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31 16:36: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第1篇

小学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课文课本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朽的脊梁。它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印记着中华民族的鲜明性格,印记着中华民族的品质和精神,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事实上,传统文化已经注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它是一种文化基因,它渗透在人们的意识、语言、行动中,存在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都被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所引导和制约。

一、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融愈来愈深入,在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本民族文化的个性开始模糊不清,许多宝贵的东西被遗忘。当科学技术成为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动力,实用主义的观念越发膨胀,人们更是非常现实地看中科学而轻视人文,看中技术而轻视精神,于是,不知不觉中人们迷失了自己,甚至荒芜了精神家园。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线教师。要在语文课上使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内化成学生的一种素质修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发展,让他们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社会得以进步。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传统文化即民族文化,是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优秀的文化。本人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可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感染学生,既包括中华民族在古代形成的传统精神和中华民族在近代形成的革命精神,又包括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感受。

三、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

5~13岁,是一个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是人生的奠基期,你播下了什么种子,就会开什么花。而传统文化的种子,只有在小学阶段种下,才能及时发芽、根系发达,日后才能开花结果。如果错过了季节,即使发了芽,也只能长成一片荒草。因此,在小学加大传统文化课程比重,应成为一种国家课程行为方有力度,方见实效。

四、小学阶段学习传统文化的目标

小学阶段,学习传统文化重在兴趣与积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文固有的音乐性与韵律美特别适合学生反复吟诵。学古文开始可以不求甚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学生流利地背诵出许多经典文章之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而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则可以说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才能薄发”“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文以载道”。白话文的经典美文也很多,也要积累。让琅琅的读书声响彻校园,让传统文化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角。

五、把“语文课堂”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1.语文课本是渗透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都是一些文辞兼美的文章,品读它们是一种享受。有的给人以启迪、有的让人明白一个道理、有的抒发了浓浓的情感……课本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2.古诗,不可忽略的财富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是最容易的,可以在导入中运用,也可以在任何需要引用古诗词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用,还可以在课堂小结或总结时引用。当然,大量地引用古诗词,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1)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陆游的《示儿》等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亲情教育。如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重视亲情。

(4)友情教育。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情。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3.经典诵读,文化积淀的阶梯

“传统诵读”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让学生了解、吸收中华优秀文化,促进语文素养发展,教师不应忽略。

我校有专门的《国学》课本,《三字经》《弟子规》等著作的开设对小学教育的影响很大。如学完《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老师简单地解释几句后,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有的学生晚上回家,妈妈叫他,会很快来到妈妈面前,不再懒得回应,甚至在“母亲节”那天还给妈妈端上了一盆洗脚水,妈妈们高兴得合不拢嘴……

4.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

学生学习内容大部分是来自书本的间接经验,但有一点常常被我们忽视,那就是间接经验的来源――社会实践。结合实验课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调查,同学们能够了解许多传统文化。

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中图分类号:G3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35-03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绵延不绝的灿烂文明,是千百年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之所以能将古代文明发扬光大至今,全有赖于固有的悠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任。正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体味祖国语言文化的丰富多姿,体味炎黄子孙思想的广博深邃,体味伟大民族精神的经典永恒。着力于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好人生底色,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正是语文教学目标之所在。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手段和途径传承传统文化。

一、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为仁民爱物,修身齐家平天下,这些都透过对学生的基础文化教育深入内心[1]。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时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仿佛能看到一位垂钓于寒江的老翁步履蹒跚却镇定自若地向我们走来。他历经两次被贬的磨历,不但没有潦倒度余生,却以达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柳宗元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之上独钓的情景,尽管冰天雪地带来寒气和寂寞,但他没有丝毫妥协和退让,仍然执着于孤舟之上,独钓寒江,展现给人们不屈的傲气,就如柳宗元没有屈服于永贞失败一样,无所畏惧,不向恶势力低头。这一故事教会学生如何面对逆境和挫折,坚持人生信念,勇敢地生活。

(二)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能、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2]。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思想意识、文化积累最重要的时期,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其修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学《离骚》一课时,可先向学生介绍屈原的生平。屈原博闻强识,长于辞令,却被谗言所累,遭遇流放;但他始终不忘国事,直至人生尽头也心系国家黎民,这种献身于理想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智者的疾呼将一直激励学生前行,智者的情操、品格也一定会萦绕在学生的心中。

