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1 16:48: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第1篇

关键词: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意义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和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实施选项教学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水平以及社会、个人发展的需要,从学校为其提供的若干运动项目中选择1~2项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科学合理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与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主动参与锻炼的意识。也为教师专业特长的发挥开拓了用武之地。

一、选项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1.实施选项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教材、教学手段是学习的外因,学生学习的兴趣、愿望、知识基础、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内因。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凭借教师的主观愿望,注入、灌输,甚至强迫、命令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的提高,才能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合作,从而主动建构知识,增长技能,实现终身发展。

实施选项教学,能使绝大多数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因此,学生内心蕴藏着渴望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极其浓厚的兴趣,并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有了这份热情,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变教师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参与学与练,大胆尝试和探索,敢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实施选项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运动心理学指出:“一个人有了认识某种事物的需要,这种占优势的倾向性就会引起一个人与满足该需要有关的意志活动,并使人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之中,也使智力积极活跃起来。”高中生经过了义务教育学段九年的《体育与健康》的学习,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心的发展,学生“项项都要学,项项学基础”的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高中阶段的学生萌发和追求的是身心的满足和获取成功的体验。选项教学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需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萌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空间。在选项教学活动中,学生激发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凭借这种积极高涨的学习情绪和敏锐的智力活动,就能更快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3.实施选项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与技能水平。

通过实施选项教学,可使学生获得某一运动项目比较完整的知识、技术、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如篮球、足球、排球等一些集体性的项目。通过较长时间的系统学习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竞争意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等;田径项目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自我超越的意识等。实施选项教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例如,在篮球选项课教学中,首先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功练习,如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简单的裁判规则训练等,然后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竞技水平进行分组比赛,并依次循环。每一轮循环下来,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讲解指导。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技能水平,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

4.实施选项教学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选项教学使学生的专项技术水平进步很快,涌现出了一批体育骨干,这些体育骨干在课余自发组织了各种比赛,例如,年级篮球联赛、年级足球杯赛等等,同时还组织同学进行专项技术训练,不仅使学生的专项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还提高了同学们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5.实施选项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选项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发展了学生的体育特长,提高了他们的体育兴趣和参与意识。实践证明,在足球选项教学中,长时间足球练习和比赛磨合,培养了学生对足球运动更加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这一点可从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多上来证实。由于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因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活动应运而生。不仅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运动技术水平和自主学习、自主练习能力,并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课余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终身体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好胜的天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终身体育的观念,通过选项学习使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能掌握1~2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二、选项教学能有效促进教师素养的提高

1.选项教学有利于教师专业特长的发挥。

在过去的学校体育教学中,不管体育教师是什么专业出身,有什么专业特长,篮球、足球、田径、体操等,项项都得教,可教学效果却是吃力不讨好,严重地挫伤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体育教师都很清楚,并不是任何教师对所有的运动项目都很“内行”,也有“弱势”项目存在。开展选项教学后,学校能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去安排课务。这既能焕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又能充分展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熟练地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结构和特点,开拓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娴熟地传授知识、技术和技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选项教学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拓展。

随着选项教学的不断开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专项运动技能会逐步提高,不少同学对一些运动项目知识的了解和技能的掌握都非常的不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不亚于我们教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有压力就会有动力,这将能激发教师的教学欲望。面对这样的压力,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教学水平,就会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如果教师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在与学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自觉地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吸收新鲜信息,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并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改革,积极进取。师生互动还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得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和谐和愉快。

3.选项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选项教学,可以使教师专心致志地研究某一个单项,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发挥自己的专项特长,对本专业的各项内容达到精通的程度。做到既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合理安排教材,设计出切合学情的教法,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和教育教学的深入开展。

体育教师应时刻注意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质量观,紧跟形势发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学习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形成新技能。

三、选项教学有利于业余运动队员的选拔和体育特长生的专项选择

高中学生的比赛往往是一些单项的比赛,如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过去的教学方式造成了教师对同一项目的各个年级之间的学生了解不够,认识不足,因此在参加各种比赛时教师挑选队员往往比较困难,不能及时从各个年级中选拔出优秀的队员参加比赛。而在选项教学中,教师熟悉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很容易从不同年级的同一项目中挑选出优秀的队员,为各种比赛做好了前期的准备。

另外,普通高中还有向高等院校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和职责,而现在体育高考都需要考生有自己的特长,选项教学以后,学生能够通过三年的课堂学习和训练,把自己体育课上所选的项目作为自己体育高考的专项来报名,从而争取专项考试的优异成绩。

四、选项教学有利于场地器材的安排与使用

普通高中各学校往往是班级多、人数多而场地器材缺乏。过去的体育授课方式是每一个年级的体育教师根据自己年级的情况去安排教学计划与布置场地器材,这样就会出现不同年级之间因同时上同一类项目的内容而出现场地器材不足或冲突的情况,而有时又都不上某一项目,造成器材的闲置。实行选项教学后,则可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充分提高学校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弥补了场地器材的不足。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吴龙.关于体育课选项教学法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3):38-39.

[2] 彭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趋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47-48.

