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31 16:36: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市政工程;成本控制;控制制度;成本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180
1市政工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出现的问题
11缺少成本管理的控制制度
项目经理一般关注的是资金到不到位,以及怎么按时按量地实现目标。技术员工关注的一般是工程施工方面的问题处理而不是关注施工上的资金问题。员工注重的只是单方面的个人工资的发放而不是关注工程上的成本、资金等问题。财务部门由于被权力所约束,所以对于成本问题也没有相应的考虑,但实际上财务部门应该对于这个问题进行考虑。对于一个施工单位来说,没有一个好的成本管理,可能会给施工单位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在市政工程中,成本管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12缺少成本管理意识
市政工程单位的内部对于成本管理的意识相对来说也是比较薄弱的,某些施工单位里面,因为企业的工作人员无论做多做少都是一样的,工资不存在一定的竞争,所以企业的员工的积极性会大幅度地减弱,这样来看他们注重的只是施工的完成情况,而不会过多地考虑企业效益方面,所以成本控制管理也会被忽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费用和员工工资的预算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但是施工单位的员工对这项工作不是很重视,并且对其不采取严格的施工规定来实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在成本管理上并没有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这无疑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的不良影响。
13经常套用施工方案
对于市政工程的实施好坏来说施工方案的选择是关键,如果这个关键的部分没有做好,那么整个工程当中都将会有很多问题,与此同时也会大大地降低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会出现资金周转不足的状况,导致单位需要再在施工上添加资金。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在成功投标之后,都缺少对工程施工方案的讨论分析,并没有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而是照搬自己单位以前的施工方案,但以前的施工方案很可能对不同的工程产生不一样的问题。由于方案不适用所以可能会导致施工的时间大大地增加,资金问题也缺少一个合理的使用,施工材料可能也会通过不合理的使用而大大被消耗。
14成本管理水平较弱
单位对于所有程序的成本管理的管理水平还比较低下,许多单位的成本管理的程序也极其简单,一般也都会循环使用,不会在不同的工程施工中进行改善。施工经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整个工程体系当中施工单位不能只关注施工,而施工背后的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并且有些时候也会有致命的危害。所以在施工的所有程序上都要进行严格的规划,这才能促使市政工程有一个好的施工。施工经验也要在不同的工程当中选择适合该工程的经验,不能一味照搬照抄一成不变。一个好的施工方案加上好的规划管理会让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大幅度提升,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市政施工成本管理和项目控制的完善方式
21正视项目成本的管理,了解其重要性
施工单位在激烈的市场当中的竞争力与其在成本管理上的水平成正比,如果该单位的管理制度越完善,那么其竞争力也会随之增强。所以,对施工单位来说通过对工程的成本管理不单单能够降低施工的成本还会大大地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在费用相同的成本基础上,建造出高质量的工程,这不仅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还为市民带来了便利,也给政府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2妥善管理合同,以合同为基准制订计划
依据承包时合同和施工图纸的规定,对该施工项目进行一个拟定和预测,把其进度、质量、材料等进行一个精细的编定,这也是施工工程管理工作的最基础部分。对于合同当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问题要及时与现场核实,对合同上的权利要给予合理的保护,要多工程进行合理的调整,并且还要降低成本。
23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施工在投标之后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际情况的调研,根据其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方式的选取和具w管理工作的制动,并且在管理方面一定要注重成本管理,并且要给工作人员灌输成本管理的思想。施工单位在项目经理的选取上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应该对成本管理具有一定的关注和理解,并且能够把管理上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而且实行起来。那么对于承包商来说,施工单位是否能够竞标成功其也在于公司重要员工的能力,和成本管理的体系是否完整以及实施良好。
在管理思想上的问题处理好我们还需要施工单位把成本管理体系作为单位制度上的重要部分,在所有的程序上都少不了成本上的管理。在工程施工之前我们一起制定一个具体一点的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和基本上的费用使用预算,同时还要对施工当中实际上的资金使用和预算上的差异进行严格的对比,并对这个差异进行研究,并且对下一个环节的方案进行合理的修改,施工全部之后还要对所有的管理和资金进行总结和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虽然建筑市场经过治理整顿,目前工程质量下降的状况已基本得到抑制,但是由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项目建筑位置固定、生产流动、
结构类型不一、质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决定了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管理难度更大,因此,工程质量问题仍然必须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从而决定了施工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内容
1.1 建筑工程施工方法的管理
方法管理是包含整个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管理。
