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

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31 16:36: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

第1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有声表达力;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习能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真正提升。在常态的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认真研读教材,采用系统的方法指导,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分门别类地制订具体的评价标准,能培养小学生的有声表达力。

一、培养学生有声表达力的意义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是语感。培养语感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学习习惯与方法是语文学习的原动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有声表达力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有声的语言反映出来的一种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知识水平。

近年来,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培养学生的有声表达力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新课标提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学生有声表达力的提升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是由有表达作为直接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有声表达力,能真正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而有声表达力不但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还能提升学生的交往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有声表达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听说训练。

二、小学语文有声表达力的教学现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听、说练习,但对于学生的有声表达力,教师并没有进行培养。学生具有较弱的有声表达力,在回答问题时,常会出现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的情况。同时,因为缺乏说的训练,不敢在大庭广众下讲话,自卑心理严重,怕讽刺、被人笑话。一旦走向讲台,会怯场,手足无措。因此,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有声表达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学生有声表达力的训练,缺乏连续性,各个年级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评价手段缺乏针对性。教师要积极探索,对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探索多样化的方法,真正提升学生的有声表达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有声表达力的途径

1.借助声像传情,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情境美

上好语文课的关键,就是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教师通过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沉浸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更深入地理解,师生进行更顺畅的交流,变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让学生倾听优美的音乐,感受鲜艳的色彩,真正做到耳闻其声、目观其形,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情境美。

2.巧用多媒体计算机,品味语言的文字美

语文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进行训练,主要通过课本中的阅读教学进行,仅凭教师反复讲解课文中的一些文字,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记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巧用多媒体网络,与课文内容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训练中更好地感受语言文字美。

3.课内外阅读并轨,激发兴趣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就是阅读力、思考力和表达力。教师要在语文素养的诸多要素及复杂关系中,找出主从关系,找到一个可以统领全局的“总扼点”或“切入点”,这便是阅读力。而阅读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通过阅读夯实语言文字基础,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表达力,以适应实际生活需要。语文教学既要“势大”,也要“力沉”。无论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心理特点,还是思维能力,学生都不具备完全离开教师指导而独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由教师组织、启发、指导的课内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享受到得鱼之乐,更是教师授之以渔的过程。语文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引领学生学习语文教材及相关的读写听说知识的过程中,要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为提高国民素质,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有声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国民的文化、语言素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有声表达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2]刘新阳,裴新宁.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4(4).

[3]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

第2篇

一、现今小学高段阅读课堂教学的反思

虽然饱受“低效”的指责,但不容置疑的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尤其是阅读教学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突围之路的孜孜探求。尤其在新课改以来的这些年里,阅读教学的改革更是掀起了一个个新的浪潮。但是,在最初的激动与沸腾渐渐平息下来之时,回顾我们的课堂,反思我们的做法,却往往不由自主地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人教版教材选文的理解难度本来已较之以往上了不止一个台阶;而在当下一些经典课堂上,其教学内容体现出来的教师对文本人文要素的开掘所到达的高度,可能已经超过了一般文学研究人员在做专业研究时的高度。这种高度令广大听课者耳目一新,同时又不免生自惭形秽之感;于是便以为课堂要上档次,就只有在内容的深广上下功夫。但是,在面对那些可能连大学生都觉得似是而非的学习内容时,我们的小学生怎么能不茫然而至晕头转向呢?更何况其中不少问题是刻意为之,不可也或根本没有必要弄明白的。

当下许多课堂对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实在是拙劣并到了滥用的地步了。一堂课被这些拙劣的模仿占据了大量的时空,教学效率怎么可能提升上去呢?

二、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凸现语文意识的策略例谈

语文教学有效性,取决于教学中语文意识的凸现程度,取决于对文本语言现象的敏感程度、开掘程度,取决于学生语言表达的发展程度。那么,当语文教师在具体面对一个文本的时候,应该如何紧紧把握住“语文意识”的缰绳,立足语言,开掘语言,实践语言,并最终发展语言呢?

