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31 16:36: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历史学科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初中历史 问题式教学法 质疑解惑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改革的步伐。本文就针对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来共同探讨搞好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的方法。
一、 问题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第一,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新兴事物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好奇心会转化为问题呈现到我们面前,运用问题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真正发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了落实。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调动起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适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二,问题式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使他们能够产生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活跃的思维一般都是从疑问开始的,产生疑问才能有思考的过程和主动探究的欲望。问题式教学法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和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新课程改革中比较有效的一个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第三,问题式教学法更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健康发展。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中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就要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对于历史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对于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条理清晰的脉络,能够正确地获取历史知识和处理历史材料。
最后,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知识之后,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这些历史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堂上所学的历史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通过这些分析,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运用问题式教学法也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深入思考,促使学生提出针对问题的独特见解。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
(一)设置适合课堂内容的问题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为质疑是学习创造的基础条件。所以,教师在做课前的准备工作时,要结合本堂课的主要历史内容来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教学节奏来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这些问题,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进行的不同阶段了解不同历史材料的基本概念,从而从这些知识的学习中去发现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简单生动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历史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分析,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带着教师的问题去学习,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比如在学习各国列强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复习旧知识的方法来导入新课,设计关于上节课内容的问题: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有关《》的历史知识,大家还记得清政府签订《》之后带来了哪些危害吗?然后由此递进,中日之后,清朝政府向各国列强借了大笔款项,这些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肯借这么多钱给中国?他们想要通过借钱给中国达到什么目的?通过这些逐层递进的问题设置让学生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借钱给中国的最终目的有一个清楚深刻的认识。教师提出这些问题,继而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者班内共同交流讨论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计的相关问题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长此坚持下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学生的历史思维也会得到提高,历史视野也会越来越开阔,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涨。
(二)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之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思考和分析,也就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寻找教材中的重点,对历史材料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探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探究的过程中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要注意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将问题和材料相结合,适当发挥合理的想象,使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历史事件中,进一步完善历史概念,正确把握历史。
(三)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之后,就会进入课堂教学的下一个环节:小组讨论阶段。小组的划分可以是教师事先就安排好的,也可以是课上临时组合的,小组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在竞争中激发出他们的求异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活泼热烈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在这个氛围中畅所欲言,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四)师生共同做出解释和总结
【关键词】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解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改变当前农村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对农村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促使农村历史教育更快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农村历史教师的一件大事。本文拟从当前历史课提出一些粗浅的改革办法,旨在引起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让大家共同研究、改革农村历史教学,从而培养农村孩子的历史能力,提高农村历史教育水平。在此笔者分别对提高教学有效性、主体性,创造性和情感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重视学生自主行为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和个性发展
个性和创造性直接相关,压抑个性发展就会抑制创造望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人行为是由以有意识行为――无意识行为和独立行为――角色行为为纵横坐标构成的“两元性与两重性的交叉图解”,从第一区域到第四区域分别构成了直觉行为区,习惯行为区,确认行为区和自主行为区。其中,第四区域集中了最多与创造有关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聚焦思维,扩散思维,多维思维活动,是培养创造性的一个核心区域。教育的功能在于按照社会的要求综合平衡地发展各类行为,只有各类行为协调发展,才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然而,当前学校推崇的是确认的,习惯的“角色行为”,而抑制了自主的,直觉的“独立行为”过于重视角色教育而忽视对人自身的教育,从而造成重共性轻个体,重服从而轻自主的“行为失调”病症。创造活动最集中的“自主行为”区域为素质教育的盲区,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历史学科应从当前教学实际出发,我们更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行为和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改变教学中存在的各类行为培养的失调现象,从而使历史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力量源泉。
二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
1制度化学习时间与自主性学习时间相结合。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是以固定的时间单位组织教学的制度化体系,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变革单一的“制度化”教学时间结构,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
