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民营医院市场规划

民营医院市场规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3 14:56: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民营医院市场规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民营医院市场规划

第1篇

不说别的,就拿我们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总部所在地无锡来说,民营医疗机构数量目前已达到1227家,占医疗机构总数的57%,但这些民营医疗机构普遍面临规模多数较小、特色不明显、抗风险能力差、人才遇瓶颈等问题。

我们观察多家民营医院不难发现,妇科、产科、男科是民营医院最热衷的科室,一些民营医院似乎把家当全用于投入这些科室。除了这三个科室外,其它的诊疗项目基本都是技术含量低下。眼下,许多民营医院的三年免税期即将过去,将面临征收33%的所得税、5.55%的营业税的压力,如果不尽快找到自身出路,日子也是够难过的。

现在,在我国逐步开放医疗市场的大背景下,大部分民营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显现出机制活、观念新、市场化水平高的优势,因而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究其原因,民营医院的这种生存现状与其统筹策划是分不开的。因而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在总结成功运作的案例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民营医院,没有“外脑”玩不转!这一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民营医院生存现状,忧!

萌芽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民营医院,在2001年9月中国开放医疗市场以前一直处于小规模发展状态,2001年9月中国正式开放医疗市场后,民营医院才开始真正得到大规模的发展。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0多万家,其中非公有制医疗机构13万多家,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医院大约有1500多家。

据权威部门统计,在全国各级民营医疗机构总数量已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其诊疗人次数却仅占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的2.7%,入院人数占全国医疗机构入院人数的2.5%,在每年超过万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医疗市场这块大蛋糕中,民营医院仅占不到3%。

如此强大的数据反差,真切地说明了民营医院发展的现状是多么艰难,而隐藏在这一数据后面的,就是民营医院发展机制不灵活、策划不灵活的事实。

民营医院发展劣势,难!

民营医院发展,有其存在的必然劣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劣势一:追逐利益成为发展目标

医疗机构实行分类管理后,民营医院不享受国家的财政补助,而且在经营活动中还要承担纳税的义务,因此在财政方面有很大的压力。为避免与公立医院在竞争中正面交锋,许多民营医院都走上了专科之路。而有的医院摸准了病人“有病乱投医”的心理,甚至号称专治癌症、肾病、不孕不育等疑难病,欺骗消费者,以牟取暴利。

为了吸引患者,个别不良民营医院还从别的方面大动脑筋。目前由于体制原因,医务人员的流动还不是很活跃,相当一部分民营医院人才匮乏,缺乏能吸引患者的名医。因此,少数急功近利的民营医院就使出了对医生进行“包装”的招数。于是,一些根本没有什么水平的医生成了主任医师;一些来自小医院的医生被宣传成长期供职于某著名医院;一些医生的头衔极多,其中多数是假的,等等。以此种方式来吸引消费者,从而敛取不义之财。

劣势二:虚假广告诱发诚信危机

与经营多年、已经在患者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在社会上普遍知名度不高,缺乏竞争力。为了吸引患者,近年来许多民营医院纷纷投入巨资大做广告,更有一些民营医院为了尽快打开市场,负债做广告。然而,当广告成为民营医院扩大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战略手段时,它也引发了社会和公众的广泛质疑。因为一些医院逐利心切,广告严重失实,误导了消费者,使得民营医院的名声大损,甚至有的还失去了生存权。

今年1月份正式生效的《新广告法》对医疗广告内容作了明确限制,不少医院的广告都必须停播或重新制作。如表现形式不得含有以下情况:涉及医疗技术、诊疗方法、疾病名称……而这些,却恰是医疗广告最常用的手段。

据了解,广电总局这次下达的禁播命令主要还是在贯彻《新广告法》的一些内容,属于执行监督职能。

按照广电总局的通知内容,查处的重点放在地方电视台播发的硬广告内容,明确停播和纠正四类违规广告,包括:内容虚假、格调低俗的医疗、药品、性保健品广告和各类暗示性广告;播放影视剧时违规超时、超次插播广告——有的电视台播出一部电影时,竟插播8次广告,时长达20多分钟;游动字幕广告、挂角广告及不良短信和声讯服务广告;以及转播其他台节目时,违规遮盖、覆盖和替换他台的广告。

新医疗广告对广告的内容也作了明确的规定:不可以直接宣传医院的特色和疗效——而民营医院基本分为两大类,一个是专科医院,按照治疗的门类分类,另一类是整容整形医院。

中国国际健康科学研究院专家指出,在中国涉嫌虚假的医疗广告中,80%以上来自民营医疗机构。这种严重的虚假广告现象导致了民营医院的“诚信危机”,而危机一旦产生,就要花费很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弥补,再有不慎,就会导致医院土崩瓦解!

劣势三:国家政策带来不公待遇

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有位教授说,中国的公立医院占有两个体制的好处,他们既占计划经济体制下垄断的好处,又占市场经济体制下赚钱的好处.显而易见,双方的竞争是不对等的.就目前来看,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医院.因此,根据国家的政策,民营医院属于营利性医疗机构,不仅得不到国家的财政补助,而且还要承担纳税的义务,为了挽留人才他们还必须支付比较高额和优厚的薪酬福利,因此,这类医院的经济压力一般都比较大,如果经营不善或决策失误将会给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同时,民营医院属于新兴事物,因而在消费者的观念上还没有被完全接受,这需要一个时期的巩固。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卫生行政部门“办医院”的格局,虽然国家一再提出卫生行政部门要由“办医院”向“管医院”转变,但这毕竟要有一个过程。所以,卫生行政部门在执行政策上可能对公立医院相对宽松甚至是照顾一些,事实也的确如此,我国公立医院最大的支出却是所谓的“三片”:药片、铁片(设备)、瓦片(基建)。人力资源所占比例不到20%,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行政和后勤人员。而对营利性医院就会严格一些,这种执行政策的相对不公平,也会影响到营利性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

综上三点所述,民营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如上种种困难,因此就需要在发展前期有专业的策划公司来帮助民营医院制定系列策略及规划发展方向,同时帮助民营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诠释国家对民营医院方面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与公立医院“并驾齐驱”!

民营医院,创新决定出路!

纵观民营医院的发展,虽然有种种困难,但是还是有适应历史发展的优势存在,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民营医院属于营利性医疗机构,这类医院的管理体制比较新,运行机制比较活,特别是在用人方面与公立医院相比有其特有的优势;由于国家对营利性医院实行市场调节价,医院可根据实际服务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定价,因此,这类医院在一些高新医疗技术项目和特需服务方面可以灵活自主地定价,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更符合市场规律,也更容易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因此,民营医院一般都会借助其管理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大打服务品牌和宣传攻势,而这些又往往是公立医院的弱项。

第2篇

1.1从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转变

以往医院的成本管理只关注成本核算,并且成本核算不少停留在表层,无法真实地反映医院资源消耗和利用效率。而在价值链引导下的成本管理是站在医院发展的高度,认为提高成本核算的精度不能满足医院管理对成本的要求,还应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提升医院的竞争优势,实现从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转变。

1.2从经营性成本控制向规划性控制转变

在传统的医院成本管理中,通常人们会认为对医疗服务中消耗的人工费用和材料实施控制就是实现了成本管理的目标,而价值链引导下的成本管理是在医疗服务活动发生前就对即将开展的医疗项目和活动进行事先规划和设计,从医疗服务源头开始控制成本,实现从经营性成本控制向规划性控制转变。

1.3从静态成本向动态成本转变

从传统成本管理的角度,人们更多地关注医疗服务项目价值链上各个独立发生项目的成本,以求得各个独立发生项目的成本之和最低,但事实上各个医疗服务项目有着内部联动关系,作业所消耗的资源此消彼长,如果从研发设计上就重视成本就有可能直接降低医疗的作业成本;增加设备的维护、人才培养的成本就可能提高效率和减少差错而增加作业价值。所以应从总体上考虑成本效率,实现成本管理从静态向动态管理转变。

