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旅游规划的背景分析

旅游规划的背景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31 16:36: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旅游规划的背景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旅游规划的背景分析

第1篇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当代旅游行业快速发展,要求我国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当前生态旅游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终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管理环境,并实现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有机结合。以下就是对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旅游行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且达到规范化管理目标。

一、生态旅游含义

对生态旅游含义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旅游需求角度看,生态旅游即为一种旅游活动项目,但其要求旅游者在对自然景观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应秉承生态保护原则,即应避免环境破坏行为的出现影响生态环。第二,从旅游供给方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项旅游销售品,其可吸引游客购买当地的纪念商品,最终达成销售目的。为此,在现代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经营者应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继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达到推动我国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此外,当代生态旅游发展对生态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鼓励人们在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改善环境保护意识。

二、基于景观生态学基础上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策略

(一)加强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

景观生态学中,不仅强调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二者异质性,且关注二者整体性。因此,在生态旅游规划管理过程中,应从旅游开发者和旅游者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引导旅游开发者立足生态保护角度,在具体开发中,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兼顾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能推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对旅游者提出了相关要求,相关部门应结合理论知识对旅游者进行思想教育,使旅游者能充分认识破坏生态环境对自身产生的消极影响,提高旅游者生态环保意识。同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重视对开发者及旅游者的监管,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逐渐构建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

(二)科学规划生态旅游

基于景观生态学基础上科学规划生态旅游也非常有必要,基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生态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依据发展现状来设定生态旅游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原则,并基于景观生态学基础设计其发展结构及发展特征,继而在开展生态旅游活动过程中严格遵从其设计内容,达到最佳的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目的。第二,在科学规划生态旅游过程中应注重对其功能与生态加以区分,继而有序开展旅游活动,并推动其旅游资源实现合理优化及配置。第三,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生态旅游管理对其结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依据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来对其生态功能进行适当调整,以此达到科学化的生态规划管理目标。

(三)规范生态旅游资源管理

在生态旅游规划管理中实施生态旅游资源管理对策也至关重要,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实施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对景观生态学的稳定性及异质性展开深入研究,且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析结果以结构上的动态变化展现出来,继而为相关工作人员生态旅游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有利的数据参考。此外,为取得良好的资源管理效果,要求生态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通过整合自身资源的方式构建长期的旅游监测系统,继而全面掌控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且采集相应的生态旅游发展信息,达到最佳的资源管理目的。此外,在生态旅游资源管理中制定生态风险分析计划也非常重要,因而应将其落到实处。

第2篇

【关键词】新常态;旅游规划;发展战略

1、新常态下我国旅游发展特点与趋势

关于旅游发展的新常态,学者视角不同,见地也不同。笔者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发展旅游归根结底是如何平衡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问题,而旅游供需交易离不开旅游活动的载体即旅游空间。

1.1旅游需求新常态-国民旅游市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凸显

(1)国民旅游兴起,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国内旅游从1984年约2亿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36亿人次,增长了17倍;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在2013年已达到12.38%。出境旅游于2014年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达到1.09亿人次,成为重要的国际客源市场。预计到2020年,年人均出游次数达5次以上;到2050年,年人均出游达10次以上。涵括国内旅游及出境旅游的国民旅游市场强劲崛起,取代入境旅游成为市场主导。

(2)旅游需求渐趋个性化、多元化

中国旅游产业以观光旅游作为发育点,运行方式是以主要城市为基础、以垄断性资源为凭借、以主要景区为依托、以旅行社团队旅游为主要形式。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在城市居民中催生了大量的度假旅游、商务旅游、特种旅游需求,逐渐超过观光旅游,上升为主流。进入2000年以来,观光旅游比重从长期来看呈下降趋势,从40%下降到30%以下,而度假旅游比重缓慢上升,从16.8%上升到了23.4%。度假旅游者超过观光旅游者,成为长期趋势。

(3)新兴旅游市场逐渐形成规模

从旅游活动参与主体来看,一些特殊旅游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如老年旅游市场、儿童旅游市场、青年学生旅游市场、特种旅游市场等。这些新兴市场的出现,对传统旅游产品及相关保障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1.2旅游供给新常态-企业国际化、集团化、品牌化加速

(1)旅游产业覆盖领域扩大,产业融合不断深化

各类资源纷纷进入旅游业,旅游产业构成基础发生结构性变化。旅游地产、旅游营地、自驾车、网络商等新产业形态、新产业组织纷纷涌现。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批基于互联网的旅游经营商如携程、途牛等企业的崛起,打破了传统旅行社、饭店、景区作为旅游企业主体的格局。

(2)旅游企业集团化、品牌化渐成趋势

经过30年的发展,旅游企业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在实力上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未来,旅游企业一方面将通过多元化、链条化等方式逐渐实现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另一方面,将进一步从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实现旅游企业品牌化发展。

(3)旅游企业跨国经营步伐将加快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居民出境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旅游企业通常会追随客源出国轨迹进行跨国投资和经营。当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具有优越的跨国经营优势。政策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鼓励企业、资本走出国门,开展跨国投资、经营,培育大型跨国旅游企业。

1.3旅游空间新常态-旅游空间范围不断拓展

(1)景区管理转向城市及目的地管理

早期中国旅游的发展是以景区和景点为空间依托,呈现“小旅游”特征。随着旅游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旅游要素的不断扩充,旅游景区已然无法承载“大旅游”的发展。旅游业的空间依托由过去的景区景点转变为以城市和城镇为主。相应地,过去围绕景区的开发管理模式要转向城市和目的地管理。

(2)多层次旅游空间体系的形成

随着旅游发展的深入,立体化、多层次旅游空间体系开始形成,其空间类型可以分为点状、线状、面状。点状包括各类规模小的景区(点);线状包括各类跨区域的旅游线路面状包括城市、大型度假区、国家公园等。各种空间类型的旅游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包括休闲、度假、观光等。对不同空间形态和尺度的旅游区域,需要不同的政策加以管理。

