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3 14:56: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学技术的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从我给学生的上的第一节课开始,就引导学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学会记笔记。学生记笔记当然要会方法,信息技术的笔记不像语文笔记文字繁多,也不像数学笔记要记很多公式、定理或练习题,也有它记笔记的方法。在信息技术课中,我要求学生记要点,记主要的操作步骤,可以简便记忆,也可以使用一些字母代替文字,只要自己能看懂,方便课后的复习巩固就可以,没有统一的要求。比如,剪切、复制、粘贴命令,学生就可以记为CTRL+X、CTRL+C、CTRL+V。再如,图片的插入,我要求他们这样记笔记:“插入一图片一来自文件”命令,在“插入图片”对话框中选择所需文件插入该图片。时间长了以后,学生就掌握了记笔记的方法,遇到新的操作时就知道该怎么记了,也不需要老师再三强调拿出笔记该记什么了,养成了好的习惯。
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信息技术课程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信息技术概念、原理、方法、技能,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课程目标的实现,形成与信息素养内在要求相一致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一方面,应注重学生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主动建构。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学生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的感悟与内化。
课堂上学生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记笔记需要手、耳、脑并用。一不注意就会跟不上节奏。信息技术课中操作性的知识比较多,学生也愿意听,更愿意去动手操作,有些章节理论性的知识比较多,学生听起来就烦了,注意力不能集中,记笔记在这种时候就会发挥很好的作用。
比如,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这节内容虽然是让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信息及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但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听起来有些枯燥乏味,有的学生就不想听了,这时候让学生拿出笔记本记上相关的概念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避免知识的遗忘
瞬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若不经过进一步的编码,信息就会丢失。输入长时记忆的信息也会发生遗忘。艾宾浩斯的研究证明,对无意义的材料学习后如果不及时复习,遗忘就会迅速发生,其遗忘的进程随时间的推进,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虽然遗忘随时间的流逝而发展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事实上遗忘也并不完全受单纯的时间因素所制约,学生通过记笔记可以避免一些知识的遗忘。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特点,每周一节课,每节课之间相隔一星期,再加上我们是农村中学,学生家里有电脑的并不多,导致好多学生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下次来上课时会有所遗忘。《信息技术》教材被纳入循环使用的教科书,由学生在本学期使用,学期结束时归还学校,供下一级学生使用,这样学生就不能在书本上圈点写画,光凭脑子记,再聪明的学生时间长了也会忘记。基于以上的原因我要求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记笔记,特别是一些复杂的操作题,由于操作步骤多,课堂上的时间有限,课后又不能很好地练习,遗忘的就比较快。学生记笔记虽然课后不能及时练习,但能记住相关的操作步骤,有计算机时能很快地进入状态,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四、补充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教师比较熟悉教学大纲,明白哪些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哪些内容是书本上没有介绍的而且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对于那些教材中没有的东西,就需要给学生补充,这时记笔记的重要性就可以看出来了。信息技术课中的某一种操作会有好几种方法,往往教材中给出一种或两种操作方法,这时候就可以给学生补充其他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掌握适合自己并喜欢的一种方法。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利”
作为一门中学主要学科——数学,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发展智力、全面提高素质的重任.因此探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模式、途径和方法,就成为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一)传统教法有一定局限性
数学传统的教法比较单一,既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又缺乏供学生发现探索的良好环境,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迫切需要探索出能真正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教法.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需要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因此,与传统教法相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为:
1.充分让图形说话,突破教学难点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抽象性有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障碍,仅凭教师口头讲解,难以彻底解决问题.
2.激发学习兴趣,突出课堂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按发展规律和学生认知结构设计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的动态图形富于趣味性、奇异美,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媒体课件可以充分展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感到教学过程自然、亲切,教学内容不是“从天而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记》中说:“善教者,师逸而功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能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联想等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研究问题,从中得出新的理解、新的结论、新的发现.
