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对学校学生管理的建议

对学校学生管理的建议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1 16:48: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对学校学生管理的建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对学校学生管理的建议

第1篇

一、台湾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基本模式介绍

从基本上来看,台湾高校学生工作在管理架构上,一般是学务部门统领全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院系以导师制为主开展学生工作。比如,世新大学在校一级设学生事务处,学务处下设几个工作小组:生活辅导组、课外活动组、咨商中心、生涯发展组、卫生保健组、军训室。这些小组直接面向广大学生工作。当然各班会有班代(班级代表),学务处会定期组织各个工作小组跟各班班代开沟通会议。台湾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等方面。内地高校的学生辅导十分注重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养成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心理辅导工作也较为薄弱。

专任老师也同时担任学生的导师,院系以导师制开展学生工作。在世新大学每个专任老师都有自己的办公空间,学生平时跟导师的沟通接触比较方便,所以也比较频繁。

另外,台湾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比较突出的就是学生的高度自治管理。在世新大学设有学生自治团体,全校学生都是会员,含毕联会、学生会、学生议会、学生评议会。另外,还有学艺性、服务性、联谊性等各类学生社团。学生们自主开展活动的主动性很强。在世新大学有专门供这些学生自治团体及各类社团日常开展工作事宜的场所。该场所内各个学生组织都有自己布置的个性鲜明的办公场地,彰显着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台湾高校与大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比较

从学生工作管理者方面来看,通过跟一些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台湾老师的亲身接触,以及从在台学习的同学们的口中,都可得知台湾老师管理非常人性化,管理更像是服务。他们能真正把自己放在一个服务者的位置,真诚、耐心地跟学生沟通,并且可以做到能解决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而他们的工作理念也正是:“服务重于管理,奖励优于惩罚”、“关怀先于要求,耐心多于忧心”。而且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乐于为学生服务。相比之下我们大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不免带有传统的一刀切式的管理与命令形式,学生工作者服务意识不够,且缺乏敬业精神。

打开世新大学的官网,可以看到上面的各项信息详细、清晰:“世新资讯通”、“学生事区”、“主题性网站”、“一般事区”,各项内容可谓应有尽有。而且为了进一步方便学生及时获知最新信息,学校还开发了官网APP,体现出了这些背后管理者们的用心,还有一点就是专业。能把工作做到这样细致、有条理,是这些管理者专业化水平的体现。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也得知,台湾高校都拥有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多数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硕士以及以上学历,具备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相比之下,内地高校辅导员大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工作年限较短,阅历经验不足,不足以为学生提供各方面专业化的指导与服务,比如在职业生涯指导、心理方面等。

从学生层面来看,在台湾高校,在学生活动方面,自治特色明显,所有活动以学生为主导,经校方审批后,由学生自主开展。在这样更加自由、自主、灵活的环境下,学生的热情、主动性、创造性很好地被激发了出来。他们会自发地思考每件事情该怎样做,哪些地方需要向学校提议改进。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活动该如何开展,怎样更有吸引力,以及如何通过募捐为自己的组织储备实力。相比之下,我们内地高校的一些学生活动很多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通知给学生去开展的,导致一些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活动新颖性不够,创新不足,甚至流于形式。

三、对大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感知台湾高校(世新大学)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做法,从学生管理者的层面,从学生自身的层面都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从学生管理工作者层面来讲,应该从观念态度上更加注重服务意识;从专业技能层面来讲,应该要不断提高学生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从学生主体层面来讲,应该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

(一)在观念态度上更加注重服务意识

这种工作理念值得我们借鉴。逐步落实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及重服务的观念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相比于国内公立院校受各种传统体制机制影响较多,我们独立学院可以在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中迈的步伐更快、更大一些。我想每一个进入学生工作岗位的老师,都要有清晰的目标,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带着目标工作,带着服务意识,富有坚忍精神,真心、耐心地对待学生,力争通过走进学生的内心而真正帮助到学生,给予学生真正需要的,感染学生,给学生较好的体验。这样有利于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二)要不断提高学生工作者专业化水平