技术文件是建设项目施工的依据。为了确保这些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工程管理人员应建立技术文件资料目录清单,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文件资料实施动态管理,保证文件的可追溯性。施工图纸是组织建设项目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是进行项目施工管理的依据。每个项目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将施工图报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施工图审查,在施工过程中应将图纸会审贯穿在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之中,建立图纸会审制度图纸会审后必须详细整理及确认,并分发给图纸持有人,让施工图在变成成型产品的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为施工生产提供准确的依据。
施工方案的制定、论证选择,其前提要满足技术的可行性,目的是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施工技术方案交底是工序的技术性指导文件,必须将技术方案交底作为过程管理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控制。
1.2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的管理
这里的环境管理是指工程技术环境的监控及现场管理环境的监控。由于环境因素具有多样性,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所以施工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十分的显著,复杂多变,如临近河边或水源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暴雨、酷暑、严寒都使地下水位发生大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前一工序人工挖孔就是后一工序浇筑成桩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另外,对环境因素的控制,又与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紧密相关,必须综合分析,全面考虑,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和作业环境;加强对自然环境和文物的保护;减少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合理布置,使施工现场秩序化、标准化、实现文明施工,从而达到环境的监控,以保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2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2.1 设计质量的控制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图表、资料文件因未经施工实践,不合理的地方及遗漏、错误部分往往不易暴露,除开工前通过设计文件会审控制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1 )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可以书面明确解释或补充规定(2)重大变更应要严格按设
计变更报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3)非重大变更由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会审处理,也可以由设计单位授权监理工程师审查。(4)加强图纸设计方案的审核。
2.2 施工质量的控制
程质量主要由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构成。对于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监理及施工确立了力争实现“零误差”的质量目标,并在施工中通过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检查验收基本得到了实现,工程所包含的全部分项工程质量全部达到了优良标准。
施工过程中要求做到:
2.2.1 抓好各施工阶段,防患于未然。
2.2.2 对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或带普遍性问题,要坚持质量第一。
2.2.3 对虽未发生但根据质量情报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2.3 严格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评检施工质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标志着质量好坏的程度,严格的质量检验,往往是建筑物完美竣工的保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维护资金的投入,从而节约了成本。
2.3.1 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检验标准主要指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检验内容主要针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等,使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灭在施工过程中,这样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主要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的,另外,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
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
2.3.2 检验的组织形式
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专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交验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特别是建筑物结构中的基础等隐蔽工程,须及时进行检验、检查,从而确保关键部分工程质量的合格。
2.3.3 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工程建设中,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苛地进行妥善管理,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不能迁就,将一切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时的消灭。检查和评定,评估和建议,都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各级的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指导在事先、检查在中间、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工作,纠正过去偏重事后把关的习惯。
3结论
目前的建筑施工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挑剔的顾客,质量将成为占领市场最有力的武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以质取胜市场、赢得市场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谋求更大发展。这是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做大做强,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子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究[J].硅谷,2009(6).
