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

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31 16:36: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音乐;合理应用

现今社会是多元文化相互交织融合,共同发展的社会,并且音乐文化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具有其自身活跃并且独特的特色,是文化的关键内容所在。在小学音乐实际教学中,需要对小学音乐进行重组,渗透进多样化的文化,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认识和了解到不同的音乐背景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将多元文化合理的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到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中去。

一、多元文化的背景和理念

多元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有助于培养和加强小学生对于音乐的把握和整体感知,进而让小学生理解到不同的背景下产生的音乐的各种意义,让他们欣赏到不同民族的音乐,学习到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逐渐接受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时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多样化,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拥有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增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其次就是要保证实际教学的内容多样化,小学音乐教学资源需要丰富和拓展,在学习发展本土音乐的同时学习不同文化下的音乐,丰富教学内容;最后就是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因材施教,采取多样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小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素养。

二、多元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民族音乐推广时缺乏活力

作为新课程的标准,多元文化倡导着音乐的教育,促进了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发展,在实际教学时能够让学生深刻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但是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民间传统音乐缺乏“艺术性”,认为它们不好听,也有的认为教师教唱歌是毫无意义的事情,把音乐学习当做是无聊的事情。

现在的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于民间传统音乐产生了很多误解,没有兴趣学习民间音乐,与此同时,大多数的音防鲜课堂教学方法老套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音乐的教学过程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到多元文化在音乐中的重要性。这种现状的改变就需要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多元文化,让音乐的学习具有时代特征。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方法,结合多元化视角,综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教学目的不明确,对于多元文化的认识不够

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学校也应该对教师定期进行培训,一旦教学目标模糊,就会发生被动教学的现象。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都是没有将音乐教学作为教学主线,缺乏对于教学目的的引导,不能真正的教会学生了解到音乐的内涵。由于教师没有对于多元文化的正确认知,导致在教学时更多的是进行歌词教学,学生也学不到音乐创作背景等知识,最终让音乐学习受到限制,教学质量也不能得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无法提升。

3.音乐教学师资力量有所欠缺

音乐教师整体的师资教学力量直接影响了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发展应用,由于音乐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体现在对于各个民族、国家音乐的理解上,我国目前大多数的音乐教师在这一方面都缺乏专业的知识,专业素养都不高,缺乏关于这一方面的学习,对于多元文化的了解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三、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元文化

1.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多元化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方法不能过于单一乏味,应该针对不同的歌曲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营造出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学习。在教学中也应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通过音乐教学和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喜爱音乐、热爱音乐,培养学生对于事物的审美眼光,帮助他们分辨出事物的好坏,学会欣赏美好的音乐。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编写学生所喜爱的儿歌、音乐谜语或者设计音乐剧、情景剧等,更好的调动学生在音乐课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在学生们欣赏音乐时,可以选择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图片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2.课堂教学的多元化

实际课堂教学中,因为小学生仍然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来学习,就需要采取其他方法比如增加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感知能力,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歌曲《卖报歌》时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体会学习到d、r、m等音阶:播放音乐的同时让学生跟着音乐打节拍,然后提问学生作品中任务的动作并分析人物的心情和人物性格,最后依据学生的做答告诉学生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更加深入的了解音乐的内涵,用这种方法激励学生学习音乐。

3.加大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

多元文化要想在小学音乐中更好的运用,就需要音乐教师拥有更为丰富的多元化知识,学习多元化知识时不仅要掌握本国本土音乐知识,还应该对外国文化知识有着更深一步的了解,加大教师对于多元化知识的学习培训力度,培养教师掌握多种乐器,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以便在教学中使用到,例如可以在学习这首《雪花飞舞》时,教师可以先使用钢琴为学生现场演奏,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它乐器试着演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也使课堂显得更加有活力。

4.加强教师对于多元文化的认知

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对于多元文化有着更加清晰的认知,因为音乐教师是音乐的直接传授者,对于音乐的传播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音乐是不受国家的限制的,优秀的作品更应该得到广泛的学习,教师应该拥有良好的学习教学态度,同等重视本土音乐和外来音乐,通过更多的方式来教育小学生多元音乐文化。