(3)新型区域旅游合作出现

传统上,中国旅游产业在空间上是以行政区域为核心的。随着旅游市场结构性转型和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加上新的交通运输空间格局形成等因素,促使旅游空间结构发生了转型。旅游客源地一目的地一集散地空间结构形成,不同的区域和城市基于不同的分工,将展开新型区域旅游合作。

2、新常态视角下旅游规划发展的战略选择

2.1规划视野全球化

随着中国与全球的相互了解、对视与融合变得全面与深入,作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的中国,正在接受着来自全世界旅游界目光的审视。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加速了旅游规划全球化的进程。新常态背景下,区域旅游市场竞争的范围日益全球化,形成了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局面,在旅游规划的过程中要不断思考全球化,但在行动上要结合本土特色。国际旅游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国家和地区间在旅游发展事务上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世界旅游组织及世界旅行及旅游理事会等一系列国际旅游组织推动旅游规划的全球化发展,因而要熟悉国际的市场规则,具有国际化视野,定位世界级,抓住新时代的机遇。

2.2开发定位主题化

随着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和旅游产品的日益成熟,旅游者的消费品位也在逐步提升,旅游发展初级阶段的走马观花式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拥有主题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形象与产品是目前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迫切需求。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游目的地定位不清晰,是现在很多地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要突破并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定位问题,旅游地开发定位的主题化是引领其正确发展的一面旗帜。定位什么样的旅游主题决定了建设什么样的旅游区,生产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吸引什么样的消费人群。

2.3功能提升创新化

在新常态背景下,消费者的要求已经不仅停留于基本需求的满足上,因此旅游区不再只是提供单一的功能,而是需要集观光、休闲、度假、居住、养生、娱乐等众多功能于一体。尽管现在的旅游地区大多具有一些复合型功能,但是在新环境、新背景以及新趋势下,旅游开发地的功能应该得到相应提升与创新。旅游规划中的功能创新可以在其基础功能上进行完善,同时还需要以现实客源市场需求变化和潜在市场的旅游需求为导向,提升拓展功能,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采用产品功能多元化发展的战略,开发出同时具备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娱乐、旅游购物、商贸会展等多功能复合型的旅游产品体系。

结束语

本文基于新常态视角,分析了此背景下旅游规划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旅游规划的发展战略。新常态给我国各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把握好这些机遇,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有利于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04:50-55.

第3篇

业主向老猫抱怨,旅游规划做了跟没做没有多大区别,说了那么多条条框框,实际跟没说一样,市场分析就是给画三个圈,营销策划不过是一些营销手段的介绍和解释,基础保障设施规划就是罗列条文,投资分析和测算更是不靠谱,有什么意义呢?规划师也憋屈,一个规划要做到面面俱到不算,业主还要求细化再细化,事实上很多要求已经超出了旅游规划的范畴,但却恰恰是业主最关心也是最迫切想解决的。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

老猫认为,是业界对旅游规划越来越细致和具体的需求与旅游规划本身一直停留在全面而肤浅的状况造成了目前的矛盾。一言以蔽之,业界需要规划师变身为行业专科医生,能够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而规划师本身还停留在启蒙教师阶段,只能传授知识和理念,却无法进行具体指导。旅游规划的理念、技能与业界实际需求的巨大差异导致了现在业界对旅游规划既迫切需要又强烈不满,而规划师在大而全的框架下疲于应对业主不断细致的要求,越来越力不从心。

中国旅游规划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当时中国旅游业正处于懵懂与混乱的状态,从政府到投资者对旅游业的认识都是一片茫然,这个时候急需启蒙教师来点拨迷津,旅游规划应求而生。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旅游规划,更多像启蒙教科书,面面俱到,重基础知识和理念与理论的灌输。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些规划过于浅显和学术化,但是在中国旅游的起步阶段,对业界还是有巨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功不可没。但是中国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需求越来越细化,越来越注重落地实施。规划师需变身为专科医生解决以下几种专科规划。

旅游宏观战略规划:目前旅游规划中的战略研究部分过于空泛和浅显,无法从宏观战略层次对政府的政策进行引导和建议。未来应有专门解决地区旅游发展战略的旅游战略规划,能够对地区旅游业的定位有精确的把握,能够详细理清旅游业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关联,提出合理的发展政策与措施,并有严谨的理论和数据支撑。

旅游市场营销规划:目前旅游规划中的市场分析部分深受诟病,过于主观和浅显,对市场的划分基本都是“三个圈”,根本不具有实际价值。未来应有专门的旅游市场营销规划,能够对目标客源市场进行细分,详细研究各细分市场的旅游消费习惯、消费能力和人群比率,对细分市场受众群体各自应采用的营销手段,营销广告应采用的媒介、各种媒介所占用的比率、频度和时段等等,能够真正指导旅游发展的市场战略。

旅游投融资规划:目前旅游规划中的投资分析与测算基本不靠谱,未来应有专门的旅游投融资规划,能够明确区域和景区开发所需的资金总额,准确测算细分项目所需的资金数量,明细融资渠道、招商引资措施、盈利模式、利益分配等等,解决业界最关心的招商引资和盈利模式问题。

第4篇

【关键词】温泉旅游规划发展战略温泉旅游项目开发温泉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 Q178.5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规划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原本以土地经济为主的经济格局存在越来越多争议,转变经济格局,发展新的支柱产业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

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将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休闲旅游市场爆发,进入国民休闲时代,大连逐渐成为东北及环渤海地区休闲后花园。2010年辽宁省提出建设“中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和大连全面推进全域城市化战略,全域旅游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这种的背景下制定的,大连编制了第一个全域性温泉旅游发展专项规划。

二、规划思路

规划首先在总结大连温泉资源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国内外温泉旅游态势。结合国内外成功的温泉资源开发案例,确定符合大连实际的总体定位及功能定位。其次,规划大连温泉旅游产业空间,系统布局温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同时围绕“滨海”和“温泉”两大主题,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策划温泉旅游项目,并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保障措施。

