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四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

四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1 16:48: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四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四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

第1篇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问题;对策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语文知识的学习相当关键,不过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特殊时期,他们通常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过缺乏学习主动性、注意力更是难以长时间的集中。为此,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需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带领学生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为课堂学习提供优质服务。

一、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

首先,预习态度,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少学生也认识到课前预习是对课堂学习有所帮助的,不过由于缺乏自律并没有将预习落到实处,态度不够积极,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更是直接忽略,有的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后续预习质量。其次,预习方法,小学四年级学生受年龄特点和学习经验的影响,虽然他们的求知欲较强,但是在预习语文课文时并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如果再缺乏教师的明确指导,学生的预习方法可能存在问题或曲折,导致预习效果一般反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再次,预习习惯,在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中习惯较为重要,只有学生将课前预习当作一种自然的学习习惯,才能够真正发挥预习的作用。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不少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二、解决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中问题的有效对策

1.明确课前预习目标,指明学生预习方向。

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想有效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明确课前预习目标,为学生指明预习方向,只要有了目标他们预习起来才会更加积极、高效和有计划。预习目标作为学生预习的努力方向,教师在设置预习任务时需给予重点关注,这样他们能够依据预习目标知道自己的具体预习任务。为此,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可将预习目标以电子屏或小黑板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也可要求他们把预习目标写在新课课文上。而且教师可利用分小点的方式清晰明了的展示预习目标,让学生有步骤、有计划的预习。

比如,在《牧场之国》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这样设置预习目标:自主学习和认识本课中的8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课文中的新词;通顺流利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加字、不缺少字、不将句子读破;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领悟本文在写景方面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如此,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目标明确、努力方向清晰,将会有针对性的认真阅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中运用拟人、比喻等生动形象的描法,知道自己需要完成哪些预习任务,能够有效调动他们的预习动力和热情,为了能够在课堂上有良好表现,将会认真仔细的做好预习工作、实现预习目标。

2.合理设置预习内容,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预习是对新知识的提前熟悉和学习,建立初步认知,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解决预习问题可从合理布置预习内容着手,设置的预习内容应贴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合理即为预习目标不能过高或过低,内容不能过多或过少。如果预习目标过低或过少,学生不需要特别努力就能够轻松完成影响进步;过高的话他们通过努力难以实现,极易丧失自信和预习积极性;预习内容过多会让学生感到负担过大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将会应付了事翻转影响预习效果。只有预习内容合理,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例如,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依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这样设置预习内容:认识课文中的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尝试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述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初步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任务图片和生平资料。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人差异,教师在设置预习内容时应区别对待,对于基础较差可适当降低预习要求,以理解课文为主;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可认真探究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原理,恰当的提高预习要求。预习内容与学生能力相匹配,才能够帮助他们不断树立自信,并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在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环节,教师需正确认识到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做到有的放矢。所以,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可采用明确预习目标、合理设置预习内容等对策,全面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华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起点――语文预习[J].新课程学习(上),2013,07:37-39.

第2篇

1.观察对象

以某校青年教师的阅读教学课中的朗读活动为例,选取该校小学四年级某班的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需要指出的是,之所以要选取青年教师作为案例,是因为首先青年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够反映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其次,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在课型统一的教学条件下,此类教学案例具有良好的统一性与代表性;最后,小学四年级是小学学习的居中阶段,该案例可以有效降低高年级、低年级等不同阶段造成的影响,因此具有可研究性。

2.研究工具

该项研究主要从朗读内容、形式与数量及老师指导等三方面开展研究与观察,这类研究的优势在于便于观察情况和进行量化处理,以此来实现观摩课的有效观察与记录。在朗读活动的观察中,应首先明确观察结构的框架,即题目、段落、内容等部分,而侧重点应放在课文的重点段落、重点词语、句子上,并做出及时的记录;其次,在朗读形式和数量上,主要对整体朗读、自由朗读、教师泛读、点名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朗读形式进行记录,包括记录其朗读的时间和次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适时、科学的引导,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朗读,教师都应从朗读发音的准确性、朗读技巧的掌握程度、朗读情感的掌控力度等方面进行评判。

二、研究过程与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和观察的对象为小学四年级的青年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观摩课,具体从朗读内容、形式、数量及教师指导等三方面入手,搜集相关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及时的整理和记录,以文字形式进行表述,以此来实现分别说明的效果和作用。