第2篇

论文摘要:选项教学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笔者的体育选项教学实践,论述了实施选项教学的意义。包括选项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有效促进教师素养的提高两个方面。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和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实施选项教学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水平以及社会、个人发展的需要,从学校为其提供的若干运动项目中选择1~2项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科学合理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与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主动参与锻炼的意识。也为教师专业特长的发挥开拓了用武之地。

一、选项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1.实施选项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教材、教学手段是学习的外因,学生学习的兴趣、愿望、知识基础、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内因。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凭借教师的主观愿望,注入、灌输,甚至强迫、命令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的提高,才能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合作,从而主动建构知识,增长技能,实现终身发展。

实施选项教学,能使绝大多数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因此,学生内心蕴藏着渴望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极其浓厚的兴趣,并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有了这份热情,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变教师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参与学与练,大胆尝试和探索,敢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实施选项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运动心理学指出:“一个人有了认识某种事物的需要,这种占优势的倾向性就会引起一个人与满足该需要有关的意志活动,并使人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之中,也使智力积极活跃起来。”高中生经过了义务教育学段九年的《体育与健康》的学习,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心的发展,学生“项项都要学,项项学基础”的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高中阶段的学生萌发和追求的是身心的满足和获取成功的体验。选项教学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需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萌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空间。在选项教学活动中,学生激发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凭借这种积极高涨的学习情绪和敏锐的智力活动,就能更快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3.实施选项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与技能水平。

通过实施选项教学,可使学生获得某一运动项目比较完整的知识、技术、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如篮球、足球、排球等一些集体性的项目。通过较长时间的系统学习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竞争意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等;田径项目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自我超越的意识等。实施选项教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例如,在篮球选项课教学中,首先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功练习,如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简单的裁判规则训练等,然后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竞技水平进行分组比赛,并依次循环。每一轮循环下来,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讲解指导。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技能水平,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

4.实施选项教学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选项教学使学生的专项技术水平进步很快,涌现出了一批体育骨干,这些体育骨干在课余自发组织了各种比赛,例如,年级篮球联赛、年级足球杯赛等等,同时还组织同学进行专项技术训练,不仅使学生的专项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还提高了同学们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5.实施选项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选项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发展了学生的体育特长,提高了他们的体育兴趣和参与意识。实践证明,在足球选项教学中,长时间足球练习和比赛磨合,培养了学生对足球运动更加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这一点可从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多上来证实。由于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因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活动应运而生。不仅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运动技术水平和自主学习、自主练习能力,并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课余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终身体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好胜的天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终身体育的观念,通过选项学习使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能掌握1~2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二、选项教学能有效促进教师素养的提高

1.选项教学有利于教师专业特长的发挥。

在过去的学校体育教学中,不管体育教师是什么专业出身,有什么专业特长,篮球、足球、田径、体操等,项项都得教,可教学效果却是吃力不讨好,严重地挫伤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体育教师都很清楚,并不是任何教师对所有的运动项目都很“内行”,也有“弱势”项目存在。开展选项教学后,学校能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去安排课务。这既能焕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又能充分展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熟练地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结构和特点,开拓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娴熟地传授知识、技术和技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选项教学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拓展。

随着选项教学的不断开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专项运动技能会逐步提高,不少同学对一些运动项目知识的了解和技能的掌握都非常的不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不亚于我们教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有压力就会有动力,这将能激发教师的教学欲望。面对这样的压力,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教学水平,就会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如果教师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在与学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自觉地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吸收新鲜信息,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并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改革,积极进取。师生互动还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得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和谐和愉快。

3.选项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选项教学,可以使教师专心致志地研究某一个单项,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发挥自己的专项特长,对本专业的各项内容达到精通的程度。做到既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合理安排教材,设计出切合学情的教法,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和教育教学的深入开展。

体育教师应时刻注意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质量观,紧跟形势发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学习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形成新技能。

三、选项教学有利于业余运动队员的选拔和体育特长生的专项选择

高中学生的比赛往往是一些单项的比赛,如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过去的教学方式造成了教师对同一项目的各个年级之间的学生了解不够,认识不足,因此在参加各种比赛时教师挑选队员往往比较困难,不能及时从各个年级中选拔出优秀的队员参加比赛。而在选项教学中,教师熟悉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很容易从不同年级的同一项目中挑选出优秀的队员,为各种比赛做好了前期的准备。

另外,普通高中还有向高等院校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和职责,而现在体育高考都需要考生有自己的特长,选项教学以后,学生能够通过三年的课堂学习和训练,把自己体育课上所选的项目作为自己体育高考的专项来报名,从而争取专项考试的优异成绩。

四、选项教学有利于场地器材的安排与使用

普通高中各学校往往是班级多、人数多而场地器材缺乏。过去的体育授课方式是每一个年级的体育教师根据自己年级的情况去安排教学计划与布置场地器材,这样就会出现不同年级之间因同时上同一类项目的内容而出现场地器材不足或冲突的情况,而有时又都不上某一项目,造成器材的闲置。实行选项教学后,则可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充分提高学校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弥补了场地器材的不足。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吴龙.关于体育课选项教学法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3):38-39.

