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化内涵的意义

文化内涵的意义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1 16:48: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化内涵的意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文化内涵的意义

第1篇

[关键词]基本文化权益;文化权利;文化建设;文化理论

一、“基本文化权益”的内涵

“文化权益”是近年来热度逐年走高的一个词语,十七大报告首提“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文化权益进入执政党的政治纲领,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更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列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基本文化权益”?与“文化权利”有什么区别?目前,不少人对“文化权利”与“基本文化权益”是不加区分的。本人认为这是不妥的。两个概念具有重合的地方,但不是等同的。理清“基本文化权益”的内涵、外延,无论对学习理解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建设理论,还是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实践,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文化权利”是与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相并列的人的基本权利,属于人权范畴。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对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有享受保护的权利”。1966年第21届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家公约》,这就在世界范围内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公民的文化权利。概括讲,文化权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二是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三是进行文化创造的权利,四是文化成果受保护的权利。

“基本文化权益”是我们党在现时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基本文化权益”是有其特定涵义的。

在范围上,“基本文化权益”具体包含“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赏”(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几项,与文化权利前两项(即“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相重合,但不包含后两项(“进行文化创造的权利”、“文化成果受保护的权利”)。可见,“基本文化权益”属于文化权利的下位概念,涵盖的范围小于文化权利。

“基本文化权益”较之“文化权利”,具有如下特性:

1、基本性(或基础性)。“基本文化权益”突出的是公民“最基本”的文化权利,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然涵盖的权利,是为维持基本的社会正义所必须提供给每个公民的权益。可见,“基本文化权益”是与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等一样,处于同等基础性地位的,是同属于“民生”范畴的。

2、福利性。“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主要由公共财政负担、以政府为主体提供。通过财政保障,以政府购买、补贴、配送、组织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提供免费的或优惠的产品、服务。例如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站)、影剧院、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等。

3、均等性。“基本文化权益”基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属于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因此,每个公民在权利的享有上必然要求平等、普惠。要求做到社会成员不分地域、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老幼、不分身份高低贵贱,都可以无差别地享有同样的文化权益,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对于农民、城市下岗人员、退休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也应当有针对性的措施和特别的服务,保证他们享有与其他群体同等的文化权益。

4、保障性。“基本文化权益”是由政府保障的文化权利。建立以公共财政为支撑、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的职责。

5、时代性。“基本文化权益”的范围,是随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而变化着的。在现阶段,“基本文化权益”的范围包含“看”“听”“读”“赏”“参”等,当国家的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有新的、更多的内容纳入“基本文化权益”,公民的文化福利会更加丰富。

二、提出“基本文化权益”概念的意义

1、深化了文化权利理论认识。提出“基本文化权益”概念,区别了“基本”文化权利与“非基本”文化权利。通常人们的对文化权利的共识、也即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家公约》中概括文化权利,包含享受文化成果权、参与文化活动权、进行文化创造权、文化成果受保护权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权利,都属于人的基本权利,但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对这些权利享用的情况是有区别的,有些权利是人人必须享用的,犹如吃饭、睡觉之于人不可或缺,如读书看报、看电视等,属于满足人的最基本精神生活需求。有些权利则并非所有人实际享用,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只有一部分人享用,如写小说、拍电影、演戏、跳舞等文化活动,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成果受保护的权利需求等。可见,文化权利中,既包含不因地域、性别、年龄、身份,老幼、贵贱而差别的、人人需要实际享用的文化权利,也包含因人的才能、特长、成果而异的、并非人人需要实际享用的文化权利。以“基本文化权益”的概念区别之,使得我们在理论上更加深化,在实践上更加容易操作。

2、界分了文化权利实现上的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将人人必要的文化需求称为“基本文化权益”,凸显了这些文化权利的公益性、福利性,强调了政府的职责和公共财政的义务,使得这一部分文化权利从法律上自在的“自由”,变成由政府保障的“利益”。这就使得每一个公民不会因为自己的经济状况而减少自己基本文化权利的享用。在政府承担保障职责的“基本文化权益”之外,公民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和需求,通过市场享用、参与其他的文化活动。政府保“基本”,市场供“特需”,从而在不同层次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第2篇

关键词:节假日旅游;经济意义;文化内涵

一.我国节假日的发展轨迹

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与它的环境密不可分,国家规章制度的实行也肯定与它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五一、十一长假就是在1992—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陷入了经济增长与消费疲软的困境,消费与生产的矛盾日益激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从1999年五一、十一长假正式开始。于是人们利用长假,纷纷出游。当时人们纷纷用“井喷”来形容这种突如其来的旅游大潮。摩肩接踵的旅游人群,让所有的旅游热点地区的景区、宾馆、交通、餐饮等价格成倍上涨。从那时开始,人们发现原来长假蕴藏着这么多的“黄金”,媒体用“钵满盆满”来形容商家的收获。于是五一、十一长假被人们称为“黄金周”。黄金周成了商家创利的重要时机之一。十年来“黄金周”确实完成了最初的使命:刺激了消费,拉动了需求。

新事物固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但随着环境的改变、社会的日新月异,新事物逐渐会丧失其原有的优势,那它就会面临淘汰或被改良的问题。另外黄金周的弊端也日渐显现。当“黄金周”演变成消费热潮之后大量的消费需求在短短的几天之内被释放。而生产过程需要一定的调整周期。从而导致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黄金周期间供不应求的刺激下,社会上更多的资源被调配于应对黄金周的需求,当黄金周的消费热潮过后,整个市场出现了消费低潮,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另外,由黄金周引起的交通拥堵、景点爆满等负面影响,使黄金周逐渐褪尽原有光环。从最初的全民狂热,到随后的大面积疑惑,每个黄金周过后,都给我们流下来太多的思考。黄金周正是在这样的追问、分析、质疑下不断发展。

当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家度过“黄金周”,或在此期间探亲访友时,由“黄金周”引起的争议愈演愈烈了。从第一个黄金周开始,黄金周就是以旅游为其特征,将近十年的“黄金周”经历,催生了一个旅游时代。当大对数人的黄金周被习惯冠以“旅游”的名义时,很多人对“黄金周”期间在家休息反而不习惯了,反而觉得“黄金周”已经没有意义了。其实黄金周为何不是休闲的黄金周、探亲的黄金周,度假的黄金周呢。终于,在种种压力和非议下,五一黄金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由清明、五一、端午等几个小长假代替,但是十一的黄金周依然存在。

