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学疾病综述

医学疾病综述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1 16:48: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学疾病综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医学疾病综述

第1篇

【关键词】《妇人大全良方》;妇科疾病;用药规律

水位于今江西省抚州市,素有才子之乡的美称, 千百年来诞生了无数救死扶伤流芳百世的医学家,他们著书立说,为我国的中医提供了治病良方,为后世现代化医学亦提供了标本和研究文献。在江医学万千闻名于世的杰出医药学专著中,《妇人大全良方》集宋之前妇产科医术之大成,经过后世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医学妇科的重要资料和理论基础。

1 《妇人大全良方》中调经用药综述

在陈自明所著《妇人大全良方》的开卷便提到“凡医妇病,必先调经”,说明调经在医治妇科疾病方面的重要意义。许多药理学家在总结陈氏在医疗妇科调经方面时,都提到陈氏特别重视气血,用药功效也以补血为主,结合清凉活血等其他气血相关药物。在后世关于陈氏对于调经的研究中亦发现陈氏对于脾肾的重视,认为在气血的基础上,调经亦须补肾健脾之剂,此法尤为求子嗣所纳;同时,现在医药学家也发现陈氏在调经过程中重视奇经,认为无论是补充气血、固肾健脾、疏肝养肝都是为了达到调节冲任二脉的目的,调经的关键即在于冲任二脉的协调。但是,无论是后世的诸多揣摩,还是历代药物学家的印证,补气血成为了调经门的关键,此法无论是对于陈氏的在治疗调经的“美丽的误读”,还是陈氏的观点即在于此,但是,实践下证明了补气血的却是调经的重要基础。

在药物使用上,多以补血常用阿胶、当归,补气常用人参、甘草,活血常用当归、大黄和桃仁,再辅以肉桂通经脉,生地凉血,已达到调经的作用。在以上药物中,多以温热为主,且禁忌寒性和平性药物的使用。在用药中,无论药物贵贱,疗效为根本评价原则,在以补冲任为主要原则下的调经,药物以阿胶、龙骨、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补肾健脾,固涩冲任,源泉不竭。无论是在妇科疾病中重视气血,还是在用药过程中,多用温热药物,禁忌寒性药物的使用,这些都对后世治疗妇科疾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则以冲任为指导思想的在调经中的治疗方案,却显得寂寥了许多。

2 《妇人大全良方》中妊娠用药综述

在陈自明所著的《妇人大全良方》中,对于妊娠有着如下的理解,认为妊娠以气血养胎,分娩靠血濡气推,分娩后,气血化为乳汁以哺乳婴儿,充分印证了气血在妇女妊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气血主要为冲脉总领,若冲脉气血不足,则出现妇科疾病。陈氏提出妇女产前修养以补气血,血养安胎,以求顺产。同时在某些妊娠门疾病中,陈氏也出土了肾气和脾气的作用,认为肾气和脾气的盛衰、冲任二脉的协调是导致妇女滑胎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固肾、健脾、补气、补血、调冲任是治疗滑胎的重要措施,在多数情况下以补气血为主,辅以固肾健脾。

在医治妊娠门疾病时,陈氏认为补气居首,补血次之,然发散风寒、活血行气,在补气的药物使用多以茯苓、白术、人参、甘草为主,补血则以阿胶为主。在要药方面,由于妇女在妊娠及产后用药颇有禁忌,用药慎重,且巴豆、甘遂等巨泻药,牵牛子等催吐药,桃仁、牛膝、红花破血活血药,以及药性刚猛的蛇虫为为禁忌,在药物不得不使用时,遵医嘱,病症消退,即可停药以求母子平安,即所谓“凡用药,病稍退则止,不可尽剂,此为大法。”。在用药的药性中温和兼平为主,在药剂中并不像调经门中禁忌寒性药物,总体来说热性、寒性、平性兼施。

3 《妇人大全良方》中产后用药综述

在《妇人大全良方》中,关于产后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为补虚、滋阴和祛瘀。对于产后疾病的发病机理阐述为产后气血衰竭、伤及内经,以致内脏不调,同时,由于气血升为乳汁以哺乳婴孩,以致气血虚耗。