站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老师要努力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争做专家型辅导员。比如根据辅导员日常工作涉及的内容,可以努力做思想政治教育型专家、学生事务管理型专家、心理健康教育型专家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型专家等。当然要成为专家型辅导员需要做的努力还很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因此辅导员群体要学会在处理日常学生事务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方法,不断学习理论,并跟学生工作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有时候学生可以原谅我们的态度不好,但不能原谅我们没有水平和能力。

(三)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

借鉴台湾高校学生活动管理工作的经验,如何通过给学生一些大方向的指导,逐步养成学生的自治能力,让他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心,真正成为高校的主体,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地方。尤其是高校的辅导员要切实摆脱对学生“保姆”式的做法,而应致力于教会学生做事的方法,引导他们自己去完成,把握好原则和度,不可“溺爱”。不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因为这样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

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是当今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引导学生敢想和敢于尝试。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实践自己的想法,要致力于为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提供平台与条件。比如在校园学生活动的开展方面尽量避免自上而下的给学生过多的条条框框,而要鼓励他们自发地去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引导他们出于自己的意愿跟热情去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从而极大地展现自己的创新与创造活力。

第2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生本教育;学生管理;建议

随着近些年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下面主要围绕如今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阐述生本教育理念对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并提出生本教育在职业院校推行的几条建议。

一、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弊端

1.以师为本的落后教育理念。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虽然目前有很多职业院校在管理方面选择从班里挑选负责人来负责管理班级事务,这种做法看似生本教育,其实质上还是师本教育。班干部只是辅助教师管理班级事务,学生仍然是处于被动地位。师本教育理念不仅剥夺学生的自由,还抹杀学生的个性与特点,使学生变成循规蹈矩的“机器人”。2.过时落后的学生管理模式。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职业院校旧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过时,学校不能再以管理者为中心,而应该把学生放在主置,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色。以往学生管理工作者只给予学生学习方面的帮助,忽视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方面,使学生和管理者产生距离感,管理者不能发现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使学生的才华被埋没。

二、生本管理理念对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

1.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生本教育理念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负责。没有以前传统管理的束缚,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大胆创新,利用更多的自由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对自己负责。2.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传统教育理念通常要求学生听从教师的安排,严格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做事,不能创新不能破坏秩序。学生一直顺从者的角色,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叛逆心理。这不但达不到学校管理者的目的,还使学校与学生产生紧张的关系。提倡生本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提高职业院校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得到两全其美的效果。3.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生本教育理念不仅可以提高管理者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需要的方面,为学生学习生活做坚强的后盾,可以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职业院校推行生本教育的相关建议

1.正确理解生本教育理念。生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它与师本教育理念是相对的,师本教育理念中学校管理者占据主导位置,管理者负责安排监督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学生的任务就是按照学校的安排乖乖地完成学习,不破坏学校的组织纪律。生本理念中,学生不扮演被管理的角色,而是成为被重点培养的对象。管理者不应一味地批评学生,而应该耐心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个性,鼓励他们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2.提高管理者素质。管理者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管理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职业院校在聘请管理者时应严格考核管理者的专业素质以及他们的教育理念,选择一批优秀年轻的管理者,为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职管理者应该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管理者管理技能的首要前提。管理者既具备专业的管理技能,又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高水平的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3.学校管理与社会需要相一致。职业学院的教育理念应与社会需要相符合,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给予学生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因材施教,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职业院校应该多与企业沟通,开展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了解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将自己变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四、结束语

生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在学校的具体表现,它是时展的新产物,是学校管理者的智慧结晶,是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本教育理念对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有着显著的效果,不仅使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还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拥有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全方面、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凡华.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实践策略分析[J].科技视界,2015

[2]邢飞.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

第3篇

关键词 书院制 高校学生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Exploring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Mode

in the Background of College Reform

WANG Falong

(Lishui University, Lishui, Zhejiang 323000)

Abstract The Necessity of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Mode Overview main analytical college system reform in the context of this paper and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ve proposals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ode.