(三)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人文观念的形成及个人素养的培养

学生正处于个人内涵修养的积累储备阶段,诗词、历史、文学、民俗和语言都处于初步了解感性认知阶段,这将为以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奠基石的作用[3]。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古诗词中有“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幽静,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一不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为学生以后的知识积淀作铺垫,更是提高个人文化底蕴及修养的重要手段。

二、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

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有着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等待我们发掘。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努力营造教学的传统文化氛围,找准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契合点,让语文教学动起来、活起来,深入挖掘语文中的人文内涵。

(一)教学中注重汉字文化的挖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落实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就要求教师用心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

从文化背景来看,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传播文化的工具,其本身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宝藏。每个汉字都有一个故事,都是一幅画、一首诗。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也是了解、体会、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一种情感,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情感,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如“雨”字的教学:

教师板书“雨”的甲骨文,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几个图形像什么?

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像天上下着雨!”

师:“刚才老师画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用图画的方式写成的‘雨’字,后来经过不断演化: (金文) (篆文)(隶书)(楷书),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板书“雨”字)

师:大家仔细观察,对比一下,楷书的“雨”字和古人写的其他字体的“雨”字有什么不同?由哪些笔画构成的?书写笔顺怎样?

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定会对“雨”字的形和义有深刻的认识。

通过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让学生觉得汉字是有生命的,不再是冷冰冰的,再见到它,一定会觉得倍感亲切,写的时候也会认认真真,倾注自己的情感。

(二)古诗文教学的情境解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学好传统文化,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产物,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语文教学应拉近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距离,可选择部分内容进行趣味解读,利用故事的形式学习古诗词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

例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时,在学生读懂了诗意之后,接下来就要与诗人对话,体会情感。

师:景因人生情,这样的景是如何在苏轼眼中幻化为灵动鲜活的人了呢?同学们,读古诗时题目是万万不可不读的,大家看题目,再读读整首诗,题目中的一个“饮”字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结合你知道的苏轼的事情,用心和诗人苏轼对话,看看这一次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畅谈)

[引导看题目、资料]“饮”中蕴含了事,“饮”中蕴含了情。

创设情景:

[课件:音乐起]

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的距离,与苏轼一起畅游湖上吧。

开始时西湖之上还是阳光晴空,水光潋滟;把酒言欢中,不知不觉天空中竟飘起了蒙蒙细雨,此时此刻,在云雾迷蒙、虚幻飘渺的湖上,苏轼乘坐着一叶扁舟,在酒意微熏中,已是飘飘欲仙,眼中的西湖正幻化成了一位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女子向他翩翩走来。此时此刻,在苏轼心中,有愁吗?有难事吗?只是与友人一起泛舟湖上,开怀畅饮,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沉醉于美酒与美好的友情之中,在“已无风雨已无晴”,“已无忧伤已无愁”的心境中把酒言欢,笑谈人生!(范读)同学们都来体会着读一读吧!

(三)教学情境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通过单一的途径,与学习有关的各种情境都可以成为传承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学情境的创新,来营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达到预定目标。如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境:

空间情境。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或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学校的墙廊专门开辟出“传统文化角”,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音乐情境。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有利于把汉语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如学习《明月几时有》时,就可以与歌手王菲的歌曲相配,营造出唯美的意境。

影像情境。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四)真实情境模拟

为了达到将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走入情境,切身感受。

比如:学习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毕业离别的情境,让学生畅想毕业时的情景,并进行表演。在依依难舍的毕业之际,学生能深刻体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的情意浓浓,进而将诗铭记心中。

再比如:学习《论语》时,可以模拟“孔子讲学”,让学生扮演孔子。“讲学”中必然会用到传统文化的一些理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逝者如斯夫”、“温故而知新”等等。如此一来,学生就能轻松掌握知识。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阵地。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语文教学之路将越发诗意盎然、古意芬芳。让传统文化绽放在我们的语文生活中,让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同行。

参考文献:

[1]刘 玲.传统文化应植根于语文教学中[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

[2]杨移贻.文化传承、选择、创造 [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8):10~12 .