第3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教学;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皇城第一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实施的选项教学模式,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三个年级的 3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每个年级选取100名学生。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中国知网等网站以及最近的报纸杂志和图书中查阅了解相关政策和文件,并深入了解国内外同领域的研究水平和研究动态,收集有关选项教学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和访谈的基础上,制作关于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实施分组选项教学开展现状的相关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6份,回收率95.33%,其中有效问卷281份,有效回收率93.67%。

(3)数理统计法。问卷回收之后, 运用Office组件中的Excel分析软件进行了问卷的筛选、统计、分析,并利用软件中的图表显示功能制作了图形,对分析结果进行深入的补充说明。

二、结果与分析

1.在初中体育课中实施选项教学的现实依据

初中学生的身心正处在迅速发展的特殊阶段,由于家长对他们的期望以及学业给他们带来的压力等外界不同情况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处于不均衡性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过于老套,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要求。

2.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选项教学的认知情况分析

(1)学生对学校开设选项教学的态度。从表1中可知,60.85%的学生对于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实施选项教学的这一课程改革是表示支持的,26.69%的学生对此表示一般,还有12.46%的学生对这一改革持否定的态度。

(2)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喜爱情况调查。由表2可知,皇城第一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所开设的运动项目还是可以满足学生要求的。从学生所做出的选择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男生心目中最喜欢的运动为足球、篮球;而在女生心目中最喜欢的运动则是羽毛球、健美操。

三、结论和建议

1.结论

(1)皇城第一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实施选项教学更有利于促进新课标的执行,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也深得学生的喜爱,在内容的设置上充分满足了学生的运动需求。

(2)皇城第一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师资力量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教师性别比例悬殊,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并且教师学历应与社会发展的现有水平相适应。

2.建议

(1)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发课程内容资源,形成学校体育文化特色。

(2)学校应大力开展教师交流平台,以学生的反馈为基点,充分重视学生意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优化教师团队,与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充实和稳定体育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季 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3―47.

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优化;课程效果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2-0004-03

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帮助学生改变一些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树立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形成,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1]。由此可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日趋成为共识,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有自己的学科特点以及相对特殊的教学过程,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课程开设过程中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1.课程目标不明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指一定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编写教材、运用教学方法、选择学习活动和评价的重要依据[1]。有研究调查科任教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目标是否明确,结果显示总人数的15.1%(15人)认为课程目标明确,总人数的66.6%(64人)认为课程目标非常不明确,总人数的20.2%(20人)认为一般[2]。可见,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并不明确。一方面,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没有具体可量化的一致标准,容易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不明确、不清晰。另一方面,众多学者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设置持不同看法,有些学者提出其目标为“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机能,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而有的学者则认为需按照学生所要经历的学习、生活等各个环节,加上正向的、良好含义的修饰词来描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目标[2]。尽管这些目标是积极有意义的,但都没有可操作化,使得教育者在实施过程中不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难度,也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

2.课程实施中的错误观念

很多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都存在认知偏差。一方面,有的教育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观念上的东西,不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可有可无。很多学校仅是象征性地在学生课程表上加上心理健康教育,但大部分课程还是被其他科任教师或班主任占用,更大地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课时间。另一方面,多数学校及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不重视也会传递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重要”这样的信息,误导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认识。并且很多小城市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部分是从中学开始,高中才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出现,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比较淡薄[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种认识偏差容易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陷入形同虚设的局面,这种局面又会再次加大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认知偏差。这种恶性循环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及其教学目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

3.课程实施中缺乏专业教师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任课教师主要是班主任以及各学科教师,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本质、作用、特点、原则等方面的认识并不够清晰。他们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有自己的学科特点以及相对特殊的教学过程,因此大多数教师都凭自己的德育工作经验或学科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要教学途径,或者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内容只是一些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讲解,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吸引力,无法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设定的目标。

4.课程实施中学生参与度不够

心理健康教育课注重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学生的亲身感悟,因此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然而,在具体的课堂实施中,很多学生都不能真正参与。一方面,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认知偏差及不正确态度自然会影响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其参与程度也必将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仍然采取讲授为主的施教途径,大大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吸引力,进而逐渐磨灭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兴趣。有研究对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进行调查,发现只有1.4%的学生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角,98.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课堂的主角,这与学生没有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有着很大的关系[4]。

5.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呆板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没有固定的教材,导致所采用的教材版本繁多,但仔细审阅后可发现,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所采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围绕相同的几个主题展开,如认识自我、情绪调控、人际交往、学习等。尽管教师能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但总体上看,这些主题在不同年级间的侧重程度并无区分,每个主题需要的课时数也没有区分,即各个主题在不同年级、不同地区的教学中都被视为同等重要,这就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年龄特点,更不能体现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特点,这种呆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仅能让学生在宏观上对心理健康知识有所了解,但学生在用这些宏观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和困惑时,往往操作性不强。同时,这些宏观的心理健康知识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难以从课堂中获得感悟,严重地降低了课程效果。

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的方法

1.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只有在明确、清晰、可操作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课程目标的描述要明确,不能含糊,更不能有歧义;其次,制定的课程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有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最后,将课程的一般目标与课程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分开。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是一般目标的细化分解,课时目标包含在单元目标之内,单元目标包含在一般目标之内。因此,制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时要具体可行。

