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1 16:48: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论语》 素质教育 孔子
引言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对教育的重要贡献不言而喻,直至今日他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的教育产生着重要影响。孔子的教育理念主要集中于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而成的《论语》一书之中,通过对《论语》的品读,可以感悟孔子教育思想的深刻及高明,更能够发现其中所体现的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思想,这种跨越千年的“合”“同”对我们更好理解素质教育思想并有效践行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品德教育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品德教育一直都是我国素质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理论中“仁”便可以被看作是对人品德教育的目的的高度概括。孔子在他日常对弟子的教学中就会讲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在当下素质教育方面关于品德的要求。孔子告诉学生,你们见到了品德高尚的贤人,要努力地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争取到达一样的境界;当你们看到道德低下的人,就要去反省自己,检验一下自己是否有和这类人一样的过错。儒家对人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孔子对弟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就是说,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不会背地里做什么违反道德的事情,而小人的做法却是令人厌恶的。他告诉自己的学生要做君子一样的人,可以说,孔子对人才的培养中,也最重视道德修养。具有完善的道德,是孔子认为成为“人才”的先决条件。孔子也对于“知”与“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见解:“未知,焉得仁?”这就解释了“知”是实现“仁”的首决条件,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道德,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道德,只有做到“知者不惑”,才能真正使“仁者不忧”。
孔子还从“学”与“思”的角度阐释了品德教育的理念。“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这里的学,所指便是对品德的学习,学习的目的也是“守死善道”。这里的道,所指便是品德。然而不单要好“学”,孔子还倡导人须善“思”,也就是说在语言和行动中都要时刻考虑到品德,考虑到德行的重要,这些无不体现着素质教育思想中对于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守信方面,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他教导学生要具有诚信的品格,如若不然,就什么事情也不会做成功的。
《论语》中不但从“知、学、思”的关系上强调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还从人们对于仁德的好恶方面阐释并强调了仁德本身的重要。儒家之“仁学”的内涵主要包括“爱人”和“克己”。在《论语》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的思想正是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最早体现。孔子说,“爱人”需要人具有极强的同情心,而同情心本身便是一种“仁”,所以,爱人者必能好仁。另一方面,“克己”,需要人去克服自己身上不良的情感,而这不良情感本身就是“不仁”,于是克己者必得恶不仁。这样一来,便能做到“仁者不忧”;“不忧”之人便能在心理上克服私心欲望,从情感上爱好仁德而成为“志士仁人”。故此,《论语》别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除此以外,孔子还从意志与道德的关系角度,提倡培养坚定的意志,用来使道德能够持之以恒,长久地存在下去。如前文所述,正当的情感欲望想要得到确立,同时,不正当的情感欲望也必须得到克服,能够使这两者有机统一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坚强的意志。因此,孔子也着重将意志的锻炼提升为理想人格形成的必要因素和环节,正如孔子把“志于道”放在了“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前,这样的句子都证明《论语》中对于人的品德及志向的认可,是非常高的。
二、能力培养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孔子的教育因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体现出素质教育特性。“培养德才兼备、表里如一的君子”是孔子明确的教育目标,因此孔子的教育中以德为先,辅以智体美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君子怀德”而又知“里仁为美”,还要在与人交往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智育方面,他也不仅注意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孔子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多么重视,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这样的。如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学生要多思考,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有很多迷惑和困扰,而只是空想,不把学习落到实处的话,那么就获得不到真正的知识,他还告诫学生要做到“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甚至闻一知十,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方面,孔子这样说道:“不学诗,无以言。”他还注重学生联想能力的养成:“诗可以兴”,还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观”,与人相处的能力“可以群”等。孔子还强调审美能力的培养,他要求学生要做到“文质彬彬”,成为内外兼修的君子。在《论语》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实就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只有做到拥有知识和具有高贵的品格才能称为是君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不但创造了他的素质教育思想体系,更培养出了高素质有综合能力的人才,从理论到实践都给后人留下了最辉煌的成果。
三、个性发展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发展学生良好的先天禀赋,使之成为学生固有的品质,一直是孔子教育理念中的重要部分,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者”。从这点来说,孔子确实看到并且注意了学生的先天个性。对学生天赋与个性的了解和开发,无疑是孔子能够成为世界瞩目的大教育家的重要原因。
首先,孔子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特长。他非常了解自己学生的秉性:“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他了解颜渊谦恭好学,知道司马牛多言而躁。不单是性格,连学生的特长,孔子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人或问孔子曰:“颜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子贡何如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如人也?”曰:“勇人也,丘弗如也。”这些透彻的了解为孔子能够按照学生不同的个性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反映出《论语》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