最终为大连温泉旅游产业向特色、全面、科学发展,提供指导性纲领。

三、现状分析

截止2011年12月,大连辖区内已发现的温泉有47处,其中自涌泉25处、井眼(钻井)22处,已开发15处,正在规划建设32处。近期(2012年内)拟打井20口。资源总量合计达2000万亿焦耳,日出水量3万吨,属于我国东北部地热田分布较为集中地区。

1.大连温泉具有较高医疗价值,开发条件良好

大连地区各地热田水无色透明,以重碳酸型、氯化钠型为主,水温38-73℃,以中高温、中温温泉为主,水温大于42度的温泉资源占70%以上。温泉富含偏硅酸、锶、氟、碳酸、锂等主要有益成分,具有防止骨质疏松、预防心血管病、治疗皮肤病、风湿痛、美容养颜等功效,医疗价值较高,开发条件良好。

2.温泉资源空间分布呈现“北聚南散、北泉南井”的特征

北部地区属于岩浆岩-构造型,多为自流泉,是浅部地热型,主要分布在瓦房店市的龙门汤、普兰店市的安波和俭汤、庄河市的步云山等区域,其密度较大。南部地区属于地热增温梯度异常型,是深部地热型,主要分布在大连市的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山区星海湾绿山、高新园区小平岛、旅顺老铁山、甘井子华南广场等地,密度较小。

3.温泉资源与山地、森林、河流、海滨、文化、乡村等多种资源组合良好,可开发养生、运动、度假等温泉旅游组合产品

大连近现代史上形成的多元文化特征,为大连地区植入外来温泉文化、打造异域风情温泉小镇奠定了基础。北部温泉资源质量出众,与山、水、林、生态等资源组合良好,开发潜力大,南部温泉资源与都市、滨海、文化等组合良好。

4.温泉资源承载力较大

依照休闲型、文化型消费标准,按人均日消耗400升温泉水测算,目前全市日出水量3万吨,日可接待游客7.5万人次,年可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开发海水热浴将提高大连温泉旅游的承载力。

5.存在问题

温泉旅游开发虽然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是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一是多数温泉产品规划起点不高,配套设施匮乏。二是温泉旅游聚集区龙头产品的经济拉动作用不足,营销力度不够,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三是温泉企业人才匮乏,管理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四是温泉资源开发粗放,资源保护机制不完备。

四、发展战略

1.生态优先战略

温泉旅游开发要严格遵循“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原则,注重整体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产业集群战略

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温泉旅游聚集区和温泉小镇,延伸温泉产业链,推动温泉产业与避暑、度假、田园、康体、会议、运动、观光、文化、娱乐、节庆、购物、饮食、科普等产业融合发展。

3.品质提升战略

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开发模式,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服务、高水平管理,着力提升温泉文化附加值,形成多元文化的开发理念。

4.政府主导战略

将温泉资源收归国有,以资源撬动市场,强化政府规划引导,避免盲目性、同质化,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大连温泉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五、温泉旅游项目开发

首先是根据温泉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开发潜力,提出了“温泉走廊”的概念,并界定温泉旅游聚集区和温泉小镇的内涵,使温泉资源从空间和功能上实现因地制宜和多样化地开发利用。温泉走廊将完善“温泉、滑雪、养生、会议、田园”等泛温泉旅游产业链,形成一系列的温泉小镇、田园度假、观光农业、度假酒店等,

打造成为大连温泉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带动大连北部经济发展的引擎。

其次是温泉旅游主题方面,提出具有大连特色的“海温泉”理念,并延伸温泉文化内涵,使温泉旅游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结合大连温泉资源特征,开发一批海水热浴、盐温泉等特色滨海温泉项目。

同时策划 “大连八汤”,成为大连温泉旅游文化的象征符号。 “大连八汤”,即龙门汤、安波汤、俭汤、步云汤、长乐汤、暖水汤、蓉花汤、太平汤,分别赋予鱼跃龙门、安波公主、俭德君子、平步青云、知命长乐、春江水暖、出水芙蓉、岁岁太平等主题内涵,

另外,温泉开发结合地方特色,重份挖掘特色文化,丰富到温泉旅游项目中,是旅游项目丰富多彩。

六、温泉资源保护

1.温泉旅游产品开发初期的环保举措

各地区要根据温泉资源的总量以及市场情况,科学的确定开采量和产品规模,适度建设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最大限度的对温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有效保护,杜绝盲目过度开发。杜绝温泉旅游项目污染饮用水水体,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开发温泉旅游活动。

2.温泉旅游产品在建设中的环保举措

减少施工机械噪声污染,建筑垃圾需及时处理,施工期间尽量选用烟气量较少的机械和车辆,减少尾气污染,进出工地的车辆限制行驶路线及速度。

3.温泉旅游产品在经营运营中的环保举措

严格进行系统监测和科学分析,了解资源的变化规律,为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管理和调整开采量提供依据,确保温泉旅游开发在温泉资源承载力范围内。要采用污水、废水分流系统,建设地热废水回收处理设施,加强对温泉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

七、小结

这次规划是大连首次围绕温泉所制定的专项规划,实现了规划、旅游、经济等多学科交融,在全市域范围内统筹、全盘考虑温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研究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对大连的温泉旅游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辽宁冰雪温泉旅游分布图【J】 今日辽宁 2012(01)

第5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生态旅游规划 规划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

旅游从宏观上看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交流的过程,环境与人类存在着相互作用,所以正确有效的环境规划对保证保持旅游地的景观自然性和原始性以及确保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旅游规划可以定义为在旅游地进行调研后,为寻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地的有序发展将环境、社会以及经济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以平衡和谐各部分发展为宗旨的富有前瞻性的、反馈性的操作过程。