1.关于朗读内容的研究

通过对朗读内容记录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朗读内容中重点句、关键词语、难点句是小学四年级语文朗读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在朗读内容中占最大的领域。但实际研究发现上述三种朗读内容在不同的课文中所占的比例不同,产生此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课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同。可以这样解释,该阶段的语文课文普遍较长,相对低年级来说课文阅读难度也有所增加。因此,就朗读活动来说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反复的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对课文大意、思路、情感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和了解,而课堂的教学时间又是极其有限的,加之还有很多的教学环节需要完成,学生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到面面俱到,故而对学生进行目的性和方向性的重点、难点的训练与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合理。

2.关于朗读形式和数量的研究

大量的教学实例和调查数据显示,一般情况下,指名读是我国语文课堂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朗读形式,位居最后的是分角色的朗读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有的整体朗读占很大的比例,而合作朗读或教师泛读等互动性朗读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在部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学生朗读与教师泛读的关系,往往避重就轻,在教师泛读的基础上,去减轻学生整体朗读的次数和时间,这样学生在朗读活动中往往缺乏实践的机会,而沦为朗读活动的观摩者和看客。另外,就指名朗读来说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指名读是针对个别学生而言的,这样大多数学生就会丧失课堂朗读的机会;而教师若选择整体朗读,就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在此过程中读得快的学生要适时适度地放慢速度,而读得慢的学生却要拼命地加快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鉴于整体朗读和个别朗读存在的缺陷,自由朗读便成为了大多数老师的最佳选择,因为此种朗读形式不仅可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而且还可以兼顾到朗读的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位学生都能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完成朗读活动,实现朗读能力的提升。

3.关于教师朗读指导的研究

第3篇

通过仔细地研读1—6年级各年级各个单元的训练题,我觉得有如下特点:

1.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新课标中的“乐意写—自由写—学会写”的写作训练理念,在各个年级的具体训练题目之中得以充分体现。比如:由1—2年级(低年级)过渡到3—4年级(中年级),那么,训练题的设计就是从先进行看图说话、说出自己喜欢的实物,然后过渡到训练用词造句、写一句话、写一段话等训练,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培养学生乐意写话的学习品质。又如:从五年级到六年级的训练中,从介绍课本中的某个人物,到介绍古代作品中的一个人物;从学会写读后感到写读书的调查报告;从写我喜欢的一处风景到学写游记等,都体现了写作训练要求的不断提高,从而达到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又如:在一、二年级的作文训练中重在画一画,写一写,并没有提到作文“题目”,这说明低年级的重点在句子的训练。我觉得此时老师们重点在训练孩子们把句子写通顺,适当地写具体,能用“谁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干得怎么样”这类语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说写完整话,说写通顺话。但是到了三年级,我们就会发现,作文开始有题目了,而且一直到十二册,很少给你题目的,都是“题目自拟”,所以就给我们一个讯息:中年级起步作文时,一定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生能比较中肯地自己命题,老师要教会学生命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二是要教会学生写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至少要让学生知道文章有哪几种开头和结尾;其三就是比较真实的通顺的把要写的内容写出来,做到“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学着使用修改符号简单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这样中年级的作文训练我认为就应该说完成了任务。在高年级的时候,重点在于,利用各种写作技法教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得有文采,告诉学生怎样取材,怎样构思、怎样起草、怎样加工等,这样学生才会有能力对于考场作文应付自如。

