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3 14:56: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男生声乐训练的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声乐艺术表现力辩证关系
中专学校声乐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5—17周岁,有些学过一点发声方法,有些一点也没学过。入学以后,经过一个时期的声乐技巧、技能训练,他们基本能唱一首完整的歌曲。但到了舞台演出和考试汇报时,却出现了声音“假、大、空”的现象。笔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探索出一套新型教学模式。
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中专学校声乐教学对象分三类:一种是教师仅仅通过讲解示范、启发引导,马上就能领悟到声乐发声方法、唱好作品的学生。他们的演唱往往具有激情和表现力,声音也比较圆润、丰满、流畅、动听,表演自然。这类学生善于与教师配合和沟通,热情高、学知欲望强,课下完成作业也积极。另一类学生,教师虽然运用同样的上述教学手段和方法教他,而他却不能马上领悟到教师的教学理念、意图和目的,反应也不敏感、情绪也调动不起来。自然,他们的声音也就打不开,更谈不上悦耳动听和激情表演了。对待这类学生,教师要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引导。通过形象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打开心灵的闸门,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调动“情商”。最终,使他们的声音和激情碰撞,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第三种学生,他们通过模仿造做出来声音,情感表达僵硬、声音气息不流畅贯通,自然,表演就更谈不上了。但他们学习热情很高、上进心强,急切地想表现自己。对待此类学生,在教学时,不应急于批评,更不能拿他们的缺点与其他好的学生来比较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是给他们讲解清楚教学理念:无论多么高超的声乐技能和技法,都是为情感服务的,都是心灵在歌唱。只有明确了教学理念,他们的声音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打开,表演才能自然、流畅,情感表达才能恰到好处。
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
在声乐教学实践中,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在教师授课的同时,要超前地和学生一起研究和欣赏最近时期最红、最火、最受人们关注和喜爱的歌唱家、音乐会及歌手大奖赛。多看戴玉强、阎维文、、宋祖英等著名歌唱家的影像作品。分析、研究、总结他们的歌唱技巧、方法及成就;让学生明确只有用“心灵歌唱”,才能唱到人们的心里去,才能心心沟通,才能打动观众,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声音的技法与技巧。从而学生明确什么是“声情并茂”的演唱。再者,教学中还可利用歌剧《党的女儿》《江姐》《白毛女》等影像作品来启发和感化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歌唱和表演的关系。
三、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众所周知,15—17周岁的学生都尚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心理和生理都非常稚嫩且天性灵活好动。要在这个年龄段建立声乐的发声腔体,训练出良好的歌唱乐器相当困难。首先用“鼓励”的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热情,对学生微小的进步都给予肯定。然后从“真”声挂“假”声到“混声”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开始时可用“哼鸣”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深呼吸支、头腔位置等。建立了声乐的歌唱通道后,就可运用哼鸣状态来带动汉语音韵的十三辙,进行扩张声音练习,用“春、夏、秋、冬、南、来、北、往、各、界、互、报、喜”代表汉语音韵十三辙训练头腔、咽腔共鸣和胸腔联合式呼吸,最后,带动全身心去歌唱。对于尚未度过“变声区”的学生就要利用学生自身的童声来训练。因为他们是童声,自然上高音就困难,教师可找一些音域相对适度的歌曲训练,避免拉伤声带,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变声区。如何解决男生的男高音问题呢?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当男生唱到小字二组e2—f2(即“换声点”)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让男生从“w”母音拢着唱,闭口音开着唱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到腔体扩张的感觉,找到声音的高位置,进而全身心地投入激情歌唱,忘记换声点“高”音的存在。这样就顺利地通过换声点,达到字、声、情、表、形统一,声音乐耳之目的。