论文摘要:从知识管理系统建设、使用、增效这一生命周期的角度,提出一个包括建设层、使用层、效益层的知识管理系统三层评价体系。并在此体系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
知识管理系统是一类管理组织知识的信息系统,是用于支持和加强组织知识创新、存取、转移和应用过程而开发的基于IT的系统…。对知识管理系统的评价是知识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要想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效益,确保现有知识管理系统项目的成功并对以后的项目进行指导,就必须对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面的评价。
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逐渐开展了知识管理系统评价的研究。FolkerFolkens和MyraSpiliopoulouL2J给出了一个知识管理系统的评价框架,该框架基于知识管理的六个功能:知识目标的定义、知识识别、知识利用、知识创新、知识共享、知识保存。MinsShinL3从知识管理系统的经济意义人手给出了一个评价框架,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知识资源的生产成本和收益、知识的转移成本、知识的管理成本。O[1iverBayer,StefanieH6hfeld,FraukeJosbacher等人4对一个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系统进行了评价,其标准包括:用户界面、使用技术、知识辞典和分类。黄立军_5认为评价一个知识管理系统的优劣,一般可通过以下几个指标:项目管理功能、通信与协作能力、智能功能、可维护性、安全性、维护简便性、实用性、技术简单性、文档图书馆功能。王君6的知识管理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系统性能、系统功能、系统环境、人性化、系统成本这五大因素下的37个评价指标。
综合以往的文献可以看出,这些评价指标的设立主要是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或者是从系统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进行评价的。这些评价指标往往只能反映系统的某些方面,而要想全面了解知识管理系统的成效,则必须从系统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进行评价。本文就是将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运行、增效这一整个过程看成系统的生命周期,提出一个三层评价体系,并基于此建立一套评价指标。
1三层评价体系
项目的生命周期有多种划分方法,但由于lT项目的根本目标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从客户的角度来划分项目的生命周期是更能直接反映项目成效的。并且,知识管理系统是企业的重大IT项目,它投资大、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必须从项目生命周期的科学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具体说来,知识管理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从根据需求建设系统开始,到项目的使用,到最后实现企业增效而结束。本文将评价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建设层、使用层、效益层,如图1。
1.1建设层系统建设的评价是项目评价最基础的一层。在这一层,主要从系统的使用技术、实现的功能、系统性能、系统存储的信息和知识的质量方面进行评价。
a.系统使用技术。目前,在知识管理系统中使用的先进的信息技术主要有:知识采集与发现技术:包括搜索引擎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知识存储技术:包括数据仓库、文本数据库、案例库、知识库等;知识组织与描述技术:包括分类技术、本体工具、摘要技术、知识地图、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建模技术等;知识交流技术:包括电子邮件技术、电子会议(视频会议)、虚拟社区、即时消息、BKS、新闻组、在线讨论等;知识使用与创新技术:包括检索技术、推拉技术、e—learning技术、工作流技术、专家定位、过滤、权限与角色技术、个性化技术等;其它技术:包括智能技术等。需要说明的是,系统的使用技术并不是越新越好、越先进越好,而是要根据系统的目际选择合适的技术,既达到系统需求,又便于开发维护和扩展。
b.系统功能。系统的功能包括提供统一的知识人口,文件管理功能,各种途径的知识交流,支持多种渠道的通信与协作等。知识门户:它是企业知识资源的统一入口,员工通过它了解当天的最新消息、工作内容及所需的知识等。实时地与其他成员取得联系、找到能提供帮助的专家知识。文件管理:可利用系统管理电子文件库或知识库。包括文件权限管理、版本管理、文件检索、文件储存与取用流程管控等机制,提供文件库与知识库存储与分享的平台。知识交流:系统提供专业技术和知识的讨论区、专栏区、留言版、聊天室、在线学习等机制,使得具有相同专业领域或兴趣特长的员工能分享并创造知识。专家黄页:透过动态核心专长调查系统,随时掌握个人与部门的最新核心专长,包括项目执行、证照取得、教育培训、专利发明、荣誉奖项、专业著作等,不仅可与组织核心竞争力接轨,还可在不同项目任务来临时,选配出最佳工作团队。通讯与协作:提供电子文件交换、声音传输、影像传输的平台,以完成非面对面的远距离沟通作业、项目执行和多边视讯会议。
c.系统性能。系统效率:通过测试软件测量系统响应时间、周转时间、吞吐量等,进而对系统效率做出评判。维护管理:管理员能比较容易地维护系统硬件、软件、文档等。用户能方便的管理个人帐号和文件。可扩展性:系统的进程能力足够支持公司所有员工上线。未来随着公司的发展,用户规模逐渐增加时,系统能很容易地扩充。为了预防系统损毁造成的损失,系统能方便地备份和还原。安全稳定性:系统使用简单,硬件集成稳定,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长。系统设置了各种级别帐号的权限。拥有文件权限控管功能,对每一份文档可以设置不同的读、写权限。
d.知识质量。可靠权威性:知识来源于权威出版物、权威数据库、权威网站、权威专家知识等。在将信息录入系统时有审核机制。易吸收理解:信息和知识运用可视化表示方法,能容易地被用户吸收理解。
1.2使用层
a.使用情况。系统使用范围、人数和频率:通过对后台webl0g的挖掘,得出系统的使用范围、人数、频率、频繁重点网页、用户特征等。美国ExacttrendSoftware公司的软件webLogEx—plorer是一个有效的网络13志分析软件,能高效地统计分析出一定时间段内访问网站的用户数量、特征、网页访问率、搜索引擎关键词等。知识管理系统开发和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特定的需求开发特性化软件。
b.使用反馈。用户反馈:系统设立FAQ模块和意见反馈模块,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用户对系统的反馈。同时,管理人员可以制作网上问卷调查,针对特定问题,及时收集用户对系统的评价。使用界面: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1.3效益层
a.系统成本。建设成本:系统的建设成本包括系统硬件、软件和系统开发费用。其中硬件费用包括主机设备费用、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机房建设费用。软件费用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测试软件的费用。系统开发费用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阶段的管理费用和员工工资。运行维护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包括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运行费用、员工工资、管理费用和设备、备件的折旧费用。