[3]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 [M].长沙: 湖南师大出版社,1999.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有效契合;措施

1.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

什么是传统文化,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具体含义有很多种不同的看法,语言学家对传统的文化的定义就是前人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传统文化有很深的内涵这一点有别于现代文化,并且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的主要侧重点也不同,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人在道德方面的修养,它提倡人们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自身的修养能够提高。传统文化提倡人们尊重自然,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传统文化的时代感越来越强了。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的渗入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去看待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在高中学习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语文教育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学生通过对于语文的学习掌握交流的技巧,所以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对于中国文化的发扬,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识字认字,写作造句等基本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说语文教学是传播文化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但是,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并没有做到有效的契合,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读懂古诗文需要借助工具书和参考书

在进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的学习工具不是课本而是一些“课本全解”等工具书和参考书,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需要借助这些工具书的帮助才能读懂,这些工具书也是直接将古诗文的意义清楚地表达给了学生,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就导致学生无法积极的进行思考,只是机械的明白古诗文含义,无法做到对古诗文的鉴赏,这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学生对于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依赖性非常强烈。

2.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的感情熏陶和创新能力培养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的语文教学教师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在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也只是对其中的生词生字给学生做简单的意义讲解,并没有深入的对其文化内涵进行讲解,这样机械死板的教学方式只是让同学知道自己学过什么文章,并不能对主旨和文化内涵有深刻的了解,只是停留在知晓的层面更不会有什么所谓的知识创新。

3.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策略

3.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课本,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整体文学素作为教学目标,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机械的灌输语文知识,而是应该全面系统的对课本有所掌握,在此基础上有效的渗入传统文学,使学生真正的学习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促使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并且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引导和督促,促进他们将传统文化在生活中践行。

3.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可以说兴趣是一切学习的积极动力,当然在进行语文传统文化的学习方面也不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生兴趣,这需要教师将教学方式进行改变,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便利,用影视、音乐和视频等多种手段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学习、对具体典故的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这样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古迹、欣赏传统书法碑帖、参看名人纪念馆等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当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的时候,学生才能积极地进行学习,积极地进行探索,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得学生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掌握,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自我品质。

3.3 对于学生采取名著拓展教学

传统文化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著进行了解和学习。但是就当前的语文学习现状来看,学生所掌握的名著数量非常少,不可能从里面提取精华进行学习,这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这个切入点就是对于教材中课文的学习,在进行讲解之前,教师应该将课文的重点和主旨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简单的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简单的讲解,引导学生去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原著进行阅读,全面的了解原著,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对名著的学习,在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4.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的学习对语文教学非常有帮助,并且对学生自身的素养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大大忽略了,这就需要教师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学生实际,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效的进行契合,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伴随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我国的很多优秀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相碰撞的过程中,出现了不断淡化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外来事物,吃洋快餐,看日韩动画片,过外国人的节日。

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感悟与传承的过程。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站在教育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文化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对古文工具书过度依赖。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高中语文课堂中,如对古文言文或诗词名句等的教学中,学生依赖最多的不是教科书,而是诸如“高中文言文学习宝典”、“高中语文诗词精解”之类的教辅书。在学习时,学生依靠这些辅导书的帮助,来理解文章内容,而不是靠已学习过的文言知识来对文章进行细细品读。这样一来,这些文章的学习价值就得不到体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2.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积累,而忽视情感上的熏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是说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把古人的名人名言、名篇都背诵下来,然后进行一代代的背诵传播就完成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主要是在理解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优秀文化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对传统中的精华进行吸收传扬,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予以剔除。而纵观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在授课时,大多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常见文言文的翻译技巧等知识,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情感上的教育,使学生难以体会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和价值所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意义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区别不同民族的根本性因素既不是生活习惯、肤色等这些先天性因素,也不是社会制度、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等后天因素,而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个民族所积累起来的带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核心凝聚力,民族文化是保持整个民族团结统一、和谐稳定的根基,它是在人们的长期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民族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多次波折,以强大的生命力传承到现在,已有五千多年的光辉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从未中断,显示出我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智慧和精华。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己的特色,在现实中将我们伟大的传统文化融入教育,而语文教学正是这样一个融入的平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以教授传统语言文字为基础,逐渐将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内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一个民族只有保持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深入发掘教材资源。在对教材进行研究时,我们会发现,教材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在教材中各种经典的传统著作和篇章,都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价值观和文化观。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言文,都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劝学》、《师说》,都向学生传达了古人勤学好问、尊师的美德;《陈情表》则讲述了李密的“孝”,突出了古人的孝道。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结合。