2.转变教育者、受教育者观念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课落到实处,必须纠正教育者、受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认知偏差。一方面,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更要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要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更要促进学生心理各要素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通过讲座、宣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兴趣。只有改变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态度,才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

3.优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关键。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在中小学心理教师队伍中补充心理学专业人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创造条件对培训后的教师进行资格认定,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晋升的问题,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另外,学校应针对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开展分层培训,多途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利用诱导式教学模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活动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品质,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诱导式教学模式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要求和特点,该模式也叫感受—感知—感悟教学模式,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或作出某种行为反应,使学生内心产生认知冲突。已有的研究表明,在讲授式、活动式、对话式和诱导式四种教学模式中,诱导式是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最理想的一种教学模式[5]。在该模式中,教师需要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将活动内容逐步呈现出来,在逐步呈现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感受问题情境,体验现实生活,最终获得感悟。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心理游戏、心理剧、讲故事、播放音乐录像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在课堂当中的积极主动参与性,更好地将“知、情、行”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互动交流和课堂活动中不断弱化不良心理品质,强化优良心理品质。例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在引导学生感悟之后进行相应的行为训练,通过示范、奖赏、惩罚等形式强化或消除学生某些不良行为,建立新的、良好的适应行为。

5.开发校本教材

虽然心理健康教材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一种辅助形式,但它能帮助学生在课前就对授课内容有所了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课后学生能通过教材对课上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加以巩固和反思。另外,在教学中采用专门的教材也能够体现出学校、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针对心理健康教材内容呆板这一问题,教师应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评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特点、学校教师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学校材料和设备及资金等情况之后,拟定符合学生情况和学校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进而编制校本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校本课程的目标拟定、方案编制和课程评价。

6.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设计的改善、课程教材编写的完善、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案执行的调整、教学活动组织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6],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对课程本身质量的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性质不同,其课堂评价的方法、体系也必将不同。一般学科课程的评价主要是以学生考试作为主要形式,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作客观定量的评价,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评价并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简单地以考试形式进行,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前者主要包括心理测量法、问卷法、实验法等,后者主要包括档案袋评价法、行为观察法、情境性评价法、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法、协商对话式评价法等[10]。教师采用这些方法进行评价时可从课程运作的三个维度进行。三个维度是指客体维度,即课程目标、课程材料(包括课程大纲、课程计划、课程内容)、课程效果;主体维度,包括学生和教师;活动维度,即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的组织好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参考文献:

[1] 朱桂兰. 浅谈心理健康活动课对中职生的影响作用[J]. 才智, 2011(32): 265.

[2] 黄俊霞,姚本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目标、概念、问题及策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2012(6).

[3] 岳艳,刘鹏飞. 小城市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困境与出路[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99-101.

[4] 黄俊霞,姚本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的困境与策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0).

[5] 王海英,成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 当代教育科学,2010(20): 56-58.

第5篇

【关键词】对话教学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教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50-02

1.引言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套用传统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纯粹的心理学知识学习过程,课堂由教师决定和控制,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和应答,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大学生中认为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很必要的高达87.3%。但对“您对目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很满意和较满意两项只有15.9%,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达71.7%。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将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在2010 ~ 2012 级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尝试将对话教学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结果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良好。

2.对话教学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势分析

心理健康课程有学科性质的特殊性,不能沿用传统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来建构。它与传统课程的区别在于它是基于学生心理并围绕学生心理而开展,学生要参与到课程运作中来。[2]传统课程中学生学的是以科学性权威为基础的经验,是“了解―体验”的课程,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恰恰相反,是“体验―了解”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设计情景,强调体验,重视与学生心灵交流、对话。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学生的需要为起点,以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为归宿,教给学生的不是以认知序列为核心的心理学知识,而是对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处理后的生活化和个体化的阐述和形态。如多尔所言:“课程成为一种过程――不是传递所知道的而是探索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通过探索,师生共同清扫疆界,从而转变疆界也转变自己。”[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引导”、“体验”、“对话”,课程的设计和运作在活动和交流中建构、生成。因此我们需要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洞察它的课程本质,引入新的教学范式来丰富它的教学过程。

对话教学是一种促使学生“在与情境对话中建构知识”的教学范式,反对知识霸权主义和独断主义,主张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是获得所谓“客观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和探究意识,进而学会知识探究与建构的过程、方法。对话教学提倡多角度思考问题,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实现对话者之间认知的融合。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人与文本、人与环境的多层次对话,来建构对于世界的理解与自我身份的认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转述者,而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对话者和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与环境、与他人、与自我的的对话中,不仅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而且能够实现自我身份的建构。自我身份(identity) 的建构取决于了解自我和了解他人。只有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了解自我,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或差异,由此,才能形成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建构自己的身份。[4]

对话教学的范式契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要诉诸认知因素,更要通过情感、行动的经验去实现;既包括预期的学习成果,也囊括从他人对话中以及与环境的互动中学到的东西,所以它的内容是建构的,教师不是提出现成的结论,而是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领会、体悟,自主建构心理系统。这与对话教学范式的模式不谋而合。

3.对话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3.1设置启发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在问题空间里探索

