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职称评定工作报告

职称评定工作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9-12 12:28: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职称评定工作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职称评定工作报告

第1篇

医学科学工作者,无论是临床医疗、科研、预防或教学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获取知识与信息,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形式就是科技论文。医学科学论文的质量,既反映了医疗科研水平,也反映了医学发展动态,同时也是后人发现和发明的基础。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而是将科研与实践工作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分析、推理,并形成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论点,这样的书面记录才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1:贮存科研信息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表它”(tobegin,toend,to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的。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从事临床及医学科研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

4:启迪学术思想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5:提高研究水平科技论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凝聚着巨大的艰辛。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思维的深化,可提高科技工作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第2篇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学校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代表提出意见。

2011年度,我们赵庄初级中学在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不断规范,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逐步迈上新的台阶,社会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

本年度,我校先后被评为县“职教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农村中小学四项配套工程先进单位”,“迎奥运·修远杯”全县教职工乒乓球比赛团体三等奖以及徐州市“校校有网络,人人有主页”,主题活动先进集体,成绩的取得凝聚了每一位干部成员和全体教职工心血和汗水,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也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一是内部管理方面:三月份,我们通过反复酝酿、几上几下,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方案,进一步优化了管理制度,“赵庄初级中学课时奖计算与发放办法”“10年中考奖励方案、评优评先方案、职称评定方案、期中期未考试监考阅卷标准方案”等等。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管优酬的分配原则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从而形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中公平竟争的良好态势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优化了管理机制,在全校形成了比能力、比奉献、比贡献的良好氛围。

在教研室组织的电教优质课评选中,我校年轻教师孙秀芬荣获县二等奖。在丰县首届“教坛新秀”评选中,我校年轻教师张卫丰荣获“教坛新秀”称号,副校长张旭在丰县第四届“青蓝工程”评选中荣获丰县青年优秀骨干教师称号,8月份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学校德育处、安保处和团委利用自身优势配合学校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校园十佳歌手评选、文艺汇演、阳光体育锻炼等。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大大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同时积极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法制报告会,交通安全图片展,美术作品巡展以及平安校园和廉洁校园的创建等等。运用主体班会、黑板报、升旗仪式,创办手抄报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净化思想,自我教育。努力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和育人环境。“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为支援抗震救灾和灾区重建踊跃捐款,前后两次共捐款33646元,向灾区人民献上了全校师生的一片爱心。

三是教育教学质量方面:2010年中考,我校600分以上学生超过50人,36位同学考取丰县中学或民族中学,在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丁运洪老师辅导的学生刘玉州荣获县一等奖,于世展教师辅导的学生邱文娟、柳林老师辅导的学生孙畅、齐桂香老师辅导的学生张歌、张德领老师辅导的学生于千、侯慎国老师辅导的学生王盼、段玉荣老师辅导的学生魏冬冬都荣获县二等奖。另外,段世周老师设计制作的《心脏血液流动及气体交换》在徐州市2010年度中小学学科教学软件评比中荣获市二等奖,辅导学生作品《环保周刊》参加全省中小学电脑制作评比获省优秀奖,张际社老师辅导学生参加深圳国际少年儿童书法摄影大赛中成绩优异,荣获“一等到园丁”奖。

四、教科研方面

杨文柱老师撰写的两篇论文《新课程下的教学态度》和《欧姆定律》先后发表在省级刊物《中学物理杂志》上。

袁吉利老师撰写的论文《给学生插上自主参与的翅膀》发表在省级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课题论谈栏目,在全省课改论文评选中,丁运来、董艳云、渠秋侠、孙雪、王梅、袁吉利、崔红英、七位老师获省三等奖。

蒋新莲、刘斌、渠敏、孙翠华、吴香芹、杨文柱、殷秀菊、袁雪梅获省优秀奖。

在市教育学会组织的优美教案评比中,渠秋侠、孙翠华、丁运来、王慧静、殷秀菊都获市三等奖。

在徐州市陶研会论文评比中,王颖颖、渠敏、袁吉利、张旭四人获市三等奖。

在丰县第九届科研杯论文评比中,王颖颖获县一等奖。蒋新莲、渠秋侠、王慧静获县二等奖。袁吉利、殷秀菊获县三等奖。

五、后勤管理方面:强化责任意识,注重精细管理,建设和谐校园环境。

本年度,我校进一步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按照优化上档次的思想,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对学校花园重新设计、绿化,改造假山和雕塑景点,在主干道和次支道两旁分别栽植三种行道树、弈树、女贞和白杨50多棵,栽植棕松26棵,并移植部分竹林和小叶女贞,紫薇、紫叶素、樱花、腊梅等。校园绿化面积进一步扩大,校园环境更加美化和谐。

同时,我们与丰县华展广告公司联系,在办公楼和学生宿舍楼醒目位置加并点缀铸金标铁皮字,求真楼“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并放在悬挂学生守则和学校“三风”建设,从而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第3篇

一、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1、加强公务员素质建设。贯彻实施《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印发关于《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国家公务员考核工作的通知》,抓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结合机关效能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对在职在岗工作人员的跟踪检查,强化考勤、签到、请假等工作制度落实,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