1 筛选目标,凸现课堂中语言要素

要凸现语文意识,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就变得很关键。我将《大自然的文字》的教学目标拟定为以下三项:(1)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了解大自然文字的内容;(2)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学会用文中的方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大自然的文字;(3)感受作品特点:条理清晰,前后呼应。

分析这三项目标,可以发现,它并不是按照课标给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来制定的;而是将三维目标整合在一起,以递进的形式,将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三维目标本来就是统整在一起的,共同起作用的,人为地划分开,反而会使制定好地目标失去对课堂教学的直接指导和反馈作用;同时,语文意识在阅读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对文本语言的关注,对学生语言的发展,而上面拟定的三条目标或多或少都是与这一点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从教学目标的拟定开始,就已经凸现了语言要素在课堂中的重要地位。

2 举一反三,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

低重心课堂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通过模仿、操练等形式,一点点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被指为无效?在与其他学科,特别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比较中,可以发现,数学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对算理、数理的掌握,强调每一个学生必须弄清“为什么这样做”;但是语文教学中,往往展现的只是一个结果——“我的理解”、“我的体会”、“我的作品”,而且还往往以一鳞片爪的零星话语呈现,缺少一个完整的思维流动的过程。其结果,就是我们的学生只会散点式地思考,追求灵光一闪的领悟,而没有真正形成完整有序的思维方式。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学生的语言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笔者一直在研究实践如何在课堂中教学学生思考的方法,而采用的做法,则是以提供支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逐步尝试有序思考、掌握思考的方法、直至成为一种习惯,熔铸到学习能力中去。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2.

[2]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07.

第3篇

一、语文教学目标要回归语文课堂

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作为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这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教学价值的体现。但是,当这种思想被过度诠释和人为拔高之后,却对真正的“课堂教学目标”造成了冲击和淡化,因为“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应是浸润渗透式的,而不是简单操作、直接赋予式的。所以,出现了把“手段”当成“目标”、以“过程”代替“结果”的误区,也出现了“标签”式的目标和无目标的课堂。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是“教师通过语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我认为,它的内部要素可以分解为语文“积累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审美性目标”,对应于“语文知识技能、语文思维方式、语文情感态度”。它的外部要素是语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我们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加以审视,横向是显性的,即“语文教学目标”自身内部要素的完善,以及相互之间的结构关系,纵向是隐性的,即“语文教学目标”与外部要素之间的平衡,以及相互之间的动态生成。这样,就能使语文教学目标,即保持自身的任务规定性,又始终引领语文教学过程,发挥目标的“疏导”和“调节”功能,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才是充满张力、蕴蓄活力的。

二、如何使语文教学目标回归语文课堂

(一)语文教学目标“语文化”

前面已经论述过,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体现“语文能力、语文情感、语文方法”三大核心要素。其中,“语文能力”是关键,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

以苏教版七年级第二单元《十三岁的际遇》一课为例。教学参考书给出的“教学重点”是:

1 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启迪,使人的心灵海阔天空,使人的智能充分提高,使人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

2 这篇文章诗意盎然,字里行间透着灵气,作者的心灵跃然纸上。想一想有些话要是平平实实地说该怎么说,再看看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多读几遍,就会有所感悟。

3 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

“教学重点”应该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要点化,从中我们可以追溯出“教学目标”的的痕迹。但是这样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显然不够明晰,我们有必要对这样的“教学重点”或“教学目标”进行“语文性”修复和还原。尝试设计这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运用“线索导读”的方法,准确概括段意、文意。