2.开展名篇的拓展。教学教材中涉及的古代经典名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进行教材教学时,学生只能接触到很少一部分内容,再加上平时学生学习和熟读名著的时间和机会比较少,学生对名著中所讲述的背景知识等不甚了解。课本教材无非只是一些具体的例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些经典内容为切入点,然后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去了解原著内容,熟读原著,并组织学生对名篇、名著进行探讨,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了。

3.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一个传统节日来说,都有一个美妙传说或历史典故等,它们反映了本民族的传统习惯和,寄托着整个民族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和憧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利用这些节日来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些节日的起源,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此外,还可引导学生就中国的传统节日来写文章。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我们民族的象征,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彰显了中华儿女的精神气质。在国际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应用。高中语文课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必须做好两者的衔接工作。

参考文献

[1]骆亚琴 《小议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0年,03期。

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生 语文教育 结合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是对传统文化认知、接受、学习的第一步,其是一个工具与窗口,通过小学语文初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可以增强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开阔小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本文着重研究如何将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以期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科学地穿插丰富的传统文化,对于从小培养孩子民族自信心,开阔文化视野,培养人文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

(一)增强母语情感

首先应该明确语文和文化是一个整体,而不应该当做两种东西对待。语文包含了我们的母语,母语又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炎黄子孙从小接近母语,增强对母语的认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增强国民对母语的情感,并且从表面的母语情感上升到母语意识方面,从可以简单使用母语,到对母语的热爱,最后对母语的继承与发扬。

(二)活跃小学课堂教学环境

社会对小学教育质量的评判往往根据小学升初中的考试成绩,对一位优秀教师的评判也是其所教授的学生考试成绩高低,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的升学等考试中。在如此社会体制前提下,出现了教师教授重点在应试技巧上面,小学生已经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小学语文课堂已经缺少了趣味性与生动性。语文课堂缺少了“语文性”,母语教学缺少了母语意识,一些资深专家、学者积极呼吁对这样语文课堂教学的抵制,小学生也是普遍觉得语文课没有“意思”,课堂上小学生往往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等情况,有些小学生认为语文课没有意思,便在课堂上去做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事情。

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教授出来的学生,没有经过精神文化的熏陶,没有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感受,将来他们有可能以优异的成绩一步一步升学然后进入社会,成为有知识的人,却没有精神内涵。在学校经常出现高校学生自杀事件、伤害同学事件等,社会上浮躁不安的年轻人成为主流现象,老人摔倒了扶不扶成为了需要讨论的普遍现象,这些现象出现跟传统文化的缺失有着及其重要的关系,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路不拾遗的光荣传统美德成为了笑柄,国人素养水平急剧下降。只有从小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才能恢复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力与生气,语文课堂才能成为人们精神境界提高的沃土,国民素养水平才能得以提高。

(三)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伴随着国民经济飞跃增长,也显现出了素质教养缺失问题,唯利是图、背信弃义等问题普遍存在于当下社会,中华传统美德中的舍己为人、重义轻利等已经被人们抛诸脑后。一旦民族传统美德缺失,社会将失去健康发展的动力。小学阶段正是国人美好品德养成的初始阶段,是健康人格养成的重要时期,此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每一个国民的心里,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结合的具体方式

小学语文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内,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应充分发掘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相结合。

(一)将传统文化活动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课内活动是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手段,是锻炼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标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有些传统文化以具体的艺术形式存在,而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人文精神需要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感悟与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结合教材将传统文化插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课堂活动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在小学课本中有“元宵节”,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猜灯谜”,“制作灯笼”等丰富的课堂活动。根据教材制定合适课堂活动,不但提高了课堂活跃度,锻炼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让小学生切实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水平。

(二)教学过程中加强多媒体的利用

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并把其发扬光大。我们要不断地了解我们的文化,小学课本里面的内容只是传统文化的很小一部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直观形象的将传统文化展示给小学生,小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感知传统文化的美,拉近传统文化与小学生的距离。用生动形象的中国传统文化点燃小学生的民族情怀。

(三)引导小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培养健康人格

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也是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语文学习技巧。中国文字不像英文、法语等文字,中文有自己独特的韵律,一些优秀的诗词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之后,白话文渐渐普及,文言文这一传统形式很少再被人们用到,但是不用并不能代表完全抛弃,文言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传承的一项工具,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自己的历史,就需要培养自己的文言语感,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