2、抓好公务员培训教育。落实“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组织公务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网络学习培训,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培训。继续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公务员精神。

二、抓好招才引才工作

3、加快引智和柔性引才步伐。积极组织引进县外智力工作,及时为企事业单位申报引资项目,引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和县外专家为我所用,支持和鼓励县外人才以兼职、咨询、讲学、科研等各种方式参与我县现代化建设,鼓励用人单位运用合作、联办、智力入股等多种手段,引进我县紧缺的各类创新人才,尤其是通过“柔性流动”形式,解决我县目前高层次人才紧缺状况。对各类紧缺的优秀人才,可实行“先入户、再创业”的人才储备政策。

4、加强人才能力建设。在全县各单位中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实务方面的培训,根据各单位需求继续组织培训,培养一批适应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会同教育部门与各单位联合,探索开展“订单式培训”,强化对各类人才的实用操作技能培训,继续开展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实施技能人才的实训计划。

5、做好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整合人事人才资源,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公务员、离退休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库、人事人员信息数据库,建好人事人才数据信息总库。做到人事人才信息数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自动化。做好人才流动、档案管理、人才培训、人事信息、促进毕业生就业。同时,完善我县农村人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积极开展乡土人才技术培训、智力引进、职称评定等项工作,大力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土人才队伍。

三、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6、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机制,继续推行“评聘分开”制度。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程技术系列设置正高级职称工作,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工作。发挥职称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支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到社区、农村基层单位服务。做好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完成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任务。

7、加强专业人才能力建设。认真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探索培训教育新机制,增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的实效性。抓好行政、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把培训与考核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培训成效。

四、抓好管理制度落实

8、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在抓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基础上,加大完善人员聘用制的力度,进一步抓好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工作,规范聘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增强事业单位用人管人活力。

五、做好安置工作

9、落实安置任务。会同有关部门接收安置好干部,对自主择业干部办好安置补助、医保、社保等工作。

10、做好企业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好一人一事思想解惑工作,了解企业干部家庭生活工作情况,关心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企业困难干部群体的稳定。

六、统筹抓好各项人事人才工作

11、加强人事法制建设,大力开展人事政策法规宣传。切实维护人事政策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认真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公务员申诉控告和人事行政执法检查工作。重视处理来信来访,推进政务公开,完善行政监督检查。

12、做好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围绕“六个老有”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使退休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发挥退休人员的作用。抓好到龄人员退休手续办理,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遗属生活困难补助审批。

13、抓好人事人才宣传调研报道工作。继续推行人事人才宣传报道奖励办法,加大人事人才工作宣传报道力度,认真探讨新形势下人事人才工作新做法,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

七、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措施,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和监督检查

14、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法,完善管理措施。继续推进编制实名制工作的开展,认真做好机构编制实名制工作,进一步完善编制管理证(卡)制度,加强对编制、领导职数使用情况审核,依托实名制研究建立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机构编制综合约束机制和机构编制政务公开机制。

15、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严格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增长,积极探索除自然减员外的其他消化超编人员的方式,确保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只减不增。

16、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抓好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切实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管。开展实地核查,重点对年检期间发现问题的事业单位、财政核补和经费自筹事业单位进行检查。

八、加强人事部门自身建设

17、加强政治政策理论学习,提高思想业务素质。抓好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主要内容学习活动,坚持每周一次学习制度落实,联系思想、工作、生活实际,组织开展好学习调研,有针对性、有重点解决人事干部队伍工作中存在不足和问题。加强人事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创新性。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对策

1.“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创业人才的需要

随着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常态下,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开展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因此,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培养创业人才的需要.

1.2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必然要求

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既没有学历优势,又缺乏实践经验,与本科高校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大学生将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较大的就业压力.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将处于劣势.这就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养.

1.3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适应“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需要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13次提到“创业”,2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12月,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高校要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在“互联网+”新常态下,为了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增强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机会,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2.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

2.1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创业课程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但大部分职业院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创业课程,即使一些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流于形式,效果很不理想.同时,一些高校虽然开设创业课程,但只有少部分参与,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完整的创业教育计划,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没有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更没有纳入学分.

2.2大多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在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也仅有十几年的时间.2002年,教育部在部分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专门的创业教育教师,大多都是由其他相关的专业教师兼任,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缺乏创业实践经验,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效果.

2.3重视理论教育,轻实践,定位不清晰

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需要具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中,只重视理论教育,而轻创业实践.同时,很多学校领导不重视,对开设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明确,导致在创业教育中目标定位模糊,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开设创业教育效果不理想.

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

3.1深化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职院校首当其冲.高职院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除了多途径促进大学生就业,提升就业竞争力,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实现由被动就业转变为自主创业.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化开设创业教育的重大意义,转变思想认识,积极做好创业政策宣传,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3.2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创业教育效果.2015年12月,教育部要求高校要对全体学生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举办创业教育专题讲座以及组织创业实践教学.高校要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把创业教育课程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效果.

3.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是影响创业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2015年12月,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配齐配强创业教育专职教师,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高职院校要重视创业课程专人教师的培训,并在职称评定、待遇等方面给予保障,同时聘请一些具有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作为兼职教师.

