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学的需求

经济学的需求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31 16:36: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学的需求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学的需求

第1篇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有效需求 比较教学法

一、引言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程当中都有有效需求理论的教学内容。一方面,依据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从资本主义为利润和资本积累而生产的性质出发探讨资本主义有效需求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凯恩斯理论以消费和利率为核心范畴,在有效需求框架下对消费、储蓄、投资关系进行综合论述。

同时讲授这两门课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两门课程中的有效需求理论的差异?笔者尝试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讲授,向学生展示两种理论对有效需求问题不同的解释。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对相关问题将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

马克思从商品概念入手,围绕商品的内在矛盾及其外化这一中心,通过价值形式演变发展过程论证货币的产生。通过论述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马克思研究从商品的流通到资本流通的转换。商品流通公式“W-G-W”到资本流通公式“G-W-G”的转换,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关键特征是货币的增殖,这是马克思分析所有现实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基础。

在马克思那里,资本家阶级对剩余价值,即货币增殖的追逐产生了有效需求问题。马克思通过其社会再生产图式分析社会资本运动正常循环的条件,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核心是产品的实现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主要通过再生产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展开。

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是把社会总产品按照使用价值分为两大部类,按价值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社会总产品按照使用价值分为两大部类,就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Ⅱ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Ⅱ部类),这种划分指明了产品的最终用途;按价值划分,社会总产品分为三部分,就是用于补偿全社会生产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那部分(不变资本c),第二部分是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部分(可变资本v),第三部分就是剩余价值(m),这三部分分别形成相应的购买力。马克思以这两个前提为基础展开研究。

(一)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

要使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核心问题是产品的实现问题。产品实现问题就是产品如何在价值和物质上得到补偿的问题。所谓价值补偿,指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所谓实物补偿,指社会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需要的商品。要具体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必须分别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方面考虑。

为了实现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各部分的产品在价值上和实物上要得到补偿,就要进行三方面的交换。首先,第一部类内部(Ⅰc)的交换。第一部类提供生产资料,它需要的是生产资料,这部分价值和它的使用价值是吻合的,所以第一部类是可以通过内部交换解决的。其次,第二部类内部(Ⅱv+Ⅱm)的交换。第二部类提供消费资料,它需要的是消费资料,这一部类可以通过内部交换解决。最后,关键是Ⅱc和Ⅰv+Ⅰm这两部分,这两部分正好是互相对称的。Ⅱc的物质形态是生活资料,但是它需要生产资料。Ⅰv+Ⅰm这一部分的物质形态是生产资料,但是它需要消费资料,只有这两部分参与产品的交换,才能各得其所。因此,简单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的一个关键实现条件是:Ⅰ(v+m)=Ⅱc。这一条件表明:只有当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供给和第Ⅰ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供给和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保持相等时,两大部类的简单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方面,对剩余价值的不断追求,成为推动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资本家之间因利益关系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是迫使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这种规律强制性地使资本家阶级必然进行扩大再生产。

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产出交换仍包括三个基本方面:首先,在第一部类内部通过交换而实现;其次,在第二部类内部通过交换而实现;最后,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是关键,它使第一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使第二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增加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得到满足。因此,扩大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的一个关键实现条件是:Ⅰ(v+v+m/x)=Ⅱ(c+c)(剩余价值分解为资本家消费的部分m/x,和资本家用于追加投资的部分c+v)。这个条件反映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时候,两大部类是互相制约的,一个部类的扩大就必须有另一个部类相应地扩大以支撑。

(二)社会再生产中货币的作用

马克思说:“当再生产(无论是简单的,还是规模扩大的)正常进行时,由资本主义生产者预付到流通中的货币,必须流回到它的起点(无论这些货币是他们自己的,还是借来的)。这是一个规律。”[1]P511总剩余价值即总利润无论是在简单再生产中全部作为消费收入花掉,还是在扩大再生产中作为投资和消费两部分花掉,最终投入流通领域的支出总要以利润的形式回到资本家阶级的手中。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所有剩余价值都用于非生产性消费,但同时资本家通过从货币贮藏当中取出资金支持非生产性消费,以实现这些剩余价值。整个资本家阶级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个场合,我们假定,资本家到他的资本第一次流回为止,为了偿付他个人消费而投入流通的货币额,恰好同他生产的并转化为货币的剩余价值相等。对单个资本家来说,这显然是一个随意的假定。但是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这个假定对整个资本家阶级来说必然是正确的。它所表示的不外就是简单再生产这个前提所要说明的,即全部剩余价值并且只有剩余价值被非生产地消费掉。”[1]P371

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它对于货币流通不会提出什么新的问题”[1]P381。不同之处仅在于投入循环的货币现在包括以生产为目的的预付资本部分。“就追加生产资本执行职能所需要的追加货币资本来说,它是由一部分已经实现的剩余价值提供的,这部分剩余价值是作为货币资本,而不是作为收入的货币形式,由资本家投入流通的”[1]P381。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实现是由资本家的投资和资本家的消费决定的,从而资本家的利润现在取决于资本家自己的消费和投资支出。

(三)生产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

马克思认为:剩余产品的实现问题只有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面发展才能解决。工人的需求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但很明显,它远不能解决产品实现的问题。有效需求部分通过工人们花费他们的工资收入表现出来,但是可变资本总是少于处于流通中的总资本,所以工人对消费品的购买对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永远都是不充分的。剩余价值的实现取决于资本家的需求,解决方法在于资本家的消费。这包括两种消费:一部分剩余价值被作为收入而消费掉,但是另一部分,通过再投资进行生产性消费,剩余价值进一步被投入扩大再生产中。流通过程面临的产品实现问题,最终通过更大规模的生产得到解决。同样的,不但对于生产出来的剩余产品的实现是这样,对于整个产品的实现也是这样,因为劳动力的消费是由资本家雇佣劳动力作为生产更多剩余价值的手段所花的开销派生出来的。