1 我国旅游规划的现状及问题

现阶段,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旅游规划“确定一国或一地区旅游发展的方向、规模、目标和速度”。①认为旅游规划的作用仅限于为旅游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确定提供可实施的方案计划,过度倾向规划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将规划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纳入持续观察范畴,导致规划不具备长期追踪效果,所谓的前瞻性、反馈性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其中主要问题如下。

1.1 旅游规划无法体现其前瞻性

现如今很多旅游规划只是为了规划而规划,并没有因地制宜制定切实符合自身条件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大纲。旅游地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步骤并没有站在一个高屋建瓴的高度进行布局,于是规划在实践中缺乏操作性,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又进行二次规划,浪费了大量精力物力不说,规划的前瞻性现实性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1.2 旅游规划研究视角狭隘

作为第三产业翘楚的旅游业因为客观发展要求使大多数旅游规划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而相对漠视旅游规划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有的学者声称“不谈效益,遑论规划”。②在这种大环境下,旅游规划研究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十分功利的倾向,集中在对旅游现象带来的经济影响进行考察,而对具有不可逆性的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却屈指可数。学术界这种狭隘短视的研究视角使得旅游规划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弊端被掩盖,对整个国家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极其不利。

1.3 旅游规划研究反馈性不足

国内旅游规划尚处于一种十分年轻的规划形态,相对于旅游规划实践而言,旅游规划研究仍处于“前范式(Pre-paradigm)”阶段。③旅游规划实施后,旅游地生态环境以及经济效益的得失并没有深入研究探讨,规划的反馈性并没有很好地反映出来,或者说就算发现了问题的存在,规划相对应的后续修改调整也没有跟上。

2 生态旅游规划与景观生态学

在旅游发展遭遇瓶颈,经济的效益越来越不足以弥补环境的损失时,旅游规划者开始注重吸收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来补充其规划以便达到可续性发展的目的。澳大利亚学者Rors K.Dowling提出“从环境适应性来探讨旅游发展规划”,其提出的旅游规划框架实质是一种生态旅游规划框架,把环境规划和旅游规划融为一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④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规划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有效地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以及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第二个目标是发展旅游地的经济,力争给生态旅游地带来好的经济收益,促进旅游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景观生态学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现代地理学、生态学新型交叉学科,它研究宏观尺度的景观结构(空间格局)、功能(生态过程)和演化(空间动态),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的特点。景观生态学一般的概念包括斑块、廊道、基质等。

3 景观生态学规划的特点

在指导思想上,景观生态规划坚持环境、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以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主张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要双管齐下。而传统的旅游规划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将自然旅游资源当作大自然恩赐的获取最大利润的工具。⑤

在规划重点上,景观生态规划秉承和谐发展的观念,将旅游与环境定位为相辅相成的关系,将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兼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力求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传统的旅游规划是大多倾向于经济利益最大化,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考虑比较少。而且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矛盾时,总是牺牲环境让位于经济。

在规划理念上,景观生态规划强调因地制宜,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尊重原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规划设计,使其生态环境更加合理化,最终实现旅游地生态化、景观化和实用化。而传统的旅游地规划曲意迎合消费者,过分实现旅游产业的一条龙服务,在风景区修建太多的辅助设施导致景区原生态遭到破坏,丧失了原有的美感和观赏价值。

在解决旅游环境问题的途径上,一般的旅游规划在生态环境遭受到极大的创伤破坏后才开始亡羊补牢。但环境的修护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长期而又见效缓慢的过程,很少有掌权者愿意花费大量的精力物力去实施无法增加其政绩的工作。而景观生态规划从源头着手,强调规划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从“人类征服自然”转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将防患于未然思想融入开发理念之中,希望从根本意义上解决旅游环境屡治不绝的难题。

4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4.1旅游规划的景观生态学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整体优化原则是把旅游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设计,实现整体间资源共享互惠。同时景观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着变化,此变化具有不可逆性,这就要求旅游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道路,从整体的角度上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多样性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指保持整体风格统一的同时,细化优化局部设计,使景观单元在观赏结构上具有多样性。在规划设计时特别要注意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是达到最佳旅游景观美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又能起到增强旅游地整体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的作用。

(3)个性与特殊保护原则。一般说来,景观都具有区别于其它景观的个体特征,景观规划设计要因地而易、因地制宜,否则个性的魅力将散失殆尽。特殊保护指旅游地内有特殊意义的景观资源(如历史遗迹或对保持旅游地生态系统具决定意义的斑块)应着重保护。

(4)综合效益原则。旅游地的人文景观规划设计要注重和谐,将人文艺术与环境完美结合,使自然的生态美和人文社会的现代美浑然天成。再把旅游服务设施有效融于山水之中,使旅游地的景观美既不被减弱又能产生经济效益。

4.2 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的微观设计

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的微观设计主要体现在对景观结构要素斑――廊――基的具体设计上。旅游斑的设计与环境要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人工建筑斑块与天然斑块相协调。廊道要注意合理组合,强化在交通功能之外的游览功能设计;区内廊道的设计要尽量选择生态结构稳定的区域以避免破坏景区的生态环境;区间廊道的设计应尽力考虑区内环境承载量,量力而行。基质是旅游地所在大的环境背景,利用3S技术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来确定景观生态区和旅游功能区划分,以体现生态区和功能区相互制衡。旅游地的规划必须建立在对区域空间和时间背景的全面把握上,这有助于进行核心保护区的选择和指导布局,也有利于分析确定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特色。

4.3 景观生态学的在旅游规划中的宏观设计

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宏观设计主要体现在对旅游区前景规划的布局上,因为保持旅游区的景观特色、景观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是让旅游区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综合最大化的保证。本质上,它是一种包含“旅游”、“景观”、“生态”三方面的综合性规划。⑥其中,“旅游”的规划核心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对游客行为心理进行分析和设定,以此来确定旅游区的发展方向;“景观”的规划核心是对旅游项目、设施建设进行空间布局、时间分期,以此来确定旅游区的发展规模和模式;“生态”的规划核心是对旅游区的自然环境要素与因旅游开发建设而引起的各种影响(包括环境问题)进行识别、分析,以此来制定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5 结论

在旅游规划中运用生态学的相互关联思想,既是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的课题。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并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对另一种思想的叠加,而是在事物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上综合分析,力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得到综合最大化。优化组合原有景观要素或引入新的组成要素,构建新的或调整旅游区景观格局,对提高旅游景区整体生态环境、改善旅游区域环境和维持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辛建荣.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2.

