵公》
⑤《老子・二十五章》
⑥《老子・二章》
⑦《大学》
中国开始历史街区的保护实践层面上的工作时间并不长,其保护方式和发展模式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的保护只是保护单体建筑,控制保护建筑的保护范围。针对现状,我们从2008年开始在十八梯历史风貌街区与法石历史街区两个项目中进行新尝试,从整体角度出发,在实体保护的同时保护历史街区中的空间氛围和空间意象。
旧城保护规划中的现状问题
旧城保护规划的“保”与“建”
目前,旧城保护存在三个主要问题:缺乏三维性的空间形态控制要求;缺乏对历史街区内部与新建筑形式的具体指导;缺乏对整体历史城市空间结构、功能结构的研究与文化信息传承的指导。同时,历史街区(风貌片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彼此分离,文保规划、开发规划分属两种规划类型,监管机构不同,制定单位的资质要求不同,委托进行的群体也不同。“保”的工作组只确定“禁止”的空间,但对“建”的方面缺乏具体指导。
现状文保规划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保”通常确定以后的功能,比如指定作为展览馆、艺术中心等功能,但城市功能的指定往往没有相应的支撑,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难以实施;二是对于“建”的空间、形式、内容基本没有限定,虽然对清理后的空间虽给出了相应的建筑指导建议,但文保性说明不足,缺少涉及商业旅游开发活动的范围可实施性指导。这样,除了保护什么是清楚的,如何保护以及如何开发的关键性内容,或者缺失,或者由于缺乏研究背景,而仅仅成为主观性的意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项目在发展上往往成为争论的焦点。
旧城保护规划的“整体”与“局部”
对比欧洲历史城市保护而言,中国历史街区保护内容中对于保护实体的单体范围比较明确,但是在其非实体层面中,公共空间、道路体系、空间尺度等系列对于整体风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要素以及最终的整体文化气质的保护不足,对于历史城市的大量文化信息和其城市形态、功能背景、实际需求既不有效利用,也不明确引导。
每一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对于每个历史街区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我们应该保护什么,通过一种怎样的方式来保护才能达到最佳模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内容。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宽窄巷子在中心城市传统特征性商业街区的营造方面非常成功,但在旧城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很难说是成功的。作为传统旗人居住区域,它的空间结构异体性强烈,街巷居住性气质突出,两侧以闭合院落为基本单元,基本没有成都传统居住区内具有典型性的混合商业功能,是一个优美的居住街区,和北京相当多的传统老街区
的气质一脉相承――正是其历史文化传承关系的载体。改造后的宽窄巷子,建筑物的表面装饰、公共空间的细节处理、院落的重新组织都以“夜店”为参照进行塑造。现代材料深入介入传统建筑的个体中,相当部分的建筑与院落空间的结构被打破重整,中国民居典型的单元模式、建筑关系、院落空间被打破以形成商业流动空间的塑造。最遗憾的是,作为宽窄巷子历史街区,其核心性的价值――成都传统民居的一种特定空间模型及其特有的文化、气质信息损失了。
欧洲城市保护经验借鉴
在欧洲城市建设中,这些矛盾利用城市景观规划进行解决。在德国的文保类型中没有“历史文化街区”,只有文保建筑,这些文保建筑不分级别,统一保护。通常这一类型规划位于城市历史核心区域或文化类型区域,依据其城市风貌的整体特征性界定范围,涵盖面积往往不超过2平方公里,在其基础上制定城市景观规划。其核心内容为概括其传统城市空间与功能结构、城市历史建筑、历史性公共空间、天际线、视廊等系列特征,形成新建筑与新公共空间形态引导图则,从而为“新”建筑指定设计与工作框架。
这一规划为“保”与“建”形成了桥梁,在文保单体的基础上,将城市文化意象的特征扩大到整体城市历史脉络结构、空间意象等更大的信息体系中进行归纳总结。城市意象的信息的源泉被得以扩大化,从而增强了传承的基础。以此为背景,借助城市景观规划事实上对城市的历史城市结构、公共空间体系、建筑语言特征进行了整体研究,在法规上形成了保护的法定框架与发展思路,建筑语言则一般以推荐性建筑设计导则给予指导。
在中国城市规划中的新尝试
2008年以来,我们试图在中国进行传统历史街区改造与发展的新尝试,包括十八梯历史风貌街区与法石历史街区中形成具有历史街区文保规划、城市功能策划、空间形态城市设计为三重载体的城市规划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认同。这一类型项目的基础是历史性街区,其中历史建筑的总量较低,难以划入历史文化街区,质量较低的传统建筑与加建建筑,敏感性相对较低。而这些区域的发展又有较好的城市设计的发展空间,发展任务较为明朗。在此基础上一个联合性的城市设计明显具有兼顾各方需求的可能性。