3.4加大创业教育资金投入

高职院校创业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很多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热情比较高,但存在创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使很多大学生不敢去创业以及创业失败.因此,高校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创业培训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第5篇

为此,孝感电信始终把实施企务公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企务公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坚持党组统一领导,总经理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业务部门具体承办,工会纪检协调,企业员工共同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整体推进,使企务公开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孝感电信上下结合狠抓企务公开制度的考核和落实,使企务公开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针对基层县(市)局企务公开的工作提出了“四有”要求:一要有领导小组;二要有办事机构;三要有实施细则和相关资料;四要有对内对外的公开栏。为了抓好企务公开的落实,并召开专题进行研究,组织人员下基层对“四有”进行检查和落实。到目前为止,孝感电信所属六个县(市)局均达到“四有”要求,都成立了领导小组,组织机构是健全的,具体分工是明确的,人员是到位的,使企业民主管理得到切实加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电信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快速发展。

孝感电信在企务公开中突出“三性”。一是经常性。凡是群众反映,只要是涉及企业改革、发展、重大事项或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事项,均做到随时公开。**年元至5月连续三期对外公开电信资费调整标准,6月份推出规范服务和承诺服务内容。先后对内公开20期9大类事项。二是全面性。对外“七公开”内容涵盖办事机构等职责、办事程序、收费依据标准、资费查询、服务承诺、服务标准、投诉处理等;对内“八公开”包括职工集资建房、职称评定、计划生育指标申办、学历学位、岗位调整、优秀人才、提拔任命、岗位竞聘公开。三是真实性。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诚心接受监督。同时,通过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网络、简报、纪要、通报、宣传栏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地所有应该公开的企务信息,还设立企务公开意见箱及监督电话,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做到让全体员工知情、参政、议事、监督。在企务公开过程中,不仅注意讲究内容和形式,更注重的是企务公开的实效。党组经常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企务公开的检查和监督,以保证企务公开的实效。为使企务公开工作更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孝感电信严格做到了:事前监督,保证企务公开的程序和方法;事中监督,保证企务公开内容真实;事后监督,保证员工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全公司上下各尽其责,使企务公开工作得以健康有序地开展。

实践证明,孝感电信通过全面推行企务公开工作,拓展了企业的民主管理渠道,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树立了信心和勇气,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密切了干群关系,改进了机关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稳定了员工思想,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完善了职代会制度的落实。如今,员工的工资奖金怎样分配,干部考核任免情况怎样,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如何……这些对孝感电信员工来说,已经不再神秘,因为孝感电信把职代会作为实行企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制定了民主管理制度,全面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促进职代会对企业重大改革方案、重大规章制度、涉及职工生活福利等重大决策的参与,一是坚持每年定期召开两次职代会制度,二是坚持参政议政制度,企业重大决策等由职代会审议通过执行,三是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四是企业重大事项向职代会汇报制度。充分发挥公司、分局(部、室)、班组(支局)三级民主管理网络以及职代会各专门工作委员会的职能,认真落实法律规定的职代会各项职权,凡按规定应提交职代会研究讨论的问题,都必须向职代会报告,分别由职代会审议、通过或决定。如职代会审议通过行政工作报告及公司重大事项等员工生活福利问题,使广大员工了解企业情况,参与企业管理,把员工主人翁地位落到实处,充分体现了员工当家作主的民利。在职代会闭会期间,采取党政工联席会、总经理办公会、员工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企务公开工作。

2、加强了民主监督的力度。企务公开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置于员工监督之下,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自觉性,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如在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近两年在部分管理岗位三次竞聘,都发出公告,对竞聘申报条件、程序和竞聘的方法都公布于众,从报名、考试到录用,均采用公开的形式,整个竞聘活动组织严密、透明度高,考试成绩及时公布,论文宣读及竞职演说都要求员工旁听并当场宣布结果,由于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全体员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凝聚力。

3、调动了员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通过企务公开,使广大员工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情况,主人翁责任感使他们敢于并乐于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大胆的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一年来,共收到员工提案和合理化建议63份,经公司提案领导小组研究筛选后,责成有关部门抓好落实并对提出合理化建议且被采纳的11位同志给予了奖励。据反映,孝感电信的许多员工对参与企务公开的积极性、理解性和作出的评价是多年以来最高的。他们认识到,企务公开并不是企业的每一件事都要员工来决定,而是员工真正直接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他们感觉到和领导干部的距离拉近了,关系密切了,心情更舒畅了,对企业发展前景更加充满信心。实行企务公开受到了全体员工的欢迎,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监督、参政议政的热情。全公司上下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一心一意抓发展,队伍稳定,富而思进。

第6篇

【关键词】大学教育;教育本质;回归

一、大学的定义

什么是大学?大学,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分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学院。它选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进行教育和培训,并以考试考核的方式检验其所学知识和技能。在英文中,大学一词为“University”是由“universe”(宇宙)这个词的前身派生而来的。大学的功能之一就是认识这个世界和这个宇宙。大学是从事理论研究和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最关键的场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美国近年虽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其在世界综合实力的绝对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无人能及的,美国的成功其实也可以说是美式教育的成功。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1版最近的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中,美国就上榜31所,而中国大陆只有清华一所榜上有名,且排名已在半数之后。中国至今没有拿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诺贝尔奖,而在美国仅哈佛大学就拿到了30个诺贝尔奖,可以说世界科技的前沿阵地基本都在美国。