2医院价值链引导下的成本管理方法应用

价值链是指价值创造过程中一系列不相同但相关联的价值活动的总和。价值链的最终目标是获取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其具备三个特征:实时性、整体性和外延性。医院价值链引导下的成本管理是医疗活动遵循市场规律,依据业务活动的内在逻辑,在合理开展活动中从业务开始到结束以及后期服务等一系列价值活动相连接的成本管理活动。在价值链引导下的医院成本管理正是基于这种特征,不仅是针对成本结果的管理,还包括对及成本动因和成本形成过程的管理。

2.1医院内部价值链分析

医院内部价值活动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创造主要活动及支持系统,强调医院价值活动的整体性,具体涉及医疗材料的保管、医疗诊治和后续服务、医院宣传等多项基本活动,还有保证或支持基本活动而发生的设备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医疗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医疗物质采购等辅助活动。在分析活动中首先要依据医疗服务的特点,结合医院战略发展的要求识别出主要活动即基础活动。其次对其成本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具有成本优势的活动。第三分析各价值活动之间的关联性,推进价值活动的优化和协调。

2.2医院外部价值链分析医院外部价值链分析

包括横向与纵向价值链分析,强调医院价值活动横向与纵向的外延性。横向价值链分析是指医院了解竞争对手之间的优势劣势,明确自身定位,发展强项求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如民营、合资医院采取了联合、联营的方式横向延伸,扩大区域范围,借助规模经济来降低单位成本。纵向价值链分析就是医院与供应商、患者的关系分析,医院从多种渠道,与供应商采用合资、参股合并供应商或供应商投资组建医院的方式纵向延伸来降低交易成本,发挥协调效应,谋求共赢之路,最终受益于患者。

2.3医院价值链成本管理

通常把医院的经营活动看成是一个作业链,是完整的价值活动群,在价值活动中应正确区分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保留并改进为医疗活动提供价值,对患者和内部员工有价值,并且符合医院管理流程的增值价活动。对于那些不能为患者带来价值,或一种浪费的非增值活动通过改善、降低、或消除这些无意义的活动。非增值活动是医院价值链成本管理的重点,在进行综合的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具体做法:

①消除不必要的价值活动,以降低作业成本。如医院取消划价流程,取消检查报告单的取送环节,医学检查结果的网上传递。

②提高价值活动中的效率,减少短期内无法消除的非增值活动,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消耗。如医院实行预约挂号,药局与输液中心的配药一体化。

③设计新开展的医疗项目时,选择成本价值最低的活动。如医院联合供应商,集中采购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

④利用价值活动信息合理编制资源使用计划,并配置未使用资源。医院通过调整医疗服务结构来利用闲置设备,确实无法利用的设备也可租赁或转让。

3结语

第3篇

药店抗生素“限售令”的实施,对消费者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对企业来说,我们认为,对抗生素企业,尤其是口服抗生素企业,短期将产生较大的冲击。好在,上市公司中只有白云山、哈药集团等少数几个公司有几亿元的口服抗生素销售,而华北制药、丽珠集团等传统的口服抗生素强势企业,目前这方面利润贡献率都在20%以下,且各家公司的医院销售通路也正在扩大。

因此,整体上“限售令”对于多数抗生素企业的负面影响有限。少数前期口服抗生素领头羊――石药集团、哈药集团、利君制药集团,由于曾经有单品种5亿元的销售历史,现有销售方式难以继续保持该单品种的“强势”,负面影响需要考虑。

1998年医疗保险推出后,国家本着“广覆盖”的策略,使参保人员从1998年的1696万人上升到2004年8月的11847万人,1999-2003年医保支出复合增长率高达65%,医保支出占全国药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从1998年的7%上升到2003年的44%,医保用药成为药品消费中举足轻重的部分。

与2000年版相比,今年9月新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中成药品种由415个增加到823个,增加了98%;西药品种由725个增加到1031个,增加了42%。天士力、恒瑞医药、益佰制药、东阿阿胶都有三个以上品种入选,同仁堂、云南白药、九芝堂也有二线品种入选。我们认为,前四家公司第四季度均是销售旺季,而且入选的品种对公司利润贡献也靠前,因此,今明两年业绩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值得重点关注。

产业面 15家抗生素企业8月在哈尔滨开会,提出限产保价。

近几年来,出于对行业协会作用的“补充”,各大抗生素巨头每年都会聚在一起,商讨出口价格与销量的行业自律。但是,前年和去年的自律协议后来因故没能执行,造成青霉素等原料药的出口价格跌到大多数企业都无法承受的地步。

对此,我们认为,药品不同于彩电,价格弹性小很多。也就是说,市场其他因素不变,价格下降2成,甚至5成,也并不能刺激市场需求增长超过这个比例,甚至大多数企业的销售仅仅是“等比例下降”。因此,恶意的价格战,只能导致国内企业自相残杀,让国外药厂渔翁得利,这方面,行业协会的作用还需大大增强。

研究面 看待中药国际化存在误区,出口局面改观至少尚须三年。

关于中药产业,前期有学术方面的争议,很多人认为 “中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走出国门,部分企业短期内可望销售倍增”。

但是,来自企业方面的信息显示,实际情况与之相反。中国加入WTO近三年,上市公司中仍没有一家中药企业出口比重有明显增长,除了片仔癀、马应龙等历史上出口的强势企业外,几乎没有形成规模的中药出口。

从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角度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从行业、企业、产品三个层面来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注形成高毛利润率的行业壁垒;关注企业领导层的责任心与信用风险。这几个方面,中药上市公司静态指标出色,但是从动态的“用本领赚钱”的角度看,中药行业一多半已经实现了民营化。

期间,企业领导者花在民营化、营销体制改革方面的精力,远远大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毛利润率行业壁垒还仅仅是靠单独定价等原始方式。

因此,中药业的春天还远没有来到。

我们认为,出口局面可能在3-5年后有所改观。若是,标志应该有三:现代剂型成为龙头公司的主要销售品种,例如滴丸、口服液、注射液等;在若干个治疗领域与化学药一同争锋,而目前,实现规模化的只有心血管药物领域;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超过韩国。

科技面 关注两个“700亿元”

一个700亿元,是国际疫苗市场2002年的市场销售额,另一个700亿元,是中国政府在未来几年要为艾滋病防治的巨额投入。

全球疫苗市场过去20年增长了10倍,增长速度是处方药市场增幅的2倍。在2002年时,世界疫苗产业大约已经有了7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从国内看,《医药"十五"规划》中明确这5年的发展重点之一,是开发预防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艾滋病及免疫缺陷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疾病的新型疫苗。

第4篇

与此同时,印度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医药市场之一。根据印度计划委员会于2012年12月26日提交给印度国家发展委员会的草案,到2020年印度制药工业将达到1000亿美元。利用其巨大的API生产潜能和重磅炸弹级药物专利到期带来的市场机会,印度成为全球医药研发和外包服务最重要的支撑地之一。

仿制药需求旺

人口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50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显著改变和增加印度对药品和卫生服务的需求,促使印度加大医疗保健投入。

印度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国农村建立三级医疗保健网络,通过设立保健站、初级保健中心和社区保健中心,向广大穷人提供包括挂号费、检查费、住院费、治疗费、急诊抢救费、住院病人伙食费等在内的免费医疗服务,但不包括药费。2004~2014年,印度计划投入9000亿卢比,用于基础医疗设施建设和购买医疗卫生器材,确保到2014年,印度各大医院的医生和床位数量增加1倍,护理人员增加2倍。

在政府鼓励下,印度的私人健康与医疗行业已占到印度整个医疗行业支出的近80%。很多外国企业利用印度训练良好、会讲英语的低成本劳动力,已将其与医疗相关的服务外包到印度。