对于经典作品反复吟诵,每一次吟诵都能多一点理解,每一次吟诵都可以当做和古代大思想家、大文豪的一次对话,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这个道理。对于经典著作的反复吟诵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细细品味,在反复的吟诵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让学生通过对经典名著描绘场景的想象,去和作者对话,去感知作者的喜怒哀乐,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古代先贤的大思想、大境界。通过对古诗词、古代文学经典的吟诵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培养其健康人格。

三、结语

无论是从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还是从国民素质水平提升来看,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相结合都是值得重视的一件事情。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与关注。首先教育部门要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升自身传统文化修养;其次学校要配合教育部门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寻找合适的教学途径;最后,家长作为孩子最亲的人,应该对孩子言传身教,积极支持和配合社会及学校创造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生活环境。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做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的真正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松泉.语文教育心理学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第6篇

1.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整个课堂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讲《慈母情深》一文时,可以用深情而又哀伤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感受,并根据课文创设情景,让学生由课文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从内心生发珍惜亲情、孝敬父母的情感;同时,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诵读,积累孝敬父母的《三字经》及《弟子规》典故,在结尾处出示《论语》中的:“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使学生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积累了新课标下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契合。

2. 从阅读课文的“经典”词句中,感悟人文内涵。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文中的意蕴是要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有一定内含的词句段来品味,反复阅读,使人文内涵得到升华,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如,教学课文《长城》时,教师在学生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抓住“成千上万的参观者”这个词组让学生感悟整个句子的人文意蕴。通过成千上万的人登上长城,想象他们目睹长城后的不同感受,一种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学生在这样的感染下,也得到了高一层次的人文教育――那就是崇高的爱国情感教育。

3. 从阅读课文的内容中,感受人性关怀。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体味人性关怀。如,课文《她是我的朋友》,小小年纪的阮恒肯献出自己的鲜血去挽救一个生命垂危的小朋友,文中深刻地体现了这种“肯为朋友奉献生命”的可贵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敬佩的情感反复阅读课文,并挖掘文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悟洋溢在文章里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深情厚谊,而且要教育学生在当今的社会里,交朋友要以诚相待,当对方遇到困难或危险时挺身相助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这样的阅读教学既能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中去体会人物的高尚品格,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真正的人文价值,受到人文教育。语文课本蕴含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做人道理,教师认真分析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学生更好地收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在讲读课文前,首先要渗透读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明确读书法,牢记传统文化。《弟子规》中读书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论语》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使生学有所得。如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看到课题后,学生提出来问题,谁在和时间赛跑?为什么和时间赛跑?结果跑赢时间了吗?我称赞他们问题提得好抓得准,那么如何找到准确的答案呢?老师送给《弟子规》中的学习方法:心有疑,随扎记,就人问,求确义。这样学生边读书边解疑,很快就找到了三个问题的答案。体会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在学生学习重点句子“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说说你有什么体会?老师用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提醒他们多读多思,只有这样去读书,才能真正领悟到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体会时间的宝贵,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爱读书的热情。写字时用弟子规告诫学生: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久而久之,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7篇

一、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以古代诗歌、四书五经、孔孟之道以及史实传记等进入初中的语文教材中。这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黑板粉笔等传统授课方式,以传统的理念进行教育教学,而且要利用新媒体进行课文的延伸与积累,通过投影仪、电影片段等新技术手法介绍相关背景,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好知识,还有利于课本知识的课外延伸。

因为毕竟历经了几千年的变化,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离我们所处的时代相差久远,在外部环境和思想观念上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学习起来难免认为拗口难懂。所以教师必须通过现代技术的力量,用最熟悉的工具“还原历史”。比如电影,电影教学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课中,电影里生动的语言、完整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合具体案例说明,比如教师教授《论语》,可以给学生播放《孔子》这部电影,通过影视作品让学生了解孔子所处的社会背景、思想、习惯等。这比做多少套练习题都更让学生印象深刻,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播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暂停的方式,解读电影片段中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与教师更加注重互动,能够让学生学习自主化,教学方式多样化。