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传统的教法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知识灌输式的教法,这样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些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只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它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服务,但它只是辅助教学,而不是代替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遵循教学规律.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要适度、适当
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能喧宾夺主
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数学课堂教学在效率上带来“几何级”的飞跃,这已经为无数的实践所证明.然而,如果过多、过滥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喧兵夺主,违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无意注意过多,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未能由表及里,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是为了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进行的课堂活动.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任何教学手段必须以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以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精心挑选和运用适合的教学手段,才能让课前的优化设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得以最优化的实现.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不是代替教学
1.不能让多媒体成为课堂交流的障碍
多媒体有时仅仅把一些事实和现象展示给学生,它代替不了学生的思维,代替不了学生对教师分析的体会,代替不了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进行的实际的操练.因此像课堂上老师对于重难点的详细讲解,对例题的示范演算,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这些是计算机所不可替代的.
2.投影屏幕不能完全代替教师板书
关键词:情境应用;问题设计;思维培养;合作交流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变革,课堂教学变革的关键在教师. 经过多年的努力,广大教师在理念上已形成共识.教师们积极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途径. 由于广大教师都是在摸索中前进,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倾向. 这些倾向具有一定普遍性、隐蔽性,本文提出来,以供广大教师借鉴.
[?] 情境应用的理想化倾向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然而在情境的创设与应用中,很多教师容易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创设过分理想化的情境,导致情境应用不顺畅,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 例如,在苏教版《余弦定理》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出余弦定理,采用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牵牛星A与织女星B分别距地球约17光年和26光年,从地球上观察这两个星的张角为34°,求牵牛星与织女星之间的距离(cos34°=0.83). 这个情境设计的本意是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利用正弦定理无法解决),从而引出余弦定理的推导. 课后笔者与授课教师的交流中,了解到他的思路如下:情境 [数学化]问题(ABC中,已知边a,b及∠C,求边c) [学生已有知识]用正弦定理解决 [认知冲突]向量(=+) [推导]余弦定理 [应用]问题解决. 然而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一过程很不顺畅. 很多学生对光年这一概念不理解,导致注意力的分散. 在正弦定理无法解决后,学生转而利用作高去解决,在计算上又花费了很多的时间. 由于思维定式的作用,学生很难想到利用向量去解决. 教师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引导,学生仍感到不自然. 其实教师的设想是学生能够主动地、比较熟练地运用向量这一工具. 实际上,由于问题的背景不是向量,教师过高地估计了学生主动运用向量的能力,直接导致了这个情境运用并没有达到预先设想的效果. 在上第二遍时,我们共同讨论做了如下的改进:直接以ABC中的基本的向量关系=+作为情境,先利用向量推出余弦定理,而后再解决应用的问题. 这样的处理方式站在学生向量的知识基础上,没有做过高的跳跃,学生能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加以解决问题,在实际上课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可见,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避免脱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避免情境应用理想化的倾向.
[?] 问题设计的操作化倾向
几分钟后,教师开始请几个学生回答上述4个问题,最后揭示这就是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一个思路. 在这个例子中,师生要共同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由于教师将问题设计得过细,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只有被动地进行简单的计算. 看似学生参与了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然而学生的参与只停留在低层次的操作层面上. 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发展,同时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将得不到提升. 操作代替思维是一线教师在问题设计中经常犯的教学错误. 如何回归问题的本质作用,我们广大教师大有文章可做.
[?] 合作交流的形式化倾向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各级的评优课中,合作交流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数学活动,甚至有教师认为不组织学生的交流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实际上,现有的课堂教学中有的合作交流是为了交流而交流,目的直接趋于用而不是看是否有实效. 例如当教学活动进行到教师所设计的交流环节时,现在流行的一种合作交流模式如下:
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大家交流一下. 交流完毕后,每组派一个代表作交流发言.