《妇人大全良方》中关于产后疾病的治疗中提出,对于产妇的日常护理应注意心态平稳,切记下床走动,冷水洗脚,冷水洗澡,饮食以清淡果蔬为主,忌肥腻鱼肉。对于已经出现产后疾病者,应以补气血为主;对于乳汁不足者,应服用枸杞子、桑葚子等补精气益精气,以补充肾气来为母乳分泌提供动力源泉;对于产后便秘者,应采用润下发而非苦寒药物的泻下法,以免产妇由于泻下,体内虚脱导致其他疾病。

4《妇人大全良方》中妊妇人便秘用药综述

陈氏对于妇人便秘的原因归结于以下两点:首先,由于妇人每月月经,导致气血耗伤,气血不足以致津液虚少,肠道内津液虚少则必然引起便秘;同时,由于寒邪或热邪集结与肠道,导致肠道内部气机不畅,气机阻碍则不利于排便,从而引起便秘。

基于以上关于便秘的探讨,陈氏对于妇人便秘的用药特点也集中于两个方面,即养血生津和润肠调气。对于养气血,再次印证了陈氏关于补气血为治疗妇人疾病的基础,此不在赘述;关于润肠调气,首先应去除体内热邪和寒邪,应利用蒺藜、枳壳等祛除体内热邪和寒邪,其次使用杏仁等药物润肠,并配合使用枳壳、木香等调气药物配合使用,以调肺气,已达到治疗妇人便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丽云.《妇人大全良方》妇科疾病诊治特色[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09.

第2篇

中国实用医药(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 issn:1673-7555 cn:11-5547/r 邮发代号:80-600 周期:旬刊 出版地:北京市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中国实用医药期刊简介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专业性学术期刊。由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社出版发行。

主要栏目

设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论坛、专题报道、综述、临床医学、药物与临床、实验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案例、中医中药、药物研究与鉴定、药物质量控制、药品检验、药物经济学、卫生论坛、检验论坛、诊治分析、误诊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医院建设与管理、医药教学、康复论坛;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产科疾病、儿科疾病、五官科疾病、肿瘤科疾病、血液内分泌疾病;医技检查与临床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结核病、呼吸系及胸部疾病、老年疾病、骨科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皮肤性病;药学进展、药物制剂、药事管理、呼吸系统用药专栏、神经科药物专栏、循环系统用药专栏、感染科用药专栏、 儿科用药专栏、中药及天然药物专栏、妇产科用药专栏、消化系统用药专栏、泌尿系统用药专栏、精神科用药专栏、五官科用药专栏、皮肤性病科用药专栏、代谢疾病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专栏、男科及泌尿系统用药专栏、抗病毒药物专栏、传染病药物专栏、抗结核病药物专栏、老年病药物专栏、心血管系统药物专栏、中西医结合用药专栏、抗艾滋病及感染性疾病药物专栏、生物制品专栏、抗微生物药物专栏、激素及影响内分泌的药物专栏、用药指南、药事组织、制剂技术、调查研究与分析、临床医学信息学、医院数字化、临床与护理工程、医疗设备维修与管理、医学图书与情报、护理园地、医院建设与管理、经验荟萃等栏目。

第3篇

医学论文是医学科研工作的最后阶段,通过文字形式记录医学研究的最新结果。因此,撰写医学论文要把握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选题方法及一般体裁,从而达到主题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1 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1 创新性医学论文的创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发展医学成就,破解医学问题。医学论文有无创新,选题是关键。选题创新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灵魂,是衡量医学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可体现在:①理论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见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论方面的独创见解,又要提出这些见解的依据;②应用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技术等,也就是要写出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关键,或揭示原有技术移植到新的医学领域中的效果;③创新性还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进或突破。

1.2 可行性 所谓选题的可行性,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综合条件和可以胜任及如期完成医学论文写作的把握程度。选题切忌好高鹜远,脱离实际,但也不应过低,影响主客观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医学论文的水平。影响选题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知识素质结构、研究能力、技术水平及特长和兴趣等;②客观条件,包括经费、资料、时间、设备等。

1.3 实用性 撰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及应用。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够指导科研、指导临床、造福人类的主题,因此,选题的实用性尤为重要。