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度一般民众需要支付大量的资金来满足医疗卫生需求,购买药品约占居民总医疗支出的45%~80%,致使约27%的患者被剥夺治疗权,或被迫使用由非合格医疗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低质量服务。

为了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印度2012年提出启动一项50亿美元的支付规划,利用政府投资的医院和诊所向全国患者免费提供348种基本药物。目的是通过大幅削减品牌药支出,选择更加便宜的仿制药作为替代,降低普通民众的医疗保健开支。

路透社数据显示,2010年,仿制药占了印度药品销售总额的约90%。品牌药成本和仿制药相差甚远。规划中也指出,所有参与该规划的医生只能使用5%的核准资金购买批准的348种仿制药之外的药品,这必将进一步提高仿制药份额。

国际巨头争抢“药蛋糕”

印度1970~2005年长达30多年的宽松专利环境为印度制药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而其严格的药价管控政策也为本土仿制药企业获得了足够的生存空间。从2005年起,印度实施新的专利法,开创了印度制药行业的新纪元,大大鼓舞了跨国企业对印度投资的强烈兴趣,也激发了众多仿制药企业的研发热情。2006年至今,被跨国制药企业兼并收购的大型印度制药企业比比皆是,Mylan、日本第一三共、Hospira、Abbot等纷纷加快了兼并印度药企、抢占印度医药市场的步伐。

过去5年,印度制剂市场一直保持14%~1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4820亿卢比。家庭收入的增长,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的增加,基础设施和药品配送系统的改善,以及国家对农村和小城镇实施的医疗保健规划,是其中主要的推动因素。

印度自2005年实施“全国农村健康计划”(NRHM)以来,农村地区,尤其是那些落后地区的医疗体系建设发展迅速。这项规划的实施将会新增14.5万个乡镇健康中心、2.3万个地区健康中心,以及3222个大型健康中心。在这些政府医院体系中,病人基本可以免费得到医生的诊疗和常用药。

诺华制药就利用这一契机,推出了“Arogya Parivar”计划,着力在印度农村人群中推广包括呼吸系统感染和胃肠道紊乱用药在内的24种仿制处方药和OTC药。而默沙东制药则抓住印度糖尿病市场迅速扩容的契机,着重推出二类糖尿病治疗新药西他列汀,并实施差别定价,将其价格定为美国国内价格的1/5,促进了产品在印度市场的快速推广。

除此之外,近年来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在印度市场迅速蔓延,心血管用药、糖尿病用药、神经系统用药增速惊人。

2010~2011年,印度医药市场整体增速15%,慢性病用药增速达到18%,而肥胖症处方药的增速超过40%。根据IMS预测,到2020年,印度慢性病治疗药的市场份额将超过50%,心血管用药(仅次于抗感染药,第二大治疗领域)和糖尿病用药将引领市场,抗癌药也将成为重要治疗领域。当前,罗氏、赛诺菲-安万特、雅培、MSD等纷纷在印度市场推广糖尿病用药,与当地Torrent 、Zydus Cadila等非专利药企抢争市场份额。

中印制药互补强

2012年,中印医药双边贸易总额达42.36亿美元,同比增长5.66%。其中,中国对印度出口39亿美元,同比增长4.18%;进口7.81亿美元,同比增长13.7%;贸易顺差达31.19亿美元。印度成为继美国之后我国第二大医药贸易国。

随着印度制药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内成本的加大,其对原料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中国是印度最大的原料药进口国,印度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根据GTA全球海关数据统计, 2011年印度进口的三大类原料药(抗生素类、维生素类、解热镇痛类)有72.1%来自中国。

从具体产品看,中国对印度出口依旧以西药类,特别是化学原料药为主。2012年,中国对印度出口西药类产品34.6亿美元,其中化学原料药约32.8亿美元,占我国对印度医药出口总额的84%。医疗器械类近年来呈现大幅增长之势,2012年出口额达到3.7亿美元,同比增长14.2%,以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为主,一次性耗材增速惊人,达到40.8%。印度本土虽然有使用草药的传统,但对中药认可度不高,我国对印度中药类产品年出口额仅有6890万美元,且多为植物提取物,但保健品对印度出口有快速增长之势。

我国目前对印度出口的原料药依旧以6APA、红霉素、沙星类、扑热息痛等大宗产品为主,齐多夫定等抗癌原料药和可的松、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类原料药有快速增长之势。制剂对印出口虽然增长较快,但由于进入印度市场较晚,年出口额仅有8000多万美元,在印度官方注册的65536个制剂品种中,中国所占寥寥无几。而印度的生物医药市场基本被跨国医药集团和Dr Reddy's、Cipla等少数几个领军印度药企所垄断。

2012年,中国对印度有医药出口实绩的企业共5890家,同比2011年增加288家,且以民营企业的增长为主,已占到我国对印度医药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但集中度相对较低。在中国对印度出口前20位企业中,仅有1家民营企业,即上海迪赛诺制药。

中印两国在制药领域各个环节拥有很强的互补性,我国医药企业的优势在于基础原料药和丰富的临床试验资源,而印度则在国际化、仿制药研发和专利挑战等方面起步较早。因此,我国企业可借助印度加强医疗保健体系建设的契机,与印度企业在医药研发、营销体系建设和产品注册方面开展合作,将中国原料药生产能力和印度制剂生产能力有效结合,打破发达国家的政策保护,以及跨国药企在药物研发和制造链上的自主创新壁垒。

需要提醒的是,在与印度合作过程中,应关注其卢比的持续贬值给我国原料药出口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及印政府对本土制药业的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给我国企业竞争力带来的挑战。同时,还应防范其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药品监管新变化

印度药品当前的主要监管主体是卫生福利部下属的中央药品标准控制机构(CDSCO),负责药品进口,新药和临床试验审批。药品和化妆品进口、生产、销售和试验证书一般由CDSCO和国家许可证局联合发放,CDSCO颁发GMP证书。CDSCO在全国设有6个地区办公室,4个地区下设办公室,11个港口办公室和6个实验室。地区办公室和CDSCO相关负责人在管辖范围内联合对药厂进行现场检查,港口办公室负责对进口药品的质量控制,实验室负责对药品进行检测。大容量羟嗪类药物、血浆、疫苗和血液制品必须由中央审批。

印度从2008年起着重提高监管部门能力建设,要求所有注册文件按照CTD格式申报,逐步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同时加大对生物制品的监管,并于2012年10月8日了《生物制品分销规范》。在2008年到2011年间,印度CDSCO已经了13个条例、17个通知及8个禁止药品的通知,用于加强对药品的监管。迄今为止,印度禁止生产和销售的药品已经达到91种,包括氨基比林、非那西丁、青霉素眼膏、四环素口服液体制剂、普拉洛尔、土霉素口服液体制剂等。

第5篇

[Abstract] On the medical health industry development direction, to explore a new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nsion indust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health care industry and the trend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ainly from 4 aspects: mode, significance, implementation difficulti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rough research, it finds that many factors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ealth care industry, such as idea, system, policy, talent and profit, in terms of the aging situation, family changes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elderly. The medical education multi industry integration model is in the original hospital and pension combined mode, full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human capital source advantage, realizeing the seamless link between medical personnel, pension and continuous output, en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upport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mode". And it can get the breakthrough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main body, the top design, the service extension, the team building an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model integr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far perspective 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research content.