二、大学的本质及大学的教育

那对于中国的大学教育来说,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个问题可能要从大学的本质开始谈,什么是大学?其实大学之大不在于学校的面积之大,楼舍之大,招生规模之大,而在于大学是培育有大德性,大智慧的大师的场所。真正的大学是要让学生在这里真正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懂得如何最大限度的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牛津大学的校长科林・卢卡斯曾在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这样说过:“大学从事的是人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判断事物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清晰的头脑、丰富的想像力之类的个人品质,因为这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所必需的,具有这些品质的人,保证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清华校训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由此看出,清华认为大学是培养自强不息,道德品质高尚君子的场所。大学之道首先在于培养有道德,有品格,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之后才是某方面的专门人才,正所谓德才兼备,以德为基准,以德统才,这应该是大学教育的本真所在。

反观中国的大学建设,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一个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大学建设基本是从零开始,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中国的大学为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国家的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人才。这是件了不起的大工程。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大学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去做深入思考。

三、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在中国大学所存在问题在于功利化、职业化等,功利化表现为大学教育中重理轻文,重实用性的科目建设轻基础性的科目建设,这既表现在学生方面也表现在教师方面,如一些学校的学生对于专业课就非常重视,而对于一些公共课如思政课程就表现得不太有学习的积极性,只想拿到学分走人。一些大学对于理工类的学生的课程设置也是专业课占据很大一部分,除了少有的选修科目,基本就放弃了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大多学生在选课的时候也对一些如历史、哲学、大学语文、心理学等敬而远之,认为这些东西学来不太实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直接的作用因而不想将精力用在这些课程上面。学校方面,有些大学教授在授课方面付出甚少而将精力用在拉关系、找项目谋取利益上。很难想像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毕业的学生会真正的体会大学之道,能成为真正的大师。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矛盾的是,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入职场,而公司老总却总是抱怨说招不到想要的员工。因而,这个社会不是人才多了,而是太少了,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问题是中国大学的定位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目前中国高校的办学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俄罗斯、印度,成为世界第一了,可以看到大学修得越来越大,校舍越来越现代化,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却总有些学生抱怨在学校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学校的真实的学习生活与他们在高中时的预期相差甚远,某些学生时常将郁闷二字挂在口中,一些学生存在有严重的厌学情绪,还有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当中。更为严重的是,大学生的自杀人数年年都在刷新,校园暴力事件也是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和我国高等教育本质诉求应当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近年来,虽然有很多学者都在呼吁大学应当注重素质教育,提倡在大学中贯穿通识教育,但真正在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校还是没有对原有的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因循守旧。

四、改变现状的方法

1.去行政化。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和企业、政府部门是完全不同性质的机构,因而其管理人员特别是校长必须是对教育有很深入理解,要让真正懂教育,热爱教育的人来管理大学。大学需要的是德行高尚,有高度责任感、治学严谨的教授。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教授治校而非官员治校,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需要给予大学足够的自,不要过多的干涉学校的实际运行。使大学能够真正的成为一个行政自治,学术独立的地方。

2.去功利化。2010年总理在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科教文卫体界代表意见时感慨道:“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当前中国的一些大学,功利化倾向严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钱学森直到辞世前都一直在追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出不了一流大师?”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存在和高校的功利化倾向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些大学中,中国教师每年都会发表无数的论文,而在此当中真正有很高学术价值,创新性的文章,能在世界的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文章却并不多见,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的论文并非为学术研究而研究,而是为职称,晋级而写。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对社会产生示范效应,因而即便社会有再大的功利主义倾向,大学都必须要远离功利主义的诱惑,成为一方净土,如果不守住大学这块阵地,后果将是无法估量的。因而,在制度方面应当有所革新,将现有的对教师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定体系从以前以科研为主变为教学为主,科研为辅。无论大学怎样发展,教师的最重要的职责不会变,那就是教书育人,现有的评价体系过分的强调科研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误读。过分强调科研还会使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写论文,发论文上而有可能耽误最重要的课程教学环节。

3.课程设置的人文化。大学应该重拾大学最根本的理念:“树人”,大学的几年是学生在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长时间,集中对其进行教育的场所,大学应该很好的利用这三到四年的时间将大学生塑造成为真正的有道德有理想,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真正的人。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方能使大学生成为真正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从实际操作层面上可效仿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美国教育部长卡瓦佐斯在20世纪90年代论述美国高等教育的六个目标时明确指出:“确保所有本科毕业生能够逻辑明晰,语法正确地撰写论文,并且掌握世界历史、地理和文化基础知识。确保所有高等学校学生对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现象具有分析批判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美国大学大都开设涵盖历史、哲学、心理学、政治、地理、伦理等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中所占比例从30%~70%不等,成为美国大学的重要课程支撑系统。中国的大学在这一方面大可借鉴这些方式,开设核心课程并使这一课程贯穿整个大学课程的始终以期真正的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回归教育的本真。大学教育的本质回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希望在以大学为主体,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大学能够重新找回大学的本质,进而真正的建设出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能力建设