但是资本家阶级生产的动力不是消费,而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资本家不把他要购买的商品当做使用价值,而是当做扩大资本的手段。如果他看不到可以利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获利的机会,宁可什么都不做,以货币形式持有他的资本,从而打断流通,潜在地引发危机。也就是说,生产如果过剩,其原因不在于需求,而在于增殖。

马克思认为,一旦确认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以货币流通为媒介,并且从属于以货币为形式的剩余价值生产和占有,局部生产过剩和普遍生产过剩之间的区别便随之消失。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意味着,如果一种商品卖不出去,那么所有商品的流通将都被打乱,以致一种特定商品生产过剩的可能性直接意味着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

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凯恩斯从萨伊定律、市场自动出清和货币中性三个角度对古典学者发起了全面挑战,确立了一种总量供求理论的核心就是有效需求,由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宏观理论体系。

(一)对储蓄等于投资的批判

古典学者认为,在均衡利率下,储蓄等于投资。一方面,古典学者将利率看做节制或节约的实际回报。利率越高,人们越愿意以储蓄形式持有资产,储蓄与利率正相关(S=S(r)),而储蓄的流动在资本市场上代表着可贷资金的供给。另一方面,投资与利率负相关(I=I(r))。利率越高,意味着资金成本越高。厂商的投资支出取决于利率和预期收益率,只有在预期收益率大于或至少等于资金成本(利率)时,厂商才愿意投资。投资支出代表在资本市场上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利率会达到均衡水平,从而储蓄会等于投资,即S(r)=I(r)。以上述假定为前提,并且由于一方面居民的全部收入不是用于消费支出就是用于储蓄,即Y=C(r)+S(r),另一方面总支出包括两部分:来自厂商的投资支出I和来自家庭的消费支出C,即E=C(r)+I(r)。所以总支出必定等于总产出,从而总需求永远不会不足。

凯恩斯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意见。在凯恩斯看来,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总需求取决于总支出,总支出由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构成,Y=AD=E=C(Y)+I(r)。这里,凯恩斯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收入,消费函数可以写成C=a+bY,式中b指边际消费倾向(0

(二)对工资价格弹性的批判

古典学者认为,经济中的工资和价格具有可伸缩性。可伸缩的工资和价格将保证市场能迅速做出调整。比如,由于总需求不足,货币工资和价格将下降,这样就会恢复充分就业。工人总是愿意接受较低的货币工资,企业家愿意降低商品价格以扩大商品销售量。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可以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所以造成失业和产量减少的任何扰动必然是暂时的。

凯恩斯对上述观点表示反对。在凯恩斯看来,垄断和工会这样的刚性力量会阻碍工资和价格的调整。他相信工人处于“货币幻觉”中,即他们的行为与货币工资(W)而不是与实际工资(W/P)相关。工人会拒绝接受货币工资的削减。而这是对古典的工资率调节机制的直接否定。

(三)对古典货币数量论的批判

古典学者认为,供给自动创制自己的需求而不考虑价格水平,绝对价格总是与货币量同比例变化。假如货币市场最初是均衡的,那么货币供给的增加就会引起不均衡,货币市场的新均衡只有在价格水平上升时才能得以恢复。传统货币数量论“价格上升仅仅是货币数量增加的结果”的说法,支持古典学派的货币面纱观点。

凯恩斯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态度。在凯恩斯看来,人们对货币的需求(Md)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取决于三种心理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有关。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有关。可以把货币需求表示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货币供给(Ms)是一个外生变量,它由中央银行决定。在存在大规模失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能够降低利率,这样投资就会增加,进而通过乘数效应刺激总支出,就业量与国民收入也会增加。

四、比较与评价

(一)分析危机的可能性

在分析危机的可能性方面,马克思与凯恩斯有相似的地方。马克思解释了为何资本家希望保留货币,增加货币贮藏量。答案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赚钱,当其预期无利可图时,他们就持有货币,而这会导致生产过剩和工人失业。正是在这一点上,在马克思和凯恩斯关于消费不足的危机爆发可能性的观点之间,出现了重叠。凯恩斯认为,资本家投资的多少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及对未来的预期。“资本边际效率已经崩溃到如此彻底的程度,以至于利息率下降到现实上可能做到的水平都无济于事……要想恢复资本边际效率并不那样容易,因为,资本边际效率在目前系由无法控制和不听控制的工商业界的心理状态所决定。用普通语言来说,在个人行为自己做主的资本主义经济中,信心的恢复远非控制所能奏效”[1]P328。

(二)批判萨伊定律

马克思和凯恩斯都对萨伊定律进行了批判。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身需求”,产生于物物交换的经济中。持有这种信念的古典学者认为,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的调节机制会有一种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趋势。这意味着总需求和总供给会一直保持相等,从而劳动力市场是均衡的,而货币只是掩盖经济中潜在的实际力量的面纱而已。

马克思从批判李嘉图开始,李嘉图认为普遍商品过剩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萨伊定律成立。李嘉图将交换行为简单地看做物物交换行为,因此,每一个销售都对应着一个购买,所以生产和投资不受有效需求不足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只是便利交换的手段。货币和交换“在他的经济学中只表现为纯粹形式上的要素,他从未研究过中介形式”[2]P288。马克思认为,货币不仅是交换的媒介,“而且是使产品同产品的交换分解为两个彼此独立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分离的行为的媒介”[3]P572,这一分离表现为货币和交换行为分离,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同样可以发挥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作用。建立在买卖分离基础上的商品形式,以及由于价值获得一种独立于交换行为之外的具体形式而使买卖分离得以发展的货币形式,揭示了危机的可能性,并且规定了危机必然采取的形式。现代危机不但与商品和货币形式联系在一起,而且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