问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相当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粗略性、模糊性、未竟性,这些特性恰恰给师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在教学中,知识退居“谈资”的地位,问题上升为学习活动的核心。学习活动从问题出发,而知识的学习则隐含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问题是纲,知识是目,纲举目张。

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旨在使之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从而使学生萌发解决问题的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填补认知空缺、解决认知失衡、认知冲突的本能。当问题空间形成后,师生围绕问题进行对话,层层深入,使问题衍生为知识表征或新的问题。问题的解决以师生间的合作为基点,又成为师生关系的中介和对话体系的桥梁。例如在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探讨中,以具有整体意义的“问题群”,“为什么上大学,大学的意义是什么?”;“大学学什么?”;“大学应该怎样学?”。这一具有整体意义的“问题群”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使得课堂教学发端于问题,推动于问题,归属于问题。所以说,创设问题情境是推动学生产生问题进而进行自主建构学习的契机、基础和前提。[5]

3.2创设真实的物理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解决问题

情境认知理论学者认为,人们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为的,而是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为的。在这种基于情境的行为中,人的行为模式和处理事件发生的情感中,内隐的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6]对话教学范式中,强调创设社团实践或仿真的物理情境,这类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例如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和技巧的学习中,可以将课堂变成学生相互认知,尝试沟通的“舞会”。设置一系列的情境如“破冰游戏”中,观察新同学,感受集体温暖,“团队建设”中寻找共同点,增进感情,“社团实践”中学会倾听他人,说服他人。将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会促进学习者对知识和技能的多元化理解,从而使学生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应用中有更广泛的迁移。

3.3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促使学生在他人对话交流中建构新知

对话教学认为,教学是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与对话过程。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多维互动,一方面实现了知识信息、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知识意义和自我身份的双重建构。在和谐的人际情境中,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彼此尊重、互爱互敬、相互促进、合作互动。在教学中采用以下策略:(1)尊重学生。在教学中,教师没有高人一等的特权,必须以一个交谈着、倾听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教学对话的基础是平等、爱、理解和宽容。例如在对“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探讨中,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无条件地接纳并尊重时,平等的交流氛围才形成。(2)民主教学。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勇于接受学生的批评意见,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甚至对教师的观点提出挑战。利比特与怀特( Lippitt & R.K.White) 根据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性质不同,把师生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即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他们的研究表明在民主型师生关系中,其情感表现最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情感和谐。[7]只有如此才能营造出民主的教学氛围,才能形成师生之间平等协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是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通过成立学习小组,实现小组讨论、相互评价、相互反馈、相互激励等合作互动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生生互动中最有效最直接的形式,通过合作、对话与互动,实现多角度的沟通、融合,克服个体的认知偏差,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在共同参与问题解决和知识建构中,学习者也学会了相互交流与合作,学会了理解与倾听,学会了表达自己和说服他人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4形成开放式发展空间,促使学生在自我探索中优化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具有开放性,学生不是“他者教成”而是“自主生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对话教学的范式注重形成优化的心理环境,使得学生与自身的心理环境对话,与自己的元认知体系对话。“在建构性学习中,学习者要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及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理解和帮助思考的策略,而且,学习者还要不断反思自己及他人的见解的合理性如何,看它们是否与自己的经验体系一致,是否符合经验事实, 以及推论中是否包含逻辑错误等。”[8]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促进自我对话,例如,引导学生思考:遇到问题,我会选择什么样的应对策略?我运用的策略和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决途径?等等。进而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进行正确的评价,如果意识到存在学习偏差能通过及时调整,变化策略。此外通过合作学习,促进自我探索,在与他人的争论中,商讨中,达成智慧共享,共同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向同伴解释自己的观点和策略,促使他们思考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从而深化对知识和自我的认知。另外,也可以从学习伙伴那里习得多元化的策略,进而自我反思,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

4.几点思考

4.1将对话教学的目的指向师生的自我实现

对话式教学由于其具有反思的特性,摆脱了教育的外在指向,而指向教学活动本身和人的内部需要与内心世界,从而可以帮助人达到自我实现。可以说对话教学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旨归。[9]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交互对话和自我对话,最终实现自我确认、自我认同、自我解放、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4.2教学过程基于平等合作

教学过程中,要求师生合作共同进行主题探索和问题解决。师生,生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构建“学习型组织”。教师和学生以问题情境为桥梁,联系在一起,教师不是富有经验的引导者,而是和学生一起成长的伙伴。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心理发展问题的活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是学生的内在追求,也是教师的任务与职责所在。

4.3教学方法注重交往生成

应用对话教学,打破教师权威制定的既定教学设计或程序,给予新观念,新生思想以充分生成的机会与空间。尽管我国高校已制定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类目标,由于人的心理层面以及人与人之间心理特质的差异性,要求在总目标的大背景下,要体现出“个性特色”,不固守无弹性的教学计划。因此在对话教学范式中,通过师生交往生成目标,生成学习认知的结果,生成师生,生生的合作精神、生成互尊互爱的品质,生成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新型课程,它以增进人的心理成长,集课程设计与创作为一体的特殊课程。上好该课程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建设性地应用对话教学,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真正实现增进学生的心理成长,激发学生心理潜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

[2]许志红.后现代课程观下心理健康课程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3][美]小威廉姆・E・多尔. 后现代课程观[ 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孙可平,邓小丽.理科教育展望[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1.

