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

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3 14:56: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

第1篇

[关键词]社会网络 资源配置 功能

企业是嵌入一定的社会网络之中,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发展必然受到社会网络的影响。企业网络结构是企业与其外部的各种企业、组织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基于各种目的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集合,社会网络自身并不是经济资源,而是动员经济资源的渠道。由于资金、信息、生产要素等往往是稀缺资源,因此,在这些资源的获取上采用社会关系网络这样的非正式关系也就不足为奇。

一、社会网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1.为企业获得资源提供捷径

目前,社会网络呈现出新的趋向——资本化。社会网络资本化的社会动因是利益驱动,其现实化的原因在于制度的缺失。谋求建立社会网络被企业当作占有社会资源的捷径。社会资源最重要的特点是稀缺性。要不断的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获得这些稀缺的资源,由于社会资源是嵌入社会网络之中的,因此企业就会将社会网络看作是重要的支持手段,即把社会网络本身当作一种能够带来更多社会资源的特殊的资源。

2.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高度可用的社会网络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开支,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网络的形成降低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由于企业之间长期频繁的合作增加了彼此间的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企业之间将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交易费用,从而降低彼此的交易成本。企业通过社会网络以成本优势获取资源和信息的能力对企业产生极大的影响,低成本优势的资源获取是企业社会网络导向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网络导向战略所带来的重要产出。分工与专业化理论认为企业网络通过分工提高了企业效率,使企业分别从事各自擅长的业务,互助合作,从而使整个企业网络的总收益最高,最终使企业网络中的企业都能受益。

3.有利于降低道德风险

从降低道德风险视角来看,中国人际交易模式主要是建立在社会关系网络基础之上的,通过建立特殊的人际关系来获得彼此间的信任,因为越信任对方,达成交易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人们在交易过程中就尽量利用特殊信任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处在于信息的相对完全性和共享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在此种条件下从事交易不一定是最优的,但可以大大地降低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二、社会关系网络在资源配置中的特点

按照波兰尼对人类经济生产方式的划分,社会资源的配置关系存在着三种类型:权力授予类型、市场交换类型和社会关系网络,前两者属于正式制度安排机制,而后者则属于非正式制度安排机制。

与作为正式制度安排的政府和市场相比,社会网络在资源配置中有着自己的特点。在资源配置中,资源需求方和供给方处于社会网络之中,双方为平等关系,配置通过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在一定规模的网络中,由于信息的完全性,可以避免欺诈等行为使得交易成本降低,这时它可以成为资源配置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时的有利补充。

同时,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也会具有负功能,表现为社会网络的过度使用会使网络成员利用社会资本从网内获取资源时对网外社会成员造成剥夺效应,相应地增加了局外人涉取稀缺资源的成本。

总的来说,社会网络作为配置资源的非正式制度的外部性会增加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社会网络的资源配置方式相对于正式制度而言,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其表现形式上。非正式制度规则是无形的,它一般没有正式地制成条文,也不需要正式的组织机构来实施,它存在于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之中,正是这种无形的表现方式,使得非正式制度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发挥作用。

三、社会网络合理配置资源的措施

社会网络在资源配置中既存在正功能、显功能的影响,也存在负功能、潜功能的影响。政府需要创新非正式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来约束社会关系网络的负功能,同时加强社会关系网络中正功能的发挥。而日益强大的理性认知力量可以促进非正式制度的转化与创新。

首先要重视习俗文化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要很好地发挥对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就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环境。法院等强制机构执行的正式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而市场机制运行所需要的守法观念、契约观念等却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我国社会的这个特点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要克服这种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象,就必须努力树立契约观念。

其次要塑造道德理念。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发现在市场交易中只有利人才能利己,市场交易可以使各方都得到好处或者在不损害他方利益的前提下使某一方得到好处,正因如此才会出现自愿互利交易的场所。维持和优化市场交易秩序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利人利己。市场道德与不道德的分界线,就是市场主体是利人利己,还是损人利己。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治本就是制度建设,特别是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其中突出的是道德规范建设,这实际上就是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夏扬.社会关系网络资源配置作用的经济学分析.华中科技大学,2008 年

第2篇

(一)成本本质的一般理解

在会计研究领域,成本是一个发展变化最大的概念之一。财务会计学认为成本是取得资产的代价,或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支出。这一认识目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管理会计学则认为,成本是实现一定目标未来要付出或承担的价值牺牲,甚至包括在决策过程中可能要放弃相应收益的代价。美国会计学会在《成本概念与标准》的报告中给出如下定义: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或可能要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这一概念充分考虑了成本的内涵与外延,概括内容相当广泛,且十分抽象,因为它不仅仅局限在某个具体的成本计算对象上,而是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目的上。它强调成本是在特定目标下将要付出的价值牺牲,并以此认识为基础,重整企业的成本规程,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服务。同时,提醒我们在设计成本计算程序或为成本管理提供服务时,必须紧紧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的来展开。

我们注意到,这一定义给出的成本本质内涵是“价值牺牲”,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笔者觉得这一说法过于抽象。价值是货币计量的结果和表现,此处的价值是货币计量什么事物的结果和表现呢?我们认为不管这一事物是什么,它才是成本的本质。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必须认清这一事物,才能使成本管理变得具体,其方法的运用才会可靠有效。