b.组织效益_I。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知识管理系统的良好运行与使用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降低操作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比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系统前后效益的变化,并考虑知识管理系统在这个变化中所占的比重,能够计算出系统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系统能改进企业核心业务流程,促进企业流程改造,加强企业中各部门和员工之间的合作,发展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减少管理成本,从总体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由于知识管理系统使用给企业和员工带来的好处,使得员工乐于进行知识的交流、学习与共享。这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促进其向知识型组织转变。
C.个人效益。提高员工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系统能方便员工获取所需知识,能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系统能降低员工在获取信息和知识方面工作的劳动强度.使员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调查研究和决策工作,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2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提出的评价体系,本文构造了一套由3个层次,9个指标,27个具体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在使用这个指标体系,对每个具体指标进行评分时应采取专家评分和用户评分相结合的办法,并制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最终得出加权的总得分。在制定权重系数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比如有的企业特别注重知识质量,而有的企业特别强调降低成本。所以要根据不同情况,设计合理的权重系数。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指标体系中,“系统成本”下的“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为逆向指标,即成本越高,此项得分越低。其他的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在定量化评价的同时,还应写出定性的评价报告,以供企业决策者和系统开发者全面了解系统,为系统改进提供参考。
3结束语
一、首先研究大跨度桥梁的范围界定
顾名思义,跨度较大的桥梁即为大跨度桥梁;目前《桥规》规定:单跨跨径大于40米的为大桥,一般认为单跨跨径大于100米的桥梁即为大跨度桥梁。大跨度桥梁不仅是技术范畴的概念,也是历史发展的概念,如1970年代,跨度大于50米即为大跨度桥梁。在结构形式上主要有斜拉桥(适用跨径200~1000m),悬索桥(曾经是600m以上跨径的唯一结构形式),其它组合体系桥梁等。
大桥主要是指规模大(长桥)、跨度大两种情况,因此大桥不一定是大跨度桥。
二、大跨度桥梁的发展趋势
在建桥材料上,逐渐走向多样化、复合化、轻型化。结构形式上新结构新形势不断应用。结构理论上细化、系统完善和成熟,施工方法上无支架和大型化。应用领域上开始从陆地走向海洋。建设管理上开始走向专业化和精细化。
三、大跨度桥梁精细化管理应用情况及问题分析
(1)大跨度桥梁应用情况
从项目施工角度来说,大跨度桥梁精细化管理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投标管理、前期策划、组织管理、产品清单和责任矩阵、后台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分包管理、进度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环境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财务管理、薪酬与绩效管理、审计与监察、综合事务管理、收尾管理、作业层建设、项目文化建设、后评价、监督与检查等方面。
四 其次研究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1)精细化管理的定义:
就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和明确化,落实到各管理者。其运行逻辑是设定目标和关键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及其相互关系,规定工作方法与训练,最终形成工作机制。
(2)精细化管理的特征:
①细化。②量化。③流程化。④标准化。⑤协同化⑥严格化。
(3)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效益的最大细化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和管理的最优化。实质上就是要改善项目的时间(T)、质量(Q)、成本(C)、服务(S)等各个方面[18]。
(4)精细化管理模型体系
精细化管理下的大跨度桥梁项目管理体系可分为流程管理体系,制度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信息管理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
五、精细化管理在我国大跨度桥梁项目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精细化管理在我国大跨度桥梁项目中的应用还不广泛,有些已经应用到企业施工生产的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较为典型的问题:首先是精细化管理与传统管理理念的冲突,其次是过度重视制度化而忽视人的作用。接着是过于强调财务管理,没有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和大跨度桥梁项目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较大,很难实现标准化等问题。
六 基于关键过程域与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以及大跨度桥梁项目管理现状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
(1)关键过程域分为组织过程和管理过程。组织过程分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技术储备,人力资源管理四个方面。管理过程分为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启动阶段,项目计划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竣工与收尾阶段五个阶段。
(2)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分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建设工程扩展体系(PMBOK Guide Extension-Construction)。其中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包含9个知识领域,即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集成管理。结合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建设工程扩展体系,最后确定为以下12个项目知识管理体系: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现场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信息管理、风险管理、项目管理人员、项目团队文化、范围管理