四、结束语

在小学教育阶段,音乐文化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小学生的音乐教育为小学生未来的素质教育打下基础,给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石。虽然多元音乐文化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只要教师不断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就能够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多元化评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音乐学习进行评价时,一般都是根据他们的期中或期末的测试成绩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努力程度,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在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教学改革,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公正、综合的评价,使评价能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他们英语能力的不断发展。因此,在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时,教师要关注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以及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进行评价,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在评价中,学生能够重新认识自己,意识到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的优势,通过主动探究发挥音乐学习的潜力,掌握更多的音乐技能,在欣赏音乐中得到熏陶,使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获得发展。

二、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时,教师要把课堂即时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能通过教师的评价获得学习动力,发挥他们的探索精神,使他们能通过英语课堂的获得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1.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学生演唱歌曲时,对于学生演唱得好的部分,教师可以竖起大拇指进行评价,也可以采用语言进行评价:“你唱得真动听!”课堂上的及时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主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的评价让他们充满了自信,在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的过程中促进音乐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高效的教学效率。

2.建立《音乐成长档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建立《音乐成长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我的作品、教师的课堂评价、创编的歌词、曲谱、掌握的音乐知识等。通过《音乐成长档案的》建立,让学生把学习音乐作为了一项长期的奋斗目标,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认真努力,不断在档案中添加新的内容,增加音乐知识的同时,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发展,向学习目标奋斗,促进他们音乐综合素质的提高。

3.给学生展示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掌握了音乐知识后,要给他们创设一个展示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把自己的收获表演出来,获得教师的肯定和激励。在每次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留下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演唱,把自己认为唱得好的一句、一段或一首歌演唱出来。通过展示,让学生能近距离的面对教师的评价,让教师对自己的学习做出综合性的评价,激励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音乐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高效的学习效率。

4.让学生享受音乐评价,促进他们的全体发展。在多元化评价中,教师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的评价,要让学生在评价的激励下产生学习动力,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出不同的评价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让他们在享受音乐评价的同时,产生要学好音乐知识的内动力。例如,在教学《音乐是好朋友》时,教师要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学唱,开展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学生会唱这首歌曲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大胆地唱出来,并对他们的演唱给予不同的评价:“你唱得真动听!”“你的歌声饱含深情,歌声舒缓、轻柔,声音再大一点儿就更好了。”“你的歌唱真甜!”“你的节奏感非常好,歌声在柔和一些更符合歌曲的内涵。”在多元化的评价中,让学生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他们在享受教师评价的同时,对音乐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积极的学习过程中,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歌唱能力,使歌声更具有感染力。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综合发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不仅包括评价形式的多元化,还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评价,综合全面地对他们进行评价,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音乐能力,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学习和努力,促进他们音乐综合能力的发展。

1.教师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评价都是从音乐专业角度出发的,对提升他们的音乐节奏感、音乐感知力、音调、音色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让他们的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进行自评时,学生要以学习目标为评价依据,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是否完成了制定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取得哪些进步。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对音乐学习有了自信心,让他们在积极、快乐的氛围中探究音乐知识,发展音乐学习能力。

第3篇

摘 要:音乐课堂要追求多元互动的教学策略,打造动感快乐的课堂,让音乐教学多元化,让学生活力十足。文章从任务驱动、学习互动,鼓励展示、情感互动,结合舞蹈、动作互动等方面入手,研究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音乐教学;多元互动;优化课堂;学习互动;情感互动;动作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3-0067-01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创编、表演等实践活动。要注重追求多元互动的教学策略,打造动感快乐的音乐课堂。因此,音乐教师要善于在具体教学中运用教学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形式多样的教学互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我,可以学会课堂上的自主互动,体验各种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因此,教师要采取多元互动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音乐素养,让学生在动感的音乐课堂中收获快乐。