马克思指出:“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如果我们从这个价值中减少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及资本家自身耗费用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成本价格”。这是我们一直信奉的关于成本本质内涵的经典论述。马克思从补偿角度论述了“资本耗费”这一成本范围。资本耗费即成本,只包括C、V两个部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成本即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是指商品生产中实际消耗的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所构成的价值,不包括剩余价值(m)部分。而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商品的生产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使用的生产成本,如果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价值补偿不足,就会从(m)中加以补偿。这一观点其实也是从补偿角度来认识成本,是马克思资本耗费的延伸和扩展,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实用主义)。在会计中,资本家的资本表现为一种权益,投入企业后,总是对应着一定的占用形态,而表现为资产,因此从占用形态来说,权益以资产而存在,然而,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资本家的权益不会被耗费,被耗费的实际是资产。因此资本耗费从会计观点来看,就是资产的消耗,或者说,资本耗费是以资产消耗加以确认和计量的。而资产是一种企业拥有或可控制的经济资源。

(二)资源及其企业观

提到“资源”,人们自然会想起矿产、河流等自然形成的为人们所利用的物品。通常资源一词最一般的意义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为人类有用的资财。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有用物即资源,无用物即非资源。因此,资源既包括一切为人类所需要的自然物,如阳光、空气、水、矿产、土壤、植物及动物等等,也包括以人类劳动产品形式出现的一切有用物,如各种房屋、设备、其他消费性商品及生产资料性商品,还包括无形的资财,如信息、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本身的体力和智力。

美国著名的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认为: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由于资源具有量、质、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属性,因而,它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发现或发现了但不知其用途的物质不是资源,虽然有用,但与需求相比数量太大而没有价值的物质也不是资源。技术、信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可以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

经济资源是一般资源的一个子系统。它是指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所需要的,并构成生产要素的、稀缺的、具有一定开发利用选择性的资财来源。其范围仅包括人类所需求的一般资财中,作为生产投资要素的那部分资财。具体地说,经济资源具备的特征为:(1)有用性,即必须是为生产或消费者所需求的,对经济生活有用,(2)稀缺性,即表现为社会需求量与存在量有差距,并非取之不竭;(3)可选择性,即指资源的用途可以有多种选择且可循环使用。

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因为只有具备了可以带来未来收益的经济资源,企业才能依靠资源的潜力的发挥,才能赢得利润,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或目标。

单一资源是难以创造发挥其潜力的,企业的收益必然是不同种类的资源相互组合、相互“激发”的结果。所以企业必须拥有多种形式的资源,即既要具有有形资源,又要具有无形资源,既要具备物质技术方面的资源,又要具备人力,财力方面的资源。

一个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其生产经营必须耗用材料、人力和财力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本质就是资源或是原始资源的转化物。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费用就是资源的耗费(或转化)。耗费(或转化)过程是各有不同的,如会计上称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内容(除投资)大都会转化成费用。资本性支出的内容是分年度逐步转化,而收益性支出则在年度内直接转化。当企业发生这两种支出,其实就是用一种资源置换另一种资源,是一种资源形态上的置换。其原因是因为生产经营需要不同资源组合才能实现。当我们将这些置换后的资源与一定的生产经营目的相联系,按一定期间或一定目的来归结这种置换时,就形成了置换后的资源价值(成本),被置换的资源其实就可以认为被耗费了。当然,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往往只认识到企业内部诸如材料、人力的耗用才是一种耗费。其实这种耗费,也只是一种置换,即将材料、人力等资源置换为产品这种资源。从广义上理解,无论是企业外部置换还是企业内部置换都是耗费,即费用。再将这些费用按照一定标准(或目的)加以对象化就形成了特定对象的成本。因此,成本的本质就是一种资源耗费,所谓计算成本就是对资源耗费的计量。认识成本这一本质,会引起我们对下列问题的思考:

——关于成本的研究必须以资源及由其而产生的行为为内容进行思考,

——关于成本的管理必须以资源配置及其效率为中心进行实施,

——关于成本的核算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的(或目标)为标志进行设计。

二、企业资源及其配置

(一)企业资源的种类

以一个企业或公司角度,研究的重点显然是经济资源。基于资源企业观认为,每家公司都拥有大量独特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Capabilities)就是所谓的资源。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将经济资源按其经济属性,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四大类。其他资源则主要是指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就一个公司或企业来说,经济资源可分为:(1)有形资源,也称有形资产,是指具有一定实物形态的资源,包括生产设施、原材料、产品等,它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表达。(2)无形资源,也称无形资产,是指诸如公司的声望、品牌、文化技术知识、专利和商标以及日积月累的知识和经验等不具有具体实物形态的资源。(3)人力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的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概念是一种微观意义的人力资源,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4)货币资源,是指在企业中以货币等形态存在的资源,确切地说是价值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如现金、银行存款及应收款项。(5)组织资源,是指资产、人员与组织投入产出过程的复杂结合而表现出的能力。

从企业资源的会计计量看,资源可以分为可计量资源和不可计量资源。可计量资源是指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的资源,如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可以计量表达的资产等。不可计量资源是不能用货币加以确定计量的资源,如上述的部分无形资源、部分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等。

显然,企业生产经营既耗费有形资源,又耗费无形资源;既耗费可计量资源,又耗费不可计量资源。从费用的成本一般内容来说,涵盖了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但是从会计计量与核算角度来看,费用成本主要包括可计量资源的耗费,也就是必须能够对其进行货币计量,才能纳入会计的费用成本的核算。企业成本信息主要也是指这部分资源耗费,对于不可计量资源的耗费,只能作为辅助补充的信息,在相关信息报告中采用文字(而不是确定的数字)来表达或反映。

(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

企业资源的配置一般表现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源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的要求,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同资源构成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也可以认为企业资源配置是企业根据企业的目标将资源的用途在不同的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进行不同的分配。