②划出最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已对这些语句的理解,感受其语言特点。

③反复诵读优美语段,尝试背诵,并运用联想的方法,再现情境、点评鉴赏。

目标1主要突出“语文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螺旋上升式的综合渗透过程,最基本的是“认读能力”,这儿定位于“散文的初步阅读”,借助于“线索”整体观照。目标2主要突出“语文情感”,当然也渗透“能力”,语文阅读需要借助于学生对文字本身的热情,来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进而进入文本和作者的情感世界,进行“对话”和“沟通”,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和审美情趣。目标3主要突出“语文方法”,当然也渗透“能力”。“阅读能力的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这就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阅读技巧的运用能力,对此,我们在认识上应该有一个集合的、整体的观念”。综观三个目标,有几个要点:一是以“能力”为核心,关注“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二是注重体现“语文”的本色,关注人文、联系自我,注重情感的提升和品质的陶冶。三是向“课堂”靠拢,关注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语文教学目标“课堂化”。  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我们要尽量围绕目标来设计和展开。

1 处理好目标的显与隐的关系。

教学目标一旦被确立下来以后,就需要在课堂上强化目标控制力和目标达成度。控制力体现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学习过程的展开上,达成度体现在教学进度的调节上、学习结果的表征上。两者互为制约,共同观照。

例如,《十三岁的际遇》一课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应该突出“线索导读、梳理文脉”和“反复诵读、揣摩品味”两个重点环节,分别达到“整体把握”和“突现文本的核心价值”两个要求,其行为结果的标志分别是“能准确说出文章的大意和主旨”、“感受本文语言高度形象化的特征,并探寻其中的方法”,这是横向上显性目标的达成。

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格局,更重要的是找到“线索”,即“作者与北大的渊源关系”,以此作为一把开启文本的金钥匙,进而登堂人室、直达本心。这是隐含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方法,体现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其行为结果的表征是学生能熟练地抓住“线索”梳理文脉、把握主旨,同时。在后面的“揣摩品味”中不断强化“线索”的作用,深化对“线索”的理解,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对形式,深刻理解作品的主旨和文本的表达特点,这是纵向上隐性目标的达成。  2 处理好目标的起与终的关系。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目标的起与终的关系。  (1)从课堂教学情境来看,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要有一个系统性、完整性,语文教学要有特定的气韵生动。教学目标犹如课之灵魂,赋予课堂生命气息。课起定标,课末结标,要发挥目标的导教、导学、导测功能。《十三岁的际遇》一课,让我们记住了“田晓菲”,感受了“北大”,学到了“依据线索、合并段意”的散文阅读方法,提升了我们心中或清晰或朦胧的未来理想,那么:这一切凝结成什么留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底片上呢?一是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思维的提升,二是人生价值上的提升和志趣情感上的陶冶。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起点目标,进行规整和提升。例如,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建构散文阅读的基本图式,建立“寻找线索一梳理文脉一品味语言一探究方法一反复诵读一感悟升华”的基本图式,也可以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选择田晓菲的其他作品,或其他作家写北大的作品,进行相应的反馈练习,进一步拓展预定目标的迁移价值。

(2)从学科逻辑主线来看,一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科逻辑主线上的一个发展环

节。语文的学科逻辑主线,显性的呈现,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本课定位于“阅读”。从语文能力的角度来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能力的核心是思维,所以,重在帮助学生建构阅读的思维模式。从《十三岁的际遇》一课中的“线索导读”法,再向上位概念延伸,应该是一般的阅读模式,即“找中心句、分段概括、合并段意”。而“线索导读”应该是以这一基本模式为基础的,在运用“线索导读”法时,可以反观这种模式的有效性,起到一个相互检验和印证的作用,两者之间相得益彰,所以“线索导读”其实是“段意合并”的具体化、个性化表现,仍然可以回归到“阅读”这一能力体系中去。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究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言思维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需要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摆脱传统语文教学过程的桎梏,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高效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要充分的结合“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际要求,将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能力灌输到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来。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1.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思维为根本要素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相应的语文知识得到属于自身的结论,进而为学生形成完整的语文学习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要把握住教育的核心要求部分,不断完善学生的语文基础思维,提升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为学生语文成绩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提出相关的问题“为什么鲁迅先生对于自己的百草园生活时期有着这么深刻的记忆?”“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在自己的课桌上刻字鼓励自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独立思维,形成对于语文知识的深度认知,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2.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为根本追求