一、任务驱动,学习互动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带着任务积极投身到学习中。而学生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需要教师用科学的方法去激发。为了让学生能够愉悦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互动交流,这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推动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例如,教授歌曲《妈妈的歌》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了明确的任务,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互动学习。教师在教授这首歌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学习任务,比如要求每组派出一名同学把这首歌的歌词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朗读前,要给学生留出小组内相互交流和练习的时间,并让小组成员选出本组朗读最棒的同学进行展示。这个任务的布置,让学生在互动中得到练习与相互学习的机会。另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歌曲的节奏提出一个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歌曲的节拍打出来。当然,这个任务同样需要给学生留出小组内讨论和练习的时间。学生通过练习可以逐步掌握这首歌曲的节奏,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提出新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动去完成,这个完成过程既能教会学生如何分享,也能教会学生怎样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只有取长补短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互动学习,让音乐课堂变得和谐美好。

二、鼓励展示,情感互动

音乐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展示意识,要让学生敢于展现自我,能够与同学进行情感互动。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他们把音乐课堂当成展示风采的舞台,让学生学会用真挚的情感去展示音乐作品。例如,教师教授歌曲《快乐十分钟》时,就可以开展学生展示活动。在学生基本学会歌曲旋律后,教学应进入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进行展示表演。教师要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表演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同学们,你们觉得用什么样的情感来演唱《快乐十分钟》这首歌曲最合适?”“用快乐的情感最合适。”学生们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那就让我们怀着快乐的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吧,看谁能获得最佳演唱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确了应该用怎样的情感进行演唱。为了能让学生踊跃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可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并分别设置奖项,比一比谁在演唱中将情感运用得最到位。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学生们热情高涨地投入展示活动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活动全方位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展示过程,既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也能检验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三、结合舞蹈,动作互动

若想让音乐课堂动感十足,就要在教学中结合舞蹈元素。音乐是用声音来展现音乐作品的美,而舞蹈则是以人体为载体,以形体动作为手段展现音乐作品的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音乐与舞蹈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呈现完美的音乐作品。例如,教授歌曲《铃儿响叮当》时,教师让学生自由创编舞蹈动作。教师指导学生创编舞蹈动作时,可以让学生们自由结组、自由创作。有了自由,学生们在互动合作中的思路就会更开阔,创编的舞蹈动作就会更丰富,从而为创作出高质量的音乐舞蹈作品提供有利条件。在创编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越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得越好,创编的质量就越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艺术的语言激励学生,并表扬和鼓励学生的创作。比如,“你们真是舞蹈小天才!”“你们的创编太有新意了!”这样的激励,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充分享受这种舞蹈创编过程,从而创作出精彩的音乐舞蹈作品。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互动手段,让学生运用肢体语言结合音乐旋律展现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创编舞蹈动作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音乐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课堂上,学生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获得更为全面的音乐知识,并能在多元互动中享受自主合作带来的快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多元互动教学方法的研究,要利用学习互动、情感互动、动作互动等方法促使学生不断提升音乐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动感快乐的音乐课堂中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高效;音乐课堂

当今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成为一个新的、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话题。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坚持在音乐教学中不懈探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和音乐表演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广大音教同行共勉。

一、合理地设计和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是上好一节高效音乐

课的重点

我们都知道,节奏是音乐的骨架,错综复杂,有简有繁,有疏有密,发展变化。与视唱教学一样,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成为一个比较枯燥乏味的练习。因此,不妨将节奏和视唱练习与声势教学相结合。如,在进行2/4节奏教学中,分别用拍手、拍肩,或拍桌或跺脚等不同律动形式来掌握节奏中的强拍与弱拍,在学唱过程中变换不同形式来配合视唱,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2/4拍的强弱规律,并让学生自创不同的配合形式进行巩固练习,学生兴趣盎然,学而不倦。

二、合理创设探究问题,探寻知识的空间

创设大胆质疑、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如,即兴创编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我曾给学生出示三首民歌,让学生即兴创编一个音乐故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并表演,效果非常好。学生经过一番认真地讨论,在创编内容的设计中,各显神通。有的就地取材,有的选用名著改编等。这一活动过程中,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地参与实践,发展了个性,开拓了思维,促进了全面发展,同时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让多媒体科学、有效地进入音乐欣赏的课堂

第5篇

【关键词】多元化;流行音乐元素;职业院校;视唱练耳教学课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34-01