其次,孔子善于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天赋秉性,进行合理地规划和引导,使那些天赋逐渐演化为学生身体中的美好品行。孔子对能言善辩子贡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使子贡更加加强自己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最终能够“使令于君前”,在外交方面显示了他的卓越才能。而对于有“勇”之天赋的子路,孔子在赞美的同时不免有所担忧,而他也没有采取师生之间命令的形式,而是用疏导的方法告诫子路:“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使子路既保持了勇武的天赋,又能够合理的控制,不至于作出小人之行,最终成为了拥有美好品行的人。
结语
综上所述,《论语》中所表现出的传统儒家的教学理念,体现着素质教育的思想,或者也能说成《论语》的思想为当前我国所实施的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诚然,本文所述只是《论语》中诸多思想精粹之一二,还有很多语句与内容也都体现着素质教育思想,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去不断研究与发现,使传统的经典能够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发挥出它应有的效用,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推波助澜。 语
参考文献
[1]张建康.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和实践[J].重庆广播大学学报,2003(02).
[2]詹瑜.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管窥[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07).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思想 基础教育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因材施教,使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开发其潜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注意到了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提出了“因材施教”,培养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他非常尊重学生的品德个性发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子罕》),孔子很赞美弟子子路在这方面的德性,他说:“衣敝温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这种性格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做到这一点。孔子还注意从发展学生的特长方面进行教育。他的弟子中有所谓德行、言语、政策、文学四科的区分,这正是发挥其所长教成的。孔子以后的儒家在《礼记》的《学记》中提出教学要长善救失,也是对孔子教学经验的总结。“因材施教”一语是朱熹对孔子教学方法的概括。孔子确定是这样做的。他首先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就是说对高才生要讲高深的道理,不要限制他的发展,对一般学生就只讲一般道理,免得他接受不了。颜回、子项都是孔子的高才生,但颜回自己说他只能闻一知二,实则颜回却能闻一知十,可见颜回在高才生里是最突出的。因此孔子对颜回讲的道理是很深的,颜回认为听了孔子的教导,“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也体现在孔子对学生的特点很注意、很了解。他能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教学,最典型的例子是孔子对“闻斯行诸”一句的回答。冉求问孔子听到就该立刻做吗?孔子回答说当然,听到就应该做。子路问同一问题,孔子却回答,怎么能听到就做呢?有父兄在吗?还应再听取些意见。第三个学生公西华就怀疑了,问孔子为什么对同一问题两样回答。孔子说,冉求性慢,力行差一些,所以我鼓励他听了就去做;子路性急说干就干,所以我要教他慎重一些,多听取意见。这些都是从学生个性特征出发,以弥补学生的不足而因材施教的。因材施教在今天仍是教学工作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方法,我国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也应积累这些方面的经验。
二、德才并重,使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要旨之一,就是整体性原则,即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尤其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品行修养的培养,要求基础教育工作者不仅教书,而且育人。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立教。这种思想很多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遵循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孔子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义,就会矫枉过正,只有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仁爱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要建立互相尊敬与爱戴的师生关系。建立必要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关乎整个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活动,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一要义,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孔子把“爱人”视为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高准则,就是希望人们能以“仁爱之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的理念,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最基本特征。
孔子认为在教学中,师生要建立互相尊敬和爱戴的关系。为此,孔子说要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的虚心态度,采取“不耻下问”甚至“每事问”的态度,并且拜善人为师。不仅如此,孔子与学生也情同手足,颜渊死,他悲痛不已。他不是把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而是出现在学生之中或与学生结伴同行,或与学生席地而坐,或谈志向抱负,或述个人情怀,都能做到胸怀坦荡心心相印。孔子的学生用下面的话述说对老师的尊敬:“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子罕》)这正是素质教育所呼唤的真正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总之,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基础教育工作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庆德.论语通释[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祎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
[3]吴耕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J].考试周刊,2007.