二.节假日的经济意义与文化内涵的博弈

众所周知,十月一日本应是举国同庆日子,但是人们过度关注“黄金周”的经济利益,整个社会冲刺着黄金周到底能给社会带来多大收益、给商家带来多少回报的金钱的诱惑之下,忽视了它的文化内涵。虽然十一不像清明节、中秋节那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国庆节也是中国人民值得留恋、祝贺的日子。提到十一长假,我们想到的是黄金周,想到的是经济利益。但是这种文化意义却逐渐被我们淡忘了。另外黄金周本应是老百姓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后休息娱乐的时间,可是各个商家对待它的态度远比老百姓热衷的多。它被老百姓称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在旅游景点、交通等面临强大压力情况下,现在大多数人选择在家渡过黄金周,未免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十年后的今天,国内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更应该淡化“黄金周”的经济意义,更加关注它的文化内涵。转变休闲娱乐的实施模式,将老百姓的休闲娱乐放在首位。

1980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世界旅游会议上通过的《马尼拉宣言》指出“人必须享有积极的休息、假日,必须享有在人本身所需要的闲暇及娱乐时间内自由旅行的权利”。使用闲暇时间的权利,特别是由于工作权利而带来的度假、旅行和旅游自由的权利为《世界人权宣言》及许多国家的法律视为为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一个方面。对社会而言,每个社会有义务赋予其公民最为实际的、有效的、毫无歧视的权利。

我国的黄金周实施这么多年来,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盛大节日。每次黄金周来临的前夕,人们就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长假来做自己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情。比如远在他乡就读或工作的孩子回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学习、进修、考各类证照、聚会购物等等。当今的工作节奏非常快,大多的工薪阶层都没能有时间好好的休闲放松一下,所以黄金周的长假就是这些工薪族彻底放松自已、好好娱乐、休闲的最佳机会。虽然每次黄金周后,人们都说好累好辛苦、在家没意思等等,但谁不期盼有这种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呢?确确实实地说,黄金周已成了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么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黄金周这样一个长假。

有些人称,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实行,黄金周会自行消失。但是由于我国劳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带薪休假制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却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难以做到的,尤其在民营企业。因此如果完全取消黄金周,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淡化节假日旅游的经济意义,提升其文化内涵

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一下黄金周的经济意义,而把它过渡到旅游文化内涵上来呢?其实,黄金周为何不能看成是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呢?黄金周体现了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反映了一种文化现象的追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认识,这是中国整个社会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其次,不论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多么现实、重要,都不会也不可能是各国作出鼓励发展旅游业的决策的唯一标准。度假的权利,公民熟悉自己周围环境的机会,更深刻地了解国民性及把每个人与其同胞联系在一起的凝聚力、文化和民族归属感,才是人们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实际上黄金周假日的产生和发展也改善了中国总体的国际形象。外国人老是说中国没有人权,《国际政治权利公约》写着度假作为人权的存在,中国也签署了这项公约。所以,黄金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国际形象的一种提升,中国在逐步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把人们认为黄金周是经济的黄金周转变到是休闲的黄金周、度假的黄金周观念上来,恐怕需要政府、旅游企业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来保障公民的休假权利,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进行保障人民的休假权利,使企业意识到给予工作人员正常的休假权是企业一项基本义务。 政府推行奖励旅游制度,如日本为了推行企业奖励旅游制度,也是作为扩大内需的一种措施,规定企业组织奖励旅游其中有一部分费用可以计入成本这等于是政府出钱来办奖励旅游。加大鼓励对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力度,从理论上解决旅游者的本质属性,理清旅游、休闲和旅游休闲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扩大对黄金周文化意义的宣传,打造中国旅游的黄金周文化品牌,使黄金周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具的休闲假期,使黄金周逐步成为中国人团聚、休闲、出行、购物的一个“新民俗”。

其次,旅游企业应该分时推出具有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能够吸引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参观旅游景点。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工业旅游等多种旅游模式,把旅游业从一般观光的旅游景区中分流出来。企业应该落实奖励旅游制度,因为他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培育团队精神,也有一种广告效应。另外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应对黄金周期间的旅游问题。

最后,社会公众应该有一种理性的休假意识。首先应该认识到黄金周是我们的正当休假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至于休假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探亲、访友、购物。而旅游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如果有意愿旅游,应该及时了解黄金周期间的旅游信息,为了提高旅游旅游质量,自觉避开旅游高峰期。

旅游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是社会进步和繁荣的标志。因此,对待黄金周,我们应该从对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过于关注转到更加重视黄金周的文化内涵上来。那样我们才能全面地看待黄金周,才能正确地对待它所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翻译;颜色词;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2

在人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化逐渐丰富,对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颜色拥有共同的认知,颜色使得世界变得鲜活,使事物变得栩栩如生,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生动,但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沉淀的文化底蕴赋予了颜色词特有的文化内涵,使之拥有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一、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对比

(一)红色(red)。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红色代表喜庆、欢乐和祥和,比如:“红红火火”、“冉冉红星”等,都表达了一种进步,一种欢乐祥和的氛围。而在英语中,红色既有褒义也有贬义,但红色多表达着“战争、暴力、火”等意思,如:“血战(a red battle)”、“火灾(red ruin)”、“负债,赤字(be in the red)”、“危险信号(red flag)”、“大怒,生气(red-headed)”等。

(二)蓝色(blue)。在中国文化中,蓝色是一种庄严、高雅的颜色,多象征宁静、开朗、深邃,在语言运用中,多将蓝色用“青”代替,比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云直上”、“永垂青史”、“青史流芳”等,都表达出了“蓝”或“青”所拥有的积极意义。

而在英语中blue有许多层意思,它既可象征高贵、深远,如:“名门望族(blue blood)”、“中心耿耿的人(true blue)”;又可象征沮丧、忧郁,如:“悲观的人生观(a blue outlook)”、“感到不快乐(feel blue)”;而又可表达“突然、迅速”的意义,如:“晴天霹雳(have the blue)”。