[Key words]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industry;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education; Elderly care mode; Economic benefits

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近40年来,控制人口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出生率、增长率、死亡率也从原来“两高一低”转变为“三低”的良好态势。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也加快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老龄化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医疗、健康等多方面产生着巨大影响。世界老龄化进程与全球经济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并不断互相影响,我国老龄化问题比其他国家有着更加复杂和困难的一面。自我国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随之而来的老龄化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老年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1 我国医养健康产业形成背景

1.1 我国老龄化现状及趋势

据统计,我国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16.15%[1]。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由于高龄老人群体中失能率在50%以上,我国失能老人规模或从现阶段的625万人上升到2050年的1875万人,35年里增幅高达200%[2]。

从衡量老龄化社会负担指标――老年抚养比来看,我国从2000年至今,老年抚养比加快增长,至2020年将上升至16.9%。而加入少年儿童抚养比的总抚养比指标到2030年将超?^50%。数字说明劳动力的比例的迅速下降将严重加重未来社会负担,而为了“孝敬”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高效、有效、专业的养老系统或产业是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沉重养老负担的唯一途径[3]。

1.2 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1.2.1 老年病治疗成本保持高位 老年人口,由于机体抵抗力的减弱和城市污染的增加,就会滋生疾病,从而增加城市的医疗消费[4]。事实上,老年人生病一般不敢轻易地自己购药治疗,而会主动求医治疗[5],住院治疗产生的治疗成本为床位、药物、医疗护理、治疗、检查及其他杂项上花费的总和。其中护理费用占比大且不可报销成为催生治疗高成本的主要因素。由于我国并没有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因此,很多城镇普通家庭都难以负担,农村家庭则更难承受[5]。

1.2.2 降低劳动力供给和创新能力 人口红利一直是我国经济保持长期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工厂”的命名,取决于我国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而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适龄劳动人口比例的严重下降,必然导致我国丧失劳动资源优势。尤其是在全国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转型升级需要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此过程要求大量懂技术、有文化、掌握多重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支撑。而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必然伴随着大量劳动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的减弱,制约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劳动人口负担加重[6]。

1.2.3 影响现代农业发展 据民政部公布数据,目前,中国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到2028年,将高于城镇11个百分点,到2050年前后,全国约有28个省区的农村老年比例高出城镇20%以上,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状况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年轻人逐渐进入城市里发展,导致农村人口急剧流失,留下来的都是老人或儿童[7],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资源整体下滑,不利于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阻碍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缓慢必将影响许多产业发展。

1.2.4 影响投资拉动促经济增长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大量资本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储蓄。由于老年人收入相对较少,在身体状况的影响下,对于药品和保健品的需求增加,老年人口的比例增加必然会导致个人储蓄率的降低。从长远来看储蓄率的降低对我国经济将产生严重威胁[8],直接结果是减少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投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放缓的主要因素之一。

2 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情况

2.1 医养健康产业

医养健康产业,是在医疗产业和养老产业结合甚至融合的基础上催生出一个新概念产业,根据庞大老年人群体需求,医解决老年人健康保障问题,养解决老年人生活起居问题,从而达到身体、生活、心理和精神多方面健康状态,并将衍生的养老地产、旅游养老、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等新项目都涵盖在内。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9]以来,“医养结合”甚至“医养融合”的话题日趋升温,医养健康产业也被确定为各省(市)区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2.2 “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

近年来,养老问题一直受到我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关注,老龄化严重以及伴随的健康问题对现行的养老模式带来严峻挑战。传统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和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需求。目前,医养结合模式被国内学界推崇,并为未来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

放眼世界,“医养结合”虽然在中国反复提及,但在国际上尤其在发达国家并没有被广泛使用。据了解,很多国家都设置了卫生福利部,这个部门负责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两个领域。然而,充斥着“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表现在中国至少要涉及3个政府部门,即主管养老服务的民政部门、主管医疗服务的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以及主管医疗保险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10]。于是,就造成了“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涉及到养老机构准入、医保定点、收费审批等,要跑多个部门”的问题。这只是医养结合遇到的制度障碍之一。

平心而论,“医养结合”的表述并不准确。因为对于绝大多数老人而言,更为迫切需要的是日常生活照料,以及并非以治愈为目标而是以延缓病情(慢性病)发展和维持生理功能的护理和康复。所以,核心问题其实是“护养结合”。再专业一点,现在通常叫做“医养健康服务”。

3 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瓶颈――以济南市为例

2017年2月28日,国务院刊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11]指出,“城乡、区域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不均衡问题突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效益不高,人才队伍短缺;老年用品市场供需矛盾比较突出;老龄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社会参与不充分,基层基础比较薄弱”。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副会长、中福协会金融分会会长费淳璐表示,医养健康?a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级。未来市场一片蓝海,突破瓶颈迎来真正井喷式发展更加关键。以山东省会济南为例,市政府《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12]明确医疗康养作为未来发展的十大千亿产业之一,指出“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全力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形成若干规模较大的养老产业集团和服务连锁机构”,但困扰产业发展的因素仍然不少。

3.1 产业规划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

以济南为例,2009~2011年,市老龄办、市民政局、市残联等多部门开始组织编制济南市福利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养老服务设施规划作为其中内容之一,规划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由于原有养老规划缺失,制约医养健康发展,如2013年度山东省下达济南市建设养老社区399处,但当年完成率却只有22%,最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专项规划导致的可用于养老的用房甚少[13]。

产业发展,产业规划先行。产业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土地规划没有形成统一,近年来“公建民营”性养老机构占据市场,政府通过下达养老服务用地或者医疗用地指标,采取划拨土地的供地方式,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养健康产业,但在项目落地时,又很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规划,导致项目难产。

3.2 收入偏低导致人才短缺

以济南为例,根据《济南市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14]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市注册护士总数达到42061人,但从事养老行业的却很少,未大规模开设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培训。根据调查,很多成绩优异的医护专业毕业生不选择或者很少选择养老行业的原因在于工资收入偏低,而且照顾老人远比照顾普通病患要困难、繁琐很多。以济南护理职业学院为例,在校表现优秀的学生在毕业时普遍会选择进入全国或省内知名三甲医院工作,收入在4000元/月左右,而养老机构的工资只有3000元/月左右。此外,由于老年人老年病的困扰带来了很多照料问题,工作难度和强度都远高于普通医院。

根据《济南市“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15]显示,截至2016年,济南市养老公寓从业人员2086人,其中50岁以上1082人,占52%;大专以上人员只有459人,?H占23%;持有护理资格证的1495人,只占60%。行业呈现非年轻化、非专业化、非标准化状态,缺乏专业护理知识,难以承担科学护理任务,直接导致医养服务难以形成标准化。

3.3 “限高”三层楼影响养老资源利用率

自2015年5月1日开始实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养老院不得超过三层”的规定更使原本“微利”的养老机构雪上加霜。据济南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民办养老机构约九成租房经营,租用村集体用地、早期的旧厂房、旧校舍方式很复杂,若改租三层以下的住房经营,很多机构可能由于经济等因素将不再从事此行业。而且入住率70%的民营养老院才可实现盈亏平衡,入住率在70%~90%的养老院,能有5~10个盈利点。据了解,济南2016年民营养老院平均入住率在60%,大部分养老院微利经营,极大减少了社会投资的积极性[16]。

4 推动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对策

4.1 医养教融合模式的提出

产业发展,教育先行。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将有效地缓解养老压力。从近期目标讲,一则可在职业高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培养更多专业护理人才;二则可利用高等院校和医疗机构的资源,对社会护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岗位等级培训,不断提高其服务素质。从中长远目标讲,应大力鼓励和支持相关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等专业,投入相应专项资金,建设“市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为城市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技能型服务人才和管理型人才[17]。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需不断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医养教融合模式将老年健康医疗服务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既包括了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又包括医疗、健康咨询和检查、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及临终关怀服务等,是一种新型“医养教融合”养老服务模式。在原有医院和养老结合模式之上,加上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优势、教学科研优势、毕业生人力资源优势,能够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实现医疗、养老和人才持续输出之间的无缝链接,保证“医养教融合”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医养教融合模式的提出,将医疗、养老、教育三大产业优势资源充分整合,在社会履行公益性养老服务责任的同时,成为第三产业有力的经济增长点。一是有利于促进就业,2020年老年人口预计达2.02亿,其中20%老人需要专业护理,按照国家标准确定的床护比例1∶0.4测算,全国将需要1616万专业医护人员,这将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新领域。二是有利于拉动内需,老年社会是消费拉动和科技推动型社会,按照“二八”定律,至少有323.2万富裕阶层老人成为拉动医养健康产业消费的主体,加上新型模式形成的新项目将吸引社会资本介入,形成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18]。