一位好的声乐教师会有很强的声音分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简单、灵活、有效地解决学生声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声音训练的角度看,正确的歌唱方法是整体的歌唱,这要求教师的听觉是平衡的,思想方法是辩证的,看问题是客观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全面的。在训练中,如果过分强调声音的靠前和高位置而忽略了与他们成反向的声音垂直“拉伸”和气息的深度,就会失去歌唱的平衡性和完整性。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声音位置时,始终要注意与它反向的气息的运用;反过来,在提示气息放下来时,又要注意声音的高位置;提示声音靠前时,要注意声音的垂直状态;在提示喉咙打开时,要注意声音的集中或加强声带的张力;当强调吐字清楚时,要注意科学歌唱方法的运用等。此外,歌唱中的每一个字都要在科学唱法的共性之中,而科学唱法中的每一个字,又有它本身的个性体现;歌唱的姿势既要放松又要积极等。
声乐教师往往习惯用听觉效果来要求学生,这样会造成声音向单一或局部方向发展,失去歌唱的平衡,使声音无法控制,科学的歌唱状态也受到破坏。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时刻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正与反、上与下、前与后、大与小、宽与窄、声与字、开与闭、紧与松、横与竖、圆与亮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而保持良好的、科学的歌唱状态。
本文作者:范海平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中学
注重方法教学
学习歌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歌唱的器官小部分暴露于体外的在歌唱时可直接受大脑支配外,其余大部分必须通过科学训练才能达到间接控制生理功能的目的。所以要想立刻改掉歌唱时的弊端,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时间的磨练。发声是根据发声生理学研究,人的嗓音的整个音域中,最自然、最容易发出的又最省力的,是人们用于说话的一段音区的声音。声乐上称为“自然声区”,也叫“中间声区”。发声是建立良好歌唱状态的基本手段,是有效改善与发展嗓音、提高歌唱能力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变声期嗓子的明显变化就是哑嗓,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变化反映,合唱队中有位女同学这种现象非常明显。在一次练习中发现这位学生的牙关并没有打开,偶尔一次打开声音状况还不错,我让她单独演唱了两遍。第一遍,不予她说方法,让她用自己的方法唱,可唱到一半她停下来说老师我高音唱不出来。确实牙关没打开怎么唱都觉得压抑,怎么能唱上去,怎么能有好的声音,在鼓励下她吃力的唱完了一遍。第二遍的演唱我要求她每个字都要打开牙关,要撑住气息。这位学生也挺聪明,看着我的嘴形带着气息很轻松的唱完了第二遍。而同学们也惊奇的发现,这位同学第一遍的演唱声音是沙哑的,高音上不去,而第二遍的声音却是非常干净。所以接下来的集体演唱中,几乎所有的学生也能够尽量的打开牙关。我把这个例子在每个班上音乐课时讲出,现在学校每一位学生都知道唱歌要打开牙关。抓住一些特殊的学生,让他们成为一个典型的例子,不予学生讲空话,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得到概念,获得方法。让学生用脑袋去思考音乐,去实践音乐。
注重技能训练及基础训练
歌唱的方法很重要,呼吸却是重中之重。歌唱呼吸是一门广泛而深奥的学问。而在我国古代的声乐理论里也有说到“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和“气动则声发”。今天,我们强调呼吸是发声的源泉,是歌唱的动力,是歌唱的生命。不仅是对呼吸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而且更加突出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正确的发声,良好的共鸣乃至对歌曲思想感情的表达都与呼吸密切相关。因此,在歌唱时只有掌握最自然、最深长、最正确的呼吸,才能具有丰富表现力的歌唱物质动力,才能更为自如地进入歌唱艺术创造的境界,达到精神和身体的和谐,声音形象和角色形象的统一。初中阶段的学生练习声乐不能够用喊嗓的方式进行,尤其是男生更不行。必须要用气息带动,这样才不会造成嗓子受损。到底怎样运用气息,实际上很复杂、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我模仿迪里拜尔教学中的弯腰找腰部气息的方法,效果很明显,学生找到了腰部的气息位置。要把气息保持住我让学生在腰部系一条绳子,用力绷住腰部,要求学生把握好吸气的状态,顶住气息。这个效果也很不错。有充足的气息,可以更好地抓住音准,可以让你的声音更佳的有质感。合唱队中只有一位男生,嗓子一般,音乐感觉也并不是特别好,唱歌老走调,在社团课中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走调或找不到调。很想劝其退出,可怕打击他的积极性。再说,有个差点的同学在内,可以给其他同学做个反面例子,这样所有同学进步可以大一点,起初我的想法就是这样。可上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学生并不是天生条件不行,而是后天的培养不够,我开始每节课特意在他身上花了一点时间,从练气息开始,还不错,小孩抓住了气息点。因社团中男生较少我让他坐在了钢琴旁边,盯着他唱谱,在气息的带动下,现在音准抓得还不错进步不少。该男生有个优点,每次唱歌都会把嘴巴张得大大的,所以现在即使不让他唱大声,他在同学中的声音还是挺明显的。他从一个反面教材的学生通过气息、方法、音准的训练现在都成了每次正面示范的学生。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声乐艺术又是音乐教育中最容易普及的一门艺术,它不依赖其他乐器,而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修养,因此成为音乐教育中一种最简洁、最广泛的实施手段,所以在初中课程里也应当重视学唱的科学教育。