2提高课堂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比率,综合达成各项课堂学习目标。也就是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的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
三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这里,特别要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中,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思考,学生群体才会有情绪激动,有跃跃欲试的气氛,创造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活。
四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
历史课堂教学的情感性缺失与课堂教学设计中不设计情感有直接关系。现行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强调的只是教学的科学性,即怎样整体、有序地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而忽视了教学设计中人文性和艺术性。特别是缺乏对情感活动和情感培养的关注,从而加剧了教学的情感性缺失;影响了真、善、美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因此,必须加强教学的情感设计。首先,要重视历史课堂交往结构中的情感设计。这要教师考虑的是怎样变师生单向交往为多向的师生、生生交往,灵活运用全班、小组,个别的教学组织形成进行教学活动,使课堂交往既有利于认识的发展,又能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提高。其次是学生学习心理活动中的情感设计,这里教师考虑的重点是怎样变单一的认知心理活动为知情统一的全面的心理活动,充分发挥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在认知论中的动力作用,并贯穿于认知活动的始终。再次,要重视认知操作活动结构中的情感设计。这里教师设计的重点是怎样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有机和谐的发展。最后,还要重视对教学环境的情感设计,其设计的重点是怎样使学生在一个充满自信,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相互帮助,好学向上的教学环境中专心致志地学好历史与社会。
五结合历史与社会人文学科实际,加强兴趣培养
从学生学习的整体看,情感教学与认知教学有着同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按照青少年情感发展的规律,把情感培养与历史与社会人文学科知识教学有机联系起来。这方面,我们的历史老师在实践中总结提炼的“课开始,情趣生;课进行,情最浓;课结束,情趣存”的愉快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有着重要意义。所谓“课开始,情趣生”,就是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要以趣激学,引发动机,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举趣盎然,主动自觉地投入学习。“课进行,情趣浓”,就是教师要以趣导学,通过设疑介思,指导方法,以指引等手段,使情知发展有机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课结束,情趣存”,就是在教学的最后阶段,通过教师的及时讲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以成励学,对学习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综上所述的粗浅分析,笔者旨在促进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出历史与社会在素质教育中应有作用,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历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2]初中历史教学典型课示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关键词:重视;培养;发现;方法;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043-01
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爱因斯坦在《物理进化论》一书中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提出问题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中学会解决问题。科学课教学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中学会解决问题。
一、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促使小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如课前布置学生观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指导学生查找资料,调查研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讲课时,故事引入,巧设悬念或做小实验,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从生活中、书本中、大自然中去发现新问题,从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兴趣。
二、重视在教学引言中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研究表明: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比通过被动地阅读来寻找答案的策略更有效。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过程,它是学生对教材的认知、理解及掌握程度的具体体现。
当学生发现并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时,必然会伴随着综合分析、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由此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问题既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机,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牵引力,因此,在引言中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新课的引入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大胆突破课本的限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熟悉的事件或故事,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由趣生疑、由疑促思、由思发问,在宽松和谐的科学探究氛围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不仅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知识,还发展了自己的思维。
三、引导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那什么是“动”呢?怎么“动”呢?笔者认为,我们所要强调的“动”一定不是光指那种课堂上满堂喝彩,学生屁股坐不住的“动”。而“动”的实质,应该更强调的是孩子们头脑的“动”,积极地思维,有效地讨论,有意义地交流的“动”,从而真正意义上达到学习思考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学生生性好强,求知欲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类疑问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新知识结构的建立,而且有新意的质疑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内部动力,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体现。而且,学生会因为问题是自己感兴趣的,实践起来更有目的性,课堂气氛又非常活跃,自然而然地把教学环节步步深人了下去。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把握住了学生的心理,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样步步深人,既满足了学生们的心理要求,又顺水推舟达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自然流畅,使学生感到这样的探究活动是自己力所能及的、自己所乐意去尝试的。
有了这些问题,学生科学课上的探究活动有了指向性,目的就变得明确了,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质疑、思维和通过交流获取科学知识的经验。科学探究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科学知识带来的乐趣。
四、适时进行科学评价,引导学生乐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就要注意适时激励,利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对那些敢于大胆提问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热情,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找出闪光点,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开展提问比赛,看哪个小组或个人提的问题多且质量高。为了激发、鼓励学生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也可把学生提出问题的心理体验和思考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改革单一的书面考试的评价方法,重视形成性评价,直至把提出问题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中。教师应为每个学生建立提问记录册,由学生记录下每节课自己提问的问题与次数,再由小组长和科代表共同负责监督、考核,并根据提问的次数和提问质量进行量化考核,计入该生平时成绩。对于课堂提问次数多、质量高,且表现优秀的同学,还可给予期中、期末考试免考的特别奖励。
五、结束语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时代,教师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应该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不能发现问题就根本谈不上创新,可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正是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一、过分注重“探究式”学习,忽视合作探究学习的本质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改变过去机械的、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我们发现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不管是否有合作的必要,教师都要求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缺少探究的兴趣;学生自主、内化的时间不充分,盲目要求合作学习;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他们普遍存在“不问”“不敢问”“不主动问”“不多问”“不会问”的五不现象;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未能体现点拨、引导的作用,对一些问题泛泛而过,不了了之等等。