2.注重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纵观十二册语文每个“语文乐园”中的习作训练,不难发现,作文训练的主旨不再停留在表达、交流的层面上,不再是禁锢在老师说学生写的模式上,而是重在学生在作文课堂中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其训练内容来看,新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语文生活”这个环节。其实这个环节是一个习作材料酝酿的过程。这些“语文生活”涉及到丰富的课程资源、写作资源,这些资源已经不再是课堂内简单的游戏、活动等所能达到的,其内涵已经大大增加,即使是课堂内的活动、游戏,学生也不再被动地参加,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组织、策划与参与。具体来说,“语文生活”涉及到这样一些写作内容:①家庭生活,如一年级 上册一单元(家里来了客人,安安会说些什么呢?)、五单元(介绍自己的家庭,让大家分享幸福);二年级上册二单元(在组内说说家庭发生的趣事);三年级下册七单元(写一写自己过生日的经过);五年级下册七单元(把你和家庭中亲人的故事写下来);六年级上册三单元(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如:第一次做饭、第一次受爸爸、妈妈的批评)。②活动策划,二年级下册八单元策划暑假活动,三年级上册七单元策划新年联欢,五年级下册五单元策划故事展示。六年级的“读书调查报告”等。③课外阅读,其中包括一、二年级听故事然后展开想象更具体地讲故事,做名著读书卡;三年级下册的讲爱国人物的故事、听故事续编故事,“好书共分享”汇报活动等;四年级下册的写读书报告;五年级上册的介绍一位你喜欢的作家,《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简介;五年级下册的故事、诗歌的搜集,六年级介绍“七子之歌”中的一子、神话故事的搜集以及《西游记》等古代作品人物简介,读后感的写作等都是在告诉我们,学生应该有比较宽泛的课外阅读面,这样才能完成相应的作文练习。④动手小制作,如一年级的“吹泡泡”,二年级上册的“我的小制作”、“我们来办手抄报”,三年级三单元的做树叶贴画,五年级的“我喜欢的一项活动”等。⑤人际交往,如一年级的第一单元“怎样待客”;一年级下册的“小记者”,二年级的“我是小导游”以及“环保小调查”,三年级上册“小小新闻会”,“学习访问”;四年级下册水资源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两个社会小调查,“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六年级“课外阅读调查报告”等都得让学生和他人合作,与他人真诚有效地沟通,这样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作文才有“话”可写。⑥社会与科学;如三年级上册“身边的科学”,下册的“走进动物的世界”,四年级上册的“漫谈星空”、“我喜欢的花”,“学会读广告”,下册的“学会读商品说明书”,“搜集生活中的小窍门”。⑦风土人情,如二年级上册的“春联”,三年级的“策划新年联欢”,四年级上册“元宵灯谜”,五年级上册的“中秋”,六年级上册的“话新年”等。⑧励志自信,这方面的内容每册都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的同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在“语文生活”中还有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以及国内外重要事件等的写作安排,写学生的亲眼所见,真情体验之感。

再者,每个学期的作文训练都遵循这样的规律,写自己发现的生活,写自己了解的事情,写自己参与甚至策划的活动,写自己读过的书,写自己想说的故事,写自己关心过的人,写自己真实感受与情感。具体来说,在一年级一学期,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开口说,围绕上面的内容多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且同时训练学生的说话听话的良好习惯。在下学期,一年级开始写话,要求写一两句就行,但一定是自己想说的话。二年级一学期作文训练已经开始段的训练,也可以是简单的篇的训练,但是说的分量依然比较大,都是由说再到写。其内容已经从课堂走向了社会,目的就是触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有话想说,这样才能有话可写。三年级已经明确地提出写作文的概念了,写人,写景,写活动,写自己的生活,写故事,写自己和同学的交往等,说的分量相对少了很多。四年级的作文训练的写作内容相对就宽泛了很多,有科学知识的探索,有不同观点的辩论,有广告和商品说明书的理解,有人情风俗感受,有课外阅读的体会,也有想象故事的编写。

3.充分发挥“金钥匙”的习作指导作用。五年级和六年级的作文训练与低中年级大不相同。细看看每次作文训练,不难发现,在每次“语文生活”之前都有“金钥匙”这个环节,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忽视的一个环节。因为经过这么多次“为分而教”后,我们得出一个“经验”:没有哪次语文测试考到了“金钥匙”里面的内容,以前老教材还时不时考考类似于“金钥匙”的“读写例话”中的内容,逼得我们不得不细看“读写例话”,现在“金钥匙”成了考试遗忘的角落,有些人认为大可不必在这上花心思。其实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在五、六年级的每单元的“金钥匙”中,已经给我们提出了写作文的很多的技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多年的教学,发现孩子们要么就是没话写,要么就是有话写但不吸引人。细看看这些“金钥匙”,它是我们打开写作之门的“钥匙”,其中包括了写人作文必须利用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等;写景的文章得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或者游览顺序;写文章可以用“倒叙”的方法可以是文章显得曲折生动;写文章要合理利用拟人、比喻等修辞;写文章中合理的想象会给文章增色不少;说道理是可以试着用正反两个方面来说;说明文要注意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使用……每一位语文教师只有纵向了解了新教材的作文训练阶梯目标,才能宏观的调控自己的作文课堂,否则,作文大不了写人、叙事、状物、写景以及想象作文,每册都涉及,每册的教学方法就会雷同,学生也不会有很大的提高;每个高年级的语文老师只有重视了“金钥匙”,才会教会学生作文的技法,学生才会让中年级就写过的内容更加的“锦上添花”,从而“繁花似锦”。

