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3 14:56: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素质教育案例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高校图书馆;案例
高校图书馆一直具有两项使命,一是提供资源服务职能;二是提供教学辅助职能。因此在高校由于图书馆自身的资源、人员、服务特点,图书馆一直是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近几年来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发展迅速,各大学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素质教学,目前主要的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有:信息素质课程、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
1 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涵义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新的实现模式,是对传统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根据ACRL(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的定义,嵌入式信息素质教学就是把图书馆的资源利用与图书馆服务融合到专业教学之中。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强调馆员与专业教师的配合,采用合作的模式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到学科专业课中,明显不同于传统信息素质教育的模式,教育主体不再由图书馆独立来完成,而是要由学校的教师、馆员、学生共同来完成,集专业知识教学、科研研究与信息能力实践为一体的新形模式,是信息素质教育发展的新的方向,在国外大学图书馆中被广泛推广。
2 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形成的原因
2.1 现代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给信息素质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变革。图书馆作为资源与信息的主要集结地、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都已经完成知识化、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图书馆的转变。资源、技术、设备、人员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和保障,为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传统信息素质教育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不能充分的开展,因此,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是现代化技术发展的产物。
2.2 在线教育的需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用到学校学习,而是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网络学习或是在线远程学习,这些学生有很少的时间出现在大学校园,更是没有时间到大学的图书馆,因此传统的信息素质教育根本无法进行。因此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应运而生,发挥极大优势,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到网络教育中,打破时空的局限,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高。因此,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应运而生。
2.3 学科服务的需要学科服务是图书馆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是图书馆资源与信息服务的重要工作,主要是针对具体学科进行的深入化的资源与信息服务。在传统的信息素质教育中往往忽视专业学科的素质教育,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通过嵌入到具体的学科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群体的特点,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教育和知识服务,一方面有利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文献资源,为其科研学习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可以将学科服务更好地延伸,更好的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推动学科服务的发展,因此说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是学科服务发展的需要。
3 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实现模式及个案分析
3.1 嵌入在线平台的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信息素质教育发展的巨大飞跃,当今建设比较有影响力的平台有:Blackboard,WebCT,Moodle等,早期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形式是如TILT的在线教育指南服务,随后开发各个基于Web平台的在线教育平台。嵌入在线信息平台的信息素质教育具有实效性,对馆员、教师、学生都有重要意义,利于图书馆进行学科服务,为馆员与专业教师搭建合作的平台,双方可以及时沟通教育内容,并共同在教育平台上将教育目的实现,另外,嵌入式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平台的形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信息及获得信息的通道,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放课件,留作业,习题,馆员可以提供参考文献资源等,馆员、教师可以拥有更灵活的教学性,学生都可以自主的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嵌入在线平台的信息素质教育推动信息素质教育朝着更为自主、互动方向发展。案例分析:美国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到虚拟在线学习平台Blackboard上[1],通过和教师合作,将课程信息、参考文献及其来源、课件等放在平台上,同时将有关信息素质教育内容的课件也放在平台上,包括如何写专业论文,如何查专业文献等,加强学生对专业信息知识的理解。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图书馆和大学的信息科学学院共同建成在线指南,将信息教育嵌入到在线教育指南中,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指南获取大量的,有价值的文献信息,得到较为全面的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资料。