【关键词】良好的习惯呼吸发声共鸣声区以及换声问题声乐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2
一、呼吸
呼吸,顾名思义就是呼气吸气,这里包含着吸气与吐气两个运动。
1吸气:吸气时尽量将气吸到肺的底部,背部要挺立切忌肩膀随着吸气起伏,吸气时下肋骨要扩张,腹部要向前方和左右两侧膨胀,小腹不能像平时呼吸一样松散,要用力控制收缩。身体的脊柱在吸气时是正直的不可晃动,两侧肋骨要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把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
2吐气:唱歌是一个吐气的过程,但我们仍要保持一种吸气状态,这是很玄妙的一种感觉,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均匀地吐气,体会一种气息对抗的感觉。这点很重要,就好比充足了气的气球,如果一下子放松了,很快就没了气,人也是这样,没了气还怎么唱得出来呢?所以说必须在唱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吸气的状态,这是一种对抗,一种控制。
3唱歌时要有气息支持点:气息支持点也就是声音要有一个立足的地方,我们咳嗽时候能很轻易地感觉到它,具置在横膈膜及下肋两侧。一些人唱歌时常常唱得脸红脖子粗,能明显的看到脖子额头上冒青筋,高音就是上不去,常常破音,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喊破了嗓子,这是气息支持点没有保持住。
二、共鸣
1共鸣的最佳地点
想唱好歌曲,先要找到在哪里发声才最好最合适。口咽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的第一个共鸣区域,在人体生理结构上它连通着头腔和胸腔,对气息的分流分配时至关重要的,帕瓦罗蒂也曾经强调:“歌唱时其它腔体上的声音振动,必须以口腔的共鸣作基础。”说明了整个口咽腔的共鸣对唱歌很重要。而且口腔共鸣对声音的丰满,音色的美化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口腔中振动的地点
口腔中选择的振动点应当既能是歌词演唱的清晰优美,又不能对声带造成伤害,而且便于与鼻腔以及腔腔共鸣构成联系。目前公认的最佳振动点原则上是在口腔前方离声带越远越好。因为这样振动点就远离了声带,既不损害声带,也不会干扰口腔肌肉和声带的运动,以便唱出的歌词更清晰悦耳,而且利于把歌声外放出去,不含着。
三、换声区及换声机理
某一声区和相邻声区的过渡部分习惯上称为换声区。
马凯西的学说认为男女各个声部都存在三个声区 :即高音―头声区,中音―混声区,低音―胸声区。低声区以真声为主,高声区以假声为主,中声区则是以真、假声混合形成的混声为主。我们平时说话的声区是自然区,各声区从自然声区转入高声区,都有相对固定的转换点,这个点就称为换声点。男女各声部的换声点分别是在:
女高音:#f2 女中音:be1 女低音:#c1 男高音:#f2 男中音:be2 男低音:#c2 。好的歌唱家都是唱到字分发音的声部是采用换声区的方法来歌唱的,而不是我们一般人用的自然区唱法。声区及换声理论离不开真、假声,其实换声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在不同声区之间真声、混声和假声之间的过渡。
四、换声训练
我们在声乐训练中常会遇见女声"真假声"混乱,一会真声,一会假声,做不到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唱到高声区控制不好就突然全变成了假声,不能做到中高区声音统一,浑然一体的感觉。由于男生自身生理特点的原因,低声容易唱,高声区唱总是不上去,一唱到高音时喉头就跟着上提,生生地喊叫的声音,有甚者就出现破音。对于所有人来说高声区总是不好掌握的,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不懂换声区的唱法及没有掌握好换声区的唱法而出现的问题。
1女声的换声区训练
女声各部经过换声点时,关键是掺入适当的假声,而不能再单纯用真声唱,而是适当掺入假声,形成真假声,形成混声。如果女声经过换声点时不掺入假声,那么由低声区升到中声区时真声就会太多,当遇到高声区时再往上声音在往上发展就会产生破裂,并且将失去高声区。所以,女声的换声区训练,我认为关键是过渡不能用真声,要解决如何学会混声,利用混声过渡,这样才能顺利进入高声区,才能使中高声区统一起来。
2男声的换声区训练
男声的换声区过渡不同于女生的掺入假声法,而主要是解决"敞开"和"掩盖"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男生各声部在通过换声点时,不能再在像平时一样用敞开的声音唱,而是采用掩盖的一些手段,来掩盖声音的不足。比如:当“啊”的母音唱到换声点的时候,不能再唱成纯“啊”的母音,而是略微带一点点“呜”音,形成一种啊和呜音的混合音,使啊母音变得更加暗沉更加圆润,这就是换声区的掩盖手段。只有掌握了换声区的掩盖唱法,男声才能顺利进入高声区。
通过换声区时,要放下喉头,保持喉头的稳定,其位置不变,不能随着音的升高而随意抬高喉头,同时,为了使声音顺利地掩盖过渡到另一个声区,注意要抬起咽喉处的软腭打开咽腔。当声音进入到换声区时,还要注意声音尽量要集中,想象声音像一条线一样向前输出,不要发散,因为这样不但肺部和声带会很吃力易疲劳,而且声音上难以实现掩盖。
五、结语
声乐学习切记不可操之过急,以为学习了声乐知识就以为自己可以唱得好了,声乐是一门既需要把理论知识熟记于心,又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来把知识变成一种习惯或者是本能反应。例如,当你一开口时,你的气的储存点就放在在自然而然在支撑点上,口腔的振动点就在口腔前半部分,换声过渡时真假音恰好气息均匀。声乐就是这样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艺术,在掌握了正确的呼吸、发声、换声方法后,你的以后的成就很大一本分在于平常的基础练习。只要大家有足够的自信,坚持不懈,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好地掌握它的。