当然,语文A 版教材也还存在着教材编写等方面的问题,如存在单元的示范课文与习作指导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单元设置的课文对习作缺乏指导作用,教师教学难以与习作结合起来。如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所学课文为:《为三月谱曲》《天安门广场升旗》《桂林山水》《古诗二首》,教学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作品中领悟到作者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特点的训练。而本单元设置的是《节约用水》的看图作文,这样使得教材与训练内容出现脱节现象。又如四年级八册四单元是以《地球只有一个》《老人和海的故事》《长通话的深林》等为主的以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为主题的记叙文;而习作训练则是写一商品的说明书或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玩具。

又如中年级要求重点训练片断,而文章的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应该列入训练内容,而教材未列入,致使老师要用更多的时间弥补,不然,学生到高年级就感到患难。

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去改进,去探索。

新课标指出:学生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和重要标志。语文教师要培养好学生的习作能力,就得先从钻研教材开始,只有把握住了教材特点,才能设置更优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就会因此而大大增加。

第4篇

中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语文学习方面,学习内容由词句向篇章过渡,从中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起初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中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落下来。也许落后一段时间可以再追赶上去,但那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因此,怎样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他们方法很重要。我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狠抓基础不放松

万丈高楼必须有扎实可靠的根基才能平地而起,学习也一样,打好基础很重要。

小学一、二年级是小学的第一学段,语文学习重点在字词,要求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并通过方法积累,如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升入三、四年级以后,语文学习无论是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都远远高于低年级,学习要求跨上了一个台阶。三、四年级学生考核内容更多是以段落为主,除了考查学生掌握字、词、句的情况以外,还要考查学生读懂词句的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打好字词理解、辨析基础,就变得尤为重要,三、四年级也不能放松。

二、立根原在阅读中

一、二年级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阅读中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三、四年级语文教学更深层次地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只有让学生喜欢阅读,才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就是写作的源头。阅读可以巩固字词的学习,加深句段的理解;阅读可以令人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阅读可令人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因此,不管是要巩固语文基础,还是想要出口成章、下笔如神,都必须深深扎根于阅读的土壤中,立根阅读才能更好地汲取写作营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读书看报、查阅资料、积累摘抄,如此,当学生自己写作时就会不知不觉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

三、日记随笔勤练习

语文学习只有多写多练,才能达到真正的提高。三、四年级的孩子不求多,不求快,但求写作时能“我手写我心”,那么日积月累,用词准确、描写细致,自然水到渠成。然而只靠课本中那几次习作是不可能提高写作水平的,这就需要平时通过写日记、随笔的方式来提高写作能力。

首先,要留心观察,乐于动笔。在日记、随笔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身边发生的事情,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很多材料都可以作为日记、随笔的素材,如对身边人物进行描写,就从观察动作、模拟对话场景、神态等各个方面来写;观察身边季节的变化;记录学校的活动;关注感兴趣的东西……细心观察,勤加练习,长此以往,身边不起眼的事情也会在笔下变得惟妙惟肖!