Key words college system;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innovation

一直以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都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就业以及教学管理的改革,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书院制改革背景下的学生管理模式是新形势背景下的产物,是对学生管理模式的重大创新。针对书院制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高校应该在充分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开展学生的管理工作,加强管理方式的创新,真正发挥出“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1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相关概述

书院制是在继承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基础上实施的新型学生管理体制。与古代书院制度不同,现代意义上的书院制实质是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简称,强调“以生为本”,以学生宿舍为管理平台,并承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个性塑造任务的管理模式。在我国,最早实行书院制国内高校是香港中文大学以及内地的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这三所高校实施书院制与取得的成效为国内其他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和推行书院制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和模式的借鉴。

2 实施书院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2.1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新思想与新观念不断的涌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校是受影响最大的领域,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带来了冲击。在高校扩招以及收费制的实施下,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学生观念趋向于消费者观念,学生存在花钱受教育的思想,并希望获得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率的教学。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与教育环境下,实施书院制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2.2 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存在较多弊端

我国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存在较多弊端,书院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有实施的必要性。首先,学生管理理念落后。一直以来,高校学生管理理念过分追求学生的意志统一、绝对服从,“重教育、轻管理”的思想严重。这种落后的管理理念制约了学生多元化需求及个性发展。其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滞后。在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队伍中其辅导员流动性较强,且整体素质不高,有的高校尽管拥有相对稳定的学工队伍,但因各方面因素造成其忠诚度与归属感不强,进而对学生管理工作失去责任心。最后,科层管理缺少民主参与监督。我国高校的科层管理体制忽视了民主与监督的内容,不能适应新时展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学生难以表达出内心的想法,使得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下降。

3 创新书院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3.1 转变理念,合理设置管理机构

高校实施书院制改革背景下的学生管理模式应该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管理理念,将学生放在高校管理的主置,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使其真正参与到管理工作。书院制改革背景下的高效学生管理模式,要一切以学生为本,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各高校应该建立总的书院管理办公室以指导和管理各书院的管理工作,而各书院也应该建立自己的职能机构,如综合管理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教师办公室以及党政工作办公室等,通过层层递进的管理机构的设置将学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2 加强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

为了提高书院制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学校应该加强各级管理部门的合作,给予书院各项工作指导和建议。例如,学校教务处应该在通识课程设置上与书院的教学办公室合作,从而配置好教学资源。书院与学校的专业学院是不可分割的,其共同目标都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学校各级部门应该在职能明确的基础上加强交流合作,从而发挥出团队合作的最大效益。

3.3 抓住重点,充分发挥宿舍教育的功能

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宿舍是陪伴大学生的最主要生活环境。因此,在书院制改革背景下,以宿舍为依托,充分发挥出宿舍教育的功能是最好的实现学生管理目标的方法。我国高校应该借鉴香港书院的管理模式,将学生管理工作由班级转向宿舍,建立学生自主的宿舍管理模式,发挥出宿舍的教育功能。学校应该安排相应的教师入住宿舍,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其次,学校应该建立面向宿舍而开展活动的学生社团,积极开展文化特色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进而发挥出学生的才智,并建立同学间的友谊。

3.4 加强书院文化建设与管理队伍建设

建立高校的书院文化,应从书院中的人际关系、学习风气以及发展理念建设出发,突出书院文化的特色。各高校在建立书院文化时应注重打造自己的文化精品,建立书院的院训、院歌、书院名称等,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培养人文精神,并不断创新文化系统,优化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建立专职的学生管理队伍,主要体现在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中。高校在聘选辅导员时应该遵循“高进、严管、精育、优出”四个原则,从而增强辅导员的管理力量;高校还应完善辅导员的激励制度,提高辅导员的待遇,增强其归属感与工作责任感;最后,要加强辅导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增强辅导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水平,使辅导员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科学的管理学生。

4 结语

通过本文对书院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书院制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更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高校应该广泛的应用这一学生管理模式,并加强管理手段的创新。在不断优化的书院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中,培养社会所需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黄汉昌.大学生参与管理的“书院制”宿舍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2).