[4]杨柱.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创新教育的启示[J].贵州大学学报,2008.
[5]喻平编.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孔子;教学;观念
当今社会提倡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也必须改变‘鸟笼式’的教育方式,有计划地去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生活,以达到解放学生学习空间的目的。学校不应是放大的鸟笼,学生不是待哺的小鸟,鸟笼不是鸟的家园,不是鸟的世界,鸟的世界是森林,是海阔天空。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大教育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术运用到教学势在必行。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给学生营造一个 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必须在课堂上下功夫。怎样更好的利用课堂45分钟是一个关键,巧妙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我们应把学生看做是一群鲜活生命,富有时代朝气的群体,看成是一株大树,树上每一片树叶都代表学生个体,每一片树叶都需要雨露阳光。我们不仅要学习和继承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还应针对当今社会的具体情况发展更适合学生自身需求的教育教学理念。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下的教育观、教学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教学中应注重体现教育的育人作用
《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清楚地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齐家、治国),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些学者认为,儒家教育思想是只考虑教育的社会作用而忽视个人的发展,甚至是压抑个性的发展。这种看法是不公允的。事实上孔子的教育思想很重视个人思想的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是儒家促进个人发展的理论基础。但儒家的个人发展不是只强调“自我”而不管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发展,而是“己欲利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以完善人格为目标、和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与西方教育思想很不相同的地方,也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二、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在我国,春秋时代,大教育家孔子亲身实践了启发式教学,主张学生愉快的学习,教师要讲究教的方法与技巧。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启发式教育。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
关键词: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人文素质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25-02
一
人文,作为一个人在对自然以及社会进行适应、改造的时候,人们的思维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素质”在教育学领域解释为,人在先天时期的生理状况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化以及社会带来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认知和具体实践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基本素养或品质[1]。而人文素质指的是人之所以能称作人所必须拥有的一些基础品德与人格,与身体素质、科学素质等相对应,并共同组成一个人的具体综合素质,详细而言它是一个人在形成其自身基本素养的整个过程中,不断依靠社会实践、学校教育以及环境等相关路径把人文知识进行内化,在其身心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稳定性的“内在之物”,这个内在之物在外则表现为一个人的理想、思维方法、道德品行、行为举止、言谈方式以及自身修养等等[2]。概括地讲,人文素质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即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人文知识以及人文方法。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教育。具体而言,是教育者通过一些教育方式如传授人文知识,利用人文环境进行熏陶等,使受教者学习到历史、文学、哲学、善良、真实以及美好等相关常识、价值观念、行为尺度与道德意识等内容,引导受教者积极地进行人文体会及实践,以此使受教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获得整体上升。概括的讲,共有四个目标:一使学生确立起人文意识,二塑造他们的人文品行,三使他们拥有人文常识,四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以下特征:人本性,即人文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人文素质教育的初衷与归宿就是为了人、出于人、归于人,注重人的个性、完整性、主体性,着力于人性的培养与提升;时代性,即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动态体系,它的内涵和外延既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烙印,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也就不尽相同,这就是为什么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民族性,即人文素质教育重塑的人文精神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总体而言,人文素质的塑造和发展都带有浓重的民族特色和国家历史传统,我国人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带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历史特点,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民族性就要求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不断吸取优秀传统人文思想,发扬特有的民族精神。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在追寻关于人自身所有问题的答案,特别是关于人是什么的探讨。然而在回答“人是什么”之前,必须要明白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行为的善与恶代表了道德修养,是人类本性的表现,以此作为“人之为人”的理论基础。
首先,“人之为人”的本性探讨――人性理论。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4]的命题,孟子基于孔子的思想提出系统的人性善的理论。然而荀子却主张人性恶。韩非子把荀子的性恶论推向了极端,主张采用法治的方式,迫使人不能作恶。老子认为人性是多元而动态的,人事应该遵循天道的自然无为。庄子坚持对“自由之性”的向往,在此过程中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相融合。
其次,“人之为人”的价值追求――人生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派坚持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追求个人对于历史、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在社会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但是,面对人生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与挫折,老庄的道家人生价值理论讲究顺应时事、清静无为、超然洒脱、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的人生追求,个性自由、返璞归真的人生理想。这些都有利于现代人处理人生得失,冷静对待人生旅程中的曲折与坎坷。
再次,“人之为人”的理想目标――理想人格。儒家构建的是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君子”人格型态,以德为首、仁礼结合。儒家理想人格型态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教人们“以义为尚”、“安仁利仁”,做一个“志士仁人”。道家老子提出的理想人格型态是一个入世智者的形象,更加强调的是对于成全他人,成就社会的诚意,采用智慧的方式达到利益天下的无私境界,要求极有修养。庄子提出“至人”表达自己出世逍遥的人格追求,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是一种无惧、无忧、无求的人格理想目标。