一般情况下,3-5分钟后,教师请每小组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总结点评,形成共同的认识. 这样的合作交流不得不引发如下疑问:一、是否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二、这样交流是否足够地深入?三、学生到底有多大的收获?事实上,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必然出现学优生参与多且积极性高,学差生参与少且无积极性. 小组中经常出现个人代替小组的现象,无法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参与其中. 由于这类交流讨论的主题往往是即时的,学生在课前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思考,课堂交流的时间又很短(几分钟),所以这样的交流不能深入. 学生有多大的收获就可想而知了. 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也明白这一点,这样交流往往草草收场,感觉上有聊胜于无,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活动. 事实上,教师若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最好能提前将任务布置给学生. 只有学生们充分地思考了,都有了自己的观点,合作交流才能体现出思维的碰撞,才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交流的能力. 因此,在交流合作的组织中,每个教师要避免使其成为形式主义.
[?] 思维培养的片面化倾向
[关键词]《学记》 《雄辩术原理》 课程观 比较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199-01
一、《学记》与《雄辩术原理》课程观的相同之处
(一)关于教学计划
《学记》按照大学修业年限制定教学计划:“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第一、第三、第五、第七、第九年分别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雄辩术原理》提出了一个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的教学计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7岁前的早期家庭教育。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初级学校。昆体良认为,儿童应在公立学校中学习。培养儿童养成无私和自制等品质。三是文法学校。学习“文法”课,道德教育贯穿始终。四是雄辩术学校。在雄辩术学校中,学习一些与雄辩术有关的课程,还需学习演讲、辩论的基本技能。
(二)关于课程内容
《学记》中课程内容是十分丰富。德育、智育兼有。在其教学计划中能明显看出,一至九年的教学计划不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也不同,有“正业”与“居学”之分。昆体良认为,雄辩家应该知识广博、善于思辨、触类旁通、无所不能,使人心服口服。课程内容文理兼备,体系完备,
(三)奠定了分科教学的基础
《学记》所规定的大学开学典礼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生要吟诵《诗·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首先学习如何当官执政。“礼”,主要是教人做人的道理,如何在社会中生存,获得生活本领。《学记》里讲的“皮弁祭菜”,表明上看是教人尊重老师、长辈,但实质上是教人安分守己,维护封建统治。借助于大学课程的教学,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统一。“乐”,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可见,《学记》继承了孔子分科教学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分科教学的基础。昆体良提出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计划,《雄辩术原理》中规定的课程内容为文法、辩证法、修辞、算术、天文、几何、音乐,也就是西方的“七艺”。奠定了西方分科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昆体良的重要贡献之一。
二、《学记》与《雄辩术原理》课程观的不同之处
(一)关于课程内容
《学记》重视“六艺”的礼乐,成为2000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到战国末期,礼乐更受重视。《雄辩术原理》重视传授科技知识。古罗马的课程深受古希腊的影响,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在大学中广泛开设自然科学类的课程。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和对外贸易的日益频繁,加之地理位置优势,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都为希腊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开课的方式不同
《学记》中教学内容是按照不同学年的教学目标而设置,没有明确提出学生上课的具体形式,课程设置方式单一,课堂组织松散。《雄辩术原理》中,主张课程设置应该多门学科交叉、同时进行,课程开设多样性,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目标多样化,这也是昆体良在教育史上重大贡献之一。
(三)关于课程设置的原则
《学记》的教学内容分为“正业”和“居学”,课程设置的原则体现了课内与课外、主业与副业、专业与兴趣相结合。《雄辩术原理》中的课程设置的原则是专业知识的教育应该建立在广博而坚实的学科基础之上。昆体良认为,学科基础知识不牢固、不扎实,所学的知识就会很快遗忘,不利于学科体系的建立。但是仅仅依靠这些学科并不能培养出雄辩家。但是“我们所培养的不是现在已有的或过去的那种雄辩家,而是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雄辩家,没有任何缺陷的雄辩家”。在《雄辩术原理》一书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笔墨详细论述了学科基础的重要性,坚持的课程设置专业教育必须以坚实的普通教育为基础。
总之,《学记》与《雄辩术原理》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无论古今中外,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揭示了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教育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两部著作的作者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和创造性的努力,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两颗光辉夺目的瑰宝。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任钟印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古代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王炳照,郭齐家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订正一些题的错误答案
1)与《必修2》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下简称《教师用书2》)第15页给出的《必修2》第29页第1题的答案“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不对,应改为“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
2)《教师用书2》第16页给出的《必修2》第36页第9题前四个小题的答案不完整,应改为.