音乐元素是一个抽象概念,是音乐中的重要组成成分。音乐元素可以理解为某一支单独的歌曲作品,也可以理解为某一风格的音乐曲风,在影视、文化作品等产业中,音乐元素被广泛运用。音乐的音高、强弱、节奏、音色会影响心理生理的节律,从而提高影视、文化作品的传播以及受众程度。流行音乐,作为当代流行文化的代表,作为独特的现代化的音乐形式,对于音乐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向性作用,深刻地影响高校音乐教育。在职业院校视唱练耳教学课程中,引入多元化流行音乐元素,彰显音乐教学的时代性和潮流性。

一、流行音乐元素应用于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流行音乐,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一种商品音乐,具有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的特点,这种音乐容易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和传唱,可以流行一时甚至流传后世[1]。因而,流行音乐元素应用于视唱练耳教学具有时代意义,使得视唱练耳教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教学模式,音乐教学内容更具有多样化的趋势。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新型音乐形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得音乐教学更加富有新颖性,同时也拓展了视唱练耳教学思路,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音乐知识。

二、流行音乐元素引入职业院校视唱练耳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在节奏方面导入流行音乐元素。节奏训练是传统视唱练耳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基础训练。从音乐风格来划分,当代流行音乐主要包括摇滚、爵士、民谣、说唱、拉丁等多种风格及种类,每种音乐风格都拥有自己特有的典型节奏,并在发展、流传过程中,又产生相应的变体。在节奏训练方面,教师可以运用流行音乐元素,丰富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在节奏的基础上填入自己喜爱的歌词或者旋律。例如,教师可以将周杰伦的说唱歌曲《双节棍》引入到对带连线的复杂节奏组合训练中,使得学生的音乐节奏带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复杂性。

(二)在旋律方面导入流行音乐元素。旋律训练同样是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在听力和视唱的过程中涉及奏、音程、曲式等多种音乐元素[2]。流行音乐的旋律丰富多彩,节奏明快,具有易记易唱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摆脱纯粹音程构唱以及搭桥构唱练习法的局限性,使得音乐旋律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教师完全可以将音程训练与实际的流行音乐作品充分结合起来。例如,运用《小苹果》、《贝加尔湖畔》等流行音乐的旋律,调动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音程关系有一个相对具体且感性的认识。这样一来,学生进行音程的模唱以及构唱的训练等就相对容易很多。

(三)在音色听辨方面导入流行音乐元素。音色,是人的嗓音和乐器所独有的一种音质,任何旋律、和旋及其节奏都是在特定的音色所被感知的[3]。选用流行音乐对学生进行音色听辨训练,便于学生精准、系统地掌握音色听辨。流行音乐的乐器音色主要有吉他、小提琴、长笛、二胡等。例如在训练大提琴的音色听辨时,教师可以借用光良的流行歌曲《童话》,再与辛晓琪的电钢琴音色《味道》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音色感知能力。

(四)在和声方面导入流行音乐元素。流行音乐和声主要是纵向和声和横向的线条旋律组成,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和弦是建立和声的基础,是音乐的织体和灵魂,和声配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音乐的整体效果。流行音乐和声训练通常采用模唱、构唱、听辨分解、柱式和弦原位转移和弦等方式来完成训练,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快速地从和弦原位、转位结构、名称、色彩训练入手,再通过音乐片段和弦训练强化教学内容,完成对和弦走向、连接、构唱训练的强化。

三、结语

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是音乐入门的基础。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音乐形式,是青少年最感兴趣和最乐于接受的。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可以节奏方面、旋律方面、音色听辨方面、和声方面导入流行音乐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便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音乐审美体验,拓展了学生音乐视野,进而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晓楠.试将多元化流行音乐元素引入视唱练耳教学课程的可行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第6篇

(一)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在当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信息大爆炸、大流通,社会文化转型升级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各种各样新的文化层出不穷,挑战传统,孕育新生。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为了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各种不同的文化必然应运而生,因此出现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观(即文化价值相对主义)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应受到尊重和理解,并得到发展。就音乐而言,指充分尊重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世界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各民族的音乐都是根据本民族的审美标准创造出来的,是本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映,不能认为谁的高级,谁的低级,谁的科学,谁的不科学,只是具有不同特点而已,都应得到尊重与理解。