第四,“人之为人”的相互关系――人际关系。关于“我与人”的关系处理问题,儒家一贯坚持的是“忠恕之道”的为人总则。在具体的人际关系处理中要求做到仁爱,而墨家主张兼爱论。老子接人处己的妙道是他的“不争”论。不与人争,易于知足,宽容对待一切事物。庄子却是完全的无我论。
第五,“人之为人”的处世原则――为人处世。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中影响深刻的为人处世方法就是孔子所提出的“中庸”思想。孔子认为君子的本职就是奉行非此非彼的中正与亦此亦彼的中和,也就是中庸。但是真正的中庸是时中的。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5]因为中庸并非一成不变,它是根据具体情况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人们在处世时就要善于找到当时的中点。儒家所推崇的中庸之道就是提倡宽容待人,有礼、有诚;不偏听不偏信,处理问题不偏激,要以社会利益为重。
三
中国传统思想里这些丰富的人文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利于大学生传承民族文明。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经久不衰的精髓,它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支柱,生命源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面对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民族文明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儒家将道德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将道德水平作为判断文明与否的标准,《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5]这种修身的观点更加侧重于道德修养的自我实践性,突出主体的个人努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它有利于唤醒其内心的道德耻辱感,迫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在精神上挂起道德的警钟,时刻提醒自己自觉抵制各种不道德的思想与行为,从而提升道德修养达到内圣。
第三,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的一员,面临着市场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都明显不足,在打击与磨难面前,悲观绝望,怨天尤人,甚至是自甘堕落,走向自我毁灭。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所否定、批判的。《周易・乾》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6],孔子认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7]。这些都表达了忧患以生、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它教育我们大学生在艰难困苦中,要坚定信念,胸怀大志,勇于直面人生路上的内忧外患,利用自强精神协调身心发展。
第四,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当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奋斗不息的人生追求。孔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目标,向往建功立业,一生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无可置疑地为我们大学生提倡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传统人文思想中的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与忧患以生、自强不息的不懈精神,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自强不息,建设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启示当代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实现人生价值。大学生继承和光大这种人生精神,无疑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7.
[2]唐英,等.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导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82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4
关键词:传统文化;素质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57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实质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事业,素质教育要注重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构筑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这一切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精神的修养。如何将传统文化精神引入中学素质教育,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以供大方之家共同探讨。
一、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学生的立身之本
“自强不息”一词,最早来源于《周易》。《易・乾卦・篆辞》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的运行表现为刚健的属性,人应该效法天,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周易集解》引干宝对“自强不息”的解释是:“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仄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有了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孔子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宣传其儒家思想;司马迁继承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才有了长篇巨著《史记》的问世;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不畏恶势力,以九死不悔的精神顽强抗争,最终身殉理想。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着中华儿女敬业进取、百折不挠、不断奋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中学生应树立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理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保持相对的平衡心态,在顺境中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在逆境中意志顽强、战胜困难。对工作和学习不视为负担,而视为乐趣,努力把自己的才智在学习中发挥出来。
二、为人正直、修身养性――学生的道德之源
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熏染,中华民族具有“正道直行,崇尚气节”的精神。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成为坚持真理、追求正义的民族。孔子曾说过:“直其正也,方其义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了正气、正义的重要性。为了正义而抗争,不惜献出生命。又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强调坚守正道的重要性。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中庸》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说的就是修身养性的准则。孔子提倡“克已内省”,是修身养性的精华之义,其意义是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战胜自己。又说“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讲了做人要遵循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自律原则。而修身养性的关键是战胜自我。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很难战胜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成为强者就是这一观念的体现。