所谓“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包括手机、平板等移动通讯网络),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形态发展,如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房产等等[1]。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标志我国“互联网+”的兴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引领图书馆改革、创新、发展浪潮的高校图书馆,要实现向数字化馆藏、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和网络化共享转变的目标,需要全面提升图书管理员的信息素养,全面提高其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新信息的捕捉、检索、提取、甄别、整理与推介能力[2]。

1 高校图书馆员现状及存在的素养缺陷

勿须讳言,与高校教师比起来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普遍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表现在学历低,专业知识少,年龄偏大,性别比例不协调。其原因是学校对图书馆员素质的认识不足,认为图书馆工作清闲,是混日子、领工资的“养老”场所,不需要特别的专业技能,经常被学校领导认为是安排家属的理想之地。同时,图书馆本身在大学中的地位低,待遇差,不受重视,有才华者不愿委身于此,一些资深馆员年龄偏大,更新和补充的人员则多为学校领导干部、教师的家属、子女,从学校教学科研部门精简下来的人员,当地领导和一些要害部门的“特殊关系户”。这样的一支队伍,不仅缺失工作激情和职业精神,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知识结构严重不合理,信息素养、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难适应图书馆的发展和需要。一是缺少图书馆学、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等专业培训,一些高学历的馆员存在专业不对口;二是计算机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知之甚少或操作应用水平太低,远不能胜任21世纪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正常工作的基本要求;三是外语人才缺少,语言交流能力、编译能力与读者层次较高的现实极不相称;四是缺少服务的激情和能力,在开展知识导航、检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信息与知识的综合分析与深度加工服务、做好与用户的沟通等方面,人才结构严重失衡,知识和技能非但谈不上广博和精深,应用和创新,甚至基本要求也难以达标。在“互联网+”时代来临这一大背景下,与现代化图书馆发展与变革的需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能力

图书馆是时展的产物,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不仅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网络信息资源的宝库、全社会文化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中心,在这个特定的场所与环境里,在“互联网+”这个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员必须追赶时展潮头,在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与服务意识的同时,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具备完成工作任务,促进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一个合格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树立“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要有爱国、爱馆、爱书、爱的职业精神;要有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乐于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型的无私奉献精神,有细心、耐心、尽心工作的心理素质[3]。意识形态和精神固然重要,但更主要是能力,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詹福瑞曾感慨道“图书管理工作需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埋头苦干、甘为人梯的服务精神的精神,但在新时代更需要技术手段和创新、进取、超强的工作能力”[4]。当然能力也是多方面的,如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等等,笔者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随着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技术性、学术性和创造性的进一步增强,图书馆员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也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1 专业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

图书馆工作而言,专业基础知识主要集中在图书学、情报学、档案学、版本学、目录学、文献学等专业知识和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包括图书馆的功能、构成、作用,图书分类、编目、检索,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传播,随着图书文献形式的转换,电子文献阅读传播的兴起,资料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化发展,信息量、知识量的几何级数增长,图书管理员除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之外,还需要与时俱进,力求一专多能,了解、熟悉和掌握更多、更完备的学科知识和新知识,如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影像知识、缩微技术等等[5]。

2.2 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通讯知识和应用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单一学科不复存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综合性学科应运而生,高校图书馆工作增加了以应用计算机为核心,并以缩影、光盘、声像、通讯等新技术为辅助,根据读者的具体需求而开展的检索电子资源、导航网上信息资源、传递信息、推送电子邮件、专利查询拓展、网上咨询等服务,形成存贮高密度、传输远程化、检索快速等新和图书情报特点,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掌握计算机操作、网络通讯、数据库、开发维护系统、存储检索与处理信息等技术,不仅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还要具备现代信息处理以及信息服务能力。

2.3 以英语为核心的外语编译能力

高校图书馆都收藏了大量的外文图书文献资料,要提高外文资料利用率,图书管理员必须要对馆藏外文图书的种类及其主要内容有所了解;在电子资源服务中,从程序编码,到网络搜索,大部分应用语言是英文,要完成为读者开展联机检索、网上获取外文信息资源、实现馆际互借、进行西文编目等等任务,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

2.4 全面的信息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出版、传统馆藏的数字化转换以及众多联机数据库的出现,电子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主体,图书馆的服务不仅仅是提供馆藏资源、帮助读者完成信息记忆,还要向多元化、深层次、广领域的信息服务发展,即完成信息收集和分析,帮助读者获取、处理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培养读者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运用水平。这就需要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一种信息能力,而且是全面的信息能力。

全面信息能力,又称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适应信息社会的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基本能力,即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及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懂得如何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6]。从文化层面上说,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四个要素,意识是先导,知识是基础,技能是核心,道德是保证。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和服务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的先,馆员是信息产品的设计者、创造者、生产者、推广者和操作者,应该也必须具备以下全面信息能力[7]。