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的思考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例如,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引领学生对诗歌的根本含义进行分析研究,并将诗歌的作者普希金的生平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通过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作者生平的了解,得到相应的知识信息,进而形成对于诗歌内容更加深度的认知,形成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随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研究的逐步深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势必越来越完善。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不断完善,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深度的不断扩展,进而有效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探析

1.优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要充分尊重初中生的实际特点,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能力为根本目的,不断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优化设计。为了保证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的针对性,要选择好相应的教学切

入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进行课堂问题的思索研究。例如,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一课的教学之前,教师就需要对《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堂课中展示的闻一多先生的“言行标准”进行研究,根据这一堂课的基础性知识内容进行课堂小问题的设计,保证课堂上的知识可以有针对性的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对问题的思索,形成对于“说和做”“言与行”的真实认知,进而有效完善学生的思维意识体系。

2.优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系

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究竟怎样才能够将思维意识的培养过程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并为学生创造适于思考的环境。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引进先进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体制,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新闻类的文体特点进行相应的问题设计,将学生对于时期的好奇感作为突破点,进行相应的问题设计,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初中教育资源,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5篇

一、以爱为本的教育理念

罗曼・罗兰说过“有爱,才有生命。”爱是教师一切教育艺术、技巧、方法产生的基础与源泉,也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起点。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并激发学生的善良美德和高尚的情操。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一颗“爱满天下”的心。爱是师生之间情感联系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可以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因此,语文教师时刻要有以爱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把爱这一美德的种子播洒到学生的心田上,采用各种方法来教育他们、感化他们,让学生的心灵撒满阳光、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充满乐趣和意义。

二、寓情于教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其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语文教学要重视课程资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美的情感、美的心灵,进而体验美、接受美、欣赏美。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寓情于教”,充分挖掘情感成份,以情激情,滋润学生的心田,使知识传授与情感渗透浑然一体。

“教师的情是书中情和学生情的中介,是枢纽、是关键。”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融入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语文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共同体验课文情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始终起着重要作用。学生情感体验的深刻程度与教师对教材情感因素的发掘、引发和表达程度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只有自己被书中的情所打动,才能产生真情实感,进而用自己的情打动学生。此外,教师还要借助饱含深情的语言、恰当的态势语把自己的感觉传达给学生。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加深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使课堂语言具有浓厚的感彩和动人心魄的魅力。

三、通过写作训练深化情感教育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不能与情感体验融为一体的话,这种训练将会变得枯燥而乏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找到语言和情感的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因“情动”而“辞发”,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的和谐统一。

首先,在课本的延伸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课堂上,以教材为本拓展教学内容,实现读写结合,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无疑会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无穷的活力,也会使学生更具人文精神;第二,在作文教学的专项训练中培养情感。读书重要,学会做人更重要。在习作训练课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感情内容的题材,借此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引导学生探索生活的真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第三,在随笔训练中培养情感。学生的随笔本也是教师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在随笔中提出的意见和发出的呼声,要和学生广交朋友,多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以引起师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做既能沟通师生的情感,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6篇

多元思维 语文教师 思维品质 教学方法

一、前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可见,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思维的培养作为写作教学的核心要务。高中写作教学按照文体可大致分为记叙文写作教学、说明文写作教学、议论文写作教学三类。“提倡多元思维是语文教育整体的理念,尤其是写作教学的理念”(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因此,通过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多元思维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二、议论文写作与学生多元思维的形成

“议论文是通过论证以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说服读者的文章。它主要诉诸读者的理智,通过充分有力的论证,使自己的见解获得读者的赞同。”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议论文写作训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力。例如,议论文大多围绕一个论点展开,而对于一个论点的分析则能考察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是关于世乒赛中国队包揽全部金牌的话题。正对这一话题,拥有多元思维的学生将迅速反映出正反两方面意见的合理性和各自的不足。