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批判不是基于物物交换经济,而是基于对古典利率理论的反对。在凯恩斯那里,产出和就业由有效需求决定,劳动力市场的运作不能确保充分就业。利率是由货币市场决定的,而不是靠储蓄和投资决定。投资边际效率的变化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实际产出的变化,而且最终通过收入变化,储蓄适应投资。因此,储蓄不会全部自动转化为投资。在消极的需求冲击下,工资和物价水平存在刚性,其调整不能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通过这一论证,凯恩斯有效地反驳了萨伊定律。在凯恩斯就业不足的均衡世界中,需求创造供给。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蒋雅文,耿作石,张世晴.西方经济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第2篇

关键词:市场需求;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正所谓艺术源自生活。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的教学而言,应该结合市场需求,立足于市场。只有得到了市场的认同,艺术设计才可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要进行的教学改革也应该基于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到区域的经济以及文化命脉的传承,这样才可以让艺术设计教学充满鲜活的生命力,才可以常教常新,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结合市场的需求实际,以及环境艺术设计所具有的专业特点和教学实际,本文认为市场需求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对基础课的设置进行拓展,强化学生在艺术知识上的沉淀积累

在考虑到环境艺术设计这门课程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的同时,我们在对相关课程进行设置时,不要仅仅是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以及造型基础技能进行锻炼,同时还应该考虑和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紧密联系的建筑设计,以及其他的相关知识,例如对结构关系的理解等等。此外,还应该增设其他一些和环境,建筑、景观,以及空间结构设计等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而使学生的视角以及知识的广度得以拓展,对环境艺术设计这门学科有更好的了解,从而更多的沉淀和积累艺术知识,提高个人的艺术素养和独到的艺术眼光,进而将这种能力在其作品中展现出来,成为高素质有较强创意的人才,而非单单会进行绘图设计的技术人。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调整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就业来说非常的重要,是相关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在市场需求的背景下,要改革环境艺术设计这门课的教学,就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创新。第一,作为教学活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教学自然是必不可少,但其不但应该具有简单和精炼的特点,同时还应该具有系统和全面性。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进而使教学的现代化目标得以实现,从而促进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掌握,可以利用其独立设计出一些小型的项目。同时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专业操作方面的能力,进而更好的符合市场的需求。第二,应该将地方文化特色增加到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当中,重视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这是由于设计类课程是学生审美能力进行配音的重要课程,可以很好的对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进行配音,所以,在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进行改革当中,作为教师而言,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方面的渗透,对其人文价值观的树立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其设计思维进行激发。第三,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融入课程当中,从而使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计不但可以与市场的需求相符,同时还有更好的培养出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第四,结合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实际,将在施工操作技能基础上构建教学,强化对学生关于施工技术方面的指导,使其能够对施工的操作方法有所了解,进而可以使其在将来就业中能够更快的融入到岗位当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就业率的提高。

三、改革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就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来看,大部分对理论教学过于重视,而对于实践教学则较为忽视,结果导致学生缺少足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要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实行项目化教学模式,将工作任务作为教学的中心,让课程与生产实践以及教室做到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在设计工作中进行学习和探究,提高其行动能力。

四、对教学环境以及教学配置进行完善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讲台、电脑、黑板的授课模式在当前已经无法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人才,更无法给学生提供创意实践的场所。因此,对教学环境以及教学配置进行改善非常的重要。在这一方面,可以对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推广,从而强化对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例如,可以通过专业绘图工作室实现手绘教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的结合,从而让学生拥有更为自由的学习空间,进而使其设计视野得以拓宽。而模型制作工作室,则能够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很好的位,使其空间思维得以拓展,设计灵感得以激发。此外,工作室不单单是学生进行实践、教师进行教学的场所,同时还是学校和社会之间进行沟通的平台。通过工作室教学,能够使外界更好的了解老师以及学生的设计成果,从而与其他方面进行比较。与此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把握好进而更好的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工作室教学具有课堂教学根本不能相媲美的独特优势,不论是对于教师而言,还是对于学生来说,都能够从中受益,一举多得。总的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不单是对理论非常重视的一门课程,并且还是对课外实践也非常重视的一门学科。因此,我们要基于现状,结合市场需求,对教学环境以及资源配置进行完善,进而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其学习自主性,进而给其将来就业奠定扎实的根基。

五、结语

为了培养出与市场要求相符的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来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同时应改促进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进而对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进行改革,使其能够结合市场需求,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淑文.市场需求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素质教育,2016(15).

第3篇

关键词:后续英语:需求;对策

一、地方经贸类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需求

需求指个人、社会等方面“指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存状况之间的距离”。大学英语教育进行多年,它从满足对基本日常会话的需求,到对语法的需求,到对语境下语言交流的需求作出了许多努力。需求和解决需求不是盲目的。教师在课程设让和实施过程中,对社会要求、学生的主观和客观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从而确定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正是符合“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精神。

1 人学英语课程对后续学习的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它明确指出:“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三、四年级开设高级英语课程,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各校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为学生课外自学创造条件,从而切实保证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这一英明举措对新形势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大学英语(课程要求2004)(试行)》明确指出“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所以,地方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环境、生源情况以及学生对英语的需求等多方位着手来设计课程、选择教材,组织课堂教学及评估教学效果。

宏观来看,湖北省地方经贸类院校的办学定位大多很明显。他们的办学目标定位大多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类型定位:教学型学校;层次定位:以稳步发展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取得硕士教育为辅,适当兼顾继续教育;学科定位:以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为主体,构建与对内外贸易事业发展需要、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需要相适应的学科体系。