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r.,2013Vol.33 No.3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及案例研究Mar.,2013Vol.33 No.33.2 嵌入学科的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大学里都设有许多不同的学科,不同学科在具体要求应用信息时,无论是信息源、信息检索过程、检索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就具体学科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可以为此学科的教师和学生提供适合该学科领域的信息源,并且能够对这些信息源的使用进行辅导,嵌入学科的信息素质教育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阶段进行个性化的信息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信息源选择、数据库检索能力,这一点深受学科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案例分析:韩国Dankook大学和Seoul国家教育大学联合开发的基于医学专业的信息素质教育培养系统[2],充分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设置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另外嵌入医学学科的信息素质课程使用了大量的多媒体软件,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 嵌入媒体的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大学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中有一门最基础的课程,就是对新生开展的新生培训工作,传统意义上领着新生到处走、参观讲解的形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教育环境,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纷纷建立图书馆虚拟导航服务,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到图书馆虚拟导航服务中,帮助新生熟悉图书馆的环境、资源、馆藏分布、服务等各个方面,嵌入到图书馆虚拟导航服务中的新生教育给予新生更的自由性、可选择性,新生可以选择到馆参加新生服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浏览图书馆虚拟导航服务,同样可以达到熟悉图书馆的目的。案例分析:美国的RegentUniversity大学开展了虚拟图书馆导航服务,最为有名的是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建设的虚拟图书馆导航服务,名为libraryonlinetutorial,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二个版本,第一版在2004年获得美国ALA组织的Primo奖项[3]。国内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也建设图书馆虚拟导航服务,用于新生入馆教育之中,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大学新生入校所进行的第一堂信息素质教育。
3.4 嵌入掌上移动设备的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现在,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等掌上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建设移动图书馆,图书馆可以利用手机、IPAD、MP4、上网本等一些手边的移动设备借助于移动图书馆服务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工作。3G时代,高校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大学生习惯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网,使用移动图书馆的服务,这种移动服务更加便利、灵活、互动性强,缩短学生与图书馆之间的时空的距离,扩大图书馆信息服务范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案例分析:像iTunes得克萨斯A&M图书馆就利用3G技术,通过手机、ipad等掌上移动设备为读者提供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图片等电子资源的下载,读者可以快捷获取工作、学习中所需要的资源。另外象弗吉尼亚大学、杜克大学等许多图书馆也提供通过手机接收图书馆短信、短信参考咨询服务、流通服务、查询服务、语音服务等多种移动服务,完全将信息服务的理念嵌入到移动图书馆服务之中,实现提高用户信息素质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3.5 嵌入实体课堂的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国外许多大学图书馆将信息素质教育作为专门课程与院系专业课结合在一起授课,把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到专业课的实体课堂中,进行实体教学进行,这种专业学科的信息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专业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及学科信息能力。嵌入实体课堂的信息素质教学,是帮助学生对专业信息资源进行整体认识、分析、评价、组织及利用的过程,是一次完整的信息素质能力提高训练。案例分析:美国马里兰大学(UMD)建筑图书馆的学科专业馆员Cossard与UMD建筑学院的老师Gournay合作,共同创作了“建筑学荣誉课程”这门课程,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在实体课堂授课过程中馆员Cossard承担有关信息素质方面的教学,在现实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辅导解答,强化学生专业信息素质能力[4]。互动性强,并且能够随时搜集和反馈学生对信息素质教育吸收的能力,评价教学效果。
3.6 嵌入问题导向的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嵌入问题导向的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基于具体问题,寻找信息资源和寻找解决答案的学习,这种学习,学生从未知开始,通过专业教师与馆员的共同引导,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探索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馆员在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依靠信息环境对专业信息加以研究和使用,在信息资源的支持下解决具体问题。这一种信息素质教学模式中,馆员成为师生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信息顾问,学生的信息素质得以快速提高。案例分析: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医学院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嵌入式问题导向教学方法,馆员与专业课老师一起设计教学的模式,老师设计具体的病例,给每个学生小组一个模拟的患者,因为没有教学生如何医治具体病例,因此如何治疗具体病例这个问题成为学生研究、学习、查找答案的动力,专业教师从专业的角度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寻找答案,馆员则帮助学生从查找何种信息源、如何检索、如何使用信息这个角度引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
4 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有优势
4.1 提高自主学习性当今的大学生大都具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但传统的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往往是概括性,不具有针对性,教育形式也较单一,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弥补这个不足,通过嵌入式教学对课堂或课下相的信息知识进行辅导,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性,提高教学的效果。通过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可以学习与专业相关的信息知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基础知识、信息素质总体相关课程、各种图书馆的培训课件、视频,与本专业相关的信息素质有关课程的教学课件、博客等,并可以通过网上定制系统,请图书馆的指导教师为自己推荐相关的信息资源,同时灵活的安排自己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4.2 突破时空的限制除嵌入课堂教学形式的信息素质外,其他形式的嵌入式信息素质教学都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性,提供在线的、远程的、时时的、移动式的多种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自由灵活的选择学习内容和形式,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不再具有时空的限制,信息素质教育更具有便利性,图书馆可以实现24/7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学习也可以实现时时的学习。