第4篇

关键词:学生;民主管理;探析

一、引言

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创新型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任务。在现代学校教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依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学校教育越来越普及,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高等院校,学生大多已经成年,其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度和积极性更强,因此,高校需要积极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加强学生民主管理,创新学生培养方式,为培养更有责任感、民主意识更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而努力。

二、学生民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及学生民主意识不足。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场所。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也是学校教育应该重视的。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信息的广泛传播,学生的民主意识也逐渐增强。尤其是在高等院校,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学生民主意识教育比较落后,很多学生还是比较重视知识学习,缺乏民主管理知识和意识,参与民主管理意识不强。学校教育中学生管理的民主度更是有待加强,很多学校还是进行传统的学生管理,对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习惯以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并强迫学生服从和接受,没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缺乏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管理的意识。

2.学生民主管理缺乏有效性和全面性。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和学生管理基本都是参照政府的行政管理模式构建的,在学生管理上缺乏学生自主性的管理,对学生民主管理认识偏差,觉得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够,民主管理会影响学校的稳定发展。因此,在学校学生管理中,学校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学生对民主管理缺乏相应的认识,学生民主管理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没有真正贯彻到学校学生管理中去。有些高等院校在学生管理中引入民主管理机制,但是缺乏全员性和全面性。学生的民主决策机制没有健全的组织功能、监督功能和制约功能,很难保证民主管理决策过程的有效性。一些学校虽然意识到学生民主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学校在组织学生民主管理的形式上缺乏有效的组织性和执行性,自主管理流于形式化,很难充分发挥学生民主参与和决策的有效性。

三、实现学生民主管理的具体措施

目前,学校学生民主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距离真正实现学校学生民主管理还有一大步。在近些年来,学校学生民主管理的重要性逐渐被很多高校所认识,很多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对于加强高校学生民主管理的思考也逐渐增多。要实现学生民主管理,就要充分实施到实现学生民主管理的重要性,将改革措施真正应用到学校学生民主管理中去。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现代学校教育教学中,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现代高等院校管理中,学生民主管理必须树立以学生文本的管理理念,遵循现代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积极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内在的本质的能力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和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学校在进行学生民主管理时,一方面要提高学校管理者民主管理的意识,懂得如何加强学生民主管理的途径和方式。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民主管理意识,提高学生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有机会参与民主管理实现自治和自律,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2.建立畅通的民主管理渠道。在高校进行学生民主管理的过程中,每一位从事学生管理的工作者都要切实关心学生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建立畅通的民主管理渠道,让学生能够方便积极的加入学生民主管理之中。学校管理者可以创造多种民主管理形式来加强学生民主管理,比如创立网上民主管理信箱、召开学生座谈会,班级管理民主听证会以及系领导接待日等方式来加强学生民主管理。使学校管理者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也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了解学校的民主管理目标。

3.建立学生管理法制系统。在高校进行学生民主管理时,学生会是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组织如班委会、宿舍管理委员会等也是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学校在进行民主管理中,学校管理者要赋予这些组织更多的管理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对学校的相关事务有一定的管理权和监督权。学校要建立学生管理法制系统,以民主形式组建一些学生民主管理工作,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措施,赋予学生适当的管理权和监督权,提高学生进行学校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第5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个人价值

1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诉求

随着民办高校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逐渐加大,作为学生在学校的第一管理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断加强是解决目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网络的飞速发展,各种不同意识形态文化思想涌入高校,民办高校学生基础差,在很大程度上更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加大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是为了保证培养人才的有用性,符合国家对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需要

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民办高校一般发展时间比较短,在学校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漏洞和不足,特别是近几年民办学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更是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解决学校内部发展过程中学生问题的主渠道,适应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