(二)多元化教育理念当前多元化教育理念是利用一切社会资源,以传统教育模式为基础的全新教育模式。多元化教育理念。“新课标”中强调“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是要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加强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教学,无论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还是从知识传授与技能日标、过程与方法日标的确立上都需要教师以多元音乐文化为基础进行教学。新课标的编写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理念上的一次重大更新,是实施音乐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为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多元化音乐教育价值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一直突出多元文化观的主题。所谓多元文化观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应受到尊重和理解,并得到发展。就音乐而言,指充分尊重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长期以来,音乐的欧洲中心主义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文化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各个国家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实际上,世界上各个不同国家、民族的特色音乐文化,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财富,它同欧洲音乐文化一道,创造了整个世界的音乐文明。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半个世纪的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历程不断延续与深化着多元主义音乐教育观的主题。

二、音乐艺术课程改革与多元化

(一)音乐课程改革教育理念要多元化

1.当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当代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课堂教学突破,深入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环保教育的理念;丰富学生生活的理念;少讲多学的理念;改变学习方式的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过程中技术含量和艺术水平的理念;运用与开发多元智能的理念;倡导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课程的民主化的理念。以评价促发展的理念。

2.多元的音乐课程改革理念。在理念上树立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是针对以往中小学教育中轻视音乐课,片面理解音乐课而提出的,也是为了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逐步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而提出的。就其理论高度而言,它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在历次音乐教育改革的文件中,最具有学术分量。“新课标”中强调“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加强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教学,无论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还是从知识传授与技能日标、过程与方法日标的确立上都需要教师以多元音乐文化为基础进行教学。新课标的编写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理念上的一次重大更新,是实施音乐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为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持我国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充分认识中国本身是“多元文化的国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首先要体现在对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的理解尊重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其各自丰富的音乐文化,所以要充分发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课程和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二)音乐课程改革的形式要多元化,多元分区试点改革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区域界线比较明显,传统种类音乐也较分散,在我们的音乐课程改革上,我们应当提倡多元化改革。多元化改革是指,在我们国家可以根据区域、经济情况、民族情况、文化状况等多方面考虑,分出一些音乐相似区,这个区可以是一个省,可以是一个地区等,从而制定出多套与那些因素相符合的区域的课程标准,分别运用于各区域音乐教学中。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分区进行,各区再试点改革,最后找到适合当地的音乐课程。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好保护民间的传统音乐艺术了。同时,从国家宏观层面,给出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上指向性的规定,更或者说是一些建议。各地结合国家的规定自行组织专家设计大纲,编写教材,并建立起区域网络资源库供教师选择。另外要建立充分利用网络,建立起全国性音乐艺术教育网络资源库,便于实现教学资源互补和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音乐课程改革内容要多元化

3.1音乐课程资源多元化

1.学校、家庭、社区等课程资源多元结合。学校、家庭、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多元化是在利用上多元有机的结合,我们一般不怎么重视家庭和社区的音乐资源,或者根本没有注意,其实家庭和社区是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和家庭已经成为学生获取音乐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2.地区、民族、学校音乐课程资源的多元结合。地区、民族、学校音乐课程资源的多元结合是从课程资源来源上要多元化结合,特别是民族音乐资源和地区音乐资源的利用是当前的一个热点,很多人都转变方向看我们的传统和民间了。具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的音乐课程资源在新时代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下,显得尤其的重要。

3.建立区域和全国音乐课程资源库。当今时代信息化的普及和网络在教育中的广泛运用,几乎全国很多地方的中小学都用到了,电脑多媒体教学,对于很多老师来说,既给他们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麻烦。方便就不提了,麻烦在于课件的设置和制作,很多老师感到为难,因为音、形、动画等,以及大量的资源收集有限,制作一个课件也很费时,介于这样的不便,我认为我们应该建立相应较完善的资源库。国家要建立国家课程教学资源库,地方要建立地方课程资源库,资源库里收集名师和专家们设计的分门别类的成品或半成品课件、音响材料、音乐知识、图片资料、舞蹈动画等,教师在资料库里取需要的东西,就像在商场买所需要的东西一样,自己拿来加工,把精品美食送给学生。我想只要有这样的行动,不断的更新添加,一步一步的会不断的科学化和完善的。资源库的建立不光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更是教育资源公平和给教师减负的体现。