湖北省地方经贸类院校的学生生源主要以省内和中部省份生源为主体,学生就业岗位涵盖了经贸院校的特色专业,这些特色专业综合起来一般是贸易、会计、营销、管理、等与经贸类院校名称相对称的招生人数多的专业,单位遍及湖北、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企业居多。

2 学生的需求

对学生的调查目的主要基于非英语专业的二三年级学生学习需求和动机展开,同时涉及了大学生英语后续学习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法。通过发出学生的250份问卷和访谈中我们看到:

(1)学生对后续英语学习的学习动机。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原动力,几乎半数学生学的目的是为了能拿到学分继而获得学位证,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为以后能找到好的工作,极少数学生是出于爱好。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英语有明显的功利性,有效的前途驱动使他们具有继续学习的愿望。

(2)学生对英语基本技能的需求。英语基本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调查的各年级学生普遍对说的要求比较强烈,对新的英语教学大纲中所说的英语教学目的是用英语交流信息的提法是认同的,对口语即说的要求是随着社会实践活动次数的增多而增加,是与对未来社会需求认识的程度成正比的。学生越是临近毕业,对口语的关注及需求越强烈。

(3)学生对学习教材的内容需求。地方经贸院校的专业基本基于管理和经贸,但是分支极多。四分之三的被调查者希望四级后续英语教材内容广泛,涉及各个专业领域,而不是只局限于学生目前所学习的专业领域,这样即使转换行业,学生的英语能力也可以适应各种职业。这些学生也希望涉及本专业知识的四级后续英语教材涵盖的内容应用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即加强教材的常用性,而不是面面俱到,生涩难懂。可见,学习者认为四级后续英语教材不必要具有高专业程度,即使ESP也要和经贸文化紧密结合。

3 市场的需求

根据对就业学生的访谈,不难发现企业对现场沟通协调方面的英语要求比较高,对英语实际应用的要求比较高;对专业的英语要求相对不高。在经贸类企业中,单位往往比较重视演示技巧,如产品演示、会议演示、个人总结演示等;其次是高级的谈判技巧。谈判受文化因素的影响较多,因此企业往往寄望学生对各国文化和礼仪了解多一些。

二、存在的问题

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经过调查发现,地方高校出现后续英语课程内容与基础性课程内容的重复设置和作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应用型课程数量不足以及质量不高的现象比较严重。调查数据显示,由于资金不足、设备简陋、师资缺乏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很多高校仍然未能把英语后续教学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有些学校虽然设置了后续教学课程,但教学管理不正规,没有统一规划统一要求。

2 教材选用

众多数学校对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教材的选用一般没有明确的、统一的指导思想,过于强调自主性和随意性。部分教师选用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后续英语教材,但教材和大学英语基础部分内容重复率大,或不太符合地方特色。有的教师摘选报刊文摘,有的教师则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专业文献中选编某些材料,这些教材多数不规范,缺乏知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3 师资配备

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最大障碍是教师短缺的问题。由于教师待遇较低,许多教师转行,尤其是近几年连续的扩大招生,使得各高校英语教师匮乏,多数学校只能保证低年级学生的英语教学,根本没有能力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英语后续教学。即使在开设后续教学的院校,师资力量整体素质也不高,或者是英语教师教授专业英语,或者是专业教师教授后续英语,他们没有机会进修学习,只有边干边学,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教学,这显然不符合时代的需求。

三、地方经贸类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对策

1 加强后续英语教学的规划意识,真正落实后续英语教学

大部分学校后续英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表面上看是教师的配备没有到位,真正的原因是英语后续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的设置没有考虑周全,整个教育规划不够完善。大部分学校只满足于四级考试及格率,只满足于证书,不重视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和就业的需求。因此,要想搞好后续英语教学,首要的问题是决策层要指定一套完善的、操作性很强的教育规划,以指导学校的教学,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后续教学的课程包含很多内容,如专业英语教学、语言技能课程(高级英语听说、高级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语翻译、英语口译等)、及语言文化课程(英美概况、英美文学欣赏、英美电影欣赏、英美历史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比例可以根据各校办学特色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对于和地方经贸紧密结合的专业英语课程应该学模式,适当延长教学时间,使其向正规化及科学化方向发展。对于其他课程的设置,可以采用选修课程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自主选择课程,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为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向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2 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真正让学生沉浸在学习当中

第4篇

一、酒店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酒店英语教学中,就学生而言普遍存在学生整体体英语水平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状。主要原因是: 高职学生多数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学生意识不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重视不够;受到实训条件的限制,学生体验不到真实酒店工作场景,英语的应用不能与实际的工作任务相结合,没有语言的实用环境, 无法让学生感觉到英语的实用环境,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大多是从师范院校毕业,所修专业多数是英语教育,学酒店专业英语的教师较少,对酒店管理职业的理念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教学中主要以教材为中心,而不是从酒店的工作岗位需要出发,从学生的职业发展出发来设计教学。教学方法仍然是采用基础英语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明白酒店专业英语的实用性在哪,不知道哪些知识能够在未来的岗位中得到应用。这一切都影响了高职酒店专业英语教学效果。

二、情境教学在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酒店英语是酒店服务知识与交际英语融于一体的实用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酒店各部门场景中的专业英语知识,训练学生基本的英语表达能力,使之能用英语与外宾熟练地进行沟通交流,在对客服务中较好地应用酒店英语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服务技能。要真能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必须在酒店英语的教学中,打破以往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

经过多方学习和调研,结合学院现有实验实训条件,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情景教学法就是利用模拟某种真实的情景作为训练学习者技能的一种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利用情景创设、角色扮演、小组协作等学习方式的组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