4.3 提高交流合作能力无论是嵌入课堂信息素质教育还是其他网络、媒体形式的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无一不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性、合作性、互动性。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在馆员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馆员要充分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全程参于课程的设计工作与教学工作,针对教学内容为师生提供课程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与服务,并尽可能为课程提供全面的学科资源介绍、服务,同时针对师生的具体要求开展专题性的信息服务工作。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除坚持一般法律教育外,还充分利用特殊个案的处理,培养大学生用正当程序解决纠纷的意识;有意识地强化医学生举证责任倒置法律意识教育;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医疗事故案例分析讨论或开法律案件专题辩论会,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编写综合案例开展课堂讨论;把法律意识教育与在学生中开展“以爱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工程”活动结合(无偿献血、义工爱心活动、公益活动、为灾区捐款捐物活动),宣传血液管理、传染病防治和医疗事故处理等法律制度,培养学生医者仁心和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医学生法律教育实践模式的实践
我校在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在医学生开展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好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成才教育、医院实习教育、毕业教育等环节,根据医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分层次进行法律素质教育:对低年级学生,着重加强法律法规常识教育;对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着重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毕业教育活动中,着重进行以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重点的廉洁行医教育;在集中考试阶段,结合加强考风考纪建设,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同时,在形势与政策课中适当安排法纪教育专题,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法纪教育。[2]另外,开展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模拟法庭等系列活动以及“三下乡”、“进社区”、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增强法律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具体采用的实践系列活动见上表。
医学生法律知识教育实践成效
(1)有意识地按照《医学生法律知识教育实践系列活动方案》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亲身体会了把法纪教育渗透于思想政治工作中,把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思想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把培养医学生守法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相结合的成效,开拓了医学生专职辅导员工作的新途径,明显增强了在医学生中进行法律教育的频率和成效。(2)探索医学院校法律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系列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阵地的新型实践模式。实现学校法律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常规性和实践性,突出其系统性和开放动态性,促进学校“大德育”,促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具体表现是:1)加强学生法律素质的日常教育,提高了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2)充分利用特殊个案的处理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了大学生用正当程序解决纠纷的意识。3)通过加强医学生病历书写和学习2002年9月1日起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强化了医学生举证责任倒置法律意识教育。4)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医疗事故案例分析讨论、法律案件专题辩论会和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编写综合案例开展课堂讨论,培养了学生法律实践能力。5)把法律意识教育与在学生中开展“以爱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工程”活动结合(无偿献血、义工爱心活动、公益活动、为灾区捐款捐物活动),宣传血液管理、传染病防治和医疗事故处理等法律制度,培养学生医者仁心和爱国主义情怀。(3)根据社会违法和犯罪类型变化和大学生犯罪的新特点提出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医学生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相结合[3],建立了一套既符合医学教育标准和基本要求,又符合国情需要的实施方案及操作方法,编制了《医学生法纪教育知识读本》,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创新性。
关键词:幼师;人文素质;途径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考核一个人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方面。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我们该如何培养幼师学生的人文素质呢?途径有哪些?本文就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概述,以期能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幼师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原因
人文素质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为什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1.课程改革的需要
“以生为本,构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则能够有效地落实这一基本理念,而且,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思想的培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认真贯彻落实课改理念,以确保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
2.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观念的塑造期,恰当、正确的引导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对学生健全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对于“90后”的学生来说,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过分地保护,导致学生遇到事情容易推脱责任,而且亲情意识、生命意识等情感态度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健全的发展。尤其是幼师学生,他们日后担负着培育祖国未来的重大责任,所以,人文素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3.职业的需要