(三)白色(white)。在汉民族文化中,白色多表达出“不吉”的意思,如“红白喜事”中的“白”表达的则是“死亡,丧事”,且丧服自古以来都是白色。在我国的戏曲文化――国粹京剧中,“白色脸谱”代表的就是阴险,狡诈的人物,如“曹操”;还比如“举白旗”、“白搭”、“白色政权”等都表达着贬义。

而在英语中,白色(white)则表达着“纯洁、诚实”,如西方人结婚多采用“白色”作为礼服以象征纯洁美好的爱情;又如:“善良的谎言(a white lie)”、“吉日(a white day)”、“纯洁的心灵(white spirit)”、“忠实可靠的人(a white man)”,这些都体现出西方人对白色的推崇。

(四)黑色(black)。在传统的汉文化中,黑色代表庄重和尊贵,古代公卿大夫的官府、礼服等多采用黑色;而且黑色也常象征着正义、铁面无私,如:“李逵”、“包拯”、“张飞”等舞台形象都是黑色脸谱。当然汉语中也有表达贬义的“黑色”,如“黑社会”、“黑名单”、“黑的”、“黑户”等。

而在英语中,黑色往往表示“坏的,不吉利的,邪恶的”。西方人参加葬礼都穿黑色服装表达“悲哀”,比如:“前途暗淡(black future)”、“噩耗(black tidings)”、“害群之马(black sheep)”、“忧郁的(black-faced)”,还有“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指的便是耶稣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日子,表达着灾难的降临。

(五)绿色(green)。在汉语中,绿色表达着“生机,活力,希望,青春”,给人的感觉是祥和,博爱,积极向上的。比如:“红男绿女”指的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绿林好汉”指的是那些劫富济贫的人;“红花绿叶”则表达了一片生机茂盛的景象。

而在英语中,绿色则可表达“嫉妒,眼红”的意思,如“眼红(green-eyed)”、“十分嫉妒(green with envy)”;而且还有“不成熟,幼稚”的含义,如“生手(green hand)”、“幼稚(as green as grass)”。

(六)黄色(yellow)。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代表了“尊贵,吉祥”,黄色尤其是金黄色被视为“帝王之色”,只有皇室贵胄才允许穿着黄色服饰,如“天子的龙袍――黄袍”、“天子的诏书――皇榜”、“天子钦赐的官服――黄马褂”,甚至于举办大事时都会仔细的挑选“黄道吉日”。

而在英语文化中,黄色通常代表了不好的内涵和消极意义。在基督教艺术作品中,背叛耶稣的犹大所穿的衣服便为“黄色”;又如“a yellow livered(胆小鬼)”、“yellow-bellied(懦弱的)”、“yellow dog(卑鄙的人)”等都表达的是“胆小,卑怯”的意思。

二、颜色词的翻译

通过对英汉语种颜色词不同文化涵义的对比,可以看出这些基本颜色词的象征、喻意等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就要求在对颜色词进行翻译时,必须充分考虑它们所拥有的文化涵义,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段将颜色词对人、事、物等的描绘表现的更加形象生动,鲜明逼真,以此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最贴切的对等语再现原文内容,使读者能体会到中英语言不同的魅力。

英语颜色词的翻译通常有如下四种方法:

(一)直译法。为了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体现原作风格,通常会采用直译法。如:

As white as snow:洁白如雪

As black as coal:漆黑一团

As red as blood:血红、红彤彤的

As yellow as guinea:面黄肌瘦的

To give a green light to:为…开绿灯

(二)颜色改换法。由于颜色词的联想在中英文化下有所差异,就需要将源于中的颜色词变换为目标语中相应的颜色词,以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其意思。如:

Black tea:红茶(而非“黑茶”)

Green-eyed:红眼(而非“绿眼”)

Blue film:黄(而非“蓝”)

Black dress:青衣(而非“黑衣”)

Black in the face:脸色铁青(而非“脸色发黑”)

White-feathered chicken:乌鸡(而非“白毛鸡”)

(三)颜色增减法。在翻译时,又是为了而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可以适当的增加或减少颜色词,使译文最大限度的传递出原文的信息。

1、增色法。当源语中没有出现颜色词时,译者可根据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增加颜色词,是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具有艺术效果。如:

Evil mind:黑心

Inside story:黑幕

2、减色法。当源语中出现的颜色词在翻译时无法被准确表达时,就应根据原文作者的意思在目标语中寻找出恰当的表达方式来体现,使译文表达更加灵活,更加贴切。如:

To look black at someone:怒目而视

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

3、意译法。有些颜色词在翻译时主要体现的是其象征意义或引申意义等,这时,就应完全忽略原文的字面意思,采用适当的目标语来体现,以此更好的体现中英文化内涵的差异和语言习惯。如:

a white elephant:耗费巨大却无实用价值的东西;

blue moon:不可能或稀有的时期或事情;

black smith:铁匠;

green stamp:指美国救济补助票,因印成绿色而得名;

pink slip:解雇职工通知单;

brown nose:献殷勤,拍马屁

yellow dog:卑鄙的人;井架用灯(石油英语词汇)

三、结论

大自然的颜色是丰富多彩的,英汉颜色词出了其基本的色彩意义外,还拥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不同的民族特色。我们在翻译时应遵循文化翻译的原则,理解它们的文化伴随意义,灵活地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切当再现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青.语言与文化[M].语言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之英汉互译(增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

[4]邵志红.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范仲英.实用英语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第4篇

关键词: 藏族服饰;文化内涵;基本特征;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00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6.001

本文以藏族服饰元素为主体。从藏族服饰佩戴搭配的特点与审美的运用可以去了解研究藏族服饰配件所蕴藏的民族信仰文化和传统遗留痕迹及其现实意义,挖掘藏族服饰深层的文化内涵,将该民族最本质的精神风貌和最具特色的文化情趣展现出来,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将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藏族服饰蕴藏的文化内涵