范例一:法石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及环境设计
宋元至今,法石街区为泉州的重要港口。宋元时期航运、造船业就相当发达。石头街在历史上是一条重要的商业街道,两侧波斯行商鳞次栉比,是泉州著名的历史商业街区。街区内有码头、妈祖庙、马可波罗巷等众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代表性遗迹,是泉州市海丝文化的重要见证地;在地段内集中了3处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文保单位和石头街、洗马桥等多处景点。区域内现存的现代典型建筑风格与核心历史时期已有明显差异。其鲜明的建筑风格更多地来自于滨海渔村的特征,多为闽南传统大厝与西洋楼式建筑,材质以石头建筑为主,属于典型的滨海闽南民居。但该部分可保留的各类历史建筑总量共计130栋(包括部分坍塌可重建),文保建筑12栋,仅占该区域总体建筑量7%,因此未能列入历史街
区保护工作中。
如何在对历史街区的物质性遗产保护的同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传承的空间载体和发展需求。同时考虑未来旅游需求。作为泉州市闽南文化的展示区域,我们认为法石街区应成为集文化旅游、娱乐和居住为一体的,有着优良环境和显著文化特征的综合性街区。整体保护中以宋元时期重要文物遗址为核心,以石头街为法石片区传统历史风貌及当地特色旅游商业的主要文化承载轴,延续法石历史街区的清代至近现代街巷格局,纵向结合现状插入绿化轴线和文化轴线。保护和修复现有保存较好的清代、民国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传统民居;在规划中严格保护承载非物质文化的文化空间元素,如戏台、绿地、洗衣空间、祠堂、码头空间,各级社区交往空间中各种公共建筑和服务业、商业设施。
在传统街区之外,法石街区整体属于风貌协调区,实现包括高品质低密度住宅在内的系列多样的同时,其风貌形态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以各种方式结合传统建筑典型元素,用现代建筑语言加以阐释。这对于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体来说,风貌协调区的建筑必须同时具有高建筑品质与高地方识别性。
街区中段多座厂房拆迁后的空白区域,成为城市设计风格尺度突破较大的区域。这一位置集中性地进行了系列文化、旅游、休闲、商业
细节
一个建筑固然其整体宏观特征给人留下第一印象,其内部空间的利用,颜色的调动、光线的把握、角落的设计以及装饰的搭配是令人能够长久回味的元素。而其最直接的触感――门的结构能最大化的吸引和捕获欣赏者的视觉神经,达到最大化的视觉效果,从而提升整个建筑主体的层次和品味。日本UNION公司所设计的各种系列的门把手以着眼细节为理念,强调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达到一种美的境界提升和美的意识的强化。为了配合不同环境,UNION公司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多达3000多种门把手的专业产品。可以自豪地说,UNION公司的产品可以用于各种建筑类型。不仅在日本市场占有率第一,并在全球市场受到广泛的赞誉。2006年在意大利的米兰时尚之都举办了open you are mind大型会展,推动了一场时尚的风潮和流行之风。在艺术领域,将现代工业的制造技术与流行元素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在工业领域,把审美意识充分的渗透到工业的制造产业中。UNION产品在欧洲数国举办的工业博览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自然
日本的古建筑深受禅宗佛教的影响,深深注入了无为寂灭的生活哲理,以萧索淡雅为标榜,追求浑然一体的效果,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日本建筑所用的材料经常取材于草,木,竹,石,甚至藤条和贝壳。日本UNION公司继承了日本传统的文化特点,利用自然的恩赐生产一系列自然风格的工业产品。其中,尤其以开发了以桦木为主体的UNI―WOOD门把手材料,使人摆脱了金属质地的冰冷感与陌生感,让人回家触摸门把之时能够最近距离的与自然进行接触和感受。即使是金属,在UNION公司的设计师的精心打造下,也会产生不同的质感和层次。除了我们常见的不锈钢的光亮质地和拉丝质地以外,UNION的设计师们从自然的天气变化中得到灵感开发出了UNION公司特有的霜状质地。这种质地的螺纹不同于明净如水的光亮质地,也不同于素雅沉静的拉丝质地,给人以俏皮的弯曲,但又不失整洁的大气感觉。
现在,UNION公司把日本的传统文化结晶出的优质产品带到了中国,中日两国的建筑文化有很大的相似性,相信UNION公司出产的产品能够适合中国建筑师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的追求。UNION公司不仅是全球著名的五金装饰制品公司,更是一家把艺术文化融入到建筑业界的企业。我们相信,不朽的建筑或许不可以流芳百世,但是美的艺术可以万古长存。