3.2音乐课程模式多元化音乐课程模式多元化是与音乐课程模式的标准化、划一化相对应的。多样化意味着打破僵化的单一的课程模式,突出课程模式的个性和多样性。音乐课程模式多元化涉及整个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组合与运作形式多样化,也包括对有计划,有组织显性课程和潜在无形的隐性课程相结合等,如在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上加入音乐的元素,在校风、班风、教师的行为作风建设上结合音乐元素等等。

3.3音乐课程教学模式多元化在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打破单一的填鸭式讲授,老师完全在音乐课中占主体的教学模式,应该加入一些探究式、自主式、合作性学习方式等,把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多元化,使音乐课程由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要突出,增强教学效果。

3.4音乐课程结构设置多元化音乐课程改革在多元化的视角下,课程结构的重新组合是必要的。以往单一笼统的音乐课程使得所有学生,无差别对待,不管先天条件以及基础,都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的教育。在音乐课多元化改革过程中,出来基础课程外,应该开设选修型,素质拓展型和其他特色课程,如建设音乐俱乐部,开设电脑音乐,音响技术等等,因材施教。

3.5音乐课程内容设置多元化要改变原有音乐课上唱歌课就一直唱歌,欣赏课就一直听音乐的单一形式,要把唱歌、欣赏、表演技能、音乐知识理论课程的设置方式多元排列和组合,激发学生兴趣,取得最佳授课效果。

3.6音乐课程评价方式多元化在多元化视野下,音乐艺术课程评价的改革,也要参照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的评价模式;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和档案袋评价技术等多元评价模式的有机结合。

三、结语

第7篇

引言

世界不只是一种风格的文化,也不只是一种风格的音乐,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我们要尊重它的“多元”性。

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音乐,音乐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存在于世界诸文化之中的。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依赖其他思想、文化、艺术而存在和发展的,是整个民族乃至世界文明整体中的一部分。“一种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由许多复杂因素构成的,我们必须做具体分析。”那么,音乐教育就必须树立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的看待它的“多元化”问题。

音乐教育要不要“多元化”

新世纪的到来,各种新思想、文化接踵而至,音乐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多元化问题。“多元化”问题成了音乐创作、音乐教育的趋势,这也正是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音乐发展的精神和主流。德国在音乐教育改革中就有着“普通学校和高等学校里的音乐教育,要面向全部音乐,要面向全部音乐体验”的努力。所以,进入21世纪,我国音乐教育的目标已经开始转向,从过去的“欧洲中心论”到近些年的“母语文化”开始转向“多元文化”的教育。

我们既是炎黄子孙又是人类社会大群体中的一员,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音乐文化又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尊重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分享其他种族的文化。音乐教育如果脱离了孕育它生长的各种文化,那就会失去它的生命力,如果脱离了世界文化的群体就等于固守自封。那么,在当前这样的形势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提高,音乐教育要发展,无疑就要走“多元化”的道路。

“多元化”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国民音乐教育内容的标准:l)唱各种曲目,独唱并与他人合唱;2)用乐器演奏各种曲目,独奏并与他人合奏;3)即兴创作表演旋律、变奏和伴奏;4)在具体指导的范围内作曲并改编乐曲;5)读谱记谱;6)听赏、分析并描述音乐;7)对音乐和音乐表演进行评价;8)理解音乐和其他人文艺术与人文艺术以外的学科之间的关系;9)理解音乐与历史和文化的关系。

这里我们看到了,美国国民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能力的多元和文化的多元。因此,在音乐教育的多元化问题上不仅仅指音乐本身的多元,还应注重其思想和文化的多元。这种“多元化”包括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边缘学科,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能力等等。这样,才能达到对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达到以不同思想和文化激活音乐,以“多元化”激活音乐教育的目的。