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来自资源的稀缺性和可选择性,这两种特征使得企业资源配置有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即迫使人们对资源配置加以研究,而克服其稀缺性和可选择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资源配置研究的焦点应是配置的有效性和资源消耗的节约。就企业来说,最高目标是追求消耗降低和收益增长,而消耗的降低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影响收益的诸多因素中企业最具控制力的因素。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最终体现在消耗的降低上。因此,企业管理中必须引入资源配置的问题,探求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一个企业必须拥有资源,在开办时就应考虑所需资源的配置,要按照产品目标来规划资源用途的分配。在进入正常生产经营状态而去合理消耗资源(或进行资源转换),从而使生产经营中资源消耗降低。

资源配置一般理解为利用资源的可替代性,使之在不同用途之间进行的分配。就社会资源来说,资源配置就是选择用途置于不同部门或地区。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市场配置是指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按利益驱动原理将资源配置于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体制中,资源总是向收益最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市场供求比例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价格波动,将把资源配置于适当的部门和地区。政府配置,也称为政府干预,即政府通过各种干预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调节资源配置的格局和规模,以降低资源配置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政府配置对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建立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它可以大大克服市场的盲目性和垄断趋势。

企业资源的配置是建立在资源企业观的基础上的,根据企业的目标(主要是产品)和企业所处的资源环境,对资源不同用途加以合理利用和组合。一个企业可以依据自己的产品进行资源组合。我们所谓对企业进行管理,以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对资源的管理,企业的效益也就是资源有效性的体现。企业的资源配置贯穿着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因为产品就是资源配置的结果,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的资源不断地按工艺要求附加上去,被消耗转化为产品。当然,企业的资源取得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不是孤立的。因此企业资源配置也必须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必然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一部分。然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不尽相同。一个企业一旦设立并投入生产经营,其设备或工艺过程决定着产品生产的行业性质。要想改变这种行业性是很难的,最起码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企业资源在企业设立时就要考虑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也只有这个时候影响最大。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有关于资源配置的分析,必须考虑企业所处的地区和行业以及资源供给的可行性。要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就必须分析国家和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以及对即将设立企业的影响。从这一意义说,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仍然包括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两种方式。但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资源配置还存在着具体方式。笔者认为,企业资源配置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两种具体方式。

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是美国工程师麦尔斯(L.D.Miles)在进行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对短缺材料寻找代用品时发现的一种价值分析体系。

价值工程成功地被世界各国所推广运用,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基于价值工程对“生产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紧缺的”的认识。消耗的资源的货币表现即是费用或成本。资源的稀缺性迫使节约成本,从而使“价值”上升。麦尔斯指出:“功能导向的工作,基本上是以完成人们渴望与需要的新功能为中心而利用资源的,而价值导向工作的目的,则在于用更少的物资资源和时间资源来完成这些预定的功能。实际上,成本是一种衡量资源消耗数量的尺度。价值工程则作为一种更优利用资源的研究,帮助人们合理使用每个单位资源以满足更多的需要,因此,它是一种更加有效利用资源、增进人民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价值工程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主要是运用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准备阶段,主要是以价值提升高度阐述成本(费用)的节约和资源配置的方式。

作业组合是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而必需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合理组合。这些活动是以产品生产为中心的,它是需要各种资源供给的,是一种资源的组合。价值工程突出某一种资源的功能替代,而作业组合关注的是多种资源的合理组合,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有效。作业组合之所以成为企业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是因为作业组合的成因是适应围绕产品而开展生产经营的需要。产品的生产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来完成,企业的经营同样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完成。同时,作业也具有替代性,也就是说,同样的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行为和活动来完成或达到,但是不同的行为或活动将会需要不同的资源。因此,不同的作业选择和组合必然会对资源用途采取不同的选择。

作业组合这一配置方式与价值工程方式一样必然受到特定产品特定工艺技术要求的制约,会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企业设立、产品选定时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而一旦确定,企业资源配置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这两种方式。从中可以看出,企业资源配置更多地追求企业资源消耗的节约,企业资源配置有效性是企业资源配置的真正目标所在。

作业组合方式源于生产经营的需要但是要以价值工程方式为基础,而价值工程方式主要源于产品功能组合的需要。作业组合方式对于价值工程方式也必然有“反作用”。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价值工程方式从资源替代角度认为更换某种资源重新配置有效且节约,但是作业组合达到产品功能却很困难或可以组合实现功能但成本很高。也就是说作业组合方式使得资源配置出现无效或浪费。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将两种配置方式互相协调而去考察整体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和节约。这一方面要求我们预先必须进行价值工程配置方式和作业组合配置方式的结合,另一方面要充分展开项目可行性研究和企业预算工作。

三、成本管理战略

(一)战略和经营战略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字strategies,其含义是“将军”,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是“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实现它的目标和使命”。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同时又是制定规划(计划)的基础。具体地说,经营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

从“战略”到“经营战略”的演变说明,经营战略是一种以变革为实质的概念,让我们注意到一个企业的经营所涉及到的全部因素。在过去,我们往往只注意到诸如技术、工艺、资金、耗费等某一项“战术”上的因素,不能将我们仅认识到的因素联系(组合)起来去考察企业在竞争中的水平和层次。因而,我们的经营就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抓住一个因素,“穷追猛打”,使之达到控制目标,却花费了很多蛮干的费用。(2)追随别人之后,不管自身现状,照搬照套,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见成效。经营战略思想的引入,使企业经营关注一些新的方面:(1)关心企业外部胜于企业内部,特别是关系到企业生产的产品构成和销货市场,决定企业干什么事业,以及是否要干:(2)企业现在和未来经营成效的测量标准,即企业要达到的目标,(3)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协调性:(4)企业总体日常控制体系的建立,如作业管理规定。