参考文献
[1]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 [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吴天球.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3]林俊卿.歌唱发音不正确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
关键词:声乐教学;技法训练;研究
裴子言先生原系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曾被教育部、文化部授予为声乐专业优秀辅导教师, 不仅多次获得国家级声乐大赛金奖,更有不少学生现已成为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骨干,真可谓桃李芬芳、硕果累累。1988~1992年间,为了援助我校“年轻的”音乐系建设,他先后五年在我校音乐系代授声乐课。在此,本文将对他在声乐教学中的声音技法训练予以探讨、研究,以供后人借鉴传承。
1.生动形象的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在教育界普遍运用,而每位教师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都有所不同,裴先生却是在善于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引用。记得有一次我听他的声乐课,学生一时找不到发声感觉,使劲地唱声音,怎么也唱不到气息上,他便从座位上站起来,围着琴凳走了一圈,微笑着谦和地说:“你动动脑筋,不要一味地追求音量。音量的大小就像绘画中色彩的浓淡一样,色彩对比度越大,立体感就越强。声音也如此,音量控制越好,音色就越柔和,声音的表现力也越丰富。那怎样才能控制好音量,获得柔美的音色呢?不要想到在嗓子上给力气,要在气息上想办法,把声音用抽丝般的感觉往远送,你试试!”果然见效,声音的力度和音色的对比度就自然出来了。
2.独特的“假声位置真声唱”教学
关于声乐教学中声音技巧训练问题,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裴先生他从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也不迷信任何名家,而是善于思考、研究名家的教法,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在教学中他却提出了“假声位置真声唱”的教学理念。这是他几十年声乐教学中的精髓。他说:“声乐教学中的声音技法训练,本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却被一些专家学者搞得非常复杂、深奥,让人难以理解并望而生畏,尤其是男高音的训练。西洋的‘混声唱法’固然对声乐教学起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概念较为模糊,不易让人理解和运用。”而“假声位置真声唱”与“混声唱法”同出一辙,但它语言简洁,又形象具体地直接回答了怎么“唱”,无论教者或学习者,无论是统一声区还是扩展音域都便于把握“混声”的度。
3.独到的初级教学“微声法”
不少人认为初学者难教,声音与气息难以协调,而他在声乐教学的初级阶段采用“微声教学法”则易于克服声音与气息难以协调的问题。杨芳丽是我考前学生,嗓音条件和悟性都很一般,用大本嗓唱,高音很困难,所以想向先生讨教几招女生的初级教学法,听他给杨芳丽上课,只见他用几条简单的发声练习,结合i、a、u等元音交替练习,要求她先不把声音唱出来,只要求放下喉头打开腔体,在假声位置把声音唱到气息上,待气息和喉头协调稳定后,再用“假声位置真声唱”的感觉,逐渐加强气息的对抗,慢慢把声音放出来。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杨芳丽同学的声区得到了统一,音域也扩展到g2。在她刚入学时,是全班最差的,而到毕业时声乐成绩已跃居全班中上水平。师生们都认为她的声乐进步最大。先生退休后所教的考前生,大都使用“微声教学法”统一声区,其效果甚佳。
4.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中学生变声期;音乐教育;嗓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038-01
一、变声期概念
在青春期前,男孩、女孩的声音几乎是不存在声音本质上差别的。青春期是每个少年要经历的发育过程,这个时期嗓音会有一个大的变化,男孩出现了高音发声的困难且持久力差、音域也显著下降,声音粗哑、胸声增多、音色变暗等明显的变化,暂时出现发声困难、声音嘶哑低沉、嗓子不舒服,有点像重感冒的特征,音域先是变窄而后变宽;女孩开始由于声带充血而声音涩滞,后期逐渐变得圆润且音域渐趋宽广,尤其是在音色方面具有了女性特有的特点。这种变化被称作变声,亦称青少年变声期。
长期以来,变声期的少年似乎与声乐学习无缘。在这个时期,声乐的学习几乎为0,医生和老师都要求孩子们尽量小声说话,尽量不要大声唱歌。
二、正确对待变声期――让学生明白变声期保护嗓子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声音发展经历三个时期:童声期、变声期、成人期。变声期又分为三个阶段:变声初期、变声中期和变声后期。变声初期,嗓音并无太大变化,有时候会感觉嗓子不听使唤,会出怪音;在变声中期,嗓音的变化明显,男生的变化尤为突出,音调变低,且在唱歌的时候不容易控制,高音上不去,有的则表现为发音嘶哑,音色不纯;在变声后期,说话的声音变成了成年人,但唱歌的声音还不太稳定,声音不结实。变声期出现时期的早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的说,男孩的变声期在13-15岁之间,女孩的变声期在12―14岁之间。通常男生的变声期的时间较女生长,少则几个月,多则需约近一年,而女生较男生短,大约6―10个月即可完成。此外女生在时间上比男生大约早半年至一年,并且在变声期的声音变化方面较之男生要轻得多。