三、语文教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元思维形成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议论文教学过程中亦如此,教师主体的语文思维品质及其议论文写作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多元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1.教师的语文思维品质方面

“语文思维品质是语文思维过程当中所形成或应具备的一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思维特征。”教师的语文思维品质体现于教师的语文思维能力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引导学生形成多元思维的前提是教师本身应当具有多元思维。多元思维是一种难得的思维品质,但在我国,一个人多元思维的形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例如,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但是家庭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还以高考为主,这便是“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对于教育的影响。从学校教育心理学方面看,教师对于学生的认识也往往陷入“第一印象”和“刻板效应”等误区,也就是说,教师对于学生的认识往往片面化,以偏概全。这也是一种两极思维的表现,“学习好得学生是优生,学习差得学生是差生”往往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标准,这显然具有极大的片面性,陷入两极思维的教师的思维品质较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教学活动。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果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则要以其自身拥有多元思维为前提。在议论文写作训练之前,教师主体应当运用发散思维对于话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对于学生针对特定话题自主产生的各类见解进行预见。这是对于教师个体的预见力的一种考验,预见力是语文思维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对语文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思维活动后,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在作出符合一定经验和事实的推测性的思维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般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师的职责,语文教师本身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也应当是评价语文教师的重要指标。冉正宝先生将语文思维能力分为感悟力、反应力、预见力、转化力、想象力、发散力、适应力、转换力、判断力、概括力、批判力、洞察力等方面。语文教师的语文思维品质体现于教师的语文思维能力之中,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培养自身多方面的思维能力。

2.语文教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主体高水平的语文思维品质是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方法也是影响学生多元思维形成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师在进行议论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写作构思过程的教学对于学生多元思维的形成的影响最为重要。

构思过程“主要是指从作文动机产生到文章框架基本酝酿成熟的心理过程”。该环节是议论文写作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部分之一,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中生缺乏写作动机,而写作动机的缺乏在于学生思维的僵化。因此,教师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教师首先应当将学生写作动机的激发和学生思维的激活结合在一起。对于一个议论文写作训练的话题,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生活体验的局限性,将话题与学生有限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作动机激发完成后教师应当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交互主体,在具体指导之前采取以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究其原因,在于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高中生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高中生对于事物的认识更趋于完善和深刻,不仅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还能揭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它们对立统一的关系。因而高中生的辩证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地位”。教师应当意识到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因此通过讨论法,利用学生这一课程资源优势,使学生彼此之间形成思维的碰撞,从而使不同的观点生发出来。在讨论结束后,教师通过认证倾听学生讨论形成的不同观点,与自己在备课过程中预见到的观点仔细比对,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分析,对于学生小组形成的观点进科学的点评,而不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主观的臆断评价学生思维的成果。

思维的培养是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谈探讨高中语文课程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影响学生多元思维形成的教师因素旨在引起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视,实际上,语文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细节当中,期待学者和教师继续在微观角度上探讨相关问题,以利于语文教育的兴盛和国家人才的培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语文性;对策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

1.语文综合性学习概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却并未对它作出定性的描述,即语文综合性学习尚没有标准化的定义。结合语文教学界众多语文教育专家对语文综合性的定义,可以大致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概括为:学生自主采用小组结合的方式,利用多媒体等搜集信息资料的手段,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完成语文研究课题的学习过程。