②吴人韦.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31.

③王大悟,毕吕贵.旅游规划新论[M].合肥:黄山书社,2002:12.

④李亮.旅游规划研究的“空间-阶段”模型[D].清华大学,2004.

⑤刘琴,王金霞.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

⑥蔡伟斌.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自然风景区旅游资源规划[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1.

第6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项目库;案例主导型教学;和谐生态旅游

一、现状与背景分析

在19世纪40年代世界旅游业开创初期,由于其行业规模、游客数量远不如今天这样庞大,故旅游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二战结束后,随着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世界旅游业发展很快,甚至成为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旅游业对生态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从我国目前状况来看,许多旅游区或风景名胜区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令人担忧。为了解决旅游业给环境带来的问题和加强旅游环境问题的研究,生态旅游显得日益重要。

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生态旅游和旅游生态学尽管在研究中已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成果,但在理论上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实践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完善和提高。从生态旅游的本质上来说,它与传统旅游活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旅游管理和开发中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对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作为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森林休闲与游憩专业的主干课程,“生态旅游”课程介绍生态旅游活动及开发的历史、概念、原则、市场营销和规划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中外主要的生态旅游热点地区资源特点和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概况,运用地理学和生态学的思想方法,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侧面──旅游业,宣传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此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为城乡经济建设和旅游事业管理服务。

以往生态旅游专业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我院从2004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在生态旅游教学上不断改革和探索,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更易于消化和吸收,取得了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型教学的主要特点和效果

案例型教学在于突出教学内容的更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全方位地对生态旅游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为目的。

(一)案例型教学的主要特点

1.鲜明的目的性。案例型教学通过独特但又具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情景再现与角色体验,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工作体系。

2.启发性。案例型教学透过众多看似互不相关的案例所描述的情景去观察、分析、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概念。

3.客观性。案例型教学可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下对真实素材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其结果客观。

4.实践性。相比其他的教学方式,案例型教学真正实现从理论向实际的转化,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5.综合性。案例型教学突破原有的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从角色的扮演中学会综合运用更多的知识和更加灵活的技巧来处理各种各样的案例问题。

(二)案例型教学的效果

1.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采用案例教学法可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更严格,学生将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并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些将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增加。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员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学员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则始终起着“导演”的作用。既要选择好的“剧本”,即符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员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最大的收效。

三、服务于案例型教学的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

(一)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1.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的内容。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和案例主导型教学以目前的旅游学理论为基础,归纳和整理环境科学领域的新进展、新理论、新突破及典型研究案例,将其中已经较为成熟和被大家广为认可的研究成果与生态旅游进行融合,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和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对生态旅游理论进行完善,并尝试进行理论的创新性研究。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一定范围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现状调查和综合评估;(2)研究生态旅游经济活动中开发商、当地居民和游客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协调;(3)归纳和总结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和模式或范例;(4)开展生态旅游区规划、管理和预测的研究。在生态旅游教改研究中,突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在研究中把区域经济学和景观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作为实验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转贴于

2.生态旅游项目库拟解决的问题。(1)尝试解决生态旅游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进一步提高旅游学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2)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是通过生态旅游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和建设来完成。(3)生态旅游规划案例整合。依据旅游系统规划思想,对由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物)子系统、出游子系统和支持子系统四个子系统所组成的有机整体进行整合。1)从规划空间范围收集和整理国际级、国家级、区域级、省市级、地方级、风景区(点)、社区级等不同空间尺度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库。2)对生态旅游规划案例,按规划对象归类,建立旅游业规划、旅游城市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等生态旅游规划案例子库。3)进一步对生态旅游规划案例,按规划包含内容,建立旅游市场规划、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旅游路线规划、旅游商品规划、旅游土地利用规划、旅游保障规划(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旅游配套设施规划、旅游项目融资规划、旅游人才培训规划、旅游安全风险规划)等旅游业各组成环节的规划的旅游专项规划案例库。

(二)生态旅游教学过程中的案例选择

案例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而设置的线索、背景,案例选择是否恰当是案例主导型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即不仅要选择恰当、典型的案例,而且还要使其具有一定的通俗性、简洁性和综合性。要通过案例选取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从案例中准确地理解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案例要力求简洁,要将主要时间用在讲授理论和学员思考、讨论上,不能把整堂课变成故事会,避免冲淡授课的重点。选择案例还应考虑综合性,即案例不能仅局限于某个知识点,要有多个知识点的渗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判断与分析能力,形成较开阔的思维;同时,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细致思考的意识(如表1所示)。

四、结语

将生态旅游项目库建设应用于案例主导型教学模式是优化教学质量、缓解学校教学理论性和社会工作实践性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通过项目库建设,使生态旅游规划中涉及的基本元素和素材不断丰富和系统化,极大地方便森林休闲与游憩专业的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和野外实习,服务于具体旅游项目的实操规划,把“生态旅游”改造成具有一定数量科学前缘动态案例的实践性、理论性并重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生态旅游学(修订版)[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

[2]杨桂华(澳),等译.生态旅游(澳大利亚版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杨桂华(澳),等译.生态旅游规划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杨桂华(澳),等.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普林斯顿出版公司联合出版,2000.