让学生了解变声期嗓子的变化,明白变声期的声带常处于充血或生理的炎症状态,声带失去控制能力。声门发声时不能完全闭锁造成发音不准等,和在此期间保护嗓子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正确对待自身的变化,并有效规避可能对自己嗓音有害的事情,保护嗓子比如:避免吃过咸过辣过酸的食物,注意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加强营养,多吃蔬菜水果,生活作息规律,坚持锻炼身体,有节制地使用嗓子,避免大喊大叫。另外,这有利于减轻学生害羞、怕同学们笑话等等的心理负担,排除学生变声期间的紧张、恐惧、情绪不稳等。
三、变声期教学方法探索
1、劳逸结合
作为老师应当注意让学生劳逸结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酌情使用嗓子,尽量多听少唱,轻声唱或低八度唱等方法,使学生得到适当的休息。学生练习唱歌时,老师在旁指导,应每次练习十分钟左右,间隔五分钟,使喉咙放松休息,避免使学生唱自己力不胜任的歌曲或高音,一旦发现学生声音严重嘶哑,一定要禁声并请医生检查。
另外,如果老师具备出色的钢琴弹奏水平,这能激发学生歌唱的热情,能够有效建立音准、指导歌唱并渲染气氛,使学生在训练的同时获得审美的乐趣。
2、强化母音
注重头声带动的夸张的母音训练,即a、e、i、o、u的训练。黄银娥(2011)编成的五字口诀:“a、e、i、o、u,母音是关键;‘深圆连轻’始,防止‘累扁坍’;分清头腹尾,能字正腔圆;过渡无痕迹,表情要自然。“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种教学方法。深圆连轻能够调整声带到最佳闭合状态,减少学生声带负荷。“o、a、i、e”的练习先在同一单调上练唱,再用练声曲反复移调。其次,学生歌唱时,可以辅助以动作练习,有利于缓解学生拘束、声音过轻、表情僵硬的状态。
3、正确的发声训练
国内外专家的多方实践证明,训练少儿歌唱发声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强调头声带唱,把追求音质的美放在首位。目前训练中学生发声歌唱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胸声歌唱(即全真声歌唱),一种是头声歌唱即真假声结合(美声)。用头声一直下行使用到e1或d1,把g1和d1之间的声音训练得和胸声区的声音一样,具有同等大小的力度,且十分安全。用胸声歌唱,追求音质美,不求音量大小,使得声带与喉部负担比较小,学生不易疲劳,轻松自在,游刃有余,符合中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是有效的训练方法。
4、注重趣味
“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黄银娥2011年将这种训练技巧编成七字口诀:“气息走在歌唱前,放飞风筝拽紧线;长音练习像闻花,跳音呼吸狗吐舌;肢体语言助歌唱,‘无声练习’固方法。”有助于理解呼吸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声乐 练习曲 训练方法
一、练声曲的种类
练声曲的种类一般分为五种,一种本身就是练声曲,由早期的视唱练习曲发展而来,“唱名”而不使用“元音”的发声。后来演变为钢琴伴奏、没有歌词但是带有曲调的练习曲。第二种本身是声乐作品,而不是单纯的练声为目的进行创作的练声曲,只是把原有的声乐作品中歌词曲调只留下曲调,以此用以练声。第三种是为和声或独唱准备的练习曲,这类练习曲主要是根据演唱分类进行,针对性较强。第四种是独唱练习曲,主要针对独唱进行设计的练习曲。第五种是歌唱咬字练习曲,这类练习曲重点的是对咬字的练习。
二、练声曲的训练方法
练声曲的训练方法,首先要注意气息,气息主要需要口、鼻、肺、胸腔以及各器官的协调和平衡,方能将整个表演达到预期的效果。演奏者只有掌握好正确的气息,调整身体的状态,让声音和气息的相辅相成,才会产生行云流水般的音乐。
1.面罩共鸣练习
在全面建立口咽腔共鸣效果,后胸腔的训练中可以加入一个共振运动,可以使用半打哈欠的状态吸气,从眉头发射到脸上高频声波的感觉;混声练习,注意男女生在声音练习中换声点的不同,让学生寻找最舒适的发声练习,在混声练习时要注意学生的中声区处于稳定状态的基础上加以训练,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鼻腔、咽、喉必须始终保持开放的状态,在同样的频率中,感觉鼻咽腔有一个焦点,咽腔在一个长期的、紧张而深入的力量,它会产生一种气感,以咽壁、直顶盖产生明亮、集中、高仓位和穿透共振的声音效果。
该练声曲为2/4拍,唱e(鹅)时,口形比“啊”稍小-些,舌的后部稍稍抬起,声带 自然闭住。气、声注意同时发出,并注意用耳朵监听声音音色。用半音、半音升高的方法反复练习。
该练声曲为2/4拍,唱a母音时,上腭自然地向上打,舌头平放,唇和两腮都比较松弛。气息保持住,唱a时注意气息要平稳的呼出,使声音自然富有弹性。同样用半音、半音升高的方法反复练习。
2.叹气哼鸣练习
叹气哼鸣是一种声乐基础训练的手段。对于初学者是学习控制方法,有效地锻炼发音器官。正确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会有不错的效果。声乐大师兰西蒂贝尔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能关闭他们的嘴儿,你不能打开唱得好。”笔者觉得这样做是非常合理的,但收盘嗡嗡的做法是在嘴里唱的。正确的歌唱是最有价值的做法,它可以被引导到正确的声音。哼着做法,只要适当,声音负担是非常小的。所以学习唱歌的人来练习尽可能多的嗡嗡声。
3.声带拉紧练习