中学生要注重自身修养,在顺境中考验自己,在逆境中磨练自己,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善于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能事实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与自信,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客观地反映事物,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三、厚德载物、贵和持中――学生的为人之道
中华民族是具有包容性的民族。《易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纵观中国古代史,可略见一斑。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是建立在互相包容基础之上的。荀子的学说就是融合了儒、道、法家的思想内涵而形成的。到了汉代,读经书成了社会时尚,各家之言可以同时表现,儒学融通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中华民族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了它。到了唐代,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其他民族交流日益频繁,使佛教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汉唐文化”。《国语》记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即善于接纳别人的不同意见,能宽容持不同意见的人。“同”就是不讲原则地附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说“报怨以德”。就是说,即使与人有怨,也要以道德上的宽容态度和方法来作为回报。“贵和持中”是集体主义原则和“群体和谐”的价值观。《易经》中将天、地、人这“三才”纳入一个整体当中,追求宇宙的动态平衡。这是“和谐”的哲学文化基础。《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主张把自己的苦乐与人们、社会联系起来。这是以德为本思想的体现,对培养健康优秀的民族品格,形成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不无裨益。
[关键词]初中历史 人文素质 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98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知识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因为在解放人类智力和同情心方面做出了贡献,任何能达到这种结果的教材都是人文主义的,任何不能达到这种结果的教材连教育意义都没有。”历史教学的本质就是人文素质教育。那么如何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现行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既是一部中华儿女的艰苦创业史,又是一部讴歌先辈的传统美德史。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突出榜样引领作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结合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杰出人物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教育,升华学生人文精神。比如在讲述孔子“仁爱”思想时,着重强调爱心、宽容,使学生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感。比如从反抗外来侵略的革命先辈到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楷模,再到强国富民道路中的领路人,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借助多媒w手段,向学生展示他们伟大而光辉的形象,让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能够学有榜样、追有目标。
2.以史为鉴,提升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
历史给后人以启示和借鉴。初中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并注重与当今社会生活的联系。例如,在总结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景象时,都离不开这些共性:发展经济,以人为本,重视文化教育,整顿吏治;国家统一,采取正确的民族政策,政局稳定,社会和谐。这些共性也使学生认识到:如今我国要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拥护正确的方针政策。
二、活用乡土教材,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乡土教材是教科书的补充,而初中生又充满好奇心,初中历史教师如果能把乡土历史与丰富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这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历史课堂中,适当联系乡土历史
例如,在讲述孔子时,可引用常熟地方名人言子的故事,使学生既了解孔子和言子,又能领略到常熟虞山脚下的景点言子墓的人文内涵。在讲述元代书法绘画时,可穿插讲述常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黄公望及他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并介绍常熟黄公望墓,增强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在讲述明清相关历史时,可适当引用明代钱谦益与柳如是及清代著名小说家曾朴与《孽海花》的相关史料,使学生了解常熟红豆山庄与曾赵园的历史。在讲述时,可引用常熟历史名人翁同的资料,使学生了解到他对维新派的支持以及他对光绪帝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2.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感受身边历史
在学校每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前笔者都会做好功课,搜集相关乡土史料,利用竞猜或表演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节假日时,学生常和父母去深受常熟人欢迎的虞山、尚湖和沙家浜景区等景点游玩。平时笔者会有意让学生把这些信息积累下来,再精心设计具体方案,选择合适时间来让大家互相学习交流,感受身边的历史。
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如果仅局限于课堂活动就会沉闷,也会限制学生的情感激发。因此,教师要重视拓展教学空间,以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来及时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比如,可以组织历史主题班会、编辑历史报刊、开展历史故事演讲比赛或在每年的一些重要纪念日举行专题讲座,还可以组织开展历史专题研究活动。比如在教学《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动员学生在课外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从身边的变化着手,搜集现在和之前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对比,让学生既获得自主探究的成功体验,又能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自豪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初中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应是学生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引导,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中图分类号】 G635.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2―0027―01
在五四青年节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因此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重要性分析