[5]袁维新.认知建构论[M].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2, 110.

[6]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朱旭东,袁维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1998(3).

[8]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与教学[J].教育研究, 1999(5).

[9]李冲锋.走向对话教学――对话教学基本问题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5B).

第6篇

(一)课程目标的设计研究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是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准则。吴娴兰、高霞认为在确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时不能仅仅从认知的角度去考虑,只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而应当在认知的基础上增设情绪领域的教学目标。曾骊认为课程目标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着力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协调各种心理因素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协调而健康的发展。当前学者们虽然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论述不同,但是观点比较一致,都将目标定位为以发展性目标为主,预防性目标为辅,使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自助助人”的课程。

(二)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狭义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广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课程体系。黄金来根据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证调查,认为以《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体、以相关心理学分枝为拓展和以系列专题讲座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是一种较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邢静南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显现出“三大模块”的特点,即主干课程模块———以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为主导;支撑课程模块———以应用心理学课程为支撑;活动课程模块———以专题活动类课程为补充。可以看出,当前大多学者认为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以专题讲座、心理训练实践等为必要补充,多维度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体系内各部分相互配合、互为补充。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研究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呼唤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在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学习者的需要为主导,整合学科课程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涉及到心理健康标准、环境适应、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生涯辅导、挫折教育、网络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的多是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通用教材或是任课教师自编的讲义,理论知识过多,缺乏趣味性、可读性,大多都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讲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情绪。因此,在选择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因素,构建多层次的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邱开金、周晓玲通过对浙江、江苏、云南、河南、广东、湖北等六省42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信函调查,认为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以学制为纽带,不同年级教授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知识,整个课程内容可以划分为通识类课程、职技类课程、心理健康类课程三大类课程。吴娴兰、高霞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很多,但侧重点不同、针对性不强。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时应当以多种教材作为基础,同时针对院校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整合时应考虑以下三点:一是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知识,二是针对学校、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三是结合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

(四)课程实施的过程研究课程与教学实施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体性要素,二是条件性要素,三是过程性要素。教学活动的主体性要素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在教授活动中是主体,他们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并发挥着自觉能动性。但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总量匮乏,二是教学参与态度不积极,三是专业化水平不高。黎凤环基于教师胜任力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为参照标准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选择有利于提高胜任力的培训方式和方法,加强培训的组织实施,开展促进教育教学行为转化的培训效果的评估,可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水平,提高工作绩效。应金萍等人借鉴欧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和资格准入。课程实施的条件性要素主要是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构成的教学环境。教学的物质条件作为一种有形环境,主要指教室及其配套设施等课堂教学环境。教学的精神条件是一种无形环境,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校风、班风、课堂教学的状态与气氛等。王慧秋认为高职心理健康教学环境应该生活化,和谐的互动式心理环境创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特色,它通常能引发学生的认同感、缺失感,激感共鸣,诱发行动愿望。同时,她强调了对话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课堂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陈丽华通过实践教学总结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三大要求:不应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课,而应是联系实际的应用课;不应是教师的理论“说教”课,而应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同时,师生之间要具有心理相容性。研究者们在教学活动的过程性要素中集中探讨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由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学生自我教育的特点,因此,该课程的教法就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采用讲授式、自学式等教学方式,而只能另辟蹊径。教师通常运用自我述评法、角色扮演法、讨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行为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开放平台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也有研究者探讨了其他教学组织形式,如心理社团、团体咨询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五)课程效果的评价研究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学者们围绕两种方式,探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一是传统意义上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考察,二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针对学生成绩考核,应该扩大考核范围,降低期末考查成绩的比重,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把期末考查成绩与上课出勤守纪情况、课堂讨论、作业质量、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参与调查研究等平时成绩和表现结合起来综合评定。温娟娟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将随机抽取的4个教学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为期半年的心理课程“整体教学”干预实验,探讨心理课堂教学对提高高职生自我和谐发展的实际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高职生总体自我和谐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实验班学生的总体自我和谐发展(t=-2.101,P<0.05)较对照班有了显著提高。这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干预措施,心理健康知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六)课程管理的机制研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有完善的课程建设保障体系。首先,管理层面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健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学校工作诸多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其次,教师层面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哗众取宠的游戏课,同时也要加强师资水平培训。再次,学生层面也要更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看法,不是应付性的学习,而是为自我发展的学习。另外,发挥由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部心理工作站、学生心理自助组织与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监、管、办的职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本文来自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反思

从上述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发现,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时间较为短暂,但还是涉及了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构建了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对此应予以肯定。但是,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一)研究内容方面首先,已有研究大都从研究者所在学校从事的教学实践出发,对课程实施进行探索或者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某些侧面展开研究,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较少。其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尽管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研究也多为自下而上的经验总结,但深层次、系统性的理论提升尚显薄弱。

(二)研究视角方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应该是健康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的交叉研究。但是,目前研究者多从健康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普遍缺乏从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视角,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而深入的开发与设计。其次,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共性为基础,但是也要看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与普通大学生的差异性。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准职业人”特殊心理的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较少。