作为一名幼师生,以后所面临的学生都是3~6岁的孩子,他们需要的不是你能够教会他们多少知识,而是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德等等。所以,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教师,这个职业也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而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幼师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从思想上看重人文素质教育,要确保学生在恰当的教学中获得健康的发展。
二、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也被教师所重视,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价值的高效实现。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着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呢?在笔者看来首先影响人文素质教育价值的因素就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影响。虽然大部分教师都明白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应试教育面前一切都让路,导致课堂依旧注重的是基本知识技能的灌输。其次,影响人文素质教育价值的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教师找不到正确的、恰当的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一些教师单一的、说教式的灌输,导致学生根本看不到学习的乐趣,也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是不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高效实现的,也是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的。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有意识地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找到恰当的途径,确保人文素质教育质量得到最大化实现。
三、提高幼师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1.提高教师素质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起好榜样作用。所以,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无形中得到感化,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技能来给学生做好示范,以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引导广泛阅读
阅读是学生生活和学习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进而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一些有价值的文本,并从中学习相关的知识和道理。例如,引导学生阅读“小故事大道理”,让学生在阅读中用心体会每个故事背后的意义,然后,用这些道理去指引我们的生活、处世方式。而且,学生以后还能将这些故事讲给自己的学生,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又如,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让学生在这些名人的指导下端正自己的思想,从而,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做出相应的贡献。总之,我们要引导学生读好书,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感悟,学会用正确的行为和习惯去生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真正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
3.借助案例分析
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中借助案例分析方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分析事件中形成正确的人文素养。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授课的时候去分析这些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思考、分析,并引导学生对这些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金钱与责任哪个更重要?”等话题进行交流讨论,从根本上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师应该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心”,责任心、爱心、耐心等等一样都不可缺少。当然,在这样真实的案例分析中,学生的人文素质也能得到培养,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如,还可以借助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去分析,就以近期的一个综艺节目――《一年级》为例,引导学生在这样的真人秀的节目中去分析“陈学冬”“宋佳”在教育学生中能够吸取的优点,存在哪些弊端等等,进而,使学生在节目的分析中感受到“爱”,感受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素养就是“爱”,当然,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的职业素养也能得到培养,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组织实践活动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即将走进教师岗位的学生来说,理论应该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技能,才能真正为学生成为一名幼师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要多给学生组织实践活动,要确保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文素质。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暑假、寒假的时候到一些私立幼儿园去体会、感受,去近距离接触幼儿教师进而,引导学生去反思,并找到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没有做好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一名合格幼师的打造,也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做好校园建设
心理学家说过: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反之,紧张压抑的环境则会抑制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也是一样,也是需要做好校园建设工作的。这是前提也是保障。所以,在学校的建设过程中,首先,我们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要借助布告栏、走廊等地方,选择一些有助于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内容,不定期地更换,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其次,做好活动组织。比如,组织学生去参观各类的博物馆,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增加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等。总之,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搞好校园建设,比教师简单地灌输或者是强制性的灌输效果要好得多。
作为幼师学校的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要找寻多种渠道,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以逐步培养出一名具有爱与心的合格的幼儿教师。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改革考试;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208-02