(一)服饰色彩

和其他民族一样,藏族服饰色彩是藏族文化的载体之一,藏族在服饰色彩上有着自己的喜好,服饰的色彩多是由藏蓝、纯白两色构成。在广袤的牧场上、辽阔的平原上,穿着藏蓝或白色服饰的藏族人,把高原揉进了和谐、绚丽的艺术构图之中。藏蓝、纯白两色的选择,对于高寒的来说,不仅是最佳的色彩搭配,同时也反映了藏民族的审美意蕴和宗教情感。 藏族服饰对于色彩的运用也非常大胆,普遍使用纯度极高。

(二)服饰纹样

藏族的图纹也非常的具有研究价值,很有特点。因为受到宗教文化和其传统文化的影响,藏族的图纹都带有宗教或者传统文化的特色。藏族服饰上的纹样不仅仅是审美对象,更包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象征意义,用以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理想。藏族图纹一部分来自原始的图腾,如“十”字纹和“乐”字纹、水波纹等,带有神秘的原始气息。一部分则是工字纹、回字纹等这种图纹,这类图案就带有中原特色,大气又带有气势。还有一部分取自藏族的宗教文化和外来文化,如双鹿金轮纹、青莲花、菩提叶等,这类图纹神秘、威严。

(三)服饰中的数字

藏民族也通过数字等比较简单的象征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求。藏族人崇尚奇数,把奇数看作吉祥数[4],在奇数别崇尚“3”“9”“13”等,如藏族人辨别瑟珠:“瑟”上小圈称为眼,单眼较双眼价值高,五眼、七眼、九眼的瑟珠被视为珍品。饰物中若能达至“9”数,则会让佩者分外满足,,被看成灵验的护身物。这是因为“9”是一种神圣的数字。108在佛教中是重要的吉祥数字。由于数字的特殊属性可以互渗,108作为9和12的公倍数而具有特殊的力量。因而在青海牧区,妇女有辫发108根的习惯。康南稻城姑娘下着五彩百褶裙,其折皱多至108道,为当地农区特有的盛装。

(四)佩饰

藏族佩饰纹样是藏族人民在长年累月的劳动中,在用自己的智慧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明显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藏族佩饰以其生动、简洁、抽象的图案化造型语言统一于变化统一的美的法则之中,这些形式语言和表现方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严密的藏族佩饰装饰体系。它的起源一部分出于炫耀勇敢和力量,以引起异性的好感与注意的心理;一部分来自于取悦鬼神,求得神灵对他们的生命、生存保佑和庇护的宗教理念;还有一部分则体现了标志种族、民族归属和等级制度的社会观念。

二、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基本特征

(一)神性和人性的高度融合

藏族是全民信仰宗教的民族,从形态而言,藏族服饰文化包含着两个层面,即抽象的宗教观念层面和具体的世俗观念层面。这两个层面既相互矛盾对立,又相互渗透统一,进而构成了藏族审美观念的基本内容和特色。作为民俗文化主体的藏族世俗民众,宗教情绪在其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中的表面上是淡化的,但实际上是深入骨髓和不自觉的。

(二)“崇真、识美、扬善”的真善美相统一

一般来说,美和善是统一的,美以善为前提,但善的东西不一定是美的。藏族服饰文化作为一个具有复杂内容结构和存在形态的文化类型,其审美观念更是混融复杂的。

(三)理性精神和崇高倾向的内在结合

在藏族文化中,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宗教性要求是无欲无争和生存环境造就的尚勇精神矛盾而又和谐地整合在一起,导致藏民族性格和审美意识的复杂和多样。青藏高原是山的世界,置身其中的藏族农牧人将带有神圣性和庄严性的崇高视为一种高级形态的美,崇尚雄健、力量和壮美,并体现在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善的形式”中,适应山藏族高尚的品德和宽广的胸怀。

三、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当代意义

(一)崇尚自然,人与自然相生相谐的和谐调意识

受早期自然崇拜的影响,藏族人民在同自然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生产生活中始终将大自然视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充盈着生命与情感的家园。他们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的崇敬与热爱与之融为一体;怀着敬重虔诚的心情接受着自然的馈赠。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深深地影响着藏族人民的服饰观念,因而他们喜欢用取自自然的原料制作服饰,并以此作为衡量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

第5篇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应反映数学文化,作为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或“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并要求以渗透的方式有机地融入数学课程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教学却不尽《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意愿,并没有形成为教师的教学自觉。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外在原因,如考试不考,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可有可无;只要将数学知识学好了,数学文化是“软”指标,以后慢慢去体会。还有一些内在原因,如数学文化的教学内在特点制约着数学文化的教学;数学文化的内涵需要进一步厘清。数学文化怎样才能真正地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这成为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我们以《数学通报》2007年第12期登载了崔佳佳老师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文章为例[1],从数学文化的角度来剖析并进行改造,旨在探索数学文化的一种教学途径和方法,并由此提出“数学文化”设置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文化内涵

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文化内涵可这样思考: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为数学文化的显性载体,在其显性载体的背后承载着丰富的隐性内涵,即方程作为人类思想的一次飞跃,是继算术思想之后的又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折射出人类的智慧;方程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多元文化特征;方程体现了符号化的思想,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方程所解决的问题是现实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反映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态度、价值观和数学观;现实问题大部分又是源于社会,反映了数学的社会需求,反映了社会发展推动数学发展的作用。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文化教学的特点

数学文化的隐性内涵决定了数学文化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主体参与性将数学文化隐性内涵进行“显化”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也不是学生“学”出来的,而是学生主动地“悟”出来的,强调主体参与。主体参与分为主体接受性参与和主体体验性参与。主体接受性参与使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懂得用方程来描述和刻画事物间的等量关系。当然,主体接受性参与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学生经过观察、归纳,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数学知识。主体体验性参与指向学生关于一元一次方程背后隐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思想方法等非智力因素或精神层面或隐喻性的数学文化,这些因素尤其重要,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学生并从中获益。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创设学生主体参与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气氛,利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心理契机,给予学生主体参与的机会和时间,而且要求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给学生“悟”的情境。