但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不是一个简单的事,要对整个课程的所有环节进行重行梳理。通过对涉外酒店的各个重要岗位进行任务分类和职业能力测评等系统分析,并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来确定本课程的结构,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定本课程的内容。根据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三大主要部门的工作环节,设计出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同情境,让学生在实训室中进行模拟。再通过大量的实训操练,使学生能在仿真环境中尽快进入角色,清晰岗位职责,熟悉相关的工作内容,明确该职业的发展方向。

通过在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对话情境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学生们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情境中去。酒店服务情境的设置也使得原本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起来,避免了机械、重复的操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酒店英语这门课程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

三、酒店英语情境教学内容的确定

酒店英语教学内容的确定是通过对酒店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员工和专业教师的调查访问,了解酒店业人才需求情况及所涉及的职业岗位群,分析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英语知识、英语能力与素质,以此为依据,确定酒店英语各个情境的教学内容,从而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我们针对酒店的前厅、餐饮、客房这三大主要职能部门,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创设了不同的情境。通过这些情境的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酒店英语服务技能,包括用英语与客人交流、沟通的能力,酒店英语礼仪服务得体应用的能力,酒店英语服务实际操作的能力,用英语销售酒店产品的能力,用英语处理投诉的能力,用英语解决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个性化服务和创新服务的能力。以学生就业较多的前厅、客房和餐饮这三个部门的工作环节来创设具体的情境,具体见工作岗位情景描述表:

工作岗位情景描述表

The Front Office Housekeeping Food and Beverage

学习情景描述 学习情景描述 学习情景描述

1. Introduction of Front Office Service

2. Room Reservation

3. Canceling Room

4. Check In

5. Bell Service

6. Morning Call

7. Information Service

8.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

9. Settling Guest's Complaints

10. Check Out 1. About Housekeeping

2. Showing the Room

3. Introducing Equipment Functions

4. Cleaning the Room

5. Laundry Service

6. Maintenance Service in the Guest Room

7. Mini-bar Problem

8.Changing Room Service

9. Emergency

10. Facilities Supplying 1. A Reservation Call for a Table

2. Greeting (Receiving) the Guests

3. Helping to Order Some Dishes

4. Western Foods

5. Service During the Meal

6. Bar Service

7. Offering Room Service

8. Dealing with Diner's Complaints

9. Taking the Bill

四、酒店英语情境教学的实施

1.设计教学活动。根据酒店专业学生的英语需求和岗位需求创设真实的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然后分解任务。以前台的客房预订为例, 作为服务员该如何接受客房预订,分步骤完成任务及应注意的事项。比如,在接受客房预订时, 必须问清客人的需求,要包括客人入住的时间、客房的类型、告知客房的价格、客人预期离开的时间、客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等,都需要教师提前设计好教学活动和任务。

2.呈现教学内容。播放视频给学生观摩,呈现客房预订的情景, 让学生明确自己就是里面的某个角色, 如何用英语进行客房预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资源, 以图片、文字、多媒体等形式介绍客房预订所需英语用语和酒店服务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好好熟悉, 懂得一些最基本的语句和词汇。

3.教学活动的开展。播放客房预订情景对话,结合听力内容,学生进行复述、对话练习等活动,熟悉并掌握酒店所需英语技能和酒店服务流程。教师从情境中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提出问题或任务, 让学生去解决或者完成,或者向学习者呈现与当前所选内容的不同侧面的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引导学习者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在解决工作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拓展性学习,提升英语技能和服务技能。

第5篇

[关键词]就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11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58 [本刊网址]http:∥

2014年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重点办本科职业教育,更多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与研究型高校不同,应用技术型高校主要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大力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从根本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近两年来,各地方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都纷纷响应转型发展的要求,步入了改革的轨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最终会落实到课程的改革。在转型的大背景下,十分有必要从就业的视角探讨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一、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负面反拔效应

作为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高考在我国的教育制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具有深刻影响的准入制度。一方面,高考制度的创建和发展,在人才选拔,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发挥重要的功能。另一方面,以考试成绩作为最重要的选拔标准的做法,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反拨效应。为了适应高考的要求,基础教育带有比较典型的应试教育特征,这体现在学生学习的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英语主要就是以考试为导向,平时的训练大多针对考试的格式化题型,强化的是考试的技巧而非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进入大学后,失去“高考”的动力,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减低;而且,养成单一依赖教师和教材的习惯后,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愿都比较弱,导致英语学习的效率低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推动和提高全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上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英语四六级考试被人为过高赋予含金量的情况下,学生往往陷入英语学习功利化的泥潭。

(二)大学英语教材的传统定位

大学英语教材一直被认为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核心要素。我国多数高校的课堂讲授是以教材为依据,学生的作业也是以教材为前提进行的。国内主要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基本都是定位为基础英语,目标主要是为学生打语言基础,基本上是延续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目标。教材内容以人文主义教育和文化主题介绍为主,鲜有专业或学术方面的内容,教学的重点还是停留在词汇、语言表达的积累和阅读方面,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非常少。随着教育和科技的发展,这个目标定位也到了重新考虑的时候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达到一定的语言水平后,如果仍然停留在低层次的语言技能教学,其语言能力不但很难进一步提高,反而会产生厌学和懈怠的心理。

二、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能力需求

分析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能力需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导向。1972年,Richterich提出了对外语教学改革具有深远指导意义的需求理论。需求理论是指导ESP(EngI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课程设置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需求理论提出,外语教学的设置和学生的外语学习应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评估范畴为标准。