《市场营销学》是研究企业等组织的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即主要研究卖方的产品和劳务如何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全过程;采用产品研究法、机构研究法、职能研究法、决策研究法、数学研究法和社会研究法等各种方法来解释企业营销管理的问题。《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系统阐述现代营销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比较系统地掌握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企业实践与市场运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为实现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必须对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考试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
近年来,通过对《市场营销学》课程考试的方式、方法研究发现,传统的考试方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目标。任课教师多是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提出改革,而检验学生学习到知识的最终手段是课程考试,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考试方法改革对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1.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前,《市场营销学》课程考核,一般情况下是由任课教师出卷,闭卷考核,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僵化的考试形式也束缚了学生思维和创新空间。新的课程考核体系应注重考核学生对于市场营销技能的掌握程度。成绩构成是期末考试成绩加上平时作业成绩,平时作业也就是每个章节后面提出的问题,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的计算方式,给定学生成绩。因为考试成绩跟保研、就业、评优有着极大关联,导致大多数学生只看重考试成绩,不关心是否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
2.考试内容片面,偏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考试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集中在理论知识,而实践实习方面流于形式。这情情形,诱发了学生考前找老师划定好考试范围和考试重点等不良现象,或是学生通过各种关系从往届学生那里找来以前的试卷,学生只要提前死记硬背,就可以应付过关。
二、探索考试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要树立教学改革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课程考试方式如果单纯用闭卷考试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就会导致学生看重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轻视对知识的理解、综合运用和深层次的分析,学生掌握的也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积累或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的简单复述,学生的实力在考试中难以发挥,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以前的一次性闭卷考试已经远远不适于目前课程考试的需要。
1.改革考试形式。考试形式由原来单纯的、一次性期末闭卷考试,改为在期末以开卷形式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的考核方式,考核重点在于考核学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解决营销情境中的实际营销问题,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为题的综合能力。开卷考试,学生可以翻书,查阅资料,但不可以互相讨论,解决了学生死记硬背的问题。
2.考试内容,成绩评定。命题时侧重试题对学生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活跃思路、拓宽知识,充分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考试这个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探求知识的智育过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考试成绩构成为期末的市场营销大案例分析,占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30%,其中平时作业主要由两次大作业成绩和考勤成绩组成。两次大作业为:做一次市场调查并写出市场调查报告;做一个关于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英文资料的幻灯片。
三、总结
经过这次考改革的探索,以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的成绩作为期末考试的主要成绩的考核形式,非常适合《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在以前以闭卷考试为主时,虽然也有案例分析题,但是由于所占比例有限,并不能反映同学们灵活运用市场营销原理的情况;而通过这次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使同学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原来由于闭卷考试时间的关系,联系八条市场营销原理就能得满分,而这次要求至少联系二十条所学的市场营销学原理,并且可以正确阐述、表达清楚。这次考试中有的同学甚至联系出了四五十条市场营销学原理,由此来看,这种形式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通过市场调查,同学们对市场调查方法有了全面的了解和实践。从市场调查报告看出,同学们能够积极认真地对待这次市场调查。大部分同学采用了市场调查问卷的形式并辅之以其他的市场调查形式,有的同学以面谈为主,但是无论采用什么形式,他们都有足够的调查量,并能正确运用所学的市场营销学原理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营销策略。通过亲自进行市场调查获得了很多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经验,所以这次市场调查是成功的。通过制作英文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幻灯片,同学们了解了相关的英文市场营销学习网站,学习到了前沿的关于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理论方面的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用英文完成作业不仅没有成为他们的绊脚石,反而因为能够看到更多课本上看不到的资料而对英文写作更加感兴趣。每个同学都制作出了满意的幻灯片。
总之,这次考试改革是成功的。因为,通过同学们对平时作业的重视,锻炼了同学们的市场营销的实践能力。最后一次大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也比以前的仅只一次闭卷考试更能反映出同学们掌握并综合运用所学市场营销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考试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市如何真正将市场营销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体现出来,培养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各高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徐双荣,盛亚男.从国外大学考试谈我国高校课程考试改革方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9,(19):20-22.
[2]徐爱萍.大学课程考试改革的趋势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9,(1):67-70.
[3]李宇,易松芝.财经类院校课程考试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1,(3):60-62.
[4]张琰.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6).