(三)研究方法方面目前,学者们的研究方法还局限于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调查法。总体上讲,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特殊性,应该采用相对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中缺乏对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走向

第7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 启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073-02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尽管许多的高校陆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其潜力,完善其个性,培养积极、乐观的人格,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未普遍开展,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工作的开展。高职大学生与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能一味地照搬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现行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性质定位不清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习求》明确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高校至少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许多管理者和教师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仍然很肤浅,也就导致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学校一个学期以开一次心理健康讲座来应付;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课时的设定不规范,一门课也仅仅只有4个课时,根本无法算是一门完整的课程;有的学校甚至根本就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学校对该课程有三种观点:第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持“无用论”,认为该课程开设与否都无所谓。第二,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就是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显然忽视了广大学生的发展性心理教育。第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持“万能论”。这些错误的认识,必然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同样存在着观念、认识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把人的心理问题神秘化,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互动和参与。

(二)课程教学内容同质化

长期以来,学校是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课程教学形式上是通过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增加心理教育的部分内容来实现的。然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虽然相关但并不是等同的,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来达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受到形式和内容的制约,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也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要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中独立出来。

然而,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内容存在有部分重复,在当前采用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材中,都论及“心理健康及其标准”、“人际关系”、“恋爱”、“网络”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论及的,尽管侧重点各有不同、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有所差异,但同时在大一开设,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在一些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学校,所有年级、所有专业均使用同一个教学大纲,忽视了学生在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一味的为教学而教学。

(三)课堂师生交流互动不足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习惯机械地套用传统学科课程教学模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成为纯粹的心理学知识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课堂完全由老师掌控,教学时间由老师控制,教学活动由老师发起和推动,学生只是活动的响应者,这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发挥其主体性和能动性,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从教材来看,到目前为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教材和辅导内容。在现有的教材中,存在有学科本位或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取向,忽视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发展和提高其心理素质。

从师资来看,学校师资力量单薄、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老师,有从事社科教学的教师,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还有医务人员和心理学工作者。不可否认,这些教师在实践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他们当中一些人观念比较陈旧、僵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认知准备,缺乏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技术和经验,原有认知行为模式也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Positve Psychology)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它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即研究如何使生命更有价值与意义。积极心理学假设: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问题和疾病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因而,主张认识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视野,尤其是它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影响很大,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清教育方向,明确教育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三级功能:“以消除心理障碍为主要内容的初级功能,以维护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中级功能,以促进心理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高级功能。”按照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只是危机干预或心理咨询,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的教育方向应该是发展学生的积极心态,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因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国民心理素质。具体应以发展为重点,关注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协助学生在其自身和环境许可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心理功能,使得其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二)以学生为本,科学设定教学内容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设定需要通俗化、贴切化、操作化、富有指导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针对所有大学生开设的课程,它既有别于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也有别于思政课。它在内容上需要具有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但又不能过分注重理论;它需要富有指导性,但又有别于思政课的说教。教学内容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生活富有指导性。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我们可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分为两种,即显性课程(explicit cllrricu-

lurn)和隐性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并在这两种课程形态下融入切合大学生实际、操作性强的内容。如显性课程,我们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通过心理情景剧、心理电影、心理读本等将生命教育、幸福教育、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挫折教育、爱情心理、情绪调节、创新教育等内容有效地融入进去。而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校园文化、校园生活、家庭教养方式、社会促进等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经验。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学校一家庭―社会有效合作的产物。

另外,大学生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是有所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具有层级性,按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比如,大一新生最主要的问题是适应,而大二更多的是集中在学习策略、人际交往等方面。

(三)转换教师角色,凸显课程的体验性

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体验理论在方法论上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即通过积极体验来发掘和塑造人类自身的积极潜力,促进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更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更幸福健康地生活。孟昭兰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学生的课堂,他们是教学的主体,而老师在整个课堂中仅仅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不但要具有灵活性、多样性、互动性,更要注重体验性。因为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行为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我们应以团体活动训练为主,以个别化认知性咨询辅导为辅。具体可以通过心理情景剧、角色扮演、心理游戏、案例分析、心理测验、心理放松训练等专业技术的使用,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课堂中,使更多的学生充分体验积极心理、积极情绪和积极心理品质带来的主观幸福感、心理享受和生活的快乐,提高其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达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同时,应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中心,而是学生的伙伴、导演、辅助者、策划者。

(四)灵活测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它不是以提升专业技能为教学目的,因此在考核方式上不能一味地用传统课程考核的办法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故一般学科课程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分数评价标准,并不适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它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我们可以通过发展性评价和情境性评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作品分析、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情景性测验、成长历程等。