(二)过程性从方程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人类最早用算术方法来解决人类当时生产、生活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后来发展到采用方程的方法,以至方程成为早期代数学的主要研究问题。由算术方法提升到方程方法是数学思想的一次飞跃,如果学生没有经历体验过程中获得方程的思想,那么学生往往对方程的认知障碍很难突破,这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印证:教师发现学生解应用题总是喜欢算术方法,使用方程的思想存在一定的障碍,总要教师不断地重复强调,慢慢地才被学生机械地接受。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方程时,没有感受到方程思想的魅力。因此,学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方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方程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优越性,并且这种体验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只有经历这个体验过程作为基础,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就显得自然,而且成为学生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和自觉。

(三)差异性柏拉图曾说过这样的名言:“同样的风在刮着,然而我们中间有一个人会觉得冷,另一个人会觉得不冷,或者一个人会觉得稍微有点冷,又有一个人觉得很冷。”意思是风冷不冷不决定于风的客观存在,而决定于人的感觉,决定于主体。就教学而言,教师教得好与不好不完全决定于教师的教,而部分决定于学生的学习情感、意志、习惯、能力等。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参与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认识或感受,必然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存在着差异。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中体验一元一次方程,必然出现不同学生主体对一元一次方程不同的认识。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文化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上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文化内涵及其数学文化教学的特点,我们不妨对崔佳佳老师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过程设计作为案例,剖析或改造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文化,反映数学教学实质上数学文化教学。

(一)情境导入,回顾概念

崔佳佳老师通过“猜猜老师的年龄”、“日历中的方程”、“比较算术方法和方程”和“方程小史”四个教学活动来进行。其中,我们不妨对两个教学活动进行改造:“猜猜老师的年龄”改为“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年龄设计一个问题。”“日历中的方程:请学生圈出日历中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把它们的告诉老师,教师能马上知道这三天分别是几号。”改为“请同学们看看日历,你能提出一个与方程有关的数学问题吗?”彰显的数学文化:其一,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背景,教师引导、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主动地从生活中挖掘、体会数学,更深刻地感受数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真正感受数学的社会需求这种数学文化内涵,改变日常教师问答的方式,学生被动地忙于解答,无法、也无暇体会数学的情趣。其二,让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主动建构,这是一个充满学生智慧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所带来的快乐。这种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知识为载体,在学生逐渐建立科学的数学观过程中发挥其文化价值的作用。教学建议: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方程,对方程有了一个初步认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进行编题已有一定的基础。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创设情境,采用层层递进的设疑方式进行。教师重在引导、组织,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者,让学生经历体会、体验方程的建构过程。至于“方程小史”这个教学活动,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去完善、丰富。历史上,早期人类文明古国很早使用了方程思想,都是用文字的方程表达,但没有现代符号形式,如古巴比伦数学,中国古代数学,古希腊数学。12世纪左右,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专门研究方程而编著了《代数学》,这时的代数学还是专门研究方程领域。到了17世纪,欧洲数学家韦达完成了数学的符号化,经过后来的数学家如笛卡儿不断地对符号进行改进,才有我们今天“方程”符号化系统。而中国在研究方程中也产生了符号化的思想,我们现在所说“元”,其来源于中国数学家研究方程所创用的符号,相当于今天的未知数,据文献记载,有关研究方程的数学家有李冶、朱世杰,其使用的工具是算筹来进行方程的布列和演算。到了明清以后,引入西方的方程之后发现中国早已研究过方程,于是翻译时,很自然地将方程的未知数称为“元”对应起来,也就有了今天的“一元方程”、“二元方程”等。简要介绍李冶的生平情况和故事。彰显的数学文化:其一,让学生从数学史的角度领略方程思想的发展过程,了解方程原初形式以及现代符号表示区别与联系;其二,从数学史角度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元”字的由来,反映东西方关于方程的多元文化。其三,了解数学家李冶的生平,体会李冶被元世祖所器重的一个原因,反映社会与数学的关系。教学建议:初步介绍方程的发展过程,建立方程发展的整体脉络,了解方程的来龙去脉。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介绍中国用算筹布列方程的思想及特点,这部分内容可以视课堂教学具体情况进行弹性设计,可以调整到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之后。#p#分页标题#e#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崔佳佳老师引用3个实际问题列出方程:例1有关手机计费方式的比较;例2有关足球黑白皮块个数确定;例3有关光盘面积与半径问题。数学文化剖析:其一,让学生学会如何积累前人的间接经验,以课堂讲解实际问题的方式打开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等与数学的关系;其二,学生科学的数学观在潜移默化中要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构建起来,从而引起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的变化,也就是说在以后遇到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会主动地探究其中的科学道理,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而不会被动地以解出问题的答案为目的;其三,让学生探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途径,从中体会乐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探索精神等非智力因素有所提高。教学建议:讨论、交流这些实际问题,列出方程,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发挥其主体参与性。之后,教师在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如何评价应用题的提问内容或方式的价值,如何提炼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熏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于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崔老师采用联系前面所举的实际问题的办法,用数学符号列出方程。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总结这些方程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数学文化剖析:其一,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其二,体现符号代数的思想;其三,符号化的简洁美。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归纳总结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之外,教师还应向学生适时表明方程符号表示的数学意义,体会符号代数的科学和人文价值。

(三)巩固交流,拓展思维

崔佳佳老师安排了3组练习,达到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其中“根据方程2(x+3x)=40,设计一道有实际背景的应用题,并进行交流。”可改为:学生根据方程2(x+3x)=40,设计一道应用题并进行交流之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交代早期的数学应用问题及解答的情境。历史上,早期人类流传下来的数学应用问题是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实际的典型问题,是经验的总结,具有代表性,而且其表达方式是语言文字;在解答时由于没有创造数学符号,往往也是用语言文字来叙述。彰显的数学文化:其一,“让学生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的认识。”[1]其二,让学生体会方程早期发展历史,人类对方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才有今天的这种形式,联系了前面的“方程小史”,从而进一步感受早期数学发展过程;向学生提出假设:如果掌握了方程概念及其思想,那么你们任何一个人回到那个时代都是了不起的数学家,起到激励作用,体现其人文价值。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崔老师安排了3个步骤:回顾知识;总结方法;提炼思想。最后布置作业。其中,布置作业,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例子,请学生去观察,或者提供李冶用算筹方法布列方程的思想的例子,请学生尝试用现代数学符号进行解释。彰显的数学文化:其一,利用所学方程观察学生现实生活,进一步去体会方程的思想以及方程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其二,用现代数学符号解释李冶用筹算布列方程,感受中国数学家李冶的创新精神。