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需要,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条件等各方面的变化会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心理上的不适应。尤其是民办学校的学生层次较为复杂,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更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思想和行为,作为学生管理的基础层次的辅导员,在基层工作中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交友观等,避免学生走入歧途,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需要。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文章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办高校辅导员个人价值满意度的认同情况,通过对黄河科技学院、升达大学、郑州科技学院、郑州华信学院等6所河南省民办高校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河南省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状态的现状,并提出解决办法与措施。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了解到相关研究的最新观点和研究进度前沿。根据文章研究需要,查阅了大量的社会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教材、专著和学术期刊。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期刊数据库等方式搜集阅读近年来的有关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文章,全面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前沿动态。

2.2.2问卷调查法

制定《辅导员工作环境满意度调查表》,内容涉及辅导员的基本情况和学校整体工作环境两部分,包括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工作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人事环境、自我提高环境等。

2.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内容与分析

文章主要研究内容为民办高校辅导员个人工作价值认同的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分别从辅导员的个人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制度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旨在发现制约民办高校辅导员个人工作认同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1 辅导员的年龄调查

民办高校因其办学层次较低决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无疑会增加难度,这就需要一支具备丰富的基层学生管理经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年龄结构合理的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经调查数据分析河南省民办高校辅导员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导致在管理经验和方法上存在不足,尤其是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容易和学生发生冲突,工作方式方法上不够稳重,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是一种发展趋势,符合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为了解决辅导员管理经验不足的短板,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兼职的辅导员,指导和协助年轻的辅导员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尽管其比例不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很是明显。

3.2 辅导员学历水平的调查

辅导员作为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辅导员的知识水平、行为规范对学生都是一种隐性教育,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社会知识、文明的举止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并认可。河南省民办高校辅导员学历水平较高,以本科、硕士研究生为主。河南省民办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学历水平较高,以本科生为主,所占比例为67.9%,其次是专科学历,所占比例为19.7%,研究生比例为12.4%,高校辅导员学历层次逐步提高。

3.3 生活环境的调查

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开展工作的基础,高校辅导员因其工作特殊性需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尤其民办高校,学生层次的复杂性决定了辅导员工作时间和地点的随机性,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生活环境直接关系到了日常学生管理的时效和质量。根据调查分析,河南省民办高校辅导员生活环境有待优化提高。

根据调查得知,河南省民办高校辅导员生活环境一般,有待进一步优化提高,辅导员工作具体而繁杂,生活和工作互相融合,没有明确的时间区分。通过上表,河南省民办高校辅导员都有有偿使用的校内教师公寓,在通信补助方面,半数以上的学校能够认可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给予辅导员一定的通信补助费用,在学生宿舍给辅导员提供临时休息室的民办高校占有半数以上,但是仍有近五分之一的学校不能再学生宿舍给辅导员提供休息室。学生宿舍作为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加强师生之间感情交流,掌握学生思想、生活状态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在学生宿舍内提供辅导员临时休息室对提高学校的学生管理质量和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作为临时休息室,应对辅导员无偿提供使用,这样更能彰显学校的人本关怀,同时更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第6篇

人才在现代社会竞争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加强人才培养、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一直是高校工作的目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的心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高校学生管理环境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虽然我国高校都已开展学生管理方式改革工作,但效果差强人意,需要高校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学生管理思想落后

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不能摆脱传统学生管理思想的束缚,过多强调“严管、全管”忽视了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群体的作用。同时,部门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过于干涉学生生活,忽视学生在高校学习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方面能力的培养,缺乏“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思想观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滞后,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2、学生多元化思想冲击原有学生管理体制

由于经济转型与外来思想文化传入,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已经影响了高校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与通信技术,为高校学生多方面了解社会知识与信息提供了方便,思想方式活跃、思想观念转变迅速、价值取向受外界因素影响明显是当今高校学生的主要特征。现阶段部分高校学生普遍出现盲目崇拜的现象,“韩流”、“欧美流”等文化中的负面思想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导致学生中出现“拜金主义”、“攀比主义”等,为高校学生管理带来更多负担。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几点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微时代”与“微体系”成为当前时代的主题。