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其目标应是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为目标,并加以具体化。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之一。成本是资源的耗费,控制成本、降低资源的耗费,必然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及目标之一,经营战略中,这二体系就构成了成本管理战略。

(二)成本管理战略的构筑

经营战略的特点在于:(1)全局性:(2)长远性;(3)抗争性;(4)纲领性。作为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的成本管理战略也具有这四个特点。问题在于既然将战略的思想引入成本管理,如何来确定成本管理战略的具体内容,或是在传统成本管理思想有什么必须突破的。

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所采用的方法也是限制消耗、节约开支的一些硬方法,追求一种成本的绝对下降,加之引入的加强考核的方法,将成本指标压得很低,并与职工利益相结合进行考核,搞得人人自危,甚至被“逼”去偷工减料以达到指标。当然,笔者并不否定这种绝对控制的方法,但是,成本下降总是有极限的,压到一定程度已无法改变。此时,这种绝对控制方法就不适用。那么就要采取一种相对控制方法,即通过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来改变成本发生的动因。如通过技术改造、管理思想的变革和新的生产组织的引进等途径,使成本持续降低。这就是成本管理战略的起因。

成本管理战略就是企业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和环境,联系企业经营目的,正确分析和判定企业的费用成本在市场竞争对手中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物流技术、资源配置及作业管理等一系列方法,制定成本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实施方案,以保证企业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取得竞争优势。简言之,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围绕成本费用而开展的一种长期谋划。与经营战略一样分成两个阶段: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

成本管理战略规划分为下列步骤:

(1)规定组织使命:根据企业经营目标,按企业各组织的职能,规定其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创造一种人人重视成本的氛围。

(2)制定方针:根据企业成本目前水平,由各职能部门提出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3)建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汇总各组织机构的方法和措施并分析其可行性,确定成本管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4)鉴别方案:采用一定预测决策分析方法,围绕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不同的成本管理战略方案。

(5)选择战略:其实是指对上述(4)战略方案的选择。其原则是成本管理战略必须适应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管理战略实施分为下列步骤:

(1)确定组织结构:根据新选择的战略,按照企业管理的原理,确定层次分明、责权利相联系的实施战略的主体(即组织结构)。

(2)管理组织活动:按企业各组织机构的作用,下达其目标,并要求各组织机构严格执行。

(3)监控战略在实现组织目标中的有效期:每个战略方案的实施都有一定时期,为了实行动态过程控制,要定期检查和考核各组织的目标完成情况。

(三)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应关注的问题

本文认识到成本是资源耗费,并结合战略管理的思想,是期望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成本管理战略的思路。这一思路提醒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应关注以下问题:

(1)成本管理必须扩展到自立项、设计至销售、使用整个过程。因为,一旦某一项目确定后,各种技术条件已基本固定,该企业的成本费用发生也相对确定了。“在产品的策划、构想设计阶段,成本的66%左右已经被决定即无法在后续阶段更改了。因此,这一阶段的成本管理较之后续阶段就显得更为重要”。同样,销货于顾客以后,使用过程还会出现返修退货现象,这也会使企业成本费用升高。

(2)结合资源配置的原理,重构企业作业链和价值链。正如前述,企业的作业链的形成其实是资源耗费或置换的一种连续形式。按照作业成本管理的思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因此,可以对企业的作业进行分析,利用先进的制造理论,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如JIT,CIMS等),重新构筑作业链,减少成本发生的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从而使企业价值链得以优化。

(3)重视过程控制,根据企业工艺流程,制定各种作业文件,使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化。虽然在设计及规划中有较好的作业组合,但是如果执行这些作业的人或组织工作不规范,无标准可寻,也是难以实现设计和规划时的“美好愿望”。因此,制造出各种工作或作业的标准并依据这些标准加以控制和考核,才能使成本管理(战略)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史忠良肖四如著:《资源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2.[美]阿兰。兰德尔著施以正译:《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3.史忠良肖四如著:《资源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4.干春晖著:《资源配置与企业兼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3篇

一、交通资源的识别与界定

交通资源是指形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实体及其与运营相关的所有外部要素的组合,这些要素及其组合决定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关系和约束条件。这是交通资源最合理、最恰当的定义。

在这个定义下的交通资源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市场资源:即经济及社会需求。

2、技术资源:包括构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运载工具的技术资源,决定了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参数、等级、水平及类型。

3、财力资源:即资金。资金要素的配置包括资金来源、分配渠道与运用等内容。

4、空间资源:空间已经成为社会、国防与经济建设的稀缺资源,必须优化空间的资源配置效率。

5、动力资源:即能源,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内容。交通运输是消耗能源的大户,能源不但稀缺,而且关系着国家、社会及经济运行的安全。

交通资源具有这样的一些类型及特性:

1、交通资源可分为直接要素及间接要素。经济及社会需求、技术、资金与空间是影响交通运输规划及建设的直接要素,在主观上能够引起我们足够地重视,能源、生态自然环境及交通安全是影响交通运输规划及建设的间接要素,在主观上难得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2、交通资源可分为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要素。经济及社会需求、技术与资金是可再生性要素,它们是进入到循环经济体系之中的。能源是准再生性要素。

3、交通资源可分为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要素。经济及社会需求、资金与空间是不可替代性要素,是建设交通系统必不可少的要素投入,必须集约化利用。

二、按什么标准配置交通资源

我们考虑,交通资源配置的标准可以分成五个基本维度:

1、区位标准:包括时间、成本及距离等基本指标。区位标准是最基本的维度变量,是交通运输存在与运行的基本规律,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给予优先考虑。