2.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与“语文性”的特征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体现在它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封闭的状态,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的教育理念。它重在沟通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语文实践机会,有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是指语文知识的综合,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书本知识与课外学习的沟通。它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以教材、教师、教师为核心的“三中心”论,为语文教学的发展开掘了新的土壤。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体现在它作为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彰显语文学科的最根本属性: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语言文字知识、获得文化熏陶。无论“综合”到什么程度,都不能忘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一旦丧失了以听说读写为核心的“语文味”,就无异于其他科目的课外活动课。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与“语文性”在实施过程中的偏差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非语文”倾向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非语文”倾向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最为普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师一味地想要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使语文综合性学习尽可能突出“综合”的特点,于是将过多与语文无关的因素掺杂到综合性学习中,比如唱歌、表演、做游戏。虽然这样的教学设计初衷是为了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升语文能力,但唱歌、表演、做游戏的方式对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能产生什么帮助呢?原本应当以围绕语文这一核心要素展开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太多与语文无关的因素的影响下变成了音乐赏析课、体育课、政治课。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名不副实,根本无法达到课程目标。

“戏曲大舞台”是人教版(课改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次综合性学习课的主题,笔者搜集了一些语文教师的教案并观摩了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视频,发现教师几乎都是通过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开展知识问答竞赛、集体欣赏录音机播放的中国著名戏曲、请同学试唱戏曲等环节组织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但是如果稍加反思,可以看出这些环节都难以体现学生受到了语文能力的训练。这样的课即使在音乐课上实施,也未尝不可,甚至更加贴切。氛围热闹了,内容丰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本质属性却被抛弃了,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典型“非语文”倾向。

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唯语文”倾向

“唯语文”倾向的出现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非语文”倾向被广泛诟病之后,语文教师下意识地回避有可能导致综合性学习呈现“非语文”倾向的因素,却因为过于突出“语文性”而使综合性学习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唯语文”。“唯语文”倾向主要表现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目标和内容单一,受困于语文学科之内。综合性学习具有跨学科的特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走向另一端的语文教师的执教就像在上以往的阅读课、作文课、口语交际课。另一种是语文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领悟不够,缺乏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只能循着老路子走,平时的语文课怎么上,综合性学习课就怎么上。

“成长的烦恼”是人教版(课改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次综合性学习课,该主题的本意是让学生思索和表达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烦恼,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或者书面表达能力。可是一些语文教师对这次活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是要求学生介绍自己成长中的烦恼,或者要求学生写作文,记录下自己遇到的困惑并思考是怎样解决这些困惑的。前者无疑是演说训练,后者则是作文训练课。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简化成训练单一能力的普通语文课,是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误读,也是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初衷的辜负。

三、寻找“综合性”与“语文性”之间平衡点的对策

1.坚持以“语文性”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的根本

语文综合性学习区别与其他学科综合性学习的根本点在于它是“语文”的,丧失了这一前提,再高超的教学设计也是没有稳定根基的空中楼阁,因此,语文教师在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坚持以“语文性”作为根本,思索学生是否能在设计出的教学活动中获得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提高。并不是说语文综合性学习一概摒弃与语文无关的因素,而是教师切不可让这些无关因素喧宾夺主。除了在教学设计的环节避免学生“误入歧途”,教师还能通过教学评价监控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的方向是否发生了偏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当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保护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研究。根据上述要求,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学生是否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②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善于倾听和表达。③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以及呈现活动成果时是否有充足的读、写、思、议。④学生的小组合作氛围是否融洽。⑤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民主。⑥学生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充满热情。

2.坚持以“综合性”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色

在满足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性”,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训练和文字表达能力之后,就要力图满足“综合性”的特色。新课改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新型学习方式的原因就是为了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之外开辟一片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因而,语文教师不可将任何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简化为以往的阅读课或写作课。“综合”需要教师充分领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精髓,以及具备教学智慧和掌控教学活动的能力,“综合”并不是随意杂糅其他学科的内容,也不是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而是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加强语文学科内听、说、读、写的沟通、加强课堂内外的沟通、加强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沟通。一位语文教师对“母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是要求孩子与母亲换位一天,并用DV记录下这一天的生活,只需此处就足以体现这个设计的主干全然脱离了“综合性”特色,拍摄DV与角色换位验,这是语文学科与什么的综合?在此需要强调一下,当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极易忽视口语交际教学的融入,口语交际并不只是简单地开口,学生听话、说话并不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需要学生具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要求学生朗读搜集到的材料,或者知识竞答,这些都不能称为口语交际。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新生事物,在为语文教学带来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和困惑,而最大的问题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与“语文性”之间难以找到平衡点,要么使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一般的语文教学别无二致,要么使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课外活动混为一谈。虽然本文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整理和思考,但是要完善语文综合性学习,仍然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任重道远。