【关键词】传统建筑;建筑语言;文化
1、引言
我国传统建筑博大精深,具有很多文化方面的底蕴。因此当前的很多建筑设计需要向传统建筑学习,并做好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方面的研究,这对于我国的建筑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建筑语言理论分析
建筑语言不仅属于一种理论表述中的概念,也属于和一定外延及内涵产生关联的特质概念。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建筑语言已经由以往的简单化到现在的越来越复杂化,而且产生非常详细的类别、语种。以下将对建筑语言的特性进行详细的分析:
建筑虽然属于一种语言,不过由于这种语言和一些其他的语言相比具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因此,建筑语言是具有自身特性的:物质性以及精神性的双重性。具体来说,物质资料是组成建筑的材料,因此建筑会受到构造法则、结构以及施工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建筑语言因这些物质的特点而具备相关的特性。另外,建筑师主观构想是决定建筑形态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一旦缺乏了这种建筑构想,即使再好的材料也构建不出好的的建筑,只能成为一堆材料。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语言相对于一些其他的艺术而言,其符号组合在任意性上会受到非常大的束缚,不能够和音乐、绘画这类具有非常大自由度的创造相比。这一点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表现的非常明显,比如很多想法很好的设计在实际中往往难以实现,而此正体现出建筑语言受制于具体物质条件的特性。
另外,建筑语言还具有很多侧面特性,这是因为建筑学科非常综合且复杂所决定的,举例来说,建筑语言中往往会融入建筑哲学、建筑心理学、建筑历史学等因素,其决定了建筑语言的精神意义。换句话说,建筑语言中属于浸透着情感、能够表述精神的语言。整体来说,建筑语言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是不可分割的。
3、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的现代表述
3.1 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的理论分析
在我国古代,很多营造师以及设计师往往都是文人,因此文学艺术功底是比较深厚的,而这些文学气息都会体现在建筑物中,使得我国传统建筑具备一股非常浓厚的艺术性及文学性。举例来说,匾额题词以及对联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属于中央的一部分,往往非常精炼但意义深远,这和文化底蕴是离不开的。此外,在传统建筑中,单体以及总体的布局中都体现出了非常重要的对称原则。比如石狮子都会成对出现,而且对联的对称也是和文学的对称相关的。具体来看,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的现代表述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传统建筑结构模式的现代表述
由于建筑技术及其材料都在不断的更新,建筑在结构模式方面出现了很多较大的转变。相比较而言,传统建筑结构中的很多材料已经不再被使用,比如以往的木结构建筑就只见于钢木结合的建筑,已经很少存在,导致这种现象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传统结构的很多建筑已经满足不了当前建筑的需求。正是在背景下,在传统建筑语言现代表述方面,我们要结合功能以及结构的变化对其进行一定的转换,这样才能使其获取更好的发展。
(2)传统建筑中比例尺度的现代表述
在传统建筑出现变化的时候,比例尺度转换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具体来说,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不仅在功能以及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加之场地环境方面的差异,使得比例尺度发生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基于此,在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对比例及尺寸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需求。
(3)传统建筑语言中关于材料的现代表述
建筑材料中附加着很多建筑信息,因此它可以说是建筑语言的基础。具体来说,土木材料是我国传统建筑材料的基础,但是由于受到当前社会的需求限制,土木材料已经退出了社会舞台,已经被一些新的建筑材料所替代,比如钢筋、混凝土以及玻璃等。整体来看,建筑材料中多样化发展以及科技含量的提升也对其现代表述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现代表述方面要选择合理的材料,这样才可以既保证视觉效果,又保证建筑需求。