4.2 推动医护人员培养产教融合机制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以其自身富集的专业、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尤其是医护人员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19],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2018年是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引爆”的关键之年,按照政府相关部门“规划先行、公共设施先行”的战略部署,先行区先发展学校、医院、文化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凝聚起发展的人气和活力,从而带动产业、人口的涌入,形成良性循环。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专业特色,引导校企共建一批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研发中心、社会职业培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推动高校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和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在社会、学校、产业和企业之间打造一条密切合作的绿色通道。

进一步加强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搭建多层次合作平台,并着力从协调、激励、保障等长效机制上化解校企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集团化办学,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积极吸引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推动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着力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社区学院功能,积极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城镇化建设及社区文化教育服务,不断增强我市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

4.3 建立医疗康养金融体系

医疗康养金融体系的促进措施。

4.3.1 实现医、养要“无缝对接” 医养政策的创新、衔接,需要民政、卫生计生、人社、医保、财政、物价等多部门加强协作,应尽快联合出台统一政策,明确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服务性质、服务范围、设置标准等。

4.3.2 深入促进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实施“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的措施 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开设老年医疗护理床位,做到“医中有养”;鼓励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务资质,做到“养中有医”;让养老机构与医院建立联合体,医院延伸医疗服务,积极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让养老机构成为医院的病房,由医院派医护人员到养老机构进行医护和健康管理服务,承担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功能[20]。

4.3.3 积极拓展社会资本进入医疗保险 社会资本进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压力,因为我国目前的社保制度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结合,一旦个人账户资金过多,保值增值的风险将加大。此外,政府可以加强优惠政策的制定,为社会保障基金获得更多的捐款,促使养老及医疗保险基金有更广泛的来源。同时加强养老及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方式,科学合理的对养老及医疗保险基金进行管理,使得社会保障制度落到实处[21]。

4.4 推广老年护理院项目

第6篇

一、抚顺市人口结构特征

从人口年龄结构来看,抚顺市老龄化的特征已经十分突出。2012年,抚顺市户籍总人口数为2192585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37053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9%,而全国平均水平仅为14.3%,辽宁省全省为15.43%。2013年,抚顺60岁以上人口超过41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2万多人,成为全辽宁省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且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的严重趋势。

老龄人口增速快。2012年,抚顺市老龄人口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47个百分点,而且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平均每年净增1万余人,远远高于全市0.3%的人口增长速度。预计到2015年末,老年人口将达到4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8%,预计2030年左右,抚顺市将进入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

高龄人口比重大、空巢老人多。全市现有80岁以上老龄人口5.16万人,占全市老龄人口总数的14%,抚顺市老龄化社会已经进入高龄化阶段。与抚顺市是衰落的传统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现实相对应的是空巢老人比例高。

城市老龄化程度明显加重。多年来,抚顺市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老龄化相互交织,目前抚顺市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70%,而城镇老龄人口有26.3万人,占全市老龄人口比例高达71%。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全市更多的老龄人口将集中在城镇,这给城市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未富先老”的矛盾较为突出。尽管2013年抚顺城居民的人均收入已经突破了2万元,但从全省14个城市的居民人均收入来看,仍不乐观。由于抚顺曾经是资源密集型城市,在进行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产业政策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除部分由政府安排可以再就业的职工外,有很大一部分是进行一次性买断,买断数额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很多人因此致贫。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大约为1661元,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月领取55元基础养老金;城市低保年标准为4680元,农村低保年标准2400元等。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水平低直接限制了老年人口能够享受的养老服务。

二、抚顺市养老服务需求特点及成因分析

(一)对养老服务的有效需求不足

1、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大多选择家庭养老

抚顺约96%的老人选择家庭养老,不论是城市养老院、福利院还是农村敬老院入住率都不高,例如永陵镇全镇只在镇上有一家敬老院,普通老人一年收费大约为600元,入住率不足60%;而在城市的抚顺市养老院和新时代养老院的入住率也分别仅为70%和65%左右的水平,全市空床率高达50%,这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床难求的情况截然不同。目前入住各类养老机构的大部分是子女不在身边或没有子女照顾的老人。

2、社区和家庭养老服务需求热情不高

目前对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消费理念还没形成,在天湖社区调研时居民表示通过邻里互助的形式就可以完成的事不需要花钱请人做,。在对爱心呼叫中心的调研过程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只有三通求助电话。

3、对高端服务需求低

从目前养老机构入住情况来看,抚顺老年人对于高端服务的需求少,据抚顺福利处的工作人员的介绍,全市仅有一家较为高端的养老院,入住率在60%左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收费低、条件差的一些非正规养老院反而更受欢迎,入住率多在80%以上。

(二)需求特点的成因分析

1、养老观念尚未转变,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低

从与抚顺居民访谈的情况来看,老年人对于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不高,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社区,认为机构养老是丢人的事大有人在,老年人普遍表示除非万不得已,更愿意把有限的结余养老金留给子女,留在家里依靠子女养老。

2、老年人家庭收入低严重限制了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能力

抚顺市人均收入水平低,直接限制了有老年人的家庭对养老服务的购买能力。而老年本人收入水平更低,有限的养老金仅能勉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一旦遇上病疼或其他灾害,往往捉襟见肘,用来购买养老服务更显得拮据。

三、抚顺市养老服务供给特点及成因分析

(一)抚顺市养老服务供给基本情况

1、居家养老服务仅能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到2012年底,抚顺市有4个区,31个街道,269个社区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目前这项服务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基本公共服务行为,主要对“三无”、低保、低保边缘户、重点优抚对象和80岁以上高龄等困难老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低偿和无偿提供居家养老服务。2013年,市、区财政用于居家养老资金107万元。提供服务的人员由市劳动局在4050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中选聘,由于工资低(月基本工资仅有500元),能吸引的再就业人员逐年减少,2013年10月,仅有356名居家养老护理员,连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都很难满足。

2、社区养老服务处于低层次运转

社区养老服务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图书阅览、聊天休息、老人饭桌、法律咨询等服务。通过214个“星光计划”项目,全市共建立社区活动室258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23个。但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利用率低,服务水平低,缺少专业护理服务,大多只是局限于为老年人活动提供场所或是在恶劣天气里提供休息场所。

3、机构养老服务供大于求且低层次运行

从供给面来说,近年来各类养老机构发展较快,机构养老服务供大于求,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25所,床位10821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9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类养老机构的具体数量和入住情况见表1。

4、民营养老机构管理混乱,多为中低端服务

本次调研的新时代养老院是代表抚顺市中等水平的养老机构,但在护理能力、居住条件等方面都比较差,专业化的医疗护理基本没有配备。69家民办养老院基本是自投自建、自然发展,总床位数5700多张,平均拥有床位80多张,有三分之一床位在50张以下。民营养老院自身投入有限,融资困难,大多服务内容单一,只提供生活照料和护理方面的服务,无力提供保健康复、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

(二)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探索

虽然目前抚顺养老服务业还没发展起来,但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投资者对未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势头还是有信心的。抚顺也在探索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路径上做出了一些尝试。

1、探索社会资本进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探索:一是顺城试点,民办院在社区,社区和养老机构结合起来;二是河东街道试点,家政公司与社区结合,通过社区这一平台使得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与家政公司形成有效的沟通渠道。