2.4.1 强烈而敏锐的信息意识。作为信息管理者和传播者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其信息意识不仅仅是要重视信息,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信息保密意识、信息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从制度和技术上保证信息传播渠道和环境正确、安全、有效、畅通,提供信息产品中注意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2.4.2 准确而及时的搜索能力。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身处高校,放眼世界,洞察秋毫,不仅要能够快速、准确地搜索到本馆的馆藏信息,而且还能够搜索到外部的信息资源,尤其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有效结合的新信息。

2.4.3 科学而实用的分析、处理和服务能力。对所有收集、提取和存储的信息,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必须及时进行筛选、整理,信息通告、导航功能、信息查询、教育功能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获取的有用信息。

2.5 服务创新能力

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指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员的服务需要不断创新。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员既是文献信息的管理者和传播者,也是文献信息利用和教育者,通过创新服务,增强互动与交流,去帮助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授之以渔”帮助他们掌握信息资源的检索、获取、能力、选择和使用基本方法和技能;鼓励并支持师生的一切教学、科研活动。

3 加强高校图书馆员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3.1 以制度奠定馆员能力建设的基础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员需要具备多种能力,但能力建设不是一种号召和倡导,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仅仅靠提高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开发、培养和提升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潜能和素质,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形成一种基础性保障。制度包括人才的引进、培养与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视、支持和条件规范,资格准入制度和职业证书制度,激励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3.2 以培训作为馆员能力建设的措施

能力是目标,建设是过程,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高校图书馆员的各项能力的提高需要也只能通过教育培训来实现,当然教育培训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要因人、因时而论,可以脱产学习,离职进修;可以是在职培训,边干边学;可以自我学习,函授自修;可以传、帮、带,相互讨论切磋。从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和工作实际来看,能力建设首先要大力倡导坚持岗位自主学习,一方面大多数、普遍性的脱产学习不现实的、不方便;另一方面岗位自学可以学以致用,与时发展结合更紧;其次馆里要定时安排时间,集中进行专题业务学习,邀请专家举行讲座,一方面有利于监督,另一方面通过讲解、讨论和辅导,可有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促进水平提高上事半功倍。再次,对于年轻馆员,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走出去”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会,接受信息含量高、知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的脱产培训,与同行专家交流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8]。

3.3 以环境构建馆员能力建设的氛围

能力提高是隐性的内在变化,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团队的帮助和激励,周围环境的影响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图书馆内不缺少学习资料和方法指导,缺少的是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团结互助,协作奋进,良性竞争氛围,以学为荣,不甘落后的氛围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升华为一种孜孜不倦、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这才是能力建设柔性管理的最高境界和最佳手段。

3.4 以激励注入馆员能力建设的动力

刻苦学习和蜕变升华需要一种强大的推动力,这种促进作用于不能仅仅依靠外部的强制性的要求,还要有内在的迫切需要,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通过专门研究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只不过发挥到20%-30%;如果施以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可发挥到80%~90%[9]。这就需要合理的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对高校图书馆员来说,达到目标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是完成工作最直接的动力,提高待遇和奖励标准是最有效和政策激励,在奖金发放、职称评定、职务竞争、岗位轮换等方面上不仅要考核图书馆员的工作业绩,还要从适应形势发展的角度检验他们工作能力的提高,这既是对馆员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是一种素质增强和能力提高的人文关怀。

4 结束语

“互联网+”是时展的一种新形势、新环境,高校图书馆员作为知识服务的载体,更需要感知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的风向标,尤其需要提高综合素质和信息服务能力,要求广大馆员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树立创新意识、终生学习意识、知识管理意识和信息服务意识,只有能力建设卓有成效,才能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形势。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郭培奇,张健.“互联网+”背景下建设与运营高校校园兴趣平台刍议[J].科技展望,2015(21):136-137.

[2]古金.“互联网”时代的学术生产[J].社会观察,2015(7):13-14.

[3]王向军.网络背景下图书管理员素质提升路径探讨[J].科技资讯,2015,13(28):184-184.

[4]吕英.网络背景下图书管理员素质提升路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6(6):49-49.

[5]郭明环.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素质刍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3):36-39.

[6]王玲.网络化图书馆管理员的必备素质和提升途径出版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10.

[7]常洪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变革刍议[J].商情,2014(26):188.

第8篇

论文关键词: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模式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指在掌握一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实验设备和相关技术,运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和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本领。一般来讲包括信息能力、质疑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写作能力五个方面。

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使学生对已学教材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并自发地查阅相关信息,掌握学科整体研究状况及最新进展,与此同时,其自身的思考质疑能力、资料搜索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及耐心、细心、坚持等品质也可得到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高低是高校办学水平及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很多大学都在不断地探索、借鉴和积累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与经验,并逐步构建研究型的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许多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由试点走向推广应用。在这其中,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突破的人才模式逐渐成为各大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点,它们相继以自身的学科特色为基础,大力改革本科课程教学方案,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素质拓展活动,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及政策,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华北电力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在“夯实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实施学生培养过程管理,完善弹性学分制,坚持严进严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向着多科性、研究性、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迈进。