一、思想的多元

我们知道,一个音乐作品就是某个作曲家思想的结晶,但这个作曲家的思想里包含着无数前辈或同辈音乐家的思想基础,任何时期的一种音乐观象都是如此。比如“文艺复兴”、“标题音乐”,这些文化意识现象并不是从天而降或某个人的创造,而是西方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社会长期发展的智慧结晶。像李斯特的交响诗就是19世纪以来音乐与文学融合的产物,是音乐与文学融合意识的浮现,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创造。因此说,一个音乐家的风格或一种音乐现象的形成有它多种历史的因素,它包含了众多的思想观念,是多个时期以来多种思想的结晶,必然有其思想的多元性。另外,这种多元性在作品产生的背后也同时存在着,包括褒义和贬义。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就必然要探究这种多元性,让学生了解其中不同的形成因素和思想观点。这在音乐教学中,特别是音乐史教学中非常重要。

二、民族文化的多元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是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一部分,相互依存。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价值取向,有其特定的风格特征,都值得我们学习。

拉丁美洲音乐正以其色彩的丰富,节奏的独特,旋律的美妙,和声的浓郁,吸引着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它那无比的热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风貌,使世人为之瞩目;蒙古人的“呼麦”高原奇迹;安第斯高原唱法世界罕见;巴西的桑巴狂欢节有目共睹;卡立普索和雷盖都是加勒比海地区人民的非凡创造等等等等。

诸如这些世界音乐文化中的重要遗产,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学习它。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学识,提高兴趣。

三、边缘学科的多元

“音乐学”的学科名称是自1885年奥地利音乐学家阿德勒(G.Adler)发表《音乐科学的范围、方法和目的》一文以后被作为音乐学术研究领域的总称而确定下来。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虽然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如:1980年《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第十二卷“音乐学”条目中解释为“音乐学是一种知识领域,这种知识领域是把音乐艺术作为一种物理的、心理的、美学的和文化的现象的研究当作它的对象的”;1977年日本《新音乐辞典》“音乐学”条目中解释为“音乐学是运用各种学术性方法(如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研究有关音乐的一切事物的学术领域之总称”。但是,从上面的解释中可以看到,不管哪种解释都可以说明“音乐学”是一种包括有众多边缘学科的学科。

在“音乐学”的学科分类中,包括古罗马体系、阿德勒体系、德列格体系、维奥拉体系、艾尔舍克体系等四大体系,从这四大体系的不同层面来概括、总结,“音乐学”下划为音乐社会学、民族音乐学、音乐考古学、音乐美学、音乐哲学、音乐史学、历史音乐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生理学、音乐文献学、音乐古谱学、音乐空间音响学、音乐音响物理学、音乐声学、音乐图像学、音乐工艺学和节奏学、旋律学、韵律学、和声学、乐器学等等二十多种学科分支。

在以上这些分支学科中,高师音乐院校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开设。就开设的学科中,教学过程也仅局限于音乐方面,对于相关的边缘学科的了解和学习则没有太多的深入。这个问题在“多元化”音乐教育中值得重视和完善。

四、能力的多元

能力是音乐教育中长期以来培养学生的重要方面,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是音乐教育“多元化”中又一大问题。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美国国民音乐教育的内容,他们注重培养学生各种演唱、演奏、即兴创作、表演、读谱记谱、听赏、分析并描述音乐、评价、理解音乐的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标准。

我国目前音乐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在走专业化的道路,特别是高师音乐教育,一直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办学体制,注重表演技能的培养,从而忽视了理论的教育和其他能力的培养。有高师院校“音乐学”方向的某些学生过分强调“声乐”或“钢琴”是其专业课,对于理论和技术理论课则一问三不知,甚至有抵制情绪,这根本背离了师范教育的准则。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根本无法适应中小学音乐的教育,这无疑是种悲哀。面对这种现象,高师音乐教育更要强调“一专多能”的办学理念。“多能”就是指能力的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是个硬道理。