1.4 科学性 医学论文是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客观反映,其写作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取材客观真实、主题揭示本质、科研设计合理、论证科学严谨、表达逻辑性强、经过实践检验。所以,严格遵守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生命

1.5 前瞻性 要选择有研究价值及发展前途的主题,应积极开发研究新领域、新学科和新理论。2 选题的基本方法

2.1 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题 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为:①以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作为医学论文的主题;②科研结果与开题时预测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寻找主题;③科研达不到预期结果,可总结经验,从反面挖掘主题。

2.2 在科研过程中选题 医学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现象或问题,作者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可以在这些偶然中获得新的选题。

2.3 在临床实践中选题 临床工作是医学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理论问题,对此,只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用心思考,会从中产生很多好的主题。其包括:①探讨发病机制与预后情况;②分析临床症状与表现;③研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2.4 从文献资料中选题 医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医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阅读最新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从而挖掘提炼出好的医学论文主题。

3 医学论文的一般体裁

3.1 实验研究 一般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药理、生物、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等实验研究。主要包括:①对各种动物进行药理、毒理实验,外科手术实验;②对某种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体外实验;③某些药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虫实验;④消毒、杀虫和灭菌的实验。

3.2 临床分析 对临床上某种疾病病例(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方法

和疗效观察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建议、新见解,以提高临床疗效。

3.3 疗效观察 指使用某种新药、新疗法治疗某种疾病,对治疗的方法、效果、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研究,或设立对照组对新旧药物或疗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对比疗效的高低、疗法的优劣、不良反应的种类及程度,并对是否适于推广应用提出评价意见。

3.4 病例报告 主要报告罕见病及疑难重症;虽然曾有少数类似报道但尚有重复验证或加深认识的必要。

3.5 病例(理)讨论 临床病例讨论主要是对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治的病例,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集体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临床病理讨论则以对少见或疑难疾病的病理检查、诊断及相关讨论为主。

3.6 调查报告 在一定范围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处理因素,对某一疾病(传染病、流行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给予评价,并对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议。

第4篇

修订方案解读

蕈样肉芽肿和Sezary综合征分类和分期的修订方案——国际皮肤淋巴瘤学会和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特别工作组的建议(待续)EliseOlsenEricVonderheldN(466)

综述

荧光染料Hoechst33342与细胞凋亡尹勇灵(综述)苏秀兰(审校)肖镇(审校)(476)

骨髓移植后的腺病毒感染与出血性膀胱炎朱尊民(综述)马保根(审校)(474)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齐茸杰(综述)陈辉树(审校)(471)

雷帕霉素靶蛋白与白血病治疗张丽红(综述)林凤茹(审校)(469)

读者·作者·编者

医学临床试验的统计学设计及编辑鉴审李旭清贾力涛陈磊张俊伟白润萍(480)

《白血病·淋巴瘤》2008年第17卷主题词索引(482)

中华医学会《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稿约(I0001)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F0002)

IL—2/同种异体LAK细胞疗法用于自体骨髓移植后治疗急性白血病5例冯凯朱军(19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铜,锌水平及其与骨髓细胞增殖动力学关系…孟凡义赵霖(199)

胎肌条件培养液抗损效应的观察汪声恒黄友章(203)

白血病细胞吞噬血细胞现象的观察唐长庚唐业宁(207)

白血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测定的意义蔺竹亭翁维友(209)

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和临床关系的初步探讨姜扬文邓惟德(21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36例临床分析黄铮人陈雪英(214)

山西白血病 脐带血清在培养人CFU—GM中作用探讨王兰琴曲垣瑞(218)

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观察贾庆瑞秦秀云(219)

55岁以上急性白血病24例临床病例分析黄士敏曹履先(223)

VMP与VDCP方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张吉仙付美兰(225)

急性白血病合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甄少波李三龙(227)

成人血液病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4例报告袁有忠杨学仪(228)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张伟华任秀红(229)

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汪涟明黄慧芳(23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复发的临床探讨叶宝国游慧萍(232)

白血病与男子发育症(附21例分析)张兆嶙余莲(23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23例临床分析林凤茹姚尔固(236)