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探究”,是一种学习思想,或说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要受到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学生水平、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让学生通过探究去解决。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1)探究学习首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2)要让学生明确探究活动的目的,明确了目的,才能给学生的探究指明方向,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3)探究学习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4)教师对探究学习的指导要有耐心,但又不能过“勤”,以免干扰学生学习思维,要给学生做、说、写的机会,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质。
二、过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新课程则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但有些教师似乎没有在新课程中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他们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一切都不管”,课堂上一味地体现“学生为中心”,教师做“甩手掌柜”。很多东西教师都是让学生去自学,让学生给学生讲解。课堂上教师不讲授,完全是学生的活动,教师的作用被淡化,使得课堂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就像一盘散沙,对需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而事实上,很多知识只靠学生自学是理解不了的。传统的教师讲授仍然不失为好的教学方法,只要你不是满堂硬灌就可以。
其实,教学作为一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进行的。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也离不开教师,两者缺一不可。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人的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精神实质也才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过分强调激励性评价,忽视批评教育的正面意义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对于激励学生上进、体现自身价值、树立信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激励教学原则已成共识,但如果不讲究分寸,过度的庸俗化则成为大忌。在课堂上,经常能听到教师“太好了”“你真棒”“真了不起”“掌声鼓励”这些语言,学生无论怎样回答都嘉奖一番。滥用表扬,不更正学生回答的错误,结果使表扬失去应有的效果,还让学生不知对错,心中一片茫然。适时的激励可以鼓励学生进取,而过多、过滥、过于简单的激励语言则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
激励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提倡鼓励并不是放弃批评。事实上,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而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除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适当鼓励外,更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其不足,帮助他们分析出错的原因,以便使其在以后学习中不再重复出错。正面批评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评价所不能比拟的,只要是实事求是而不是有意夸大、故意拔高,一棍子打死不给出路的批评,是能够被学生接受的,是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
四、过分使用多媒体教学,忽视常规教学手段的优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已愈来愈多地运用到各个领域中,以现代技术手段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多媒体进入课堂给中学历史教学注入了活力,通过色彩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动画效果、优美的音乐等,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已经在教学中展示出它的优势,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又可以在瞬间展示大量的资料。
但有些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又进入了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误区。有些学校硬性规定教师必须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且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此证明教师是否具有先进的教学能力,因此,从新课导入到教学流程,从内容板书到材料提供,从提出问题到答案呈现,从知识归纳到教学小结,完全依靠多媒体,整节课无一个字的板书。
课改之“新”的灵魂不在形式、不在技巧花哨,而在内容、在观念更新,许多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手段也是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不能轻易丢掉。例如,课堂提问、讨论、演讲等等,这些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也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各种教学手段各有其长处,应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不能把运用多媒体看做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手段。
五、过分追求标新立异,忽视课堂教学的严肃性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很多课堂为了体现学生的“动”,热衷于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探究讨论、互动问答等。
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无疑给课堂增添了不少色彩,但有的课堂明显带有“表演”的痕迹。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和学生课前都下足了功夫,这样的互动是经过了预先“演练”的,它并没有反映出学生真实的思想——这种教学互动是不真实的。真实的互动是建立在学生知识“内化”后的观点和想法等的自然流露的基础之上的。过于追求模式和形式花哨不仅不利于学生产生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方式;初中历史;社会教学;作用
分析
一、我国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弊病
长期以来,我国的初中历史学科教育就存在着应付考试等严重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误区,不顾学生的感受,不管学生接受程度和效果优劣,很少和学生展开互动式提问,只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成了各种历史年代和人物简介信息的“知识储存器”,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和哲学思想水平的提高,也怠慢了初中生“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养成。初中历史讲解的对象是我国灿烂的数千年文化,重点是要采用切入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当今社会现象和政治格局的反思,理解人类社会的大致发展进程,熟记改变历史的思想萌芽,从而归纳出指导现实社会实践的方法论。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多进行启发性切入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效率的方法
1.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揭示了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传授学生学习技巧的道理。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缺乏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往往会出现历史课教师对于学习者的需求和分析不足的现象。转变教学方式,要求广大初中历史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顺应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发展,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展开高效的历史学科教学。在现代化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展开丰富多样的历史教学活动,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激发学生探索初中历史奥秘的兴趣。通过向学生展示传统历史文化魅力的方式,激发学生深入研究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信心,提高学生攀登历史学科高峰的决心。
2.推广多媒体教学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师在转变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应该摒弃以往的“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呆板模式,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既能“授人以鱼”,又能“授人以渔”。例如,对于我国先秦历史文化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可以使用动画的形式,保证历史学科中对话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动漫短片、历史纪录片的讲解,提高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活泼性。