总之,为了向中小学校输送合格的音乐教育人才,为了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新课标”能广泛、深入地实施。所以,在高等音乐院校的教育中必须重视“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在演唱、演奏、即兴创作、表演、读谱、记谱、听赏、分析并描述音乐、评价、理解音乐和其他人文艺术与人文艺术以外的学科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全面推进,加快音乐教育的“多元化”进程,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和能力的音乐人才。

“多元化”后的思考

一、强调多元文化,可能会忽视“母语文化”的教育

前面刚论述了“多元化”的重要性和内容,但由于其多元的性质,可能会导致多元文化的泛滥。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我国的主流文化,即“母语文化”。不能强调其多元文化,而忽视了“母语文化”的教育。“母语文化”是一个民族自身的文明,是人们世代相传的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里面包含有太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教育的发展不能忽视了“母语文化”的教育。所以,音乐教育要以本民族音乐为基础,然后尽可能地强调“多元化”。

二、重视多元性,可能会忽视音乐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多元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多元性,思想的多元、文化的多元、能力的多元等。“多元化”可能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培养了更多的能力。但是,过于强调多元性,可导致忽视专业性、技术性。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学生的培养要“一专多能”,先一专,而后多能。所以,我们在“多元化”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学生专业和技术的学习。在重视专业和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多元化”的音乐教育。

第8篇

随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其它专业一样,高师音乐专业的生源质量出现下滑趋势,特别是一些新建二类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因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有限的培养期限内通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的改革,切实构筑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效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显得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从高师声乐教学的角度而言,要实现专业性和师范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多元化课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所谓课型,通俗地说就是课程的类型。具体而言,是指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目前,高师声乐教学一般采用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多元化组织形式,也称之为多元化课型。但笔者从目前高师院校的声乐教学情况分析,发现在多元化课型中教学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 集体课

集体课通过传授共性的理论基础知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声乐理论基础,构筑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是多元化课型的重点,也是高师音乐专业师范性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学内容必须涵盖:(1)声乐基础理论、歌唱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及发声原理、声乐艺术审美能力与修养。(2)西洋声乐史和中国民族声乐史及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声乐作品。(3)大量声乐作品、戏曲作品的分析与鉴赏。(4)合唱教学。在声乐艺术领域内,合唱艺术是歌唱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因为合唱艺术容纳了人声全部的歌唱音域和运用了所有的歌唱技巧,歌唱艺术通过合唱形式可以得到最完美的表现。(5)意大利语、德语发音教学。很大一部分学生,只能演绎中国歌曲,或者是翻译成中文的外国歌曲,不知道演唱意大利语声乐作品或者是德语声乐作品,通过两种语言的发音教学能使学生表现更多语种的声乐作品。(6)普通话教学。说话声音是歌唱声音的基础,是建立嗓音的基石。大多数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平时说话就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普通话教学一方面奠定了语言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正确地培养歌唱发声时的气息、发声、共鸣、吐讲,建立起良好的歌唱发声状态。

二、 小组课

小组课是通过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演绎能力、适应能力、表现能力及演唱的协调与合作技巧。其基本教学方法是把专业水平比较一致的学生分成一个一个小组,通过“一对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应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演唱。以对唱、重唱、小组唱的多元化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教学能力和在舞台表演中的专业水平。二是表演,这里的表演是指声乐表演。声乐艺术是集知识性、艺术性与表演性为一体的学科,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更要注重学生的教学能力、歌唱心理素质和声乐表演能力。三是形体。形体训练在声乐教学中也十分重要,通过地面素质训练、扶把训练、脱把训练、跳跃训练等基本训练方式,可以提高身体基本能力,调整身体基本姿态。改变不良形态,以优美大方的身体姿态和“无声胜有声”的肢体语言增强舞台表现能力,强化表演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三、个别课

个别课是针对学生的个人演唱风格和演唱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设置的一种教学形式,大多为声乐主科比较好的学生而设,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主要为:(1)个人演唱风格的培养(2)对作品诠释能力的培养。(3)演唱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及细节指导。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对学生个人在歌唱发声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同时可以增进师生间的双向沟通,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