其次,常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小孩子总是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和家长、朋友交流看法;也可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

四、书写态度长鸣钟

学生一开始写字时一笔一画、横平竖直、工工整整,但随着三、四年级识字量的增加,独体字过渡到合体字,作业量的加大,以及钢笔的使用,学生的书写越来越差,对待写字的态度也越来越差。

第5篇

人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单元导读课就着眼单元整体,围绕单元主题进行单元概览,使学生在情感、知识、方法上先行一步,为本单元的学习做好学习准备,打下感情基础,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发他们的阅读期待。上完单元导读课,以往要2课时完成的讲读课文这时我们只要一课时就可以了,至于自读课文我们1节课可以完成2篇,语文园地的内容更是,等到学习时不少同学已经会背了,略作讲解即可,这样为单元学习节省时间,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上单元导读课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激发兴趣,产生阅读期待

导读课应以情趣为主要手段,用生动活泼的话语激起孩子的阅读期待,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热情。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主题下的《检阅》一课,当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可以用这样的话“当我们学习课文时,你会走进伯莱克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再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节导读课通过一幅幅配乐的农家画面,让孩子们感受田园的诗情和画意。让他们想读,要读这组课文。通过《渔歌子》的吟唱激发他们读诗词的兴趣,为他们轻松地理解,背诵下来做铺垫,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二、激活思维,产生探究欲望

以质疑为单元导入主线,带着提问题的想法读课文,整体感知单元内容,激活了学生思维,产生探究欲望。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以“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为主题,导读课上我让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到文中去找答案;读文之后,我适当引导孩子质疑,如课文《牧场之国》四次提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不是语言的重复,学习课文的时候,我们会重点研究,把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引导文中。再如《乡下人家》一文在描绘鲜花时用到了“朴素”“华丽”这一对反义词,有怎样的用意?学文时就会知道了,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等到学习这篇课文时,就可以直接从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也是“高效课堂”的一种体现。

三、提升情趣,产生情感共鸣

导读课,根据儿童喜欢的游戏和活动的特点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情趣,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热爱生命”为主题,关于生命四年级的孩子认识、理解很有限,所以,在导读课的时候,我讲述了张海迪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明白生命需要坚强,勇敢,孩子们被深深打动后,进入本单元的学习,对于生命的理解会更深入。

四、介绍书籍,指导课外阅读

单元刚刚开始时,介绍一些书籍,可以更好地指导本单元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更好地服务课内阅读。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在导读课上,可以向学生介绍《伊索寓言》《中国寓言故事》等书籍。

“单元导读课”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充分的认同感,当课堂教学开始后,一些难点、疑点自然迎刃而解,学生旁征博引,发表许多令老师惊讶的见解,使整个学习过程时时处在主动探究之中。

五、整体教学,符合大语文观

单元导读课,运用整体观念着眼整个单元进行单元整合教学,可以把单元主题作为集结中心,依此发散开去,上挂下联,举一反三,实现教材的整合、知识能力的迁移,集中解决语文学习的单项目标;相对于零打碎敲、各自为战、拉长战线的传统教学序列,明显呈现出高效的优势。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去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我上了两个学年的单元导读课,边摸索边上,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学生们很喜欢上。每到上单元导读课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很高。

1.读单元导语,感知单元主题。他们读完后,不少学生都能准确地说出单元主题是什么。

2.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单元的所有内容,包括语文园地的内容。感知一下要学的是什么?等他们汇报学习收获的时候,因为他们都有收获,所以每个人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虽然他们回答的问题有深有浅,但是每个人都能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3.他们能自觉地找出这单元需要查找的资料有哪些,可以提前做好查找资料的准备了。孩子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感到困惑,感到无从下手。在单元导读上引导孩子们读书,搜集信息的方法,那么孩子们就会善于从知识的海洋中取材写自己最想要的那朵浪花了。

4.他们知道了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内容,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了。比如,有个单元习作要求是写一个人的一件事,他们知道了习作的内容后,老师引导学生写日记时跟踪观察学生熟悉的人物,然后记下他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衣着,神态等,为习作做准备,结果,加上老师平时对日记的内容的点拨,到写习作的时候,学生们都乐写,会写,还写得很好呢。

5.如果语文园地中有需要背的名人名言,他们就在课下开始背了,等到学习语文园地的时候,已经背得很熟了。因为小学生的心理是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所以,他们对新单元的学习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通过整体感知后,再学习的时候有的放矢,这也是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行为品质。

6.单元导读课导法,结合本单元教师提示学法;我们的教材每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方法,结合本单元的特点,给大家提示一些学习方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以“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描写的是美景,这就需要学生“边读边想象”,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美。