声乐歌唱应该始终保持偏紧状态,并且觉得有绷紧的封闭声带不断向下,向后用力。随着规模的增大,力将逐步加强,但一定要注意整个腔体应该保持开放,放松的状态,使声音会轻松自如。在低音区,声带的压力相对减弱,但声音不能放松,但要继续保持一定的张力,那么你可以用胸腔共鸣,让声音充满统一的状态。与此同时,以保持声音的位置不能倒下。声带收紧的同时,喉咙打开,双方喉部肌肉是向外,向下的力扩大。每个音节是会感到是从里面来了,不要用力压迫喉。注意呼吸流向均匀,舒适,整个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在嗡嗡作响的膜片和两个肋支撑条件,吸气扩张的隆腹感进行保持,从而使整个系统形成一个共振通道。在实践中开始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同的问题和困难。每个环节必须密切合作,协调,切忌局部用力过大现象。喉一定要自然下降,叹气状态,外部喉头肌肉不紧张,注意下巴一定不要僵硬,要放松,被动状态。要小心,不要急于扩大范围,但在自然声区的基础上加强,再延伸至两侧。在实践中,也应注意在实践中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差异, “男孩不要太高,女孩子不要太低”为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扩大。因为大多数在高音的男生是困难的,这种做法不固化不要盲目拉高音,以避免不必要的问题。但女孩不要太低,它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上条练声曲为2/4拍,在唱U时,口形呈撮口,下颌往上收一些,舌头仍旧保持后缩位置,就可发出母音“乌”。在唱a的口形和声音的基础上,唱时口形稍呈撮口形就可以了。同样用半音、半音升高的方法反复练习。
上条练声曲为2/4拍,在唱“乌”音的基础上,唇收一些,舌头前伸,舌中部边缘轻靠 上臼齿,就可以发出“迂”音。气息要平稳,声音要圆润。用半音、半音升高的方法练习。
4.快吸快呼练习
训练快吸快呼,要求学生及时正确的呼吸空气吸进肺底部,然后运用小腹的力量,迅速恢复状态,膜片不断扩大。在正确的呼吸控制,憋了一口气,气不能松动,膜片保持扩张。在练习时,让学生以半打哈欠状态,腰部膨胀,体验歌唱吸气的感觉,呼吸练习在练习元音或悲伤的感觉吸气。注意深呼吸练习。嘴唇,鼻子来闻闻花香配合深呼吸的感觉,闻的花朵应该放松不张狂,实践感觉花“味”与慢轻柔的呼吸动作,呼气的同时深入到小腹。小腹完全向外扩张的吸入,吸入侧边缘放松,它都在放松,自然的状态下完成的。胸部舒展流畅,不要紧张,从而解决吸气误解。在这个意义上,然后打开你的嘴呼吸,但空气的部位深,靠近闻闻花香。注意一定不要放在开放的胸部。
5.起音练习
软起音。在声乐学习“打个哈欠,叹气”是解决呼吸方法的误差的有效途径。首先,模仿“打哈欠”行动,使“开嗓”的准备,行动意识这是一个有意识的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在呼吸支持初始声音和更高的位置。相反,“软启动打哈欠,叹气”动作,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气息触摸声带,呼吸下压力,这有助于提高人声沉重的声乐歌唱状态。硬起音。在语音训练,声带功能差学生练习硬启动。发音之前封闭喉部声门上下,然后是弹性支撑,呼吸爆声带的声门振动,引起使声音清晰聚焦的力量,并继续在歌唱,通过生活“打喷嚏”自然体验的状态,这是潜意识的气体,声音良好的匹配效果。在与动作要领腔开放,呼吸急促片刻吸气状态。断音练习。断音练习快,主要是培养迅速吸口呼,要求及时正确的呼吸吸进肺底部,然后小腹的力量收缩,迅速恢复了状态,膜片不断扩大。在正确的呼吸控制,憋了一口气,也就是说气体不能松动,隔膜还需要扩大。声乐学习过程中都要进行起音的练习。
6.歌唱时怎样收音
收音是完成一个字音的最后过程。除了“庚青”等韵的鼻音稍长以外,一般地说,“收音”的时间比“归韵”短得多。
收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音可收的字,一种是无音可收的字。有音可收的字,多数为复合韵母构成的字,要通过一定的口腔动作去完成。无音可收的字,是指单韵母构成的字音。这种字音,也要通过一定的口腔的动作去完成。“收音”可以使字音“越到结束之处,越有精神,越有顿挫。则不但本字清真,即下字之头,亦得另起峰峦。”只有这样歌唱,才会口齿清爽、字字清晰,听起来感到动听、亲切,增强歌曲的艺术的感染力。
只要认识和掌握了“收音”的规律,收音并不难做到。要进行收音方面的训练,只有采用归类的办法。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将“收音”归纳为i、u、n、鼻音四种类别。
(1)收i(衣)音
凡遇到下述韵母时,要收i音作为结束。
(汉拼) ai ei ie
(译) (哀) (G) (耶)
(2)收u(乌)音
凡遇到下述韵母时,要收u音作为结束。
(汉拼) ao ou
(译) (敖) (欧)
(3)收n(讷)音
凡遇到下述韵母时,要收n音作为结束。
(汉拼) an en
(译) (安) (恩)
n这个声母是无具体音响的,只是做到舌舔上腭将音收住即可。
(4)收鼻音
收鼻音的动作是:舌根与小舌(悬雍垂)相触,字韵的余间从鼻腔发出。
收鼻音分快收和慢收两种。
快收鼻音的韵母有:
(汉拼) geng qing
(译) (庚) (青)
缓收鼻音的韵母有:
(汉拼) ang eng
(译) (昂) (衡的韵母)
结合自己的多年的教学和艺术实践,将演唱中有关咬字吐词归纳为:出声――归韵――收音这样一个模式。
我们可以运用这个模式,进行中文歌曲演唱方面咬字吐词的训练;也可以运用这个模式判断中文演唱咬字吐词方面的错误,力求找出解决症结的办法。
把声乐训练与目前存在的问题联系起来看,在汉语语言基础上进行声乐训练,既要解决认识问题,也要解决技术训练问题。
三、结语
在声乐学习中,了解声乐学习中的练习曲的不同种类及其各自练习种类的作用非常重要,针对声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选择不同的练声曲,有针对性练习,一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高声乐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林梅.论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百家,2007.