2、服务标准:包括可及性或连通性、通畅性、机动性、质量特性等指标,体现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或体系的基本定位。

3、社会标准:包括公平性、行政性、安全性及国防性等指标,体现了交通运输服务于社会稳定、国家治理及公共安全的一类要求。公平性保证了每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交通出行权。它还是避免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恶性经济循环的基本措施,也是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基本要求。行政性与安全性是政府治理国家的需要。国防性是维护国家与安全以及军队机动作战的基本要求。

4、经济标准:包括适应性、财务性及国民经济性等指标。适应性反映了交通运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及水平。财务性反映了交通运输投资项目的财务效益,是市场经济或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国民经济性反映了交通运输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考虑了交通运输产生的外部经济效果或外溢效果。一个交通运输项目的财务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都好,在经济及制度设计上是最合理的;财务效益好而社会经济效益不好,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不合理因素,项目不可行;财务效益不好而社会经济效益好,项目有公益性特点,此时如果项目必须执行,项目运行则需要国家及政府提供经济补偿或补助。

5、消费标准:包括休闲娱乐、观光旅行及探险等内涵,将交通运输作为一种直接的消费需求而非派生需求。例如,游艇、观光火车、观光飞行等。

三、交通资源配置的决策层次及对象

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要落实到交通运输项目的规划、建设及实施上,为此,我们需要为配置交通资源准备、生成并提出一系列的备选方案,提供最后的评选及具体设计建议。要达到这个目标,交通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变量应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来描述或表达,每一层次应能体现一定的决策等级或任务要求。我们建议将决策变量分成五个层次来设计。

第一层次:战略功能层。按照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主要考虑区位标准和社会标准、经济及社会资源的配置,决定发展某类交通运输方式,或打通各经济、社会活动区域的交通通道,布置各种类别的交通聚集区等。例如提出兴建青藏铁路、能源运输专用通道、旅客城际快速轨道等。

第二层次:战略任务层。主要考虑区位标准、社会标准和服务标准、经济及社会资源的配置、空间资源的配置,构造连接各经济及社会活动区域的、基于通道及特定交通运输方式的宏观网络,主要确定网络的覆盖区域、宏观走向及区位特色,适应或引导国民经济及社会的宏观布局。

第三层次:宏观规划任务层。主要考虑区位标准、社会标准、服务标准和经济标准,以及经济及社会资源、空间资源、资金资源和能源资源的配置,构造交通运输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线路、网络节点、场站、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枢纽等具体内容,形成逻辑上的交通运输网络。

第4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0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llege enrollment has become an indisputable fact, but the shortage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Although in recent years, the total amount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is increasing, but the total amount of resources still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allo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higher education, defines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relativ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un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Key words high edu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1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相关概述

美国D.格林沃尔德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认为,资源分配是指资源在不同用途和不同的使用者之间的分配。①②纵观国内教育学者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关概述,有些学者把它分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还有学者把它分为政府管制资源、市场机制替代资源、新资源和政府干预资源;其他一些学者则是把高等教育资源分为宏观资源与微观资源。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多多少会存在些许欠缺和不足之处,第一他们都过于追求资源的层次性划分。第二,他们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客体缺乏一个明确的阐述。第三,一个问题的出现会相应的产生解决该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先前学者们的观点并没有对高等教育资源的目的做出明确界定。所以笔者认为,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资源究竟应该如何配置?它的配置是否同样应该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在总结前面学者的经验基础上,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就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高等教育主体根据一定的方式方法和规律,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手段,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到高等教育的客体中,实现对高等教育的最优化配置,从而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从当下形势来看,高等教育办学的规模日益增大、办学效益明显提高,高等教育的资源总量也在持续不断增加。我国政府对教育领域的投资比重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例如2011 年,全国教育经费23869.29 亿元,比2003 年的6208.27 亿元增长了284.48%。在有了财力资源的保证下,人力资源的投入也是高等教育资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的师资队伍也处于不断发展壮大的阶段,并且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比如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日益壮大的现象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表现,而且一般高校对辅导员留校任职的条件也越来越严格,要求学历都要在博士或者博士以上。随着高等教育投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原来的全部高等教育经费由政府承担转变为多元化的教育经费筹措局面。这项举措把我国的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主体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3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3.1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政府的功能缺失

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错位、缺位问题。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政府角色错位是指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对高校的管理职责、行使管理权力的过程中,其角色偏离了自身的职责任务、活动范围、运行轨道,从而出现违背高校的意志、损害高校利益的权力滥用现象。③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缺位现象是指政府在行政过程中,未能履行好自己应尽的职责,该政府管的,政府没管或没管到位。政府缺位的表现:财政资助上的缺位、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的缺位、政府维护公平的管理职能的缺位。

第5篇

证券市场效率,一直是证券市场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金融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金融经济理论中,关于证券市场效率问题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应首推E.F.Fama在1970年提出的“有效率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若证券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充分而准确地反映全部相关信息,则称该市场为有效率的。若证券价格并不由于向所有证券交易参与者公布了信息集中而受到影响,那么,就说该市场对信息集中是有效率的。换言之,能够有效地利用经济、金融等各方面信息的证券市场,就是“有效率市场”。规范而言,假定不同的相关信息被渗透到证券价格中,按照证券市场上信息集中的三种不同类型将市场效率划分为三种水平:(1)弱态有效市场(WeakfromEMH):是指信息集中只包括价格历史序列中的价格和信息;(2)半强态有效市场(SemistrongfromEMH):指现时的股票价格不仅体现全部历史的价格和信息,而且反映所有与公司证券有关的公开有效信息;(3)强态有效市场(StrongfromEMH):是指市场价格充分反映有关公司的任何为市场交易参与者所知晓的全部信息。