[5]世界旅游组织.国家和区域旅游规划方法与实例分析[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第7篇

2014年3月,国务院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该规划强调要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和旅游产业、休闲产业紧密相连,指出旅游业和城镇化可以实现互动发展。

一、相关概念与关系

(一)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其基本特征在于城乡统筹、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

(二)休闲旅游

休闲旅游目的主要是休闲,是旅游消费者精神层面上的享受,强调的是人们在旅游时而处于的文化创造、欣赏和构建的状态。

(三)新型城镇化与休闲旅游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发展休闲产业的引擎,是休闲旅游业的物质载体。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就越高,旅游活动的内容就越丰富。同时,休闲旅游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业支持,促进城市基本公共设施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等,同时这些也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城镇化发展水平概述

(一)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每年城镇人口增加2000万。从城市规模看,我国已有653个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达到140多个。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平均在80%左右,与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城镇化率也在60%左右,我国城镇化空间很大。

(二)景德镇城镇化发展水平

景德镇城镇化率由2011年的51.27%提高到了2015年的56.1%。建成区面积由从2011年的62.6平方公里提高到了2015年的88.3平方公里。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是城市休闲旅游品质提升的保障性要素体系。城镇水、电、气、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改善;人均居住、公园绿地面积大幅增加,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景德镇休闲旅游竞争力分析

(一)旅游资源条件

景德镇拥有特色鲜明的休闲旅游资源:有体现自然风光的休闲旅游资源:得雨生态园、洪岩仙境、浮梁茶种植地等;有体现人文景观的休闲旅游资源:浮梁古县衙、雕塑瓷厂、古窑民俗博览区和大大小小古窑遗址等,而瑶里――高岭则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的休闲旅游景区,各个旅游资源都独具特色。

(二)旅游市场需求

在全国与区域整体经济稳分健增长的背景下,古镇国内旅游市场消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5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达3112.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境外旅游人数42.47万人次,增长14.9%。旅游总收入261.32亿元,增长30.1%;其中,旅游创汇1.64亿美元,增长19.9%。旅游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8%

(三)与旅游相关产业

星级旅游饭店是体现一个城市或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和档次的重要标志,也是目的地的旅游品牌。2013年11月为止,古镇共有旅游星级饭店34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10家;70家旅行社,其中20国际旅行社。铁路客运路线直线少、车况差、游客进出难的问题还非常突出,铁路交通运力不足。同时,古镇内部的交通建设滞后,景区之间交通联系动力不足,成为影响古镇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旅游产业战略

2013年2月18日《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以此为扩大旅游消费的新契机,将进一步推动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制定鼓励居民旅游休闲消费的政策措施,进而提升旅游消费水平。2015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古镇以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为指导,按照三张主牌的战略部署,大力开发旅游新产品,着力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实现旅游经济强市。

第8篇

目前我国关于历史文化村落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1历史文化村落特征研究

不少学者从生态学、建筑学、景观学、文化等方面对历史文化村落的建筑特征及构造、村落空间、村落景观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归类.如彭一刚(1992)分析了传统村镇聚落物质空间形态特征[1].刘沛林(1998,1999)认为古村落的形态和空间布局普遍受到宗族礼制、、风水观念、防御意识和诗画境界等人文理念的支配[2].

段进等(2001)以太湖流域古镇为例系统研究了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群序结构和拓扑关系[3].孙大章(2004)将聚落按布局形制分自由式、线型式、街巷式、梳式、组团式、轴线式和围堡式[4].何依(2011)以山西苏庄历史文化名村为例分析了家族姓氏与村落空间的耦合关系[5].还有大量研究以案例村落为对象,分析了其建筑特征、空间形态以及价值等.

1.2历史文化村落演变更新及动力机制研究

村落演变方面,赵勇(2005)将中国古村落的主要成因归结为地理环境封闭、自然资源禀赋好、宗法制度较严和文化的认同.部分学者以特定地域为背景,分析了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村落演变及其发展历程:陈伟(2000)论述了徽州古村落的形成演变与两次文化嬗变的关系[7];周庆华(2009)结合陕北地区探讨了聚落演化的生态动因、适宜模式[8];郭晓东(2007)从形态空间和社会空间两方面解析了秦安县葫芦河流域乡村的聚落演变[9];林涛(2012)对浙北乡村集聚化及其聚落空间演进模式进行了研究[10];张杰,庞骏(2012)以历史文化名村福全空间演变为例,构筑了系统协同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国家制度与大事件是引发古村落空间演变的关键因素[11].程海帆等(2011)在基于旅游发展的背景之下,探讨了传统村落更新的动力机制[12].

1.3村落保护及规划研究

该领域的研究包括保护理论研究、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评价体系、保护内容、保护措施与方法,整治技术,保护与发展的模式等.

评价体系方面,朱晓明(2001)从古村落历史价值、基础评价和居民意向三部分价值评估内容,提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13].赵勇等(2006,2008)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遴选了15项指标构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指标体系[14-15].邵勇等(2012)以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的特色以及价值评价为基础,对综合评价的特征与方法进行研究,阐述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原则、层次和框架[16].周轶军(2011)等探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在地域化实施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调整和补充[17].

保护内容方面,赵勇等(2004,2008)提出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类型和确认标准以及保护原则及措施,保护理论、内容与方法[18-19].王景慧(2004)指出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要按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办法来保护它的整体环境风貌[20].方明等(2006)提出历史文化村镇中的传统建筑保护采用修复性再利用、改建性再利用和废物利用三种方式[21].余压芳(2011)认为文化空间是村寨保护当中最为敏感的区域,将文化空间分为地点主导型和时间主导型并提出保护建议[22].

保护与发展模式方面,赵勇等(2012)回顾30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23].不同学者从多学科角度探讨了生态博物馆模式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中的实践[24-26].樊海强(2010)提出了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三位一体模式,由保护、经营和监管三个子系统构成[27].刘奔腾(2012)探讨了社会转型期江南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28].

  在措施与技术方面,朱晓明(2000)探讨了古村落的土地整理问题[29].邓晓红,李晓峰(1996)认为按照生态控制论原理来控制聚落发展是解决文化传承和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30].黄家平(2011、2012)等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基础数据指标体系进行了建构,并分析了其采集方法[31],以及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路线,导控体系[32-33].