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才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效果。对于“齐、楚、燕、韩、赵、魏、秦”这几国的历史讲解,要结合实例来展开,可以通过“长平之战”等经典战例勾起学生学习战国文化的兴趣,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由于“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在历史教学转变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必须将历史学科的教学实际与学生课堂学习的进度结合起来,推行松紧有致的新时代教学方针。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深究历史问题
为了更好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大力倡导“不迷信课本权威”的教育理念,针对本学科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精神。一些教辅材料上难免会有历史思维逻辑和文法表达上的错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这些问题找出来,使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主义的思想观点武装自己。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结成“历史兴趣小组”的方式来展开学习,自己找出解决历史问题最简单的定义表达方法,通过整理知识点和归纳历史发展的相同点,促进历史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和自身知识储备水平的增长。
三、结语
初中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未知的知识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对学生进行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孔子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生问”,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切实做好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工作,真正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黎.转变教与学方式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2(21):159-159.
2.姚会芳.初中历史课堂如何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2014(3):197-197.
3.鲁锋.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2.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理念;专业素养
历史教育在很长的时期内,都十分重视人格的培养和提高。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教育逐渐偏离了这个目标,过分的注重知识的学习、运用和创造。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历史教育的目标定位上则开始注意使历史教育回归到其本质。在这种大背景下,广大历史教师从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入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然而受观念、教学能力、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出现了一系列的让入担忧不已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理念仍然滞后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学生学习任务是接受现存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他们没有发现真理的任务”。受其影响,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问里,都认为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一系列教学手段,各种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结论,掌握知识,从而形成了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观。这种观念影响的思维方式自然就是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要转变传统的将历史学科视为以简单的背诵的单向接受的科目的思想观念,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熟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和重大历史事件,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培养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既是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者,也是历史知识的体验与质疑者,又是历史知识的评议与运用者,还是历史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者。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递知识,而更多的激励思考;转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而成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让教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
二、初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较低
初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初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第一,应系统的学习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加深历史专业知识的深度。第二,应具备历史知识广度。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要求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这
样才能把初中历史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更好地理解所授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索质的全面提高。第三,应具备扎实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初中历史新课标倡导初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初中学生心理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有科学的历史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知识作为指导。由于历史教学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因此,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比较高。要有效的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历史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历史学、历史哲学、历史教学论以及教育学等知识。
三、教师职业倦怠
历史课的尴尬地位使得很多初中历史教师想爱历史教学都难。历史课在中学的地位十分尴尬。说它不重要吧,历史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与政治合卷占了一个A。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盯着这个A。而每年的中考文科综合学科A的分数一直都是5个A中线划得最高的一个学科,要拿到这个A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那么容易,历史教师也只好使出浑身解数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照理说,历史学科这么重要,历史课、历史教师在学校应该很受重视,然而事实却又并非如此初中历史课的这种安排情况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首先,给了学生一种历史学科是副科的心理暗示,不利于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其次,历史学科属于中考的必考科目,历史老师经常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和抓中考成绩的之间进行艰难的取舍和协调,希望在两者之间能有一个较好的结合点。要实现两者较好的结合,就离不开学生的配合。而历史课80.9%的课时安排在第4、5、6、7节,学生在这些时段的精力相对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三伏天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很难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并形成真正的互动,教学效果很容易打折扣,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历史教师的职业倦怠也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中考成绩出来后,由于与政治合卷,无法对其成绩进行进一步的量化,很多学校就采取了不予奖励,或者奖励按A来算,一个A算一份奖励,而文科综合学科由两科合卷,那么奖励也只有其他语文、数学和外语的二分之一。此类种种无疑都将影响到历史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历史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社会学科,应该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加以落实,而不应该简单地始终围绕中考、高考指挥棒转,仅满足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只注重学生的外在成绩,使得历史教学失去应有的育人功能,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历史学科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中原.《历史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教育.