有效率资本市场理论提出之后,引发了大量关于反映在证券价格中的信息的质量和数量的实证研究。经过大量实证分析,大多数检验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符合弱态有效和半强有效的资本市场有效理论。但是,强态有效市场理论并不成立。

随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国内学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问题给予了积极性关注。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股市有效性的检验主要集中于是否弱式有效,从实证支持分析,1993年以前的研究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非市场有效,此后的研究大多支持弱式有效,这反映了中国股市存在明显阶段性变化。此外,一些学者对中国股市若干时间区间段的子样本实证分析,结果也说明证券市场效率随发展阶段而不断提高。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证券市场的效率是否通过市场有效性来反映,市场有效性是否是检验证券市场效率的惟一指标,这一指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能否具有完全的解释能力。本文认为,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界定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

二、证券市场效率是市场有效性,还是资源配置效率?

在经济学著作和统计中,金融效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但目前学术界没有对此给出一个权威、一致、明确的内涵。尽管金融效率内涵还没有统一性涵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经济学意义上效率的基本涵义是资源配置效率。相应地,证券市场效率应为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即资金的有效动员与金融资源的高效利用。前者是指该种融资以最低的成本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能力;后者是指其能将稀缺的资本分配给进行最优化“生产性”使用的投资者,相当于托宾提出的功能效率。

针对证券市场效率问题,学术界从资本市场有效运行效率角度进行分析。在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中,“有效”在多种场合中用于描述资本市场的运行特征。“一个资本市场如果在确定资产价格中能够使用所获得的全部信息,它(从信息上说)就是有效率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第346页。)然而在具体分析上,该理论将证券市场区分为有效运行(内部有效)和有效定价(外部有效)的市场两种类型。

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是指证券市场价格是否有效、完全、准确的反映市场信息,并以此通过价格机制将金融资源从储蓄者手中向生产者手中转移。没有有效运行效率,定价效率也就难以达到。如果存在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股票价格的人为操纵、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对潜在投资者市场的准入限制等,那么,这样的市场运行肯定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的。同样,这样的市场必然导致证券市场错误的定价和稀缺资金的逆配置。而错误的标价必然导致资本错误地分配到生产效率相对较差的企业或行业,并最终提高效率较高企业的资金成本。

资本的定价效率,实质就是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是指资本市场通过对证券价格的定价,使证券市场的收益率等于厂商和储蓄者的边际收益率,从而使稀缺的储蓄(金融资源)被配置到有效率的生产性投资上去。市场价格在任何时候都充分反映了与证券定价相关的所有可获得信息,这就是说,证券的有关信息会很快地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反映。证券市场定价效率的研究集中在股票价格反映的数量和质量上,在有效率的资本市场,价格充分和瞬时地反映着所有可以获得的相关信息。金融资产价格是资本配置的准确信号,不存在使投资者持续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率现象,它只能使投资者的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之间存在较小的随机差异,并且其差异范围通常在交易费用之内。

尽管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为许多人所推崇并得到相当部分的证实,但在现实中这一理论仍然面临许多矛盾与难题。按照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理论,市场有效性本身就是证券市场效率。因为在有效率的市场中,通过证券市场的价格机制与信息机制,完全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样,按照资本市场有效理论,中国证券市场效率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率的。但是,这能否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整体效率是低效率或无效率的?本文认为,这种简单判断是值得商榷的,单纯用市场有效性理论难以对中国证券市场效率做出合理性解释。从证券市场效率的第一重涵义,即资源动员能力上讲,中国证券市场在短短的10年期间发挥了强有效的资源动员功能,实现了传统经济下银行主导型融资制度向市场经济条件下证券市场融资制度的有力切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资制度框架基本上建立起来。但是,从证券市场效率的第二重涵义上讲,中国证券市场运行效率低下,还不能有效地反映市场信息,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定价机制与信息机制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社会资源无法有效配置成为证券市场低效率的主要体现。

三、证券市场低效率根源:制度变迁中的制度缺陷

如前所述,中国证券市场低效率问题,已经进入我国理论界研究的视野。早在中国股票市场成立之初,学术界就开始对中国证券市场效率进行考察,但大量对证券市场低效率的分析,基本是从市场有效性理论的视角进行研究的。

市场有效性差,股票价格不能充分反映信息,能否等同于证券市场低效率?本文认为,对于这一问题显然是不能简单下此结论,关键是考察市场效率、证券市场制度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寻求造成中国证券市场低效性问题的根本原因。尽管市场有效性理论、中国证券市场低效率和制度性缺陷问题,都早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充分重视。但是,目前学术界并没有从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机制,来解释中国证券市场的低效率问题。这也正是本文在此领域所做的尝试和探索。

如前文所述,证券市场效率归根结底是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家知道,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按照配置机制的基础作用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种,即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或以计划机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证券市场制度作为市场化产物,是依靠市场机制来发挥其内在功能,通过市场运行机制与定价机制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其作用过程可以概括为:市场运行效率一市场定价效率一资源的有效配置。