一、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及分析

毋庸置疑,大学作为高层次的教育平台,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已有学术成果,而且要成为批判性思维的殿堂、原创性知识的源泉。华北电力大学在注重夯实本科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原有科研教学的基础上,经过创新,总结出了“合格+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和“四模块”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包含基本实验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仿真教学和校外工程实践教学四部分);在教学建设、实验室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基础实验室建设,建立火电机组、核电机组、电网调度等仿真系统;设立了创新人才实验班,探索培养具有深厚科学素养和良好工程素养的高素质拔尖人才;等等。在夯实基础、拓宽口径的基础上,对专业教育实行分类指导,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扎实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2009年,我校学生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DI中国大学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广告艺术大赛、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国家各类奖项共计190项,省部级各类奖项共计212项。2009年,“冯如杯”第五届全国高台人力飞行大赛中,我校的选手获得竞技类一等奖。2010年12月,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北京市二十五所高校参加的“首都高校模拟法庭大赛”中,1995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的法学专业击败多所法学名校,获得亚军。

但是,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操作当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走访、发放问卷、统计历年竞赛及、研究相关科研激励政策制度后,笔者发现当前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培养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内涵认识不清,活动参与度不高

在调查中,不少学生认为科研创新是指在足够资金和资源的保障下,经过专门的立项,由专业的团队所进行的改善现有技术或创造新技术的活动,而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没有实力去开展科研,认为科研创新和自己的学习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学生普遍不重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并对校内外一系列的学术科研活动产生了消极情绪甚至是畏惧感。

2.科研创新成果较少,表现形式单一

笔者分别对我校某学院两个专业、三个年级(大二、大三、大四)进行了“关于大学本科生专业调查”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大四阶段,只有2%的学生发表了与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其他年级学生尚未发表任何形式的专业成果。除了外,大部分的科研创新成果都是以竞赛获奖等级为表现形式,这无形中造成了重结果轻过程、急功近利、短期突击的不良氛围,致使许多科研创新活动周期短,缺乏广度和深度。

3.科研培训规模较小、分布零星,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

学校尚未实现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整体性、系统性培养,现有培训规模只限于部分优势专业,缺少专门的辅导机构和场所,创新和实践平台也不健全。另外,作为主体之一,教师在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普遍希望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够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指导,经常或不定期地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和学术互动。

4.学校的创新激励制度宣传力度不够,普及面不大

尽管我校明确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制订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但未能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广泛、长期的宣传和普及,尤其缺少对入学新生科研创新激励、奖励制度的说明。因此,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称,致使出现学校苦于培养措施收效甚微、教师苦于科研项目保障不够、学生则苦于参加活动鼓励太少的现象。

究其原因,产生这些问题的首要因素是学生在上大学之前长期接受的传统应试教育,在思想上形成了重书本、轻实践的错误观念,直接导致他们缺乏科研创新的意识和积极性,动手能力差,表达能力不强,尤其缺乏自信心。在调查中,将近70%的学生表示由于“自觉水平不够”而不愿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其次,为数不少的高校教师仍然沿袭着课本加课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力度、重视程度不够,只停留在基础性的启示阶段,指导方式呈现出偶发性、个别化、指标化的特征。再次,高校仍旧把考试和及格率作为考核教师和学生的主要标准,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定位为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创新能力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同时与此相关的考核验收、评优奖励等配套制度也不健全。最后,学校制定的以科研创新为主题的各项政策措施缺乏统一有效地管理和指导,实践平台多流于形式,缺乏长效机制的保障,另外很多活动程序设置复杂、偏重结果、忽视过程。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来,随着个人计算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逐年上升,加之该群体课余生活方式“室内化”的趋势,使得互联网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无形中导致了学生阅读量的大幅下降,信息的繁杂取代了知识的积淀。

二、国内外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作为高校改革的缩影,我校在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成绩与不足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了国内其他大学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前进与困扰。随着世界经济呈现知识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创新发明能力、独立研发实力、核心科学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为内容的“软实力”逐渐成为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各高校在推行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完善体系的同时,需要放宽视野,多渠道地更新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要求。

1.国外大学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

纵观世界,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西方国家率先认识到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成熟制度。从下列典型国家成熟的培养制度中,笔者找到了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即这些大学都以学生自主研究为中心,通过科学的训练课程或方法,把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作为本科教育的基础,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美国以研究型大学为特色,历来有注重本科生科研的传统,从麻省理工1969年首创“本科生科研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简称UROP)”以来,很多研究型大学都纷纷设立自己的本科生科研项目。在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式上,注重体系化建设以及培养的系统性、连续性和衔接性,大学开设专门的研究课程体系,例如针对新生开设小组讨论课、以顶点课程(Capstone Courses)为代表的高级研讨课程及包括写作、推理、探究方式等方面的科研方法论课程;组织学生进入课题项目组参与研究生或教室的科研活动;设立大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提供进入企业或研究机构从事实践和科研训练机会;在校、州及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各种组织机构,提供科研活动、计划、经费及研讨会等资助;等等。