3)《教师用书2》第90页给出的《必修2》第115页第10题的答案中的不对,应改为.
4)《教师用书2》第110页给出的《必修2》第123页第2(2)题的答案中的“半径长是1的圆”不对,应改为“半径长是11的圆”.
5)《必修2》第139页习题B组的第3题末的问话是“由以上问题,你得到了什么结论?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而《教师用书2》第135页并没有给出此问的答案,笔者认为答案可以是: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且都相交的直线(叫做这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被这两条异面直线所截得的线段(叫做这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是连结这两条异面直线上各一点的线段中的最短者,用直角三角形中的斜边长大于直角边长可证此结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二册(下B)》(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第55页叙述了这一结论.
6)《必修2》第144页复习参考题B组的第2题中已给出了点M的坐标(x,y),那就说明题中已建立了坐标系,而题中并未建立坐标系,所以建议把此题题目改述为(答案不变):
2已知点M与两个定点M1,M2距离的比是已知的正数m,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提示:应考虑m=1和m≠1两种情形).
2建议对一些题目作修改
1)建议把《必修2》第35页第1题的第(2)小题改为“用铁丝作一个三角形,在三个顶点上,分别固定一根筷子,把三根筷子的另一端也用铁丝连成一个三角形,从而获得一个几何体模型如果筷子的长度相等且两个铁丝连成的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平行,那么这个几何体是”(这样改动后,答案与《教师用书2》第16页给出的答案是“三棱柱或三棱台”相同)
2)《必修2》第35页第5题中的题设“底面直径与母线长相等,”是多余的,建议删去.
3)建议把第79页第1题改述为:
1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BC上,且BE=BF=14BC,将AED,DCF分别沿DE,DF折起,使A,C两点重合于点A′.
(1)求证:A′DEF;
(2)求三棱锥A′-EFD的体积.
4)建议把《必修2》第110页习题A组第6题改为“已知点A(1,2),B(2,0),P(0,3),Q(-1,1),M(1,0),N(-4,0)六点,长度分别为|AB|,|PQ|,|MN|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为什么?”
5)建议把《必修2》第110页习题B组第8题中的“0
6)建议把《必修2》第128页练习的第4题改为“已知直线l:y=x+6,圆C:x2+y2-2y-4=0试求直线l与圆C公共点的个数”(答案:0)
7)建议把《必修2》第132页练习的第2题末的“求这座圆拱桥的拱圆的方程”改为“求这座圆拱桥的圆拱的方程”.
8)建议把《必修2》第132页习题第1题末的“如果相交,求出交点坐标”改为“如果有公共点,求出公共点坐标”.
9)建议把《必修2》第133页习题第8题中的“斜边BC为m”改为“斜边BC长为m”.
10)因为《必修2》第138页练习的第3题及第139页习题B组的第1题有重复,所以建议删去前者保留后者并且《教师用书2》第134页中对这两道题的解答中均出现了线段的长度是“98”,应改成“72”在前者的解答中,需要验证“7+7>98”(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而对于后者是不需要验证这一步的(满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
11)建议把《必修2》第144页复习参考题B组的第4题改述为:
(1)交点A,B的坐标; (2)AOB的面积
12)第144页的复习参考题中应添上关于“43空间直角坐标系”的题目.
3一些定理的叙述应作改动
《必修2》第55页写道:
“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命题可以写成“若……则……”或“如果……那么……”的形式,但若写成“……则……”或“……那么……”的形式笔者认为不妥,建议把它改述为:
“定理若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必修2》第57、59、65、71页的定理都应进行改动.