素养是指人具有的素质和修养,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人的修养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如孔子在《论语》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特别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等等,都已经成为教师品德修养的内涵所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早已经成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一个人从无知到有知,从无德到有德的引导者和教育者,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既有责任更有义务,因此只有更好地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改对教师这一职业的从业要求更高,教师不但要博学多识,而且还要具有较高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在执教过程中始终做到有言有德,言行一致,以身立教,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不然就会出现“废德而师之”。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做榜样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使身教重于言教,从而有效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可见,要推进以新课改为主的素质教育首先就要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教书育人。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路径
1. 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新课改对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有着更深层次的要求。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要让教师清楚地懂得为谁在育人,要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认识上始终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作为自己最神圣的使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最光荣的责任。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可以通过众多的教育方法,如学习革命著作、观看思想教育题材的影片、视频,到革命圣地、红色教育基地等亲身感受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实质等,此外,还要积极开展座谈会,让教师谈人生、谈理想,从而增强教育信念,在教育工作中始终紧跟党的领导,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2. 人格素养的提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格魅力,人格魅力主要是教师的道德品格修养。一些教师虽然有着渊博的知识,但是道德品格缺失,那么在学生中就不会有人格魅力可言,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提高,时刻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以我国现代教育家、徐特立、吴玉章、陶行知等为学习榜样,以德为先,崇德修身,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做到表里如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只有具备这样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促进新课改的顺利推进。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教师要从书斋、教室、学校走出来,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立足岗位,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把视野多角度地扩展到外部世界;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观察、分析、认识问题,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动态。要从头脑想着应试题,心里盼着高升学率的禁锢中挣脱出来。与旧的、保守的,甚至是阻力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素质观念、教学方法等划清界限。寻找自我素质结构定位,并积极创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在参加目前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实践的同时,看到素质教育呈现的未来前景。一个有作为的教师,能够预测未来教师的形象,研究未来教师的素质结构和教师的类型,从而站在前瞻性的高度,构筑21世纪教师素质结构,以此作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其次坦诚地接受学生的挑战。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师担任教授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明确提出这一规律的《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而《学记》的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教学活动经验为依据的。这在《论语》中颇多记载:学生批评了孔子,孔子非常欣慰,认为这是自己的幸事。例如;他当着弟子巫马期欣然承认自己的过错:“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学生子路、冉求、‘樊迟经常与孔子争执,但他们非常尊敬孔子;而孔子也颇为器重他们,将之都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在教学中认真接受学生的意见;使教师不断提高,这也是荀子的观点。他指出,为师者应“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决不能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他自己就是“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之间存在着“道”的双向交流。清代教育家张履祥甚至认为学生如果不听从教师的教导,那么教师不应完全怪罪学生,而应过来从自己教学方面来寻找原因,他说:”子弟教不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应反求诸己;未可全责子弟也”由此联想到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的一段令国际教育界人士颇为欣赏的论述:“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诞生’。同时,他还必须向受教育者建议:他应作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再次要能包容学生的过失。子曰:“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教师先于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社会、政治、经济的理论和丰富的科技知识,而后成为教师的;教师教育的对象,相对地是一些年纪轻,阅历少,知识欠缺的人。
指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有爱国主义思想和中国国格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 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导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会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可以说这是教师工作的全部。但是——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对一个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处理与学生的矛盾——转化后进生。先进和后进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相比较才显示出来的,即使集中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也同样有后进生。这就迫切需要老师拥有最大的宽容与毅力。研究并帮助后进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 ;关注并帮助后进生完善知识结构;保护并引导后进生的自尊心。越得不到重视的学生越会做出一些引人注意的举动,做不出正面的积极的举动就做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爱莫大于心死。”绝不能用一些激烈的言行使得学生泯灭了争取上进的愿望。魏书生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
孔子在于学生讨论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明显是赞同曾皙的——“吾与点耳”,但是他自始至终都在关注另外的三个弟子,只是用比较的方式委婉地得出结论,呼唤学生的思考、鉴别。“诲人不倦,可以为师矣!”让我们谨记雨果的一段话。“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任何一个民族群体都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每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科学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教师道德提高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