[2]喻宜萱.有关声乐教学的几个原则[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81.
[3]陈建彬.浅谈声乐教学中练声曲的合理选用[J].中国音乐教育,2009.
(一)声乐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声乐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声乐教学既要传授相关的声乐理论等知识,更要传授具体的唱腔唱法,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教师需要相当高的教学水平,学生需要很好的领悟力、刻苦、乃至一定程度的天赋。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因此声乐教师应努力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钻研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在教与学的工程中需要充满感情地演绎作品,这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展现。
(二)声乐教学中技能的培养胜于知识的传授
中学声乐教学虽然包含理论的学习,但更多的是技能的训练。歌曲分析等属于知识的传授,但声乐教学主要是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要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才能掌握大的努力,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例如:在学习《祖国颂》这首歌曲,除了借用多媒体的教学工具为课堂营造祖国繁荣壮丽景色的音乐气氛外,在练习歌曲的过程中,重难点之处通过教师多次的示范,让学生练习、模仿等,解决唱这首歌的难点问题。通过反复地技能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做到学生与教师实质性的知识互动,这是声乐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
(三)声乐教学要因材施教
中学生的声乐理论知识,演唱技巧,先天条件各不相同,教师面对一个班级上大课这样的效果肯定不好。但是由于条件所限,为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分析研究每个学生的状况,在上大课的同时也尽量能实行一对一的指导,做到因材施教。“亲其师,信其道”,例如有个喜欢音乐的男生在上唱歌课时,低着头坐在课堂的最后面,他的音色很好,但是由于心理压力,有点怕上唱歌课。我为了打消他的压力,将他调整到离我最近的钢琴旁,给他送去鼓励的眼神,在课堂抽查意让他来演唱,全班给予他热烈的掌声,逐渐地,他由胆怯变为喜欢唱歌。对五音不全,没有勇气张口的的学生,教师也不要去斥责学生,而应该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让他们调整心态,战胜自己。每个人的学习都是有个过程的,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完美的歌唱。
(四)声乐教学的实践性强
声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理论学得再好,如果不能很好的演绎出来,也是失败的。学生应该经常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唱法唱腔,包括呼吸、发声、吐字等等。比如教学生处理呼吸的问题,目前的呼吸方法大体有三种,即胸式呼吸、胸腹式、腹式呼吸。我让学生采用的是腹式呼吸,因为它吸气深,且没有杂音,动作小而灵活,可以缓解胸部僵硬、喉咙紧的问题,我让学生体会闻一朵花那样的感觉吸气,注意保持,感觉腰部有膨胀的感觉,也可以找像生活中感叹的“啊”或“唉”感觉。在实践中结合理论提高声乐水平是正确的选择。反复的实践演练才可以达到理想的目标,“熟能生巧”说的就是多练的功效。
二、中学声乐教学的对策
(一)学校要重视声乐教学
首先学校要重视声乐课程,不要把她当作一门所谓的副课应付了事。要规划合适的声乐教学场所,设施设备配备到位。安排充足的课时,配备合格的师资,对声乐教师的艺术修养、业务水平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作为音乐艺术教育施教者的音乐教师,除了应具有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教师应具备的一般修养外,必须具备较高的音乐专业修养。音乐教师的基础素质(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水平),音乐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信念、职业道德、教育理论、教学能力),这些都是音乐教学中应包含的内容。另外,一个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他应该具有完善的人格形象、语言形象、专业形象、身体形象和社会形象,这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教育。
(二)完善声乐教学方法
教师要了解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声乐教学必须打好基础,姿态、发声、气息掌握、表情、呼吸、咬字吐字等技巧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能针对性的点评,指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声乐理念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避免粗俗不健康的作品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宣传健康、互助朝气和感人的作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中集体授课和个别授课有机结合,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在选择曲目上注意点基础训练循序渐进,注重学生情感的表达,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美感意识。
(三)加强学生舞台实践演出
【关键词】声乐基础训练;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095-02
为了顺利度过考试,学习声乐的学生们曾经接受了“快速教程”的训练,带着尚不成熟的“技巧”进入了大学学习。进入大学后,学生明白了自身存在的众多问题,可急于求成训练便毫无章法规则。事实上,任何一项技能学习的训练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支撑及考验,并且需要在正确的理念与方法指导下进行。接下来,我想通过对自身问题的总结与分析来谈谈声乐基础训练中会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一、无法较好地运用气息