4对第86页脚注的异议
《必修2》第86页的脚注是“我们约定:若没有特别说明,说‘两条直线l1和l2’时,一般是指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第87页又写道: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其斜率分别为k1,k2,有l1∥l2k1=k2.
请注意:若直线l1和l2可能重合时,我们得到k1=k2l1∥l2
或l1与l2重合
由这些叙述,就使我们对脚注的话无所适从:在解题时,应不应当考虑两条直线是否重合呢?
再来看第87页的例3:
第89页练习的第1题是:
1判断下列各对直线平行还是垂直:
(1)经过两点A(2,3),B(-1,0)的直线l1,与经过点P(1,0)且斜率为1的直线l2;
(2)经过两点C(3,1),B(-2,0)的直线l3,与经过点M(1,-4)且斜率为-5的直线l4.
《教师用书2》第40页给出的答案是:
显然,这些解法都没有考虑两条直线是否重合的情形.
第89页习题的第6题是:
6判断下列各小题中的不同直线l1与l2是否平行:
(1)l1的斜率为2,l2经过点A(1,2),B(4,8);
(2)l1经过点P(3,3),Q(-5,3),l2平行于x轴,但不经过P,Q两点;
(3)l1经过点M(-1,0),N(-5,-2),l2经过点R(-4,3),N(0,5).
从此题题干中的“不同直线l1与l2”来看,说明我们以后解答此类题时,应考虑两条直线是否重合的情形(第(2)小题中的条件“但不经过P,Q两点”应去掉,因为它与题干中的“不同直线l1与l2”重复)
第94页的例2是:
从此题的答案来看,说明以后解答此类题时,也应考虑两条直线是否重合的情形.
第104页练习的第2题及第109页习题的第1题中三个小题的答案均有两直线重合的情形.
所以我们在编拟此种题目时,难以保证两条直线没有重合的情形,因而建议去掉第86页的脚注,且此种题目的处理方法按老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的方式处理:考虑重合的情形,且应当先讲述“直线的方程”,再讲述“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5
关于第99页的脚注
《必修2》第99页的脚注“法国数学家,解析几何创始人之一”是对笛卡尔的介绍,虽然该书第111-112页对笛卡尔有较详细的介绍,但首次介绍笛卡尔时,还是应当介绍其生卒年建议将此脚注改为“笛卡尔(Descartes,1596~1650),法国数学家,解析几何创始人之一”.
另外,《必修2》第125页中的“王浩(1921-1999)”应改为“王浩(1921-1995)”(可见相关网页或1995年第6期《哲学研究》第79页的文章《王浩教授在美逝世》).
6
关于第103页的“探究”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教育观念的变化,也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授课内容的呈现方式、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师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如何让教学设计既在规定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集体备课无疑是一个能让教师在合作探讨中找寻最佳教学设计方案的科学、高效的途径。
集体备课是在教研组的组织指导下实施的"研读课标、教材,分析课堂学习情况,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所谓的集体备课,强调的是教师要有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共同提高。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但是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
1.备课要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理念是什么?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现(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所以,在备课时同样体现在"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任何一次教育改革,无不以教育观念的变革为先导,教育每前进一步,无不依赖教育观念的突破,备课的改革也是一样。首先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必须有突破和创新,可以说,没有教师教育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转变,就不会有整个备课内容方法上的突破,真正树立。我们不仅要对学生今天的数学学习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教师若真正确立了这样的理念,就会在备课上关注学生,只有将以上这些理念烂熟于心,教师们在备课中才能给自己的课堂教学重新定位,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2.备课要注重深挖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材有全面、深度、系统的解读。
2.1备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教学内容的广度就是一节课传输给学生的信息量。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备教材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
2.2备教材的顺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呈现一般是叙述性的、静态的,大多数教师直接采用课本上条件完备、结论明确的例题和习题作为学习材料。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要把静态的知识内容结构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必须有一个积极主动、有效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师在知识的呈现上,应由静态封闭转变为师生共同探究,在动态中生成。
2.3备教材中隐含的教育资源。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实际情况用游戏、表演等活动,将情境图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境化,使学生全身心地投身于真实的活动环境中,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所不在。这样,把教材中提供的素材通过设计实际情境的方式,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理解数学,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备教材时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要灵活运用教材,又要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作用。
3.备课要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和难点