(3)根据我国大跨度桥梁项目管理现状,又可以增添分包商管理、工程文档管理、财务管理及索赔管理4个知识体系。
(4)大跨度桥梁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
结合我国自身的建设流程、文化背景、工程项目自身特点对国外的PM3模型进行改进,建立适用于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①第一维度―成熟度等级
当前,许多PM3都使用了确定的改进过程等级,用以构造和表述模型内容。大型工程管理成熟度模型在综合CMM、OPM3等几种模型成熟度等级基础上,将成熟度划分为四个逐步上升的梯级,依次是初始级、提高级、成熟级、持续改进级。
②第二维度―大跨度桥梁项目生命期及阶段
本文主要从施工单位的角度对项目管理进行相关分析,因此大跨度桥梁项目生命周期可分为投标准备阶段、投标阶段、实施阶段、运营与维护阶段
③第三维度―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域
根据国际 PM 和美国 PM 协会制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对其管理要素进行分类、精简调整,并结合我国大跨度桥梁项目管理实践需要,将评价指标域设计为投标阶段、 施工管理(包含进度、成本、费用、管理等)、收尾管理五个方面。调整原因主要基于以下三点,一是与大跨度桥梁项目生命期阶段性大致保持一致,二是可实现项目管理的规范化要求,三是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对各项管理指标进行评价。
(4)精细化管理下的大跨度桥梁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大跨度桥梁项目成熟度管理模型第三维度―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域,建立精细化管理下的大跨度桥梁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精细化管理综合评价为一级指标,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域为二级指标,然后根据各各评价指标域的范围,来确定三级指标。指标体系建立起来后,对其进行评价指标的相关性,鉴别力分析,筛选出关键指标。
参考文献:
[1]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1)阶段性。为了更有效的对项目进行管理,通常将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项目选定、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每个项目阶段一般都以一个明确的阶段结果结束,项目不同阶段之间也有着密切联系,一些重要阶段的结束一般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才能确定是否进入下一阶段,这就被称为关键节点管理控制。
(2)创新性。项目的独特性的特点决定了创新性是项目管理的必要特征。不同的项目之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因为这些不同的存在,创新性的特殊方法才有贯穿到项目管理整个过程中的必要性,这是成功实现项目管理的关键。同时,要提高项目建成后的竞争力,项目管理也必须要有创新性。
(3)复杂性。项目资源环境及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项目管理的复杂性。项目的复杂性是由项目的多个部分构成,运行过程中跨越多个组织,解决问题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等决定的。在项目工作中,通常没有可以借鉴的以往的经验,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也会出现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在一个临时性的组织内把来自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经历的人员有机的整合,为实现项目目标,较为严格的约束在成本、进度、技术技能等条件下。
(4)独特性。独特性是相对于常规的行政管理而言的,也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管理,由于项目管理任务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它也有自己独特的管理体系,与其它管理系统存在很大不同。而在工具、技能、知识和方法等方法和原理的运用方面,项目管理活动与其它管理活动的也有所不同,充分显示了它的独特性。
二、我国道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对国内外项目管理研究的综述,可以看出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不足,在实际运用中也不是很完善,而且随着时代信息化的不断的发展,道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基础薄弱、知识体系不完善
我国关于现代项目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开始。丁士昭、成虎、尹贻林、翟丽等资深的教授学者对项目管理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推动我国项目管理的不断发展,为我国项目管理在建筑、工业、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仍不够完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还需要向共性化进一步发展。
2.项目管理人员意识淡薄
目前国内大力倡导实施项目管理,然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都相对较低,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人员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解也处在被动接受阶段,没有真正的理解、接受并运用。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设计管理、价值管理、风险管理等具体的项目管理内容意识较淡薄。
3.未足够重视“人”的因素
从1987年在全国范围推行项目管理法施工开始,其在建设工程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加速了我国项目管理发展的进程,但在这个过程中,过分强调对材料、机械设备等“物”的管理及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的目标管理,而对项目参与者即“人”的管理缺乏重视,使“三超”现象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让项目管理人员很难全盘把握。
4.对项目管理人员专业培训力度不够
1 项目管理教学的特点