2、搭建爱心呼叫中心

抚顺市爱心呼叫服务中心成立于2008年底,为市老龄办管辖下的民办非营利机构,共12名工作人员。依托信息服务技术平台,24小时接听在线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求救和生活求助服务。目前共安装了13000多户,主要资金来源是福彩,重点针对纳入基本养老服务范畴的老人。未来发展方向是希望能够覆盖全市老人。

3、民办公助

抚顺市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民办公助政策,接收“三无”、低保、低收入困难老人的民办养老院,享受市政府每月每张床位50―200元的资助待遇,全市民办养老院接收困难老人400人。

4、公建民营

新华街道兰桥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是民政局进行公建民营的试点,民政局提供场所,私人运营,提供中心服务、上门服务、看护服务。自2014年5月份开办以来,由于与社区和街道的结合还不密切,还没有收到预期的反响。

5、公办机构灵活运营

抚顺对城市“三无”、农村分散供养五保人员中的自理、介助(半失能)、介护(失能)老人居家养老或入住养老机构的,每人每月分别给予200、400元、600元的护理补贴。但按照这个补贴水平,公办养老院难以维持下去。抚顺市福利院除承担城市“三无”老人等基本养老公共服务供给外,将其他资源对外开放,收取更高的费用,维持养老院的正常运转。

(三)抚顺市养老服务供给中的主要问题

1、行政力量对养老服务供给起决定性作用

抚顺市对养老机构的建设热情并没有由于供求不平衡而停止,2013年,望花区、顺城区社会福利中心开始建设,民政部门也在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养老机构,背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的追求。根据辽宁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达35张,目前抚顺市29张的标准距离省里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集中力量进行机构养老床位建设成为一个着力点,这也是公办机构依然在不停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2、社会资本没有享受实质上的平等待遇

尽管在国家和省对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已有扶持政策,但往往采用鼓励、引导等字眼,预留空间过大,一些关键性政策措施在市一级没有落到实处。例如,非营利民办养老机构使用土地多没有采用直接划拨的方式,鼓励各地闲置厂房改做养老机构,但是没有部门来主管办理这项手续。又如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养老产业发展的意见》规定“环保和城管部门对社会养老机构发生的生活垃圾、粪便清运和排污等费用,应予以减免。”但相关部门仍按常规标准征收排污费,消防方面的建设和审批费用大,影响了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

3、管理及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养老服务工作的吸引力不足,工资低,人手不足,专业化更无从谈起。从业人员基本是“4050”人员和农民工,受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的很少。特别是公立养老机构,护理员的工资由政府统一规定,相较于民营养老机构较为灵活的工资待遇,护理工作招工更难。市政府2006年为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公益性岗位1060个,目前已经减少到356个。

4、资金落实难度大

发展养老服务事业资金没有纳入财政预算,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由于缺乏资金,政府购买的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和民办公助的补助标准较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缺少建设改造和管理运营资金,民政部门无力开展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工作。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4〕4号)要求,从2015年始,市福彩公益金的50%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但是从目前福彩基金的使用情况来看,很多资金在市政府其他部门的平衡下没有用在民政上,更没有用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上。

5、部门统筹难度大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的系统性工程,部门利益直接阻碍了相关工作的推进。抚顺市市级养老服务业发展方案由民政局社会福利处负责制定,在与其他部门协调的过程中遇到了比较多的问题,包括医保直接支付问题、土地划拨审批问题对民营机构补贴的财政支出问题、福彩基金的使用到位问题等。

四、对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抚顺还在为床位比达不到要求而努力搭建床位的时候,浙江省已经达到每千名老人36张床位的标准。然而即使超出标准,浙江还是一床难求;即使不达标准,抚顺还是空床率很高。通过行政手段要求市场供给量是不符合各地实际需求的。从发展现实来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养老服务业不能为了数量而数量,而是要尊重市场供需规律,由市场决定供给规模,实现供需的有效契合。政府仅承担基本养老服务的供给责任,主要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实现,而不必自己办机构、办市场。

(二)必须重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养老服务业不能简单的认为就是多盖养老院、增加床位,将机构养老等同于养老服务业。实际上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空间很大,且相较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市场更大,成本更低,也更符合我国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现实和养老传统。因此下一步在制定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引导政策时,要高度重视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引导,特别是要走向专业化和市场化。

(三)多种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养老服务业

采取公建民营、民营公助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新增养老机构原则上交由社会资本运营,鼓励各类社会机构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存量公办养老机构逐步实现社会化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稳妥地把专门面向社会提供经营的公办养老机构转为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床位应逐步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管理运营,积极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运营公有产权的养老服务设施。

(四)取消营利和非营利性机构划分,允许社会资本合理营利

从目前的市场状况看,投入养老服务业的回报率是长期的。如果没有营利的吸引,很难吸引大量社会资本真正进入这个市场中来。投资非营利性机构后,资产就不属于个人了,遗产转让和分红都被限制了,对于社会资本来说还是有很大冲击的。下一步应该取消营利和非营利的划分,允许民办养老机构适当营利,民营企业家可以收回原来的建设投资和一定比例的分红,并享受税收优惠。

(五)提高老年人形成有效需求的能力

抚顺市养老服务业存在着典型的市场规模不足的问题。仅仅供给端的优化管理是不够的,只有提升需求端的消费能力才有可能推动全行业的发展。有好的设施、好的机构、好的服务,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收入去支撑老年人使用设施,那么供给端的优化只会是一种浪费。需求端的管理和提升也是下一步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从提高养老社会保障入手,通过以房养老、养老服务消费券等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提升老年人自我供养能力。

(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动医养结合

在调研过程中,呼叫中心、多家福利院、养老院反映目前最难的就是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满足不了。推动医养结合,是未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推动医养结合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推动医疗类养老服务医保结算。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支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创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

(七)政府致力于完善养老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市场环境

一方面政府应从市场竞争参与者的位置上退出来;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努力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加公平和完善的市场环境。

完善土地供应政策。从调研来看,土地是开办养老机构最重要的要素。必须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满足用地需求。可将闲置的公益性用地调整为养老服务用地。

合理运用财税补贴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民办非营利性、公建民营类养老服务机构给予补助投资、贷款贴息、运营补贴。对养老机构投保综合责任保险给予适当补助,各区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套。

建立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整合通讯网络、智能呼叫、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大力发展老年电子商务,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智能化系统和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将各类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站点、家政服务企业、120等资源整合纳入统一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及时回应老人的求助、求医等信息。

第7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北京市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分布现状的分析,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从加大中心城区向外的推力和增强新城的拉力两个方面提出了北京市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疏解的建议。

关键词:北京市中心城 功能及人口疏解 现状 对策

北京市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分布现状分析

(一)北京市人口疏散的目标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2020年北京市人口分布目标为:中心城人口规划控制在850万人以内,新城人口约570万人。其中旧城人口约110万人。即到2020年北京旧城人口从现在的180万人降低到110万人,平均每年疏解4万人。新城人口由现在的220万人增加到570万人,其中三个重点新城(通州、顺义、亦庄)达到270万人,中心城与新城之间人口分布比例由近现状的4:1降低为1.5:1。通州、顺义、亦庄新城规划人口规模为70万―90万人;大兴、昌平、房山新城规划人口规模约60万人;其它新城规划人口规模在15―35万人之间。

(二)北京市人口增长及分布特点

1.北京市人口规模持续高速增长。2005年到200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从1538万人增长到1633万,年均增长率为3%。其中户籍人口从1162.9万人增长到1213.3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4%。外来人口从358万人增长到419.7万人,年均增长率为7.8%。外来人口持续快速增长是人口规模总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2.外来人口成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逐渐上升。这一比例在1990年约为1:4,2000年增长到1:3.7,2005年继续增长到1:3.3,2007年继续增长到1:2.89。