为了了解目前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的英语能力需求,2014年7到8月我们利用学生暑期实践的机会,对37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在聘用毕业生时对英语的需求情况;二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有哪些。经过对收集到的数据的计算分析以及对访谈录音和笔记的总结,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第一,大部分的用人单位对英语的需求程度比较高。在所调查的用人单位中,认为所在岗位要求有熟练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占39%,要求有较强能力的占29%,要求英语水平一般的占26%,而认为不需要英语的仅占6%。可见,用人单位普遍对大学毕业生有较强的英语要求。

第一,在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按重要性依次排序,排在首位的是翻译能力。76%的用人单位认为翻译能力非常重要和实用。对翻译能力的具体要求包括能够对合同、文件、信函、会议通知、设备规格和技术资料进行英汉互译。

第二,听说能力排在第二位。64%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岗位应聘有口试要求,其中多数为有涉外业务的大型国企、外贸公司和外企。应用英语进行日常谈话交流是大部分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表明了英语是现代职业人必备技能之一。口语方面的具体要求包括能够接待国外客户,进行日常对话,能够与国外同行进行有关技术方面的交流和学习,能够听懂国际培训会议。

第三,阅读能力排在第三位。超过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研发性的岗位需要大量阅读专业文献资料以便及时了解该行业的最新技术动向和最新成果。一般的技术岗位也需要掌握相关行业的英文术语、缩略词,能够阅读产品规格、设备说明书,能够查阅英文的专业技术文献资料。

第四,对写作的能力的需求相对少些,排在第四位。约40%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要求用英文写作。注重毕业生的英文写作水平的主要是一些跨国公司和外贸公司。涉外业务越多的、交往越频繁的企业对写作的要求越高。用人单位期待毕业生能够用英文撰写的文体包括英文合同协议,英文商务函电,英文工作报告和会议记录等。

三、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推进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走出以考试为导向的误区,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

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大学英语是公共基础课程,无须考虑学生的专业需要和将来的就业需要。对教师而言,是为教英语而教英语;对学生而言,是为学英语而学英语。久而久之,英语成为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二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认为学英语就是为了考大学英语四、六级。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走出这两个误区,在教学中构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理念。

(二)转变传统的课程定位,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的大学英语课课程定位为基础英语,这个定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学生自身的需求有较大偏差。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对英语能力的需求不同,学生自身情况和需求也不尽相同,“大一统”的英语课程体系耗时低效,不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打破单一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需要、不同学生的需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大学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在应试、求职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对英语的个性需求。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针对不同需要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例如:过渡性课程(基础英语)、核心课程(专门用途英语)和提升课程(专业英语)等等。提高ESP(专门用途英语)的地位,适当增加其课时量,将ESP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

第6篇

[关键词]行业需求;学科竞赛;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6)01-0067-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具有理论知识、实操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才能符合社会的基本要求。基于行业需求的学科竞赛是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力、研究能力、协作意识的系列竞赛活动。通过举办基于行业需求的学科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应用型人才是指与现代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的,能够熟练掌握实践知识和技能,并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现代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专门技能型人才。国外的人才培养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这两种类型的人才并无教育等级上的差异。长期以来,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高职高专教育的主要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许多新建本科院校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本科教学的目标,尤其是那些承担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一线工作人员的新建本科院校,更是把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本科教学主要的任务。培养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把专业课程的设置与社会行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目前,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培养目标、专业调整、课程设置等各方面的整合,都还需要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

二、基于行业需求的学科竞赛性质特点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1]学科竞赛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学科竞赛中,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以竞赛的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在竞赛式的学习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基于行业需求的学科竞赛不仅提高了高校的教学质量,还促进了校企合作,使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紧密相连,在学生的教育和就业之间搭起桥梁。

学科竞赛是对学生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团队精神及体力的极大挑战,在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同时,更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考核。[2]学科竞赛为能力强且有创新、协作意识的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为能力尚需提升的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学科竞赛具有前瞻性,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极具优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状况,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3]创新思维是科研能力发展的基础,创新型人才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学科竞赛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它为人才培养提供平台,为学生能够熟练地在操作中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提供机会,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问题中发现新的思路和技术,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学科竞赛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一部分。参与学科竞赛有利于高等学校在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师专业素质等方面改进工作。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师生能够接触并发现本行业的新尖技术,将这些技术与自身专业结合起来。参加学科竞赛可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积累学科竞赛经验并将之融会贯通于日常教学过程。参加学科竞赛可以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由此可见,参与学科竞赛是学生能力培养和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学科竞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科竞赛,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广泛交流;依据竞赛结果,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以行业需求为要求的学科竞赛,在设立目的上以就业为指导,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终目标,能够促进和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企业与高校合作,利用高校及科研单位等多种教育资源,订单式培养自身需要人才。面对目前社会急需应用型人才的现状,校企合作是教育界和社会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学科竞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学科竞赛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创新的渴望。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作为人才输出机构,高校必须把握时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新的教学系统,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操能力协调发展。

(一)学科竞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完备,其他非智力因素能力,如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的培养同样应该包括在内。学科竞赛完全符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情商方面的要求,是多学科知识、实际动手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运用。要想顺利完成竞赛任务,参赛学生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己平时所学知识转化应用到实际中。另一方面要与其他学生密切配合,团结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资料查阅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组合能力、调试能力、文章撰写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精神等,“可以说,高水平的学科竞赛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又能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4-5]。

(二)学科竞赛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和校企合作

基于行业需求的学科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生存发展,符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参与竞赛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在参赛过程中,学生对社会新技术新问题能够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法和思路,提高了创新实践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大众意识。

在就业竞争中,多层面、多规格、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最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据统计分析,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沟通协作能力等方面。学科竞赛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和综合技能,使学生在毕业之际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

许多学科竞赛都会受到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如飞思卡尔,在竞赛中获得奖励的学生会得到新闻媒体的报道,不仅学生自身的名气被打响,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也得到提高,可以使学生的就业率增加,使学校获得优秀生源,形成学生和学校双赢的局面。与此同时,企业可以在竞赛中发现人才、发现适合自身行业发展的学校科研方向,进而主动联系学校,形成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有利局面。

基于行业需求的学科竞赛在学生培养、学校发展、学生自我发展、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均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学科竞赛仍然在不断发展完善,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共同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允,张雅芳.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4):31-33.