项目管理是一门具备高度实践性的管理学科。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项目管理实践、协会(特别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和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和学术界的努力推动下,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并已成为企业广泛采用的管理方式。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项目管理的优势就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把传统的基于运营的管理模式转变为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受到的热捧凸显了其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项目管理这门课的教学呈现出综合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三方面的特点。项目管理教学的综合性体现在课程集成了技术领域知识和管理领域知识;项目管理教学的系统性体现在项目管理的内容体系之间相互依赖并相互制约,需要从整体考虑,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项目管理教学的实践性体现在项目管理的本质就是一次性解决好特定问题的方法,所以要教会学生以做项目的思维和视角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力争一次把事情做好。
2 项目管理教学中要处理好的关系
2.1 庞大知识体系与较少课时之间的关系
由于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推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和职业项目经理资质考试(PMP)在全球的巨大影响力,大多数项目管理的教材的编写都是以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撰写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为依据的,涵盖了整体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十大知识领域和包括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在内的五大过程组,知识体系纵横交织、非常庞大。另外,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项目管理的学时多数安排36~48个学时之间,这就形成了大量知识点和较少课时之间的矛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针对性地筛选以突出重点,促进学生对项目管理核心知识和技能地学习和掌握。
2.2 项目管理的通用方法与具体项目之间的关系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在总结了项目管理在实践中的优良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和通用性。这些方法和工具同具体项目结合起来时就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具体项目的行业或者技术特征,如建筑、航天、软件和流程再造等不同项目就有不同的项目生命周期和实施办法;二是具体的项目环境,每一个项目都是独特的,因而项目的目标、资源和项目干系人等项目环境因素是不同的。在项目管理教学中,既要掌握通用的项目管理方法,又要能够针对具体项目进行项目管理方法的选择和调整。
2.3 传统项目管理与现代项目管理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区别传统项目管理和现代项目管理。传统的项目管理围绕着质量、成本和时间三重约束条件来进行管理,注重的是以经济效益和效率等指标的达成。现代项目管理的内涵和外延相对于传统的项目管理已经大大地拓展了,不仅仅考虑项目中的物的因素,还更加重视项目中人的因素,认为项目管理就是要满足所有项目干系人的需求,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2.4 运营管理思维与项目管理思维之间的关系
项目管理教学中要辨析运营管理思维和项目管理思维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从区别的角度看,运营管理是处理常规问题的,因为运营的工作是重复而持续的,运营管理是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管理方式;而项目管理是处理特殊问题的,这是由项目的特点(独特性、临时性和渐进明晰性)所决定的,项目管理是持经达变的管理方式。从联系的角度看,两者都服务于组织目标,且相互衔接和配合,通常是项目完成后开始运营,运营一段时间之后通过新项目来升级,如此循环发展,推动组织实现其组织战略目标。
3 提高项目管理教学质量的对策
3.1 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考核
项目管理教学的目标围绕着知识、技能和观念的三个方面来进行设置[2],即使学生够较好掌握项目管理相关知识、培养基于团队运用项目管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学生学会以项目管理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情境,改善心智模式,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完善教学目标系统,使得项目管理的教学工作从单纯的知识导向往应用导向和创新导向升级。教学目标应进一步具体化,使得这些目标在考核时能够找到依据。在教学考核方面将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以教师评价、小组自评和小组互评的方式进行考评,以获得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全方位评估。
3.2 教学内容体系的梳理
项目管理的教学内容体系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以项目管理十大知识领域为核心的横向主线,注重项目管理知识的概括;另一条是以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组为核心的纵向主线,注重指导项目的实务操作。学生在学习时对这两条纵横交织的主线会产生困惑,教师在讲授时需要兼顾这两者,可以先分知识领域讲解,再通过项目案例和实训的方式从项目实施的视角串讲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
3.3 理论结合实践开展教学
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导向,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如辅导、答疑、研讨课、作业、实训、考核等方面,将课堂理论教学、课堂实验教学、课外辅导和自学指导结合起来,细化作业的批改和讲解,注重学生能力、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3.4 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
由于学生缺乏项目管理的实战经验,对项目管理中的重难点理解得不深入,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做出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学生学习项目管理的重难点集中体现在现代项目管理的思想、核心技术和经验这三个方面。首先,理解项目管理思想的重难点在于:一是理解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满足项目干系人不同的项目需求和期望,二是理解项目管理的系统性,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和要素。其次,项目管理的核心技术如工作分解结构、网络计划技术和增值管理技术也是在整个项目管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到困难的部分。最后,缺乏实践经验使得学生不能充分意识到资源和风险管理的作用和价值。在处理项目管理教学重难点时应在教学进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使用这两方面下功夫,做到循序渐进和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搭配,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可以按照设问、思考、解析(讲授法为主)、练习(小组项目任务和案例分析为主)、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和小组总结的流程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习。