根据北京市区域统计年鉴的数据,截止2007年底,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419.7万人,其中分布于东城、西城、崇文、宣武37.5万人,占全市外来人口的8.93%。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242.5万人,占57.78%,大兴、通州、顺义、昌平、房山122.3万人,占29.14%,门头沟、怀柔、平谷、密云、延庆17.4万人,占4.15%。目前大兴、通州、顺义、昌平、房山五个新城成为新增外来人口的主要承接地。

3.城区人口密度高于平均密度。以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分项来统计,城市人口密度逐级下降,出现级别分明的四级结构。2006年,首都功能核心区常住人口为206.1万人,常住人口密度为22308人/平方公里;城市功能拓展区2006年常住人口为773.6万人,常住人口密度为6063人/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新区常住人口为424.7万人,常住人口密度为675人/平方公里;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人口为176.6万人,常住人口密度为202人/平方公里。北京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密度最大,是城市功能拓展区的3.68倍,是城市发展新区的33倍,是生态涵养发展区的110.44倍。

(三) 北京市中心城功能疏解现状分析

目前中心城功能疏解刚刚起步,势头较好,中心城功能疏解通过项目带动、企业先行已经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顺义新国展、通州商务园、昌平科研基地,通州出版交易中心、亦庄中冶京城、延庆建院工作室、怀柔中科院研究生院等项目,在区县政府的重点政策支持下,已初见成效。但一些行政办公、医疗等设施向新城搬迁受阻。如通州作为行政办公的补充配套区尚未有相关部门提出搬迁意向,中心城大型医疗设施协和医院、同仁医院、宣武医院、儿童医院扩建多采取了原地扩建或收购周边设施的方式,还有的医院在中心城地区新建,未搬迁到新城。中心城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进行了搬迁整治,相关物流设施规划用地调整到新城,但鉴于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水平,小商品批发市场难以在新城成长,如良乡物流产业园区等因物流产业发展滞后而建设滞后。

国外中心城人口及功能疏解经验借鉴

自19世纪开始,新城建设是世界发达大城市应对人口增长与城市无序蔓延矛盾的共同选择。伦敦、巴黎、莫斯科、东京和香港等国际发达城市先后建成一批规模不一的新城,构建起由中心城市与新城共同构成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成为人口增长、新型产业和功能的主要承载地区。经过新城建设,大巴黎人口空间分布出现了较大变化,距离市区中心10公里地区内的人口数大幅降低,而10至50平方公里内人数则有较大幅度增长。中国香港则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港岛总人口700万人,有300万人居住在新城。

自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完成城市化之后,城市发展开始以外延扩展为主。1950年,美国大都市区人口的59%在中心城市,41%在郊区,但到1990年,这个比例正好反了过来,60%人口在郊区,40%人口在中心城市。尽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曾一度出现“回到城市”的趋势,但总的看来,前往郊区的人仍多于回到城市的人。

分析其主要原因,应该是中心城的推力和郊区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1940年之前,中心城作为人口居住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场所,其繁荣发展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投资和移民,但其负面影响日益彰显,不仅居住人口拥挤、交通堵塞,而且民族结构因大量外来移民的到来变得日益庞杂,社会贫富的两极化刺激了贫民区的膨胀,贫困与社会犯罪问题丛生。20世纪40年代上半期,政府为赢得战争胜利而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投资又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进一步加大了对城市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和其它城市服务的需求。当1945年战争结束时,城市住房已经达到饱和或超负荷状态。“二战”后,又有成千上万的黑人从美国南部农村地区纷纷来到全国各地城市,大批拉美裔移民及亚洲移民纷至沓来,其中下层劳工就业难度大,失业率高,再加上白人的种族歧视,出现了美国历史上遍及全国的种族暴乱。在这种形势下,郊区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政府政策支持使居住与工作在郊区成为可能。

美国成功实现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疏解的主要措施有:

制造业、零售业向郊区大规模迁移。郊区成为制造业和零售业的大本营,中心城市逐渐“空心化”。据统计,1960年,美国制造业劳动力的67%集中在中心城市,但到1980年,下降为25.8%;1992年,每1000美元零售业所得中郊区占728美元,中心城市只占272美元,从1982年到1992年10年间,80个最大的大都市区郊区在零售业所占比例增长了77%。

郊区居民的收入高于城市居民。在美国历史上,城市居民的收入一向高于郊区居民,直至1960年,城市居民平均收入还高于郊区居民5个百分点,但到1973年,这一比例倒了过来,城市居民收入低于郊区4个百分点,1980年,这一差距扩大到11个百分点,1989年再达到17.5个百分点。1990年,大都市区人口中有60%住在中心城区,40%在郊区,中心城市的贫困率为18%,而郊区仅为8%。中心城区居民的平均收入远低于郊区。

郊区拥有优越的教育、社会福利、文化设施、交通等基础设施。以教育为例,无论是师资质量和教学手段,还是图书资料和设备等,中心城市远逊于郊区。1994年,纽约市郊区平均每年为每个学生支出达9688美元,而中心城市为8205美元;郊区学校平均每名学生配备的图书数量平均为20本,中心城市为9.4本。1996年,59%的郊区学生可上互联网,中心城市的比例只有47%。

郊区风景秀丽、住房阔绰。在郊区风景秀丽的地方,拥有一套独立而阔绰的住房,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纷扰,安享恬静舒适的生活,是美国梦的象征,也是白人中产阶级逃避城市问题的避风港。

联邦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国会曾多次颁布法案,加强城市公路的建设。高速公路的建设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的窘况,为居民和产业脱离中心城市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在“二战”期间,在联邦政府的资助下,一些大型飞机制造公司、军火工厂、飞机场和军营等以现代化高科技为主要特征的国防工业从一开始就落户在郊区,为日后吸引更多的民营工业投资奠定了基础。战后,联邦政府仍继续实施偏袒郊区、抑制中心城市发展的政策。

北京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疏解对策

(一)加大北京中心城区向外的推力

1.通过建设新城截留旧城人口,实现增量人口进新城,存量人口在旧城。通过新城开发建设,带动人口到新城的转移,实现增量在新城,存量在旧城,通过新城截留旧城人口,达到疏解中心城人口的目的。

西方发达大城市建设新城时,城市发展基本上进入了郊区化的阶段,内城基本建成。而北京的城市化虽然出现了郊区化的态势,但并未成为主导趋势,中心城的集聚力远大于郊区的吸引力。中心城依旧是城市规划建设的热点地区,制约了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的转移,因此要严格控制旧城的开发建设。

2.注重完善区域城市功能,实现中心城与新城的功能对接。一是促进新城功能与中心城的对接。北京中心城的主要功能是国家政治中心、国家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金融管理中心、教育科研中心和服务全国的其他功能。其中,前四个中心的配套设施可部分向新城转移,如国际交往配套设施、金融后台等。教育科研中心和服务全国与区域的会展、旅游、体育、医疗、商业以及人口承载等功能应全面向新城转移。二是促进新城与中心城相关区域的功能对接。以朝阳CBD、海淀中关村、西城金融街等区域核心功能为区域中心,研究与通州、顺义、亦庄、昌平、大兴、房山(良乡)新城的居住功能和产业功能对接,促进区域居住和产业功能的平衡。

3.要控制中心城的建设速度及密度,保持中心城房价适当高位。要严格控制旧城的开发改造,限制中心城建设的容积率,保持一定数量的待改造和发展地区。要抑制旧城各区开发冲动,通过降低中心城建设的规模和容积率,以减少中心城的就业人口,提高环境质量。同时保持中心城房地产价格的适当高位,会促使部分企业外迁,促使一部分居民到新城购房,这样起到新城“截留”人口的作用,达到人口存量在旧城、增量进新城的目的。