急性白血病肾脏的实验室检查与超声观察张鲁文毕素栋(238)

羟基脲加脾切除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附10例分析)尤宁唐世超(240)

脑电图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早期诊断价值山西白血病 林凤山李秀荣(242)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临床及血液学改变(附3例报告)刘清俊韩维娥(243)

脐血输注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周建耀刘佳(244)

细胞因子在淋巴增生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自1991年以来的文献复习(二)胡盛惠(24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活检组织病理学研究进展浦权(249)

阿糖胞苷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1例杨岚伍柏松(253)

“炎症与肿瘤”的研究现状及其对肿瘤防治的启示吴克复(257)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MALT淋巴瘤的相关性朱梅刚(261)

白血病与炎症刘恩彬陈辉树(263)

感染与儿童急性白血病竺晓凡(266)

肝炎病毒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张乃红竺晓凡(272)

肿瘤细胞的死亡模式及其意义秘营昌(278)

黏附分子在炎症与血液肿瘤中的作用饶青(283)

趋化因子与肿瘤和炎症马小彤(287)

核因子-κB与炎症和肿瘤郑国光(290)

“自发性缓解白血病”的启示宋玉华吴克复(295)

论著

吡柔比星不同剂量组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比较郭孟贤曾晓颖王爱华李军民沈志祥(297)

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分析何晖翟明Laurie.L.Chen张岱(299)

山西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及其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的调查张利铭曾小菁(302)

简讯·启事

《白血病·淋巴瘤》扩版启事(301)

中华医学会国外医学系列杂志统一变更刊名为国际医学系列(304)

临床研究

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郭良耀赵小亭李葳(305)

THP,VCR,CTX,Pred联合治疗复发与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张霞万楚成章正华夏云金龙志国张巍雷春霞(306)

以全反式维A酸为主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观察田迎棠(307)

大剂量胸腺素防治白血病化疗时感染及粒细胞减少刘瑜于涛(308)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135例临床分析吴光启陈素梅刘红祁红(309)

HA方案治疗16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观察葛晋源(311)

短篇及个案报告

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白血病1例刘小芳曾文(312)

非白血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林珊黄明清林世光郭瑞官傅晓燕(320)

综述

血液肿瘤抗原特异性CTL的诱导和应用李扬秋(313)HttP://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Survivin基因的研究进展金霞(综述)许淑媛(审校)(315)

白血病疗效评定标准初探严峰(综述)山西白血病 谢晓宝(审校)(317)

伊马替尼对NB4细胞株表达Fas、Caspase-3、bcl-2和Annexin—V的影响周德文赵秀娟马梁明乔振华(412)

siRNA对HEK293细胞WT1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K562细胞增生的影响田彩霞王宏伟白波朱镭张丽李晓红(408)

人类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因子分泌及造血支持作用的研究吕璐璐宋永平房佰俊张莉李玉富张浪辉陈志哲(404)

短篇及个案报告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恶性淋巴瘤一例唐密李艳荣王淑华(417)

临床研究

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张艳萍石太新张慧平李树军孙艳丽(445)

急性白血病Survivin和B7—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张岚乔振华叶芳杨涛(442)

HLA不相合与相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出血陛膀胱炎的多因素对比分析袁海龙温丙昭曲建华江明哈力达·亚森李玲(439)

血管内T细胞淋巴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罗金梅张薇霍真崔全才(436)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15例王莉徐卫仇红霞李建勇(433)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分析(430)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61例预后因素分析宋拯王华庆崔秀珍郝希山(427)

BMI-1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黎承平张敏卓杨绵本李维佳魏彩霞杨弘(424)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淋巴瘤患者19例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肝功能损害分析谢彦朱军郑文张运涛王小沛宋玉琴涂梅峰(421)

急性白血病缓解前后HLA分子血清学分型和分子生物学分型的比较甘佳沈悌(418)

2岁以下婴幼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1例马晓莉吴敏媛张永红石慧文谢静王彬郭海英(415)

简讯·启事

第二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447)

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签署系列杂志数据库独家合作协议(426)

本刊启事(407)

临床经验

山西白血病 三氧防治淋巴瘤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贺建霞张巧花侯淑玲王海燕(462)