(二)可以促使老师钻研教材,对单元有整体的把握。如果在下面的教学中操作得好的话,真的可以做到省时高效。

(三)做好单元导读教学,可以使整个单元的教学时间缩短,可以解决人教版教材内容容量大的与教学时间不够的矛盾。

第6篇

“同课异构”活动是要求任教同年级同学科的所有教师选取教材中的同一教学内容,各自研读教材,独立设计教学预案,然后分小组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并展开讨论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活动中,学校同一学科全体教师通过备课、说教学设计、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让教师踏踏实实地经历“理解教材、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过程。

这一活动,一方面使授课教师能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以此改进以后的教学。

另一方面所有学科教师都能从中借鉴到许多新颖的做法,体验别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达到相互比较、扬长避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

一、“同课异构”活动的操作程序

本学期9月份底,学校就制定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中心校辅导站、各基点校教导主任,负责对同课异构教研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

1、组织动员:组织全体四年级语文教师了解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明确活动安排及相关要求。

2、确定备课课题。

根据教学进度表选择四年级《猫》一课。

3、独立钻研,写好教学预案。

课题确定后,备课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智慧,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的资料,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设计最高水平的教学方案。使用的教学预案必须自己设计,使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预案。

4、分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本次活动以基点校为单位,分为四个小组进行组内集体备课。在基点校教导主任的主持下,各任课教师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对他人的教学设计提出修改意见。辅导站教研员深入各小组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指导。

5、实施教学,集中听课。

本学期举行同课异构讲课时间定为10月27日上午在中心校听课,下午在团结点基点听课,并集中研讨交流。要求全校同学科教师必须全部按时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6、互动研讨,总结提高。

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说课,说教学过程中比较成功的设计,说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然后教研组内互动评课,要求评课教师敞开心扉,实事求是的评价授课教师,每位参加听课的教师都要分析授课教师的闪光点和值得商榷之处,优点要少谈,重点谈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设计。通过集体智慧的对比,找出需要完善的地方,让教师从不同角度领略了不同的教学功底、教学智慧和教学风格,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不足,找到下一步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活动要求

1、活动人员:本中心校四年级语文科教师必须全部参加本次活动。

2、活动以基点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除了参加本教研组活动外,应尽可能多地参加其他教研组的活动。

3、要求四年级语文科教师都必须思想重视,人人做好讲课准备,体现“异构”的独特性、创新性、全员性,任何教师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随意从网上下载教学资料,应付本项活动。

三、活动成效

第7篇

一.德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教师,首先需要拥有高尚的师德。在湖小的每一个老师都有着自己的师德追求,张大霖老师的坚持,花素梅老师的不为自己寻找借口,留下后路的精神都体现了湖小老师执着追求高尚师德的作风。我在这样的氛围中被熏陶着,被感染着,更是学习着,端正自己的教学思想和工作态度,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从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留心周围老师们好的教育方法,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展开,使学生高效地学习。

跟着学生们从三年级成长到四年级,我明显感觉到学生的成熟和对周遭的模仿能力增强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他们有着很深的影响,成了学生们心中学习的标杆。所以,面对他们,我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习惯。这让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平时的言行,并且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他们一个人说应该具有的品德。真正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课堂上我是孩子们在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课外,我和孩子们建立起了很好的友谊,孩子们都愿意和我分享他们生活中的各种趣闻或疑惑。同时,我也时常从学生身上反省自己的教育,使我的教育尽可能适合我们班的孩子们。

二.能

本学期,我根据课程安排看,自拜了同年级组的袁静老师为师父。每周我都要去听她的上常态课,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学习到了她高效的语文课堂,并运用于自己班级之中,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高涨了,特别是学生们特别喜欢默写,因为只要他们成为默写之星,他们的家作中就没有抄写这一项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课外书了。在本学期中,我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锤炼,对教材的把握有了一些提升,能够合理地运用一些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但是,与其他优秀老师特别是在我听了陈慧老师的一堂教研课之后,我发现我的课堂还需要更为开放,要让学生的思维更为开阔,就需要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和与教材有关的素材。

三.勤

我每天坚持在学校认真工作,从不迟到早退。当要外出学习时,认真履行学校的调课和请假制度,将我的课调整好,并与搭班的数学老师蒋英老师沟通好,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