3.1深入研究学生,找准教学起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备课时教师要能想到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2)学生自己已经解决了什么?(3)学生还想知道什么?(4)想知道这些问题,学生是否能通过合作来解决?(5)哪些问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6)哪些疑难问题还需要拓展与延伸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也就明确本节课中教学的切入点和主要完成的目标了。
3.2分析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难度和心态来确定教学难点。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具有逻辑的严密性,而且还有小学生认识、心理活动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性。因此,确定教学难点的意义在于依据教材,对来自学生方面可能妨碍、影响教学进展的种种因素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并在课前就要成竹于胸。数学知识中的新概念、新公式、新法则、新性质、新关系、新思路等,固然是教学中常见的难点内容,但是因为难点是出于学生方面,所以教师确定难点时不能只看知识中的"新"字,更不能错误地认为"教师面前无难点",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分析和研究。因此确定教学难点时,教师应该注意两点,首先要在心理位置与思维水平上与学生实行互换,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认真分析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过程中的难处。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认识和心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障碍。
4.备课要设计合理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课堂练习,是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如果能以学生的知识自主构建的过程为出发点,根据知识的纵、横联系设计合理的课堂练习,能展现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弄懂知识的来龙去脉;能让知识的教学过程成为学习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处理、最终内化成知识的过程;实践与创新的过程。
一个好的准备练习,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的线索,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一个好的尝试练习,能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探索新知。而教师要设置思维障碍,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果子",并在知识的关键处、思路的阻塞处或学生的疑惑处加以引导、疏通、启发。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误区
信息技术是一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它能使形、声、色、动、静发生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因而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显著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容易使用不当,要恰当地运用好它,需做到以下“六忌”。
一、应该准确定位,避免越俎代庖
适当地选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发挥,但信息技术不能代替教师。尽管有些信息技术有一定的趣味性、吸引力,但真正使信息技术产生趣味性、吸引力和激励作用的是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如:学生读懂了内容、答对了问题时发出奖励信号(如“你真聪明”、“真有两下子”),否则发出否定的信号(如“再思考一下”),表面上,这种奖励和惩罚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然而这种外在操作性奖励和惩罚是机械的、单一的、有限的。如果离开教师的引导、感化、陶冶作用,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内驱力就会消失。
正由于课堂上信息技术部分代替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不但要对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更要注意学生个体化、个性化的发展,注意因材施教,发现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因此信息技术的作用应定位在“辅助”上,切忌越俎代庖,教师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
二、应该分清主次,避免喧宾夺主
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最需要的地方适量、适度地用活信息技术手段。有些教师尝到信息技术的甜头,一味追求电教媒体的作用,不深入钻研教学内容,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地方,也让信息技术唱“主角”。
如:有一位教师教学“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时,利用信息技术显示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先显示展开成长方形,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出圆柱体侧面积公式。接着,又让学生思考圆柱体的侧面积还可以按哪些图形展开得出公式?学生经过较长的思考时间才得出,还可以把侧面展开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各由它们的面积公式推出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学生想出一种,教师就用信息技术演示一种。也许教师看到这种展开方法的多样性,认为是展现信息技术三维动画演示的好机会,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及求异思维的良好契机,于是把教学的目的转向探寻展开的多种方法上来。实际上重要的是学生是否真正领悟到转化的思想,及借助转化结果,由学生自己探索转化前后图形间的关系,不应把两方面割裂开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这个真正的“主角”,只是充当信息技术画面的观众,却没有“做数学”的机会,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干”,学生没有通过亲身操作实践的体验,对学到的知识怎会有深刻的印象呢?