1、利用“微技术”加强学生管理

“微技术”是微博、微信、微电影三者的统称,随着校园生活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微技术”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对学校而言,在“微时代”的大背景下,可以班级、学习组为基本单位,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要不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先进人物事迹、国家政策文化等微电影,保证学生基本思想方向不偏失,为学生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其次,要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微博群,传播学校最新管理办法。在微博群建立过程中,可以以辅导员为最高管理员、班级干部为普通管理员、普通学生只具有参观和预览的功能,保证微博群能够平稳运行。在微博群中,辅导员可以及时学校最新管理办法、优秀学生评选制度等一系列内容,学生可使用智能手机、电脑接收信息,并展开评论;辅导员在接收学生评论信息之后,要及时上交学校,方便学校开展接下来的制度改正工作。最后,辅导员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通过微信实现与学生的一对一交流,利用语言疏导,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微信加强与性格内向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变化,实现对整个学生群体的准确了解,提升高校学生管理能力。

2、以“微管理’体系实现高效管理

在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应形成以学校、院系、班级为框架的微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校、院系、班级都有各自的职能。学校可通过微媒介,介绍与学生利益相关的就业信息、社会职业热点信息、贫困学生资助信息、奖学金发放等信息,与学生学习、生活、娱乐密切相关的话题,把学生通过微媒介聚集起来,充分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基本心理特点,提升管理能力。院系可通过微媒介建立与学校、班级相对接微管理体系,实现学生管理信息的传达与学生基本信息的整理,发挥桥梁作用。班级通过加强与院系微管理体系的对接,扫除班级网络管理中的盲点,通过为媒介掌握学生基本动向,形成学校、院系、班级(社团)微管理的联动机制,体现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的“微力量”,有效化解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保障高校微管理的效果。

第7篇

一、海南高校留学生的调查结果

1.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了客观真实地了解来琼留学生的基本情况,笔者及其科研团队根据留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困惑,有针对性地设计调查问卷,先后在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等高校对在校留学生进行了随机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答卷112份,有效回收率93%。

2.调查的主要内容

本着针对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的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留学生的和文化背景。因为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有着不同的和价值取向,而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也势必存在着文化冲突的情况,这无疑给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也是留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面对和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2)留学生在海南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困惑。因为要改善留学生的服务与管理质量,必须从解决留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可以说,留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解决问题,改善服务。要解决问题,就要了解清楚留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困难和困惑。

(3)留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来海南高校学习的专业、来海南前的汉语水平、和中国师生的交往及沟通情况、住宿情况、对管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对管理工作的建议、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对象等。通过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了解这些基本信息,有助于准确把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症结,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方案和对策。

(4)留学生对海南高校教学及课程安排、任教师资的水平、学习及生活设施、学习氛围、图书馆外文藏书和服务以及留学生网站建设情况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建议。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决定着留学生在海南高校留学的质量,也必然决定留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因此是留学生比较关心和重视的内容。同时,了解这些方面的信息也有助于我们改善海南高校的软、硬件条件,完善留学生管理和服务,为今后海南高校的留学生招生和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3.调查的主要问题与结果

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的调查结果,这些结果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1)留学生中普遍具有。在回收的有效答卷中,有73%的的留学生信仰伊斯兰教,这些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且都是作为学历留学生在海南医学院从事临床医学专业的学习。另外,还有6%的留学生信仰佛教,16%的留学生信仰天主教,5%的留学生信仰其他宗教。

(2)在专业方面,有31%的留学生来海南是为了学习汉语,有69%的留学生学习医学,这与海南医学院集中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历留学生有关。这说明除了这些医学专业的留学生外,其他留学生在海南学习的主要专业是汉语。