小剂量MA联合G-CSF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13例赵若愚(461)

亲缘间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六例高峰常再娟冯术青朱梦波崔晓聪李晓宇杜小梅(459)

低剂量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12例柴铁李骏褚金龙果丽实(457)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6例齐广珍(456)

沙利度胺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葛祥花(455)

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肾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一例并文献复习张扬杨林花侯丽虹张建华来晓炜(453)

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初步研究归薇王丽霞杨宣琴孙瑞芳温千发王彤(451)

第5篇

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是专门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1]。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复杂,病因不一,临床表现多样,导致对神经疾病的诊断较难,尤其是精准的定位诊断对临床医生有着很高的要求[2]。这些特点也对神经病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推广,随着教学方法的探索不断深入,神经病学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3,4]。然而,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社会对医学教育中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更高的期望。医学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较好的临床诊治能力,还要对疾病的认识有更深、更新的认识。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难以达到这一要求,开展神经病学第二课堂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推进医学人才的培养进度,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对如何开展神经病学第二课堂,提出了设想。

1 对象选择

开展第二课堂的目的是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已对课堂教学知识消化吸收的前提下得以提高。所以,第二课堂的授课对象应选择学有余力的学生。对于学习已经比较吃力的同学,建议不参加第二课堂的学习。

2 开展内容和方法

2.1 进行临床技能的强化:首先,让学生进行病例的学习和认识。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到病房学习典型疾病的临床病历,并对病人进行询诊和查体,然后进行病例讨论和分析。开展这一内容,要注意与临床见习内容的区别。二者的侧重点不同,第二课堂中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课本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疾病的临床诊治掌握得更加全面和深入,培养学生对病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尤其要注意不同疾病间的鉴别诊断。其次,可开展神经系统查体、阅片(CT、MRI等)等基本技能的竞赛,以活跃学习氛围,强化临床技能。

2.2 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撰写综述类论文:一个好的临床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还要对疾病的病因、诊治等相关知识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因此,培养医学生检索文献、阅读文献和分析文献的能力是有必要的。通过对疾病相关文献的检阅,能够及时了解相关知识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态,也就能够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一个层次。撰写综述类论文,是对阅读文献消化吸收的过程,也是学生知识结构和内容升华的过程。此外,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学术专题讲座和报告会,也可拓宽学生知识面,了解学科动态。这一内容的开展,目的是培养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2.3 参与相关的科研工作,培养创新意识和技能:无论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还是人才竞争的压力,都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提高科研能力的要求。一个高水平的临床医生,不仅能够利用已有的疾病相关理论,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还应该能够将疾病相关理论进行完善。这就要求临床医生能够完成一般临床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疾病相关的科研工作,从而为生物医学的发展添砖加瓦。此外,我国目前的人才竞争机制也要求临床医生有着较高的科研水平。现代医疗卫生单位衡量人才成败的标准,除了临床工作水平之外,更多的是科研水平。为了让我们培养的医学生将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在大学期间就进行其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一内容的开展,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临床医生,也为我国生物医学的科学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3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开展第二课堂将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和效果,有利于医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必将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然而,目前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开展第二课堂还面临着一项问题和困难。首先,临床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是当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目前各大医院的临床医生主要忙于繁琐的临床工作,能够参与临床教学的老师为数不多,能够有余力且有能力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老师,更是明显不足。其次,临床教学医院的带教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而开展上述第二课堂中第二和第三项内容,对带教老师的科研水平有一定要求,这对临床带教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最后,经费问题也是开展神经病学第二课堂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进行疾病相关科研工作和,必须有科研经费的支持。带教老师或单位,如果有相关科研课题则这一问题可迎刃而解,否则,经费的来源也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第二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5]。通过第二课堂的教学,学生在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均能够得到提高[6]。神经病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其第二课堂教学的实施将有利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目前在基础医学课程教育中,开展第二课堂已较为普遍。形形的第二课堂,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也使基础医学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开展第二课堂,尚为数不多。已有的研究显示,当前的临床医学生素质欠佳,临床医学第二课堂教学具有丰富性、趣味性、知识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是进行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7]。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目前尚未见到开展第二课堂的报道。因此,可借鉴的方法不多,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开展第二课堂目前也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大家对临床教学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相信神经病学第二课堂教学模式也会逐渐成熟,临床教学水平也将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罗海彦,胡长林. 高等医学教育中神经病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5):382.