四、思考与建议

上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是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内容的数学文化教学,尝试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教学包含于数学文化教学之中,将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文化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将数学文化有机地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以至教师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容易将数学文化看成可有可无,没有重视数学文化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尝试可以说凸显了数学文化,避免了数学文化教学的偏废。由此,《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提的数学文化的教学建议:“数学文化尽可能有机地结合数学课程的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2]应重新定位:数学教学是数学文化的教学;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思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学文化”的设置问题。

第6篇

一、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学的方法

1.直接解释法

此方法是教授词汇的文化内涵的重要方法。当老师呈现词汇的字面意义或在文章中的意义时,其文化背景能同时直接讲解。

英语中,“狗”用来指人时,它没有否定含义;它总是用来描写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例如,“Dog days”,“atop dog”等等。教师可直接结实这些词汇的文化背景。“Dog days”(三伏天)是指的是一年里气温最高的时期而词语“a top dog”指“重要人物”。这样解释完后,学生也许对它们会有正确的理解。通常说来,直接的解说灵活性大,且在课堂上易于采纳。

2.比较法

此方法能有效用于含有文化内涵的词汇的教学中。利用这一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含相对意义的交际词汇。

以单词“individualism”为例,中国学生通常误解了它,并将它翻译成“个人主义”。众所周知,“个人主义”在中文里意味着自私或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们总认为这个词有野心或好斗的意义。因此,对大部分的中国人来讲,“个人主义”是个轻蔑语,但是这个词受大部分说英语的人们所接受。这是因为西方文化鼓励个人自由,并且人们受鼓励追求他们的个人价值。因此,“个人主义”意味着自信并且含有赞赏的含义。如果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这一文化差别,那么他们很容易学的更好。

3.启迪与指导法

不同的英语词汇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语言是文化历史的载体。由于中英文中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政策,词汇的发展也不尽相同。因此,知道学生学习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是个好方法。

以另一个单词“red brick”为例,根据其字面意义,在中文里它被理解为“红砖”。而在英语里“不流行的大学”是它另外的含义。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学生。在英国,除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所有的大学教室都是由“红砖”建成的。这就是不同大学教室的建筑风格的反映。

4.错误分析法

在英语词汇内涵的教学过程中,错误分析法是另一种重要的方法。众所周知,对于学生来说正确回答所有问题是不能的。所以,课堂上一旦错误出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错误分析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发现那些错误容易出现,然后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去找出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哪里。另外当学生说英语或写作时,教师应该更多地注重学生犯的错误。

5.与母语使用者交流

对学生而言与,与母语使用者直接交流更有帮助。帮助学生交笔友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他们能互相发信件,并介绍文化词汇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与母语使用者保持联系是很重要的。

二、给英语教学的一些建议

1.提高学生跨文化内涵意识

我们在学习我们本国语的过程中,我们同时学习我们的文化和母语。它们是互补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能很容易很快地学会第一习得语言的原因之一。但是,在英语的学习中,英语和英语文化的获得是不平衡的。这就导致了错误的交流甚至是误解。因此,一个英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教学,还必须记住的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2.改变教学态度和观念

在许多情况下,教师无意识对教育和外语教学持有的态度和观念将影响他们课堂举止和教学风格以及学生实际所学的。在我们处理文化教学时,教师有必要修正,改进或改变他们的态度。在颜色术语的教学中原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关系的处理就反映了这一点。

在英文与中文的文化内涵词汇中既有不同点又有相同点。但是,随着焦点转移至文化,学习英语时,中国人盲目地调镶嵌在英语词汇中的风俗习惯,社会传统和生活风格的获得。事实上,人们学习英语不仅要学习它的文化,而且要交流我们自己的文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他们的学生有关中文的文化信息以及英语知识和文化背景。

3.应用各种各样的活动

在这里,作者想引进如下三种主要的活动:角色表演,拼图游戏和分组戏剧表演。

第一,角色表演是指鼓励学生假扮不同身份的人或试着去想象他们自己在那种情景之中而非教室。学习一名外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适当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在模拟的语境之中,学习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且给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语言奠定了基础。

第二,拼图游戏是一个合作性的学习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小组成员将任务或论题分成几个部分。每个成员负责一个部分并成为一个专家。然后,来自每一组的关于同一部分的专家一起合作深入讨论主题,并且要找出帮助其他人学习这一主题的最佳方法。接下来,他们再回到原来的那个小组当中,并教其余的小组成员,最后,小组成员之一做一个概述性的报告。据证明,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学是一个好法子。由于小组成员不知道彼此的资料,他们就想知道其他人的资料。专家们在讲话时,其他小组成员会全神贯注地听他或她发言。最终,每组的代表总结每一组的资料,并做一个详细的报告。拼图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对目标语言的兴趣,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第三,分组戏剧表演不同于角色表演,因为它有着戏剧的特征。它包括了角色,情节的发展和舞台。但是,由于它是一种课堂活动,所以仅有五个角色,场景也并不复杂,他不需要舞台设计,且戏剧内容也不是很长。例如,在学习“圣诞节”和“春节”这两个节日时,为比较西方国家和中国不同的节日文化,我们可叫学生表演一段短剧来展现西方人和中国人是如何度过他们自己的重要节日的。分组戏剧表演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作用,并能激发创新与参与意识。

结 语

作为语言的最重要的部分,词汇是一门语言重要的建筑材料。由于在世界观,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方面各种各样的差异,词汇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成为双语学者,就必须是双文化学者。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词汇的文化内涵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语言知识的教学自然地与英语文化的教学结合起来。

参考资料:

第7篇

[关键词]河北 民间艺术 文化内涵 当代价值

民间艺术是排除贵族意识之外的群众艺术创作,它是一种较特殊的艺术创作,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以特定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历史背景为基础产生的艺术样式。从形态上观察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民族特征,兼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还承载着来自民间的信仰。是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显性表现,蕴含着独立群体和个别区域的审美情感和心理表征。