(3)从来海南之前的汉语水平来看,问卷结果显示,有69%的留学生从未学过汉语,20%的留学生仅学过几句,只有11%的留学生来海南之前学习汉语超过半年以上。

(4)在住宿方面,有64%的留学生选择住在学校提供的留学生宿舍,但仍有近36%的留学生在校外居住。这固然和留学生追求自由的个性特点有关,但也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5)关于留学生和中国师生的交流沟通方面,有59%的留学生选择和中国师生仅有一点点沟通,选择沟通较多的仅占28%,另有13%的留学生选择很少或非常缺乏和中国师生的沟通。沟通在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加之语言交流的障碍,造成一定的沟通困难,势必影响留学生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6)当被问及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时,有60%的留学生选择管理工作同其实际需求不一致,文化环境不适应,有40%的留学生选择语言障碍。

(7)在问及学校管理部门能否及时有效地解决碰到的困难时,有74%的留学生持否定回答,只有26%的留学生持肯定回答。

(8)在回答学校管理部门哪些方面应予以改进时,有61%的留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39%的留学生选择沟通能力。同时,留学生在答卷中还建议管理老师加强自身外语水平的提高。

(9)在问及碰到困难的情况下一般向谁寻求帮助时,有54%的留学生选择朋友,有43%的留学生选择同学或室友,仅有3%的留学生选择管理老师。

(10)在问及教学上哪些方面应予以改进时,有58%的留学生选择教学方法,有42%的留学生选择教师的外语水平,但对所在学校的教学安排总体比较满意,对硬件设施和学习氛围满意度一般。

(11)在问及在学校图书馆能否借到所需要的外文图书时,有62%的留学生持肯定回答,有38%的留学生持否定回答。

(12)在问及对学校的留学生网站是否满意时,有61%的留学生表示不满意,22%的留学生表示尚满意,只有17%的留学生表示满意。

第8篇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管理 学生权益 法律问题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加快,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从原来的旧模式发展为现今的新模式,从原来政府部门主管模式发展为高校自主行政的模式,相对旧模式来说,在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中其管理关系更为复杂,高校管理的角色及地位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导致学校管理权与学生权益冲突不断,也使得高校学生管理中潜性存在的法律问题日益突显出来。

1. 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法律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六部教育方面的法律,与其他国家相比立法数量少,立法层次低。因此,我国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各高校以及高校内部机构可能自行创制规则,这就可能导致行政权扩张,其结果必然是学生权利的侵犯。

1.1受教育权的侵犯。

所谓高校学生受教育权是指:“为确保公民健全人格及健康幸福的符合人性尊严的生活,而由学习协助者协助学习的一种权利[1]。”目前阶段在我国,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类似于提供服务与接受服务的关系,但是受传统制度影响,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并不单纯,其中还存在着以学校为导向的强制性要求,使学生受教育自由受到侵犯。

1.2知情权的侵犯

大学生在校期间享有知情权,大学生的知情权是高等教育服务领域的消费者知情权。它是以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分别是高等学校及大学生为前提,从《高等教育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推导出的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服务过程中的知情权[3]。就是说,大学生在选择或享用高等教育时,获取有关学习与生活的相关信息资料的权利,知晓相关信息的内容、目的、手段和价值的权利。

例如,大学生对其在校期间的上课方式、考核方式以及成绩理应享有知情权,教育管理者或是教师也应该告知[4],然而现实情况却远没有按照规定实行,学校方面强制学生学习哪些课程,强制分派某位教师,却并不公开该课程或该教师的信息,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接受学校安排,这种情况在各高校屡见不鲜,实际上这是一种侵犯学生教育知情权的行为。另外,考试过程中营私舞弊,泄露考题;阅卷过程中篡改分数,歪曲学生成绩;奖学金、助学金的评比和就业推荐过程暗箱操作,这些都构成了对学生知情权的侵犯。