[2] 黄河清,李露斯. 让神经病学课堂教学成为享受的几点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3):194.

[3] 肖 波,杨晓苏,杨期动,等.多媒体技术在神经病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09.

[4] 许志强,蒋晓江. 多媒体技术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160.

[5] 黄海霞,钮伟真,付小锁,等.在医学生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7,6(4):306.

[6] 林 丽,任安经,袁文俊.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医学生素质与能力[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5):420.

第6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主办的全国性国家级学术期刊,1990年创刊,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月刊。国内刊号cn23-1379/r,国际刊号issn 1005-9334,邮发代号14-8,每月10号出版,每期12元,全年定价144元。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先后被选为:

    ①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②中国科学技术核心期刊;

    ③黑龙江省优秀期刊;

    ④全国性临床综合医学及特种医学优秀期刊;

    ⑤曾被选送参加在德国莱比西举办的国际书展,并获金奖等。

    被以下国内知名数据库收录:

    ①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②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③万方数据库等。 

重要通知

本刊从2011年1月始更名为《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原名《航空航天医药》请登陆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 

办刊方针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实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紧围绕航空航天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突出航空航天工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有关的医学科研,组织交流航空航天医药卫生基础理论研究和疾病防治工作中的经验,及科研成果,其主要任务是对航空航天医药的有关范畴,测重于航空航天工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一般临床医学、进行航空航天工业卫生、预防保健、疾病防治等的科研成果报道与学术信息交流 

期刊简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0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4-8,(自2009年7月起已经改为月刊)。广告经营许可证号:2301004070005。 

主要栏目

专题讲座、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研究生园地、卫生事业管理、医学综述、护理园地、经验论坛、调查报告、中医中药与中西医结合、个案报道、医药新动态。重要栏目说明: 

专题讲座:每期将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针对性的对某一项医学研究的科学分析与总结。 

论著:以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 

基础研究:报道获国家级、省市级医药卫生获奖成果。 

研究生园地:专门刊发学校研究生或在职研究生所撰写的学科论文。 

卫生事业管理:主要刊登科学化医院管理的论述性文章。 

医学综述:主要刊登作者对跟某医学领域一些重点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 

临床研究:主要由临床医生应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治疗方法,通过分析一定数量的病例进行科学分析总结,介绍诊疗经验。 

第7篇

关键词:脑卒中;蒙古族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俗称脑中风,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600~700万人,每年至少有200万新发患者。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存在差异[1]。蒙古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主要分布在境内,遍布于新疆、青海、云南等全国各地[2]。现就蒙古族脑卒中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现状简要综述如下。

1 蒙古族脑卒中患病率研究

2010年,邢兰燕等[3]报道了云南玉溪市蒙古族脑卒中发病率0.26%。2013年张艳芬等[4]通过对内蒙古通辽市农牧区2589名>20岁的蒙古族居民进行8年随访,报道了随访期间脑卒中发病率3.82%。2015年,魏国等[5]对我国西乌珠穆沁旗开展了脑卒中调查,本次研究以牧区蒙古族人口为主,共调查2241例,患病率为0.89%。桂兰等[6]综述了蒙古族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研究现状,其中指出蒙古族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2 蒙古族脑卒中临床特征研究

2008年,张艳芬等[7]研究了内蒙古东部脑卒中亚型的临床特征,即:①脑梗死和脑出血的住院病例数分别占脑卒中的55.4%和40.6%;②脑出血住院病例数有明显的月分布特征;③脑卒中住院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④脑梗死的住院病例构成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脑出血则与此相反;⑤脑出血住院病例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约是后者的3.5倍;⑥脑梗死住院病例的肢体瘫痪发生率明显高于脑出血;⑦脑梗死住院病例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脑出血者;⑧脑卒中住院病例不同年龄组的平均收缩压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值,且脑出血住院病例不同年龄组的平均收缩压水平也明显高于脑梗死约20mmHg;脑卒中住院病例不同年龄组的平均舒张压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值(除外脑梗死80岁~组),且脑出血住院病例不同年龄组的平均舒张压水平也明显高于脑梗死约10mmHg;⑨不论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住院病例,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⑩调整年龄后,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例的病死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11调整年龄后,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例的肢体瘫痪发生率明显高于出血性脑卒中;12在调整多变量后,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例不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呈现随着血压的升高其病死率也升高的现象。