一、河北省民间艺术概述

河北省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浓郁的文化艺术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条件,河北民间艺术扎根于河北的区域人文环境,代表着中原民族的思想和智慧,是河北人民行为方式和审美追求的直接体现。

河北的民间艺术是人民群众审美思想和劳动实用的统一,是在历史的传承中积淀文化。河北艺术者们不断影响着群众的艺术体验和艺术素养的养成,使民间艺术的内涵渗透到民间的血脉当中,有着坚韧、永恒的生命力。民间艺术的材料简单,但技术高超,构思巧妙,表达乐观坚强的精神格调,和对生活美好的愿望与企盼。

二、河北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

民间艺术根植于民间,首先是为了满足实用的功能,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它仍然是精神文化的创造,民间艺术以文化的内涵来表现人民的精神活动,是人们渴望改造自然和人文自然的形态。

1.天人合一、追求和谐

河北民间艺术虽然形式不同,但大多数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即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性与人文的高度融合统一。“有意味的是, 无论哪一种艺术形式,不论内容如何,都能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一种统一的内蕴,即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1]。

和谐指的是在等级划分基础上的稳定,表现的是事物发展中对比协调、完整规律的状态。河北位于中国的心脏地带,代表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哲学思想的精髓,就是天人相和、人人相和,追求的目标始终放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上。

2.对真善美的追求

在河北成长起来的民间文化,反映出勤劳善良的河北人民对生活规律的把握和对生命存在意义热爱。例如雕刻、年画、内画等艺术形式的图案选取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人物、符号、历史故事等,通过想像、寓意等艺术手段,描绘出吉祥如意、欢乐喜庆、和谐幸福生活场景,实现对美的追求,最大限度的呈现装饰、祈福和教化的意味。武强年画中的福禄寿喜财的神像、娃娃类的童子形象、鹤鹿同春、封侯挂印、三娘教子、二十四孝图以及河北蔚县、丰宁、磁县等地剪纸艺术中的喜鹊登梅、瓜蝶莲等艺术形式都传递出这种丰厚的文化底蕴。

3.儒释道的文化寄托

大量的民风习俗、民间禁忌,使得民间信仰又增添了复杂、神秘的色彩。如河北民间剪纸中的宗教崇拜和巫术信仰,武强年画中释迦、孔子、老子等诸神圣贤艺术形象的塑造,唐山皮影中民间传说和佛教故事的显现等。许多历史与宗教人物在俗化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人格化的神,而艺术作品则强化了对他们的崇拜,使他们成为老百姓的精神寄托。如武强年画、徐水舞狮、曲阳雕刻具、河北梆子等等。

三、河北民间艺术的当代价值

河北省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重要发祥地。自古以来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历史的发展中造就了内容丰富、品类繁多的民间艺术。因此,河北民间艺术在河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盘活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催生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河北民间艺术是以物化的艺术形态存在,实体形象能够用直觉直接感觉和体验,是活生生摆在大家面前的,物化形态形成生活环境中的美好装饰,构成民众生活的客观环境,与民众的生活环境紧紧的融合在一起,一方面提升民间的生活环境和空间,另一方面民间艺术通过民间的民俗活动来表现其普遍的文化意义。

在河北的剪纸年画、石雕泥塑、影戏大鼓、梆子老调、吹歌号子、秧歌高跷等艺术形式中,天地神抵、圣贤祖宗、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及祥禽瑞兽、仙花芝草、吉祥图案等,体现民众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和审美情趣。

在丰富的河北民间艺术资源中,对其进行市场化开发与传播,树立起河北民间艺术品牌形象,对于推进河北省文化大省建设应有很大帮助。重点着力打造易水古砚、定窑和磁州窑瓷器、衡水内画等民间艺术工艺品的产业发展,实现河北省文化大省强省。

站在文化历史的视野中,河北民间艺术蕴涵的自然理念、伦理价值、文化思想和情感愿望,都可以成为我们安定生命和提高生活的资源。因此要深入发掘河北民间艺术,推进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合理的利用民间艺术的价值,保持河北民间艺术的永恒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学芹,安 琪.民间艺术概论[M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

第8篇

【关键词】文化;知识产权;基本涵义;内在结构;基本特征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里,知识产权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方面,因此,世界各国也越来越重视本国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2003年5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2004―2005年计划和预算草案修订案》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知识产权文化的思路,并把创建知识产文化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2004年5月,日本在东京召开了以“知识产权文化的建立和传播”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名代表和专家参加了该研讨会,最终,该研讨会形成了以建立包括培育创造力和鼓励创造、保护和有效利用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文化的《东京宣言》。

近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也是越来越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另外,中国知识产权界的专家学者也都先后开始了对于知识产权文化内涵建构的专题思考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但是,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世界知识经济信息,我们所认识的知识产权文化内涵仍然是不全面的,缺乏条理性与可行性的。因此,对于如何建构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内涵,依然是摆在我国知识产权界的一个重要性研究课题。

一、文化涵义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文化?专家学者的争议是比较大的。据不完全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定义就不下200种。而在中国有关文化的涵义,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应是在典籍《周易》中,“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记述,其基本的含义应是“以文教化”,注重的也主要是人的精神层面。这也是在古老的中国,“文”与“化”的第一次的并联使用。考察中国的古老文献典籍,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说苑・指武》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的记载,在《文选・补之诗》里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但是,这里的“文化”依然含有“以文教化”的内涵,所注重的仍然是指人的精神层面,属于单一的精神领域范畴。与现在意义上使用的“文化”,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文化”一词,则是个舶来品,是个外来的词汇。最早是出现在拉丁文中的,而现在则主要是指英文中的“Culture”一词。与中国古老的“文化”一开始就注重人的精神层面不同,西方的“Culture”则更多地存在着一个由物质生产领域逐渐过渡到精神现象层面的过程。19世纪70年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符合整体。”[1]这是一个在目前比较被人所接受的,有关“文化”的内涵的界定,但是,如果人们认真推敲他对于“文化”所下的定义以及后人对于其所做的解释,仍然会发现一些问题。如有的只注重文化的人文特性,有的注重文化的观念层面等。