第8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6-0007-03

泰勒认为:“如果我们要有组织地、理智地研究教育计划的话,首先就必须明确教育目标。”他在此处所提到的“教育目标”就是课程目标。课程是一种具体化、活动形态的教育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的首要成分,它具体指示着课程的进展方向,标示课程的范围,提示课程的要点,决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指导教学评价工作,是实现课程宗旨的重要保证。本文探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博比特(Franklin Bobbitt)认为,“课程目标是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黄政杰认为,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方向或指导原则,是预见的教育结果,是学生经历教育方案的各种教育活动后必须达成的表现。”廖哲勋认为:“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这一阶段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其主动发展中最终可能达到的国家所期望的水准。简而言之,课程目标是一定学段的学校课程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虽然每个学者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有一些差异,但也有一致之处,即指的是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综合以上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课程目标是以观念的形态存在的,预先产生和存在于教育者和学生大脑中,成为引起教育、教学和学习行为的原因,指导或规定师生的行为,协调和组织师生的行动,以实现预期的结果。课程目标具有三大功能:标准功能、导向功能和评价功能。只有确定了课程目标,才能明确课程与教育目标的衔接,从而确定课程设置的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指一定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编写教材、运用教学方法、选择学习活动,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现状及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与其他学科课程目标相比还处于起始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课程目标不明确

在调查科任教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否明确时,15人认为课程目标明确,占总人数的15.1%;64人认为课程目标非常不明确,占66.6%;认为一般的有20人,占20.2%。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力求明确、具体,避免含糊不清和不切实际。它要解决的是教和学要“达成什么”的问题。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提出的仅是有普遍意义的观点,那么它对课程内容的标准选择,课程计划与教学的展开,以及课程评价,很难提供具体的指导。例如有些学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机能,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而有的学者则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按照学生所要经历的学习、生活等各个环节,加上正向的、良好含义的修饰词来描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这些提法作为课程目标无可厚非,但是怎样去理解他它们,全凭自己的体会,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明确化。

(二)课程目标不系统

在调查课程目标能否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时,15人认为课程目标能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占15.1%;认为不适应的有73人,占73.7%;选择一般的有11人,占11.1%。可见有73.7%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能适应每个年级学生的需求,没有系统性。所谓系统,就是自成体系的组织;系统的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成整体。由于课程涉及的领域繁多、结构庞杂,因此课程目标要考虑的因素也非常复杂。这就要求课程目标具有系统性,能够把组成课程目标的若干子目标始终围绕课程设计、按照课程规律组合成目标体系。然而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没有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层次、学习任务的分析结果,以及学生的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三)课程目标无层次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需要层次性,其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种具体课程目标的实现,而各种课程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个单元目标的实现,各个单元的课程目标的实现又有赖于课时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停留在总目标的描述上,对各种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次划分不清楚,甚至没有划分,并且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之间缺乏联系。而在具体实施课程过程中,有的教师重视总目标,把握整体性,而不是量化的指标,很难操作;有的教师则很重视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明确具体,且操作性很强,但又比较零零碎碎,没有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整体性。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优化的策略

左藤三朗等学者认为,课程目标的确定应涵盖学生、社会和知识三方面来源,符合教育目标、教育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理论学者罗顿(Lawton)认为,从事课程设计时须从三方面考虑:一是知识的本质,二是儿童的本性,三是社会的情境。也有学者认为,揭示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规律和特点是我们科学而合理地开发课程的基本前提。这些都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点,也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应该是紧紧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环境、常见的重大发展事件以及心理疾病等展开的,提供科学、有效、实用的心理学技术与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必须是具体的、可评估的。

(一)课程目标要明确

明确的课程目标具有导向和调控作用。一个出色的教师,总是能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就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目标有关的事情上,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目标靠近。要实现目标的明确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课程目标的描述要明确、不能含糊,不能引起歧义;第二,课程的一般目标与课程单元目标以及课时目标分开。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是一般目标的细化分解,课时目标包含在单元目标之内,单元目标包含在一般目标之内。因此,制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时要具体。

(二)课程目标要系统

布鲁姆的课程目标分类系统值得我们借鉴。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规范的一种历程,而这种行为的变革可以进行分类和分层次,层次是积累性的,人学习的行为过程总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地前进。目标分层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保障学习的效果。从横向看,不同学生达到的目标在层次上也存在个体差异。人生来具备多种智力潜能,每个人的智力优势和整合方式各有不同,不同的智能的组合表现出的差异性导致了人在兴趣志向上的差异,因此,在学习行为过程中也表现出不同层次性。课程目标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的学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如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应具有层次性,每一阶段的不同学年、每一学年的不同单元也应具有层次性,各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形成纵向层次结构;同时还需注意要将一般和具体目标衔接好。

(三)课程目标要有操作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直接把情感、意志、个性等当作教学目标,关注的焦点不在于认识目标的达成,而在于将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学生实际可行的、可训练的行为。因此,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原理应当具体化为各种行为表现及特征,变成可观察的、可以通过一定测验和方法来评估的,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措施来加以训练和改造的行为目标,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不会流于形式。

(四)课程目标要有发展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与国家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即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然而,总目标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目标,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来实现。课程目标要随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提高,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再到高中阶段,后一阶段的目标应在前一阶段上有所发展,水平从低到高有所变化。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制定各年级的具体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哲勋,田慧生主编.课程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3.

[2] 黄政杰.课程设计[M]. 台北:台湾东华书局,1991:186.

[3] 廖哲勋.课程学[M].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4.

[4] 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55.

[5] 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211.

[6] 夏海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77.

[7] 夏征农等.辞海[M].上海:上海辞海出版社,2011:2300.

[8] 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新版)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51.

[9] [英]丹尼斯.罗顿.张谓城译.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