从广义上讲,创业不仅包括创办自己的企业,也包括在原有的岗位上创建自己的事业。创业教育不单纯是指导学生创办企业、培养少数企业家的教育,从本质上说是素质教育,是培养创业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包括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它关系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我国未来人才体系构建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创业教育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进行创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更具灵活性和适应力,另一方面它也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会计学专业学生可以通过接受创业教育提高其创新能力,在创业训练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开拓进取的能力,有助于成长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业型、复合型会计人才。
2会计学专业实施创业教育的途径
2.1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构建和完善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就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者而言,许多高校教育管理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少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就业行为,他们很难真正理解其人才素质培养的内在价值,因而不愿在教学层面推进全校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更不用说将其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了[3]。创业教育是适应时展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是一种素质教育,必须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列入常规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调整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通识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创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开展全员化系统化创业教育,结合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创新创业意识渗透,这是会计学专业进行创业教育的核心。在课程设置方面,把《创业学》、《大学生创业导论》、《创业管理学》、《创业财务管理》等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普及创业知识,同时加强对创业有很大帮助、实践性强的原有课程,例如《审计实务》、《审计案例分析》、《财务会计案例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灌输创业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
2.2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主体互动式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需求,不利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调查显示,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校外实践、小组讨论这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更受学生欢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引导作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交流、团队合作、顶岗实习,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主体性,形成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提高创新性教学方法的使用程度和实际效果,可以有效激发会计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就会计案例、审计实务、企业营销案例进行分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理性思维。
2.3依托第二课堂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会计学专业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是会计专业课内教学实践活动的有益补充和发展,主要注重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的特点和性质,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实现学生的创业活动面向现实需求创造了条件[4]。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注重塑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组织举办会计信息化比赛、会计案例大赛、点钞大赛、沙盘模拟大赛等学科技能竞赛,组织“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创意作品大赛、营销策划大赛、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大赛,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其自信乐观、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创业品质。
过程;优越性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1―0069―01
素质教育和成功教育,都要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结合该门课程的特点,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法”在政治课堂中的运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个案或者实例的分析、评价,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方法。狭义的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通过对具体法律案例进行分析、评论,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方法。本文指狭义上的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操作过程
1.精选案例。精心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在备课时,要挑选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典型法律案例,去粗取精,所选案例应当真实、生动、简练,富有时代感,精选的案例要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典型性。它们代表着同类案例的共同特点,应当反映司法实践的规律和特征,并在现实生活中产生较大反响或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例。二是针对性。所选案例一定要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适应,应该针对学生的自身实际选取相应案例,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从而使其从中受到生动的法律教育。三是现实性。我国正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所选案例应反映这一社会现实。案例应该是源于生活,直接来自于司法实践,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样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选择本地区发生的典型案例,使案例更加贴近现实。
2.展示案例。展示案例是“案例教学法”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一操作过程应讲究艺术性和灵活性。展示的时间既可以在导入新课时,也可以在讲述知识之前或之后,既可以在讲授某一知识时展示,也可以在讲完某一单元或章节时使用。展示案例的方式主要有:一是让学生阅读案例;二是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案例中的内容;三是运用投影仪展示案例;四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案例;五是通过故事、漫画等形式展示案例;六是可以让学生以演小品的方式展示案例。
3.剖析案例。这是“案例教学法”关键的环节。能否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所包含的理论价值和教育价值,关系着该方法运用的成败。因此,一定要把案例分析透彻、深刻剖析原理知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能力。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隐藏在其中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分析案例时应紧扣教材内容,切忌漫无边际。