按照市场经济作用机制,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实施对市场信息予以反映,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对社会资源的动员作用与配置效能。通过市场定价效率,实现价格信号的有效传导,既保证市场价格的合理形成,又能够实现资本的高效流动。就整个经济体系而言,是保证资本流向收益最高的企业,以此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只要市场是有效率的市场,市场机制的作用就能够充分发挥,通过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定价机制,将资本配置到边际效率高的项目之中,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就可以实现。因此,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市场有效性可以通过信号传导与价格形成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由此可见,在完善市场制度的前提下,市场效率可以来衡量证券市场效率,即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而考察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其建立的初衷是改革设计者在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寻求持续资本供给,而这本身就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安排中实现的一项重大突破。在这样的初始条件下,政府对证券市场制度安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划经济特定路径的惯性,使政府依旧对全社会资金的配置进行强有力的干预,从而保证其执行产业政策、实现赶超战略所需的足够资本。由于行政力量作用于证券市场运行,既定制度安排下的信息难以发挥其内在的传导作用,造成市场行为的扭曲,以至证券市场运行的效率过低,定价效率也不可能有效发挥,因而难以做到市场机制下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可见,中国证券市场低效率,不是市场本身错了,而是市场运行机制发生了扭曲,在证券市场运行中其内在机制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而市场机制是依靠“信号”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在我国经济转轨中,两种力量作用共生的条件中,“信号”的形成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扭曲,不同机会利益者在体制变革或制度变迁中,便利用不完善的制度安排来获取潜在的机会利益,进一步损耗了制度效率。

第6篇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 analysis harmonious society and economic system's relations, have proven any economic system are one kind of balanced, one harmonious argument, the discussion harmonious society promotes the market economy operating efficiency, had indicated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must be able to move effectively in the harmonious social basis. Simultaneously also proposed, the market, the government, the culture constituted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pecial connotation together, constituted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resources deployment effective measure.

关键词:和谐社会 经济制度 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效率

Key word: Harmonious society Economic system Resources deployment Market economy efficiency

作者简介:龙云安,男,经济学博士,国际职业培训师,2006年度评为亚洲十大培训师、中国教育培训十大领军人物。主要研究领域:世界经济、跨文化管理、跨国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等。曾在著名跨国公司NPM公司和BACTEL公司共职;现兼全国100余家管理顾问公司的高级培训师、顾问。著有《新营销原理与实务》、《声誉管理》、《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研究》,参与编写了《世界经济大词典》等。

市场经济运行需要具备基本的制度条件和社会条件,通常所说的自由、平等、所有权,只是制度层面的规定性,然而只有制度保障还远远不够,要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还必须具备非制度层面的社会条件,那就是在信用基础上由诚信、道德伦理所构筑的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客观事物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容共生、和谐相处,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保障。没有和谐的社会,就没有健康的经济制度。

一、和谐社会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和谐社会是指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任何一种经济制度都是一种平衡,一种和谐。所谓制度变迁就是一种旧的平衡被打破,建立一种新的平衡,新的和谐。在制度变迁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实质性的制度变迁,如体制、法规等和非制度变迁,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一般来讲,任何一种制度形态都会形成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伦理,如新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社会伦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卢梭在自然法理论中所描述的自然状态实际上就是一种自然和谐。卢梭从人性本善的观点出发,把自然状态描述成天堂般的人间仙景。自然人按其本能无忧无虑地生活,他们的理性尚未发展,也不存在野心、贪婪心、嫉妒心、虚荣心等等,在自然状态下,社会是平等的、和谐的。

然而,“自从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的时候,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广大的森林就变成乐须用人的血汗来灌溉的欣欣向荣的田野;不久便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生长。”([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P121)社会产生了私有和私有制,自然状态下的和谐消失了,新的政治和谐和经济和谐产生了。

实际上,卢梭的自然和谐只能是在特殊社会和制度下的和谐。大卫-休穆宣称人性论是“一切科学唯一稳固的基础”(《人性论》引言),他认为“自私”和“贪婪”是人的本性,只要人们追求私利不威胁公益就不必加以限制。把私人利益的追求限制在对私人占有不构成威胁的范围内,社会也将达到自然和谐。

社会和谐是相对的,经济制度一方面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手段,另一方面又会产生新的不和谐,因为,经济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具有许多历史的局限性,甚至错误信号,必然产生制度缺陷。所以说,人类追求和谐社会,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的因素,完善制度安排,实现社会和谐。

二、和谐社会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实际上,和谐社会提出的是一种社会秩序,反映着特定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存在有序、相容共生。资源配置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生产关系下实现的。尽管任何经济制度,本身也是一种平衡、一种和谐,但和谐的程度和内容是不同的,因此,资源配置的方式也就不同。一般来讲,公平合理的社会和谐才会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完全改变了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机制成了首要的配置手段,人为的主观意志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降为次要,完全靠斯密先生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来配置资源,然而,由于市场主体的先天差异性,市场机制的“非人性化”,决定了市场机制下的不公平,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完全有别于历史的经济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奴隶制的残酷、封建制的偏见、资本主义的市场狭隘,为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一次把社会资源的配置纳入公正与合理的轨道。市场机制既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同时,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府对市场机制修缺补漏,也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没有阶级的偏见。中国传统文化 “平衡和谐,人己关系,天人合一”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人文精神。“中和位育”作为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取向。其中“位”即秩序,“育”即进步。位者,安其所;育者,遂其生。“中和”的观念在文化上表现为宽容与共享,要求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多元共生。所以说,市场、政府、文化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内涵,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有着其他社会制度不曾拥有的和谐根基。在这种经济制度下的社会和谐,才是人类追求的美好和谐,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经济制度配置资源,才是人类最合理和最优的资源配置模式,实现真正的“帕累托最优”。

今天,我们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之中,形成合理、和谐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三、和谐社会使市场经济更有效率

市场经济本身追求效率,但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缺陷和市场机制失效,使市场经济制度失去了原有的平衡与和谐,从而降低了市场经济的效率。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消除市场经济中不合理、不和谐因素,使市场经济制度趋于完美,从而提高市场经济效率。