项目管理技术是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最多的实务管理技术,也是发展最晚、知名度最小、最不成熟、需求量却最大的通用型管理技术。项目管理技术是一切工作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在西方发达国家被全面贯彻和应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运营模式。在我国,项目管理技术也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项目管理专业岗位不少于2000万个,关联和混合岗位则超过1亿个。
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将项目管理体系的开发定位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基本每个国家都开发了自己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和相关应用体系。而我国目前的主流项目管理体系则主要是在这些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的,基本还是西方体系的配角角色。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的项目管理水平和能力始终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像中铝、中石化、中石油、中铁建、中钢、中铁、国航、中远这样在国内项目管理水平名列前茅的优秀大型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高达几亿、几十亿元人民币的失误和损失。这就像计算机软件和金融体系一样,源代码应用企业永远不可能超越源代码掌握企业,货币持有国永远要受制于货币供给国。因此,开发我国的项目管理自主体系是摆脱思想制约、模式束缚、规则陷阱和被动地位的唯一途径和解决办法。
其实,西方的项目管理体系还都属于平面体系,处于简单的二维管理层次,不具有立体项目管理的结构,不能适应多维项目的需求,不太适应全球复杂环境和市场规则,在实务应用上一直缺乏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这些体系中销量最大的美国PMI版体系,其所有语言、四次改版的30年全世界销量总共也不过才200万本。
开发自主项目管理体系是当前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跨越性发展的核心途径。自主体系应该以三维立体和四维动态结构为思想基础,以技术性应用为模式导向,以通用和专业二元体系为设计方向。自主体系应该包括思想体系、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等多种类型,覆盖决策层、执行层和操作层等多层等级,涵盖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社会服务和通用活动等各类领域。
自主项目管理体系的研发是一项关乎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富强的迫在眉睫的根本性任务,是关乎到国家发展战略、产业生存空间、科技体系独立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任务,是支持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和模式创新、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工具。自主项目管理体系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在内容上有所突破,要从根本上提出源概念、构建源思想、搭建源体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真正的原创性开发、自主性开发,拥有真正的自主知识产权,从而拥有包括理论、模式、工具、著作内容、商标、专利、专有技术乃至域名等各类知识产权的完全权益。
(一)课程实践教学的特色化项目管理体系根据PMI(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关于项目管理的定义,项目管理就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目的的要求,并通过合理运用和整合42个项目管理过程来实现,可以归纳为五大过程组,涉及九大知识领域[16]。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涉及较多的软件技术和活动,从而形成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自身的特点,如更加难以量化,成员思维活动更加难以协调等,对项目管理的水平要求更高。对此,我国工信部中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行业资格认证有系统的论述。PMI的项目管理体系中涉及到九大知识领域和五大基本过程,实践教学项目不可能都涉及。针对教学实践活动,需要有针对性地取舍和优化,为此围绕项目管理的几个要素:人员、产品、过程和项目,形成了面向网站开发实践教学的特色化项目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角色划分等,涉及基本的时间、质量和成本管理。整个的课程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涉及电子商务运营和管理、网络营销、物流、网站设计与开发等课程,以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用项目的方式去管理课程实践,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基本前提。举例来说,在这一体系中,由专业授课教师负责组建项目管理办公室,骨干学员参与,负责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综合过程与产品质量控制、专业技术咨询,甚至是相关生活的协调,各角色分工明确;以全班40人为例,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组长担任项目经理,根据所选项目的特点,设立网页设计师、数据库工程师、质量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在教师创设的条件下,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并在完成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开放式实践环境。(二)服务于实践教学的精简型项目管理信息平台项目管理体系的实施需要好的信息系统管理平台支撑,以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实践为例,针对该课程的教学实践特点,建立了以协同知识共享、任务跟踪和版本控制为核心的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协同工作平台是运用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将实践过程各环节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选用开源的技术产品,合理搭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这些技术主要包括confluence、JIRA和SVN。