4.点评案例。这是“案例教学法”中总结升华的一个环节。这一过程,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案例分析作一个中肯的评价,肯定其成绩和合理的观点与分析,指出其分析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补充性讲授。教师在此的作用就是画龙点睛。点到为止,不宜做过长的总结。点评案例时,要层次清晰,紧密联系法律知识,认真总结,击中要害,升华提高。
二、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法律知识。案例教学法为法律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授界面,在教学中,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单一化的记忆转化为多角度、多视觉的记忆、理解、掌握知识。这必然刺激和增强学生的大脑思维,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获得的知识更牢固、更深刻。
一、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强化学科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
2.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家级培训资源,开发地方研修资源;充分利用唐山市教师进修信息中心,建立地方名师培养和展示平台。
二、培训原则
1.坚持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教师工学矛盾突出,不可能长时间的集中学习,因此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2.坚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主要遇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实施教学中遇到的难点与困惑;二是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具体的操作方式、操作经验和操作能力,因此本次培训主要针对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3.坚持培训者择优聘用的原则。培训者素质是完成培训的关键,因此根据培训的特点,聘用教学第一线、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组成地方指导团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智慧和才干,“以点带面、辐射全员”,促进培训实效性提升。
4.坚持培训模式创新性原则。本次培训采取远程学习方式,全程贯穿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和评价方式,如网上案例分析、问题情境创设、主题研讨活动、班级沙龙讨论活动、优秀评选活动和成果展示活动等等,以此丰富培训形式、推动培训进程、落实培训实效。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
以中国教师研修网为平台,以网络课程资源为载体,以网络远程研修为主要学习方式。课程内容包含通识和学科两大部分,其中通识部分围绕学情分析、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设置24学时公共课,供全体学员学习。学科部分每学科设置24学时(平均)课程,供学员按任教学科选择学习,包含学科通识、学科专题教学、教学课例评析三个模块。每门培训课程都包含视频讲课、问题思考、拓展资源、相关链接、作业等部分,为教师提供理论引领和教学指导,教师根据培训要求进行学习。
四、培训模式与特色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课程改革;教学模式;考核模式
一、《组织行为学》课程介绍
《组织行为学》课程是面向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授课对象是已经简单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应用知识的学生。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综合涉及并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生物学以及历史学等多种学科,其授课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管理专业课的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是以概念、原则、原理和方法的形式来阐述现实的管理活动,相对比较理论化。同时其许多研究结果都可以直接应用于具体的组织管理活动中,并对组织业绩产生直接影响,应用性比较显著。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及考核现状
第一、教学导向偏理论。《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很多理论也能直接应用于具体的组织管理活动中。在教学上要注重将书本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但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仍以理论教学为主。该课程的基本理论源于国外,理论与中国的实际还有一些差距在“应用”上下功夫,特别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本土化”工作。同时,有研究表明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表现出强烈的实用性需求。90%的同学认为高职教育更应注重实操能力的训练,该结果符合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就业导向的学习目标的。
第二、教学方法陈旧。“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观点虽然很早就被提出,但是当前我国组织行为学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单向性”特征明显。“教师讲,做板书;学生听,记笔记”,教学过程基本是教师语言讲解,学生被动地听和记,很少有思维训练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教学活动变成了的知识“灌输”。长久以来,大多数学生养成了全程依赖老师讲解、而很少自主思考的习惯。从而难以理解到缺乏真正的组织行为能力,对教师及学生的创造能力也造成阻碍。如何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如何把组织行为学理论体系转换成有效的实际技能,就成为这门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
第三、考核方式陈旧。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传统的以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
第四、关于教学改革对学生配合的要求。有学者通过对大学生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62%的学生对课堂准备持积极态度,82%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中增加实例内容,80%的学生主张增加课堂讨论比重,只有14%的学生希望增加理论内容。这反映出学生愈来愈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以及要求在课堂中积极参与的愿望强烈。
通过对《组织行为学》课程性质及教学及考核现状 的分析,我们知道该课程的教学过程除需进行理论讲解之外,还应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进行必要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级考核模式的改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内在兴趣和动力,进而达到强化教学效果。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与考核的改革也能加强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加符合现代用人单位的需求。
三、《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的具体模式
为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尝试进行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尝试使用了其他新的教学方法,例如 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心理测试、情景模拟教学法及体验式教学方法等。同时把传统对成绩的一次考试评定,分散到学习过程节点的质量控制,将考核贯穿到日常教学中,不但能够发挥考试的评价、诊断、反馈、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也能够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以达对教学的全程监控,不断总结提高的目的。
(一)案例分析法
案例教学方法是指组织学生对特定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把案例与相关理论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案例教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课堂中的微型案例,一般在理论知识讲解后由教师口头描述,引导、启发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引发思考。一类是综合性的案例,综合型案例指管理情景复杂,涉及理论问题较多的案例。一般在讲授完一章或者重要内容之后,教师列出思考题或者案例材料,可以作为课后作业和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要求学生分小组或独立完成案例分析,并形成报告。教师就学生观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未来担任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学生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