[2]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5):38-39.

[3]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5):38-39.

第7篇

在高校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消费者理性选择理论”(或“效用论”)是教学重点之一。通常在运用效用最大化必要条件推导出商品需求函数后,教师将继续分析收入和价格变化对商品需求的影响,通过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推导出“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和“价格—消费曲线”等,以此进一步使得学生加深对“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现有主流初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对该问题的论述过于“一般化”,未能指出经济学中某些特殊但应用非常广泛之情况下“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的特殊性质。某些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论及这一问题时,特别讨论了“位似偏好”和“拟线性偏好”下“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的形状,但论述得不够准确或不易理解。本文试图采用初中级课程中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论述“位似偏好”和“拟线性偏好”这两种特殊情况下,收入变化对商品需求产生的特殊影响,以供教学参考。

 

1 “位似偏好”下收入变化对需求影响的比较静态分析

 

所谓“位似偏好”是指,如果消费者对消费束(x,x)的偏好胜过消费束(y,y),那么对于任意常数t>0,他会自动地偏好(tx,tx)而不是偏好(ty,ty)。这意味着消费者对不同消费束的偏好只取决于商品1和商品2的比率。根据这一定义,“完全替代”、“完全互补”和 “柯布-道格拉斯偏好”均属于“位似偏好”。我们可以证明以下结论。

 

结论1:位似偏好下,如果消费束(x*,x*)是收入为m时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选择,那么当收入变动为原来的t倍(即收入为tm,t>0)后,消费束(tx*,tx*)则是收入为tm时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选择。

 

首先注意到初始预算约束方程为

 

px+px≤m (1)

 

因为消费束(x*,x*)是收入为m时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选择,所以它必然满足(1)式,而且在所有满足(1)式的消费束中,消费者最偏好(x*,x*)。其次设收入变动(价格保持固定不变)后的预算约束方程为

 

py+py≤tm (2)

 

选择满足(2)式的“任意”消费束(y',y'),代入(2)式并用(1/t)同乘不等式两边后得

 

p〔(1/t)y'〕+p〔(1/t)y'〕≤m (3)

 

这表明消费束((1/t)y,,(1/t)y,)满足初始预算约束方程(1)式。所以消费者对消费束(x*,x*)的偏好胜过消费束((1 /t)y',(1/t)y')。因此,假设偏好是“位似偏好”意味着消费者对消费束(tx*,tx*)的偏好胜过消费束(y',y')。加之消费束(tx*,tx*)必然满足收入为tm时的预算约束(2)式,且消费束(y',y,)是“任意”选择的,所以就证明了消费束(tx*,tx*)是收入为 tm时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选择。

 

由“结论1”可知,保持商品价格不变,随着收入的变化,效用最大化的选择点处两种商品的比例固定不变。这必然意味着“收入—消费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令x(p,m)表示第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p为价格向量)。由“结论1”可得

 

x(p,tm)=tx(p,m) (4)

 

取t=(1/m),代入(4)式整理后可得

 

x(p,m)=x(p,1)m=f(p)m,f(p)=x(p,1) (5)

 

(5)式意味着给定商品价格不变,第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成正比,由此可知该种商品的“恩格尔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商品2可做相同论证)。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结论2:位似偏好下,“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均为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

 

2 “拟线性偏好”下收入变化对需求影响的比较静态分析

 

“拟线性偏好”的关键特征是可以通过上下(或左右)平移一条给定的无差异曲线来得到其他所有无差异曲线。可用一个“拟线性效用函数”来代表该偏好:

 

u(x,x)=v(x)+x (6)

 

其中v(x)是一个非线性函数,第二种商品称为“本位商品”。给定上述效用函数形式,可知“边际替代率”为

 

MRS=v'(x) (7)

 

(7)式表明,“边际替代率”唯一取决于第一种商品的数量,而与第二种商品数量无关。“边际替代率递减”假设意味着当第一种商品数量较少时边际替代率较高,从而消费者对第一种商品的边际支付意愿较高(即愿意以较多的第二种商品来换取第一种商品的一单位数量的增加)。所以,给定两种商品的价格,当收入较低、以致全部收入用来购买第一种商品后仍然有MRS>(p/p)时,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将用其全部收入购买第一种商品。所以此时第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为(m/p),第二种商品的需求量为零。而当收入较高、以致全部收入用来购买第一种商品后将使得MRS<(p/p)时,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将把收入用于同时购买两种商品。此时通常的“边际替代率条件”得以成立,即有

 

MRS=v'(x)=p/p (8)

 

这意味着第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入无关,或者说此时收入增加不再影响第一种商品的需求,消费者将把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购买第二种商品。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下述结论。

 

结论3:拟线性偏好下,“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均“近似为”一条垂线。

 

3 总结

 

前文分析了两种特殊偏好——位似偏好与拟线性偏好——下收入变化对于效用最大化的最优消费束和商品需求的影响性质。下面借助几何图形对主要的分析结论进行总结。

 

图1描述了典型的“位似偏好”(例如柯布—道格拉斯偏好)的收入—消费曲线(a图)和恩格尔曲线(b图)。给定商品价格保持不变,这两条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收入—消费曲线”是一条直线意味着收入变化并不影响最优选择点处两种商品数量的比例;“恩格尔曲线”是一条直线意味着商品需求量与收入同比例同方向变化。

 