二、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内涵

语文课程中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其蕴含着的伦理道德,通过教材传递给学生,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从初一到初三的语文教材中,都是有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着的。想让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永远的流传、鲜活于世,就必须在外在原有力量的基础上,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将教材里的知识点融入到实际生活经验中去的能力,使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深层次文化内涵的解读。所以,古诗文教学、文言文教学包含了相关传统的历史文化内容,在教学中进行相关历史背景的渗透教学,有利于宣传优秀历史文化思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感受到中国文字表达的魅力。,又能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进而形成健康的现代文化价值观,更有利于学生养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引导学生阅读赏析经典文学作品积累文化底蕴

经典的文学作品能够流传至今,必然会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经典作品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文学知识,也蕴含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我认为当前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模糊现象,主要的原因在于古文的功底比较薄弱,即学生古典文献的阅读量少。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赏析经典文学作品,积累传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读书,不是一味的强制规定读书的内容、读书的数量,而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推荐相关方面的书籍或者作家,让学生自主选择,并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精力选择读书的数量和深度进行阅读,走“自助”模式。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感兴趣的诗词歌赋进行背诵,加深记忆。不仅使学生对于古文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同时,语文教研室可以开展学校诵读活动。教师通过朗诵指导与学生一起准备优秀诗词、散文,利用广播、直播的形式进行展示。对学生进行领读、示范。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认知度、重视度。

此外,教师可利用晨读、早读的时间,引导学生大声诵读唐诗、宋词、散文等,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感受传统文化的神韵。

四、借助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开阔传统文化视野

民俗文化,是对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如传统服饰、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等等。在我国,传统节日就像一幅珍藏的画卷,内容包罗万象: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等等。节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但随着外来节日的逐渐兴起,大家开始过上了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等,相反对于我们传统节日的由来并不是十.分了解,在有些学生的概念里,过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没有深入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但是,民俗文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是我们民族精神凝聚力的支撑之一。所以,我们教师必须通过语文课堂进行相关传统文化的介绍。

第8篇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语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拓展语文教材艺术美感、拓宽语文教学范围,还能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礼仪教育,还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目前,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以古文学习为主。但学生学习古文也是以背诵为主,缺少鉴赏学习的过程,教师不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优化教材案例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材中的案例,在有限的课本资源中渗透传统文化,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人教版语文教材收录了很多优美的古诗词,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形式美和意境美。例如,《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古诗描绘的是雪后清晨破山寺中后禅院的幽静雅致的景象,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教师在讲解这首诗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教会学生欣赏这首诗,逐渐学会体味诗歌的意蕴美。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让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诗文和民间故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传统文化,还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到古人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意志,进而提升自己的素质,培养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力。例如,教师给学生讲成语“礼尚往来”时,很多同学将“尚”写作“上”。对此,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讲成语的深层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礼尚往来的意思是在礼节上有来有往,“尚”表达的是“注重”的含义,而非“上下”之义。这样,学生在记忆成语的过程中还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了自己的知识水平。

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讲一些古典故事,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妙处,从而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感悟古诗文中的内涵和意蕴,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教学课文《丝绸之路》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这条路之所以叫“丝绸之路”,是因为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进行的贸易活动主要以中国的丝绸为代表,还包括铁器、金属制品、甘蔗等,它们途经中亚、西亚,直到罗马。教师讲解具体的教学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对课堂教学占据绝对领导权,这是错误的做法。教师应尽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比如,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工具书和互联网的帮助下搜集课文背景资料,尤其涉及传统文化的部分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分享研究成果,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交流,教师最后再进行总结发言。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搜集材料、整合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四、利用民族习俗吸引学生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民族性等特点,教师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甚至延伸到课外活动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朗诵和鉴赏古诗词。在人教版教材《元日》这首诗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提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春节见闻、活动等讨论与春节有关的传统文化,从而在课堂中形成独有的文化氛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节日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重视,如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中秋节、缅怀先人的清明节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解释中秋节的来源及风俗习惯,强化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还可以讲解描写清明节的古诗句,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阐述清明节的文化与内涵。这样做,既帮助学生学习了古诗句,又引导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民俗习惯。另外,在新年欢庆的节日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行联欢会,在会上,学生们可以载歌载舞,可以分享小故事,可以开展对对联、猜灯谜等活动,还可以开展手工活动,学生分小组学习编织中国结。这些有意义的活动,都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