[2]李启娣.《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辩学,2004.
[3]庞友海.《历史课堂现状的思考》[J].历史教学问题.2005,(2).
[4]桂德森.《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湖南教育.2005.
(一)重视程度不够。在老师、学生或者家长口中,常常都会听到主科副科之分,而初中历史课程则恰好被看做是副科中的副科,有人称之为“小三门”。教师在考虑改进学科教学方法和内容时,历史这一门课程,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一周几十堂课下来,历史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学校不够重视的学科,在大多数学生眼中,自然也就得不到重视,因而对历史课程的学习也就囫囵吞枣了。
(二)教学管理不严。在许多学校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历史课就好比生理卫生课一样,一周没有几节课,却还常常被占作主课来教学。这种现象导致许多学校历史教育课程不达标,考试也就成了困难项目之一。所以可以发现很多学校的历史考试五花八门,有开卷就有闭卷,有统一考试就有自主测验,教学活动进行不好,就影响了考试的专业度。同样,考试专业度要求低,对教学内容要求也就降低,这样完全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教研氛围不浓。初中历史的教研活动长期处于误区当中,大多历史学科教员都偏向高中历史教学,而很少关注初中历史教学。因此初中历史的教研活动很少在校纪以上的场合举行,这一点和主科频繁甚至过多的教研活动形成了强烈对比,初中历史教师得到的交流机会实在太少,难以促进教学水平的上升。即使在校内的教研活动,也大多是挂羊头卖狗肉,走走过场就了事。
(四)学生情绪不高。大多数学生对待历史学科的态度都有这样一个进程:初一时好奇而认真听讲,初二时失去兴趣开始松懈,初三时无暇顾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究其原因,无非是学生心中的功利主义作祟,并且年级越高,中考压力就越大。初中学科中,历史本来就得不到老师的足够重视,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自然就对历史的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
(五)教学效果不好。这里大概有两点原因,一是教师,二是学生。从教师方面来说,初中历史专职教师资源少,教学方式和质量参差不一。一些非历史专业教师因对历史不够重视而在课堂上敷衍了事,讲不清重点难点,造成学生听课质量下降。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本身对历史课程兴趣不高,上课难以集中精力,不重视课堂纪律,影响教师上课发挥,导致课程质量一再下降。
二、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一些问题的对策
(一)改革中考制度。上文提到的一些问题,大部分都与中考制度脱不开关系。可以说,中考制度是制约初中历史教学的一大诟病。事实上在高考当中已经实行了多年的文科综合考试,为什么不在中考实行史地生的综合考试?哪怕在中考的分数占比中,历史与体育占得同样比分,也不至于会受到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冷待吧?在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活动中,往往存在着这几个误区:
1.抱着功利主义的态度,学必所考,不考不学。
2.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非主科课程可以在以后的教育中进行弥补,但却忽略了初中课程中设立历史学科一定是学生有学习历史的必要的。
3.认为将史地生列入中考名单中是增加学生负担,但却以此为借口增加学生在其余主科上的负担,同时还减少了学生课程的多样性。我国如今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至于历史学科虽然不是一门实用性强的科目,却是一门可以养成学生文化素质的科目,它在当代环境下其实是具有不得不学的必要性的。历史学科要做到的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高尚的未来人才。
(二)丰富历史教学活动。初中的历史教学活动,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不能引起学生学期的兴趣,那么这一学科的教学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教师应该争取多丰富历史学科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提升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并且学会重视历史学科。比如可以在校内矩形知识竞赛,名人讲座或者是历史故事比赛等课外活动。在校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参观遗址或纪念馆的活动,让同学们接触历史,感受历史的积淀,只有沉浸于历史当中,才能感受历史的魅力。总的来说就是要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关键词:学科素养;历史教学;建构主义;复习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复习课的地位尤为重要。历史新授课内容多而散,时间跨度长,每周也只有两节课,所以,历史教师常常苦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遗忘。多数教师会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前上复习课。然而,在实践中,初中历史复习课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型陈旧。教师经常把复习课设计成练习课。为了夯实基础,复习课教学环节安排极为陈旧,主要环节多为整理提纲+练习,甚至采取背诵默写的方式,复习课沦为新授课内容的复制。二是学生参与度低。这样的复习课,枯燥而无趣,学生只要“抄”、“背”,缺乏思考的机会。这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复习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非常普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看上去像是教师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没有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其实,奋斗在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有苦难言。近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中学历史教学要培养的五个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既然新课改提出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也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然而,在现实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忽略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反而是出于对学情的考量。