图2描述了典型的“拟线性偏好”的收入—消费曲线(a图)和恩格尔曲线(b图)。随着收入从零开始逐渐增加,起先消费者将把所有收入用于购买第一种商品,第二种商品需求量为零。此时收入—消费曲线与横轴重合,(第一种商品的)恩格尔曲线是一条斜率为正的直线。当收入增加到较高水平,以致把全部收入用于购买第一种商品将使其购买量超过“临界值”时,消费者将把增加了的所有收入用于购买第二种商品,第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保持不变了。此时收入—消费曲线垂直于横轴,而(第一种商品的)恩格尔曲线也垂直于横轴。

第8篇

【摘要】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湛江市各级医院神经外科专科医师的学历、科室构建状况及对建立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教育基地态度3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各级医院的情况差异很大,但均认为建立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教育基地是需要的或者迫切需要的

【关键词】 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学历;科室构建状况;教育基地;调查;分析

神经外科学是以人脑健康为目标的一门综合和专业性很强的年轻学科。由于其服务对象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决定了其医疗过程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智商的特殊性和决定了执业者接受的专科医师培训应该更规范。美国最大的神经外科医学中心匹兹堡神经外科中心培养一名神经外科医师需要7年时间[1]。我国培养神经外科主治医师的时间大约是6年[2]。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市各级医院神经外科专科医师的专科水平,本文对湛江市神经外科专科的医师学历、科室构建及学习需求作了调查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湛江市10所县市级医院(其中三甲医院3所,三乙医院1所,二甲医院1所,二乙医院5所)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历状况、曾接受神经外科专科系统培训的情况、情况、所在科室构建状况和对建立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态度等12个项问题进行调查。有效调查表均按调查表设计要求依事实逐项填写;要求不漏填、多填或乱填。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8.0软件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共发放调查表64份,收回64份,有效调查表64份(全部合格)。

2.1 学历状况

学历以本科层次为主(50人,占78.1%);本科以上11人(占17.2%),大专3人(占4.7%)。从事神经外科专科医疗工作的时间以5年及以下和15年以上的医师为主,分别为21和20人,分别占32.8%和31.3%。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最多,25人(占39.1%);其次是副主任医师16人(占25.0%);主任医师11人(占17.2%)。49人(占76.1%)一直从事神经外科专科诊疗工作。55人(占85.94%)在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过神经外科专科系统培训,其中39人在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近3年发表文章41人(占64.06%),初级职称的年轻医师发表文章仅为4人。

2.2 所在科室的构建状况

36人(占56.3%)所在科室的固定病床拥有量超过41张,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P

2.3 对建立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教育基地态度

64人中有43人(占67.2%)认为在地区级三甲医院建立面向县市二级医院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教育基地是迫切需要的;21人(占32.8%)认为是需要的。此问题在不同学历的医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P>0.05);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医师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4,P>0.05)。

3 讨论

从发达国家的医疗准入制度来看,我们认为,专科医师教育和准入是毕业后医学教育必然的发展方向,只有与时俱进地创造条件积极面对才是正确之路。各国培训神经外科医师的单位大多集中于大学或医学院神经外科。1983年欧洲神经外科学会、欧洲联合会(EANS)制定对培训单位要求具备的条件是:⑴需要神经外科床位40张;⑵全天治疗,随时进行急症手术;⑶有2个手术间;⑷每天做神经外科大手术;⑸有重症监护室;⑹有良好的诊断设备,包括CT;⑺有先进的手术器械和设备如双极电凝和手术显微镜;⑻有神经外科病理诊断等。一般来说,医学院校大多是具备上述条件的,且我国有13亿人口,病人多,病种齐全,神经外科医生相对较少,故手术操作机会应该是多的。但神经外科手术具有组织精细、娇嫩脆弱、组织供血丰富、手术视野小和深部操作等特点,且常需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操作,术野深部的操作只能有术者一人可以看清而获得学习、操作的机会,这使得县市级医院神经外科医生的成长速度慢[23]。

高学历医师具有理论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外语水平高的特点。但本文结果显示:(1)湛江市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拥有高学历的是少数,这不利于本地区神经外科的长远发展;(2)医师的年龄结构分布与专业技术职称尚合理,有利于高年资、高职称、阅历深、经验丰富的上级医师全面指导年轻医师在专业学科方向更快更好地成长,且多数专科医师已在三级甲等医院接受过神经外科专科医师的培训,都具有一定的神经外科专科诊疗水平。但专科学术水平仍是偏低,体现在的人数不多,且质量不高。本文结果还显示:三级医院神经外科拥有的床位数、年收治病人数量及年手术量均比二级医院多,二级医院只以需要紧急手术的颅脑损伤和高血压脑出血为主,几乎不能开展相对复杂的脑血管病及其介入治疗、颅内和脊髓肿瘤、功能神经等外科项目。这是因为二级医院神经外科缺乏开展这些项目的诊疗条件,直接影响了二级医院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诊疗水平的提高和职称的晋升。因为高级职称晋升考核要求术者能完成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脑肿瘤等手术,而这些病例在二级医院又少见,这可能也是为何所有具有主任医师职称的人员均在三级医院工作的主要原因。

就我市情况来看,专科医师均认为:在地区级三甲医院建立面向县市级医院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教育基地来提高本地区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是有效可行的。只有在地区级三甲医院建立面向县市级医院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教育基地,完善培训计划和制度,由科教研经验丰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进行详细的理论授课和各亚专科临床培训,并加强受培训医师的科研学习,全面提高本地区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的科教研水平,才能更好地开展神经外科的临床工作,更好的解决病人之疾苦,减轻病人的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 Resnick D K. Neuroscience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Part I: role of neurosurgeons as educators[J]. J Neurosurg, 2000,92 (4):637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