1.4旅游开发研究

乡村旅游研究近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具体到历史文化村落,包括旅游开发对策、发展与管理、旅游对村落的影响、市场与旅游行为等.

吴文智(2002)以皖南古村落为实例分析,认为旅游地的发展一是由非理想区向理想区方向发展的良性持续演进模式;二是保护、开发状况不断下降的非良性演进.

刘沛林、申秀英(2004)分析了中国村落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35].吴承照、肖建莉(2003)结合高迁古村,[36]从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文化经营与社区旅游、生态安全与容量控制分析了其制约因素及对策.汪森强(2002)以宏村为例,认为应创新保护体系才能处理好政府、旅游企业和村民的关系[37].冯淑华(2002)认为城市旅游者是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主体[38],古村落与中心城市空间关系影响着村落游客的流向流量.

车震宇(2005)以黄山市、大理州和丽江市村落为例,研究了旅游开发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形态变化,把旅游村落分为渐变型、稳定型、突变型和恢复型4类并总结了它们的主要变化特征[39].程静静(2012)等以安徽黟县6个村落为例,构建了生态环境、规模、景观特色和管理服务4个因素的20个三级观测指标因子组成的旅游村评价指标体系[40].关于游客感知,戴永明(2013)研究高"真实性"古村落旅游产品的游客认知为古村落旅游产品设计和主客互动平台搭建提供意见和建议[41].戴林琳(2011)以乡村节事及节事旅游对不同类型乡村聚落的影响差异为主要关注点,分析不同地域居民对同类节事的感知差异[42].李萍,王倩(2012)以安徽齐云山为例探讨了旅游对传统村落的影响[43].

1.5其它

预警及监控研究:赵勇(2008)以周庄为例,探讨了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预警及方法[44].张淞茜(2012)胡潇方(2008),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监控系统,历史文化村镇文化空间保护预警系统搭建及指标体系中评价因子的选择进行了探讨[45-46].量化分析研究:如蒲欣成(2012)对传统乡村聚落二维平面整体形态进行了量化方法研究[47],

王昀(2009)通过聚落配置图的数理解析,研究了聚落的中心、领域与聚落形态的关系[48].防灾研究:贺为才(2010)以徽州古村石家村探讨了村落防灾综合规划的历史经验[49].法律法规研究:如王晓林(2010)以云南省地方立法为例,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的地方立法展开研究[50]. 1.6小结

综观近十几年国内历史文化村落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旅游发展、特征价值和形成演变几个方面,并形成了多学科参与的局面.由上个世纪重视特征价值研究转向演进及动力机制的探讨,对指标体系的研究日益深化.历史文化村寨的保护内容、保护规划是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的领域,在大量案例村落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更多探索,但距离体系建立尚有一定距离.对历史文化村寨保护与发展的保障体系及保护制度等问题有所涉及.量化、防灾及保护预警等研究尚处于起步之初,有待深入.

2、贵州历史文化村寨概况

贵州省为多民族聚居的喀斯特典型地域,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和特殊性,使得至今大多数的聚落空间保留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浓郁的民族文化.上个世纪90年代,在贵州境内建立了中国第一批生态博物馆;2002年6月贵州省民族村镇保护与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以"黔联呈(2002)3号文件"向全省各地下发了《关于公布全省20个重点民族文化村镇的通知》,其中包含了16个村寨;2003年至今贵州共11个村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共计5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名单,占全国总数的8%,居西南地区之首;2009年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单的通知(黔府发〔2009〕29号)公布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8处;在2012年和2013年分两批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贵州共计292个村落进入名录,占全国总数的18.7%,居全国前列.

3、贵州历史文化村寨研究进展

3.1综合调查研究

20世纪初期,日本学者鸟居龙藏(ToriiRyuzo)对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少数民族进行"文化寻根"田野调查[51].2000年受国家建设部委托,阮仪三教授组织和指导同济大学师生进行了黔中地区历史村镇的调查,调查结论认为黔中地区的历史村镇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52].21世纪以来,云南大学组织了一系列民族村寨调查,涉及到贵州境内大方县红枫村调查和黎平县九龙村调查[53-54].1983年开始,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民族研究学会具体组织了大型的综合性的民族调查,该调查以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境内的六座大山、六条大河命名,涉及了贵州大部分范围,称为"六山六水"调查,最终汇集为《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共计10卷,600余万字[55-57].这些田野调查及基础资料收集汇编,为历史文化村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2村落特征研究

包括村落的建筑特征及构造、村落空间结构、村落景观形态研究等,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着作成果、论文成果以及图集等.

涉及到贵州历史文化村落空间及景观形态的研究包括《山地住宅建筑》、《中国民居研究》、《干栏式苗居建筑》、《老房子·土家吊脚楼》等,主要着眼点集中于民居建筑.20世纪80年代之后,从单一的民居建筑保护向聚落整体保护方向发展,如1992年斯心直的《西南民族建筑研究》、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戴志中与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毛刚《生态视野-西南高海拔山区聚落与建筑》、杨昌鸣的《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这些着作以西南地域为研究背景,涉及到贵州苗族、布依、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建筑形式、构造、与地形地貌结合以及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对少数民族村寨调查工作的推进,涌现了一批以贵州地域作为背景的研究成果,贵州省建设厅编着《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贵州乡土建筑》(2006)、罗德启《贵州民居》(2008),针对贵州典型民居及乡土建筑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展示.此外,民族类别的村落研究中,侗族村落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包括聚落形式、建寨规则、空间艺术、建筑形式、民族文化交融带来的影响等[58-60](顾静、周振伦、蔡凌,2005).在村落景观形态方面,余压芳(2010)以六枝梭嘎为例,剖析了低碳景观在村寨中的要素构成、成因与趋势,并探讨了适应性的文化保护模式[61].王红(2005)以贵州增冲为例,进行了侗族村寨的生态空间形态现状分析,运用弹性理论进行空间的预测分析,分析了其斑块-廊道-基质空间生态模式[62].各专业人士(余压芳、刘建浩,2011;周颖悟,2008;周真刚,2013)针对贵州特定村落的空间形态、景观格局、自然环境等在各自领域内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63-65].