1.3财产权的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占有”。高校学生作为合法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权,虽然其财产不多,但这并不代表其财产权可以被忽视。有经历的人都知道,在高校学生管理中,部分学校向学生收取补考费;强制学生够买某位学者发行的刊物或教材;延迟发放学生奖学金、助学金;没收学生违规电器等等,这些现象其实都属于侵犯学生财产权的行为。

2. 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1高校学生管理者法律意识的薄弱

我国教育法制宣传不强、深度不够,是造成高校学生管理者法律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由于社会还未形成自觉遵守、维护、执行教育法律的大环境,高校管理者有管理工作中随意性较大,加之对自主办学的错误理解,使得学生合法权益易受到侵犯[5]。

2.2高校学生管理法律体系不完善

分析我国现有学生管理相关法律发现,我国学生管理法律法规层次混乱、相互矛盾,中央立法滞后,地方立法缺位,两者互相阻碍彼此制约,都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并且,实体法律规范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可操作性不强,这些法律规定往往语义不清、表述抽象、难于理解,可诉性差;而在程序性法律规定中,程序规则空白,几乎没有涉及学生权益保障的程序性规定,权利救济途径十分模糊[6]。

2.3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混乱

对于高校与学生间的法律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论,按照学术界说法,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具有多重性。部分学者认为学生缴纳学费,高校提供教育,两者之间形成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合同法律关系[7];另有学者认为高校毕竟与普通民事主体有所区别,高校与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因此两者之间是一种准行政关系。

3. 对策及建议

3.1明确高校与学生间的法律关系

一方面,高校与学生间的法律关系具有多重性;另一方面,高校掌握资源方面的绝对优势,使得高校管理在对学生时行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做出违背规定的行为,侵犯学生利益,因此明确高校与学生间的法律关系,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将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合同法律关系区分开来,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对于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3.2保障学生知情权

在高校管理过程中,一旦学生的权利受到了侵犯或学生对高校规章、制度存在质疑,学生可以参照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地相关规定对学校进行,对于所引起的法律问题,处理的过程或法庭的解决过程,学生都有权了解相关的进程和内容,不允许学校利用其自身权利来应付学生或进一步侵犯学生权利。保障学生的知情权,有利于实现高校管理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性,保障学生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犯。

3.3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法治理念

提高高校管理者和学生的法律意识,将法治理念渗透到高校学生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要推行法治首先要明确法律并不是高校管理者用来管理学生的工具,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法律其实质是一种起引导作用的规则,它使高校管理者自觉规范自己的管理行为,改善自己的管理理念,使学生能够平等的接受教育,使高校能合理的进行法治管理 [9]。

3.4完善教育相关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的教育相关法律不甚健全,范围不全面、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层次较低,某些在学生管理中急需的学生管理法律尚未制定,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阶段下高校学生管理的要求,因此出台一部具有高规格、高执行力的教育法律已迫在眉睫。全面调查、分析高校学生管理状况,对高校出台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审查,保留合法的、利于高校学生权利保护的规章、制度,对于违背法治精神的、不利于学生权利保护的规章、制度责令高校予以限期修改[10]。

结论

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法律问题分析和研究,作者认为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当以法治管理为基本路线,不断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建立。高校要做到以国家规定的与学生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导向,在实施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高校学生一旦发生自身权益被侵犯,有权对高校提起申诉,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王亚琴,任端平. 公民受教育权及其宪法救济[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12):27-30.

[2] 刘娟.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探析[J].天府新论,2009,(5):76-79.

[3] 赵雄辉. 论大学生的知情权[J].大学教育科学,2006,(4):95-98.

[4] 张宏彬. 高校学生管理中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1.

[5] 廖文秋,张文艳.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思考[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27(4):125-128.

[6] 马晓丽,查志刚.高校学生管理法律体系及构建法治化工作模式的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07,17(2):94-97.

[7] 刘华. 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法律与社会,2008,(10):245-246.

[8] 郭继,胡宗芳. 高校学生管理内涵的法律透视[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4): 81-84.

[9] 韦留柱,徐晓. 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问题现状调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31(1):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