(二)增强新城的吸引力

1.政府主导配置重大公共项目和公共资源,促进新城实现规划功能。根据各新城的功能定位,市政府应统筹重大公共项目和公共资源的配置。当新城与中心城发生竞争时,应优先安排新城建设,以实现公共资源均等化,提高新城的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新城实现其规划功能。

2.以住房政策和产业政策为重点,促进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住房政策是国外新城建设成功的关键。住房也是控制人口数量和质量的硬约束。研究制定居业联动的住房资助政策,使新城居民能够通过较低的价格买到较高品质的住房,吸引鼓励性产业、亟需的优秀人才(教师、医生等)迁入新城。

3.加大新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新城。高标准规划和建设新城社会设施。按照不低于中心城社会事业建设标准,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新城社会设施。新城学校、医院等社会设施的人均建设用地和建筑指标、抗震、节能、绿化等方面的标准应不低于中心城。

4.降低远郊区县生活成本,提高远郊区县生活便利程度。目前阻碍人口大规模流向郊区的主要障碍是郊区的生活成本高于市区,而生活便利程度低于市区。建议市政府从城市长远发展利益出发,重视远郊区县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具有现代城市文化特色的人文环境建设,增强郊区的综合吸引力。应本着“同质同价”“适当优惠”原则对新城区居民收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市政设施的服务费用。目前,郊区的公交线路收费比市区高,建议郊区的公交线路与市区的公交线路采取一个价格。

参考文献:

1.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崔承印.对北京人口规模的反思与认识.北京规划建设,2006.5

第8篇

大学毕业生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过渡,国内高校包括医学院校连续扩招,使得医疗卫生队伍不断壮大,医学生的就业难度开始增加,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医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呈现上升趋势,医学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了解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以及他们如何选择就业方向,我们对某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择业心态调查,分析并探讨了他们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对医学生的择业心理进行引导,从而帮助其顺利择业,早日实现人生价值。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调查方法及内容

本次调查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对象为某医学院校2005级预防专业和2006级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毕业生的基本信息、毕业意向、对就业现状的认识和基层就业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9份,有效率为99%,其中女生67人,男生53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就业意向调查

1.调查结果显示,62%的学生选择了读研,36%的同学选择了直接找工作,只有1%的同学选择了毕业后自己创业。

2.在回答“择业时您会选择哪类地区去发展”这一问题上,44%的同学选择了去省会城市,23%的同学选择了中小城市,20%的同学选择了家乡,而只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基层农村或偏远地区。

(二)就业形势的认知情况调查

此外,医学生就业信心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5%的毕业生表示就业信心一般,近12% 的人表示没有信心,其中男生较女生就业信心强,预防医学专业比管理专业的就业信心强。

(三)收入期望值调查

(四)基层就业态度调查

119名毕业生中有51.2%的同学认为决不会到基层就业,33.6%的同学暂时没有考虑基层就业,17.6%的同学有可能到基层,而决心到基层就业的同学则没有。

(五)获取就业信息渠道调查结果

有56%的同学在回答“您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一问题上,选择了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24%的同学选择了自己,其余的同学则分别选择了同学或家人。因此,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成为医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能否培养就业力的一个重要因子。

三、学生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医学生对择业信心不足

大部分医学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较难,有近80% 的医学毕业生表示就业信心一般,近7%的人表示没有信心,可见医学毕业生的就业信心不足。

(二)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薄弱

仅有1%的同学会在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可见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极为薄弱。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极为有关。绝大多数的医学生都表示在毕业后希望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而不愿意跨领域创业。

(三)对就业后收入期望值偏高

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毕业后薪酬的期望值低于1 000元的仅为3%。集中在1 500元以上,占到总人数的60%,其中20%多的同学期望薪酬为2 000元以上。从总体上来看,医学毕业生的薪酬期望值偏高,这可能会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

(四)就业意向过高,对基层工作热度不够

调查结果显示,医学毕业生在就业和择业时,仍然存在浓厚的区域观念,执著地追求大医院、大研究所、大机关、大城市,而这些“大”单位经过几年的连续补充,人员已相对饱和。同时受“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和社会上陈旧思想的影响,多数医学生不敢轻易选择企业单位或私立医院就业。过高的期望,无疑把自己挡在了就业的大门之外。

(五)择业信息来源渠道窄、信息不通畅

大部分的医学生把就业信息的获取严重依赖于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这无疑会影响到医学生的顺利就业,就业指导中心在医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只会起到引导的作用,它只是一种就业渠道,它对医学生所提供的就业信息只是一小部分,对指导中心的过分依赖会造成医学生就业范围的狭窄,就业路程的艰难。

四、针对大学生择业心理倾向的对策与建议

(一)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鼓励医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或跨行业就业

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医学生要改变以往传统的就业观念。不要拘泥于大中型的医疗卫生机构,要敢于到新兴社区、民营医疗机构和医学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还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不要急于求成,在择业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再者,基层也为医学毕业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大医院年资高的医生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很难进入,即使勉强进入其中,常常遇到论资排辈的境况,发展受到限制,久而久之, 自信心与锐气容易消失殆尽,工作难有创新。“衡量大学生就业的好坏不在于是否有‘体面’的单位,而在于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村正是许多大学生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在大中城市人才集中、求职困难的情况下,农村不仅创业机会较多,成功概率也相对较大”。因此“勇于到基层锻炼成才,是每一个有理想的大学生的长远选择,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

为了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制度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医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可能给创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并不是没有创业的可能性。我们应对那些具有较强创业意识、主动精神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医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以充分挖掘其潜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应鼓励医学毕业生跨行业发展。比如转行做科研人员、教师、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员等,这也反映了一种多元化就业的思路。

(二)政府提高基层对医学毕业生的吸引力

目前,很多学生毕业后都不愿去基层工作,认为基层信息闭塞、待遇及环境差、适应不了基层的人文社会环境。目前基层是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地方,因此为解决基层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增强基层的吸引力,着力建设基层人才大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基层的吸引力:(1)对长期坚持在基层工作的卫生人员,在工资、奖金、职称晋升及其他福利方面给予特殊待遇,这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对自愿到农村就业的医学毕业生,可以提前定级,并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可放宽职称晋升条件,注重其实际能力。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吸引、留住人才打下基础,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卫生人才缺乏的局面。(2)深化农村卫生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卫生机构的活力,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服务体制,提高农村三级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为卫生技术人员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使医学毕业生愿意下到基层来。(3)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加强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建设,做好区域卫生规划,改善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条件,为医学毕业生到那里就业提供完善的硬件条件,提供施展空间的舞台。

(三)高校要把医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完善培养方案,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培养质量。据了解,医学院校卫生管理人才供给量远远大于其市场需求量且医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供过于求的矛盾现状或人才能力缺陷影响了就业率,因此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多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遵循有需求才有供给的原则和按需定量市场规则,不要盲目设置不必要的专业或提供市场上无需求的人才。

(四)高校应加强医学生的就业教育,增强就业信息服务

要尽早开展医学生的就业教育,比如就业指导课程、毕业生就业交流会等,使他们充分认清当前就业形势、认清自我、调整就业观和期望值、降低就业层次提前做好自己就业的定位。很多学校只有在学生面临就业时才会开展一些简单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对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就业指导工作的不到位和不全面使医学生真正面临择业时变得手足无措,犹犹豫豫,错过很多不错的机会。调查显示,将近有10%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意向不清楚,说明这部分毕业生直到临近毕业还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如能及早对其进行就业教育,他们很可能就会及时规划自己的未来。

信息时代的就业信息不对等,影响到学生的顺利就业。尽管网络能给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提供各种信息但有的同学面对网上浩大的资源不知如何查找,一方面造成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是同学们择业机会的丧失。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中心的情报教育职能,做好毕业生网上择业信息的服务工作,有针对性地提供毕业生网上择业信息的服务有助于同学们及时、准确地了解和获取就业信息。

(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