3.3保护与规划研究

随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实施,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结合实践项目,探索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规划与整治技术.

罗德启(2004)梳理了贵州村镇保护实践历程经历,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66-67]并认为保护和利用的矛盾中,应多利用,少开发;村镇是有生命力的文化载体,其变化不可避免,"变"应在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基础上进行.胡朝相(2011)对贵州民族村寨两个任务--保护文化和消除贫困,提出了具体措施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协调方式[68].

各设计机构设计人员(张奕龙,2005;余军等,2012;赵爱克,2005)以特定历史文化村落规划为案例探讨了规划编制原则、整治规划、保护措施、保护整治技术等方面的内容[69-71],从工程建设角度梳理了保护整治规划的作用和基本内容(陈隆诗,单晓刚2011;罗松华,2006)[72-73],其中,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村镇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之一"贵州民族村镇住宅保护规划与整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结合实践工程探索了民族村镇保护的保护实施技术.王红(2013)以贵州"那灰村"为例探讨了GIS在保护规划前期现状分析评价中的应用[74].

3.4生态博物馆研究与实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完成了对30多个少数民族村落的调查之后,遴选出来进行试点建设的雷山县苗族聚居的郎德上寨明确将整个村落视为博物馆的单位界域,成为贵州第一批露天民族民俗博物馆(吴正光,1985)[75].也是我国最早的生态博物馆之一.1997年开始,中国和挪威合作,陆续在贵州省六枝唆嘎村、黎平堂安村、锦屏隆里村、花溪镇山村建立了生态博物馆.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博物馆编《朗德苗寨博物馆》对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朗德的建设历史和实践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和探讨.部分学者(余压芳2006,2012;杨政文2008)对生态博物馆理论及应用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包括生态博物馆理论及应用,贵州各生态博物馆实施情况及效果跟踪[24-26].

3.5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对村落文化内涵的研究集中在民居建筑及村落文化空间,解读了特定案例公共空间及民居的文化性(肖冠兰;彭丽莉;王蕾

蕾,何颖娴2006)[76-78],认为文化空间是历史文化村寨中敏感区域,文化格局显着地影响着当地传统乡土聚落的空间形态、文化释义、民俗表达活动等的发展与变迁(余压芳,2011)[22]. 一些研究(向富华,2011;刘俊娟、李海,2012;龙启德,2008)主要关注了贵州村落旅游发展的模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79-81]:如蒋焕洲(2010)提出贵州村落应坚持以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开发理念,强调保护文化的原生态;并认为建立政府、企业、村民之间合理的责权机制是保护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主张构建村寨旅游开发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82].随着近年保护开发历程的推进,村落景观、文化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迁.余压芳(2009)根据镇山村变迁,认为保护理论及措施的变化与村寨景观形态变化之间呈现中度相关,而村民价值取向的变化与村寨景观形态变化呈现高度相关性[83].何景明认为旅游并非造成当地传统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东道主有融入全球化的"自我决定权",政府在旅游市场形成后应规制与民争利,并实现政府角色的转换让位于社区主导[84].杨正文(2010)以上朗德村为例,展示了上朗德村在发展旅游与文化保护方面多年的探索与经验[26].杨建春、吴建国(2012)以"经济-文化人"假设作为民族村寨旅游管理制度研究的逻辑起点,结合贵州朗德上寨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互动的原理和机制[85].

3.6村落保护规划管理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相关法规的完善,贵州历史文化村寨的保护工作日渐规范:大部分进入保护层次的村寨建立了村寨文化资源档案,对各级文物实行挂牌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查及审批情况更加规范严谨;各地制定了地方性保护办法,使保护工作的管理、执行与地方情况相结合;对国家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完善和文物古迹进行修复.近年来贵州各地州陆续组织了历史文化名村规划的编制工作,如鲍屯村、楼上古寨、上朗德村、增冲村等已完成历史文化名村规划编制审批工作1).

4、结论

贵州历史文化村落在全国范围内占有较大比例,既往研究已形成建筑学、城乡规划、景观生态学、民族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参与的局面.其中关于少数民族建筑特征、少数民族村落景观特征以及生态博物馆的研究对我国历史文化村落理论体系的完善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相较于国内有关历史文化村落研究的现状而言,以贵州作为地域单元背景的村落研究缺乏系统性,成果零散,部分研究领域空白,亟待补充和深入,具体如下:

1)防灾及市政基础设施研究尚未起步:贵州省超过73%的面积为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最为集中分布的地区.陡峭的山地环境,临水而居的聚落选址,隐藏着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隐患;此外,村落大多数都采用木结构建筑形式,火灾一旦引发后果不堪设想.目前,大部分历史文化村落存在着防灾薄弱,市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现实处境,而针对贵州特殊地理条件的村落防灾及市政设施研究成果几乎为零.

2)资源普查鉴定研究成果尚待充实:在2012年传统村落普查行动开展期间,贵州历史村落资源普查鉴定得到极大的充实,但目前尚未体现到研究成果中.

3)旅游开发对村落保护的影响反馈研究不足:村落的保护预警系统研究和旅游开发行为的评价反馈机制及环境影响预测等研究尚未起步.

4)历史文化村落近现代空间形态演进、动力机制探讨研究有待加强:对贵州历史村落近现代演进变化,演进模式以及动力机制缺少系统性深入的研究.贵州喀斯特地形地貌及少数民族聚居文化背景具有区别于其它地域的特殊性,加强对其近现代空间形态演进及其规律的研究和动力机制的探讨,才能为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

5)保护规划与整治技术存在缺乏整合性的可推广的应用技术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