我深知自己在很多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和不解,所以我坚持做到手勤,脚勤,笔勤。我认真做好上级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即时补救不足。脚勤是多跑一跑,多到别的班级学习,多向别的老师学习。本学期,我共听课69节,其中师父的课为19节。通过这样的磨练,我让自己的教学经验更丰富。而笔勤则是坚持写原创的博客,在博客中我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并记录下自己教育活动中的点点滴滴,以使自己在教育之路上走得踏实。

四.绩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到特别庆幸的是我继续担任了我们那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因为我对孩子们和家长们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工作方面变得顺利而有效了。

在教学工作方面,我认真备课,上课,争取让孩子们收获各种学习的方法。

这一学期,我需要教学四年级的语文学科。刚开始时,我对四年级的教学要求还不清楚,在学校没有给我安排师父学习的情况下,我有时间就走进袁静老师的班级,刚开始时我故意调整了教学节奏,希望能够听完了袁老师的课,自己回去有针对性地修改教案,查漏补缺,使我刚开始的教学不至于完全摸不着头脑。通过听课请教,我感觉到四年级的语文教学比起三年级来说第一课时没有那么细致地指导生字的读写,重要的是捉住重点、难点的字词进行突破。还需要通过学生的预习,去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通过观察,我了解到了我们四年级的班级找中有的每天要求摘抄,有的要求写一写当天的收获,其实这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积累作文素材。我便借用别的老师的方法,将两者进行穿插着进行。当孩子们的摘抄质量下降时,我会要求他们写一写日记,没有字数的规定,只要求他们写下自己真实的感受。当然,每天的课外阅读还是必做的作业。

有很多家长还来向我反映,说觉得我这一学期关于写摘抄或是日记的作业很好,这样,孩子们就主动地去看课外书了,再也不要他们再三要求了。

有时,我再去听袁老师的课时,我惊奇地发现,袁老师讲到的很多知识点跟我在课上讲到一样,我特别高兴,说明我对教材的把握有了一些门道,不过,每一次听完袁老师的课,我总能发现我的课堂容量还是不如袁老师,而且孩子们的兴致以及班级里的学习氛围还是好袁老师的班级差距挺大的。

在我的专业发展发面,我今年特别加入了湖小读书俱乐部和新教育实验活动中,参加了这样的社团,我就能很好地督促自己加入到专业阅读的行列中,让自己每天都要翻上一会儿书。听着每个老师自己的读书心得,我觉得我不读书都不行,在读书的路上,我跟着那么多的同伴一起,让自己没有任何懒惰的理由。

不过,虽然我平时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中,但是在科研方面,我始终缺少一些钻劲,未能在论文方面很好地投入。反省下来,主要是自己还没有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要求,没能够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进行深入地研究。

这一学期,我在校效益月学科素养调研中获得个人素养一等奖,在校青年教师封闭备课、赛课活动中获得优胜奖。

而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采用了多种鼓励机制,像“小组竞赛制”、“荣誉勋章”、“喜报”、“班级简报的表扬栏”、“评选自主管理小干部”等多种媒介的参与,让学生们对我产生了新的期待,他们总是对我那些稀奇的、有趣的奖励感到有趣。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们自己主动争取各种荣誉,学生们学习的氛围浓了,表现欲强了,所以他们的进步也就大了。这学期,孩子们特别认真地进行了广播操的练习,并在比赛中获得了四年级组的第一名,这不得不说是学生们的一个进步。

四.廉

第8篇

在工作计划中我本着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以教学大纲为标准,重在朗读和阅读,和写作上下功夫,时刻不忘学生的养成习惯的培养。

为了圆满完成教学计划,我首先做到了认真备课,同年级备的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并根据不同的课型运用不同的讲授方法,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养成习惯上我重点强调他们的书写习惯,读书习惯等,并且让学生们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让学生深知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课堂十分钟,课下十天功要根深蒂固地扎在学生们的心中,课堂上我能严格要求学生。针对学生的朗读,书写等一些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则把它融入到我的语文课堂之中,背诵古诗,好的段落等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有一点的帮助。

至于阅读,从平时对考试,我都十分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想通过阅读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经常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解题能力的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还单独安排了一节阅读课,在课上我经常给学生们分享阅读所带来得快乐。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能够按要求完成任务,学生的养成习惯有了一定的改善,部分学生有了极大的阅读兴趣,学生的成绩也在不断的上升,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有很高的朗读兴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