第8篇

关键词:蒙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变化,蒙语文教育必须及时作出自己的调整与思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不断创新,以应对个性化、信息化、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下面我就谈一谈对蒙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活课堂

课堂教学的阵地是课堂,那么,通过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让学生汲取更多的知识呢?答案无疑使教学方法的多种运用。首先是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带有知识的声音、动画、视频、图片、音乐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蒙语文教学的枯燥与乏味,给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其次是角色对换。蒙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做一些角色对换。蒙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时一则故事或寓言,老师可以把这类课文交给学生去讲。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而且还可以加强学生记忆,找出自身不足,懂得老师讲课的辛苦,进而更加尊重老师。同时,角色兑换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再次是组织竞赛。老师可以将本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每两组讨论一个问题。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运用语言艺术,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蒙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讲”来完成的。虽然说“讲”都是通过语言将内容表达出来,但是,有的老师的“讲”受学生喜爱,有的老师的“讲”却不受欢迎。究其原因,这就是语言艺术。有的老师擅于运用语言艺术,所以,她讲的课就比较受学生欢迎。语言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言之有情。在蒙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第二,言之有理。在蒙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言之成理,论之有据,以理服人,注意从己知到未知、感性到理性,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让语言的科学力量征服学生,使学生从中领悟道理,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指导。第三,言之有启。蒙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使学生不单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如果都能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起着重要作用。第四,言之有趣。蒙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当规范、标准、生动、流畅、合乎逻辑,饶有情趣,寓庄于谐,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第五,言之有韵。蒙语文教师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该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其优势兴奋中心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蒙语文教师必须要掌握语言艺术,通过自身良好的语言艺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反思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专业成长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成长舞台在课堂,而教学反思,是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首先,做到滴水穿石――纵向反思。所谓纵向反思就是教师从时间维度上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不间断的反思,包括教育教学实践后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中及时反思和为后续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超前反思。高效课堂下的反思要求教师既要做到一课一思,还要做到日日反思,一单元一反思,甚至更长时间的思考。不仅反思教学中得与失,有效与无效等,还要实现以思促学,以思改教,最终形成高效课堂。其次,借助他山之石――横向反思。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教学中教师要学会集思广益,明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的方式很多,如看专业书籍、参加集体备课、观摩、专题讲座、培训班等。我们应抱着谦虚的态度,拿他人的有效之“异”以及有益之“新”,去推自己教学之“陈”,教学“活水”自会源源而流。高效课堂也会“水到渠成”。

四、巩固复习、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在课堂上掌握有多好,如果没有课后的复习、巩固,就不会有坚实的基础。我们应该从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上设计好学生的作业,一般说来,应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灵活性。很多字词如果只是让学生读几遍、抄几遍,就没有多大作用,应该根据词语特点进行各种侧重的训练,例如,运用所学字词组织一段故事。第二,阶段性。作业设计应有阶段性,不能总是“老面孔”,要有变化和发展。第三,综合性。蒙语文教学与语文教学一样,是一种综合性的基本功训练,作业设计也要相应地体现综合性。单一性的训练不利于学生掌握蒙语文这个工具。第四,趣味性。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一样,也应该讲究趣味性,要让学生爱做作业,而不把做作业看成是一种枯燥无味的负担。第五,激发性。就是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的作业,这种作业往往有一定难度,也应该像课堂教学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一样,因人而异,不一定要全班学生人人都做。

参考文献

[1] 李淑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漓江出版社,2011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