德国大学教育理念主要受洪堡的“完人”与雅斯贝尔斯的“全人”教育理念影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完善学生的人格个性,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术人才与高级专门人才。德国大学一项重要的教学和研究制度——研讨课(Seminar)处在所有教学方式的中心位置,它包括初级研讨课和高级研讨课。研讨活动完全由学生独立设计,在教授的指导下,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定期聚会,共同探讨新的知识领域,研究高深的科研课题,这种教学方式催生了德国大学在科研和教学上的创新力。

日本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基本教育国策,提出“创造性科技立国”口号,实行“二十一世纪卓越研究基地计划”。日本大学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能自由发挥的良好科研氛围,一般都设有24小时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课题,制订实验方案,自主设计实验步骤、统筹实验时闻、安排实验用具。这一系列训练,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

2.国内大学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比较而言,我国教育界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相对较晚。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高等教育改革为依托,最初加强的是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世界先进大学的考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人学等一批研究型大学也开始把科研训练引入本科生教育,把科学研究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尽管还存在着固有教学模式束缚、科研创新积淀薄弱、配套举措不够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国大学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部分优秀院校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从1996年至今,清华大学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课外学术科研项目支持计划,主要包括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实践调研创新平台、SRT挑战杯专项、累进支持基金等互为补充的支持计划。如SRT项目面向全体本科同学,主要由教师立项,学生全程参与,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项目;SRT挑战杯专项则由学生自主立项,并根据项目的学术背景来邀请指导教师;而实践调研创新平台则面向人文及社会调研类项目;每年支持的各类项目近600项。

北京科技大学实施创新加实践的模式,在校内,学校针对理科与工科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专门建立了大学生自然实验中心与工程训练中心两个校级本科生创新基地,以及土环、冶金、材料、机械、信息5个院级本科生创新基地;在校外,连续4年学校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与1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共建了145个实践基地,覆盖了学校全部的44个本科专业。

在科研训练方式上,北京交通大学构建了纵向覆盖公共、专业基础和专业3个层次,横向跨越科研训练方法课程、科研训练项目实践、学科竞赛3个平台的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其中科研训练方法课程形包含了科学思想发展类、科学研究方法类、科学研究工具类、科学研究规范类、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类课程。

此外,国家于2006年挑选首批10所高校进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试点工作,并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了300多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力地推动高校创新人才的条件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调动了大学生课外学习钻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挑战机会。

三、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措施的完善

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一个有效措施,而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管理决定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程度。华北电力大学在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高校的转变;由单一的、应用型科学体系向多科性、研究型学科体系的转变;由传统的、经验化管理模式向开放的、科学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因此,在突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中,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符合学科特色、学生需要的实践教学方案。为了推进学校教育创新的有效开展,本文综合学校的现状和不足,借鉴国内外优秀大学的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1.彻底转变教育思路,明确培养目标和任务

现代高等教育强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我校已经不再把大学生科研活动置于教学计划之外,而是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下一步则需要加大力度,彻底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教学观念、学生学习思维的大转变,明确地认识到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彻底摒弃以知识传授为主、科研创新为辅的错误认识。学校应提出更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改变大学生科研活动的无序分散状态,帮助学生脱离一味地追求参赛评奖的状态,培养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科研活动。各学院作为学校的主体构架,要针对学院自身的专业特点,区别对待不同年级学生,在学校提出的框架内进一步制订比较详尽的大学生科研活动培养目标和任务,培养学生独立地以工作报告、实地调查、文章、专利许可证申请等形式总结自己研究成果的能力,独立准备报告和公开讲演的能力,参加创造性辩论的能力,使大学生通过参加科研工作使自己获得的知识、能力、技巧,在创新性方面得到逐渐的发展。

2.科学设置研究课程,调整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地指导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学校不仅要着力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还应该借鉴其他大学的经验,开设有关科学研究知识的专门课程,并将其划分为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其中,公共课由学校统一安排,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该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想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认识科研、了解创新,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从事科研的理论知识;专业必修课由各教研室独立设置,针对各自学科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制订具体的培养目标,如使学生具有清楚地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等。同时,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及教学管理进行调整,尤其是要改变现有的教学评价方法,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之一。

3.有力保障教师队伍,调动教学改革积极性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大学的主体,实践证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决定了大学核心竞争力,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质量和培养水平,因此学校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培训、进修,促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地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科研方法和科学思想,并及时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和指导大学生选择课题、寻找突破口、搜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等,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最后,进一步鼓励教授率先示范,激发中青年教师参与学生科研活动的热情。每位专业老师结合自己学科领域的的一些现实和前沿问题,每学期拟定一个以上科研课题供学生选择;老师指导学生科研,以课时计算应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对于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在岗位津贴、年度考核、职称评定中给予加分;倡导鼓励老师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并给予指导老师相应的鼓励。

4.重点增强学生自主性,设立专门机构和基金

作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象,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科研兴趣以及积极性、行动力是整个培养过程的决定性因素。国外大学特别注意促进本科生选修自己所感兴趣的课程,对感兴趣的学科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钻研。比如,著名的“伯克利模式”——在美国伯克利大学,本科毕业学分要求为120个,其中学生可以用20个以上的学分来进行研究性工作,占总学分要求的1/6以上。