以SVN为例,将所有的版本信息都存放在服务器上,学生每次参加实践活动前都要从服务器下载项目组最新代码,然后进入自己的分支进行工作,快到下课时间时,把自己的分支合并到服务器主分支上,一天的工作完成,并反映给服务器,做到版本的实时管理。此外,还邀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培训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三)支撑课程实践教学项目的管理与开发系列参考文档创新源于模仿,好的模板是项目成功的重要支持,项目管理特别强调规范和标准,而文档模板是保证一致性的重要手段。以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实践为例,针对该课程实践活动,设计了针对管理过程的文档和开发过程的文档,包括需求规格说明书、项目计划书、问题提交单、质量控制单等管理过程文档,以及系统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含网站界面原型设计、数据库设计、业务逻辑设计等)、测试文档等开发过程文档。其中项目开发计划为项目实施方案制订出具体计划,应该包括各部分工作的负责人员、开发的进度、所需的硬件及软件环境等。需求规格说明书用来对所开发软件的功能、性能、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等作出详细的说明。它是在用户与开发人员双方对软件需求取得共同理解并达成协议的条件下编写的,也是实施开发工作的基础。详细设计文档着重描述每一模块是怎样实现的。项目完成后还要安排学员进行测试,以确保运行无误,测试工作完成以后,应提交测试计划执行情况的说明,对测试结果加以分析,并提出测试的结论意见。(四)项目管理体系指导下的课程实践教学流程与评价方法在将项目管理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需要针对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进入实践阶段的有些学生虽然经过了软件相关课程的学习,但还是很缺乏项目管理的思维和习惯,因此软件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培训的重要部分。教学流程包括单元技术回顾、MINI软件项目管理培训、网站开发实践、项目评价四大阶段。单元技术回顾由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或者快速掌握网站开发涉及到的工具、技术,如HTML、DIV、CSS、PHP、SQL、JavaScript,以及一些开源的框架技术;在MINI软件项目管理培训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特色化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内容、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的使用、管理和开发文档的利用,以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规范和要求等;项目评价阶段设计流程和指标评价学生作品完成的情况。邀请企业项目经理来对实践项目作总结报告,应与项目实施计划对照,总结实际执行的情况,如进度、成果、资源利用、投入的人力,此外,还需对各个项目小组工作做出评价,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形成项目评价总结报告文档。例如,项目评价的主要指标如表1所示。
二、应用情况
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的电子商务等多个专业的相关课程采用了这一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在各类信息技术类竞赛中,围绕“以赛促学、赛训合一”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和组织学生参赛,利用项目管理体系下的实践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参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训练,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大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师生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专业素质得以提高。其次是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兴趣大、学习效率高,教师传授的信息量大,便于教学质量控制。师生互动更加紧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改变了过去“被动接受”和“注重理论”的学习定位,使实践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甚至在非典型的实践环节,在基础科目的学习环节,其理念也可被应用。最后在校企合作育人上,这种教学模式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如何达到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大挑战。要达到这个目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学生放到企业中学习和锻炼,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实践基地,建立校企协同管理的合作模式,在标准项目管理体系下实践教学模式指导下,通过营造企业的研发氛围,按照企业标准建立项目交付流程和目标,由专业的项目经理团队的指导,让学生们在企业化的研发场景整理完成项目的开发,获得实际的项目开发经验和技能,体验项目管理流程,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融入企业职业素质要求等方面的讲座,快速提高职业素养,从而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对接。企业需要众多技术人才,以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实践为例,包括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也包括需求分析师、项目管理师、系统设计师等高级人才,但高级人才一般要求较长的工作经验,高校毕业生是无法直接达到这类人才要求。因此将实践目标定位在设计工程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是比较贴切的,实践过程中项目经理、架构设计都由企业的人员承担,他们在项目中既是教练、导师,也是项目的领导者;让学生在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小组管理等角色上获得实际的锻炼。同时通过项目管理团队的指导,学生实际地感受和学习到项目管理、架构设计、需求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实际辅以项目管理体系知识方面的讲座,加深对实践知识的理解和体会,按照这种方式,根据学生的能力安排适当的角色,学生和整个小团队都能获得更实际的体验和锻炼,同时也不乏对标准项目管理体系下专业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能为以后更高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企业也对标准管理下实践教学模式给予高度的评价。
三、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