然而,古典经济学把市场奉为圣经,休穆先生的“人性”只能在市场上得以充分发挥,斯密先生“看不见的手”也是在市场上显示作用,李嘉图视市场为上帝,整个古典经济学都是那么崇拜市场,不关心市场带来的负面后果。其实,在现实中,市场是不完备的。因为,市场无法消除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分配不公;保险机制也无法消除市场不确定性,由此而出现市场失败者,并因此而陷入困境,波及家庭和个人;市场无法消除外部不经济性,破坏他人和社会,如环境污染。这些市场经济的缺陷,就是社会和谐的威胁因素, 当然,不能否认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也不否认市场机制下的效率,但它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确实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

市场经济的效率来源于社会和谐与合理的资源配置,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就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消除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人与社会之间协调相融,人与自然之间多元共生,在和谐关系下,生产、交换、消费、分配得以合理有效。资源配置合理,利益分配公平,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

参考文献:

论社会信用,大卫-休穆,商务印书馆,陈玮译1997

休穆对社会市民的系统认识,[日]大野精三郎,胡企林译1982

经济学说史,陈孟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第7篇

关键词:公共资源;配置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2

一、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定义和内涵

公共资源是指一切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自然物质、自然条件、社会资源,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这些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所有的基础条件,因而我们称之为公共资源,主要包括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行政资源。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公共资源的配置主要以行政审批方式为主。审批的实质是限制竞争,以行政权力代替市场选择,其结果是造成公共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和社会成本增加,而且审批权限的集中还导致了腐败现象的滋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成为必然。

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是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依据法律法规,经过科学合理程序,运用价格调节的手段,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电子竞价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其他市场竞争方式进行的公共资源配置。这种更加高效、更加透明的资源配置方式要求政府在所有竞争性、垄断性、有限性的公共资源领域,一律退出行政干预,推行市场化配置。

二、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成效

国际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公共资源管理体制比较成熟,有规范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近年来,国内各省、市和地区也先后开展了市场主导公共资源配置的改革,我国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发端于1999年珠海的产权交易模式,迄今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已在广东、浙江、四川、福建、湖南、天津等省市得到彻底的推行,而且已从最初的自然性资源扩展到今天的资产性、公用性、行政性、服务性资源等多元化发展领域。实践表明,全国各地区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1.政府职能逐渐转变。事实上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过程是一个由政府主导资源配置逐步向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转变过程。通过资源配置市场化,可以使政府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组织市场、规范市场、管理市场,从而将职能真正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增强了政府机关效能,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施政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形象。

2.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将市场的竞争制度引入公共资源的范畴,通过市场流动环节实现资源的保值增值。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把资源转化为资本,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的过程,将在很大程度上扩大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调动社会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全社会的生机和活力,进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3.有利于源头防腐。政府有效运用市场机制进行公共资源配置,使政府权力运行受到公开制约和监督,从而形成“要资源,找市场”,而非“找关系”的资源配置氛围,防止掌握资源的部门和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从根本上铲除权力“寻租”的土壤和条件。厦门市在土地批租、政府采购、建设工程等领域,通过加大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力度,源头防腐效果显著。

4.促进了社会和谐。一方面,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运作扩大和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选择权,维护了群众利益,同时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调动了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市政府把开发利用公共资源所取得的收益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以及道路、城镇供水管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使广大市民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三、公共资源市场配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全国各地区已经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实践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实现法制化,规范化运作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1.法律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领域立法仍然比较落后,未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厦门在公共资源领域已经地方立法,并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走在全国前面,但仍缺乏行业配套的政策法规。建筑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出让“四项制度”由于国家重视,市场化配置推行较早,相关法律法规比较健全,相对比较完善。但其他推行市场化配置较晚的领域,如森林资源、中介资源、服务资源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相当缺乏,《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均未明确规定资源必须以招投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实现配置,目前还主要依据政府部门文件的有关规定,形成了部门与部门之间、领域与领域之间公共资源市场化推行不平衡,使工作实施缺乏有序性和权威性,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推进。

第8篇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在社会建设中的日渐普及,其高效的数据信息共享方式也成为了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在社会管理机制中,市场经济是其管理的重要内容,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多变性,这就导致了社会管理机构制定的管理措施无法与市场经济之间形成良好的协调关系。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能够以真实的市场经济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对数据进行调控与分析,进而以更高效率得出市场经济的管理策略,加之计算机网络还能够将不同地区市场经济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这也使得社会管理能够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预测与评估,进而提前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社会管理效率,也为社会管理部门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预测提供了较大便利,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市场经济管理的开展。

在社会管理体制中,由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管理效率,因此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社会物资调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社会资源的调配过程强调了物资调动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而由于数据信息传递与处理的不到位,通常会导致社会资源调配无法得到有效开展。而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能够有效的处理部门之间信息协调的问题。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能够在不同部门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数据连接网络,使其在物资调配及处理过程中能够做到信息的及时处理,进而有效提升社会资源的调配效率,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

在社会管理运用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由于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存在技术局限,这也使得社会管理中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中出现潜在风险。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在实现数据信息共享的同时,也为外界数据盗取和信息的非法获取提供了便利,而这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管理体制的执行效力。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中,软件组件中的漏洞会打乱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模块,致使系统无法对数据进行高效率的读取,系统漏洞还可能导致数据的外流,造成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信息的流失,使得社会管理部门无法以现实数据为参照,不能开展针对性的社会管理措施,因此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社会管理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对系统漏洞的检测与修补,通过对系统漏洞采取及时的修补,以保障社会管理机制的顺利展开,在网络通信系统的防护措施中,对系统数据库采取数据保护以设定网络授权都是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