学生在最开始发声训练时,往往不是“唱”歌,而是在“喊”歌,发出的声音未经过任何修饰和加工,听上去干涩无力。人们常常认为这是因为学生学习声乐的时间还不够长久导致的,其实并不是如此。若是没能究其问题的本因,学习的时间再久也是无用的。
喊叫的原因在于没有将声音与气息有效地融合到一起,最重要的解决手段就是让声音和气息能够融会贯通,合二为一。“喊”歌的毛病让学生明白发声时必须要有气息的支持,但在完成歌唱时,呼气时间是要比吸气时间长得多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憋气能力,训练气息支撑的持续性及气压的力度。“快吸――慢呼”是学生声乐基础训练中必不可少的扎实练习,用来训练歌唱中很重要的横膈膜。具体的方法是:类似于小孩抽泣时的吸气方式,快速地吸气,稍作保持后缓慢地呼出。在此过程中会感到小腹在与一股外来力量相对抗,小腹被向后推压。在发声练习中主要是发较短音,如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再者便是喘气的训练,需要“快吸――快呼”的训练方式,发音练习以激起音为主,起音需要干净利落。另外可以加入嗓音技能训练,在喉咙处于打开的状态下加强横膈膜的肌肉能力,以及嗓音韧带的柔韧能力,科学的发声状态必须要有强大的呼吸支持。
这个训练的过程是十分漫长的,需要慢慢练习,让声音往气息上靠,主动与之发生强有力的对抗和碰撞,这样有利于将气息支撑放低并利于打开歌唱共鸣腔体。
二、共鸣不动听、生硬
造成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演唱基础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不能合理运用共鸣,只靠蛮力来增加音量获得共鸣。这样的共鸣是生硬而不动听的,也违背了歌唱规律。不能够为了增加音量而强获共鸣,合理运用好的共鸣是能够不费余力而使音量增大的。这就提醒学生要学会打开喉咙练习歌唱,使喉、口、鼻这些腔体形成一个合适的发声共鸣通道。
(一)利用“哈欠”打开喉咙
帕瓦罗蒂曾说:喉部肌肉放松像打“哈欠”。说明打“哈欠”是打开喉咙最有效的方式。在人们打完“哈欠”后说话会发现此时说话的声音比平时说话的声音更加宽大。所以在训练中,可以保持“哈欠”的状态,清晰地、朗读式地发出轻声明亮的声音,这样可以尽快地打开喉咙,但需注意切勿将“哈欠”打得过头,使喉头有被向下挤压的感觉,发出黯淡、靠后的声音,这对声带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利用元音打开喉咙
元音中i,e在口腔的前部即门齿处形成,o,u在口腔的深处即舌根处形成,而元音a则在前两者的中间部位形成。在学生练习时,有时因为声带过分用力,会导致声音出现“白”的现象,此时可以通过元音i,e恰当后移来缓解,而当声音太暗而空洞时,可以将o,u两元音发声得更自然些,将声音高位安放。平时的练习中还可以加上辅音搭配元音来练习。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差异,选择最方便,最适合的元音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打开喉咙。
三、声区过渡存在困难
初始声音训练时,一般都是为中声区建立良好的声音状态,在此之后再尝试音域的扩展,但多数的学生在从中声区向高声区的转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所以需要使用声区转换的过渡技术来解决过渡音的问题。
(一)打开喉咙
同样地,利用打哈欠的感觉,让后空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放松有关肌肉。在歌唱时,注重的并不是“哈欠”的本身,而是打“哈欠”时的动作,它可以降低喉头的位置,改善咽腔的形态,从而改善口咽腔形态不佳和声门下压力不足而产生的音色黯淡。
男生可以从外部喉结出判断喉咙是否打开,女生则只能用声音判断。喉头的稳定是为了解决过渡音的问题,打开喉咙稳定喉头后,再加上合适的气息支持,就能够顺利地解决过渡音了。
(二)使声音位置提高
中声区的声音应该尽力放在高位置上,即颚的上方――共鸣室,它是有所有的腔体如额窦和上颌窦等及额骨组成。此处声音发出在同一位置上,共鸣很大,产生的声音透明且集中,易于发音。但在练习的过程中切忌发出音量过大,声音太过粗重,应该尽量柔和自然,过渡的完成也就会容易许多。和打开喉咙的方法一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利用最合适方便的元音来练习过渡音。合理地运用脖子肌肉的张力,用较深气息的支持来完成。总之,过渡音的训练实际上是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共鸣体以及整个人体协调工作才能完成,学生在训练时一定要抓对方法,必要时寻求老师的指导,耐心、细心地完成训练。
四、是否应该模仿
几乎对于每个人来说,演唱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所喜爱的歌手明星,会有喜欢的歌曲,在演唱时便不自觉地走上别人的步调。除此之外,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每一次发声练习可能都需要老师亲自示范,学生如同鹦鹉学舌般模仿老师,才能够确认自己是否发音正确。在缺乏经验与分析作品的能力的情况下,模仿是学生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
但若是习惯于模仿,那么对于声乐来说就没有了意义,在学生日常基础训练中,对于老师发声上的方法与练习的模式是值得学生模仿的,但是从演唱角度来说模仿会使一个人的演唱缺乏生命力,没有自身的一个特点,从而走向瓶颈。在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熟练的歌者之前,声乐基础练习中可以进行模仿,但模仿的仅是一个声音状态和正确的发声方法,并不是个人的发声风格与习惯特点。在学生走向成熟之后,一定要具备自己的演唱个性,树立起自己真正的演唱风格,使演唱具有自己的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当然,这也仍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也是成为一个歌者蜕变的过程,从每种角度上说也是一个传承到创新的过程。
五、结语
声乐学习是一件需要坚持和细致的事情,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目前所填出的仅仅是从个人出发、很浅薄的一部分观点。每一位学生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声音条件与方法缺陷来制定属于自己的声乐训练方法,拥有自己的个性。我所表述的仍是九牛一毛,声乐基础训练踏实地完成,才能为演唱开辟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马拉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周晓音.用“力”得当,才能放松――谈谈对歌唱中放松的理解[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3).
[3]威廉・文纳.歌唱――机理和技巧[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7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