3 蒙古族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

赵福全等研究结果发现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而且男性每个年龄段(除80岁组外)发病率均高于女性[8]。白海花等[9]蒙古族家族性脑卒中一大家系临床特点分析表明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是该家系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原因。张艳芬等研究了蒙古族农牧民臀围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队列研究,建立多结局比例风险模型[10]。脑卒中事件组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分型不清,不同模型拟合结果均显示高臀围水平相对低水平对结局事件的发生有保护作用。还研究了内蒙古东部脑卒中亚型的危险因素,指出年龄偏大者、吸烟、有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史者易患脑梗死,而蒙古族居民、体力劳动职业者、具有高血压史和高血压家族史、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较高者易患脑出血[10]。

陈松涛研究了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同年研究了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晨峰现象是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且独立于血压昼夜平均水平[11,12]。呼格吉乐巴图[13]综述了蒙古族独特的生活习惯及脑卒中复发的关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是提高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TongYQ,ZhangYW,ZhangRL.Association between two key SNPs on chromosome 12p13 andischemic stroke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J].Pharm Genomic,2011,21,572-578.

[2]杨圣编.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3]邢兰燕,范波,李六九,等.云南玉溪市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10(04):449-450.

[4张艳芬,佟伟军,刘洋,等.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病及死亡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3(10):1405-1409.

[5]魏国,贺淑珍,白华民,等.西乌珠穆沁旗居民慢性病现状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02):17-18.

[6]桂兰,罗冬梅,巴图.蒙古族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706-709.

[7]张艳芬,佟伟军,许锬,等.内蒙古东部脑卒中亚型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比较及入院血压与出院结局关系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03):463-464.

[8]赵福全,刘海萍,佘集凯,等.608例蒙古族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12):1624-1625.

[9]白海花,邱长春,包布仁巴乙拉,等.蒙古族家族性脑卒中一大家系临床特点[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04):414-416.

[10]张艳芬,黄泽宇,张建辉,等.蒙古族农牧民臀围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队列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04):290-295.

[11]陈松涛.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ABPM参数与脑卒中筛查的相关性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3(06):35-37.

第8篇

【摘要】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EBN) [2]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MulhaU[1 ]等EBN定义为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的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1 ]其核心思想是护理人员认真地、明智地、深思熟虑地运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护理人员本身的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并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结合,制定出适合病人个体需要的完整的护理方案。然而在开展循证护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概念认识上的误区,本文对循证护理的概念,方法的认识及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错误理解进行分析,认为循证护理既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观念,但并非一种模式或工作方式,应该加以纠正,才能切实推进循证护理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应用

目前随着我国护理领域对循证护理的深入,临床护理人员开始将循证护理的方法整合到护理实践中[3-5],对推动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并给患者带来了直接的益处。然而在认识和推广循证护理护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对循证护理概念和方法理解上的误区,影响了循证护理的正确实施。本文通过对循证护理的实质进行一步的探讨,对目前在认识上存在的一些错误理解进行分析,以期建立对循证护理概念和方法的正确认识,切实推进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1循证护理的基本概念

1.1循证护理基本概念的分析

从循证护理的基本概念上分析,作为全球第一所循证护理中心的英国York大学循证护理中心主任Cullum教授和美国Rochester大学护理学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Ingersoll博士在界定循证护理时,借鉴循证医学的奠基人之一的Sachett教授等对循证医学的定义,认为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最佳科学证据,并使之与熟练得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参照病人的愿望,以在某一特定领域做出符合病人需求的护理决策的过程。这一定义所阐述的是一支能够决策的过程和工作的方法,因此循证护理从概念上属于一种决策程序和工作方法。