三、应该把握进度,避免浮光掠影
由于信息技术呈现信息的速度快、容量大,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而把课上成了“走马观花”式的教学。此时,教师要适时地“停一停,顿一顿”,让学生“思一思,想一想”。如:在认识直线、线段、射线三个概念时,利用信息技术演示,不过几秒钟就可以解决,此时,如果先显示一条蓝色直线并向两边延长,停一停,使学生思考认识“直线是无限长的,直线没有端点”;随着,直线上出现两个红色的点,两点之间一段变为红色并移下,顿一顿,使学生认识“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有限长的”;电脑再显示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并显示手电筒和太阳发射光线的过程,让学生想一想,认识到“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射线是无限长的,从一点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引出无数条射线”。辅助于板书最后得出了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学生理解起来就扎实到位了。这样利用信息技术“动”的优势,辅之以“顿”的功能,就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节奏,从而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应该斟酌损益,避免画蛇添足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制作也越来越精致,使信息技术课件在声音、文字、图画、动画方面更加出色。这一方面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了,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就停留在此,对所学习的内容反而不感兴趣。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7+几”的内容,新授结束后,他是这样设计练习环节的:
(1)先跳出一位“小博士”为大家出题,然后小博士在以下的练习过程中一直站在屏幕的左上方晃动着脑袋,在他的头顶上不停的闪烁着一个大问号。
(2)运用拟人化的练习形式,五彩缤纷的小动物一个个出场了,喜鹊衔题、熊猫吹泡泡、小象踩大球……,每个小动物给孩子们带来“7+几”的各种题,每个小动物出场的过渡方式较多。
(3)同时出现背景音乐,加以烘托。
结果,低年级的小朋友沉醉于动物画面、音乐的欣赏中,大家都忘了对问题本身的考虑。老师好不容易才把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画面中不停摇动脑袋的“小博士”又扰乱了孩子对问题的思考。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任何的画蛇添足,只会弄巧成拙,妨碍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
五、应该妙用精用,避免泛滥成灾
有些教师瞄准信息技术出图迅速,画面富有色彩及其化静为动的功能,对信息技术情有独钟,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都做在电脑中,动静态画面泛滥成灾。有时候,往往是过分强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忽视了抽象思维的训练。
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教科书、直观教具、板书)之间应是一种融合的关系,两者应该配合使用。该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则要用好用足,不该用的时候坚决不用,教师要通过语言讲授、教具演示、板书设计和信息技术的密切配合来辅助教学。如:优秀的板书能完整、科学地展现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概括性、持久性、完整性等特点,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如果只看信息技术演示,充其量只是一种“视觉暂留”,不能及时把看到的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六、应该立足实际,避免挂羊头卖狗肉
并不是教学手段现代化了,就是教学观念现代化了。在实践过程中,打着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幌子,做着代替教师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的事情,这种现象还时有发生;还有的教师不谙操作,把信息技术当作傻瓜照相机,上课敲回车,一旦敲过头,就束手无策,方寸大乱,只能让技术人员上台重新调试,倘无外援便干脆弃电脑于一旁……于是一堂课从此一败涂地。用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每一位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决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要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刻苦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潜心于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提高驾驭教材,驾驭媒体,驾驭学生的能力。
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介绍了与本文相关的集对分析、可拓数学、模糊数学的基础理论。集对分析主要涉及联系度、同一性和差异性等内容。模糊集理论主要涉及模糊集、隶属度函数、模糊矩阵和模糊关系等内容。可拓数学主要涉及物元、可拓集合和关联函数等内容。第二章研究了三种不同的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方法和步骤。第三章结合移动通讯中的实例,用三种方法分别进行评价与比较。第四章对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总结并对对三种理论的应用进了展望。
关键词:集对分析 可拓数学 模糊数学 物元模型 联系度 关联函数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2
绪论 3
第一章 集对分析 模糊数学 可拓工程的数学基础 4
…………略
第二章 基于集对分析、可拓工程、模糊数学的复杂系统的评价 25
…………略
第三章 三种评价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研究 31
…………略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37
参考文献 39
致谢 40
:20000多字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
有中英文摘要、目录、图、表、参考文献
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