鉴于此,如果想对“文化”的内涵,进行一个非常严格的界定,则是绝对不可能的。中国的一部文献类典籍《辞源》中对于文化的内涵则是这样界定的:“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2]据此,笔者认为,基于知识产权基础之上,“文化”的内涵,应是一种狭义的文化,即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社会的制度与组织结构,是一种观念的文化形态。

二、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涵义

据我所知,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界对于“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定义,还尚没有达成一个完全一致的认识,并且对于何谓知识产权文化也没有形成一个被人们所接受的、合理性的解释。就连商务印书馆最新修订的《现代汉语大辞典》也没有收入知识产文化这个词条。究其原因,可能是知识产权文化的概念是刚刚被提出,还没有几年的时间,中国的普通大众对于它还是处于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认识阶段,故而,人们对于它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知识产权所包含的具体对象上,如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并且自以为是的认为,只要知道了这些具体的权利,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这些权利,就是知识产权文化了。

笔者认为,这样的认识完全是错误的。而如何定义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界有关此的定义也大致可以归纳出三种:即知识产权广义文化观、知识产权中义文化观、知识产权狭义文化观。

知识产权广义文化观则是在广义的文化涵义基础上做出的一种最宽泛的解释。即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是以知识产权意识形态为核心,由有关知识产权的价值观念、学术思想、法律制度、行为习惯和组织机构等构成的有机整体。”[3]换句话说,“知识产文化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下来并不断创新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认知(态度、信念、知悉)评价、心理结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等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制度文化、理念文化和环境文化。”[4]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分析范式来看,知识产权广义文化观主要包含了物质、制度、观念三个层面。这是最符合逻辑结构的。

知识产权中义文化观认为:“知识产权文化的内在结构应该划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观念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包括知识产权学说、意识、习惯等;二是制度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及规范、管理制度及组织结构、设施等方面。”[5]这主要是指知识产权制度和观念层面的文化。

知识产权狭义文化观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是文化的一种,根据文化的基本定义,可以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是人类在知识产权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影响知识产权事务的精神现象的总和,主要是关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态度、信念、价值观以及涉及知识产权的行为方式。”[6]“知识产权文化是知识产权的观念形态,包括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诉讼观念、价值观念、心理结构、行为模式、学术思想等。”[7]笔者认为,对于知识产权文化内涵的认识,应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同时吸收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认为所谓的“知识产权文化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吸纳优秀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与其物质、政治及文化生活相适应的、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国内外和社会各个阶层一切力量、促进国家(区域)和人民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和繁荣富裕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制度规则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8]

三、知识产权文化的内在结构

一般而言,大多数知识产权界的学者都认为,知识产权文化就是从知识产权中剥离出来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层面构成的。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对于知识产权文化的内在结构,也主要是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的。

一是思想观念形态上的知识产权文化。其最基本的内容也就是人们在尊重智力劳动成果的基础之上形成的知识产权意识和思想观念、规则意识与道德观念,以及人们的行为习惯和自由的知识产权学术思想。这些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通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与传播,就会使全体社会成员从最初的被动认知知识产权,到慢慢的主动了解和学习知识产权,从而将这一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内化为自我的一种思想意识,并通过这种思想意识习惯性的影响自我的外在行为。这样就会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知识产权文化。

二是制度规范形态上的知识产权文化。这主要集中表现在确定的制度理念、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制度运行机制。涉及到国家制定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行政政策和各级政府机构制定的管理制度,另外,还涉及到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的组织机构、兴建的公共设施等方面。它具体则表现在全体社会成员尊重和理解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鼓励和保护各种知识创新,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制度架构。

四、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特征

对于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应从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全球视野的开放性、科学发展的文明性、自主创新的前瞻性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凭空自然而然就出现的,它一定与之前固有的某种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就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优秀的、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的。并伴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在呈现多样性的同时,依然保持着中国固有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二是全球视野的开放性。随着经济世界经济、政治、科技的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人力、资源、知识的全球化配置和流通,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基于全球视野的开放性,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的共识和生存状态。而知识产权文化的全球融合,也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否认的事实。对于中国来讲,就是要“摒弃保守性和排他性、保持亲和力和融合力,在引进吸收其他文化的最新成果中不断完善,在多元文化的互动力中持续进步,正是新型的知识产权文化具备顽强生命力并不断繁荣和发展的重要素质。”[9]三是科学发展的文明性。虽然说知识产权是产生于工业文明时代,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文化的层次也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又一重大体现,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某种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知识产权文化体系是一种科学的文化体系,而它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沿着科学的轨道,走在人类社会文明的道路上的。

四是自主创新的前瞻性。在中国,知识产权文化的产生也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它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但是知识产权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先进性,无疑是影响知识创新活动的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激发人们自主创新的不竭源泉。中国古语有云:“治天下之制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知识产权文化本身所固有的先进观念文化、价值信仰、行为习惯是积累、培养和熏陶自主创新意识的温床与沃土。正是基于知识产权文化的所熏陶的自主创新意识,构成了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前瞻性。

五、结束语

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建构不仅仅是从广义的文化观来诠释,更要综合知识产权的中义观与狭义观,全面的探讨其内在的涵义。本文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对于知识产权文化基本定义为:知识产权文化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吸纳优秀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与其物质、政治及文化生活相适应的、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国内外和社会各个阶层一切力量、促进国家(区域)和人民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和繁荣富裕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制度规则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又从知识产权的内在结构,即思想观念形态上的知识产权文化、制度规范形态上的知识产权文化两个层面进一步丰富了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最后则是从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全球视野的开放性、科学发展的文明性、自主创新的前瞻性四个方面分析了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特征。至此也就基本上建构了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内涵。当然,对于如何恰当地发展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内涵。本文只是给予了方向性的指示作用。具体的内容,还需要各界人士共同探讨,深化有关知识产权文化内涵的建构。

参考文献

[1][英]泰勒.文化之定义,顾晓鸣译.载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98.

[2]辞源(缩印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731.

[3]林炳辉.知识产权文化读本[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71-72.

[4]厉宁,周笑足.论我国知识产权文化构建[N].国知识产权报,2006-2-17.

[5]刘华,李文渊.论知识产权文化在中国的构建[J].知识产权,2004(6).

[6]马维野.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思考[J].知识产权,2005(5).

[7]刘华,周洪涛.试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知识产权文化视角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