1.2关于对循证护理概念的错误理解

目前存在对循证护理概念的一些错误理解,如认为循证护理是一种护理模式,也有人认为循证护理是一种组织护理工作的形式。

应该澄清的是,所谓护理模式( nursingmodel)是阐述护理现象,陈述护理命题,反映护理理念,并应用演绎系统表现概念之间相互的系列抽象结构[6];护理模式必须具有逻辑性,例如Orem的自理模式和Neuman的系统模式,而循证护理是指导临床护理思维方式和决策方法的一种程序,并不涉及演绎概念之间的关系结构。因此,“循证护理”并不是一种护理模式。循证护理也不是一种工作形式无论是功能制护理、责任指护理、小组护理、还是临床路径,均是组织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任务、工作结构的形式,循证护理并不涉及工作结构,因此不能将其与护理工作形式或护理模式混为一谈。循证护理实一种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观念或理念,它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在做出临床判断是,学会查询研究证据、评鉴科研证据、并利用科研证据,同时将所得到的科研证据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结合,做出有效的、科学的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

2 循证护理的实践步骤

近年来,循证护理已经在我国护理领域迅速推广,循证护理通过寻求最佳临床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决策中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循证护理包括五个具体步骤:1)寻找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并将其特定化,结构化;2〉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文献的系统综述,以寻找来源于研究的外部证据,3〉对科研证据的有效性和推广性进行审慎评审;4〉将所获得的科研证据与临床专门知识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即将科研证据转换为临床证据,并根据临床证据做出符合病人需求的护理计划;5〉实施该护理计划,并通过自评、同行评议、审评等方式监测临床证据的实施效果。

3 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

3.1循证护理应将文献综述后的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

在循证护理过程中,必须对文献进行系统综述,这一过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献综述,一般的文献综述有以下局限性[7]:1〉其选题往往是近年来又较大进展的专题,或存在较多争议,需要整理归纳的专题;2〉 其检索方法变异性较大,没有统一的规范,也没有对所选择的文献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进行评审的要求;3〉往往对要阐明的观点带有一定得倾向性,收集资料时常常会选择于自己观点一致的文献;4〉只对研究结果作定性总结,很少对文献的设计、研究方法、结果的科学性加以评论,对可能存在的偏移没有进行纠正。

而循证护理要求对文献进行系统综述,该种类型的综述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述,系统综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项科学研究的过程,该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文献综述,表现在以下方面:1〉系统综述有规范统一的步骤,包括提出问题、检索并选择研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收集提取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并形成结果、结果的解析、系统综述的修正与更新等步骤,因其系统、全面、深入,并包含对文献的系统查询、严格评价,统计分析,故称为系统综述。2〉系统综合要求在批判、评价的基础上全面收集资料,避免一般综述收集文献上存在的倾向性;系统综述过程是相当深入、系统的,例如美国卫生保健政策和研究署(AHCPR)在制订“急性疼痛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时,专家组曾查阅了12个大型数据库,收集9000多条引注,并评价和综述了其中的1100篇文章才作出“急性疼痛管理的系统综述”,并从中总结出“急性疼痛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8]。

循证护理强调以证据为基础,更强调病人的参与意识,正逐步被应用于护理实践中[9],循证护理是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能运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护理中,并能取得疾病预防的满意效果,特别是在健康宣教中,能取得病人及家属的认同[10]。循证护理实践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只要认识到差距,澄清认识,不断探索和实践,它将为护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使护理教育、护理管理面临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循证护理资源的获取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 3(1):65-68

[2]Mulhall A.Nursing,reseal'oh,and the evidence.Efidencebased Narsing,1998,1:4-6..

[3]谭娴玲,张竹馨。循证护理在哮喘患儿家长依从性控制中作用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2):1082-1083。

[4]李雪英,黎方红。脊髓损伤病人循证护理探讨。护理学杂志,2004,19(8):67-68。

[5]燕美香.循证护理在神经压疮预防中的初步应用。护理研究,2004,18(3B):526-527.

[6] Fawcett J.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Conceptual Models of Nursing .3rd Ed.Philadeplhia:F.A.Davis Company,1995.2-3.

[7]王吉耀,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5-68。

[8]Beyea SC,Nicoll LH.Developing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s an approach to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ORN Journal,1998,67(5):1037-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