(4)人的需求方面的现代表述
建筑作为一种使用品,它需要可以满足人生理的需求,而在人们基本需求得以满足之后,这是更高一层次的需求便尤为重要了。在这方面,当代人和古代人是存在巨大差异的: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满足更多的物质需求,而且在精神需求方面,人们也摆脱了以往温饱的基本需求,更多的关注人文现象。基于此,当前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会对使用者心理、情感以及生理方面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这也是“以人为本”这一思想广泛应用的原因。所以我们在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的现代表述中,要对当代人的感受及需求,进行认真的考虑,并认识到个体需求的差异,这样才有可能获取使用者以及观者的统一认同。
3.2 案例分析
以上分析的大都属于理论知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又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的设计之中呢,笔者这里想借助万科第五园对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进行分析。万科第五园属于典型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案例,其中充斥着大量的徽派建筑元素及晋派建筑元素,但是传统建筑元素并没有被简单的照搬,而是被很好的结合与嫁接,既营造出了很好的传统居住环境,又满足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成为了这方面研究的典范。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木质材料依然获得了一定的应用,但又和传统建筑有很大不同,属于将不同材料结合在一起。此外,在万科第五园中,很多马墙、挑檐、小窗等之类的传统建筑并不存在,但一些白墙黛瓦、小窗、细纹墙脚、清砖步行道、密集青竹林、天井绿化以及不可窥视镂空墙等却使建筑古香古色,增添了很多的情趣,综合而言,这正是将传统建筑语言中材料、结构、人文需求等进行现代表述之后所起到的效果。
此外,在万通第五园的室内设计中,方圆结合的局部造型、通而不透的屏风、半开放式的庭院、墙顶采光天窗、可增加通透性的漏窗、青石铺就的小巷以及多孔小区一角墙、承载文化的牌坊、富有文化色彩的三石雕、砖雕、木雕等比比皆是,这也为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提供了很多思路。
5、我国传统文化语言现代表述的启发
(1)对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些典型建筑符号进行提炼,并在对其进行一定加工之后使其更好的应用到现代建筑中。这方面较为成功的例子有“香山饭店”,它在艺术处理的过程中应用了很多传统建筑符合,比如壁灯和灰砖装修、正菱形的侧窗;路旁地灯、室外平台栏板灯以及楼梯杆柱顶灯;中餐厅吊灯、中庭座灯以及入口庭院柱灯等。这种做法不仅使建筑整体氛围很好的实现了统一,也是其具备更多的古典韵味。
(2)将我国传统建筑深层结构作为我们的创造源泉。我国传统建筑语言由于其可塑性以及抽象性而具备了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完全能够应用到现代建筑语言之中。举例来说,上海大剧院的平面是以“井”型的方式被分成 9个方格,不仅很好体现出了我国传统庭院空间布局,还可以对剧院本的主要及次要舞台进行很好的划分。
(3)对我国传统文化精神进行弘扬,在建筑设计中,我国的很多传统文化精神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是我们非常珍贵的财富之一。基于此,我们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要以生活需求作为出发点,并对历史文化进行汲取,并使用最为合适的方法来实现。通过这种方法,我们的建筑作品必然具有更多的特色。
6、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建筑方面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做好本文关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不对其进行不懈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张祖刚. 探讨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J]. 建筑学报.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