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重点常常放在史实的普及。因为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浅,思维能力弱,部分初一初二的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尚不具备完整阅读教材的能力。此时,初中历史教学便自觉降低能力的要求,回避历史解释,甚至不要求学生理解历史。在新授课时便减少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复习课时更加做不到将独立的知识连贯起来,让学生融会贯通。表面看去,这种难度的降低似乎是对学情的正确认识,是给初中学生“减负”。然而,在笔者实践教学中,降低难度后反而常有学生产生种种困惑。比如,学生学商鞅变法时,得出认知“重农抑商”是好的政策。为什么到了清朝,重农抑商变成危机了呢?实践证明,如果只普及缺乏理解和解释基础上的史实,非但没给学生减轻负担,反而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从历史学科本身来说,想要学好历史,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不可能原样重复。要探究历史,需要历史学家从各种史料入手,去考证、理解、解释。学科素养本就是基于历史学科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我们的学生终有一天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他们不可能人人都从事历史工作,他们从中学历史教学中能学到的就是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避重就轻”,是教育教学的本末倒置。综上,夯实基础只是最简单的第一步,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科素养上。其实,在初中教学阶段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并非那么困难。无数优秀教师已经用他们精巧的教学设计证明了成功。而笔者认为,比起新授课,复习课更适合初中阶段学科素养的培养。
(一)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初中教学
近年,“建构主义对教学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建构主义理论学生观认为,学生在学习前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和经验,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而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自己在已有的认知经验上整合新知识,主动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理论上,初中历史教师对学情的苦恼问题在复习课上会得到削弱。因为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复习课内容学生已有初步的印象,即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已有经验”。无论这个“已有经验”合适与否,复习课都要比新授课更适合拓展。在复习课上安排思维含量更高、理论水平更深的教学环节,成功率肯定比新授课高。
(二)复习课教学的特点
如前文所言,如果复习课仅停留在普及历史常识的层面上,学生会觉得枯燥、无趣,从而参与度降低。换言之,学生本身其实也希望复习课上教师能提供给他们新的挑战,让他们去构建新的知识经验。新的思维高度和能力训练,比枯燥的练习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有效教学。所以,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就应致力于能力的提升和学科素养的落实,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进而达到解释历史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他们对史实的记忆反比背诵更加深刻。综上,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阶段,要更加注重复习课所起的作用。比起新授课,复习课更有利于学科素养的落实。从这一设想出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一堂复习课,课题《先秦秦汉史复习》。先秦史是初中历史教学较难理解的一段。在这一段中,学生困惑较多,比如周朝分封诸侯怎么就能巩固统治?既然分封制巩固统治又为何被秦朝中央集权制代替?有鉴于此,我将重难点定位生产工具的变革促进历史演变和发展。第一目佐证传说与文物。从人类起源开始,展出几组材料,让学生分辨哪个是神话传说,哪个是考古文物。从神话传说和考古文物中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如何辨析可信度等。有了第一单元的基础,学生在这一环节迅速了解研究历史的两种史料来源,并辩证看待两种来源的历史价值。从文物的角度过渡第二目工具的进步。给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器和铁器的图片。请同学大致介绍每个工具的使用时期,使用效果。分析工具的进步给经济带来的影响。这就避免了给初一学生灌输生产力的概念,但同学已经有初步的印象。此时再进一步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领域。通过第二目,学生已经了解聚落的融合、国家的诞生、分封制的产生和奔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诞生等重大历史线索。整堂课节奏紧凑,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讨论发言、课堂效果极佳,学生牢记并理解分封制、商鞅变法、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等重要知识点,并辩证分析史料、史实,构建历史解释的能力,学科素养培养到位。实践的成功佐证了笔者的想法。在信息化时代,在新课改的今天,初中历史教学与其徒劳地让学生记知识点,更应让学生学会历史学科方法,提高历史学科思维,培养历史学科素养。只要教学环节设计得当,复习课比起新授课,在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更看重复习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善亮.复习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12,2.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5版初稿〉.
[3]江建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J].丽水学院学报,2004,26(6):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